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2024-09-08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精选10篇)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1

试论述如何理解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国家、社会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为培养个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要求,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要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继续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邓小平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离开现实的道德状况,只谈共产主义道德,就会脱离实际;忘记共产主义道德,只谈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的思想、文化、教育和道德水平,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际关系的现实要求等,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同时也塑造着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诸方面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大势相接的新人。

人们的人文素质逐渐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公民权利和责任意识的觉醒、独立自主精神的增强及自我价值目标的日益彰显, 而变化的实质则是在市场经济的塑造下, 人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 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意味着对自我选择权利的确认和自觉性的增强, 但并不等于道德自律能力的自然形成。根据个人道德素质上的差异和品位的高低, 人们的价值选择可能向善, 也可能向恶。

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人们的价值目标进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教育引导。只不过这种教育引导不是试图阻挡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而是将切入点后移, 在承认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引导, 以培养从心理、观念到行为上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之所在。

针对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 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进一步明确以下指导原则:

一、进一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在肯定人们逐利思想的合理性的基础上,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从崇尚“无我”转向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从一定程度来说正是个人这种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冲动, 形成了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思想基础, 并进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市场竞争的压力, 又使这种追求和努力变得更加持久和执著。这种驱动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 因此比起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命令和思想动员推动的经济运行更加有效, 也更能把千千万万人的潜力真正调动起来。

另一方面物质利益原则在现实生活的自发过程容易引导人们走向极端 (如摆脱了政治决定论又跌入金钱万能论) , 从而造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破坏。所以, 要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光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够的, 还要发挥道德文化机制在背后的协调和引导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出并贯彻个性化原则, 在尊重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发展集体主义

过去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 是以集体为本位的, 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其结果,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进取精神的发挥, 同时助长了个人对集体的盲从和依赖, 造成了个人权利和责任意识的淡薄。这种不健康的人格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为, 社会的进步不仅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极大进步, 还有赖于全体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发生转变, 建立现代人的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机制上的支撑, 而个性的自由发展又为集体主义在新的意义上的发扬光大创造了条件。因为,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坐标位置, 认真履行对集体的责任, 并善于通过顽强的努力, 表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 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获得发展和壮大。所以, 集体观念的增强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的, 集体主义的发扬必须以个性的发展为前提。

三、承认个体素质上的差异, 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角度出发,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 但由于在长期的旧体制下对个体利益和价值的漠视, 习惯于用政治的衡量取代思想、道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判断, 用理想化设计的人格模式去规范每一个人的言行, 结果造成对现实的、具体的人视而不见, 只能面对概念上的人进行政治灌输和空泛的道德说教。

时至今日, 这种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的遗风还经常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从方针原则、目标定位到方法内容, 都要从空泛的议论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贴紧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因此, 必须把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承认每个人在才能和品德上的差异, 并按照这些差异给予区别对待, 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 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前进。

要重新认识并大力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指导原则。过去, 我们曾经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加以提倡, 现在看来是不够的。因为它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特征的深刻内涵, 所以, 应该把它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

四、关注产生思想问题的物质根源, 从个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中探寻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在长期的旧体制下, 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不注重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物质根源, 而是力图通过政治学习和道德说服, 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直至改造世界观, 达到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的目的, 这种到人的头脑中寻找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 把一切归因于觉悟的做法, 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和行为模式, 改变它必须从个人的现实生活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极大地激发了人的自主意识, 从而把个人突出出来。从提高人的主体自觉入手,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应当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样人的发展才能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凋。

摘要:党中央非常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的发展的终极命题写进了党的文献。本文就以人为本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问题进入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重视从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要注重现实生活中人的素质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于考察和解决个体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发展问题。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承认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兴趣,把关注受众对象的个性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同时也塑造着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诸方面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大势相接的新人。

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人们的价值目标进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教育引导。只不过这种教育引导不是试图阻挡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是将切入点后移,在承认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引导,以培养从心理、观念到行为上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之所在。

针对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进一步明确以下指导原则:

一、进一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在肯定人们逐利思想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从崇尚“无我”转向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从一定程度来说正是个人这种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冲动,形成了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思想基础,并进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市场竞争的压力,又使这种追求和努力变得更加持久和执著。这种驱动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因此比起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命令和思想动员推动的经济运行更加有效,也更能把千千万万人的潜力真正调动起来。

