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借鉴与启示

2024-06-08

经验借鉴与启示(精选12篇)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1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规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 加快制定具体办法, 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由此可见, 我国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之一。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 没有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规模化经营就难以发展, 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笔者通过介绍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推行农地流转市场和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以期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美国农地流转模式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三种: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事实上, 美国96%的土地私人所有, 美国的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农地价格和其他商品一样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 政府只是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措施, 如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利息调节、价格补贴等鼓励诱导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扩大。

美国土地开发转让制度是在土地私有制下形成的, 农地所有者拥有包括土地开发权在内的权利约束。所以, 农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开发权通过土地市场分离出来转让与他人。对于需要保护的耕地, 州政府向农地所有者购得农地开发权, 农地所有者出售土地开发权后可以继续耕种该土地, 但不得改变农业用途。

在美国, 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这和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 允许私人之间土地买卖和出租, 政府一般不干涉。出售土地时, 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 达成买卖协议, 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 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 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 完成交易。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般不涉及土地的所有权, 而大多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土地转让的主体一般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 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在于农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科技与管理的运用。

但是, 私人买卖土地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并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向政府缴纳不动产税, 并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缴纳土地转让收益税。美国土地管理机构对私人土地买卖的管理只限于登记收费, 土地交易纠纷一般都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1]。政府对农地交易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农地交易的障碍。美国人均土地较多, 土地市场发育成熟, 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力度是最小的。政府通过对农地产权边界的界定, 为农地所有者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等措施, 使农地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 在美国, 土地是家庭农场的私有财产, 再加上有效的制度保障, 使得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能够达到产权边界明晰。所以, 农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买卖和出租, 能够很好地得到市场的调节, 而且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农地的权力, 农地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地流转市场。

㈡英国农地流转模式英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英国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计划与自由市场相结合、政府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律规定, 英国的全部土地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一般居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拥有的是土地使用权。英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基本原则是:以利用定归属, 重视保护“土地的动态利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

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中, 英国政府以指导性计划、法律、经济政策等间接手段指导和干预农地市场。同时, 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双层管理体系,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市场进行监管。中央政府在宏观上对农地市场进行干预管理, 包括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条例和法令, 实施无偿或有偿资助政策和减费脱收政策, 建立国有化开发机构和公共组织机构等。在微观层面, 地方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干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审核批准“规划许可”和强制征购土地。英国古典式的市场监管, 强调市场进行经济调节, 辅之以行政手段, 这种调节方式使农地流转行为更加规范、有序[2]。

总体来看, 英国农地流转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农场规模。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 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一系列的立法和相关政策加速了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的步伐, 使土地逐渐地流向那些有能力管理土地的自营农场主手中。另一方面, 市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也发挥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形成了良性的流动机制。而土地的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㈢法国农地流转模式法国的农业结构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在农地所有权的经营上存在两种不同土地经营制度, 一种是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自己的土地。另外一种是租佃, 这在法国北部农场相当普遍, 佃农的权利越来越大。法国土地流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市场或继承获得。为了解决人地矛盾, 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 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 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 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

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制定相关法律规定。规定私有土地必须用于农业, 不准用于非农用途。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征购弃耕和劣耕者的土地。同时还规定, 土地不可分割转让, 只能整体继承或出让。二是国家专门设立土地事务所, 对市场进行监管。同时, 设立土地银行。土地在市场上交易以后还要经过管理机构批准, 否则流转被视为无效。三是政府作为供给者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政府设立“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 其作用就是购买土地, 并对土地进行整治, 然后转让给农民[3]。此外, 政府对中等农场在土地购买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另外, 法国政府采取对年老农民发放终生养老金的办法, 促使他们离开农业, 让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扩大农场规模。

总之, 在法国农地流转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制定了促进农地重组的政策, 还充当土地中转者的角色。另外, 政府还千方百计地保障失地农户的利益。

㈣日本农地流转模式日本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 但是在农地利用组织结构方面与中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土地经营的主体都是以农户为单位, 这种结构类型有很多弊端, 如经营分散, 规模小,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等[4]。

日本从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 通过强制手段使每户农民都有地种, 并在1952年颁布《农地法》, 将土地的规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从此日本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

日本农地交易管理制度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 政府在流通领域内运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地价水平, 主要由都道府县级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农地交易许可制, 直接控制地价水平、调节土地利用方向。二是农地交易申报制, 目的是控制影响农地市场价格波动的大规模土地交易。三是农地交易监视区制度, 作为对农地交易申报制的重要补充, 主要用于控制规模较小的土地交易活动。四是空闲地制度, 目的是防止投机性囤积土地, 提高农地利用程度。

在市场监管中, 日本政府实行比较严格的行政手段保障市场运行, 同时由于农地交易管理以土地的科学估价为基础, 且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范围比较宽泛, 对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起了积极作用。其中不少方法直接为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借鉴。

总的来说, 在日本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政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政府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 培育了良好的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也为农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另外, 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也发挥了其作为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的作用。日本农协的良好发展是各国农民组织发展中的一个比较典型例子。它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合作, 也成了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媒介, 加快了流转的速度, 保证了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经济转型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俄罗斯农地流转模式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土地私有化, 这一年, 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 其核心就是紧急实施土地私有化[5], 具体做法就是大规模建立个体农户, 取消或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将其变为农户联合体、股份公司、财产股份生产合作社等。2001年重新修订的《土地法典》, 废除了国家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和粮食定购任务, 开始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以家庭农场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 又颁布了《农用土地流转法》, 在政府的规制下, 农民可以买卖土地。

俄罗斯耗时10年左右的土地制度改革成效十分明显[6]。在俄罗斯,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土地, 俄农地的63%已经属于私人, 97%的土地所有者得到了土地所有权证书。它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单一国有制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都是国有土地的租赁者) , 建立了私有和合作所有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彻底解决了前苏联时期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致命缺陷。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改革的基本政策, 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私有化之后, 俄罗斯农民非常珍惜土地, 把土地当做资本和家庭财富以及谋生的手段。他们通过建立家庭农场或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或以土地入股成为农业股份企业的股东, 俄罗斯农民经营土地的方式是现代化的。

总之, 俄罗斯农地流转制度与农地流转外部环境的构建都比较完善。俄罗斯《农地流转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农民土地流转权利的实现。土地市场与土地银行的建立使农地流转具备了外部条件。但俄农地流转制度对农地流转后用途的限制则是这一制度还没有取得预期经济绩效的主要原因。

㈡越南农地流转模式1988年颁布的《越南土地法》经过了1993年、1998年、2001年三次修改, 但无论怎么修改, 法律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即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对土地实行管理和用途管制。2003年, 越南颁布第三部《土地法》, 分别对国家和土地使用者 (企业、集体、个人等) 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 国家代表全民拥有土地处置权, 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土地用途, 规定土地交易量和使用期限, 决定土地使用、出租、回收、变更用途、定价等事宜。

在具体政策实施方面, 越南政府主要通过土地审批和颁布土地所有权证来管理农地流转市场。目前, 越土地市场存在两种价格:一为官方价格, 由财政部、资源环境部共同确定, 主要用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土地分配和租赁税、土地征用补偿金等税费的计算基础;二为民间土地交易价格。官方价格一般低于民间交易价格。

总之, 越南农地流转市场改革成效比较显著, 在过去十年中, 越南的农村部门已经从集体化迈向建立私有财产权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道路。

㈢匈牙利农地流转模式匈牙利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可以分转型前和转型后三个阶段来描述。

转型前匈牙利的农业改革在各项经济变革中是最成功的, 农业改革的成功也为全面的经济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 后来匈牙利政局也比东欧其他国家平稳的多。

匈牙利在1990年之前的农地改革主要体现在合作社和自留地政策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合作社。1956年11月卡达尔政府颁布了新农业政策, 以合同制和国家自由收购制取代原来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发展生产, 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经营方式, 允许农民自由出售农产品。卡达尔的农业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匈牙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其中给农民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的做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不少农民不理解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意义并非自愿加入合作社, 但是, 合作社保留农户的自留地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了农民, 合作化的过程比较顺利。

历史过渡时期农地改革:1990年初东欧剧变后, 政府把合作化时期集中的土地归还原主, 从政治上看好像是恢复了正义[3]。

土地归还原主的规定比较死板, 一定要把原来的土地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原土地所有者中的许多人已转到城市, 并且很多人都不愿回农村。土地私有化具体是以证券形式补偿原土地所有者的损失。最后匈牙利95%的耕地私有化了。土地私有化使土地经营规模极度分散, 几乎全国人口都与土地有了牵连, 土地物归原主后的另一个严重遗留问题就是原来无土地的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 无地农民的就业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匈牙利私有化经济改革后, 分散的土地所有权导致了规模不经济、高成本、不具竞争力, 并使家庭规模化经营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阻碍, 匈牙利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土地所有权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设立国家土地基金及其管理组织和实施以土地集中为核心的乡村发展规划项目就是其中两项最有成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农地市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 匈牙利土地私有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土地市场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然而, 土地私有化改革虽然使产权明晰, 但也造成了所有权分散, 进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 通过发展土地市场, 在明晰土地产权的基础上, 促进土地重新集中成为匈牙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途径。此外, 匈牙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中, 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视城乡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重视综合管理, 重视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视用市场方法保护土地, 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 重视社会化服务, 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总之, 私有化改革大大促进了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 匈牙利持续、完整的土地登记系统以及不断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为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匈牙利土地市场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土地所有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自愿交换。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是通过买卖来实现,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通过租赁来实现, 而土地自愿交换则是为了土地集中的效率。

