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2024-06-11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精选11篇)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篇1

保护好环境吧作文250字

漠阳江是我们阳春的母亲河,河岸两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河水更是清澈见底,经阳光一照,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令人目眩。水中的鱼儿欢快的追逐着,嬉闹着,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春天的早晨,人们漫步在漠阳江两岸,欣赏着河岸两边的风景。

然而,就是这条曾经给人们带来温馨和快乐的`漠阳江,如今却一改往日的面容,变得丑陋了。河面漂浮着垃圾,人还没有走到河水跟前,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让人不得不迅速掩鼻跑开。野草代替了往日鲜艳的小花朵儿,两岸的树木像一个个驼背老人,垂头丧气的。

是什么原因使原本清澈见底的漠阳江变成这番模样的呢?通过调查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一些居民、工厂和一些单位缺乏环保意识,居民们太懒惰,不肯走远点把垃圾丢到垃圾池里去,而是把垃圾都丢在漠阳江两岸。工厂排出的废水全部都流入了漠阳江。经过这番折腾,清澈见底的河水怎么经得起这么肮脏的污染呢?我异常的震撼,漠阳江昰我们阳春的母亲河啊!阳春居民们怎么会忍心伤害“母亲”的呢?

水域污染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为了河水不再受污染,为了人们的健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用行动来表示我们的爱国之情。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篇2

1 建筑工程施工中环保的现状

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采用的模式是作为普及的建筑模式,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 作用和规模都越来越有代表性。所以, 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渐渐的在施工中暴露的越来越多, 由于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较差, 对施工所造成的环保问题不重视, 甚至视而不见, 这样就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这还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施工的基础管理。随着施工中工程量的增加, 工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 对施工材料无意识的耗费是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问题认识不足的体现, 却使建筑垃圾和建筑原料的耗费同样成了建筑工程与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现如今, 我国72.3%的建筑工程项目都存在着资源耗费的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由于不能很好的得到处理而严重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还有38%的建筑单位根本就没有对产生的建筑垃圾采取任何的措施。所以, 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 必须要改善资源的耗费, 打造生态施工环境。

2 工程建筑中存在的主要的环保问题

2.1 施工噪音严重扰民。

目前, 我国大多数工程的建筑位置都处于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 都是在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工程噪音对周边的居住人群已经造成了生活影响, 尤其是夜间施工, 更是影响了居民的休息。

2.2 建筑垃圾带来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垃圾从工程的拆迁开始产生, 随着施工的开始, 对原料的耗费也会相应的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尤其在施工中, 由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当, 使本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而且, 建筑垃圾的清除, 转运不及时, 还给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

2.3 环保意识差加剧了施工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 任何阶段的工程都要注重安全和质量管理, 而且在注重安全和质量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工程成本的管理。环保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 而且, 目前人们的观念认识不足, 所以常常会忽略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对于建筑中的有毒原料, 如果不能良好的管理, 不仅会造成浪费, 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2.4 排减技术不能够科学运用。

节能减排一直以来都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但是, 现如今一些单位和部门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此项技术, 并且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5 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对绿地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 有的企业由于工期问题施工过快, 这样就造成了项目规划的不合理, 先破坏, 再改造, 这样的改造方式严重的影响到了生态平衡, 而且, 由于改造的是周期性的, 所以时间较长, 这样对未破坏的环境也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

3 关于建筑工程中环保问题改良的几点思考

要想改善工程中的环保问题, 就必须先改善建筑工地施工工程的环保问题, 尽量做到防止施工作业本身带来的污染, 比如噪音污染, 排减物体, 以及建筑垃圾等等, 这些污染一定要及时的处理, 否则就会形成环境污染, 甚至还会对施工质量以及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也会对安全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3.1 加强环保管理, 促进建筑工程综合管理。

环保管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它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发挥出什么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 如果对环保问题不重视, 一旦引发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2 加强设施建设, 防止作业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在建筑施工中, 减排设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部分, 在物流运输通路, 电力设施, 运输工具的停放场所, 以及各种作业工具的仓储场所等都需要完善建设, 特别是那些具有危害性污染性的设施, 必须要从源头上做到有效控制。

3.3 加强废旧材料的处理和再利用。

对于拆除而来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中的施工料材, 工程管理中应当注重对于该类物品的管理和妥当处置。可能转化为成本作为基础的设施材料的废旧物品, 合理的科学的进行转换, 不仅能使工程项目的成本能节省下来, 更重要的是对于建筑垃圾是一个更好的利用, 对于环境保护省去了必要的处置, 无形中为工程施工节约了时间。

3.4 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环保知识培训。

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要进行环保培训, 在实际的操作中, 要高度把环保理念融与实际的作业中。尤其是对工程施工中可能被破坏的绿地以及生态环境要尽量的保护, 及时根据图纸进行避让。

