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精选1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1
(一)、培养认真看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按阅读顺序训练学生读书先看题目,然后粗读,了解课文梗概,再细读逐字逐句地理解全文内容;最后根据课后习题要求,精读深思,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层次和中心思想,写好学习提纲和读书笔记。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读物的阅读方面去。
四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时,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到手脑并用,不仅要划出生字新词,利用拼音读准字音,利用组词或看插图理解词义,还要运用读、划、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词语、中心句、段落、疑难问题等。在边读边想的同时,细细品味文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处理材料,以及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要说明的人、物、事、景的。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三言两语写在书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二)、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四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处于提高阶段,更要抓好课外预习,让学生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等。按“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从粗读、细读、精读中理解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习思想,解答疑难问题,进行效果检查。每次预习都要确定一个重点,布置适当的预习思考题,逐步提高要求,强化制度。
(三)、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在课堂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三心”,即在倾听时做到:
一是认真: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和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
二要耐心,学会尊重。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
三要边听边想,在听取他人说话时,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说”、“思”并重,相互促进。逐步学会补充发言。
(四)、培养书写工整、乐于识字的好习惯
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五)、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2
一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从方法上予以指导, 保证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不像其他作业可以量化评价, 大部分教师放学之前布置作业, 其中一项就是预习下一课。学生不重视预习, 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甚至部分学生干脆不进行课前预习。看到有预习这一项, 部分学生很高兴, 数作业时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 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是否预习了。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 给孩子检查时也就问一下。久而久之, 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为改变这一现状, 开学初, 我把预习这一活动放到课内进行, 这可以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教师也便于在预习的方法上予以指导。预习的方法主要有:一读:读的方式很多, 有速读、默读、朗读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进行, 或者根据老师要求来选择。二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字词、句段, 用横线标出生字、生词;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用波浪线标出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用五角星标示重点语段;用问号标示对关键词或句子的质疑等。三查:查工具书, 解决生字、生词, 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四问: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 如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五写:高年级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二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 让预习紧紧为教和学服务
教师对预习的指导就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上, 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 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为高质量的教和学奠定基础。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 教师的预习指导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教材的训练重点设计要求明确、操作具体的预习练习, 对教师来说, 预习具有“侦察”作用, 应把它看做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
课堂预习形式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机械单调的预习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采取以下几种预习形式,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 搜集资料型预习, 拓宽学生视野
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等课文之前, 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这些习俗都渗透了哪些民俗文化?学生在搜集老北京的春节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 还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的春节民俗文化, 在搜集资料的同时, 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2. 表格型预习, 让学生自主掌握课文要点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之前, 我设计了表格,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究, 填写表格, 以掌握课文的要点。这一预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实验型预习,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在教学习作《我的新发现》这一内容时, 我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试验, 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鸡蛋浮起来的秘密, 也发现了胖大海在热水中奇妙的变化, 发现了一颗小小种子的力量。在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 这些意外的发现, 让学生兴奋不已。
4. 广泛阅读, 提高认识
学生在通过阅读, 尝试解决问题后,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条理。经过阅读, 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首先, 让学生发现课文主题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从而产生联想;其次, 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按照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去搜索、涉猎更广泛的知识, 从而产生阅读的新的广度和深度;最后, 让学生经过广泛阅读, 得到一种学习方法的强化训练, 有助于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和学习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3
关键词:预习;问题;解决对策
一、语文预习问题
1.预习态度
对预习影响最大的还是态度,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一个班级内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是必须的,也都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于课前预习是抱有不赞成态度的。不过,这些学生虽然认为课前预习很重要,但在实际预习时,往往行动都不够积极主动。有资料表明,虽然有极少数的学生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但敷衍人数的比率却还是高达77%左右。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表面上虽然知道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却没有充分采取行动去落实,在对语文课前预习方面的态度并不积极。特别是当遇到预习的难题时,一个班级内只有一半以上的人会选择标上记号,等上课时向教师问清楚;而剩下的却是直接忽视这些难题。所以,扶正学生预习态度,消除学生预习中对难题的畏难情绪,是语文老师施教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大问题。
2.预习方法
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该采取怎样的预习方法?各个预习的要求该怎样才能落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并非高年级学生,他们虽然求知欲强,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如果没有教师具体明确的方法指导,他们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毕竟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天才,可以聪明地将教师教过的方法融入预习中。所以进行预习的时候,学生会失去方向感,面对课文无从下手,渐渐地,他们也就不会再对课文进行探究,而使用最原始的办法抄,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导致预习的最终成果并不理想。
3.预习习惯
