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精选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
一、读
1、认读字:大声读三次,要求:读准字音,手指、眼看、心记。再在文中找出来圈住注音,加深记忆,认会认读字。
2、会写字:大声读三次,要读准确,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弄清每个字的部首。认真地将每个字按笔顺书空一次。
3、读课后词语两次,书空一次。
4、大声地至少将课文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破句。
二、标
1、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用“~~~”画出来 ,多读几遍。
3、在不理解的地方(词或句)用笔标出来,画上问号。并试着自己解决(可以查工具书、上网、问别人)
三、写:
1、描红:做到和书上的一样好。不求快,只求质量。
2、将每课的“会写字”分别组词至少三个,要组常用的好理解的词,以表格的形式工工整整地标在书上。
四、思:
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绘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2
一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从方法上予以指导, 保证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不像其他作业可以量化评价, 大部分教师放学之前布置作业, 其中一项就是预习下一课。学生不重视预习, 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甚至部分学生干脆不进行课前预习。看到有预习这一项, 部分学生很高兴, 数作业时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 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是否预习了。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 给孩子检查时也就问一下。久而久之, 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为改变这一现状, 开学初, 我把预习这一活动放到课内进行, 这可以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教师也便于在预习的方法上予以指导。预习的方法主要有:一读:读的方式很多, 有速读、默读、朗读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进行, 或者根据老师要求来选择。二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字词、句段, 用横线标出生字、生词;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用波浪线标出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用五角星标示重点语段;用问号标示对关键词或句子的质疑等。三查:查工具书, 解决生字、生词, 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四问: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 如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五写:高年级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二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 让预习紧紧为教和学服务
教师对预习的指导就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上, 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 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为高质量的教和学奠定基础。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 教师的预习指导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教材的训练重点设计要求明确、操作具体的预习练习, 对教师来说, 预习具有“侦察”作用, 应把它看做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
课堂预习形式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机械单调的预习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采取以下几种预习形式,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 搜集资料型预习, 拓宽学生视野
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等课文之前, 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这些习俗都渗透了哪些民俗文化?学生在搜集老北京的春节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 还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的春节民俗文化, 在搜集资料的同时, 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2. 表格型预习, 让学生自主掌握课文要点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之前, 我设计了表格,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究, 填写表格, 以掌握课文的要点。这一预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实验型预习,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在教学习作《我的新发现》这一内容时, 我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试验, 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鸡蛋浮起来的秘密, 也发现了胖大海在热水中奇妙的变化, 发现了一颗小小种子的力量。在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 这些意外的发现, 让学生兴奋不已。
4. 广泛阅读, 提高认识
学生在通过阅读, 尝试解决问题后,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条理。经过阅读, 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首先, 让学生发现课文主题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从而产生联想;其次, 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按照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去搜索、涉猎更广泛的知识, 从而产生阅读的新的广度和深度;最后, 让学生经过广泛阅读, 得到一种学习方法的强化训练, 有助于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和学习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3
关键词 预习 语文学科 个性化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33-03
新接手一个三年级班,发现学生的听课效率很低,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知如何下手。本以为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其实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让学生好好地预习,教师还专门让学生准备了一本预习本,每次预习都会交代要做什么。可实施下来,总觉得收效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觉得学生预习了和没有预习一个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表面看来,我们并没有抛弃预习的传统,然而,大多数语文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似乎仅限于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同时由于缺少有力的督导措施,使得学生对预习质量也不甚重视,往往敷衍了事。上课时一检查,会有一些学生连课文都读不流利,结结巴巴,这样的状况不得不令人尴尬无比。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预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那如何有效的指导三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一、心灵的启迪,让预习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
