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保护情况

2024-12-01

传承和保护情况(精选12篇)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1

引言

烟台是我国早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众多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4年7月,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包括海阳大秧歌、蓝关戏、八仙传说在内的1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多达2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48项。在烟台纷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本文选取正在被政府大力保护的海阳大秧歌、正处在濒临灭绝窘境的蓝关戏、正蓬勃发展的八仙传说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其中海阳大秧歌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流传于山东烟台市海阳及周边的乳山、莱阳、栖霞一带的汉族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创造精神、灵活自如的表现形式、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而在山东齐鲁文化中独树一帜。蓝关戏是流传于山东省莱州市及招远市境内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属于“道情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传说则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这“八仙”之间丰富多彩的故事,尤以“八仙过海传说”而闻名中外。这三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的情况迥异,因此我们选取这三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以期管中窥豹对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调研情况及问卷分析

(一)样本说明

1.样本地区构成。为了得到准确数据,在海阳、莱州、蓬莱地区,笔者各发放调查问卷80份、60份、66份,共206份,回收188份,有效份数180份。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居住的居民、普通民众、文化管理部门负责人、部分游客等。

2.样本受教育程度构成。本次调查受访对象的文化水平也不相同,为方便统计和分析,笔者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将受访人群的文化水平划分为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本科以上四个文化水平段,受访者文化水平分布分别为39%、25%、32%、4%。

3.样本年龄构成。本次调查受访对象的年龄不一,为方便统计和分析,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将受访对象的年龄划分为18岁以下、18~30岁、30~50岁和5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各年龄段所占总样本比例分别为15%、39%、32%、14%。

(二)基本情况

1.民众对烟台市三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只有9%的民众对蓝关戏有所了解,21%的受访者对海阳大秧歌了解,48%的民众对八仙传说了解。蓝关戏、海阳大秧歌、八仙传说都是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接近一半的市民了解八仙传说,部分了解海阳大秧歌,极少数民众对蓝关戏有所了解。可见,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传说的保护和宣传相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力度。

2.群众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形式。调查显示,有57%的人对舞台表演感兴趣,34%的人对陈列展览感兴趣,对于口头相传感兴趣的只占9%。18岁以下的人中有60%对舞台表演感兴趣,在18~30岁的人群中,49%的人对舞台表演感兴趣,在30~50岁的人群中,54%的人对舞台表演感兴趣,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42%的人对舞台表演感兴趣。18岁以下及30~50岁年龄段的人,对口头相传感兴趣的为0。由此可见,无论各个年龄段,普遍对以舞台表演形式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而对口头相传形式感兴趣的人很少。所以,想要充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可以充分采用舞台表演这一形式。

(三)民众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看法

1.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前景。根据调查显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逐渐消失的人占19%,有14%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维持现状,既不会被大力宣传,也不会消失,67%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大力宣传。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民众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大力宣传。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或宗旨。调查显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和维系本民族的文化身份的人占17%,认为目的是守护民族精神的文化家园占24%,认为目的是培养后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责任的占了32%,同时有27%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1.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有43%的人认为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意识不够,11%的人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缺乏资金,认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问题的占11%,同时有19%的人认为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16%的人认为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由此可见,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很多,大家普遍认为人们的意识不够是当前的最大问题。此外,资金缺乏、传承人老龄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保护传承机制缺乏也是当前保护文化遗产需要面临的问题。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最佳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最佳渠道,有41%的人认为政府应建立专项保护基金;9%的人认为应以效益促保护;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是烟台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佳渠道的占50%。由调查结果可见,一半的人认为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是“非遗”保护和利用的最佳渠道。当然政府设立保护专项基金、以效益促保护也是保护渠道之一。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措施中,有14%的人认为是图书音像出版,认为将文化传承人进行品牌包装的占9%,认为开发主题旅游的占47%,认为利用电视网络专题节目进行市场化的占30%。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开发主题旅游和利用电视网络专题节目,建议政府部门可以从这方面进行适当考虑。

从以上对受访对象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目前民众对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态度。

