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建设

2024-09-28

生态保护与建设(共11篇)

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1

0.引言

交通运输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强而有力的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管理水平,养护管理能够反映出公路运输的经济状态和经济效益以及人们的自驾游活动。在公路的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破坏的程度,打造绿色环保公路,注重公路环境的管理,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生态因素进行公路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完成公路建设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1.生态公路的概念

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结合自然环境,将区域的特色展现出来,减少公路建设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被称之为生态公路。生态公路的建设结合了环境、经济、和技术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制衡、互相作用,走的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公路的建设中保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中。生态公路的建设要求其设计、规划、施工、通行运营都要和环境协调,在满足公路建设所有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环境,减少破坏[1]。

虽然在我国逐渐了有了生态公路的概念和实施,但是生态公路在我国的体现非常少,与西方国家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并且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施时间的长久性,在生态公路的建设上总体的花费也比我国目前公路的花费要少,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公路,使得环境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态性,在保证人民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保证生态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称为生态公路。

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周边植被的影响

在公路建设的初期,需要使用大量的土来修建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进而挖掘在原地面或者低于原地面的路基,这样的挖掘过程,必然会对破坏施工区域的地表植被,扰乱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环境。在进行钻孔的施工时,大量的混凝土残余留在地表上,导致植被遭到破坏。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下雨便会造成水土流失,加上植被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2.2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有其个体的设计和计划,其结构会直接的破碎和切割周边的生态系统,使得周边的景观无法连续起来。公路建设对一个区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施工中必然会对景观产生破坏的影响,土地的占用、植被的破坏会直接造成地表的裸露,甚至如果公路建设涉及到山脉,对于茂密森林的影响,是极难恢复原貌的[2]。

2.3对地下水土流失的影响

现代化公路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对地面进行施工,挖掘、特殊情况爆破、填土、机器碾压等等,使得建设公路两侧的植被和原有面貌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混凝土的浇筑,导致土壤大量被侵蚀;并且,如果遇上开挖隧道,会直接将地表的土层剥离分开,加上建设需求大量的土,这些都是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严重的会造成永久的无法恢复。

3.生态公路的建设

3.1生态公路的建设特点

生态公路的建设设为了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公路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区域在公路建设前和建设之后还能够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然而在现状中更多的是,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往往会留下过多的残存物,使得自然环境和生态面貌遭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文明的理念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中,让其属于自然,归于自然,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在公路建设需要通过保护区和湿地时,可以利用桥梁和绕开建设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破坏。

3.2生态公路的建设原则

自然产生的山川、平原、海洋、沼泽都是地球上的自然景观,在公路建设中,必须要减少对他们的破坏。这些生态景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人文景观则是在人们生活中满足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要保证自然和人文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们智慧的产物不遭到破坏。

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的要求,生态公路的绿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木,美化环境,结合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自然与人文因素,打造特色生态公路。

4.生态公路的设计措施

4.1加强环保,净化污水

在公路建设排水系统设计时,应该全面的考虑周边的环境,如何净化产生的污水,加强环保理念。使得污水通过净化之后能够循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公路的共和效益。比如说:在公路建设中有水污染的地方,尽量的避免或者减少污水的排放,加强水循环系统的利用,通过净化,进行二次使用、三次使用等。

4.2利用植被减少对两侧的噪音

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而言,必须要考虑到对公路两侧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公路的两盘进行植被的建设,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强空气中的湿度、有效的改变土壤的质量、减少对于区域地形的影响。比如说:在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最好的方法即是在两侧进行植物的种植,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美化环境,让行驶过往车辆上的人们感受到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4.3加强绿色环保理念

公路的周边环境,美化的程度,会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在公路的建设中可以适当的加入紧急停车通道、引入标志、减速线、防护栏、防撞墙等等设置[3]。针对生态环境、加强区域文化的建设,可以种植灌木丛,接乔木、花、草等等,美化景观,形成错落的层次感。

5.结束语

建设生态公路的原则就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公路的运营能够更加舒适。注重服务的宗旨,加强公路建设的文化性。采用更加实用、节约、美观的方式进行施工,与生态协调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公路的建设。建设公路的原则主要是预防和保护,对于环境中不能够恢复的区域,多数采用优化的措施;对于可以恢复的区域,则采用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将从生态公路的概念出发,阐述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生态公路建设的保护措施,保证公路建设的科学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阚国泽.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交通科技,2015(5):100-102.

[2]谢韦.环境评价中高速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研究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5(34):147-148.

[3]肖华元,何婵.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

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2

近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其建设水平和规模巨大提高的同时,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甚至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从生态学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1)对土、水、气、声、热等无机环境的影响;(2)对植物、动物等生命系统的影响;(3)对景观格局、过程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概念分析并提出建设生态道路应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道路运营等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生态道路的目的.

作 者:尹忠东 李一为 辜再元 赵方莹 赵廷宁 周心澄 YIN Zhong-dong LI Yi-wei GU Zai-yuan ZHAO Fang-ying ZHAO Ting-ning ZHOU Xin-cheng 作者单位:尹忠东,李一为,赵廷宁,YIN Zhong-dong,LI Yi-wei,ZHAO Ting-ning(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辜再元,赵方莹,GU Zai-yuan,ZHAO Fang-ying(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

周心澄,ZHOU Xin-cheng(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3

【关键字】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公路景观

引导语

生态源于希腊语栖居的学问,也就是说生态就是对于栖居的研究。也可以说生态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同的国家、不国的民族各有其特色与风格。但是以目前人类的发展来看有趋同的倾向,而且无不向着生态方向发展着。交通是人类社会联系发展的必要基础产业,公路是交通发展的必要措施,公路建设是人类不得已而为之的破坏自然之举。我国的传统的公路建设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公路两侧的景观人工斧凿的痕迹极为明显,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每条公路都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公路与自然方面较为和谐自然。其实最好的公路景观就是自然,最生态的公路建设就是与自然相呼应、与自然相统一。公路建设没有必要一定要高填深挖,高填深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破坏自然与环境污染。公路的建设设计可以与地形协调发展,可以以柔性理念设计公路的生态景观。