另外,语文预习的习惯也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把课前预习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有资料显示,一个班级内语文课前主动预习的同学约占40%左右的比率,而不预习或偶尔预习的同学却占60%左右的比率,这种现象说明具备主动性的学生不多,但不重视课前预习的同学却占多数,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并没有将课前预习当成自己的习惯。那么,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学生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多半与教师预习作业的布置和家长的要求有关。因此,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良好的态度,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那么,学生自然就不会进行课前的预习了。
二、解决对策
1.进行有效指导
众所周知,教师的指导是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那么怎样的指导才算是有效的呢?第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具体可以通过对预习的交流、晨读时的沟通、典型例子的引导等各种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并提升对预习的兴趣度,最终按时、自觉、有质量地去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其次,教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预习指导,对语文课前预习提出相对具体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指导不仅是针对学优生,也要针对学困生,要做到预习指导因人制宜。最后,要对预习成果进行检查,才能落实预习的目的,并且要及时地进行反馈,以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这个反馈不仅是教师的检查反馈,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反馈,在相互的点评讨论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学习到更多、更有效的预习方法,使得学生更喜欢课前预习,并形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
2.家长的配合
既然教育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那么,语文课前预习自然也是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多数家长并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因此也不会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也就无法完美地配合教师。其实,多数原因还是和家长的文化水平有关,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所以,多数家长认为预习不预习都无关紧要,或是认为课前预习纯属浪费时间。另外,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市场的深入,家长的各方面压力也越来越大,造成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监督不到位,基本上是对其听之任之,就更别说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的良好态度了。再加上课前预习的习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培养,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着娇柔、意志力薄弱等的缺点。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监督检查,尽可能地配合教师,帮助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定期检查预习成果
预习完成后,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进行检查评比,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自己的预习成果,并提升预习的积极性。一般可以采取三种方法进行预习成果检查:其一,学生分小组、同桌之间互相进行检查,并对不同意见进行相互探讨,对于那些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课堂上提出并解决。这种方法的检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习到其他同学更优质的预习方法,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其二,教师对预习的成果进行批改,或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抽查、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对新课的了解程度,并将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采取各种方式手段,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必要性。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进行自查,将自己预习的成果与教师所教的内容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又有哪些方面的缺陷。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一方面能让他们获得巨大进步,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加以完善,从而更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只要教师针对他们的特性,对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以及及时抽查点评预习结果,就能解决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张文平.城镇边缘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2014(08):175-176.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4
作者|十一
第一要大声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学习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课文可以多读几遍,一开始对新课内容不熟悉,读的会比较慢,没那么通顺,可以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
之后再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大声朗读,在朗读过程要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感,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或者做上标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以此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文中意思。
第二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文章里的生字词圈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这个字的读音、部首……对于词语的理解要掌握好,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查下字典或者通过上下午来理解。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篇5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3、在课文后面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一标: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3、在课文后面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一标: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3、在课文后面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一标: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3、在课文后面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一标: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3、在课文后面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要求: 一标:
1、给课后的“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标拼音;
2、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词、四字词;
3、给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组词;
4、标自然段,并给自然段写段意。二读: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
三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四思: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并在课题上写下来;
2、思考书上小泡泡里的及课后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预习题 篇6
看拼音,写词语。
yánɡ yì yǔn xǔ wéi qiánɡ zēnɡ tiān xùn chì
( ) ( ) ( ) ( ) ( )
fù ɡài nínɡ shì chāi chú yú kuài lěnɡ kù
( ) ( ) ( ) ( ) ( )
一、读句子,按要求写词语。
1.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允许”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D.“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和“绽”字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二、根据下列各句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 2.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
3.聚精会神地看。( ) 4.行动没有道理,无理取闹。( )
三、写一写,读一读。
鲜花(盛开) 狂风( ) 绿树( ) 鲜果( )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错, 好习惯可使一个人终生受益, 尤其在学习中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 因此,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 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极有必要的。
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独立自学或合作自学, 是在课前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已被无数一线教师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 因为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而且预习过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喜悦, 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愚昧与无知。如果上课前, 学生已经识记生字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生平及相关的作品, 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等, 上课时教师就不用再花时间地去教那些学生已经明白和掌握的内容, 只要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给于必要的指导、点拨、评价就可以了。这样教师就可以用大部分的时间,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新知识方面的探究性学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预习的好处。
