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课堂

2024-08-29

思想课堂(共12篇)

思想课堂 篇1

思想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灵魂, 所谓历史与社会“思想型”课堂, 正具有让鲜活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引发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功能, 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一、切入生活资源, 有效激活思想之泉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的知识是死知识, 没有生活的课堂是死课堂。所以, 我们要把现实生活这股思想之泉引入社会与历史课堂,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本质, 感悟历史真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 利用社会时政热点, 涵养理性思维

时代性是历史与社会课的基本特征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体现这一特征, 把课本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起来, 是本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

【案例1】

在教学“珍爱生命”主题时, 笔者引入日本大地震这一时事热点, 并结合日本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让学生讨论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

(二) 结合现实生活体验, 增强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接触身边的生活事例, 不仅能拉近历史与现实、问题与知识的距离, 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还能让学生汲取生活经验和历史教训, 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从而积淀思维, 升华思想, 加强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案例2】

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教学中。新课之前, 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 搜集一些有关环境主题的照片。学生搜集反差强烈的两组图片 (美丽的城乡建设和污染严重的环境) 一呈现在课堂, 便引起了全体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看到了政府开始重视对污染的治理和加大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力度;也看到了企业为追求利润对环境的破坏, 感受到了污染后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污染治理的困难。继而引发了学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思考:为什么环境破坏了才知道要保护环境?到底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是要先发展经济, 等经济发展了再去治理污染, 还是宁可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护好环境?……

学生谈的这些问题无法在课堂上解决, 甚至有些观点未必贴切, 但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 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挖掘情感资源, 有效夯实思想之基

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往往实施公式化、纯知识性的教学模式, 使有血有肉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变得僵化破碎、情感缺失, 无法引发学生心灵的火花和思维的共鸣。事实证明, 历史与社会课堂是建立在学生情感聚焦基础上的, 只有情感得到激扬, 才能升华思想层次。

(一) 运用情感素材, 引发思想共鸣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情感素材是非常丰富的, 如音像、图片、文字等, 用这些素材导入新课, 可以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

【案例3】

教学“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时, 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 对战争的残酷性没有直接的认识, 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笔者就设计了一堂导言课“感受战争, 呼唤和平”, 选择了当代战争与冲突地区幸存儿童的图片, 配上相关音乐制成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看到同龄人的悲惨生活, 很多学生流泪了。笔者因情而导, 问学生造成同龄人悲惨生活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战争!”然后再引出相关问题, 诸如“人类为什么还会选择战争”“我们应如何看待战争”等问题水到渠成。

教学运用情感素材, 引发了学生思想的共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初步形成了“追求和平高尚, 制造战争丑陋”的意识。

(二) 运用典型人物, 点燃思想火花

初中生思想尚未成熟, 亟须认同效法的对象。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 以历史和当代名人为典范, 让学生寻找自己内心最崇敬、最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 有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案例4】

在“追求真善美———认识人生的意义”的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一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介绍牛顿坎坷的命运, 并通过其人生履历的解析, 揭示其执着、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介绍爱因斯坦孩提时代的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 引导学生亲近这些巨人之后的生活与追求、思想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等精神内涵。

运用典型人物, 使学生的思想火花初步点燃, 内心经历感化与洗礼, 从而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使典型人物走进学生心灵, 让学生深入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 运用时要对情节作一些合理的补充, 以增添教学的生动性, 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拓展教学手段, 有效提升思想品质

(一) 创设问题情境, 让思想在“情境叠加”中递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自己产生“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心理需要时, 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因此,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案例5】

在九年级复习课中, 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供学生讨论探究、提升能力。材料一: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资料;材料二:温家宝的有关“节能减排”的讲话。设置问题: (1) 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问题?“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世界气候’”,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2) 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靠什么?请你从资源和环境角度分析它有哪些积极意义。 (3) 材料二表明中国在上述问题上坚持怎样的态度? (4) 为了实现材料二的减排目标, 政府、企业、个人应该怎么做?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激发兴趣、产生灵感, 进而得出独到的见解。因此, 在“思想型”课堂中, 教师要不断优化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地观察和认识历史与社会现象, 揭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或本质。

(二) 补充具象细节, 让思想在“见微知著”中丰富

社会也好, 历史也罢, 都是具体动态的, 对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复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要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在讲述事件和人物时提供鲜活、生动的具象细节, 可以调动课堂气氛, 活化课堂教学, 启发学生思维。

【案例6】

笔者在讲述“《马关条约》签订”时, 加入了谈判时的一个细节。当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时, 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下咽, 饥甚!”这一问一答, 活现了二人的嘴脸, 典型地表现出谈判双方的地位,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哲理。

细节是形象的, 可以以小见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 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和社会知识。细节还具有启发性, 可以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 增添史图资料, 让思想在“场景”中考量

史料教学是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主题, 也是学生思想养育的重要源泉。史料或史图不仅能再现社会和历史的本来面貌, 还有利于消除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空洞说教的弊端, 有利于学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能力和“坚定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案例7】

在教学“秦的一统”时, 笔者的教学流程及教学“主题”安排如下:

问题设计对秦统一的感受→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哪些方面巩固统一?

