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2024-09-13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精选8篇)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篇1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在这三十三年的政策实行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苏南模式兴起到自我终结,再到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产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创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作为来自苏南农村的一名天大学生,刚好有这个契机,来谈谈我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浅陋见解。

关键词:改革开放,苏南模式,产权不明,新苏南模式,教训和经验

一、苏南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南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1949年到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和苏北行署区(驻扬州)。1952年九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新江苏省,南京被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苏南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2000年,为了更好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江苏省把南京、镇江也划入苏南范围,苏南正式变成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个地区。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战略在全国实施之前,苏南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改革开放前期——苏南模式的兴起

苏南模式是对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范围的苏南农村,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以T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而促成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运行过程的特征和全貌的概括。乡镇企业初始阶段称做“社队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就悄悄地发展起来,到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开计划外“市场调节”一块的机遇下。与当时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立即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强劲生命力,出现了以总量统计的农村工业赶超城市工业的奇迹。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苏南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后又迅速扩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之快,被赞称为惊人的“苏南速度”.由此引发了人们关注和探研,促成了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和乡镇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转型与演变。推进这个进程,不只需要安排好乡镇企业自身投入与产出以及外向开拓供销渠道等关系,而且涉及T业为主导与农业为基础的关系,工业一马当先与各业兴旺的关系.更要协调好T农利益矛盾以调动务丁队伍创业积极性并稳定务农人心.处理好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实践还表明:苏南模式的成功,突出地表现为苏南农村在长期保持综合发展好势头基础上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1992年江苏涌现9个乡镇丁业产值超百亿元县(市).即无锡县、江阴市、武进县、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县、昆山市、吴江市和吴县,全部集巾在苏锡常地区。根据1992年资料评出的1993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排名榜巾,这些县(市)大部位列前十名;以后几届全国百强县排名前十位内,苏南始终能保持五、六个县(市)之多。苏南就是以加速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并通过正确

处理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在长期保持快速发展和强劲实力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农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以1992年与1980年相比。苏锡常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缩小到

1.35:1。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苏南模式创造的经济奇迹在国内广为流传,与温州模式一起,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

三、苏南模式的自我终结和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

苏南模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那就是集体经济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收几分配不合理等。随着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苏南模式的内托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实践证明,苏南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已“痛失全国领先地位”。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相继二次进行了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改制的檀心是产杠的集巾化,将所有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最终彻底地明晰丁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样就意眯着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旧苏南模式自然而然走到了“终结”。

在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到了2000左右,新苏南模式已经初具雏形。在新苏南模式中,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已有明晰企业产权、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乡村范围内的集 体财产所有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社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乡村股份合作社),占有、处置、使用、经营现有的社区集体资产,实现政府与乡村经济组织的职责分开。这些新苏南模式的特征,可概括为“三为主、一并举、二化、两分开”,即以股份经济(或混合型经济)为主、以集团型网络企业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传统加工业与高新 技术产业同时并举;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此外,还存在其他的创新。如: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原苏南模式是粗放型经营,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少许经济 效益,产品附加值低;新苏南模式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产品附加值高。从城乡关系来看,原苏南模式是乡村经济,农村支援城市;新苏南模式则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苏南经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苏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大规模地向这一地区转移,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2、民营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使外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明显增强。因此,苏南地区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

3、富民与强市兼顾,县域经济独具特色

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苏南" 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两个率先”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苏南的县域经济,独具活力和特色。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南京(23个)、无锡(22 个)、常州(21 个)、苏州(23个)4 市有20 个以上指标达到了省定时序进度,镇江有19 个指标完成了时序进度。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苏州、无锡市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6个县级市。

四、苏南改革开放的教训与经验

创新引领苏南,创业改变生活,创意开拓未来。

坚持以人为本

藏富于民是苏南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的改革发展史是一部“以人为本”的、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依靠民力、创造民富的奋斗史,要坚持造福人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要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切实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新苏南发展的硬道理,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多个文明一起抓、一起上,不断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提高苏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坚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苏南人的一贯作风,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地区情况出发,从世界日益变化了的新的实际出发,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显微镜,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精神,开拓进取,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继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奋勇争先。

