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小城镇

2024-10-06

苏南小城镇(共8篇)

苏南小城镇 篇1

1城镇化的含义

所谓城镇化,就是一个城镇的人口和资源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是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两大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

2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小城镇介乎城乡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其功能是为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后盾,辐射周边一定区域的农村,成为周边一定范围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 服务中心。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直接体现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水平,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苏南模式”是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之一,这是一种以乡镇工业发展为动力、农工相辅的城镇化形式。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在乡镇工业期间走在全国的前列,如今积累了更强的经济实力,已经有条件建设好一流的城镇。在这样一个小城镇发展的转型阶段,以现有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张家港市凤凰镇为个案,从人文、经济、地理、资源、规划等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对小城镇建设问题再审视、再探讨,探索一条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整个江苏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3构建苏南小城镇建设新模式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不一,发展模式各异。我国应从各个小城镇的基本情况出发,发挥各地小城镇的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城市化水平高的小城建设经验,摒除一个个小城镇数量上的简单相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发挥小城镇集群的几何效应。

3.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 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的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3结合苏南的区位优势及其本身的产业基础,如何培育合适的主导产业,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3.1.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本课题研究的凤凰镇为例,凤凰镇地处苏南鱼米之乡,凤凰大米、凤凰水蜜桃更是其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开拓创新,实现纯农业向综合型农业的转变迫在眉睫。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以集约化和工厂化为基础,引导和扶持现代农业发展,集农业种植、商品贸易、观光旅游于一体,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

3.1.2有效打造产业集群

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向规模化经营,而这一发展过程必然会促使小城镇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企业与小城镇相互依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往小城镇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空间, 推动乡镇企业良性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给小城镇建设带来扩散效应,促进小城镇逐步完善辐射功能、服务功能、信息功能等各项功能,反过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示范效应。

3.1.3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苏南一带,经济发达,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 特别是以生态健康为基础的康体休闲成为城镇居民休闲的新宠。以凤凰镇为例,地处苏南,依山傍水,更于2004年发现 “凤凰泉”,并以此建立了张家港金凤凰温泉度假村,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如果能够依靠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建立起相关的旅游产业群,必将给凤凰镇的发展带来新的高度。

3.2合理制定政策,积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

3.2.1发展主导产业,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政策

在苏南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借助当地的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通过资源主导能使地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借助当地资源可以避免或降低开发成本。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优势资源并不仅仅特指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也包括通过开拓、创造、引进等方式得到的外部资源,如技术资源等。

为吸引企业往小城镇集聚,除了主导企业的示范效应,还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准入制度。一方面,准入门槛不能制定得太高,防止优质企业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准入门槛也不能制定得太低,防止劣质企业乘机入驻,有效 “招商”和 “择商”的度。其次, 简化行政手续。对于引进的企业,政府应设立绿色通道, 尽量减少行政壁垒,简化各种手续。

3.2.2因地制宜,积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产业、金融、信息、科教、政治、文化的 “中心”,小城镇功能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与效果。因此,小城镇的功能建设是小城镇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加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既要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又要高瞻远瞩,合理布局。以小城镇现有产业为基础,充分考虑产业的连续性和辐射性,扶持或引进主导产业。实现以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为 “点”的积聚模式向以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为 “面”的集聚模式的转变。

其次,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供文化教育保障,建立和完善医疗养老制度,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3.3保护自然生态,重视历史人文,打造城镇地方特色

小城镇地处城市外围,金林乡村,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这一特色,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建设经验,如美国的 “都市化村庄”,既要发展现代工业,打造现代化城镇,又要保留地方特色。以苏南为例,小桥流水人家的 “园林式”小城镇随处可见,大多的自然景观都与人文历史有渊源,如凤凰镇的何阳山延续着上千年的河阳文化, 政府在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保留本土历史文化的同时, 推广河阳文化,建立河阳山歌馆,打造文化品牌,为凤凰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 应避免模式化、格式化,要允许错落有致的存在,从而将农村的乡韵与城镇的摩登紧密结合,共生互补。

苏南小城镇 篇2

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苏南小学邀请了区关工委退体老干部于9月17

日下午到校做了一次讲座。这次讲座的内容是《勿忘国耻、愤发向上》。主讲老

师是孟祥玉老师。李颖、主任参加了活动。

讲座中,孟爷爷详细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背景和经过以及事件给中

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的暴行激起了同学们的无比愤慨,纷纷

表示要铭记历史、铭记鸦片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百年耻辱,勿忘国耻,努

力学习,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整个讲座持续近1个小时。报告结束后,许多学生围着孟爷爷询问九一八战

争有关情况,久久不肯离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次讲座也是我校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之一。

期末复习忙 安全不能忘

临近期末,在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同时,苏南小学仍不放松安全教育这根弦。

一是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促使师生“想安全”: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形式,加强安全理念、宣传安全制度,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二是加强安全检查,促使师生“重安全”:值班老师参与安全值勤,学校领

导不定期到岗上检查,加大课间学生安全监督力度。通过加强安全检查,增强了

教师对学生课间管理的责任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正常课间的游戏活动。

三是对校舍和教学设施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加强门卫工作,促使师生“保安

全”:通过此项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学校校园实施“零事故”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一系列举措,强化对学生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平安的学习环境,确保期末工作安全有序,扎实有效。

苏南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逃生演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4月20上午,苏南小学

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校长、书记任演练总指挥。

8:30分,随着警报声响起,正在教室上课的师生们立即停止了教学活动。

学校领导、相关教师及时到达各楼层的楼梯口进行指挥,学生在班主任组织下,快速有序走出教室,分列一队向教学楼外指定区域疏散。在学生经过的每一可能

发生隐患的地方都配备有一至四名老师在维持秩序,整个撤离工作始终井然有

序。2分50秒内,全体师生安全撤离到学校操场,班主任清点人数完毕。

演练结束后,学校主抓安全教育的主任做了简短的总结。

此次紧急疏散演练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整个演练程序到位,组织有序,效果明显。深化了师生的防范突发事件意识,通过演练活动培养了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

寻访新苏南 篇3

长三角地区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GDP占到全国18.5%、财政收入20%。目前,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力日趋扩散。以地域为范围,几大都市圈已经在这里形成:上海大都市圈,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都市圈、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都市圈、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都市圈等。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本刊记者踏上南下之路,寻访发展中的新苏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而富饶

的江南自古令人神往。上世纪末,苏南地区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所谓“苏南模式”一度为各地所效仿。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苏南部分地区遭遇经济发展瓶颈,经济发展后劲凸显不足。

“瓶颈”真相

瓶颈并不在于工业和服务业比例失调,而在于工业本身遭遇难题。

近年来,苏南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回落。相对GDP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略显滞后,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只长骨头不长肉”。有认为其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实地走访中,记者认为,苏南地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工业与服务业比例失调,关键在于工业内部结构需要调整、产业需要升级。

对此,记者走访了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剑云,这位曾经给副省级领导讲课的高级经济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颇有研究。他说,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出现的问题,是经济规律使然。现在矛盾的焦点在于:地区主导产业需要升级,已有企业发展后劲需要加强。

线缆和铜产品加工,是苏南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之一。现在这两大产业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线缆企业的利润逐渐萎缩,一些中小型电缆企业已经面临发展困境;在铜产品加工领域,原有一些主要依靠政策的福利企业随着政策的改变,选择外迁,这对当地经济影响很大。

“瓶颈”突破之路

凭空冒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现实,在已有基础上动态调整发展思路,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可行路径。

潮起潮落,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面临高峰和低谷,苏南地区同样如此,如何在低谷期取得突破?有人认为,苏南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新的飞跃,必须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在苏南地区创立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并不现实,当地决策者选择了依托已有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动态调整发展之路。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辩证过程。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应是空穴来风,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基础,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王剑云认为,在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着力将主业做强做精,形成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跟风而行。以苏州地区为例,下辖的5个县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昆山以外资企业为主;张家港有沿海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国家保税区;常熟属于老工业基地,近年又有新的发展;吴江以民营经济见长,其优势在于机制较为完善,理念较为先进;太仓具有后发优势,是重要的港口,物流业有很大发展前景。

编者按

长三角地区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GDP占到全国18.5%、财政收入20%。目前,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力日趋扩散。以地域为范围,几大都市圈已经在这里形成:上海大都市圈,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都市圈、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都市圈、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都市圈等。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本刊记者踏上南下之路,寻访发展中的新苏南。

寻访新苏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而富饶

的江南自古令人神往。上世纪末,苏南地区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所谓“苏南模式”一度为各地所效仿。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苏南部分地区遭遇经济发展瓶颈,经济发展后劲凸显不足。

“瓶颈”真相

瓶颈并不在于工业和服务业比例失调,而在于工业本身遭遇难题。

近年来,苏南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回落。相对GDP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略显滞后,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只长骨头不长肉”。有认为其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实地走访中,记者认为,苏南地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工业与服务业比例失调,关键在于工业内部结构需要调整、产业需要升级。

对此,记者走访了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剑云,这位曾经给副省级领导讲课的高级经济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颇有研究。他说,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出现的问题,是经济规律使然。现在矛盾的焦点在于:地区主导产业需要升级,已有企业发展后劲需要加强。

线缆和铜产品加工,是苏南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之一。现在这两大产业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线缆企业的利润逐渐萎缩,一些中小型电缆企业已经面临发展困境;在铜产品加工领域,原有一些主要依靠政策的福利企业随着政策的改变,选择外迁,这对当地经济影响很大。

“瓶颈”突破之路

凭空冒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现实,在已有基础上动态调整发展思路,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可行路径。

潮起潮落,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面临高峰和低谷,苏南地区同样如此,如何在低谷期取得突破?有人认为,苏南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新的飞跃,必须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在苏南地区创立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并不现实,当地决策者选择了依托已有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动态调整发展之路。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辩证过程。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应是空穴来风,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基础,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王剑云认为,在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着力将主业做强做精,形成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跟风而行。以苏州地区为例,下辖的5个县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昆山以外资企业为主;张家港有沿海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国家保税区;常熟属于老工业基地,近年又有新的发展;吴江以民营经济见长,其优势在于机制较为完善,理念较为先进;太仓具有后发优势,是重要的港口,物流业有很大发展前景。

苏南模式真谛

苏南模式的真谛:真诚务实的人民,服务至上的政府,灵活多变的机制,先进务实的理念。

从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到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模式”,再到以发展民营企业为主的“新苏州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探寻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记者本次行程的初衷。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体会到,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但并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模式。

有专家认为,对地区而言,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内生而非外加的。苏南地区的一些领导更是不赞同“苏南模式”这一提法。在他们看来,发展区域经济,不应刻意追求某种模式,而应根据地区实际进行区域经济的建设。从实践成功的物质上进一步提升为精神,才是应有的逻辑。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李小剑认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之所以比较快,跟当地经济发展软环境密不可分。让记者感受颇深的一点是,服务意识的内化。当地行政领导告诉记者,他们不以官员自居,以为企业服务为职责。这一点,从吴江市政府办公楼的挂牌“吴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可见一斑。当地企业告诉记者,如果他们需要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就会前往。政府部门的服务角色在这里已经定位,正如当地一位政府领导所说,按照国际理念服务,就是真正的招商引资模式。

