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2024-12-16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0篇)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1

以创建为载体

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中共海门市临江镇委员会 海门市临江镇人民政府

海门市临江镇,位于海门城区东南部,南依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随着临永气渡的开通,崇海二桥的规划建设,临江镇成为连接上海浦东最便捷的通道,已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3800万元,同比增长28.4%。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000元,2007年、2008年两年中,在海门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中,我镇综合名次累计上升8位,进入全市综合先进乡镇行列。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的理念,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作为营造“重要投资环境”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通过创建工作,创出氛围、创出动力、创出和谐、创出效益。我们不做表面文章,杜绝短期行为,结合临江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大手笔抓基础投入,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 1 设,大动作抓环保长效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最大限度地放大创建的边际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创建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此, 为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我们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一)组织领导有力。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创建工程的重大问题,提出目标定位和办法措施。镇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为总挂帅,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以最强阵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农村环境整治组、镇区环境整治组、效能督查组等五个工作组,各负其职。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分解、压力分担,责任传递,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单位整体联动,协调作战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了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镇政府分别与各村、各单位还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组织网络和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考核督查有力。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序时推进,镇创建办加大了考核督查力度。一方面建立完善了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各有关单位全年综合考核内容,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月度、季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全年考核报酬发放、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激发了镇村干部投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的镇效能督查小组,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责任主体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通过办公平台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高压强推态势,以高效能换来了创建工作高速度。

(三)创建氛围浓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创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印发了“维护镇区卫生环境的倡议书”及“至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举办了主题为“营造蓝天碧水、创建绿色家园”的演讲活动;年年开展临江之夏文艺系列活动,通过一场场具有乡土气息、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在广大群众中取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还利用宣传阵地,通过电视移动字母、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目的、意义和措施,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在镇团委、妇联、工会、科协等群 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下,全镇建立了由100名各界人士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和护绿保洁活动,为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树样子、做表率。总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环境已成为全镇百姓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四)筹措资金有力。创建资金筹措是创建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能否足额到位也是创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捐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创建资金。一是政府投入。尽管政府财力比较紧张,但本着尽力而为的原则,做到逐年投一点,每年办1-2件大事、实事,力求办一件,成一件。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如数到位,镇政府将创建项目的建设列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市场化运作。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协调筹措配套建设资金,政府给政策,给优惠条件,鼓励引导社会能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建设资金。我们在农村沟河疏浚、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土地整理等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切准相关政策精神,努力使本镇的建设项目列入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拨付范围,千方百计、尽可能多为本镇建设争取到相关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共获得上级下拨资金1000多万元。四 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几年来,我们广泛动员在外能人和本地个私企业老总踊跃捐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社会能人捐资达1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并逐渐成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二、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及民利的实事工程抓紧、抓好。重点实施九大工程:

(一)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近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农村硬质道路40公里,完成了平中路、普江路、洪飞路、江海路、十二匡河路、二十匡河路在内的主干道建设,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基本路路通公路。新建改造农桥12条,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交通环境。

(二)大力实施了农村清洁水源工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全镇饮用水源地和全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我镇用了近3年时间、投资500多万元对全镇沟河进行全面疏浚,疏浚沟河850多条,土方近200多万方。同时进行开发利用,全镇近年来疏浚的1500多亩水面,全部承包给农户搞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大力实施了农村改厕工程。从2008年开始我们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完成了西圣村、元菊村、阳应村、坚平村等3000多户农户的改厕,大大的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群众十分满意,农村无公害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0%以上。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大力实施洁净能源工程。近年来我镇积极推广使用高效高热节能灶,大阳能、液化气、电等洁净能源,逐步淘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窑、灶,防止大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杆,到目前为止,镇区100%的居民用上了液化气,洁净能源的使用已日渐成为我镇百姓的时尚。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广泛,兴建了防渗硬质渠道,节约了水源,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两年来我们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在全镇10个村实施土地整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填平废沟塘56个,新增耕地230亩。

(五)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使农村环境变的更美、更整洁,优化了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镇专门成立保洁服务中心、聘用一支4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对农村环境实施全天候保洁。各村、各组主要道路、都配备了垃圾桶或新建了垃圾箱,使群众的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投放,集中收集,天天清理。对农村沟河也能常年保洁、水面漂浮物、水生杂草能得到有效清理,保证了水面的清洁。

(六)大力实施农村林网建设工程。在农村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各村都建有苗木基地。近年来共植树12万株,建成一级林网2.5万亩,形成林带328条。绿化工作获江苏省林业厅“绿化江苏建设先进乡镇”、南通市绿化造林“十佳”乡镇等称号。今年镇政府加大了对各村新建道路两侧的绿化投入,增加了绿化造林面积1700多亩,并要求各村在主要道路两侧、家前屋后、田头路边都要种上香樟、银杏、广玉兰、桂花等名贵树木,农田林网化率达93%。村民在家前屋后也种上了花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工程。我镇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小寒王青毛豆、普江牌蒜头),制订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3个。以点带面,推进我镇各村无公害果蔬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并且抓好生产基地环境整治,严格执行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的投入与检测力度,农贸市场稳妥地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并建立了农药残留速测室,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去年以来我们多措并举,建成了有1千亩大棚设施的坚平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八)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建设工程。我们紧紧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本兼治,致力于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一是突出招商选资,严把环保准入关。把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拒之门外,把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真正实 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华丽转身。二是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镇申报了清洁生产项目两个:哈默电器、白鹤机针。镇政府还出台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还严格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全镇企业“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三是狠抓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壮士割腕的勇气与魄力,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引导企业不做回避矛盾的“鸵鸟”,争当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重生意识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强化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治理。机针企业、印染企业等废水能得到循环使用和有效治理。

