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共7篇)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1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创论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走出德育误区,提高教育实效,这既是落实德育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又是重视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践。
一、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德育网络
1、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德育网络,是实施中小学德育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面的德育组织体系。其中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是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主体,负责制订学校德育工作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协调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制订《中学德育大纲》的实施细则,指导德育工作的实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会德育工作系统是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依托,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社会参与,工委具体落实,形成学校与社会对下一代共管共育之势,实现德育社会化。
2、整体规划一体化德育工作。
首先,整体规划校内外德育工作。根据中央和地方有关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既要制定德育工作整体实施规划和德育活动方案,又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和义务责任制、德育工作常规、学生礼仪常规、班主任工作制度,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联席会议制度等项德育规章制度。这样,就把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纳入到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工作的轨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严格执法抓落实。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应当重点抓执行方面的措施。一是运用综合管理的方法抓落实,反复宣传教育,严格检查督促,重视常规指导,坚持德育工作“年计划、月部署、周安排、日检查”,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三位一体的德育相互配合,反复训练,形成习惯,从而使各途径的德育工作过程形成制度化。
二、走出学校德育误区,增强学校德育实效
1、走出学校德育误区。
首先,在德育工作的反思中,我们看到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误区:一是德育指导思想上和评价上重智轻德、重分轻能;二是德育目标和内容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片面强调他律而忽视了自律。
2、增强学校德育实效。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必须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重视基础,强化实践。
一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创新模式和德育基本原则;二是在德育操作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德育内容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从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大系统进行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为学生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
三、走出家庭德育误区,提高家庭育人水平
1、走出家庭误区。
一是家庭教养不当,有的过分保护,有的过分干涉,也有的严厉惩罚;二是只顾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忽视了品德和心理;三是缺乏民主平等式的家教,有些孩子在家庭中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许多孩子自身的事情也要由家长说了算。
2、提高家庭育人水平。
提高家庭教育人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素质,协调家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使二者趋向一致,和谐统一。
学校应开办家长学校,遵循为社会服务、为家庭服务的办学宗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介绍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解释深化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从而有意识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发挥出富有成效的综合教育作用。
四、走出社会德育误区,实现德育现代化
1、走出社会德育误区。
由于较长时间学校自成体系、封闭办学、垂直管理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其他部门、社会上其他人教育观念的淡化,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就是教师的事,不但使得教育与社会严重脱离,而且使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脱节。又由于单一的、孤立的办学形式和在教育内部把普教、职教、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互隔绝,使得教育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经济忽视教育,学校教育设施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又与学校德育相悖,“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根指头,也不如公共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2、实现德育现代化。
德育社会化是教育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体现。实现德育社会化,一是把学校德育纳入社区教育的大系统,建立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德育的机制,形成共管共育之势;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教育;三是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对社区内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建、共管、共育;四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五是以社区家长为主要形式,更新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支持认同素质教育。
总之,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创新格局的实践中,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发展的生长点,为培养我国创新人才争创佳绩。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2
一、学校德育受家庭影响
1. 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性
个体初到人间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 父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是开展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心未滥而先渝教, 则化易成”。家庭保证德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对德育的渗透, 实现对德育的生活化, “遇物而诲”。
2. 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功能, 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交友、信仰等问题给予指导, 但一些家长对学生的鼓励, 不注意学生的优点和沟通,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智轻德”, 家长往往关心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家庭德育还存在着德育方向迷失和教育理论匾乏, 方式、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二、学校德育受社会影响
1. 学校德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 青少年的生活和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 青少年总是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伴随通信和网络的高度普及,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12月底, 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0. 1%, 而2011年12月该数据变成了64. 4%, 增加了4. 3个百分点。
2. 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避免, 但社会因素千变万化较难控制。当前实际工作中, 学校教育和实际有脱离的现象。德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另外, 学校管理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德育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比较有限。这些造成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效果, 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脱节的问题, 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可以从学校 - 家庭合作、学校 - 社会合作、家庭 - 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
