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共14篇)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1
语文预习之一 “看”
对要学习的新内容先从头到尾默读一遍。别小看这个内容哦!对新内容的默读可以对新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大脑里形成初步的认识。
对于未来孩子的学习,默读本身也是必须锻炼的一个内容。
例如,在理解考试题目要求时,如何能快速的找到关键点全凭孩子的默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们才把默读放在第一位。
语文预习之二 “标段”
“标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标出小节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语文预习之三“标生字词”
1. “画圈”:对照课后生字,把需要“学会”的一类生字,在课文中用“○”画出。课文中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无明显标志,用“○”画出后,在读课文时学生会对自己画出的一类生字有所重视,印象也会比较深刻。实践证明,通过“画圈”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很好。
2. “画二类生字”:对照课后要求把二类生字用“△”在课文中画出,这样就更明确了二类生字“会认”的要求。
标注过程本身就是孩子对自己认为的难点进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过程。
上课40分钟很难保证低年级的孩子能时刻专心致志,他在预习阶段标注好了重点词语,即使他有些分心,也会在老师讲解这些字词时留意记录。
语文预习之四 “读”
大声的、有感情的把课文读两至三遍,同时再次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句或者段落意思。
同时,在这个阶段也是锻炼孩子朗读能力的时候,带着感情朗读课文本身就是对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锻炼。
还可以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语文预习之五 “组词”
给课后重点的字组词。这个阶段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完成,不仅对重点词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学习工具也得到了锻炼,是不是一举两得呢?
语文预习之六“思”
尝试着回答一下课后的问题。
语文课本只是一个大纲,更多的知识和内容需要更多的挖掘和拓展。问问题就是最好的拓展方法,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寻求答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孩子才是最感兴趣的。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2
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预习是指在教师讲授之前进行一定的阅读,从而做到大体上熟悉教材以及要学习的内容。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小学生预习,学生一开始会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预习。这时老师一般会告诉学生诸如将自然段标出序号、画出一些优美的句子、找出过渡段等。老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预习的入手方向,但学生却在很大程度上误认为预习就是进行以上的几个步骤,甚至文章都不会去读,这恰恰本末倒置。
实际上,预习是要大体上弄明白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它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式。如果坚持养成语文预习的好习惯,那么就可以快速弄明白文章的内容,将会使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预习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的,应该作为一项主动的学习行为,而非被迫去做,从而草草糊弄了事。明白了预习的含义,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思考预习都有哪些积极意义?
二、预习的作用
1.熟悉教材,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听
在老师讲一篇文章之前,学生通读一遍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课前问题、课后习题等,可以基本做到了解课文的大致脉络与文章要表达的含义。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讲授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听讲,对于自己已经明确的问题则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对于不是很明确的地方则要重点听,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2.通过预习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便于日后复习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一定的预习,那么一定会留下一些印象,对于不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尤其是对于古诗、文言文的预习,预习过后,在课堂上则可以流利地读出来或背诵下来。而对于不预习,只是上课才翻开教材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听过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我们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我们经过初步地学习,再次看到的时候则会充分调动之前的记忆来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服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
3.通过预习课文,会产生一定的自我理解或思维的顿悟
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一方面验证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让老师来做评判。实际上,如果学生的看法是正确的,学生则会产生极大的自信,从而在日后更加倾向于主动预习;如果学生的看法是错误的,老师也不会直接指正,而是鼓励学生思考,在日后的继续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所以说,预习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的培养。
三、预习的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要重复阅读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即使不用刻意去理解,也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古诗、古文等,则更需要反复读、反复揣摩词句的意思,也要进行一定量的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默写是熟读与背诵最好的办法,一开始可以抄写,在熟悉之后则可以尝试默写,如果达到了可以默写的程度,那么自然可以流利地朗诵。
2.要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想一想几个问题,比如说在预习鲁迅的《故乡》时,就要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该文章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等等。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提不出问题来,那么阅读也只是泛泛而已,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提出的这些问题,并且在字里行间、作者的用词中去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等,一个作家在写文章时一定会通过用词或表达手法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学生只有读出这样的内容,才能达到理解作者内心活动的高度。
3.学生还要多方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更多关于文章的信息
如今互联网异常发达,在各种搜索引擎上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不会的字词或理解不了的地方,便可以上网查找,自行学习,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获取资料的手段,比如说其他文献资料、教辅材料等,以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
总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过程中,预习发挥的作用异常关键。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要明白预习的真正含义,要正确发挥预习的作用,而不是浪费时间以应付老师检查。此外,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即通过预习可以熟悉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以便于日后的学习以及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顿悟等。在理解了预习的含义以及明白了预习的真正意义之后,也要掌握预习的方法,提前阅读,反复阅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途径获得更多资料,从而更加完整地理解课文等,以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四年的语文学习,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同低年级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在难度增大、内容变多、范围更广。因此,在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对于所学内容提前预习就变得异常重要。主要从语文预习入手,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预习的作用及其方法等。
关键词:预习,熟悉教材,阅读,查阅文献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交际环境;课外实践活动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营造浓郁的口语交际氛围