三、启发

首先, 我们发现, 无论是建立农地出租市场或销售市场, 对生产力都有一个积极影响, 并使家庭获得土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 只要能澄清土地所有权, 使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执行这些权利, 也就是说小规模生产者如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多的土地, 相对于平均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分配, 农业生产力就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 政府的政策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土地市场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 它始终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财产权利的担保。比如政府强制执行的安全长期的土地权利, 对土地租赁及销售市场的运作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 在市场调节存在失灵的部门, 政府也应当适当地介入以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素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对在购买大型农机时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提供贷款或补贴等。总之, 政府既不能完全放手, 听凭市场来调节农地集中, 也不能过分干预, 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应当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最后, 我们发现, 农村信贷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农户能否参与土地的租赁和销售与获得信贷密切相关。所以, 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易出现的资金瓶颈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使保险和贷款的形式多样化。同时, 政府应当适当调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门槛, 继续坚持和发展“金融下乡”活动, 解决因资金不足而使规模化经营受阻的问题;另一方面,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和农业金融服务的认识, 对参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农民提供指导, 提高其抵御风险和偿贷的能力。

四、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的建议

㈠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从以上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经验来看, 不管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 都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不同的是, 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法律、法规层面;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农地供给方面, 即政府严格控制农地供给量, 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有些国家则注重在土地交易之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制定规划对土地用途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国家则强调政府管理方式, 通过政府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

㈡必须依赖市场的作用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 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资本化就是为了实现土地作为一种社会资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效益和政策。目前, 我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 在这种制度下, 要使土地进入市场, 必须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问题的关键是, 市场如何配置农地这种生产要素, 即农地经营权如何通过市场来流转, 实现土地作为社会化生产要素的增值功能。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来看, 市场在解决土地问题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与此相关的市场包括农地所有权市场、土地使用权市场等。特别是农地使用权市场, 这种市场在中国目前还欠发达,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中国今后农地市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㈢培育和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的发展政府在政策、税收和资金等方面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 并利用制度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引导农地流转的方向和发展农地经营规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始终是支持促进各经济主体进行农地流转的角色。如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 (农协) 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 成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他们不仅促进了农地流转的速度、效率, 而且保证了农地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当然, 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合理发展需要国家从立法、政策上提供保障和扶持, 这是值得我国政府借鉴的。

㈣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专家认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上对农民具有类似社会保障的功用。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需要, 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 城市往往难以很好地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保问题, 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将同样履行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土地流转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能否对这些人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妥善安置成为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国外在这一方面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 如英国对小农场主的补助金、终身年金, 对丧失土地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的补助金。补偿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农村土地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社会保障的功能, 土地流转后, 一定要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总的来说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这是长远之计。二是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土地补偿标准应与市场挂钩, 按市场土地价格计算标准计算, 补偿一定要到位, 真正补偿到农民手中。

㈤土地流转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流转程序一定要规范严谨, 做到依法流转我国现在土地制度流转的法律还很不完善, 大多是对农地流转的原则性规定, 对流转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还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 应加大农地流转的立法工作, 使我国农地流转真正有法可依。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土地流转中受益方的权利, 实现国家、农民和第三方利益的公平。只有各方权利公平, 结果才会实现公平。二是通过法律保证农地流转不会造成国家耕地的减少, 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三是在目前条件下, 要通过法律来保证农地流转在农业内部进行, 防止土地兼并和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四是通过法律规范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 保证农地流转的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志强.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南学术, 2009, ⑵.

[2]华彦玲, 施国庆, 刘爱文.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 2006, ⑼.

[3]Jude Wallace, Ian Williamson, Buildingl and markets, Land Use Policy23 (2006) .

[4]刘克春.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J].理论参考, 2009, ⑴.

[5]王志远.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⑵.

[6]贾雪池.中俄农地流转制度比较研究[J].林业经济, 2007, ⑾.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2

二战结束后,日本许多城市被夷为废墟,物资非常匮乏,农业也遭遇欠收,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于1956年开始了战后首次“新农村建设”。此阶段的突出措施,一是确定推行区域,也就是说在政府指定的区域成立农业振兴协议会;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即农村振兴协议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农民智慧,并与当地政府及团体进行协商,制定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国家采取特殊补贴,除当地农民集资及政府农业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还发放低息贷款。

1962年底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结束,小规模零散土地普遍得到整治;大批农村公共设施得以建立,促进了农民的进一步联合;调动了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日本区域间和行业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特别是在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这些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因此日本政府在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出台了谋求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环境污染等一整套政策措施,开始了第二次“新农村建设”。在农业及农村方面强调全力推进综合农业政策:一是政府大量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提出“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三是制定《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是在总结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并取得显著成果,这主要表现在,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村生产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其中最重要的是,到70年代初,日本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后继乏人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日本又开始了第三次“新农村建设”。这次活动又被称为“造村运动”。当时的日本,财政力量越来越弱,仅凭财政投资和信贷来改变地区差异也越来越难,而农村自发出现的造村运动恰好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源和财政支持的前提下继续实现乡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日本政府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第三次“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同时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二是加大建设扶持力度,决定以振兴产业为手段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逐渐衰败的农村重新振兴起来。在这次新农村建设中,最具影响的是“一村一品”运动,其特点是每个村庄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形成产业基地,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日本三次“新农村建设”,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农业协同组织,广泛组织分散农户,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业、农村、农民地位;二是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即除各级政府直接补贴外,国家及农协系统金融机构提供足够资金;三是制定各种相关法规,即出台30多部有关法律与法令,使“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育培训,尤其是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既有实践能力又能扎根本地区的实用人才;五是尊重农民自主性,调动农民积极性,培养农民自立性,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六是将农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紧密结合,既保留特色,又具现代风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色。

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盲点分析

(一)政策保障不足,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农业、农村发展受到制约。

实践证明,少数新农村建设搞得好、步子迈得较快的村,主要是得益于集体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从集体资金划拨专款用于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发

展。相比之下,各级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公共事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还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也尚未建立和发挥其作用。此外,由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行政等部门执行政策不到位等原因,也从根本上导致了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缓慢。

(二)农村土地严重缺失,广大失地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把其主要精力投放在非农建设的土地开发上,不重视耕地的保护,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耕地和开发建设两者发生冲突时,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抛到一边,以牺牲耕地为前提,进行土地违法活动,换取当前或眼前利益。另一方面国家征用土地用于各项建设,使得农村耕地不断减少,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惯性的影响,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不到位,截留挪用农民征地补偿费等问题在全国时有发生,国家征地的土地收益中农民获得的利益非常有限。因此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制度已是刻不容缓。

(三)农村文化建设不到位,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过去十分强调农村经济建设,忽视农村文化建设,结果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文化形式单一,以致打牌赌博、封建迷信、各种宗族、宗教势力乘虚而入,不仅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四)忽视了价格杠杆作用,新农村建设中“价格”问题突出。如农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产品销售价格不稳或相对下降,农民因药价过高看不起病,农村市场价格秩序混乱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及对国家惠农政策理解上的误差。此外由于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农民消费期望值不高,这些也影响着农村市场的正常发育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因此要积极加强探讨价格主管部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和价格杠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利作用,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良性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互动的价格环境。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强完善机制建设,立法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应从机制构建方面入手,政府要着重解决城乡资源和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如一方面要加快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起城乡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政府管理长效机制,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政策体系等。其次,要从系统建设方面入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以使农民受益。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在制度层面上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最后,要从资金统筹方面入手,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各项补贴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当前中央虽然提出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支农资金相比往年来说,也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我们必须看到,“大幅度增长的支农资金”相对于“三农”领域资金需求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缺口的。所以应尽快建立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刚性”的长效投入机制,并完善各项补贴措施。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保证广大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为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要强化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格控制、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明确界定各类建设用地(包括征地)的用途、性质、目的、范围等,防止政府征地的随意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防农用土地的非农用化现象,合理引导、节约用地,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及技术等手段,系统对农村农田、水、路、林等(包括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村土地复垦复耕)土地的综合整治,从而调整土地权属,改善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相对存量,努力做到土地使用的“合法化”、“科学化”,“合理化”。其二是规范农村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政府在征地过程中,一方面不仅要保证土地权益人的充分知情权,而且征地补偿必须以农村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平、公正、合理补偿,不损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要确保及时、足额补偿到位,保障农民权益。其三要尽快建立和实施“土地置换社保”政策,用土地转用收益的一定比例建立专门账户,定向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根据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是重视农民主体性,从思想上打破、消除对于农民的偏见。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或生活模式、生活空间等都发生变化,如有的农民研究汉字、自造飞机、自拍电视剧,甚至发表科技论文等,这是本该鼓励、赞扬的新鲜事物,但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务正业”。这显然是没有尊重农民的想法和选择,忽视了农民的文化兴趣和文化需求,因此要打破、消除这种观念,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其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要以科技、卫生、文艺、生活小窍门等知识竞赛形式引导教育农民,并通过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家”活动和“文明家庭”、“文明村镇”评建活动,帮助农民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其三是对农村优秀文化、乡村民间艺人和农民文化团体等进行登记、认证,加强培植与促进繁荣发展。如国家可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或办法,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工作,鼓励农民从事农村文化的创作、表演、宣传和弘扬,资助年轻农民学习、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其四是改革、完善农村文化工作体制与机制,实现农村文化“公共物品”的市场化运作。政府可采取“民办公助”等方式,发展农村文化中心户和各种民间文化团体,使农民得到“价廉物美”、彰显“人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如湖北咸安向阳湖镇政府资助农民兴办私人乐队,取得良好效果。乐队不仅在当地声誉大振,而且周边县市农民婚丧嫁娶也邀请其参加。这种方式不仅保护了优秀民间文化,而且丰富了农村、农民文化生活,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完善增强价格管理,解决存在“价格”问题