3.5 有效控制工程投入成本。

加强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投入, 并加大环境保护预算, 切实做到环保问题不因为资金投入的问题被忽视或者不予解决, 否则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大工程的成本, 而且为工程的质量也留下了隐患。

4 具体举措

4.1 实现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转换, 使可能对环保产生影响的建筑垃圾要做到处理得当, 合理科学的再利用。

4.2 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 经常洒水, 减少粉尘的污染。

4.3 进行有粉尘的作业时, 要尽可能地封闭进行。

4.4 建筑脚手架要进行封闭, 防止污染物的泄露。

4.5 严禁向建筑地外抛洒垃圾, 对于运输车辆要有专人进行清洗, 保障作业中不污染环境和道路。

4.6 控制噪音污染, 在建筑过程中, 把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办法作为施

工的主要工艺和方法, 并且设置噪音检测设备以及制度, 如出现噪音就应该及时扼杀, 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 还有, 如在施工过程中噪音超标, 则应停止施工并向当地管理部门申报, 未得到核准不能继续施工。

4.7 完善排水设施。

施工过程中, 应对工地道路进行修整, 以保持工程废水的顺利流通, 以及排除,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工地设置具有明显坡度的排水渠, 并设明沟加盖钢板。

4.8 改造和保护绿地。

环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施工中, 此类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现如今, 建筑业正在飞速发展, 作为专业人员,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设计制定出实用合理就解决方法, 使建筑工程中的环保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保护原有绿地, 并且增加绿地面积, 同时要做好绿地的保护工作, 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 而且有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阻碍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而且工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意识, 对管理工作不重视或不到位, 都会对工程环保工作造成影响, 所以,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 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 并且改善周边设置, 在施工的同时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杂物垃圾, 工程废料也会危害环境, 所以, 在建筑工程中, 环保问题被提上日程, 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前, 由于环保管理的不够重视, 以至于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和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现状以及一些具体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篇3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问题,我曾专门发表过《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之我见》一文(1)着重从“生态环境”一词的问题入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进行了质疑。与此同时,我还发表过《“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2)、《(“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一文发表的前前后后》(3)等文章,特别指出了“生态环境”提法的不科学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提出不再使用这一提法的建议。文章发表后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然而,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加之本人观点影响所及范围十分有限,致使这一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如此,近期有的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同时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我对此虽然在《中央9号文件缘何没用“生态环境”一词》的访谈中简单表达过“‘生态建设’的提法站得住脚”的观点(4)但还是感到有话要说。特写此文,进一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生态环境”

我一直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其中“生态环境”的提法不妥。这在我以往发表的文章中已多有论述,本文不再重复。

这里需要特别补充的一个论据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本人后来也认识到这一提法“是错误的”。

有资料显示,“生态环境”一词最早是由已故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前所长黄秉维先生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时均被采纳。从此,“生态环境”成为法定名词,相继在我国各级官方文件、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并进而派生出“生态环境建设“一词。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成了社会各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

但是,自“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出现以来,学术界对其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据中国科学院冯宗炜院士介绍,中国生态学会还曾专门就“生态环境”的提法问题开过一次会,到会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该提法不妥。后来,就连“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也发现提法是个“错误”,并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指出:“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又说“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5)这说明,黄秉维院士终于从“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含义出发,认识到了不应该将“环境”与“生态”混为一谈,而应该将“生态”与“环境”分开。这从黄秉维先生这段话中运用“否定后件式假言推理”所进行的反证法论证即可看得十分清楚:

如果我这个提法是正确的,那么“生态”与“环境”

应该分开(省略大前提);

顾名思义,按照我这个提法“生态”与“环境”不

应该分开(小前提);

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结论)。

这说明,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关键词的“生态环境”一词,在提出之初即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以致其首创者事后也亲自出面来纠正这一提法。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生态环境”一词提出20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尽管这一提法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也亲自出面提出如此明确的纠正意见.却一直没有使这一提法得到应有的纠正,致使这一提法连同其派生词组“生态环境建设”一直被错误地沿用至今。

值得高兴的,是在2003年6月25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中,尽管“生态”是其中出现派生词组最多(达30多处)的一个词,却没有再出现以往同类文件中常有的“生态环境”一词。而且自该文件出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已经有不少论著不用“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而改用“生态与环境”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表述。如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等负责编制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2020)》(第十专题),以及2004年出版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6)一书都没有再沿用“生态环境”的提法,而是将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分开表述。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一词出现在一些报刊和领导讲话中的频率也有所减少。

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说不通

令人费解的,是在目前学术界对“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质疑初见成效的时候,有的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提法的同时主张将原“生态环境”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原有“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他们的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因为它不符合“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含义,也不符合包括黄秉维院士在内的“生态环境”提法的首创者和使用者的本意。