(九)大力实施镇区环境美化工程。近来来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对镇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钢架棚顶、摊位实施,并分类规定了经营区域,使集贸市场的环境焕然一新;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户外广告进行了整治,统一了规格,规范了内容;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原有的旱厕、垃圾投放池进行了改造;我们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改造绿化带1000米,设臵隔离栏800米,拆除临街旧房8000平方米,镇区绿化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镇区人均绿化面积8.1平方米。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实施亮化工程,投入60 多万元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农民休闲公园。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的排污管道进行的整改,使镇区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工业污水管网进行连接,使生活污水也得到有效治理。

三、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使创建成果得到不断巩固。为了使我镇创建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镇政府先后出台了《临江镇镇区绿化管理实施办法》、《镇区门前三包责任书》、《临江镇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临江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文明创建等活动,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其次是落实长效管理。对农村环境、镇区环境、企业排污等加大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超标排放污等现象要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依法查处、限期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走上常太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一定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坚决按照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尽快加以完善和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海门市临江镇

2010年7月9日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2

关键词:创建生态区存在问题整改方案

萧山区自2003年正式启动生态区建设工作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立区”发展战略,以生态区建设规划为纲要,严格执行生态建设任务要求,以落实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为重点,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建设。随着全区生态经济不断壮大,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提高,生态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14年9月22日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2015年5月通过验收。

通过技术核查后,针对环保部整改意见,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措施,下发整改方案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城区”的蓝图,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开展整改工作。

1.创建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4年9月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中环境保护部技术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整合环保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萧山区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补充建设指标支撑材料,完善分析报告,资料归档不够规范。

(2)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力度,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3)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严格监管工业企业污染源,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

(5)完善生态农业体系,提高优质农产品比例。

(6)加大流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长效运行机制,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加大环境监管力度,防范环境风险。

(7)健全创建工作机制,落实部门和乡镇责任,强化公众参与,不断深化创建工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整改方案

针对萧山区环境质量和整改意见,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和措施:

(1)完善台账资料,精进分析报告,明晰归档结构层次,根据主次关系,分为A、B、C類档案,分层归档,进一步提升技术材料的完整性及规范性。

(2)根据《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六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出台多项行业污染整治方案。截止2015年6月,全区列入六大行业整治任务完成率达100%,整治企业家数214家。整治提升后企业废水和废气达标排放率均达100%,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整治成效显著。

(3)以“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资源共享”为原则,积极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临江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有序开展。“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全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同时,为提高全区垃圾处理能力,萧山区东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达1200吨。

(4)整改红山(红宝)热电、汇丽印染和圣山集团等重点企业。红山(红宝)热电通过调整锅炉运行工况、加强脱销系统运作,建立运行、监督、协调三级管理机制等举措有效控制NOx瞬时值有超标现象;汇丽印染通过加强生产现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等举措,有效改善碱液跑冒滴漏、地面有碱液积液等现象;圣山集团通过污水处理工艺提升,彻底去除沉淀池表面浮油,各项指标均达标排放。

(5)紧扣“生态农业、美丽田园”的建设目标,以“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为主题,实施生猪禁养限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生态养殖提升、水产生态养殖与达标排放、种植业肥效双控五大工程,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示范经济建设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建立专项补助及奖励资金,积极鼓励倡导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提高高端优质农产品比例,预计2015年新增“三品”种植面积约23.16万亩,“三品”种植面积有望达到73.28万亩,占主要农作物比重约66.62%。相继制定实施《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展开。

(6)积极开展钱塘江饮用水源地污染专项整治、南部水源地污染防治、浦阳江沿线生态修复工程等建设,有效消除水源威胁;全面实施“亲水河岸”、“三江两岸”、“五水共治”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推进剩余13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在完成51个区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亮点村基础上,完善扶持政策,有效提高水环境质量。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制定《萧山区无燃煤城区实施方案》,加快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研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机制,切实做好燃煤烟气治理,12家热电企业烟气达到标准排放;深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黄标车淘汰50%以上,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严格环境准入,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工作,落实“三位一体”、“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条件,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严格执法,按照“九个一律”原则,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风险防范,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做好印染、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审查备案,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对突发环境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

(7)围绕建设美丽萧山的总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镇街和部门责任,完善机构,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加强协作沟通,建立联动机制,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企业和公民的自觉行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合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 萧山区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技术评估报告,2015.06

[2] 萧山区印染行业整治技术评估报告,2015.06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篇3