坚持创业创新

敢为人先、善为人先,是苏南人的精神品格,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创业与创新相辅相成,创业需要创新,创新推进创业。创业富民,要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创新强市,要继续推进全面创新,激励人们争当创新勇士,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并使创业与创新相互推进,让苏南成为创业者的热土,创新者的乐园,让创新就在空气之中,使创业精神不断弘扬,创新文化不断生成。

坚持合作共生

合作创新、共生共赢,是苏南人的现代理念,也是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的具体探索;已经进入依靠创意取胜、追求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善于分工合作,乐于使用合力,以提高创新绩效,是时代的新要求;要坚持以“创新共生”的战略思维和“合作双赢”的发展理念,继续进行集群运作,坚持集成创新,努力实现集聚效应,做到各用长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苏南、苏南模式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江南论坛

4.江苏省统计局网站

5.《强市场和弱政府,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夏永祥

6.许翠玲《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篇2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总结国际国内经验, 主要存在三种产业集群模式: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集群以及计划型的产业集群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区, 其中政府推动型的“苏南模式”在促进苏南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功, 成为探索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过程中的典型。

黑龙江“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优势产业集聚, 培养新型产业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战略升级, 将产业集群作为推进黑龙江再工业化的着力点。黑龙江省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 借鉴成功地区经验, 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集群战略, 从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对黑龙江省加快技术创新,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人才, 解决就业,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及“苏南模式”的内涵

(一) 产业集群

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 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一般特征:主体由企业和机构组成, 一般同处于同一产业, 并且由于产业上的联系而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集中。综合来看, 产业集群通常是指在以某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特定领域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特性, 对提高企业、城市、地区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首先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可以降低区域交易成本, 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并通过激烈竞争来促进技术创新, 从而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 产业集群具有市场扩大效应和降低生活成本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促使更多的产业进入、人才流入, 配套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 从而扩大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降低地区生活成本,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二) 苏南模式

苏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以“旧苏南模式”工业化为基础的, 即以地方政府主导发展乡镇企业为前提。具体是以乡镇集体企业为起点, 演进为接轨上海, 发展外向型经济, 调整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其核心体现是通过产业集群引进外资, 把利用外资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 形成完整产业链, 推动民营企业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集约用地和集中开发水平。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积极引进外资

苏南产业集群是以集群式引进外资为主的发展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集群式引进外资企业, 尤其是以引进台湾地区企业为主。台湾地区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往往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 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跟进和集聚, 形成纵向联系密切的完整的产业链,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这类企业外部联系较小, 而且转移成本低, 如果其他地区有更优惠的条件产业集群极易发生转移。

2. 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南的区域外部环境比较好, 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沿海地区的中部腹地, 不仅具有通往日本、美国的国际出口, 而且辐射范围广达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同时苏南又处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中心———上海的边缘, 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辐射, 把区域外部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内部的优势, 利用上海的人才, 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苏南充分利用了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有利条件, 提升了自身的区位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

苏南模式是一种强政府—弱市场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在苏南的产业集群发展中, 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者, 改革主要由地方政府驱动, 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众多跨国工资的直接投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苏南地区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另一方面, 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主体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等作用发挥不充分, 也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效应。

二、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现状

(一) 黑龙江省借鉴“苏南模式”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

1. 资源比较丰富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森林等资源。黑龙江省煤炭生产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城为主, 煤炭储量212.75亿吨, 可采储量51.2亿吨, 占东北三省的50%以上;大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 年产量在5000万吨维持了40多年, 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森林资源总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 黑龙江省还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些优势都为黑龙江省借鉴苏南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

2. 工业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基地, 工业企业密集, 具有发展重工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地理位置、科技实力、人才资源、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等方面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 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出现了一批发展成熟的产业集群, 如大庆石化链、煤炭等。2010年, 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8454.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5.0%。

3. 良好的外部环境

黑龙江省作为沿边开放第一大省, 有着与东北亚6个国家相近的地理优势, 位于东北亚中心腹地, 区位优势明显。而且, 周边的朝、蒙、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日韩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发达, 外部发展环境优越。

