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2024-10-21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精选8篇)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1

对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南岳镇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坐落在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之南麓。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全镇辖20个村(17个村、3个居委会),2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9万,总面积84平方公里。2008年,我镇太平示范片列入到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硕果累累,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认同。目前,全镇有9个村列入到市、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镇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但其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与不足,笔者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着认识和理解上的一些偏差,阻碍着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一是有畏难情绪。部分干部认为是“听起来很美,其实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二是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国家投巨资搞农村翻新,是国家和政府的事,部分群众存在着等、靠、要思想。三是认为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搞好经济建设,而忽视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忽视对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观念转变的要求。

二、新农村建设应当要把握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由于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很大,村与村之间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抓住新农村的根本,为农村、农民进入现代化创造条件,抓住这一点就切准了主题,就把住了要害。

(二)适度超前。新农村是农民长期安居乐业的家园,所以建设中一定要做到适度超前。兴县要把发展放到全国的大盘子里思考,作为兴县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的基本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研论证、统筹规划,使之成为造福我县人民的系统工程。

(三)真心实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交好这本历史账、良心账,真心实意地执政为民,造福一方,带着感情来部署和落实此项工作。决不能应付差事,成为名不符实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必须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有充足的认识,既不能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更不能搞“大会战”,以求短期成效。规划思路,要科学决策到位,但实施一定要求真务实,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迈小步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

(五)农民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农民物质和精神家

1园的建设,主体是农民。政府的职责是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建设的大潮中来。要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农民唱戏”。

三、对策和措施

(一)抢抓机遇、发展自己。目前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两区”开发战略。我以为这一战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具体、最到位的措施。“两区”开发的实质就是把山区、老区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生产力而形成一种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形态,其覆盖贫困人口之广、辐射产业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贯彻“两区”开发战略,吕梁市又结合市情提出实施“双百双千”工程,作为“两区”开发战略的延伸。“两区”开发战略和“双百双千”工程为山区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壮大自己,积极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

(二)围绕增收,发展生产。这是解决农民乐业的根本措施。要紧紧围绕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发展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用高水准的、实用性强的规划指导产业开发。二是强化耕地质量、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五大基础建设。三是抓住产业化经营这一关键,根据各乡镇资源环境条件,千方百计培育养殖业、种植业产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外部增收空间。

(三)全面推进,典型引路。在全面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典型引路工作。要突出典型的代表性、方向性和本土化。以形成比、学、赶、帮,逐步发展的建设热潮。要根据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大力培养典型、树立典型;要帮助所确定村子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要加大投入的力度,捆绑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要加强领导,管好涉农资金,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保证典型的健康发展。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而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长期的社会变革,必然经历一个很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能一事无成、无所作为。眼下要做并能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各级干部务必确立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扑下身子,改进作风,只要能让老百姓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那怕是一小步,也是大贡献,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农民的具体实际需要出发,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战略工程。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2

一、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学校国家课程实施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国家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以课程的视野来改变教学应该得到重视。还存在对课程认识的窄化现象,没有真正让学校一切教育因素成为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

对于建校三年以来的兰德学校,在蓬勃发展中,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学校三级课程建设形成体系,真正从宏观教育目标入手,构建属于自己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且在构建过程中,形成规范、制度,进而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学校努力做到解决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整合实施,提高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完成国家课程育人目标。解决校本课程特色不足、缺乏实效的问题。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实际,让校本课程更加科学丰富而富有活力,并形成体系。将学校一切因素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必将带来学校文化、教师思想、教学行为的变化,提高育人质量。使学校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兰德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二、深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1.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或强化。二者整合的首要关注点是确保科学。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删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重复内容,整合交叉内容一并施教,提高效益。整合后的课程实施,应该是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1)深层解读,科学整合

为避免重复劳动,学校将地方教材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删除,将交叉内容整合进国家课程一并实施,另将22%的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剩余16.9%作为自读内容。

(2)有机融合,高效实施

对于整合后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机融合施教。一是将整入内容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使用。拓宽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将整合的内容作为课内拓展阅读使用。丰富课本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2.学科内部课程资源有机整合

以课程目标为标准,确保课程目标落实。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保证整合的计划性与序列性。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找准整合点,有机整合拓展,提高实效。

学校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素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了必修、限定选修、自主选修三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奠基人文根基的全员必修的兰德“阳光德育六育”校本课程、全员必选的“快乐沙画”、“形体训练课”、“魅力葫芦丝”、“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阳光心理读本”等精品校本课程;还有围绕学生身体健康、人生成长、科学技术这些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益处的多种限定性选修和自主选修类的校本课程。例如,“快乐沙画”,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获得的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是阳光、快乐的雨露。

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为例,教学中大力实施“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字词句篇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的综合。学校实施小学生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措施是:

