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共8篇)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1
一、关于强化对二者相结合的共识
1、二者的相结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结合。既是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一条主线,也是提高我们预防腐败工作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思路。
2、二者的相结合,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合。既通过教育引导,使人们自觉从善;又通过制度
约束,使人不能为恶。
教育是基础。思想道德是诉诸人的内心的一种力量,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是起始于思想道德的背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遏制腐败,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优势,可以激发党员用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去弥补法纪的疏漏和不足,使廉洁自律变成内在的自觉。
制度是保障。反腐倡廉建设要紧紧依靠制度来深化,以此制约客观上存在的诱发腐败的多方面因素,这是基本思路,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保证。
3、二者的相结合,是互为作用的结合。既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恪守制度的自觉性,又要通过制度建设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既要把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又要将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通过适当的程序上升为制度,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制度的落实需要思想道德的支撑。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必须以自律为基点,有自律意识,才能有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养成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扬善必须抑恶,扶正需要祛邪。制度伦理环境正是发挥这种作用。一是报善——对个人的思想道德遵守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思想道德行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和满足,从而提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形成道德原则和价值导向;二是惩恶——对个人违反思想道德的行为予以制度上的限制和制裁,使其为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强制性的力量保证社会成员对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守。
4、二者的相结合,是道德遵守和制度遵守的结合。制度执行中存在一个“破窗效应”,即大楼上的一扇窗户被人打破,如不及时修理,就会有第二扇、第三扇被打破,停用的楼房往往会造成这种状况。领导干部如果是第一个“破窗人”,无形中对制度执行的破坏力就更大。“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加大制度规约的执行力度,实现知行统一。
二、关于加大二者相结合的力度
我认为二者的结合点在于权力的科学、民主、依法运行,加大二者结合的力度,就要在结合点上做文章。
1、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责任和影响重大,领导干部带头,就会在社会群体中产生“放大”效应。
2、以权力观教育为核心。权力观正确与否,关系巨大。必须把权力观教育作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的核心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以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为重要内容。可以尝试通过总结归纳党员干部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找出涉及这些环节的相关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制度的认同感,内化成自觉遵守的心理意识。
4、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始终有一种高层次的追求,就会在道德方面完善自己,严于律己,管住自己。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当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要解决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精神境界不高、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使一些党员干部内心空虚,去追逐一些庸俗卑污的东西,以至自我放纵,道德沦丧。
5、以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为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要围绕权力的规范运行,大力推进行政法制建设,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的运行;要强化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要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完善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关于增强二者相结合的实效
1、大力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将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把思想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思想道德建设要富有成效,必须在制度化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教育的制度安排,使教育制度化推进。每年的主题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要形成制度。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制度;要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警示谈话和廉政承诺、廉政情况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使经常性教育按制度进行。
二是强化教育的制度管理,运用组织、管理的手段提高教育的实效。----注重运用行政手段促实效。如我们通
过市委主要领导的一再强调,把党风廉政教育内容转化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使教育更入耳,更管用。还通过市委、市府以及市纪委制定的各种廉政建设的规定、意见、通知,把教育内容转变为纪律要求,使教育更具体,更有力。----注重运用组织手段促实效。我们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促进了“四个必须”:廉
政教育管理成为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责任,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成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党风廉政教育成为干部成长的必经程序,党风廉政教育成为干部监督的必要手段。----注重运用纪检监察手段促实效。我们做到三个坚持:立足基础作用的发挥,坚持思想净化与自我警示互为作用,发挥党风廉政教育纠歪理、树正气、明是非这一内在的独特优势。突出职能优势的运用,坚持教育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任务的相融并促,针对自律工作的某一项或几项主要任务,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使党风廉政教育成为推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坚持谈话预警,制定实施了对工作中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性谈话等“六必谈”制度,增强了教育实效。
2、突出体系的实践性推进制度建设。
一是在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方面,要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制订完善重大决策监督、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具体制度。
二是在完善规范公务员从政行为的制度方面,要以《公务员法》、《廉政准则》等党纪法规为基础,健全党员干部廉政行为规范。
三是在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有关制度。
四是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实施组织协调的制度。
3、以改革精神全面加强制度创新。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改革。针对腐败案件多发的领域和环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
第二,市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尽量减少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第三,大局。通过全面推行办事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进一步推进软环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全市大开发、大发展提供保证。
第四,群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制度建设的重点。要充分尊重群众在制度建设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制定的制度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第五,透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第六,拿来。注重借鉴各地的经验。如近年来,**省以制度建设年、制度建设推进年和制度建设提高年为载体,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制度建设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块品牌。