4. 计划体制色彩浓厚

苏南正是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通过政府主导来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曾是国家计划经济重点发展的地区, 旧的体制束缚还很严重, 市场化程度低, 政府对经济尤其是大型国企干预程度偏高。同时黑龙江省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比重偏高,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黑龙江省2008年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为6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只占40%。黑龙江省市场化程度和所有制结构为借鉴苏南模式提供了可能。

(二)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企业吸引外资能力不足

当前,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过高, 除了国家投资外, 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较小, 很多企业都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 银行贷款十分困难, 严重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发展。

2. 政府服务职能不到位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黑龙江省由于计划体制遗留, 对于政府执政能力, 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越位”和“缺位”并存。很长时间内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认识不清, 缺乏战略上的指导和有效的服务支撑。另外, 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服务措施, 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政策, 但政府职能存在“越位”、行政干预过高, 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弱, 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3. 产业集群规模较小

东北地区轻工业相对薄弱,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育较差, 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很少, 集群的规模小,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 缺乏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 难以发挥集聚效应。

4. 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大多是横向产业集群, 产业链条短, 集群内部企业间的联系较少, 缺乏分工和协作机制, 产业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三、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和再工业化的选择

苏南地区是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并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如引进外资、优化产业等来发展产业集群, 形成新的“苏南模式”。目前, 黑龙江省存在与苏南地区相似的发展环境, 如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较强、多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企业不能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等, 因此, 可以借鉴苏南模式, 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形成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竞争力, 走一条特色的再工业化道路。

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引导产业由空间分散向集中布局。走和苏南模式相同的道路, 即“先工业化”, 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引导产业的空间集聚;第二步强化和优化产业空间集中布局。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 走工业化与市场化并举的道路, 强化和优化产业集群。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具体状况和主要特征是以下四方面。

(一) 系统化引进外资,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黑龙江省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除了提供优惠政策, 按国民待遇规则招商引资外, 关键是引导产业向集群方向发展, 靠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外商投资。

通过吸引跨国公司, 利用国际和国内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 承接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究机构的转移, 同时积极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制,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出健康而有活力的微观主体。黑龙江提出着力建设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 特别是2009年提出打造超百亿元产值的六大新材料产业集群, 目前都已经成为投资热点, 在此契机下, 黑龙江政府应该发挥作用,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引导“国际资本从单个项目投资向系统化投资转变”, 特别是利用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优势, 吸引跨国公司向单独企业投资的同时, 开展产业链招商, 增大外商投资吸引力, 促进黑龙江省产业链的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

(二) 发挥区位优势, 提高集群规模和程度

苏南产业集群发展中, 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邻近, 区位优势明显, 应该抓住有利时机, 利用好国家对边贸提供的政策优势, 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 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 吸引东北亚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 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 提高产业集群规模和程度。

(三) 挖掘政府的潜力, 适时推动市场化改革

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基地, 市场体制不健全, 产业集群难以自发形成, 在再工业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阶段, 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 单纯依靠市场力作用, 要素的趋利性特性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聚集, 因此, 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 主动承担起产业集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职能, 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长期规划;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促进企业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平台, 引导和支持企业创新, 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尽快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 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归根到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还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因此, 要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 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 在第二阶段, 地方政府应放松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 积极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软硬环境, 起辅助和扶持作用, 应在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同时,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将众多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市场主体。

(四) 注重产业间的联系, 增强产业集群植根性

首先应该完善产业环境配套设施, 如教育与培训、研发机构、信息、物流以及政府的服务能力与效率等的建设, 同时, 应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 增强企业间的协作性和产业集群的根植性, 从而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 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保障集聚效应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燕, 郑京淑.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J].经济与管理, 2007 (4) .

[2]郭玉华, 蒋瑛.苏南、浙北、浙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分析[J].亚太经济, 2008 (5) .

[3]赵禹晴.以产业集群推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 2007.

[4]陈荣坤.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2) .