(**人民政府)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战略思想,运用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与当地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工作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始终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作为推动地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作为推动地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重要载体,并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积极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乡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乡基本情况

**辖区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积50213.1公顷,牧草地193483.2公顷,沼泽地46390.5公顷。全乡总人口11128人,由蒙、汉、回、达、俄、鄂伦春、鄂温克、朝鲜等12个民族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其他各民族共同聚居的民族乡镇。

**下辖17个自然村屯,2个居民委员会。**辖区还有两个隶属于海农垦集团的大型企业**马场和***农牧场。

二、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人民政府认真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创建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造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地区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3%;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水土流失较轻,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的这些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臵

1、**乡成立了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建“ 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各相关创建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人专门负责的环保办公室,按照《*****环境规划》的各项指标及步骤认真贯彻落实此项工作,采取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及组员协调配合,环保办公室按照计划,列出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发挥创建领导小组的作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乡政府同驻地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3、强化规划,编制文本。聘请生态环境专业人员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环境规划》,并通过环保部门的专家评审后,报请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二)确定创建工作职能,扎实开展工作

**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及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依据环境生态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生态乡镇建设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生态立乡,切实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发展乡镇工业相结合,做到工业强乡,规划建设好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在选址排污、选择园区环境等方面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合理布局,鼓励引导乡企向园区集中。把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以商活乡,重点搞好以道路系统为主体通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

(三)完善农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全面启动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畜牧业等生态工程项目。加强本地区现有天然草地、生态林、经济林的保护和建设,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8.46%,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3%。高度重视保护水环境、水土保持吉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全区实施肥田沃土工程,改良土壤。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至2010年退耕达到0.8万亩,是退耕还草、还林率达到40%以上。并使本地区80%基本农田得到改造。大力提倡发展生态畜牧业,推广牲畜舍饲、半舍饲、综合饲养技术,发展生态型草业生产,探讨适合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至2010年全乡65%达到舍饲圈养,逐步提高了综合生产力。

**经济建设主体为国营农牧场经济,地区居民多位农牧场职工,国营农牧场经济是本地区人口经济收入来源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地农牧场经济发展形态与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经统计,当地农牧场现有耕地面积70余万亩,草场面积290余万亩。当地农牧场耕地肥沃,平坦而不完全连片,耕地之间有天然林带及部分人工林带,对于耕地扬尘、水土保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当地农牧场全部为机械化生产。所有耕地由农牧场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形成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种植科学性高、生态相容性好。2010年底,当地农牧场机械总动力达到160386.5千瓦,千瓦,比2008年增长4.65%;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478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16台,增长42.92%;农牧场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耕种选用的大麦、小麦、双低油菜全部选用的高新科技优质种子,优质种子的使用率达到100%。农牧场生物化肥技术的使用程度较高。由于当地农牧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配备有专职的农业技术管理部门和农技人员,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运用科学而有效,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25公斤/公顷以下。在农业耕作中,基本普及使用一次性化肥和除草剂,大大降低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简化了田间管理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粮食单位产量。一次性化肥技术的有效期可达90天以上,作物平均增产幅度能够在1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

驻地农牧场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中,积极利用此契机,继续深入开展耕地保护、利用和改良。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2)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3)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搞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建立相应的保护方案和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实行计划管理。(4)保护耕地质量,开展了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并建立监测网络。在耕地的利用和改良方面,驻地农牧场长期坚持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林带、好的道路、好的居民点的“五好”建设,使其耕地已基本形成耕田平整,有林带保护,灌溉结合,道路畅通,规划有序的良好生态系统。在耕作管理上,实行了草田轮作、粮肥轮作和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挤干过腹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综合措施。同时还积累了改良土壤、治理盐碱的经验,确保了耕地的永续利用与生态平衡。

**在畜牧业发展中,突出强调轮牧与圈养,不断提高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改良。

1、以草定畜,加强草地生态保护。**乡政府与驻地农牧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了草原调查和规划。根据草原类型组合特点,牧草种类成分和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合理配臵畜群,因草配畜。因地制宜地规定草地合理载畜量,使放牧牲畜量和草地牧草生长量相适应,控制放牧强度,使草地资源有更新再生的充裕能力,保持草原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

2、加强草原建设,改善放牧条件。**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强化以解决人畜饮水为中心的草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扬、抽、引、蓄、运、节等措施,多种途径解决饮用水源,使缺水草地得到较好的利用。提高了草地利用率和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多方面改善草地畜牧业放牧条件,较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加强了对退化草场的改造,实行围栏、草库轮建设。

3、利用夏季优势,发展季节畜牧业。夏季多养生畜,冬季根据农牧场和农、林、工、副产品饲料资源的载畜能力,严格控制存栏头数。

4、储草养畜,发展冬季生产。储草养畜是增加冬季补饲或半舍饲养,发挥夏季草多优势,减少冬季缺草劣势的有效措施。在农田中逐年增加种植饲料比重,抓好重点地区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实现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截止2010年底,**地区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90%。

(三)加大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建设整顿

2010年,**乡投入800万元,对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及建成区周边环境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不断推进城镇化、绿化、美化进程,乡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的生态型国家级生态乡镇格局已逐步形成。