4、强势推进各项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制度建设的有效性,核心是强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把严格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之中,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法规制度落实情况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措施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是建立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完善机制。定期对领导干部参加反腐倡廉教育情况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对教育活动效果作出评估,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2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及其建设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内在统一关系, 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关系, 在建设主体上存在大体的一致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6个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专科4门、研究生5门共9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但又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硕士研究生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就没有直接对应的学科, 其学科支撑一方面是哲学学科中的科技哲学, 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自然观、科技观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之间虽然关系紧密, 但两者各有规律, 前者要符合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规律, 后者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科建设虽不应仅停留在服务课程建设层面, 而课程建设却需要提高科学建设的高度, 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研究。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
目前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时, 仅从自己的兴趣、已有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的惯性思维出发研究某些理论问题, 而缺乏研究要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 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或者科研难以成功向教学转化。当前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一定程度地出现“散、浅、偏”的现象。
所谓“散”就是研究的问题不集中, 不能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研究。所谓“浅”就是研究的深度不够, 往往理论不能说服人。所谓“偏”就是研究的问题往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部分, 而做理论上的“外围战”。正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对一些理论难点、社会热点进行必要的深入研究, 造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做到“释疑解惑”, 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理论问题和研究课题, 并围绕这些问题、课题做扎实的研究, 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做好科研向教学的转化工作。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强烈的学科归属意识, 力争使自己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力军, 还应当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任。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规范性建设。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 其整体性不仅体现在方法、立场、观点、逻辑等方面, 而且体现在它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就学科建设的意义而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之外再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本身就意味着必须从整体性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建设的突出特征, 而这种整体性研究必将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无论是4门本科生的必修课, 还是目前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的5门课程其实是一个整体, 内含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解决好学科上的整体性问题有利于课程整体性问题的解决。
目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规范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效果。例如承担学科建设任务的研究人员往往不一定承担教学任务;名义上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实际从事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遴选上存在“借船出海”现象, 即一些高职称教师由于种种原因, 在其所从事学科领域内无法获得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的“名分”, 就利用各种途径占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的资源, 而这方面相关部门也缺乏必要的督促、考核和检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学术规范、学术梯队建立、学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只是对中央文件的解读和简单重复, 缺乏学术新意, 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确实担负着宣传党的理论的重要职责, 另一方面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员主观上存在学术惰性。而在人才培养上, 目前硕博士论文的选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带, 而这些问题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的建设, 阻碍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的发挥, 需要下大力气加以研究解决。
四、建立学科与课程之间“双向支撑”机制。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普遍重视“科研”, 因为它是获取学术资源、科研项目、学位点等的“硬指标”, 而教师更关心“科研”, 因为它对评职称、评奖、业绩考核等更有利, 因而一方面造成“科研”与“教研”分离, 另一方面造成“科研”与“教研”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例如, 众多教研项目没有得到较好展开, 即使是一些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没有紧密围绕教学研究具体展开。
其实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研究”最终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 反而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 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实际, 使马克思主义“书斋化”、“抽象化”。因此, 做到“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统一, 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 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本身的需要;不仅是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的教学单位和部分学术带头人、教学带头人的事情, 而且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机构和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无论在主观意识上, 还是在客观的学科及课程具体建设过程中及在考核测评机制设定等方面, 都需要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统一起来, 实现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双向支撑”。
五、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道德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并与法制建设并列,倡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如此完整明确的治国方略,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治理国家的历史过程中还是第一次。这一理论概括,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治理、建设国家进行创造性理论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升华和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个方略,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确认识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正确认识、领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精神,并在实践中正确的贯彻执行这一治国方略,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首先,他们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都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而形成和发展的;它们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两者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从实质上说也体现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如:我国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法和诉讼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就反映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等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我国《监狱法》中所规定的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中所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合等政策和原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还体现在:遵纪守法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这种一致性也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和极大的优越性。当然,这是就社会主义法律的整体或本性来说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极为复杂的。如果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或其他方面有失误,因而导致某些法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说这种法律还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或极大的优越性。
