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11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精选7篇)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1

培育精品社区 建设品质通川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会的细胞。继2009年成功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后,通川区按照建设幸福达州、打造品质通川的要求,大力推进精品社区党建工程,重点围绕精品党建、精品管理、精品服务、精品环境、精品文化等方面创新实干,初步建成团包梁、小北街等精品社区5个,荷叶街、凉水井等全国、省市级模范社区34个。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省市委组织部等领导的充分肯定,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给予了推介报道。

三大动因:催生精品工程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纵深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作为城市的基础单元,社区承载着居民对环境、文化、医疗、就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诉求,迫切需要社区提供更精心的管理、更周到的服务。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就是要进一步延伸党在基层的工作链条,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载体,真正以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科学化的管理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深化和谐社区成效的现实需求。作为全国100个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之一,通川面临着提升社区建设成效、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课题。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精细人性管理、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实现社区建设的新发展、新突破,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高品质核心区的必然要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是区第四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全区广大干群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把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关键在社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就是要在社区形成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通过建设精品社区,真正从细微之处改变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

五大精品:承载精品工程

着力三大重点,打造精品党建。精品社区,党建是龙头。一是完善全域覆盖的组织网络。纵向到底,建立社区党委—小区(楼栋)党支部—居民单元党小组—党建联络员的链式组织线条;横向到边,建立社区党委—辖区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个体非公党员的网式组织架构;立体拓展,探索五同步党群共建模式(即班子同步配备、队伍同步优化、组织同步设置、形象同步提升、活动同步开展),构筑了党组织—群团组织—共青妇骨干的复式组织平台。全区先后升格社区党组织36个,建立小区(楼栋)党支部88个,单元党小组337个,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58个,“两新”组织建党率达88%,规范化建设及新建群团组织55个。二是锻造模范过硬的三支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探索对不称职社区干部的处置机制,锻造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社区干部队伍;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学习教育、作用发挥等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带出了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的党员队伍。注重专业特长、技能优势发挥,建设了一支以党团员为主的“巴山魂”社区志愿者队伍。三是搭建作用发挥的先锋平台。围绕“一名党员一面旗,无私奉献在社区”主题,创新实施党旗引领工程,挖掘身边典型,深化“六学先进”活动,开展党员承诺,建立完善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多途径发挥好了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健全三大机制,实现精品管理。精品社区,管理是关键。一是健全以落实民权为主导的社区自治机制。不断规范党员(居民)代表会、党员(居民)大会,建立全员参与的议事机制,组建民主监督小组,对决策实施、征地拆迁、低保申领、就业扶助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形成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管理新模式。二是健全以解决诉求为核心的民意收集机制。开通书记信箱、区长热线,将每月10日定为领导信访接访日,并通过服务信箱、问题解决回音壁、民情热线、居民QQ诉求平台,建立了居民—社区—政府逐级反映、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议事听证沟通渠道。三是健全以维稳促和为目标的社区管理机制。强化社情掌控、应急管理,构建起了街道、社区、小区、共驻单位“四力合一”应急排查网,街道调委会、社区调解办和楼道调解员三级调解网,形成了层次清楚、责任明确、参与广泛、反应迅速、群防群治的社区维稳体系。

构建三大平台,推行精品服务。精品社区,服务是核心。一是构建让群众称心的便民平台。坚持机构、人员等“六到位”,名称、标识等“五统一”,工作着装、工作流程等“四规范”,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69个,为居民群众办事提供了一个集中、方便、快捷的平台。二是构建让群众舒心的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实施连心服务,先后制发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警民联系连心服务卡3.2万余张,帮助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集中组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社区居民10分钟医疗服务圈;同时在凉水井、大北街等多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方便。三是构建让群众暖心的助民平台。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帮扶,辖区城市失业人员和就业援助对象登记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全区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1558个,5097名4050人员通过社区实现了再就业;积极推广爱心超市、爱心互助站、惠民帮扶中心等,实现了居民群众需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突出三大优化,营造精品环境。精品社区,环境是基础。一是优化社区外观环境。实施城乡环境整治进社区,对200余处社区外部环境、居民居住环境进行风貌打造、规范整治,健全社区标识300余个。同时,确定专职责任人58名,强化社区绿地养护管理,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优化社区办事环境。公开便民服务指南,公开办事流程,公开服务时限,同时添置必备办公用品,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三是优化居民意识习惯。加强居民环保教育,鼓励单位、家庭和居民栽种绿色植物,使用可再生循环资源,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推行三大举措,培育精品文化。精品社区,文化是底蕴。一是兴建文化设施。全区建立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场所35个,打造居民活动室、图书室、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阵地23个。二是推进文化共享。通过整合辖区单位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科教活动进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同时成立腰鼓、武术、棋牌、舞蹈、歌咏、书画摄影等10余类110余支4000余人的社区文化活动队伍。三是创新文化载体。开展坝坝电影、露天舞会、激情广场大家唱、书画比赛、家庭趣味体育竞赛、社区文化节、小区文化周、楼栋文化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娱生活。