1、生态公路的内涵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生态系统即指在一定的时空范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交换,进而形成的一个自然整体。从这个意义上看,要达到生态的标准的确很难。从微观上一滴水、一把土也是生态系统;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条河流、一座城市也都是生态系统。然而国家、城市、地区属于非自然的生态系统,非自然的生态系统显然不如自然的生态系统完善。因此,我们在建设公路的时候,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要充分考察自然环境,都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公路可以依地势而建设,而不一定非要深筑高垒,公路能够融于自然、隐于自然、合于自然才是公路的设计、建造的最高境界,才是最生态的公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这样的公路少之又少,而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是这样的公路,而且其花费也比我国的公路要少得多。减少对自然的影响,使周围的环境继续保持其生态性,在满足人类通行的需求的同时尽量考虑到自然的公路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有生态内涵的公路。

1.1生态公路的建设特点

生态公路是人类的一种师法自然的工程智慧,生态公路使得公路可以做为自然的一分子,与自然和谐地共存,与自然融洽地相处,与自然协调地发展。生态公路的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建设之前拍一张照片,建设之后再拍一张照片,建设之后的照片除了多了一条公路以外,一切依然保持自然。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讲非常容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国的公路建设单位却往往是这里一堆弃土、那边一个大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施工的痕迹随处可见,自然的生态在这些施工单位的摧残之下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施工单位中一定要树立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公路虽然是现代化的文明,但是请记住,所有的现代化文明都必须依托于自然,没有自然的依托人类的未来不容乐观。公路既属于现代化文明,但是公路更应属于自然,而且公路也必须归于自然,归于自然就是生态工路的特点。我国的许多公路横穿湿地,将地球的肺撕裂为二,被撕裂的肺最后不得不由湿地变成了干地。这种结果十分的凄惨,其实在湿地与保护区施工完全可以采用绕开设计、桥梁化设计、涵洞式地下设计等等许多方法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存坏,尽量保证地球陆地上已经少得可怜的生态圈、生态链的完整。

1.2生态公路的建设原则

(1)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设施协调发展的原则

自然景观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等景物.这些景物恰恰又是单元生态系统,又称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

(2)坚持绿化、美化和效益最大的原则

生态公路就是要在路界范围内绿化美化,以草皮护坡、绿树分割防眩为特点,再加以大面积的路旁行道树减噪吸尘。将公路作为生态景观建设和传播公路文化的主要载体,结合公路沿途景物、风土人情、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等元素,组合造景,打造一路一景特色生态路段。凸现沿线景物的层次感,远近结合,使山景“活”起来,海景“动”出来,风貌“显”出来,气势“亮”出来,文化“秀”出来。

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植被的破坏

公路施工时,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钻孔灌注桩产生的废弃泥浆,路基工程填筑将破坏地表原有植被。

2.2对景观的影响

公路线型的结构特点对生态系统又具有分割和破碎的功能,从而造成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非连续性。在施工中公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破坏自然景观,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可能影响自然地貌,原始景观,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

2.3对水土流水的影响

在项目施工期,由于大量采用机械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爆破、取土采石、架桥砌池、机械碾压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加上开挖隧洞和岩土表层剥离,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生态公路的设计措施

3.1立足环保,净化污水

进行排水设计时应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量,立足环保,净化污水,使污水净化处理,再利用,创造出景观上整体协调、综合效益较高的生态公路排水体系。

3.2生物防护,降低噪声

植物造景不仅能改善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在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良土壤、遮光防眩、吸尘等方面发挥作用,而植物造景受地形地貌影響较小。

3.3绿色文化,美化公路

增设紧急停车道、设置线型诱导标、减速标线、防撞墙、波形防护栏等措施。注重生态文化、地域特色,采用乔、灌、花、草结合,形成复层混交群落。

结束语

布拖县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4

1 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1.1 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县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战略高度出发, 加大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借助利好政策, 全县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

1.1.1 初步建立五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及奖励机制:

每年实施草原禁牧10.6万亩 (1亩=667平方米, 下同) 并兑现禁牧补助;将生态环境脆弱, 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划定为禁牧区, 以乡 (镇) 或村组为基本单元, 实行禁牧封育管理;实施草畜平衡88万亩, 并兑现草畜平衡奖励;实施34.8万亩人工种草良种补贴, 每年建植一年生人工草地31.9万亩, 补贴更新多年生人工草地0.58万亩;实施1.25万户纯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每年实施绵羊良种补贴150只。

1.1.2 稳步推进天然草原退牧还草。

2013年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25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不仅有利于项目区草原植被的恢复, 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也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

1.1.3 有效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

通过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预报体系、举办技术培训、组织专业防治队伍施药灭治等措施, 有效减轻了草原鼠虫对草原的危害, 提高了牧草产量。

1.1.4 不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相关措施。

草场承包制度不断完善, 实现草原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 保持草原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草原监理执法得到不断加强;草原防火力度进一步加强, 草原防火工作落到了实处, 连续多年未出现草原重大火情。

1.2 人工种草成效显著

自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 人工种草在全县得到有效推广,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然草场超载过牧和草畜矛盾。人工种草的推广, 使全县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得到有效遏制。

1.3 增草减畜目标初见成效

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为契机, 确立增草减畜目标任务, 推进草畜平衡, 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基本达到草畜动态平衡。

2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的问题

2.1 林草矛盾依然存在

1998年以来, 响应国家加快生态建设的号召, 地方政府把植树造林摆在了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 推行封山育林和禁牧保护天然林, 部分轮歇草地也被用于退耕还林, 进一步加重了剩余天然草地超载过牧状况, 加速了草地退化。目前, 森林逐渐茂盛, 林草矛盾有所缓减, 但随着林木的茁壮成长, 林下植被的放牧利用价值会随之下降。

2.2 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因地方财政困难, 政府对草地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退牧还草等项目投入虽有改善, 但要满足草原生态保护的需求还远远不够。

2.3 农牧民素质相对较低

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掌握新科学新技能的难度较大;传统落后观念根深蒂固, “重饲养数量, 轻养殖效益”、“偏爱地方土种, 排挤引进良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农牧民保护草地生态的意识比较淡薄。

2.4 草原执法力度亟待加强

专业执法队伍不健全;草原执法难度较大, 在工业强县的战略背景下, 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电力、矿藏的开发阻碍了草原执法力度。