苏南小城镇 篇4

1 水网系统的定义

水网系统广义上即水系, 指海洋、河流、湖泊等构成的系统, 多依照江河、湖泊的支流和源流逐级形成的网状结构划分[1]。笔者将水网系统的概念从城市规划中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阐明, 是指规划区域范围内, 河流、湖泊等水域与流域范围内各类滨水用地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结构体系 (图1) 。

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主要根据滨水用地类型划分为2个部分:①在小城镇禁止与限制建设区范围内承担生态维育功能的流域, 这也是后续城市化发展最容易受到破坏, 需要重点平衡人类发展需求和保持水网系统自净功能完成生态循环的区域;②在小城镇适建与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共空间、居住空间和景观空间, 这些空间在建设与建成后都会对水网系统造成影响, 需要在保证上一层次的生态功能的同时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这些系统都包含于小城镇水网系统之中, 寻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状态是研究的目的之一。

2 水网系统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规划出现的问题, 表现出水网系统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 即一旦进入某种不论“好”“坏”的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2]。这是由于旧的规划编制办法与体制对水网系统造成的危害不仅没有改变, 反而形成惯性, 沿用旧的办法会加大这种不良效应的发挥。

a. 水网系统规划编制没有纳入总体规划的专项内容, 没有与其重要程度相适应的法律地位。目前, 苏南小城镇规划编制依然保持“照章办事”的本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执行, 除此之外并未根据本地区水网密布的地理特色、生态恢复功能脆弱的环境特色, 以及处于城市密集区的区位特色将水网系统规划单独列为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或者生态研究的专门内容进行深入。由于缺少具体研究, 常常导致水网系统规划仅从河道整治出发, 而在水岸空间布局如何产生最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上考虑欠缺, 导致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较差[3]。

b. 规划缺乏针对性, 水网系统规划多数停留在水网景观层面, 没有重视对水网空间的控制与引导。在景观规划层面, 对水网空间的控制与建设收效甚微, 普遍缺乏低碳化的生态维护措施;在控制层面, 一些滨水区密密麻麻建设了巨大的厂房, 既污染了水体也减弱了城市风向的延伸;在建设层面, 自然滨水岸线规律性的变成了人工整治驳岸, 对水网生态系统的连续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也影响了水岸植物的物种与结构的稳定性。

c. 缺乏镇域层面的跨尺度关联。小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水网系统是目前规划编制的重点, 但遗忘了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市民游憩条件及对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控制与综合整治具有重大作用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水网系统。为了避免城镇水网的生态性与景观特色的局限性, 将镇域范围内的水网系统纳入规划, 才能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有效结合。

d. 水网系统规划内容只针对污水治理, 不顾污染源头。在苏南地区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规划中, 都将污水治理列为重点, 多数镇区和农村都建立了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 或者通过节水渠道将污水引入人工湿地, 让植物吸收, 消耗污水中的N和P元素。但是, 产生污染的根源在水网覆盖的广大城镇与乡村, 如果不对污染产生源地进行治理, 就如像医治人体上的毒疮, 只是把其表面的腐烂做了一番清理, 而深藏体内的毒瘤没有得到抑制一样, 其治理有隔靴搔痒之嫌[4]。

3 低碳化的水网系统规划方法

由于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固有冲突, 导致尽管水网系统生态化建设已提出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实践中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因此, 研究和推广水网系统规划技术, 已经成为一项迫切任务。低碳化水网系统规划作为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的技术支撑, 主要包含水网系统规划中强调低碳化、生态化的规划技术, 以及水网系统建设项目的规划技术[5]。

3.1 水网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水网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期通过指标的量化与各项指标值的确定来准确控制水系与流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在指标体系构建中, 指标选取和目标数值的确定应该把握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的原则, 分地点、分阶段地确定具体指标和目标要求。由于目前苏南乃至全国缺少可供参考的较全面的水网系统指标体系, 且大部分技术规范颁布也已近20年, 很难适应当前苏南地区小城镇水网系统建设。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特点出发, 细化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3个纵向层面, 构建水网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框架, 并确定一类指标 (表1) 。表1的评价对象为水网系统规划所引起的小城镇能耗, 总目标为低碳生态的小城镇水网系统。一类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操作方法, 以及衍生出来的其他指标可以根据苏南各市具体情况和政策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和调整。

3.2 水网系统承载力计算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在提供足够的食物、水、栖息地和其他必需品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数量[6]。对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是目前水网系统规划最迫切的要求。对水网系统内的小城镇居民而言, 环境质量、生态基础设施等必需品内容构成影响生态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适合于小城镇水网系统使用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包含指标体系, 大小表征模型求解, 综合评估, 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方向、规模和小城镇水网系统规划的对策措施等[7]。同时考虑实际测算的复杂性、偶然性特点, 应用了经验模型、遥感技术及系统动力学技术等, 但是这些技术都以计算水网系统能担负的最大人口规模为目标, 而不是适合小城镇水网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3.3 水网系统规划环境评价保障

水网系统规划环境评价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水网系统规划环评能够减缓滨水区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和面源污染对生态维育区水质和滨水生态的破坏。水网系统规划环评内容见表2。

3.4 水网系统建设的辅助方法

苏南大多数小城镇处于城市密集区, 在区域或高密度城镇化范围空间职能分工中承担了开敞空间、休闲空间的职能, 有的甚至直接被定义为大城市地区的重要生态区域, 承担生态维育的功能, 其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的空间狭小[9]。只有把水网系统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相融合才是最佳出路, 而其本身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实现一体化双赢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基础。

由此涉及的进驻产业选择问题, 需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证水网生态系统不受破坏、清洁干净, 满足滨水区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②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保证有较高的稳定收入;③展现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的风貌特色, 具有旅游休闲功能;④反映农业文化, 符合上位规划要求;⑤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带动更广大区域的发展。因此, 在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规划中应选择以发展都市农业生产、销售、研发为主, 辅以相关的创意产业工作室、教育设施, 同时带动生态环境的建设、旅游景观及科教文化的发展。

4 低碳化的水网系统政策体制

水网系统的低碳化之路需要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和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 这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当前政策体制的原因制约了苏南小城镇政府的执行能力, 政府对水网系统规划的执行能力不足以应对规划范围内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10]。

a. 转变GDP主导的政绩考核。目前, 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GDP主导, 致使政府部门不顾水网生态环境保护, 热衷于招商引资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这违背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因此, 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条件下需要调整和完善小城镇党政领导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使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和谐指标占更大的权重。

b. 约束政府对滨水用地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由于水网系统在规划范围内土地改革不完全, 政府享有对水网系统内拥有优质景观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权和对滨水建设用地的买卖权。因为没有明确的水网系统规划条例, 导致政府按照城市规划程序性规定来行使职权, 这种模糊化的规定使政府职能部门拥有自由裁量的权利。

c. 完善规划水网系统的管理政策体系。①将小城镇水网系统发展需求及融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技术方法纳入水网系统规划管理程序, 这就要求苏南小城镇政府部门限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的建设, 在区域范围内引导都市农业发展, 在镇区范围内鼓励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工厂企业的布局和运营;②按照水网系统低碳化的理念要求, 制定和完善水网系统规划指标体系;③把水网系统规划环评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完善环评技术指标、规范和程序, 建立全面迅速的小城镇水网系统生态环境预警机制[11]。

d. 设立与水网密布区相一致的规划管理实体。目前, 苏南诸镇水网系统内人口密布、面积广大、产业集中、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压力很大, 然而各镇水网系统还分规划部门、水利部门和政府部门共同管理, 行政上难以有效统筹。设立专门的镇水网系统管理部门, 是统一管理水网系统的有效途径。只有突破原有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桎梏, 才能推动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低碳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循环经济, 更好地保护全镇生态环境。

5 结 语

将小城镇水网和滨水用地看做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 在总体控制层面对其进行研究, 是从城市规划角度保证苏南水网系统自然循环、气温调节、温室气体吸收等生态功能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笔者通过分析小城镇水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从规划方法研究与政策体制创新两个方面实现小城镇水网系统低碳化的理念。苏南小城镇低碳水网系统是目前小城镇水网规划的一个尝试, 它对苏南小城镇水网环境保护、低碳生态城镇建设、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以水网系统的控制性指标体系构建为基础, 从生态规划建设层面探讨生态承载力计算技术和环境评价技术以及水网系统生态建设的辅助方法;从政策体制层面剖析当前制约水网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政策体制创新的途径。

苏南小城镇 篇5

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

(一)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1978年~1992年) :“苏南模式”的起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 推进了农村城镇化

该阶段苏南地区建立了以武进为典型的发展政府主导型乡镇的模式, 这个阶段的“苏南模式”的核心发展力量是政府主导下的乡镇企业, 以武进为典型的这个时期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每个市、县、乡镇、村, 政府主导建立了很多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占了半壁江山。在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对城乡人口和资源流动仍然限制的大框架下, 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制度条件下, 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苏南模式”即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其实质就是农民就地发展非农业产业, 此阶段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 “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是当时农村工业化的真实写照, 许多镇、村都有自己的工业园, 出现“一镇多园”的现象, 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经济强镇、强村。如当时武进县的湖塘、遥观和横山桥镇的五一村经济发展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

此阶段, 小城镇发展的特征是:由于受当时常熟县碧溪乡所推广的“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受到国家肯定的发展策略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地消化, 并且在农村工业化的推动和农民就地创业和转移就业的需求驱动下, 产生了“自己造城”现象, 形成了与工业化模式相适应的特色, 表现为以小城镇为主, 工业区和村落工业化多种形式并存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 同时也推进了改变传统的农村景观, 形成了与城市类似的景观形态, 农民私建房得到空前发展, 农民住房自建国以来得到了根本改善。

(二) 上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 (1992年~2000年) :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 推进整个区域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此阶段,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苏州为代表的接受上海、国外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1992年, 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及随后的上海浦东大开发, 全国的财力、人力进一步倾向于上海、江苏两个地区。原来就遇到困难的“苏南模式”更是遭到唾弃, 但是正是由于全面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开放环境, 尤其是浦东的开放开发, 使得具有地缘优势的苏南地区找到了发展的新希望。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 成为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转折点事件。随着各类开发区的落成, 苏南地区小城镇吸引外资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苏南模式”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含义, 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此阶段的小城镇发展以乡镇合并为重点, 村镇建设逐渐以镇区建设为主, 规划兴建许多乡镇工业园区与各类开发区相适应配套, 并且规划确定了以中心镇为代表的重点乡镇建设, 把分散在农村区域的乡镇企业逐渐向乡镇工业园区集中。小城镇的镇区初具规模, 特别是一些中心镇建设迅猛。

