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小城镇

2024-09-26

近郊小城镇(精选6篇)

近郊小城镇 篇1

1 近郊小城镇对大都市区的意义

根据世界范围城镇化的经验, 在基本完成人口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城市单向聚集的过程后, 城镇化将逐渐呈现“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态势, 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 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主要方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不仅中心城市将继续发挥大都市区经济核心的作用, 大都市区近郊城镇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整个都市区的空间质量与发展进程。

职能上, 近郊小城镇与大都市的产业和功能保持有长期密切的关系, 在提供农产品供应、工业生产链下游供给等方面始终是大都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大都市区产业发展区域集群化和链条化的趋势下, 郊区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分担大都市外溢功能、强化中心城市服务职能, 促进大都市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空间上, 近郊小城镇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大都市, 交通条件普遍较好, 设施水平和发展意识较高, 与大都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往频繁, 因此可作为传递城市辐射的中继站, 成为大都市未来拓展的潜在空间和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本上, 近郊小城镇位于大都市发展腹地, 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发展成本较低, 在吸纳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大都市交通和住房压力等方面,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近郊小城镇是降低大都市区发展成本、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色上, 近郊小城镇是大都市外围重要的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空间, 普遍环境品质较高, 地方和传统文化传承较好, 是维系大都市生态环境品质和文化特色、缓解污染和释放发展压力的绿色屏障。

因此, 积极探讨近郊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对于中国当前发展阶段有效发挥大都市区在城镇群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 促进健康城镇化具有十分迫切和现实的意义。

2 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大都市区化的趋势下, 近郊小城镇不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2.1 空间低效

在以往偏重中心城市、忽视城郊乡村的发展状态下, 小城镇具有缓慢、低速的发展惯性, 表现为建设模式粗放、土地使用不集约、城镇环境品质不佳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现象, 其内在原因为缺乏有效的空间规划和管理手段, 城镇整体发展效率低下。

以西集镇为例, 2000年前后, 在北京市乡镇撤并的方针下, 原西集镇、郎府乡合并为新西集镇, 实现管理层面的一体化。但辖区内同时存在两处中心区的现象并未得到重视, 镇政府依然将主要办公和服务机构分设于两片, 始终没有明确城镇空间的发展重心, 分散了原本薄弱的城镇发展动力, 使两片仅维持低水平的“村庄簇群”状态, 无法达到一般镇中心区标准, 同时增加了镇政府的管理开支和时间消耗。

2.2 特色丧失

小城镇在大都市区产业链条中处于末端和弱势, 往往对移入产业类型难以选择。以城市本位主义和经济利益为目标, 许多从大都市转移到小城镇的项目, 常常存在污染环境和资源消耗等问题。如果小城镇仅从提振城镇经济实力出发, 缺乏对本地生态、文化特色和公共利益的重视, 造成准入门槛或管控手段缺失, 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社会冲击, 给城镇长远发展造成新的障碍。

2.3 盲目建设

合理预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脱离对区域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的必要审视, 小城镇难以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在20世纪90年代乡镇工业发展热潮中原西集镇期望通过开辟工业园促进城镇经济提升。由于对拟定选线的京沈高速公路缺乏必要了解, 镇政府将工业园布局在镇区远离规划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一隅, 园区因缺乏交通优势和后续扩展空间很快难以维系, 反之加剧了城镇空间整合的难度 (见图1) 。

2.4 外因多变

影响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发展的外部因素较多, 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北京市为例, 郊区轨道线网的规划和调整, 机场、快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 中心城市传统功能的提级和外溢, 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联动决策等均有可能对某些近郊地区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小城镇发展机遇的多寡、速度的快慢, 往往不仅取决于小城镇自身的思路与设想, 而更多地取决于所在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3 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规划编制的技术重点

因此, 如何合理判断自身条件和发展前景, 保护和利用好自身的特色, 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留有适应变化的余地, 是大都市近郊小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 也是镇规划编制应着力关注的技术重点。

一方面, 近郊小城镇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将在大都市区中体现愈发突出的价值, 需要加以妥善保护和传承。因此镇规划应十分重视近郊小城镇全域本底条件和特色分析, 对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和城镇发展门槛加以全面梳理和管控, 作为城镇发展的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 大都市区的发育和实力提升需要依托新的空间或产业增长点, 区域腹地整体发展机会增加。近郊小城镇规划有必要对大都市区的政策走向和空间趋势进行前瞻性判断, 加强建设用地管理, 扭转空间低效的短板, 提前谋划和合理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 促进小城镇积极参与大都市区分工协作, 为迎接机遇搭建平台。

此外, 近郊小城镇规划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外界不同变化条件的能力, 能够面对发展条件的不确定性, 提供相应的空间解决方案, 使规划措施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 提高对城镇建设的有效管理能力。

为此, 我们在北京市西集镇的规划中, 探索了区域分析、门槛划定、资源梳理、框架构建、弹性指引的技术路线, 以此应对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发展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

4 西集镇的规划探索与实践

通州区西集镇座落在北京市域东南部平原地区。全镇被潮白河与北运河环抱, 生态环境优美, 林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城镇传统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 经济总量较低。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将通州、大兴部分地区划入亦庄新城, 发展重心向市域东南方向倾斜, 从中心内聚模式向京津联动的发展框架迈进。西集镇在区位上更加靠近京津发展主轴, 以往边缘化的状态将有所改善 (见图2) 。

同时, 通州区原有产业园划入亦庄新城, 全区亟需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空间。由于西集镇毗邻京沈高速公路, 交通条件较为优越, 发展腹地较为充裕, 因此被通州区确定为未来产业空间布局的首选地, 提出“将西集建设成为全区东南部经济中心镇”和“重点建设市级西集工业开发区”的目标。

区域发展思路的调整和“市级开发区”的定位为西集镇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政策导向下的产业园区建设存在机会风险, 也需要理性分析和合理应对。如何维护好西集镇特色, 并适应大都市区发展条件的变化, 是本次镇规划有待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4.1 发展机遇分析和产业门槛划定