(1)练好读写基本功

增加阅读积累,丰富语文储备。明确规定各年级必读必背经典书目,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阅读课整合使用,每周两节,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丰富语文积累。并通过“读书节”、“古诗词考级”、“书香满校园”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积累的兴趣。

练好书写基本功。严格落实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提高书写基本技能。另外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每天20分钟午练,定期组织硬笔字、毛笔字展示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加强校本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是实现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前提和保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析式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四个结合:第一,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相结合,做到语言学习扎扎实实,情感熏陶潜移默化;第二,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凭借具体语境,展开表达学习,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相互促进;第三,阅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在想象与体验中发展思维,认识世界;第四,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让好的方法、习惯伴随终身。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抓好低年级常规教学。一二年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年级,我们按照课标要求,利用现行教材,着重落实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三大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以后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三至五年级时,逐步提高课堂效率。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及时补充相关内容的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3)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现课内外语文资源的有效整合

探索“知识树”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模式为引导,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按照计划适当补充阅读内容。找准单元整合点,如按文体整合、按人文主题整合等,实现整合的最大效益。这样,将精读与范读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扎实提高;将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到课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

(4)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每学期我们增加2~4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每次活动主题明确,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中。真正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锻炼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3.科学设置校本课程

(1)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本准则

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准,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从而既保证了基础目标的达成,又充分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2)以学校核心育人理念为支撑

在国家基础育人目标的统领下,依据学校育人理念,体现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又一原则。“责任教育”是实验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学校“阳光德育六育”体系之“责任”校本必修课———“有一颗种子叫‘责任’”,旨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为培养能够担当未来责任的人奠定基础。

(3)以学生成长需要和教师资源为依据

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依据学生目前生活学习需要以及未来发展需要,设置了礼仪教育课程,作为校本必修课,间周进行。根据学生需要和校内外资源状况设立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依据目标,设计学习主题与内容。我们深入解读学校核心价值观“阳光教育”内涵,形成课程三级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确定目标,并使之螺旋上升。在目标统领下,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内容,试用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必修课教材。

呈现方式注重实践与体验。区别于国家课程,我们的校本必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反思。教材中多有留白,填写学生的体会、感悟以及行动计划。及时把握问题生成,丰富课程资源。为增强生成内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我们组织教师结合学生表现,整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实施。如班级事务靠大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间安全我做主等,这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都是最及时的教育资源。

在学期初设计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资源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20门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选修内容。

尊重主体,实行双选。活动前,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确定辅导教师,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修课打破常规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搭建平台,展示成果。结合学校开放日,搭建展示平台,展示选修课学习成果。

(4)校本研究的评价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才能为教师提高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翔认为,“注重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突出终结性评定的对比力度,尽可能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教研评价与其他教学评价相联系的评价方式”,“重视方式与内容的创新,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的实效化,以评比性活动强化过程质量,用量化评比规范过程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3

一、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学校国家课程实施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国家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以课程的视野来改变教学应该得到重视。还存在对课程认识的窄化现象,没有真正让学校一切教育因素成为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

对于建校三年以来的兰德学校,在蓬勃发展中,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学校三级课程建设形成体系,真正从宏观教育目标入手,构建属于自己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且在构建过程中,形成规范、制度,进而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学校努力做到解决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整合实施,提高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完成国家课程育人目标。解决校本课程特色不足、缺乏实效的问题。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实际,让校本课程更加科学丰富而富有活力,并形成体系。将学校一切因素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必将带来学校文化、教师思想、教学行为的变化,提高育人质量。使学校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兰德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二、深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1.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或强化。二者整合的首要关注点是确保科学。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删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重复内容,整合交叉内容一并施教,提高效益。整合后的课程实施,应该是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1)深层解读,科学整合

为避免重复劳动,学校将地方教材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删除,将交叉内容整合进国家课程一并实施,另将22%的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剩余16.9%作为自读内容。

(2)有机融合,高效实施

对于整合后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机融合施教。一是将整入内容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使用。拓宽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将整合的内容作为课内拓展阅读使用。丰富课本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2.学科内部课程资源有机整合

以课程目标为标准,确保课程目标落实。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保证整合的计划性与序列性。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找准整合点,有机整合拓展,提高实效。

学校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素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了必修、限定选修、自主选修三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奠基人文根基的全员必修的兰德“阳光德育六育”校本课程、全员必选的“快乐沙画”、“形体训练课”、“魅力葫芦丝”、“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阳光心理读本”等精品校本课程;还有围绕学生身体健康、人生成长、科学技术这些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益处的多种限定性选修和自主选修类的校本课程。例如,“快乐沙画”,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获得的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是阳光、快乐的雨露。

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为例,教学中大力实施“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字词句篇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的综合。学校实施小学生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措施是:

