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借鉴

2024-09-02

经验与借鉴(精选12篇)

经验与借鉴 篇1

乳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合理调整居民饮食结构重大工程中的一部分。我国乳业经历改革开放前的乳业停滞到乳业迅速扩张,再发展至乳业结构调整,直至逐渐走向成熟; 但与欧洲、美洲、澳洲中一些拥有百年乳业发展历史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国外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2011 年,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依然是世界四大乳制品输出国( 地区) ,乳品贸易量较2010 年相比增加了10% ,乳制品需求的增加也成为出口国获益的重要因素。

1 代表性国家乳业发展经验分析

1. 1 美国

1. 1. 1 现状与优势美国是世界第六大原料乳生产国,2010 年原料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 /10。在过去的20 世纪中,美国奶业经历了各种变化: 从总的奶牛数量急剧减少,到每头奶牛的平均产量增加近6 倍,从全脂牛奶相关产品和液体奶人均消费量的下降,到奶酪消费的显著增加。在贸易方面,2010 年美国牛奶产量的13% 用于出口,其中墨西哥、东南亚和加拿大仍然是美国乳制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美国政府通过“美国联邦乳制品政策”来扶持乳品企业,其中包括五项主要政策: 通过“乳制品产品价格支持计划”对奶类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 联邦牛奶销售订单政策; 在牛奶收入损失合同法计划下的直接支付政策; 奶制品出口激励计划; 乳制品进口关税配额政策。奶业合作社不仅是美国乳业的主要参与群体之一,同时也是所有农产品销售合作社中最突出的部门。

由于美国具有规模庞大、稳定和可靠的原料奶供应,充满活力的乳制品消费需求,以及比其他发达国家奶业市场更为宽松的投资政策,跨国公司纷纷对美国市场进行投资建厂。此外,为了使美国乳品行业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和动态变化的供应缺口中提高收益,美国需要颁布有利于奶业和政府之间合作的贸易条约,并进一步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干扰,通过乳制品加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改革联邦牛奶销售订单政策和价格支持计划来消除内部制约因素。

通过分析目前美国乳制品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 为了满足超市消费者、餐饮采购代理等最终客户的需求,乳品企业的产品生产结构已经发生转变。另外,市场对牛奶和乳制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原料乳成分的新用途( 如个别蛋白质和乳糖) 不断得以开发,乳制品的种类不断丰富。乳品消费人口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乳制品市场的细化程度逐步深入。

1. 1. 2 机遇与挑战美国是一个低成本的牛奶生产国,在世界乳制品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国内资源的局限性导致美国乳制品市场缺少稳定性。如果进一步放宽对乳制品行业的长期深入保护,降低对乳制品的进口限制,并减少本国的出口补贴,美国乳制品行业的现状可能会有很大改善。另一方面,现今美国乳制品的政策作用和实施效果与过去相比改善并不是十分明显。在美国原料乳供应环节、加工环节以及乳制品销售环节中,产业的创新以及灵活多变的投资选择对提升竞争力的贡献要超过政府政策的作用。

美国奶业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肩负着重任,不仅要保障消费者的食品供给份额,也要保持行业的积极发展。为了保持竞争力,美国奶业必须把预测和应对不断变化的供需关系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现代乳品企业的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结构的优化是提高美国奶业竞争优势的新生力量。

全球需求迅猛增长是推动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墨西哥和中东国家乳制品大量进口的重要驱动力,这也为美国原料乳供应商提供巨大商机,如今世界大部分国家牛奶供应能力虽然增强了,但供给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1. 2 澳大利亚

1. 2. 1 现状与优势奶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产业,其中涉及直接就业的劳动力约40 000 人,间接带动产业下游的就业。自1788 年第一批奶牛被引入澳大利亚以来,全国乳业通过引入育种技术并通过进口稳步发展。今天虽然澳大利亚牛奶产量只有世界牛奶总产量的2% ,但它是一个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国,其生产水平远高于国内的消费需求。澳大利亚占世界乳制品出口份额的10% ,在世界乳品贸易方面排名第三,仅次于新西兰和欧盟。澳大利亚生产的三大主要奶类产品是奶酪、黄油和奶粉,其中允许乳业能够适应和深入发展的政策环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9 年剔除特定的乳品行业州和联邦立法,并制定乳品结构调整计划,简称DSAP。该计划按照每升11 美分的费用向原料乳销售环节进行征税。超过8 年对澳大利亚奶农征收的季度征费DSAP基金,可以协助奶农积极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与此同时,对牧场层面的放松管制使得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奶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的奶农现在处于一个完全放开的产业环境中,国际原料乳价格是影响奶农牛奶销售价格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亚的奶农必须接受世界标准的低牛奶收购价格,因此不得不选择更加有效率的生产系统进行生产。一方面,为了维持和提升区域乳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在2003 年创建澳大利亚乳业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研究和开发、信息服务、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家营销方案的资助项目,服务范围贯穿整个产业价值链,涉及到澳大利亚奶业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公司( AHA) 对澳大利亚奶业发展也有所贡献。AHA是非营利的上市公司,其任务是为促进各国政府和畜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全国推广的动物卫生系统。AHA主要是通过向乳制品企业征收与动物健康相关的费用来获得研发经费,例如国家牛科的疾病控制计划和全国虫媒病毒监测计划,为兽医提供的认证计划等。

1. 2. 2 机遇与挑战目前澳大利亚奶业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投入、乳品生产、加工和制造,乳制品的出口及零售。不过,澳大利亚奶业在困难情况下也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利益相关者通过共享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并通过集体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设计并出台了一系列战略并采取相应行动来应对这些挑战: 规范生产系统让整个产业有效运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格审核市场准入资格等。

1. 3 新西兰

1. 3. 1现状与优势新西兰每年乳制品出口额为110 亿新西兰元,占世界乳品贸易总出口量的25% ,仍然是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乳品企业如今的发展和成就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优越的自然资源为牧草的获得提供保障,奶农强烈的主体意识保障了从业积极性,加工业和营销活动的协调使得市场合理运作等,这些因素使得新西兰乳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产业纵向一体化整合以及组织变革。新西兰乳品业的主要优势包括其牧草养殖系统化,乳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化和对研发的高水平投资,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保证了乳品生产的质量。

乳品加工业对新西兰的经济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新西兰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长期以来的主产区优势。预测表明,牧区和相关食品行业将处于新西兰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并且此优势将一直持续到2020 年[1]。乳品行业是新西兰产业纵向一体化产业中最成功的案例,该产业有能力与全球的供应商进行贸易。占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为Fonterra恒天然集团、Westland乳品公司和Tatua乳品有限公司。

新西兰乳品行业拥有多项创新,例如恒天然公司的骨骼营养研究小组和GE医疗保健公司形成伙伴关系,通过运用恒天然产品和GE的骨密度技术来解决奶牛的骨骼健康问题,实现世界第一养殖奶牛生产低脂牛奶中富含 Ω - 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新西兰奶山羊合作社有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婴儿配方奶粉,并继续开发和制造了一系列基于羊奶的优质专用配方。

1. 3. 2 机遇与挑战新西兰的经济严重依赖于乳品行业的产出和就业情况,新西兰被公认为是工业国家中牧场获得补贴最少的国家,并且OECD承认其改革导致了市场份额的急剧减少[1]。新西兰乳制品的范围从高品质的基础( 包括奶粉、黄油和奶酪) ,一直到特色食品( 如冰淇淋) ,再到高度专业化的成分( 如蛋白水解液和冻干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都有涉及。近年来,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是新西兰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开发的产品包括低脂肪、高钙质和蛋白质牛奶,生物医学和生物保健产品。

2 世界乳业发展带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2. 1 合理利用乳业资源建设奶源基地

随着近几年农产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乳业正在多个地域发展兴起。然而,我国有资源禀赋较强的地域性差异,并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乳业的规模化发展。在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 年) 》中,把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 个奶业优势省( 区、市) 奶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些区域的自然优势为发展乳业提供了保障,也为各地方奶源基地建设树立了良好的质量标杆。同时,不同区域的奶源基地建设应结合当地市场,采取一定的顺序进行资助发展。各地区应尽快完成战略部署,通过对区域优势的挖掘,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并且避免奶业结构的趋同性。

2. 2 引进良种及饲养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在2006 年以前,我国的乳业扩张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然而随着2008 年奶业质量危机的发生令中国奶业意识到单产水平以及奶源质量的重要性,饲养技术上的壁垒再一次阻碍了奶业发展。乳业发达国家的牧场主认为通过精饲料投入的增加来提高原料乳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不仅会提高饲料成本,而且会间接提高奶牛的发病率,同时奶牛的身体状况也会受到影响,只有精饲料与粗饲料的配比合理,才能达到短期收益与潜在风险的均衡。我国应该在适度发展奶业规模的同时提高饲养质量,从奶牛单产的角度提高生产效率,学习乳业发达国家建设科技研发体系并配套技术推广体系,如研发并推广牧草生产技术,奶牛新品种杂交,并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和产奶年限等。

2. 3 通过合作社形式提高养殖规模

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规模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组织形式,即专业化规模养殖和家庭散养,在养殖效益和环境影响上专业化规模养殖都具有绝对优势。在2010 年,我国养殖规模在20 头以下的养殖户占96. 74% ,而养殖数量占总数量的53. 51% ,而具有100 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占有不到0. 5% 。显然,家庭散养具有地理位置上分散的缺陷,同时难以保证奶源的同质性,也为乳品加工企业提高了收集、储存、运输原料乳的成本,增加了推广新技术的难度。通过建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将传统的散户集约化管理,而且通过一体化经营可以使奶业龙头企业与奶农的合作组织形成风险公担、利益分享的合作关系,使小散户与大市场紧密结合,提高对原料乳市场的信息掌控能力。

2. 4 运用政府职能规范行业发展

从2008 年我国乳业质量危机的爆发到2011 年乳业恢复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有序调控成为化解危机的关键因素,当市场秩序偏离社会发展方向时,政府调控也是最有效的管制手段。中国奶业仍然是朝阳产业,建立在粮食安全视角上的乳业发展需要政府的粮食政策调控,也需要产业政策的激励,规范企业和农户的市场行为解决乳业利益主体间矛盾的关键因素,在质量方面的防疫、计量监督又是保障乳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扩大,进口乳制品开始影响我国奶业的发展,但我国乳制品现阶段在运输、销售层面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在政府引导下合理调控进口乳制品关税和增值税,在取消价格限制的条件下引导国内乳品市场合理竞争将提高国内乳品的竞争力。

2. 5 完善质量信息体系,保障乳品质量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国有必要建设奶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乳业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力。乳业所涉及的信息链条是贯穿整个产业的,包括饲料信息、牧草信息、疫苗信息、兽药信息、原料乳质量信息、乳制品质量信息以及与服务相关的技术人才信息、奶业动态信息、综合服务信息等环节。这些信息环节的完善有助于实现乳业市场的开放建设和对接,加速订单农业的实现。借助于信息系统,监管部门可以有效实现质量追溯,真正实现原料乳生产基地、乳品生产商、物流运输方、市场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督,完善乳品质量问题的问责机制。