当前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都是使用汉语,整节课中说的英语寥寥无几,这就造成了英语口语交际环境的缺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氛围,自然也就没有说英语和用英语的欲望,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说一些英语用语,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创造一种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营造浓郁的口语交际氛围。
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对学生说一些英文课堂用语,如“Its time for class”“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1”“Is everyone here?”“Who can answer my question?”...這样,学生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逐渐树立其说英语的意识,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还可通过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价值,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提供动力和
支持。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英文原版电影,让他们进行欣赏和体验,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语言交流心得和感受;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英文比赛活动,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故事比赛等;或者,开设英语角,营造浓郁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都能情不自禁地开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杨欣,黄琳.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2).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反思 篇4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教师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学生年级不同,预习的方法也不同。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预习时主要是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在疑难处打上问号等,要求不太高。而中高年级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课文内涵也逐渐加深,词汇也更丰富,对段和篇的理解要求更高,所以预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读课文 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搜集资料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 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
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可以从这几方面: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3、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部分?
4、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四)做批注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 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五)做好读书笔记先看清楚要预习的内容,哪里看不懂写到笔记本上,或者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考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原来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1、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 彩。分课型预习
(一)讲读课文
2、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疑入手,循序渐进。(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5)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文旁边批注,以便于在课堂学习时和大家交流。
3、解决课后思考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二)自读课文
每个教学单元均会安排“自读课文”的学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里,像这样较长篇幅的课文,通读一遍即会占用小半节课,要做 好充分地课前预习,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1、阅读“自读提示”。心中明白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带着问题,通读 全文,解决字词。
2、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细致研读,在读文的过程中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的预习已经是比较充分的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5
1 认识、会写“盲、哑、殊、阅、理、递、按、纠、额、膝、刹、芽”12 个生字,积累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感受老师对海伦深沉的爱,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 同学们,你知道爱是什么吗?
大家说得真好。是啊!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它会带给我们无限温暖,也会带给.我们快乐和健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爱是什么》,看看作者海伦对爱有着怎样的理解。
2 板书课题,读题。
(二)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 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 l )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是否读正确。注意指导“殊、刹”的翘舌音和“盲”的后鼻音。
( 2 )指导读准多音字:“教”表示传授时,念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
( 3 )指导写字,注意:“盲”的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下面是“目”不是“月”。
3 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熟练。
4 你觉得哪些段落读得比较熟练了?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还有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愿意试着读一读吗?(教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朗读难读的句子)
5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她是怎样寻找答案的?结果怎样?
6 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第1 、2 自然段
1 作者―“我”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朗读课文第1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隔绝”)
2 要教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孩子阅读、书写和算术,教她人生的道理,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遇到些什么困难?
3 萨勒老师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培育着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海伦最终成为了美国杰出的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当知道这些时,你心底里涌动着的是什么样的情感?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课文的第2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确定目标
1 出了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 读课题。当“我”将紫罗兰送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在“我”手上写“我爱海伦”几个字,爱是什么?萨勒老师是怎样让“我”理解‘“爱”的呢?
(二)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3--14自然段,思考:萨勒老师是怎样教“我”理解“爱”的?
2 小组交流,将课文中相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3 汇报交流。相机理解:
( 1 )萨勒老师让“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爱。
①“她轻轻搂着我。”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老师对海伦的“爱”?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个句子吧!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谁能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对“我”的爱。
③“老师把我搂得紧紧的,我觉得她的脸上挂着微笑。”此时的“我”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吧!