3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

草地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畜牧业经济、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让全县干部群众加快思想观念转变, 将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在组织领导、政策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良好保障。

3.2 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和任务, 狠抓工作落实, 科学有序地推进, 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将全部禁牧和草畜平衡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 形成制度保障, 确保基本草原用途不改变, 数量不减, 质量不降。加强禁牧草原强制禁牧措施, 落实禁牧责任, 严格禁牧制度, 加强禁牧监管, 杜绝偷牧现象。进一步落实减畜任务, 加大强制超载减畜力度, 加快实现草畜完全动态平衡。

3.3 加大资金投入

建议延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期限, 并增加补助奖励标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及项目投入。

3.4 提升科技含量, 促进草地资源合理利用

加快天然草地改良的同时, 加快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牧草品种,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加大农牧民种草养畜技术培训。大力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 鼓励、引导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加快建设现代化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不断增加草产品附加值, 拓宽销售市场, 加快草产品流通。

3.5 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论水生态修复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5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两型社会;生态城市;水生态修复

2012年4月8日,长株潭试验区官网发布《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益阳市中心城区被纳入了长株潭都市区范围。另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区被定位为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生态旅游则在水文化,水景观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益阳市的实际情况,探讨益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

1.水资源状况

益阳分属长江流域,境内水资源丰富,有流程5公里以上的大小溪河283条。资水是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6350平方公里[1]。益阳境内资水的主要一级支流有伊溪,沂溪,志溪河。但由于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匀,过境水影响以及受水利、生态环境等条件制约,水资源同样存在着时多时少的问题。

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在2020年总用水量将达到72.5万m3/日,用水缺口较大,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出水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回用,大大缓解了水厂建设资金压力和水资源供水压力。

2.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资水干流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Ⅱ、Ⅲ类河长为228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2%,Ⅳ类水质占8%。总体看来,益阳境内整体水质较好,资江干流区段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1]。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深入

受重城市经济建设、轻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影响,折射到河流整治工作,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污染企业环保投入不够,治理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表现为水资源保护的活动开展幅度不够、内容单一。

2.2污染源头需治理

由于环保的历史欠帐,志溪河和兰溪河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两河”流域内的8个乡镇15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47家,养殖专业户2624家,矿山企业44家,工业企业1203家,企业内缺少或没有治污设施,偷排乱排情况严重。

2.3 资金问题

受国家和省政府政策的限制,所规划的项目难以马上实施,加上益阳市和桃江、赫山区、高新区财力不足,缺少配套资金。因此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上马较少,开工不足。

2.4水处理配套措施不完善,与生态修复脱钩

目前,兰溪、泥江口、谢林港、新市渡和灰山港镇都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90%以上的养殖场和专业户都没有环保设施,工矿企业环保措施标准低,防范环境污染和化解环境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同时城市内河道水网生态景观支离破碎,没有形成体系,生态修复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水体由于流动性小,自净能力差,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动力学的密闭系统,城市水体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物及氮磷等溶解性营养盐[2]。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城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态修复[3]等方法。生态修复因其投资少,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而受到人们重视,但全依靠自然生态修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人工的生态修复技术。

4.城市水生态修复

4.1 水岸带生态修复应用

水岸带生态修复就是充分利用岸边结构与岸生、水生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互净化作用,控制水面的无效蒸发转化为植物的有效蒸腾,提高水土环境的自净功能,使水体水质、水量得以保持,土地与生物的过滤净化作用保障了地下水的持续安全补给,使水循环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4.1.1 土地处理技术

可以用卵石、砾石等作填料,在河滩或者河岸构筑渗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因填料的材料和粒径不同,除了利用生物膜降解有机物外,还能产生物理吸附、过滤、沉降等作用,可用来去除悬浮物和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4.1.2 稳定塘处理技术

可以利用河边的洼地构建稳定塘,对于中小河流,还可以直接在河道上筑坝拦水,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避免了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4.1.3 生态浮岛技术

把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以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种植到受污水体中,主要针对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4.2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城市生态公园依据生态学设计原理,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环境类型,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一个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

益阳可按照《水功能区的划分》,结合生态修复技术,打造生态公园,既可以处理水进行回用,又可作为景观欣赏,教育参观之用。 4.3建筑小区中水回用

2013年以来,益阳房地产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小区景观成为购房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绿化需要大量用水亦给城市用水带来压力,在小区内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一方面处理水回用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景观,成为有力卖点。

5.结论

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水环境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子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系统的绿色生命线,对高品位亲水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生态修复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城市的用水压力。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要注重种植适宜的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设置与城市风格相符的附属设施,着力打造城市水景观;在对城市原有历史、文化风格进行继承下,注意营造新的生态水文化氛围,使其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热点区域,从而带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2004,07.

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6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展情况

(一) 草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草原生态建设, 自治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大力开展草原围栏建设。到2009年我区草原围栏面积达4.16亿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以水为主的配套草库伦。目前, 全区配套草库伦达400多万亩;三是大力推广青贮技术。已连续5年开展了青贮专项推进工作, 青贮能力达300亿公斤以上;四是大力开展人工草场建设和饲料种植。截至2009年, 全区人工草牧场保有面积4543万亩, 草场改良保留面积4699万亩, 草原飞播保留面积1176万亩。目前, 全区年均草原建设的总规模达5000多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的5%。通过加强草原建设, 促进建设养畜, 减轻了草原生态压力。

(二) 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截至2009年, 通过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我区共建设草原围栏面积19040万亩, 其中禁牧围栏7732万亩, 休牧围栏10668万亩, 划区轮牧640万亩, 补播改良3903万亩。带动全区禁牧面积7.81亿亩, 其中禁牧面积2.83亿亩, 休牧面积4.07亿亩, 草原轮牧面积达0.9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过十年建设, 已形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带。共实施人工种草793万亩, 飞播牧草129万亩, 围栏封育3334万亩, 建设基本草牧场117万亩, 草种基地6.5万亩, 暖棚126万平方米, 饲料加工机械10500台套。两大工程基本覆盖了我区所有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旗县, 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恶化, 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结构优化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三) 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制度