选取图片兵马俑图→灭六国图→行政图、统一文字与货币图、长城图等。

主题结构感受秦统一的威武场面→秦统一的原因→秦巩固统一的举措。

充分运用史料图片, 深入挖掘图片的信息内涵, 加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既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也加强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作用。

(四) 激励课堂质疑, 让思想在“问题意识”中涵养

质疑能力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也是形成学生“思想“的必备条件。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不唯教材、不唯老师, 善于独立思考, 勇于怀疑、批判, 带着质疑精神来讨论历史与社会现象, 通过自主学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

【案例8】

教学“如画的梯田”一课, 笔者在介绍完元阳梯田的地理位置以及哈尼族人在哀牢山区的农业生活后,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 大胆质疑。学生经过讨论, 提出了以下问题, 然后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解答: (1) 既然当地的主要作物是水稻, 那么山顶上稻田的水是怎么引上去的? (2) 在这么陡峭的梯田上, 人们怎么运送稻谷呢? (3) 梯田的堤坝被水冲垮了怎么办? (4) 既然哀牢山区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 雨量充沛, 这么多的稻谷如何晾晒? (5) 在遍地梯田的山区, 哈尼族人怎么和外界沟通呢?……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 也是学生善于思考的表现。为了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 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表意见的天地, 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大胆质疑、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 优化作业训练, 让思想在“多维思考”中凝练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作为支撑的, 而作业训练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基础性条件。教师要不断优化历史与社会作业的综合化设计, 以利于学生在作业训练中实现知识的巩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有效的思维方式。

【案例9】

复习“中国屈辱史、探索史”这部分内容时, 笔者设计了一组综合训练和强化学生历史能力和历史思想的试题。

训练一

提供材料一: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宁波等城市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中国日渐衰落。

提供材料二:1978~2008年是中国“大转变、大开放、大跨越”的30年, 是中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变化最大的30年。中国日渐崛起。

要求回答: (1) 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近代中国“日渐衰落”、当代中国“日渐崛起”的原因; (2) “被迫开放”和“大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何不同影响?

训练二

提供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李鸿章语) ”。

要求回答: (1) 材料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的意义? (2)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 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中创立民国的目的是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优化作业训练, 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 更是提升学生社会和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拓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思想型的课堂呼唤“思想型”的作业, 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思想课堂 篇2

[摘要]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课堂小结环节,教师需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厘清知识点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堂小结中,可巧设悬念,可与前面内容相呼应,也可鼓励学生表达内心体验。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小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902

教学内容中,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就大量地补充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于是课堂上,学生要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碎片。这些补充进来的知识,很容易造成新旧知识间的混淆。那么,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梳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搭建起新的知识框架呢?对此,课堂最后几分钟的小结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突出重难点,理顺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还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余味无穷。

一、教学中课堂小结的缺失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有一种不尽完美之感,那是因为教师们大多忽视最后的几分钟课堂小结。有的教师在课堂开始的导入部分浓墨重彩,课堂的结尾却以轻轻一句“今天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就结束,更有的教师出现拖堂的现象,使学生疲乏至极,注意力涣散。那么,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到底该如何利用?它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教学实践来谈点自身感受。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特殊性,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的经历来理解课本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挖课本内容,一堂课的时间一不小心就会不知不觉地流逝。学生对于整堂课所学的内容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对知识的结构缺少清晰的条理,也不是很清楚每节课的重要知识内容,因此,课堂小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本校

从上表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对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情况,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教师能够进行小结。认为小结占用的时间较多的人数明显较少。在课堂教学中,能经常进行小结的教师只占了极少部分,大多数教师基本上不进行课堂小结,而学生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结有需求,教与学的需求发生了脱节。

完整的课堂应该包括课前的导入和课终的总结,没有对一堂课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这堂课是不完整的,因此,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教学中课堂小结的作用

(一)利用课堂小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方面的榜样模范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高尚品质鼓舞和激励着学生,为学生树起道德的榜样。在每节课中基本上都有他们典型精辟的言论,如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形象》中孔子的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对第一目内容“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最好的诠释。可以看到,教学中恰当的史料运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磨砺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和道德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利用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点

教师一堂课所讲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模糊不稳固的,尤其是教师新补充进来用于佐证的资料,学生容易和原有知识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应运用课堂末尾的几分钟,帮助学生厘清新旧知识的区别,概括教学内容,点明学习方法。但是,在进行概括总结时,教师要有的放矢,不能翻来覆去炒冷饭,要让学生在小结中清晰地抓住知识要点,厘清知识?c间的内在关联,并且使学生从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课堂小结活跃学生思维

在新课即将教授完毕时,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教学内容已逐渐理解,但注意力开始涣散,此时,教师必须掌控好课堂,通过设问、小活动等营造学习气氛,把课堂教学推向第二个高潮,使学生情绪再次高涨。