1.**地区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主要由爱民路、团结街、商业街、红旗街、建设街、靠山街、北山路、观光路、建设路、幸福路等道路组成,构成**地区街道的主体。城镇建设根据现有基础和适应未来发展要求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商业区、居住区、文娱中心,道路及绿地等几部分。城镇建设,道路先行。目前,全地区交通以公路为主,自然砂石路二条,计80公里,乡内三级拉莫(拉布达林至莫尔道嘎)油路与外界连接是额尔古纳市连接北部乡镇的必经之路。

2、**地区共有住户4089户;全地区主要为木制和砖制结构的平房;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生活污水排放实行自挖污水窖处理,处理率75%;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90%;商店27家,年营业额达到81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文化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手机入户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95%,**地区个人拥有电脑1280台,上网1271台。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3、**地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对本地区的城镇环境进行治理,河水进行净化,扩大灌溉面积,耕地进行合理规划、治理,树木进行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道路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建设、荒山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大力发展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还草,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有力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

4、**地区新建工业园区1个,完成道路整治改造8条,改造面积320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住宅区,规划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拆除、修缮为旧平房10000平方米。

5、经济发展目标与地区近期发展计划逐步一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年递增600元,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1022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以下,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以上。

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率91%,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方米/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清洁能源普及率63%,森林覆盖率68.46%,草原载畜量达到6亩/羊,水土流失治理度76.37%。

(四)加强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地区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农牧场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建成区主街道设立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性;对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单位等工作,在小学、**农场等单位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抓好“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6.5” 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地区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抓好卫生环境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区。**乡在抓区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乡区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储备原则,保留城镇的自然特征。第二,保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三,在建成区发展和资源保护地之间设臵缓冲地带,减缓由于开发引起的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冲击。第四,城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努力达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

在**建成区,乡政府经常性的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政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成立了保洁队和村容监督队伍,配备专职人员,针对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挂拉、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所有在建、待建工地实行全面整治,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在镇区主要街道和硬化区域范围内禁止饲养禽畜。乡政府每年都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清理整治行动,力求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爱卫。城管等部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村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努力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确保乡、村环境整洁,防止了“白色污染”。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力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管理有序、街道整洁、国家级生态的生活环境。

(六)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乡在发展工业上,一是对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二是抓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三是抓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地区实际,切实制定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噪声扰民、油烟纠纷等处理办法建立了完善的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机构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

**乡环境创优项目实施后,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地区逐步加快实现了“两个转变”,促进了“两个提高”,基本形成了无污染,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小气候。

三、创建工作中形成的新体会及今后继续努力方向 **乡通过环境创建工作,形成了新的思维和认识,进一步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营造一个文明、优美的环境已经不局限在“装点门面”这一层次上,**乡清楚地认识到:文明、优美的形象是人们外在的精神面貌和内部素质的统一,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村现代化的镇区格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环境条件同步提高。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是不适应的。为加快**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户的成果,营造浓厚的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气氛。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给**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在发展的历程中,**人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共同创造出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

开展创建全国国家级生态镇以来,**地区随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管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进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消除**地区生态破坏隐患,实现**地区自然全生态的永续保持。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4

生态乡工作总结

中共薛岔乡委员会 薛岔乡人民政府 二OO九年十月

-01

民技术员和菜农的定期培训3期,受训群众1200人次。三是优化苹果业。共改造老杏园、老果园3200亩,并在新农村建成村实施了以雪梨、大桃、红枣、葡萄为主的庭院经济林果建园3500亩,共计使用苗木12万株。三是多元发展。年平均完成地膜覆盖3600亩;推广洋芋、豆类等旱作农业种植1.5万亩;落实药材种植300亩。同时,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劳务输出、商贸流通、农家乐园等为主的二三产业从业户280户,有力地激活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态品牌。

我们采取了强化管护和抚育两项措施,突出补植新造和林分调整两个重点,制定出台《绿化美化考核办法》一项激励政策。完成了以道路为骨架,以村组为单元,条块结合,布局合理的一线两村迎川面及重点区域常青树栽植8700亩;新建湫沟的“U”型大面积林分结构调整示范带1.2万亩;并全面做好“一线两院三围四畔”(公路沿线,庭院、坟院,乡镇周围、村庄周围、井场周围,硷畔、脑畔、沟畔、路畔)的绿化美化以及两岸三边的种花种草植树3500亩。全乡累计使用苗木196万株,其中小叶杨5万株、油松140万株、侧柏50万株、云杉0.7万株、国槐0.3万株,花籽200公斤,草种500公斤。同时,我们完成了全乡九个村的林改工作。

三、大力实施民居建设,推进乡村一体。

在民居建设上,我们按照“先安居、后乐业,有安居、才乐

业”的思路,对“一区一点一线”(村庄规划区、乡镇驻地和公路沿线)的村庄和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就路、就镇、就近”和“有田、有水、有电”的地方居住。在建设中严格将生产区同规划;将太阳能、水井窖、沼气池、卫生户厕、闭路电视和程控座机同配套;将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同布局;将室内室外和墙里墙外同要求。凡规划建设村组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色调、统一进度,并享受扶贫贴贷、预借补助款和分阶段进度奖励补助款,分批进行,先易后难,三年共计实施新型民居建设1040户。今年规划建设阳湾沟移民搬迁点,规划建设28户。