(1)练好读写基本功

增加阅读积累,丰富语文储备。明确规定各年级必读必背经典书目,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阅读课整合使用,每周两节,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丰富语文积累。并通过“读书节”、“古诗词考级”、“书香满校园”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积累的兴趣。

练好书写基本功。严格落实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提高书写基本技能。另外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每天20分钟午练,定期组织硬笔字、毛笔字展示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加强校本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是实现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前提和保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析式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四个结合:第一,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相结合,做到语言学习扎扎实实,情感熏陶潜移默化;第二,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凭借具体语境,展开表达学习,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相互促进;第三,阅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在想象与体验中发展思维,认识世界;第四,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让好的方法、习惯伴随终身。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抓好低年级常规教学。一二年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年级,我们按照课标要求,利用现行教材,着重落实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三大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以后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三至五年级时,逐步提高课堂效率。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及时补充相关内容的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3)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现课内外语文资源的有效整合

探索“知识树”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模式为引导,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按照计划适当补充阅读内容。找准单元整合点,如按文体整合、按人文主题整合等,实现整合的最大效益。这样,将精读与范读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扎实提高;将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到课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

(4)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每学期我们增加2~4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每次活动主题明确,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中。真正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锻炼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3.科学设置校本课程

(1)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本准则

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准,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从而既保证了基础目标的达成,又充分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2)以学校核心育人理念为支撑

在国家基础育人目标的统领下,依据学校育人理念,体现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又一原则。“责任教育”是实验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学校“阳光德育六育”体系之“责任”校本必修课——“有一颗种子叫‘责任’”,旨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为培养能够担当未来责任的人奠定基础。

(3)以学生成长需要和教师资源为依据

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依据学生目前生活学习需要以及未来发展需要,设置了礼仪教育课程,作为校本必修课,间周进行。根据学生需要和校内外资源状况设立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依据目标,设计学习主题与内容。我们深入解读学校核心价值观“阳光教育”内涵,形成课程三级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确定目标,并使之螺旋上升。在目标统领下,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内容,试用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必修课教材。

呈现方式注重实践与体验。区别于国家课程,我们的校本必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反思。教材中多有留白,填写学生的体会、感悟以及行动计划。及时把握问题生成,丰富课程资源。为增强生成内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我们组织教师结合学生表现,整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实施。如班级事务靠大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间安全我做主等,这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都是最及时的教育资源。

在学期初设计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资源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20门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选修内容。

尊重主体,实行双选。活动前,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确定辅导教师,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修课打破常规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搭建平台,展示成果。结合学校开放日,搭建展示平台,展示选修课学习成果。

(4)校本研究的评价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才能为教师提高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翔认为,“注重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突出终结性评定的对比力度,尽可能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教研评价与其他教学评价相联系的评价方式”,“重视方式与内容的创新,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的实效化,以评比性活动强化过程质量,用量化评比规范过程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过程,一种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积淀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依托,促使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可以说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落实兰德学校“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更好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索质的提升。

(课题编号DA1103.6 JJB1211010 09070180—E—B0059)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 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水中挥发酚浓度超标100倍。城西水产停水三天,盐城市全市停水一天。环保部门对蟒蛇河上游各类污染源进行地毯式排查,确定上游盐城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偷偷排放大量高浓度化工污水引起的。供水虽然恢复,但河水中的酚很快就在鱼的身体富集起来,使鱼发出一股难闻的煤油味,而水中的酚分解到无毒则需要到数十年至上百年。

我省在株洲马家河镇新马林,2006年1月曾发生震动全国的镉污染事件造成2人死亡,150名村民经过体检慢性轻度镉中毒。株洲市镉污染超标5倍以上土地面积达160平方公里以上,被重度污染(核心污染区)面积达34.41平方公里。湘江是我们湖南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受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2011年8月经批准启动了湘江治理的一号工程总投资595亿元。

上面的几起环境污染事件起码告诉我们三个事实。一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相当严重。环境污染有是一个相对缓慢而隐性的杀手,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容易让人麻痹和忽视,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完全显现时就成了大病,象日本的“水俣病”。二是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很严重。几次水污染在当时就造成了几百万人喝不上水,而过后的治理还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三是环境污染,往往是“企业发财,政府买单,百姓受害“。四是环境污染,治理修复还需漫长的时日。

我们都经历过1998年长江大洪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命之河,长江流域有四亿多人,我们就生活在长江流域。由于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对长江流域的水、徒弟、林草过度开发利用和消耗,使湖泊猥琐,八百里洞庭几近枯竭,河床淤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生态系统也在退化,水中生物繁衍,生存的环境严重恶化,生物物种减少,一些珍稀水生生物面临绝迹,国宝白鳍豚难觅踪迹,中华鲟、白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长江已不堪重负。1998年自然终于向人们发出警告。当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铺天盖地压向长江,使长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上亿人受灾,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人民币。长江大洪水催生了