[5]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6]刘炎迅“.新苏南模式”苏北探路[N].中国经营报, 2006-06-26 (A01) .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篇3

多年来,红豆集团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优势,形成了“一核心,三优势”的红豆特色党建,被誉为“红豆经验”。“一核心”是把企业党委作为政治领导核心,与“三会”融为一体,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主要负责人进入党委。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组多次赴红豆集团就“加强非公党建构建和谐企业”专题进行调研,形成了《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普遍价值(红豆经验)》报告,指出,红豆集团作为我国非公企业发展的一个典范,她的成长经历恰恰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红豆集团从一个经营困难的小针织厂,发展成目前这样一个大集团,关键是红豆走出一条“现代企业制度+党建+社会责任”的成功模式。

红色品格:奠定百年民企基石

红豆集团于1997年6月成立党委,是无锡市首家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废集团目前共有员工近2万名,党员799人,设有党委、建有党校,党委下设17个党(总)支部。红豆集团高层100%是党员,中层80%是党员,确保了“党员当家”。红豆还在国外建立了党支部——柬埔寨党支部,集团实现了党建全覆盖。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一份反映红豆集团党建工作的材料上特别批示:“在民营企业中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的发展优势经验很好”。

6月28日,在由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普遍价值暨红豆经验高层研讨会”上,周海江回顾了红豆集团五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六个节点”,他认为,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最大的机遇。

第一个节点是1957年,三个弹棉花的手工业者响应党的号召,联合起来把三台棉花机放到房间里,形成了当时的合作社,就是红豆的前身。红豆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诞生的。

第二个节点是1983年,小厂面临生死存亡,时任村支部副书记的周耀庭受命于危难之际,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小厂连年翻番发展,在1990年达到一个亿的销售规模。

第三个节点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红豆集团再一次抓住了大发展的机遇,成立了企业集团。走上股份制道路,企业也从传统的针织内衣发展到服装系列化。当时苏南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许多企业在等待,红豆按照小平同志说的“不争论”,通过骨干入股,率先进行股份制改制。

第四个节点是2001年,抓住了国家资本市场对民资开放的机遇,红豆股票上市,步入了资本运营的红豆集团发展日新月异。

第五个节点是2007年,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红豆到柬埔寨创办了占地儿,13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开发区,也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八大园区之一,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洪森首相亲自出席了开工典礼,国家电视台向全国直播一个半小时。

第六个节点,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捕捉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开发绿色生态产业,形成红豆杉种植培育、药物提炼、制剂生产、苗木销售、生态旅游的完整产业链。红豆杉产业规划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不仅成为药的原材料,盘景销售前景亦喜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红豆一方面抓住了党的方针政策“机遇优势”,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培养,转化为企业的人才优势。红豆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队伍建设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积极营造“把企业当家来对待、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的浓厚氛围。

周海江说,“德才兼备的人才哪儿来?我们认为党员干部最可靠。党建工作是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百年民企的坚强基础和有力保证。”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红豆所在镇的12家企业集团有8家倒闭,红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正是由于红豆集团党委对宏观形势的准确把握,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企业顺利地度过了经济低潮期,并且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即企业间坚决不相互担保;企业的铺底销售改为现款结算,使企业有效地保持了资金流健康。1999年销售额不降反升,同比增长30%。

经过几十年发展,红豆集团已成为涉及服装、机车轮胎、房地产、生物制药的大型现代化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国内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各种成本上升,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红豆集团在党员中开展“转型升级促发展,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国内外动态及企业的决策,凝聚力量,增强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绿色品格:共享和谐发展成果

红豆集团“绿色品格”主要从社会定位、发展定位、内部定位三个方面来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即找准企业的社会定位,多为社会作贡献;确立企业发展定位,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确立良好的内部定位,多为员工谋利益。