一是不断提高价格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保证农村物资的价格稳定,密切关注农村市场的价格动向及波动趋势,提高调控农村市场价格的能力与水平,把行政手段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降低农民价格风险。其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逐步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体系。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影响与作用,运用价格政策支持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三是改革、促进、增强涉农价格(收费)的监管工作。一方面变单一物价部门检查为多部门联合检查的价格监管方式,以加强农业生产物资的价格监管,另一方面加强价格举报工作,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使价格监管职能向广大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监管的实效性。其四是加强对涉农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打击乘新农村建设之机的乱涨价、乱收费等行为,强化成本约束,促进价格公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价格环境。其五是价格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观念。如积极为农民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即广泛运用广播、电视、网络、会议、宣传栏、黑板报及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进行价格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李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2].刘志仁:《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北京观察》2006年第7期。

[3].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农民日报》2006年12月3日。

[4].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3

(一)国外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做法

1.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财政补贴体系。

美国政府在其农业发展战略中突出了政府投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注重对农田水利建设财政补贴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补贴体系。美国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以政府补贴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目前美国水利项目60%以上的投资源于各级政府,私人投资所占比例在40%。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会列明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补贴比例,水利建设投资保障性较强。而且,美国松散的联邦政体决定了其财政分配体制也趋于分散的形态。各州财政收入各自纳入本州的财政预算,互不干涉。因此,本州农业水利建设的补贴主要是由本州政府的财政支持,本州政府财政比联邦政府的补贴份额更大。美国补贴资金管理体系完善还表现在农业补贴资金的编制过程。在编制联邦政府预算时,各地方政府会将农业补贴资金申请汇总并向上一级政府汇报,编进联邦预算后,并最终由议会审议通过。审议通过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依据预算层层下拨补贴;项目实施之后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衡量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美国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其涉及水利建设的所有经营与决策均纳入司法体系,使政府补贴从申请到使用全过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补贴流程实现了有序规范,较好地保证了补贴资金发挥效益。

2.欧盟依据外部性进行选择性财政补贴。

欧盟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补贴时着重考虑了外部性,这主要是依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欧盟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性质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补贴,对于正外部性较大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大,对于正外部性不是很强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小。与其它国家相比,欧盟采取了选择性支持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与其所处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好有较大关系。因为欧洲长年风调雨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自然禀赋较好,所以其农业生产条件的宽松给这种选择性财政补贴政策预留了空间。

3.日本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给予全面扶持。

虽然日本的《土地改良法》规定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受益者负担”原则,但事实上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仍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和日本国家财力雄厚实际情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上看,日本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补贴具有补贴全面、力度大的特点,日本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更是绝对占据了水利投资的主导地位,水利投资一直在各类公益事业中占居首位,许多补贴项目都是政府全额全程补贴。首先,政府直接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补贴额度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的80%左右;其次,政府还通过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农业生产者所需承担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负担已经很小了。

4.以色列政府财政补贴使用范围宽。

以色列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家注重发展农业,加之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因此绝大多数农业水利建设项目都由国家出资,但以色列与各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更宽,以色列不仅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补贴,而且对先进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研发及应用也给予补贴,通过补贴高新农业水利工程设计研究,以色列建成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系统,使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节水作用发挥到了很高水平,充分达到了“节水”和“增产”的作用。

(二)国外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运行维护方面的做法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世界各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灌溉水费收取难、实际收取率低、财政负担重、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民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重点促使农民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建立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许多国家采用了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参与式灌溉管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国际灌排委员会在许多国家推广的灌溉管理机制。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依托,让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的兴办、改善、保养及管理,其实质是灌溉管理责任的分权,即重新划分政府和农户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权力和利益。按照这样的机制设计,灌溉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主要由用水户协会来完成,而费用通过补贴以及向用水者协会会员收取会费来维持。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正在实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改变了政府包揽灌溉工程管理的做法,把管理职责主要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既能减少政府补贴,又能保障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需要,这种方式与国内实行的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民主管理,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应用范围看,在法国已有1/3的灌溉农田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每个协会的规模为75个成员和250公顷灌溉农田。在墨西哥,81个国有大型灌区控制面积的2/3已经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来管理。发达国家农户参与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所有权与使用权一致,没有机制转换的问题,避免了协会管理者和用水户的短期行为,增强了对水利项目进行参与和维护的积极性。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实际运作情况看,在世界银行提出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必须坚持的4条标准”的软约束下,用水者协会的职责界定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一般都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主要是接受政府移交的灌排管理权力和责任,具体参与项目灌区规划、施工建设、运行维护方面的事务,负有从主渠道买水、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协调渠域内的用水矛盾的责任。政府基本不会干预协会的具体事务,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会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监督。在不同国家,用水者协会的区别主要在赢利目标定位和组建方式两个方面:首先,从赢利目标上,多数国家的用水者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是,也有少数国家的协会属于“自负盈亏,保本运行”,比如美国负责为农场提供灌溉用水的灌溉协会或者灌溉供水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其次,从组建方式看,多数国家用水者协会依据相关合作社法成立,并与当地水管部门签订协议即可。但是,墨西哥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须经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同意,由该委员会发给水权转让证书并到公证处公证。

nlc202309051125

从政府的扶持方式看,尽管参与式灌溉管理强调市场化运作,并且多数国家都有财政在水利设施工程项目管护上入不敷出的实施背景,但是,从成功推广该模式国家的做法来看,各国政府始终在推行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者地位,从资金、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韩国政府就建立了以国家财政为主的金融贷款和受益农户投资为辅的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和管理体系,在管理资金投入上充分保证了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印度的法律规定小型灌溉工程的总预算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分别拨款总投资预算的1/6左右,对于采用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小型水利项目,政府还会额外给予25%~50%的补助。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方面引入“产权”概念,根据闫华等学者的研究结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率先开始了农业用水与城市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具体内容是在满足农业用水的前提下,将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有偿转让给城市使用,而城市则相应负担相关工程的建设投资和部分增加的运营费用。在农业用水转换过程中,州政府负责监管,并在州政府内设立了负责水资源控制、水交易和仲裁的常设机构。根据王芸等学者的介绍,日本在水权转换方面的做法更加突出了水权转换受益者对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其做法是由城市部门向农村提供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在帮助农村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后,节约下来的农业用水才可以供给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这种做法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农民进行设备更新,在不损害农民灌溉利益的情况下,通过间接水权转让开辟了新的更新改造费用筹资渠道,为农民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节水农业发展。

(三)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1.强化政府的投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相对于农民的承受能力而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属于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予以保障的领域。既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政府就要积极投入资金予以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来替代社会资本缺位,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在农田水利投资中始终发挥主体投资的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据姜斌等学者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GDP在4000—7000美元阶段时将进入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水利投资增长规模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呈同步增长趋势。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432美元,处于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为了确保农业发展始终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应当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投资地位,借鉴发达国家优先考虑公益性项目的做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把握财政投入方向,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纯公益性项目倾斜。

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整体基础差,地域广、数量多、欠账多,建设任务重,相对水利建设的需求,各级政府财力保障水平有限,在坚持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的同时,对于水利建设的缺口部分,还要考虑吸纳和利用当前较为充裕的民间资本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于有利可图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争取让渡给市场,由社会资本承担,形成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和资源,着重扶持社会资本不愿投资的地域和公益性项目,同时做到建管并重,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益和效率,为工程运行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2.继续明确水利项目产权,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始终是理性经济人参与交易活动关注的首要问题。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管护缺位而导致的工程基础设施老化、成本回收不足、灌区服务质量下降、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降低灌溉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水权交易创造条件,就需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首先明确水利项目工程产权。因为唯有完备、明晰而且稳定的水利项目产权做保证,才能为水权界定和水权交易奠定基础,进而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利、农发等相关部门已经注重界定项目产权,并将集体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属界定集体,有些项目还进行公开竞标,将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承包或租赁给农民个人,这些做法都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工程产权问题,今后还应加大明确水利项目产权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改革,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解决初始水权分配等实际问题,同时水权交易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可能会诱致制度变迁,引发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但水权交易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应当作为水资源改革的发展方向。鉴于当前建立水权市场的时机尚不成熟,有关部门应当在一些已具备了水权转让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为最终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

3.发挥政府推动作用,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主体,农民始终是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减轻农民税费和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应当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这种灌溉管理制度。我国湖北省漳河灌区已在1995年建立第一个用水户协会,目前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已经进入了发展推广阶段。为了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推动作用,给予必要的舆论、资金、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为用水户协会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始终处于良好运营状态。