四大举措:实施精品工程 整体联动,形成精品社区党建工程新格局。将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作为巩固和谐社区成效的重要措施,着力构建区委揽总、组织牵头、部门配合、街办主抓、社区实施、群众参与的精品社区建设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一名区委领导负责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先后出台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实施意见等10多个指导性文件,将社区划分为城市社区、场镇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区块,采取抓点示范、以点带动的方式,分类分步有序实施。二是落实帮扶责任。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帮扶、组织统筹、干部包户四级责任体系,定标、定时、定责、定人,依章依法扎实推进。三是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内容,不断强化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努力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激情。

载体推动,创设精品社区党建工程新抓手。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创新,不断探索社区党建的新载体、新抓手。一是实施“六化建设”。大力实施社区党建“六化建设”,即领导班子核心化、党员队伍先锋化、决策管理民主化、惠民服务实效化、维稳促和网络化、活动阵地标准化,着力实现经济发展、管理民主、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二是推进“六个延伸”。着力党建惠民,坚持群众满意,突出抓好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内涵、工作方法、工作触角、工作主体“六个延伸”,全面构建组织联建、人才联姻、党员联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社区大党建格局。三是建设“五个精品”。以精品党建、精品管理、精品服务、精品环境、精品文化为主要内容,创新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成功打造“1+4”精品社区示范带,取得了组织肯定、社会认可、居民满意的良好效果。

机制促动,激活精品社区党建工程新动力。机制促动,既是方法,也是手段。一是完善定期推进机制。将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纳入目标考核,每月一督查一通报,强力督导,全面推进。二是完善共驻联建机制。创新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民主决策会、“五诺一评”共驻共建等形式,全面盘活社区资源,构建了资源大聚集、力量大整合、建设齐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高度重视基层干部待遇,全面落实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将社区干部全部纳入社保和医保范围。在全市率先完善房产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套费征收制度,将社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1100万元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投入350万元推进精品社区建设。

城乡互动,丰富精品社区党建工程新内涵。立足城乡统筹,不断拓展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内涵。一是实行城乡组织联建。全区36个城市社区分别与33个农村社区、22个春风示范村结成联建对子,进行党建对接、组织互商、居村互动、党员互帮。二是实行城乡人才联姻。搭建城乡人才互补平台,鼓励城区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发展,帮助农村人才和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业,实现城乡人才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互动。三是实行城乡党员共管。着力资源共享,使城乡党员管理随着互相流动不断延伸。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在流入党员相对集中的团包梁、凉水井等社区,建立流动支部,形成了管理互学、服务互补、文化共享的工作互动机制,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四大启示:拓展精品工程

领导推动,各方参与,是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核心动力。社区在促进城市和谐、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处于前沿一线,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面宽量大、任务艰巨。工作中,市级部门积极支持,对精品社区党建工程强力推动;区本级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呈现出全员参与、整体联动、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体居民共同配合,精品社区建设的资源和力量才能得以有效整合、充分调动。拓宽领域,强化服务,是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是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第一追求。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内容,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取得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社区建设的内涵才会越来越丰富,推进城市发展的群众基础才会越来越巩固。

优化管理,居民自治,是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内在要求。精品社区建设,居民是主体;实现居民自治,民主是保障。工作中,我们以民主引导、激发、凝聚群众,让群众决策工作,靠群众推动工作,由群众监督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居民的利益诉求、合理主张和民主权利,使精品社区建设有了深厚的土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路子、精品社区建设的前景才会越走越宽广。

固本强基,组织引领,是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重要保障。社区是党在城镇的工作基础,建设精品社区,关键在于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发挥好社区党建龙头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创新党建载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建惠民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扩大党在社区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凝聚力覆盖,强化组织引领,社区居民才能有效组织、充分发动,社区才能建成精品,城市发展才能加快推进。(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2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

为了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中的六大工程之一,成为大范围推进高校课程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主要渠道,更成为地方高校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精品课程在质量工程实施中的历史沿革

200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先批启动了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等四项工程。其中,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争取在未来5年内建成1500门精品课,实现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形成真正的优质资源共享。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这是继20世纪末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之后,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决定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确定了专业、课程、实践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以及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其中计划再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进一步遴选更多的本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等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二、精品课程的内涵解读及其实施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要求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其中,一流教师队伍是指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一流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一流教学方法是指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等灵活多样;一流教材是指具有系列化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一流教学管理是指具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从课程建设内容上看,精品课程建设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培训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独创能力。从建设过程上看,精品课程建设是建立在动态管理基础上的,由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通过评选、建设、验收来保证精品课程质量,并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带动整个课程建设,从而形成一批示范性课程群,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从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上看,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大力开展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示范性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因此,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很多共性问题。首先,精品课程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部分评估标准不当,评价等级缺乏解释,造成评审主体构成单一,有效数量不足,并且精品课程评审大多依据申报的纸质材料或进行网上评审,缺少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课程建设的真实效果的考察环节。其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突击建设、因人建课、因评而建的现象,使之异化为功利行为,偏离了精品课程设置的初衷和建设目标。再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乏力,对课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课程共享资源陈旧,精品课程示范推广作用有限。