社会定位,就是回报社会,安置更多就业岗位,上缴更多税金,提供更多社会资助。红豆集团所在的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有70%的家庭有人在集团上班,30%的家庭全家人都是红豆的员工。红豆的发展带动了东港镇周边地区的纺织、服装、运输、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多年来,红豆对外捐款捐物8500多万元。2005年。在苏北淮安建立了红豆工业园,带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定位,就是对消费者高度负责,对资源消耗高度关注,对环保高度重视,做大绿色产业。红豆集团大力发展的红豆杉就是绿色产业的标志之一。红豆杉可以提取对于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的紫杉醇。红豆集团已建成红豆杉生态园区3万亩,培育一年生及以上的红豆杉3000万株,是国内最大的红豆杉实生苗繁育基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苗栽培基地之一,该集团正计划建立癌症患者康复中心。

内部定位,就是积极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红豆集团秉持“财聚人聚,财散人聚”的理念,拥有800多名股东,股权分散有利于增强凝聚力。红豆集团实行制度选人,竞争上岗,所有的岗位都是以竞争取得的,包括总裁也是通过竞争选拔的。

红豆集团是我国第一家通过社会责任行业体系认证的企业。红豆集团不仅带动企业周边地区,构建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作出了榜样。集团党委推行“富民、利民、爱民”举措,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今年1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江阴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周海江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作了企业发展汇报的发言,并提出“保就业,保品牌,保龙头”的三点建议,受到了总理的肯定。

“红豆经验”:普遍价值和借鉴意义

西方学者曾有一种论点,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与共产党领导格格不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之后,必然导致整个体制变化。“红豆经验”恰恰表明,

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跟市场经济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

6月28日,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宫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以及省市区等相关领导、专家来到红豆集团,对红豆集团“两种品格”给予了肯定。专家们认为,“红豆经验”为中国民营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榜样读本。

江苏省原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仁说,到2008年底,全省90041家民营企业开展了党建工作,发挥了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红豆经验”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值得在广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推广和借鉴。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指出,以基层党的建设推动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实践课题。红豆集团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核心三优势”的企业党建思路,实现了企业从创建“红豆”品牌到铸造“红色品格”的深化,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认为,“红豆经验”是红豆集团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能够屹立不倒,能够在困境中崛起,能够在创新和拼搏当中发展壮大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原因。推广“红豆经验”,有利于国内的民营企业取长补短,汲取智慧。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

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副巡视员孟朝辉认为“红豆经验”很宝贵,红豆集团诞生在苏南乡镇企业最早发展的土地上,最具中国特色,“红豆经验”提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中国民营企业以及中国企业的发展应该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局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忠法是一位长期从事“三农”研究的专家,一直跟踪研究江苏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他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党建工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是薄弱环节,党建工作如何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扎下根?这是考验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红豆经验”为“新苏南模式”增添了党建这一块品牌,因此,要通过对“红豆经验”的研究,形成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红豆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篇4

铺开,农业和农村发展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做法与经验,将对我省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一、韩国新乡村运动的主要做法

上世纪7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1970年4月,韩国政府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韩国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韩国新村运动分为五个阶段:(1)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2)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建设的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3)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推进新乡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上;(4)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在这一阶段,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乡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性新乡村运动的民间组织;(5)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在不同阶段,政府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其主要做法体现在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让农民用上自来水、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八个方面。最近,韩国又发起了“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个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浦项钢铁等大型企业带头,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韩国新乡村运动成效巨大,人均国民收入从1961年的83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万多美元。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始终保持在1∶0.8~1∶0.9之间。进入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每100户农民所拥有彩电率达到123.6,电冰箱105,燃气灶100.4,电话99.9,汽车20.9,计算机6.7。

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内动力。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他们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乡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使开发具有生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使新农村建设不断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只有农民思富、领导思变成为广大农村干群的共同心声,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才能真正摆脱贫穷、走向小康。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分阶段渐次推进。韩国新乡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从而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我省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分阶段渐次推进,明确每一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要根据自己的地域条件、发展水平,通过试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不能搞“形象工程”和“一刀切”。

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篇5

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文章分析了美国西部开发的`主体、动力和作用.总结提炼了对中国西部开发具有借鉴意义的四条经验,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中国西部开发应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发优势资源,构建特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秀美山川.