(四)利用课堂小结承上启下

课堂小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为下次的课堂教学留下伏笔,又能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时间去咀嚼课堂上的新知识,结合原有知识进行消化,为下次的新课做好铺垫。这样,既与前面的教学内容遥相呼应,又使学生预先知道了下节课的知识点。有句古话: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的实践操作

(一)课堂小结巧设悬念,余味无穷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除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可以把小结作为一种过渡,巧妙设置悬念,“引而不发”,为以后要讲解的内容做衔接上的准备,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一框时,可以这样对整框内容进行小结: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根据以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主体是什么?除主体外为什么需要其他所有制经济并存?在学生解决以上问题后,为下节课设置悬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那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会决定我们怎样的分配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又将以怎样的分配制度与之适应?这样的课堂小结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课堂小结与前面内容相呼应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精心设计。完美的课堂小结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圆”。

例如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建立一站式课堂线索。

(1)中学生陈某是如何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因抢劫而被判刑的少年犯的?(找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找出其中的违纪、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

结论:犯罪行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

(2)陈某走上犯罪道路后,对哪些人造成了哪些伤害?

结论:犯罪有百害而无一利。

(3)陈某从一个好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概括出自我要求、道德水平、法纪观念等原因,从法纪观念淡薄引导学生辨析: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即使犯罪了也不用受到处罚。通过学生的回答及刑法第十七条的学习得出结论: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负刑事责任。(追加提问:专门为未成年制订的相关法律你知道多少?通过未成年人犯罪法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完成97页的表格。)

过渡: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请大家帮助小陈,怎样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引出“加强自我防范”教学,使整体教学形成首尾衔接的一个“圆”:1.做有道德的人;2.做守法的人;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4.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在此过程中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每个人都能发表己见,为陈某出谋划策。接着,请学生说说,通过陈某的案例我们应该得到怎样的启示。这种课本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教材的密切联系,并通过陈某的事例使自己警醒。这样的课堂小结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既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又使他们受到教育和警示,收到“春风化雨润心田”的教育效果。

(三)鼓励学生表达内心体验,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新课程提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程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是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情感的实践。很多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以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内容“防患于未然”为例,来看下面两种课堂小结。

A师:今天的课堂知识就在板书中(或课本中画线部分):1.做有道德的人;2.做守法的人;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4.遵纪守法,防微杜?u。请大家在笔记上写摘录,并且记一记背一背。

学生记笔记,背知识点。

B师:在今天的案例中,最能让你心痛的(或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如果你是陈某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本课内容精要,知道自己在此基础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生2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千万不能陈某一样,最后使自己的人生在痛苦悔恨中度过。

无可厚非,从知行并重的角度来看,第二种课堂小结对学生来讲,更具意义,社会生活中不缺少这样的案例,少的只是我们对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案例的发掘。所以说,完善精要、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小结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一堂课的小结,不能虎头蛇尾,使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在黯然无色的尾声中“谢幕”,更不能只顾自己完成教学目标而拖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应的课堂小结,使之条理清楚,重难点清晰,要点突出,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激活思想 引领课堂 篇3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56-01

《科学》课的“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成为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以往我们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几点:

首先教师要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根据自己所在的大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解》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学生刚刚进入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实验的独立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对刚刚接触的对比实验进行设计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设计实验改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设计对比实验。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的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

二、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提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有结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健。

1、立足提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启发性

有结构的材料是对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浓缩”的材料。必须组成启发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从而启发学生去探究。根据教学实际,材料的启发性结构的方法亦有不同。如在教《物体的沉与浮》一课时,准备了三组教学材料,第一组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葫萝卜、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与原有的认知(学生认为重的沉,轻的浮,小的沉,大的浮)发生矛盾,学生一脸的不解;第二组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第三组提供了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沉,轻的浮。以上三组实验材料,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启发性,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激起学生揭示科学概念的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探究。

2、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突出材料的趣味性

材料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无意识间便能全程参与到探究中来,这种没有强压硬灌的操作能更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探究材料的选取上应在形式上、内容上、组织上去突出材料的趣味性结构。如《空气的热涨冷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供了常温水、冷水、冰水、温水、热水等不同温度的水,学生在将同一个套有小气球的锥形瓶分别放入不同温度水中的活动中,发现空气也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在这里不管是在材料形式上和材料内容上,还是在材料组织上,都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巧妙地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情境化下的科学学习,会避免科学探究的枯燥,会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肌体,也会产生一个适合学生探究并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但情境创设也要把握度,不能离开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孩子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思想课堂 篇4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情感共鸣中激活课堂

