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

2024-06-01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共1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 篇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教法学法】

自学课文,理清脉络;紧扣主题,自读自悟;联系现实,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感知 1.读课文,正读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探究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四、感悟幸福 1.过渡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自由读下面的课文。

2.交流: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3.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4.速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益”就是好处。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这是幸福。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到多么幸福。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幸福。这样,抽象的道理就被这几个具体的事例诠释得淋漓尽致。)

五、总结深化

1.体会“幸福”的含义。

2.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4.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5.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六、作业布置

1.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2.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养活别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 篇2

关键词:教学效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是展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教师来说, 作文教学也是检查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就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作文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写作内容, 标题千篇一律, 没有创新性。很多时候作文的内容都是雷同的, 例如, 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老掉牙的素材, 学生为了应付作业甚至不依照真实情况进行虚构。同时学生的创新性也不够, 不敢尝试新颖的体裁来写作。

2.作文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很多时候再作文教学时只侧重要求学生对句子和词语的搭配, 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想法, 其实小学时期的孩子内心是天马行空的, 素质教育也不是要求学生去写八股文一般的模式作文。这种扼杀学生兴趣的作文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让学生的作文有所提高, 反而会造成更多反效果, 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自我创新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的优秀的作品, 教师除了要教导学生如何赏析课文, 也要鼓励学生去写读后感。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 然后再让学生以文字或者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可以让学生乐于观察、主动观察, 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应用到作文的写作中来, 提高学生作文内容的充实性和创新性。

2.作文教学中着重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好的文章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也能饱含深情, 小学生的作文所蕴含的情感也不能忽视, 有真情实意的文章更能打动人,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写作,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和启发, 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能, 打破传统的假、大、空的写作模式, 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会有所提高, 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趣味语文知识 篇3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1.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2.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

3.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鸭。

答案(仅供参考):

1.阳光欢快地跳入大海。

2.高山安静地守护着这片草原。

5.黄昏温柔地拥抱着这小小的村庄。

4.春天的小河调皮地亲吻着水中嬉戏的小鸭。

二、关子字的趣昧练习

1.加一加。

你能把下列汉字加一个笔画变成另一个字吗7看谁变得多!

万()司()一()

小()王()大()

乌()问()牛()

木()人()丁()

答案:厉;同;十;少;玉;天;鸟;间;生;术;大;于

2.下列汉字加两笔会变成什么字?你能变出几个?

千()山()杏()

()尺()口()

儿()门()十()

力()又()人()

答案:禾;仙;查;平;尽;只;元;们;木;为;双;太

2.减一减。下列汉字减一笔能变成一个什么字7你能变出几个7

龙()伐()戒()

吉()灭()宇()

茶()查()

答案:尤;代;戎;古;火;宁;茶;杳

3.移一移。下列的字.你能把它们的部件移动一下位置,使它变成另一个字吗7

部()另()吞()呆()

答案:陪;加;吴;杏

4.仔细看看它们的字形,仿写几个结构一样的字吧。

从:

晶:

答案:朋、羽、双、林;森、品、众、磊、彝

三、勇闯迷宫

第一关: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字谜宫】

1.猜字谜

(1)一口吃掉牛尾巴。()

(2)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3)千言万语。()

(4)千里相逢。()

(5)旭日不出。()

(6)挥手告别。()

(7)出一半有何不可。()

(8)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

(9)良心少一点。()

(10)风言风语。()

答案:告;明;够;重;九;军;山;也;恨;讽

2.创字谜(仿照上题,从下列字中选一字编个谜面)

触瀑妙禁描

字(),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手握小树苗

第二关:你想你想你想想想

【标点宫】

1.给句子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中的要求相符。

(1)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别人向王红说)

(2)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陈述二人都参加演出了)

(3)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王红告示别人,李燕参加演出了)

(4)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王红喊李燕参加演出)

答案:

[1]“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2]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5]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4]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2.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穷秀才看后,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他了。这句话主客二人是怎样加的标点?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答案: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三关:你填你填你填填填