④“我老是弄错,老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给我纠正。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穿错了。这时,老师碰碰我的额头,拼写出一个‘想’字。”
引读:第一次,“我”弄错了,老师耐心地给“我”纠正;第二次,“我”弄错了,老师耐心地……第三次,“我”又……“我”老是……老师……
“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穿错了。”这时,老师是怎样做的?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吧!
( 2 )萨勒老师告诉“我”爱是什么。
“爱有点像太阳,也有点像云彩。云彩你是摸不着的……没有爱,你就不,决活。”是啊!没有爱,你就不快活。萨勒老师深深地爱着海伦,所以,跟萨勒老师在一起,海伦也是(快乐的)。
4 现在,你觉得萨勒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5 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我”是怎样理解“爱”的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记出“我”对“爱”的理解。
6 交流收获。
( 1 ) “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 2 ) “爱是不是太阳?” “爱是不是小雨?" (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6
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兴趣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任务为载体, 正确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兴趣
( 一) 任务驱动, 让预习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于语文预习也是一样, 要使学生能对预习这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强化预习动机, 进行任务驱动很重要。 即在学生进行预习时不能随便让他们读读、画画就完事, 这样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会让学生对这项活动产生厌倦。 预习应该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 从而化任务为动力。 例如, 我在学生预习前先布置如下任务: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3.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4.识记文中的生字词语。 5.理解一些重点词语。 6.知道一些词语的近、反义词。 7.会判断一些句子的意思及修辞方法等。 像这样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 使这项活动充实,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学有所获, 从而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坚持长此以往, 每个人都能按要求熟练地完成预习, 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 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
( 二) 采用多样的预习形式, 让学生乐于去预习
我们现在虽然一直提倡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除小组合作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还是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里, 读、听、思、说。 但是预习则不然, 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采用多种方式预习, 让学生在预习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可以给学生编写一些有趣的口诀, 例如, “ 一读 ( 读课文) , 二标 ( 标出生字词语) , 三划 ( 划出重点或不懂的词语) , 四查 ( 查阅字典或资料) , 五想 ( 想一想文中自己难于理解的词句和一些修辞语句) 、 六批 ( 批示出文中的中心等) ” , 同时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这些不同的预习内容。 如直线、波浪线、着重号等以及学生自己容易理解的符号来表示。 这样, 既简洁明了又方便操作; 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形式, 如: 学生个人自学预习、 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小组合作预习及教师、家长和同学合作预习等。
( 三) 分层布置要求, 让每位学生能够量力而为, 避免任务过重而引起的厌烦情绪
平常我们在作业设置时提倡分层练习, 因人而宜。 我认为在预习这个环节也需要这样, 可以把提供给学生的预习内容分层, 让好的学生能 “吃得饱”, 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办得到”。 例如, 在预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课时, 对班级中能力弱一些的学生, 让他们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对文中作者、相关人物、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其相关的基础性知识, 如给文章划分段落, 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提出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等。 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则提出相对高一点的要求, 如给每段加小标题, 划出重点句子并分析, 赏析美词佳句等。 在课堂的展示环节中, 也可以分层展示,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展示的舞台。 积累更多鲁迅先生的名言, 查阅一些反映当时社会黑暗的文章等, 可使这些学生对文章理解更深入。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当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就够到眼前的苹果, 那成功离他还会远吗?