再次,两者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法治和德治是两个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治国方式。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的重要手段。法治就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就是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虽然法治与德治的功能、作用不同,但两者却是国家治理中两种不可或缺的方式,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既不能互相替代,又不能相互割裂;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德治在功能、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时,法治和德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仅道德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法律问题,法律问题同时也就可能是道德问题。历史和现实证明: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从来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才符合治理国家的规律,才是完善的治国之道。
当然,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一致性及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决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等同的,没有差别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我国,违反法律的行为一般来说也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特别是犯罪行为,更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但不能反过来说却不能由此认为,一切违反道德的行为也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不可能也不应该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要求都制定在法律中。道德与法律之间仅仅是不道德行为与违法行为(一般也是不道德行为)之间,道义上的义务与法律上的义务之间,毕竟是有着严格界限的。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错误的当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因而放弃就有的法律制裁;另一种是将违反道德的行为,错误的扩大为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从而加以法律上的制裁,甚至是加以刑事制裁。这两种混淆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被坏。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差异还体现:法律和统治阶级的道德虽然都代表了同一阶级意志,但法律是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的,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一经产生就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力,并可通过一定法律程序修改或废除;道德所反映的阶级意志是以群众意识、社会舆论形式出现的,其一般产生在本阶级先进分子中,然后逐步为整个阶级甚至是整个全社会所接受,其改变和消失也是较为缓慢的,不可能由个人或者组织下令修改或者废除。法律一般是体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道德一般体现在人们的意识或者社会舆论中,比较原则、抽象。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而道德一般仅指义务而言。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而道德则由人们的内心和社会舆论保证执行。所以人们通常说,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自律,后者是他律。
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讲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治身,德治治心,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与德治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所以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在治理国家中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社会主义法律的充分实现必然会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反过来,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法治来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奠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是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去执行和适用,如果一个执法者或司法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水平,法律的有效实施是难以想象的。法律是概括的,它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或方向,而实际生活却是具体的,因此,执行和适用法律只能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与社会主义道德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法律呢?如果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水平,就可能滥用法律,从而影响到法律的权威,甚至会导致人们对法律丧失信心,又如何能保证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呢?
其次,通过公正执法,惩治不道德行为,可以增强全社会公民的道德意识。例如:通过依法惩处家庭暴力、虐待老人的行为,可以促进家庭美德的培育;通过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可以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自觉性;通过实行政务公开,既可以培养政府的诚信意识和公民的监督意识,又可以强化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此外,具有良好法律知识和道德素养的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行为,不仅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遵纪守法,同时,又会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
再次,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公民是守法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教育。尤其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三个代表”教育。形成为政者“为政以德”、“仁政爱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商者“诚信无欺”;为民者“重德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了消除一切旧的、腐朽的道德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同时用新的、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教育他们,党要依靠各种国家、社会的组织以及家庭,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法律。它将清楚的教育广大人民:国家保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行为是合法行为,什么行为是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等等。同时它也将及时的警告,也可以说是教育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为非作歹的行为将会得到什么法律上的后果;同样也可以说教育违法者,甚至是犯罪者:为什么他们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他们能改恶从善,仍是有出路的。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真正的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那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水平,整个民族的素质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没有监督机制,就不可能使法律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就不可能使道德建设的各项内容得到贯彻落实,也就不可能使各项规范得到社会成员共同遵守。因此,我们要依法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完善监督职能,要针对道德建设的特定任务建立一些必要的监督机构,加强监督的力度。要充分发挥以电视等为主要载体的舆论监督,及时地反映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中的各项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通过大众传媒对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进行监督,是促进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方法。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一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法律等形式,把他律、自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徐建波主编.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夏勇等主编.中国法治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4