课题组组长: 王树勤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成员: 李长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宗宇翔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王鲁燕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局

黄 晶 吉林大学

执笔人:李长璐

责任编辑:汤星颐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4

一、军人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

1、外军军人养老保障的基本政策

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各有不同, 但其军人养老保险制度大都体现国家对军人的保障责任。目前世界各国军队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全部负担型, 不开设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如美军, 美军军人养老保险是以退休金保障为主体的养老保障制度。退伍军人的退休金从国防部预算开支, 退休金的多少与基本工资和服役年限有关, 奖金和津贴不考虑在内, 由于美军是一支合同兵役制军队, 地方青年把当兵当成一种“职业”。军人退休后可从地方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按月领取退休金。服役满20年的军人, 退休后可以拿到基本薪金的一半, 每多服役1年退休金就增加基本薪金的2.5%, 即现役部队服役满30年的军人可以拿到其基本薪金75%的退休金, 这也是退休人员可获得的最高数额的退休金。退休金的标准各国都不相同, 但大多是不超过退休时工资收入的75%, 同时又是稳定的退休金增长机制, 退休金因通货膨胀每年都要增加, 增加的退休金称为生活费用调节费。根据美国法律, 军人也要缴纳社会保险费, 因此部队退休人员除了领取部队退休金外, 还可以从社会保险中领取退休金, 两者互不影响。另外, 美军军人在享受规定的退休金外, 还享受补充人寿保险。这种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退休金保障的基础上, 由军队统一开设补充的人寿保险, 大大提高了军人退役后的养老保障水平。另一种形式是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型, 军队开设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如法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军人, 法国的军人养老保险主要采用参与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和建立军人养老保险机制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将军人养老保险纳入国家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中, 由政府统一经办。台湾地区的军人养老保险模式是根据当局制定的《军人保险条例》和《军人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强制执行的。由国防部主管, 负责保险政策、法规的制定、计划和监督;军队联勤总部办理, 负责申请、登记和审核;中央信托局管理基金、保金和理赔决算。保险费率按保险基数金额, 将官为6%, 校官为5%, 尉官为4%, 士官和士兵为3%, 参加保险满30年后自付保险费免于扣缴, 由国家财政负担;士官及士兵保险费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这一模式的优点是, 军人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且政策后连续性, 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军人养老保险体系。

2、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

(1) 基本养老保险

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 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 为了保障广大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 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是由企业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缴纳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职工如果具备三个条件, 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并已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以及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既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

(2)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 由企业自主决定。其主要特征是由企业发起建立, 经办方式多种多样。经办方式有:大企业自办;多家企业联合或行业管理机构建立, 区域性或全国性协会、基金会经办;由有关中介机构经办;由有关金融机构包括各类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寿险公司经办。同时, 国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主要是以年基金交费以及基金的投资可免税。企业年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政府在企业年基金的建立和管理中不承担直接责任,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

(3)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形式。国家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 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 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满足部分人群的较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

二、对军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1、统一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 针对不同的退役方式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 各种养老模式不仅在军人退役时补偿方式和标准不同, 使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而且使不同退役军人以后能享受的养老待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平等。这种状况的持续发展, 不仅不利于保证军人平等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而且也不利于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而建立统一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减轻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负担, 降低管理难度, 使退役军人平等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 使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国家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为统一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同时, 已实行的军人伤亡保险和退役医疗保险除了少数特殊人员外, 将大多数军人都纳入军人保险的保障范围, 制度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保障效果, 也为统一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借鉴。同时, 也要体现出军队特色。军人职业的高风险性说明, 体现军队特色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给军人以优待。其优待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缴费相同的条件下, 使军人相对于地方同等人员享有较高的养老待遇;二是享受同等的养老待遇时, 个人账户中军人缴纳的比例相对少, 而国家补贴的相对较多些;三是降低军人的退休年龄。三种方法的侧重点和效果是不同的。第一种侧重于保障军人退休后享受较高的待遇, 解决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安心服役。第二种侧重于提高军人即期可支配收入, 提高现役军人的待遇水平, 更直接的目的是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部队。第三种从总体上提高了军人的养老待遇水平。就目前军队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和我国的经济形式看, 采取前两种办法较为可行, 第三种办法应当在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很充裕的情况下, 才能普遍实施。其次, 是要覆盖全体军人。军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对象应该是最广泛的, 要面向全体军人, 包括在军队退休的干部, 面临退役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等有工薪收入的军人, 还有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不缴费, 由国家财政给予解决。对原制度下的离退休人员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应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 保证他们的养老待遇不低于国家同等离退休公务员的养老待遇。

2、提高军人养老保险保障待遇

受工作环境和专业的限制, 退役军人二次就业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军人退役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军人退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的需要而建立的, 其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人未来的生活水平, 对军人的影响较大。适度的养老保障水平可以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 使其安心服役, 为部队建设多做贡献。而适当的提高退役军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又可以体现国家对军事劳动者的肯定与激励, 也能为军队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为加快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3、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与其他制度相配套

军人退役养老保险作为军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主要是为了保障退役军人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 要满足退役军人养老的其他需要就相应的需要其他制度与之配套。实行统一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后, 军队可以通过给当年退役军人发放一定的退役补助, 以补偿由于军人退役可能给军人及其家庭带来的风险。为了帮助和鼓励退役军人特别是复员军人尽快地实现再就业, 军队也应有相应的措施, 如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使退役军人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 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等手段帮助退役军人自己创业, 通过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等形式提高退役军人的自身素质。这样做真正实现了对退役军人全方位养老需求的满足, 从而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4、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体现军地双向衔接的重要性

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篇5

关键词:住房保障/经验借鉴/建议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住房政策的分析

住房保障政策受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各国和地区各具特色,其中规律性的政策经验对构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以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早和经济发达的国家。自 1890年制定《工人阶级住宅法》以来,历届执政党政府在制定和改进住房政策和住房制度时,根据各个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制定适宜的住房政策。推行公房出售政策,1979年保守党上台后,充分重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对公共出租住宅按住户的承受力,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出售给原承租住户,把提高住宅自有率作为主要的住宅政策目标;实施减免税政策,英国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购房,实施减免税政策;推行“住房补助”,“住房补助”分为租房补助和买房补助两大类,由地方政府自行组织,不少保险公司也进行房地产投资、抵押贷款等房地产金融活动,住房融资的畅通为住房自有化提供了较好的金融支撑,同时英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共住房的运作以及保障中低收入阶层和特殊群体的住房。

美国政府在吸收英国等欧洲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低收入阶层住房租金信用政策,美国联邦和州政府通过发放税金信用证,给相关机构提供一定额度的税金减免,鼓励私人开发商和非赢利机构大力兴建提供低收入家庭租用的住宅;住房租金补贴方面,一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有住房,二是发放住房券;建设老人住宅,美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住房建设,政府有专门的信贷机构管理住房信贷,各项措施通过立法保障落实和实施美国在政府直接干预下运行的住房金融体制已经相当成熟,在1934年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组建了“互助抵押贷款保险基金”,负责中低收入家庭抵押贷款提供保险。凡满足规定条件的分期付款购房者,可向政府申请贴息担保,个人只付首付并承担一小部分利息,政府则承担还款风险以及大部分利息。此外,对中低收入家庭实施特别资助法案。住房信贷保险方面,由政府出面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购房进行担保,从而支持了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对购买自有住房实行税收减免,鼓励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自有住房。

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的枢纽。如今的新加坡已经是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无论从质还是量都大为改善。它的住房保障制度有许多特色:一是制定长远规划,政府出资建房。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了房屋发展局,专门负责住宅建设的计划安排、施工建设和使用管理。房屋发展局是一个半官方机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房屋发展局的主持下,新加坡每五年制定一个建屋计划。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新加坡政府除了专门拨出国有土地和适当地征用私人土地,以供房屋发展局建房之用外,还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房屋发展局资金支持。二是实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允许动用公积金存款的一部分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不足部分由每月交纳的公积金分期支付,该项规定只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中央公积金制度对解决“居者有其屋”计划遇到的住房筹资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因地制宜。根据其人多地少的特点,新加坡房屋发展局在规划设计小区和新建组屋时,既考虑建筑体形的高低错落、色彩变化,又能充分利用室内面积合理布局。所有的居住小区都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商业中心、银行、学校、图书馆、剧院等。另外,政府还通过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对公共住房以及中低收入阶层进行调配,使公共住房能够良好运转;同时新加坡公共组屋管理施行立法与政策相配套,不仅解决了建房问题,而且解决了公共住房的转售转租问题。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住房政策的比较

政府住房保障的方式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资源背景下确定的。虽然各国或地区的住房政策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一些共性。

(一)发展阶段相似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房政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住房严重短缺时期,政府在生产环节直接干预住房市场的运行。第二阶段是全国性住房短缺得到缓解以至于消失,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时期,各国政府都对购房实行退税加补贴的政策,推动个人购房,提高住房的自有率。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住房政策历史沿革来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由解决住房困难到增加住房面积,再到提高住房质量以至提高居住水平的发展过程。如英国的住房政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战以后到80年代初,政府对低收入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建造低收入者住房的开发商也给予一定的补贴。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阶段,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修改了住房政策,鼓励公房的承租者可以优先购买自己租的住房,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公房出售以后,减轻了政府对公房修缮管理的负担,公房进入市场可以流通。