2. 6 适度创新,引导市场消费

由于我国乳业具有朝阳产业的性质,在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并没有乳制品,乳制品消费较乳业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呈现相同地区收入高的居民乳制品投入高,经济发达的地区较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乳制品消费高,同时乳制品市场的产品结构较乳业发达国家相比种类单一。因此,开发乳制品消费群体并挖掘乳品需求是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乳制品企业应该将产品的生产重点放在工艺较复杂的乳制品上,并适当控制脱水奶粉的产量,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增加乳制品的款式品种,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构建多种乳制品产品组合。

摘要:中国乳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近十年来,中国乳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但总体是向好的。世界乳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等,在乳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宝贵的经验,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文章通过介绍美国等奶业发达国家的奶业发展的经验,并提出带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世界乳业,发展经验,中国乳业,朝阳产业,现代乳品企业

经验与借鉴 篇2

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我国私人银行起步较晚,与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在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2007年以来,各大银行都瞄准了庞大的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私人银行起步较晚,与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在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

1.服务方式的网络化使国外商业银行逐步收缩营业网点在美国、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现代化支付工具和网络的发展,85%以上的私人银行业务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方式办理。2005年以来,欧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所处理的业务量在总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为了减少营运成本,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一些著名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并营业网点。

2.不断开发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适应各类客户的需求国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业务范围逐渐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如结算、担保、投资管理、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代理税收、代收工资费用等,同时通过网络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

娱乐等全方位公共服务。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各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据统计,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

3.先进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为例,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后,针对中国市场,花旗银行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产生出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资产增值、保值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个人综合金融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花旗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除了积极利用广告媒体和各种宣传资料外,还注重市场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工作。精准的目标客户及营销手段,使花旗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全球都收效甚佳。

4.完善的法律规范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使得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具有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避免因法律真空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

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

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有冲突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跨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尚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仅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以及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模式,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领域的拓展受到一定限制。

4.业务处理方式落后

落后的业务处理方式成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瓶颈我国的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联网程度偏低,电子化服务还不完善,电话银行还不普及,网上银行刚刚起步。例如,电话银行操作起来相对繁琐,语音报读菜单冗长,造成客户不必要的损失。网上银行虽然快捷方便,但因熟练使用电脑的客户人数相对较少,普及与推广十分

有限。

5.金融产品单一

相对单一的金融产品限制了客户的需求由于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管理体制,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合作有较多限制,国内商业银行对证券、保险等综合产品的开发较少涉及。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单

一、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个人金融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三、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

2.修订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当前,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业务不断交叉渗透,应及时制定、修改有关金融法律法规,明确监管分工和监管协调机制,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的限制,同时给予银行一定的产品创新、产品定价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建立透明的个人收入体系,制定混业经营交叉地带的相关法律,规范境外投资,制定科学规范的会计税

收制度,严格实施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保护银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3.创新个人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需要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为银行提供更多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尽快开发私人银行业务需要的个人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支持。

4.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市场营销推广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产品宣传,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充分享受金融产品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主动地接受银行提供的个人银行服务。建议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现代营销理念,加大金融产品市场营销力度。

经验与借鉴 篇3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借鉴

1国外农地流转的趋势与特点

目前,各国的农地制度大多经历了两个过程,土地分散经营和土地集中经营。国外大都实行土地私有制,与中国情况大不相同,土地市场比较成熟。国外农地流转具有以下特点:一、农地流转的目的和结果都是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二、在农地流转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三、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四、农地法律健全。由于国外大多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是私有财产。

2国外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经验

2.1日本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日本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是买卖和租赁两种方式。日本人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相对紧张,人均耕地少,属于小农制经营模式。为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农业现代化得进程中,日本的土地制度得到了也不断完善,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日本农协它不仅促进了农民间的合作,作为农地流转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加快了流转的速度,保障了农民的有效权利。

2.2美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美国农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制度是美国主要的土地制度,不仅美国把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单位,也构成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运行基础。美国的农村土地有三种形式:私人所有、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土地。美国的土地流转方式有两种,意识出售干活有土地,主要通过出台相关法案,如《土地优先购权法》、《宅地法》等来鼓励拓荒和土地开发。二是通过市场交易,要想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都需要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在市场交易中获得。

2.3英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英国的农业一直是以地主一佃农制为基础。英国的农业发展中经历了租佃制农场为主导,到目前的自营农场为主导的经营形式的转变。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出台,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关系进行调整,保护自营农场主的权益,限制地主的权利,促使了自营农场的快速发展。

2.4法国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法国是农地流转成功的现代农业国家之一,其农地流转的一大特点就是实施土地集中政策,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小农农业经济模式在法国持续较长时间,由于土地较分散,农场规模小,不利于农地的规模经营。1920年以来,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法国1980年颁布的《农业指导法》规定法国实行土地经营合同制,确定了政府与农民的契约关系。法国政府还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保障,规范了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了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降低了流转的交易费用。

2.5越南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农地国有制度。越南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将土地委托给个人和组织长期使用,这些个人和组织可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越南的土地可以买卖,也可以申请农转非,但是办理农转非的手续费用较高,所以很好的保障了农地用于农业生产,农民用土地生产粮食,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3.国外土地制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借鉴和启示

以上国家的农地流转都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都相对较高,土地市场和相关法规都比较成熟,在流转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也比较到位,各国政府为促进农地的规模经营,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的农地流转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分析各典型国家的土地制度和农地流转经验,结合我国农地流转特点,得出对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

3.1发挥政府在流转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是一种公共资源,国家对其有管理和规划权。土地的流转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完成,也需要国家对土地流转加以管理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农地流转健康运行。

3.2建立政府和非攻府中介服务机构。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光靠政府的引导还是不能完全保障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各国为促进土地的集中形成规模效益,通过建立政府和非政府中介组织来实现。

3.3加强市场机制建设,明晰产权。国外由于大多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是私有财产吗,具有物权性质,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买卖。而我国农地是集中所有,农地流转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只是使用权,所有权不发生改变。

3.4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很多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以促进农地流转进行,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还没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法规,在农地流转过程的前、中、后三个过程能够全方位保护农民权益,提高农地流转的规模效益。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对完善法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总结出有利于我国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措施,完善我国的农地流转法律体系,获得更好的流转效益。

农地流转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4

一、发达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美国农地流转模式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三种: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事实上, 美国96%的土地私人所有, 美国的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农地价格和其他商品一样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 政府只是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措施, 如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利息调节、价格补贴等鼓励诱导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扩大。

美国土地开发转让制度是在土地私有制下形成的, 农地所有者拥有包括土地开发权在内的权利约束。所以, 农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开发权通过土地市场分离出来转让与他人。对于需要保护的耕地, 州政府向农地所有者购得农地开发权, 农地所有者出售土地开发权后可以继续耕种该土地, 但不得改变农业用途。

在美国, 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这和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 允许私人之间土地买卖和出租, 政府一般不干涉。出售土地时, 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 达成买卖协议, 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 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 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 完成交易。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般不涉及土地的所有权, 而大多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土地转让的主体一般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 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在于农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科技与管理的运用。

但是, 私人买卖土地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并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向政府缴纳不动产税, 并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缴纳土地转让收益税。美国土地管理机构对私人土地买卖的管理只限于登记收费, 土地交易纠纷一般都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1]。政府对农地交易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农地交易的障碍。美国人均土地较多, 土地市场发育成熟, 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力度是最小的。政府通过对农地产权边界的界定, 为农地所有者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等措施, 使农地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 在美国, 土地是家庭农场的私有财产, 再加上有效的制度保障, 使得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能够达到产权边界明晰。所以, 农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买卖和出租, 能够很好地得到市场的调节, 而且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农地的权力, 农地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地流转市场。

㈡英国农地流转模式英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英国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计划与自由市场相结合、政府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律规定, 英国的全部土地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一般居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拥有的是土地使用权。英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基本原则是:以利用定归属, 重视保护“土地的动态利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

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中, 英国政府以指导性计划、法律、经济政策等间接手段指导和干预农地市场。同时, 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双层管理体系,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市场进行监管。中央政府在宏观上对农地市场进行干预管理, 包括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条例和法令, 实施无偿或有偿资助政策和减费脱收政策, 建立国有化开发机构和公共组织机构等。在微观层面, 地方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干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审核批准“规划许可”和强制征购土地。英国古典式的市场监管, 强调市场进行经济调节, 辅之以行政手段, 这种调节方式使农地流转行为更加规范、有序[2]。

总体来看, 英国农地流转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农场规模。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 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一系列的立法和相关政策加速了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的步伐, 使土地逐渐地流向那些有能力管理土地的自营农场主手中。另一方面, 市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也发挥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形成了良性的流动机制。而土地的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㈢法国农地流转模式法国的农业结构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在农地所有权的经营上存在两种不同土地经营制度, 一种是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自己的土地。另外一种是租佃, 这在法国北部农场相当普遍, 佃农的权利越来越大。法国土地流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市场或继承获得。为了解决人地矛盾, 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 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 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 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

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制定相关法律规定。规定私有土地必须用于农业, 不准用于非农用途。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征购弃耕和劣耕者的土地。同时还规定, 土地不可分割转让, 只能整体继承或出让。二是国家专门设立土地事务所, 对市场进行监管。同时, 设立土地银行。土地在市场上交易以后还要经过管理机构批准, 否则流转被视为无效。三是政府作为供给者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政府设立“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 其作用就是购买土地, 并对土地进行整治, 然后转让给农民[3]。此外, 政府对中等农场在土地购买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另外, 法国政府采取对年老农民发放终生养老金的办法, 促使他们离开农业, 让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扩大农场规模。

总之, 在法国农地流转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制定了促进农地重组的政策, 还充当土地中转者的角色。另外, 政府还千方百计地保障失地农户的利益。

㈣日本农地流转模式日本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 但是在农地利用组织结构方面与中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土地经营的主体都是以农户为单位, 这种结构类型有很多弊端, 如经营分散, 规模小,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等[4]。

日本从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 通过强制手段使每户农民都有地种, 并在1952年颁布《农地法》, 将土地的规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从此日本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

日本农地交易管理制度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 政府在流通领域内运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地价水平, 主要由都道府县级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农地交易许可制, 直接控制地价水平、调节土地利用方向。二是农地交易申报制, 目的是控制影响农地市场价格波动的大规模土地交易。三是农地交易监视区制度, 作为对农地交易申报制的重要补充, 主要用于控制规模较小的土地交易活动。四是空闲地制度, 目的是防止投机性囤积土地, 提高农地利用程度。

在市场监管中, 日本政府实行比较严格的行政手段保障市场运行, 同时由于农地交易管理以土地的科学估价为基础, 且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范围比较宽泛, 对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起了积极作用。其中不少方法直接为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借鉴。

总的来说, 在日本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政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政府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 培育了良好的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也为农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另外, 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也发挥了其作为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的作用。日本农协的良好发展是各国农民组织发展中的一个比较典型例子。它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合作, 也成了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媒介, 加快了流转的速度, 保证了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经济转型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俄罗斯农地流转模式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土地私有化, 这一年, 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 其核心就是紧急实施土地私有化[5], 具体做法就是大规模建立个体农户, 取消或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将其变为农户联合体、股份公司、财产股份生产合作社等。2001年重新修订的《土地法典》, 废除了国家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和粮食定购任务, 开始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以家庭农场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 又颁布了《农用土地流转法》, 在政府的规制下, 农民可以买卖土地。