另一方面物质利益原则在现实生活的自发过程容易引导人们走向极端(如摆脱了政治决定论又跌入金钱万能论),从而造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破坏。所以,要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光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够的,还要发挥道德文化机制在背后的协调和引导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出并贯彻个性化原则,在尊重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发展集体主义

过去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以集体为本位的,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其结果,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进取精神的发挥,同时助长了个人对集体的盲从和依赖,造成了个人权利和责任意识的淡薄。这种不健康的人格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为,社会的进步不仅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极大进步,还有赖于全体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发生转变,建立现代人的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机制上的支撑,而个性的自由发展又为集体主义在新的意义上的发扬光大创造了条件。因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坐标位置,认真履行对集体的责任,并善于通过顽强的努力,表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获得发展和壮大。所以,集体观念的增强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的,集体主义的发扬必须以个性的发展为前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社会机制的塑造下,人们不依赖外在力量,自主地支配自身活动的意志和能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摈弃了平庸无能、俯首听命的人生态度,开始意识到真正依靠自己能力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而在改革大潮中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民众素质的积极变化不仅促进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也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基础上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三、承认个体素质上的差异,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角度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但由于在长期的旧体制下对个体利益和价值的漠视,习惯于用政治的衡量取代思想、道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判断,用理想化设计的人格模式去规范每一个人的言行,结果造成对现实的、具体的人视而不见,只能面对概念上的人进行政治灌输和空泛的道德说教。

时至今日,这种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的遗风还经常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从方针原则、目标定位到方法内容,都要从空泛的议论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贴紧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因此,必须把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承认每个人在才能和品德上的差异,并按照这些差异给予区别对待,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前进。

要重新认识并大力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指导原则。过去,我们曾经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加以提倡,现在看来是不够的。因为它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特征的深刻内涵,所以,应该把它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

尊重人,就是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他的国家主人翁和企业主人翁地位,尊重他的不同意见,平等待人,不居高临下教育人;

理解人,就是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具体处境,承认他在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素質方面的差异,从具体条件出发开展工作,不要把什么都往政治思想问题上拉;

关心人,就是满腔热情地关心工作对象,诚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从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小事中体验到领导的关怀,增进对集体的向心力,从而在工作中进发出更大的积极性。

四、关注产生思想问题的物质根源,从个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中探寻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在长期的旧体制下,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不注重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物质根源,而是力图通过政治学习和道德说服,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直至改造世界观,达到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的目的,这种到人的头脑中寻找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把一切归因于觉悟的做法,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4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 有人收到手机信息:因网络升级,你的朋友给你的留言无法通过我们的短信平台转发到你的手机,请回复A收取信息。回复一个“A”后,收到了无聊信息,话费却多花了5元钱,骗人短信违反了()A.团结友善的道德规范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 D.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3. 恩格斯说“每个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不同时代的荣辱观具有共性 B.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C.荣辱观是集团利益的反映 D.荣辱观是由集团利益决定的

4. 荀子曰:“荣辱之来,必像其德。”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荣辱观是由道德决定的

B.荣辱观告诉人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C.一个人的荣辱观是其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 D.荣辱观是人们对道德的看法

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川师范大学20多个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拿着摄像机、数码相机,转遍了学校的4个食堂,耗时一个多星期,真实地记录下了一百多张近百名同学浪费粮食的镜头。他们本想借此唤醒同学们节约粮食的意识,没有想到将部分照片挂到网站上时,遭到很多同学的指责。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当今时代讲勤俭节约过时了 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③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 A.①②③

C.②③

B.②③④

D.①④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1 ①党的基本路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C.②③

B.②③④

D.①④

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全社会之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求()①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②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④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因为()①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的 ④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反对个人主义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②③

10. 有一则寓言说,天堂人和地狱人的生活方式无甚不同,全都是用一只长柄勺子从大锅里舀粥喝。区别只在于,天堂人用这只勺子相互喂着吃,所以人人都能吃饱,而地狱人只顾自己吃,结果谁也吃不到。这一寓言告诉我们()①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同等重要 ③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集体 ④维护个人利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