(二)住房政策目标面向大众

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借鉴与启示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 前言

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是,非集约化生产和粗犷型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增长中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已经明显影响到和谐型社会的建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幸运的是,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于此,本文梳理了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国内目前经济面临的一些困境,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 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随后各国学者对经济增长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有梭罗(R. M. 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以及后来卢卡斯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思潮的兴起和实践,一些学者提出了跨国经济增长理论。不过,总体上看,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做如下大致区分:

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作是哈罗德一多马(Harrod-Domar)模型。哈罗德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其模型假定生产过程所需的资本设备和产量成固定比例。多马则主要围绕投资的二重性来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通过凯恩斯的乘数效应过程决定国民收入的实际水平;从供给角度来看,投资通过增加资本存量的规模而对潜在的生产能力产生影响,从而将提高国民收入的潜在水平。上述模型都强调储蓄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模型建立在生产要素组合为固定比例的严格假设之下,即不论经济起始状态的人均资本处于什么水平,最后经济增长会朝向长期稳定状态收敛,当达到长期稳定状态时,各国的人均资本与每人产出与经济增长率都将一样。 因此,古典增长理论无法适用于长期分析。

2.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Solow)和斯旺(Swan)1956年几乎同时提出的Solow-Swan模型,舍弃了Harrod-Domar模型中的Leontief 型生产函数, 改以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新古典(Neoclassical)生产函数,所以又称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这个新模型中,假设投入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都可变动;若劳动力增长率大于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工资将会下降;反之,劳动工资将会提高。通过价格机制使低廉的生产要素代替价格较高的要素,产量与资本的比例值是可变动的,产出增长途径就有内在安定性,不会发生H-arrod-Domar的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刀锋边缘”(Knifeed-ge)的情况。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揭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方面比古典模型前进了一大步,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均衡增长率是“外生”固定的劳动增长率,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因此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都被称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3. 新经济增长理论。1986年,罗默(Romer)借鉴其他学者的思想,将“知识”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带进生产函数当中,使得个别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固定的规模报酬,而对社会而言,则为递增的规模报酬。在这种情况下,不需借助外生变量就可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来源。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进一步的,卢卡斯(Lucas)1988年将人力资本的累积效果考虑进来,由单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扩充为两部门进行分析。在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性的情况下,竞争均衡时的人力资本增长率将会小于实质资本增长率;若不考虑到外部性,则人力资本增长率将会等于实质资本的增长率。Lucas 视人力资本与实质资本同为生产要素,可以通过投资行为来累积。

三、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实践都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不论是早期的威廉·配第根据英国经济实践总结的经验性学说,还是后期的钱纳里等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个国家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都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即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结构的转换,结构因素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而其他学者对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 配第—克拉克定理。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经验性学说。他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

受到配第思想的启发,科林.克拉克(1940)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经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1940年他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他认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这一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 库兹涅茨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7)发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库兹涅茨主要的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等来看,在现代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内,研究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他探讨的一个重点。总体而言,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部门的变化都同总量的变化相互联系;而且只有把部门的变化结合到总量的框架中时,才可能对它们加以适当的权衡比较。因此他认为,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即:总量增长从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引起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并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

3. 钱纳里等:引入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鲁宾逊、钱纳里、费德等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结构变量来研究经济增长,以统计分析来说明结构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霍利斯.钱纳里和他的同事赛尔奎因等借鉴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较研究,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作深入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发展模式,以及各国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的不同特点,得出了包括“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的一些规律性的事实与结论。

4. 帕西内蒂的结构动态经济学理论。由于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有严重缺陷,帕西内蒂(L.L.Pasinetti)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称为“动态经济学”。在他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模型中,他认为只要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和更有效地利用技术——主要表现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转移,就会加速经济增长。帕西内蒂考察了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情况:①经济增长是由人口增长引起的,不存在技术进步;②经济增长是由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共同引起的;③经济增长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经过研究,他认为第三种情况是更一般、更现实的情形。帕西内蒂强调了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促进作用:只要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劳动和资本能够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动就会加速经济增长。

四、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现状与困境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经济遭遇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衰退最为严重的时刻,但在中央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危机的努力下,扭转了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实现经济逐季上升的复苏。然而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家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方针,从实施情况看,排在第一位的“保增长”的成效比较显着,但是,“扩内需、调结构”进展仍然相当滞后: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来的、原来被高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保增长”更多的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加剧了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进一步失衡,从而使矛盾进一步凸显:

1.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在大规模投资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行业出现新的过剩产能,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更大的困难。比如,在实现“保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反弹,特别是靠房地产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不惜重新让已关停的条钢、小炼焦、小冶炼等“两高一资”企业重新开工,与低碳经济战略背道而驰。

2. 资源环境严重失衡。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带动物资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我国是一个资源贫瘠国,我国对石油、水资源、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资源的消耗居于世界前列,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出极限,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3.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过度向政府特别是国有企业倾斜,进而对社会资本产生部分“挤出效应”,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投资机会。不仅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而且诱使“国进民退”,进一步缩小了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内的发展空间。

4. 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失衡。政策过分向基础设施和“十大产业”振兴投入倾斜,对民生事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支持不够,不仅造成投资与消费不平衡,而且造成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在国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分配中比重越来越低,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内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五、 建议与总结

1.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分析,中国今天的问题,暴露出经济结构由来已久的软肋,即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严重,内需和外需严重失衡,消费率太低。应对危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劳动投入和技术、资本投入占比。要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自然资源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依靠就业增加、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与效率的提高的发展方式转变。

2. 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60%),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5%)。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与高耗能、高资源投入的资本密集型相一致的第二产业的超比例发展,同样不可避免带来了“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口)”的问题日益严峻,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资源能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日益不断恶化。因此,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先导和支撑行业,能够直接和间接提升与支持第一、二产业的效率;另外,支持与国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住宅建设、金融商贸、旅游通信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也能够直接提高人力资源生产效率,并提升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

3.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中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滞后的根源主要在于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也是高能耗经济和高碳经济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体制基础。在这种政府和国企指导型的投资增长模式中,中国产业长期呈现出超重化工业和资本密集化方向,必然带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消费。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投资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面临严重的压力。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已经成为必然与现实。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和绿色产业,如新型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作为产业培育的重点,加大对这些产业的基础研究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资到绿色投资项目中,而不是目前资金集中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矿业和初级加工业。

参考文献:

1. Chou, R. K. and G. H. K. Wang.Transaction tax and market quality of the Taiwan stock index future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006,(6):1195- 1216.

2.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

4.克鲁格曼.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1994,(73):10-12.

5. 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FX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波,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7

关键词:国库管理体制,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监督

国库管理体制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预算管理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国家国库管理虽然因各国情况的不同存在自身的特点, 但在许多方面有共同趋势。研究与借鉴西方国家国库管理体制, 对于提高我国国库资金管理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库管理体制的含义

国库管理体制是指国库采用什么组织形式来实现国库的职责与权限。一般认为, 国库是办理预算资金收支的机构, 相应的国库管理体制是指办理预算资金收支的国库内部各组成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方面内容。从更广的视角看, 国库是一种管理政府财政资金的活动, 相应的国库管理体制包括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各类机构, 以及相应的业务职能分工、管理方式和制度等。国库机构则包括涉及预算管理的立法、行政和监督等部门, 如国会, 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以及政府各部委。业务内容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审计监督、政府现金及债务管理等内容。其核心是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设计、业务分工和管理制度, 目的在于通过国库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制约, 提高国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避免国库资金的浪费和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

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一项制度, 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主导环节。国库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围绕预算管理展开的, 目的是保证国家预算的顺利实施。国库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 包括预算资金收支的办理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都是以财政资金为对象, 服务于国家预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预算资金使用权的分配, 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预算资金的集中与分配关系, 国库管理体制是对预算资金运行过程的管理, 核心内容是以制度形式确定预算资金的运行程序与管理方式。

二、西方国家的国库管理体制

(一) 美国的国库管理体制

美国联邦政府国库管理机构涉及行政和立法两大部门。属于行政部门的有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财政部和联邦政府各部委。属于立法部门的主要是美国国会中的各个委员会 (如预算委员会、拨款委员会、批准委员会、收入委员会等) 和会计总监办公室。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国库资金管理分工明确, 相互制衡, 预算制定权和审批权、国库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严格分开。政府负责联邦预算的草拟和执行, 预算政策的制订、预算收入的管理、国库资金支出的管理分开;国会负责联邦预算的审批和监督。因此, 美国的国库管理具有预算执行刚性强、审计监督机制严密健全等特点, 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政府预算和国库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减少了浪费和腐败的产生。

美国国库收支同预算执行直接联系, 整个国库收支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完整地预算实现过程。以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的预算制定, 国会对财政预算的批准和拨款法案的通过, 联邦储备银行办理财政资金拨付, 行政部门内部的审计和以议会为主的审计形成了一套完整地国库资金管理体系。美国联邦财政资金实行基金或账户式管理制度, 财政部在联邦储备银行和商业银行开立财政存款账户, 所有收入都进入设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国库总账户中。在财政收入管理上, 纳税人将自己应纳的税收政策存入财政部授权的代理国库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 然后各代理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的自动系统将税收收入划入联邦储备银行的国库总账户, 并同时将存款信息报告财政部。在财政支出管理上, 美国所有的支出也都要通过国库总账户, 根据美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程序进行拨付。