机关党支部
加强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公司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加强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公司的贯彻落实,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群众开创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发挥公司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对于建立公司现代化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紧紧围绕公司管理,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公司管理制度结合起来,落实公司各项制度、规定、措施,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才能积极、有效推动公司和谐发展。
现就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与公司管理相结合思考,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为公司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开创新的思路。
一、党风廉政建设与公司管理相结合是由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
公司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领导干部的作风只有在公司管理中才能得到最大的锻炼和体现;廉政问题大都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由于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上的漏洞所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基本原则,以公司管理为切入点才能做到标本兼职,并转向以治本为主的思路上来,才能动员公司各党政部门的力量,共同做好党风廉政工作。
二、党风廉政建设与公司管理相结合取得的成绩。公司党委把抓好干部工作作风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把民主管理作为党风廉正建设的基础,把效能监督检查作为党风廉正建设的推动力,使党风廉正建设积极融入公司管理,在公司全体员工中 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为公司发展营造了健康的环境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公司管理实践中锻炼、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近年来,公司通过建立从上至下的生产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体系,使广大领导干部把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与区队、班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党建调研和行政调研工作,使领导干部深入员工群众和生产经营实际;并在领导干部中以“五四三”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积极解决了员工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的难题,顺利完成两堂一舍改造,提高员工生活水平;通过创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昂扬员工精神风貌,开创了走“安全、服务、专业”的发展道路,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增强了领导干部科学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完善民主监督管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牢基础。公司坚持实施职工代表巡视制、党员代表巡视制、“三重一大”集体民主决策制和公司负责人廉政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职代会民主评议公司领导人员等制度;把职代会、厂务公开作为民主监督管理的基本形式,不断完善公司、区队、班组三级公开网络;通过厂务公开栏、《宁东水电人》、办公自动化平台、黑板报等,将公司财务审计、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中层管理人员的聘任等重大事项进行公开。从而切实保障了员工对公司生产经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权力运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密切干群关系,实现了员工对公司改革发展方案、重大决策,社会保险、奖金分配等关系员工群众切身利益和公司发展决策的民主监督管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牢基础。
(三)形成效能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公司党风廉正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效能监察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公司反腐倡廉与公司管理工作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构建和谐公司,打造五型企业为目标,公司党委以“6S”管理为载体,不断细化学习型组织创建、安全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指标任务,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行政管理和监督部门参加的效能监察领导机构,把公司效能监察工作作为考核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硬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工作评价、业绩考核的范围。真正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工作联系紧密的有力工作格局。并通过在各部门、科室、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效能评议,找出了生产经营薄弱环节,堵塞了管理漏斗,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的落实、增强了公司财务管控能力,建立的科学的物资贮备、采购流程,规范了工程建设、承包管理,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三、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公司管理相结合必须进一步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提高干部员工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当前,公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存在加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职工群众“三支队伍”建设问题,其基础问题是廉政教育。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切实筑牢思想政治基础,真正筑起思想政治防线,才能建设好“三支队伍”,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地服务公司和谐发展,推进公司和谐发展。
一要结合先进性教育,重点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根据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和“三支队伍”的实际,应不断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倡导积极的人生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倡导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价值取向,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为公司为职工掌好权、用好权的意识,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位、名利,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贡献,真正做到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公司的规范管理水平。
二要结合行业专项整顿,突出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警示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公司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员工保持清醒的头脑,受到深刻的启迪,得到有益的教诲。第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可邀请检察机关专家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并以典型案例剖析讲解现身说法,使党员、干部、员工学法、懂法、知法。第二,组织党员、干部、员工观看警示教育案例录像片,以反面教材警示每一个人。第三,定期开展党的知识和党风党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两个条例、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纪委和国家局有关廉政建设的意见要求,从思想上警示党员干部不放松自我约束管理和提高,进一步增强政治坚定性。第四,创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不仅要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群众到发达的地方去参观,还要到不发达的地方去访问,增强责任意识,克服自满情绪。