俄罗斯耗时10年左右的土地制度改革成效十分明显[6]。在俄罗斯,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土地, 俄农地的63%已经属于私人, 97%的土地所有者得到了土地所有权证书。它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单一国有制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都是国有土地的租赁者) , 建立了私有和合作所有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彻底解决了前苏联时期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致命缺陷。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改革的基本政策, 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私有化之后, 俄罗斯农民非常珍惜土地, 把土地当做资本和家庭财富以及谋生的手段。他们通过建立家庭农场或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或以土地入股成为农业股份企业的股东, 俄罗斯农民经营土地的方式是现代化的。

总之, 俄罗斯农地流转制度与农地流转外部环境的构建都比较完善。俄罗斯《农地流转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农民土地流转权利的实现。土地市场与土地银行的建立使农地流转具备了外部条件。但俄农地流转制度对农地流转后用途的限制则是这一制度还没有取得预期经济绩效的主要原因。

㈡越南农地流转模式1988年颁布的《越南土地法》经过了1993年、1998年、2001年三次修改, 但无论怎么修改, 法律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即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对土地实行管理和用途管制。2003年, 越南颁布第三部《土地法》, 分别对国家和土地使用者 (企业、集体、个人等) 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 国家代表全民拥有土地处置权, 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土地用途, 规定土地交易量和使用期限, 决定土地使用、出租、回收、变更用途、定价等事宜。

在具体政策实施方面, 越南政府主要通过土地审批和颁布土地所有权证来管理农地流转市场。目前, 越土地市场存在两种价格:一为官方价格, 由财政部、资源环境部共同确定, 主要用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土地分配和租赁税、土地征用补偿金等税费的计算基础;二为民间土地交易价格。官方价格一般低于民间交易价格。

总之, 越南农地流转市场改革成效比较显著, 在过去十年中, 越南的农村部门已经从集体化迈向建立私有财产权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道路。

㈢匈牙利农地流转模式匈牙利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可以分转型前和转型后三个阶段来描述。

转型前匈牙利的农业改革在各项经济变革中是最成功的, 农业改革的成功也为全面的经济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 后来匈牙利政局也比东欧其他国家平稳的多。

匈牙利在1990年之前的农地改革主要体现在合作社和自留地政策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合作社。1956年11月卡达尔政府颁布了新农业政策, 以合同制和国家自由收购制取代原来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发展生产, 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经营方式, 允许农民自由出售农产品。卡达尔的农业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匈牙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其中给农民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的做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不少农民不理解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意义并非自愿加入合作社, 但是, 合作社保留农户的自留地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了农民, 合作化的过程比较顺利。

历史过渡时期农地改革:1990年初东欧剧变后, 政府把合作化时期集中的土地归还原主, 从政治上看好像是恢复了正义[3]。

土地归还原主的规定比较死板, 一定要把原来的土地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原土地所有者中的许多人已转到城市, 并且很多人都不愿回农村。土地私有化具体是以证券形式补偿原土地所有者的损失。最后匈牙利95%的耕地私有化了。土地私有化使土地经营规模极度分散, 几乎全国人口都与土地有了牵连, 土地物归原主后的另一个严重遗留问题就是原来无土地的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 无地农民的就业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匈牙利私有化经济改革后, 分散的土地所有权导致了规模不经济、高成本、不具竞争力, 并使家庭规模化经营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阻碍, 匈牙利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土地所有权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设立国家土地基金及其管理组织和实施以土地集中为核心的乡村发展规划项目就是其中两项最有成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农地市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 匈牙利土地私有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土地市场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然而, 土地私有化改革虽然使产权明晰, 但也造成了所有权分散, 进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 通过发展土地市场, 在明晰土地产权的基础上, 促进土地重新集中成为匈牙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途径。此外, 匈牙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中, 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视城乡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重视综合管理, 重视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视用市场方法保护土地, 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 重视社会化服务, 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总之, 私有化改革大大促进了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 匈牙利持续、完整的土地登记系统以及不断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为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匈牙利土地市场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土地所有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自愿交换。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是通过买卖来实现,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通过租赁来实现, 而土地自愿交换则是为了土地集中的效率。

三、启发

首先, 我们发现, 无论是建立农地出租市场或销售市场, 对生产力都有一个积极影响, 并使家庭获得土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 只要能澄清土地所有权, 使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执行这些权利, 也就是说小规模生产者如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多的土地, 相对于平均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分配, 农业生产力就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 政府的政策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土地市场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 它始终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财产权利的担保。比如政府强制执行的安全长期的土地权利, 对土地租赁及销售市场的运作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 在市场调节存在失灵的部门, 政府也应当适当地介入以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素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对在购买大型农机时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提供贷款或补贴等。总之, 政府既不能完全放手, 听凭市场来调节农地集中, 也不能过分干预, 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应当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最后, 我们发现, 农村信贷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农户能否参与土地的租赁和销售与获得信贷密切相关。所以, 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易出现的资金瓶颈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使保险和贷款的形式多样化。同时, 政府应当适当调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门槛, 继续坚持和发展“金融下乡”活动, 解决因资金不足而使规模化经营受阻的问题;另一方面,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和农业金融服务的认识, 对参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农民提供指导, 提高其抵御风险和偿贷的能力。

四、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的建议

㈠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从以上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经验来看, 不管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 都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不同的是, 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法律、法规层面;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农地供给方面, 即政府严格控制农地供给量, 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有些国家则注重在土地交易之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制定规划对土地用途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国家则强调政府管理方式, 通过政府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

㈡必须依赖市场的作用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 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资本化就是为了实现土地作为一种社会资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效益和政策。目前, 我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 在这种制度下, 要使土地进入市场, 必须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问题的关键是, 市场如何配置农地这种生产要素, 即农地经营权如何通过市场来流转, 实现土地作为社会化生产要素的增值功能。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来看, 市场在解决土地问题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与此相关的市场包括农地所有权市场、土地使用权市场等。特别是农地使用权市场, 这种市场在中国目前还欠发达,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中国今后农地市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㈢培育和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的发展政府在政策、税收和资金等方面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 并利用制度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引导农地流转的方向和发展农地经营规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始终是支持促进各经济主体进行农地流转的角色。如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 (农协) 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 成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他们不仅促进了农地流转的速度、效率, 而且保证了农地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当然, 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合理发展需要国家从立法、政策上提供保障和扶持, 这是值得我国政府借鉴的。

㈣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专家认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上对农民具有类似社会保障的功用。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需要, 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 城市往往难以很好地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保问题, 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将同样履行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土地流转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能否对这些人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妥善安置成为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国外在这一方面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 如英国对小农场主的补助金、终身年金, 对丧失土地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的补助金。补偿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农村土地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社会保障的功能, 土地流转后, 一定要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总的来说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这是长远之计。二是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土地补偿标准应与市场挂钩, 按市场土地价格计算标准计算, 补偿一定要到位, 真正补偿到农民手中。

㈤土地流转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流转程序一定要规范严谨, 做到依法流转我国现在土地制度流转的法律还很不完善, 大多是对农地流转的原则性规定, 对流转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还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 应加大农地流转的立法工作, 使我国农地流转真正有法可依。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土地流转中受益方的权利, 实现国家、农民和第三方利益的公平。只有各方权利公平, 结果才会实现公平。二是通过法律保证农地流转不会造成国家耕地的减少, 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三是在目前条件下, 要通过法律来保证农地流转在农业内部进行, 防止土地兼并和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四是通过法律规范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 保证农地流转的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志强.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南学术, 2009, ⑵.

[2]华彦玲, 施国庆, 刘爱文.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 2006, ⑼.

[3]Jude Wallace, Ian Williamson, Buildingl and markets, Land Use Policy23 (2006) .

[4]刘克春.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J].理论参考, 2009, ⑴.

[5]王志远.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⑵.

国际纳税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篇5

由于我国关于纳税服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纳税服务的实践现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和阶段。与国际上先进的纳税服务的管理经验与实践成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现阶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纳税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一)树立纳税服务理念

在现阶段,我国税务部门应加快角色的转变,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首先,在实际税务工作中,要深入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理念,使税务管理逐渐从监管性质向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性质转变,纳税人从被监管对象向顾客转变,内部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其次,税务部门应着眼与社会整体效益,努力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

(二)完善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纳税服务法律制度是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努力着手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纳税人的主要权利、税收征纳双方矛盾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内容,积极推进立法进程。同时,也要增强纳税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逐步提高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充分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优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其为纳税服务的高效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要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各级税务部门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等一体化信息系统,形成标准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硬件一体化和应用一体化的信息体系。

(四)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国际纳税服务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可对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纳税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规范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纳税人投诉、信息系统跟踪统计等方式收集纳税人满意度的资料数据,并将结果与纳税服务部门的工作考核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晋升挂钩。

虽然学习国际发达国家在治税理念、组织机构的重组、税收征管的高效程序、税务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税务机关不应盲目追从,应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与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英]锡得里克·桑德福/许建国,等.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韦坚,韦宁卫,蒙强.构建服务型税收征管体系[J].金融财经,(1)

世界循环农业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篇6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农业外部的投入,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人们又把传统的现代化农业称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为解决二战后人类对食物数量的需求做出了贡献。随着“石油农业”的发展,它存在危害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地侵蚀使很多土地无法耕种或勉强进行农业生产,造成农田生产力降低。二是化肥和农药用量越来越大,进一步使土地状况更加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机械化生产、化肥塑料的大量使用,大量消耗着石油能源,同时给农村造成白色污染。四是农业生产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受侵蚀的土地沉积于水体中,造成了水污染,水污染又对动植物体系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并间接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造成了危及生存

的生态问题。为了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二、世界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由于各国的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的迥异,其农业的发展水平自然也不尽相同。二战后,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已步入了现代农业的行列,有些经济并不怎么发达、基础原本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二十世纪70年代或稍后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形成了特点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加拿大——农业资源优势型的发展模式;日本、荷兰、以色列——农业资源贫乏型的发展模式;韩国——农业农村结合型的发展模式。通过了解循环农业的几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普遍经验: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未来农业如何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农业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消除常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的循环农业在全世界广泛兴起。

(二)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作为第一大产业的农业和作为农业新形式的循环农业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制和推广。以色列每年用于农业科研开发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用于教育的资金投入比重占GDP的9%,科技开发和科教的高投入带来了生产上的高效益。该国农业科研一般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主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广转化迅速,每年从包括农产品、技术、设备在内的面向国际市场的生物技术和独有技术研究开发中创汇达90亿美元。

(三)以政策和资金做支撑。为了保证循环农业的有效推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筹集资金。如加拿大农业部于2001年夏宣布出资140亿加元用于帮助有机种植者把握市场机遇、帮助农民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帮助农业学院成立有机农业研究和开发中心。意大利国会于2001年通过的一个预算案中,扣减了对具有环境危害性农药的资助,其资金用于有机和持续农业的研究活动,同时在一些高等院校开始了有机农业硕士人才的培养,农业部还正式开办了一个国立有机农业学院。

(四)以严格的认证做保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是国外大多数国家生态经济农业的特征。因此,在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农业协会和食品认证机构,建立了严格的食品生产标准和生态农业生产认证程序。国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在生产资料、生产标准、生产过程、法规体系、认证体系、标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