这里涉及到对“生态”与“环境”的科学含义及对黄秉维院士和多年来“生态环境”一词的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的理解问题。

正如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指出的,按照生态学原理,所谓“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逻辑含义上分析,它包含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要素。而“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的是作为主体的生物周围的事物。这说明,“生态”与“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我们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更不应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说到黄秉维院士提出“生态环境”一词时的本意,如前所述,他当初提出“生态环境”一词是针对“保护生态平衡”的,当时他的意思显然不是否定生态(平衡),只是认为仅仅保护生态(平衡)还不够,还应该保护环境,因而认为该说法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他当时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保护生态与环境”,只可惜在“生态”与“环境”之间缺了一个“与”字。后来他认识到“生态环境”提法错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这一提法容易使人“顾名思义”,误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其本意也是要将生态与环境分开,而

不是要将”生态”一词取消而将原有的“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道理很简单:如果把“生态”一词取消了,“生态平衡”也就不存在了,那就不是黄秉维院士所认为的“不确切”的问题了,而是成了完全不要“生态”的问题了,那岂不是同黄秉维院士的本意相差十万八千里!

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生态环境”一词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准确含义),我曾查阅过 “生态环境”一词出现频率较高的许多文字材料,有关结论已经在别的文章提及,这里不再多说。但行文至此,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被收入《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一书中一篇文章的这样一段话:“当人们乐于运用‘生态环境’一词时,实际上在强调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面。”(7)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人们使用“生态环境”一词的本意是为了强调生态,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相当于生态学中所说的“生态”、“生态系统”或“生态状况”。在我看来,这是对多年来人们使用“生态环境”一词准确含义的客观写照。这也恰好同我查阅大量相关文字材料所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原有“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和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并非像有的学者所说的是“自然环境“,而是“生态与环境”,而且其侧重点是为了强调生态。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原有的“生态环境”简单地不加分析地“归总为环境”。

“生态建设”的提法不容否定

谈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问题,不可不涉及“生态建设”这个重要概念。

据我所知,“生态建设”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世骏先生首先提出的。在马世骏院士的一篇题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文章中对“生态建设”一词的基本含义表述得十分清楚。他说:“要想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建设。什么叫‘生态’?作为一个学科,它是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这又是什么关系呢?从近代生态学的观点来说,生物与环境应该是个相互适应和相互选择的关系,他们应该经常地处在一个协调关系的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各尽所能’,即所谓‘协同进化原则’(Co-ev01utionpdnciple)。‘建设’,一个是‘建立’,即没有的就新建立;二是原有的就加强改善或改进。这意味着我们要运用现代的生态学观点,建设我们的农业生态体系、生产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8)这就是说,在马世骏院士看来,“生态建设”指的是生态系统(生态体系)的建设,包括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原有生态系统的加强、改善或改进。我认为,马世骏院士关于“生态建设”的这个观点,既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又符合现代汉语赋予“建设”一词“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的词义(9),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生态建设,并投巨资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而且取得可喜成就的大好形势下,有些学者却对“生态建设”提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并提出用“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建设”、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张。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能保护、恢复或修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不是人为地“建设”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据他们所言,“生态建设”的提法已经在国内产生误解和误导,还容易在国外引起误解和反感。但在我看来,这些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首先,把保护、恢复或修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完全排除在“生态建设”之外,是不恰当的。看来,在这些学者的词典里,只有人为地建设原本没有的事物才是“建设”,而对于原有的事物的保护、恢复或修复等就不是“建设”。这显然同前述现代汉语赋予“建设”一词的词义以及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类出版物和人们日常用语赋予“建设”一词的广泛含义不符。事实上人们对“建设”一词的理解和应用要比这些学者宽泛得多。譬如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建设”,既可以指在原本没有城市的地方进行的全新的城市建设,也可以指对原有城市进行的保护、改造、改善或对遭受破坏城市的恢复、修复和重建。同样,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对原有的、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的保护、恢复、改善或修复、重建称为“生态建设”。

第二,对于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根据生态学原理,我们当然首先要努力认识天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尽可能地利用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遭受破坏的天然生态系统面前只能消极地等待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人工地促进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并在条件适宜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去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我们当然首先要着力保护好天然林,并在保护中努力着眼于利用好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如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封山育林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天然林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也不妨碍我们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和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如德国“近自然林业”模式等)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人工林。这同前述马世骏院士谈到“生态建设”时所说的“没有的就新建立”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生态建设”理解为“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运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切旨在促进生态系统建设的行为的总称”。其中既包括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改善,也包括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这不仅符合生态学揭示的自然规律,也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如我国近年来相继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长江等重点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等生态工程,就既包括对遭受破坏的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又包括条件适宜的局部区域范围内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林)的建设,我们将这些工程通称为“生态建设工程”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四,所谓“生态建设”一词“已经在国内产生误解和误导”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我对一些专家说的“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资金和劳力的浪费,有的由于违反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但徒劳无功,甚至事与愿违,反而增加了破坏”这一情况是否存在无从确认。但我认为,即使这些专家说的是事实,也只是“一些地方”的个别现象或部分事实.不能以偏概全把它当作一种普遍现象,更不能断言这是由“生态建设”一词的误解和误导而来,因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事实上,除了对“生态建设”一词提出质疑的这些专家外,“生态建设”的提法及其科学内涵已经为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并不存在什么“误解和误导”。