洪退耕还湖、还林、还草的国策出台。

长江大洪水告诉人们: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民在经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即环境容量,也称生态阀值,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环境容量,就可能发生灾难的后果,而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转的。

地球上的人谁也躲不了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要燃烧煤和石油类,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水蒸气等,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好像是防止近地层的热能散射到宇宙中去的一个屏障,如同农业上新的温室,它会使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升温,人们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生的热效应叫做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烷烃等产生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叫做温室气体。由于人们大量的消耗能源,二氧化碳每年在增加。1979年开始的卫星监测发现,2008年北极冰盖体积缩小到测量以来的倒数第二位。全球在继续变暖(根据气象预报分析今年将升高0.5度)海平面在上升。一些太平洋岛国最高点仅在海平面以上几米;全球变暖也造成了极端气候,未来自然灾害。2008年5月2日,袭击缅甸的飓风使14万人遇难和失踪,240万人无家可归。当年年初,我们湖南也遭受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沿海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等城市因海平面上升沙滩严重减少,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自然界的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冰盖下的冻土可以存储甲烷,这种能力称为“碳沉龙”或“碳存储”,都能吸收温室气体。但人类的活动削弱了自然界的这种能力,环境中的碳循环失衡。有数据表示,因冰层融化,冻土解冻使甲烷从北极逃离出来,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比其他地区快了3.5倍。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会在本世纪毁掉全世界赤道地区的农业,让数十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继续上升,进而侵蚀人类居住的地方,毁灭和减少生物数量种类。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影响到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环境问题。在2008年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呼吁各国政府、企业、社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和生活方式。2008年10月,联合国发起全球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计划,通过投资绿色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

全球气候变化能影响世界各个地区,任何人都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害。这一环境问题也告诉我们: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稳定和均衡多么重要。自然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有效应对。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得越深刻就越主动。

上面讲的污染事件和环境问题放在一起考虑,我们发现,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有自身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必须与自然共同体和谐相处,并竭尽全力珍惜和维护自然共同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都要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生态,人与自我之间是和谐人格,人与社会之间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当代生态文明理念。

“失衡”源自“过度”。生态文明强调一个“度”字,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必须有“度”,环境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任人摆布的,人当然要改造自然为我所用,但人也必须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善待地球,遵循生态规律,不能颠倒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改造自然天经地义,根本不去考虑自然的抗拒力和反作用力;自然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能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和随意破环。人们常说: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要看到人的有限性,不能无线拔高自己的力量,对自然界要有敬畏之心。中国古代先贤“天人合已,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珍贵的实际价值。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触及人的精神层面。生态文明也是一种文化伦理。生命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道德现象。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和非生物组成了自然共同体,他们相互做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是一个动态进化的整体。自然共同体中所有存在物都有生命价值和生态价值,”万物皆得其宜,只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人员是自然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要以公平原理来处理人际之间,代际之间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用道德的砝码来平衡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宣传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限制经济发展,二是促进经济按资源约束力,环境承载力办事,实现有序,长远,良性可持续发展。实现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领域,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反好型的社会目标。我国的污染物排放已经超过出自身的承载能力,治理、恢复和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且由于环保工作见效慢,政绩迟又无法产生激励效应,保护环境的责任愈加被弱化。虽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已施行,但宣传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仍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

甘慧

参考:中国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管理

中国环境监测

湖南环境信息

中国环境科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城市社区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社会自治组织,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逐渐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社区管理在真正的实践环节面临很多问题。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发展的问题如下:

一、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偏行政化

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它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量过大,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已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致使社区成员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居民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因为事实上居民委员会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所以其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街道的安排,进而也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这不但造成基层社区管理的超负荷运转,减低了管理效能,而且有悖于居委会成立的初衷。居委会行政色彩浓厚,社区自治功能缺失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主要载体,从字面上看,居委会只是具有协助政府的义务,并不具有代理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但是实际上社区承担了大量来自政府的职能工作。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色彩还体现在经费使用、人事任免上。一个自主充分的社区,它对自己的事务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能动用社区财力进行社区各方面的建设,选聘自己需要的人员为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为社区居民谋福利。但当前,社区拥有的自治权是有限的,居委会更像是一级基层政府。在经费方面,社区的建设经费、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源于政府。对每个社区每年拨多少经费,政府享有充分的裁量权,因而社区的建设状况一般取决于政府的经费投入程度。对社区而言,争取更多的政府经费资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社区工作人员则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来生活,因此,社区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在用人方面,社区的自主权也是有限的,政府一般掌握着用人权,以保证其各项政策方针得以在社区顺利实行。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社区的资源很难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

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三、社区管理职能分工模糊

四、城市公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够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在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居委会平时几乎不召集居民参加会议,年终也只是邀请一小部分居民代表过来,开个茶话会,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谈谈下一年的打算,大家不提出什么异议,会议在掌声中结束。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广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即使居民参与,也主要局限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选举、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娱活动等一般性社区活动,对于制订社区整体规划、决定居民群体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普通居民很少参加。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深度也非常有限,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效果