美国国库是由行政和立法部门共同协调发挥作用的系统, 国库的监督是通过国会控制实现的, 财政预算的实现自始自终处于国会的控制之下。美国的国库监督形式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即总统预算办公室制定行政预算报告, 国会接受并在各委员会进行审议, 拟定授权法案和拨款法案。在通过预算案基础上, 议会对拨款法案进行审核, 联邦储备委员会严格按照议会的拨款决议执行, 国会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后的监督。最后, 审计总署对所有财政预算开支进行审查、对国家决算进行审计。

(二) 英国国库管理体制

英国的国库管理机构是皇家国库部、皇家总支付办公室、英格兰银行和国家审计署。皇家国库部主要职责包括:管理政府借贷和国库单一账户, 向财政部长提供关于公共支出总量规模的信息和建议, 监督国库资金, 保证公共资金能恰当的运作, 确保国库资金合理、高效地使用。皇家国库部编制部门预算, 议会按部门审批支出预算。皇家国库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 皇家国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公共资金进行严格管理, 但是不限制预算支出部门管理支出的权力。国库单一账户开设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随时根据国库部的指令从统一基金账户向支付办公室各部门的账户划转, 确保资金用于各部门的支付。

英国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税收收入和发债收入都直接纳入开在英格兰银行的财政部账户上, 财政部账户由国库部管理。英国国内收入署分别在苏格兰和英格兰设立了两个核算办公室, 其职责是处理各地区的税收收入。核算办公室通过自动化设备将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清算系统上划资金到国库单一账户。英国的公共支出是通过皇家总支付办公室办理的。皇家总支付办公室隶属于皇家国库部, 负责为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提供各种服务。皇家总支付办公室为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至少各开立一个账户, 通过皇家总支付办公室内部转账或通过商业银行电子清算支票转账, 来实现所有的公共支出支付。

英国的国库监督是典型的立法监督, 即通过制定财政、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会计的相关法律, 依法管理国家总预、决算。审计机关和监督机关向国会负责。英国的国库监督是从预算开始的, 即从政府内阁在对英国政治、经济形势判断的基础上, 确定年度收支计划和一个为期三年的滚动远景计划开始的。皇家国库部根据三年的滚动计划编制三年滚动预算, 提交政府内阁审核, 政府内阁对预算进行审核后提交议会审议, 由议会批准政府当年预算及以后的调整计划。议会批准预算之后, 皇家国库部将预算资金拨付到皇家总支付办公室为各部门开设的账户。国家审计署负责对设立在英格兰银行的财政账户支取款项进行审计, 对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账户进行稽核, 并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财务分析, 每年将审计情况向下议院公共账户委员会报告。

(三) 法国的国库管理体制

法国的国库管理机构是由预算司、国库司、税收总局、公共会计司、法兰西银行和审计法院等部门组成。法国国库司设立在财政部, 主要职责是在进行政府现金管理的基础上, 对政府预算包括预算外资金进行广泛而严格的控制, 制订政府融资政策, 负责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公共会计司负责办理具体的收支业务, 其中包括监交中央税、地方税的税款, 汇总、分析和支拨财政资金。公共会计司在各省设出纳署, 下设100多个附属机构, 也称地方国库。税务总署负责制定各类税法、税收政策和税种设置, 也负责税款的征管工作。

法国国库实行单一账户的做法, 即将所有的政府现金资源 (包括税收和其他预算内收入, 也包括各项预算外资金) 集中在中央银行账户, 不允许在其他银行开户。所有政府资金的收支都通过单一账户办理。与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是国库分类账户, 即国库为所有政府支出部门分别开立分账户记录政府资金的变动和各政府支出部门和机构的资金运用, 并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当涉及实际付款时,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处理。

法国的国库收入包括中央税、地方税和各种公用事业收费, 以及财政向银行借款。法国国库收纳、报解和支付的管理程序是:纳税人向税政管理部门申报, 若无异义, 纳税人向征税机关或任何一家银行以支票的形式缴纳税款, 支票再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上划国库单一账户中。法国国库支付模式是集权化支付模式, 由支出部门审核供应商的发票, 计算出国库实际应支付的数额, 并附上相关的凭证向国库提交支付申请, 由国库审核并签发支付命令, 出纳署或由出纳署通过银行清算系统将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实际支付给供应商。

法国的国库监督是以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和审计法院事后监督组成的监管体系。法国议会主要承担宏观预算制定为主的监督, 财政部日常监督确保财政支出在事前得到有效的审查和核实。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包括:财政监察专员对中央各部门和大区的财政监督;公共会计在公共支出时的监督;直属财政部长的财政监察总署对部长领导下的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及国库局、预算司等业务部门的账目和执法质量与工作效率检查。法国的审计法院是国家最高的经济监督机关, 独立于议会和政府, 除审计国家决算外, 审计法院主要是依法对公共会计师和公共支出决策人进行监督。

三、启示

公共财政制度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建立起来的有效财政制度, 这种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收入主要依靠法定的税收和对公共产品的使用费, 政府支出则对全体公民提供有益的公共产品, 同时公共财政必须要受到监督。这一思想反映在国库体系中就是国库体系中不能仅有一个机构来独立办理财政收支, 而必须依赖互相独立的机构体系, 并且这些机构的运行同公共财政的目的相一致。此外, 按照公共财政理念, 西方国家的国库不再仅仅发挥传统意义上代理政府财政收支作用, 国库在从事政府收支安排的同时, 凭借其所掌握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加强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政府融资政策的制定, 使国库管理深入到政府的现金管理、国债管理、投融资管理、外汇黄金管理等领域, 在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之下,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国库机构体系, 国库机构职能分工不健全, 国库管理对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的促进作用还很有限。

国库单一账户是西方国家在财政资金收付方面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 政府的财政性资金, 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统一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 所有的财政收支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一般建在中央银行, 只有在未设中央银行的地方, 才允许将国库单一账户设在商业银行。我国从2001年开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试点, 目前预算内资金基本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未来应逐步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 实现包括预算外资金在内的财政性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管理。在坚持财政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一个预算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 取消各预算部门独立开设的预算账户。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在预算单位需要实际支付时, 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最终用款人, 减少国库资金中间环节, 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西方国家在有关国库资金的使用、支付和监督过程中对各有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 并用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严格的责任机制和规范的监管体系以及一系列的严惩措施, 通过围绕预算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形成了完整的监控体系。在这些监督中, 不同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一般都有相关的法律来予以明确划分, 由此建立起分工明确的国库资金责任体系。此外, 西方国家还设计了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库资金的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督。我国对国库资金进行监管的机构很多, 人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审计部门、政府支出部门都有对国库资金监管的职责,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责不够明确和对称, 独立执法能力弱, 权力之间缺乏制衡, 监管流于形式、约束软化等。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以预算为主线, 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全过程监督, 以明确的法律形式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 建立严密高效的国库资金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 西南财经大学.国库改革与发展[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法国财政监督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 财政研究, 1998 (1)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8

自2010年10月27日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研究推进房产税改革”, 我国房产税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世界上不仅是发达国家在征收房产税, 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征收房产税。从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房产税改革对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引导房价回归理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2011年1月28日, 我国上海和重庆进行了房产税试点,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检验发现房产税的调控作用有限, 并未有效的约束商品房投资。本文尝试对国外房产税制度进行概述, 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 为我国进行房产税改革提供参考。

二、欧美房产税制度概述

欧美国家的房产税制度基于土地私有制的基础, 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主要是针对房产的持有环节征税房产税, 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美国的房产税制度以及有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房产税税率控制在1%-3%, 主要由于各州政府征收, 并以此作为各州的财政收入。房产税主要被用来完善义务教育、改善生态环境等公共事业, 一定程度上无形中调动了纳税人的积极性。英国的家庭财产税虽然是由地方政府征收, 但是最终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在重要政府, 占到财政收入的50%。中央政府因地制宜, 按照一定比例将房产税返还给各地方政府用于地方公共事业支出。法国房产税制度较为完善, 房产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业主缴纳的“地产税”和居住者缴纳的“居住税”。法国税法规定, 法国或欧盟公民在法国境内连续居住超过183天, 法国政府将对其财产进行征税 (包括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财产) ;如果居住不满183天则进队法国境内的财产进行征税。

三、日韩房产税制度概述

作为亚洲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 日本和韩国的房产税制度均较为完善。日韩的房产税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共同点:首先, 日韩两国政府一直对房屋征税财产税。其次, 日韩两国的房产税均是地方税, 房产税的收入均归地方政府所有。再次, 日韩两国房产税的纳税人均是房产的所有者。最后, 日韩两国的课税范围均较广, 但是都是减免优惠政策。由于日韩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两国的房产税制度仍存在两方面的不同:一方面, 日韩两国征税模式不同。日本将房产税称为固定资产税, 韩国则为财产税, 税收名称的差异也说明在征收模式上的不同。日本就是采取合并征收的模式, 即房产税和其他税种一起征收, 多数是同土地税一同进行征收。而韩国则采用单独征收的模式, 即该税种不对其他财产只针对房产进行课税, 并不对土地进行征税。