至于所谓“生态建设”的提法容易在国外引起误解和反感

的担心,在我看来,同样缘于对“建设”一词的过窄理解。如果这些学者也能认同“生态建设”一词更为宽泛的含义,这种担心也就不会有了。

还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

综上所述,自“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出现以来,一些学者在对这两个提法进行质疑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但其中的观点和主张差异很大。如对于“生态环境”的提法,有的已经将其修改为“生态与环境”或“生态,环境”,有的则主张将原“生态环境”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有的已经改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的则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主张用“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建设”。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环境建设”,如此等等。

我的观点很明确:“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生态环境”而不在于“生态建设”。从维护用语的科学性出发,还是“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提法才符合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才符合原提出者和使用者所要表达的本意、也只有这样的提法才与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在内的党和国家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范表述相一致。事实上,正是“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正确提法,科学地反映了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项伟大事业。如早在2000年10月11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就号召:“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10)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本文和以往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一再呼吁用“生态与环境”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取代“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

历史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表明:“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法的正确性是勿庸置疑的;生态与环境以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关注生态和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继续高举生态建设的旗帜、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沿着党中央国务院指引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胜利前进,而不应有丝毫的松懈和动摇。

注释:

(1)《林业经济》2003年第2期

(2)《经济要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03年第16期、《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3月13日

(S)《林业经济》2003年第7期

(4)《绿色中国》(A版)2005年4月号

(5)黄秉维:《地理学综合工作与学科研究》,《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

(6)姜春云主编:《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

(7)《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中国纺织出版杜2001年5月第1版第215页

(8)《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3期

(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修订第3版(增补本)第621页

环境保护好句好段摘抄 篇4

2、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3、也许有人会说我只在这高谈阔论,也许有人会说环保离我们很远,那我们先来一个式子:“大自然——绿色——环保——人——你自己”看完后,你还会觉得它远吗?大自然就在我们周围,绿色就在我们身边,环保就在我们的心中,脑中,手中,行动中。我们不能说我们能为环保做什么,但最起码你开始在认识它,开始在感受我们的大自然,只为着我们共同的理念。

4、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5、我们的地球是最美丽的,可是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地球毁在我们的手中,这样的话,我们的后代只会说我们的目光短浅,没有给他们留下一个美丽的地球,这才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痛心的事情,我们的后代还要继续生活在地球上,可是我们给他们留下的是什么,是很难被我们救回的地球生态环境,以后的道路还要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可是我现在对大家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6、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7、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8、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保守统计,全世界每年有__万公顷森林横遭盲目砍伐,这是5700个昆明市的面积啊。这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与之相连,全世界每年有近5万个物种濒临灭绝,有近2700万公顷的农田蒙受沙漠化之灾,就连海底也日趋沙漠化,就不必再说那令我们痛心的去年在华夏大地发生长江、松嫩大灾了吧,也不必说我省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变,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而一旦它的爆发起出了人类控制的极限,其后果不堪想象。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

9、当一片片绿波汹涌的森林被无垠的荒漠黄尘所取代,当无忧地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被漫天滚滚黑烟所替代,当为地球遮风挡雨的臭氧层被无情的氟里昂所破坏,我分明听见了森林的哭泣,白云的悲伤,臭氧层的叹息。

10、我们想看到到青山绵亘、林壑尤美;我们还想看到高山之上,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我们还想听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流水淙淙,清脆悦耳。

11、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2、我们常常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撞响了天王手中的金玉琵琶,然后忍受绵延的噪音,却不知该怎样办。我们常常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使海面漂浮的石油粘住了海鸥的翅膀;使果林里的农药残害了弱小的生灵;使夜空里再也看不见清亮的星星,使明净的湖水变成了一点就着的油坑。

13、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14、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5、11=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林。

16、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17、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18、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19、即使我们拥有的水资源如此之少和珍贵,但我们还没有认真地对待它。全球性的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管理不当已经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大幅下降。现在,世界上每天有6000人因为得不到水或足够清洁的水而死亡。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后,世界人口的2/3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危境!