一些城市的社区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已获得初步成效。

1.减少了社区管理层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效率

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管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层级,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2.整合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居民活动场所。6个街道办事处和49个社区整合为18个新社区后,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用房。原有的办公用房除满足新社区工作用房外,全部作为居民服务、活动场所,大大增加了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用房。二是降低了社区的财政资金需求。社区数量的减少,使得社区工作者人员经费支出和社区办公经费支出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区级政府的行政成本。三是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改革后,一方面精简社区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部分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调整优化了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改革前的街道、社区共有工作人员569人,改革后精简至49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也从40.9%提升至53.8%。(13)四是社区全员网格化管理的施行,有效地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社区工作者变被动服务、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代理服务,大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3.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了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间的职责关系

“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撤销了街道办事处这一“二传手”,彻底改变了政府治理机制和权力运行方式。经过改革,原由街道办事处办理属于区直部门履行的行政执法、审批、管理等职责全部归还有关职能部门,属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履行的职责分别归还给这些组织,形成了区直部门和各类组织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各履其职的局面。此举最直接的成效是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由后台发布指示命令的“大爷”变为在前台提供服务的“仆人”,这一转变减少了居民的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对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需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4.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深化了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会的发育、社会组织的生长、社会权利的回归,是居委会组织动员下的有序自治。新社区成立后,首先通过直接差额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调动了社区居民关注社区事务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居委会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的意识,改进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居民“代言人”。同时,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集中办理了社区行政性事务,简化了居民群众的办事程序,缩短了各种业务的办结时限,有效地减轻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担,进而使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带领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居民自治。此外,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各类社区公共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拓展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成长空间。

第一,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社区居民 的参与意识,进行宣传教育时必须注意宣传方式。首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注意宣传的广泛性,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能接受,可以让那些具有公益意识和能力强的居民骨干来作示范,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再次,要避免宣传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这样容易被更多的居民所接受。第二,可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首先,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区领袖为社区服务,在社区当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正确的互助意识;其次,要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有一种社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次,要培养民主与宽容的社区氛围,它是志愿者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认同机制,是志愿者行动所必需的社会性基础设施。

1、坚持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3、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4、重塑社区公共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6

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桥头堡,是云南“十二五”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当前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认识误区,正确认识、克服和消除这些误区,对“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头堡;区域;战略;条件;机遇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于2009年12月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即“两强一堡”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云南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云南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然而,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目前人们对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认识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偏差,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误区一: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从概念上讲,“桥”是指跨越河流、山谷、障碍物或其他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头”是指开放的前沿,“堡”是指许多相互关联、作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基地或平台。“桥头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层涵义:一是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地堡或据点;二是设在大桥桥头的像碉堡的装饰构筑物;三是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可以看出,最初“桥头堡”是一个军事术语。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云南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平台、基地和窗口,建通道是指中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这是桥头堡建设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建平台是指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建基地是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窗口就是要使云南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对外人文交流窗口。建设“桥头堡”的立足点是要加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邻、睦邻、安邻”,并不是所谓的中国进行对外扩张或者其他意图的体现。

二、误区二:区域认识上的偏差

在云南实施“桥头堡”的战略中,存在着把建设“桥头堡”中的“面向西南”局限于南亚和东南亚、或者东南亚,或者仅指与云南毗邻的越南、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建设“桥头堡”的战略要求。实际上,云南建设“桥头堡”所辐射的区域,是指面向西南开放,主要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到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是指中国的西南方向,可概括为“一洋四区”。这个区域涵盖了56个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成长性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云南成为桥头堡,对拓展中国对外开放腹地和空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误区三:层次认识上的偏差

所谓层次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指在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一种观点认为,“桥头堡”提出在云南,实施和建设也在云南,建设具有区域性,“桥头堡”是云南的“桥头堡”。其实,实施“桥头堡”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云南,还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西北、东北区域。因此,在云南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云南只是“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地带,是发展的重点地区,在云南建设的“桥头堡”不是云南的“桥头堡”,而是国家的“桥头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误区四:战略认识上的偏差

桥头堡建设既然是一项战略,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一般而言,战略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点。云南建设“桥头堡”,必须从全局的高度进行部署,不能只强调局部,要处理好云南内地与边境地区之间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云南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云南与邻近省份之间的关系。就整体性而言,“桥头堡”建设主要应该体现在经济建设领域,但同时还应该覆盖国防、文化、教育、卫生、资源等。从协调性来看,云南各州、市(县)在建设“桥头堡”中,要按照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潜力大的思路,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加强协调和配合。然而,目前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一方面,过分突出经济桥头堡的建设和宣传,而在国家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建设显得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突出本区域的建设,而在加强区域间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互联互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其结果是各自为政,布局雷同,不顾条件争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如何加快周边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了解和认同,也是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