1. 学校 - 家庭合作
( 1) 组建家访教师队伍
培训一批教师, 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指导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发现家庭条件困难的应进行重点帮助。
( 2) 组建家长联合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只是与家长分享, 带动家长讨论, 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 以先进的家长群体带动后进的家长群体。
( 3) 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校讯通”实现即时提醒沟通, 利用“班级博客”实现班级管理沟通、利用QQ群实现集体沟通。
2. 学校 - 社会合作
( 1) 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
近期我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 邀请唐山消防中队胜利路支队的警官共同参与, 取得较为轰动的效果。建议合作常态化。
( 2) 建立网路阵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 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市组织的《道德堂》网上研修, 是一种建立网路阵地很好尝试。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 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 3) 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 设立艺术教育课程, 丰富学校和社区文化生活,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提高社区成员品味, 也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开展综合实践周活动, 劳动亲体验活动。融合生活自理、实践劳动、社会考察为一体。开展学生集体进社区活动, 照顾社区孤寡老人, 营造尊老爱幼之风。
( 4) 适当开放学校资源
学校具有浓厚的分化氛围,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 共享学校资源, 区域联动, 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
3. 家庭 - 社会合作
发挥家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以良好的品行修养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走出家教误区, 探索和总结自身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 既对孩子尽职又要对社会负责; 要了解社会, 研究社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解放孩子的头脑, 让孩子充分的想; 解放孩子的眼睛, 让孩子充分地看; 解放孩子的双手, 让孩子大胆地干; 解放孩子的嘴巴, 让孩子尽情地说; 解放孩子的空间, 让孩子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 解放孩子的时间, 让孩子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力量, 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形成“以学校德育为主体, 以家庭德育为基础, 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 2010, (5) :33-36.
[2]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3]张蕊.价值多元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建设的实践探索[C].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 (上海卷) .2013.
[4]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3.
[5]王雯.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8.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3
摘 要:德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本文主要研究当前职业院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即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三者的脱节,立足于探究如何更好地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以及社会德育有效统一起来,以提高职校德育的成效性。
关键词:学校德育 实效性 家庭德育 道德多元化
一、职业院校德育综述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促使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为迅速时期的学生,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方向发展。可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背景下,在不断强调和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却有愈来愈严重的倾向。虽然国家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强调和宣扬德育,却因为各种原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还有待提高,这是加强道德教育的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现阶段职业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脱节而导致的问题如下。
1.家庭重“养”轻“育”
许多家长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养”孩子是父母的事,但孩子一旦送进了学校,怎样教育学生就是学校及老师的事了。尤其是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各地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而对于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真空状态。
2.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化,多利用外化而实效性不强的说教法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在其著作《道德教育的哲学》中关于“灌输式教育”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说它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德育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出审慎的决定;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就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的内容的评价能力。”可想而知,这种教育方式肯定会导致德育的低效性。
3.社会环境不断被污染,青少年健康成长面临众多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却是时好时坏。尤其是互联网等多媒体以及网络文化娱乐场所的迅猛发展,使各种不健康的如暴力、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得以大范围的传播。此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还伴有一些丑陋面。这些负面影响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社会风气及环境好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成效性的措施
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对应,要提高职业院校德育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职业院校应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切实地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德育理念不改变、没有清晰而正确的定位,德育改革也就缺乏思想指导,无从着手。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能够将德育付诸实践的前提。
2.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家庭教育要坚持以德为先。“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学生很难健康地成长。作为父母不但要“养”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的物质条件,更要言传身教,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
3.社会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依托
社会应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而充足的精神食粮。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精神家园,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不断净化未成年人的文化市场,用健康的文化作品来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
四、小结
