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信息化

2024-08-29

小城镇信息化(精选12篇)

小城镇信息化 篇1

摘要:依据《国家信息化指标构建方案》,参考城市信息化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算及评价体系,根据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和实践检验等方法,主要从小城镇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化人才、信息化环境5个方面共选择21个指标构建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陕西省宝鸡市法门镇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当地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小城镇信息化,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1]。以 《2006 -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为主要标志,中国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小城镇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分割开来进行研究,没有反映小城镇这一中间行政区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在农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中, “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 张军选取包括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 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户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支撑条件等6个一级指标,及涉农数据库、涉农网站数量等22个二级指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指标评价[2]。“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一文中黄志文从经济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终端设备、人力以及信息利用5类指数出发,建立了一个具有14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农村信息化水平进行具体评价[3]。在城市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中,“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王天民构建了四个一级测评指标,分别是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人才与信息产业,研究对象是北京等一些国内大都市,着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4]。“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一文中刘朝华等基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城市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城市社会信息环境、城市市民信息素养、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水平六个方面构建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5]。作为农村和城市连接点的小城镇,还没有相应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测算与评价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客观的测算、比较,准确地把握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为研究制定小城镇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提高小城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推动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最终提升我国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并加快我国城镇信息化发展步伐。为此,有必要在参考农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特点, 制定科学评估标准,量化考评指标,构建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已有的农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本文将在充分吸纳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为实现小城镇信息化管理和科学评价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1小城镇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1.1小城镇信息化的内涵

小城镇,是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常住人口在2千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建制镇和集镇。它既是城市的产业、文明、文化向农村辐射的基地,又为农村提供了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产业升级、质量提高的空间载体[6]。信息化对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小城镇信息化是指根据国家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在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以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7]。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指小城镇在一定时期信息化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或实现程度,是一种定量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小城镇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我国小城镇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2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特点

本研究进行了 “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状况”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中、东、西部省份各50份, 回收问卷118份, 回收率为78. 7 %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小城镇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全国范围内小城镇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比较好,有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甚至存在一种 “信息化疲劳” 的现象。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东部沿海一带的小城镇已经对信息化的建设形成了一种自觉的要求,而中西部一些小城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2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小城镇是我国的基层单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信息资源比较有限,缺乏规范、科学、持续的数据资料; 同时技术、人才、资金对小城镇信息化建设来说是自身难以逾越的瓶颈。3重建设、轻管理。我国的小 城镇信息 化建设存 在 “一窝蜂”的现象,重建设、轻管理。这种缺乏应用基础的信息化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缺乏效益、网站无人维护、网页内容长期不见更新等问题。4信息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建设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不是很强烈,小城镇信息综合利用效率偏低,镇区的聚集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小城镇信息化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各种信息,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合力推进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1建立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理选择能够深入反映小城镇信息化水平的指标是对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的首要条件。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把评价要素具体化、明晰化,进而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研究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基于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和系统性的设计原则, 依据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特点,参考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建方案》和 《中国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结合已有的城市信息化及农业信息化水平测算及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托所研究课题对我国小城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实践检验法,构建了以小城镇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动力, 以环境为根本的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8]。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 见表1) 。

2.2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 2. 1小城镇信息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硬件基础设施,是小城镇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传输平台,其配置程度是影响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小城镇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互联网入户率、人均带宽拥有量、 计算机普及率、通信终端普及率、数字电视覆盖率。 互联网入户率指小城镇区域内互联网用户数 /区域内小城镇居民总户数,互联网是信息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流载体; 人均带宽拥有量是指小城镇居民拥有互联网带宽的平均值,带宽是光缆长度基础上通信基础设施实际通信能力的体现,以此测度小城镇的实际通信能力; 计算机普及率指每百户小城镇居民家庭中拥有计算机的数量; 通信终端普及率指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的数量; 数字电视覆盖率指每百户小城镇居民数字电视入户比例。 互联网入户、计算机的普及、电话与数字电视的普及是信息化在小城镇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快捷、上下贯通的经济与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能够大力推进小城镇信息化的进程。

2. 2. 2小城镇信息资源指标。信息资源是小城镇信息化的核心要素。小城镇信息资源是指小城镇信息内容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后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集合,信息资源建设是小城镇信息化的基础和保证。小城镇信息资源指标包括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信息服务站点覆盖率、网站信息更新周期、信息资源共享比率。小城镇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由小城镇网络数据库总量及总纪录数、各类内容 ( 学科) 网络数据库及总纪录数构成,反映小城镇的信息资源状况; 信息服务站覆盖率指小城镇区域内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区域内小城镇居民总户数,以此测度小城镇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网站信息更新周期指某网页更新的最后日期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差; 信息资源共享比率指小城镇参与共享的信息资源占总信息资源的比例,信息资源共享比例与信息共享程度和共享方式的灵活性,共同反映了小城镇信息资源共享的能力。以上信息资源指标共同反映了我国小城镇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小城镇居民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2. 2. 3小城镇信息技术应用指标。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反映信息技术在小城镇居民工作与生活中的应用程度。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在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信息技术是提升信息化程度的最好、最便捷的,也是最有效的桥梁和途径。小城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包括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效能、电子商务交易额比重、在线企业比例、社会事业信息管理系统总数。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效能指小城镇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向其居民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包括数量、质量、效果、影响、能力、公众满意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包括门户网站的使用情况,反映了小城镇信息部门的协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电子商务交易额比重指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小城镇商品交易总额的比例; 在线企业比例指凡拥有域名、在网上实现最基本电子商务功能的企业占注册企业数的比例; 社会事业信息管理系统总数指小城镇拥有各种社会事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数量之和,包括小城镇医疗、社保等方面。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效能反映小城镇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电子商务交易额比重反映小城镇电子商务发展的程度,在线企业比例反映小城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社会事业信息管理系统总数反映小城镇社会事业的在线服务能力。四个方面都要通过小城镇信息化的基本渠道———互联网来实现,以上指标重点反映了信息化在小城镇居民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方面的应用水平。

2. 2. 4小城镇信息人才指标。信息人才指标反映小城镇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人员、信息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和水平。小城镇信息化人才指标包括信息从业人员占比、信息从业人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接受信息化培训的人员比重。信息从业人员占比指小城镇区域内信息从业人员数 /小城镇区域内总人口数,反映小城镇就业结构及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 信息从业人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指小城镇区域内信息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区域内信息从业人员总数,反映小城镇信息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及信息接受能力; 接受信息化培训的人员比重指每百名信息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信息化专门培训的人数,以此反映小城镇居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程度。小城镇信息化人才总体素质越高、技术水平越高、资源越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就越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就越强,小城镇信息化的推进阻力就越小,小城镇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2. 2. 5小城镇信息环境指标。影响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环境因素很多,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 政府的政策、居民的需求、资金的投入状况等。考虑到我国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特点,信息化环境指标包括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消费系数、政府信息化投入比重、市场信息主体投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一定时期内小城镇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小城镇GDP的比重,反映小城镇信息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 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小城镇政府正式发布的关于信息化的文件、通知等; 信息消费系数指小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占个人总消费的比率,反映小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 政府信息化投入比重指政府机构信息化投入占小城镇发展总投入的比例,反映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扶持程度; 市场主体投资比重指一定时期内小城镇信息市场投资主体投资额∕小城镇信息化投资总额,市场投资主体包括电信运营商、 应用服务供应商等。以上指标从产业、政策、居民、 资金等角度反映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

3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依据实地调研、统计文献和网络查询获得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资料,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 利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依据综合得分评价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 最后对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实例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3.1数据标准化处理

通过调研、查询等方法采集到的各指标数据,不能直接进行计算,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在计算之前,需先对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即标准化处理[9]。数据标准化处理公式如公式 ( 1) 所示。

其中,xij表示第i小城镇第j指标的原始数据。

对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后得出标准化矩阵,见公式 ( 2) :

3.2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值与信息效用值。

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参见公式 ( 4) :

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为信息熵与1的差值, 即公式 ( 5) :

第j个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见公式 ( 6) :

权重向量为的计算公式如 ( 7) 所示,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

3.3计算各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最后,利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结合标准化矩阵公式 ( 2) 求出被研究的各个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分值,综合分值依据公式 ( 8) 计算得出。