【诗词宫】

(1)_______________,红掌拔清波。

(2)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5)__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6)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毛浮绿水;[2]笑问客从何处来;

[5]春来江水绿如蓝;[4]飞流直下三千尺;

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 篇4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平?”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这则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两个小孩问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一个认为太阳早晨时比在中午时看起来大,所以太阳在早晨时离我们近。另一个认为中午太阳比在早晨时温暖,所以中午时太阳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而且说得都很有道理,连孔子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这是个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问题,不过,在今天,科学家们已完全能解答这个问题了,一句话;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的高度在一年内不断变化,而且随纬度不同而不同。1955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

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远,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阳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远。其中1 月22日和6月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午、晚相等。这是1954年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可以适用1,100年以后,会相差一天。

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写时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主要部分写具体,语句写通顺。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长处、本领,在这些本领、长处中,你最得意的是什么?

2、在家里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找出你身上的长处或本领。

3、在课间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二、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是别人所不能相比的,请你向大家说一说你的长处和本领。

2、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朗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3、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介绍了自己的长处、本领,瞿云、乔梦杨两个同学也想向大家介绍自己,可他们来不了我们班级,他们把自己的介绍写了下来,等着你们去看呢?

三、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例文:

(1)这两篇例文各介绍了作者的什么本领、长处?(2)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3)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

(4)想一想,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2、检查自学情况:

主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交流讨论:

A、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此时再回头看自己课前确定的长处,是不是范围定的太窄了,自己是不是还有更特别的长处呢?

B、方法上:通过一两件事例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

C、可以分两段来写,先写自己的长处、本领是什么?再具体写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优点。

四、尝试运用,口头习作。

1、小组互相交流。主要部分要说具体,语句要通顺。组内成员要边听边想,帮忙修改,听不明白的地方要主动提问,让对方说得更好。

2、各组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五、学生自己完成习作。

六、自己修改。组内互相修改。

七、选同学在班上读一读,评一评。

八、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

范文:

我是一个小书迷

我从小就爱看书。上幼儿园时,我最爱听老师讲故事,那时

就想,假如有一天我自己能认识字,会读书该多好呀!渐渐地,我长大了,认识了许多字,于是书真的成了我的好朋友。

有一次,妈妈带我逛书店。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我仿佛是一只饥饿的耗子看见了久违的粮食,拿起书就“啃”、、、、、、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买一本吧,我们该回家了!”我抬起头一看,是妈妈。妈妈说:“你都看了快三个小时了。”我嘻嘻一笑,拿着挑好的书,拉着妈妈跑向收银台、、、、、、我爱看书,什么书都爱看。文学类的、科学类的、历史类的、、、、、、只要能看懂的书,我都看。因此,我的肚子里装了不少知识。同学们有不懂的知识总爱问我,他们还送我一个雅号-----“百科全书”。因为我读书多,所以作文写得很棒,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每当这时,我的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我的特长,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讲话时非常流利,语音非常标准。也就是它,给我的学业生涯点缀上了绚丽的色彩。

我的特长 我的特长还得从我上幼儿园开始说起。上大班时,妈妈见我有一副好嗓子,就把我送入“小荧星”学主持。从那时起,我的特长之花就播下了种子。刚进小荧星,面对着我的还是一张张冷漠的脸,因为我还没敢展现自己的才华呢。经过一个学期学习,我渐渐爱上了那里,我的特长之花也开始绽出绿芽。

从此,我像一只小鸟,在特长的天空中翱翔:我像一条小鱼,在特长的海洋里遨游;我像一朵小花,在特长的花园中成长。

真正发挥特长的还是在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一次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那一天,阳光明媚,大地万物好像在鼓励着我,但我的心中总是很不安,当然自信还是有的。走进“多媒体”,评委生冷的面孔和台上参赛者动听的声音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抵着我的自信,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时,章老师握着我的手,说:“舒宁,不要惧怕,老师相信你。”一句甜蜜的语言,让我信心倍增。这时,广播里报到:“8号李舒宁„„”我立刻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台,拿起话筒,演讲起来。我的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讲完,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委们一下子也变得温柔起来。不久,一等奖的喜讯传入我耳中。我的特长,是我的骄傲、我的自豪,它让我的学业更加辉煌、更加绚丽。

吹也是特长

1.如今这时节,人人都有特长。若没有特长,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呀?我也有一特长——吹。你可别不信,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把长的吹在短的,把细的吹成粗的,把黑的吹成白的哩!