(二)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公司要在改革中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制度是保证,依靠制度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要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在坚持领导民主班子生活会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班子自律准则》及《员工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强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对基建投资项目、物品采购和项目招投标等重点环节,要认真实施《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基建、维修项目投资管理规定》、《大宗物资、办公及福利用品比价采购规定》和《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并实行阳光操作,形成“民主决策、逐级申报、集体运作、费用透明、严格程序、相互制约”的制约管理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来客招待、公务用车、费用经营等管理制度,不断加大财务公开力度,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努力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二要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是细化、量化公司《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有效举措。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书》所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目标,逐条检查考核,兑现奖惩。同时,坚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当前,公司党风廉政制度,还应侧重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深入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二是加强效能监察,开展卓有成效的督查考核,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长效运行机制,有力扼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措施,狠抓制度落实,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一要领导带头狠抓制度落实。规章制度能否执行好,任务能否落到实处,领导是关键。领导要严格把关,敢于叫真,不怕得罪人,该坚持的,不论阻力有多大,都要坚持下去。二是抓落实要搞好监督。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克服只满足于开会、发文件、看汇报材料的现象,要防止抓工作落实的表面化、一般化,要在解决实质性问题上下功夫。三是抓落实要严格奖惩。对那些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表扬,差的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人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四是抓落实要突出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取得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
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篇5
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两者的不断发展,是我们在争创一流大学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本钱”,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要把科研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克服科研选题的分散和盲目性,加强研究课题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联系。院、系、所、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应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本学科的科研需求,以及本学科的国际研究现状有一个宏观而又清晰的把握;明确本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中的地位,从而制定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科研方向,并通过有效、切实、能动的组织设计,引导教师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现实性、既能充分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 趋势,又能反映学科发展高水平的课题。克服科研选题与学科建设脱节的现象。事实上,一个学科的发展,只有通过若干个重大科研项目的连续集中攻关,才能实现。如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人类学”学科,就是在费孝通教授的指导下,通过“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文化人类学思潮研究”、“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等若干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九五”重点规划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攻关研究,使得这门外来的课程,脱胎换骨,有了新貌,开创了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先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极大的关注,使人类学学科建设呈现出新的气象。
其次,搞好教学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因此要重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接轨。一项好的科研,它的进展与成果应首先在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在教学中能否及时反映最新科研信息及成果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把教学中能否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活跃的科研活动,促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中,融进最新的科研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含量,开阔学生思路,同时还可就科研中的某些难点,发动学生讨论、思考,既可培养他们的科研攻关能力,也可以教学相长,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新的思路。此外,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这也是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一流大学的教师既要是教育家,更要是科学家,这是一流大学的学术地位所决定的。科研是最好的创新活动,一个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让他的教学哪怕是最基础、最抽象的课程,充满活力,而决不会是东拼西凑、照本宣科,让一本讲义“久经不衰”。因此,要把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主要问题来抓,提倡青年教师多参加科研活动,只有有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把科研与学科建设真正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和互动。(筱 瑜)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6
理工院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研,开发新技术产品或发明创造,进而为社会提供设备及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国家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实验室的建设方向与规模、管理机制与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水平,甚至是决定了高校的竞争力的强弱。从以上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维护、实验室课程设计与实施、实验室管理(包括运行效益管理)、实验室队伍建设及创新性实验的开展等。实验室建设中“教学研”相结合的必要性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科研工作更是离不开实验室。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室;节约经费、提高设备使用率也需要实验室教学研相结合。将传统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整合为大型的实验平台,既可以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既可以承担教学任务也可以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相结合,学生的实验教学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也将能进一步增加,跟实验室有关的教师自身素质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1.1传统的教学实验在设备与场地使用上排斥了科研工作的进入
传统的教学实验室建设偏重于验证性实验设备的购置,实验室建设规划中较少考虑科研工作的进入,院系教师及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搞些研究性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设备。
传统的实验教学偏重于对理论教学知识进行验证,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较少,即使学生有设计性与创新性的实验也由于实验室的规定、设备和场地的诸多原因,往往不能顺利进行实验,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实验室在仪器设备和场地的管理上存在小农经济习惯、家庭作坊式的管理及使用模式的问题,部分教师和实验室负责人本位思想严重,怕自己使用不方便、怕人多容易弄坏仪器设备。这样使暂时没有能力建立自己实验室的专业和部分年轻教师无法利用学校的原有实验室设备及场地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也降低了年轻教师参与指导一些有潜力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的热情。
1.2避免出现实验室分散管理、仪器重复购置、仪器使用率相对较低的情形
传统实验室体系将实验平台分得过多,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实验平台,这样造成管理分散,重复购置相同仪器设备在同个院系内部经常发生,仪器设备使用率相对较低,甚至有些仪器在某些实验室中每年只使用几次,资产严重闲置,而有些需要使用的设备又没钱购置,缺乏科学合理地整体规划。
显然,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实验课程独立于理论教学课程的探索,需要通过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优化现有实验室资源,淡化专业界限,结合科学研究创新平台,构建院系的实验中心,使之成为融教学、实验、科研于一体的公共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做好科研实验室的规划。