四、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打强农村基础。

今年,我们把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破解水、路、电三大制约瓶颈上来。首先加强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按照水利部门规划,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213万元(国家项目资金170万元,县乡财政补贴30万元,群自筹资13万元),共建成集中供水四处,建成人饮水井518口,人饮水窖725口,建成沼气池820座。其次是乡村道路建设。截止目前,总投资430万元,新修双庙、杨兴庄四级砂石路;新修老虎沟至五谷城马连成10公里的通村砂石路,共配套桥涵12座。再次是农村电网改造。今年我们完成了老虎沟村村民小组的低压电网改造工程。逐步解决馈路多、电压低、负荷高的问题。最后是小城镇建设。上半年完成了小城镇的前期规划和涉及户、单位的地界权属的认定和丈量登记工作,以及机关

重视乡村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乡村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陈砭村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农村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薛岔村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

虽然近年来全乡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任务重。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全是人居分散、条件落后的山地拐沟村,面临集中搬迁、道路拓宽、人饮工程、电网改造、土地调配等问题,后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基础建设欠帐大。多条道路面临拓宽改造和配套桥涵,急需砂石化或柏油化;水污染严重,饮用水源保护和人饮水井窖建设量大面宽;群众的“灶口”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线电视和现代通讯网还没有完全覆盖。三是生态建设周期长。受春季干旱少雨、秋季霜冻来早的影响,全乡新造补植和林分调整的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相对较低,短时间内很难将生态林变成经济林,将用材林变成“摇钱树”。四是产业开发链条短。全乡农业基础设施匮乏,畜牧业趋于平稳,棚栽业偿试运行,林果业刚刚起步。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生态建设。要继续突出抚育管护和林分调整两个重点,抓好春季迎川面万亩常青树绿化带的补植工作,搞好北线流域“U”型大面积林分结构调整示范带,以及湫沟和郭畔两个万亩流域综合治理区建设。同时,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村的村庄周围绿化工作。

二是民居工程。今年着力实施好阳湾沟移民搬迁点民居工程建设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启动实施2010年全乡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进程。

三是基础设施。争取立项实施双杨路约14.5公里的通组柏油路建设工程,完成双杨通组砂石路铺筑工程,以及小学校建工程和陈砭、南沟、薛岔三个村部的建设工程。彻底完成新农村建设涉及户的水井窖和沼气池建设任务。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5

根据督查工作安排,下面我汇报XX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迎检工作情况。

一、基本条件和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5项基本条件、22项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目前,档案材料已按ABC三档整改分类,5项基本条件已全部整改完毕,22项指标已整改完成16项,其余正在整改中。

二、迎检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整改方案落实情况

根据上级专家对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现场核查演练反馈意见,制定下发了《XX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整改方案》,整改内容涉及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5项基本条件和22项指标,共32小项。

1.完善档案资料。7月8日,组织各成员单位对档案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审核技术规范进行讲解培训。7月23日,邀请省环科院2位专家对各部门资料进行审查,对存在问题的部门进行现场整改指导。一是按照金子塔方式,对每项基本条件和指标逐项逐条核查核对,做到文字表述与数据、上层次与下层次、指标完成值与申报材料统一对应,对数据来源查询途径进行说明和标注,确保支撑材料、证明材 料权威性和实效性,做到各项指标值与表格、文本、文字表述中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二是补充完善图件,现已有6个乡镇上报图文手册,7个部门上交点位图,待审核后进行制作。

2.做好基础工作整改。对城镇生活“两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公路沿线及村寨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进行了整改;收集掌握32项建设指标的具体工作措施、点位、现况等;排查工业企业和生态旅游景点景区基本情况。目前,80%的单位已完成整改。

3.强化监督检查。州创建办及我县分别组成检查组,于XX年7月13日至16日、7月23日至24日对全县各乡、管委会的迎检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乡镇“两污”处理、卫生院“两废”处理、街道、农贸市场、公路沿线和路边村寨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限期整改。

4.宣传牌制作和安装。在公路沿线新增10块固定宣传牌,在139入城口、望天树沿线增加3块大型宣传牌,在小磨高速公路天桥更新2块宣传牌。固定宣传牌正在安装中,大型宣传牌已完成制作待安装。

迎检准备情况

一是成立了迎检工作机构。7月7日召开了全县国家级生态县迎检工作启动会,对迎检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 定下发了《XX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迎检工作方案》,对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迎检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二是拟定迎检线路。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目前已拟定了《XX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迎检线路安排》,并对各个点位进行了实地踩点,待进一步优化后上报州生态创建办审批,三是完成申报材料起草。XX县生态县创建主体申报材料起草工作已完成,现正征求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县委有关会议审定装订。