2.我的第一吹法是“夸大其辞”法。平时中午,我都在奶奶家吃午饭。奶奶平时也没什么爱吃的蔬菜,就爱吃个蕃茄。吃饭时,她老叫我多吃蕃茄,这令我十分反感。我一看到那蕃茄里软乎乎的东西就想作呕。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中午也来到奶奶家吃,奶奶还是那句老话:“大可,多吃点蕃茄”我拒绝,爸爸一看,眉头一绉,附和道“快吃,吃蕃茄补维生素。”唉呀,这怎么办呢?不吃,怕被爸爸骂;吃,可又实在吃不下去。这时我突然想起,前些天电视上说番茄中含有尼古丁。于是我对爸爸和奶奶说:“你们不知道啊!番茄中含有尼古丁!”爸爸说:“要有,也是微量的。你看你奶奶吃了一辈子番茄也没什么事,快吃。”“你们有所不知,吃一个番茄等于吸一支烟,再说尼古丁吃了是沉积在体内的,加上奶奶抵抗力强,奶奶当前没事。但奶奶不是一直都很会流汗吗?这就是吃番茄的原因。若是我吃了尼古丁,加上抵抗力不强,长期以后会导致支气管炎、肺功能衰竭等。”我答到。其实,我这话里有些夸大其辞,可奶奶、爸爸听了我娓娓动听的陈述却信以为真。奶奶还夸赞道:“今天听了大可的话,我以后再也不敢多吃番茄了。大可真是小百晓啊!”“小子,哪看来的”爸爸又盘问道。我胡说“我们家有一张剪报嘛!你回家看看嘛!”我当然知道爸爸绝对没心思去看这个。吃了饭,我躺在床上“扑哧,扑哧”地笑个不停。

3.我的第二吹法是“头头是道”法。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班很流行看《冒险小虎队》。我忍不住也去买了一本。可买回家当天,妈妈却反对我看,并对我大声斥责:“你这孩子,叫你看《三国演义》还没看完,倒买了本《冒险小虎队》,等你什么时候看完《三国演义》,再看《冒险小虎队》。”这可苦了我,我急忙争辩:“妈妈,你不是准备给我买《福尔摩斯》吗?”“嗯!”妈妈说。“这本书就和《福尔摩斯》差不多,是本侦探书。而且这本书设有一个个问题,对锻炼思维敏捷力有很大帮助,比《福尔摩斯》可有意思多了。你不是让我从小立志吗?我以后就想当侦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嘛!就算不当侦探,对将来发展也有好处嘛!你看,这封面上全是幽灵,其实这都是人为的,这能让小学生更加尊崇唯物主义嘛!还有还有„„”“别说了,这么好的书就快看吧!先看完这个,再去给我看《三国演义》”。妈妈听了我的一大堆大道理,马上招架不住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6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力训练点: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

预习布置:

1.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掌握字词,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

教学过程

一、由插图导入

关于维纳斯与维纳斯雕像。

罗浮宫的世界“三宝”: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莎》画像,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还是拉裹在下身的破布?……近年来的考据则较肯定地认为,她的一只手正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

二、检查预习(见人教社教案226页)

三、讲析课文

(一)中心论点

本单元学习的是文化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

(提问:本文属于那一种?第二类)那么本文作者提出来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作答)

答: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农村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1、“填鸭式”阅读教学方法较为严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 在进行指导之前, 要详细剖析阅读内容, 让阅读教学课堂具有互动性、对话性。这样也会促进学生们自己独立思考, 反复深入学习阅读内容, 同时在阅读学习当中, 增强合作意识, 促进互动性。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填鸭式”教学, 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落后, 无法与新课标达到一致, 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单纯的看书识字, 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 新教材所要求的“互动性、对话性”在农村小学当中也没有贯彻落实, 所以当今农村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仍然是一块比较薄弱的部分。