(三) 进入新世纪 (2000年至今) :私营、外资共同发力, 打造苏锡常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 以及日本、美国、俄罗斯等经济主体的长期低迷, 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南带来了打击, 因而再次出现了“苏南模式”终结论。但是苏南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了“温州模式”, 利用前两个阶段的资本积累, 政府积极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从而出现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外资、个私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此阶段小城镇发展的特征是普遍进行了新一轮乡镇合并, 新建了许多大规模的工业园区, 镇区规模不断壮大, 产业园区逐步完善, 各乡镇特色产业日趋成熟, 同时不断接受周边城市的技术、经济、产业辐射, 各乡镇城镇建设用地大批量增加 (见表1) 。

综上所述, “苏南模式”的根本推动力是分散在农村区域的农村工业化, 而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其主要特征是:1.农村发展主要是以乡镇企业为主, 乡镇企业占了“半壁江山”;2.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3.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

二、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经济转型期, 其核心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 突出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推动经济发展。着力点是推进三个转变,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转变。

(一) 物质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可持续发展

回顾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确立的苏南模式经济发展历程, 80年代主要是以村办工业为主, 村镇工业企业布局数量多, 规模小, 并且是以一些传统产业为主, 用地集约程度不高, 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90年代至今同样也是如此, 兴建了许多工业园区, 一镇多点, 环境污染, 直至导致了20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的暴发。

目前的经济转型时期就是要不断调整结构促转型,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这将对今后的小城镇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城镇必须适应经济转型, 在布局结构上, 发展方向及策略上应与其同步,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镇布局再优化

粗放式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 追求产品数量的扩张的经济发展方式。自上世纪80年代,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开始走粗放式的发展路线, 村村办工业,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普遍存在。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低, 成本较低。

集聚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优化以前“苏南模式”所确立的城镇布局, 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方式上走集约化的模式, 转变以前全、散、乱的结构模式。

(三)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转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苏南模式”发展至今城乡二元结构的模式仍未得到破解, 城乡二元结构本质就是城市与乡村分割。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农业经济为主。城市基础设施发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这种状态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经济转型就是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向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转变, 在城乡规划, 城乡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就业保障, 社会管理方面一体化。

三、“新苏南模式”的探讨——再城镇化阶段 (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常州市武进区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009年经济总量占整个市区的65%, 是苏南模式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同时该地区的小城镇位于常州市大城市的边缘, 常州市的主城区被其包围, 有着其一定的特殊性。

(一) 现状基本概况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土地集约程度不高

由于“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村工业化及农村城镇化, 与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 由此产生不少问题:土地资源集约度不高、乡村环境有待整治、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现代农业的实施力度不够 (见图1) 。

武进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增长速度, 自发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低质量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城镇化水平值为50.7%。至2009年底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已达到250平方米/人, 而地均产出过低, 平均仅有0.68亿元/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过少, 居住用地仅为0.46, 工业用地为0.4 (见表2) 。

(2) 城镇功能有待提高

“苏南模式”的农业工业化导致了城镇功能用地混杂, 存在布局不合理现象, 城镇规模偏小, 与城市相比较, 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比较薄弱, 存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 武进区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到位, 几乎每个镇区内都有文化中心、卫生院、万册图书馆等。小城镇功能日益完善, 基础设施等基本配套齐全, 但仍然存在着城镇规模偏小, 镇区的平均规模仅为1.5—2.0平方公里。一些高端的公共服务 (高等教育、商务办公、娱乐休闲) 需求仍然要依靠常州市主城区或周边城市来满足, 导致了城镇功能难以进一步提高。

(3) 城镇风貌特色缺失

在过去的城镇建设中, 由于缺乏对城镇风貌和建筑文化的研究, 导致地域区别和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消失, 城镇的风貌趋于雷同, 城镇和村庄面貌缺失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见图2—4) 。

2. 发展的基本特征

(1) 改革开放以来, 武进区的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 乡镇工业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经济发展转向新型、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外向型经济, 相继兴建了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等, 不少乡镇兴建了工业园区。

(2) 人口职业构成呈现复杂多样性, “城市型”和“城市关联型”人口迅速增加, 非农业人口比例逐渐增大, 同时随着城市功能的向外扩散, 外来人口比例较高, 由此带来的流动人口比例较大, 人口分离现象较明显, 暂住户、空关户比例较高。

(3) 相比一般小城镇, 大城市郊区 (武进区) 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郊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 同一行政区划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将会纳入到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中, 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武进区小城镇往往作为城市功能的疏散地。

(4) 公众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层次分化显著, 居民文化差异较大, 低文化水平所占比例比城市高, 但部分精英受到城市文化效应的影响, 具备较强的经营意识和创业精神, 对推动武进区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例如, 常州几个特大企业中天钢铁、百兴集团、常发集团等等都位于武进区。

3. 当前大城市边缘区 (武进区)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规划管理问题

(1) 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城市总体发展和资源因素的制约

为了避免城市空间摊大饼式的发展, 作为最宜受城市功能辐射的边缘区小城镇, 其发展空间也受到城市总体发展以及资源要素的制约, 尤其是同一行政区划内的小城镇。如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常州“一城七片”的城市空间格局。“一城”中心城区即城市连绵建设区, “七片”即近郊区的七大片区, 中心镇构成片区的中心, 中心城区与片区中心以生态带相隔, 避免城市的连片发展, 为了保证中心城的建设需要, 保护耕地资源, 相应的片区建设规模非常有限。但如果小城镇的规模过小, 就达不到空间集聚的基本要求, 难以形成完善的配套设施。空间上的制约, 对未来城镇的发展规模以及辐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见图5) 。

(2) 小城镇的规划编制问题

规划区划分上, 为了保证规划编制的一致性, 大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时只划一个规划区, 包含同一行政区划内的郊区小城镇, 但由此造成非城市建设用地内小城镇的发展规划缺失。若独自编制各个乡镇的总体规划, 又会导致各自为政而不考虑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和统筹发展的需求。此外, 由于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城市化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实施。如何依据边缘区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管理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小城镇管理体制上的影响

政策对于小城镇经济发展及其模式选择的作用显而易见。武进区现有的小城镇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规划多头管理, 市一级规划部门要管, 区一级规划部门要管, 村镇建设部门要管。并且目前规划管理还是以区级建设部门为主, 一定程度影响了城镇的发展, 规划的几大片区内乡镇管理依旧是各自独立, 缺乏片区级的推进主体。

(二) “新苏南模式”——小城镇再城镇化阶段

“苏南模式”发展至今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必须找到一个“新苏南模式”来指导今后的发展, 即小城镇再城镇阶段, 即依据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 对小城镇空间布局进行调整, 功能进一步提高, 非农业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

1. 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片区规划的结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方向, 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 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但在工业化达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苏南地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 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城镇的发展已出现两个趋势: (1) 向片区集聚发展的趋势。片区的小城镇规模快速增长,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化进程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内。 (2) 城镇人口密度增加, 片区内土地集约开发模式正逐步摆脱原有行政地域的约束, 且还在不断集聚。所以, 小城镇规划必须要有片区规划的概念, 即几个小城镇作为一个片区来统一规划, 在片区内统筹协调考虑工业, 第三产业、人口的布局, 特别是村镇工业应引导向片区中心集聚。

片区包括两种类型, 一类是大城市边缘区的片区, 即改变以往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以镇为独立单元的发展模式,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布局下, 把大城市边缘区划分成几个片区, 片区由若干乡镇组成, 片区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建设。例如,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为“一城七片”、“一城”即中心城区, “七片”即指外围边缘区的七个片区。另一类是市 (县域) 的片区, 是指根据区域交通干道原有行政界线, 自然隔离和城镇产业等划分的具备功能相对独立的空间载体。即把整个县 (市) 域当作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的区位条件, 经济基础、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并建立相适应的城镇架构和管理机制, 以整合城镇和产业空间。例如, 江苏省昆山市将市域921平方公里划分为“七个片区”, 全区间功能互补, 有机联系, 形成系统, 江阴市整个市域划分为“一城四片”的构架。

在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经济辐射能力、人口规模具有一定水平的小城镇, 应被规划定位为片区中心 (市域中心镇) 的首选。这类郊区小城镇的发展具备跨越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优势条件, 应以“高级城市化”发展为主导, 引领周边城镇向“新城”模式发展。所谓“新城”即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 依托但不依赖于大城市, 有主导产业但产业多元、功能复合、经济发达、环境优良的综合性新城。“新城”即指那些地处具有一定规模, 与大城市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且有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 应具备四大功能:一是疏散功能, 即疏散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二是减压功能, 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三是集聚功能, 集聚周围城镇人口和重点;四是辐射功能, 即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见图6) 。

武进区的洛阳镇、横林镇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基础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应作为一个片区中心 (新城模式发展) 。两镇都是省重点中心镇、且规模、经济实力相差不多, 同时紧靠一起, 规划横林向南, 洛阳向北连成一片, 作为常州市边缘区的一个新城来规划建设。

武进区的横山桥镇、邹区镇、雪堰镇一个位于中心城区东 (横山桥) , 一个位于中心城区南 (雪堰) , 另一个位于中心城区西 (邹区) , 自然资源较好, 经济基础较好, 交通便利, 也可以作为片区中心 (新城模式) 来发展, 同时吸引周边的城镇。

2. 特色城镇的发展模式

区域的发展需要中心的带动, 受到资源、产业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边缘区小城镇不具备形成中心镇的规模和能力, 距中心城区又有一定距离。对于这种类型的郊区小城镇, 应走“城镇化”和“城市化”相结合之路, 向“特色城镇”模式发展。这里提到的“特色城镇”发展模式, 既以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整洁、经济发展、尺度适宜的新城镇为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特色城镇”发展模式与“新城”发展模式是小城镇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镇”与“城”除尺度的差别外, 很大的不同点在于产业基础。“特色城镇”发展模式不强求产业的多元化但是要有鲜明的特色产业带动。小镇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 可以是旅游主导型特色城镇, 如法国的历史文化名镇萨拉小镇、加拿大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贾斯柏小镇, 以及云南的特色旅游小镇;也可以是工业发展型特色城镇, 或是市场为主导的特色城镇 (见图7、图8) 。

武进区的湟里镇、嘉泽镇特色农业花木种植闻名全国, 同时位于宜兴、金坛、武进区三市区交界处, 离中心城区较远, 现状发展潜力较大, 规划因地制宜走“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培育本地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发展, 另一方面利用常州城市结构转型的机会, 面向城市进行开发, 形成新的居住空间, 承接市区居住人口转移, 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而进一步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如果一味求大求全, 在缺乏发展基础以及组团、中心镇的政策优势下, 反而会影响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3. 功能进一步提高——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新的发展阶段, 小城镇发展应不断完善其功能, 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业保障、社会管理方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资源共享共建, 城乡覆盖,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标准城乡均等化, 就业保障实施统一就业政策, 并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是实施城乡互动的空间支撑基础,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要素,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可有效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脱节和城乡之间市场分隔的现实问题。从而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基础。