1. 答案:(1)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与时俱进的品格,体现了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3)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价值导向、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4)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着社会风尚。人人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解析:

2. 答案: C 解析:

个人品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篇5

个人品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是由每个人的品德风貌来体现的,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就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只有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家庭和社会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只有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价值伦理日趋多元,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经受住考验。但不可否认,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淡薄,自制能力丧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滋长,导致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有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党的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将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6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在形成之中,有人把企业文化归纳为在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向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以及管理制度等等,作为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合是有道理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社会主义企业中特有的党的政治工作系统,主要任务是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启发全体职工的思想觉悟,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正面灌输、系统教育、个别谈心等方法,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尽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概念上有某种差异,两者又有着许多共同点和交叉点。从某种角度看,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不能代替我,我不能代替你。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企业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企业精神,强化企业凝聚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有助于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协调、和谐和互相理解的氛围,为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服务。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下达到统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不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变得越来越讲究实际。特别是人们的文化心理、精神追求的多样化、复杂化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7

1、整合农民思想是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织, 使群众思想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是把“双刃剑”。在农村, 这种多元化态势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交错复杂的。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 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掌握主动权,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进农村、进农民头脑, 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决不给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等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这就要求对农民思想的多元化进行整合, 激浊扬清, 提高农民群众对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鉴别力和抵抗力。在整合中达到“以多促一”, 把农民思想整合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和立场上来。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思想观念整合的趋向标

在多元化态势中探求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就必须有思想现代化的导向和坐标。借鉴以往农村政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这个坐标一要有前瞻性, 能够吸引农民照着这个目标奋进;二要力求全面性, 涉及农民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三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真正做到吸引农民、感化农民、改造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 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 包含了对农民思想观念整合引导的迫切需要, 亦是农民思想观念整合的趋向标。

首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 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来组织生产, 这就不仅需要生产的组织者和劳动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热爱农村、奉献农村, 知荣辱、明是非, 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农民。因此, 整合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 培养一大批具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

其次,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要求农民具有现代思想观念, 并使之在农民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新农村建设, 既要确保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又要通过多种思想整合引导的形式, 对农民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知识素养的教育, 帮助农民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树立体现现代文明的规则意识、卫生意识和生态意识。

再次, 管理民主, 首要的就是唤起农民权利意识。整合和引导农民真正树立权利和民主的思想观念, 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现代法律观念的人,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和地方政治事务并自觉维护和行使自身的政治权利, 成为独立自主支配、抉择自身命运的、富有政治热情的现代公民。

3、整合引导农民思想趋向和谐新农村的路径初探

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发家致富谋发展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

在农民复杂的思想中, 占据他们思想主流的和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的, 就是农民的盼富思想。但自给自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竞争、追求均平等意识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才能最终使农民树立起改革开放、市场、进取、效益、效率、竞争、公平等主体性的现代经济意识。

要发展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目前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方式把农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把农民的个人劳动成果与个人的实际利益统一起来, 多劳多得, 使农民人人有事可做, 人人有致富项目, 人人都有较充足的经济来源。这必然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和主体意识, 从而破除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的依附观念。

2) 深化农村改革,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

一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针对当前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与大市场对接的实际, 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式和支部+协会的农业生产合作形式, 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和增产不增收问题。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全面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同时,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我国在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并不存在正式的制度安排, 农民之所以死死抓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放,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是农民抵御未来风险最基本、最可靠的保障, 放弃土地就等于是放弃了保障。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以及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帮助农民抵御未来各种事故风险, 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才能实现农民思想的整合引导。

3) 壮大集体经济, 在为民服务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 当前首先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村集体的服务功能增强后, 就能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党和集体在关心他们并和他们站在一起, 就能把农民思想整合引导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4) 改善干群关系, 在转变干部作风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

农民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不满是影响其思想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把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作为整合引导新时期农民思想的前提和保证, 把教育群众与教育干部结合起来, 使教育者接受教育并通过转变基层干部作风, 增进同农民的感情, 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5)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加强农民思想教育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