2、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 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 主要内容有想象、感知、兴趣、情感、记忆、意志、思维等等, 学生在阅读时通过这些心理活动, 对话高尚的心灵, 汲取人类精神。由于小学生在认知水平、个人经历、心理及其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众多学生阅读同一本课文也会出现各不一样的感受, 而这就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受到学生主体差异影响以及语文教育人文性影响。因此,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 要区别对待存在这种差异性的学生。在新课程当中, 个性化阅读是一个新的标准, 个性化阅读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该被教师落后的观念所束缚, 更不应该以教师自认为的方式来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由于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没有重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没有专业设计个性化阅读方案, 进行阅读教学实践, 这样就导致学生觉得阅读空乏无味, 产生可读不可读的心态。

二、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当中, 教师要突出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 从而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这样就会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 激发学生探究疑问的欲望。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程时, 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道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比如: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 我们充当一回广告设计师, 给黄山设计广告语, 让全世界的人来了解黄山。通过这样的话题,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充分进行思考。再比如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 在课前向学生发问:众所周知, 只有弓和箭才能射下一只鸟, 但是在没有箭的情况下, 这个人又是如何射下鸟的呢?给同学们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2、在语文教学当中要重视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 不能简单理解为整齐划一的阅读水平, 让所有学生成为优等生, 而是让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 拓展更大的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时, 要充分发挥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爱好的学生的特长。不应该让教师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而要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上的主体, 将这种观念进行转变, 有利于学生活跃课堂, 激发阅读的兴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视野。在阅读教学课堂当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理解, 要教会学生破除桎梏, 从那些条条框框不合时宜的观念当中解脱出来, 让心灵在自由的心境当中去追寻语文的美, 张扬人性善良, 探求真诚的人格。

3、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为了促进阅读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情境, 使得教学变得生活化。四年级课本当中, 有很多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章, 这些课文与实际生活情况相差甚远, 抒发的情感让四年级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有点难以理解, 但是教师在阅读这些课文或者讲解这些课文时, 要注意缩小理念上存在的差距, 在教学中注重拓展教育, 让学生了解旧时候人们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所表现的艰苦奋斗的意志等等。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4、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性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 书籍量有限, 而且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的了解也是相当的有限。要让学生在阅读时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是十分困难的。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教师应当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性。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探究, 从有限、桎梏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当中, 教师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阅读教学的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友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05:89-90.

[2]查智琴.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4.

[3]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上海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篇8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这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说没有什么不合适,似乎可以。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异,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但说并不合适,也自有道理,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尤其是现有的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时,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语的木材基地了。

当然,持不同意见者还有更为广泛的一些说法:比如,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中小学生们竟将“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这可该怎么办?

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要义,恐怕首先是准确。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______

“骑”乐无穷:______

“鳖”来无恙:______

一“明”惊人: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异”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指______

“神异”指______

“一举”指______

“多得”指______

3、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文章中写出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加以概括。(每种意见字数不超过30个。)

4、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吗?说说你的见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对鸟》教案 篇9

师:同学们预习过新课了吗?作为礼物老师送大家几张珍珠鸟的照片,想看吗?——CAI课件——但是你们也得有礼物回赠给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珍珠鸟的外形,比比谁的又准确有生动。

二:快速阅读课文,品读珍珠鸟的外形描写

通过比比读读,示范朗读。学习“儿化音”词:球儿。重点品读“小家伙”、“红嘴红脚”、“珍珠似的圆点”、“蓬松的球儿”等词。教室要求同学注意扩大写作范围,将视线投诸在除“小白兔”、“小狗”、“小猫”之外的动物身上。

三:精读课文,把握文章记叙线索。

1. 学习课文言简意赅、直抒胸臆的开头方式。

师:小鸟特别可爱、漂亮。这样的一对珍珠鸟送给你,你会怎么说?