(五)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非关税壁垒日趋森严,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生态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目前,只有通过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制定的“ISO9000”和“ISO14000”环境国际标准的认可,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

(六)借助示范模式广泛推动。韩国非常注重示范模式的利用,以点扩散、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全面。其《五年计划》中计划投资0.18亿美元举办亲环境农业示范村70个,向示范村派遣中央技术支援队,开展栽培技术实验、经营分析、养分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除等,使示范村成为普及推广环境农业技术、展示成果的场所。

(七)强化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可提高循环农业水平,提高贸易竞争力,同时可履行国际义务,体现循环农业初衷。如韩国计划修改《环境农业培育法》,使其相关内容符合国际标准,制定生产亲环境农产品时可使用的生产资料的目录及说明书等亲环境农业相关指南,把国立农产品品质管理院培育成为国际性有机农产品认证机关。

总之,各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由石油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普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能很好地降低能量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和食物质量,能很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尤其是能节省石油等能源的使用,生态农业企业和农民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世界循环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循环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得出适合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遵循生态发展规律。遵循生态规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巩固和扩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从劣势中挖掘优势,把传统、原始、无污染作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向往绿色的需求,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

(二)发展以循环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

(三)充分发挥政府对循环农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来看,尤其是在发展初期,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一是制订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确定循环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分阶段计划的重点环节。二是有法可依,要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大投入,在建设初期,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对循环农业中的生态产品实行价格补贴,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四是搞好试点,各级政府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着重在重点行业、农业科技园区、规模种养集中区等,试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六是加快中国循环农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应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循环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国生态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接口,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健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应从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入手,发挥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组织作用,建立收购、加工、销售网络,合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通过优质的市场服务,增加消费者的质量信任感,以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根据国际生态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生产标准,并通过有关生态农产品认证机构认证,逐步打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使中国的农产品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要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创建和完善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须建立在规范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宏观调控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3大体系之上。

(六)利用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一方面,有大量资金被闲置起来,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过剩产品在城市中难以消化和吸收。这些资金和产品的累积,只有在农业的发展中才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与财富。只有以这种方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才会找到真正的物质、资金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颜景辰,雷海章.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

[2]任爱华.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比较借鉴[J].农业.农民(A版),2004(12).

[3]潘光,刘锦前.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成功之路[J].求是,2004(24).

[4]李振德.日本的环保型农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03/29.

[5]冷朝阳,贾静,张树兴.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应对策略之法律思考[D]. 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经验与借鉴 篇7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空前发展,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学生培养方面来看, 每年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存在缺陷也一直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感到不满的问题, 如北京教委资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于2012年11月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不对口就业现象突出, 现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占47%, 很多受调查者认为现在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课堂学到的所占比例较少, 而更多的受调查者表示, 学校基本没有组织过跨系跨专业的学习形式。从学术质量来看,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学术论文大国, 但真正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而借鉴和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

如何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与大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 到今天为止, 高等教育保障制度已经走过了四个阶段:最初源于法国的“教学开业证书制度”、后来的“入学考试制度”、始于英国的“校外同行评审制度”以及现在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起源于1885年美国成立的“新英格兰院校协会”, 从事高等教育的院校认识到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来规范高等教育的准入门槛, 同时也起到向外界进行信誉传递的作用。该协会首次使用了“认证”这一概念, 并于1909年公布了“教育认证标准”。但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达到鼎盛, 认证制度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可, 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形式。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认证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学者也对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进行了一些介绍, 如代林利 (2006) 对悉尼大学学术质量保证体系的分析、黄建如和张存玉 (2008) 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策略的介绍、叶信治和杨旭辉 (2009) 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学生力量的分析、李子建等 (2010) 对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经验借鉴, 以及刘献君 (2008) 、黄福涛 (2010) 、吴素梅和宋彩萍 (2010) 、高飞 (2012) 等对高等教育保证体系国际经验的分析, 李明华 (2010) 、王云儿 (2011) 、彭江 (2012) 等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介绍。从我国的具体实践来看, 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很多国家不同,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也存在很大差异, 质量保证的最主要机制是高等院校设立的审批制度, 即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进行源头上的质量控制。此外, 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经验, 我国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了针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制度。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 一方面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评估制度引发的很多缺陷。因此, 如何更好地改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还有待深入探讨。

二、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背景与特色

学术质量改进计划 (AQIP) 是在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资助下, 由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 (HLC) 于1999年发起, 旨在帮助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套方法体系, 包括一系列的质量原则、程序和评价标准。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是美国六大地区高等教育认证协会之一的中北部高等学校协会 (NCA) 所属的一个委员会, 负责该地区高等教育及其学位的认证。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初衷是为高等学校提供可供参考的质量改进方法以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 达到该协会现有及预期的认证标准。对需要认证的高等学校而言, 他们可以参照学术质量改进计划以通过协会定期的认证;对不需要认证的高等学校, 他们可以任意借鉴和采用该计划以促进和改善教育质量。

从形式上来看, AQIP是一套新的高等教育认证体系, 但其本质已与传统的认证体系有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认证体系主要关注高等教育机构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最低标准, 其过程包括: (1) 高等学校根据既定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 (2) 由认证机构派出检查人员进行实地检查; (3) 如果高等学校达到标准, 则给予认证, 并在认证有效期内持续监控以保证高等学校符合认证要求 (Neefe, 2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认证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比如利益相关者希望高等学校展示其责任感、甚至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校获得的资助联系起来 (McMurtrie, 2000) 。而对那些已经具有较高声望的高等学校而言, 每个周期重复进行的认证只是表明他们具有了认证所需的最低水平, 对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没有什么帮助 (Eaton, 2001) , 传统认证过程的价值受到社会的质疑, 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AQIP计划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最早的改革尝试者, 并成为新认证体系的典型代表。AQIP计划以创新性和挑战性为突出特点, 希望参与计划的高等学校经由参与计划的过程得到显著的提高。截止到2012年12月, 已有202所高等教育机构成为AQIP计划的实施者。

三、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框架

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整体框架包括十条原则、九个系统和七个实施步骤。在确定学术质量改进原则时, 该计划参考了大量的质量管理理论和观点, 包括已被高等教育界广泛借鉴的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持续改进理论 (CI) 、六西格玛理论、ISO9000体系、政府质量奖等, 也包括尚未被高等教育界参考的系统思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九个系统是对高等学校职能部门的分类, 学术质量改进计划包含了与学术质量相关的各方面工作及任务, 为方便起见, 对这些职能进行了分类, 划分为九个系统, 包含了高等学校涉及的关键任务。每项任务都有一个从目标设定、制定和实施方案到完成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AQIP战略论坛、系统评价、实地检查等。

(一) 原则。

原则共10条, 主要描述该计划及所参与高等学校的价值理念。包括第一条:高等学校的使命和愿景是服务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第二条: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层支持质量至上的文化;第三条:尊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意愿;第四条:对社会需求和环境的变换保持敏感并主动适应;第五条:基于真实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第六条:开放的教职员工和管理团队;第七条:学习导向的氛围;第八条:合作团结的机制;第九条:为创新和改进制定计划;第十条:机构成员的正直和责任感。

(二) 系统。

为帮助高等学校更好地分析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所包含的基本要素, AQIP将关键职能任务进行了分类汇总, 共划分了九个系统, 如图1所示。 (图1) 每一类包含相关的一组职能和任务,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理解和探索用以改进相关职能及流程的可能性。

第一系统: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是所有高等学校的目的, 该系统关注“教-学”的过程, 但它不是局限在狭义的“教师-学生”之间进行的简单教学活动, 而应该从整个机构的层面分析如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习以及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该系统中, 要求使用者测度和分析关键任务的执行情况, 将采取哪些行动以持续提高和改善教学过程。

第二系统:完成其他有特色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之外, 独具特色的目标是使该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区别开来的地方, 即使这些部分做得并不优秀, 但不妨碍成为特色。在该系统中, 要求使用者描述和评价这些职能的执行情况。

第三系统:理解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学生和其他为之服务群体的具体需求, 要求识别并归类相关的需求方, 比如雇主、学生家长、社区等。

第四系统:教职员工评价。分析机构对教职员工的发展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强调大家的共同努力是高等学校的成功所必需的, 要检查与员工相关的工作环境, 分析相关措施对提高教职员工评价的影响。

第五系统:领导和沟通部分。分析高等学校的领导和沟通架构, 这一部分关系到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决策、向内外部传达机构的愿景和目标, 等等。检查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将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第六系统:运行支持。包括了大量的支持程序, 要求检查机构的日常运行活动、如何利用信息、分析运行效果以及做出哪些改进。

第七系统:效能评估。检查该机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服务于日常管理和改善绩效的情况。如何收集正确的信息并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使用者, 要求分析整个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确保其符合高等学校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

第八系统:对持续改进进行计划。检查高等学校的计划过程, 包括目标制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如何评价计划系统的效果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

第九系统:协作关系。分析目前和潜在的内外部关系如何帮助高等学校完成使命, 检查与学校目标密切相关的关键内外部关系。分析该部分的效果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

AQIP计划的这九个系统不是笼统的划分, 而是包含了具体的细节, 每个系统都识别了相关的具体条目, 这些条目以问题的形式加以表示, 用以指导使用者构建自己的计划体系和具体的行动方案。问题包括:“背景, 即如何理解某项职能在该机构的实行?”“过程, 即如何设计并实施相关过程以达到目标?”“结果, 即实施的效果如何?是否让利益相关者满意?”“提高, 即如何改进系统所包含的职能?”以第一系统“帮助学生学习”为例, 关于“过程”的问题有18个, 比如“如何确定新的课程项目以使你们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如何帮助学生选择与他们的需要、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课程?”等等;关于“效果”的问题有6个, 比如“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怎样?”“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辅助系统的运行效果如何”;关于“提高”的问题有2个, 比如“最近针对该系统做了哪些改进措施?”。通过以问题的方式对九个系统职能和任务进行细化, 使高等学校能够全面掌握学术质量改进计划的内容,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三) 实施过程与周期:

过程包括战略讨论会、改进项目、年度更新、档案汇总、系统评价、实地检查等具体步骤, 这几个步骤又分别组成期限长短不同的周期。

战略讨论会用于帮助机构根据AQIP分类来评估、选择和确定一系列的战略和行动方案。

改进项目细化了机构的持续改进计划, 每个机构要提出3~4个最能够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改进项目, 其中至少有一个和帮助学生学习部分直接相关, 所有的改进项目都要输入在线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了所有参与高等学校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改进项目。截至2012年12月, 该数据库已经有了2, 325项改进项目。

年度更新:所有参加计划的机构每年把特色项目的进展及完成情况整理归档。

资料汇总:加入AQIP计划四年后, 要求对资料进行汇总, 包括机构对实施计划以来的总体认识以及九个系统实施情况的说明。

系统评价:按照既定标准程序进行, 最终形成对实施机构的评价反馈报告。

实地检查:在七年作为一个认证周期的循环中, 要求对实施机构进行实地的检查, 通常由两位以上经过训练的评估人员利用至少两天的时间进行实地考察, 最后完成书面报告。

合格认证:以七年为周期的认证过程的最后环节, 将检查汇总的档案、最近六年的行动方案、系统评价以及机构与AQIP的其他互动情况, 判断是否达到认证标准, 是否继续参与AQIP计划。