规划系统分析了北京市域、京津发展轴 (北京、廊坊、天津) 和京唐发展轴 (北京、廊坊、唐山、秦皇岛) 区县级以上开发区的空间关系、选址特征、发展定位、产业门类、发展规模等特征 (见图3) 。认为西集具备一定实力参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与合作, 但产业发展的类型和规模尚不明朗, 前景仍存在很多变数。因此, 提出通过制定产业准入门槛, 应对外部产业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4.1.1 产业门类的准入门槛

通过区域比较分析, 结合西集镇自身资源、区位优势, 规划提出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业门类, 明确发展底线。

鼓励符合大都市区发展趋势、依托城镇特色资源、对生态环境扰动小的产业发展。如特色农业, “三低一高”都市型产业, 支撑地区产业链条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结合交通设施的以地方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为主体的市场和物流加工业, 城郊旅游休闲服务业等。

同时, 严格限制大量占用土地, 耗水、耗能, 对城镇环境有不可逆污染和不符合城镇土壤地基承载力的工业项目。

4.1.2 工业效益和规模的准入门槛

参考国内大都市对工业园区产业门槛的推荐值和同类近郊工业开发区的经验值, 提出西集镇工业用地经济总量与地均产值的相关性原则和数据标准, 强调城镇经济实力增长不应单纯依靠工业用地规模扩张, 而应结合地均产值不断提高实现 (见图4) 。

据此, 通过城镇经济发展目标, 框定西集镇工业用地规模的大致上限。

4.2 镇域生态空间管制

为了保护西集镇基本农田比例多、林木覆盖率高、滨河岸线长的生态本底特色, 规划全面梳理镇域不可建设用地, 按照必须避让、必须保护和适宜保留的原则进行分类 (见图5) 。

一类不可建设用地包括镇辖区内工程地质不良地区与河堤之外的行洪区, 是基于城镇安全考虑, 必须避让的绝对禁止建设区。

二类不可建设用地主要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预留区域基础设施走廊, 是城镇必须加以保护和控制的禁止建设区。

三类不可建设用地是维系城镇特质的保留用地, 包括特色蔬菜与果品生产基地等农业发展区, 和有助于保持土地自然排涝调蓄能力、适应城镇地势偏低遇雨易涝特点的地表坑塘沟渠。

4.3 镇域发展框架构建

在生态空间管制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希望利用不同区位优势, 为全镇三次产业寻找适宜发展空间。

第一产业发展应立足于农业基础良好的空间, 主要在镇域外围地区环状发展, 未来可作为第一产业化基地和都市采摘观光农业发展空间, 并与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有机融合。

第二产业发展应积极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 围绕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公路布局。

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兼顾滨河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镇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 既满足大都市人群的休闲观光需求, 又提升为本地居民的服务能力。

规划形成“一带、双核、外环”的产业与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兼顾城镇各类建设活动的空间布局, 保证西集镇全域发展结构的相对合理性和安全、生态底线 (见图6) 。沿京沈高速公路和通唐公路形成东西向城镇经济发展带, 是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重点区域;位于城镇发展带的镇中心和开发区管理中心共同形成城镇生活、生产服务双核;外环为靠近镇域外围, 沿河堤分布的都市近郊滨河休闲、观光和农业生态发展区。

根据这一结构, 规划对现状分散的城镇建设用地提出系统整合、相向发展、相对集中的目标。腾挪已经衰败、区位不佳的工业用地, 引导有条件的工业空间整体发展,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集中工业园区。重点扶持区位条件优越、便于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生活服务的镇中心区, 弱化区位不佳的老镇区, 使城镇核心空间形成发展合力。

4.4 镇域空间实施指引

4.4.1 镇区空间弹性发展指引

针对城镇产业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提出产业和生活功能成对布局、逐步发展的空间结构, 保证镇区每个发展阶段均拥有互为配套、布局合理的生产、居住和服务空间 (见图7) 。

确定镇区空间发展的优先性, 在外部政策和发展动力发生变化时, 明晰发展空间伸展或收缩的方向和次序, 便于应对不同外因 (见图8) 。

4.4.2 村庄发展指引

在镇中心区之外, 同样重视外围农村地区的发展。西集镇现状村庄发展粗放, 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而部分村庄坐落在行洪区或地质不良地区,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规划开展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希望以城镇整体发展目标为前提, 为村庄、农业和生态空间提供积极发展指引 (见表1) 。规划通过开展村庄的工程地质、区位、规模、产业现状等发展条件分析, 提出保留或撤并的村庄统筹指引。

对于保留的村庄, 规划将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相似, 空间位置接近的若干村庄划分成组, 提出村庄组团总体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 使规划措施不必拘泥于难以判定的单个村庄具体指标, 具有一定弹性。同时, 将各组团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条件布局第二、三产业的村庄, 作为本组团非农产业的集中发展引导区, 其它村庄则不再允许布局与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相矛盾的用地, 进一步促进粗放用地的整合和集中。

5 结语

西集镇规划通过“发展机遇分析和产业门槛划定—镇域生态空间管制—镇域发展框架构建—镇域空间实施指引”的技术手段, 对北京大都市近郊小城镇不确定发展机遇下的镇域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通过规划过程, 委托方对城镇未来发展目标、底线和不同条件下的空间应对方案形成了基本认知, 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城镇特色和发展机会。

希望通过镇规划技术方法的不断积累, 近郊小城镇能够获得更多切实的发展指引, 在大都市区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为探寻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和健康城镇化做出表率。

摘要:近郊小城镇是大都市区的基本腹地, 对大都市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区域整体发展走向和政策变化等外部条件影响, 近郊小城镇既拥有许多发展机会, 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在北京市西集镇的规划项目实践1, 探讨了城镇化过程中, 大都市近郊小城镇在多变条件下, 如何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对发展的刚性和弹性提出应对。

关键词: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西集镇

参考文献

[1]刘洋.大都市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和演进路径[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丁志刚, 张京祥.基于郊区化背景下的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 :176-180.