在规划中尽量杜绝科学研究实验室过分孤立建设的问题,应考虑侧重教学的划分实验室,可以适当考虑学生及年轻老师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偏重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应该在保证科研任务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多考虑培养学科型的人才。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设计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的同时注意科研队伍的建设,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培养年轻的人才。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避免了建立两套相同的系统和购置大量相同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实验室的管理分散与仪器设备使用率较低的问题。
1.3提高教学的质量,并有利于教学仪器的开发及创新
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上,以验证性、示教性为主,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不足,学科前沿的实验就更少。实验枯燥无味,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实施,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在于实验室,教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室符合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组实验教学体系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以往验证性、示教性实验为主的状况,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项目,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步骤, 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发展。
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科研活动的加入,对仪器的需求会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的开发和创新,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
高校的实验室需要有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教师),以保证有一流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师资不稳定,实验人员待遇偏低,实验人员素质不高。传统的观念使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遇到了较大困难,不少教师不安心于实践教学工作,造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教学研”相结合可以使更多的教师愿意从事实践性教学,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要稳定队伍,可以借助科研团队的建设,使上理论课的教师能够进入实验室、上实验教学的教师愿意留在实验室、采取“灵活、开放、竞争、流动”的管理模式。凡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按教学系列待遇;凡从事技术工作的按技术岗位待遇,防止人才浪费和人员滥用。实验室人员要少而精,避免人浮于事。教师和博士不但要搞科研,还要承担实验室的管理任务,他们可以指导研究生,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研究生可以协助教师指导本科生,这样科研任务能及时完成,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完善及实验室运行效益的提高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须建立以校一级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功能平台为目标的实验
室建设,集中各方面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则,统一建设,尽可能采用“绑捆式”的投入,避免资金分散、多次投入。学校成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院系等教学单位负责实验室教学改革,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制定实验教学课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可行办法等工作;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各院系的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方案进行论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统筹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7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实习支教育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今年三月底, 笔者在忻州师院开展了“实习支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60份, 回收率为97.6%。调查结果显示, 实习支教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着实习支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倾向, 呈现“两张皮”的局面。
一、实习支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忻州师院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时间维度为一学期, 空间维度是经济水平低下、生活条件困难、办学设施落后的农村基层学校, 总体上属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学社会实践以实践活动为教学载体与形式, 要求学生以实践为师, 向实践学习, 在实践中去为学悟道, 从社会实践中把握理论、深化认识、升华情感、磨练意志, 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
(一) 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1. 提高了大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 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 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 并自觉以组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 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查表明, 有65%的大学生打算在支教期间申请入党。当大学生了解到当地的经济情况和教育状况后, 有59%的同学表示会考虑毕业后在当地工作。调查显示, 扶贫支教顶岗实习能使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通过了解国情、区情, 培养工农感情, 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定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提高了大学生的总体素质。
通过实习支教, 使大学生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提高了自立动手能力, 人际合作和交往能力。调查表明, 有43%同学认为有必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45%的同学表示善于交往, 人际关系十分和谐或较和谐, 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对于在支教过程中你是否愿意与别人合作的问题, 有60%同学愿意与别人合作, 并分享成果。
(二) 实习支教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在肯定扶贫支教育人功能的同时, 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实习支教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如有的理想信念动摇, 有的害怕艰苦生活, 有的和别人关系不协调, 有的支教回来的同学甚至表示“支教后, 再也不到农村去了”。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支教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不少同学对实习的意义、目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等没有全面、深刻、准确地把握和了解, 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准备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 指导教师督促引导不力。
由于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专业课教师, 对学生的专业实习, 教师技能提高, 生活安全等方面较为关注;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较为欠缺, 对实习学生疏于引导和督促, 无法很好地达到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44%的同学认为, 在支教中, 指导教师没有提醒过自己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乡土人情;分别有44%和26%的同学感觉带队教师对自己的人生指导很少。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扶贫支教关注和介入不够。
首先,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目的不明确, 过分关注理论灌输, 对于大学生思想转变较为忽略。其次, 实习指导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属于不同的管理序列, 互不沟通, 导致前者忙于应对学生的专业实习, 生活安全等日常事务, 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忙于理论灌输, 对支教生的思想状况不了解, 也没有对支教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辅导。
4. 实习支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调查显示, 有47%的同学认为支教中的思想品德考核简单化和需要改进, 没有制定专门的扶贫支教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并记入学分。实习支教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易被学生忽略, 最终出现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 但在实际生活中诚信缺失, 道德扭曲, 价值失衡, 必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扶贫支教的相互脱离,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课堂考试, 实效有限却还拿高分, 让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颇感尴尬。
二、实践环节的缺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不同程度存在着各种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堂教学方面的因素, 也存在着实践环节普遍缺失的突出问题。
