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研究

2024-06-23

借鉴与研究(精选12篇)

借鉴与研究 篇1

农垦企业是大型国有农业企业, 在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必须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促进农垦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1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垦区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 完成预期目标, 体制就是组织制度。管理体制就是保证某项工作顺利完成的组织制度。纵观世界农业管理体制设置个案, 比较成功的当数美国。美国农业非常发达, 其成功的原因除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政策扶持外, 还得益于设置了农、工、贸一体化, 灵活高效的农业管理体制。

美国农业管理特点:一是管理机构大。美国农业部是仅次于美国国防部的第二大部, 其在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中, 仅次于国防部和卫生部。二是管理范围广。美国农业部除管理一般意义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外, 还管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三是管理内容宽。美国农业部除负责农产品生产, 还负责为农产品提供生产资料、生产资金投资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四是管理调控手段多样。财政、金融、税收、外贸、法律等措施综合运用, 这些调控手段高度一致, 有效避免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和扯皮, 提高了农业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效率[1,2,3]。五是管理具体到位。美国农业部在每个县都设有办公室或委员会, 在各农业县设有1个研究所, 还派人员常驻肉类食品加工厂、到田间地头检验农产品质量、颁发农产品上市安全检测合格证等。六是分工明细。美国农业部下设6位主管, 工作直接对部长负责。农业部各机构通过运行7个任务领域的200多个计划完成其各项职能。每个任务领域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组织, 每个组织下设1个或多个管理处, 每个管理处将其全部作用集中于农业部整体并与其他任务领域共同协作完成目标。

当前, 安徽农垦的管理体制总体上是灵活高效、运行有序的, 但仍需借鉴美国管理体制设置的基本经验, 按照集团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 更加合理地设置职能部门, 组建专业集团企业, 明确各部门分工, 协调部门内部职能, 理顺农场管理体制, 发挥有限的财力、物力作用, 大力发展农垦现代农业[4,5]。

2 政策制度设计应符合现阶段垦区发展的实际

政策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是路线方针的具体化。制度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同类型, 设计安排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制度, 是各国农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例如以色列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面对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以色列政府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把节约用水、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巨大成效。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依靠农业兴国的国家之一, 依靠丰富的自然条件, 高度重视发展农牧业, 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 使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耕作, 大大提高了澳大利亚农业的质量和效率。日本由于土地分散和劳动力机械高, 依托发达的装备制造业, 大量使用机械化耕作, 于1966年已经基本应用拖拉机, 相当于法国的35倍、英国的80倍。

可见, 推动安徽农垦发展的政策设计与制定, 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宜加工则加工, 宜林 (果) 则林 (果) , 宜种业则种业, 宜机 (机械) 则机, 形成“一场一策”、“一地一专 (专业化) ”的大农场布局。

3 产业布局应该做到基地化、集约化、专业化

基地化、集约化、特色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基地化布局就是要集中连片发展, 追求规模经济, 发挥集聚效应;集约化布局就是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专业化布局就是要立足资源和特色的优势, 大力培育适销对路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6,7]。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 无一不是遵循这一规律, 如美国玉米生产带, 产量占全国的45%;小麦生产带, 产量占全国的50%, 大豆生产带, 产量占全国的60%。黑龙江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 形成了连片、集中的优势种植业基地。

安徽农垦的发展, 也要按照基地化、集约化、专业化布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区域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促进优势产区率先走向农业现代化[8]。安徽农垦要加快皖垦种业、皖垦茶业、皖垦棉业、皖垦果业、皖垦食品、皖垦米业等板块专业公司的整合、提升和规范运作, 提升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4 科学技术是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要求

科学技术、人才素质、制度政策、企业文化等都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要素, 其中科学技术居于各要素之首, 处于统领、核心地位。世界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美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化起核心作用的是科研力量, 科技是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英国农业在世界上不占显著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比较低, 但是在比较完善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的支持下, 已发展成为先进的现代农业国。目前, 英国是世界上农业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之一,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荷兰是一个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的国家。荷兰人口1 550万人, 人均耕地只有0.09 hm2。二战后, 荷兰依据本国优势, 运用高科技, 发展温室农业。工业技术植入农业生产中, 使荷兰温室农业具备了工厂化生产的内涵, 成为工业化大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生产观叶园艺植物的现代化大型自控温室中, 全程实现机械运作, 且全部由计算机监控[9,10]。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 安徽农垦只有高度重视科技进步,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 才能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11]。

5 拓展市场是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法宝

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拓展市场就是拓展未来, 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世界农业发达国家, 无一不是基本满足了本国市场后, 大力拓宽国际市场的国家。近十几年来, 美国农业的生产率大幅提高, 产量不断增加, 使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美国政府根据世界市场的新特点调整政策, 努力开辟世界各国市场, 把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作为调整重点,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和农产品过剩的问题[12,13]。

安徽农垦要充分利用农业大省的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垦地合作、需求土地流转, 开展强强联合, 组建大型专业企业集团, 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壮大自身力量, 依托津巴布韦为突破口和试验基地, 积极稳妥开发海外市场, 拓展市场空间。

借鉴与研究 篇2

信息经济学(economicsofinformation)一词,起源于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评论》。1961年,斯蒂格勒(G・Stinger)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使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的学科进入了科学的殿堂。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科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

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代理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代理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王则可:《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20。

[3]谢康:《西方信息经济学述评》,《经济学动态》第3期。

借鉴与研究 篇3

【关键词】美英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研究 影响 借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28-03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已阻碍了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师范生职业能力发展以适应社会新发展的需要,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思考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制度,试图借鉴英美等国教育实习的成功经验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习模式。

一、英美教育实习简况

(一)英国教育实习简况。英国是最早实行教师教育“3+1”模式的国家。获得学士学位后想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必须通过1年的教师职业训练。在这1年中,实习生除了要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外,还必须参加为期24周的教育实习。英国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由“教学经验入门”和“教学实际训练”组成。低年级师范学生每周半天到基地中小学见习,让学生了解中小学实际,感受、熟悉各种真实教育教学情景,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高年级师范学生的实习则以“重负荷教学训练”为特点,强化教学训练,以获得足够的教学经验。整个实习过程不仅强调经验学习,还注重学生的分析、总结、反思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成立由实习基地、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教育学院组成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共同管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英国这种“以中小学为基地,重负荷教学训练”的教育实习模式,增强了师范生的职业适应性,开辟了新时代教师培养的新路径。

(二)美国教育实习简况。美国从1959年起确立了“4+1”的教师培养制度,并提出了师范生每周授课3课时、为期1年的教育专业实践,增加了师资培养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科学被认知科学逐渐取代,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把“教师作为专家”确立为美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由此美国的教师教育由注重技能性训练走向专业化的构建。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下,美国出现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PDS是一种大学和中小学密切合作学校,既是范生职前专业训练的临床教学基地,又是在职教师继续发展的培训中心,是融理论、实践和研究为一体的促进教育改革的实践场所。美国的教育实践一般分为三种:模拟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这三种教育实习形式持续地、分阶段地贯穿在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并强调实践反思,注重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培养。

二、我国学者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介绍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情况,以期给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走出困境带来启示。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论文较多,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直接介绍英美教育实习,如郑东辉2003年《英美教师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其启示》,任辉2010年《同伴合作教学——美国教师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实习模式》等;二是在介绍英美等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兼谈教育实习,如郭黎岩2007年《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研究》,赵凤兰2010年《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等;三是单独介绍英美教育实习某一方面的内容,如熊明川2005年《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兼谈美国PDS模式的启示》,姜勇2008年《美国实习辅导教师培养改革述评》等。这类研究论文大都是先直接或间接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概况、特点、经验、制度或发展趋势,然后提出对我国教育实习的借鉴意义。

(二)比较英美教育实习特点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如顾维勇2007年《英、法、德、美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孔圆2009年《对美英师范教育实习特点的比较及启示》。这类研究主要从间接或直接角度比较、分析和总结英美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特点,找出他们实习制度的共同点,最后提出英美教育实习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的启示。

(三)拿我国教育实习模式跟英美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把中国列为比较对象之一,从实习的观念、政策、特点以及实施内容等方面单独与英、美或包括英美在内的多国教育实习进行比较,如刘晓红、段作章2000年《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李冲2010年《中美高师教育实习的比较研究及启示》,通过比较,剖析了我国教育实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借鉴英美等国教育实习中的合理部分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三、我国学者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的借鉴及反思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教育实习改革的困境带来了全新的启示。近十多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在研究英美等国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实习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不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且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习模式。

(一)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成功经验反思我国教师教育实习问题及对策。鉴于我国教育实习存在诸多的不足,我国不少学者逐渐借鉴英美教育实习制度反思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宏观反思我国教育实习问题及对策。这方面的文章很多,如杨晓2005年《关于高师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王秀章、何林山、周玉莲2010年《高师教育实习:问题与思考》等,这类文章基本都是分析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育实习的观念、内容和形式、考核与评价、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教育实习改革的思路。在探索解决实习问题的对策时,很多学者都提出改变教育实习观念,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内容,建设双赢式实习基地,构建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高师院校组成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培训管理机制等观点。以上的观点都明显带有英美教育实习制度的影子。

2.针对我国教育实习某个问题进行反思。这类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有对实习基地建设问题的分析探究,如王芳亮2005年《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有对指导教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罗新祜2010年《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等;有对实习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孙锦明、胡平凡2006年《合作管理模式: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应然选择》等;有对实习评价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唐荷意2010年《对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评价的思考》等。这类论文很多都是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实习某一方面存在弊端,然后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某些成功的经验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针对某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进行反思。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到某一专业的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论文都是先对某专业教育实习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例如,陈忠2005年《师范院校生物教育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刘申申、刘志恒2009年《河北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基本情况的调查》。此外,也有一些文章直接分析某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后,提出相应建议及措施,如云莉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为例》。这类文章所谈到的相应建议或措施,大多数都是参考了英美教育实习的某些合理做法后提出的。

(二)借鉴英美成功教育实习经验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习模式。为了加快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很多学者在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试图建构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实习模式。其中受英美教育实习模式影响较大,且比较典型的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是由陈大超等人提出,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作为目标指向,把教育实践课程统合起来,构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实习运行程序: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调适过渡性的教育见习,到初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的适应性的模拟教育实习,再到全方位地独立承担教师工作的实战性的顶岗集中实习。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习形式多元性、实习内容多样化、实习时间全程性与阶段性。其中模拟教育实习是受美国“模拟教学法”及美国师范生临床教育实践活动启示后提出来的。

2.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构想是纪勇平提出来的,该模式主要是指师范院校与市(县)中小学共同合作培养师范毕业生,师范院校负责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学,中学则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训练和培养。其主要特点是将教育实习改为协作培养,高校和中小学各司其职,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这种模式构想明显受到了英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和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的影响。