[3]王战和, 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227-230.

[4]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大城市周边地区重点小城镇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06 (8) :15-19.

近郊小城镇 篇2

关键词:城镇近郊,石漠化,植被,恢复,措施

1 引言

岩溶地区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严重的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破坏,因此运用土地植被恢复方法已成为目前处理土地石漠化的重要措施。

2 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自然因素

2.1.1 岩土性质

岩溶区的地层坚硬,多属碳酸盐地层,这种岩层的持水性较低且孔隙度小,再加上地壳的大幅提升,导致雨水既能在地表强烈溶蚀也能在地下进行溶蚀。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峰体挺拔、山高坡陡,更容易出现岩溶裂隙、溶洞等现象,从而使得新生的地壳普遍呈现出不利于水土资源保存的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3]。另外,这种现象的加剧使得岩溶区成壤缓慢,且土壤的有机质容易被雨水带走,导致植被生长缓慢,地区生态环境逐渐变坏。而如果表生带遭到了破坏,则很难处理恢复,最终将导致石漠化现象。

2.1.2 复杂的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土地石漠化的重要因素,城镇近郊的地形地貌复杂,既有自然环境与城镇建筑的融合,又有地下人工设施与自然地形的结合。具有地形起伏大,地质情况交错分布复杂的特点,近郊的水资源流向城镇,造成城镇近郊区域的生态环境抗干扰的能力降低[3]。

2.1.3 水文气候条件影响

岩溶区的温度差异非常大,年降水的变化率也很大。再加上岩溶区的气候复杂,暴雨强度也大,由于城镇近郊的特殊性,其土层比较浅,土壤的总量也较少,储水的能力不高,所以非常容易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从而造成土地的干旱,进一步形成岩溶性的干旱气候,非常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2.2 人类活动因素影响

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生存压力的增大,也给城镇近郊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人们生活垃圾的增多,对于城镇周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大量的森林砍伐和矿业开发,大量的燃煤等操作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坡地和林地耕地化,这也使得原来浅薄的土壤变得更为浅薄,导致基岩裸露出来最终形成石漠化[2]。

3 城镇近郊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措施

3.1 合理选择适生植物种类

对于城镇近郊的岩溶性地区来讲,要处理好土地石漠化首先必须对土地的环境和立地条件进行分析,筛选出最适宜的植物种类。通常用于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植被应选用石生、耐旱且喜钙的乡土植物种类,这种植物能够很好的适应岩溶山地的周期性干旱以及昼夜温度差,就算是在高温干旱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也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针对植被覆盖率低且石漠化程度高的区域,可以采用先锋植物,不断来改善城镇近郊的环境,为其他植被以及物种的引入创造条件[1]。

3.2 选择适当的植物种植配置模式

造林、种草是处理岩溶石漠化的最佳方式,在进行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高效性以及可持续性,根据选择的植被性质、岩体以及生态学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强调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配置模式,保证科学、合理的配置。在此之前,还应对石漠化环境的特征以及性质进行分析,遵循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疏则疏的种植原则来配置。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石漠化地段的强度和极强度情况,以不规则的方式配置合理的植被种植,有效保证区域内的生态特征[5]。

3.3 科学的配套技术措施

水土是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的关键元素,因此在进行植被恢复措施之前,要保证合理的种植条件,充分对土壤进行改善,做好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首先,在植被种植之前,应针对岩溶山地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适当的整地,增加种植穴周围的土层厚度,进一步改善微地形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加强土体的保墒能力,有效保证植物的存活率。与此同时,还应采取保水保土的一系列措施,通过覆盖地膜等方式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也可以防止雨水的强力冲刷,有效保障土壤的湿度与温度。除此之外,利用高效的节水补水措施来克服水分危机,通过添加保水剂等措施,大大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或者通过适当的浇灌措施,保障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4]。另外,还应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因石漠化土地的有机质、磷等元素的大量流失使得植被的营养跟不上。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植物进行施肥,以促进造林后的植物生长,同时加强其抗逆性,以改善植被恢复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针对人为活动产生的干扰和破坏应进行及时的管理,通过封山管护、禁止砍伐、开采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人为活动产生的影响[5]。

4 结语

对于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工作来说,其周期性长、涉及范围广,且技术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选择适当的植被种类,并配置合理、科学的技术措施,通过改善土壤性质、优化土壤营养以及合理的保水保土措施,全面的提高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邓菊芬,崔阁英,王跃东,等.云南岩溶区的石漠化与综合治理[J].草业科学,2009(2):33~38.

[2]温庆忠,谢云.城镇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方法[J].林业实用技术,2009(6):57~59.

[3]黄金国,魏兴琥,李森.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的植被退化及其恢复途径——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1):22~26.

近郊小城镇 篇3

1 近郊小城镇的优越性

1.1 近郊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

近郊小城镇围绕在大城市周边, 地理位置优越, 一般都有省市级以上公路通过, 有较优越的农业、人口、土地和环境资源, 是大城市扩散密集型产业和获取原材料的有利场所。

1.2 近郊小城镇是剩余劳动力的集聚地。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近郊城镇中吸纳了一部分城市扩散的工业, 适应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截留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凝聚区域流动人口, 繁荣本地经济。

1.3 近郊小城镇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发展是近郊小城镇职能结构在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它根据城镇间的分工协作决定小城镇的性质和职能, 近郊小城镇的性质不同, 决定了它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因此形成了工业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旅游型和综合性小城镇, 在这种情况下, 近郊小城镇往往成为大城市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是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依托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是其产业布局的良好选择地, 是区域商品流通中大城市与各乡镇的桥梁和纽带。

2 乐业镇的发展背景

乐业镇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 紧邻利民开发区, 镇域总用地面积228平方公里, 目前利民开发区的工业园区已不能满足需求, 迫切需要拓展乐业镇城镇空间以供其发展。