常州市武进区目前正在用城乡统筹的思想指导城乡规划和建设。把全区域1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城乡资源及产业布局, 最大限度地集聚, 整合各类空间要素, 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进一步完善丰富城镇, 扩大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优化人居环境, 提升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现代城镇的集聚优势和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并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从而增强武进的整体竞争力。

苏南小城镇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传承,保护策略,苏南乡村

0 引言

梁思成曾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 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 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为这事实明显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衰落。”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 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这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博弈中, 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方面无创新, 相反被异化、甚至被遏制抹杀, 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风貌与本土文化迫在眉睫。[1]

古村落风貌与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展开的条件下, 加强对乡村的风貌文化研究, 对解决广大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 对于建设各地富有特色的美丽乡镇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理论研究

1.1 国内城镇化进展

中国地域广阔, 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着城镇化进程。近十年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全国城镇化率为44.94%。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一个百分点, 至2011年首次超过50%。

2000年在全国“十五计划”中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十一五规划”继续高度关注城镇化问题, 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 要“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更是将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予以高度重视。而对于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报告”更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2013年,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推进确定了总体基调。国家的重大决策无不表明城镇化的重要性,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2 国外城镇化发展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其中英、法、德、意、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城镇化的国家, 目前城镇化水平超过90%, 在英国城镇化进程中, 各种社会问题出现, 导致英国政府颁布多部相关法规, 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发展。历经百年的实践, 英国乡村的历史风貌得到合理的保护, 构建起欧洲乃至世界最完善的乡村景观法规体系。

由于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不断复苏, 导致农业劳动的人口迅速减少, 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 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政府为此特别颁布了《农业基本法》。从20世纪后10年开始, 日本先后颁布针对农业的法律法规, 其中加大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并鼓励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给予山区困难的农民生产粮食的财政补贴;拨付专项的经费支持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鼓励发展非农产业。日本政府为此还特别制定了鼓励工商业向农村延伸的政策, 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职业。这些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日本的农村发生巨大变化, 减少城乡之间大幅度的人口流动, 推进日本城镇化的健康发展。[2]

通过总结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结合我国城镇化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建设符合不同区域发展状况的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3 借鉴经验, 对应解决问题

世界各个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外许多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远远走在中国前面, 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汲取教训, 借鉴其中的经验、规避城镇化引发的各类“城镇问题”。根据不同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结合我国本土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 制定适合的方针政策。据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以及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来看, 我国城镇化发展任务仍旧十分艰巨,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误解需引起充分的重视, 针对各个特定阶段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 正确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2 对苏南地区调研结果

通过2013年10月份对苏南地区村落的实地调研,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同时结合调研, 我们与进行乡村历史风貌保护研究的专家进行专题访谈, 对古村落历史风貌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完成了相关古村落的课题设计———古村落购物中心设计, 加深了我们对古村落特有的自然肌理进行探索的情怀。

通过对苏南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集镇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杨湾村、太平村、明月湾和东蔡村进行调查问卷、走访以及拍照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 对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 对当前城镇化中历史缺失的危机有了一定的认识, 了解了地域文化对于当地居民的重要性, 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苏南地区居民调查问卷

通过调研, 得出以下结果: (1) 对于分散式居住的建筑该如何处理:14%的村民选择全部拆迁, 40%的村民选择全部保留, 54%的村民选择拆迁部分建筑 (图1) 。 (2) 如果合村并镇:33%的村民选择向中心靠拢, 71%的村民选择留在原地, 只有3%的村民选择了村子迁移 (图2) 。 (3) 对建筑风格的选择倾向:23%的村民选择现代风格, 40%的村民选择了中西结合, 43%的村民选择了保留中式建筑风格, 3%的村民选择西式风格 (图3) 。

2.2 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现状

古村落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人文精粹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慢慢累积的, 所以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可以储存其经过漫长积累的痕迹。

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写意, 擅长写意。宏观上古村落就像一副优美的山水画。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庭院种着主人喜好的植物, 更多的时候是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把一些有一定树龄的树木预留出来。走进古村落不难发现超过百岁的古树。这种自然景观肌理虽是人工的却又胜似自然。在古村落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僵硬的几何线条, 更多的是自然弯曲延伸的肌理。

2.3 现代城市的基本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无节制扩大, 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便利的交通, 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健全的公共设施等高质量的生活吸引着非城市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使得城市的消费和劳动力增加,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

人口增加导致用地紧张, 使城市建筑日趋升高、交通拥堵、垃圾剧增、环境变差等状况不断发生。流入城市的人口大多是打工者, 因此文化素质不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使地域间的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 而本土的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威胁。城市中富裕阶层、白领阶层由于城市环境质量不断变差源源不断地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及农村迁徙。从人们对田园乡野向往的心理和行为看出, 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在提高人的生存条件和舒适度的同时, 也带来了水土、大气等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 人们在反观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环境的诸多问题时, 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初始定位, 开始“旧事重提”。[3]

2.4 已往快速城镇化的乡村分析

2.4.1 存在的弊端

2.4.1. 1 重新轻旧的现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的家庭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作为人类重要居住地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 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 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封闭式现状。但在新旧并存现象出现时,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弃旧建新、拆旧建新、拓路建楼, 老村日益衰败被新村取代, 并且人们过于追求新型建筑材料, 忽略地方特色建筑材料, 追求过于现代化的建筑, 同时人们认为传统建筑乡土气, 加剧重新轻旧现象的发生。归根到底是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迫切渴望表达自己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于是一味的追求国外与大城市的建筑特点与生活模式。另外, 是因为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的乡村空间肌理与乡土建筑所传达的历史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通过整理调查问卷, 我们发现61.1%的村民倾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允许添加现代元素, 只有0.27%的村民支持纯西式建筑风格。

2.4.1. 2“趋同化”现象

传统乡村的肌理形态是自然形成的, 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的街巷肌理普遍采用一一行列式的整齐布局的肌理形态, 虽然施工方便、节约用地, 但街巷肌理过于单调且机械。单一的线型空间取代了弯曲的街巷、错落的房屋、自然的景观等传统乡村具有的元素。公共活动中心统一集中传统乡村中街头房前各种大小不同的公共空间, 导致传统的邻里网络结构变得松散。房屋建筑是乡村肌理演变中最主要的元素, 但是新农村建设中, 房屋面积、结构大小统一, 呈现大同、单一的发展趋势, 且部分地区乡村改造没有根据地域性来规划, 使人难以区分东南西北区域, 忽略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

2.4.1. 3 民俗文化渐渐缺失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乡村普遍存在的是老人与留守儿童, 年轻的劳动力不断涌现大城市。大城市里农民工越来越多, 而乡村的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升级, 民俗文化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打乱、消隐甚至绝迹, 传统的“宗族、邻里、乡情”被现代居住单元、高楼广厦所切割、隔离;孤独的单元生活模式与快节奏的现代“文明”环境, 忽略了本土曾经拥有的民俗与乡土风情。如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 在造福一方、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下, 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 建造了缩微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 虽然丰富了文明的内容, 却忽略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富裕的物质生活、先进的城镇文明环境却带来了本土文化的贫乏。

2.4.2 风貌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影响下造就了古村落自然的空间肌理, 独特的空间肌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建筑为主体与道路、田野、活动广场等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元素形成了乡村的整体空间肌理形态, 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秩序, 空间结构、山水环境、街巷系统、公共活动中心、宅院建筑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经过独特的环境元素、历史岁月的长期浸润与沉淀, 造就了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空间肌理。乡村肌理是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标志, 且与乡村的发展休戚相关, 是乡村历史见证与发展的活化石。

2.5 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矛盾

2.5.1 城市人口爆炸, 乡村留守“空壳”

改革开放后,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不断涌现, 还出现了以上海、北京、广州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在我国, 超大城市就是人口超过200万, 而上海2013年统计的人口数字则是2500万, 超过超大城市标准的10倍不止, 其中有1000多万是外来常驻人口。不难发现如今城市生活已和我们憧憬中的生活产生了矛盾。

乡村已逐渐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空壳”, 年轻劳动力大多都流向了城市。我们对苏州地区乡村的走访证实了这个问题, 一户人家往往只有老人和小孩, 当我们问其子女时大多的回答都是进城务工, 可见人口单向流动的严重性。

2.5.2 城市环境恶化, 新型城镇化还处于探索期

绿地面积、公园湿地、河流等自然的景观减少, 建筑扬尘、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污染不断加重, 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中的上层阶级开始关注环境优美且历史文化丰富的乡村。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在探索阶段。村落青壮年人口外流, 导致“空心村、留守村”不断增加, 累积的垃圾污染了村落原有的优美。而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农村则普遍缺少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文化, 导致形象千城一面, 风貌千篇一律的现象。公共设施长年失修, 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如图4)

2.5.3 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地辐射乡村, 乡村的历史风貌需要传承

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土地资源, 于是慢慢地吞噬附近的乡村。苏州在古时是被围墙围起来的, 只有四个进出的大门。而在围墙的外围统一称为乡村, 现如今苏州的面积则是古时的上百倍之多, 满城的高楼大厦特别是园区的出现很好地证实了城市在不断地吞噬乡村。

“千城一面”等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去考虑新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历史文化的众多问题。

3 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 整体传承与单体地标性保护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 传统乡村占大多数面积, 以往的乡村保护都集中在典型历史文化古村落。因此, 抓住传统乡村保护的历史文化谱系本质是我们的保护重点, 而不是单一局部的机械保留, 我们应注重强化整体乡村空间组织的文脉延续, 加强不同历史时期街区、人居以及整体空间肌理的延续与保护, 维持原有的地貌, 来更好地保存不同时期乡村的历史风貌和经济社会空间结构。 (如图5)

3.2 小村落“变轨”组成中心镇

新型城镇化中普遍“做大”, 虽然在土地的利用上比较合理但是导致“千城一面”的局势, 乡村历史风貌逐渐消失。苏南地区的乡村大多都是几个小村组合在一起分布在各地, 小村组成大村的时候在自然肌理、邻里关系、历史风貌等相对好处理。这样的模式下小村落的关系依然如旧只是在一个大的形式下一起生活, 也增加了相邻文化的碰撞为以后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不是所有的文化被人工规划成一面。

3.3 传统肌理上的自然和谐延续

对于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保护不是原封不动的, 而是要强调对整体乡村特色文化的关注与延续, 更新、改善是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复原、改善, 以整合、优化生存空间环境, 使乡村空间肌理结构的历史文化与生态结构等系统得以延续与发展, 由传统到现代发展的过程上保持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特色。[4]

3.3.1 完善更新乡村肌理

人类的居住环境一直在不断地、自发地进行生长、变化, 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 宅院建筑是整体最主要的细胞, 而街巷便是主要的脉络。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更新过程中, 应在原有的空间肌理上进行完善更新, 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肌理的特色, 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调查问卷显示, 几乎没有村民在乡村建设中认可拆建的方式, 大部分村民比较认可续建、插入新建的方式。