四、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黑龙江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10个学科门类的75个专业,学校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以个性和创新原则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观念体系指导下,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坚持“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目前,我校已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校级精品课程84门。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我校围绕精品课程建设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保证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我校按照“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实现专业课程全面开放,推动学分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等原则,于2006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该方案构建了由“公共必修平台”、“专业必修平台”、“专业选修平台”、“创业教育平台”组成的课程体系,在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一课程体系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自主形成知识和能力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学校根据培养方案的变化,对全校所有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保证课程之间切实贯彻了“分类定位、纵向合理、横向协调、整体优化”的思想,加强了不同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避免了重复和遗漏;单门课程认真坚持了“精选经典、删除陈旧、引入前沿、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二)认真开展课程评估,全面提高课程质量

我校于2004年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本科理论类课程质量标准》、《黑龙江大学本科实验类课程质量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评估方案,并于2004年和2006年以基础课为重点,开展了两轮课程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学校对优秀课程给予建设和支持,并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评选的后备梯队进行建设;对不合格课程限期整改。目前,我校已建成校级优秀课程96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成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高,积极采取措施鼓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投身教学第一线,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建立了定期评选教学名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特聘岗等一系列教学奖励制度,并将为本科生上课且达到规定数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求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鼓励知名学者主持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加强名师建设,积极培养和组建名师队伍,我校已有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9名省级教学名师、22名校级教学名师,这些教学名师均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以这些高水平教师为核心,组织成高素质人才梯队,支撑起一门精品课程或课程群。

(四)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化,鼓励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于2004年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确定了以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为重点,构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三层次精品课程体系,带动本科课程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对精品课程给予建设经费和奖励,对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次性奖励2万元,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万元建设经费;对省级精品课程一次性奖励8000元,连续三年每年给予1万元建设经费;对校级精品课程一次性奖励4000元,连续三年每年给予4000元建设经费。对精品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教师,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各级精品课程分别视为同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大量的经费投入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五)建立精品课程培育机制,全面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为了发挥集聚效应,以确保我校质量工程总体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我校实施了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培育计划。该计划在全校范围内遴选质量工程相关的优势特色项目,对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先期投入和建设,使其达到申获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标准,为学校取得质量工程优异成绩作好先期培育准备。该培育计划项目按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级两个层次,包括教学名师奖、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8个项目。精品课程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培育目标,将采取遴选、建设、考评、滚动的培育机制,对列入精品课程培育项目进行立项管理,今后学校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时,原则上从入选培育计划的项目中遴选。在培育过程中,按照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评选标准查缺、查弱,重点建设,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和建设,使得入选项目尽快具备申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基本条件,提高项目中选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朱振国.解读高教质量工程[N].光明日报,2007-1-31.

[2]唐景莉.用“质量工程”引导带动本科教改[N].中国教育报,2007-3-1.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3

日前,市教育局对全市1 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调研显示,留守儿童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等诸多社会问题。一是亲情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他们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调查的1 200名留守儿童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有抑郁倾向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调查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留守儿童,分别占57.6%、35.2%、7.4%、30.6%和41.3%。此外,在1 200名“留守儿童”中,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三是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目前,农村适合留守儿童的公益性娱乐设施非常少,而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舞厅、不良书刊、黄色碟片等却污染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少留守儿童经常光顾此类场所。去年我市查处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中,来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是某个家庭、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研究其特殊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解决办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市各级政府、领导对此问题都特别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加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放心地工作。按照“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目标,把强化管理、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市先后下发《关于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孤弃儿童关爱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全市各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留守儿童信息卡》和留守儿童定期登记制度,制作工作班子台账和结对帮扶台账,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确保一人一档,专人负责,专柜储存,专室保管。此外,全市中小学校还建立“家长代管制度”,发动教干、教师、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与留守儿童结对,从生活、学习、经济等方面进行帮扶。

2.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寄宿问题

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有效办法。为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我市下发了《关于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并结合“六有”工程的实施,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普及、后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使留守在家的子女安心学习,外出务工的父母放心工作。目前,全市已投入1.2亿元新建和改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4万平方米,全市农村中小学做到了校校都有寄宿制,共寄宿留守儿童5.3万人,占在校留守儿童总数的57.8%。为加强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各学校从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宿舍安全管理、食堂卫生管理、学生离返校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细节管