3 乐业镇的区位优势

3.1

乐业镇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 紧邻利民开发区, 是江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带和哈尔滨南北向产业经济走廊上,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带动乐业镇的迅速发展。

3.2 交通优势。

通过哈黑公路能够快速到达利民开发区和哈尔滨市区, 哈绥高速在乐业镇设有出入口, 滨州铁路穿过镇域并设有车站, 哈齐客专正在建设中, 临近规划哈北站, 使乐业镇不仅与哈市同时也与全省的交通大动脉紧密相联, 良好的交通体系网络为乐业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资源特色优势。

乐业镇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良的农业资源和呼兰河独特的水资源。有汉、满、蒙古、锡伯、朝鲜、鄂伦春、苗、回、达斡尔等9个民族, 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富饶的土地物产丰富, 目前正在谋划特色种植园, 近百种高效农作物。紧邻呼兰河, 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 具有发展自然风情、人文风情的旅游产业带的潜力。

3.4 产业科技优势。

乐业镇紧邻利民经济开发区, 现状已形成医药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 具有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 将逐步带动乐业镇的产业发展。靠近科技创新城和利民大学城, 可有效利用大专院校的科研优势, 及时得到他们的技术成果支持和科技培训支持。

4 规划思路

不能将乐业镇作为一个镇来考虑, 必须同利民开发区统一考虑, 作为利民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其城乡结合部城市辐射的优势, 承担城市功能, 协调自身发展。从城市的角度考虑镇区功能, 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 镇区建设要宜居、宜业、创业、创新、产城融合, 推进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 注重社会事业的推进。

因此乐业镇的性质为:乐业镇镇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新兴产业、商贸物流、旅游度假相融合的滨水生态新镇区。

5 规划布局

在规划布局上, 乐业镇规划布局结构采用“轴向———环路——组团”的布局形式, 最终形成“一心、三廊、五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廊”———指白藏渠、玄英渠、沿河生态廊道三条景观带, 打造河流两岸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五轴”———即以哈绥高速、哈黑公路为轴线的交通轴, 以三条规划路为轴线的景观交通轴。

“四组团”———通过河流、道路、划分的四个功能组团:新兴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区、商贸物流区、生态居住区。

组团式的发展, 使各组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通过水系和绿带分割各组团, 保证了城镇空间的生态网络, 有利于城镇的有机发展。

6 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对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失地农民被击中安置, 身份由农民变为市民, 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型, 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社交生活方式。社会矛盾主要击中在:一是民生问题, 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二是综合治理问题, 如治安管理、环境治理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

改善农民生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6.1 政府引导。

转变政府管理模式, 实现多元管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乐业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应从主导转为引导, 政府职能要从管理转变到服务, 把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要从居民需求出发, 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原则, 推进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6.2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构建, 重视后续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 根据城镇现代化的要求,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实现市民化待遇, 增强他们对市民身份的归属感。

6.3 改进居民生活方式, 强化综合治理。

从农村人到城市人, 最大的区别是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差异。乐业镇政府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改变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 强化综合治理, 推行更加科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化居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设施等意识, 促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6.4 加强职业培训, 提升文化素质。

加强新农民的文化教育,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乐业镇政府需开办职业培训机构, 教导新农民, 掌握新技术, 使新农民能够“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 能够更快得适应角色的转变。

7 结论

近郊小城镇 篇4

1 近郊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现状简介

1.1 地方保护阻碍下法律法规实施困难

我国现已制定并实施环境有关法律法规120余部、环境标准1500余项,法律法规建设已初步形成体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法律法规的执行,具体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政府机关及相关部门共进退,且责任监督缺失;地方保护势力强大,环保机构队伍难以适应现实要求;地方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

1.2 城市化影响下政府片面追求经济

中国的乡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循环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循环系统逐渐被城市打破。城市自身环境消解能力有限,进而影响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本身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大量引进城市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使环境更加恶化;另外,基层政府行政化倾向严重,为完成上级任务,忽视地方的实际,盲目进行新村合并运动,加速了原生态乡村循环系统的消解;加之,只追求户籍变更数量,没有及时配套相应公共设施,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1.3 自然循环观念下环保行动盲目与缺失

乡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采用焚烧的办法,因没有形成产业链,不能带来实际效益。因焚烧污染大气而受到群众抵制,例如近期的“湖北仙桃事件”;部分乡村城镇化以后仍然采用原始的消解方式,类似城市垃圾填埋处理,这种方式会产生土壤和水源污染,也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但是因为不会产生直接的伤害而被公众忽视。

2 近郊乡村城镇化环境污染原因浅析

2.1 基层政府治理困境

基层政府,特别是乡村自治“两委”行政化趋向严重,将城镇化视为政治任务,盲目追求乡村整合,路面硬化等表面工程,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乡村城镇化后因距离城市处理站点太远,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无法及时处理。基层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先导,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即便企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为其对乡村经济的经济效应也被忽视。

2.2 循环生态经济思想缺失

乡村原本是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对垃圾的处理保持一种循环理念,但原有的自然消解方式,例如垃圾的堆肥处理,虽然是一种绿色循环的方式,但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另外,现代化垃圾处理方式没有普及到乡村,居民对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缺少现代化的环境问题处理观念,即便城市居民也很难做到垃圾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回收。教育在教导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缺失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即便设置了分类处理的设施利用效率也不高;污染处理缺少产业化观念,废物回收利用效率低。

2.3 精英集团环境抗争困境

乡村精英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开始增加,乡村精英集团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但是在实际中却受到各中因素的限制。首先,在正式的维权方式上,地方环境司法不独立,政策落实不到位,多半采用静默的方式处理相关的纠纷;其次,精英集团有时并不是直接利害关系人,在代理维权的时候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最后,精英集团在动员维权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背离了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的初衷,特别是因“邻避运动”而停建了很多现代处理设施,破坏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2.4 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误区