如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石屋、砖屋、石街可以在巩固的基础上用维修的方式来改造, 一些乡村老街自然弯曲、尺度宜人、建筑错落有致, 完全可以保留, 另外再开辟新路以适应发展需求, 而不是采取拆房拓宽取直的方法, 使具有多年历史文化的乡村风貌被快速抹去。

3.3.2 突出乡村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

乡村历史风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体现,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是人类最接近大自然的居住地, 这种独特的乡土性形成了可识别的村落生活环境, 因此造就了独特的乡村空间肌理, 传统的空间肌理形态自然生动,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筑与风貌的共生, 产生了最丰富的民俗文化, 所体现的特征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新农村建设中, 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 更新完善原有的街巷肌理, 在尊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的基础上, 合理地改善传统建筑布局, 采用地方建筑材料, 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 为乡村提供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公共设施。

3.3.3 注重乡村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结合

乡村肌理在更新的同时应尊重原有空间肌理, 强化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之间的关联、和谐、共生, 强化自然肌理的更新过程, 注重乡村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进行完美的接轨。在传统乡村空间肌理中, 有很多重要节点使乡村肌理变得丰富而细腻。如乡村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场地、池塘等。这些节点在公共交往、生产生活场所等日常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更新完善建设中, 应在原有的传统节点体系上, 建立新的节点来适应现在生活的节奏。同时, 也应强化对原有的较完整的节点进行保护与更新, 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小品等手段营造空间景观氛围的手法来丰富乡村肌理的内涵, 既突出了地方应有的文化特色, 又展现了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新农村现代化的景象。在建筑的肌理上, 空间组合方面突出自然活泼的特点, 应避免采用行列式布置方式。同时新建建筑应采用地方建筑材料表现, 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建筑风格和延续地域特色文化, 使原乡村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统一。

在乡村更新完善建设中, 重视保护和利用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现有乡村建筑进行质量评价, 确定应保护、整饰、拆除的部分建筑, 注意保护原有乡村公共交往部分和空间整体格局。完善不影响整体布局、建筑质量较好的已建建筑, 而不是一味地大拆大建;整治或改造建筑质量尚好, 但建筑外观或材料与乡村整体环境有不适应的建筑;拆除质量较差或对乡村整体风貌有较大影响的建筑, 提高乡村整体居住环境质量。据调查问卷显示, 57.4%村民在心目中理想乡村形象中选择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现代发展理念, 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历史风貌乡村。[5]

3.4 乡村肌理保护和更新的实例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的新春村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乡村, 民居建筑分布肌理为典型的散点式, 布局自然、尺度亲切, 生态和谐, 乡土韵味浓郁。但经济落后, 住房功能不全、环境卫生条件差, 缺乏给水、排污以及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修整, 在新城镇化建设中, 新春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及经济的发展条件, 兼顾当地的风俗传统, 切实重视和保护乡村原有的特色, 创建特色新面貌家园。基于对乡村肌理的整体保护, 规划建设中着重保持其整体肌理发展模式, 保持地域的环境特色与乡土风貌。更新主要是对于新春村现代生活需求中公共设施、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出发, 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同时加深对新春村空间肌理中重要节点的详细设计, 其中规划主要选择了对乡村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中心、小游园进行重点详细设计。

新春村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对建筑现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乡村建筑肌理的更新提出合理方案, 对乡村发展阶段的生命周期制定近远期主要目标, 对于乡村设施建设注重实效, 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 不搞大拆大建;同时当地管理部门要坚持民主协商、以人为本, 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 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对于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改善, 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

4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飞速发展,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种种文化与文明的冲突问题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的理想越来越高, 穿梭于车水马龙的大都市, 慢慢发觉躯体的速度早已把灵魂远远抛在身后, 回头才发现传统的文化印记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快节奏生活中, 谁不想在享受物质文明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 还能守护着自己一片精神田园, 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 就让我们寻回精神文明世界里的文化, 不让物质文明将其淹没。

参考文献

[1]邢章萍, 张健.民居保护刻不容缓——访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J].经济, 2012 (04) .

[2]孟祥林.农村城镇化:国外实践与我国新型城乡形态发展设想[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10) .

[3]文剑钢, 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2013, 06:09-19.

[4]周美玉, 朱淑贻, 仇永佳.整合乡村肌理和城市肌理坚守与积淀城市特征[J].商场现代化, 2010 (11) .

苏南小城镇 篇7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今后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出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苏南模式”的发展历程也即将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

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 苏南地区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如何指导今后城镇的发展, 值得城市规划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 苏南地区目前面临的新形势

1.1 十八大明确我国将继续推进城镇化, 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 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2 中国城镇化方针导向不断演变, 新型城镇化新阶段小城镇地位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方针导向几经演变, 主要历经3次调整。改革开放初期重视小城市 (镇) 的作用, 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进入21世纪更强调大中城市的推动作用, 主张合理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适当发展城镇。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强调城乡统筹,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在中央受重视的程度显著提高。

1.3 生态文明、城乡统筹及美丽中国建设, 小城镇是重要的践行主体之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城乡统筹和美丽中国建设方面, 习总书记指出,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协同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使城镇与乡村建设相得益彰,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4 苏南地区城镇化发展进入高位稳定发展阶段, 半城镇化现象十分明显

苏南地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 它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综合实力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 其发展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目前, 苏南地区以27.38%的省域面积, 生活着超过40%的人口, 为全省贡献了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

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苏南地区凭借“苏南模式”快速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转变, 并推动着城镇化的高水平发展。2013年, 苏南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2%, 城镇化发展进入高位稳定发展阶段 (见图1) 。

基于多年来以乡镇工业发展为主体的“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储备着了一大批“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镇”的半城镇化人口, 奠定了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基础和就业城镇化的巨大潜力。

下阶段, 如何发展苏南地区小城镇, 将半城镇化人口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城镇人口, 将是提高苏南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释放内需、推动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对苏南地区小城镇在新时期的总体规划思考亦显得尤为重要。

1.5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2013年5月, 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江苏省第二个国家级战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正式获批。该规划明确了“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指出, 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合理分工, 让广大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共同繁荣。

2 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

苏南地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 也是江苏省乃至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30余年来, 其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不断发展升级, 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演变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1978年~1992年) ——农村城镇化

2.1.1 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过程, 推进农村城镇化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1978~1992年) , 苏南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加速了农村工业化进程, 以乡村就地城镇化为显著特征。该阶段苏南地区建立了以武进为代表的发展政府主导型乡镇的模式, 这个阶段“苏南模式”核心的发展力量是政府主导下的乡镇企业, 这个时期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每个市、县、乡镇、村, 政府主导建立了很多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占了半壁江山。在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对城乡人口和资源流动仍然限制的大框架下, 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制度条件下, 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苏南模式”, 即: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其实质是农民就地发展非农业产业, 此阶段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 “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是当时农村工业化的真实写照, 许多镇、村都有自己的工业园, 出现“一镇多园”的现象, 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经济强镇、强村。如当时武进县的湖塘、遥观、横山桥镇的五一村经济发展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

2.1.2 小城镇发展

此阶段, 小城镇发展的特征是, 由于受当时常熟县碧溪乡所推广的“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并得国家肯定的发展策略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地消化, 并且在农村工业化的推动和农民就地创业和转移就业的需求驱动下, 产生了“自己造城”现象, 形成了与工业化模式相适应的特色, 表现为以小城镇为主, 工业区和村落工业化多种形式并存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 同时也推进了改变传统的农村景观, 形成了与城市类似的景观形态, 农民私建房得到空前发展, 农民住房自建国以来得到了根本改善。

2.2 上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 (1992年~2000年) ——外向型经济大发展

2.2.1 经济发展——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推进整个区域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上世纪90年初至21世纪 (1992~2000) , 苏南地区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 推进整个区域开放型经济大发展。此阶段,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苏州为代表的接受上海、国外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1992年, 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及随后的上海浦东大开发, 全国的财力、人力进一步倾向于上海、江苏两个地区。原来就遇到困难的“苏南模式”更是遭到唾弃, 但是正是由于全面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开放环境, 尤其是浦东的开放开发, 使得具有地缘优势的苏南地区找到了发展的新希望。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 成为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转折点事件, 随着各类开发区的落成, 苏南地区小城镇吸引外资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苏南模式”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含义, 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2.2 小城镇发展

此阶段的小城镇发展以乡镇合并为重点, 村镇建设逐渐以镇区建设为主, 规划兴建许多乡镇工业园区与各类开发区相适应配套, 并且规划确定了以中心镇为代表的重点乡镇建设, 把分散在农村区域的乡镇企业逐渐向乡镇工业园区集中, 小城镇的镇区初具规模, 特别是一些中心镇建设迅猛。

2.3 进入新世纪 (2000年至今) ——私营经济发展

2.3.1 经济发展——私营、外资共同发力, 苏锡常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

21世纪以来 (2000年至今) , 苏南地区私营、外资共同发力, 打造苏锡常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 以及日本、美国、俄罗斯等经济主体的长期低迷, 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南带来了打击, 因而再次出现了“苏南模式”终结论。但是苏南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了“温州模式”, 利用前两个阶段的资本积累, 政府积极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从而出现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外资、个体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2.3.2 小城镇发展

此阶段小城镇发展的特征是普遍进行了新一轮乡镇合并, 新建了许多大规模的工业园区, 镇区规模不断壮大, 产业园区逐步完善, 各乡镇特色产业日趋成熟, 同时不断接受周边城市的技术、经济、产业辐射, 各乡镇城镇建设用地大批量增加。

2.4 新型城镇化对“苏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苏南模式”的第四阶段

“苏南模式”即将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就必须结合国内外的背景, 立足人多地少, 生态环境脆弱,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走一条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 必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转型,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小城镇发展也应适应经济转型, 在布局结构上、发展方向上、策略应其同步, 走可持续、生态优先的道路。其次, 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 优化以前“苏南模式”所确定的城镇布局, 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方式上走集约化的模式, 转变以前散、乱的结构模式。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向城乡经济一体化转变, 城乡统筹科学协调发展。

3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案例分析

苏南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 各自发展基础各有差异, 这些城镇按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分, 可以划分为三类: (1) 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小城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率达70%~80%。 (2) 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小城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城镇化率达50%~60%之间。 (3)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城镇化率在50%以下。按地域来分: (1) 特大城市边缘区近郊型的小城镇; (2) 特大城市边缘区相对独立的小城镇; (3) 远离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丘陵山区点状发展地区 (见图2) 。

作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再一次走在前列, 已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相关要求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做了一系列实践, 指导了苏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更好更快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苏南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1 江阴市新桥镇——特大城市外围地区, 工业化发展后期