1.课前预习——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中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个优秀的演员需要不时地揣摩剧本,研讨角色,才能将所扮演的角色表现得有血有肉。学生面对文本,就如演员面对剧本,是需要不时研读、深化地了解。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学生远远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主角。因此,学生需进行课前预习,而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动脑,自己了解的进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课前预习,既让学生的自学才干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前预习——学生增强自信的源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其含义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学校里要找到自信。有了课前预习,很多学生能在课堂上抬起头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就能流利地、响亮地、充溢自信地朗诵;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就会更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有了课前预习,学生会有更多思考,会收回更多的质疑声。所以让学生们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要素里,绝对不能没有课前预习的功劳。
3.课前预习——师生平等对话的开始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进程中进行”。没有课前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太少,教师的知识储备远远高于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就会大打折扣。而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大大提高,相关知识的积聚也丰厚很多。在课堂上,教师的看法和作者的观念将不再“威望”,学生就不会盲从于教师的看法、文本的观念,他们有时会提出自己的见地或主张,甚至与教师争论。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与教师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真正学会预习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也就是所谓的“热身”。学生去预习了方知重难点在于何处,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师生方可产生共鸣。但如今学生课前的预习停留在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段落上。当然预习这些是必需的。但仅仅这远远不够,还需从更多方面进行预习。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预习方法的指点,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以下方法的尝试,效果颇佳。
1.常规性预习方法
第一,善用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查阅工具书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二,善做勾画。勾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勾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记号、作批注的方法对学生预习同样有借鉴意义。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这样一来,到上课的时候,学生听课时就会有所侧重,在课堂中质疑解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三,朗读想象。在学会预习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作品中的形象清晰、具体地浮现出来,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进入角色,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比如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我给学生的预习题目是这样的: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由于指向明确,学生在预习时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交流十分踊跃,体会深刻,朗读起来声情并茂,眼前有如出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丰收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啊!endprint
2.个性化预习方法
预习面向全体,分层要求。对于部分在预习中有困难的学生,需经常给予耐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学信心。孩子的潜力靠老师挖掘,只有让他们巩固预习的方法,有事可做,才有收获,全体得到提高。
(1)宏观把握——文体归类预习法
小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以记叙文居多。虽然新课标已经对文体做了淡化处理,但是作为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预习的重点是不同的。预习的文章和以前学习过课文在体裁上、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相似的,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以前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
(2)微观探究——质疑问难预习法
质疑中的“疑”可以从课后习题中寻觅。课后习题,通常是课文的主心骨,解决了这些就能体会课文。所以抓住课后练习质疑有利于协助学生了解课文。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中,课后习题中说:我们来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抓住“面包店老板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来体会“我”的行为才是改变面包店老板态度的真正根源,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的感悟就升华了。
(3)客观了解——资料收集预习法
如今,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多了,如图书、音像、网络……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应用这一点,查找作者的资料、课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等。这样,学生在预习实际中,既培育了自身搜集和处置信息的才干,又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如《蜜蜂》一文,课文记述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实验法来证明“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这一论点。课前让学生们去收集有关法布尔的生平资料,阅读《昆虫记》,使学生对法布尔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找资料是为了解疑,找资料更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充分地把各种资料应用到学生的预习中来,为课堂做足充分的准备,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4)主观交流——协同合作预习法