作 者:徐井万 作者单位:眉山市委宣传部,四川,眉山,60刊 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1)分类号:F17关键词:美国 西部开发 对策建议

靖江节约集约利用的经验与启示1 篇6

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市域面积665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街道办、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68.2万。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540亿元,财政收入近12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苏中领先,居江苏省第八位,全国百强县(市)第三十四位。靖江连续五年获评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今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首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该市的做法和经验如下:

近年来,针对“人均耕地少,可垦后备资源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城镇化、工业化的高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多”的“两多两少”土地市情,靖江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要求,突出五个坚持,不断探索创新科学管地用地的新思路、新举措。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1、坚持行政推动促模范创建。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市双创领导小组,提出“两有两无”(有丰富的创建内容、有扎实的创建措施,无闲置低效用地、无乱占滥用土地)创建目标。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监管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创建目标责任状,严格专项考核,对创建先

1进单位,核发专项考核奖;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年度考评实行“一票否决”。

2、坚持市场配置促资源优化。靖江市出台系列配套文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建立节约用地新机制。《靖江市新增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办法(试行)》,对新增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让市场决定工业用地归属。建立工业用地准入机制。将全市工业用地项目分为重大点供及单独选址项目、成长型(高产出)企业项目和中小型企业项目等三种类型,并规定相应的准入条件。达不到准入条件的,不予供地,统一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标准厂房。建立用地指标竞价机制。规定原有成长型(高产出)项目采取“先竞拍用地指标、再进行规划选址”的方式;新办中小企业项目采取“先选址后竞价”方式,既保证老企业做大做强,又满足新企业的创业需求,工业用地逐步走上“举牌拿土地、市场定价格”轨道。建立产出达标奖励机制。企业在投产后三年内亩均税收达到规定标准的,市政府将超出保底价(25万元/亩)的出让金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超得越多、奖得越多。

3、坚持规划引导促用地转型。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引导要素向沿江集聚、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发展上:全部撤销镇级工业园区,新建工业项目一律进开发区;城市建设上,优先供应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完善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不断吸引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

建设用地管理上,严格控制老旧村庄翻(改、扩)建住宅,以现有建制镇和老集镇为依托,强化规划引导,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4、坚持强化监管促高效集约。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从严控制新增用地规模。对粗放用地项目,通过用地预审坚决核减超标准用地;对集约用地项目,特别是建设四层以上标准厂房项目,优先供地、优惠供地。实行工业用地履约保证金制度。工业用地出让时,按照实际成交价款收取4%-10%履约保证金,项目按期竣工达产后,年度亩均产出税收不达标的,没收履约保证金。对闲置土地进行依法分类处置,对因学校撤并以及关停、破产倒闭企业土地,重新规划布局或“腾笼换鸟”,促进二次入市流转。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篇7

一、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特点

1. 美国。

目前,美国研究生教育能够代表世界的最高水平,追求多元化、灵活的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为大学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大量的教学科研人员。另一方面,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一定的智能服务。关于研究生的招生,美国注重全面考查,重视考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发展和研究水平。在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上,硕士生和博士生有很大区别,硕士生一般为1~2年,而博士生却依据本人的考察学习、科研能力和科研进展而定,平均为4~5年。并且,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课程学习上,美国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研究生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的课程学习,并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培养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课程学习为主的阶段,二是以科研活动为主的阶段。在课程学习中对研究生的学分有明确的规定,并有主修和辅修之分,特别强调基础科学理论的教学和跨学科的教学训练。

2. 德国。

德国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出现了学徒式的新型教育形式。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与美国培养模式不同,德国不太注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一般不开设理论课程。德国对博士生的培养强调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开创精神。一些大学明确规定博士生通过培养,必须在博士论文中证明自己具有独立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的才能和相应的科研水平。博士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就是科研和撰写博士论文,从被录取开始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博士论文专题的科研工作。德国博士生招生不设入学考试,无组织化的录取程序,也无入学时间限制。在学制上,德国对于博士生没有规定具体的培养年限,主要因攻读学科专业和科研课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经费来源而定,一般介于2~6年之间。