3.1.1 主要特征

(1) 区域位置——特大城市边缘相对独立的小城镇

新桥镇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地理中心, 地处江阴市东南, 离无锡、江阴、常熟均为30余公里, 与张家港市区毗邻, 属特大城市外围地区相对独立的小城镇 (见图3) 。

(2) 人口经济——城镇化率较高

总人口约6万, 城镇人口近5万, 城镇化率达80%, 外来人口占60%, 其中户籍人口2.4万。2012年, 新桥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49亿元, 可比价增长7.8%;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89亿元, 人均产出、人均创利继续位居江阴市第一名,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3) 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形成了以毛纺服装为龙头, 生物医药、光伏太阳能、生态农林、房产开发、热能电力、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新格局。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 全镇92%的农田实现了规模经营, 初步形成了以阳光生态农林为主体, 海澜农庄、海馨园艺、神龙生态为辅翼的万亩生态观光带, 一三产业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4) 城镇建设

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 倾力打造花园城镇, 致力实现均衡发展, 全力建设美好新桥, 先后建成新桥花园、康宁小区、蕾下花园、新都苑、格林小镇、东方花园等120余万平方米的高档安置小区, 绿园、康定、黄河三大社区睦邻中心、大振河水景公园、民乐广场、小太阳成长乐园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建成投用, 城镇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3.1.2 规划主要理念

(1) 区域层面:片区发展模式

为统筹城乡发展资源, 协调乡镇间发展思路, 江阴市从多年前开始探索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以下的片区发展模式, 将多个乡镇作为一个发展片区统一编制片区总体规划, 以替代每个镇编制的总体规划, 从规划层面实现空间资源在市域层面的整合, 优化各类资源配置, 促进生态环境体的整体改善, 塑造特色鲜明的城乡景观空间, 形成边界相对清晰的“都市组团”和“都市绿郊”两类高品质空间。

(2) 自身层面:城乡一体模式

新桥镇位于城南片区, 总体规划以“片区”规划为依据, 在片区发展指引下, 新桥镇围绕建设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引领区、民生发展的样板区的部署要求, 全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区建设。编制了《江阴市新桥镇总体规划》。

(1) “四个新桥”规划总体目标

一是实力新桥。至2014年,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 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3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

二是宜居新桥, 完成“三集中”建设, 建成四个社区, 打开“一体两翼”格局, 创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形成“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环境。

三是文化新桥, 壮大文化产业, 丰富文化底蘊, 形成以服装文化、马文化、水文化、生态文化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环境, 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是幸福新桥, 至2014年, 农民人均收入突破3.6万元, 村级经济有效收入较2011年增长50%, 完成村社合一改革, 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2) “五个三”重点工程

一是完成三个集中, 人口向镇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二是实现三类提升, 提升老小区、老村庄、老镇区。

三是实施三大项目, 完善水系、绿化、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 建好道路、桥梁、管网等城镇配套设施, 做靓南北两翼威尔顿小镇、欧若亚小镇。

四是打造三个高地, 即产业高地、人才高地、资本高地, 形成新桥人才与产业、实业与资本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五是创新三项机制, 即强村富民机制、社会管理和村社合一机制。

3.2 江阴市璜土镇——特大城市边缘区近郊型

3.2.1 主要特征

(1) 区域位置——特大城市边缘区近郊

江阴市璜土镇北枕长江, 西、南分别与常州市的新北区与天宁区接壤, 是沪宁经济走廊与沿江经济走廊中段的重要节点。璜土镇兼具江阴“外围发展极核”和常州“都市辐射区”的双重地位, 甚至显示出更加亲常州的特性 (见图4) 。

(2) 人口经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71.8亿元, 人均12.54万元 (约合2万美元/人) , 财政收入11.27亿元, 三产比重为4:50:46, 一产特色鲜明, 工业经济实力雄厚、服务经济地位逐步显现。

(3) 产业发展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分布在镇区南北两端, 显示出沿江开发与公路经济并重的空间布局特征, 主要以化工、机械、电子、新材料为主。近年来, 璜土镇经济增速迅猛, 特别在招商方面取得一系列喜人成就, 工业投资与到位注册外资均列江阴市第一位。

(4) 城镇建设

(1) 北部连绵成片

璜土镇北部沿江工业园及石庄生活区与常州市新北区工业园及圩塘集镇区连片发展。

(2) 西南部融为一体

璜土镇西侧紧密围绕龙虎塘道口与常澄路沿线发展, 新建的居住区 (如龙城福地、百兴澜庭、米兰阳光) 与常州市恐龙园板块融为一体, 形成独具特色的“跨界楼盘”。

(3) 路网四通八达

现状镇域内已经形成“四横一纵”道路网骨架 (芙蓉大道、常澄路、港城大道、滨江西路、扬子江路) , 主要道路连接几大组团。镇内部联系道路有待改造, 完善镇内部次支路系统 (见图5) 。

3.2.2 规划理念——区域融合, 产城一体, 特色农庄

《江阴市璜土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 在“打造江阴现代靓丽西大门、创建无锡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区”机遇下, 璜土镇未来跨越发展的方向一在区域融合, 二在城乡统筹。

(1) 区域融合战略

(1) 功能融合

西融:向西与常州北部新城共融发展。南进:无缝衔接恐龙园—东经120板块, 共建沪宁线上的特色功能区。东联:与临港街道联动发展, 承接其居住等服务功能。北优:加快园区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工业腾飞。以两横一纵轴线串联区域重要功能板块。

(2) 产业融合

重点关注沿江产业的变化, 避免过度竞争, 加强区域分工与一体化协作机制, 形成产业联盟, 同时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拉动作用。

(3) 交通融合

路网一体:在主干道一体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区域城市次干道、支路的线型与断面衔接。

水陆联动:扬子江路作为连接璜土镇长江港口与高速公路道口的重要通道, 通过控制开口、增加辅道等形式, 进一步提高其快速化通行能力。

公共交通一体:与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积极衔接。探索与常州公交一体化机制, 重点关注常州市快速公交线的延伸。

(4) 环境融合

控制保护开敞生态空间, 整治、梳理河网水系, 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开敞空间格局。

(2) 城乡统筹战略

(1) 发展都市经济, 夯实城乡统筹基础

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形成临港石化产业园、临港工程装备产业园、临港机械装备产业园C区三大工业园区及临港石化物流园。重点打造化工新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2) 培育都市田园, 实现城乡融合

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都市田园:以水乡风貌突出、文化底蕴深厚、一产特色鲜明为目标, 形成“南城北园三村”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塑造都市门户, 凸显城乡统筹魅力。

放大跨界楼盘效应:打造“常州后花园”, 塑造具有强烈识别性的特色空间。

发挥区域商务活力:引入大型商贸商务项目, 培育企业总部和中介服务。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依托璜石湖, 大力发展婚庆产业、创意办公。

共建商贸物流中心:围绕青洋路高速道口, 积极引入奥特莱斯、宜家等特色市场, 与常州合力打造沪宁线上商贸物流节点 (见图6) 。

(3) 完善都市服务, 优化城乡统筹品质

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 均质均优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市级) —镇级—社区级 (乡村+城市社区) , 建立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给排水、网络、供电、燃气、公交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确定因地制宜、分级分类配置标准。强调不同设施间的统筹布局。

都市品质引导:引入高端项目品牌和高品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

3.3 溧阳市竹箦镇——远离特大城市相对独立, 点状发展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

3.3.1 主要特征

(1) 区域位置——远离特大城市, 相对独立的点状发展地区

地处溧阳市北部地区, 位于宁杭经济发展带, 同时受南京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辐射。溧阳、金坛、句容三市交界之地, 东邻别桥镇, 南连溧阳市市区、南渡镇, 西与上兴镇毗邻, 北与句容市天王镇、金坛市薛埠镇接壤。镇区距溧阳市城区约20.8公里 (见图7) 。

(2) 人口经济——经济欠发达地区

竹箦镇镇域总面积183.6平方公里, 现状城乡建设用地13.2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6.5万人,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17.1亿元, 其中:二产7.8亿元, 三产业6.5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542元, 处于工业化中期, 经济欠发达地区。

(3) 产业发展

一产:南部以水产为特色, 中部以畜牧种植为主, 北部以苗木为主。主要特色农产品包括茶叶、风鹅、水产等。

二产:形成以工程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化工三大支柱产业, 轻纺、汽配、电子、活性炭等多行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产: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2年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

(4) 发展资源

历史悠久:三千年前属西周吴国都城之地。北宋年间便是溧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量历史资源散布于全镇, 其中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环境优越:南部河网交织, 水库塘坝众多, 北部冈峦起伏, 从南到北, 可见水网圩区—平原—丘陵地形。

(5) 面临挑战

城镇发展逐渐边缘化, 偏离区域主要发展轴线和重点发展区域。缺乏高等级贯穿性道路, 与区域发展核心和主要发展廊道间的联系不强。

与周边乡镇相比, 总体而言处于靠后地位, 规模企业、龙头企业相对偏少, 带动力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低, 产业链较短, 品牌优势尚未建立

内部资源尚未完全整合, 镇域内有多个行政主体 (瓦屋山林场、常州监狱) , 资源优势未完全发挥, 村庄布局零散, 规模偏小。

镇区规模偏小, 中心不显, 能级不高, 高等级商业服务设施缺乏, 未能发挥集聚带动能力。

3.3.2 规划理念

(1) 目标定位

以“特色化、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为标识树立竹箦标杆;结合生态环境资源, 将竹箦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与现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地, 从区域角度定位竹箦, 以溧阳科技园为依托, 实现竹箦产业的科技引领, 转型突围。

总体目标:兼具现代城乡品质和诗意田园生活的新型田园城镇。

功能定位:新兴文化旅游地, 现代科技产业区, 田园休闲示范城。

(2) 总体策略

(1) 区域层面:区域联动、特色突围

与苏南地区:打通区域通道建设, 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与常州市域:从点状地区到卫星城镇, 打造发展平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与周边乡镇:一体化协作发展、特色化突围, 以健康体验、田园休闲彰显区域旅游坐标, 以科技健康定位竹箦产业坐标。

镇域层面:极核化、片区化、差异化。

引导人口从乡村向城镇集聚, 从外围向中心集聚, 迅速形成发展核心, 提升城镇规模, 提升综合竞争力。

依托发展资源, 形成片区化、差异化的发展导向, 构建乡村地区发展核心, 引领片区发展 (见图8) 。

(2) 镇村层面:产业、旅游、城镇、乡村一体化发展

前马片区:产城一体, 前马打造为科技园服务中心。

竹箦镇区:产业、旅游服务、城镇的一体化发展, 提升镇区品质。

常州监狱:人口逐步向镇区、市区转移, 打造特色旅游服务中心。

乡村地区:引导村庄的特色化主题化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和加工业, 提升乡村发展质量。