环保作文: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篇5

在四季常春的树上,我却看见了枯黄的叶子;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却看见了死神的眼睛。

和平是可贵的,人类渴望和平,人类更要珍爱今天的和平。

让我们齐心协力呼吁全世界人要和平、和平、和平------- 还有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呢?瞧,那一间餐厅里,老板把动物摆上贪吃者餐桌,残忍地捕杀人类的好朋友。再看那边,那个笼子里有一只无辜的小鸟。被关在鸟笼里的没有自由的你,是那样的可怜。小鸟啊小鸟,我是多么想把你从那笼子里放出来,让你在蓝蓝的天空里飞翔,给你自由。小鸟啊小鸟,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让你们在那儿快乐地生活,那该多好啊!

大自然是美的,人类是美的,平凡的也是美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美好的,充满着绚丽的色彩------绿色的活力,白色的纯洁,紫色的高贵,蓝色的博大,红色的希望-------朋友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吧!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美好的大自然。啊,大自然,如果您是一座大厦,我就是您的一块砖头;如果您是一面旗帜,我就是您的一根纱线;如果您是一座花园,我便是花园里的一朵花。

未来的好环境作文 篇6

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保护环境,比如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尤其是用后的电池,一节一号电池就可以令一亩土地贫瘠。还有一些工厂里冒的烟,这些都对环境不利,现在都这样了,将来呢会怎样?可能下酸雨或干旱?该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需要雨水的地方天天下,那么庄稼都会枯死,人们只能吃皮带,楼房被水淹没,人们无处可跑。

我想要想环境变好,就要从人人爱护环境作起。我还想发明一样东西,就是如果你随地吐痰,它把你的痰化掉,如果你乱扔垃圾会提醒你把垃圾扔入垃圾箱。如果工业区里有污染环境的烟,它会跳到烟囱上变成过滤网,让浓烟变成氧气。如果你随地大小便,它就会拿东西把它包好还给,让你扔入厕所。如果你砍了一棵树,它让强迫你种十棵树,这样环境就会一天天变好。

我认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从小做起,小事也能变大,让我们大家一起爱护环境,我们生活的空间就会越变越好。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篇7

1. 经济乐观论

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 经济乐观论认为,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提高, 效率提升, 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将逐步得到缓解, 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中心内容, 社会当前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是关系社会是否能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或者地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资本治理产生的环境问题, 先发展后治理。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形成了以GDP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 环境的治理或者发展是次要的。

2. 环境悲观论

环境悲观论主要是部分学者以《增长的极限》一书为依据, 用历史论据和模型演绎论证了刻经济增长与环境冲突的关系, 并且得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得到的,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未来将遭遇巨大的环境阻力, 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终将会有增长的极限。要解决增长极限问题就必须使控制人口和资本的增长。鉴于人类社会短期内无法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增长极限将会很快到来, 人类社会发展一旦停止不前, 将会引发人类生存危机, 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无法得到一个有效的平衡。

3. 生态经济论

环境悲观论也引发了人类社会的深度思考, 并且部分学者提出了生态经济论以解决增长极限的问题, 即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将社会经济系统改造生态经济系统一部分, 形成社会和生态共同发展的局面。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过度开发地球资源, 资源面临危机时, 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也会面临危机,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会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学者普遍倾向于建立一种能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发展模式。

以上三种观点是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 环境悲观论和经济乐观论都片面地夸大了事实, 也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优关系就是平衡, 因此需要我们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动态平衡

当前为探索有益于保护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目标, 人类社会开始聚焦在了环境同经济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上,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该模式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既满足自身需要, 又不损害他人发展需要;既满足人类的需要, 又不损害非人类物种的发展所需要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则要求经济发展能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要求环境保护能确立经济发展方向和空间。经济发展能提供的物质手段, 能有效协调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同时反哺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则能实现动态平衡, 有效避免污染后再治理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从而有效体现出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时间和市场价值;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的技术手段反过来改善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保护的实效性;再一方面, 经济发展的人文制度成果, 如环境保护的制度, 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更为持久的保障。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确立的发展目标和空间, 能巩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模式。首先, 确立经济发展的方向。自然环境在给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要素资源的过程中, 确定了自然资源本身的特性而赋予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 例如石油确定了石油经济形态、煤炭确定了煤炭经济形态;生态环境不断变化, 各种自然资源稀缺度也在变化, 各种自然资源市场价值不断调整, 从而改变了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模式的比例, 而经济发展模式同不断变化的市场资源共同确定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向。其次, 环境保护确定经济发展的空间。某种程度上, 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 能为经济发展确定新的发展市场和空间, 因为环境保护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利用资源的技术的过程, 是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被重新评估的过程, 并将能拓展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环境保护过程也将会是一个在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过程, 创造新的经济发展点。现代社会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必须要确定合理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并且其二者是可以实现动态平衡的。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要合理解决