理,做到管理无盲区、时间无空档、空间无缺位、环节无失误、细节无差错,确保寄宿制的安全规范运行。

3.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扶。一是落实资助政策。大力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爱心助学”等工程,通过社会捐助、对口帮扶、专项资助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创建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配备图书室、电脑室、活动室,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防止留守学生形成性格孤僻、亲情冷漠等心理问题,我市制订《宿迁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均成立“心理咨询室”、“谈心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2003年起,我市开展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共开展心理咨询知识培训25场,培训教师1 000余名,并有200余人取得初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四是建立家校热线电话。为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全市所有学校的电话号码都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少学校还收集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五是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全市各级教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劳动、文明办等与留守儿童工作相关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4.努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网络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互动,努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大力开办家长学校,在教学内容中专门开设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课程,去年我市有10所优秀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我市还成立了特色家长学校,如宿豫区的爷爷奶奶学校,帮助代管监护人提高监护能力。宿城区埠子镇中心小学通过给本校留守儿童建立“信息卡”,定期向家长、镇及村通报留守儿童在校思想、学习情况。泗洪县曹庙乡曹庙村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村党支部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全村1 5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档案,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把村组干部和“五老”动员起来,专人负责,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督促、关爱和帮助,收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5.深入开展留守儿童课题研究

各地各校还重视留守学生现象客观规律的分析研究。沭阳县胡集中心小学自2002年实行寄宿制以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利用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效性研究”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题。学校丰富的寄宿制管理经验在周边省、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被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申报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为江苏省重点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它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在工作和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对留守儿童存在负面的影响。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投入使用,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丰富,但由于缺乏监管力度,加之留守儿童的自律能力较弱,无法抵挡外界的诱惑,使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的受到不良文化侵扰。二是地方财力紧张,工作经费不足,给留守儿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我市是劳务输出地,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和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社会公众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还不强。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社会课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落实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

封山育林工程实施实践与思考 篇4

1 封山育林的概念和方法

1.1 封山育林的概念

我国于200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163-2004《封山 (沙) 育林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 封山育林的定义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 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 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 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 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 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 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1.2 封山育林操作方法

封山育林的封育对象为无林地、疏林地、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有林地以及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

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类型为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类型为乔木型。封育方式为全封、半封和轮封。从多年的实施实践中看出, 全省各地在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中, 基本模式是在沟口或边缘地带实施机械封禁, 对封育区进行常规巡护和人工管护, 并辅以少量的人工补植。

2 封山育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0年起,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启动, 全省封山育林工程大规模实施, 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累计完成封山育林工程39.30万hm2, 二期工程启动后在未来十年内又安排实施封山育林工程53.33万hm2。从历年的检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的结果来看, 封育区的生态植被得到明显恢复, 林草植被覆盖度得以增加, 总体是有成效的。但是在封山育林的具体实施中,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没有真正把封山育林的内涵和实施内容全部挖掘出来, 使封山育林工程还长期处在一个粗放经营管理的状态, 致使工程实施的效果没有得到质的提升。

2.1 对封山育林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 各地在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完全有别于其他林业工程, 对待封山育林还是一种很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方面, 是由于封山育林工程本身实施周期长、地类和封育类型之间复杂多样、评价指标定量模糊的原因;另一方面, 是由于管理不到位, 对封山育林的实施没有形成很强的连续性, 使得封育成效不明显。甚至把封山育林工程当作“唐僧肉”, 认为封山育林工程好做、好挣钱。

2.2 封山育林的单位投资不足

早在2001年, 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启动实施时, 封山育林工程单位投入标准是70元/亩 (其中中央投入56元, 地方配套14元) , 2011年, 工程二期做出了微略调整, 中央预算内单位投资标准提高到70元, 对地方配套没有做出要求。封山育林作为一项植被恢复的综合性工程, 不仅要在边缘地带实施拉网封禁, 而且要在4.0a~10a的实施期限内派驻专职管护人员巡护, 要进行必要的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平茬或断根复壮、进行补植、补播和抚育等, 70元的投入显然偏低。而且10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材料、物资、人力等价格上涨, 而封山育林工程单位投入维持不变, 这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给封山育林工程的高质量实施带来了困难。

2.3 封山育林的实施措施不足

多年来, 在封山育林的实施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封轻育、重管轻查的问题。认为封山育林工程只要搞好封禁就可以了, 疏于对封育区的培育和抚育。事实上, 当一个封育区实施完全封禁后, 根据不同的地类特点确定不同的封育类型, 然后采取不同方式的育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人工手段促进封育区的植被恢复是封山育林工程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 在封育区按照一定的面积设置管护员后, 也存在着重管轻查的问题, 仅仅只对封育区进行日常的人工管护, 防止牛羊进入和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不够的, 要定期对封山育林区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成效调查。要踏查了解小班的自然更新、萌蘖状况, 调查整个区域的植被变化情况, 对已经采取的育林措施进行成效调查, 做出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行人工作业, 从而对封育区形成动态的管理能力。

2.4 对封山育林工作检查力度不足

在封山育林工程的整个管理体系中, 对封山育林工作检查考核评价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这项工作也是粗放式的。多年来, 对封山育林工程检查的时间和其他林业工程一样, 是在工程实施的当年或第二年进行, 往往只对工程实施的位置、地类、面积和封禁设施情况等指标进行核实, 这些不能整体反映工程的建设质量。封山育林工程有别于其他林业工程, 具有实施期限长的特点, 所以检查验收也要实行分期分步进行, 应该在实施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进行检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权限实行分级检查验收, 真正健全封山育林检查评价体系。