3. 英国。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相对较小,入学制度较严,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第一,从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来看,英国跟德国不一样,越来越重视课程的学习,尤其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鼓励博士生跨系、跨校选课,以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的、社会的广泛兴趣。第二,从课程设置来看,英国在研究生培养中增设了一些高级课程,包括高度专业化的课程、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加深知识了解和新学科开发的课程,结合新实践的课程,等等。第三,从目前英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授课型和研究型。对于授课型的研究生,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对于研究型的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培养方式(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和美国相同,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此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少于入学人数。

4. 日本。

日本的人力资本发展非常迅猛,对硕士生侧重于通过课程展开指导,对博士生侧重于通过科研来指导。不论硕士生还是博士,其研究工作都实行讲座制度,讲座由一名教授主持,一名助理教授和两名助教组成,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日本在2003年制订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中提出从2004年至2008年,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据点,对被选中的据点重点资助。日本的硕士研究生招生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对具有优秀研究素质的学生可以从大学三年级直接进入硕士课程。日本研究生教育具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两级,对课程的学习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研究生必须修满30个以上学分。同时,日本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借鉴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变革。从以上四个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观念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对于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增强人才竞争实力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1.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一学科领域知识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而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需要以多元化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基准,培养方案遵从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确定研究方向,拓宽培养口径,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

从国外的培养模式不难看出,美国和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都是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科学研究的,并且注意到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研究生教育的意义。目前我国很多机构过于强调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忽视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通过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可以逐步提高研究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效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3. 研究生招生应注重综合能力。

美国和德国、法国是资格式招生的代表国家,研究生入学资格主要是通过面试即可。而我们国家在研究生的招生中过于强调考生的应试能力,很难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因此,今后应增强招生单位的自主权,逐步改革现有招生工作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片面模式,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较多的关注,尤其是要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端人才。

4. 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在国际化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分享国际教育资源,学有成就之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同时吸引国外优秀大学生来我国就读研究生,通过这种交流可以进一步开阔我们办学的视野。其次,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海外的优秀导师,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这种做法在沿海发达地区及著名的高校已经实施了。

5. 逐步增加研究生的经费投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开展,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0.6万元。由于很多高校录取的研究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自筹经费生,其中博士生学费在1.2万左右,硕士生学费在0.8万左右,研究生的国家助学金比缴纳的学费更低,对于大多数自筹经费的学生来讲,经济困难仍然难以克服,所以笔者认为随着物价的上涨,国家应该逐步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1]袁锐锷, 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9) :42-45.

[2]曾志伟, 张桂华.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138-140.

[3]马安伟, 杨国权, 于彩虹, 张喜梅.日本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06 (5) :72-75.

[4]李小昱, 王为, 张衍林, 张终.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校农业教育, 2007 (11) :75-77.