兴趣是一个人激昂情绪的内在动力, 是参与某种事情的心理倾向。具备兴趣的前提下, 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 激发巨大的探索潜能。纵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教师的勾勾画画, 圈圈点点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无法唤起学生的参与激情。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换言之, 创设生活情境, 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心理的共鸣。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人者, 人恒敬之》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一节的学习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三个情景剧——《雨天的公交上》、《互喊不雅绰号》、《垃圾的困惑》。播放之后, 教师提问, 师:说说剧中人物的心情如何?生:被别人喊绰号真的是件很难过的事情。生:所以, 为了不让别人喊自己绰号, 我们必须做到不喊别人绰号。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师:为了改变剧中人物的心情, 我们可以怎样改编剧本呢?教师的追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生:让公交上那个年轻的妈妈将自己的孩子抱起来, 给老人让个座。生:第二个情景剧中让第一个喊别人绰号的学生先道歉, 这样纠纷就不会产生了。师: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认识的一个道理……

只有拥有了生活的呼应, 学生的心理才能和课堂产生共鸣。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得到了集中体现,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生活化情景剧, 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课堂也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运用生活语言, 在激情中点燃课堂

教育的语言表达对于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 一些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语言表达单一, 缺乏艺术性和激情, 常常让学生产生厌倦和乏味的心理, 课堂效率明显降低。事实上, 课堂上最有魅力的语言就是最生活化的语言,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 让课堂语言生动风趣, 通俗易懂, 无形中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将学生的心锁定在课堂上, 以激情点燃课堂。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教学中, 教师考虑到“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等专业化概念和理性化理论较为枯燥, 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 上课的时候教师结合生活举例———小明是我国著名企业扬子石化集团的员工, 而小亮自己经营着一家超市, 小强则在一家美国人创办的电子公司里上班。听完老师的举例, 学生们都开心的笑了, 人物的名字来自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称呼, 不同的工作单位也表示了不同的工作性质, 通俗易懂, 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以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变枯燥为生动, 变呆板为激情, 引领学生跨越思维的障碍, 充分的了解了我国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路线。

三、增强生活化体验, 在自主中贴近课堂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的教育方法, 要使学生自动, 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自觉, 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让他们沿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前行, 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然而, 有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 教师只专注自己的讲解, 学生是怎样的状态, 无从把握, 也无需把握, 这种自我陶醉似的授课方式又怎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为此,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采撷素材, 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与父母平等沟通》中的“克服叛逆心理”一框教学时, 教师组织几个善于表演的学生演了一个小品《妈妈的唠叨》。晶晶:每天上学, 妈妈都唠叨“路上小心, 别迟到……”天啊!难道我天生是用来迟到的吗?明明:我喜欢李宇春, 周杰伦的歌, 妈妈总批评我欣赏水平差。娟娟:我也不喜欢妈妈的唠叨, 但是我有好办法, 你说你的, 我做我的……学生投入的表演立刻将所有同学的心“收”进了课堂, 大家情不自禁的讨论起来, 生:我妈也是这样, 总唠叨个没完没了。生:我妈跟晶晶妈妈差不多……

只有最贴近生活体验的东西才能唤起心灵的共鸣。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以小品的形式还原生活情景, 让学生产生“我也是这样”的认同感, 此时的课堂犹如一块磁石, 牢牢的将学生心吸住。

四、链接生活化方式, 在交流中开放课堂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学中,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 教师垄断下的课堂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与学无法和谐统一。因此, 教师应当立足实际情况,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寻找深入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把思想政治课不再当成一种负担, 而是当作师生彼此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杜绝不良嗜好”一节的学习, 对于青少年来说, 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很多, 但是学生真正能“说”出的不过一二。为了扩大学生视野,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特意布置了前置性作业, 请同学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搜集“因不良嗜好导致人生走上歧途”的案例, 并利用学生熟悉的微信、QQ, 发送同组同学, 小组间再利用QQ聊天工具中的“讨论组”功能进行交流讨论, 并将最终调查结果汇报给老师。新颖时尚, 又贴近生活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 课前预习效果非常理想。课堂学习开始了, 小组之间争着抢着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 几乎不用教师梳理点拨, 学生们轻松的总结出了“美好的诱惑”、“中性的诱惑”和“不良的诱惑”三者的区别, 并对“不良的诱惑”有了深刻的了解。

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紧扣时代脉搏, 链接学生生活, 创新教学方式, 师生、生生在课堂上交流创新, 思维在这里突破, 智慧在这里迸发。

五、丰富生活化活动, 在实践中升华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和时间, 强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其核心思想提倡学生要从生活中去学习, 将学习应用于生活, 这也是生活教育的彰显。为了提高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教师要保障“生活———教学———生活”的有效循环,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夯实所学内容, 挖掘源头活水, 成就精彩课堂。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成长在社会》一课的“感受社会的变化”一框学习中, 教师给学生安排了一次社会调查, 问问自己的亲朋好友, 谈一谈家乡的变化。学生们借助聊天、采访等不同方式获取信息。最后总结出了我国几十年间百姓生活的十大变化:收入从曾经的“万元户”变成了“亿元户”, 人们生活富裕了;住房从遮风挡雨到安居乐业, 居住环境改善了;曾经满大街的“自行车”也换成了“小轿车”;娱乐从“听评书”、“听相声”变成了“看演唱”、“喝咖啡”......抚今追昔, 社会发生了巨变, 未来社会将继往开来, 日新月异。于是, 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布置了讨论活动———我为社会发展做什么, 学生再一次投入到讨论活动中来, 将所学理论融入生活, 为祖国发展描绘蓝图。