整合农民思想观念, 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就要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现阶段, 教育农民以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化,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民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要抓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建设, 使教育者首先受教育, 努力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善于做农民思想工作的干部队伍。二要树立阵地意识, 加强乡镇党校、党员电教站、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使之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三要注重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整合引导, 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 将教育内容渗透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中来。教育内容要有时代感和新鲜感, 真正做到吸引农民、感化农民,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8

良好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党员干部要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落实,部署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踏实做事的重点,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之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求真务实的成效体现做人的品格与境界,做事的认真与执着。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动作风建设,仅仅靠思想教育是不够的,还要有规章制度和组织措施作保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执政条件下的法规建设,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的法规文件。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把执行法规制度和严肃党纪结合起来,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结合起来,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逍遥于党纪国法之外。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一项崭新的事业,它同时又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这场变革,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增加适应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力量。这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深得民心的,广大干部群众是忠心拥护的,党的作风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一方面,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物质诱惑增多,一些不良的思想、文化侵蚀着一些同志的精神世界和我们党的肌体,加之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使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经受不住权利、金钱和美色的考验。这就提醒我们,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我们只有发扬优良学风,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句话,作风建设贵在求实。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十八大召开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同时它也是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部署安排,积极倡导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整风的精神狠刹“四风”,着力抓好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民为上的群众观点,以优良的作风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一个政党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群众往往就是通过自己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来了解一个党、认识一个党,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绝不是只有仅仅八个字的字面人们所理解的含义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意思。空谈与实干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作风,空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具体体现,而实干却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有“实干”的工作作风。大凡事业有成者,必是作风扎实、处事严谨、工作认真、为人可靠。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努力进取,狠抓作风建设的落实,就一定能开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局面。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9

王震

摘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新的实践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因此,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素质,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工人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力量,其自身素质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每年都有新课题,要适应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出成效,必须加强政工人员素质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队伍建设 三要 三强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行各业稳定发展的奠定基石,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支柱。总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从事政工人事工作的人员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因此,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快慢。如何进一步提高

1企业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企业政工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当前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简要谈谈如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自身素质。

一、要带头增强党性,永葆政治上的清晰和坚定。

政工人事部门是一个企业的办事机关,也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机关,是贯彻落实党组决策的组织、协调、监督部门。从某种程序上讲,政工部门地位特殊、责任重大,要做到上下基本满意,左右总体协调,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成效明显是很不容易的,也对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工人员一是必须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信念,坚持讲政治,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对工作高度负责;二是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严守纪律,乐于默默奉献,以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三是保持思想正派,对上正,敢于讲真话;对下正,密切联系群众,有正确的用人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作到任人为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都要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作到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在大事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态度鲜明。

二、要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争创无私奉献的典范

孔子提倡“敬事而信”、“事思敬”,就是讲对待工作要尽职尽责、严肃恭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忠诚。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对正确事业观的最好诠释。作为政工人员,应该率先起到爱岗敬业的典范用,才能具有号召力和感召力,才能增强全体职工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首先要掌握爱岗敬业精神的概念,增强理性认识。所谓爱岗敬业精神就是集体荣誉之上,对集体高度负责,为集体利益具有献身精神的状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二是要加强“三观”改造,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加强对职工“三观”的培养和改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正面引导、典型引路等形式,弘扬正气,讴歌先进,激励斗志。三是为职工办实事是保持爱岗敬业精神的重中之重。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靠上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妥善处理好问题,协调关系,加大正面引导,把大政方针转化为一人一事的具体工作,解惑释难,聚人心,鼓士气,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三、要不断提升品质素养,树立公道正派的个人形象

政工人事工作具有很强的管理性,上级和指示等都需要通过我们贯彻执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就需要用政工人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心悦诚服,提高执行的自觉性。政工人员的个人魅力就来自于公道、正派的职业形象。政工人员一

要有自律性。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维护政治威信,“君子慎独”,人前人后一个样,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二是自重当慎于小节。“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时时学习、处处自重, 塑造情操高尚、内涵丰富的个人形象, 要防微杜渐, 时刻保持思想的敏方锐和道德的高尚。三是自省当善于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思想行动上的不良倾向,做到“见贤思齐、闻过则喜”。四是自警当慎于用权。权力是把“双刃剑”,要谨慎用权,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职工监督、法律监督, 凡事为企业着想,为职工掌权。