3 有效实施封山育林工程的思考

3.1 要合理选择封育地块

封山育林要取得一定成效, 对封育区的选择特别重要。从多年的检查情况看, 在封育地块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有的把本来已经很稳定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地进行封育, 有的把未成林造林地进行封育, 造成封不封一个样, 使封山育林成了一种形式, 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更有的单位, 在选择封育地块时随意性强, 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内生产生活状况, 造成封育困难, 引发了社会矛盾。

封山育林的地块应该选择为无林地、疏林地、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有林地以及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在实际规划设计中, 客观上不可能把这些地块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区域内, 但至少应该形成一定的封育规模, 封山育林工程不宜太过于分散, 那样不便于实际操作。在实践中, 通常认为符合封育地块面积占到整个区域面积的40%以上, 就可以采取封山育林措施, 只是在设计中对不符合封育地块的面积进行扣除就可以了。如果低于这个比例, 考虑到实施成本和效果, 就不宜在本区实施封山育林了。需要注意的是, 在确定封育区的时候, 要对当地的社会生产活动情况进行认真调查, 评估人为活动频率和封育难度, 切不可强封, 以免造成工程半途而废。

3.2 建立封山育林分类投入机制

现行的封山育林工程投资标准偏低, 难以满足有效实施工程的需要, 结合当前社会物价、劳力工资水平, 建议封山育林工程的单位投资应该为200元为宜。在此基础上, 探讨建立封山育林分类投入机制。封山育林工程根据不同地类制定不同的封育类型, 即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为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成乔木型。在实践中, 这几种地类又会根据实际母树、幼苗分布状况而封育成不同的类型, 交叉产生10种不同的地类和封育类型关系。这10种类型关系的投资标准不宜搞一刀切, 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类型关系在培育成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苗木、物资、劳力费用并不统一, 而且相差很大, 所以有必要建立明确的分类投入机制。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 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标准测算投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封山育林工程的集约经营, 有助于取得更好的封育效果。

3.3 严格实施育林措施, 提高封育质量

封山育林成功与否, 重点在封, 关键在育。传统的封山育林方式往往重封轻育, 没有使封山育林工程取得质的提高, 而实施严格的育林措施是封山育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在无林地和疏林地中要对封育区内乔、灌木有较强天然下种能力, 但因灌草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 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 实行人工促进更新;对封育区内有萌蘖能力的乔、灌木幼树、母树, 要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 以增强萌蘖能力;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 要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必要的补植或补播;对干旱区的封育区, 在有条件的区域可开展引洪灌溉抚育, 促进母树和幼树、幼苗生长;在封育年限内, 根据实际条件, 对符合封育目标或价值较高的乔、灌树种, 要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在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中要对封育区树木株数较少、郁闭度和盖度较低、分布不均匀的小班, 采取林冠下、林中空地补植补播的人工促进方法育林;对树种组成单一和结构层次简单的小班, 采取点状、团状疏伐的方法透光, 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 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

摘要:从封山育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谈起, 总结了多年来各地在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中的实践和做法, 指出了封山育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封山育林工程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5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研究与实践

【分类号】U412.5-4

引言:《道路工程制图》是我院交通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自2007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以来,课程组教师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宗旨和目标,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对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矛盾,顺利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补充教学设备,购置教学模型,改善教学条件,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道路工程制图》课程于2011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张世海老师也于2014年被为甘肃省教学名师。

1.建设思路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涵、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革《道路工程制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编写项目化教材,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一流的课程教学团队,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并在省内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

2.建设手段

《道路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采用武汉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我院定制的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分为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两块,前者是静态页面,重点反映课程和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视频、建设规划、政策支持、申报书等;后者是动态网站,可嵌入教学课件,视频、动画、三维模型等内容来满足教学需求,也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随时添加项目或对已建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逐步完善和积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3.建设项目

3.1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组教师多次深入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收集工程项目资料、现场咨询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听取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职业群、岗位面向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确定了课程应加强和删除的内容、课程的核心能力以及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增设的实训项目。最后,根据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与空间想象构思能力、形体的表达方法和专业工程图等四个模块,共31个教学项目,并制定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

3.2教材建设

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组教师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教学特点,依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于2008年编写了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道路工程制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习题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多个专业使用。2011年,在2008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与整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典型和常见的工程结构物作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重新编写了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态新颖、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工学结合、能力培养为主线、融“教、学、做”于一体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练习册》,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之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3.3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是保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继续提高团队成员的双师素质,选派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措施和制度,实行“导师制”,坚持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精心指导,由课程组定期进行听课、评分和指导;在参与教学的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组教师均通过了学院组织的首批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双师比例达到100%。