3.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这是洛阳师范学院董文生、孟宪乐等人研究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实现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把教育实习看作一个教学过程,使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学过程。具体讲,它是在大教育实习观的指导下,把教育实习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介,以“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为切入口,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该模式是一种融新的实习理念、体系和方式为一体,高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同时又是传统教育教育实习的深化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受英美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把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来认识,并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有序安排教育实践活动,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的思想或做法的影响。

4.顶岗实习模式研究。顶岗实习是目前我国较多学者研究并认可的,同时也是较多高师院校采用的教育实习模式。它是以教师教育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改革教师教育实习为突破口,以中小学为基地,以“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为渠道,将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大三或大四本科生在教育实习期间派往中小学校暂时顶替中小学教师岗位,将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校进行研修培训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该模式打破了我国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局面,有效地使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推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高师院校和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作和双赢。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就会发现,顶岗实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的启示下,特别是在美国的(下转第48页)(上接第29页)“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英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重负荷教学训练”的教育实习模式的启示下构建起来的。

此外,还有其他教育实习模式探索与研究,比如王存宽等的“发展性教育实习”模式,赵正等的“双向互动、四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陈文涛等的“三结合、双协同”教育实习模式,等等。这些实习模式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教育实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之,虽然我国教育实习研究与探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以英美为主的发达国家教育实习制度改革影响下,我国的教育实习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始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实习,关注教师可持性发展;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注重与中小学的合作;开始往教师教育一体化方向的实践与探索,思考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大超,陈瑶.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5)

[2]纪勇平.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3]孟宪乐.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4]吴琼.“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的多赢效应[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

国际碳基金运行机制研究与借鉴 篇4

一、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

碳基金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为推动国际碳交易活动, 实施一些合适的项目推动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碳交易而专门设立的融资渠道, 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减排或碳汇项目, 并购买或销售从项目中所产生的可计量的真实的碳信用指标, 从而促进碳市场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国际碳基金的数量随着碳交易的迅速发展, 每年以20%的幅度增加, 其中欧盟的碳基金数量占全球数量的56%。此外, 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也较活跃, 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在发展碳金融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创新试验。

目前, 国际上主要的几个碳基金有:

世界银行碳基金:碳市场中的先锋, 目前管理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10个碳基金和融资机制,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DM买主。

日本GHG减排碳基金:主要目标是从CDM/JI项目中购买信用期截至2012年的核证减排量 (CERs) 和减排单位 (ERUs) 。

英国碳基金: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 主要资金来源是英国的气候变化税。

西班牙碳基金: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发起, 规模为17000万欧元, 通过CDM项目购买的方式, 缩小本国《京都议定书》的目标与国内潜在减排量之间的差距, 并且投资低碳技术的研发。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www.worldbank.org)

二、国际碳基金运行机制

碳基金在运行机制与信托、基金类似, 具有发起人、持有人 (投资人) , 并有专门的管理人从事投资, 并对发起人和持有人给予回报, 它不仅从事碳指标的购买和销售, 促进碳市场的交易, 也对CDM/JI项目提供投资和咨询等业务, 提高项目成功率。

1. 设立机制。

碳基金由于出资主体、筹资途径和投资目标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通常由国家设立的碳基金, 旨在帮助企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碳管理, 并且投资低碳技术的研发。国际目前主要的碳基金的参与主体包括发起人、管理人和持有人。发起人和管理人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政府机构、私人金融机构或者其他类私人机构等。投资者方面包括政府、私人企业以及这二者混合投资的三种类型的投资类型。表2列举了不同类型管理人和投资人的基金。

具体地, 碳基金管理人方面, 超过一半的碳基金其管理人为私人机构, 有1/3为商业银行, 由世界银行管理的基金占了13%;投资者方面, 私人机构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主要投资人, 并在2008年超过了政府投资, 成为碳基金最大的投资方。

2. 投融资机制。

碳基金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府全部承担所有出资。以芬兰、奥地利碳基金为代表, 由政府出资并管理, 其中英国政府采用征税方式出资, 其收入稳定, 且通过征税可以促进节能减排; (2) 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德国KFW、日本碳基金以及世界银行参与建立的碳基金都采用这种方式, 由于筹资速度快、灵活、筹资量大, 这种方式也最为常用; (3) 企业自行募集的方式, 主要为企业出资的碳基金所采用。

具体地, 2004年以前碳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机构, 由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 私人机构出资的比例不断增加。

在投资方式上, 国际碳基金主要作为中间人投资于碳信用, 但近年来随着私人机构投资者的增加, 直接融资的投资方式开始出现, 在2008年, 尽管在数量上只有25只基金提供直接融资, 但在金额上却高达54%。目前提供直接融资的有黄金碳融资基金、韩国碳基金、绿色印度基金、ADB气候变化基金等。

3. 收益分配机制。

碳基金投资收益的形式比较特殊, 除了现金收益外主要还包括碳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投资人可以根据出资比例和契约来决定其收益形式和金额。

4. 风险控制机制。

碳基金在参与国际市场碳交易过程中, CDM项目由于开发周期长, 因此将首先面临项目投资风险, 如审批风险、注册风险等;从整个市场来看,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处于分割状态, 制约了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由于CER一般采用美元计价, 因此碳基金还将面临着价格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宏观方面来看, 由于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 此后发达国家以及东道国对气候变化的判断以及相应政策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南美、北非和东欧的原油和天然气输出国和运输国的政局不稳, 他们的政治事件通过能源影响碳市场, 这是所有碳基金都共同面临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 另外,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方面使碳交易市场由活跃转入萧条,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衰退, 许多大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减少导致了减排指标需求量的减少, 使碳基金承受更多的风险。

鉴于上述可能面临的风险, 碳基金在开展CDM项目之前, 应明确各方的职责, 各自承担各自的风险, 实行风险分摊机制, 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国际碳基金通常通过期货等衍生品交易进行对冲规避CERS价格波动的风险和汇率风险。国际气候谈判风险是双方都无法控制的, 一般采用双方共同分担风险的方法来解。

三、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对我国碳基金的借鉴

我国碳基金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引进探索阶段。从实践看, 我国目前有一个碳减排证卖方基金即中国碳基金, 是全球第一家卖方减排证交易中心, 核心业务是为中国CDM项目的减排量进入国际碳市场交易提供专业服务。此外, 2007年7月20日, 我国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 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 是用于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专业造林减排基金。根据CDM交易规则估算, 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碳交易潜力将达数10亿美元, 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 是全球最大的CDM项目提供方。所以, 成立我国自己的碳基金, 主动参与世界上碳汇的买卖, 不仅能慢慢提高我国在碳交易产业链上的地位, 不断地获取交易的主动权, 还能加强我国的碳汇储备, 为以后的节能减排缓解压力。因此, 在设立碳基金时, 应结合本国实情来建立相应的碳基金, 以便为本国政府和企业服务, 最终为全球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具体来说, 从发达国家发展政策性碳基金的经验来看, 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1. 构建多层次的碳基金体系。

我国不同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不同, 碳排放的类型以及具有减排潜力的项目类型也不同, 借鉴上述对国际碳基金运作机制的分析, 我国设立碳基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碳基金体系:

国家碳基金。指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积累中预算拨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烟尘排放、水污染治理等节能减排专门资金。用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实验、监控检测体系建设、绿色公用事业建设、碳市柜台交易建设等直接支出项目。

企业碳基金。指企业设立专门收支账户单独核算运用于CDM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的专用资金。

银行碳基金。指节能减排项目交易结算专户吸收的存款构成的有风险控制措施的信贷资产。依照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 作为碳交易体系的基石, 金融机构应该作为推手, 推进低碳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并且在积极参与碳金融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碳汇投资基金 (公募节能投资基金) 。属于产业基金性质公募创业权益基金类的广义证券产品。

此外, 构建碳基金参与主体同时, 由于碳基金项目链条长、关系杂, 在项目创立、项目建设、交易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的服务, 中国目前作为出售方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严重制约了碳排放业务的开展。因此, 鼓励专业性的中介机构参与到碳基金业务之中, 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项目风险, 促进碳基金业务的开展。

2. 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可以以现有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为主平台, 吸收各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 建立以扶持地方减排项目和实现各行政区域减排任务的若干区域型碳基金;同时, 也可以借鉴世界银行的特别基金设计, 可考虑联合各部委和若干行业协会, 建立以各种项目类型为特征的功能型碳基金, 如森林碳汇基金、沼气回收利用基金、生态农业基金等等。

3. 建立相应地激励和保障机制。

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和效益被货币化了, 而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收益并没有被货币化, 因此可以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补偿机制基金, 鼓励和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业主进行技术转让和扩散, 示范和支持相应的融资渠道。现阶段, 我国作为基于项目的碳市场的最大卖方, 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供给不足, 可以通过设立区域和产业类别的碳金融扶持基金促进更多的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 从国家层面设立更多的碳金融产品和工具平台, 为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制度层面的激励和保障。

4. 与国际碳基金加强合作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许多国家都与世界银行合作成立碳基金, 世界银行作为国际性的金融机构, 具有较好的资信声誉与较高的管理水平, 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与管理碳基金的平台, 利用其自身影响力, 已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项目, 如意大利碳基金、西班牙碳基金、丹麦碳基金等由其托管, 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加强与国际碳基金和世界银行的合作,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5. 加强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 应合理分配项目的CER风险, 对于CER交付不足的风险以及价格风险,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多为买方合同, 着重保护买家的利益,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卖方, 特别应该在合同谈判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风险分担和CER价格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其次, 要密切关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最新进展和主要交易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完善相关合同条款及时防范政策风险。

第三, 随着诸如信用交付保证、气候衍生品等创新类保险产品的推出, 对于一些传统风险包括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实施风险等, 可以利用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 通过风险对冲或保险等形式来降低风险。

第四, 通过咨询国际法领域的专家, 在制定合同时采取对商业银行有利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管辖, 以防范法律风险;借鉴国际流行的“损失分担”机制管理碳金融风险, 例如, 2008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先后与国际金融公司 (IFC) 签署了《损失分担协议》 (Loss Sharing Agreement) , 以保险形式对碳金融业务的可能风险进行分担。

第五, 培养碳金融业务专业人才。碳金融业务面临着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的复杂性, 需要熟悉环境与金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可以引进专业人才作为外部顾问, 建立起从事碳金融业务的专业团队, 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引进国际碳金融机构积累的专业技术、知识产权, 动态跟踪全球CDM项目和JI项目进展, 掌握CERS等碳排放产品市场行情, 积极执行赤道原则、责任投资原则等碳金融国际评估标准, 科学评估低碳经济项目, 不断提升参与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升东等.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林业经济, 2007 (7)

借鉴与研究 篇5

台湾地区高校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的研究与借鉴

根据3月29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在学生违纪处分中引入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有较为成熟的校内学生申诉制度或相似制度,如果能借鉴并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验,对将来完善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校内学生申诉制度是极为有益的.文中通过对台湾高校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的深入分析,评析其制度设计的合理之处.