四是确定迎检人员。确定县政府3位副县长全程陪同国家核查组开展工作,乡镇及管委会主要领导负责汇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县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评估会。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XX县生态创建工作情况并作表态发言。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和垃圾填埋不到位。部分乡的污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不正常,无专门管理人员、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未规范设置建设基本情况和运行管理标牌;填埋场垃圾未及时焚烧、清理不彻底致使垃圾堆积过多,存在安全隐患。

卫生院医疗“两废”处置系统未能全覆盖。少数乡卫生院缺少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且运行不规范;无规范的医疗固体 废弃物临时堆放点,虽与专门医疗处理机构签订了处置协议,但未统一运输到专门指定医疗处理机构处置。

公路沿线、街道和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差。主要公路沿线及村寨、部分乡街道存在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占道经营等现象;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排污系统不规范。

资料档案不够规范。由于部门之间统计口径不同,造成指标数据难以统一,有效性和逻辑性不强。个别部门资料档案质量不高。因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管网建设滞后,乡镇建成区无规范的垃圾填埋厂和中转设施等因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支撑材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乡、管委会和责任部门切实加强对生态创建工作的领导,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整改工作组,对涉及问题和不足进行查缺补漏、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资料档案和申报材料,详实梳理本辖区、本部门生态创建工作情况,制定迎检点位、线路安排、突发应急等工作方案,完善数据一本通、会务手册和迎检图文手册。

认真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全县上下开展垃圾清理、拆除私搭乱建、清除乱贴乱画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确保城乡环境干净整洁。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不断加强整改的同时,研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各级创建成果,重点建立生活“两污”、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规范处置机制,保持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加大创建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创建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积极创建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创建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生态建设和创建工作的认知度,确保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由县人大、县政协牵头成立督查组,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工作存在问题。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6

省级考核程序(试行)

根据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为规范我省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考核程序。

一、进行考核组人员组成

(一)考核组组成

省厅组织以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和专家为主体的省考核组,邀请乡镇所在地省辖市、县(市、区)环保局负责同志参加。其中,专家从省级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省考核组根据工作实际分组进行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核。

二、日程安排

省级考核原则上安排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

(一)考核组长主持召开考核汇报会 1.考核组长和镇领导分别介绍与会人员。2.考核组长宣布考核程序、内容和日程安排。3.镇(乡)政府汇报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情况。4.观看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专题片。

5.现场检查。按指标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分组检查(镇政府为每个现场组准备1份镇域地图)。

6.资料审核组。负责审核工作汇报、技术报告等具体台账资料及专题片。

(二)召开情况通气会。各小组集中汇报情况,讨论现场检查、社会调查、资料审核等情况,形成专家考核意见。

(三)召开考核通报会。参加人员:考核组全体成员、镇政府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乡镇主要领导等。

会议议程:

1.通报省厅信访办提供的环境信访及处理情况; 2.各位专家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3.宣读省级考核意见; 4.镇政府领导表态发言; 5.省辖市环保局领导讲话。

三、重点考核内容与要求

(一)检查考核内容

根据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考核要求,现场检查具体内容是:

1.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农村地表水、河道(河塘)清淤与水面管护、空气质量与声环境质量等情况。

2.工业污染源监管情况:重点工业污染源环评“三同时”执行率和污染治理情况;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总量减排任务完成与减排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乡镇医疗废弃物集中收集和处置情况;街道餐饮业油烟治理情况等。

3.农村环境情况:一是生活污水处理情况。主要包括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运行管理情况(包括污水处理率、达标排放、污泥处置情况在线监控等);村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等。二是垃圾收运处理情况。主要包括镇村生活垃圾四级转运模式建设情况(包括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与管理、镇区和村庄垃圾房(箱、筒)建设、保洁人员配备与资金保障)等。三是镇容镇貌情况。主要包括农贸市场管理、市民广场卫生、镇村卫生死角清理、河道岸边环境卫生情况;“小广告”清理情况;乱搭乱建清理情况。四是绿化建设情况。主要包括镇区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建设等。五是镇区公厕、村庄改水改厕情况。

4.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管理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禁烧与综合利用情况;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情况等。

5.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矿山宕口生态修复情况;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建设情况;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达标情况等。

(二)检查考核要求

1.保证检查覆盖面。抽查不少于60%的行政村或工业企业。

2.突出检查重点。对已撤销合并的镇、撤销合并的村、有信访举报或企业列入整改的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等进行重点检查。

3.定点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

四、背景材料

1.环境监察情况:环监局和所在区域督查中心提供。2.环境信访情况:厅信访办提供。3.民意调查情况:考核时抽查100份问卷。

五、统一管理

考核验收结束后,对乡镇提出的整改要求、建议和考核意见统一由省厅生态处汇总交县(市、区)环保局。县(市、区)环保局督促指导乡镇进行整改,及时向省辖市环保局报送整改情况,省辖市环保局负责核实情况,并将整改及核实情况具文报省环保厅。省厅生态处负责跟踪督办。

六、公示上报

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篇7

(2014年12月 日)