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单纯正面宣扬城镇化及农村社区化优势,没有从实际入手,从长远规划;单纯为了吸引读者而虚假宣传和报道,引发群体性事件。其多半都只重视宣传而缺乏知识传播和教育,在舆论引导上没有起到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很多媒体只关注经济收益,忽视了媒体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3 近郊乡村城镇化环境污染对策

3.1 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

基层政府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平衡利益结构。在具体的工作中切实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将中央有关于环境的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转变政府政绩观,由单纯的追求GDP转向新常态的治理观念,追求实现适合当地环境要求的发展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要加强乡村自治机构特别是两委的去行政化改革,不能用行政手段约束地方自治的发展,要维护法律的尊严,给予司法独立,实现社会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扶持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集中人力和物力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对话机制,充分了解各方主体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建议和要求。

3.2 加强相关的知识传播与教育

首先我们应该以减少为前提,只有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数量,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环境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在教育中的开展,试行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处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次树立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的理念,加大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让垃圾问题首先在乡村得到良好的解决;最后,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西方先进的环境保护办法,例如,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垃圾分类办法,将各种垃圾进行细致的划分,好做技术处理,进行分类回收与处理。研究发展相关技术,最大程度的减少二次污染,特别是焚烧技术与焚烧发电技术,降低空气污染。

3.3 协调精英集团的利益

乡村精英有着独特的动员和协调能力,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本;政府精英有着崇高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有着现代化的思想和工作能力;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担负着社会的责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减少摩擦,促进问题的解决。政府精英要注重对社会的治理与服务,及时的公开相关信息,做好沟通工作,取得民众信任与支持;企业要担负必要的社会责任,权衡好经济和社会价值;乡村精英要从实际出发,切实的将利益诉求及时反馈。三者之间建立对话机制,对话是问题合理解决的基础。

3.4 发挥大众媒体的监督作用

给与大众媒体一定的自由和空间,使其做好环境问题的监督工作;在基层建设大众媒体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机构,实时关注乡村的动态,做好积极的宣传报道和政策解释;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要及时的通报、反馈,监督政策的落实情况;对企业的运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污染物的排放与处理情况。虽然媒体的监督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有很强的影响力。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整合势在必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盲目的人口集中并不代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反而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农民有着自给自足的本性,对于问题的处理和化解能力很强,给予农民技术和设备将其武装起来,在一定的动员和教育基础上,发挥农民的智慧,乡村环境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近郊的乡村不仅承受来自城镇化的压力,还分担着城市垃圾外推的压力。新形势下,基层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主体树立绿色和谐的生态观念,建设循环乡村经济;民众要合法抗争,学习现代化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利益集团要建设生态产业链;媒体要做好监督,积极配合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城镇化,垃圾分类,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郑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J].人民论坛,2013(32).

[2]赵承辉.发达国家的农村垃圾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3]李湘洲.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发电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11).

[4]陈涛,李素霞.“造势”与“控势”:环境抗争中农村精英的辩证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J].学海,2010(2).

[6]曾繁旭,戴佳,王宇琦.媒介运用与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以反核事件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近郊小城镇 篇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 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体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历来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只有农业基础稳固了, 才能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 作为农业和农村区域服务中心而存在, 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联系更为直接, 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关键环节。中央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我国小城镇数量庞大, 在广大中部地区, 由于缺乏中心城市带动, 多数小城镇依托各自的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等条件进行发展。城市近郊的小城镇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受邻近城市的辐射影响, 具有优先发展的机遇, 但存在发展腹地小等问题。本文以河南省石佛寺镇城镇发展研究为例, 探讨城乡统筹下的城市近郊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二、现状概况

(一) 区位交通条件

石佛寺镇位于南阳盆地西北部, 镇平县城西郊, 距南阳市区38km, 距镇平县城8km。石佛寺镇、镇平县城均处于南阳城镇发展“十字”双轴结构的东西向主轴上, 其中石佛寺镇南临312国道、宁西铁路, 东依207国道, 距镇平县城火车站、汽车站均8km左右, 距南阳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均40km左右, 交通优势明显。

(二) 产业资源特色

石佛镇是“全国改革开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中州名镇”, 是全国著名的以制造玉器为主的工艺品制造集散基地, 是以玉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工贸型宜居城镇, 同时也是南阳市域重要的旅游、购物基地。小城镇特色明显、资源优势独特、极具发展潜力。

(三) 发展制约因素

1. 石佛寺镇位于镇平县城西郊, 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 完全在县城的辐射影响下, 发展腹地较小。

2.工业企业规模小, 多数项目技术含量低, 经营管理粗放;关联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链条还有待完善升级;技术人才的外流对玉雕加工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低, 基础服务设施的配置难度大;村镇体系结构等级不明显, 各村之间缺乏区域协作。

三、城乡统筹基础分析

石佛寺镇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城郊小城镇特色、资源优势及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潜力奠定了将石佛寺镇发展规划成为以南阳大城市为中心、沿交通经济复合轴线发展的城镇密集区及以玉文化产业支撑、生态宜居的特色名镇。

四、城乡统筹规划

依据南阳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南阳城镇结构规划, 确定南阳中心城区为市域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及科技文卫中心, 是带动市域城镇发展的极核和组织市域联系的枢纽。镇平县位于南阳市域中部, 县城东距南阳中心城区30公里。在南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 镇平城区为市域内具有中等城市规模、着重发展轻工业的中心城区, 是镇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佛寺镇位于镇平县城西郊, 距镇平县城8公里左右, 是县郊域的重点镇。远期规划目标宜确定为河南省玉文化产业基地及生态宜居名镇。

(一) 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统筹

南阳中心城区产业选择上要求以污染小的轻型工业为主, 同时大力发展以医药、机电一体化、生物质燃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南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 考虑到镇平县城与中心城区的邻近性, 镇平县城规划发展以工艺品、食品加工、纺织为主体的轻工业, 适当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机械制造业, 对冶金、化学、造纸等产业应严格限制, 着重打造南阳市域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石佛寺镇处于南水北调线西部的平原区, 在南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属于限制发展区, 区域内要求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数量, 限制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 逐步提高绿化水平。石佛寺作为全国著名的以玉器为主的工艺品制造、销售集散地和河南省玉文化产业基地, 强化玉加工、玉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分流县城以工艺品、食品加工、纺织为主体的轻工业的部分产业。