以往的预习一般是学生独自一个人苦思冥想,这使学生感到比较封闭,有了所得无人分享,有了困难无人分担,有一种孤立无援之感。因此,我同样很注重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为了让学生有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我每次进行单元预习时都会让全班学生选一个时间进行闲聊式的交流,美其名曰“预习吧”。让学生质疑、分析、朗诵,可以对同学的意见进行补充、肯定、扩大,亦可以反对、批驳、辩论,侃侃而谈可以,只言片语也无妨,只要求一点,每个人都要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乐预
检查是预习过程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叶圣陶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检查预习要结合年级要求,通过“真检验”,促使学生“真预习”,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懒散的孩子会敷衍塞责,不能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性与积极性。首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反省。课前预习可分为书面预习和行动预习两种类型。书面预习作业,收下去检查,在课前及时评价,表扬优秀,指出不足。行动预习作业,如读书,一让家长监督签字,二在课堂教学中抽查。而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的检查评价,则采用课前交流和课堂交流相结合,对于完成优秀的学生奖励“小小搜索家”称号,使学生乐于搜集整理各类资料,为课堂做足充分的准备。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懂得了: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只要有计划地认真启发,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可以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让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振村.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秀兰.学会学习从会预习开始[M].天津:天津市红桥区求真小学出版社,2002.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 篇4
对要学习的新内容先从头到尾默读一遍。别小看这个内容哦!对新内容的默读可以对新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大脑里形成初步的认识。
对于未来孩子的学习,默读本身也是必须锻炼的一个内容。
例如,在理解考试题目要求时,如何能快速的找到关键点全凭孩子的默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们才把默读放在第一位。
语文预习之二 “标段”
“标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标出小节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语文预习之三“标生字词”
1. “画圈”:对照课后生字,把需要“学会”的一类生字,在课文中用“○”画出。课文中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无明显标志,用“○”画出后,在读课文时学生会对自己画出的一类生字有所重视,印象也会比较深刻。实践证明,通过“画圈”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很好。
2. “画二类生字”:对照课后要求把二类生字用“△”在课文中画出,这样就更明确了二类生字“会认”的要求。
标注过程本身就是孩子对自己认为的难点进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过程。
上课40分钟很难保证低年级的孩子能时刻专心致志,他在预习阶段标注好了重点词语,即使他有些分心,也会在老师讲解这些字词时留意记录。
语文预习之四 “读”
大声的、有感情的把课文读两至三遍,同时再次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句或者段落意思。
同时,在这个阶段也是锻炼孩子朗读能力的时候,带着感情朗读课文本身就是对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锻炼。
还可以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语文预习之五 “组词”
给课后重点的字组词。这个阶段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完成,不仅对重点词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学习工具也得到了锻炼,是不是一举两得呢?
语文预习之六“思”
尝试着回答一下课后的问题。
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和资料 篇5
水源(shuǐyuán) 小调(xiǎodiào) 空调(kōngtiáo) 蔬菜(shūcài) 捕鱼(bǔyú) 忙碌(mánglù)小(xiǎo)镇(zhèn) 工具(gōngjù) 具(jù)体(tǐ) 置身(zhìshēn) 布置(bùzhì) 早晨(zǎochén) 唤醒(huànxǐng) 油菜(yóucài) 淳朴(chúnpǔ) 介绍(jièshào) 态度(tàidu) 步态(bùtài)轻盈(qīngyíng) 各(gè)式(shì)各(gè)样(yàng) 遥(yáo)遥(yáo)相(xiāng)对(duì) 不(bù)由(yóu)自(zì)主(zhǔ) 目(mù)不(bù)暇(xiá)接(jiē) 蹦(bèng)蹦(bèng)跳(tiào)跳(tiào)
13、《日月潭的传说》
日月潭(rìyuètán) 水潭(shuǐtán) 斧头(fǔtóu) 剪刀(jiǎndāo) 轰隆(hōnglōng)轰隆(hōnglōng)
社会(shèhuì) 组织(zǔzhī) 织布(zhībù) 决心(juéxīn) 高山(gāoshān)峻岭(jùnlǐng) 严峻(yánjùn) 千辛万苦(qiānxīnwànkǔ) 辛苦(xīnkǔ) 幸福(xìngfú) 吞吞吐吐(tūntūntǔtǔ) 守着(shǒuzhe) 看守(kānshǒu) 雄(xióng)伟(wěi) 欢(huān)笑(xiào) 难(nán)过(guò) 腾(téng)空(kōng)而(ér)起(qǐ)
14、《儿童和平条约》
宣告(xuāngào) 疾病(jíbìng) 仇恨(chóuhèn) 无家可归(wújiākěguī) 给予(jǐyǔ) 探索(tànsuǒ) 恐惧(kǒngjù) 悲伤(bēishāng) 战争(zhànzhēng) 武器(wǔqì) 消灭(xiāomiè) 破坏(pòhuài) 饥饿(jīè) 足够(zúgòu) 生命(shēngmìng)之(zhī)源(yuán) 洁净(jiéjìng) 幻想(huànxiǎng)
15、《画里少了什么》
搬动(bāndòng) 画卷(huàjuàn) 卷起(juǎnqǐ) 珊瑚(shānhú) 五(wǔ)册(cè) 班级(bānjí) 斑马(bānmǎ) 绘画(huìhuà) 除法(chúfǎ) 剩余(shèngyú) 一群(yìqún) 联合(liánhé) 铺开(pūkāi) 显眼(xiǎnyǎn) 其中(qízhōng) 争先恐后(zhēngxiānkǒnghòu) 讨论(tǎolùn) 道理(dàolǐ) 共(gòng)享(xiǎng) 胡(hú)须(xū) 漫(màn)长(cháng) 烤(kǎo)火(huǒ) 白(bái)纸(zhǐ)
16、《说声“对不起”》
挨打(áidǎ) 超越(chāoyuè) 陆地(lùdì) 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 错误(cuòwù) 彼此(bǐcǐ) 道歉(dàoqiàn) 凑拢(còulǒng)难受(nánshòu) 集体(jítǐ) 铅笔(qiānbǐ) 边沿(biānyán) 陈列(chénliè) 支持(zhīchí) 任何(rènhé) 班主任(bānzhǔrèn) 原谅(yuánliàng) 晾晒(liàngshài) 结束(jiéshù) 一(yī)束(shù)花(huā) 分分秒秒(fènfēnmiǎomiǎo) 支支吾吾(zhīzhīwúwú) 固(gù)执(zhí)自(zì)私(sī) 承(chéng)认(rèn) 划(huá)破(pò) 不(bù)知(zhī)所(suǒ)措(cuò) 满(mǎn)脸(liǎn)通(tōng)红(hóng) 期(qī)待(dài) 责(zé)备(bèi) 责(zé)怪(guài) 奇(qí)怪(guài) 抚(fǔ)摸(mō) 鼓(gǔ)足(zú)勇(yǒng)气(qì)