全面落实草原“双权一制” (即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制) , 通过落实草原承包到户政策, 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 2009年, 全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到7.81亿亩;同时, 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依法管理和保护草原。各地按照草原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实际, 制定草畜平衡具体实施方案, 以户为单位进行了草畜平衡核定, 由旗县与牧户签定草畜平衡责任书。截止目前, 全区共核定实施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积7.20亿亩, 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399668份, 为均衡、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 目前, 全区已划定基本草原8.36亿亩, 占全区草原面积的63.35%, 占划定地区草原面积的85.63。划定工作确立了严格保护草原的红线, 为下一步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打下了基础。

(四) 积极推进人口转移

为了减轻草原生态压力, 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自治区本着适度收缩、集中发展的原则, 大力推进草原生态恶劣区农牧民搬迁。阿拉善盟实行了集中转移战略, 锡林郭勒盟实行了围封转移战略, 鄂尔多斯市实行了收缩转移战略, 大量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园区和移民区集中转移。西部大开发以来, 全区累计投入23多亿元, 完成生态移民46万人, 其中转移牧民10万人。

(五) 草原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全区每年在实地采集样地数据700多个基础上, 结合遥感和气象数据资料已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布五月牧草返青监测报告、七月牧草长势监测报告、九月牧草生产力监测报告, 以及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报告和涉及各类自然灾害在内的以揭示草畜平衡状况为最终目标的草原监测总报告, 为国家和自治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 人口压力不断加强、畜牧业养殖数量激增以及不合理活动, 如过度放牧、滥垦、乱采滥挖等, 使得草原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草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一) 气候变化导致草原“三化”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 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增长, 人为不合理利用, 以及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 草原“三化” (沙化、退化、盐渍化) 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草原“三化”面积为7.02亿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5%, 近40年全区草原产草量下降30%-50%, 严重地段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 地表裸露、优质牧草锐减, 致使草原鼠虫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草原资源优势明显减弱。目前, 我区“三化”草原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草原年均退化1.67万平方公里,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损失32亿元。若按30年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50年总产值的1.42倍。

(二)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多年的草原监测, 我区平均超载率在20-30%之间, 缺草100亿公斤左右。长期过度放牧利用, 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 植被得不到更新, 产草量下降, 再加上草原建设滞后, 导致了草原压力越来越大,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草原不堪重负, 直接影响到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三)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不足与实际需求缺口较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央和我区财政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是, 从我区草原保护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来看, 草原保护建设和投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2000年以来, 国家投入我区草原生态建设资金达到92亿元, 每年每亩草原投入不足1元。目前, 我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7.81亿亩, 但国家安排的禁牧补贴面积不到2.5亿亩, 大部分草原未列入工程范围, 得不到相应的补贴, 需要尽快解决草原保护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投入不足、补贴标准但低、覆盖面小、内容较为单一、实施期限短的问题。同时, 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难以集中整合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 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三、内蒙古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区草原生态出现了总体恶化趋势明显减缓、局部地区改善的良好局面。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初步的, 较实现草原生态的全面好转和良性循环还有很大差距。我区“三化”草原大部分还未得到有效治理, 已经治理的尚不稳定, 仍很脆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和人口的增加, 草原生态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

内蒙古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区, 东西横跨2400公里。大部分陆地被草原植被所覆盖, 草原构成了内蒙古生态的主体。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净化空气、固碳减排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多种生态功能。以碳贮量为例, 内蒙古的草原草地的碳汇总量在1.3万亿吨, 这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亿吨, 通过发展草产业, 可以有效地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是低成本的固碳减排的途径。因此, 草原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 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不可代替的, 对于增强我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重大意义。

(二) 维护祖国生态安全的需要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 天然草场有13.2亿亩, 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 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 从东到西绵延4000多公里, 是1400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根基和生命家园。同时, 她还是“三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毛、绒、肉、乳、皮等畜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需要。

(三) 能够有效解决“三农三牧”问题

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等退牧还草措施的实施, 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草资源, 从而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型, 许多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的牧民走上了为养而种之路, 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农牧民也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实现了草原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 划区轮牧和休牧

通过划区轮牧和休牧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天然草原划区轮牧技术应用研究, 建立合理放牧利用制度。对采取以单户或联户经营的合作组织, 实行划区轮牧生态补偿。在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实施休牧工程, 给草原植被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返青期休牧, 可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积蓄营养, 促进植物分蘖生长, 提高牧草产量。结实期休牧, 为牧草种子繁殖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草场植被更新创造有利条件。

(二) 长期禁牧、阶段禁牧

通过长期禁牧、阶段禁牧等措施, 给草原创造自我休复的条件, 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恢复草原植被;将荒漠、草原化荒漠、沙漠等严重退化沙化草场实行长期禁牧, 不再从事牧业生产。并将该区域牧民搬迁转移, 异地安置, 通过草原生态补偿和安居工程, 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居住条件。在草场经过若干年禁牧后, 草原植被好转, 逐步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根据草场载畜能力, 测算饲养牲畜数量, 实行以草定畜, 可持续利用。在阶段性禁牧期间, 牧民可不转移,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生态补偿标准, 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

(三) 人工草牧场建设

通过人工草牧场建设, 增加饲草料有效供给, 缓解天然草原压力, 促使退化沙化草场得到有效治理。我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水土热资源丰厚, 有大量的弃耕地和撂荒地适宜人工草地建设, 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实施标准化人工草地建设工程, 可为草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 又能实现增草增收、增效减排, 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的。

(四) 生态工程治理

继续加大天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 巩固建设成果, 延长禁牧休牧补贴周期。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 恢复草原植被,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提高草原生产力, 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草原基本建设工程。对重度退化沙化草原禁牧5年, 并补播牧草;对中度退化沙化草原采取春季休牧, 即牧草返青期休牧, 给牧草提供充分生长发育的机会, 提高牧草产量;对轻度或未退化沙化草原, 实行划区轮牧,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实现草原的合理利用。