一、预习可以发现不足
大部分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都知道, 学生课前预习时都会发现许多不懂、不会的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前动脑思、动手查、用嘴问, 在课堂上认真听、主动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都知道, 预习有利于学生弄清重点难点所在, 便于带着问题听课, 便于和学生交流合作。这样, 学生的疑惑易解, 听起来轻松、有味, 掌握起来高效、主动, 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预习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反复地读、认真地查、大胆地思、细心地记、勇敢地问, 大声地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水平。
四、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
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有限, 预习时总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 等着在课堂上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 目的性就强了, 注意力就更集中了, 思考发言就更加积极大胆了。
教师布置预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 应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 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 语文基本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预习时应当把重点放在体会文章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思路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同时学生要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那么, 到底怎样预习语文课文呢?我认为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般预习课文时, 要求学生边读边在重点词语下面加“△”, 在重点句子下面画直线, 给不认识的字注上音, 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写上解释。写出生词的近义词、反义词, 通常把近义词标在生词的上面, 把反义词标在生词的下面, 用大括号标出形近字的组词、多音字的读音, 这样就在文中做了不少的标记, 对后面的上课、交流、自学展示以及后面的复习打好了基础。
二、遇到的疑难想办法
学生在预习中如果遇到知识性的问题, 如课文的时代背景、相关的作品、作者生平等可以通过查资料, 上网、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知识可以下载, 或复制、粘贴、新建文件夹、在经过恰当的编辑之后做成精美的知识卡片进行打印并粘贴于课文中。如果查找到的资料很多, 有的有用, 有的用处不大, 有的也许可能不太准确, 要注意及时修改完善, 做到精挑细选。
三、写摘录笔记
预习时, 可以把书的空白处当作摘录笔记本, 抄上相关的词语、成语、歇后语、典故、诗句、名言等, 还可批注上对句子、段落的理解、体会、感悟等。做摘录时行距一般要大一些, 便于随时修改补充, 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四、大胆合理的想象
预习课文时, 要把自己当作是作品中的人物, 要设身处地体会, 大胆合理地想象, 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课文时, 可以结合重点的词语、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上下文反复默读、深入体会, 在课文的空白出批注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五、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时, 同学之间、同桌间、小组内、全班中进行自学笔记、自学卡片、自学心得的交流、展示、评价等活动, 使同学之间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创新, 从而达到自学效果的最佳体现。
六、明确目标和要求
学生预习时, 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让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才能提高自学效率。当然预习课文的目标、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而是根据不同课文的类型而定的。如:诗词应注重对诗词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相关的诗词、名句等, 小说应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及人物命运的关注等, 写景的文章应注重对词语的理解、佳句体会、仿写以及句子修辞手法的应用等。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教学;有效性;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56-01
预习教学是所有学科都所拥有的,它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就会能够自己悟出一些知识的道路,也就学会了知识,对哪些知识不理解,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加注意听讲了。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听课时就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研究情况谈谈提高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一、激发预习兴趣
学生预习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得需要学生有着积极的主动性,否则自己去学习知识是很难的,学生自己预习也比较单调枯燥。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一直是老师所布置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权利,就一定会削弱他们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优秀、爱动脑的学生更是如此。此时,预习内容自由选择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定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成立预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重视预习质疑,让学生主动思维。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
二、科学评价
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主预习效果的评价应采取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评价为主,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有效性。对于预习作业,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的思想,反正课堂上还会教,一些预习作业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小学生年纪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一此两次三次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师必须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会有认真做的动力。同时,还应形成另一个检查机制,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三、抓住重点进行预习
新课程实施至今,有些教师对“训练”二字仍讳莫如深,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预习中强化语基环节必不可少。课前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处理“训练”的方式与艺术。不少教师讳“讲”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种“点讲”决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烦琐分析,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仍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講,且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去讲。
四、优化预习方法
刚开学的时候,虽然布置孩子回家预习,但是因为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而且有些孩子学习不够主动,这项作业的完成与二年级没有提高。我们二年级是这样要求的:1、认真读课文;2、画出生字词;3、标出自然段序号;4、自学生字。开学几天后,我关注到这个问题,结合《语文评价手册》,补充以下几点要求:1、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解决;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完成《评价手册》【预习导航】;4、对查阅什么资料作一定的主题要求,必要时可以简单写下来。通过明确要求,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能够逐渐步入正轨,但也要警惕他们因为习惯而出现马虎应付的现状。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9
⒈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⒉借助诗文,掌握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感受诗文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真挚的情感。
⒊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已经初步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领悟形成能力。
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第1课时 自主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预习的步骤,了解基本的预习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自主、认真完成各类预习任务。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将预习逐渐深入。
3.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难点: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推进预习程度地逐渐深入。
三、前置学习活动
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激发预习热情。
有这样一句古语:“预则立,不预则废”,能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师生互动交流想法。
(二)了解预习单
第一单元预习单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学习开始了,请按照预习单的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加油!