总之,从横向方面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结合的德育网络体系。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社会大系统中,只有使学生置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和谐组合中,才能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因此,只有将学生置于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才能促使学生道德约束能力和道德规范能力不断地提高,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和巩固以学校为龙头,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真正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新宇.德育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作者单位:刘巧花,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4
一、教育合作的相关理论
(一)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
包容理论认为,对未成年进行教育是学校与家长双方共有的责任,并强调家长与学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该理论认为,家长与学校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就需要充分地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来促进未成年人的学业进步以及身心成长。该理论一方面需要教师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家长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明确的认知,并借助这些资源对未成年人教育与发展的进一步促进。另一方面,需要家长们充分地与学校进行教育层面上的合作,来帮助子女们能够达到他们所期望的学业成就。
而共同责任理论则认为,影响未成年人的教育领域主要有家庭、学校与社会这三个方面,它们既单独存在,又相互影响。而所谓的共同责任,则是指家长、学校与社会这三个方面对孩子们的教育需要担负共同的责任,并且要求这三者之间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责任的本质是一种责任意识。
(二)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有着几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即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个因素。而教育生态理论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将其分为了四个系统。其中,环境层次的最里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之间的交往的直接关系,这个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也构成了第一个环境层次。而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观系统,是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观系统,是个体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却对它们有着影响的系统。而第四个环境层次则是宏观的系统,是对以上三个环境系统中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而在该理论中,初中教育环节并非是个体进行独立发展的一个过程,而是与个体周围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对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模型
学校教育是整个初中教育的主要阵地,并具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学校是国家专门建立的进行教育事业的机构,并且有着健全的班级与团队等教育组织形式,还拥有着经过专门训练以及一定教育水平的教师团队。而在学校中,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并能够很好地抵御来自家庭与社会等一些外界的不良因素。因此,学校在整个初中教育过程中都有着可控制性,一方面,这种可控制性表现为对学校自身教育活动的控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外界不良教育因素的控制。而初中时期的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因此说学校对于初中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家庭作为个体最早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教育。而任何一个教育对象在进入学校与社会之前,都已经在家庭中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家庭教育一般会提供给个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与知识,并且养成个体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人格等最基本的品质。而在初中的教育过程中,适当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初中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初中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也使其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
而社会作为一个大的课堂,是个体走向社会,才能够不断地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学习,但是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掺杂着诸多不利于初中生正常发展的因素,这就需要社会教育来营造出一个适合个体健康生长的学习氛围,并能够有效地引领初中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而且社会教育还需要充分地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给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服务。
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其中,家庭教育能够决定个体的学校教育起点,而学校教育需要很好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撑与导向作用,而社会教育能够为学生教育起到良好的反馈,并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个优越的教育环境。总之,这三种教育形态在教育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任何一种教育形态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发展的阻碍,因此,就需要将这三种教育形态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一种“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
三、“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构建过程中,其涉及的教育主体同时覆盖着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三种教育形态,而根据角色地位的不同,一般会将这种教育合作模式分为以学校为本、以家庭为本、以社会为本这三大类。而在初中的教育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以学校为本的教育合作模式。以学校为本的三位一体教学合作模式是将学校作为整个初中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并且充分地重视学校自身的组织与协调作用,而且会根据教育合作模式学校自身的特质与需求来分为不同的形式。具体包括: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以学校通过多种平台的搭建来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相关教育活动之中。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家长会、家校联谊会、校务公开以及相关的教育交流群等。与此同时,家长还能够作为学校的管理参与者介入到学生们的教育环节中,并能够借助于家长联合会等平台对学校进行一些教育意见的反馈,从而促使整个初中教育过程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学校作为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有着众多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就需要学校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而通过在学校内构建家长学校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对家庭传播相关教育知识以及教育技巧,同时还能够借助于家长学校这一平台来促进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程度,而利用这一平台,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学校教育社会化。通过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开放来充分地发挥出学校的教育功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将学校教育文化与社区的文明建设融合到一起,来全面地提升整个社区的育人环境。此外,还可以向社会充分地扩展学校自身的教育空间,并与学校外面的一些教育机构取得经常性的联系,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社会教育的功能,而在进行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需要对学生开展媒介的素养教育,来提升初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与理解能力,从而充分地提升初中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果尚不理想,这就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共同努力。本文就教育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充足的理论基础下,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模式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以学校为本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希望能够随着教育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使“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者之间既是一种互相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整个教育系统之中有着密切联系的子系统。而为了有效地促使初中教育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从而构建一个学校、家庭与社会紧密配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合作