(3) 镇区层面:镇区提质升级策略

山水入城, 文化提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标识节点, 打造山水、城镇、田园交相辉映的田园城镇。完善服务, 极核发展:按照中小城市标准配置各种配套服务设施, 吸引区域人口集聚, 扩张规模, 以城镇化实现现代化引入高等级设施:提升竹箦影响力与服务能级。分区引导:采用组团化空间布局, 划分不同发展片区, 采取不同引导措施。

(3) 空间规划

(1) 交通规划

规划目标: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 打造区域交通高地。

新建S341、S265, 构建区域发展轴线, 打造区域发展轴线, 强化茅山山脉东部旅游通道, 围绕瓦屋山站建设接待中心。

内部加强重要节点联系, 北部按照山地特征规划成网, 中部和南部核心成环形放射, 建成旅游通道, 连接镇域主要旅游资源。

(2) 产业规划

规划目标:抓住溧阳科技园机遇, 以“特色+科技”为主题, 打造区域产业高地。

第一产业:政府集体引导, 以家庭农庄为平台, 实现产业化、特色化, 形成北部林木区、中部现代农业区、南部水产区三大农业片区。

第二产业:依托园区, 高实现效集聚、科技引领。镇区工业集中区强调产业转移, 保留部分都市产业, 南部工业集中区与南侧中关村联动发展, 以高端装备制造、输变电、新材料为主。

第三产业:特色配套+提升能级, 形成三个服务中心加三个特色服务点的服务体系 (见图9) 。

(3) 城乡统筹规划

规划目标: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

通过发放调研表格和深度访谈, 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及乡村现状。

以新型农村社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镇形成“一主一次十一点”, 构建“镇级—社区级”两级服务设施体系, 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全覆盖。

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主题化引导, 形成3个商业带动型社区、4个农业休闲型, 4个文化主导型社区。

(4) 旅游规划

规划目标:具有国家影响力的, 大江南地区知名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旅游特色分区:以“生态+文化+田园”为导向, 形成四大片的旅游总体格局:水西村红色文化体验区、瓦屋山山水文化民宿体验区、监狱警示文化体验区、田园乡村体验区。

特色化发展指引:针对每个旅游片区, 从其自身条件和发展趋势出发, 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引导。

旅游支撑体系:构建完善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服务体系。

(5) 基础设施规划

从区域协调、内部统筹角度, 构建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环卫、邮政、电信、广电、消防、防洪等设施体系。

(6) 镇区规划

镇区向西向南发展, 以北山河和竹箦河为文脉, 构筑茅山—瓦屋山区域旅游集散核心, 溧阳北山地区商业服务核心。

规划形成“双核、双轴、一环、五区”空间结构。形成老镇居住片区、新镇居住片区、东南生活片区、生态示范区、西南工业片五大片区, 并对每个片区提出相应的规划思路和目标。

点环相扣, 聚线成网, 规划形成“四园八廊六点”绿化景观结构。

将镇区划分为四个基层社区, 并确定社区服务中心规模等级。

近期从发展需求角度出发, 完善提升城镇区域职能, 转型优化镇区产业布局, 落实近期项目建设用地。

3.4 南京市汤泉镇——特大城市外围地区, 点状发展地区

3.4.1 汤泉镇概况

(1) 区域位置——特大城市外围地区

汤泉镇 (街道) 位于浦口区西北, 距南京市约30公里, 距中心城区约15公里, 与南京禄口机场和津浦铁路永宁火车站分别相距70公里、9公里。东与永宁镇接壤, 南依老山山脉, 西与星甸镇毗邻, 北与安徽滁州市隔河相望。宁合高速公路穿过南部, 是南京市和江苏省通往安徽的主要通道之一 (见图10) 。

(2) 发展优势

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汤泉镇 (街道) 内有“十里温泉带”, 有温泉和冷泉, 温泉泉水温度适宜。境内山、水、林交错, 生态环境和景观条件优越;具有多处文化遗址, 人文资源丰富。为汤泉镇 (街道) 发展旅游业创了良好的基础 (见图11) 。

交通优势:长江三桥的开通, 宁淮高速公路的建设, 在建的纬七路过江通道, 长江大桥收费站的撤除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 拉近了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 扩大了辐射吸引范围。

3.4.1 规划理念

(1) 目标定位

以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 以温泉休闲、花木花卉为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是南京市浦口区北部地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全国重点中心城镇。

(2) 规划思路

(1) 区域协调发展

与南京市“三城九镇”郊县重点城镇发展战略相协调, 与“一山三泉”区域旅游规划相协调, 与老山北部的周边城镇在空间上一体化协调发展;镇域层面强调空间集聚、协调分工、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生态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社会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优化镇域土地资源的配置, 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与规划, 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 进一步完善镇域基础设施, 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和优质生活环境, 促进城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市场导向

从汤泉镇 (街道) 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结合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规划目标。

(4) 资源整合

对区域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构筑功能明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一致的镇域空间布局, 做到城镇内部各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衔接、有序运作, 同时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5) 创新发展

在整个规划过程中, 从规划技术、规划思路到规划成果全面贯彻创新性原则, 结合汤泉镇 (街道) 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色景观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工业和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形成地方独特优势, 增强城镇对外竞争力和吸引力。

(6) 地方特色

结合汤泉镇 (街道) 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色景观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形成地方独特优势, 增强城镇对外竞争力和吸引力。

(7) 引导建设

强调城市设计对镇区空间的发展引导和近期建设分期规划引导整个镇域近几年的开发建设。

(3) 总体策略

(1) 集约化战略:提高土地产出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 集约利用土地。

(2) 优势化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3) 差异化战略:在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 与汤山及南京、安徽等周边城镇形成差异化竞争, 错位发展。

(4) 一体化战略:形成苗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以特色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 拉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5) 可持续化战略:善用资源, 对区域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构筑功能明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一致的村庄空间布局,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空间布局结构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潜力, 架构“带状和若干不同旅游主题组团”的城镇空间框架。

“带状”:由一条生态防护功能带和三条旅游功能带构成。一条生态防护功能带分别由中部沿交通走廊的生态防护功能带, 三条旅游功能带是指北部的沿滁河湿地、农业休闲旅游带, 南部的沿十里温泉带的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带, 老山北坡的沿老山北坡的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带组成。

“若干不同旅游主题组团”:指在“三条旅游功能带”中, 结合村庄布局规划, 构建有一定规模、不同主题、满足不同层面需求的主题景区 (见图12) 。

(5) 村庄布局规划

按照1~1.5km左右的耕作半径规划居民点, 根据汤泉镇 (街道) 实际地形和用地条件, 丘陵圩区的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按800人左右集聚,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按600人左右集聚。根据以上布局的原则, 汤泉全镇 (包括汤泉农场) 规划农村居民点12个。

4 苏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创新理念

4.1 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4.1.1 正确合理确定城镇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苏南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 各自发展基础各有差异, 在各级城镇体系中能级、区域分工亦有不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基于空间结构、按照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区位差异, 划定四大空间分区, 即东部城镇密集地区、西部城镇密集地区、中南部点状发展地区、环太湖点状发展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和点状发展地区的城镇在空间、产业、设施等各方面发展引导各有不同。

对于具体某个城镇而言, 其发展定位不但要基于自身基础、满足自己发展诉求, 更要与上位规划要求进行衔接, 处理自身与其他城镇的发展关系, 把握自己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苏南地区具体来说分三类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来分析。

第一类是特大城市边缘区近郊型小城镇, 此类城镇地理位置优越, 其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存在着环境容量较差, 城镇建设用地“碎化”, 发展空间不足等普遍问题, 这类城镇未来随着城市外延与城市中心城区融合协调发展, 其功能定位应从为整个城市服务的前提目标出发,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其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例如:江阴市璜土镇, 紧靠常州新北区, 其西南城战建设用地与常州市天宁区、新北区连片发展。未来的发展目标确立为依托常州、服务常州, 接轨常州;功能定位为江阴新花桥、璜土新市镇 (见图13) 。

第二类是特大城市边缘区外围地区相对独立城镇。这类城镇远离主城区, 发展相对较为独立, 发展基础和潜力较大, 未来能有效吸引城市外围乡村的人口向此类小城镇集聚, 其中发展前景较好的将成为重点中心镇, 其功能定位应从大区域、大范围考虑, 从整个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前提下考虑, 综合分析其在整个范围内的功能定位。例如:常州市的湟里镇位于常州市西南部, 距中心城区近20公里, 其功能定位为商埠古镇、滨水小城、工贸重镇, 发展目标为文化多元、景观多维、产业多赢的常金宜三市边界的综合型小城市。南京市的汤泉镇, 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北部, 紧靠国家级森林公园, 功能定位确定为南京市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全国重点中心镇, 以温泉休闲、花木花卉为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见图14) 。

第三类是远离特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丘陵山区点状发展的小城镇。此类小城镇发展基础相当较为薄弱,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其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在推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作用。此类城镇应综合分析其现状资源, 考虑其与先进地区错位发展、跨越发展的策略。例如:溧阳市的竹簀镇, 位于苏南地区茅山区域, 镇区距离溧阳市城区25公里,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综合分析其发展因素, 功能定位为兼具现代城乡品质和诗意田园生活的新型田园城镇 (见图15) 。

4.1.2 注重城镇人口的集聚, 规划布局以产城一体的模式, 促进城镇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产城一体, 即将产业、居住、服务等功能融合为一体。城镇发展以产业为支撑, 防止“空心化”, 产业发展以城镇为依托, 防止“孤岛化”。

城是地域的概念, 产是指产业的集聚空间,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人口集中之地, 是城市资源要素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重要载体。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 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互关联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产业不光是指第二产业, 同时也包括第一、第三产业, 即三产联动发展。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 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没有产业, 小城镇就缺乏生机和活力, 城镇人口就不能得到有效集聚。没有城镇, 产业发展就变成难以为继的空城或工业孤岛, 落入“有城无业, 有业无城”的窘境。

产业发展与城镇功能空间融合是产城一体的重要体现。从产业空心化到经济社会综合体, 实现政治经济、生态人口、文化和空间的多向融合, 丰富小城镇的内涵和多元价值。“产城一体”是提升能级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小城镇空间组织方式。

“产城一体”是一种新理念, 苏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实现的路径也不一样, 应不拘一格。经济发达地区, 是以推动空间整合与功能融合为主。例如:江阴市的璜土镇, 整个镇域范围内, 港城大道以北, 按照职住平衡的原则, 依托化原石庄镇区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 促进融合三个产业园区与石庄镇区一体发展。港城大道以南, 接轨常州城区, 借势高速道口, 促进一产、三产联动发展, 以生态观光农业、养老产业、商务服务与居住功能的融为一体。经济欠发达地区, 应充分利用现有较好的资源, 合理开发, 合理利用。第一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为主, 第二产业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结合, 以产业发展来带动小城镇的跨越发展, 实现“就地城镇化”的目标。例如:溧阳市的竹箦镇, 规划第一产业农业规模化, 全产业发展以一三、二三产业联动的模式来带动城镇的发展 (见图16、图17) 。

4.1.3 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生态品质、文化传承需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导向