环境保护涉及到很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如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博弈。首先, 区域经济如果向要既发展经济, 又保护环境, 那么增加保护环境的投资必然抬升经济运作成本, 而在经济发展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下, 部分区域会逐步降低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甚至干脆完全放弃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投资, 这就造成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领域尤其突出, 如石油行业, 煤炭行业等。面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矛盾, 市场和政府需要联合化解。地方政府或企业采取主动应对措施, 顺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通过宏观政策进行诱导, 提升有效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 优化升级本地区产业结构,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建构起以环境效益为基准的经济发展模式。单纯的以消耗自然资源为手段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追求短期利益, 对于任何区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而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提高环境效益, 对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现代社会只有探索和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 遵循可持续发展内在理念, 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保护, 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合理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 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运作即建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市场制度。环境保护既是市场竞争的成本, 又是市场竞争的标准。建构合理的市场规范, 市场竞争纳入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标准, 整顿不同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 通过适当的市场竞争来实现环境保护下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因而建构独立的环境保护市场交易平台, 以市场竞争的形式来实现对不同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 并利用交易平台将环境保护转变成合理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是市场的细胞, 更是市场化运作的主力军, 故而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必须依赖于企业, 将市场企业纳入环境交易平台, 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实现动态平衡;同时, 政府应积极履行监管职能, 环境保护纳入到硬性的监管指标, 保障企业能通过环境保护的竞争优势获取合理的市场回报, 激励企业更多的环保投资。

2. 产业化运作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离不开产业化运作。一方面, 产业化运作利用产业集聚效应, 扩大产业发展规模, 从而带动和提升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环境保护的规模和集聚收益;另一方面, 产业化运作能建构特有环保产业链, 让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产业, 合理而高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或者拉车环境保护产业链, 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环保优势, 以此赢得两者相协调发展的产业竞争优势。

3. 财税政策支持

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公共福利工程, 需要政府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向环境保护进行适度的倾斜, 为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奠定坚持的物质基础。财税政策支持环境保护产业, 需要对环境保护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对企业研发新的环保技术进行财政奖励, 对于企业积极发展的环保产业进行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财税惩罚, 增加企业的环保运行不力的成本, 驱使企业积极进行环境保护。

4. 积极的社会导向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也需要社会导向支持。一方面, 在社会领域对普通百姓进行环保宣传, 强化公共层面的环境保护, 为地方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也间接营造追求环境保护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引导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切实行动, 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 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摘要:本文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当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最优的关系, 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需要社会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 遵循内在平衡要求, 经济与环境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作文 篇8

一、全国高考地理卷中选修6《环境保护》选做题的特点

2012~2016年涉及该部分的题目分别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和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锰矿)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和防治措施;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的高位养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新课标全国卷的《环境保护》选做题命题有一定的特点:试题信息主要通过图表形式展现,突出对图表的考查。设置的问题常在信息重叠处。每道题目均设置1~2个问题,且问题的切入口较小,利于考生答题(表1)。

从试题的命制特点可以看出,试题多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模式,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特点、危害及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试题的内容、立意和考查能力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

2012~2016年《环境保护》选做题联系的案例背景分别为:饮用水水源地、切沟、尾矿渣库、喀斯特地区的土壤、高位养虾池。从题目的设置和内容选择可以看出,试题强调生活与生产实际中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时常关注周围的环境,掌握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与“人地观”。

2012~2014年全国高考课标卷《环境保护》选做题中大量考查了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体现了“地对人的不利影响(危害)”,“人对地的影响(防治措施)”。这些题目既吻合选修教材要求,也潜在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观念”。也就是说,这些选做题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如何利用正确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方面进行考查,如“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与“人地观”,增强他(她)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综合性的分析思维。

以2015年全国课标I卷第44题为例: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思维过程:第一步,从“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层薄”“道路施工”等关键词已提示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引导学生意识到“水土流失”相关知识点,如受当地的气候(降水)、植被、土壤、人类活动(题目中提及的道路施工)等综合影响。第二步,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提示下,得知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重点是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保护,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环境保护知识。

该类选做题主要是从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成因、危害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设置,而成因、危害、具体措施等对应的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相应的逻辑关系,线索清晰,逐层分析即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问题分析过程。这些很好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要求。

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学习中的存在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 资源、 环境、 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而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环境保护》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且与高中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都有紧密联系。因此,该选修模块融入的知识量和思维过程要求较高,而学校在日常教学上,考虑到选修模块的部分知识点在必修模块有所渗透,将教学精力放在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必修模块的教学上,对于选修模块的教学花费时间较少,作为三个选修模块之一的选修6《环境保护》所耗时间更少。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和答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学习困惑。

在笔者随机进行调查的4个文科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与上面描述的教学困难情况是相对应的:《环境保护》内容多、抽象、量大,太多纯文字的信息;从问题的本身到具体措施,没有生活经验,无法理解,用得不多,不熟练;看到文字的描述理解并不困难,但由于时间短,大概问题、分布可以记住,但对于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措施的细节无法全面涉及;涉及概念太多,不知道对应的实际情景,专业术语、概念不清楚,容易混淆。也有学生反映如果将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地图、图表数据等呈现会好理解些,但也需要一个渐进的体验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