参考文献
[1]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01).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5
【关键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59-02
近年来,在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日益凸现的背景下,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问题摆在了全社会面前。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是一个需要从多角度思考、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的问题。就业创业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政府、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构建四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平台,是目前解决职业教育中就业创业平台问题的较好选择。
一、政府、社会、学校与家庭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或受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的团体或个人都是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行政管理者、政府、合作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直接利益相关者,还包括由学生家庭、中介机构、同类院校和行业组织组成的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部分准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在利益需求和期望方面并不相同。
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单纯依靠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需通过各自的能力优势共同介入职业教育,共同参加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通过各自的付出,获取相应对价的收益。
(二)现实基础:学校无法单独完成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职业院校在众多的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中是最容易被误解和加诸压力的主体。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和科研两大板块,学生的就业问题当然也是其工作的应有内容之一,但职业院校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务界定或配置,那么将既要忙于教学和科研,又要疲于解决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因此,发挥职业院校的本质功能,就要真实合理地还原其地位,合理地界定其任务界域。
职业院校的本原角色就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单位,其任务也大致应限定在这两个领域。在职业教育吸引力越来越被引导到以学生就业创业为评价主要因素的今天,职业院校的确应该比往更关注就业创业问题。但是,职业院校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最大的努力。这种有限不仅体现在资金问题上,也体现在教职员工的精力和能力上,还表现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对于绝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办学资金本就不充裕,现阶段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也并非完全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政策制度层面也正处于深度调整和改革阶段,在这样的三重背景之下,仅凭学校之力构建就业创业平台是不太现实的。
二、政府、社会、家庭参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一)政府参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政府作为一种法律主体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是必要的,这种必要程度高于其他任何主体。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适当的资金或类资金支持主导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就业创业平台如果没有一个运行的规程或范围,势必随意发展,甚至与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的要求背道而驰。要保证就业创业平台在合乎规范、体现国家意志的轨道上运行,政府就必须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
政府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是可行的。因为政府具有其他任何主体所不具有的行政权力,政府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就可以将就业创业平台的建设纳入国家行政管理或关注的范围,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权力去引导就业创业平台的运行。
(二)社会各界参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必要性。社会各界有更细的界分,大体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直接主动参加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用人单位或合作育人单位;二是准用人单位,间接影响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三是与合作办学无关联的主体,例如中介、媒体等单位。这些单位的各种不同的目的和需求,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职业教育是有利的,所以,有必要让这些主体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
以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主体为例,这些主体之所以参加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为自己服务。他们通过就业创业平台的运行,引导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己方的用人意图和用人标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希望通过合作,将所需的人才在学校期间就一次或大致塑造成型,通过岗位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适应岗位需求,避免或减少其他非合作单位在接收毕业生后的再培训过程。因此,这类主体参与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就具有的明显的动力,即源于利益需求,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其他类别的主体也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例如中介结构可能会基于职业技能标准或技能考证等方面的利益需求,媒体主体基于扩大宣传影响的利益需求,都可能主动参加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
(三)家庭参与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在就业创业平台构建过程中,家庭利益主体的加入能在很大程度上综合衡平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所有的主体中对就业创业平台构建在某特定时间段内最为关注的也许是家庭。在中国,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的出路就是家庭的出路,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家庭就开始持续关心学生的学习,忧虑其就业创业。不可否认,这种关注是功利目的的表现,但也是爱心的体现。家庭参与到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中,可以消弭很多家长对孩子就业创业的担忧。
三、政府、社会、学校与家庭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
(一)政府主导。政府在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构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源于高等教育这种特殊公共产品的属性。因为高等教育同时还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私人产品的产销以及配置一般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但公共产品产销以及配置则主要依赖政府的努力甚至需要依赖政府的行政权力介入。职业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具有私人属性的公共产品的销售问题,这个问题单靠学生本人、家庭以及用人单位的努力是远远难以解决的,必须经由政府积极、主动地介入,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在结合其他主体力量的基础上,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在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构建中,只有坚持政府的这种主导,发挥其核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资助两个方面。