教学基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通过组织生活实践活动,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了家乡的变化, 了解了今天生活的幸福美好, 更激发了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斗志, 课堂变得丰富而立体, 生动而饱满。

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来, 需要教师多观察学生的生活动态, 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创设生活化情境, 运用生活化方法, 让学生在兴趣中走进教材, 在思考中提高素养, 在引导下逐渐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塑造社会发展需要的“真”人。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 不仅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教育改革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立足新一轮课程改革, 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如何贴近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内化思想, 彰显核心, 让思想品德课堂汲取其中的养料, 实现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为目标的课程价值。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陶行知思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西江.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 (中学) , 2016 (03)

[2]畅运芳.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工作[J].学周刊, 2016 (14)

[3]贾平豪.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提高[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03)

把法治的思想带入课堂 篇5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在京召开,这次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受到了公众广泛的关注。作为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对此次会议尤为关注。

我们思想政治课教研部也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决定》分为七大部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总原则和指导思想下,《决定》从法治的基本格局出发,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了分述和部署,最后专门阐述了“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两个重要主题。从内在逻辑上看,《决定》展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是一份涵盖了目标、原则、方法、改革路径、具体任务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里程碑。

我们现在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精神层面,法治日渐成为共同的核心价值;人民物质层面,法治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驾护航乃是热切期盼。从发展阶段和实际看,这一期盼已经成为一个焦点。

这两年,中央对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一批大贪小蛀们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原因就在于,这些蛀虫们在吞噬人民的血汗财富。在那些有利益的地方,权力都在染指;有资源的地方,权力都在伸手。一些人因此而大贪大吞,肆无忌惮。因此,打掉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才会确保人民的果实落到人民的手里。

也必须看到,人民要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路障不少。一个关键方面就是体制机制障碍。这些障碍,并不仅是因为滋生腐败,更可能是因其制约而导致社会失去活力,导致发展成果被沙漏。因此,改革是必须推进的主旨。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的红利效应开始显现。要把改革顺利推进下去,就需要法治划定保障轨道、堵住各种吞噬改革成果的跑冒滴漏。习近平明确提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让百姓看到了法治的力量和前景,更让人们期待四中全会在改革方面烹饪的法治大餐。《决定》将为国家治理领域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四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而《决定》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呼应,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延伸。它对法治建设和法治领域改革的部署,规模之大、动员之广、理论创新之多、改革路径之清晰、具体任务之明确,前所未有。其中所包含的众多制度创新和司法改革措施,说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已经在普法、知法、懂法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跃升到更加具体的机制体制层面、操作层面。因此,《决定》不仅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框架和路线图,而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固的支点和坚实的保障。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学科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课堂“四度”初探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温度 宽度 深度 高度

一、增加课堂教学温度

教育的温度来源于课堂,课堂温度需要老师眼睛里看到学生,心里装着学生,唯有如此,才有知识的流淌,才有课堂的愉悦高效。课堂温度过高,容易呈现表面的热闹与浮华;反之,则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调控适宜的温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预热课堂温度,从课的导入入手,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加上老师的“热情感染”,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讲授《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我引用社会热点大毒枭糯康贩毒锒铛入狱的视频,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使课堂开始“热”起来。让课堂温度持续并升高的最佳措施就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在探究“不良诱惑的危害”时,我采取“问题超市”的形式,让学习小组在“黄、赌、毒、法轮功”等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宜自己解答的题目,通过看视频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开展“擂台赛”,各个小组成员针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抢答,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擂台赛冠军,回答问题最多、最正确的同学获得最佳发言奖。这些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温度升到最高。

二、拓展课堂教学宽度

课堂教学的宽度,是指课堂横向的容量和范围上,有宽度的课是有内涵,有魅力的课,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由狭小的知识扩大为广阔的知识视野。近几年的中考开卷试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社会热点,乡土材料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这些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题型涉及面广。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拓宽知识的层面,运用一些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素材辅助教学,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奋斗成就未来》一课时,我围绕教学难点“艰苦的战争年代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搜集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红军长征、开垦南泥湾、大庆大寨、抗洪非典、载人航天、以及当地整山治水的厉家寨等素材,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古代、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这样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迅速回顾、思考、交流,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到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