17、《翠鸟》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6
作者|十一
第一要大声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学习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课文可以多读几遍,一开始对新课内容不熟悉,读的会比较慢,没那么通顺,可以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
之后再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大声朗读,在朗读过程要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感,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或者做上标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以此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文中意思。
第二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文章里的生字词圈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这个字的读音、部首……对于词语的理解要掌握好,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查下字典或者通过上下午来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7
一、学生预习低效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不够,对于有弹性的预习要求完成得不是很及时、到位。因此不少学生在课前不预习,或者预习也是简单的读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抄写生字,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本不去思考,更不用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教师方面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对学生说今天预习第几课,而学生根本不知道预习什么内容,怎样进行预习。老师每次布置预习的内容几乎一样,重复单调,长期下来学生对预习也就没有了兴趣。平时老师对于学生预习检查反馈也流于形式,有时检查有时不检查,对于预习的内容检查得也不全面,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预习的效果很差,学生也没有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三)家长方面
由于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不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对小孩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检查,也有的家长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不理不睬,因此不能督促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二、学生预习低效的改进策略
(一)明确预习的目的,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可以帮助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在上课时找到学习的重点。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否则不管预习有多么重要,如果学生对预习没有兴趣,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在课上检查预习时,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发言,并对他进行表扬,然后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预习的,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表扬和奖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于预习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农村学生对于怎样进行预习,头脑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让他们直接预习,就会使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从而对预习产生害怕的心理,预习就会敷衍了事,或者不预习。对于语文课前预习,教师一定要从开始就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生字标上读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记住字的写法,并描红、仿写将生字写好,利用字典或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同时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时,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与文章中心有关的语句,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3)细读课文,质疑问难。这次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地阅读文章,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独特想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读书标记,标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对于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词句的旁白处写写看法,有条件的可以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对于以上要求,开学初我们可以将预习的要求打印好发给学生,让学生贴在语文书的首页,学生每天预习时对照要求进行,同时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其中的几点要求进行预习,使预习真正具有实效性。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
我们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将预习作业设计成图文结合的方式、表格汇总的方式、表演剧本的方式、学生出试卷的方式等,也可以发放预习卡让学生预习后完成,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检查反馈,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学生一两天预习不觉得困难,但是让他们坚持不懈地预习却很困难。因此,怎样通过检查反馈让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这是许多老师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1)课堂检查。每次上课,老师可以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利用抢答、板演、实物投影、指名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下次进行预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学生检查。每天让学生对自己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自评、打分;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相互检查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检查是否预习了?预习的要求是否都完成了?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惑?等等。小组长汇总记载检查的结果,公布在相应的表格中。