AQIP计划的周期分为三个, 这三个同时进行, 如图2所示。 (图2)

第一个:每年作为一个周期, 包括改进项目和资料汇总。属于行动层面。要求参与机构制定3~4个改进项目, 并在线提供相关信息。在每年秋季进行线上资料的年度更新, AQIP会给予书面反馈。相关信息最终都加入进汇总档案中。

第二个:每四年作为一个周期, 包括战略讨论会和系统评价。属于战略层面。战略讨论会以及对汇总材料进行的系统评价, 可以提供可行的书面反馈, 帮助机构制定新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以促进学术质量改进, 加快实现目标的进程。

第三个:每七年作为一个周期, 包括实地检查和合格认证。基于前面两个周期的工作及获得的相关资料, 对高等学校是否符合认证标准做出评价。

(四) 五个标准。

对需要认证的机构, 要提供证据表明他们达到了委员会制定的五个标准, 五个标准从高等学校的使命和任务、道德和责任感、以教学为核心的相关工作、资源及制度的有效性等方面评价是否达到要求。通常可以参照AQIP计划各系统中所包含问题的回答情况, 因为这九个系统包含了所有重要的任务, 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综合的高等学校目标, AQIP计划的全面性及包含问题的具体性可以使每个高等学校全面地描述其活动及取得的效果, 同时可以对改进计划进行批判及建设性的思考。任何打算加入AQIP计划的高等学校, 都应当首先对该计划及其他质量改进项目做深入了解, 同时在全校范围开展讨论, 以分析该计划如何服务于学校的需要、适应学校的文化。全面理解实施持续改进计划的挑战和收益、所需要的决心和要付出的艰辛是至关重要的。此外, 高等学校里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核心人员应当充分领会质量改进计划的基本原则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四、AQIP计划的实践价值

AQIP计划强调高等学校的使命和愿景应立足于服务于学生和利益相关者, 帮助学生学习是核心任务。同时, 该计划也强调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有的道德和责任感。与其他的质量提高框架不同的地方还表现在AQIP对系统思考理论的借鉴, 强调全员参与、领导支持、质量文化以及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系统思维方式。AQIP计划强调“引起注意”而不是“判断”, 是帮助高等学校实现其目标的“教练”而不是“裁判”, 而这些目标正是基于高等学校自身的需要。AQIP借鉴了商业管理的理念, 要求高等学校从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出发去解决问题、基于信息数据库进行决策。同时, AQIP计划建立的持续质量改进网络为高等学校分享他人的经验、保持主动的创新行动提供了支持和动力。AQIP计划的实践价值更多地存在于参与学校的反馈意见中, 如Capella University大学认为, 参与AQIP计划使学校领导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质量改进计划中去, 而与教职员工的共同发展使学校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Colorado Mountain College大学在参与AQIP的过程中认识到需要改变他们的文化以推动必要的变革。此外, 他们也需要建立并有效利用信息搜集系统, 因为可靠有效的量化信息, 尤其是储存了历年资料的信息系统, 对于提高学校制定计划的水平以及诸多方面大有好处。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实施AQIP计划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如有学者发现, 与参与其他认证体系的高等学校相比, 参与AQIP计划的高等学校在组织学习能力上的得分较高, 尽管因为AQIP计划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 得分高低的差异程度还不是很明显 (Neefe, 2001) 。学者们后续的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如有学者通过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了参与AQIP计划对组织学习行为的影响, 发现通过实施AQIP计划, 提高了高等学校教职员工的内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激发组织学习行为及组织文化的变革 (Stewart, 2006) 。也有学者采用AQIP模型对高等院校进行了评价, 认为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Yarmohammadian, 2011) 。研究也发现AQIP计划对高等学校领导力有影响, 与传统的认证体系相比, AQIP计划对高等学校领导力的要求更高 (Methuku等, 2012) 。

五、结论

尽管从形式上看来, AQIP计划是一个认证体系, 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认证标准”, 不是简单地通过比较来判断参与者是否达到标准然后给出“是”或“否”的答案。AQIP计划已经超出了认证体系的范畴, 成为一个系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及提高机制。基于该计划的基本原则和详细的系统划分, 参与者可以根据该计划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来改进自己的职能系统。在该计划中, 达标已经成为最低的要求, 而持续的改进才是实施该计划的最终目标。因此, 无论是否以认证或评估为目的, AQIP计划的理念、框架和内容都值得每一所高等院校思考和借鉴。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推出的学术质量改进计划为例, 介绍该计划的框架, 分析该计划的特色及对我国高等教育保证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碳审计应用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篇8

一、碳审计应用的国际比较

1. 英国:

全面推行碳审计, 打造零碳社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审计”的国家。2003年, 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是低碳审计起源地。隶属于英国下议院的环境审计委员在2009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与内容,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低碳审计框架。报告认为低碳审计的具体目标应当包括: (1) 低碳政策、法规和制度制定过程的科学性, 实施过程的适当性和遵循性; (2) 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低碳责任履行的效果性; (3) 低碳产品补助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果; (4) 低碳财税减免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果性; (5) 加强对低碳交易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对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报告, 为其他国家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英国在碳审计取得的成果中, 最成功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低碳社区的建设上。通过碳审计, 英国非常精确地计算出社区每一个建造和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 并综合考虑了降低这些碳排放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美国:

抓碳审计重点, 提高全民低碳意识。美国对环境的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 美国对水污染控制项目进行了审计。从《京都议定书》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世界环境审计的侧重点转向对低碳经济活动的监督, 美国也不例外。2009年,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 从2020年起将对进口产品实施碳关税,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在国际市场上, 如果碳关税得到全面实施, 中国制造将面临26%的关税, 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美国在进行碳审计时确认其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为二氧化碳, 将碳审计界定为直接排放源和间接排放源, 通过对一系列排放因素的考核和比较后, 美国最终将审计重点确定在三个方面:汽车、房产和生活方式。根据美国碳审计公布的数据显示, 约一半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于家庭和个人。因此, 美国碳审计的重点放在了民众的生活方式上, 无疑具有针对性, 这也使美国民众提高了低碳意识, 从小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变, 减少碳排放量。

3. 香港:

全面推行建筑物碳审计。香港是我国率先实行碳审计的地区。香港的经济体系以服务业为主导, 建筑物用电占全港用电量89%。香港整体的温室气体每年的排放量的13%是来自能源 (发电方面) , 而79%来自建筑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08年7月推出了香港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 适用于商业或住宅用途的建筑物, 也适用于大部分作公共用途的建筑物, 包括学校、社区中心、运动场馆等等。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 对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审计, 并最终通过乘以相应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将其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 以得出定量的碳审计结果。以此来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量度其温室气体排放表现, 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减排运动中来。政府在碳审计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多个政府部门投入到碳审计中。在2010年的碳审计活动中, 政府产业署管理的楼宇, 已新增44幢大型建筑加入了碳审计活动, 还有更多的团体加入进来, 必将进一步完善碳审计在香港的实施。

二、国外碳审计对我国的启示与举措

1. 创造开展碳审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 要提升公众碳审计意识。我国低碳审计起步时间较晚, 目前社会各界对碳审计的认知度不高, 人们的低碳经济意识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 忽视能源消耗和碳的高排放。为了推动碳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 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审计组织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碳审计的舆论宣传导向, 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 尤其是对企业碳审计的宣传与倡导, 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 深刻认识碳排放的危害性及碳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碳审计工作, 为碳审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 完善低碳审计的法律法规, 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

我国正在制定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规章制度, 奠定了我国开展低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然而, 作为调整审计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工作指南《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却没有明确低碳审计的法律基础, 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审计准则。碳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碳审计属于新生事物, 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准备, 在初次执行碳审计时, 必须有章可循。为此, 要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应结合国情,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建立评价低碳消费成本和效益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加快建设低碳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更为具体的碳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 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进行详细规范, 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碳审计工作。

3. 培养和储备碳审计技术人才。

开展碳审计工作, 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项目审计的基本素质外, 还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 能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 并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用能存在的问题, 找出节能潜力, 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 尚缺乏开展大规模碳审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将是开展碳审计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 美国审计机关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美国的审计人员不仅包括会计师, 还包括律师、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专家人员。结合我国审计人员的现状, 政府审计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接触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业务时, 可以借助已有的客户资源和专业技能优势, 并通过引进专业人才, 与外部专家合作等形式, 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4. 明确碳审计的重点内容。

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是提高低碳审计效率的关键策略, 如何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合理的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二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我国应确定碳审计的重点, 只有先在重点项目上大力推行, 才能积累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 并量身制定出合理的审计标准。目前我国现代建筑的碳排放占了全国全部碳排放的将近一半, 因此, 碳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建筑物上, 也就是说能耗最大的建筑业应该借鉴香港的经验, 实行碳审计系列活动, 这样就能够分析出现有的建筑物温室气体的排放, 找到潜在的节能减排措施。

5. 加强与低碳收支相关的财政资金监督。

低碳收支的审计监督指的是政府为促进和发展低碳经济而提供资金运用情况审计。这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监督机制, 也是我国低碳审计急需建设的机制之一。低碳收支的监督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 审查资金的符合性, 低碳资金是针对低碳项目或产品而划拨的, 审计中要严格检查项目或产品是否属于低碳经济的范畴; (2) 低碳资金使用的真实性,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审查是否存在对低碳资金截留、挪用等现象, 以保证低碳资金的真实有效的使用。 (3) 低碳资金的使用效果, 主要审计低碳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存在哪些问题, 以及如何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问题。

6. 建立碳审计协调机制。

经验与借鉴 篇9

一、美国经验借鉴

1、经济滞胀与宏观政策的调整

由于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加之石油危机的推波助澜,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也上升到两位数, 出现了严重的滞胀。在这种情况下, 里根政府开始接受供给学派的理论并结合货币主义学派有关理论作为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供给学派主张减税来扩大税基, 以达到搞活经济增加税收的目的。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货币量的变化是说明产量、物价、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这段时期美国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货币政策方面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利率, 压缩货币供应量, 利率最高时达20%。财政政策方面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推行了减税政策, 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 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其次是通过扩大军备开支的方式扩大政府开支。这种“紧松”结合的政策组合缓和了紧缩政策对生产的冲击;便于兼顾不同的政策目标;利用浮动汇率制的特点创造了有利的反通货膨胀环境, 既压缩了货币供应量, 又改善了国内供求关系。从政策实施效果看, 在里根第一任期内基本解决了“滞胀”问题, 既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 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降低。在其第二任期及其之后的数年里, 由于财政政策过松并与货币政策搭配不当, 导致高利率、高赤字和高负债的后果。

2、经济衰退与刺激经济增长

2001年小布什上台时, 美国经济正处在周期性调整期, 为了促进经济尽快走出衰退, 布什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 一方面大规模减税, 另一方面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为了阻止经济衰退, 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至2003年6月底, 连续降息13次, 从最高时的6.5%降至1.0%, 达到19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双扩张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 经过短暂的调整, 2003年美国经济率又提高到了3.1%, 通货膨胀率也保持在2.3%的低水平。2004年后, 为了避免经济增长引起过度通货膨胀, 美国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然而, 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 加之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美元汇率走低等因素, 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 而较高的利率水平却抑制了投资, 上涨的能源价格又抑制了消费, 美国的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减速。