得胜镇位于泸州市以北25公里,泸县县城以南10公里,东与云龙镇、奇峰镇相接,西与福集镇、牛滩镇相连,北与喻寺镇接壤,南与龙马潭区双嘉镇、金龙乡毗邻。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5万亩,辖14个农业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7747万,其中农业人口55441人,非农业人口2306人。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321国道与万得公路在此十字交汇,纳福港城大道形成南北走向,是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模范镇、“三级联创”先进镇、市级敬老模范镇、科普示范镇,素有泸县南大门、“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

2013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9987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59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53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2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37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3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出收入9541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高位求进、亮剑突破、创新出彩”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得胜”和着力打造“印象得胜〃魅力之乡”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强镇、产村相融兴镇、文化旅游靓镇”发展战略,突出“六个突破、四年翻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积极治理生态环境,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对照省级生态乡镇23项指标,已全部达到考核要求。连续几年没有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无一人因环境污染问题上访,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惜野生动物现象,基本杜绝了滥砍滥伐、滥垦滥挖现象。地表水、空气、声环境、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环境规化要求,集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及农作物秸杆利用率均达标。围绕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目标,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有班子、有目标、有措施、有投入、有效果。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目标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责任目标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共设施全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加强宣传,广泛参与,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横幅和橱窗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在镇内主要街道和重点村还设立了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加强环保培训。适时对机关干部开展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开展企业职工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抓好“

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以一年一度的“

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倡导全镇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为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全面实施环境基础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环卫设施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投入60余万元建立了乡镇垃圾收集、运输系统,道路两旁设置垃圾箱、垃圾池,垃圾收集后运至县城垃圾处理场,通过填埋和堆肥等方式处理,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及自筹资金投入268万元建成了得胜镇污水处理站,利用场镇排污管道对得胜场镇及周边村落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0%。二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政府给予奖补的办法,激励集镇居民和农户全面改水、改厕。到目前为止,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覆盖率达94%,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三是实施绿化工程。按县上要求和乡镇规划工作要求,搞好了街道绿化、裸露地带绿化、单位庭院绿化、空地绿化;在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绿化,达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通过平原绿化工程,我镇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平方米。四是实施河道治理工程。经报四川省水利厅批准,于2013年11起,对顺江河段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总长约3公里。新建防洪堤坝2096.28米,河道清淤总长2.17公里。工程总投资1481.99万元,工程按照1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设计,水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该项工程的实施深得民心,既保护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镇区人居生态环境。

四、加强保护,严管执法,不断提升镇域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一方面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凡是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另一方面加强执法检查,严格控制小石材、小水电和低品位旅游开发和开采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项目和环保设施明转暗停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排放达标率在100%以上,从而使我镇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规划要求。二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结合我镇实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大力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新村绿化工程,提高活立木积蓄量,防止水土流失;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创建了甜橙、紫秋葡萄、茶叶、大棚蔬菜等基地,其中罐顶山村的甜橙基地已初具规模。同时大力推进农作秸秆资源化和沼气工程,加强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使我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规模化畜禽养殖类便综合利用率、污水排放达标率均达95%,从而大力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了农村自然生态水平。三是深化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工作,针对集镇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另外,镇政府还发动全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力求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防止“白色污染”,确保镇村环境整洁。

乡镇生态创建工作总结 篇8

据《XX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和《今XX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计划》安排,今年,XX县坚持通过规划引领,大力实施生态示范工程,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自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生态县决定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按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部署,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各项工作,生态县建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创建省级生态县的20项建设指标全面完成,今年9月,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省级生态县现场考核、验收。今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安徽省生态县。全面完成创建目标任务,为2014年创建国家生态县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与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县创建领导小组分别于4月、6月、8月多次召开生态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亲自督查,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县创建办每月调度,县政府督办室跟踪督办。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青阳生态县建设规划》经过多次征求县直相关部门意见后,召开专家论证会通过论证,并按程序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颁布实施,为青阳生态县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或定期更新了以下信息: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计划、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动态。

四是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迅速行动,设立环保机构,确定办公人员,落实创建工作。修编、完善《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积极申报各级生态乡镇,认真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等国家级、省级创建标准规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选择创建基础较好的乡镇、村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今年,我县又有5个乡镇2个村获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命名。共有7个乡镇申报国家生态乡镇。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汇报 篇9

三年来,××××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乡镇创建,解放思想,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每一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环境面貌改观、群众生活改善、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具体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党委始终把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创建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按照××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通过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基层的宣传队伍、阵地进行理论宣传及业务学习培训,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各项活动,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创建活动等,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生活环境不断提升

1、深化农村改革及惠民工程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3、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强劲增长。

三、道德建设载体丰富,人的素质显著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二是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三是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是积极倡导乡风文明。

五是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三下乡”、“六进农家”、“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等活动。

四、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功能完善

一是强化措施,夯实义务教育基础。二是重视教育事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科普工作持续开展。四是文体活动深入开展。五是计生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五、综治工作依法推进,治安秩序得到明显优化

六、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镇容镇貌温馨优美 一是规划建设有序,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第二,强化路网建设,为道路畅通创造条件。

第三,加快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建设步伐,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乡镇平安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篇10