统筹考虑产业空间布局, 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主要分布在镇平县城, 石雕、石材建材等部分产业布置在镇域中心村或基层村。产业上形成南阳———镇平———石佛寺———中心村———基层村梯度布局。

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 石佛寺镇与临近的县城错位发展, 功能上互为补充, 成为镇平县城职能的补充和延伸, 在形态上和县城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设施区域共享, 城乡协调一体化。远景规划石佛寺镇区成为镇平县城的一部分, 在用地布局上, 沿赵河两岸形成城镇的核心发展区;东部沿镇石公路规划为城镇的工业片区。规划充分考虑石佛寺与县城的衔接, 生活区沿赵河两岸布置, 生产用地沿镇石公路布置在镇区东南部, 远景与县城北部的工业园区连成一体。

(二) 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布局统筹

规划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延伸, 重点扶持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延伸, 促进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现代服务体系的建立, 让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延伸。

在公共设施布局上, 规划充分考虑石佛寺以玉加工、展览、销售为主导的核心职能, 公共设施主要考虑文化、展览、专业市场、商贸等方面;规划建设玉雕专业技术培训学校, 为玉雕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使石佛寺成为县域文化科技中心、专业市场基地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从事商贸业服务的贸易公司办公设施和宾馆服务设施考虑布置在县城, 医疗卫生和日用品商贸等设施也主要布置在县城, 充分利用县城作为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条件。

规划加强区域道路网络建设, 密切村庄———小城镇———县城之间的联系, 同时加强镇域中心村之间、与镇平县城和周边乡镇联系道路的规划与建设, 形成一个畅通、便捷、合理的交通网络。石佛寺镇区主干路网按照城市的标准设计, 实现与县城道路网络的合理对接。以道路交通网络为载体, 实现村庄———小城镇———县城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使小城镇成为城乡交流的平台。农村地区生产的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通过便利的交通网络流向城镇, 信息、技术、人才、工业品和农用商品流向农村, 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逐步深入广大农村地区, 从而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规划整合镇域村庄体系, 形成中心城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 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 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规划加强镇域公共设施建设, 设立村级文化活动站, 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获取信息、学习技术的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重点突出农村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逐步建立医疗救助体系, 要求各中心村建立设施较全的卫生所和保健站, 基层村建立应急处理的卫生室;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建立中心村小型农贸市场服务体系, 设立基层村服务商店。

在基础设施配置方面, 从区域共享的角度出发, 污水处理厂布置在镇区南端接近县城的位置, 处理石佛寺镇区和县城北部工业园区的污水;垃圾处理厂远离城镇, 规划设置在镇域内远离水源和村庄的赵湾村北部山凹地带;供水系统规划综合考虑赵湾水库的供水能力和用水量的区域分配;在镇平供电网络中统一考虑石佛寺的供电要求。

五、结语

石佛寺镇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交通条件, 与其他乡镇相比具有优先发展的机遇, 规划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 走与县城协调共生、功能互补的发展之路, 未来石佛寺镇与县城共同发展成为一个以石佛寺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城市。

摘要:本文以镇平县石佛寺镇为例, 探讨了城乡统筹下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问题, 提出了小城镇与临近的城市统筹协调发展、未来发展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近郊小城镇 篇6

城乡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基本特征之一, 表现为产业、投资、技术、人力等方面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目前, 我国学者在城乡产业、城乡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邹军等认为调整生产力、产业结构、资源流动等是实现一体化的技术保证。刘晓玲认为产业一体化应该发生在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 并存在于城乡产业互补、城乡产业配套、城乡产业融合三个阶段。赵英丽提出城市化过程需要保障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 但同时也要用人口密度、投资密度等条件对其加以限制。王翔、冯毓奎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 加强对其产业、规划及管制对城乡一体化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城乡一体化建设仍处在一个启动阶段, 小城镇是整个城乡一体化的引擎, 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 是城市生产力外向辐射扩散的承接基地, 同时也是乡村地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因此, 小城镇建设情况可视为衡量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本文选取苏北地区沭阳县东小店乡规划建设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主要原因在于苏北地区县城与周边乡镇行政边界日趋模糊, 联系日趋紧密。这些县城多数人口超过百万规模, 并不断地吸附和接纳其周边乡镇的土地资源与人力、技术资源, 催使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居民发生转变。全国共有人口规模过百万的县城一百余座, 并也正在经历类似于沭阳县的发展进程。因此本文的探讨对整个城郊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1 沭阳—东小店:城郊关系发展情况概述

1.1 东小店乡情况概述

东小店乡隶属于江苏省沭阳县, 面积50.99 平方公里, 其中2011 年集镇建成区面积为95.46 公顷, 2011 年末全乡人口33468 人, 集镇人口5800 人。东小店乡处在县域地理中心位置, 北侧紧邻沭阳县城, 距离县城约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5 国道、236 省道穿越乡域, 加强了东小店乡与沭阳县城和其他乡镇之间的联系, 另外京沪高速未来若在东小店开设出口, 也将进一步带动全乡经济发展。

东小店乡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一、三产业为辅, 实现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3.58 亿元, 农民纯收入5815 元。农业除传统粮食种植外, 还发展了畜牧养殖、林果种植及加工、大棚菜种植等。第二产业有一定的基础, 以木业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集中在集镇的餐饮、零售等服务性行业为主, 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低层次的阶段。