3.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课程组成员结合实际,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大胆尝试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在讲解几何作图、基本规格、点、线、面及基本体的投影时,由于其作图相对简单,采用教师现场作图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观察作图过程,明确作图步骤,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组合体的投影、剖断面图、标高投影和专业图部分,由于图形复杂,作图费时,且效果不够理想,采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将构造物用三维视图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其构造和特点,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直观性强,能够用较少的学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自始至终以“体”为中心,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原来按照点、线、面、体顺序进行教学改为由体抽取点、线、面进行教学,由三维形体出发分析体上的点、线、面并绘制投影图,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便于理解和记忆,更主要的是把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的投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投影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点、线、面投影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由线想面,由面想体的能力。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有意识地设计课堂讨论、课堂训练等环节,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为学生开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和精神饱满地进行听课和思考。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不愿参与或被动参与和机械接受的不良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3]。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在团队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3.5网络资源建设

课题组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要,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电子讲义、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库、动画库、习题库、模拟试题库、教学视频等,几乎涵盖了道路工程制图的所有教学内容,且具有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演示效果良好等特点,不仅为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在原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又对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拓展資源等进行了补充完善,正在参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选。

3.6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了《道路工程制图实训室》,补充组合体模型、定制钢筋骨架、购置全套的路线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等标准图,开发了组合体测绘、读图和钢筋绑扎等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实训教学需要,强化了实训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各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

申报成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精品课程网站的内容基本上还是申报时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部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一些精品课程质量相对下降,已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因此点击率低,几乎无人问津。

精品课程建设申请是愿景,建设是过程,成果是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赶时髦或跟风,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心血来潮就想尽办法申请,而申请通过后,在实际建设中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因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时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而产生畏难情绪,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在一时的利益权衡下打了退堂鼓,结果精品课程建设成了一片有人占而无人开辟的“荒地”。可见,要建设精品课程,非得下苦功不可,否则,将以半途而废、徒劳无功而收场。

4.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教育部已经连续3年发布文件,要求精品课程网站登录要取消密码、口令,然而仍有精品课程无法自由访问。此外,由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单位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的问题,当申报成功之后,立即拆掉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使得进入名义上的精品课程网站之后,未能访问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利于向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4]。

很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好后,只是挂在了学校网站上,没有在校内开展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更没有对外推广,使得真正把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课外拓展、自主学习来使用的人很少,大部分学生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更谈不上享用这种资源,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处于半封闭状态,客观上造成了职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4.3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如果仅把“精品课程”做成一种“精品”,就只能当作花瓶一样来欣赏,而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实用的课程,如果偏离了目标,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脱离了专业课程建设这一基础,就失去了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结合教学和课程特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中难以实施,久而久之,大家对所谓的精品课程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精品课程建设的真正意义。

4.4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作用发挥不足,难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存在纸上拼凑教师团队,实际上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络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把他们的工作简历、职务职称、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情况填写在申报表上,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旦申报成功,这个团队也就自然解散,不利于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5.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团队合作长期追求的目标,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和排头兵,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部门务必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院校领导和教师放眼未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精品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让精品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共享的资源空间,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要根据课程建设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连续性、示范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OL].(2006.11.16)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普荃. 省级精品课程《道路工程制图》建设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第十三期.188-190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关键词:江苏;城乡社区;减负增效

2014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以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江苏省关于减轻城乡社区负担提升为农服务效能的意见精神,全面推动城乡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目前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基层干群的欢迎。

一、赣榆区城乡社区减负增效的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稳步推进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社区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赣榆区委农工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为减负增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调查研究,制定方案。为提高减负增效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赣榆区组织人员到区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并深入镇村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整改要求,拟定了《八大专项整治行动任务分解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区各部委办局、各镇党委,明确任务,统一要求,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3.召开会议,强化落实。先后三次召开工作部署、推进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搞好培训、明确步骤,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作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抓好减负

按照有关要求,围绕减费、减事、减人三个重点,开展清理排查,做到该取消的取消,该废止的废止,该精减的精减,该规范的规范,确保整治措施落实到实处、减负工作取得成效。

1.开展乱收费摸底排查,突出“减费”重点。结合本区实际,设置统一表格,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部署,重点根据排查和基层反映情况,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党委政府明确由村(社区)依法履职的工作外,全面清查不合理任务指标取消情况,对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进行集中治理,切实减轻村(社区)负担。一是取消所有不属于村(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和设置不科学的指标项目。截至目前,对照市下达的15项任务类和7项指标类取消目录,要求涉及的15个镇、18个部门开展自查。经自查摸底,涉及2012年以来城乡社区工作任务与指标共6项,目前已取消5项,纠正1项。二是清理收费和摊派。围绕社会抚养费、秸秆禁烧、水利工程水费、农业保险费等乱收费和乱摊派清理的17项内容,重点排查2012年以来下达的增加村级负担事项及金额,压缩创建达标考核评比项目9个。目前,各部门单位已取消项目6项,规范收费项目3个,可减轻村级负担7018.57万元。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奖补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采取财政扶持、以奖代补等形式,减轻村级负担5380万元。