(一)读写生字我能行
1.认读生字。本单元共有33个生字,你能正确地认读吗?读一读,并和同位相互检测。
2.书写生字。试着在书中描红一个,在练习本的田字格中练写一个。比一比谁写得正确、规范又美观。(合作测评评价表:①书写正确 ☆ ②书写规范 ③书写美观 ☆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预习 篇10
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一定要对新教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精研细读,只需浏览教材醒目的字句和每段的首尾概括句。这样,学生在几分钟内就可将这一工作完成。
第二、联系旧知,质疑设问。
知识是一个系统。新旧知识间总是有联系的。因而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新知识的时候,应将相关联的旧知识进行联想、回忆。对新知识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要大胆地质疑,提出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得长进”。对提出的问题,可用铅笔写在相关的教材空白处,以便进一步学习
第三、查阅资料,思考讨论。
发现问题后应积极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前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首先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读课文3次,标自然段。
2、用圆点标出词语表里的生字并注音。
3、口述课文主要内容,尝试解决课后问题。
4、查找与课文的作者、故事人物、故事背景等相关的资料。
5、标段-读书-找出四字词、五个字短语-找出中心句、比喻句、拟人句。
6、生字标音、描红部首、找出多音字。
7、思考课后练习。
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 篇11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个环节都重视不够,平时布置的预习任务也流于形式,过于笼统,或者只限于一些简单的抄写作业。之前,我对于布置预习工作也思考甚少,但是现在越发感觉到:预习不好,上课很累。高年级的文章长,内容深,涉及的知识很广。如果课前不认真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注重良好的预习习惯的话,课堂上将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解决一个问题,甚至很多问题不查资料都难以解决。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从教学活动的“热身运动”——預习开始!。
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益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预习与否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对比,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产生“我要预习”的主观意愿。
其次,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什么;预习任务不明确,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而不知道具体应该预习什么。所以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指导:1.看学习内容,包括课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2.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问题。把这个预习任务写到书的哪里,在预习时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
最后,通过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最先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预习要求,可以在课内进行,由教师具体指导他们阅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理解不懂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等等。除此之外,设计预习问题,要注意层次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以免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从而养成预习的习惯。有了预习的习惯后,就可以在课前预习了。
二、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
做好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一篇课文的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课前,在预习中解决了,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既然预习如此重要,那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
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针对我们高年级学生来说,对预习的要求应该逐步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课前把课文读熟,把生字词解决,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逐步尝试分段、归纳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等等。让学生关注这些思考题,读后想一想,口头做一做。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应尝试在书上空白处有针对性地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这在新课标中对高年段的学生有相关要求。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12
一、分层布置任务,明确预习目的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是否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有效学习的氛围中呢?笔者认为,可从预习环节入手,以预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学生树立明确的预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打开学生“想学”“要学”和“自己主动去学”的心扉,在没有进入教学课堂的学习前,自己去探索,为进入课堂学习架设兴趣的桥梁,因为,学习任何事物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学生草草预习没有任何目的,即使进行了所谓的预习,也是无效的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任务,做到了心中有数地去预习,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知识就能事半功倍。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度也该有所不同。
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家里没有电脑,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比较困难;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主动预习课文和生字词,但依赖于《课课通》;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预习任务,并能查阅课外资料。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制订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画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对中等生,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要求;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再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的要求。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保证了第二个层次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第一个层次学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层次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笔者还要求学生把预习所获也写在课本上,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明确预习的目的,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了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去弄懂。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去思考解决自己难以弄懂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这样,听课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而预习的每个要求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考虑差异性,合理地安排预习时间
中年级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有了明确预习目标后,那如何安排预习时间呢?这也需要合理地调配,让学生带着愉悦的、自觉的心理去预习,使学生能在较少的时间里投入对新课内容的预习中,获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