五、误区五:基础认识上的偏差

改革30多年来,云南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进步,经济 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较改革开放以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10年来,云南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分布在边境区域的众多少数民族,已从原始状态转变为“直过民族”,其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习俗都发生很大改变,周边地区人文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民族团结,周边安定,为建设桥头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二五”和桥头堡建设中,云南又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四大战略,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努力推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然而,与全国相比,云南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在通讯、公路、铁路、能源、边境口岸等基础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方面还很落后。尤其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开放领域还不够宽,开放层次比较 低,开放效益不高,对外开放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离桥头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推动中国与南亚地区建立多边制度性合作机制,搭建中国与南亚地区机制性经贸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信息、产品、技术、资金、服务贸易方面的整合和互补,在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升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友好交往水平,争取与更多的南亚国家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等方面还不够深入。云南在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那种不顾客观因素,不考虑现实基础,一哄而上,凭经验、拍脑袋的主观主义做法是必须克服的。

六、误区六:条件认识上的偏差

和其他建设一样,云南建设“桥头堡”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第一,区域因素。如前所述,云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与全国有很大不同,虽然特殊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果不充分考虑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那“桥头堡”建设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国内因素,如果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略,那将加速桥头堡建设的 进程。第三,国际因素。实践证明,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局势状况是促进该区域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如果国际局势稳定,国际关系良好,就能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桥头堡建设就会得到稳步推进,相反,如果地区国际局势动荡不稳,该区域稳定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就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亚欧大陆桥战略的实施,充分说明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良好,虽然局部地区如阿富汗等国局势不太稳定,但整个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为建设桥头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四,与周边国家关系因素。从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中国先后与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难得的周边环境。然而,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在对周边国家情况方面,研究还不深、不透,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还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厢情愿的情况;就国内政策而言,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还不够系统、支持力度还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还不高、人流物流还不畅;还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此外,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就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因此,我们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条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条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往往显得十分复杂。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必须站在国际视野的战略高度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格局和地区发展态势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七、误区七:机遇认识上的偏差 www.17net.net论文发表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不仅会提高云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将为云南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为,为了确保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必然会将“桥头堡”建设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涉及建设“桥头堡”的新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云南在对外开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将会有一系列新的跨越式的变化,其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从其他省区的经验和云南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过分依赖国家的心理,忽视自身内部潜力挖潜和水平提升的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在战略布局和操作层面,如何在各领域、各 行业制定出符合国家建设“桥头堡”要求的,能体现云南优势和特色的具体框架还显得远远不够,如果这种认识和行为不尽快改变,云南建设“桥头堡”的机遇就会丧失,即使其建设战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可能只会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如边贸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通过“桥头堡”战略全面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于完全实现。

本文仅供参考,若您需要原创论文定制服务或论文发表服务,请联系本站客服,谢谢 客服联系方式

2011年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工作要点

作者:佚名 来源:市新农村办 点击数:

187 更新时间:2011-3-28 9:34:35 2011年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市人大、政协会议精神,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以改善民生为引领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着力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创业环境,以旧村旧房改造为重点,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实现经济支撑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的“八化”建设目标。

一、围绕《中共临沧市委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实现经济支撑产业化。

各县(区)委、政府要依托市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 “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要围绕市场需求,以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集中、产业关联度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实现主导产业做大做优,产业结构优化扩展,特色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调 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优茶园、高优蔗园、泡核桃、经济林果园、烤烟、畜牧业,走规模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之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起农户与企业共同利益结合体,实现优质生产要素与廉价成本要素有机的结合。

二、围绕《中共临沧市关于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决定》整县、整乡、整村连片推进。

实施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必须围绕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公共资源聚集“三个聚集”及土地集约与公共资源集中两个杠杆,配套实施水、电、路等美化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拆除重建为重点,采取整县、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模式,一个村一个村改造,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建设步伐。

(一)细化目标,克期完成任务。各县(区)要将旧村旧房改造的目标任务细化到建设村,做好到户名册。2011年全市实施旧村改造40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3万户。分县(区)目标是:临翔区计划旧村改造5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4673 户;云县计划旧村改造7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6025 户;凤庆县计划旧村改造84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5512 户;永德县计划旧村改造55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3206 户;镇康县计划旧村改造33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2872 户;耿马县计划旧村改造42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2892 户;沧源县计划旧村改造33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2910 户;双江县计划旧村改造33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1910 户。