作 者:贵芳 GUI Fang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年,卷(期): 8(4) 分类号:G645.5 关键词:台湾地区   校内申诉   研究借鉴  

借鉴与研究 篇6

【关键词】招生制度 中外 比较 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能否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整个过程的起点,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生质量的好坏。我国在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及在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之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阶段,但是面对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这就造成了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不足之处逐渐的凸显出来。在国际上比如说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着比较完善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具有非常强的研究意义和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对这些国家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和借鉴。

一、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

1.招生目的和任务的比较

国外的研究生制度的共性的特点就是研究生通常重视的只是教育本身,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制度是根据研究生就业的情况来进行招生计划的制定。其次国外的研究生制度主要体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一位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研究生就是本科生的上一级,使用统一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研究生的选拔。

从日本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来讲,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否,取决于高等院校的投资是否加大,政府对于招生计划以及招生规模等问题并不具有强制性。而我国对于研究生的招生则制定严格的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的研究生考试,最后确定研究生招生的最低录取的分数线,研究生招生直接受到政府公共正常的调控。那么通过对于中日两国的研究生招生的对比,从政府的方面来讲,日本对于研究生采用的是间接地态度,而中国采用的是直接的调控。

从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来讲,美国的研究生招生虽然要进行考试,但是美国的考试与中国的入学考试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一般来说美国的理工类学生需要参加GRE考试,商科类的学生需要参加GMAT考试,但是这两者考试都是由美国的民间组织进行命题和考试的,更加注重的是学会说呢过的综合能力的测试。日本的研究生招生也设置了统一的考试,但是考试的内容以及最后的评价都是由学校自主进行决定的。德国、法国的研究生招生都没有设置统一的考试。由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研究生考试具有比较独特的统一性。

2.招生管理体制的比较

美国在研究生的招生中的管理中更加明显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和民间性。美国的研究生考试并不是由政府组织考试,研究生院录取研究生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GRE的考试成绩。管理中的民间性体现在GRE考试是由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专门负责的。其中的专业性体现在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对于大学课程、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都非常熟悉的专业人士。而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都是由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的。

我国在考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之中,学生应对考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死记硬背,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中国出现了大部分的应试型人才,而美国实行的GRE考试更加注重对于能力的考察,这样也能够保证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高效性。

二、对于国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借鉴及我国招生制度改革

1.政府部门要下放权力,转变职能

政府应该借鉴日本以及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使研究生的招生受到政府的间接的管理。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就是高校缺乏自主权,政府的权利过于集中,从招生计划的审批到报考条件、考试时间、科目、录取分数线等的划定都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的。而招生自主权是各大高校本来就应该有的权利,当然也是教育遵循的客观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下放权力”实际就是“还权”,就是政府部门将原本就应该属于高校的权利归还给高校,使用各种必须的行政手段等对于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进行宏观的调控而不是直接的管理。

2.扩大复试比例增加复试的重要性

根据国外的研究生招生的经验,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这些国家一般都是实行“免试入学”,唯一的考试就是导师的面试,但是在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制度中,复试相当于虚设的,复试在研究生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考生能否被录取的重点还是在于研究生考试的初试成绩,所以应该适当的扩大我国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比例,增加复试的权重。

笔者认为在扩大复试比例以及加大复试权重的应该从两点入手,分别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生复试的数量,研究生考试的初始成绩不应该作为研究生考试唯一依据,复试也应该最为另外重要的依据,加大复试的比例,使参加复试的学生增多,这样也能够让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权利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复试的成绩,加大复试的权重。研究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只是展示考生知识的,但是复试能够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考察。在复试的过程中考官与考生之间近距离的直观交流与正面接触,能够帮助考官更快速更真实更好的了解考生。所以应该将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成绩的比重增加,尽量的与考生的初试成绩持平,是两种的成绩在研究生考试成绩中能够各占百分之五十。

三、结束语

现代国家的研究生的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竞争实力,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我国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于国内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和借鉴,也提出了对于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新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带来一些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超培,李志国,李大伟.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建设教育,2010.01.15.

[2]李旭,张群,张喜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06.30.

[3]索昭昭.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苏州大学,2008.05.01.

税收分权制之国际比较研究与借鉴 篇7

1994年, 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财政分税体制的确立, 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财权和事权的范围, 实现了计划经济财政体制向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的平稳过渡。分税制以后,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迅速增强, 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但是, 当时的分税制, 并不是真正的财政分权体系, 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 与目标模式有很大距离, 是不彻底的渐进式改革。当时的考虑是通过逐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省以下各级的财力分配问题。近二十年过去了, 省以下财政体制并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轨道, 我国并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地方税体系。

一、经济发展水平约束下各国税收分权体制比较

1、美国税收分权体制的特点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政府机构分联邦、州、地方三级。三级机构均有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 都拥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管理权和征收权, 各州、地方税收的确定不须联邦审核批准, 没有统一的类型规范。税种享有方面, 与国际上普遍按税种来划分收入不同, 美国采取税源分享的形式来划分税收收入, 这是一种税收收入分权式的分税制度。联邦政府的主体税种是所得税 (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 州政府的主体税种是销售税和货物税, 地方政府的主体税是财产税。这使得三级政府各自拥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为履行各自职责、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也因此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较小。美国宪法对各级政府的财权作了具体限制, 任何一级政府都不能妨碍其他政府的合法活动, 税收制度效率相对较强。

2、德国税收分权体制的特点

与美国一样, 德国也是联邦制国家, 财政管理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分税体制。但德国实行共享税与专享税共存, 以共享税为主的分税模式, 这在联邦制国家中是个特例。德国政府收入分为联邦专享税、州政府专享税、地方政府专享税、共享税四大类。共享税收入按一定比例, 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间进行分配, 共有三种, 即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及增值税。虽然共享税种类不多, 但其收入约占税收总额的75%。专享税收入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 由各级财政独立征收和使用。德国税收的立法权高度集中在联邦政府, 共享税和联邦税由联邦立法或联邦有优先立法权。对各州的专享税, 联邦仍有优先立法权。在税收征管方面, 德国的税务机构并不单独设置, 只是财政部的一个下属机构。税收征管权相对集中于州政府一级, 联邦政府负责征收很少一部分的专享税, 大部分专享税由州政府管理。州政府管理的税收除了一部分联邦专享税外, 还包括州政府的专享税和全部共享税。德国共享税为主的财权划分模式, 有效保证了各级政府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这对于发挥各自的职能非常重要。

3、法国税收分权体制的特点

法国是单一制国家, 政权分为中央、省、市镇三级, 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地方政府只享有有限的立法权。在法国, 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彻底, 无共享税。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中央, 中央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在税收管理上, 中央政府掌握着主要的管理权, 地方政府管理权较小, 只能在中央立法的范围内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行使征收权, 收入份额较小, 地方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但是, 法国建立了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 注重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再分配功能, 法国地方政府收入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央政府的专项补贴, 体现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实现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效应。

4、日本税收分权体制的特点

日本行政区划分为三级, 即中央、都道府县以及市町村, 都道府和市町村统称为地方自治体。日本的税收划分为国税和地方税, 国税由中央或中央派出的机关直接征收, 地方税则由都道府县和市町直接征收。国税中有法人税、所得税、酒税、专卖收入税等, 这些税征收面广、数量大;地方税则是一些零星、分散、地区性强的税种。中央税和地方税均由国会统一立法, 地方税以《地方税法》的形式加以确定。地方政府根据国会颁布的法律制定属于地方税种的条例。从事权和财权相对统一的角度看, 地方税收收入相对不足, 需要中央政府实行再支付制度, 但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并不高。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受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世界各国对税权的划分并不一致, 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美国实行高度分权模式, 法国实行高度集权模式, 德国实行相对集权模式, 日本实行适度分权模式。但是, 不论何种模式, 不同国家在税收权利划分上均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利益, 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互为依存, 相辅相成。税收权利是集中还是分散, 各有利弊。一般而言, 集权的有利之处是能够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便于中央政府集中财权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不利之处是可能造成地方政府权限过小, 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 限制地方对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积极性以及效果。但是, 中央政府在税收权利划分上均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在集权、分权上, 中央与地方既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又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但是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和基本特征, 政府间税收立法和税收收入的集权或者分权, 都必须保证中央政府在税收权利划分上的主导地位。在税收权利划分上, 只有分权形式、分权基础或者程度的差异性, 并没有绝对的税收集权或者税收分权, 不能把税收权利划分绝对化。税收权利的划分都以经济效率的提高、弥补制度效率的负面影响为前提。从政府事务强度看, 税收分权降低了税收的制度效率;从收入角度看, 税收分权却提高了经济效率。

二、我国当前税权划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税权划分的特点

我国在税权划分上实行的是相对集中的模式, 介于法国和德国之间。其特点是:在税收行政方面, 设置国税与地税两套机构, 分别行使中央与地方税款的征收权。在税种划分方面, 有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种类型,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收入权利, 但利益明显向中央倾斜。目前, 消费税与关税属于中央, 营业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地方, 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75%, 地方25%) , 企业所得税也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60%, 地方40%) 。在税收立法权方面, 立法权高度集中, 中央税、地方税以及共享税的立法权几乎都集中在中央。地方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等也完全集中在中央。

2、税权划分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税权的划分都有利有弊, 我国税权划分也不例外。有利之处在于:税权的相对集中, 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保证国家意志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便于中央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有利于国家对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投入和建设。但这一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税权的划分缺乏稳定的法律规范。在法制化水平较高的国家, 税权的划分一般通过宪法予以明确规定, 或至少由最高立法机构通过的基本法律予以规范。我国宪法规定:税收法律应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 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内制定部门规章。但现实中, 我国绝大多数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直接颁布, 或由财政部、税务总局拟定而以国务院批转的形式颁布。税法的解释或细则的颁布则往往授权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立法缺乏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居民买卖二手房产交易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等, 均由相关部门仓促出台文件予以执行, 虽然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此种处理方式显然有违我国宪法。

(2) 税收分享向中央集中, 造成中央财力强大, 地方财力不足。政府级别越低, 财权越小, 但行政实务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基层, 致使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制约了地方政府的能力和积极性。地方政府为了自身财力的扩大, 会进行制度外收支扩张, 我国在税收名义之外存在的数额庞大的收费即由此产生。地方政府通过收费解决收入不足的问题成为常态, 影响了正常的宏观经济以及财税秩序。

(3) 中央转移支付的规则不明确。上级政府权利过大, 部分部门权利过于集中, 个人决策权利过大, 政策制定缺乏法律规范性, 主观性强, 造成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经常进行不规范的利益博弈。权利过度集中却缺乏有效制约与监督, 极易造成官僚主义、浪费和腐败, 失信于民。