1.从课堂理论教学方面来看, 主要是内容陈旧枯燥, 方法单一。
首先, 公共理论课教学内容落后于形势发展。公共理论课教材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 但是理论体系、框架和内容仍显陈旧。未能充分地吸收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关于全人类发展的最新理念, 没有对社会现实的科学的理论阐释, 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有45%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 教育内容和时代严重脱节, 枯燥无味, 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甚至照本宣科。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问题, 使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形成“两张皮”, 对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没有给出很好的理论说明。这样, 教师将学生置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位置, 缺少师生互动, 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注重采取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方法和手段, 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
2.实践环节的缺失已成为最突出的原因。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活动,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调查数据充分说明, 12年支教中, 注重专业实习, 教师技能的提高, 而对实习支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存在认识不到位, 方法措施不得力的缺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侧重于课堂教学, 顶多辅之于所谓“第二课堂”活动, 几乎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在课堂教学和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当然有它的优点, 但是, 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它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没有实际的情感体验, 仅仅是一个单向的“入耳入眼”过程。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缺少学生参与, 鲜见师生互动, 搞强行灌输, 甚至是精神虐待。这样就无法实现社会要求和规范为学生意志的内化, 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自然也就难以完成学生意志情感的外化。教师把学生看成“德育袋”, 加工器物, 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关注学生的人格。这种教育教学方法极易造成学生的消极、被动、反感。
在实习指导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督促引导下, 让大学生在实习支教中, 广泛认识社会, 体验人生, 接受再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支教学生理论素养能否真正合格, 思想道德素质能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支教的实践教学是否落实。它不但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素养, 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指导实习能力, 从而指导学生搞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社情、了解校情, 督促学生进行家访, 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史迹、场馆等, 引导学生走访当年的战斗老英雄以及新时期农村致富带头人。以此充分营造和利用社会文化氛围来完成意识形态的教育任务。
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和感性认识, 使大学生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通过活生生的社会实践, 有助于学生自觉理解、认同、接受科学理论, 实现理论从“入耳入眼”到“入心入脑”的转变。实习支教作为师范类大学生的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实习支教的全过程
如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实习支教的全过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立思想政治大教育思想, 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群齐抓共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当地教师广泛参与的支教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为此,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实习支教作为己任, 积极配合作好工作。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和实习指导教师加强联系, 就学生学习和实习支教中存在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共同研讨。三是选拔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中来。
2.将实习支教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 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 将实习支教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统一部署。要落实和确定具体的教学单位, 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实习支教的学分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必修的学分。教学单位特别是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研室,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要详细规定教学目的、要求、方法、进度、内容、学时、指导教师、经费、考核办法等内容。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关注、大力支持和主动参与实习支教工作。调查显示, 分别有48%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教师没有讲解过或很少讲解过支教的意义和必要性。这充分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实习支教介入程度严重不够。有不少同学希望思想政治教师介入支教, 特别是实地指导。
实习支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在学生支教前,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内容, 详细讲解支教的重要性、必要性。如在讲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和“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等内容时, 可以向学生说明实习支教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同时说明大学生在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应发挥的作用。在讲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 可以教给同学搞调查研究的目标、原则、要求和方法, 并且结合本学期和下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内容, 帮助学生选择、确定调查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 带着神圣使命感, 自觉、主动地去投身实习支教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学生支教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支教点,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解答学生的困惑, 指导学生调查,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支教结束后, 思想政治教师要认真评判、分析学生的调查报告, 总结支教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典型, 并以此为依据, 进一步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和支教实习指导, 最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习支教的相辅相成, 良性互动。
4.鼓励、引导支教学生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实习支教中, 大学生虽然从贫穷落后地区农村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中, 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从亲自生火炉做饭的艰苦生活中, 懂得珍惜劳动, 学会感恩。但支教生仅仅局限在受援助学校, 对社会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这时就需要引导他们第二次走出校门 (第一次走出的是忻州师院校门) , 去做做调查, 搞搞家访, 参观革命史迹, 走访战争年代的老英雄, 拜访改革开放新时代致富带头人, 如此种种, 都能使支教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科研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使生活充实, 境界提高, 心灵净化。
5.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实习支教的考评是影响实习支教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制定出科学规范、操作便利的量化指标体系和评价反馈机制。要把实习支教纳入学校的思想理论教育计划中, 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设计每学年实践教学环节, 并把社会实践内容直接纳人教学计划中, 统筹安排。在考核评价体系中, 要研究怎样科学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素质, 使整体考核评价体系更全面、更科学。