3、次贷危机后的政策选择

2007年夏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次贷危机由此产生。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 美联储选择了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2007年9月18日第一次降息开始, 美联储持续、大幅度地降低美元基准利率, 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另外放宽了对房利美、房地美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 提出了减税计划, 批准了耗资逾15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10月4日, 布什签署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 成为美国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干预。汇率政策方面美国则通过放任美元贬值向外输出通货膨胀, 转嫁自身经济失衡的风险。2008年8月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3.3%, 但美国经济是否真正复苏还有待观察。

二、日本经验借鉴

1、滞胀时期的政策措施

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经济扩张导致了物价的上升, 由此人们产生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为了遏制通货膨胀, 日本在1969年和1970年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然而, 该政策以贸易不平衡而告终。1970年中期, 以启动经济和减少贸易顺差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始实施。财政政策方面包括频繁实行减税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社会福利开支等。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降低银行利率。这种“双松”的货币财政政策, 与1973年的石油危机组合在一起, 使日本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 维持价格稳定成为日本的经济政策中心, 除了施行适度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 部分价格也受到管制, 同时日本还压低了工资的增长率, 提倡节约能源, 扩大进口商品以稳定物价。通过这些措施, 日本在1975年度过了通胀的高峰。接着日本又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经济停滞问题, 最终将日本经济导入稳定增长的状态。

2、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时期。造成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日元升值造成出口困难, 过剩资产向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转移, 海外资金大量涌入导致流动性过剩加剧, 同时日元升值还使日本国民产生了财富幻觉;为防止经济衰退, 维持日元币值, 政府采取了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 宽松的金融政策造成需求过度, 也使得紧缩财政的计划无法实施;企业利润增长快和居民支出结构的变化, 导致大量资金用于建房、买房和资产投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引起大中城市低价猛涨。为此, 日本政府采取了“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降低财政支出, 改革税制以增加财政收入。货币政策包括多次提高利率, 压缩货币供应量, 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同时还制定了土地交易监督、审批制度, 增加对住宅、非农业用地的供给。通过这些措施, 1991年下半年开始, 日本资本价格呈下降趋势, 通货膨胀得到缓解。但同时, 由于抑制泡沫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导致了日本经济在90年代陷入了长期萧条的局面。

3、通货紧缩与经济萧条

20世纪90年代初, 在泡沫经济刚刚破灭之后, 日本推行了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然而成效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没有考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提高;民间投资和消费信心严重受挫, 短期内难以恢复;日本改革金融财政体系, 对财团利益有很大影响, 因此阻力很大。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 日本政府于1997年采取了紧缩性财政政策, 制定并通过了《财政改革法》, 规定在1998~2002年的5年时间里将财政赤字与GDP的比重由1997年度的5.4%缩小到3.0%。另一方面决定从1997年4月开始将消费税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5.5%, 结果导致国民消费支出大幅度下降, 受削减赤字的影响, 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也明显减少, 所以从1997年4月份开始日本国内需求急剧下降, 经济形势出现了大滑坡, 以致发展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1998年4月, 日本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但是2001年4月小泉内阁上台后, 为了阻止财政状况的恶化, 财政政策又转向收缩, 阻碍了当时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回升。2003年, 日本重新恢复了扩张性财政政策, 2004年经济有所复苏, 2005年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目前在次贷危机冲击下, 日本同样也面临着CPI上升和GDP下降的双重压力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

三、几点启示

1、明确阶段性政策目标

尽管各国都把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高速增长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目标, 然而由于内在的矛盾, 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这两大经济政策目标,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要协调好很不容易。任何一种政策都有其负面效应, 例如为了稳定物价而收缩银根, 往往会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而为了促进增长放松银根, 又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 在制定政策时, 首先必须要准确地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及经济运行的周期, 以明确当前阶段经济政策的目标, 确立目标后, 要认真测度和估算特定条件下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 以便找到最佳政策方案。

2、注重不同政策的搭配

各项经济政策具有各自的政策作用范围和途径, 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政策来对付所有的经济问题。根据美、日等国的经验, 遇到经济不景气或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时期, 政府应当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必要时还要辅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同时要注重宏观经济政策在功能、范围、程度、时序上的搭配。针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稳定出口需求, 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加投资需求,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 同时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货币政策方面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灵活调整方向和力度, 针对目前的情况, 一方面应采取措施使实际利率恢复到正的水平, 同时还要优化信贷结构,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3、注重国内政策与国际的协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的经济运行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已经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环境。因此, 必须注重国内政策与其他国家政策的协调。其中汇率体制与政策运用是否得当, 已经成为制约国内经济发展和物价稳定的重要因素。币值的高低, 会影响到国内宏观经济平衡, 日本的案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 必须重视研究制定合理的汇率水平。目前这一阶段, 对于中国而言, 应当适度调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从而实现资本和金融项目的良性运行, 避免外部经济失衡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4、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必须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改善经济结构。美日的经验都表明, 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一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影响巨大。对我国而言, 前一阶段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的现象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严重警告, 再大力发展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产业已经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政策, 努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效率高的行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不断提升产业结构,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经济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摘要:由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是两个矛盾的政策目标, 我们需要研究制定如何维持物价稳定, 同时又保持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在对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之上, 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通过其战后面临经济发展不同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 罗卫东.经济增长与反通货膨胀的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2]庄起善, 刘燕.美国三个时期货币政策选择的比较[J].世界经济文汇, 2001, (2) :53-56.

[3]找准保发展与控通胀的平衡点[N].南方日报, 2008-9-3:A13.

[4]罗利丽.战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8) :105-107.

[5]秦嗣毅.日本货币金融政策的演变[J].现代日本经济, 2003, (1) :12-16.

[6]丛安妮, 王朝才.日本, 美国防治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比较及其借鉴[J].财政研究, 1992, (5) :59-64.

经验与借鉴 篇10

一、我国征信产品与服务的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征信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形成以征信中心为主体, 小型商业征信机构为辅的征信格局。但是征信产品与服务仍不能满足信用经济发展的需求, 存在一定问题。如落后的征信技术阻碍征信业发展;征信产品信息数据匮乏;征信产品与服务品种单一, 开发力度不够;征信产品服务需求不足;征信机构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缺少专业性征信法规。

二、国外征信产品与服务开发经验

征信发达国家把征信评信制度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 成为所有信用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甄别制度, 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和维护的一项基本社会经济制度。

(一) 有适合本国征信行业标准, 利于征信产品与服务标准化

在征信基础设施方面, 可以采用一些相关技术的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名的企业信息检索系统是邓白氏编码系统, 它是企业性用记录的检索工具, 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先后被世界上许多工业和贸易组织所接受。

(二) 丰富的征信产品开发手段与服务方式

征信产品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个人信用报告, 发展为利用到互联网、电子邮件、网络通讯技术等新型交流方式, 实时便捷地提供征信产品。美国三大征信局——邓白氏、益百利、艾法克斯都建立了强大的营销团队, 进行征信产品营销和推广。

像艾法克斯这样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将大量的营销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信息服务商, 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征信产品服务。

(三) 征信产品开发的力度大

随着征信广义含义的发展, 征信市场的需求旺盛, 征信机构信息采集范围和客户信息资源不断扩大。由最初的收集负面黑色信息, 发展为正面白色信息和负面黑色信息并存, 最后扩大到收集所有能反应征信主体所有信用情况, 为国际上著名的征信机构产品开发提供数据资源。

(四) 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征信产品的客户群

征信产品的需求者不仅是传统的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个人机构投资者及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都需要征信产品服务。比如益百利提供的征信产品服务中, 不仅有为保险公司提供的专属客户营销、资产评估和抵押评估服务, 也有为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提供征信授信、客户维护与拓展业务。

三、对我国征信产品与服务开发及创新的启示

征信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 它不仅提供一份信用报告, 而且是基于消费者征信和商业征信复合起来的征信服务, 能开发许多附加的增值服务。

(一) 依托技术和服务创新, 加大征信产品开发的力度

在进行信息采集、验证、加工、评估和咨询过程中, 把服务创新的意识运用于征信产品加工各个环节上, 在产生基础信用报告的基础上, 增加产品附加值, 扩大征信产品开发。充分挖掘现有数据库资源的内涵, 紧贴国内征信市场需求, 提供更加本地化、专业化、深层次的征信产品, 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二) 建立联合征信平台

联合征信平台可以消除采集政府信用信息的政策障碍, 避免违法传播信用信息, 同时服务于当地政府的信用监管系统和市场化的征信服务系统。建成之后, 该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 提供特征变量, 在线提供通用型企业资信评级和个人信用评分服务, 公示失信的黑名单, 提供消费者个人的追踪信息, 提供数据交换服务, 提供市场营销的潜在客户名单。

(三) 开发增值服务

依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支持城市信用体系中的其他子体系开展信用公示、征信报告、资信评级信用评分商帐诊断、信用担保、企业信用管理以及信用管理咨询等多种信用增值服务。

(四) 依托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 不断扩大系统服务的覆盖范围

利用已有金融机构数据, 建立多个征信数据库如企业征信数据库、个人消费信用数据库以及产品质量信誉数据库等。把小额贷款公司、资产管理公司, 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等接入征信系统, 有利于完善征信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考察团.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征信机构的特点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82) .

[2]董彦岭, 璩涛.我国的征信市场:主体、供求及定价原则分析.济南金融, 2009 (04) .

[3]“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01) .

[4]林钧跃.征信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祁红, 张宏宇, 彭宇松.对印度征信业管理及运作的研究报告[J].投资与证券, 2007 (07) .

[6]陈雪华.完善信用体系培育信用产品——美国信用制度的启示[J].广东经济, 2005 (05) .

[7]张兴祥.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J].江淮论坛, 2005 (04) .

[8]左志刚, 谭荣华.征信行业运作管理模式国际比较[J].金融与保险, 2009 (06) .