四、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增强学以致用本领

政工从业人员学习水平直接反映综合素质问题,只有提高自身水平,加强整体能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政工干部要把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克服浅尝辄止、不愿学、学不进的倾向。其次是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政策水平。身为政工人员要把学习政策、掌握政策、贯彻政策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政策,并在工作中抓好落实。同时要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规水平。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政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成为专业内行,就必须重视业务学习,并

作为自身必备内容进行修炼。当前尤其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业务的基本知识即:写作知识、政工知识、科技知识、办公自动化设备知识以及做好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技巧等基本知识,使政工人员成为问不倒、难不倒、考不倒的精干群体。此外,平时注重积累,提高时事水平还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平时多订书报,多读书多看报,收集各种信息。平时注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登录新闻网站,经常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坚定性。

五、强化培训和管理,不断完善政工队伍建设

政工人员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思想政治工作仅有满腔热情和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政工人员更要注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要向书本学习,不但要学习法律、法规,而且要学习文学、历史、心理学等知识,要善于把握职工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到职工当中,向职工学习,了解和学习职工的长处,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好的效果。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一是实行政工人员工作目标管理。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政工从业人员责任区、示范岗

等多种形式,给政工人员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使其发挥作用。同时,将政工人员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统一规划之中,一并考核。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定期对政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评比检查,让其工作成果摆在桌上、亮在明处,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环境。

六、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政工人员作为企业领导的参谋助手,要把企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为人、处事、想问题、干工作等方面,必须以维护企业大局,维护整体利益,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胜作这一角色,工作就要有前瞻性、群众性、可行性。首先,要对当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有所预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平时多用心,通过网络、电视、报章杂志等途径多了解内外的动向,多阅读领导导讲话和会议方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其次是群众性,我们提合理化建议或起草文件前要多听其他企业干部和管理对象的意见,再就是要多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提出尽合理的方案,提供尽可能充分的论据,确保方案的切实可行。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篇10

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 纪玉祥

党的十六大号召,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最近,中央 印发《学习纲要》,发出《通知》,胡锦涛总书记昨天发表重要讲话,对此作了新的动员和部署。随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深入,必将进一步从根本上深化我们对“三条基本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毛泽东同志早在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总结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重大问题,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江泽民同志自始就十分重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还在九十年代就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方面关系问题作过具体阐述。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深入反思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系统总结我们党80年来的历史经验以及苏联东欧等国家执政党的教训,经过“长时期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再认识的新成果。

一,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一般地讲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一场由传统工业生产力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就是代表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动力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其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指要适应生产力的智能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等发展趋势,而且指要适时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的具体社会组织形式即经济体制;不仅要努力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先进性,而且要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经济结构的优化。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基本方面,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其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有首要地位,是前提和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纲领路线密切相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联系,把党的性质宗旨同党的任务相统一,是江泽民同志对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问题”深入思考的综合,是对执政党先进性的时代特征的敏锐把握。

深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它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在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后,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具体化了。他还指出,我们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要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为此,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将十五大党章“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强调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理想和运动。

三、第一次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深悟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是硬道理这个一以贯之的要义,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升为我们党的一项“坚定不移的方针”和“战略决策”。他还指出,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综合分析我们的条件,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强调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关键在于培养人才,而多出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江泽民同 志还强调,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了旧体制的弊端,指出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明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提出要维护全党工作大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六、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为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模式。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国际经验表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七、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目标。这种“三分法”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分法”,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

八、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先进文化在巩固执政党地位和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意义。而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以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为重要来源,以弘扬民族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为重要特征。

九、赋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新的内涵。“人民”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今天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外,作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各种“新的社会阶层”,同样属于“中国最广大人民”范围。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代表已经出现和继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根本利益。要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十、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和国际战略格局。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重视研究资本主义问题的传统,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深入分析和阐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虽然没有变,但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继续深刻地影响着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大胆学习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十一、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规律再认识的成果。它揭明,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正确分析和对待“新的社会阶层”,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等等。

上一篇:害怕,有一天散文下一篇:公司员工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