2.开展村(社区)非正式组织和阵地排查,突出“减事”重点。一是开展非正式组织排查,取消非正式组织机构。村(居)除党组织和村(居)委会外,各级各部门在村(居)建立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其他组织机构及其标牌一律清除。制定49个村(居)组织机构取消目录,取消村人口分校435所,将村计生服务室与卫生室“二合一”,取消非正式机构651个,村(居)用房正门只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两块牌子。二是整合现有活动阵地,优化服务功能。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开展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项整治行动,制定50个活动阵地取消目录,组织各镇围绕环境布局、配套设施、管理使用三大类13个方面,逐村(社区)查找问题。清理活动阵地604个,清理各类牌匾509个。同时,通过召开专门会议、集中研究会办等方式,实行“周上报、月督查”推进机制,“拉网式”检查验收整改情况,按照村“九室两超市一广场”、社区“两大服务中心”要求,整合各室功能,规范标识标牌,完善配套设施,严格管理使用。各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按要求整改到位。

3.开展村干部职数调查,突出“减人”重点。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镇社区由5至9人组成,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组成。根据本区实际,原则上1000人以下的村,村委会成员为3人;2000人以下的村,村委会成员不超过5人;3000人以上的村,村委会成员不超过7人。村委会设主任1人,较大的村可设副主任1人,村委会下属各委员会成员可由村委会成员兼任。经摸底排查,在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各镇严格按照村干部配备数量要求进行换届选举,全区427个行政村共选出村委会成员1772人,其中主任415人,兼任支部书记的43人,副主任266人,委员1091人,42个城市居委会选举居委会成员121人,全区减少村组干部135人。

(三)多措并举,促进增收

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村级集体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进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创新”的思路,不断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实现途径,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一是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一方面,盘活存量资产。对村集体经营性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归类,采取出租、抵押等形式,发展物业经济和租赁型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盘活资源性资产。对土地复垦、河塘整治、土地治理、扩大土地、水面等资源的有效利用面积,通过规范发包、探索股份合作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水利、滩涂、旅游等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集体收益达到最大化。今年上半年,全区各镇共发包920宗,增加集体收入4860万元。二是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服务型经济。对拥有一定旅游资源和民间文化优势的村,通过股份合作、村有民营等方式,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休闲观光等产业,增加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三是优化配置,联合发展集体物业经济。鼓励以镇为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节约利用土地原则的前提下,集中若干村的集体建设预留地,集中财力,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产权独立、收益归村”,在城镇、工业园区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兴建标准厂房、集宿楼、仓储物流设施,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使村级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四是以管理促增收,提高村集体积累能力。强化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形成集体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聚合村级各种财源,通过规范合同发包,公开招标、阳光操作,使集体利益最大化。把好“用财关”,降低村级非生产性支出,提升村集体的积累水平。五是实施经济薄弱村达标工程。2014年,利用省财政奖补资金1740万元,支持29个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以上,为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奠定基础。六是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鼓励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目前,已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4家,入股土地面积2952亩,入股成员978户,土地折股金额2114万元,农户土地保底分红都在800元以上。

nlc202309032052

(四)建章立制、强化监管

建立健全涉农负担长效监管机制,做到定期督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防止前治后乱。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管理运营制度,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运营效益,有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减负增效工作的成效。

二、赣榆区城乡社区减负增效的启示

减负增效工作的开展,农村社区的经济负担轻了,村级繁杂事务少了,基层干部压力小了,集体增收路数明了,对农村的稳定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通过这项工作,获得以下启示。

(一)减负增效必须从提高认识着手,增加工作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通过召开会议、学习上级文件、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基层干群认识到:做好减负增效是坚持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是坚持村民自治,维护群众权益的需要;是坚持依法办事,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发展经济、保持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的大局上来,从而增强各级搞好减负增效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在出台政策、制定计划、推进工作时,都能从基层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农村基层着想,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提超前指标,不提过高要求,不给基层添麻烦,不给村级增负担。做到扶持而不索取、解忧而不添乱,让农村社区事务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二)减负增效必须从加强领导着手,加强工作推力。

减负增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繁重,触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工作难度很大。很多内容和要求是对以往工作的纠偏,如果没有领导重视,工作就很难推动,即使开展也难以取得成效。只有加强领导,动真碰硬,才能破除部门利益的藩篱,真抓实干,有的放矢,排除工作阻力,自上而下推开,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减负增效必须从明确职责着手,增强工作合力。

通过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一方面,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勇于担当,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到边到位无死角;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局部服从整体,敢于在自己身上“动刀子”,舍弃部门小我利益,维护“三农”工作大局,并与其他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减负增效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