巩固和加大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重点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 采取林、水、草相结合, 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配套的治理方式。对两大沙地和退化沙化严重地块进行围栏封育, 并进行飞播、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选择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块, 建立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 增加饲草料供给, 缓解天然草原压力, 给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包括禁牧休牧, 配套棚圈、青贮窖、饲草料加机械等建设内容, 为舍饲圈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牧区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建设是解决解决饲草料短缺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实施人工草地标准化建植技术, 是现代化畜牧业的主要标志, 也是解决增草、实现增收、减轻天然草原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区域规划、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以及节水灌溉、测土施肥、草田轮作等综合技术配套与规范, 在牧区实施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 可以达到以地块为单元, 以水利为保障, 以标准化为手段, 建植一块, 成功一块, 保护一大片, 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增绿的共赢目标。

(五) 草原生态监察

强化对全区范围内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农业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尽快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并以“3S”技术应用为突破口,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体系, 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信息、研究成果。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监察示范活动。

(六) 生态补偿

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和谐的世纪,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失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化,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当今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

2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早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 城市的建设就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其选址、形态和布局。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的先驱英国人托马斯.摩尔设想的理想城市“乌托邦”, 17世纪初意大利思想家康柏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模式,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建立的“田园城市”等城市都反映出建设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 1984年, “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组织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些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成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1990年至2002年间举行的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 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期, 还有其他国际会议关注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问题, 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生态建设会议, 1994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INTERARClH会议, 1995年在苏格兰的苏德.霍恩举行的生态村庄会议, 以及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人居 (II) 大会等等。五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和有关人居环境的各种生态建设会议促进了生态城市理念的普及与传播, 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实践。

3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城市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 显然是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由“天人合一”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相土、风水等学说, 也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五行强调城市建设的方位取向, 相土学说侧重于对地形、地势、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分析, 风水学说则被认为是古代环境选择的学问。“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关于城市生态的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中国参加了MAB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 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 1979年中国生态学会成立。1984年12月, “首届全国生态科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987年l0月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城郊生态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 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90年钱学森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设想, 1996年, 王如松和欧阳志云提出了灭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市思想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控制论原理和原则, 2002年, 黄光宇和陈勇所著的《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有关生态城市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的专著, 对建立我国的城市生态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一些成功经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利用生态学方法建设“都市型农业”不仅维护了城市中的自然生态, 而且由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如滨海城市伯克利的生态城市建设。 (2) 积极解决城市问题, 重视郊区建设, 如美国波特兰市被认为是成功地避免和解决许多城市问题的范例城市。 (3) 注重城市中自然保留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如英国大伦敦议会发表的大伦敦发展规划修改草案强调城市中生态保留地的重要性。 (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巴西库里蒂巴城通过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5) 高效利用资源。由于提出了“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日本北九州市被国际组织认为是从灰色城市转变为绿色城市的典范。 (6) 注重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可以说是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和建设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5 中国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 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 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

(2)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 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由于城市规模扩大, 垃圾的产出量高, 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的、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 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 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 工业污染严重, 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 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 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 各市采取措

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力度不够, 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 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 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4) 城市“高层建筑”影响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的进程, 不断开发和城市发展、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它的出现, 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 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正面临着经济浪潮的冲击, 过多的高层建筑“透支”着城市生态环境。高层建筑一旦建起来, 街面上正常的微风轻拂可能会变成险恶的狂风。这在严冬季节是令人不堪忍受的, 两幢高楼之间所形成的峡谷效果会使正常风速增强3-4倍。由于高度的关系, 超高层建筑易受到巨大的侧向风力。有些塔楼可能在其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 是很令人讨厌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最好进行风洞实验, 以便用协调其形式的方法尝试保持最小的环境干扰性。

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 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 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 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 建设城市生态林业:

“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KJorgensen首次提出, 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 带动周边农林地区, 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 补其之所短, 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 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 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3) 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

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 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 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 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7 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规划可分成两种, 一是作为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 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制定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摘要:就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一些相应解决办法。

浅议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篇8

1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现代城市公园大多数是依自然山水风景构成规律和僧林植物群落为范本, 经人们的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 结合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将自然山水风景和森林植物的群落的精华, 高度浓缩和再现于现代城市环境中, 供城市居民娱乐游憩生活消费, 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 也是有非生命部分和生命部分组成, 其中非生命部分又由人化自然环境 (如公园、地貌、气候等) 、人工环境 (公园中的各种景观建筑, 基础设施、游乐设施等) 两部组成;生命部分是由生产者 (各类园林植物, 水体中的部分藻类) , 消费者 (城市居民、昆虫、鸟类、鱼类等) 分解者 (真菌群落、细菌) 三部分。

1.1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部分

城市公园非生命部分也即城市公园环境系统, 他是一个人工化的环境系统。公园中的山水布局形式, 景观建筑 (亭、廊、榭、桥等) 构成, 基础设施 (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 建设, 他们都直接或间接满足城市居民审美、娱乐、游憩、文化生活消费的需求。公园中的地形改造常结合挖湖堆山来进行, 人们运用自然上水风景的构成规律, 创造了自然起伏的地形和圆滑多变的水体轮廓, 为公园陆生或水生园林植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城市公园气候是受他所处城市大气候多制约, 但公园环境系统又因地形地貌的变化差异, 有形成了许多微气候, 为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公园土壤因城市居民过度使用, 造成公园土壤的密实和污染, 恶化了园林植物生境, 公园水体因水土流失和人为污染, 长发生富营养化, 减低了公园水体的娱乐价值。若在公园中过多地营造各种景观建筑, 有了设施, 也势必会引起公园绿地面积减少, 土壤侵蚀面积增加, 降水径流量增大等生态问题。