此外, 由于体制与制度的原因, 许多地方存在地方政府或政府领导干预税收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税权划分的建议

1、完善税权划分的法律依据

关于税权划分的原则性规定应当写入宪法,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权划分的条款或者制定有关税权划分的宪法性文件或基本法律。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制定相应法律, 明确规定我国税权划分的基本模式。制定与颁布《税收基本法》, 尽管对此立法是否有急迫性各界存在争议, 但借鉴、仿效《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制定税收相关的《税收通则》、《税收准则》是必要并且可行的, 可使税权划分更加规范、权威、稳定、清晰和可操作。

2、完善税收立法权

根据“统一税政前提下, 赋予地方适当的税制管理权”的总体要求, 按照合理分权的原则, 中央税和地方税的立法权全部归中央。凡有关税收法律的基本原则、通用条款、税收立法权限、税收行政执法、税务机关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和共同的内容, 都可以通过税收基本法规范, 由全国人大立法。凡全国性税种的立法、税法的制定、颁布以及修改、补充、废止等,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赋予国务院及其财税主管部门、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法实施细则及行政解释权, 并授予地方性税收法规制定、颁布、解释、调整的权利。由地方决定是否开征一些符合地方特色的小税种。取消地方设立的各种具有税的性质的收费项目, 改为规范的税收形式征收。

3、完善分税制度

分税制造成的最大结果是富了中央, 穷了地方, 地方缺乏主体税种, 收入缺乏可靠的税源保障。尽管地方征收的税种数量比国税部门多, 但大多是一些税源分散、征收成本较高的小税种, 营改增后, 原来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营业税也成了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造成地方税源的下降。地方政府的财政得不到保障, 不利于地方的税收公平。因此, 积极培育新的地方主体税种就显得非常重要。应当稳妥推进环境税、遗产税、房产税的实施, 使其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同时促进地方企业和政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抑制房产投资, 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4、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我国分税体制中设立的国税与地税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在实践中各司其职。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后, 地税的去留引发诸多关注。目前, 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个是国税、地税合并, 建立全国统一的税务机构, 在统一的税务机构中实行国税、地税业务分别管理。这样既便于贯彻中央统一的税收政策, 又解决了国税、地税两个征税主体交叉征收的矛盾。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 增强了税收征管效率, 对企业而言, 也减少了税收遵从成本。二是维持国税、地税分设的现状, 合理调整税收征管范围。按照中央税、共享税由国税管理, 地方税由地方税管理的原则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国税、地税的税收管理权限划分纳入法律框架, 保证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考虑将社会保障费等地方政府收费项目纳入地税系统。无论哪种思路, 国税和地税两套税收征管体系都应该在税款征收、税收稽查、打击犯罪等方面进行信息整合和共享, 加强合作。

5、完善税收司法权

我国税收司法工作滞后, 税收司法权配置不合理, 应当减少税收司法层次, 简化税收司法程序。我国行政机关层次多, 省下设市, 市下有县、区、镇、街道, 又有国税、地税之分, 层次繁杂, 影响征收效率和纳税人权利。为此, 对于功能重叠的税务机构应当予以合并或精简, 并且在不影响我国当前司法权利结构和司法体系独立、完整的前提下, 可考虑适当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司法权, 从而使其在提高征管效率、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方面能够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摘要:税收作为政府公共收入的重要形式, 在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税权划分。本文比较研究了美、德、法和日的税收分权体制, 分析了我国目前税收分权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税收,分权体制,税权划分

参考文献

[1]吴宇晖、张在茂:税收分权体制之国际比较研究[J].税务与经济, 2008 (5) .

[2]傅子恒:发达国家税权划分模式与完善我国分权制之浅见[J].现代财经, 2010 (12) .

[3]姜孟亚:地方税税权的基本构成及其运行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3) .

借鉴与研究 篇8

Emergesat项目是由法国政府与其他合作机构, 共同开发和推广一种全新的集成通信工具, 用以提升突发事件下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的效率。2007年11月, Emergesat在乍得东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模拟试验, 全面展示了从E-mergesat工具包的运输到系统的迅速部署, 再到系统功能应用的全过程, 各项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检验。经过最近两年的发展, Emergesat可以通过卫星收集各种重要的信息, 实现数据的分类与存储, 目前在灾害现场的应用主要是在通信恢复、救援协调和后勤管理等方面, 应用的内容与范围在逐步扩大。Emergesat以期通过提供一种应对突发事件专业化的、可行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作为各种应急通信方式的补充, 为专业人员提供通用的、最佳的使用方式, 并要求各种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 方便以后开发实现新的功能。此外, Emergesat期望通过各种运输方式, 包括民用飞机、直升机、车辆、舰船等, 在危机发生时, 能够方便地运输到指定地点, 并迅速启动部署以支持全球化部署的能力。

Emergesat的功能

Emergesat是作为应急通信的备用考虑开发的, 主要是在灾难发生时, 传统的陆基移动网络损坏或者超负荷时, 通过强健的卫星链路发挥作用。Emergesat通信网络可以快速方便的重新部署, 其量身定制的模块功能可以很好的满足救援先遣队 (first responders) 的需求, 应急先遣队可以利用GSM和Wi-Fi网络与Emergesat进行通信, 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方圆30km内很好地工作。E-mergesat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灾害现场的救援小组、远程指挥中心以及灾害现场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通信, 支持包括卫星、Wi-Fi、GSM、VHF等多种通信方式。

Emergesat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使用, 基本功能有: (1) 支持气象、海洋、测绘以及视频会议、语音通信服务等; (2) 医疗援助 (受害者识别、流行病追踪) ; (3) 资源管理 (食品、水资源、后勤设备管理) ; (4) 民用工程应急管理 (主要关键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建筑物的修复识别) ; (5) 人员管理 (死亡人数统计、失踪人员的定位) 。

Emergesat的架构

Emergesat通过使用空间通信技术, 包括对地观测、定位导航技术, 开发完成了一种非常好的集成工具包, 为灾难应急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Emergesat的工具包通过直升机可以快速的运输到灾难现场, 为救援队伍提供通信支持以及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 使得各个队伍可以获得实时信息和决策辅助服务。

Emergesat应急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收发器设备, 即Emergesat工具包, 它能支持地球上任何地点的高速率通信, 其自动定向蝶形天线 (automatic dish antenna) 确保了系统可以在突发事件后可以立即被部署使用。该系统可以支持GSM、Wi-Fi等通信, 相应的应用软件包使得灾害现场的救援小组能够使用PC、PDA等工具获得各种服务信息 (地图、气象等) 以及进行协同工作等, 该系统对所有的用户都是开放的。图1是E-mergesat通信的一般架构。

Emergesat的应用

Emergesat应急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围绕集成的工具包进行架构的, 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其电力完全是自行供应。Emergesat可以实现大容量、交互式的数据交换 (高清晰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信息) , 支持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WiMAX) 和应急移动通信网络, 用以支持现场的救援工作, 同时根据需要可进行数据通信的加密以保障安全。Emergesat的应用包括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在灾害现场的应用两个方面。

(1) 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Emergesat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 目前应用的范围广阔。通过对地观测卫星、定位与导航卫星实现了多种应用, 包括GIS图层制作、灾害评估、数据收集、预警定位、安全通信、地形调查以及救援指导等, 涵盖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

(2) 在灾害现场的应用

Emergesat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方面非常方便, 在帮助识别受灾者身份、流行病数据管理、食品水源管理具有很高的效率。突发事件发生后, 为保证救援小组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Emergesat在灾害现场支持的基本应用包括:视频会议, 共享数据和和电子白板;灾害现场的直播视频流;通过移动卫星终端支持Wi-Fi;因特网接入浏览网页;语音电话服务 ( (VoIP、GSM) ) ;定位服务 (GIS+LBS) ;灾害现场的数据收集、识别与共享。此外, 支持多种应急管理的特别应用:受灾者管理;物资后勤管理;人口流动管理;流行病数据收集;远程医疗辅助。例如, Emergesat通过视频会议可以进行灾害救援的协同工作。各个部门的专家通过视频会议可以获得灾害现场的事件发展的最新状况, 从而针对某一特殊的救援工作进行相关讨论, 并最终形成较好的解决方案。这对于灾害现场的救援来说,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经验借鉴

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具有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无缝覆盖和多业务提供等显著优势, 在灾害事件应急管理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大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Emergesat正是通过利用卫星通信等技术, 已经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 其相关的发展与应用经验对于我国尚不成熟的应急通信建设来说, 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政府引导应急通信项目的实施

Emergesat项目最先是由法国政府提出的计划, 而后在政府的支持下, 科研机构、企业都加入到项目的研究与最终商用产品的生产中,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开发、生产、使用体系。由于政府的引导, 使整个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而研发出的产品也使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中明显提升了行动的效率。

●注重多种技术的综合使用

Emergesat综合使用了多种技术, 包括卫星宽带通信、GSM、Wi-Fi、GIS、LBS等技术, 使得Emergesat能够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 从而保证了Emergesat的领先与应用的可靠性, 并为系统功能的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研发一站式的应急通信方案

Emergesat在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 考虑到了一站式的建设思路, 即从开发部署、系统供电、后勤运输到最终的应用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从而保证了系统实际使用的可靠性与便利性, 对应急通信的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考虑到系统应用的扩展性

Emergesat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模块化设计的, 系统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些必须的功能应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 系统应用也得到了很好的扩展, 从常规的语音、视频通信到LBS, 再到远程医疗辅助的应用都是逐步扩展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用性与易用性

Emergesat的工具包是集成式的, 灾害发生后, 可迅速将其在灾害现场部署, 从而高效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进行。正是因为集成在一个容器内, 整个应急通信的系统可以迅速地加以部署完成, 同时也方便进行运输。

美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与借鉴 篇9

不动产登记是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利益的重要保障。所谓的不动产登记,即不动产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不动产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制度。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物权法》关于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规定,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党中央、国务院自2013年起开始大力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将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不动产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重复登记等问题,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行的做法,典型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但是,各国和地区的登记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大有裨益。美国是一个极其重视私有产权的国家,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各类不动产权益,都通过完整的法律体系和规范的统一登记制度加以保护。本文以美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登记制度的起源与法律体系、不动产产权的分类与发展、登记的程序等内容,欲通过多维度的展示来反映美国登记制度的鲜明特点。虽然我国与美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同,但美国对不动产登记的科学管理方法仍值得借鉴。