2. 设置疑问

师问1:可是这样的鸟却有一种天性,是什么呢?

问2:我爱上了小鸟,小鸟却不爱我,还害怕我?那么我怎样做才能让小鸟“爱”上我呢?是强迫它吃东西,按照我给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吗?思考“爱”的内涵。

3. 精读课文,勾画并归纳课文中的“我”是如何精心照顾小鸟的?小鸟又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1) 学生自行勾画、归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 学生之间讨论归纳

(3) 课堂交流

(4) 出示教师设计的重点词归纳法——CAI课件

四:讨论“真爱”的内涵。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对“信赖,往往营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1. 讨论真爱的内涵?结合“我”给了小鸟舒适而温暖的巢,不惊动它,不伤害它等内容。

2. 联系生活实际谈“信赖,往往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五:教师小结:真爱是要给予你所爱的以“安全”,以“自由”,这也就是课文中所阐释的“信赖”。(配乐)

六:作业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练习写好8个汉字。

2.学习课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见闻和感受,能复述故事,能仿照课文进行续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奇遇,理解为什么海浪花期盼再当一次镜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并作好书面记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游戏检测认字情况。

蹦蹦跳跳瞧一瞧丑陋野蛮骄横焦急

2.强调多音字“横”的两种读音,针对易错的字集体想办法识记。

3.检查读文。

①指名分段读文,要求做到“四不”。

②评议读文情况并正音。

③同桌两人相互检测读文。

三、感知全文。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涨惯柔闻

1.学生观察字形,谈发现。

2.观察田字格中的这几个字,与同桌交流如何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重点指导写:“惯、柔”。

4.学生练写,评议。

五、作业:

1.练习写好本课中其他的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扩句。

2.练写品字结构的字(“晶”)。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你喜欢这朵海浪花吗?为什么?边读边画记有关句段,还可在旁边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

①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带着惊喜之情)。

②交流批注。

③赛读。

3.说一说:海浪花变成镜子后,他是怎样照出女孩的美丽,男孩的健壮和螃蟹的善良的?

4.引读全文,体会感情。

5.同桌合作朗读。

6.讨论:海浪花为什么期盼着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三、续编故事。

海浪花的愿望实现了吗?这一次他来到海滩又有什么奇遇呢?请你编一个故事。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续编故事,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涨潮习惯亮晶晶粗大

见闻焦急温柔企盼

二、总结全文。

1.同桌两人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说一说: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

三、仿例续写。

(见《语文乐园三》的“仿例续写”。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 篇11

关键词:预习;问题;解决对策

一、语文预习问题

1.预习态度

对预习影响最大的还是态度,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一个班级内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是必须的,也都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于课前预习是抱有不赞成态度的。不过,这些学生虽然认为课前预习很重要,但在实际预习时,往往行动都不够积极主动。有资料表明,虽然有极少数的学生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但敷衍人数的比率却还是高达77%左右。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表面上虽然知道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却没有充分采取行动去落实,在对语文课前预习方面的态度并不积极。特别是当遇到预习的难题时,一个班级内只有一半以上的人会选择标上记号,等上课时向教师问清楚;而剩下的却是直接忽视这些难题。所以,扶正学生预习态度,消除学生预习中对难题的畏难情绪,是语文老师施教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大问题。

2.预习方法

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该采取怎样的预习方法?各个预习的要求该怎样才能落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并非高年级学生,他们虽然求知欲强,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如果没有教师具体明确的方法指导,他们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毕竟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天才,可以聪明地将教师教过的方法融入预习中。所以进行预习的时候,学生会失去方向感,面对课文无从下手,渐渐地,他们也就不会再对课文进行探究,而使用最原始的办法抄,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导致预习的最终成果并不理想。

3.预习习惯

另外,语文预习的习惯也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把课前预习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有资料显示,一个班级内语文课前主动预习的同学约占40%左右的比率,而不预习或偶尔预习的同学却占60%左右的比率,这种现象说明具备主动性的学生不多,但不重视课前预习的同学却占多数,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并没有将课前预习当成自己的习惯。那么,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学生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多半与教师预习作业的布置和家长的要求有关。因此,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良好的态度,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那么,学生自然就不会进行课前的预习了。