三、挖掘课堂教学深度

课堂的深度是既要触及学生的灵魂,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辨力,又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教学中,教师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必需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和拓展。但这种深化和拓展要考虑课标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教学《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中“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这一内容时,我设置了全国上下掀起的广场舞热,因为高分贝的音乐严重影响了广场周围居民的生活,导致各地因此而起的冲突不断这一情境。针对这一情境提出问题:(1)泼粪、鸣枪、放藏獒、“高音炮”架在楼顶,和广场舞音乐同时播放……你赞同这些居民们的这些维权方法吗?为什么?(2)你认为居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跳广场舞是大妈们的权利,但他们应怎样正确行使这一权利?这几个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居民们的行为让学生知道了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方式,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会激发矛盾.他们的做法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又引发学生讨论从广场舞大妈的角度分析,学生明白了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课堂教学高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就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学业水平测试后,有的考生走出考场第一句话总是抱怨“书上找不到答案”。主要原因就在于学习只限于死记硬背,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不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更没有站在一定高度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难以理解问题蕴含的道德教育。所以,学生们一见试题涉及的都是课本中没有的社会热点,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中除了自身要有一定的高度,关键要让学生在知识积淀的基础上,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讲授《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这节课时,我通过乱捕滥杀等素材,列举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一些生物的生存困境现象等,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就是维护大自然的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一道理,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立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成就课堂 篇7

一、立足教师, 重在行动

1.编读本

建立数学研究小组, 暑假里10个数学研究教师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 通过学习肖伯棠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示例》, 明清河的《数学分析的思想与方法》, 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 张顺燕的《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 再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们的日常教学, 已编出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知识版块结构》两本书, 作为校本培训的必读书。

2.读好书

每期学校都会购买一些新书由教研组为教师推荐必读书, 包括《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育新视野》、《数学教师的激情与智慧》、《小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小学数学设计原理和方法》、数学课标、数学教材教法等。

3.研教材

(1) 教师在假期中要通读下期所教整册教材, 统揽全局才能心中有线、行动有导向。 (2) 读懂教材。读懂教材不只是教师站在自身的立场与教材单方面的对话, 而应是教师多角色多次“进出”教材, 才能真正理解教材。 (3) 了解学情。了解学情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还应了解学生个体情况, 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知识面前所表现出的接受、理解、运用的能力存在千差万别。

4.赛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始终把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 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 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

5.比技能

每学期安排一次学科技能比赛。有速算比赛、奥数竞赛、作图竞赛等。实效性地增强数学教师的学科技能。

6.育智慧

(1) 小课题研究

每个教师每期或每年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或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期末写出特色工作总结参与评奖。

(2) 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借鉴、研究、创新, 竞赛课后教者写一篇教学专题反思, 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每个教师每节课的教案应有“个性施教”和“课后反思”。

总之, 在“编读本→读好书→研教材→赛教学→比技能→育智慧”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中, 提升教师的素养。

二、立足学生, 重在渗透

1.在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渗透

比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学生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困难, 思路受阻, 教师及时点拨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求。经过一番探索, 学生用剪拼的办法,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而后又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转化成长方形的长、宽, 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一课充分渗透了等积变形思想和转化思想。在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把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契机, 引导思维方向, 激发思维策略, 让学生领悟隐含于知识形成发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实验操作中渗透

实验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比如,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类”中, 充实了“分类”的教学内容, 增加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 动手实践, 学生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这里所要渗透的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方法, 分类以比较为基础, 通过比较识别出数学对象之间的异同点。比较和分类不仅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 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的思想, 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3.在问题解决中渗透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不仅通过解题掌握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而且由于数学解题重在解题的整个过程, 所以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的解题活动加以指导, 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 而忽视对思维过程的展示, 要在解题过程中揭示后续解题活动中解决类似问题的通用思想方法。

在数学解题中经常用到的还有诸如数形结合、化归、符号化等思想方法, 恰当运用这些思想方法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 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创造精神。

三、立足学校, 重在坚持

为了把这一活动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我校已形成两样常规:

1.低年级以培养计算以及完整的表达能力为主, 开展《我是计算小能手》训练, 每期进行速算比赛。中年级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开展《我是解题高手》训练, 每期进行数学竞赛。高年级培养以数学思维能力为主, 开展《奥数天天练》, 每期进行奥数竞赛。

2.学校每年与县教研室联办数学有效课堂展示活动, 既展示了我们学校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广泛吸收同行们的意见, 以促进我们的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创新思想 活跃课堂 篇8

一、玩中做,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不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很高昂,可我们有多少老师真正想过学生对美术课表现出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没有考试压力和升学负担, 心理很轻松,所以爱学。对于学生,只是喜欢美术课上,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空间,并非真正都很喜欢美术这一学科。这也是上美术课学生都喊喜欢,却少有优秀作业的原因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要想让美术学科真正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有一席之地,就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接着要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向乐趣转化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推动乐趣上升到志趣阶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探索中去。那种设样立模式的教学早就过时,只会压抑学生,让学生失去兴趣。“玩”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有趣”的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玩起来呢?这就要靠我们老师不断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玩”,在教《美丽的印纹》一课时,我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让学生粘上颜料,用手用脚底去按印,学生觉得有趣极了,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在按印后我又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按印好不好看?像什么?小朋友唧唧喳喳就炸开了锅,与此同时学生就体会到了自己的按印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他们也是一件作品,这样学生就体味到了按印的乐趣,了解到了“创作”也是一件“简单”的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指的是一种发现新问题、探求新方法、寻求新结论的心理取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具有创造性学习的心理要求。(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选择学生内容。(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创造意识,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它是建立在本人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上的区别于他人的东西。