(3)单独抽查。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同学个别交流,检查学生的语文书和预习作业本,了解他们的预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表扬或鼓励,督促他们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4)集中考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一两个适当的机会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集中考查,然后进行反馈,通过表扬、鼓励和批评等手段督促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五)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每天家长接送学生的时机,利用QQ、微信、手机等通讯方式,利用家长会等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合作、交流、分享,告诉他们语文预习的重要性、语文预习的方法等,让家长对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预习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运用方式
语文教学处于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于中文的喜好程度,同时作为小学生阶段的基础学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情况一直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前状况
1.语文教学的一般形式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识字能力和对于中文的简单运用能力,而且在该阶段学生从对中文的拼音和简单汉字的认识和写作再到对简单词语的运用组织等,这些过程都是这个时期需要掌握的重点,但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现阶段语文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重视语文的基础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简单的成语时往往就会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于成语的记忆和理解,如在讲解“破釜沉舟”这个典型成语时教师一般会将该成语的主要角色项羽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情形下所指定的战略方式讲一遍,这也是“破釜沉舟”成语的由来,而如果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可以事先了解该成语的由来并且对相关人物的情况基本明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2.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始终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学习习惯的管控都关系到学生对基本语言的掌握情况,因此在面对具体的语文考试或者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应对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学生强调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学习的前期阶段还是后续的巩固阶段,学生都需要从课堂上的知识互动阶段到课后的补充阶段强化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因为汉语作为所有语言中比较复杂的语言之一,一直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重点内容。而小学语文的学习正是学生在初期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学生牢固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
二、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从教师的教学层面出发需要注意的要素
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掌握情况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主要方向分析的,而且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基本的授课节奏负有主要责任。比如在语文考试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虽然语言的基本运用情况同语文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语言的书面运用能力和对一些基础语言的掌握情况确实是可以通过某些考试得到一定的体现,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基础理论知识运用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重要部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则需要在具体的活动中体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人为地组织一些文艺性质的晚会或者是读书沙龙形式的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活动局面的掌控能力,因为语感需要学生在对语言的运用上对其进行分解、理解、体会,并且可以将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等场所的语言感知能力结合起来培养,教师可以营造这种教学氛围。
2.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可以有较好地表达意愿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上首先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意识,这是语言运用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具有自我发现的欲望和意识才能去实践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具体词语和句子,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用的实践方法,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也主要是通过其在学习中不断运用教师所讲授的词语。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非常期望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不仅是对教学的鼓励更是传递语言文化的最好手段,所以说语言的基础运用关系到学生对小学阶段语文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教学预期效果,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于自我知识掌握的认同感。以上基本情况都是建立在学生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具有发言表达的欲望,这也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以及尽快摆脱腼腆性格的重要一步。
总体来看,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逐渐注重学生对基础语言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教学目前不单单是建立在对学生基本的语文学习成绩上,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语言的运用能力侧面反映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我国语言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李花影.浅议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4).