(二)社会联动。社会各界在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中地位较为特别,具有多重身份的可能。在与政府合作办学的情形下,可能与政府一起成为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力量;在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情形下,与学校一起扮演着媒介的角色,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用人需求或办学意图加诸学校身上;在作为准用人单位的情形下,会通过透露或主动沟通介绍自己的人才标准观,此时他们只是普通的主体,但这类主体还能间接地发挥作用,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社会各界的联动能发挥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作用。社会各界对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除去他们直接参加平台构建的情形外,基本都是通过舆论或需求发挥引导作用。直接参加平台构建的社会主体,多数都是希望通过直接的参与,更加短平快地实现或彰显其意志和目的,都无一例外地要设法体现其利益需求。营利性需求决定了多数的社会主体无法真正主导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因为这类主体无法真正做到保证和促进公平地就业创业。
(三)学校媒介。在就业创业平台构建的主体中,学校只是一个媒介,这种媒介作用主要体现在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管理学生,协助而非主导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就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而言,各职业院校均按照国家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这种服务虽然不属于平常语义中的营利性的服务,但也是一种服务。从服务就业创业的角度看,职业院校在四大主体中,最为合适的身份应界定为媒介主体,只是这个媒介主体也实际介入了平台的构建过程。学校基于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基于与用人单位,市场、其他社会主体以及政府的联系的需要,介入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在平台构建过程中乃至平台构建成功后的运行过程中,学校始终都是一种媒介身份:将学生引入平台,将通过平台反馈的市场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新的需求予以分析分解,据此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再将新的教学和专业建设成果应用于学生;及时分析和了解家庭和学生的需求,融汇执行国家的政策等都表现出在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中,学校是一个媒介主体,学校的频繁“出场”和表面上无时无处不受关注的表象,并不能改变学校的这种身份。在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中,居主导的地位的是政府,而非学校。
(四)家庭参与。在学生就读期间,对就业创业平台构建最为关注的可能是学生的家庭。家庭关注学生技能习得的情况和就业创业的出路问题,满足学生获取谋生技能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就是满足了家庭利益主体的诉求。基于这种需求满足的不确定性,家庭会通过各种途径介入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家庭主体可以通过对整个行业的就业形势的关注,及时向其他主体反馈相关信息,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进而正面影响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家庭还可以通过参股、投资等方式直接参加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将家庭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和对就业创业平台的利益需求直接融入平台的构建。家庭甚至还可以通过就业创业平台的媒介作用,让学生通过平台的锻造,最后直接进入家庭创业阶段。凡此种种都表明,家庭虽然在平台构建过程中作为的力度和范围最小,但却是最灵活的,所以,应大力鼓励家庭参加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
政府、社会、学校与家庭四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强化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举措,但这种举措目前还只能说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付诸实践尚待时日。各主体是否真正能够投入平台的构建,政府是否真的愿意承担主导责任,社会各界是否真的会在利益期望范围内倾力参加平台的构建,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檀钊.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研究与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2]林旺兴.论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论坛,2012(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2013C221)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6
学校应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品德课在整个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品德课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能以单独传授知识为目的,更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传授知识要与德育相结合,如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成就和民族英雄事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爱国情趣。
品德课中进行育人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便构成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教师在品德课教学时应讲清观点,并巩固和深化道德认识。“晓之以理”是完成思想品德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但一般来讲,教师通过传授道德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往往是一种外部作用,而真正推动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发性动机作用”则是伴着道德认识的内心体验,即道德情感。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渲染情景,烘托气氛,使学生动情。“动之以情”是完成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区别于其它课最明显、最根本的标志。“导之以行”是完成品德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总之,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其次,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不能不给我们以启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走出“我讲你听”的误区,从学生身心特点,知识基础,思想状况出发,努力创造出生动、活泼、愉快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诱导和促使学生发现矛盾和分析矛盾,通过内心矛盾斗争实现认识的转化。
第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讲课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学生每时每刻所见所闻的各种信息无不影响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实际,有针对性,有吸引力,以达到“授人以知,教人以用”的目的。同时,作为教师,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收集各种信息,以便了解和掌握国内、国际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分析,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解答。
最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统一。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育人工程。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双向性的特点,思想受外界影响巨大。品德课的教学应反复进行,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超越学生认识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更不能“炒冷饭”使学生厌倦,要在反复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把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学校除重视品德课教学外,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良好校风、班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力措施,学校应树立事事无大小,处处都育人的观点。
家庭是一所天然的学校,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庭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群体关系,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场所,家庭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是否健康的成长。孩子的行为习惯,首先是在父母身上模仿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不在给孩子以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童蒙无先入之染,加以导之而无不顺受”,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启蒙作用。好的家庭能对孩子施以良好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父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道德感。凯洛夫曾说过:“健康的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它是一切道德情感的前提”。父母应认识到积极、向上、丰富的情感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有目的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教育,鼓励孩子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