四、发展中国家房产税制度概述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印度近年取得的成绩备受瞩目。印度的个人住房房产税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来征收, 并有各邦指定市镇政府具体实施。课税基础是以房产的租赁价值为主, 同时结合面积和市场价值。城市和农村的房产税税率也各异, 农村采取比例税而城市采取则累进税。即农村实行的是平均税率, 而在城市则是房产价值越高的税率越高。而在印度尼西亚, 中央政府对土地、建筑物征收土地和建筑税, 主要以土地或建筑物的市场价值作为课税基础, 房产税收入收归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尼加拉瓜则对土地、建筑物和地面上的永久性附着物均征收房产税, 主要以租赁价值、面积和市场价值作为课税基础, 房产税收入由全国性的税收机关征收和管理。

五、研究总结

现阶段, 我国房产税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实行房产税制度时间较短, 现有的制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本文拟通过对国外房产税制度的论述, 从中找出有利于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别通过对欧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的房产税制度的阐述, 积累了如下经验可供我国政府部门参考:首先,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保证房产税的公平性, 这样才能有利于抑制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趋势, 有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优越性。其次, 必须要提高房产税税收效率, 降低征税的成本。征收房产税的效率原则要求在开征房产税后对经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最小, 尤其是不能过分影响居民家庭拥有住房的愿望, 否则会加大政府住房保障责任而导致政府公共支出需求增加。慎重设置减免税范围, 避免由于减免税范围过大导致的征管成本支出增加。最后, 统一房产税改革方案, 加速推动全国性房产税改革。从许多国家物业税改革的经验来看, 缺乏全国统一的房产税制度框架, 将导致混乱, 降低改革效率。

摘要:房产税改革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欧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的房产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归纳了国外房产税制度的成果经验, 为我国政府进行房产税改革提供了三条政策建议:首先,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保证房产税的公平性。其次, 必须要提高房产税税收效率, 降低征税的成本。最后, 统一房产税改革方案, 加速推动全国性房产税改革。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国际比较,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曦, 吴宇晖.房产税改革的中美比较及其法律启示[J].求索, 2012 (1) :134-136

[2]程娅.从美国房产税看我国房产税改革[J].企业研究, 2011 (7) :4-5

[3]彭志华.美韩两国调控房价的经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涉外税务.2011 (1) :56-59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9

(一) 市场自由型产业政策

市场自由型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对文化产业进行的隐性调节, 表现在不过多地以政府角色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以便给文化产业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与可能性。实行市场自由型文化产业政策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

美国联邦政府在文化产业的管理方面倡导市场自由主义, 实行自由企业制度, 即不对文化企业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 而是为文化生产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外部条件, 这种条件主要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法律为基础, 政府致力于营造整体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 它与美国一样倡导自由的市场竞争原则。20世纪末, 组建了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并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着力点。

(二) 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

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政策是对文化产业的显性调节, 即一开始就以国家的角度, 将社会资源投向政府引导的行业与领域, 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完成既定的目标。实行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政策的代表国家有法国和日本。

法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强调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规划。法国制定文化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发展人类遗产的各个层面, 鼓励艺术创造, 支持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法国的文化产业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保护文化遗产。法国政府认为, 保护文化遗产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法国是美国文化自由贸易政策的坚决反对者。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法国以“文化例外”为由, 坚决反对文化市场的自由贸易, 并几乎为此退出整个谈判。

1996年, 日本确定了“文化立国21世纪方案”, 这是政府引导、扶持文化产业的开端。1998年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文化振兴基本设想”, 把文化的振兴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 并强调对文化进行重点投资。他们认为对文化的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2003年, 日本政府重新调整了对文化产业的定位, 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另外, 对振兴地区和地方文化, 日本政府明确规定:政府应支持地区文化活动, 包括重新挖掘、振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祭祀活动等;制订长期规划, 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全面支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1]。

(三) 多元产业政策

加拿大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明确指出加拿大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其总体目标是在确保加拿大能够享受自己文化产品的同时, 可以广泛接触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产品, 以此来保持加拿大的文化多样性。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 这种政策符合加拿大的国情, 这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领域与加拿大一样主推多元文化产业政策, 坚持“无歧视成分的移民政策”。1989年,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国家议程》, 进一步确立了多元文化产业政策的地位。

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一) 财政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发展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 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其财政与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 力求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设立各种文化发展基金以及对文化企业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基金组织, 它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以上拨付给各州及联邦各地区的艺术委员会, 剩余的资金则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中的个人及团体的有关项目提供直接资助, 对优秀的艺术成就给予的奖励款项也出自于该组织。

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领域实行了各种优惠政策, 如为重点发展的游戏与动漫等风险较高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产业园区内的文化单位减免各种税收或者降低其税率等。加拿大和新加坡也通过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项目和人才等实行免税、减税、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政策来鼓励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 金融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

适当的金融政策可以为文化产业筹集到必要的发展资金, 因此,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适合本国的金融政策, 多渠道地为文化产业筹措发展资金。

2004年, 华尔街的私募基金进入到了电影行业, 设立了电影投资基金。该基金创新了为电影行业募集资金的方式, 创造性的以高收益债券、低收益债与优先股等不同品种的金融工具的组合来吸引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 使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工具来对电影进行投资。

日本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制订了多种金融政策。日本建立了文化产品开发投资联盟体系, 由社会各方共同为文化产业筹措发展资金, 政府还大力支持文化企业的证券和债券发行, 在为企业提供多渠道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2]。

(三) 人才政策为文化产业输送专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要强调专业人才的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将其作为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目前, 全美大约有30多所大学都开办了艺术管理学专业,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 此外, 美国还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市场优势以及开放的人才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了大量优秀文化人才。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巩固了美国文化产业的世界霸主地位。

韩国政府专门建设了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库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 来负责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教育机构认证委员会, 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教育机构实行认证, 对优秀文化人才给予资金支持以及奖励。通过实施强有力、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措施, 韩国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崛起。

(四) 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一直坚称对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 所以其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主要是依靠法律手段来实现, 因此, 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普遍都存在比较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

日本政府制定了比较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著作权法》。该法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修改, 对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日本又制定了诸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法、文化艺术振兴法等多部新的法律法规, 并出台了具体的配套措施, 使得这些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近年来, 韩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得益于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法律建设。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文化产业促进法》、《著作权法》、《广播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启示

(一) 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

尽管美国长期坚持市场自由型的文化产业政策, 但当金融危机影响到其电影业时, 政府依然伸出了援手。截至2008年末, 全美有大概40个左右的州政府对到本州拍摄基地制作电影的摄制组给予优惠补贴政策:有的提供税收减免, 有的甚至还给予现金返还。日本文化厅明确提出, 卡通等“媒体艺术”是日本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所以日本的经济产业省以及文化厅等部门每年都对动漫产业进行调研并出具报告书, 以合理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 想要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还要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即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

(二) 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

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知识与技术的创新, 因此,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创造的专利与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成功。1970年《版权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随后美国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 弥补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缺。美国实施的这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筑造了美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城墙。

在世界各国都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时期, 我国文化产业也应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政府要加快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工作, 积极制定并有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以使我国文化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 融资政策多元化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然而单一融资渠道募集的资金并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想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多渠道融资。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了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税收政策优惠外, 还十分鼓励个人或者企事业单位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赞助。例如, NEC公司举办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富士通公司主办的世界围棋超霸赛以及丰田公司举办的丰田杯足球赛等,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文体活动。正是由于有了民间企业和个人的大力投入和融资, 日本的文化产业才得以普及和发展。

目前, 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少, 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以及税收的优惠政策, 然而要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就必须学习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多渠道融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亦雯.中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美与时代, 2010, (11下) :38-40.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美国融资政策,金融机构,信用担保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就业岗位, 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虽然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难题, 但近年来由于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使得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 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1、融资方式固定有限。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为企业融资, 通常利用企业自身内部积累、业主投资、企业内部筹资或者银行贷款等方式, 融资方式固定有限。

2、向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大。

大型商业银行考虑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实力不强、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抵押的固定资产、贷款交易费用和监控成本较高等因素而拒绝向中小企业贷款。

3、融资成本急剧上升, 抗风险能力低。

中小企业信息相对封闭、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资产抵押能力较弱, 因此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 部分中小企业被迫求助于手续简便, 但是潜在风险比较大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这类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实力不强。

第一, 中小企业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财务制度不健全, 经营风险较大,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二, 中小企业实力较弱, 自身能力不够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产品技术落后, 竞争力相对较弱。第三,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企业管理人才比较匮乏, 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 各项制度比较松散。

2、商业银行贷款成本过高, 缺乏有效的信用服务担保体系。

商业银行由于效益性和盈利性等因素, 往往通过提高利率来弥补对中小企业融资交易费用的开支, 导致其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利息, 其中包括贷款的基本利息和浮动利息, 抵押物登记评估所涉及的各种费用, 风险保证金等。

3、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资金有限, 在制定金融政策发放政府支持性资金时, 通常会考虑到资源配置效率这一因素, 所以政府会将资金投放在经营效益好, 风险小的大企业, 往往忽略中小企业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到位。至今, 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 从而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权力和利益。

二、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优势

(一) 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形成信用担保体系

它既保护了中小企业的利益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 有效的建立了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 美国形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二) 发展金融投资公司并鼓励风险投资