其中 ( 1im,1jn) 。

最后依据分值的多少确定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水平。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方法,将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判断标准定为: 0 - 59为差,60 - 69为合格,70 - 79为中等,80 - 89为良好,90以上为优秀。

3.4实例验证

为了检验上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本文选取陕西省宝鸡市拥有历史名胜古迹法门寺的法门镇为研究区进行检验。通过实地调研、网络查询、 年鉴查询并结合宝鸡市2013年统计局的信息化统计数据,获得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的数据,经过3. 3中3个步骤的依次运算,得出法门镇这 一小城镇 的信息化 发展综合 得分是67. 634分,这说明法门镇这一小城镇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属于合格。此结果符合法门镇信息化发展的实地调研情况。近年来法门镇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小城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8% ( 陕西省宝鸡市监测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 ,电子政务效能不断提高; 电子商务交易额比例不断增加; 社会事业信息管理系统总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但是,法门镇与发达地区小城镇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小城镇信息化资源有效整合不理想; 信息资源共享比例偏低,信息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偏低。由此判断,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结论

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最终是为了促进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农业、旅游、宜居等小城镇。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经济成长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小城镇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获取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所以相对客观、科学; 从数据获取的角度来说,主要依据统计文献、调研和网络查询,从第三方角度获取数据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数据获得过程中的主观性干预和外界干扰。通过实证检验,本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当地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影响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选择的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影响小城镇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其他重要指标将会不断出现,小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不断修正和完善。

小城镇信息化 篇2

“城镇化中的信息化”调研问卷

请您配合如实填写如下问卷,谢谢!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注:该份问卷对“信息化”的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1.贵单位性质属于()

A.国有B.三资C,集体D.私营E.请他请注明____

2.贵单位目前规模()

A.100人以下B.101—200人C.201—300人D.300人以上

3.贵单位是否设置了信息管理部门()

A.否B.有专职部门(5人以下)C.有专职部门(5人以上)

4.贵单位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基础()

A.无B.差C.一般D.较为完善

5.贵单位是否建立了外网网站并有相关应用()

A.否B.建立并有应用C.建立很少应用

6.贵单位是否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A.否B.建立并有应用C.建立很少应用

7.信息化系统的来源是()

A.购买通用软件B.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C自行开发

D.聘请专业公司量身定制E.其它(请注明)

8.信息化办公设备有(请在选项后打勾)

A.服务器【 】B.台式计算机【 】C.笔记本计算机【 】 交换机【 】

E.无线通讯设备【 】 F.工作终端【 】G其他

9.已拥有的信息化系统有()

A.通信系统B.员工管理系统

C.信息化生产系统D.其它

10.企业有专职IT技术人员____人,信息化工具操作水平如何?

()

A.熟练B.一搬C.不熟练D.没有使用过

11.贵单位基层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设备的掌握程度如何?

A.熟练B.一搬C.不熟练D.没有使用过

12.单位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多选)

A.应用于生产管理和工业控制B.应用于开发设计

C.应用于电子商务D.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E.建立企业内部网F.建立企业网站网页

G.其他应用H.无应用 D.13.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您认为国家或地区政策支持力度()

A.很大B.比较大C.一般D.不知道有没有支持

14.贵单位人员(包括管理层、部门主管、员工)对信息化工作支持程度()

A、不支持B、一搬C、较支持D、非常支持

15.贵单位对于目前已实施的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A、提高生产效益B、提高整体管理运作水平C、改善产品质量

D、降低运营成本E、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16.贵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信息化建设人员不足B、职工干部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到

C、信息化建设认知度不高D、资金投入不足E、没有问题

17.就该地区而言,您认为贵单位信息化水平相对于其它同等规模单位()

A、较高B、较低C、不明确

18.贵单位在最近一次比较大规模的信息化改革时间是_______(请大致注明年月)

18.贵单位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的建议是: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信息化 篇3

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而且各种预测表明,这一进程还将继续,在20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70%左右的水平。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城市问题不断累积,弊病越来越突出。我国城镇化既面临资源环境、科技支撑的约束和挑战,又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实现我国城镇的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信息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和革新,形成以智慧城市为发展模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信息化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当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有多种解读,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一般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从城市的现实问题出发,以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和规划,“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均衡发展等方面开展城镇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效益。

信息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合理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生活品质,最终实现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信息化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首先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方式变革来实现的。城市物质生产的空间组织形态和生产经营方式从大工厂、工业区的存在方式开始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分散小企业和生产单元转变,传统的生产流水线及其大批量小批次生产逐步转变为小批量大批次的生产。柔性生产方式和规模适度的模块组合型生产方式,规定了这一过程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信息化促使劳动工具的革命性变化和智能设备进入生产流程,劳动方式从半机械式、机械式控制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在社会生活方面,信息化带来了人们消费技术性的提高,并促使消费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网络消费、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娱乐成为城市新的物质与文化消费模式,经济合理型群体性消费成为城市低碳消费方式的主要组织形式。

信息空间的发展带来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信息技术推动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促进城市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空间结构变化。信息空间弥补了物理实体空间的局限,拓宽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从微观企业管理角度看,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得企业价值链管理的能力和本地需求的响应能力都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链的空间分离与网络管理成为可能,在组织网络中创新资源更为丰富、信息网络更为发达的城市中心成为企业总部区位的首要选择。从产业部门来看,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向城市中心区域集聚,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向城市边缘转移,或推动其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空间布局演变促使城市交通设施和物流的发展,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分工和资源配置优化。从资源配置效率来看,信息技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通过与工业工程技术的结合,以及推动服务活动的网络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而影响城市物流、商务等活动。信息网络活动所具有的实时性、交互性和无界性特点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信息技术推动城镇规划与公共资源管理的前置化和科学化。在城镇规划信息化方面,通过网络、3S、遥感通讯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信息资源,统一数据标准,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和规划信息的基础数据支撑体系,建立起集信息采集监测、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在线指挥、科学规划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土资源规划与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城镇规划信息的可视化模拟,发挥出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前置引领作用。在公共资源管理方面,面对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资源分散化服务与集约化管理的内在矛盾,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提高公共资源服务的整体运行效率,并构建内在包含着平等、关爱、效率的秩序基础,从而保障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我国城市科学发展不仅需要对城市发展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而且还要面对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竞争的问题。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绿色宜居、就业便利、社会和谐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方式就是要推动信息技术在城市各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智慧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智慧城市将成为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最佳契合点。当前,我国城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重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智慧化和可持续化。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应减少对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和资源的依赖,重视对数据、信息、知识的价值创造和利用开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智慧城市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智慧项目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将城市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孵化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催生新兴产业集群。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思想市场以顺应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学习和创新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创业创新,激发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素的潜力,创造大量知识性岗位,加快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以民生领域的智慧项目建设为主导,推动城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拉动本地产业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垂直管理体制下,信息化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体制机制创新的要点就是要划清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责边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在于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市场积极作用和弥补市场失灵。在城市信息化领域,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在于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法规标准、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发展信息产业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府,加快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优化政务流程,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经济的过多干预,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 篇4

(一) 有利于夯实城镇产业基础。

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力强, 带动提升作用明显, 对完善优化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推动了城镇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信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 其本身的快速发展, 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新的推动力。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来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快升级改造, 促进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型升级。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将引领政府、企业和居民由传统的交易、消费行为向信息时代的消费模式转变, 并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随着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广泛渗透和深度融合, 城镇产业的基础将会更加雄厚。

(二) 有利于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城镇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城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 其功能正从工业、贸易、金融中心等向信息、物流、知识中心扩展, 这种城镇发展功能的变化, 正是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结果。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技术、清洁化、低耗能化、密集化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界和环境的影响。信息化利用新一代生产技术, 激发内需潜能,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 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镇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被快速的推进, 信息基础设施被不断夯实,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不足被逐渐补齐,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电话、电视、广播、网络等设施向农村的不断深入、广泛覆盖, 推动了城乡信息互动、互补, 让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加速向农村迈进, 将城市的政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和社会服务进一步推广到基层社会, 通过网络直接延伸到农村基层内部。以信息化方式连接城市和农村、以信息化方式融合市民与农民的感情, 让广大农民能够共同享受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与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益处, 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为城乡统筹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四) 有利于提高城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 推进实施智慧城市示范, 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规范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城市服务智能化的目标。以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基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统筹整合城镇规划、市政、交通、住房保障、应急指挥等综合资源, 有利于加快构建高效、安全的城镇运行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深化电子政务主要作用, 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 推动政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务工程, 完善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机制, 推动城市管理制度创新, 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更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能力。信息化也能够丰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服务内容, 促进信息化社会建设进一步成为现实。