摘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类大学生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实习支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实习支教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发展。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也逐年加剧,因而现代化的水利功能建设需要尝试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现代化城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本着全面规划、综合开发、统筹兼顾的特点。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需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处理好生态与水利之间的关系,做好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的有机结合,进而让水利功能在确保防洪、防涝的同时,更重视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整体的功能性和景观性要求。
水作为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水在水作为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水也是城市生存的灵魂所在,更是城市进行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城市范围内修建水利工程不但能起到传统的防洪排涝,更能起到灌溉和供水的要求。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可以为居住者营造绿色的空间,进而为其提供休闲场地,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满足其传统功能的要求,也要做好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建设,进而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故此,城市水利工程的规划,要符合绿色、环保、温馨的生态设计理念。在河流与湖泊的护岸和平台上建立多类生态环境,配合当地亮点工程,丰富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所以城市建设中,要体现出城市水利功能,并要求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做到蓄水,生态建设和景观设计的功能性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发展产生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河流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多建在天然河道上,影响河流的走向。河流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能够形成较好的生态格局。且河流的冲击必然会破坏生态格局,如河流的流向和流量等,但最终能对河流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构成的。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有的影响都具有延展性,如果堤坝修筑在河流上游会让工程的下游水流发生变化,导致河流上游的工程水文出现变化。比如三峡工程的修筑,就会导致长江下游的泥沙量产生变化。
2.2 影响局部气候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局部的气候变化情况,如果严重会改变当地的区域间气候状况。具体的表现是影响当地的蒸发量,并影响该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另外,水库的建设尤其是大型的水库建设,期间由于要聚集着大量的水体,周边地域或者地壳出现结构变化是常有的,这不但能增加地震的发生可能性,也能在水库蓄水位提升以后,降低水库周边的土质剪力状况,进而增加山体崩塌出现的塌方和滑坡出现。
2.3 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先要建造水库,并加固堤坝;第二,疏通河道水利工程。由于这些工程能够保护农田,改善现有的土壤水分和营养成分。但另外一个作用是,水利工程建设会损毁下游的肥沃平原,缩小下游淤泥肥源面积,且受到架内水的渗透作用,导致当地的土壤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的情况。
2.4 破坏陆地的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破坏陆地的农田和草丛,并对树林和植被造成破坏。且这种破坏多由施工方引发的。如建筑设备以及材料会占有大量的农田和植被,其车辆运输中的碾压等,都可能在建设中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染,其中关于工业废水、废气和污染中没经处理就被排放到陆地的污染物,破坏河流周边陆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污染饮用水源。
2.5 影响周边社会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如建设过程中需要迁徙走当地的居民,然后拆除基础交通设施。特别是部分文化古迹也要转移,这些转移安置的工程不但会影响当地的环境,其整个转移过程工程负担较大,基础设施建筑在任务紧和时间短的情况下,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二次破坏,这不但会引发当地区域内生物疾病传播的扩散风险,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状况,继而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因素。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获悉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为生态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事。需要从大局着眼和出发,让水利功能建设的作用发挥出来。目前,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并要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让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推进两者的和谐。
3.1 完善环境评价制度
完善环境评价制度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为更好的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先应该在正式施工开展前,要求水利专家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评估中,用以预测未来的工作。特别是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度推算出来,结合预算的中的结果调整具体的施工方案。如果施工方案可选,应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破坏小的方案。
3.2 水利建设中融入生态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很重视效益、质量和安全等理念的构建,但却没能足够重视环境保护。故此,现在针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各个环节,要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首先,建设和设计阶段,先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和前提,并将周边的环境、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等要求纳入到设计管理方案内。其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对环保技术的应用,需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保障材料的可靠性。监控和管理建筑行业的运输环节,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工程收尾阶段,需设立环境检测设备,建立环境影响的反馈机制。当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建设出现异常后,要进行及时的补救,用以减轻破坏程度。
3.3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构建
关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应有赖于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金支持,因而在水利建设中,施工方需要在预算中加设生态环境补偿这一项目支出。且预备相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当发生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后,先要保保护环境,进而调拨资金,对人员进行补偿处理。设立这种生活环境补偿金的方式,可以利用工程建设部门的环保条例为标志,主动履行环保责任意识,保障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活动开设以后,需要做好生态的补偿工作,本着“谁破坏、水来修”的原则。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当地的生态遭到破坏后,单纯的依靠当地力量恢复很难维系生态的平衡与发展。故此,实施生态补偿措施,不但能缓解水利功能建设中生态环境遭遇到的破坏,更能保障水利工程处于可发展态势。
3.4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保护工程施工环境,先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表明,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污染物的种类,然后将各类污染物都排放到制定场地,让污染物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排放;其次,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督机制,并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大气和噪音等。若遭遇不合理的情况,先要及时的制止住噪音,并且对于污染物不达标的现状,也应该采用相应的措施,保障污染物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让施工单位继续施工;最后,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需做好前期的卫生防疫工作,并建立卫生防疫机构,避免疫病的出现和传播。工程建设进程中,注意保护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在建设完成后,先要恢复遭到破坏的植被。结 语
【对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 ——对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的剖析与思考06-03
2008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05-15
对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05-26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11-16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09-08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方式创新05-18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07-06
思想道德建设案例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