(四)减负增效必须从建章立制着手,增加工作定力。

必须充分认识到减负增效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健全监管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完善相关制度。要建立准入门槛,实行“一个漏斗向下”,严格把关,防止以新的名目出台面向基层的收费、摊派、项目评比及达标升级等增加村级事务行为的发生。同时,必须搞好检查、督查,对违反群众意愿、增加基层负担、骚扰群众的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不能姑息。特别是对已经清理、明确取消的收费、摊派、评比项目、机构、阵地、标牌,要开展回头看,防止工作一阵风、前清后滥,村级负担反弹。必须搞好集体资产运营,激发集体增收的内生动力,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财政、信贷、政策优惠等手段,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扩大减负增效的工作成果,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减负增效工作机制,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镇农经中心、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欣闻

通川区实施精品社区党建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院自2003年4月开始建设精品课程。200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列为广西高校“重点课程”, 2006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 学院制订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提出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明确规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评审标准、运行管理、资助和奖励等措施;按照“争创国家级-稳保自治区级-优化校级”的课程建设思路, 争取在2010年建设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以及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 建设一批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内容反映市场需求、课程资源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 我院已建设有校级精品课程18门,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 其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已成功入选广西教育厅2009年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录。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累计投入近30万元, 编写并出版有20余部校本教材;在校级精品课程中, 集中了一流的师资力量、形成了教师梯队;精品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历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获优良以上;充分发挥了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然而, 在建设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学院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真正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明显滞后;进行实质的课程建设、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建设, 真正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思想、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较少;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不够深入, 使得精品课程的形式和内涵缺乏和谐与交融, 建设的内涵不到位;建设完成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利用率偏低。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实现2010年建设成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的目标, 学院整合了建设力量, 成立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 形成了以课程组成员为核心、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为中心、相关工作小组为协助的建设机制, 迈上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新台阶, 开创了一条精品课程创建的探索之路。

2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 需要切合高职院校的总体规划、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内涵、科学分工以及教师持续不断的艰苦工作方能实现。

2.1 制定建设方案, 明确建设目标

参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 结合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了《2008-2010年加快优质专业与精品课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建设领导机构, 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创建步骤以及保障措施, 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2.2 下达建设任务, 开展建设工作

学院下达建设任务, 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系、部根据自身课程建设情况, 提交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统筹审定各系、部的建设计划后, 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 深入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把握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机构成立后, 立即组织了相关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让教师理解精品课程之“精”的内涵, 知晓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基础上, 明确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建设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的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优势。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调“双师”结构和教研教改成果。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支持, 高水平的主讲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为此, 学院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专职教师的教学潜能, 提升自身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结构问题, 从双师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角度重新整合课程组成员;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教研和教改活动。

(3)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在创建过程中, 要求课程组以实际应用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作参照,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指导课程负责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引导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建设过程种, 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课程组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转变以课程、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建设“一体化教室”, 采用“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 依托学院精品课程网上建设与申报平台,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5) 注重培育课程特色。精品课程之“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特色鲜明。在建设过程中, 课程组成员及精品课程创建办成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教改、技术服务等方面, 挖掘课程亮点, 培育和提炼课程特色。

2.3 整合学院资源, 支持课程改革建设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订了《2009年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以及《2009年创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 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分解为多个操作性强的子项目, 并根据建设进度确定完成任务时间;安排相关工作小组或专人负责, 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众志成城, 精品建设出成效

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建设,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李向民老师主持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经过自治区教育厅评审, 在全区申报国家级的25门课程中脱颖而出, 成为我区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7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中的一门, 该课程组正在对申报的材料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争取早日实现我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刘志坚老师支持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和李战雄老师支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向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现正等待专家的评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性增强, 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创自治区精品课程, 经过两次校内的评审, 推荐文桂萍、陈红、李克彬、谢滨老师主持的课程 (共4门) 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工作。精品课程的建设, 已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并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

3 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解读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 也就是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的内涵, 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 也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 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行为上的特征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2) 要进一步提炼课程特色。精品课程就是在质量上追求“精”, 在综合性上体现“品”。课程特色就是反映某学科、专业在长期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独特风格, 而风格源于创新。因此, 精品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课程建设就要结合实际, 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 授课对象的研究, 专业定位等方面来考虑该课程的核心“竞争点”, 从而凸现其特色。当然, 特色与创新根植于改革与实践, 惟有改革实践与创新, 方显“本”色、“特”色。课程特色最终还是落实在教学目标的落实, 要有效的反应在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上。

(3) 要进一步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打造特色与标志性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 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 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精品课程建设中, 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项目是反映教学研究的亮点, 应大力提倡和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 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为创建精品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4) 继续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就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紧紧把握住这条主线,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 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 课程组要继续以工程过程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平台;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校任务。

(5) 科学规划, 继续坚持课程建设, 保证课程的先进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专业特点。努力完善教学内容和课题体系的改革建设, 结合工程实践不断修订、编写教材;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启用的条件下, 尽快实训交互式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长效。无论建设的条件、现状、环境如何, 都应坚定不移的建设下去,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充实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新的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阐述了探索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提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上一篇:曾是朝朝与暮暮作文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