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常常需要经过晚上一至两个小时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理解、消化、吸收,而学生要达到吸收的过程,不外乎是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等这几种途径来实施。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晚上的语数外三门功课的作业加在一起,还是挺多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布置去预习将要学习的新课文,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预习往往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这样的预习是无效的。所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也是提高有效预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笔者采取了分时段的预习时间,从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里挤出十分钟,让学生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新课文。短短的十分钟难以收到预习成效,所以下午再让出十分钟,让学生整理他们对新课的疑问、困惑和收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晚上再利用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不同的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识记生字的字音、字形;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翻阅工具书,查阅词语的意思;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借用参考资料、工具书来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时间安排看似支离破碎,但却较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主动愉悦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三、重视预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作业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所谓“不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预习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培养质疑的能力,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开始指导这类预习时,工作要细致。如“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知道先从生字新词中想想有无不理解、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要说说词语意思,如果认为不明白就要将不明白的画出来;其次可读课后练习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还可以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用这样的方法去找到不理解的词语。对于句子和课文,也要边读边用课后思考练习题来考考自己,逐步提高自己质疑的能力。
中年级学生面对不同的新课内容,所采用的预习方法也理应随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三种方法正在尝试中:
1. 提示式预习
这种预习是在老师作必要的提示指点后,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预习题中设置坡度,降低难度。比如,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的练习中有一项:要求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这个单元我就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预习,教会孩子如何分段以及概括段意。这样学生读课文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这样的提示较明确,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加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2. 解疑式预习
这种预习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试着解决。在这里,设计问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课文“尝试了解”的特点,最好是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即可回答。比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九色鹿》这些故事型的课文时,学生仅局限了解故事内容,对人物特点、故事中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或知识很难理解,于是可布置这样的预习题: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有关他的什么事呢?找出有关的语句。
(2)从作者描述的事情中你看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样的预习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3. 思考练习题式预习
学生情况不同,预习关注的内容不同,预习达到的目标也不同。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后练习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字、词、句、篇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把课后字词作为预习重点,认真预习课后练习第一题“用钢笔描红”即可。基础尚可的学生,则按照课后练习进行思考,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学习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深入思考,并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应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四、利用预习检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中年级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后,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五、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 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2. 把竞争意识引入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地运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一个寻疑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做好课前预习,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小学三年级语文怎么预习 篇13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是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语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得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
小学四年级英语应该怎么学才好 篇14
四年级决定小孩子的一生,是培养习惯第二阶段(千万不能错过)。性格: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开始不听话。青春期的萌发。
四年级孩子处在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品德发展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就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孩子各种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因此,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浅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备课 篇15
第一步,扫清文字障碍。字字句句认真反复读写,边读边画,比如字的音形义,凡是生字,我都会研究它的读音、写法、部首,思考怎么帮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记住这个字。
第二步,朗读课文,理解各段意思。一篇文章在扫除了字词的障碍后就要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感情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朗读是备课最重要的一环。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都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朗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积累。朗读好了,各段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说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
第三步,理清作者思路,理解作者布局谋篇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链接中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是形容词动用,是“使之变绿”的意思。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联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想说的还有:一年一度,江南岸一片盎然春意,充满了欢乐美好的气氛。可是,我官居外地,虽然离家不远,“只隔数重山”了,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悠悠思乡怀亲之情跃然纸上。“绿”字之妙,不言而喻。
第四步,结合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搭建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实际去考虑学生的实际,从“备教材”到“备学生”。课文中信息,哪些是学生们比较了解的,这样的内容可以少讲或不讲,哪些是他们的盲区也就是教学的重点,比如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能否被他们吸收、消化、运用等。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不要忽视个体差异,以便分类指导,从而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和发展。在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不要忘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结合课文适当地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把课文内容向课外延伸。