2 美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介绍

2.1 美国不动产登记制的起源

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保护权利人的产权、保证交易的安全普遍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其模式大体分为契据登记制(又称法国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又称德国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又称澳洲登记制)三种。其中,契据登记制是指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变更和灭失,在当事人订立契据时就产生法律效力,但不进行不动产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权利登记制是指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变更和灭失,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经过登记机关实质审查确定,并进行法定登记后才发生法律效力;托伦斯登记制是指首先由政府进行一次不动产总清理,将不动产按照自然区划编制成不动产登记簿,然后按照不动产的权利人确定的权利进行总登记,总登记之后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则在总登记基础上进行变更登记。美国沿袭了英国的不动产所有权制度,但是在不动产登记领域,英美两国却建立了两套截然不同的制度,英国采用托伦斯登记制,而美国的大多数州采用契据登记制,仅5个州采用托伦斯登记制。

为何采用契据登记制?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刘艳认为:近代美国,随着土地交易的日趋频繁,存在土地出卖人“一物二卖”的可能性,土地买受人对地产权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契据登记制可以有效保护买受人的权利。金绍达认为:美国社会整体法制意识较强,且美国不动产权形式多样而复杂;因而,作为政府,必须尽可能使自己处于较为超脱的位置,而把责任转嫁或分解给各种社会组织。

于是美国人开始建立一套不动产登记制度,将不动产交易的契据(deeds)作为登记对象,使得不动产交易的买受人能够对登记资料进行检索,以便于发现在先交易,进而确定是否存在与己有权利相冲突的权益。同时,美国的契据登记制在解决产权争议问题时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和两个例外规则,即在先权利优先原则、在后善意购买人的权利优先规则、庇护规则(保护善意购买人的受让人)。因此,美国契据登记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不动产权益转让的事实公示,为买受人提供不动产交易的检索途径,为两个买受人的权利冲突解决提供优先权规则。

2.2 美国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体系

美国拥有完备的不动产法律体系,用以保护不动产所有人的合法权利。在根本法层面,美国《宪法》修正案(1791)第四条规定,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第五条规定,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在普通法层面,美国《财产法》(property law)对不动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他项权的划分具有鲜明的英美法系特点,体现出不动产所有人当下的权益和未来的权益。在不动产登记的专门法层面,美国《登记法》(recording act)涵盖完全所有权、租赁权、抵押权及其他影响不动产权益的法条。

但是,美国各州的登记法略有不同,在使用契据登记制的各州所采纳的登记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即竞赛型登记法(race act)、通知型登记法(notice act)、通知-竞赛型登记法(notice-race act)。竞赛型登记法是把优先权建立在不动产转让文件登记顺序的基础上,即登记在先的契据所转让的土地权益获得优先地位。通知型登记法的核心思想是“最后一个善意购买人”取得优先权,即后一买受人只要在不动产交易时没有注意到在先的交易,他就能够获得对抗前一买受人的优先地位。通知-竞赛型登记法是竞赛型登记法和通知型登记法的结合,只有同时满足两个要求,后一购买人才能够获得法律保护,即:在前一购买人之前进行登记或没有注意到在先的交易。

在相关辅助性法律方面,美国《反欺诈法》(the statute frauds)要求土地权益的转让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可交易产权法》(marketable title act)规定产权调查人只需进行有限的调查,即追溯至产权根(root of title),通常是20-40年,以大幅减少调查费用、节省调查时间;《不动产租赁法》(landlord-tenant law)使得承租人的权利逐步增多《;已婚妇女财产保护法》(the married women’s property acts)强调夫妻双方对财产享有整体共有权;《统一不动产电子登记法》(the uniform real property electronic recording act)规定登记机关除接受纸质文件外,也可以接受电子文件。诸如此类的很多法律均对不动产的交易与登记进行了规范。

2.3 美国地产权的分类

美国法律规定,不动产权利是由土地上的权利以及附着于土地的物(如建筑物、标志牌、栅栏或者树木)上的权利所组成,它包括了地面、地下(含矿藏及地下水)和地面空间上的一定权利。根据所有人对不动产享有时期的不同,不动产权被划分为当前产权(present estate,又称地产权)和未来权益(future interest)。当前产权是指赋予所有人立即占有不动产的法律权益,未来权益是一种将来可以成为地产权的非占有性权益,这两项权益都只是相对于其他私人关系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于所有人对不动产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还可以对地产权做进一步的种类划分。当代美国法院对地产权的种类划分及命名有严格的规定,始终沿用英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地产权的分类命名法,允许设立的地产权如图1所示。

根据所有人对地产权是否享有占有权,可将地产权分为自由保有(视为拥有土地)和非自由保有(视为租赁土地),自由保有地产权又因拥有期限的不同分为非限嗣产权、限嗣产权和终身产权,而非自由保有地产权又因租赁期限的不同分为定期租赁产权、续期租赁产权、任期租赁产权和逾期租赁产权。

自由保有地产权的三种基本类型。①非限嗣产权是一种可以无限期存在的自由保有地产权,给予所有人的是美国法所确认的最大的权利,即单独占有权、永久使用权与收益权、完全转让权。因此,非限嗣产权的设立只能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转让获得。在美国,有超过99%的私有土地是以绝对非限嗣产权的形式持有。②限嗣产权基本上是一种废弃的自由保有地产权,其期限等于指定之人的直系血亲继承后代的有生之年。与非限嗣产权所有人的权利相比,限嗣产权所有人的权利很受限制,享有该地的有限占有权、有限使用权与收益权(但不能损坏)、有限转让权。限嗣产权在封建时代的英国较为盛行,是为了保证土地所有权一直保留在家族手中,保障土地所有人后代的荣华富贵。为了避免限嗣产权破坏民主制度,200多年以前美国就基本上废除了限嗣产权。③终身产权是一种期限为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之人的有生之年的自由保有地产权,是三种自由保有地产权中最小的产权。终身产权人享有土地的有限使用权与收益权(但不能损坏)、有限的转让权(终身产权持续期间的占有权)。终身产权在家族赠与中最常见,一般是以明示转让或者遗赠的形式予以设立。英国于1925 年取消了终身产权,美国各州最终也可能逐步取消。

另外,依据自由保有地产权是否设有终止条件,而将其分为绝对的和可撤销的,绝对的地产权是指产权期限只受所属地产权的标准期限的限制,可撤销的地产权受制于一些特殊规定(如果某一事件发生,就会提前终止地产权)。可撤销非限嗣产权有三种,分别是附终止条件非限嗣产权、附后决条件非限嗣产权和附执行条件非限嗣产权。附终止条件非限嗣产权在某一特定的条件成就时自动消灭,立即给予转让人法定占有权;附后决条件非限嗣产权是一种在转让措辞之后附加了有利于转让人的限制条件的非限嗣产权;附执行条件非限嗣产权是一种所指定事件发生时就自动终止而给予受让人占有权的非限嗣产权。同理类推,可撤销终身产权亦分成三种,现实生活中极其罕见,在此不再赘述。

非自由保有地产权(又称租赁地产权)有四种基本类型,如今几乎所有的租赁产权不是定期租赁产权就是续期租赁产权,任期租赁产权非常罕见,逾期租赁产权只有当承租人于其合法占有权终止后还继续违法占有该不动产时发生。其中,定期租赁产权的主要特征是事前规定了其持续期限;续期租赁产权的第一个期限是固定的,而后它可以自动在持续另一个相同的期限,直至承租人或者出租人提前发出终止通知而终止该租赁产权,如按月续租的居住租约;任期租赁产权没有固定的期限,其持续时间取决于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意愿。

2.4 美国地产权的发展

美国独立后,各州迫于现实需要仍然继续沿用相对熟悉的在殖民时期就被采用的英国普通法。但是,当时的美国缺乏英国的法律书籍和接受过英国法系统学习的律师,因此在现实中各州实施的只是简化版的英国财产法。此后,为了更好地适应美国国情、激励美国人民开荒、建立美国式民主制度,英国地产权法中某些带有封建因素的产权类型逐步被取消(如限嗣产权、终身产权、定期租赁产权)。历经200 多年的变革,当代美国的地产权法正朝着绝对非限嗣产权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利于地产权的自由转让。此外,今天的美国各州基本上还采纳了英国的共有产权制度,其中包括普通共有产权(tenancy in common)和联合共有产权(joint tenancy),这两种地产权普遍适用在家庭财产的界定上。

另外,美国地产权中的租赁产权(即非自由保有地产权)也在不断的发展。不动产的租赁起源于奴隶制时期的英国,到了封建时期依然存在地主绅士的土地租赁给农奴耕种的情况,地主定期向农奴收取租金。到15世纪的英国,不动产租赁关系的规则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农地租赁权的转让;同时,伴随城市的不断扩张,住房租赁开始出现。到20 世纪60 年代,现代美国为了保护居住性承租人(主要是无能力的低收入城市居民)的权利,开始对沿用的英国不动产租赁法进行完善。

2.5 美国地产权的登记

美国按县(county,美国的二级行政区)设立政府登记机关,县登记机关实行房地产合一、城乡合一的管理,除了登记房地产权利,还负责人的出生、死亡等登记。美国不动产登记的功能定位为信息公示,为土地买受人提供一个检索途径,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其自身交易相冲突的在先交易。不动产登记的对象是产权交易的契据(deeds)。契据是美国不动产交易中必不可少的书面文件,在本质上是出让人将产权转移至受让人的法律文件。一般而言,一份有效的契据必须包括:书面形式、出让人的签字、当事人的身份、转让产权的语句和不动产本身的描述。为了确保契据的真实有效,美国许多州的法律规定契据必须经过公证才能生效,通常是对出让人签字进行公证。还有一些州规定,公证虽不是契据的生效要件,但却是进行不动产登记的必须要求,即没有经过公证的契据不能进行登记。登记的过程大致如下:

①契据原件的报送。A把契据原件递交给相关的县属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支付数额很小的登记费。

②登记日期的标注。工作人员在契据上注明接受日期与准确时间,并标上相应的文号。

③契据原件的暂存。工作人员会暂时保留契据原件,而给A一份已签注的契据复印件。

④契据副本的归档。而后将契据副本存放于该县的登记档案中并给契据编排索引。传统的做法是把产权文件插入按照登记顺序装订的活页契据簿(又称登记簿)中,这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纸质档案;最新的做法是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把契据副本用电子数据的形式予以存储,并编入计算机化的索引中,这极大地降低了后期产权调查的成本。

⑤契据原件的返还。登记完毕后,登记机关将通过邮递把契据原件退还A。

美国有约75% 的登记机关采用转受让人索引(grantor-grantee index),在索引中每一份契据均根据当事人姓名和交易年份按照字母顺序进行编排;有些登记机关采用不动产索引(tract index),即每份文件的信息均根据不动产的法定说明进行编排。索引条目一般列举如下内容:文件类型,如契据、租约或是抵押合同;转让人姓名;受让人姓名;文件编号;登记日期;文件在登记档案中的位置,如登记簿卷号及其页码;不动产法定说明摘要。