二、城镇化对农村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一) 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实行“家电下乡”政策, 对购买彩电、手机、电脑、冰箱等家电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 调动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电视、手机信息接收终端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农村宽带网络的发展, 电脑也开始进村入户, 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便捷工具。城镇化发展还促进了农村图书馆的建设, 政府、文化机构和一些社会团体向农村图书馆捐赠关于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机械等技术类图书和一些文化图书, 既有利于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又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极大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二) 城镇化为农村信息化提供科研、服务力量的支持。

一方面城镇的科研机构、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农业院校等设计研发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支撑, 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科研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还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力量。城镇的农业机构定期组织专家下乡, 向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技信息, 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政府部门还会定期组织村官、农村信息员、村干部、农业经营大户参加培训, 向他们传授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使用, 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

(三) 城镇化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乡镇企业的变革得到了城镇化的发展带动, 丰富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城镇可以通过自身的带动辐射作用, 拉动农村的经济增长,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产品的支撑, 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此外, 城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有的成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来源。

(四) 城镇化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大批农民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吸引而转移到城镇, 农民进入城镇以后,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下, 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技术能力、文化素质、思想素质, 在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下, 把城镇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生活方式等带到农村, 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城镇先进的教育水平、先进的生产理念向农村延伸。另外, 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 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又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人才, 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 有利于促进管理信息化。一些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农民解决问题, 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 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 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三、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提供硬件支撑。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 能够带来几倍于投资的效益, 因此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 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必须跟上人口发展的节奏, 才满足城镇居民的需要, 提髙城镇生活品质和城镇文明。因此,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 既要满足居民的需求, 也要避免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要加大投资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加强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居民出行压力;加大城镇供热、供水、通信等地下管网的建设, 改造老旧管网;加快保障住房的建设和城镇户棚区改造, 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保护城镇生态文明。

(二) 创新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政府推动, 促进资源统筹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规则体系, 实现统一平台、统一坐标、统一信息数据格式, 推动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着力解决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和城镇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孤岛”、业务应用互不兼容等问题, 确保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二是打破部门垄断, 吸引多种要素参与。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探索发行政府债券、信息发展基金等融资方式, 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引入竞争机制,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创新技术研发转化机制, 不断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建立完善政策激励、股权激励、风险管理、利益分配和协同攻关等机制,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 激发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发挥城市技术成果交易平台作用, 以市场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增强技术要素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三) 发展教育, 为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 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农村, 教育条件差、教育水平低、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农村教育发展长期落后、导致农民的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些问题, 可以釆取以下措施:一是重视农村信息教育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增强农民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这可以借助当地乡镇学校设立农民信息培训中心, 定期对农民进行新的信息技术的培训, 重点培训文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有信服力的农民, 逐渐扩大范围, 最终解决该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就业者进行再教育。这有利于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术, 提高工作技能,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要变革教育方式, 改变应试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又要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文超.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6.

[2]宋艳萍.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3.8.

[3]乐波.小城镇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J].湖北社会科学, 2012.7.69.

[4]连季婷, 王雅莉.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走多元化发展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4.

小城镇信息化 篇5

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分析

作为消费热点之一的.信息消费,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居民收入规模的影响.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的结果.因此,我国现阶段应该优先在城镇培育信息消费.

作 者:张鹏 ZHANG Peng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财经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英文刊名:STATISTICS & INFORMATION TRIBUNE 年,卷(期): 16(6) 分类号:F2 关键词:信息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持久收入理论  

小城镇信息化 篇6

摘 要:我国在信息采集以及数据处理等技术中都有较大投入,在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中也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城镇化居民对信息资源以及服务需求都得到较大提高。在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中,信息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增加农业的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利用信息技术也促进了制造业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等工作。文章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城镇化的相关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信息技术应该如何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82-02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变化推动的历史必然,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力推行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将提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的建议,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微薄之力。

1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

信息化主要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形式建立的,是人们以经济结构为主,并推动物质能源向信息化发展,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基础形式,转变社会观念,并完善经济结构、商业模式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更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物质与能源结构的重要表现,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表现形式,不仅利用信息实现资金融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知识产业和社会物质资源,还推动IT行业达到理想发展状态。

新型城镇化,它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模式,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大中小城市相互协调发展而来的。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发展绿色经济,还能在人文主义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核心以不浪费农村资源、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将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信息产业的更快进步,也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现状

2.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在道路优化、管道线路等设施建设质量还比较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光纤、通讯网络、电站建设等设施没有合理维护,导致信息资源在获取渠道中存在闭塞现象,传统设备也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形成制约条件,不仅降低了社会公平性,也影响了城镇化经济的进步发展。如:城市化建设在交通上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城镇由于地理位置、资金需求以及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交通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绿色交通以及信息化交通等方向都没有得到实现。受城市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影响,城市化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在供热线路中,农村出现较大制约条件。

2.2 信息化观念落后

信息技术建设下的城镇化发展,很多地区还在以工业发展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少,信息渠道也比较单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就要改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并以科学的发展理念进行引导,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形势。

2.3 城镇信息化建设落后

我国城镇在部分地区建立的信息化都比较落后,不仅信息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水平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不仅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还得到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城镇由于资金问题,在教育信息以及硬件、软件设施上还没有得到进步发展。因为高新技术的利用成本比较高,在城镇建设中还难以实行。特别在工农业发展形势上,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还无法形成统一管理。而且,由于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容易出现信息被盗以及泄漏等现象,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稳定,所以移动手机的支付方式在城镇化还不能积极发挥,城镇化发展质量也得不到较大提高。

3 信息技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

3.1 利用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合理的空间布局,信息技术的深入改变了我国交通、环境等问题,并促进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城市经济水平、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导致城市化人口聚集比较明显,所以中小城市数量以及城镇服务不断增强[1]。信息技术为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带来积极力量,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只有中心城市实现良好发展,才能推动周边小城镇经济进步。利用信息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增加了较多的战略伙伴,并提高各个地区的资本运作效率。还为小城镇实现特色服务以及绿色产品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不仅减少资源流失现象,还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应用,智慧城市成为社会日益讨论的热点。智慧城市发展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平衡点,它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打造智慧城市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并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相关的高科技技术进行融合,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社会中产生的自然灾害等问题进行预警分析,不仅能降低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还能提高城镇化市场的经济活力。在城市内部发展中,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信息传输等方式,改变城镇环境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优质化服务,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优化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减少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对科教组织在信息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利用信息网络在农村地区进行扩展,并改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特别近几年的农村建设,农村人们不仅能利用智能手机以及数字化电视,还加快了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化服务。

智能城市建设也改变了政府发展方向,利用办公自动化将政府信息实施透明化方式,不仅增加了政府业务效率、提高运转,还为城镇居民带来优质服务。信息技术推动了互联网发展,城镇居民在购物形式上,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支付,并实现相关的金融业务以及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上海、江苏等地都已经实施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策略,城镇化发展也在不断壮大,不仅将信息技术实施合理利用,也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2 强化人们对信息化的思想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型城镇化要发展公共服务,也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善。信息技术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利用移动通讯客户端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处理以及宣传的透明度,并实现城镇居民的有效监督。信息技术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管理问题,不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劳动力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还能为企业的人才选择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特别是农民工力量,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综合素质,也增加了人们生活收入。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助于社会保障的实施,为社保人员建立信息库以及管理平台,并解决了城镇居民在医疗上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还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并在多种领域下都提高了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建设,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人们的思维建设是转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较大优势。要转变城镇居民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变化,就要利用教育培训以及宣传等方式。建立完善体制,并加强城镇居民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城镇居民只有改变并优化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生产、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等方式进行利用,从而发展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人才基础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5]。如:将4G技术、云计算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对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或宣传,使每个人都能有效掌握先进技术的利用方式,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使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创造了有利发展价值,企业不仅能够对该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合理配置能源,还能准确对市场环境进行定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

3.3 改变城镇信息建设,创建高新技术产业

利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发展不仅完善了产业化升级,还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上,特别是传感设备、互联网连接以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推动了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经济成本,自动化调控也提高了产业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实现经济快速进步。在人们生活方面,特别是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应用,使人们在多种软件利用中都实现购物、住房以及旅游等大众消费行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增加了商品的设计与创新。

如:在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推动了城镇化经济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信息生产力得到各个企业以及政府重视。因为信息产业发展是以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以及加工制作等形式聚集的,并成为产业群,使更多外资企业、先进技术都能在本地实施发展、运用,从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聚集加强了产业化发展,并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产业形势。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优化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设备的生产速度,对优化传统工业在污染、能源消耗以及低效率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别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需要多方面创新并发展。不仅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人们对信息化理念的认识,还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绍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

学,2014.