总之,我们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去备课,自觉地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去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新教材。力求做到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
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指导策略初探 篇16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预习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预习是学生求知的一个良好开端,同时也是一种自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事情,这不仅关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贡献。
一、激发预习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预习兴趣是预习效果的关键。要让学生感到预习语文是一种乐趣,那么教师就要先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轻松愉快。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自然就更加愿意接受这门学科的预习要求。当然,教师对学生在预习中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或者表现更要及时地给予赞许,把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得到了教师、同学的肯定,他们会更有兴趣地去预习语文,接近语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教会预习方法
预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若交由学生自己去慢慢摸索,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在合理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1.读。想要理解课文,必须先进行阅读。阅读时也要注意方法,并不是随意地读。不仅要做到多读几遍,还要注意每一遍读的目的。一般,第一遍要求做到朗读,读准字音,解决每个字的读音问题。第二遍要求读通句子,做到有节奏地、流利地朗读,从而使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第三遍要求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默读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便于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
2.抄。一篇文章总有写得精彩的地方,不管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学生可以把它们抄下来,反复朗读,乃至背诵,以便日后可以自如运用。这些文质兼美的精彩语段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今后写作中的参考,还给他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思想的熏陶。
3.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预习时,应该学会运用各种符号进行圈画,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地方。对于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就打上问号,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写上注释,重点的字词也能画圈起来,这样,等到上课的时候,多多注意,就能把这些地方都照顾到,从而做到真正理解。比如一些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学生有所感悟但又无法准确说出意思,那么,可以在边上写上自己的感想,经过初步的探索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4.思。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就是边读边想,一般情况下,这里的读指的是默读。我们都知道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可以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开发思维。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预习方法不仅可以为活跃课堂气氛奠基,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每篇课文都要思考并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情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预习时的每一个思维轨迹,都是十分珍贵的。
5.问。预习课文时,学生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词。要想知道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就需要学生大胆地去问。这里的问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问无声老师,也就是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或者是网络。二是问有声老师,包括自己的老师、朋友、家人等一系列的伙伴。当然,不只是需要排除语言文字障碍,还有文章中涉及的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都需要学生来问一问。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文包诗的形式需要学生进行辨识,课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自己的无声老师来了解写作背景,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王维的思乡之情,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6.测。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根据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预习,不可胡乱、敷衍地走马观花。预习时最好能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自己在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学生制定好预习的练习题,以便他们通过自己动脑来完成训练,巩固自己预习的成果。比如课后的思考题就往往体现了课文的重点,预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把它们作为学生预习的题目之一。除了这些,还能准备一本配套的习题集,针对性选取一部分简单的内容进行训练,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启发思维。
三、养成预习习惯
有了好的预习方法,就需要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就开始改变,开始预习。但是,如果每门课都要预习,时间就会不够用,质量也未必能够保证。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学生坚持。预习的效果绝不会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一天天完成预习任务,慢慢累积经验,在长期的坚持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提高自己的学问。一般情况下,预习需提前课程进行,安排在当天作业完成之后,时间多时就尽量挖得深一些,时间少时就保持一般水平。切不可因为预习而打乱正常的学习秩序。
2.教师促进。教师在学生预习中要处于引导的地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应予以督促。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课前不预习,玩心较重,造成上课听不懂,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在作业上,学习效果较差。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督促他们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进行预习。对于取得预习成果的学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在教师的提醒下,使他们慢慢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预习的主动学习习惯。
3.家长协作。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自身和教师的努力,更离不开家长的协作。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多,关系亲密,也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针对这一特性,家长在孩子预习习惯的养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家长的配合工作,孩子预习习惯的养成也会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17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5分)1.选择下面加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妥帖(tiě)别扭(biè)草率(shuài)儒家(rú)B.拖沓(tà)修润(rùn)商酌(zhuó)譬如(pì)C.累赘(zhuì)监督(dū)感慨(kǎi)鞠躬(jū)D.颠沛(pèi)朦胧(méng)悲哀(āi)谦虚(qiān)2.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3.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小学生应该怎么预习英语 篇18
比如:
会默写哪些生词、词组。
出现了那些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它们是规则变化还是不规则变化?