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前者求异后者求同,只有通过思维的发散,求异求新,才能从已知信息中产生新异独特的新信息;但如果没有集中思维,发散思维也将一无所获。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进行一画多变,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发散式思考,一般可分三步:第一步,布局求变,同一个内容,画面布局求异。第二步,采用添加的方法,丰富与充实画面。第三步,色彩的变化,使学生绘画变得丰富多彩。

2. 直觉思维和灵感训练。

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表现为直觉思维和灵感,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大胆想象和摸索求新,如剪纸教学,教师通过讲演剪纸方法和过程后,学生先模仿教师的方法称实践,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试验新的折叠方法、新的画稿,剪出新图案,这种直觉思维比一教一练丰富而活跃的多。

四、创造个性的塑造

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素质,除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自信心、独立性等,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的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教学生绘画或手工制作,都离不开激发儿童审美的情绪需要和愉快情绪体验。

五、玩中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人格的健全,素质的提高,并非光是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赏心悦目的作业,即要学生在玩中有所学,更要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得,这里的“得”应是影响学生一身的良好品德和习惯等。于是,我们以“小超市”“小画廊”等形式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他们去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形成平和的审美心态,个性化的审美角度;在小组比赛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良好习惯;在收拾整理中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思想课堂 篇9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扬教学民主, 创设和谐气氛,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 诱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 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 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 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 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 靠教师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 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注重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 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 激励学生, 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节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境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 让学生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3. 发扬民主, 营造和谐气氛, 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 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 才会将“动中学, 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 尽力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 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教师转变观念, 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育学告诉我们, 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 注意力易分散, 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 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为避免这一点, 教师上课节奏要快, 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应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 以学生能接受的节奏,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等, 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 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不会感到厌倦, 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 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三、在课后小结上下工夫, 使学生识记“活”起来、系统化

在课后小结时, 我多下工夫, 采用多种方式使课后小结活泼有趣、灵活多变, 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一是让学生小结, 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二是画“知识树”, 即在学完一课后, 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 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全画下来, 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 并将知识系统化。

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形式的教学, 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并在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思想课堂 篇10

一、开发引进生活资源, 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 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思想政治是站在很高的位置上反映生活和社会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大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内容, 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学习资源。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让理论贴近现实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切感受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 使思想政治课迸发生机和活力, 取得教育的实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 他们的视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要开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优势, 巧妙地将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整合、提炼,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生成知识, 解决学科中的问题。

2. 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因此, 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 挖掘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 灵活恰当地把这些素材引进课堂, 使学生感到真实、自然、亲切, 使学生眼中的政治不再是抽象的, 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比如, 在学习“民主监督”一课时, 可以联系学生监督学校、监督班级管理的素材,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培养公民观念, 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 采撷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思想政治教学可利用的资源。如, 家庭消费、家庭投资理财、家长的工作类型、收入形式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这些素材会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内容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父母、亲人的收入数量及来源, 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领悟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和意义, 在体验中掌握理论, 在生活中去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二、转变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生活课堂”

1. 开展“课堂讨论”, 启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

讨论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是一种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使更多学生动脑、动口, 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 开阔视野, 澄清一些糊涂认识。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 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 如, 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讨论中, 教师要适时介入, 给予必要的引导、辅导。如, 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可结合广州当地实际, 设计讨论题“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结合自己生活体会进行分析, 每小组派一名同学主动发言, 发表观点。小组讨论, 气氛往往比较活跃, 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 共享探究学习的成果。

2. 采用“辩论”, 帮助学生明晰生活态度

辩论是正反两方各持观点, 各抒己见, 通过“辩”“驳”来树立自己的观点。它生动有趣, 学生参与意识浓。在新课程教学中, 如果利用辩论方法进行教学,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 在辩中学, 在议中学,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 在教学“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性课题时, 教师可开展课内辩论活动。一组为正方, 以“金钱不是万能的, 但人生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为主要阐明的内容, 一组为反方, 以“金钱对人生是万能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主要阐明的观点, 展开辩论。辩论结束, 教师作总结, 学生评出最佳辩手, 给予表扬。通过辩论使学生懂得“从一定意义上讲,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 我们要取之有道, 用之有益, 用之有度”,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 开设“时政讲坛”,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热点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学生迫于高考压力, 一味地埋头读书, 问及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他们往往是一脸的惘然。教师以“时政讲坛”为契机,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与大千世界联系起来, 就可以达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效果。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上课之前利用5分钟时间, 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时政话题在班上进行演讲交流并作简要时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学生的综合素质。“时政讲坛”的开辟, 架起了相互沟通思想政治课堂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心理距离。

三、生活课堂, 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使学生在兴趣中学, 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本身是奇妙的、充满无穷乐趣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 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 引入鲜活又熟悉的生活资源,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不仅能唤起学生回忆联想, 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 从而乐学、爱学。