[2]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 科学研究所,2013.

[3]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

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2).

[4] 吴林芳.科技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小城镇信息化 篇7

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 然而其工业化与信息化缺乏融合, 以致我国工业陷入全球产业链低端困境中。再加上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 长期以往加剧城乡收入差距, 无形中阻碍和限制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为信息化带来发展空间, 同时信息化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者共同促进。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问题保证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一、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 信息化促进合理布局城镇发展空间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城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深入发展, 然而高速发展中也逐渐出现“城市病”, 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严重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 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推进小城镇建设和优化城市群建设起着巨大作用。相关规划也提出, 提高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优化城镇化格局, 特别我国城市群集和人口能力增强明显,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国际竞争力相比以往也明显增强, 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 更加突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

(二) 信息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发展对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极为重要, 更有利于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的生产方式因数字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实现了变革, 同时也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微信等应用软件改变人们的生活, 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微信支付、微信预定、自助选房、聚会就餐及微信呼叫服务, 无形中增加信息消费, 使居民间接参与了商品设计过程, 更丰富了居民消费模式。通过计算机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一卡式服务, 所以信息化能极大转变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方式, 也提高了城镇经济发展质量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 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法脱离信息化的带动和支撑, 首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就是信息化办公, 各级政府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日常办公效率, 通过移动资讯客户端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统计知识、统计工作、数据阶段等各类统计信息知识, 同时主动将政府政务信息便于城镇居民监督。在劳动力就业管理方面和社会保障方面可统一收集信息及监理参保人信息库, 采用多元化业务办理昂视, 提高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结构和空间布局

(一) 结构特点

我国经多年的城镇化进程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不同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和大中小城镇、城市群等级体系。城镇化结构指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分工明确的大中小城镇组成的城镇等级结构。我国根据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划分, 将城市规模分为五类, 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 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 50~100万人为大城市, 100~300万人为特大城市, 3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规模结构不断演变, 超大城市增长速度最慢, 小城市到超大城市以数量依次递减的方式增长且呈现金字塔方式。从增长趋势分析, 我国从上世纪80~90年代实行鼓励中小城镇发展战略, 无形中促使小城市快速发展。但自1998年户我国小城市呈下降趋势, 和停止审批设立小城市政策有关, 此事大城市及超大城市都呈现上升趋势, 截止到2011年我国城市所占比例为14.13%, 小城市为38.9%, 中等城市为33.43%。

(二) 空间特点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得知, 新中国下的城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镇化项目带动阶段, 处于“一五”期间和“156”项工程。城镇化在该阶段多在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当时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0.6%增长到19.7%。第二阶段为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的上世纪6.70年代, 城镇人口从1960年的13073万人增长到16669万人, 城镇化率从1960年的19.75%下降到17.6%。第三阶段处于城镇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上世纪80现代~2011年,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 城镇数量为658个, 城镇人口为69079万。除此之外, 全国新增人口多分布在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区, 呈“两横三纵”布局。主要原因和上述地区经发展较快有关, 有一定城市建设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采用资源型城市建设促使城镇逐步向内陆地区发展, 然而依然呈现东密西疏的城镇空间布局特征。相关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分布了43.99%的城市人口, 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 属于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地带。东北地区分布10.41%的城市人口, 占全国8.2%的土地面积, 西部地带分布22.38%城市人口, 占全国71.5%国土面积, 是我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目前中国主要城镇化集中在山东半岛、辽中南、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集中区域, GDP占全国50.01%, 占全国土地面积12.38%, 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三、加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措施

(一) 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地位, 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层次融合

当前我国综合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并以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所以我国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地位在自身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同时多方寻找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契合点, 之后以此节点为基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层次融合, 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层次融合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生产力发展, 尤其传统工业严重破坏环境, 新型工业化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资源消耗, 处理资源、生产、环境、发展四者之间的关系, 要求新型工业化在发展中加强和通信、信息、环保、科技等信息化互动。还要解决各主体在信息化过程中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信息咨询等方面问题, 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 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和工业生产系统的集成水平。加强互联网与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互动, 扩大互联网及物联网在工业化中的应用, 从而促进信息产业服务支撑能力。众所周知, 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 然而其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及工业化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所以要更重视城镇化发展并以中央出台的相关规划条例加大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投入力度。例如逐渐开放户籍制度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措施, 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可以居住年限、城镇社会参保年限、就业年限等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基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布局, 以优势城镇为增长级向外扩散发展,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模,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 全国的耕地面积排名全世界前列, 然而从定量角度分析, 与信息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相比, 我国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忽视了现代农业化在其中的作用, 所以在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更应重视农业现代化地位, 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首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首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农业市场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现代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向相符的职业体系,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如公益性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统一、经营性服务等模式。第三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和基础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实现城乡用电同网用价, 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利用信息化在农业增设商品零售、餐饮等生活服务网点, 建立大型流通企业, 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用积极利用信息化, 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农村信息网络向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 让农民掌握农产品行情, 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为农民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就业信息,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除此之外, 加快农村信息化能重点推进远程医疗、教育、农产品安全追溯、社会保障一卡通、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当地民生服务工程等信息化民生建设, 全面改善农村社会化信息服务水平。

(三) 建立智慧型城市, 实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它会成为平衡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信息化之间的关键途径, 智慧城市中必然不可缺少如云计算、物联网和4G等高科学信息技术, 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 突出数据分析和信息采集能力, 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从而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力度也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加强, 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只会城市能改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镇各领域信息化程度, 在农村地区普及信息网知识和渠道, 缓解城乡数字化鸿沟, 改善农村地区信息现状。建设智慧型城市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化, 自动化办公提高业务效率及政府运转效率。在信息化推动下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城镇居民可随时进行网上购物及网上支付转账等经济活动, 丰富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为规范智慧城市出现的混乱局面, 有必要科学合理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强化技术创新力度, 加快创新新一代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其次加快开发智慧安居、智慧医疗等业务操作终端, 形成管理、技术及业务三结合的智慧能力。第三抓好智能终端装备开发及数据综合传输技术的创新, 强化信息技术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度。总之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能成为融合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信息化除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定程度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所实施的战略性举措。可以说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能构成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 注重工业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良好互动, 发挥其各自的集成效应和协同作用,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新格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国内经济转变方式也逐渐以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主, 从而实现经济科学发展。城镇化被看做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扩大内需的动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建设对实现新型城镇化追求发展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作用及加强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颖.浅析如何通过信息化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 2014 (16) :3-3.

[2]张博文.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21) :60-61.

[3]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3 (09) .

[4]陈永光.加快河南省信息化进程研究——基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1 (3) :121-124.

[5]赵施迪, 杨德才, 施汉忠.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相互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复合模糊物元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4) :62-70.

[6]Yurui L I, Wang J, Liu Y, et al.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A prefecture level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 (2) :199-212.