二、解决对策

1.进行有效指导

众所周知,教师的指导是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那么怎样的指导才算是有效的呢?第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具体可以通过对预习的交流、晨读时的沟通、典型例子的引导等各种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并提升对预习的兴趣度,最终按时、自觉、有质量地去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其次,教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预习指导,对语文课前预习提出相对具体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指导不仅是针对学优生,也要针对学困生,要做到预习指导因人制宜。最后,要对预习成果进行检查,才能落实预习的目的,并且要及时地进行反馈,以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这个反馈不仅是教师的检查反馈,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反馈,在相互的点评讨论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学习到更多、更有效的预习方法,使得学生更喜欢课前预习,并形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

2.家长的配合

既然教育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那么,语文课前预习自然也是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多数家长并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因此也不会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也就无法完美地配合教师。其实,多数原因还是和家长的文化水平有关,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所以,多数家长认为预习不预习都无关紧要,或是认为课前预习纯属浪费时间。另外,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市场的深入,家长的各方面压力也越来越大,造成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监督不到位,基本上是对其听之任之,就更别说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的良好态度了。再加上课前预习的习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培养,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着娇柔、意志力薄弱等的缺点。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监督检查,尽可能地配合教师,帮助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定期检查预习成果

预习完成后,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进行检查评比,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自己的预习成果,并提升预习的积极性。一般可以采取三种方法进行预习成果检查:其一,学生分小组、同桌之间互相进行检查,并对不同意见进行相互探讨,对于那些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课堂上提出并解决。这种方法的检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习到其他同学更优质的预习方法,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其二,教师对预习的成果进行批改,或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抽查、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对新课的了解程度,并将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采取各种方式手段,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必要性。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进行自查,将自己预习的成果与教师所教的内容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又有哪些方面的缺陷。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一方面能让他们获得巨大进步,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加以完善,从而更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只要教师针对他们的特性,对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以及及时抽查点评预习结果,就能解决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张文平.城镇边缘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2014(08):175-176.

小学一年级语文《你姓什么》教案 篇12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学习部首左耳旁、右耳旁。初步学习根据字的组合区别同音字或音近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一些表示人姓的字;句子不少于2句。

3、学习向家长询问自己名字的来历,在用几句话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题

1、猜字谜:“女学生”三字当中去一字,它是什么?(姓)

2、每个人的名字有两部分组成:姓和名。中国人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姓和名)

3、出示课题(齐读)

4、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内容就是和许多人的姓有关系。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数数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姓?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圈出表示姓的字。

3、交流出示:胡—吴 张—章 姜—蒋 许—徐 程—陈 李—吕 孙—郑

4、教学第一节:出示该节,学生自由读句子,学习生字“吴”

(分男女生读、师生问答读、读出问答句的不同语气)

5、学生发现:胡和吴可以分成“古”与“月”,“口”与“天”,读音上也较相近。

师指出:这几组表示姓的字中不少是有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而且有同音字或音近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后六组姓。

6、学生交流中师适时知道:

(1)重点指导读音:

美女姜,第一声;双人徐,第二声;耳东陈,前鼻音;子小孙,平舌音;读音要分清。

(2)重点指导字形:

耳东陈,左耳旁;关耳郑,右耳旁。(叫号游戏)完成描写练习。

(3)重点指导字义:

张:除了用在姓氏上,还可以表示量词,例如:一张纸。

章:除了用在姓氏上,还可以组成其他词语。游戏:一字开化(张嘴、张开、张灯结彩、文章、章节、规章制度……)

7、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问答句的不同语气。(同桌对读、男女声问答读、集体读)

8、课文大家都会读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在生气,说小朋友把它给忘了,

9、学习生字:弓(说说识字的好方法)

三、做游戏,复习巩固

1、放鞭炮(读生字)

2、摘星星(背诵课文)

四、读说编,拓展延伸

1、读句子(出示):司马光,姓司马。

诸葛亮,姓什么?