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入的经验与借鉴 篇11

关键词:香港新移民;北京农民工;社会融入;比较;反思与借鉴

2012年初公布的《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是中央有关部门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该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标志着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已经正式纳入制度化轨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农民工政策取向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在这样一个农民工数量仍然高达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型国际都市,无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要求、“北京精神”的体现,还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来示范全国的角度,都需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北京与香港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具有移民性质的国际大都市,移民主要来自内地;都具有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移民大多从事服务业;都属于资源短缺型城市,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对移民都曾经历过由社会排斥到社会接纳以及逐渐融入的认识过程。本文以香港新移民和北京农民工作为比较对象,旨在通过对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入经验的梳理,厘清北京农民工社会融入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提出北京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框架思路。

一、新移民社会融入的香港经验

1 香港新移民的概念与特征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1841年开埠时,本地居民只有5650人,而开埠170年后的2011年,香港人口已达710万人,其中半数左右是外来移民,仅1997年7月~2009年年底,就有超过62万的内地居民移居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包括永久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非港出生的中国公民在港居住连续七年以上才能获得永久居留权,成为永久居民。因此,除了旅游访客之外,无论是通过单程证来港定居与家人团聚的合法移民,还是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专业人士来港就业、受养人来港居留者,凡居港时间不满七年者都属于非永久性居民,即新移民范畴。由于通过不同计划的来港学习和就业者大都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通常通过学习、工作或是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了解香港、融入社会,因此,本文关注的新移民特指根据每日150个配额的《前往港澳通行证》(文中简称“单程证”)计划来港定居与家人团聚、未获得永久居民证的内地赴港定居人士。由于申领《前往港澳通行证》的条件限制在内地居民因夫妻团聚、子女照顾无依靠父母、无依靠老人投靠子女、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等事由申请赴香港或者澳门定居,因此,凭单程证人港的新移民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而且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士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技能较弱,抵港后会因为社会制度、文化、居住、经济条件的变化,在诸多方面产生适应困难,因而是香港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重点扶助的对象。截至2011年2月底的过去7年内,共有314437名内地居民持此证抵港。

2 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在新移民社会融入中的角色和做法

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伴随着内地赴港定居人士的不断增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非政府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共同致力协助新移民迅速而顺利地融入香港社会。

(1)政府的角色——督导、制定政策与资金支持。香港民政事务总署作为民政事务局的执行部门,承担着落实整体施政方针,协助新移民早日融入社会的责任。民政事务总署自1996年开始编制《新来港定居人士服务指南》(每年修订,2011年时已是第十五版),内容包括香港便览、入境及有关事宜、社会福利服务、教育、就业、职业训练、房屋、医疗服务、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交通、文娱康乐、邮政服务、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服务、香港治安、申述专员公署、紧急事故应变措施、非政府机构和团体、常用电话号码、地图、路线图等24项内容,在出入境处和社区免费发放,期望能够帮助新移民了解香港,认识新环境,尽早适应香港的生活。政府在为新移民提供公共服务时,本着公平的原则,确保新移民可以和其他香港市民一样,享受大部分的公共服务。

民政事务总署负责监察和评估提供予新移民的各项服务。总署内设督导委员会,由民政事务总署署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各有关政策局和部门的代表。委员会通过邀请为新移民提供特殊教育及适应性服务的非政府机构出席定期会议,以及定期探访新移民、对新移民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新移民的需要,制订和推行相应的措施和计划来协助他们融入社会。

特区政府对新移民的公共服务包括一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大类。一般服务是指只要新移民符合资格要求就有权享用的与香港永久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如住屋、社会福利、就业和健康护理服务。例如来港居住未满7年,生活确有困难的新移民可以在获得社会福利署酣隋权后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文中简称“综援”)。从2003年政策颁布之日起至2011年2月底,已有1.7万新移民获得酌情权领取了综援。此外,政策规定年满18岁的新移民有资格申请公屋,并为新来港定居人士提供包括就业转介、选配服务、就业辅导课程等免费就业服务。专业服务主要包括教育服务、社会福利援助、协助就业和协助新移民获得适当和可以负担的房屋居住等。教育服务是针对新移民中的学龄儿童使之尽快适应香港教育体系的专业性服务,内容丰富、考虑周全,包括协助安排入学、适应及英语延续课程、课程指引、15岁以上新来港青少年的教育、校内辅导服务、学校为本的支持计划、短期全日制课程以及提供学位等。社会福利援助主要是对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进行资助,使其为有需要的新移民提供相关服务,而其服务方式以免费为主。同时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各有关非政府机构保持定期联系,鼓励这些机构在提供服务时顾及新移民的需要。协助就业旨在通过就业辅导中心,专为新移民提供切合他们需要的全面就业辅导服务,让新移民更清楚地了解香港的就业市场,以便他们能在求职前做好准备,并于就业后迅速适应新工作。

nlc202309032054

特区政府还不断推出新的支持新移民社会融入的计划和措施。例如:为鼓励在四个偏远地区(包括元朗、屯门、北区和离岛)居住的失业人士及低收入雇员求职和跨区工作,2007年政府推出“交通费支援计划”,提供有时限的“求职津贴”和“跨区交通津贴”。2011年4月1日在民政事务总署成立专职队伍帮助新移民,并在当年推出三项主要措施:一是在新移民服务需求较大的观塘、深水埗、黄大仙、葵青、元朗及离岛六个地区,推行融入社区计划。通过与地方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合作,举办更多切合新移民需要的活动,协助他们早日融入香港社会。二是推行“大使”计划,安排与服务对象背景相似的“过来人”,主动帮助服务对象,并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为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寻求政府支持。三是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为内地准备来港人士举办活动,安排曾经的新来港人士与准来港人士分享经验,让他们在来港前对新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帮助做一些“期望管理”。

为新移民提供一系列资助也是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例如:2004/200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为新移民提供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达到178.89亿港元②。在2007/2008财政年度,民政事务总署增拨资源,委托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为内地新移民,尤其是居住在天水围的新移民提供以地区为本的服务,包括亲子营、情绪支援、辅导服务等,协助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提升社区凝聚力。由2008/2009财政年度起计的3年内,政府每年向来港定居少于7年的受助人发放的综援开支分别约为10.2亿元、8.7亿元及6.4亿元(港币)。香港关爱基金是根据《民政事务局局长法团条例》(第1044章)而成立的信托基金,信托人是民政事务局局长法团。基金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经济上有困难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别是那些未能纳入社会安全网,或身处安全网内却又有一些特殊需要未能受到照顾的人。2011年香港关爱基金推出了10个援助项目,其中包括资助新移民中的低收入者和非在校人士,帮助其进修或就业。同时,从2011年10月3日起接受低收入家庭中的18岁以上新移民申领6000元(港币)津贴,估计有23万人受惠,涉及金额近14亿元(港币)。

为了推动政府、商界和NGO三方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扶助弱势社会群体,香港政府设立“携手扶弱基金”。非政府福利机构如获得商业机构现金或实物捐赠给该基金认可的计划,政府会给予等额的资助,以鼓励商界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2)非政府机构的角色——为新移民提供全方位福利服务。香港福利服务的供给者以非政府机构为主,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小。据香港福利署负责人估计,政府供给的服务量大约占10%~15%,其余85%~90%都由非政府组织供给。因此,许多涉及新移民的社会福利服务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非政府机构来实现的。新移民服务除了获取政府资金支持外,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和公益金等也拨款支持非政府机构开展新移民的教育、就业计划和义工服务。

在香港,非政府机构可以注册为社团,也可以注册为公司。大多数非政府机构为了避免承担无限责任,都会选择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无论哪种注册方式,手续都很简单,都可向税务局申请认定为免税慈善团体。在香港至少有32家专门为新移民提供不同类型服务的非政府机构,他们的分支机构遍布香港18个区。其中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得到福利署的资助,为有需要的新来港人士提供服务。该服务社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在罗湖入境处设抵港咨询及转介服务;在入境处的人事登记处(九龙办事处)为申领香港身份证的新来港人士提供咨询及数据查询服务;举办适应课程,以协助新来港人士认识本地小区及适应本地生活;为不谙广东话的新来港人士举办初级广东话班;开展义工服务和编印《新民通讯》,等等。香港新移民服务协会、新生活专线和同根社(新来港妇女自助组织)也属于专为新移民提供服务的非政府机构。

前面提到的民政事务处在观塘、深水埗等六个地区推行的融入社区计划,是由包括明爱牛头角小区中心、基督教励行会、新家园协会、香港单亲协会、香港家庭福利会、香港小童群益会、邻舍辅导会东涌综合中心、香港圣公会东涌综合服务中心、长洲乡事委员会青年综合服务中心、香港职业发展服务处、美差会潮浸服务联会、天水围妇联等多家非政府机构与政府合作开展的,内容涉及社工辅导、功课及成长辅导、工作技能训练、互助支持网络、家庭环保爱绿行动、嘉年华会、茶座及认识香港系列的参观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为特定群体服务的项目,例如通过历奇活动、艺术工作坊、小区服务等一连串活动,增强新来港青少年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协助新来港青少年建立对香港及小区的归属感。通过专题讲座、才艺发展小组、语文小组及亲子家庭活动等,协助新移民,特别是妇女及儿童,尽快适应香港生活,增强其个人及家庭抗逆能力,预防家庭问题。通过招募本地及来港定居时间超过三年,对小区有较深认识的妇女担任“启航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协助内地新来港妇女适应在港生活,通过“睦邻友爱,互相扶持”的方式,协助她们早日融入社区。通过各类自我增值培训活动(英语班、计算机班、化妆技巧班及义工训练计划)、小区教育、家庭共融活动、探索香港及促进婚姻关系的活动等,扩展新移民的社交范围,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求职技能,加强他们对香港的认识以及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建立人际互助网络以及提升家庭关系,等等。

二、启迪与反思

客观地说,由于香港和北京所处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本文所指的香港新移民与内地的农民工并不是一个社会身份完全对等的比较对象,如果从经济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言,当下内地农民工群体的生存能力要强于现今的香港新移民。之所以把香港新移民和内地农民工作为比较对象,主要是相对于知识群体或是白领阶层的社会竞争力而言,他们同属于弱势群体,除了个人努力之外,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虽然目前国内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但就北京而言,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困惑和行动上的迟缓,而香港的实践给我们以启示,甚至解答了某些争论已久的疑惑。

nlc202309032054

1 承认农民工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其社会融入的基本前提

关于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中的角色定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是“拾遗补缺”还是“不可或缺”决定着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接纳程度。十几年来,人们习惯用农民工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来评价农民工,其结果在各个城市如出一辙:“经济正面、社会负面”。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与传统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数百万农民工进京打工,农民工成为北京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尚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同,那么,伴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提升、人才价值的凸显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增大,近年来对农民工“挤占公共资源、加大社会成本”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决策。

有资料表明,一些大量接受移民的国家曾就移民应否与本地人享有同等福利,以及他们的缴税是否足以承担其社会成本展开激辩。这类辩论往往出于政治动机,流于情绪,更由于有关的研究凤毛麟角,因而论据薄弱。而考察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考察移民的流入对本地人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即移民和本地人在生产作业上属于替代性还是互补性。香港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就短期而言,除非移民泛滥,否则移民对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就业影响甚微,长期的影响肯定就更微不足道。针对不少人担心移民依赖公共援助、大量使用公用品导致挤迫,令社会需要多支付成本,学者也给出了答案,认为只要维持或收紧公共援助和公共房屋的资格规定,增加移民对本地人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副作用很少。通过香港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与北京市民相比,北京的农民工从职业上讲是互补性的,即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北京市民不愿做的;从作用上讲是离不开的,即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自2004年以来,北京市人力资源供给一直呈现“供给短缺”的状况,2011年四个季度的求人倍率都在3以上,且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多年来一直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由于户籍制度的门槛限制,外地农民工既没有资格在失业后享受北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也无法纳入公租房的配给计划。可见,在现今的制度框架下,简单地将农民工视为城市的“包袱”予以排斥,既无理论依据,更无实践检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北京和香港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北京不能像香港那样以每日配额的方式限制新移民进入,但是相对而言,进入北京的农民工基本是农村的精英,是北京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即使需要调控人口规模,也应该从产业结构调整人手,而不能带有标签地指定调控某一社会群体。