小城镇信息化 篇8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 国内外关于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如下。

1.1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 (1) 关于西藏城镇化发展研究 (何晓蓉和李辉霞, 2003;李含琳, 2006;钟祥浩等, 2007;杜炳萱和陈爱东, 2012;吴沛宝, 2012;等) 。学者们在研究中说明了西藏城镇化建设或发展的现状, 指明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西藏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或策略。此外, 还有其他与西藏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研究:比如, 青藏铁路对西藏小城镇发展的影响;西藏城镇化道路问题研究;西藏环境保护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 (2) 关于西藏信息化发展研究 (胡京波, 2003;李子, 2005;石方夏, 2007;韩清, 2012;刘宁, 2013;等) 。学者们在研究中分析了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此外, 其他有关西藏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关于西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西藏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西藏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农牧区信息化建设等。 (3) 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 (然而, 这些研究大都没有考虑西藏这一特殊的地域和环境因素) 。如, 姜爱林 (2003) 通过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说明了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并对两者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姜爱林 (2004) 通过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说明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何光福 (2007) 通过对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探索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规律, 总结了协调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若干对策。还有关于特定地区的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研究, 比如, 信息化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 (周学勤, 2004) ;浙江省农业集约化与信息化发展研究 (吴业东, 2012) ;重庆地区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 (张贵先, 2012) 等。

1.2 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城镇化与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有: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在《信息化城市》中论证了信息化对城市化社会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Peyton和Pascal认为, 城市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融合而不再以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来衡量;Stephen和Graham认为信息技术对城市宏观层面产生巨大影响;卡斯特尔斯和霍尔对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的空间位置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大城市具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许多区位因素, 因此,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哥斯和哥拉斯在他们的文章《信息技术和城市未来》中认为, 城市是降低人与人之间交往费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引起人们之间的交往增加, 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孔曼和魏格对欧洲城市进行研究后认为,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能够形成跨国的网络化城市群, 城市群的物质基础是高速公路网和先进的电子通信设施, 城市群内的大都市区出现再度城市化现象, 发展速度加快;CUPUM (Computes in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Management) 会议认为, 新信息和通讯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城镇和非城镇化。

总结国内外研究发现:既有关于信息化的研究, 也有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同时关于城镇化与信息化的结合研究也不少。学者的研究说明, 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加速信息化发展, 借助信息化更好促进城镇化发展, 最终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然而, 国内外对于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的研究几乎没有, 国内的研究要么是关于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要么是关于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关于西藏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就更无从谈起。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带动下, 西藏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与其他地方相比, 仍存在不小差距。伴随着西藏农牧业、工商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信息化及城镇化需求的增长, 使得西藏城镇化以及信息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城镇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 要想更快更好的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就要在加快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同时, 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用信息化推进城镇化, 用城镇化加快信息化。这对提高西藏城镇化、信息化水平乃至提高西藏地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观点

2.1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见图1所示, 本课题的方法有以下3点。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西藏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 说明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归纳与演绎法。通过对信息化、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信息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以及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说明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现实必要性。 (3)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主要是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借鉴国际经验, 提出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2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

(1) 西藏城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密度低;城镇经济实力弱, 缺乏吸引与辐射能力;城镇发展缺少完善的动力机制;区内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使用率低下;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不高。对策建议: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综合改革;积极培育和提升城镇的经济基础, 迅速提升城镇的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2) 西藏信息化发展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信息化程度不高;建设资金极度匮乏;信息意识淡薄;信息化及信息产业所需的人才不足。对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扶持资金以及各省、市的外援力量,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政府规划与管理。 (3) 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主要问题: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缓慢;信息化发展受到城镇化发展的限制;同时, 没有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城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策建议:发展新型工业信息化, 推进城镇化进程;利用信息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城市信息化,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发展核心产业信息化, 带动城镇化发展。

3 结束语

前人的研究一方面是针对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研究, 一方面是针对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没有把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课题分析了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 提出了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问题, 并对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这对促进西藏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也因西藏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实施以及促进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丽娅.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西藏日报, 2011, 2.

[2]石方夏.论西藏的信息化建设[J].西藏研究, 2007 (2) :41-45.

[3]胡京波, 阿华.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藏学, 2003 (4) :108-125.

[4]杜炳萱, 陈爱东.关于西藏城镇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4) :284-285.

[5]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 2003 (1) :55-58.

[6]刘宁.西藏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 (下) , 2013 (2) :5-7.

[7]吴沛宝.西藏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 2012.

[8]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04 (8) :67-69.

[9]何光福.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07.

[10]Stephen Graham.2001.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Reconfigurations of Urban Sp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1:241-249.

小城镇信息化 篇9

关键词:信息化,城镇化,影响因素

0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同步发展,随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完全相同,因此探讨各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目前关注较多的是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影响,而关于信息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较少,而在当前“互联网+”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信息化水平应该会对城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文献综述

国内有一些文献研究了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蒋伟[1]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5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产业结构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城市化发展水平。苏素和贺娅萍[2]运用面板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各省区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异、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效应。卢丽文等[3]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影响最显著,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人均社会保障等影响程度要小一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具有负的影响。马孝先[4]则基于2002和2011年的地级城市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发现要素投入、人口素质、空间聚集等因素有利于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政府作用、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李长亮[5]认为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于燕[6]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及工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影响因素又有所差别,因此不同地区应采用差异化的措施来促进城镇化。也有一些文献研究了个别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尚娟[7]研究了陕西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显著,而制度因素、市场机制影响不明显。张丽琴和陈烈[8]对河北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城镇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安排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外,信息化水平也会对城镇化产生影响。在较早的文献中,姜爱林[9]提出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范式是城市信息化,提出要加快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以便实现农村城镇化;另外还要利用信息网络加强城市对外的交流与合作。王金台[10]认为信息化通过改变城市生产方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姜爱林[11]认为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城镇化分散与集聚两种形式并行发展,共同推动工业化时代的城镇化迈向更高级的城镇化阶段。何光福[12]在其硕士论文中,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认为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并从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城市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的对策思路。王海红[13]认为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结构模式,而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乡间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因此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同时要发展网络经济。由此可见,信息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但现有实证文献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似乎忽略了这一因素。本文将考虑地区信息化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2理论假说与变量选择

从前文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能够促进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说:

假说1:信息化水平能够对城镇化水平带来显著的影响。

无论是信息化还是城镇化,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大量投资会提高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为人们的出行、物资流动等方面提供便利,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说:

假说2:投资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说:

假说3:产业结构升级会促进城镇化水平。

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则城镇化水平越高。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说:

假说4:经济发展水平会促进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的过程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和政府支持,因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第五个假说:

假说5:政府对城镇化水平有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教育水平越高,则会有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因此本文提出第六个假说:

假说6:教育水平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可以变成一种动力,激励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本文提出第七个假说:

假说7:城乡收入差距会成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动力。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除了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投资水平、基础设施、政府作用、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外,还选择了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很多,结合本文的研究需要,我们选择了各地区的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电视节目覆盖率,这些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人们获得和共享信息的途径。本文中选择的经济发展水平,使用人均GDP来反映;产业结构升级使用各地区二三产业GDP的比重来反映;投资水平使用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基础设施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选择了旅客周转量,另外还使用公路里程和货物周转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由于城镇化需要政府的推动,本文中选择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教育水平使用了第十万人中高等教育学历人数反映;城乡收入差距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差反映。

3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的时间段为2010-2014年,比现有论文反映的时期要更新一些。另外,由于2012年党的十八提出了新“四化”同步发展,随之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镇化水平,因此选择这个时间段,还可以看出十八大前后信息化对城镇化影响的差异。本文主要变量各年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4年,本文所选择的指标,除了旅客周转量略有下降以外,其他指标均呈上升的趋势,但各指标的变动程度不一。其中电话普及上升最快,达24.1%,其次为互联网普及率,为12.6%,而产业结构变动最小,五年间只上升1.05%,电视节目覆盖率变动也较小,五年间只上升了1.15%。

为了观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相关系数来反映。这五年间各指标平均数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从表2第一行或第一列可以看出,在2011-2014年间,我国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电视节目覆盖率、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城乡水平差距呈正相关的关系,而投资、政府作用等变量呈负相关,与旅客周转量的关系很弱。为了分析这些相关性较强的变量对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我们分别对2010-2014年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由于本文中选择的变量较多,这些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中我们使用逐步回归法来进行分析,用SPSS21.0软件来实现,得到各年的系数如表3所示。