美国的不动产登记强调的是对提交资料的形式审查,资料内容的正确与否并非登记的重点。因此,学者们常常将美国的登记机关比作图书馆,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比作图书管理员,前来进行产权调查的人员比作学生,而书籍的撰写者正是转受让人。当产权调查人想了解转让人是否拥有不动产的产权时,就得自行查看官方索引,阅读相关契据,独立判断契据的法律效力,此时政府机关对产权状况不作出任何说明。如此看来,美国政府在整个登记的过程中只是一个消极的看护人。

因为美国的登记不具有公信力,如何保证受让人购买到转让人的不动产的产权呢?美国广泛采用三种产权保证(title assurance)方法:①产权保证义务(title covenant),即契据签署时,转让人做出产权状态的允诺;②产权意见书(title opinion)和产权摘要(title abstract),即由律师亲自在调查政府登记档案的基础上提供产权意见书,或者律师先请求专门从事产权调查的非法律人士提供产权摘要,再依据产权摘要撰写产权意见书;③产权保险(title insurance),即由受让人在购买不动产产权时,与保险公司签订赔偿合同,若出现产权的缺陷,保险公司将赔偿受让人的损失。产权保险是美国独有的产权保证方法,于20 世纪40年代末兴起,现已成为美国产权保护的主要形式。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产权保险更能保护受让人的权益,因此有不断盛行的趋势。

3 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与困境

3.1 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变迁

不动产登记制度在新中国历经了近70年的发展变迁,各时期的登记制度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具有鲜明的阶段特点,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3):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确权登记为目的。1950年6月中央颁布《土地改革法》,同年11月政务院发布《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内政部出台《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出补充规定,并设立房地产管理局等机构,对建设用地、房屋、耕地、山林、鱼塘等所有权进行统一登记,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此时在法律上承认个人享有土地所有权。

第二阶段(1953-1978):1953年起,全国各地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农村土地从个人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城市私有房产以国家经租、公私合营的形式逐步非商品化,城市土地通过接管、没收、征收实现了国有化。这些社会主义改造所提倡的公有制使得不动产登记失去意义,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得不动产登记制度发展陷入停滞。

第三阶段(1978-2007):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动产登记制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回归理性,城市私有房屋允许买卖、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1988 年修订《土地管理法》后),房产地产等登记逐步恢复。但是,依据《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1983)、《森林法》(1984)、《草原法》(1985)、《渔业法》(1986)、《土地管理法》(1986),房屋、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林地、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与登记,不动产登记不统一局面便始源于此。不动产的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动产的交易和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登记立法不完善、登记机关不统一、登记程序不统一、登记权属证书不统一、登记效力不确定、查阅制度不规范等。这不仅增加了登记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登记的公信力,虽然各部门纷纷出台规范性法律文件,但登记的混乱局面依然存在。

第四阶段(2007至今):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不动产登记的需要,2007 年国家颁布了《物权法》,明确提出“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但是该项改革的推进确有难度,历经6年多的探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才被提上议事日程。2013年11月,国务院提出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2014 年5 月,国土资源部在地籍管理司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正式成立;2015 年3 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3.2 统一登记实施过渡期的阻碍

国务院对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做了规划和部署,要求2014 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 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基本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目前,法律法规层面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登记制度的改革正处于实施过渡期,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法律法规逐步实施。因此,当务之急是设立统一的登记机构,即需要整合机构和配备人员。就此问题,2015年4 月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地方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指导意见》,提出“确保2015 年内整合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工作”等意见。据统计,截至2015 年9 月末,全国省级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已经完成,但市(州)一级仅完成187个,占比56% ;县(区)一级仅完成1125个,占比40%。这其中还存在市县职责整合已完成,而登记机构整合未完成,具体从事登记工作的人员整合不到位的情况。不动产实行的是属地登记,市县两级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键,可是却在基层遭遇了执行力打折的尴尬局面,这一现象说明了一些问题。

①政府部门利益不愿割舍。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动产多头管理,使得国土、房管、林业、渔政、草原等行政部门拥有相应的登记范围和利益来源,统一登记就是逼迫除国土以外的部门“放权”,这难免导致部分部门和人员的不情愿。

②法律法规的执行需细化。虽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可作为指导统一登记的法律规范,但是国土资源部的具体实施细则、因地制宜的地方性实施办法和相关登记模版(如登记申请书样式、不动产登记簿样式)尚未形成,这使得机构与人员整合后无法有序开展登记工作。

③登记信息平台有待开发。未来登记必定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实现登记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统一的登记信息共享平台已不可或缺、急需研发。抓紧整合过去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标准,纠正部门间的矛盾信息,为机构运作提供软件保障。

④测绘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在测量技术及标准方面,主要是土地和房产采用的坐标系、允许的精度误差等均不一致,其他各类登记测量成果多有重合或漏缝现象,难以共享,需就此出台技术规范。

4 美国登记制度对中国的借鉴

4.1 美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特点

契据登记制和我国实行的产权登记制分属登记制度的两大流派,研究美国的契据登记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权属登记制度的地位、不断完善我国的统一登记工作有一定的帮助。研究发现,美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六大特点:①在登记过程中,美国政府将自己处于超脱的位置,而把责任转嫁或分解给各种社会组织,登记机构对房地产权利不进行实质性审查,只注重形式要件;②美国不动产登记只具有公示力而无公信力,登记信息的查询完全对社会开放,信息的准确与否由产权调查人自己辨别,并为此引入了产权保险制度;③美国的不动产权利类型的划分较为系统,分类所依据的角度多样,囊括了各种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这些权利基本都可以通过登记加以保护;④美国不动产的交易不需政府参与,政府对不动产权属管理的直接介入是从登记开始的;⑤美国不动产登记是以土地为中心,土地上的房屋、林木、草原等是土地登记中的他项权利登记;⑥政府登记机构的设立以县一级为单位,成立专门的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实现各类不动产权利统一由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负责登记管理。参考美国以上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推进中国登记制度改革的可行途径。

4.2 推进中国登记制度改革的可行途径

完善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登记体制。实行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不动产登记体制,符合自然规律,也是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自2015 年起,各级政府均开始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成立,地方的不动产登记中心也相继在国土部门成立,这为统一登记奠定了组织基础。接下来各部门仍需通力合作,完成各自权属档案的交接,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确保过去各部门登记的产权不丢失、不遗漏,做好产权重复登记、交叉登记的梳理,并以土地登记为核心做好相应的归并。各类产权界址线的整合,也需要以国土部门的地籍信息数据为基础,统一坐标系、比例尺、数据格式,做到产权界址数据的拓扑关系不出错。

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这既是政府工作平台,也是公开查询系统。通过该信息平台,一是支撑不动产登记业务,从技术层面做到各地登记工作标准化、登记程序规范化、登记结果数字化;二是实现多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联动,通过登记信息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互通共享,支撑行业管理与监管;三是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登记信息在国土、公安、民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互通共享,为相关部门提供登记信息查询验证等信息共享服务;四是为社会提供依法查询服务,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不动产信息查询服务系统,为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及取得权利人同意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下载服务。

适度淡化产权交易与登记的行政色彩。在中国,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由政府主导、转让市场有政府参与、部分租用市场也受政府控制,这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有关,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势必会影响市场的活力。同时,我国使用的是权力登记制,这要求政府登记部门在登记的时候更多的要注重权源的实质性审查,但繁重的权源审查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也增加了错误审查的概率,这就使得政府成为了错误登记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如何在行政管理中扮演好服务的角色,在此也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即在不动产交易时由公证机构负责契约签署的有效性,在不动产登记时政府以公证过的权源作为登记的依据,并引入登记保险制度,由保险公司负责错误登记的赔偿。总之,政府应把尽可能多的辅助工序交给中介机构完成,以提升登记的服务质量。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当代美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试图为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沿用了英国的部分法律,并结合本国特点加以完善,形成了产权明晰、划分科学的地产权分类体系。美国主要采用契据登记制对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保护,并建立了公共图书馆型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制。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现正在逐步从多头登记转为统一登记,而当下过渡期尚存在诸多阻力。研究结论:在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过程中,美国的经验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完善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登记体制,二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三是适度淡化产权交易与登记的行政色彩。讨论:美国的产权保险制度、契据公证制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借鉴。

借鉴与研究 篇10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该研究以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从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为什么会长盛不衰这一问题出发,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第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的系统构成、特征与功能。第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运行规律。即高校与捐赠主体的联系与互动。第三,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形成与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即社会文化、经济和国家制度安排对高校社会捐赠的影响作用。第四,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内部管理机制。第五,中美高校社会捐赠运行机制比较。第六,校友捐赠长盛不衰的组织因素。第七,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交换特征。第八,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的启示与借鉴。

该研究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指导方法论:该研究以逻辑和历史方法有机统一的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国情的原则,探究不同社会背景与不同国情下的高校社会捐赠机制。

第二,理论框架与模式:运用比较教育学的国别教育形态研究框架、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和量化实证与质性规范等方法,对美国高等教育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典型社会捐赠形态和类型的分类比较,梳理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历史脉络、考察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内部各相关要素的律动作用联系或惯性作用联系及其功能。揭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的内在动因即美国社会系统中高校与各捐赠主体及各组织、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律动作用;高校、各捐赠主体与系统环境要素,即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的律动联系和律动作用;为完善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的政策体系,构建我国高校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并促使其良性循环提供参照和依据。

第三,操作方法:量化实证与质性规范方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测量统计;文献引证、日常生活、个案叙事、现象还原、模型建构。

第四,文本表述方法:文字叙述、图表表达、电子文本。

第五,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技术路线:教育社会生态、形态原理建模—文本、实地考察感性把握—实体量化现实建模—质性分析、概括推断理性把握—实质抽象观念建模—文本标示表述建模。

二、研究结论及观点

(一)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是一个生态系统机制,并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机制

观点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是一个由捐赠主体、受赠主体(高校)和捐赠实践构成的系统机制。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各种各样的系统而存在。高校社会捐赠作为社会子系统,它是由捐赠主体(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受赠主体(高校)及其捐赠实践构成的。

第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主体多元化。据美国《教育自愿支持》报告统计,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来源主要有校友、个人、公司(企业)、基金会、宗教组织及其他利益组织等多个捐赠主体。其中校友捐赠长盛不衰,从1959—2014财政年度美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情况表分析,校友捐赠在高校社会捐赠总额中始终占据较大比例。

第二,美国社会捐赠受赠主体(高校)多类别、多层次以及多功能性。美国高校按照经费来源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类型;按照学校的办学层次分为博士学位授予的高校、硕士学位授予的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高校、专科院校和副学士学位授予的高校五种类型;美国高校办学功能多样化,美国高校不仅具有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大功能,更重的还有社会募捐功能。