二、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 培养中高年级学生预习兴趣的持久性
语文预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如果我们仅仅是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预习, 而不能做到长期坚持做好预习这项工作, 那么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因此, 培养学生预习的持久性, 让学生从自主预习逐渐转变为自觉预习, 这样就真正达到了语文课提倡预习的终极目标。
( 一)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 进一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持久性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 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据可依。 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了课堂效率, 培养了学生说话、写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 二) 课余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预习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自由是孩子的天性, 即使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 成天在学校里, 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对于这种处处有制度管理约束的生活可以适当给学生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等途径去搜集信息,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来的知识又填补了学生在课堂上没话说或不能很好地拓展开来的空缺。 对于这些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种学习方式肯定是很感兴趣的。
( 三) 将激励机制贯穿到预习活动中
预习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它和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能够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汇报预习成果, 并将评价机制合理延伸到其中, 也会大大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G623.2
不管是上哪门学科,总是听到教师说回家以后记得预习。为什么教师如此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呢?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利于更好地完成某件事,还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而预习指的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做的准备。如果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就能够凭借自己掌握的预习方法对教师接下来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学,就会在正式上课前,初步了解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就会根据在预习中发现的学习难点在教师正式授课中寻找答案,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此外,在预习的过程中,在掌握预习方法后,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会在预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就会主动地向教师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答案,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预习指导?该指导小学生掌握哪些预习方法呢?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此谈些许看法。
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勾划”。一篇课文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因此,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除了要掌握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词外,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也可以用笔将不熟悉的生字、生词勾划出来,以便在预习时对这些生字、生词加深记忆,在正式上课时加深对这些生字、生词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预习标记符号,如“?”表示疑问,“『』”表示不懂的词语等。
其次,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读”。上述已经提到指导学生将一些生字生词勾划出来,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生词的读音,学生可以借助拼音对这些勾划出来的生字、生词进行反复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边音、鼻音等,熟读生字、生词后,再读读课文,对所读课文的大意加以了解,同时通过反复读对生字的读音加深记忆。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要对新授内容进行通读,并在通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大意加以了解,对课文有一个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此外,在通读的过程中也要完成上述所提到的“勾划”,要将生字、生词以及难以理解或者不理解的词句等勾划出来。之后,还需要结合课后问题对全文再次进行通读。值得注意的是,要提醒学生在进行通读时,朗读的声音要洪亮,朗读要反复,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读的目的是对生字、生词的读音加以巩固,将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读时要注意对课文内容加以了解;第三遍读时对课文的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加以注意。通过反复大声的朗读,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记忆生字词等。
再者,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查”。查阅工具书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时,可以利用字典查查这些生字、生词,对这些生字、生词的意思加以了解,以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提醒学生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要再看看生字还可以组成哪些生词,这样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且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
最后,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记”和“想”。为了给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在预习时,应当指导学生记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词,指导学生在对生字词进行记忆时要注意将生字词和之前学习过的类似的生字词进行比较,在回顾之前已经掌握的字词外,还可以对新生字词的字形加深印象。此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想”,指导学生在已经预习完生字、生词后,对新授课文进行反复读,一边了解课文的大意,一边结合课后习题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并做出记号。在通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对课文加以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思考一下需要向老师同学请教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记录在预习笔记上,以便于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提醒学生除了要在预习时加深生字、生词等的记忆外,还需要注重摘抄,可以将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在预习时要注重将课文读通、读熟练,并读准生字,注重比较已经掌握的字词和生字、生词。指导中年级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在字典的辅助下对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加以掌握,能够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出来,能够将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勾划出来,能够及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标记清楚。指导高年级学生在中年级学生预习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提出一些预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读课文时多思考一下文章的大意和写作顺序等,可以尝试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自己的阅读心得。
总之,预习是学生自己寻疑、发现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的初始阶段,如果小学生经小学语文教师指导掌握一些语文预习的方法,则利于提高预习效果,利于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利于大大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预习方法,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供预习要求,以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果,促使学生在预习中真正获益。
参考文献
[1]何晓俐.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预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2)60.
[2]朱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考试周刊,2012(06)54-55.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8
一、导入
1、出示幸福
2、生齐读
3、幸福是什么?你认为怎样算是幸福?(师生交流)
4、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中的三个牧童也去寻找幸福,我们一起去
看看他们寻找的幸福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2、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用文中的一句话说。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齐读)
3、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你们现在的义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及时的鼓励。引导认真学习这节课)
三、细读品悟
1、这三位青年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划出来。
2、理解三个青年说的话。
1)第一个青年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出示ppt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他感到幸福是因为 ——治病救人(板书)
2)想象一下,第一个青年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健康后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句子。
3)第二个青年呢?ppt: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师:概括说就是——做过许多有用的事(板书)
4)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 读出这种感觉来。
5)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可以对他说──(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6)第三个青年理解的幸福是——ppt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师:他是耕地 养活了许多人而幸福(板书)
7)师:能带着幸福的感觉读一下吗?(男女声赛读)
8)请同学来演一演三个青年重逢后的对话
9)师:现在请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大家有没有发现,三个青年对于幸福的感悟,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劳动)板书:劳动
10)用智慧女儿的话说就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名人对幸福的感悟)
看名言并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11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启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猜几个。【出示:谜面】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3、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4、我是什么?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学了30课你们就知道了。【出示:课题】
谁能用提问题的语气来读?咱们一起来读。
二、识字。
1、初读课文,明确读文要求。
(1)同学们想一想,读课文时你该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呢?