说明:上表中粗体字表示在95%的概率下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从2010年至2014年,电话普及率对各地区的城镇化并没有带来正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率呈小幅下降趋势。电视节目覆盖率除了在2010年对城镇化有显著影响外,其它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则对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影响系数比较稳定。另外,政府作用、旅客周转量、投资对城镇化的系数为负,表现这些变量对城镇化会带来负向的影响。而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4结束语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信息化水平对我国城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电话普及率影响不显著,互联网普及率影响比较显著,但其影响程度呈略微下降的趋势,电视节目覆盖率的影响除了2010年以外,其他年度均不显著。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城镇化水平。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在所有年度对城镇化水平都有影响,且影响系数较为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能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由此可见城镇化水平要受到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

第三、其他指标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甚至是负的影响。这从表3可以看出,而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这可能是由于自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多重共线性问题。另外,部分变量对城镇化水平具有负的影响,也和现有文献研究结论一致。

第四、在2012年前后,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除了2012年以外,其他年度的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说明这些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比较稳定,不受宏观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在我国当前各地区信息化的建设中,电视节目覆盖率即将达到100%的上限,电话普及率扩张速度放缓,而互联网普及率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因此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利用率将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第二、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的力量。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说明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未来要转变观念,减少政府对城镇化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三、提升投资的质量。我国近几年投资的速度与城镇化的速度大致相同,但投资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却为负向的,这说明我国近几年投资增长的数量虽然可观,但投资的质量可能不高。因此未来也要由市场机制决定投资,提高投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小城镇信息化 篇10

当今世界, 区域竞争主要表现在城市间的竞争。信息化时代, 基于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城市或区域之间将会形成新的二级体系, 居于网络节点地位的信息富集区将支配和控制边缘的信息贫乏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与信息化能否协调发展, 直接关系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格局的改善,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与空间规模的扩大。因此, 本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研究情况

(1) 国外。各国学者都比较关注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的问题[1]。Graham和Marvin将信息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归纳为4种效应, 即衍生效应、协作效应、替代效应和增强效应。卡斯特尔斯和霍尔认为城市往往具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许多区位因素,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哈林顿等认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生产性服务的输出功能越来越强, 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孔曼和魏格对欧洲城市研究后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能够形成跨国的网络化城市群, 城市群的物质基础是高速公路网的和先进的通信设施, 城市群内的大都市出现再度城市化现象, 发展速度加快, 空间一体化趋势明显。综上所述, 尽管看法不同, 但西方学者肯定了信息技术是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肯定了信息网络对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深远影响。

(2) 国内。对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关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姜爱林、张永丽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助互促的直接成果;城镇化是信息化演变发展的栖身之地, 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 (2) 关于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年福华和姚士谋认为伴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使城市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王小侠认为信息时代城市发展将实现“面”的集聚, 即扩展型发展时期, 表现为区域城市群的形成和乡村本身的城市化正在加快, 同时, 联网改变了城市分散、孤立的纵向发展, 强化了城市间横向合作。 (3) 关于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姜爱林认为在加快信息化的过程中, 重点发展城市信息化, 通过城市信息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 既城镇化发达地区, 重点发展信息化, 用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落后地区, 重点发展城镇化, 从而促进信息化。 (4) 关于城市信息化的具体内涵, 姜爱林认为是指城市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 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一种发展过程。

总之, 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在理论和社会实践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 表现为:对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过程研究不足;对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过程中所受的内外影响因素分析欠缺;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过程的传导机制不清晰。

3 融合的过程及各阶段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把握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所处阶段, 参照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中著名的诺兰 (Nolan) 模型和米歇 (Mische) 模型, 把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发展作为特殊的系统来考虑, 融合过程分为初始级阶段、基本级阶段、适应级阶段和成熟级阶段。初始级阶段, 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信息化发展水平, 且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基本级阶段, 信息化水平建设提速, 但是总体上依然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适应级阶段, 信息化水平与城镇建设水平呈现相互推进的态势;成熟级阶段, 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的战略性、先导性因素, 引领和带动城镇化价值自我创造和提升。

从城市信息化建设模式来看,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信息化规划建设工作的三种模式, 即分散式独立管理模式、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模式和以城市信息数据为中心进行数据综合设计管理的模式[2]。其中, 分散式独立管理模式对应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初始级、基本级阶段, 该阶段, 城市各地区各职能部门针对各自的问题分散式管理, 相互之间很少沟通协调。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模式对应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适应级阶段, 该阶段, 城市的信息化会统一全盘规划, 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成为一体, 互相协调, 信息互享, 提高了城市整体效率, 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以城市信息数据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对应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的成熟级阶段, 由于物联网的出现, 使物体与物体在网络中互联互通, 根据需求将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建立智慧系统, 实现智慧化应用, 从而实现城市系统的自我价值创造和增值。

4 融合影响要素分析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融合过程受到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 这些因素分别来自于内部和外部[3]。其中, 内部要素包括动力要素;外部要素包括环境要素、政策要素和支撑要素。内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在相互作用中发生质的变化。

(1) 动力要素。动力要素是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体系融合的根本动力, 引导和带动外部要素的变化。从融合的直接过程来看, 城市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政策、经济社会各领域需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共同构成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直接动力和核心。

(2)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外部影响因素。环境要素包括政府推动、中介组织、信息技术进步、区域竞争和创新环境等。环境要素通过对动力要素施加影响, 深化动力要素的变革, 间接的影响和推动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融合。

(3) 政策要素。政策要素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区域中观政策、城市发展政策和各领域微观政策。在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过程中, 政策要素在一定时期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如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决定了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国家战略。

(4) 支撑要素。支撑要素在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支撑要素包括中介服务体系、咨询企业、专业人才、资金支持和标准支持。支撑要素的成熟与否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进程速度。

在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不同阶段, 动力要素、环境要素、政策要素和支撑要素所起到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其中动力要素是根本和核心。一般来说在融合的初始级阶段, 动力要素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推动融合的缓慢进行;在基本级阶段, 随着环境要素的剧变和支撑要素的快速成熟, 推动动力要素快速演进, 间接的加快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融合进程;在适应级阶段, 动力要素要和环境要素、政策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推进整个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在成熟级阶段, 动力要素的自适应能力增强, 在环境要素、政策要素和支撑要素协调推进下, 融合呈现出良性的螺旋状上升态势。

5 融合动力要素的核心

在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动力要素中, 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是核心, 推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了政府信息化政策的出台并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 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变动进一步提升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层次, 进而影响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 使社会往来密切、经济增长方式从增量模式转向效益模式、服务型政府建立, 城市功能发生变革, 潜在的城市文化得到整合, 推进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更趋合理、加快内部物质信息流动, 推动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反之, 作为能量资源高度集聚的大城市,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层面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 使发展中各种关系变得更复杂, 需要通过信息化增强城市各层面联系的效率, 提高城市竞争力与增强城市活力, 最终带动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6 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随着我省信息化提速工程的实施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我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动力能力不断增强, 处于融合发展的适应级阶段。但是, 河南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偏低、动力不足、协调不力等问题。

(1) 融合水平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1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0.57%, 全国排名27位。《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4], 河南省2011年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第四类中低水平地区, 该类地区的特点是, 5个分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知识支撑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接近第三类地区的水平;基础设施指数和产业技术指数与第三类地区的差距相对较大, 这是该类地区的主要差距。较低的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使得河南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蕴含的巨大潜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

(2) 融合动力不足。从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看, 河南省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能力不足,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提升作用不强, 对城镇化的协调带动作用不足, 这是制约我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融合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将进一步拉大我省和其他省份的发展差距。

(3) 融合协调发展不力。河南省城乡建设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规划不同步、建设不同步、发展不同步的问题较突出, 这也是阻碍我省信息化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制约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如何实现城镇发展和信息化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成为融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7 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思路建议

7.1 建立以城市信息数据库为中心的建设管理模式

当前河南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基本处于适应级阶段, 信息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河南省信息化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孤岛的现象依然存在, 没有建立统一的城市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流动不足, 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偏弱, 总体上河南省仍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但同时,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在省内各领域应用的加快部署和推进,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信息化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河南省需要加快以城市信息数据库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突破, 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的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新特点。

7.2 建立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层面体系

综合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 建立适应河南省新形势下的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体系。该体系包括: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融合, 即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城镇化发展战略要协调一致;信息技术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优化提升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能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产生新的科技成果, 形成新的生产力;虚拟经济与城市实体经济的融合, 孕育新一代经济的产生, 促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与运行的融合, 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行效率;信息技术与市民生活的融合,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该体系同时需要建立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政策机制、信息文化等4个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以推进融合的顺利实施。

7.3 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提升作为融合的契机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我省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信息产业基础薄弱,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也是制约城镇转型发展的一个因素。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和“促进信息消费”等相关战略, 我省要加快实施“宽带中原”战略, 通过推进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建设, 以及中原数据基地的建设带动, 开展强政、兴业、惠民的智慧应用试点示范, 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支撑城镇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 提升全省信息消费水平, 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5]。河南省要重点抓住这两大发展机遇, 乘势而上, 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打造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 提升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 理论学科, 2013年5月

[2]何廷润.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信息体系架构研究, 移动通信, 2013年Z1期

[3]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2012年12月

[4]姜爱林.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哲学视野, 2004 (4)

小城镇信息化 篇11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数据采集

The conspectus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work in yanjiao city

Fu he,Wang Hong lin,Jia Yun-seng

(Exporation Team of North-china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ureau SanHe HeBei 065201)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work,the organize of relief map and Underground Pipeline map,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Yanjiao city.Exemple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work in fact,mak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work even more rapidness、even better direction in the middle small city.