1.2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中的生命部分

城市公园生命部分也即城市公园的生命系统。首先,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主体生产者———各种园林植物, 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花卉地被植物, 他们大多是经人们历代的引种, 驯化和培育, 而逐渐适应城市生态环境的观赏植物。公园中各类园林植物群落, 是人们一句各种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及人们的审美需要配置形成的。公园中各种园林植物虽不能直接为城市居民直接提供营养物质, 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 但他们可以维持省市局部地区空气中的CO2-O2平衡, 增湿降温, 吸收和同化多种污染物, 减少公园水土流失, 为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游憩、创造良好的景观生态条件。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主体消费者是城市居民, 公园中所有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都是为城市居民游憩与娱乐服务的, 但城市居民对公园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 会引起公园生态系统的退化。公园中的许多亏冲、鸟类、鱼类等生物, 即使许多园林植物的捕食者, 有事公园生态系统的次要消费者, 他们的构成公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若缺少此环节常会引起公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中断, 直接影响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 人们为保护各种园林植物, 广泛使用化学农药繁殖病虫害, 也即消灭各种园林植物的捕食者, 但在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同时, 却带来了许生态副作用, 即杀死了害虫天地, 化学农药污染公园大气、土壤、水体、直接危害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以害虫和植物果实为食的鸟类 (如喜鹊、麻雀等) 的栖身生境的破坏, 许多鸟类种群在现今的城市公园中已很少见到了、许多鱼类是公园水体的主要消费者, 他们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对维持公园水体的洁净具有重要作用。公园水体中的鱼类常因为人们的过度垂钓、捕捞、污染等因素, 减少了单位水体面积中的鱼类种群数量, 中断了水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容易造成水体的造化现象, 降低了水体供划船娱乐的价值。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群落, 这些微生物群落太多以死亡植物的有机残体 (枯枝, 落叶, 死根) 为食, 通过生物分解将许多矿物质营养元素回归于公园土壤中, 促进公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满足了各种园林志愿不断生长发育的需要, 真菌和细菌群落是公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1.3 人为活动对公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国北方的许多城市, 因受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较低, 城市公园超容量过度使用, 遭受过度的认为侵害, 诸如公园土壤被过度践踏而变密实, 树木花草受到损害, 公园垃圾和污物增多等不利因素造成公园草地和灌木丛面积减少, 裸露地和杂草面积增大, 陆地径流量扩大, 水土流失加重, 园林植物群落退化的趋势。

人们对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上的不当, 也会影响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 若公园中各种人工景观占地过大, 会降低公园的绿地面积, 相应减少了公园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影响公园综合效益的长久发挥。在公园管理中为了环境干净, 常集中烧毁园林植物群落下面枯萎落叶中断了系统物质循环, 造成公园土壤养分贫瘠化。人们对树木的过度修剪, 会急剧减少光合叶面积指数, 树式衰弱, 抗性降低, 病虫害容易袭击, 引种驯化和栽植植物不当, 也常会危及公园原有植物的生存。

2 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途径

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系统, 首先要求我们既要不断认识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又要依据城市生态学, 环境科学, 植物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为基础, 分析寻找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退化和蜕化程度。其次, 通过保护公园土壤及水体防治有害生物, 加强环卫工作, 设计人工植物群落途径, 来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系统, 促使公园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良性循环。

2.1 土壤保护

公园土壤是公园生命系统的最基本载体, 它是公园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的栖息地。只有保持公园土壤的良好性状, 减少各种侵蚀或破坏, 且不断加入适量的有机质及水分, 公园土壤才能作为一种可更新资源被我们永续利用, 面对超人流量的践踏污染。土壤性状恶化, 裸露及侵蚀地面增多, 公园土质越来越差, 园林植物生境恶化, 植物群落逆向演替等问题, 我们应采取人工措施, 例如改良土壤, 精心施肥浇水, 周期性地关闭这片或那片地区进行必要的养护管理, 人工种植或自然恢复植物群落, 草地与路砖镶嵌铺路, 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土壤受游人生活费异物的污染等措施, 来保护公园土壤, 并促其持续更新和利用。

2.2 水体保护

公园水体常因公园绿地水土流失和城市水污染等人为因素, 而发生藻化现象, 即藻类过度生长, 防止水体藻化现象可采取:向水体中充气, 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减少藻化, 向水体中加入化学除草剂, 杀死藻类, 人工或机械打捞藻类, 运用生态食物链原理, 培养以藻类为食的鱼类和水禽来长久保持公园水体的清洁。

2.3 有害生物的防治

公园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指直接或间接损害公园植物群的病虫害及杂草等。依靠各种化学杀虫剂和杀虫剂来保护各种园林植物。常造成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增强。虫口的回升和混乱易污染公园环境应该把有害生物看作是公园生态系统的整体管理来控制有害生物, 保持总的生态平衡, 可采取保护和引进防治有害生物的天敌, 来维持生态平衡, 利用有害生物消费的专一化特性, 培育各种病虫害的植物品种, 创造不适宜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等来达到防止有害生物的目的。

2.4 提高生态意识, 加强卫生管理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卫生管理措施, 来强化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 使城市居民认识到人为破坏行为和生活废弃物, 对人类自身健康和公园生态环境的危害, 搞好各种污染物的集中和处理, 达到城市公园这一公有资源永续不断地供城市居民使用。

2.5 设计人工植物群落, 维持系统稳定

借鉴学习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 设计多类型的园林植物群落, 以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 如公园路生植物群落, 湿生植物群落, 水生植物群落等, 不仅可以丰富公园生态景观, 提高公园植物群落抵御不利环境因素和毁灭性病虫害的自我调节能力, 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园环境资源, 维持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

3 建设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原则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受人类支配或控制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结构很脆弱, 人们对公园的使用、管理、建设中的不适当干扰, 若超过了公园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忍受度, 就容易消弱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维持公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使用, 我们应以生态学规律和原则, 如生态演替和不可逆规律、生态系统立体结构规律, 生物与环境间的适应改造法则, 生物增长与环境容易想统一的法则等, 来指导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3.1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最大持久性容量原则

人们对公园生态系统的使用, 管理、建设在不过度伤害或消弱公园生态系统可更新能力的条件下, 公园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永续供最大数量的有人娱乐使用, 称公园生态系统的最大持久性容量, 城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程度若超出了公园生态系统的最大持久性容量, 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运用公园生态系统的最大持久性容量原则从维持公园生态系统的永续使用和提高公园环境容量两方面考虑, 首先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 确定公园的最大持久性容量, 避免过度的认为侵害。其次通过优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 创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 , 提高公园生态系统均匀调节人流的能力, 相应扩大了公园环境容量。

3.2 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特色原则

每个城市都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条件下,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 除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外, 还受它所处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群落景观及山水景观, 应依区域自然生态景观和植物被生态类型, 选择园林植物群落配置和山水布局的生态模式。除从宏观上创造城市公园生态景观特色外, 还应从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入手, 创造不同形式的绿地空间途径, 来突出公园的生态景观特色和提高公园最大持久性容量。