(二)整合资源,整村发展。旧村旧房改造集聚项目是抓手,整合资金是关键。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关注民生的高度加大项目的整合力度。旧村改造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部门的项目要优先列项扶持旧房改造建设户达70%以上的自然村(组)。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在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整合项目,统筹安排。今年全市计划完成3万户旧房改造任务,按平均每户补助1.5万元计算,需补助农户资金4.5亿元。主要整合城乡建设部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旧房改造项目1.6亿元;扶贫部门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安居房项目5000万元;发改部门异地搬迁、整村推进等项目3000万元;农办省级重点村项目1000万元;农业部门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300万元;民宗部门少小民族整村推进项目300万元;民政部门恢复重建项目500万元;市、县(区)部门挂钩新农村特色民居房建设资金8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3000万元、各县(区)财政补助1000万元以上。整合的旧房改造资金要按建房的实际需要增加比例。政府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或现金形式直接兑付建房农户。在建设方式上坚持统拆统建,整村推进,有条件的先建,逐步形成整村推进,形成以点连线、以线连片的发展格局。

(三)拓宽融资,加速发展。在旧房改造工程建设投资上,除政府补贴和农民自筹外,要借助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加速推进旧房改造,旧房改造计划贷款5个亿左右。一是要以县为单位,成立农户建房贷款担保公司;二是要建立由“龙头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的机制;三是农村信用、农业银行和发展银行要积极推进以农户宅基地、房产证、产业和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的机制,为农民拓宽贷款抵押物渠道,解决建设农户融资难问题。四是要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市场化,加速土地流转,增加农户建房投入。

三、继续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把规划做优,实现聚集发展。

村庄规划是居民点的灵魂,规划是一种方向、一种引领、一种目标,村庄规 划不仅是画图,也不仅仅是一个功能的完善,规划最重要的功能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要把优化资源配置作为规划的核心。按照村庄规划的总体部署,今年6月份前要全面完成9649个自然村(组)的村庄规划工作,通过村庄规划把全市的自然村削减30%左右自然村。要围绕“三个聚集”的思路,按照“散户并成寨、四山迁朝路、小村并大村、边远靠集镇”的要求,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四、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结合、和谐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旧房改造作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民居居住条件作为重要抓手,把旧村改造和旧房改造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是要建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富”的联动运行机制;二是要对不适宜人居住难以生存环境、库区的农民迁移到城镇,在城镇建立脱贫小区;三是要鼓励大富进山开发,通过进山开发,带动农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同时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并参与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农户与企业建立起共同利益结合体,实现优质生产要素与廉价成本要素有机的结合;四是要做好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文章,有计划地推进“千户村”建设,2010年已启动的10个“千户村”要加速建设进度;五是要加速二、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建立起能稳得住农户的谋生致富机制。

五、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扎扎实实抓好农村固定资产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实施旧村旧房改造工程,是扩大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重要措施,一业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理念,是民生所向,众望所归的期盼。各县(区)新农办要统一统计口径,实行双向上报,做到项目有眼,数出有据。

六、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严格监督,确保发展。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篇7

1 对学校信息化的再认识

如果说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传递、转化过程,那么学校的管理活动则主要是信息的变换过程。因此,人们往往把校园信息化理解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其中,手段包括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这样理解校园信息化仍未能揭示校园信息化的实质。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校园信息化是要使传统教学管理过程向现代化、数字化的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程度,其实质是学校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校园信息系统展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局限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而更多的则是向竞争方式、学校生存方式和校园文化方面转变。

2 学校信息化的目的及关键因素

全面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说,这决定于学校的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品质的好坏,会通过学校的办学业绩表现出来。这两者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在不同的时代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内容。

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学校的品质更多地是看信息和知识的运用程度、创新能力、毕业生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还包括学校对社会的贡献与积极影响等等。如果学校的品质素质与学校的业绩得不到提升,校园信息化就失去了意义。

校园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二是学校管理信息化。学校管理服务于教学过程和学生,教学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学校管理的好坏。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几乎都会穿梭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没有一个好信息化系统作为处理平台的话,学校的各项工作就会徘徊于这些信息,最终淹没在这些浩繁的信息中。

利用一流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立与信息技术相匹配的高效管理模式这一艰巨任务就迫在眉睫。学校建立起信息化系统之后,教学、管理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学校必将会在知识创新、教学活动以及管理科学的层面上获益匪浅。

3 保持校园信息化优势的建议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尤其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成为重中之重。但从目前各学校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现象,造成广大师生对信息设施的使用,仅限于网络、仅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电子文档的使用,远不能满足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资源使用的需求。

1)在观念上,要将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看成一个管理项目和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项目。如果还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管理流程和相应的组织结构下来应用先进的技术,信息技术被用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上,只是简单地将现行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了无纸化,就无法凸显信息化的优势,而且很可能导致先进的信息技术迁就落后的管理模式,先进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将得不到整体提升。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是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优秀的信息系统应包含大量的优秀的教学、管理实践,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要将实施信息系统上升到一个管理的层面和系统工程层面上来认识。