其次,培养良好的人格。人格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方面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孩子头脑里形成有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行为规范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精神是道德的核心,父母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及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活动,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并形成为集体服务的思想。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社会又是一个德育的大课堂,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接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社会人”。社会教育范围更广大,内容更丰富,途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社会教育的环境是活动的、复杂的,这就决定社会教育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的,切忌形式化、一刀切和固定模式。社会教育有许多方法,其中最为主要应为环境教育。即通过优化育人环境进行社会教育,其主要方法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临境,即接触环境。在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但在引导少年儿童临境过程中,应进行预防性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第二步是发现,即醒悟、觉悟。“经一事,长一智”。对道德价值的直觉,通过对比、辩证等方法,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提高辨别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第三步是矫正。对学生不正确的行为,发现后加以纠正,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步是巩固。教者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同时要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优点,使之趋于巩固。
社会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社会教育对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区
【中图分类号】G459
学校、家庭、社区各自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生的教育成果不仅与学校教育的有关,家庭、社区教育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
1、学校教育是主体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不仅对学生知识上受教育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还对家庭和社区教育起着积极地调控作用,使三者教育结合的更为紧密。
2、家庭教育是基础
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对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的学习氛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方式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孩子走进学校和社会接受教育打下基础。
3、社会教育是依托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为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打下基础,而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才能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他各方面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合作方式的措施
1、树立教育三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原则
要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需要在建立相互认同的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教育三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原则。首先教育三方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认同各方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平等的地位上实现良好的对话。此外,三方應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共同努力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1)创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接受教育和老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密切掌握教师、学生的最近动向,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2)创新学校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教育的环境状况等各方面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创新教育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育的形式上,还应该体现在教育的内容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文化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也应该跟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课程结构的现代化,课程知识的创新化。
3、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学校、社区教育密切结合
(1)家长应该主动的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教育座谈会等,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会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与孩子建立如朋友一样的密切关系,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2)以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该转变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多的应该联合学校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味地追求学业上的高分数,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家长应该在培养和提高孩子思想素质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宽眼界,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3)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座谈会、教育知识讲座、家长学校授课等活动,与老师定期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向老师反应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对孩子教育的正确指导方法。
4、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1)加强社区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设施。一般来说,可以建立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还能够加强社区的整体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的更好发展。
(2)发挥学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作用。社区应该积极打造文化社区,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该面向社区,面向社会,积极参与到社区实践中去,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少娜,陈绍艳,胡英宗,邓艳香.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50-53.
[2]郭润明.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条件探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15,24:13-16.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推荐阅读:
《紧扣爱国主旋律 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开题报告 定稿10-06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11-26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10-16
构建环境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考12-18
学校师生关系的构建11-18
物流一体化系统构建10-23
构建学校文化11-08
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构建和谐幸福社会09-28
学校管理平台构建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