诸葛亮,姓诸葛。

(1)读了这段儿歌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2)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的名字中的姓是有两个字组成的,这就是复姓。

(3)你知道哪些复姓?你们可以回家请教家长,也可以看看“百家姓”。(欧阳、上官……)

五.课后作业

1.说说你的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意思?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登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b.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a.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b.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c.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难点

理解和体会最后一粒豆的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

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

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解决:

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个囚犯”

“一个小花园”

为什么——了不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难点

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经历,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三、探讨解决问题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找出童话中相关内容,品读体会。

点拔:豌豆苗的成长让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心情也开朗起来。这样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小花园”又是什么样子?前后描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点拔: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因为青苔缝隙小,不能动弹,被裹得严实;说像“一个小花园”是因为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现在豌豆苗要开花了,小女孩就拥有一个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园。

3、体会小豆子的发芽、开花,给窗子里躺着的生病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荚里的一粒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子们这么可爱,你一定有很多话对他们说,先说一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小城凤凰》教案 篇15

1.本课的设计以“是什么样的美让作者在天涯海角都为它而骄傲?”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

2.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并让这种感受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3.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在读中升华。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的收集、教师的展示、文章的学习,了解凤凰,读懂课文。

2.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领略小城凤凰的自然美和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领略小城凤凰的自然美和作者的情感,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情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一下凤凰小城,谁来说说小城凤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凤凰,一起去细细品味一番凤凰的美。(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提出疑问,直入主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时侯生活在故乡的作者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而现在他又是怎样想的?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又是什么样的“美”让作者在“天涯海角都为它而骄傲”?(请大家认真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找找作者抓住了哪些地方的美来进行描述。)

交流: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地方的美?(师随机板书:城墙、大桥、街道、清泉)在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请把你最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

2.(课件展示城墙图片)引导看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城墙的。(出示句子)请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遍,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绣)从这个“绣”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名读,齐读)

3.作者常常漫步在家乡的桥上,凤凰的桥有什么特别之处?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大桥的?谁来读读?(出示大桥图片)这座大桥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引导看图)如此美丽的景色,不仅作者喜欢,连我们也禁不住想到那里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大桥的美,去体验一下青山白塔的迷人!你能读出这种美,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吗?(齐读,赛读)

三、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1.走过如画的大桥,我们再到街道上去瞧瞧。请大家闭上你的双眼,听老师读3、4自然段,发挥你的想象,看看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师朗读后,指名说)

作者把自己的家乡生活描写得如此形象,说明作者对家乡生活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热爱、怀念)请大家自己把这两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家乡的人文风情,读出作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接下来我们再来品尝一下作者故乡的清泉(课件出示清泉)哪一个自然段是描写清泉的?谁来读一读?

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清甜的泉水,让人们心情变得怎样?(心旷神怡、陶醉、忍不住诗性大发……)所以作者说——好的诗应该是从这样的地方才能产生的。如此美的凤凰,给作者留下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齐读。

3.小结,体会作者情感

这里山美、水美,处处都美,难怪作者说“无论走到哪里也还是觉得自己的故乡好。”(板书:故乡好)

(1)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板书:热爱、怀念)

(2)讨论交流,深入主题:既然这里如此美好,为什么这里的孩子总想奔赴他乡呢?这里的孩子们是怎样想的? “翻阅另一本大书”指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凤凰是美丽的,但它又实在太小了,虽然我们很热爱家乡,但是外面的大千世界对我们充满了诱惑,使我们总想奔赴他乡。那么同学们也是否如凤凰的孩子们一样,尽管我们的东江湖很美,尽管我们也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但总想走出这里的大山,去翻阅另一本大书呢?那老师送你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但是,我得提醒你们,无论将来你走多远,我们的根还在生育养育自己的家乡!

五、小练笔

你能否也像作者一样,写写自己的家乡,写写我们美丽的东江湖?

附:板书设计

城墙 美

小城凤凰 大桥 美 故乡好 热爱 怀念

街道 美

上一篇:家长常见问题解答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认知环节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