(2)教师提示:特别要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也不丢字。自己读一读!
2、带音节读生字。
现在,老师先来检查大家字音读得怎么样?【出示:带音节生字】你们行吗?指名读、领读。
3、去音节读生字。
【出示:不带音节生字】这回你们还能读吗?
4、探究识字规律。
同学们,这么多的字宝宝,你们有什么方法能把他们记住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检查汇报。
6、巩固识字:
(1)读字。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再来开火车读。
(2)读词。【出示:课件】猜词语、读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出示动态笔顺: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
【出示:漂 浮红 袍碰 到雹 子池 子暴 躁灌机 器庄 稼淹 没灾 害冲 毁】 会读吗?一起来。
二、细读、品读课文1、2、3自然段
1、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真好,回忆一下,我到底是什么呢?
2、【出示小水珠图】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让我们看看,小水珠都变成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用笔划一划小水珠变成了什么? 【出示:汽云雨雹子雪】
3、小水珠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样变得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出示:第一自然】,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用笔找一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
(1)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2)【出示:水变成汽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4、“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
(1)【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图】
(2)“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让我们自由的读一读,读出对她的喜爱吧!指名读,齐读。
5、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1)练习说话【出示:我是云,我会变成()、()和()。】。
(2)同学们,他们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的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有管我叫“雪’。】。齐读。
(3)如果老师把括号里的字的顺序打乱,你们看行吗?【出示:雨落得温柔,冰雹打得急促、野蛮。雪花飘得轻逸。】(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指名读、男女赛读。
我们的水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
6、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范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你们想读吗?【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
第三段
7、课堂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看,雨、雪、雹子回来后又将回到水的模样,水就这样不断的循环变化着。可是要真正认识水,了解水,还要熟悉它的脾气呢。
四、品读第四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自由读读。
2、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3、同桌交流、指名说。
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格”。
5、拓展交流
【出示:水对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以及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四、作业超市: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再写下来。
2、搜集更好的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晒遇冷变硬球飘下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探究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科教学 预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02
小学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通过进行低年级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以及语文学习策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标尺,在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调整。在注重对于学生进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语文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等的培养和提升,而预习环节对于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提升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预习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将其有效的引入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熟知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切的认识和了解,寻找出自身在进行课程学习时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从而可以根据教师的课程讲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资料的整理和搜集,从而使学习的主动权更多的交还到学生的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識和学习习惯。可以说,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课前预习,对于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如何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现状,将预习指导这一教学环节更好的引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预习引导和指导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预习意识,激发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预习效率。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约束和桎梏,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往往习惯于采用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性的地位,对教师所讲解的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单方面的接受和消化。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时间,向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知识的讲解,但是长期在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却使学生习惯于这种学习模式,并且养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惯性和学习惰性,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对教师有着十分强烈的依赖感,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意识。
面对这种语文学习现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预习引导和指导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这种长期以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更正,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明白进行语文课程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能够提前进行语文课程知识的预习,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拉近自身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距离,使自己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提升自身的语文课程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通过进行语文课程的课前预习,还能够使学生从教师的学习灌输中解放出来,掌握小学的主动权,有效激发自身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课程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良好的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明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前预习环节之中,提升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和预习效率。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课程预习时,应该在学生进行课程预习之前,向学生进行必要的问题和悬念设置,使学生能够在问题和悬念的引导之下,进行语文课程内容的挖掘和学习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进行语文预习,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在进行语文预习时由于不知道自身的语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在哪里,因此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普遍性。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预习环节之前应该耐下心来,对学生所要进行预习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读和分析,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和总结,并且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所设置的悬念为切入点和出发点进行语文预习,并且跟随着问题的和悬念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式的语文预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语文预习的质量,使学生在不断收获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投入到语文预习环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意识和预习习惯。