1.2 沭阳—东小店城—郊关系增强

《沭阳县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规划中提出沭阳县在原城区基础上向东向南发展, 重点发展东部省级开发区, 向南发展沭阳南部新城区, 产业发展依托本地资源以建材、林业、农产品加工为主, 并引进高新技术发展信息产业以及现代物流行业, 整体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调整重点使沭阳县城和东小店乡城—郊关系在空间、产业、人群行为上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2.1 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近年来, 沭阳看准东部、南部片区发展机遇, 提出东扩南延的重要发展战略, 南部政府南迁, 规划建设了八大产业园, 为整个南部新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并将原十字、章集、七雄三个镇纳入城区设三个街道, 整个南部新城更具规模。至此, 东小店乡成为沭阳县南部直接与县城相连的部分。另外205 国道的改线使县城与东小店乡的时空联系更加密切, 两者空间距离15 公里, 车程20 分钟, 基本使东小店乡融入沭阳县城生活圈内 (见图1) 。

1.2.2 产业联系更加多元

东小店乡木材资源丰富, 产量丰厚, 在《沭阳县总体规划 (2003—2020) 》中被定位为工贸及生态农业型城镇, 产业发展重点是木材加工、绿色农业及食品加工。近年来, 东小店乡认真贯彻落实总体规划要求, 木业加工已经成为当地的传统产业。沭阳县产业全面升级, 东小店主动把握机遇, 引进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区十余项项目, 着重发展木业、金属、纺织等产业, 实现产业由县城到乡镇的空间转移, 形成为县城提供初级产品的后方市场。

1.2.3 人群行为联系更加频繁

沭阳县城第二产业不断壮大, 第三产业日益完善, 不断吸纳周边乡镇劳动力。从东小店乡近几年人口结构情况看, 东小店每年外流人口数量庞大且稳定,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沭阳县城务工, 或居住于县城或两地往返。另外通过调研访谈, 笔者了解到仍有一部分办厂和行政管理者在东小店乡工作, 居住在沭阳县城 (见表1) 。两种行为迹象正伴随着规划的调整变得日益明显。

1.3 沭阳—东小店城郊关系问题

虽然沭阳—东小店乡城—郊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但在人力和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却呈现出一边倾倒的局面, 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导致东小店乡内部暴露出严重问题。

1.3.1 人口流失严重, 内生能力不足

东小店乡人口流失严重, 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或者异地从商。整体来看, 近年来全乡人口数量增长主要体现在自然生长, 且增长速度极其缓慢, 全乡老龄化程度偏高, 短时间内无法提供大量可持续的劳动力, 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得不到根本保障。

1.3.2 人力资源稀缺, 服务行业水平较低

东小店乡受教育水平较高劳动力转移到沭阳县城, 留在当地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绝大多数劳动力处在初中以下水平, 多数从事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行业人数较少, 且主要从事小型零售和餐饮行业, 有极少部分的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由此导致整个乡镇的服务水平偏低, 居民生活水平差强人意。

1.3.3 乡村体系不完善, 各村分工不明, 均质化发展, 且层次普遍偏低

全乡共有9 个行政村, 各行政村在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人群从业情况等方面差异性不大。尤其是人群从业上木业初加工已经成为各行政村普遍情况, 个体加工致使整个乡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缺少产业链下游的输出, 层次普遍偏低。

1.3.4 乡镇用地不集约, 企业管理不规范, 整合度低, 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受到旧时地理区位的影响,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顺从企业意愿, 将工厂沿店东大道布置, 最终导致沿街一层皮的空间形态。随着东小店区位的提升和政策的转变, 乡政府有意识地将工业向谢圩布置试图获取接京沪高速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由此带来的企业不集聚、用地不集约、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降低了单位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

1.3.5 公用工程设施不完善, 集镇中心辐射力不强

东小店乡受经济因素制约影响, 基础设施只能满足村镇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 却难以丰富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致使东小店集镇中心辐射力不强, 无法实现其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 乡镇进一步发展潜力受限。公用工程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集镇与各村之间的公路通达性差, 集镇内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不足。

2 东小店乡城郊一体化规划解析

本次规划中的发展思路将在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上主动向县城靠拢, 与县城完成差异化对接, 同时强化对乡域内各行政村的分级管理。规划对东小店乡集镇定位为:以木材深加工为特色、以承接县城制造业产业转移为导向的新兴生态宜居工贸小城镇;东小店乡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沭阳县近郊工业卫星镇。空间发展方向为:东部限制发展, 向北适当发展, 以向西发展为主。归结为:“东控、南限、北拓、西延”。在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上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格局。

2.1 产业结构城郊一体化

本次规划中产业发展应遵循低污染、高效益、生态化的发展原则, 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东小店乡特色产业体系为目标。根据东小店产业现状和沭阳县城及周边乡镇的发展情况, 差异化部署产业, 使东小店成为沭阳县城粮食杨木示范区、后备初级产品市场、服务业网络重要节点。规划期间优化第一产业, 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跟进第三产业, 完成规划期末6 50 44 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

2.1.1 第一产业加快转型, 争做县城粮食杨木示范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 其中, 现代农业以基础农产品及经济林种植、花卉果木栽培为主题, 打造沭阳县苗木、农产品培育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 打造沭阳县优质植被品种示范区。

2.1.2 第二产业集约发展, 争做县城初级产品市场

采用园区化管理模式, 充分把握外部交通条件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集镇西侧设立工业园区, 主动向西与国道对接, 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分散在乡域内的木材深加工进行整合, 纳入镇西工业园区;主动承接沭阳县工业产业转移的电子机械产业, 纳入谢圩工业园区, 升级为主导产业引领全乡经济发展。

2.1.3 第三产业有序培育, 争做县城服务业网络重要节点

通过增加布点和提高服务质量, 填补县城服务业乡村覆盖盲区。规范并升级东小店乡的餐饮和零售行业, 更好地满足村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创造收益的同时吸纳就业人口。完善其他公共服务行业, 对整个村镇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医疗等行业予以重视和政策帮助。

2.2 空间结构城郊一体化

本次规划综合乡域对外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因素, 将整个乡域空间结构定义为:“一核两轴, 四心四点”。