2.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打造“生活课堂”, 教师在进行每一堂课教学时, 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时政材料或生活情境, 提出疑问, 设置悬念, 可引人入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 然后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思维互相激荡, 这样, 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 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地进行引导评价。这种方法, 既容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

3.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创建生活课堂过程中, 师生一起“说生活, 品生活”, 把抽象的理论融入生活事例中去感悟, 去体会, 学生怀有亲切感, 就容易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在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课堂”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课堂 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 实效性 趣味性 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和考试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少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串讲知识,可能十分钟课就讲完了。显而易见,这样的课,学生怎能爱上?兴趣何在?这是新课程改革后,每位政治教师每节课都会遇到的教学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一、加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使学生乐学

趣味性是入门的向导,科学性是教学的基础。学生们普遍认为,物理、化学、生物是科学,有用;思想品德不是科学,只是骗人的空谈,没有实际用处。所以,不想学。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突出思想品德课的科学性。

1.论据必须科学,论证充分。初中生非常崇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用已知的东西来证明教材的观点。例如,我们在讲授《自我新期待》之“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时候,与其用许多材料,许多人物事迹来论证这个观点,不如给学生补充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与发现,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空间是巨大的。而后,再列举一些现实人物的真实事迹进行论证。这样,科学发现与人物事迹双管齐下,学生就能从心悦诚服地、轻松快乐地接受了这个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它们所学的知识来论证思想品德的科学性。

2.凸现教材的实用价值。科学应当能够解释它所研究的领域的各种具体现象,解决一些实践领域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使学生承认其所学的是科学道理,就必须展现或引导学生发现其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课对国家建设和自己的成才、成长有用。其次,我们的理论要能够给学生解惑,解决学生认识问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独立性、批判性显著增强,但看问题容易表面化、片面化。比如,在讲授《师生交往新观念》时,学生的叛逆情绪比较重,他们会联系实际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甚至不屑一顾。教师在教学准备的时候应该对学生会在这一问题上的发难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介绍我国现行教育改革的新教学理念,水到渠成、胸有成竹地击破他们的问题,并且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学有所用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相信科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贴近生活,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认为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焦点访谈》以及《法治在线》《法律讲堂》等栏目,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思品小论文,进行阶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也使得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且要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有的放矢,分步落实教学任务

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拿一个框题给学生,叫学生自己去学,很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要让学生能自己学,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学,要有一个大致统一的要求,这可以利用导学案来达到目的。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要具体。第二步:让学生带着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去学,围绕问题交流讨论。设问要有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能让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探索,积极思维。第三步:每小组要推选1~2名代表交流展示。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考查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概括和运用。第四步:当堂反馈,及时纠正,做到作业在课堂,作业像考试,要注意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

思想课堂 篇12

关键词:思想品德,实效性,趣味性,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和考试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少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串讲知识,可能十分钟课就讲完了。显而易见,这样的课,学生怎能爱上?兴趣何在?这是新课程改革后,每位政治教师每节课都会遇到的教学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一、加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使学生乐学

趣味性是入门的向导,科学性是教学的基础。学生们普遍认为,物理、化学、生物是科学,有用;思想品德不是科学,只是骗人的空谈,没有实际用处。所以,不想学。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突出思想品德课的科学性。

1.论据必须科学,论证充分。初中生非常崇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用已知的东西来证明教材的观点。例如,我们在讲授《自我新期待》之“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时候,与其用许多材料,许多人物事迹来论证这个观点,不如给学生补充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与发现,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空间是巨大的。而后,再列举一些现实人物的真实事迹进行论证。这样,科学发现与人物事迹双管齐下,学生就能从心悦诚服地、轻松快乐地接受了这个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它们所学的知识来论证思想品德的科学性。

2.凸现教材的实用价值。科学应当能够解释它所研究的领域的各种具体现象,解决一些实践领域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使学生承认其所学的是科学道理,就必须展现或引导学生发现其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课对国家建设和自己的成才、成长有用。其次,我们的理论要能够给学生解惑,解决学生认识问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独立性、批判性显著增强,但看问题容易表面化、片面化。比如,在讲授《师生交往新观念》时,学生的叛逆情绪比较重,他们会联系实际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甚至不屑一顾。教师在教学准备的时候应该对学生会在这一问题上的发难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介绍我国现行教育改革的新教学理念,水到渠成、胸有成竹地击破他们的问题,并且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学有所用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相信科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贴近生活,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认为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焦点访谈》以及《法治在线》《法律讲堂》等栏目,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思品小论文,进行阶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也使得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且要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有的放矢,分步落实教学任务

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拿一个框题给学生,叫学生自己去学,很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要让学生能自己学,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学,要有一个大致统一的要求,这可以利用导学案来达到目的。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要具体。第二步:让学生带着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去学,围绕问题交流讨论。设问要有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能让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探索,积极思维。第三步:每小组要推选1~2名代表交流展示。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考查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概括和运用。第四步:当堂反馈,及时纠正,做到作业在课堂,作业像考试,要注意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

上一篇:现代化档案管理研究下一篇:小城镇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