【Key words】Underground Pipeline;Surveying;Data Collection

1.概述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三河市域最西部,隔潮白河与北京通州区相望,距天安门30公里;东距唐山144.3公里,距秦皇岛260公里;北至首都机场30公里;南距天津121公里;京秦电气化铁路和102国道穿区而过,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燕郊地下管网建设及其管理滞后于其发展,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管线资料。原有地下管网铺设时间长,构成复杂,过去只凭人记忆,口头传述有失准确。即使有一些档案记载,也因管理不科学和管理人员变更而流失致使资料残缺不全。新建建筑物时,有关部门也没有对地下管线足够重视,忽视了地下管线的系统管理。此外,地下管线的设计、施工、测绘等部门协调管理不够,造成地下管线资料不现状,设计部门已废除的旧管道没有及时通知测绘部门更改图纸;施工部门只进行管线施工,不进行管线竣工测量,测绘部门不能及时了解管线施工状况并及时进行管线竣工测量和展绘管线图,使管线资料失去现势性和利用价值,给地区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随着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地上和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利用建立科学、完整、功能强大、分析查询迅速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已是势在必行。

本次开发区管线调查总面积约51平方公里,东至东外环路,西至潮白河东岸,南至冶金路,北至北外环路。包括生活区与工业园区在内的所有符合此次管线探测取舍标准的所有管线.探测作业从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底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的。地下管线探测共探测管线点24569个,调查管线总长度667.744公里,绘制1:1000综合地下管线图157幅。地上管线测量点数为982个,测量管线总长度232公里,绘制1:1000综合地上管线图178幅。资料齐全、详尽,能够满足建库要求。

2.平台选择

通过考察GIS 平台分析,我们认为MAPGIS 比较适合燕郊的实际情况,MAPGIS是武汉中地信息工程公司开发的GIS平台软件,也是国产GIS基础软件中产品化程度较高,应用较广的系统。相对于国内外其它产品,MAPGIS作为GIS开发平台,对于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理由如下:

2.1 性能价格比较好:ARC/INFO 工作站版非常成熟、稳定,且微机版也继承了其优点,但投资较大,GENAMAP 虽有比较有经验的应用开发商,但价格也较高。MAPGIS 在三个平台中,性能和ARC/INFO 的工作站版本相当,且其价格最低,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2.2 MAPGIS 由于是国产平台,其应用开发商亦为生产平台的开发商,技术支持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开发商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校办高新企业,能够摒弃纯学术性科研的弊端,其开发人员素质较高,队伍稳定,更重要的是,1997 年已在该平台上开发了地籍管理系统,可以用数据现场测试并很快投入使用。MAPGIS 以后有可能成为首选的推广平台,其技术支持也将是最好的。

2.3 符合燕郊的实际情况: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选用国外平台开发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存在投入大,见效慢,开发时间长,后劲不足等问题。作为一个中小城市的管线信息管理,需要的是投入少,见效快,技术支持有保证,同时,能适应今后发展需要的管线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目前看来,选用MAPGIS 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在一年的时间内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3.地下管线建库概述及基本要求

本次地下管线建库的管类有:给水、雨水、燃气、热力、电力、路灯、电信(网通、联通、移动、天童)、有线电视八大类。主要查明它们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材质、性质、规格、埋设年代和权属单位等内容。通过测绘作业,并用计算机对上述地下管线相关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为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的各项需要,该系统应具有七大类管线管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并由这七个子系统构成综合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信息总系统,其具体组成图示如图1:

4.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燕郊开发区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以MAPGIS 为开发平台,在WindowsXP环境下,采用Visual Basic 6.0及SQL語言开发而成。它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计算、分析及管理功能构建的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整个城区内的地形信息及管线信息进行综合管理。该系统的建成及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城区地下管线管理的现代化。

4.1 地形信息入库。地形图是管线的背景图,为此要对地形信息进行数据入库,本次录入的1:1000的地形图共有153幅,面积为50平方公里。

图1

4.1.1 地形图入库的具体内容如下:

(1)房屋建筑及注记;

(2)道路及道路注记;

(3)植被(绿化带)及注记;

(4)水系及注记;

(5)其他地形,如沟、坎、围墙、栏杆等。

以上图层转入信息系统后,均为GXDX层。

4.1.2 运行地形入库专用程序进行数据入库。测绘中心软件研究所为这次地形数据入库编制了入库程序,运行此程序,将上述图层自动转入为对应MAPGIS点表、线表文件,并自动赋予地物的各种属性值。

4.1.3 对入库数据进行检查如图2:

图2

4.2 管线信息入库。管线图是在综合管网信息系统下生成并编辑,形成的数据文件格式已经基本符合信息系统的要求,然后再做适当的处理。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是系统建设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根据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该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分类、数据录入等,它的整个数据处理流程见图3:

图3 数据处理流程图

4.2.1 数据分类。建立系统所需的数据类型有两大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图件资料,如地形图、建筑物位置分布图、道路干线图、专业管线图、管线管辖单位分布图等。属性数据主要为各图件的属性文本资料,如管线的类型、材质、长度、管径、埋设日期、阀门数等信息资料。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管线的探测资料。

4.2.2 管网数据的输入。数据输入是建立系统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工作。该系统的数据有三大类,这三大类数据分别为:背景地图数据、管线管点的空间位置数据、管线管点的属性数据。

4.2.2.1 背景地图数据的输入。为了使背景地图准确、完整,要选用1:1000的燕郊开发区分幅地形图AutoCAD 2004的DXF数据文件,再用AutoCAD对图形进行编辑,尤其要对管线、管线点、管线附属物仔细检查。最后将编辑、检查、整饰后的DXF数据转换为MAPGIS数据文件,从而获得全区完整的地图数据。

4.2.2.2 管线 管点空间数据的输入。任何管线都要由三种要素组成,即管点、管段、管线。所以管线数据的输入主要是管点位置坐标的输入以及由相关管点联为管段、相同型管段联成管线的问题。该数据的输入可以根据原有管线图用数字化仪跟踪数字化输入,也可直接用键盘输入管点探测所得的坐标数据,还可以开发探测仪器记录的数据格式和系统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程序,将仪器探测数据联机输入计算机。由于在探明地下管线空间位置时就已经探明了管线材质、管线埋深和管线直径等属性,在常规外业测量时,把各测点三维坐标、埋深和专业属性在笔记本电脑上实时输入进数据库,同时输入该测点是否和其他测点连接,和谁连接,此点是起始点或中间点或结束点等。表2~表6给出了空间数据输入格式:

4.2.2.3 管线 管点属性数据的输入。管线属性包括管点属性、管段属性和管线属性。它们的输入必须与所属管线点、管线段、管线严格一一对应,输入的方法有键盘输入和数据库转入,用键盘直接输入是在空间数据输入的同时进行的,如输入一个管点的同时输入其属性,由数据库转入时应注意所利用的数据库结构定义与该系统属性库的结构定义完全一致,属性输入完后,应与对应的管点、管段、管和线作正确符合检查。