2. 答题误区。

以在笔者任教班级进行2012年高考地理(上海卷)选做题《环境保护》的答题为例,其中第(2)和(3)小题的班级(44人)平均得分只有2.4和1.32(原题设置分数均为6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如下误区:

第(2)小题考查PM2.5发生的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高低、降水量等)及具体影响,影响要结合相关天气、气候知识和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回答。但学生没有明确气象因素的概念,漏答情况明显,多数同学只能答到风速或降水;在描述影响时,多数同学无法答到“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中的“逆温”,而是“用空气无法对流、大气下冷上热”等大概描述方式进行解答。

第(3)小题题目综合考查PM2.5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考查降水原理、气温高低与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关系、空气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到PM2.5污染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大气中的几个常见要素“气温、降水、能见度”进行分析。但在描述热量方面却简单地解答为“减少到达地面的热量”,无法准确描述“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部分同学对于PM2.5、大气环境的概念不清晰,误答为“PM2.5会阻塞树木植被的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削弱植被对空气的净化能力。”

从以上题目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环境保护》类答题过程中常出现专业术语等概念、原理上的理解错误。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框架体系不熟悉,答题时容易漏点,对于知识的延伸、拓展不够,不成体系。

三、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的学习策略

1. 落实基本原理。

高考地理考试内容突出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即地理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避免偏、冷或有争议的内容,不可能涉及到考纲中所列的全部考试内容。环境问题的分析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多方面的知识,但问题的设置和答案的内容都与基本的原理知识密切相关。以2013年全国课标I卷为例,题目中尾矿渣库的危害涉及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气候、植被破坏、地形、大量松散堆积物(人类活动)等因素。因此,对于准高三的学生,高考的地理备考内容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入手,注重知识的形成分析过程,即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记忆;对于概念模糊或对比不清晰的专业术语,要注意反复推敲,咬文嚼字,逐个要素分析透彻,必要时要进行专业术语等概念、原理的整理。

2. 积极积累素材。

通过基本原理的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有趣、有用、有理的地理知识,因为地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的最终回归是生活中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自觉多积累素材,既为原理的应用增加案例,又提高做题过程对信息提取的敏感度,还可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素材积累的途径可以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尤其是在遇到比较抽象、难懂、陌生的环境问题时,可以借助一些视频资源进行学习。素材积累过程中文字信息的提取非常重要,注意提取与地理基本原理相关的信息。素材积累的方式可以多样,剪报、电子存储都是不错的方式。

3. 强化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之魂,各类地图和统计图表等是高考中常见的图像方式。除2015年外,近五年全国课标I卷的《环境保护》选做题均使用了图像分析,它往往侧重于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处理及总结能力、地理空间位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地理原理推理应用及迁移能力。因此,备考中要注意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例如,一轮复习中对于基本的地理信息空间定位能力、信息提取全面性和信息综合过程分析要注意反复训练、反复记忆,强化图表的分析能力。

4. 归纳整理错题。

大部分学生喜欢利用错题整理来归纳自己的学习漏洞,尤其是理科的错题集十分常见。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错题整理归纳也是致胜的一大“法宝”。但错题整理要注意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错题本的整理形式上,建议采用活页纸的形式,方便随时加入新的错题类型;在错题旁边注意留白,为补充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知识点和感悟。其次,错题本的整理内容上,建议把错题按专题进行分类,对应自己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的内容;也可按内容进行分类,例如一模、二模等试卷的内容进行分类搜集;还可按照题型进行分类,例如选择题、综合题、选做题;错题下方需备注原先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最好加上自己的分析思路(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原理分析过程),避免重复犯错。最后,整理出来的错题本需要反复查阅,不断补充,与老师、同学交流,从反思中获取题目的解答思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四、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的答题策略

学生在作答时除要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减少涂抹等基本答题注意事项外,还可以注意以下答题策略。

1. 审清题目信息。

加强对文字材料和图形的阅读训练,读懂题干和文字材料才能明确题目的导向性,从题中准确获取信息。关键词、关键句的提取和结构划分,是提取题目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关键词、关键句与相应的知识点之间的对接联系进行题目信息的转换是日常答题训练的重点。例如,2014年高考卷中的“切沟”,关键词是“流水侵蚀”“坡耕地”,对应的危害信息是“水土流失”“切沟分割土地”。