最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预习需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关于预习的知识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预习质量和效果。在语文预习过程中,阅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学生才能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问题解答和知识分析等。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方面的知识讲解和技巧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进行阅读时,除了可以进行语文泛读之外,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读,将学生的阅读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具体的章节之中,使学生在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进行文本精读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质量和预习效率。在使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预习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语文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的语文专业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11
一、分层布置任务,明确预习目的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是否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有效学习的氛围中呢?笔者认为,可从预习环节入手,以预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学生树立明确的预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打开学生“想学”“要学”和“自己主动去学”的心扉,在没有进入教学课堂的学习前,自己去探索,为进入课堂学习架设兴趣的桥梁,因为,学习任何事物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学生草草预习没有任何目的,即使进行了所谓的预习,也是无效的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任务,做到了心中有数地去预习,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知识就能事半功倍。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度也该有所不同。
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家里没有电脑,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比较困难;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主动预习课文和生字词,但依赖于《课课通》;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预习任务,并能查阅课外资料。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制订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画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对中等生,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要求;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再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的要求。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保证了第二个层次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第一个层次学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层次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笔者还要求学生把预习所获也写在课本上,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明确预习的目的,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了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去弄懂。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去思考解决自己难以弄懂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这样,听课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而预习的每个要求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考虑差异性,合理地安排预习时间
中年级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有了明确预习目标后,那如何安排预习时间呢?这也需要合理地调配,让学生带着愉悦的、自觉的心理去预习,使学生能在较少的时间里投入对新课内容的预习中,获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
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常常需要经过晚上一至两个小时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理解、消化、吸收,而学生要达到吸收的过程,不外乎是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等这几种途径来实施。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晚上的语数外三门功课的作业加在一起,还是挺多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布置去预习将要学习的新课文,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预习往往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这样的预习是无效的。所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也是提高有效预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笔者采取了分时段的预习时间,从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里挤出十分钟,让学生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新课文。短短的十分钟难以收到预习成效,所以下午再让出十分钟,让学生整理他们对新课的疑问、困惑和收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晚上再利用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不同的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识记生字的字音、字形;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翻阅工具书,查阅词语的意思;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借用参考资料、工具书来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时间安排看似支离破碎,但却较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主动愉悦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三、重视预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作业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所谓“不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预习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培养质疑的能力,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开始指导这类预习时,工作要细致。如“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知道先从生字新词中想想有无不理解、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要说说词语意思,如果认为不明白就要将不明白的画出来;其次可读课后练习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还可以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用这样的方法去找到不理解的词语。对于句子和课文,也要边读边用课后思考练习题来考考自己,逐步提高自己质疑的能力。
中年级学生面对不同的新课内容,所采用的预习方法也理应随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三种方法正在尝试中:
1. 提示式预习
这种预习是在老师作必要的提示指点后,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预习题中设置坡度,降低难度。比如,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的练习中有一项:要求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这个单元我就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预习,教会孩子如何分段以及概括段意。这样学生读课文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这样的提示较明确,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加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2. 解疑式预习
这种预习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试着解决。在这里,设计问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课文“尝试了解”的特点,最好是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即可回答。比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九色鹿》这些故事型的课文时,学生仅局限了解故事内容,对人物特点、故事中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或知识很难理解,于是可布置这样的预习题: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有关他的什么事呢?找出有关的语句。
(2)从作者描述的事情中你看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样的预习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3. 思考练习题式预习
学生情况不同,预习关注的内容不同,预习达到的目标也不同。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后练习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字、词、句、篇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把课后字词作为预习重点,认真预习课后练习第一题“用钢笔描红”即可。基础尚可的学生,则按照课后练习进行思考,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学习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深入思考,并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应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四、利用预习检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中年级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后,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五、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 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2. 把竞争意识引入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地运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一个寻疑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做好课前预习,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技巧 篇12