美国政府19世纪60年代推迟中小企业低息贷款,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不断创新, 中小企业由于自由研发资金不充足, 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届时风险投资公司能有效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 使中小企业顺利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

(三) 完善法律体系以及提供政府资助

美国通过了一系列保障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文件, 其中包括《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修正案 (1958) 》等几十项法律。美国政府设立了贷款补贴方案并予以实施, 这一优厚待遇极大地促进美国中小企业贷款热情。

三、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美国先进的融资制度的带领下, 我国应该虚心引进美国完善的融资制度, 并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适合我国的、能真实有效的为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问题提供帮助的措施。最终本人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就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治理, 提高企业的总体素质, 引进现代管理模式, 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技术提升, 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扩大经营规模, 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 引导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扩大信用担保规模。首先, 鼓励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保证其顺利实施。其次,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 制定相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 在保证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同时保证信用机构的利益,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

第三, 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 这类机构通常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 从而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也是金融机构获取更为真实的财务状况, 激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热情。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 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一条高效有序的渠道, 仍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引进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吸收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上的成功经验,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 我们一定会解决这一难题, 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柳斌.美国小企业融资经验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启示, 金融经济, 2006

[2]杜俊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财税金融, 2011;10

[3]叶春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 金融市场, 2011;第9期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11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借鉴

1国外农地流转的趋势与特点

目前,各国的农地制度大多经历了两个过程,土地分散经营和土地集中经营。国外大都实行土地私有制,与中国情况大不相同,土地市场比较成熟。国外农地流转具有以下特点:一、农地流转的目的和结果都是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二、在农地流转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三、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四、农地法律健全。由于国外大多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是私有财产。

2国外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经验

2.1日本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日本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是买卖和租赁两种方式。日本人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相对紧张,人均耕地少,属于小农制经营模式。为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农业现代化得进程中,日本的土地制度得到了也不断完善,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日本农协它不仅促进了农民间的合作,作为农地流转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加快了流转的速度,保障了农民的有效权利。

2.2美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美国农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制度是美国主要的土地制度,不仅美国把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单位,也构成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运行基础。美国的农村土地有三种形式:私人所有、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土地。美国的土地流转方式有两种,意识出售干活有土地,主要通过出台相关法案,如《土地优先购权法》、《宅地法》等来鼓励拓荒和土地开发。二是通过市场交易,要想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都需要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在市场交易中获得。

2.3英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英国的农业一直是以地主一佃农制为基础。英国的农业发展中经历了租佃制农场为主导,到目前的自营农场为主导的经营形式的转变。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出台,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关系进行调整,保护自营农场主的权益,限制地主的权利,促使了自营农场的快速发展。

2.4法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法国是农地流转成功的现代农业国家之一,其农地流转的一大特点就是实施土地集中政策,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小农农业经济模式在法国持续较长时间,由于土地较分散,农场规模小,不利于农地的规模经营。1920年以来,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法国1980年颁布的《农业指导法》规定法国实行土地经营合同制,确定了政府与农民的契约关系。法国政府还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保障,规范了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了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降低了流转的交易费用。

2.5越南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农地国有制度。越南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将土地委托给个人和组织长期使用,这些个人和组织可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越南的土地可以买卖,也可以申请农转非,但是办理农转非的手续费用较高,所以很好的保障了农地用于农业生产,农民用土地生产粮食,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3.国外土地制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借鉴和启示

以上国家的农地流转都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都相对较高,土地市场和相关法规都比较成熟,在流转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也比较到位,各国政府为促进农地的规模经营,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的农地流转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分析各典型国家的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经验,结合我国农地流转特点,得出对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

3.1发挥政府在流转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是一种公共资源,国家对其有管理和规划权。土地的流转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完成,也需要国家对土地流转加以管理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农地流转健康运行。

3.2建立政府和非攻府中介服务机构。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光靠政府的引导还是不能完全保障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各国为促进土地的集中形成规模效益,通过建立政府和非政府中介组织来实现。

3.3加强市场机制建设,明晰产权。国外由于大多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是私有财产吗,具有物权性质,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买卖。而我国农地是集中所有,农地流转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只是使用权,所有权不发生改变。

3.4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很多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以促进农地流转进行,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还没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法规,在农地流转过程的前、中、后三个过程能够全方位保护农民权益,提高农地流转的规模效益。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对完善法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总结出有利于我国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措施,完善我国的农地流转法律体系,获得更好的流转效益。

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12

存款保险制度,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在金融体系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 强制或自愿地要求投保银行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 当投保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破产倒闭或者其他经营危机时, 由特定的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赔偿保险金等方式, 保证其清偿能力。它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829年美国纽约州首次实施存款保险制度。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大批银行倒闭, 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开始认识到仅靠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不足以避免银行的倒闭危机。根据1933年6月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Glass-Steagall Act, 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 作为一家为银行存款保险的政府机构, 于1934年成立并开始实行存款保险, 以避免挤兑, 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纷纷建立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 全球共有9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此外还有20多个国家正在研究、计划或准备实施之中。

二、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始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 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 投保银行的报告制度

为了维护存款人利益, 维护金融稳定秩序, 西方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要求投保银行必须按存款保险营运主体的要求上交各种经营报告和统计, 并随时准备接受存款保险营运主体对经营风险的检查或调查。

(二) 存款保险资格的取消

美国法律规定,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有权取消它认为经营不好的银行的保险资格, 并通报全国。被取消保险资格的银行, 必须将这一消息告知它所有的存款人。同时, 为了避免引起挤兑或金融恐慌,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被取消投保资格的银行的原有存款仍实行为期两年的存款保险, 在此期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仍有检查、监督其业务经营的权力。

(三) 对濒临破产或破产银行的处理

为保护存款人利益, 西方国家对出现临时困难但经营完善的银行, 或帮助其调整经营方向、组织资金运用, 或直接通过贷款方式进行资金援助。对那些不适于采取挽救措施或采取挽救措施无效的银行, 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法院宣告其破产, 并具体负责破产财产的清算和债务清偿, 同时应对其存款进行赔付。

三、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关键是, 既要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又不会使投保银行滥用该制度而过度冒险经营, 将银行经营失败的社会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参考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 对投保银行的管理

存款保险公司不仅有赔偿存款人损失的责任, 更具有事前检查和监督的职责。加强存款保险公司的管理工作, 不仅可防止和减少银行倒闭, 还可以减少存款保险公司自身的损失。

存款保险公司应通过阅读投保银行的财务报表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了解投保银行的经营状况, 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资本充足率, 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这些工作, 存款保险公司会较清楚地掌握受保银行的经营状况, 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意见和建议。

保险处理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 资金援助。存款保险公司通过对受保银行发放贷款, 购买受保银行的资产, 暂时接管经营濒临倒闭的银行, 帮助银行渡过难关。 (2) 组织协助经营良好的银行并购已破产的银行。 (3) 组织存款理赔。当采取补救措施仍无法挽救濒临破产的银行时, 存款保险公司则让其倒闭, 在最高限额内对每一存款户赔偿, 或代原有存款户将存款转存于其他银行。如果存款保险公司保险基金不足时, 允许其向财政限额借款。

(二) 银行危机的应对

一般理赔事件的发生通常是随机的、分散的, 而银行的倒闭与这完全不同。银行的倒闭往往具有多米若骨牌效应, 一家银行的倒闭常常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式反应, 大量的存款赔付会集中在一起发生。这常常会使得存款保险公司难以应对。如果政府具有足够的税收收入, 它的援助可以减缓银行危机, 避免金融体系的崩溃。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以便能随时补充存款保险制度的基金。

(三) 赔偿方式的选择

当投保银行陷入危机, 存款人利益受到损害时, 存款保险机构可采取以下方式对存款人进行赔偿: (1) 由保险机构直接以现金支付存款人的应得金额; (2) 由其他家银行代保险机构支付, 或现金形式, 或以该代理行存款形式; (3) 在保险机构主持下由另外的机构 (银行或非银行) 兼并或收购倒闭的银行, 所有负债由并购机构承担。由于这一赔偿方式能够使倒闭银行存款人的存款得到近乎全额的赔偿, 我们认为我国可采取这一方式对存款人进行赔偿, 这符合稳妥破产、鼓励并购的原则。

(四) 确保保险体系的独立性

存款保险机构是整个保险体系的核心和关键。要使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得以有效运作, 就必须赋予存款保险相应的权利保证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如制定和颁布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投保机构进行监管、在必要时关闭问题银行等。而且, 这种权利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政府、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可以对存款保险机构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 但应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 不应利用自身权利干预其正常运作。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利益、保证金融体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 期间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如投保银行的报告制度、存款保险资格的取消以及对濒临破产或破产银行的处理等。这些对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稳定,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国进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2 (5)

【2】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 (5)

【3】曹晓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N]中国经济周刊2005 (5)

【4】陈庆海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5】王斌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北方经贸2005 (2)

【6】许峰从国际比较探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06

【7】朱春红陈柳钦存款保险制度的效应及国际经验比较[J]经济纵横2005 (11)

【8】周文存款保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J]现代管理科学2007 (6)

【9】周平日本存款保险中的存款偿付制度解禁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5 (1)

【10】陆军陈志毅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 (05)

上一篇:老年淋巴瘤患者下一篇:年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