本课出现了哪些新的句式,语法?
本课生词中有哪些与已学过的单词有联系?
你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如果是reading 部分,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吗?
预习后你有哪些疑问?
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效果,布置预习作业。
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布置预习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差异性,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可以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尽可能做到分层次。
对于成绩比较差学生教师可以放低要求,要求他们借助工具书,词典或是课外参考书的译文,理解课文;要求他们根据磁带来跟读生词,课文。
对于中等生,要求回答课文导读中的一些问题。
对于优等生,可以给他们一些深层次思考性的问题,尝试探索。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共同完成某一些预习任务。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预习有所收获。
指导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
科学的预习的方法通常有: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做批注、查资料等等。科学的预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 好的预习方法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学生通过自奋其力已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上课时学生便会拿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相印证,这便使学生经历一连串的心理感受,鼓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增进学习英语的效果。
指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优势,高效完成预习任务。
现在的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学生有多种途径来接触外面的社会,了解他们所
想要了解的内容。比如星道学习教育教育平台,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 篇19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课前预习至关重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下面, 笔者就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
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语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要先预习。 然而, 大多数学生所谓的预习往往是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地敷衍一番, 应付了事, 或者是将要学习的内容看看读读, 标一标段落, 划划生字、词语, 减少一些“ 拦路虎”而已, 收效甚微。 这样的做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用不大。 分析其根本缺陷, 在于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知道了现成的知识, 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另外, 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不高, 觉得预习不预习无所谓;学生的工具书不足, 除了《 教材全解》 , 其他书籍几乎没有, 有时需要查阅资料, 也无处查询, 只能照搬参考书上的内容, 不去动脑思考。
二、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1. 预习思想的引领。 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预习, 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思想的教育强化了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明白预习可以培养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预习能为下一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 同时, 坚持预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2. 预习工具书的指导。 正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开学第一周, 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备齐预习的工具书。 例如, 《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和《 教材全解》等。 学生手中没有工具书是不可能做好预习的, 所以具备基本工具书是做好语文预习的必要条件。 这样在以后的语文预习过程中, 学生就可以借助工具书自己准确地把握汉字的音、形、义, 对多音多义词进行辨析, 了解成语的出处和意义等。
3. 预习内容的指导。 为避免学生照抄《 教材全解》 , 教师可以把不同的预习作业布置下去, 使学生明确预习内容, 除了常规预习的项目外, 不同的课文根据教材和学情, 还要有创造性的预习作业。 常规预习内容包括读文解决生字词语、搜集作者简介、课文背景、解词析句等, 个性化的预习可以因文而异, 具体布置, 不断尝试、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解决。
4. 预习方法的指导。 ( 1) 默读, 划一划。 引导学生养成“ 笔墨随行, 读顺读懂” 的习惯, 学会借助工具书, 通读全文。先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后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再用横线划出生字、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或者写得好的句子。 ( 2) 朗读, 说一说。“ 眼过三遍, 不如嘴过一遍。 ”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第一遍朗读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 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第二遍朗读注意文章内容, 思想意义, 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 回答:读了课文, 我知道了什么? 第三遍要读流利。 ( 3) 摘抄, 写一写。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 嘴过三遍, 不如手过一遍”, 动手摘录, 使眼、手、脑并用, 效果比读更好。 ( 4) 质疑, 问一问。 引导学生养成“ 综合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 结合单元提示、文后练习, 考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时, 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 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 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请教。 ( 5) 拓展, 查一查。 引导学生养成“ 深入探究, 寻根问底”的习惯,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信息, 注重对各种观点的思索归类。
对一些历史性、时代性较强的文章, 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 完成以上问题, 进而去领会文章的主旨也就顺理成章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如何预习】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应该怎么预习08-15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08-18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是什么07-11
小学语文如何有效预习08-26
小学语文应该如何学习05-27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预习教案09-10
小学四年级语文暑假08-19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08-27
小学语文四年级试题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