全部数据输入完成后,可通过抽查来检验数据输入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属性数据输入格式可参考下面的格式(表7~表8)。

4.3 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管线数据及地形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后,即可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其管理模式与实现形式如图4:

4.4 燕郊开发区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所完成的功能结构框架图示如图5:以上完成的系统功能基本上满足管网管理的全部要求,使燕郊开发区的地下管网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5.应用及拓展应用

5.1 将城市所有的地下管线以动态方式管理起来,使数据始终反映最新的现状,可为城市规划、消防、电信、供电等部门提供大量的信息,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2 将拟建建议工程与已建管线叠加,可避免占压地下管线。

图4

5.3 可准确地查询出管线的性质、位置、材质、附件名称(如阀门、消火栓等)、管径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5.4 可输出各种形式的综合图、专业图,对图形进行任意比例尺的缩放;可输出不同规格的图纸,将多幅图拼接输出,方便外业施工和管理。

5.5 可对管线进行纵、横剖面处理,为管线设计部门非常方便地提供各种数据。

5.6 地下管网综合查询。可按属性数据库中的字段名作任意查询,可统计任意区域内的阀门、消火栓等管线附件的个数。这样,可在地下管线发生事故时,提出应急方案,划定危险区域。该功能可为公安消防部门结合地形图的位置,提供最佳事故处理路线,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5.7 该系统可提供与通用图形平台接口,为将来系统上升到大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图5

6.结束语

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城市信息化对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依赖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城市信息化的进程,进行城市基础数据的采集收集,在数据采集、自动化入库、动态更新数据库一整套有效措施和手段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集空间异质、结构复杂、三维标度和海量数据的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不但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科学化管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也无疑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示范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地下管线网探测与信息管理[M]-田应中,等,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手册[M]-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工程测量学》- 张正禄,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P44-P129)

[4]《控制测量学》-孔祥元等,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修文群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

[6]《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化城市建设指南》-修文群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

[文章编号]1619-2737(2009)04-17-035

小城镇信息化 篇12

一、研究现状

国家先后对信息化建设发布了指导性的政策和标准, 如《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2001年)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06年) 、《县域信息化工作指南》 (2006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2012年) 等。这些政策指标制定的时间相对比较早, 有些指标难免滞后于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水平, 例如《方案》中“微波占有信道数”指标, 由于目前微波通信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 其指标可以忽略。

在学术领域中对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多年。各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方维慰《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研究》 (2003年) 、孙建军《江苏省信息化水平测度》 (2005年) 、赵培云《辽宁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创新研究报告》 (2009年) 、李瑾等《县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2009年) 、黄水清等《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现状》 (2011年) 。从这些典型的文献可以获知,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学者对区域信息指标体系的研究, 由早期的省市级大型区域逐步转换到县市级、农村等中小区域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其建设目标主要聚集在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 但不完全等同于农村。如崔静等认为, 农村信息资源是相对应城市信息资源的一个概念, 将农村和城市进行了等价概念分类, 这显然和新型城镇概念不符。而现有的各层级信息化评价指标也没有顾及新型城镇化这一大背景, 无法体现流动人口、农民工的信息化水平。

二、新型城镇信息化指标选取

为了实现与国家信息化系统对接, 也为将来国家一体化信息平台做伏笔, 笔者参照《方案》, 借鉴之前诸学者的研究结果, 结合新型城镇化“集约、绿化、智能、低碳”的特点, 对各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筛选、增删。

(一) 新型城镇信息资源

新型城镇中需要整合大批流动人口和农民工信息, 这些信息呈现出离散、多元、异构、分布的特征, 需要建立一个资源整合平台, 加快资源共享、均等化服务。目前, 有些发达城镇已经初步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对区域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或者是使用单独的信息管理软件, 如人口管理系统。所以本体系增加了“信息服务平台或信息管理软件”这一指标。

(二) 新型城镇信息政策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参与者, 要研究适合农民的信息政策, 使农民受益。此内容包含在“信息化政策、规划、法规、标准”指标中。通过这一指标的考核,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行政领导的关注和执行力度, 避免各级党政领导因过分注重“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忽视对信息产业的重视和投入。

(三) 新型城镇信息技术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衍生了“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智慧”新概念。其核心就是“信息技术应用”, 让信息化和智能化遍及到城市各个行业和领域, 产生和谐、绿色、便捷、宜居等一切有利于城市可持续成长的要素。“信息技术经济”指标则很好地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遵循集约的特质。

(四) 新型城镇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研究发现,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 决定城市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来集聚资本、劳动力及生产要素。如美国的帕洛阿尔托小城镇, 全镇只有5.6万人, 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 发展以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使该镇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升级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规模, 可以提升城镇地区人口容纳能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居民福利水平、实现节能减排。

(五) 新型城镇信息基础设施

我国城市间由于机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主客观因素, 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差异巨大。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应该注意城镇间均衡发展, 向一些发达国家吸取经验。例如德国, 作为世界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大中小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几乎无差异。在关注普及率的前提下, 还要注重“网络运行的速度及容量”, 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 提高软件与硬件投资,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六) 新型城镇信息人才

新型城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因素, 不仅难以引进急需的高技术人才, 而且自己培养的信息化人才也容易流失, 所以服务于本地区的信息人才数量显得更重要。而在《方案》中只设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指标, 显然不能全面反映新型城镇现状。故本体系中“信息专业大学生数”不是指本地区毕业的人数, 而是指本地区从业的大学生数, 包括从外地流入的大学生数。新型城镇涉及农民工人数多, 而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所以在人才建设中加入了对农民工的信息化“培训普及率”指标,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市民。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县级市综合性高校比较少, 但高职大专院校较多, 所以在设置高校比例时, 特别强调包括高职大专类院校。

(七) 新型城镇信息安全

重要信息系统是指能源、交通、金融等涉及国计民生领域的系统, 这些系统的安全关系到新型城镇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需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 强化技术防范。基础信息网络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 在农村及一些不发达的乡镇还需规范三网服务市场秩序,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工作水平以及信息安全监管能力要尽快提高, 尽量采取自动化的应急处置及信息安全监管, 推进智能化城市建设, 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三、新型城镇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

(一) 新型城镇信息化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信息化体系七要素, 即信息资源、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人才、信息安全, 结合前面对新型城镇信息化指标的分析, 构建了一套新型城镇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二) 确定指标权重

由于新型城镇的信息化没有省级及以上区域信息化发展成熟, 并且有其自身独有的特质。另外, 新型城镇还处在建设期, 对于信息化的尺度衡量没有标准, 亦没有成功经验可参考。在此, 笔者采用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 进行系统、科学、动态的综合评价。

因篇幅有限, 本文以“新型城镇信息资源”中“资源数量”下属8个三级指标为例阐述演算步骤。

步骤一:按照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 经过几轮的反馈与修改, 综合所选专家的意见, 对指标进行调整、改进、比较、判断。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根据收集的数据列出判断矩阵构成表。如表2所示。

步骤二:采用和法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

最终求出λmax=8.068。

步骤四:计算相对一致性指标。其中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其具体值如表3所示。

CR=0.01/1.41=0.007<0.1符合一致性检验。初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步骤五:利用Expert Chioce软件 (一种以多层级分析法为基础之客观的决策支持工具) 进行处理, 并把以上结果进行汇总, 得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权重统计如表4所示。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的一大战略, 在《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的基础上, 参考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特点, 笔者与时俱进地构建了“新型城镇信息化指标体系”, 基本能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后期, 笔者将利用云理论等定性定量综合赋值法, 进行实证研究, 以期推进和完善该指标体系,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妍.四川信息化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 2011.

[2]中国信息产业官方微博.信息化助推新型化[EB/OL].[2012-12-12].http://www.cnii.com.cn/xxh/content/2012-12/12/content_1026874.htm.

[3]牛禄青.信息化:引领新型城镇化[J].新经济导刊, 2013, (03) :43-44.

[4]邓小昭, 邬晓鸥, 韩毅等.论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J].情报学报, 2003, (01) :96-102.

[5]崔静, 黄水清, 周建农等.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农村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18) :60-64.

[6]黄水清, 沈洁洁, 茆意宏.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现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01) :64-72.

[7]郭瑞东.河北省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40) :77-79.

上一篇:思想课堂下一篇:新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