[2]王康.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小学四年级语文怎么预习 篇9
课前:按照预习的相关要求做。
上课:在专心听讲的同时,指导学生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动笔做简单记号,如:圈、三角号、圆点等,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
课下:再去整理,能掌握所学内容的一大半。
(二)、课后复习的习惯
每天回家整理当天的学习笔记,对不懂之处、重难点加以小结,学会归纳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查找自己的疑惑之处,能通过讨论、请教弄懂,力争做到“堂堂清、课课清”,不留学习的死角。
(三)、培养检查作业、及时订正的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不是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要求学生做到:
1、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并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作业环境,能随时随地坐下来安静的学习;
2、善于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
3、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4、读题认真:作业看清题目要求。
5、先复习有关内容再作业,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证;
小学六年级语文高效预习方法 篇10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安排预习,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进深。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开始可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要有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
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注意表扬鼓励,以激发预习兴趣。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后,预习就可安排在课外。
二、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预习时间要在服从整体学习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自学能力,建议安排在星期天进行一个单元课文的预习。尤其现在的语文课本大多都以主体单元的形式呈现,进行单元整体预习有利于学生发现同类课文的共性特点,区别写作个性特色。
三、正确的预习方法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善于质疑等能力。小学语文预习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
1、通
通读课文,正音,理解新词(联系上下文,查词典,写近义词,造句),设法牢记生字(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扩词。
2、查
通过查资料,了解文中主人公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思
(1)读标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几段?把段意写在课本上。
(3)哪一段是重点段?它主要讲什么?作者在这一段中表达了什么?它与其它段 有什么联系?给这段写一个简单的评语。
(4)写人、记事的文章)怎样理解主人公的言行和神态?怎样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5)能写出中心思想吗?
(6)文章用到了哪些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写作文有什么启发?
(7)通过阅读和自学,已经弄懂了哪几个问题?是怎样弄懂的?
(8)对本课的学习,我希望老师给我们哪些帮助?我有好建议吗?
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17
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自主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完成课前的自主预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课前自主预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高年级阶段一般是指小学的五、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所以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都要有一个相应的提升,为小升初打好基础。而完成自主预习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也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完成得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地预习策略,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都是语文自主学习的一部分。自主预习是说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阅读相关的课文及材料,初步有一个自己的见解,自我掌握学习的重点,标出学习难点所在,然后等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如果学生没有提前进行预习,等到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很難消化全部的知识。而预习后再根据教师的解释,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事半功倍,记忆也会加强。
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故事》这一课时,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对成语故事的来源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哪些是神话传说,哪些是寓言,哪些是历史事件,那么教师在进行分类的时候自己就不会觉得那么突兀,会理解教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划分。所以说,课前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自主预习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才能够更好地探索未知的新领域、新知识,为自己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我们根据目前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措施。
一、调动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兴趣与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把课前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就要调动起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来看待,只有这样,让预习成为一种兴趣,成为带动自己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才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引发他们对语文本身的喜爱,进而把他们带入一种热爱学习的状态。
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可以组织那些爱好提前预习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次座谈,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可以组织一次“预习有什么好处”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宣传预习的好处,让同学们意识到预习的功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
其次,让学生们体验到预习的好处。在学生们认识到预习的好处以后,把预习付诸实践的时候,要及时让学生们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可以建立一种奖励机制,奖励那些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定期进行评选,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预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预习之中。
最后,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适量、要因人而异。教师要保证学生都能完成预习任务,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分配不同的预习任务。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只要他们熟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且理解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即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自主就课文进行提问,看看自己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样分层布置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保证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字词、阅读、作文,所以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语文的预习效率。