2. 解读图像材料。

考试时由于时间安排和考试心理的状态影响,可能会导致图像材料的信息解读出现遗漏或失误。因此,为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在答题时要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图名、图例、内容的读取要全面,读图的内容要注意有一定的序列认知,如按一定的时间序列、空间序列、认知序列4,以此推理图像中的时空规律。此外,图像资料和文字信息中的关键词句要对应分析,互为补充作答,例如,2016年高位虾池在题目中“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与图像中“农田”“村庄”“海平面”,这些信息之间的对应最后可以完善为答案信息“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文字和地图信息的提取是题目信息的最重要部分,直接决定了答案的完整性。

3. 规范专业术语。

口语化描述和错别字往往是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专业术语较多,教学中应强化规范专业术语训练,注意易混淆的专业术语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温室效应描述的是大气受热过程的一个原理,可以合理利用为农业生产服务——温室大棚生产,而全球变暖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而引发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石漠化、红漠化等现象;措施方面,调整能源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分别从能源利用角度和产业比重分布来进行区分。

4. 注意因果关系。

从近五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的分析研究来看,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有所提高,试题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有所增强,考查的时候非常重视思维深度。因此,答题过程强调地理要素组织的思维过程,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逐层推理,从时间、空间角度,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进行剖析。例如,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包括: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从气候的降水量到河流径流量对本地区水资源丰谦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而形成,逐层推进分析。

描写好的环境作文开头 篇9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柏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描写好的环境作文开头]

描写环境好的作文200字 篇10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个农村孩子考取清华大学后,又被香港大学录取。他的家境不好,生活没有赐予他宽裕的经济。但他勤奋刻苦,思维敏捷,他选择了向数学金牌冲刺的目标。艰苦的生活反倒给了他与困难抗争的精神,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也有的年轻人,张口有饭吃,伸手有衣穿,花钱更不用愁。生活优裕,向来是一帆风顺,更谈不上什么凄苦风雨,他们不知生活之艰难,他们的生活航船也似乎没有目标,一味在船上睡大觉,不管有没有触角翻船的危险。他们完全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性,不思进取,不思创造。

但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处境平常,纵有风浪也不大。依我之见,倒是更值得注意。应当让平常的`生活过得不平常,需要调动你所有的才智和潜能,去创造新的生活。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人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保护好婴儿的“天窗” 篇11

纪学士说完,诸位大臣才恍然大悟,不禁对乾隆皇帝和纪大学士的才学更为钦佩。

人的头颅是由七块骨头组成的,这些骨骼的边缘像锯齿一样互相咬合,连接十分紧密。但在婴儿时期,颅缝尚未完全闭合。在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了一个无骨的菱形空间,只有头皮和脑膜,看上去还一跳一跳的,这就是前囟门;顶骨与枕骨之间,也有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区,这就是后囟门。前囟门正位于婴儿的头顶,像个小小的天窗,结构也比较软弱。

囟门的闭合受颅骨骨化和脑组织发育的影响。人的大脑是最先发育的器官,颅骨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大脑。婴儿时期,前囟门与后囟门对大脑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第一年,大脑的重量可增加1倍,而两岁时可增加2倍,以后的速度则大大减慢。婴儿期颅腔容量的可变性,为婴儿大脑的快速发育留出了余地。

小小的囟门是反映宝宝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小小窗口,是婴儿头部发育正常与否的晴雨表,尤其是在周岁之内。妈妈和医生都应细心观察这个小小窗口有无异常现象。

囟门鼓起正常的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突然变得十分饱满,则可能是颅内感染(患脑膜炎、脑炎等)、颅内患有疾病(如肿瘤、外伤积血等)或药物因素等(如服用大剂量鱼肝油等)造成的。

囟门凹陷主要是由于急性脱水或营养不良引起。囟门早闭是指囟门在5~6个月前过早闭合。多是由于大脑发育不良造成,个别患者也可因为补钙过多限制了大脑发育所致。

囟门迟闭是指宝宝已经过了一岁半,前囟门还未关闭。主要是由于佝偻病导致“方颅”等异常,头围增大;或因缺碘等原因,影响胎儿发育,而出现智力低下、囟门延迟闭合、身材矮小的呆小症。

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最常见的病因是脑积水,表现为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纯,需及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囟门过小多为颅骨早闭。出现小头畸形造成。

在婴儿时期,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囟门的保护和营养。首先,最好吃母乳,半岁之后重视添加辅食,防止营养缺乏,其次,要注意防止婴儿外伤,不要摔碰;另外,若发现有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有个别婴儿头顶部常结有一层褐色硬痂,此系婴儿头部皮肤分泌的皮脂与灰尘的混合物,不容易清洗,切不可用手硬揭或用梳子等硬划,以免损伤孩子头皮,或引发感染,妨碍囟门的正常发育。宜先用麻油、花生油浸润,待干痂松软后,再用肥皂水轻轻清洗,1-2次可清洗干净。

上一篇:2009—2010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下一篇:在翻译协会换届选举大会上新任会长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