乡镇平安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平安、促发展、抓保障、争示范”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杯”竞赛活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全乡的平安建设及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上半年许昌市平安建设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全乡安全感指数达到100%,与去年底相比名次上升62位,在许昌市98个乡镇中排名第13名。信访稳定方面,上半年,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信访案件

结案率100%,满意率达到98%。辖区内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安全生产方面,全乡上半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平安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平安创建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平安杯”创建活动。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平安杯”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平安杯”竞赛活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日常工作。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督促检查,成立了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三个督导检查组。另外,各行政村和乡直部门也都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开展了广泛发动,“平安杯“创建活动辐射到了全乡上下的每一个层面和角落。

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争创活动氛围浓厚。为组织和动员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积

极参与到“平安杯”竞赛活动中来,从元月23日起,全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平安杯”竞赛宣传活动。宣传活动期间,全乡累计投入资金2万余元,共出动宣传车120台次,悬挂宣传横幅120幅,张贴宣传标语1500条,制作墙体固定标语136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杯”竞赛活动的知晓率,形成了浓厚的创建夺杯氛围。

完善奖惩机制,强化平安建设责任落实。为了调动各行政村和乡直各单位“平安杯”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党委政府专门出台文件,规定凡当年获得市级“平安杯”的行政村,除市里给予的奖励和表彰外,乡里再给予该村支部书记每月200元的补助,期限一年;连续三年夺杯的行政村,给予该村支部书记任期内每月300元的补助。同时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行政村和乡直部门给予黄牌警告、表态发言、诫勉谈话直至一票否决。

加大检查督导,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今年以来,乡党委把“平安杯”竞赛活动纳入了平安建设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并责成三个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加强对各行政村和乡直单位的督促检查指导,同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单位的盗抢案件发案情况、信访稳定情况、安全生产情况通报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会,对各单位的创建情况进行综合点评,目前,已开展了第一季度的综合点评和上半年小结,共编发简报15期,其中有3期被上级部门采用。

二、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乡党委认真落实xx市三项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乡实际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社会矛盾联合化解调处中心。调处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每月2次矛盾纠

纷排查活动雷打不动,尤其敏感、特殊时期随时排查。在排查中坚持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簿三卡”制度、分流调处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督察回访制度,完善工作台帐、落实化解责任。通过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员制度,广泛收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和信息,做到矛盾纠纷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针对遗留多年的疑案积案,通过班子成员领导包案责任制、党政联席会议研判制等制度的落实,树立“以上访人上访的精神处理信访问题”的观念,对上访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从感情上感化他们,在生活上确有困难的帮助他们,全乡积极筹措资金10余万元重点调处了遗留多年的疑案和积案。上半年,我们共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调处率100%,调成率99%,回访率100%,全乡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事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形势持续稳定。

三、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构筑严密治安防控网络

在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方面,今年乡党委政府加大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健全网络、配强人员、完善制度、落实待遇、发挥作用”的要求,实现了治安巡防队伍建设的人员、办公用房、装备、经费“四到位”。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重新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专职治安巡防队伍,为了保证所招巡防队员的素质,我们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主要从退伍军人且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有志青年中选聘,所招聘队员由派出所进行政审,并经领导班子进行面试,集体研究后予以确定。新成立的治安巡防大队下设三个中队,轮流值班,专职巡逻。每个中队都有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分区域进行巡逻。今年以来,针对辖区内的发案特点,我们加大了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力度,并坚持与派出所每日联系制度,共同进行警情汇总判研,确保治安巡逻更加有的放矢。同

时,在巡逻中加大对各行政村夜间值班巡逻情况的督查力度,先后对3个不能按照要求值班巡逻的行政村进行通报批评。在硬件方面,配备了两台巡逻车,购置了统一服装,配备了警棍、头盔、袖标、手电等物品,乡里专门腾出5间房子粉刷一新,并购置了20套床、被褥、凉席等物品,免费提供食宿,保证不低于每人800元的工资标准和夜勤补助。乡财政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每月拨付2万元作为联防经费,专款专用,保证了巡防队伍的正常运转。另外,全乡29个行政村都成立了不少于10人治安巡防中队,巡逻队实现了有牌子、电话、巡逻器械、防范控制方位图、排班表的“六有”标准。乡村两级巡防队坚持昼夜不间断巡逻,形成了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有效地弥补了警力不足,有力地震慑了犯罪,维护了辖区的稳定。投资15万余元正在筹建三级技防平台建设,部分村安装了视频,其他村安装了移动大喇叭和平安互助网。一个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严密治安防控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打击犯罪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根据xx市政法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和“三电”犯罪专项斗争、组织进行了企业周边环境及校园安全集中整治活动。特别在打击“两抢一盗”和“三电”犯罪专项斗争中,我们充分发挥派出所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对犯罪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和凌厉攻势,“两抢一盗”和“三电”案件多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打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半年,全乡案件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0%,破案率比去年同期提高60%,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5人,其中批捕9人,起诉8人,劳教3人,治安拘留12人。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安全感指数保持在100%,目前,全乡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发展

上一篇:工业园设计任务书下一篇:选调生必须树好五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