3.3 生态园林原则

生态园林式在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借鉴自然生态系统最佳结构的基础上, 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而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所建立的最佳人工生态系统, 一个优良的园林生态, 在城市空间 (或公园) 中排列与结合构成最佳状态, 即让其生态系统结构应具在单位空间和单位时间上对光能利用率及同化绿最高, 整个系统以最高的生物生产力, 使其结构功能自我再生, 低于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均处于最佳, 从而发挥出园林生态的最大综合效益。

建设城市公园最佳陆地人工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 应依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规律, 将不同种类和习性的园林植物, 昆虫类、鸟类、鱼类、微生物类等, 合理地配置在系统中不同生态位上, 健全公园生态结构层次, 促进物质循环, 这对维持公园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 篇9

1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林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也是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大物博, 可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林地资源保护不仅能够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还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近年来, 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提速, 加上人口增长, 消费意识发生改变, 这些都对林地资源保护造成一定影响。有些地方不注重林地资源保护, 盲目追求工业化进程, 随意做木材加工项目, 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过量采伐天然林木, 导致林地生态功能下降, 生物多样性遭到损害, 林地涵养迅速降低, 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因此, 加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 已经成为富民强国的重要战略。政府相关部门更要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的主力军,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保护措施, 把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村到户。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林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2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也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颁布, 具体措施的落实, 都要从实际出发, 把保护管理工作日常化长期化。这样才能确保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富有成效。

2.1 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提高生态林业保护意识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不只是林业部门的责任, 全社会全体公民都应该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倡导者和保护者。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宣传手段, 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明白保护林地资源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爱林护林的模范。宣传工作要覆盖全社会, 让男女老少都能够培养林地资源保护意识, 因为保护林地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人都不该置身事外。特别是各级领导更要率先垂范, 把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看成是自己的工作和职责, 坚决不做对不起今人对不起后代的错误决策。其实, 搞经济建设搞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都没有错, 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做到兼顾, 就必须要搞好生态林业建设, 为打造青山绿水宜居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2 促进林权制度改革, 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林权改革主体内容是分山到户, 确定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这对有效保护林地资源非常重要, 在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用承包经营的方式, 确立林农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林农经营林地的积极性, 给林农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能够有效保护林地资源不受侵害。特别是国家对生态效益林还有专项的补偿制度, 这对提升生态林林分, 保护森林资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规定, 本着“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把专项补偿资金及时落实到位。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生态林补偿资金, 特别是那些生态效益直接受益的单位, 像旅游、矿山、水利等, 从经营中抽取一点, 用于生态林的保护, 让林农得到实惠, 这样生态效益林地就会充满生机。林农植树造林的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当然是双赢的局面,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3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提升生态林地资源总量

林地资源保护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就是一手抓造林, 一手抓保护。抓造林, 就是要利用宜林荒地开展造林活动, 增加森林面积总量;抓保护, 就要严格执行森林限伐政策, 要严格执行征林占地审批制度, 严格执行相关补偿制度, “谁占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还要大力提倡退耕还林, 营造各种生态林, 推广混交栽培技术, 实行封山育林。另外, 加强林地资源的防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也是生态林地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只要多管齐下, 保护与造林并行,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就会获得发展良机。

2.4 提高执法管理力度, 维护林地资源保护秩序

林地资源保护离不开法制建设, 我国关于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比较健全。《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 都从法制角度给予明确规范。在森林保护管理中, 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对无证采伐、无证收购、非法运输等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 要坚决查处。根据相关法规, 还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强化苗木检疫程序, 全面执行林业法律规定标准。

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林业执法队伍, 进一步理顺森林公安管理体制, 将森林公安编制纳入政法专项系列, 提高森林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努力打造森林资源保护的钢铁长城。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力度, 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处理。建立全覆盖的法律法规网络, 林地资源保护就有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2.5 科学规划生态工程, 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关系

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历来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常常会顾此失彼。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原则, 对现有林地资源加强保护, 认真编制林地利用规划。要对林地开发利用进行统筹安排, 要在保护的前提下, 实施开发利用行为。对名胜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道旁树等林地, 要重点加以保护。对一般用材林、经济林等商品林木, 要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利用。政府部门要有长远规划,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本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 坚决摒弃透支消费生态环境的做法。要采取强有力措施, 制止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的做法。

2.6 制定多种经营策略, 提高林地生产经营效率

林地资源保护不是被动地看护管理, 而应该是让林地资源生产更多的资源效益。林地经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林地具体实际情况。幼林可以间作套种一些农作物, 也可以间作药材, 成林中可以搞活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旅游等, 都是很好的经营方式。进行林地经营, 最好能够按照生态林地和商品林地的不同要求进行。要依靠科学管理, 用强大的科技力量做支撑, 建立适合的经营运行模式。只要经营方式选择正确, 林地经营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保护林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管护网络体系, 提升管护水平;政府部门要做长远规划, 制定保护规程;林农要实施林业管理措施, 搞活林地经营。只要全社会都能够建立“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的意识,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就不再是难事, 建设青山绿水宜居环境就不再是梦想。

摘要:林地资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 林业人责无旁贷, 全社会都应该成为林地资源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保护者。本文先简单介绍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 然后主要就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措施和对策进行深度剖析, 重点强调林地资源保护的法制化、林地经营的科学化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生态林,建设

参考文献

[1]冯恩旭, 孟瑞, 王斌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6) .

[2]苏杰南.林权改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J].人民论坛, 2010 (20) .