第三,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实践体系完整、实践内容与形式丰富。捐赠实践是指捐赠主体与受赠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行为连接的中介。是连接高校与社会各界捐赠主体的桥梁和纽带。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实践体系是由高校社会募捐组织、募捐领导、募捐活动、募捐制度、形式与手段、募捐类型和募捐策略等构成的。美国高校募捐组织机构庞大,功能齐全,组织成员专业化。在美国高校募捐组织中,校友会是联系校友、组织校友捐赠最早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募捐组织。美国高校校友组织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校友董事会和校友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如斯坦福大学校友会组织机构庞大,校友董事会下设校友联络部、战略项目部、商业和财务部、校友服务中心、校友教育联络处、校友班级联络处、校友地区项目处、校友学生项目处、设备和运行处、人力资源处、市场和联络处、旅游和野营处、校友期刊部13个专门组织。从校友联络、校友服务到校友项目、市场和联络形成一个从情感培育到捐赠开发的功能齐全的校友捐赠组织系统。同时,高校校友董事会成员都是专业人士,是管理、市场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美国高校募捐实行领导责任制。在组织上,校长担任校友董事会董事长职务、副校长牵头学校发展办公室工作。在培养与捐赠主体关系上,校长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高校募捐活动程序化。美国高校有多种募捐活动,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年度募捐活动,二是大型募捐运动,三是校友聚会活动,四是大额募捐项目活动。多年来大额捐赠项目在各项捐赠总额中占有很大比例,从2008—2012年美国所得大额捐款占各项总额比例情况中可以清楚看出大额捐赠项目在高校社会捐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型募捐活动一般有五个程序:第一,调查评价。对募捐机构、募捐需求和募捐对象进行调查评价研究,分析潜在捐赠人捐赠的可能性,根据变量整合项目(大额项目、计划项目、年度项目和资本项目)信息排列序表。第二,设定目标。根据变量信息和学校的总体筹措需求及发展战略提出募捐活动总目标和分目标,目标是具体募捐人的向导和动力,也是募捐项目结果评估的标准。第三,实施募捐。制定募捐计划包括行动计划和预算计划,组织募捐。第四,对捐赠项目和机制的效率、效度进行评估。第五,答谢捐赠人及对捐款使用的监督。另外,各校还明确规定了捐赠在报告、接收、审和、登记、转账、评价减税、运管等各环节的具体程序。

观点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是由社会捐赠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机制,其外部环境是由经济、宗教、文化传统、社会相关运动和国家相关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的。

美国经济为高校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循环机制生成与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美国的宗教、文化传统影响着美国人们的思想行为,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美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相关运动,尤其是“进步主义”和“黑幕揭发”及工人农民争取权益等运动给富人施加了思想压力,形成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催化剂;美国与捐赠相关的国家法律、税收等制度安排,尤其是一整套教育捐赠的法规政策及配套措施,是对教育捐赠的定位、保护、支持和鼓励,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运行提供了保障。

观点三: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形成是系统要素、系统环境要素功能与作用的产生、拓展与提升过程;是系统与环境开放相适应的整合、演化过程根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课题组认为,高校社会捐赠生态机制从横向上说,它是高校社会捐赠主体要素和环境影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构成的整体。从纵向上说,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的形成是系统内部要素、环境要素的功能与作用的产生、发展、拓展与提升的渐进过程和整合过程。

观点四: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机制,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开放性和持续性特征

在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良性运行过程中,高校与捐赠主体通过募集与捐赠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需求互补、互依互惠、共赢发展,使高校社会捐赠系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与经济、宗教文化传统、社会运动及相关制度等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整合衍生演化形成了衍生、演化形成了高校社会捐赠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机制及运行规律。即社会环境激励、支持—社会捐赠发展—大学发展—大学服务社会和捐赠者的功能增强—社会和捐赠者发展—社会环境优化—更多社会捐赠出现。呈现出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循环机制的特征。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形成、律动以及在律动中显示出的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特征。揭示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社会捐赠系统的良性生态化建设。大学要源源不断的获得社会捐赠,必须要以系统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捐赠系统环境建设观念,强化系统的整体性,坚持系统的开放性,提升系统的社会性,促进系统功能的持续性,建构与教育功能、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高校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

(二)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及其特征

科学揭示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本质,是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满足高校和捐赠主体的不同需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是高校与捐赠主体遵循自愿、自主和非对等性原则的互利互惠的社会交换行为,是在社会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自觉的社会交换行为。并在捐赠主体间关系、捐赠功能、捐赠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社会交换特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本质及其特征,为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观点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一种满足主体不同需要的理性自觉的社会交换行为。

观点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具有满足需要、互利互惠、多元化、自愿自主、理性自觉交换特征。

由此可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主体捐赠意愿的形成、捐赠行为的达成和捐赠数额的增减都是与社会相关制度、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博弈的结果。

(三)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税收激励作用的机理,即税收政策是通过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捐赠主体的收入和捐赠价格等因素对社会捐赠产生激励作用

高校社会捐赠是在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再分配而使其流向高校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受捐赠主体的主观动机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税收政策是通过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捐赠主体的收入和捐赠价格等因素而对社会捐赠产生激励作用。

观点一:税收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个人的心理状态或是直接收益,刺激他们对捐赠的偏好和选择,从而促进社会捐赠的供给。

观点二:税收通过边际税率的设定等方式影响企业的利润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偏好来激励企业对捐赠的偏好和选择。

(四)研究发现互依互惠、合作共赢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

高校和社会捐赠主体是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形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互依互惠、合作共赢关系决定了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的良性运行。该研究通过对美国高校与社会捐赠主体关系发展的历史演进及捐赠情况考察,分析高校与社会捐赠各主体间互依互惠、合作共赢关系形成与发展的主体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从中找寻到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

观点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史就是高校与社会捐赠主体互依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史。

纵观美国高校发展历史,社会捐赠主体是美国高校产生、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历史,就是高校与社会捐赠主体互依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史。社会捐赠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也是美国高校从弱到强的过程。可以说,没有社会捐赠主体的大力支持,就没有美国高校的建立与发展,更不会有今天美国高校享誉世界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地位。

观点二:高校与社会捐赠主体互依互惠、合作共赢关系发展受高校功能、校友情结、资源需求互补等要素影响。

(五)研究发现美国经验对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形成与良性运行的启示及建议

观点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研究的启示。

第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是一个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系统机制。根据系统理论分析美国高校社会捐赠。课题组发现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募捐组织机构、一次规模宏大的募捐活动组织和数额可观的募捐资金,而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社会环境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社会生态系统机制,这一系统机制的良性循环源于系统机制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得到以下启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不是由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的某一个要素所决定的,而是由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功能所决定的。由此可见,一个良性循环的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才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因此,要保持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的良性循环,必须要注意发挥系统各要素功能的同时,注意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系统要素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建设与协调,以便形成更强大的系统整体功能。

第二,高校与捐赠主体互依互惠、合作共赢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循环的内在规律。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是由捐赠主体、受赠主体(高校)和捐赠实践构成的系统,决定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核心要素是捐赠主体与受赠主体。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分析,捐赠主体和受赠主体由于各自拥有的资源不同、发展需求不同,正是高校与捐赠主体在不同发展需求上的资源互补促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促成了二者互依互惠、合作共赢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该课题研究通过对美国高校与校友、企业和基金会等社会捐赠主体之间互依互惠、合作共赢关系发展历史的梳理、联系与互动关系的存在方式分析及其联系与互动模型的建构,揭示了互依互惠、合作共赢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内在规律。从理论上突破了高校社会捐赠是捐赠主体一方无私奉献的传统认知。从中我们获得了以下启示,即高校社会捐赠不是捐赠主体一方的无偿赠与,而是一种基于资源互补的互依互惠、合作共赢的理性自觉地社会交换行为。因此,要保持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高校必须成为积极的募捐主体,要努力丰富自身资源,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捐赠主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争取合作共赢成效的最大化。

第三,创新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内在动力。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为什么会生生不息的保持着良性运行的状态。我们通过梳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生成与发展过程,我们发现美国高校办学理念与水平、社会募捐理念、募捐组织、募捐策略与方法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捐赠主体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如:以“捐赠主体为本”的募捐理念、“合作共赢”的募捐理念都有效的促进了高校服务捐赠主体的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密切了高校与捐赠主体的合作关系,保持了高校社会募捐数额的平稳与持续增长。由此,获得以下启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之所以生生不息的保持着良性运行的状态,是因为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要素及其功能的不断变革与创新。创新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循环的内在动力。因此,随着社会环境与社会捐赠主体需求的变化,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要素及其功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科学的募捐实践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助推器。募捐实践包括募捐组织与制度、募捐活动、募捐战略与方法等,它是连接高校与捐赠主体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对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创新的研究,我们发现完善的募捐组织能发挥出强大的组织功能,募捐活动过程的科学化、程序化能极大地提高募捐的效益,募捐战略与方法能够稳固高校与捐赠主体的合作共赢关系,不断拓展新的捐赠主体。由此获得以下启示。科学的募捐实践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助推器。因此,要保持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的良性运行,必须把募捐实践作为募捐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努力提升募捐实践的科学性,助推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

第五,社会环境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之所以能够保持良性运行的状态,与美国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通过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社会捐赠的影响因素研究,我们清晰的看到宗教信仰奠定了高校社会捐赠的思想基础、经济发展促生了捐赠主体、国家的制度安排激励了人们的捐赠偏好。由此可见,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激励性的国家制度安排以及发达的社会经济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必备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的良性运行需要激励性的社会环境的助推与保障。

观点二:推动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良性运行的建议。

第一,中国高校要确立社会捐赠的生态系统观。

第二,中国高校要强化社会捐赠交换意识,培育交换文化,加大社会捐赠制度交换力度,创建良性社会捐赠环境,改变社会捐赠是无偿给予的传统认知。

第三,中国高校要加强品牌建设,增强高校教育与创新功能,提升社会捐赠的吸引力。

第四,高校要加强与捐赠主体关系建设,大力拓展捐赠主体,完善捐赠主体结构。

第五,高校要加强募捐管理,积极推进募捐实践的规范与创新,优化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运行方式。

第六,培育教育捐赠文化,促进高校社会捐赠文化环境建设。

第七,完善高校社会捐赠的相关法律,提升高校社会捐赠的制度激励力度。综上所述,要推动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良性运行,中国高校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把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经验本土化。中国高校要确立社会捐赠的生态系统观,要加强品牌建设,增强高校教育与创新功能,提升社会捐赠的吸引力。要加强与捐赠主体关系建设,大力拓展捐赠主体,完善捐赠主体结构。要加强募捐管理,积极推进募捐实践的规范与创新,优化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运行方式。要培育教育捐赠文化,促进高校社会捐赠文化环境建设。要完善高校社会捐赠的相关法律,提升高校社会捐赠的制度激励力度。促进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良性运行,实现高校发展与捐赠主体发展的合作共赢。