2.2.1 生产、景观轴向发展, 融入县城发展体系

生产发展轴作为整个乡域的经济发展直接动力, 需充分连接乡域范围内经济活动能力强的要素, 将286 乡道作为东小店乡生产发展轴, 连接谢圩农村集中居住点, 集镇工业园区和黄仓庄农村集中居住点, 集镇工业园主要发展电子机械等制造业, 两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发展木业加工产业 (见图2) 。

生态景观发展轴则以现状水体和生活性主要道路为依托, 连接县城与乡村, 营造良好的景观绿化环境。以823 乡道为景观发展轴, 分时序将分散的工厂整顿搬迁, 并对现有水渠进行改造。

2.2.2 多层级镇村体系, 城—镇—村多级联动发展

针对集镇中心性不强, 村庄均质化发展等问题, 根据东小店乡经济发展水平、村镇分布现状, 充分分析地域环境、发展条件、经济基础, 依据村镇人口规模及国家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体系按三级设置:即集镇、农村集中居住点、农村居住点。规划结合各行政村现状人口规模、土地面积规模、人均收入水平、交通可达性等指标, 并充分考虑因集镇未来发展需要存在被并入镇区的行政村的可能性, 将现有9 个行政村分级 (见表2) 。各项得分之和较高的谢圩村、黄仓庄村、桃树园村、店东村定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 设置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图书室、老人活动室等多种公共服务设施, 并可发展一些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配套的加工服务业, 开展多种经营, 作为整个乡域的副中心, 同时服务周边行政村;其他得分较低的行政村接受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辐射, 进行农业生产和建设少量的公共服务设施, 以居住功能为主, 逐渐吸纳自然村及零星分布的散户居民, 未来可能发展成家庭农庄、合作农庄等形式。自上而下差异化发展、服务贯穿, 自下而上劳动力供给、消费满足, 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

2.3 用地布局城郊一体化

东小店集镇用地布局通过调整路网整顿用地骨架、改变用地性质确定发展方向、完善各项设施建设提供用地支撑。落实“东控、南限、北拓、西延”发展战略, 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目标。

2.3.1 调整路网结构, 优化镇村道路, 拉近城镇距离, 打通村庄联系

为能增强集镇与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和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密切联系, 乡与县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规划对乡域内公路等级, 道路路面硬质化, 集镇道路网等方面进行处理。规划将兴店路升级为1 级路, 通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道路完善为3 级路, 通往农村居民点的道路建成4 级路;集镇内道路打通成网, 以经一路、纬一路、纬四路、兴店路、店东路为主干骨架, 形成“一横一纵一环”的道路结构, 兴店路、店东路作为主干路, 承担集镇生活性交通, 经一路、纬一路、纬四路作为主干路, 承担集镇过境疏散与物流转运交通。

2.3.2 用地规模集约化, 培育新生活服务中心, 用地布局北偏与县城发展呼应

规划根据人口规模合理推算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控制城镇发展形态, 充分利用闲置用地。用地布局在原以兴店路为轴纵向延展为主的基础上, 依托新建乡政府以创园大道为轴水平发展, 与县城南向发展遥相呼应。充分利用乡政府的带动作用, 沿创园大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 适应新型城镇发展需要, 逐步实现传统商业服务中心在功能和用地上向新型商业服务中心转移, 缓解兴店路过境交通压力, 同时提升整个集镇服务行业层次, 强化其在乡域范围内行政、商业、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 (见图3、图4) 。

2.3.3 以人为本, 适时地完善各项设施建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打造美丽乡村

规划结合东小店乡现状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及公园绿化等生活公用设施欠缺与给排水工程等设施老化问题, 依据东小店乡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东小店乡人口构成特点和公众需求, 跟进时代发展步伐, 重点发展完善乡镇设施, 如扩大东小店乡中小学校园规模, 增建文化站、图书室, 并在易汇聚人群的地方设置广场公园,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卫生院等级, 改善人民就医环境;积极健全直接经济效益明显的工程设施, 扩大水厂规模, 提高供水标准, 保证供水安全, 迁移污水处理厂, 确保生态价值在城镇发展的同时得到提升。

3 小城镇城郊一体化规划经验启示

城郊小城镇具备其他普通城镇发展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尤为显著。因此城郊小城镇在发展中应“扬长补短”, 充分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 主动与邻近城市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 充分发挥自身土地资源充足、地价低等优势, 主动承担起邻近城市“作坊”的职责, 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 发展区域产业链上的上游产业, 为城市发展产业提供充足的初级产品支撑。在土地利用方面, 在遵循集约化发展大原则的基础上, 规划时适当地放宽其人均用地指标, 以便满足城市转移工业落户小城镇空间规模要求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对基础设施内容和数量上的提升, 达到工业与生活空间平衡发展;空间发展方向上适度拉近与城市生活中心距离, 强化城郊一体化空间结构。完善各项设施建设, 增强城镇吸引力, 促进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聚, 缩小城镇人口与城市人口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层面之间的差距。在政策引导方面, 应建立土地、财税等扶持政策, 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和鼓励小型零散企业整合集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对大学生村官及创新性人才应给予特殊政策优惠并予以落实, 充分发挥人才对城镇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创新引导作用。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近郊型小城镇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乡规划为例, 从城—郊互动视角解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并对中小城市近郊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方法予以探讨。从产业结构、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解析了东小店乡与沭阳县城“自下而上”的一体化发展路径, 同时从镇村体系布局角度阐述了乡域范围内集镇与农村“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衔接模式。

关键词:城郊一体化,近郊小城镇,东小店乡,乡规划

参考文献

[1]沭阳县东小店乡规划 (2011-2030) .2010.

[2]刘晓玲.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演进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46-49.

[3]邹军, 刘晓磊.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 1997 (1) :14-15.

[4]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 2001 (1) :23-29.

[5]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 :32-38.

[6]王翔, 冯毓奎.城市边缘区空间组织形态与城乡一体化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 (4) :37-42.

[7]康勇, 张龙, 孙毅, 等.北京郊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13 (3) :50-55, 84.

上一篇:制度变化下一篇:水墨点染的清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