2)加强信息系统的前期评估与选型工作。建立校园信息化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到系统对学校原有管理模式强烈的冲击作用,否则,导致系统推广运用时阻力重重。许多学校虽然引进了先进的信息系统,但是要改变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原有业务流程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流程之间的矛盾,提高员工素质,形成团队精神却遇到了困难,最终导致应用系统难以正常运行,许多学校最后不得不放弃。

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没有最好的信息化系统,只有最适合的信息系统。所以,选择、开发适合本校需求的信息系统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系统评估、软件评估、设计、开发,是一件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信息化系统真正适合本校具体情况,学校必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专职主持这项工作,不宜提倡完全交给第三方公司完成,专业公司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技术支持。

3)提高员工的信息技能和组织文化认识。为数不少的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没有相应的建设规划、组织机构以及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学校现有信息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新的组织文化和制度,使其充分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从而明确自身的使命,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用氛围,这将有利于提高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水平。

对高层领导及信息系统项目组人员进行信息系统管理思想及应用理念进行培训,对项目实施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系统思想和系统功能培训,对系统应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进行系统配置与维护培训等等。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学校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使学校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化是一场没有时间限制的竞赛。学校面临的问题不是余下的时间内如何比赛,而是在今后究竟怎样做才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学校目前的信息化现状和环境,做好校园信息化的规划,从学校发展的战略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创造价值,就是那些已经成功地实施了信息系统的学校的当务之急。

摘要:该文针对基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对校园信息化的再认识过程中,分析了其目的与关键因素,并就这些目的和因素,提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应良.教育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支持关系[J].管理信息系统,2001(1).

[2]李海霞.数字校园中资源中心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思考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基本保证。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学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对教学任务及教学安排进行计划、组织,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些职能的合理行使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支持和信任。在日常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师生,要解决的就是师生的困难,如:如何协调课程安排、如何处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风建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站在师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最终实现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双重目的。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教学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自己和部门的形象,更是学院形象的代表。如果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展现端正的态度、公正的处事风格、不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那么给师生留下的印象是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修养,综合素质低下,难以树立良好的学院形象。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一线的配置较为宽松,但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上相对有限,导致每个人的日常事务多,接待师生人数多,难免出现管理漏洞。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院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

二、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管理”而轻“服务”。从工作职责上看,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者、教学制度的执行者。在实际管理中,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工作中“居高临下”,把管理工作看作是行政工作,肆意发号施令,缺乏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没有换角度、换立场考虑师生所遇到的困难,无法从有限的条件出发,解决师生的问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因而在工作中虽然劳心劳力,却仍然得不到师生的理解和尊重,导致了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2.重“事务”而轻“专业化”。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一种,工作内容较为繁杂、琐碎,是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积累。许多高校普遍认为教学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事务性的重复,不需要太多的学术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这种思想导致的结果是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在工作中缺乏新方法的探究、新技术的应用。所以,教学管理人员整日埋头于教学的琐碎工作中,很少考虑岗位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无法从现有工作中获得组织认同感。

3.重“保障”而轻“激励”。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很多高校只注重达到基本数量,按照学校既定的要求,做到完成本职工作、不出大的教学错误即可,至于在职称及待遇上很少有关注。很多教学管理人员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职称评定问题。现行的职称评定只针对一线教师,而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因而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无论是薪资、福利待遇方面,还是晋级、职称方面,乃至提供发展空间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无法保障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

三、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良好的服务师生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首先要正确自我定位,坚守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学管理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服务的对象。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就要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管理思想。教学管理人员要为师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力地推动高校教学运行的各项机制。要在工作中多与师生尽心沟通、倾听师生的心声,思师生所思、急学生所急,着力改善教学管理运行中的不合理制度,取得师生的理解与信任,在互相尊重和信任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除了应当具备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当具有探索和研究的专业精神。教学工作是高校的基本与重点工作,教学管理本身就是个大课题,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管理中逐步练就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意识。。一方面,要增加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高校应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等纳入教师的培养方案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支持其在枯燥的事务性工作中寻求新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并形成学术科研成果,力求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3.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教学管理人员评价体系。要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必须不断健全激励机制。要着力解决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提升和职务晋升这两大“拦路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对工作的满意感,从而推动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上,有适当的政策倾斜,确保有不同等级的合理的职称数量;二是在工作中实行轮岗制度,对于一些工作踏实、勤于思考、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予以提拔,处理好教学管理人员的升迁问题;三是要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教学管理工作的绩效、服务、监督、学术研究等方面构成评价体系,实行“奖优罚劣”的制度,体现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

教学管理队伍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其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学管理人员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开展研究,创新教学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为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廖胜.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129-135.

[2]朱学海,曹玉蓉. 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观念原则与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39-41.

上一篇:高一文言文基础知识(高一必修)下一篇:国家奖学金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