9-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篇8

3月16日 闭幕的2005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博览会□在一周内吸引了48万名参观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和通讯业的盛会。德国素有世界展览王国的美誉,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在本国举办144个国际博览会,吸引世界各地16.6万家参展商及900万--1000万参观者。2004年,德国展览公司的营业总额近25亿欧元,参展商和参观者每年为德国博览会支出近100亿欧元。博览会还为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带来约25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并保障了25万个就业岗位。博览会是德国服务行业的重要支柱和促进德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有效手段。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和许多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德国展览业非常发达,市场化运作十分成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㈠ 展览中心规模大。目前,德国共有25个大型展览中心,展厅总面积264万平方米,加上室外展览场地100多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达365万平方米。全球5大展览中心有4家在德国。世界前10家营业额最大的展览公司中有5家设在德国。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及与其相配套的技术设施,加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德国所处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为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前提。㈡ 知名度高,吸引力强。全球150个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中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最负盛名的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CeBIT)、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科隆五金展、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等。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依然是企业树立形象、发布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及与客户和观众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㈢ 国际性和专业性强。德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外国参展商比例平均超过50%,2003年达52.2%;20%以上的参观者来自国外。德国举办的展览会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门类,能满足国际厂商和专业人士的需要。一些展览会在对公众开放之前专门向采购商、生产厂家、行业工程人员、新闻记者等专业观众开放,从而使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能够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德国展览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展览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傲视群雄,不仅是因为德国拥有悠久的博览会传统和一流的展馆基础设施,而且更在于德国展览会举办单位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及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㈠ 独特的经营模式。与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按营业额排名)——英国Reed展览公司及美、法等国的展览公司不同,德国的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位于汉诺威的德国最大的展览公司——德国展览公司由下萨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分别控股49.8%。德国展览公司既是展览中心的管理者,又是许多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如德国展览公司既是汉诺威展览中心的拥有者,又是CeBIT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会的举办者。由于德国各级政府将展览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对展馆及其配套设施和交通建设均予大力支持,德国绝大部分展览中心都拥有先进的设施,为举办高水准的专业博览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㈡ 与行业协会密切合作,培育展览品牌。德国行业协会在展览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对展览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办展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德国行业协会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没有行业协会的支持,展览公司无法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及开展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营销工作。因此,德国展览公司在制定办展方案和招展过程中均与相关的行业协会密切合作,打造行业博览会品牌。行业协会向展览公司提供业内的专业诀窍及其与国内外的联系渠道。另外,德国一些行业协会本身又是知名博览会的主办者。如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通讯和娱乐电子工业协会(gfu)是每两年一届的柏林国际电讯展的主办者,柏林展览公司只是该展的承办单位。法兰克福图书展由德国图书交易协会举办,该协会从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租赁展厅。德国制冷和空调技术协会每年轮流在纽伦堡和汉诺威举办国际制冷和空调技术展(IKK)。德国化工和生物技术协会(DECHEMA)每年轮流在法兰克福、北京、墨西哥城举办国际化工、环保和生物技术展(ACHEMA)。

㈢ 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与别国的展览公司相比,德国的展览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国际战略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举办的博览会就向国外参展商开放,并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外国参展商和观众,从而使德国举办的博览会的国际性日益提高,参展商不仅能结识新的客户,而且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客户;二是德国展览公司能洞察国际展览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到国外投资办展。目前,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及中东欧国家正成为德国展览业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德国在国外举办的专业博览会已从1990年的20个增至2004年的164个,其中一半(84个)在亚洲地区。德国展览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有二:一是继续吸引中国企业赴德参展或独立办展;二是投资中国展览企业,将其知名的博览会品牌移植到中国。

㈣ 举办国际会议,促进会展经济。博览会是行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不仅是促进对外贸易的有效渠道之一,更是企业展示形象、推出新产品和技术的重要场所。博览会期间云集了世界各地的业界精英和客商,是举办国际性会议的最佳时机。因此,承办国际会议已成为德国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览会举办者往往在展会期间举办一些国际性的会议,结合展览会发布业界动态信息,使之与博览会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既提升博览会的知名度,又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目的。㈤ 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从展览设计、展台搭建与布置到信息资料、交通、运输、住宿和旅游等服务项目,德国展览会承办方提供的服务均非常到位,特别是在解决博览会期间的停车和交通拥堵问题及吸引企业和专业观众参展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德国展览公司一般在城外的交通枢纽地带建几个大型停车场,展览公司提供车辆免费接送观众,从而避免大量车辆拥入市区;如展览中心位于城外,就在展馆旁边建大型停车场,展览公司还在机场、火车站或市中心设临时车站免费接送参观者;在许多展览城市,观众凭展览会门票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为吸引企业和专业观众参展,德国展览会举办单位给参展企业邀请的客户给予门票优惠,参展企业可预先从展览公司订购门票后寄给客户。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对发展中的中国展览业带来许多启示,值得我国有关方面学习与借鉴。

㈠ 展览业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效应,可带动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应提高对会展经济的认识,把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及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㈡ 参照德国展博委员会(AUMA)的模式,尽快成立全国展览行业协会,制定我国展览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协调全国各地展览计划的制定,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会展内容重复的现象。

㈢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树立展览品牌。展览公司应从我国优势行业着手,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和专业特长,精心培育行业展览品牌。

上一篇:考研国家线看涨 录取率达33%下一篇:郑州市郑东新区招教考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