小城镇的发展壮大必然以经济繁荣为基础, 虽然苏南小城镇整体上已具备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但也普遍存在乡镇工业分散、资源能耗高等问题。随着国内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立足优势就在于相对更好环境品质和历史文化发展的意蕴。

新型城镇化关于城镇建设质量化、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需在空间层面予以基本保障。总体规划不仅要强化对小城镇产业、生活、生态空间三者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 还需强化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 避免城镇化建设对小城镇发展痕迹、文化底蕴的破坏。

总体来说, 小城镇总体规划应综合协调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产城一体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两者与生态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传承之间冲突。

4.2 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创新理念

4.2.1 对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资源对小城镇而言是对指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为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等, 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财富。以往编制小城镇规划时, 对自然资源考虑分析得较多。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求对小城镇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其中, 特别要求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考虑。自然资源以严格保护为主, 着重考虑生态环境容量的承载度, 先行测算小城镇的环境容量承载程度, 再确定城镇人口及城镇用地规模, 坚持可持续发展。对社会资源也应该充分利用、合理利用。

例如, 江阴市璜土镇充分利用紧靠常州市高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常州市高新区较为发达的社会经济资源, 发展策略为确定为借势常州、服务常州、接轨常州、融入常州、服务苏南、面向全国。溧阳市的竹箦镇充分利用现有较为丰富的资源, 综合利用, 发展旅游、养生旅游产业, 同时对山体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进行, 规划同时对景区的开放程度进行控制引导。

4.2.2 特色化、差别化发展

苏南地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现状也不相同,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貌。小城镇的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空间结构, 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范围, 避免把小城镇与城市建成一样, 丧失小城镇独特的地域风貌特点。

例如, 江阴市的新桥镇, 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规划城镇风貌以原有两大产业, 阳光、海澜集团为基础, 打造独具魅力的“欧洲小镇”, 以工业旅游为纽带贯穿整个镇区的风貌塑造, 以打造本身的独特的特色, 与其他镇差别化发展。

4.2.3 规划建设必须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与品质为前提

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差别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设施, 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要求做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未来小城镇应加强在教育、医疗、就业、文化、交通、养老等方面的城镇功能的完善, 加强对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引导, 以达到提高城镇化质量、品质的目的。

例如, 竹箦镇修编的总体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设施进行了详细划定, 江阴市新桥镇在现有较好的基础上对现有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提升完善等 (见表1) 。

苏南地区目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 小城镇目前进入了新的一轮修编阶段, 必须以新的思路、创新的理念来指导今后城镇的发展。 (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摘要:本文剖析了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回顾了“苏南模式”以前走过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 对苏南地区中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根据不同地区的案例提出了苏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及新的理念。

苏南小城镇 篇8

一、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差距的现状

(一) 整体发展状况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苏南地区城市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也在此时得到优化, 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苏北地区农业较为发达, 人口增长较快, 使得苏北工业发展较为缓慢, 经济逐渐落后于苏南地区。数据显示苏北总体城镇化水平也较苏南地区低。

就早期而言, 苏北占地面积是苏南地区的近两倍, 人口比重也比苏南地区高了10个百分比, 然而城镇化水平却相差了整整24个百分点。经过十年, 据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 在2013年, 整个苏南地区的城镇化率为73.7%, 而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仅为56.1%。低于苏南地区17.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差距虽然缩小了, 但是仍然明显存在。

(二) 城镇化水平比较

1. 苏州、宿迁呈现“两极分化”。

苏州历来是富庶之地,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江苏13市中最高。苏州因为其有目众睹的繁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及外来人才, 导致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拥挤的人口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生活及环境发展水平没有那么理想, 但仍然掩盖不了其为江苏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的事实。

宿迁的“两极分化”则与苏州正好相反, 城市生活、环境发展水平都处于第一, 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倒数第一, 决定了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中的垫底位置。因此,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

2.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位列前茅。

南京、无锡、常州, 这些城市的“两极分化”虽然没有苏州那么明显, 但从各项综合因素来看, 这四个城市分别位列1到4的城镇化水平排名。

3. 宿迁、连云港、淮安、徐州等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落后。

这些城市的环境、生活水平都比较高, 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了苏南城市一大截, 关键性的局部影响并最终决定了整体。

4. 经济水平决定了城镇化水平。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例如苏州、无锡、常州, 尽管其他两项指标不高, 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使得这些城市在最后用高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自己城镇化水平的优先地位。

二、苏北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基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拉动是形成我国城镇化省级差异的根本因素。从经济基础上来看, 苏南地区相对于苏北来说, 经济发达, 城镇密集, 各项社会基础措施相对完善, 城市群发育良好, 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 在苏南地区政府实行的是城镇化的道路, 政府鼓励农民自己发展乡镇企业自给自足, 在此基础上再自己转移自己。反观之, 苏北乡镇企业不发达, 城镇化的进程起步又比苏南晚一大截, 导致其城镇化水平低,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 带动不了周围的地区, 从而形成差距。

(二) 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

交通越是便利的城市地区, 城镇化水平发展的越快。苏南地区, 由于拥有优越的铁路以及水路交通条件, 货物流动速度较快, 经济发展更快。例如苏州, 由于其位于大运河岸边, 因此一直都是繁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 苏南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迅猛发展, 远远高于苏北相关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紧紧依附京沪线, 发展更有了依托。反之, 苏北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制约其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又一因素。

(三) 产业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还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差异, 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农业, 剩余劳动力向各非产业部门转移, 第二、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越高, 城镇化水平越高。苏南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 现阶段属于服务业越来越重要的后工业化社会, 能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 因此城镇化水平处于优越的位置。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据重要位置, 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落后于苏南地区, 因此城镇化水平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苏南地区存在差异。[3]

(四) 城市“先头”力量带动———都市圈发展的差异

苏南地理位置优越, 历来富庶。苏南紧靠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巨大的商业贸易城市而拉动苏南发展。苏南本身还拥有南京这个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 城市“先头”力量富足, 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苏北在南宋以前, 几度繁华, 曾为富庶之地, 但在南宋黄河夺淮以后洪水灾害频发, 经济文化发展开始落后于江南地区, 缺少类似苏南的优异条件以及“龙头”, 缺乏带动的力量。例如徐州都市圈, 存在着中心地位不强, 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量较弱等问题。苏北城市尚处在低水平的集聚发展阶段, 地区之间的帮扶主要局限于各自行政区所辖范围内, 跨越地域的影响较小, 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差异明显。

(五) 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苏南人民思想活跃开放, 拥有创新的精神, 苏南的人民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 从而盈利意识、发展意识会更胜一筹, 会利用休闲时间不断实践, 把握机会, 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素质及文化修养。苏南地区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弄潮儿, 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优秀的新思想。

苏北人民思想比较保守, 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人民缺乏创新意识, 致使收入单一, 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苏北地区许多学有所成的人不甘心呆在自己家乡, 不少人离开家乡来到苏南或者其他城市打拼, 甚至在其他城市定居, 导致苏北人才流失。

从另一方面来说, 苏南的吴文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容易形成产业优势, 容易优势互补, 在城市的文化经营上可以烘托制造效应。在苏北, 很多乡镇之间语言不通, 文化的严重隔阂使得交流沟通不便, 难以进行优势互补。

三、提升苏北城镇化水平的对策

(一) 通过思想宣传, 改变苏北人民观念

苏北人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使得我国部分现代化的国策难以全面实行。以计划生育为例, 在苏北的农村地区, 许多家庭都不止一个子女, 这造成了家庭的严重负担, 经济难以周转, 收入差距与苏南地区拉大。因此, 一方面生育政策急需在苏北大力全面贯彻;另一方面, 政府应针对苏北地区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民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 加大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宣传动员, 例如举行专题研讨会等等, 从而改变苏北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 树立苏北人民竞争意识, 使更多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能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及城镇化水平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 政府也应鼓励苏南的一些优秀人才前往苏北地区, 为江苏省的整体协调发展添砖加瓦。

(二) 优化产业结构

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 因此, 城镇化水平提高是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

苏南地区空间逐渐拥挤, 在过去发展了数量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苏, 乃至全中国, 在过去的时间里劳动力价格便宜, 国外投资商纷纷跑向中国,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自己增添更多的利润, 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遍布的必然原因。近些年来, 苏南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 人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伴随着的是工资成本的上升。[4]因此, 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便下降了。所以, 苏南必须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利用创新意识发展高新技术, 不断发展优势产业, 推动规模经济, 提升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 让苏南在原有的优势上更上一层楼。

就苏北而言, 要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业产业, 加大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还可以借连云港位于港口的这个优势, 以及徐州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优势, 使之形成一个产业群, 同时发展外向型农业。[5]在连云港的港口要建设一个方便与外界运输的大港,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产业群。

(三) 加大物流体系的建设

对于苏北地区而言, 加大物流的注入是其实现与苏南地区缩小城镇化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 特别是, 形成一个建设综合物流的交通运输机制, [6]将要以淮安为中心的高铁网, 将对苏北起到明显的推进作用。

(四) 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 有效利用外来资金

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投资的推动, 但是同时, 因为对外资的依赖, 很多利润都被外商带走, 尤其是这些年来, 外资尽管在快速增长, 可是效益却未能快速增长。由此可见, 苏南地区的问题主要在于要从“引资”转向“选资”, 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苏南地区人才充足且优秀的优势。

苏北地区这些年面临着外资加快发展的趋势, 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好外资的准入标准, 以防为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 实事求是, 结合苏北的各项实际情况, 顾全大局;发挥后发优势, 吸取苏南在对外开放中的经验以及教训, 不断发展自身。

(五) 南北互动, 协同发展

由于在苏北地区经济落后于苏南, 导致城镇化水平也较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 需要苏南地区发挥自己的优势, 帮扶苏北地区, 南北互动是较为显著的方法。例如苏州建立先进村结对帮扶宿迁经济薄弱村, 实施合作项目, 吸纳经济薄弱村劳动力就业, 有力促进了宿迁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其次, 还可从全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一体化的角度协同苏南苏北的发展, 把江苏的经济融入到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增长优势。例如, 浙江的湖州与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携手开发太湖旅游资源从而创造一个太湖大旅游的时代, 使得苏南苏北的协调发展, 在一个新的格局下寻找支撑点。最后, 要改变单一协调模式, 深化协同发展的内涵。[7]苏南不能进行单一的资金扶持, 而应与苏北地区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 使得两个地区利益捆绑、资源共享,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力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J].浙江社会科学, 2010 (12) :18-22.

[2]沈正平, 罗守贯.工业化与苏北大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 2007 (10) :23-26.

[3]谢毅, 汪独友, 曹林峰.苏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 2009 (5) :34-39.

[4]曹林峰.江苏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 2014 (5) :53-58.

[5]魏红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4 (22) :34-38.

[6]范文国.加快苏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1) :22-24.

上一篇:儿科护理实训下一篇:卫星传输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