2 农民工社会融入需要制度创新

纵观世界移民史,移民大都经历了由社会排斥到社会接纳再到社会融入的过程,其中既有伴随时间的推移,移民通过自我奋斗和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地位而得到社会认同的因素,也与移民政策由被动接纳到主动创新有密切关系。香港的经验表明,新移民的社会融入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客观地说,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的“五个转变”,并建立了“党政社垂直领导,人房业齐抓共治”的流动人口北京模式。但是,受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思路下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区别对待社会政策的影响,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十八大提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管理体制不适应。北京实行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分管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对流动人口只有行政管理经费支持,没有服务经费支持。由于农民工在社会生活中缺少主体地位,客观上导致了农民工的边缘化地位。二是服务模式不健全。北京的农民工社会分化日趋明显,有针对性的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项目不足,且服务方式上重给予轻互动,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农民工作为一个与世界各国移民不同的特殊身份的弱势群体,是我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下“社会屏蔽”的产物,因此,打破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瓶颈,必须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人手。

3 农民工社会融入需要社会组织的介入和帮助

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香港的经验可谓是“社会协同”的典范。相对于北京农民工服务管理以政府为主,社会组织为辅的情况,香港政府与非政府机构通过伙伴关系为新移民提供较为完善服务的做法值得借鉴。

农民工服务严重短缺是北京政府公共服务的一块“短板”,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在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的今天,直接面向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由于社会组织资格认定困难,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民间组织难以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生存步履维艰。国际经验证明,社会组织参与民生建设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与效率。因此,以十八大提出的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契机,将培育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为推进北京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突破口,时机已到。

三、学习与借鉴

制度缺失和文化隔膜是当前制约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两大问题。制度缺失是指农民工社会融入缺少制度安排;文化隔膜是指农民工与户籍人口之间因制度障碍产生的情感隔阂。北京正在建设世界城市,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建设世界城市的本质要求。因此,应通过社会管理制度创新解决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制度缺失,通过社会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解决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文化隔膜。

1 解决制度创新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

依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结合《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社会建设、人口发展等专项规划的要求,从完善社会体系建设的角度,抓紧研究制定北京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框架和实施路径,包括构建居住地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跨地区衔接和提供适度的市民待遇;按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要求,为流动人口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着重提高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和满足这部分人口的生存发展需要,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nlc202309032054

2 化解文化隔膜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海纳百川胸怀的体现,践行北京精神,就是要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农民工,与他们相互包容、相互学习。文化隔膜属于文化变迁的过程,应通过社会组织模式和社会服务方式的创新来缩短、化解文化隔膜存在的时间。

“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北京的首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应着力在支持公益性民间组织成长上下工夫。公益性民间组织是指在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之外的一切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社会公益需求为宗旨而发起和建立的民间组织或机构,是社会组织参与民生建设的主要力量。首先应建立公益性民间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除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须由政府有关部门在登记前进行前置审批的社会组织外,允许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申请人直接向登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承认这类社会组织的合法身份。其次应启动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对街道、社区范围内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自愿组成,并在街道、社区范围内开展公益服务,但尚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最后是通过审查核实,将在工商注册的公益性民间组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组织体系,为政府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奠定基础。

鼓励社会组织成长离不开资金支持,社会资本融入是扩大公益资金筹集渠道的重要途径。除了加大政府为农民工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之外,可以借鉴国际和香港的经验,创造条件,出台政策,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香港许多大企业和名人注重社会责任,设立慈善基金,以赞助资金、做义工等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北京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界和政界知名人士,其中不乏关心社会事务的有识之士。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名人效应,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工提供多方位服务。

3 立足投资性福利服务,提升农民工群体改善发展困境的能力

最近笔者利用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首次以定量方式测量了北京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发现,占流动人口1/3的两类综合能力弱的群体,都具有受教育程度较低、居住条件较差的特征,他们以从事商业服务业为主,家庭户占有一定比例,这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生活在北京底层的农民工情况相一致。由于他们自我提升发展能力的空间有限,应借助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尽快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人力资本”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提升社会弱势群体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财富的功效。目前北京市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社会融入知识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尤其是政府出资、专业机构承担的培训很少。事实上,农民工的发展贫困主要缘于能力贫困。因此,要变传统的简单岗前培训为定期的现代专业技术培训,下本钱、花力气培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永久型”、非北京户籍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具有专业服务水准和道德水平的合格职业工作者。

经验与借鉴 篇12

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但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时期,就业存在明显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人口总量大、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的特点,可以说就业形势很严峻。面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如何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及我国扩大就业的战略,应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主动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就业政策经验,从而解决好本国的就业问题。

二、主要发达国家扩大就业的政策

(一)美国新泽西州的扩大就业政策

作为美国主要发达城市之一的新泽西州,其扩大就业的政策经验为:扩大劳动力需求的财政政策,采取新岗位税收抵免。新泽西州于1977年引入了新岗位税收抵免(New Jobs Tax Credit),预计实施两年,该方案主要是对私营企业提供就业补贴。任何私营企业的雇主都可享受新就业岗位税收抵免。雇主可以按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公司(或个人)所得税税额的抵免。一种是对本年超过上年总工资105%的超额部分,按50%进行抵免;另一种是根据州失业保险金交款超过上年102%的部分,按50%进行抵免。二者选取数额最低者。抵免数额不能超过企业年应纳税总额。如果企业在当年没有税额,则抵免额可以向前三年或以后七年进行结转。抵免的最高限额应小于州失业保险交款工资的25%或100000美元。通过对就业进行补贴,可使企业生产从资本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新岗位税收抵免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设立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新泽西州于1998年提出统一的就业服务机构模式并颁布《劳动力投资法》以解决当时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个模式后被推广为“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它不仅是新泽西州就业政策执行的基础,还是新泽西州就业、失业以及培训等整个流程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将失业保险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合并到职业介绍中心,分别在高校或社区等场所设立,让学生和社区内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到政策的优惠。任何不同类别的劳动者均可以在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发布求职信息、失业救助申请、职位信息、就业指导咨询甚至就业岗位的寻找等,就业服务中心的宗旨就是为求职者和用人机构提供方便和高效的服务。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性作用并使其效率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是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新泽西州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实行全国联网,主要有新泽西州就业银行(NJB)和新泽西州人才信息库(NTB)、新泽西州职业信息网(NCINET)和学习介绍信息库(NLX)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使得就业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方便了政府、企业和不同类别求职者在不同领域的经济活动。系统内各要素实行自主配合,比如在NTB发布的求职信息和NJB提供的岗位信息自动匹配;NCINET时时为求职者解读政策,为企业预测就业趋势,为政府提供相应资料;NLX负责对劳动者、雇主等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为解决就业提供帮助。

(二)瑞典哥德堡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瑞典在世界上以福利著称,哥德堡政府为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采取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保障劳动者就业的合法权益,其中最为成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借鉴。[2]其内容包括:第一,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就业政策;第二,求职者可以通过实习接受职业指导、增加职业经验;第三,对失业者和失业风险较大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三)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失业保险政策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并执行就业政策。就业管理委员会由劳动部门牵头制定就业政策和计划,其下属的就业署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失业保险政策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规范性。管理就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决策《失业保险体系和就业促进法》,使政策与法律有效链接,从而消除了就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四)日本大阪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政策

近年来,日本大阪政府积极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解决农民就业难问题。在此过程中既实现了非农化又实现了城镇化。其主要做法是:第一,推动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近地就业;第二,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第三,发展第三产业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典型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政策

(一)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政策

菲律宾在世界上以海员劳务输出和菲佣输出而闻名。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政策成功之处包括以下几点。

政府上下级都对劳务输出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上,国家成立专门部门为劳动者介绍海外工作;从地方层面上,各级政府负责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劳动者自我权益保障的能力,加强海外劳动者在海外就业的能力。

在财政上支持劳务输出,在政策上实施健全的社会保障政策。一方面,设立紧急遣返基金、海外移民工人贷款担保基金、法律授助基会,国会移民工人奖学会等海外工人基金,最初总规模为5亿比索。同时,从1998年开始菲律宾政府规定海外劳工免交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健全的各种社会保险保障了海外外出人员的基本生活,加强对劳务的社会服务保障工作等。

全方位对海外劳工进行保护。在国内,菲律宾外交部设立移民工人事务法律助理,由总统任命,负责提供所有的法律援助服务;POEA具体负责海外劳工管理的有关事宜;在国外,菲律宾驻国外各使馆同样对海外输出人员进行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保护;海外工人福利署(OWWA)给予菲律宾移民工人及其家属力所能及的帮助,负责与代理或雇主联系。

(二)印度的扩大就业政策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与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就业问题有共同点,可以借鉴印度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解决就业问题。

优先发展服务业政策。1991年实施经济改革后,印度在软件和相关服务贸易的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新兴的以软件为代表的服务业在扩大就业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软件行业发展的劳动者不仅实现了就业率的上升,同时还把产品作出口,实现了金币攻击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业的年增长率高达50%以上,带动经济增长率上升到年均6.3%,就业率上升3.7%。

重点扶持特殊行业和特殊人群的就业政策。提升特殊人群就业服务水平,建设无障碍环境。向企业征收特殊人群特殊行业就业保障金。2003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实施“第一批就业”计划,对用于特殊行业特殊人群如无工作经验的青年劳动者就业的保障金,纳入印度政府的财政预算,专用于特殊人群特殊行业职业培训及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帮助。

四、国外扩大就业的政策借鉴

(一)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为主的就业政策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扩大就业的经验表明,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实现就业。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求职者是自由选择的劳动关系,并通过自由竞价的方式来决定,不存在人为干预与垄断行为,以此实现工资与预期劳动的交换。

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政策,保证了雇佣者与受雇者最大限度的盈利和收入。劳动力配置主要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决定。从美国就业促进政策可以看出,通过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运作,使得信息流通更加通畅,企业和个人可以充分运用市场信息来选择相应的经济活动;同时加强建立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可以使各项政策和数据信息直接受益到经济活动的双方;另外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保障和弥补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不足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积极推进非农就业政策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城镇化建设使得劳动力产生大量剩余。日本的经验表明,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政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措施。对成功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采取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和政府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相结合,促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开发政策,吸引外资发展民族工业和第三产业,同时在农村开展工业园区活动,引导农民改变择业观念,提高上岗机率。

(三)完善劳务输出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促进就业关系密切,正是不同阶段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快速建立与完善。因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增加就业、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经济恢复与振兴需要社会保障“稳定器”作为基础。总结国外劳务输出人员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从消极保证基本生活转向促进失业者求职;严格失业津贴给付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对劳务输出人员的适用范围。因此,需解决就业问题进而扩大就业要加快完善劳务输出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同时加快在全国普遍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步伐。

(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就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和新门路,重点开发社区家政服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借鉴日本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落实职业发展政策

要高度重视劳动者基础教育,为将来的劳动者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已经入职的劳动者实行适宜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好不同类别求职者的就业难问题。同时要注重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发展,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培训。改革职业教育政策,以教育培训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其为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为弥补部分地区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各地区高校和职业学院要加强联系,外聘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还要为不同求职者提供灵活高效的短期技术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工作的转换。政府还需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者培训网络。

参考文献

[1]Raurieh X,Sorolla V.Growth,unemployment and public Capital[J].Spanish Economic Review,2010,(27):149-156.

[2]Abowd,Kramarz.The cost of Hiring and Seperations[J],Labor Economic,2009(10):190-194.

上一篇:西瓜炭疽病下一篇:电视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