借鉴与研究 篇11

摘要:自助出版平台应用创造吸引力,从而将零散的自助出版作家整合成为独立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获得丰富的出版资源。随着自助出版的不断发展,整个出版平台的规模、范围以及收入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提升。本篇将选取中外主要的自助出版平台为例,评析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自助出版现状中存在的特点,以期从国外自助出版平台借鉴经验,针对中国的自助出版情况提出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自助出版;出版平台;借鉴策略

横扫新媒体发展的电子革命也在改变着书籍销售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即使是像Barnes & Noble这样的书籍销售业巨头也面临困境。在中国,尽管目前自助出版在创造性和文化价值上都欠缺,但不可否认,中外自助出版市场在发展路径上都各有特色,而且面对自助出版市场潜在的巨大消费力,将散兵游勇的自助出版作家们聚集起来,传播渠道的进化、沟通客户的途径逐渐增加都能让独立开发者从用户那里谋得生路。

一、中外主要的自助出版平台

根据中外近几年自助出版平台的发展,自助出版具有传统出版不能比拟的高效率、低成本等特征之外,其平民化、随意化的倾向能够吸引广大潜在的具有出版需求的普通人,这种直接在网上发表文章并出版的方式,让很多人有机会过一把“作家瘾”。以下简要统计了中外较为有名的一些自助出版平台。

由表1所列举的中外自助出版网站及其主要的运营特色、版权利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外国出版市场的特点与中国自助出版市场的不足。

二、中外自助出版的现状

1、国外自助出版市场的特点。电子书出版一体化。以Nook Press为例,其主旨是“自助出版简单化”,主要从“创造”“分享”“出版”“盈利”四个方面来概括Nook Press的工作,尽量简化自助出版流程,一切为快速高效的自助出版提供服务。此外,Nook Press的特点还包括准备了“便捷写作软件”“社区分享”“官方帮助”“免费自助出版”“销售契机”“版税收益”六大板块,从写作源头、都产品营销,到最后的出版物收益都安排处理。

经营范围全球化。自助出版发行模式打破了出版商之间的地域限制,减少了跨国运输或者本地仓储的压力,减少纸张浪费,也降低了书籍售价,由此产生“按需印刷”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反过来促进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减少成本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在互联网环节严控按需出版的比例要求,而且在实体书发行方面也对报刊、杂志等提供了借鉴。比如Meganews公司在斯德哥尔摩街头放置了第一台自助报刊机,占地4平方米,降低了出版商的分销和物流成本,但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中外自助出版平台的问题。纵然多家外媒评论称自助出版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但这个新兴领域显然还处于原始积累期,因其门槛较低的自身局限性,在国内外的自助出版平台中已有诸多乱象产生。

国内自助出版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数字出版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大“硬伤”在于缺乏具有品牌性质的大型自助出版机构,尚未出现像亚马逊、苹果等规模较大的数字出版平台。

中国的自助出版平台的受众还停留在“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自我包装、自我保存等私人作用的层面上,比如“老人出书”代为撰写回忆录、自传,业余创作的诗词、散文、书画图册的编辑整理等;“企业出书”打造企业特色文化,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理念。中国的自助出版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与推广,是作坊式的小规模、小范围生产。这对于适应巨大的数字产业升值空间、形成规模化的完善的自助出版平台不利。

低门槛导致出版物良莠不齐。以自助出版平台lulu.com为例,从2002年成立至今,Lulu已经发布了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创建者写的超过1100多万篇的标题,而且正以每月2万条的数量递增。但是lulu出版的书达到150多万本,其中有多少属于“信息垃圾”在迅速更新的自助出版市场被淘汰。

自助出版盈利模式不易。以德国图书市场为例,自助出版的书籍大多是所谓的“速食图书”,比如魔幻、侦探小说等,一些有深度的书籍不容易自助出版。其次,一般自助出版的电子书每年销量几百本,整体扩大销路也很难。尽管在线出版平台给作者提供书价中更高比例的收益,但作者获得的真正收益并不一定变得更多。因此,真正能通过自助出版赚钱的作家只有少数。

三、中国自助出版平台的借鉴策略

从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上,随着“一法五条例”出版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同时国家对公民表达权利的尊重与维护,以及打击盗版猖獗等司法行动的展开,因此自助出版领域,乃至整个数字出版领域,都需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让自助出版与整个数字产业的巨大产值相连接,获得长远的发展。

从自助出版的自身发展结构上,结合中国出版业市场的特点,以“平民化”的亲民政策和以“最大利润化”为经济旗号的助推自助出版运营模式。随着消费习惯、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自助出版业也会在未来也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颜春龙.从-丰饶经济学-到-长尾理论-——剖析Blurb自助出版的成功之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2]王梦柔.从网络自助出版看传统出版新路——用网络传播的相关理论论述网络现象[J].青春岁月.2012(18)

[3]刘蒙之.美国自助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评析[J].现代出版.2012(6)

[4]练小川.企鹅重金“协助”自助出版[J].出版参考.2011(34)

[5]陈洁,陈佳.数字化时代自助出版现状与困境探究——基于中美两国出版市场的比较[J].出版广角.2013(18)

借鉴与研究 篇12

一、国外典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这里主要对几个国家典型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美国、日本、瑞典、法国。他们在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和配套服务上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能为我国解决老龄化社会这一难题提供一些借鉴。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 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在日本, 周到细致的社区服务让居家养老非常受欢迎。

(一) 美国

据调查, 家中养老的观念在美国十分盛行, 85%的老年人都希望能在家中养老。在美国, 养老问题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 美国的养老社区主要分为四类:生活自理型社区、生活协助型社区、特殊护理社区和持续护理退休社区。根据2010年美国相关部门的统计, 全美大概有超过1 900个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按完全自理的老人、需要半护理的老人、需要全护理老人三类居住单元的配比为12∶2∶1, 非营利组织负责运营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占到82%。在过去的几年中, 发展最快的为生活协助型社区, 在盈利性的养老社区中, 生活协助型社区占到50%以上。

美国1935年通过了以养老保险为主体, 包含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法案》;1981年推行了家庭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2010年通过《保护病人和负担得起的照护法案》, 重点是对老年看护工作的协调管理, 支持住家照护。

另外, 在美国50个州有5 000个社区分支机构, 拥有美国最庞大的义工队伍, 每天都有80~120万名义工到行动困难的老人家中服务。

(二)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012年版的《高龄社会白皮书》显示, 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3.3%, 继续居世界首位。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 机构养老发展不足, 相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设施养老服务建设, 日本政府更愿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日本不主张建大型养老院, 而是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和社区中养老。

日本的护理服务种类分为居家养老服务和设施养老服务, 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种类较多, 有13种之多。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 日本积极发挥社区作用, 2006年, 建立了“社区贴紧型服务”, 目前, 日本的养老服务已经在主推“小规模多机能的社区养老”, 多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促进居家养老服务顺利发展, 日本于2000年4月1日起实施《护理保险制度》, 这是世界上首推的养老护理保险制度。这项保险的目的是“脱离医院, 让老人回归社区, 回归家庭”。成为养老、医疗、失业等传统保险制度之外的一项专门应对超老龄社会的一大举措, 实施十多年来, 目前基本成型, 成了解决老年人和年轻人后顾之忧的创举。

(三)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此, 瑞典大力推广居家养老, 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瑞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以社区照料为主的养老模式, 各省建立为老服务总会, 州建立分会, 各社区建立为老服务协会, 依托当地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开展工作。瑞典实行高福利的养老保障模式, 对老年人的照料主要由全国290个市的地方政府负责。虽然政府负责提供的家政服务和一些便利措施带有很大的福利性质, 但还是要收取一定的相关费用的。近年来, 为了提高竞争效率, 瑞典各地方政府重视并鼓励老年护理机构商业化经营, 鼓励慈善团体、非营利机构兴办公益事业,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四) 法国

当前, 法国也正在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 法国政府正在提高经济补助鼓励居家养老, 积极推行“老有所依”法案。法国养老服务以居家养老为主, 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法国从2006年开始推行包括养老服务券在内的通用服务券, 使用人凭券向养老服务提供商要求服务, 养老服务提供商与服务券发行商结算, 这种模式既刺激了需求, 又提高了供给。目前, 法国将养老等家庭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推动。法国政府对服务券发行商和养老机构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制度, 法国的医疗福利机构评估署对养老机构等福利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管理。

二、国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当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还是以政府出资为主, 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 提供的养老服务更多的是福利性和公益性的。但仅仅以政府投资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 满足不了当前老人多样化的需要。基于以上对国外各典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我国应根据国情, 从中进行借鉴, 积极促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

(一) 积极引入社会资金, 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 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

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发现政府都在积极引入社会资金, 充分调动和利用私人资本、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政府由于财政负担过于沉重, 无法包办养老服务, 只能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我国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干预, 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政府在中间发挥主导作用, 在完善政策和体制机制下, 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把一些养老服务项目市场化, 让企业或私人机构来承担;鼓励部分养老机构商业化经营;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 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 鼓励境外资本、民间资本、个人投资养老服务业。

(二) 将公益慈善组织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中

在以上几个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出, 他们积极将非营利组织和志愿团体引入到居家养老中来, 在美国, 庞大的义工队伍每天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我国应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积极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 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发动社会力量, 比如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补助、票券等形式吸引服务组织, 通过与服务组织的合作, 把具体的服务实体下放给居家养老组织。

(三) 建立健全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居家养老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法律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国外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保护病人和负担得起的照护法案》;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法国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推行养老服务券等, 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 对养老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我国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8月发出《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4年, 江苏省、山东省、湖南省等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虽然近年来,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但从总体上看, 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 养老服务政策还不健全。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应对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标准有详细具体的规定, 对政府行政机构的权责和职能加以界定, 对扶持政策有明确的出台。

(四) 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以上几个典型国家都在迅速地迈入老龄化社会, 其中日本进程最快。我国的老年人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可见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基数是巨大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热衷居家养老的同时, 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也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养老服务消费市场除了要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服务需要外, 还应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服务。政府各相关行业部门要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企业, 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满足老人养老服务要求,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 培育养老产业集群。

(五) 加强政府监管, 实行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法国实行严格的许可和评估制度, 对服务券发行商和养老机构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核, 法国的医疗福利机构评估署对养老机构等福利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管理。我国也应对养老服务企业加强监管, 企业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 除了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外,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 应由相应部门审核认可, 才能具有相应的资格, 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唐咏.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J].社会工作, 2007, (2) :12-14.

[2]包宗华.国外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J].城市开发, 2007, (11) :92-94.

[3]刘芳.国外政府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政策与经验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9) :63-64.

上一篇:岗位核心能力下一篇:低碳发展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