一、了解写作背景,搜集整理资料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有些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如:《金色的鱼钩》《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课文,学生只有在课前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后,才能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社会环境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就更容易理解老师所新授的知识。
二、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
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读、圈、查、划、抄。预习课文时,学生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工具书,遇到一字多义的情况,就要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去理解。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或利用网络获取新知,还要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把应该积累的字词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句子摘录下来,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预习时,指导学生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运用写、画、圈、点等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标记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划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有了这些记号,学生在上课的时就能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了。
三、分步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文一定要朗读,而且应该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它是教师教学语文的必备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在朗读课文时,可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初读,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了解,读准生字、新词;第二步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体会作者的情感。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朗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点;议论文和说明文要求,学生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方法。
四、善于提问、思考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预习时,通过默读思考自己明白了什么,又有哪些是不明白的问题。如,课文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点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解答?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13
2、本文从( )、(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鲸。
3、第一自然段中,课文本来是介绍鲸,却为什么要先写象呢?答:这是作者用( )
的说明方法,把不熟悉的事物跟熟悉的相比较,由象“大”来联想到鲸“大”,以此来说明鲸的形体特点是: (1个字)。
4、在第一自然段中用“ ”画出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这也是为了突出鲸很( )。
5、“它要是……还显得很宽敞。”用了( )说明方法,也是为了突出鲸很( )。
6、第二自然段主要讲鲸的( )。鲸是鱼吗?答: 。为什么?用 7、人们为什么管鲸叫鲸鱼呢?用“ ”
8、鲸总的来说可以分为( )大类,一类是( ),特点是 ;另一类是
( ),特点是 。 9、从第四自然段开始讲鲸的 (4个字)。
10、第四自然段讲鲸( )。在第四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个设问句;这一段用用( )和( )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用“ ”
11、第五自然段讲鲸( )。鲸是怎样呼吸的呢?用“ ”。请找出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句子,用圆圈圈出来。
12、第六自然段讲鲸( )。鲸是怎样睡觉的呢?用“”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14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课前预习至关重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下面, 笔者就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
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语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要先预习。 然而, 大多数学生所谓的预习往往是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地敷衍一番, 应付了事, 或者是将要学习的内容看看读读, 标一标段落, 划划生字、词语, 减少一些“ 拦路虎”而已, 收效甚微。 这样的做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用不大。 分析其根本缺陷, 在于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知道了现成的知识, 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另外, 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不高, 觉得预习不预习无所谓;学生的工具书不足, 除了《 教材全解》 , 其他书籍几乎没有, 有时需要查阅资料, 也无处查询, 只能照搬参考书上的内容, 不去动脑思考。
二、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1. 预习思想的引领。 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预习, 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思想的教育强化了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明白预习可以培养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预习能为下一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 同时, 坚持预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2. 预习工具书的指导。 正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开学第一周, 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备齐预习的工具书。 例如, 《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和《 教材全解》等。 学生手中没有工具书是不可能做好预习的, 所以具备基本工具书是做好语文预习的必要条件。 这样在以后的语文预习过程中, 学生就可以借助工具书自己准确地把握汉字的音、形、义, 对多音多义词进行辨析, 了解成语的出处和意义等。
3. 预习内容的指导。 为避免学生照抄《 教材全解》 , 教师可以把不同的预习作业布置下去, 使学生明确预习内容, 除了常规预习的项目外, 不同的课文根据教材和学情, 还要有创造性的预习作业。 常规预习内容包括读文解决生字词语、搜集作者简介、课文背景、解词析句等, 个性化的预习可以因文而异, 具体布置, 不断尝试、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解决。
4. 预习方法的指导。 ( 1) 默读, 划一划。 引导学生养成“ 笔墨随行, 读顺读懂” 的习惯, 学会借助工具书, 通读全文。先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后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再用横线划出生字、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或者写得好的句子。 ( 2) 朗读, 说一说。“ 眼过三遍, 不如嘴过一遍。 ”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第一遍朗读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 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第二遍朗读注意文章内容, 思想意义, 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 回答:读了课文, 我知道了什么? 第三遍要读流利。 ( 3) 摘抄, 写一写。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 嘴过三遍, 不如手过一遍”, 动手摘录, 使眼、手、脑并用, 效果比读更好。 ( 4) 质疑, 问一问。 引导学生养成“ 综合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 结合单元提示、文后练习, 考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时, 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 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 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请教。 ( 5) 拓展, 查一查。 引导学生养成“ 深入探究, 寻根问底”的习惯,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信息, 注重对各种观点的思索归类。
对一些历史性、时代性较强的文章, 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 完成以上问题, 进而去领会文章的主旨也就顺理成章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08-18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怎么预习08-15
小学四年级《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06-01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06-01
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读查标画思10-23
小学语文低年级自主识字方法研究07-15
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08-21
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筹方法》集合教案07-14
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方法有哪些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