首先,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对这些生字词有初步的了解。熟读课文后要能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是叙事还是写景,大体能复述课文,还要对作者有一个初步了解,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其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对课文进行段落的划分,总结归纳出段落大意,然后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关键语句,重点词语也要勾画出来,并在其旁边进行简单的批注。这样当老师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对比自己的预习成果,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最后,要带着问题重新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理解关键语句的思想在文章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自己对这篇文章有何感想等等。例如,在预习《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是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学了课文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并且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三、对预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查
在学生完成预习内容之后,一定渴望教师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评价,因此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只有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了检查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学生的预习热情才会持续,才会有更大的精力投入下一段的预习之中。首先,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效果,把握他们预习的总方向,对于在预习中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预习不是那么认真的学生给予提醒,与他们沟通交流,对于预习情况有所进步的学生更要表扬。其次,教师要适时地抽查学生的课本与笔记,了解他们预习情况的同时还能收集他们的预习问题,结合自己授课的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在上课时有所兼顾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高速有效的进行。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2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老师在提优补差方面深感力不从心。就一篇古诗的背写作业, 优等生往往一遍就能熟记掌握, 而学困生要达到正确背写, 需要五六遍, 甚至对于某些学生需要反反复复的十几遍。这就更不用说阅读、写作等方面了。为了照顾到学困生, 满足他们作业的需要, 将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得过于简单、重复和机械, 势必会浪费优等生的学习时间, 降低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和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矛盾, 笔者认为对作业难度分层就显得紧迫和必要了。老师布置和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时, 将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进而满足不同学生作业的需要。比如说, 对于古诗预习作业的设计, 对于学困生, 要求他们熟读背诵古诗;而对于优等生,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 还要求他们尝试着理解古诗词句的大意, 及其古诗中所蕴藏的诗人情感、思想等等。
二、对作业量进行分层
作业量是影响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委明文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 三到六年级可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然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成绩, 盲目地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作业质量不高, 偷工减料、抄袭蒙混过关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 需要老师把握控制好作业的部署量, 做好作业量的分层工作。为了提高后进生的作业质量, 确保后进生“吃得消”, 应适当地减少他们的作业任务量, 消除作业负担的消极情绪, 促使他们真正做到“好作业”“乐作业”的效果;而对于优等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书写速度较快、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较高, 可以适当地布置较多的作业任务, 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达到“吃得饱”的状况。
总之, 分层设计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除了从作业难度、作业量两个方面分层之外, 还可以从作业时间、作业对象和作业形式等方面进行分层, 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3
爱恨 冷漠 雪中送炭 索取 奉献 科利亚 发呆 猜谜语 拴住
逗人 缩小 遥远 哭泣 健康 两则 白纱裙羡慕 布料 两套书
贵州 邮寄 路费 赠送 展翅欲飞 踏歌 潭水 日历 贡献
肯定 扇子 确定 发愁
二、字音区分。
1、翘舌音:始 拴 食 纱 舟 扇 愁
2、平舌音:索 猜 缩 操 则 昨 赠
3、后鼻音:奉 永良 康 赠 汪 贡
三、听写。
美丑 永远 饥寒 温饱 冷暖 贫富 户口 亚军 如何 汪洋
角落 四周 病床 开始 张扬 寻食 哭泣 优良 乘客 音乐
双份 体操 场所 粉笔 昨天 晴空 姑娘 妹妹 读书 小舟
四、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五、多音字组词。
好 hǎo (好人好事) 乐 lè(快乐)
hào (好奇爱好) yuè(音乐 乐曲)
假 jiǎ(假如)jià(寒假 放假 假期 假日)
六、造句。
可爱的: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高兴地:他高兴地叫了起来。/他看着本子上的小红花高兴地笑了。
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许多漂亮的衣服。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七、词语搭配。
秋天的(图画) 健康的(身体) 绿色的(田野) 火红的(太阳)
心爱的(裙子) 遥远的(地方) 美丽的(秋天) 羡慕的(眼光)
快乐地(唱着歌)兴奋地(叫了起来)悲伤地(哭了)
高兴地(跳了起来)
八、加标点符号。
(1)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2)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3)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4)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4
课前预习.(人人必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悬崖()喧哗()倾跌()倔强()
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3.轻声诵读这首小诗,说说你在音韵上的新发现。
4.用下列词语造句。
倾听:
寂寞:
倔强: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快乐时光急中生智
我报名参加了口才训练班。第一天上课时,老师要我们先行自我介绍,并说明参加训练
班的动机。
轮到我发言时:“噢……”半晌接不下去,最后终于冲口而出:“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
要参加口才训练班的原因了吧!”
课堂练习.☆(人人必做)
1.诗歌第一节中的“那边”和第二节中的“那里”意思相同吗?
2.“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这里用了什么修辞?好处是什么?
3.“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这是
诗的第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课后作业
☆(人人必做)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悬崖边的树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悬崖边的树的特点是什么?
2.你觉得悬崖边的这棵树指的对象是什么?
3.“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结合诗的第一句,你觉得这“风”除了指自然界的风之外,还可理解成什么?整句诗的大意又该如何理解呢?