[3]李润.浅谈如何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 2009 (11) .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篇10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生态保护与建设 篇11

西部大开发以来, 我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绩显著, 林草植被盖度大幅提高, 森林草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加强, 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8 年减少158.4万亩, 沙化土地面积比2008 年减少39.9 万亩。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 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 沙地向内收缩, 其中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经过治理, 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逆转态势;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快速增长;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以及阴山北麓的绿色生态屏障初步形成, 有效维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全区24000 万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000 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 6000 多万亩农田、10000 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 保障了农牧业稳产增产。

二是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实行“保护与建设并重”、“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的方针, 认真落实国家“三禁制度”和自治区“五个严格”保护制度, 生态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

三是惠民作用明显增强。重点工程建设和政策性补助获得的收益, 成为广大农牧民林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153 万户、597 万人享受到退耕还林补助, 17467.7 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享受中央财政补偿, 全区安排公益林管护人员4.4 万人, 安排1.2 万名国有林场职工再就业。工程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高度、干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高出10.41 个百分点、7.95 厘米和24.25 公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盖度提高了15%, 产量提高了25%-34.2%, 明沙面积减少了24.7%-30.7%。

但总体而言, 我区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 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恢复生态良性发展压力较大。

二、“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及重点建设布局

(一) 建设方向

1. 建设思路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划要构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即“沿线、沿河”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两区两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两屏三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划定生态脆弱区, 并规定为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

总的建设思路是以林草建设与保护为战略布局的主线, 结合林业建设、草原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矿山治理、水资源保护等措施构建起一个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网络。

按照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布局, 结合我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际, 以建立总量保证、布局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点、线、面相结合的林草植被网络体系为目标, 将我区生态安全屏障划分为“3522”建设布局。“3”是指大兴安岭山脉、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三个生态保护建设区;“5”是指沙地防治建设区、沙漠防治建设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治理区、草原保护建设区和平原农区建设区五个生态保护建设区;“2”是指两类建设重点, 一类是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重要湿地, 另一类是指城镇、村屯、工矿园区两个点状分布的保护和建设重点;另一个“2”是指交通网络和江河沿岸两个线状的保护和建设重点。

2. 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 全区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5000 万亩;新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休牧围栏28000 万亩, 完成草原建设25000 万亩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3750 万亩;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90%。

(二) 大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重点布局

1. 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建设区。该区域属于水源涵养型地区, 具有完整的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高, 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由于原始林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现象。下一步, 要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 重点实施《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草原防灾减灾建设工程》、《东北黑土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和《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 加大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 重点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禁止乱开滥采、过度放牧等行为, 在宜林地区大力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 进一步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

2. 阴山、贺兰山生态保护建设区。该区域属于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型地区, 土地贫瘠, 水资源匮乏, 干旱风大, 耕地沙化严重, 对华北、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下一步, 要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二期工程》、《草原防灾减灾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加强水资源保护, 严格水功能区管理, 推进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增加林草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治理土地沙化, 促进生态自然恢复。

3. 沙地防治建设区。包括呼伦贝尔、科尔沁、乌珠穆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五大沙地。该区域属于防风固沙型区域, 地处温带半湿润到半干旱地区, 是典型草原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 气候干旱, 多大风, 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下一步, 重点实施《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二期工程》、《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草原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 推进防风固沙林建设, 构建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实施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生态移民工程, 实行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加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 逐步恢复林草植被。

4. 沙漠防治建设区。包括库布齐、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腾格里、巴丹吉林五大沙漠。该区域属于防风固沙型地区, 属半荒漠和荒漠地区, 流动沙丘密布且沙丘高大。下一步, 重点实施《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二期工程》、《草原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草原防灾减灾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通过工程固沙、设置沙障、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种草, 围封禁牧, 建设沙漠锁边防护林体系, 建立封禁保护区, 采取自然修复和人工措施, 逐步控制沙漠化扩展。

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治理区。该区域属于水土保持型地区, 黄土堆积深厚, 范围广大, 坡面土壤侵蚀和沟道侵蚀严重, 侵蚀产沙淤积河道、水库。下一步, 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 重点实施《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黄土高原地淤地坝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 采取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植树造林, 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实行封山禁牧, 恢复退化植被。加大矿山、废弃工矿地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力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6. 草原保护建设区。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草原是我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的主要分布区, 与五大沙地交错分布, 是我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草原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土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下一步, 结合《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建设牧场防护林体系, 保护草原。结合《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二期工程》、《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草原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舍饲圈养, 严格控制载畜量, 加大退牧还草力度, 逐步恢复草原植被。

7. 平原农区建设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意见》 ( 内政字〔2005〕118 号) , 以控制农田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保墒能力为目标, 在我区风蚀沙化严重的农牧交错带和优势农作物产业带, 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推进工程。结合《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 加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平原绿化, 增强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 加强水资源管理, 划定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在保护区内任何对水质、水量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

8.两点、两线建设与保护。为保证我区生态安全屏障结构达到完整、合理, 不留死角, 应加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城镇、村屯、厂矿园区建设与保护力度, 同时, 加大交通网络、江河沿岸等重点绿化。下一步, 结合《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等工程项目的实施, 完善和提高点状、线状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防护功能, 积极建设河湖联通工程, 为湖泊湿地提供水源, 逐步遏制湖泊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恶化的趋势, 真正形成点、线、面, 带、网、片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要充分认识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战略措施, 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 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生态保护主要责任人。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合理利用土地, 加强农地保护,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 推动林地“占补平衡”。继续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 积极推行承包造林种草政策, 将治理任务和管护责任承包到户、到人, 将责、权、利紧密结合, 调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 实行权属明确的土地使用政策。

积极争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地下水保护、舍饲禁牧、季节性休牧、矿山及工矿废弃地治理等方面进行地方立法, 使保护与治理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推进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 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健全森林公安、草原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 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执法能力和保障水平。

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 强化科技培训, 提升科技水平, 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用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拉动生态建设, 是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既有利于生态保护, 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以“3S”技术应用为突破口, 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信息、研究成果,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体系, 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依托卫星影像、GIS、抽样调查、公众举报等手段,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 及时跟踪和掌握环境变化趋势。在系统调查、监测、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重点流域及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展生态预警及防护体系的研究工作, 及时掌握这些地区的生态安全现状和变化趋势,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生态保护与建设法规体系。制定我区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鼓励公众参与等地方性法规, 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重点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 增强执法的有效性。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 严肃查处各种违法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 把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改善社会投入的政策环境。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 推动生态建设社会化运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 以及国际基金、非政府组织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

完善跨区域间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的合作机制。扩大与周边省区间的合作交流, 在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湿地保护等方面探索完善跨国界、跨区域共建机制, 创建更广范围、更宽领域的生态共建局面。

上一篇:白塞氏病下一篇:气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