4.诗中的“树”为什么要倾听那些喧哗和歌唱?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入这棵树中,使树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B.在诗中诗人处处是在写树,然而又是处处在写人,处处在写人生战场上的坚强战士。
C.全诗描绘了一棵树,它远离森林,孤独而又寂寞,目的是为了强调个人和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D.本诗是凝练而含蓄的,这种凝练而含蓄的艺术描写,深化了诗歌的象征意蕴。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查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了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地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6.在第一小节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刻画“鱼化石”的前身?
7.从本诗中你知道“鱼化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8.这首诗共七小节,可以把它分成几层?并说说你的理由。
9.作者写鱼化石,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链接
10.(2010湖南株洲中考)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5
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预习是指在教师讲授之前进行一定的阅读,从而做到大体上熟悉教材以及要学习的内容。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小学生预习,学生一开始会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预习。这时老师一般会告诉学生诸如将自然段标出序号、画出一些优美的句子、找出过渡段等。老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预习的入手方向,但学生却在很大程度上误认为预习就是进行以上的几个步骤,甚至文章都不会去读,这恰恰本末倒置。
实际上,预习是要大体上弄明白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它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式。如果坚持养成语文预习的好习惯,那么就可以快速弄明白文章的内容,将会使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预习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的,应该作为一项主动的学习行为,而非被迫去做,从而草草糊弄了事。明白了预习的含义,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思考预习都有哪些积极意义?
二、预习的作用
1.熟悉教材,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听
在老师讲一篇文章之前,学生通读一遍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课前问题、课后习题等,可以基本做到了解课文的大致脉络与文章要表达的含义。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讲授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听讲,对于自己已经明确的问题则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对于不是很明确的地方则要重点听,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2.通过预习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便于日后复习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一定的预习,那么一定会留下一些印象,对于不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尤其是对于古诗、文言文的预习,预习过后,在课堂上则可以流利地读出来或背诵下来。而对于不预习,只是上课才翻开教材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听过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我们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我们经过初步地学习,再次看到的时候则会充分调动之前的记忆来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服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
3.通过预习课文,会产生一定的自我理解或思维的顿悟
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一方面验证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让老师来做评判。实际上,如果学生的看法是正确的,学生则会产生极大的自信,从而在日后更加倾向于主动预习;如果学生的看法是错误的,老师也不会直接指正,而是鼓励学生思考,在日后的继续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所以说,预习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的培养。
三、预习的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要重复阅读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即使不用刻意去理解,也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古诗、古文等,则更需要反复读、反复揣摩词句的意思,也要进行一定量的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默写是熟读与背诵最好的办法,一开始可以抄写,在熟悉之后则可以尝试默写,如果达到了可以默写的程度,那么自然可以流利地朗诵。
2.要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想一想几个问题,比如说在预习鲁迅的《故乡》时,就要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该文章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等等。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提不出问题来,那么阅读也只是泛泛而已,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提出的这些问题,并且在字里行间、作者的用词中去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等,一个作家在写文章时一定会通过用词或表达手法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学生只有读出这样的内容,才能达到理解作者内心活动的高度。
3.学生还要多方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更多关于文章的信息
如今互联网异常发达,在各种搜索引擎上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不会的字词或理解不了的地方,便可以上网查找,自行学习,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获取资料的手段,比如说其他文献资料、教辅材料等,以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
总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过程中,预习发挥的作用异常关键。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要明白预习的真正含义,要正确发挥预习的作用,而不是浪费时间以应付老师检查。此外,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即通过预习可以熟悉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以便于日后的学习以及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顿悟等。在理解了预习的含义以及明白了预习的真正意义之后,也要掌握预习的方法,提前阅读,反复阅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途径获得更多资料,从而更加完整地理解课文等,以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四年的语文学习,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同低年级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在难度增大、内容变多、范围更广。因此,在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对于所学内容提前预习就变得异常重要。主要从语文预习入手,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预习的作用及其方法等。
关键词:预习,熟悉教材,阅读,查阅文献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怎么预习08-15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11-07
小学生语文五年级预习要求12-18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07-11
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读查标画思10-23
小学三年级语文题库07-24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0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06-18
语文学科小学三年级总结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