二、几点思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较好的原因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大,知名度高。宣传的好坏是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也是群众有没有保护意识的初端。如八仙传说这一神话传说被广泛的口头相传,并且一些戏曲等曲目以八仙传说为题材改编而成人尽皆知,另外,依据八仙传说的故事建立了蓬莱阁、八仙渡等知名旅游景点更是吸引了大批中外游人,更加扩大了八仙传说的影响力;海阳秧歌由于其独特的创新精神以及灵活自如的表现形式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愉悦方式,由于兴趣的原因,秧歌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政府重视、市场开发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政府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制定相关文化政策并给与资金支持。有些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开发出版的图书、音像、影视作品,建立的旅游胜地,名人故居等不仅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起到一种极大的宣传作用,比如蓬莱阁景区将八仙传说很好地融入其中,海阳市最近合拍了电视剧《大秧歌》。

3.传承后继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传承人对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的热爱,全身心高度投入的情怀以及一心想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扬的忠贞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存在并且可以得以延续生命的源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足的原因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机制。政策的制定没有做好落实,资金的设立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上有政策有时却得不到民间反馈的信息,无法形成从政府到地方再从地方到政府的有效反馈机制,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困难。

2.大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不仅薄弱而且缺乏具体的行动。很多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也没有理解文化存在的潜在价值,即使对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采取冷漠的态度,认为保护和传承没有太大的意义,缺乏实际行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转换成经济效益。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受到了经济冲击,起初单单以兴趣为支撑在当代的社会已经很难维持下去。多数艺人的演出也转化为只为了金钱而表演或者出面献技的恶劣态势,因而减少了演出的人群,缩短了表演的时间,使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偏离了其原先的发展轨道。

4.没有面向人群,群众基础不好、难于市场开发。以蓝关戏为例,该戏种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传唱了,处于即将灭绝的边缘,尽管国家在图书出版方面投入资金,但是出版的图书也没有引起世人太大的关注,虽然蓝关戏的剧种及唱法以《东游记》和《西游记》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目前多媒体以及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冲击已没有太多人喜欢观看这样演出形式;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得不到重视开发,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很少人能停下来加快行走的步伐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潜在价值,多数的媒体公司也只是出版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节目,以上多种原因造成了蓝关戏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即将灭绝的边缘。

三、方向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传统,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等。文化是一棵树,不是一架机器,需要的是细心的照料和精心的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永远无法恢复和再生。应当认识到,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很丰富,但也很脆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大多处于濒危状态中。因此“非遗”保护究竟路在何方?在“非遗”保护中我们是不是走对了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参与还是政府主导?是不是一些处在濒临灭绝的而且与这个社会的发展相去太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太大的保护意义呢?今后是应该发扬和传承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文化的创新?总之,“非遗”保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2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月上旬,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政协副主席李美林的带领下,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一是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分为: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四脚龙舞等民间舞蹈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主要有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铜制品錾画工艺、丰镇月饼、隆庄月饼暨隆庄干货系列等民间食品工艺以及刺绣等民间工艺。另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有隆盛庄六月二十四庙会等。

二是喜闻乐见,群众喜爱。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丰镇月饼,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花样,并通过成立丰镇月饼协会和注册商标,成为中秋节馈赠好友、探亲之最佳礼品,是我市的独特民间小吃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如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今已有244年的历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被自 2 治区政府审批为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隆庄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以它历史悠久、名目繁多、构思精巧、造型朴实、形态多姿的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着区内外数以万计的民众游人客商,2007申报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技艺精湛,知名度高。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一批在区内外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项目。如北派墨玉制作工艺,它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当地独创的一门石雕影雕艺术。它在继承、改革、发展、创新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注入更多、更高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高贵、优雅,艺术品味更浓,档次更高。曾多次参加北京、天津、上海、广交会等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收藏于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内蒙古政府礼堂、乌兰夫纪念馆等处。同时还远销国外10多个国家,受到国外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的一致青睐,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从整体上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市仍存在社会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的基础性工作;认识不到不能以通行的市场化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到是否有开发利用价值,是否能赚钱,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脚踏实地地做好普查、抢救工作。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都设立在文化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针对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各个环节制定目标和计划;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没有开展;全面深入的群众性、社会性的普查工作没有展开,概念不清、家底不清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是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四是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 4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

五是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之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学科之间必须协同配合;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让广大群众自觉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

三、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保护机制。建议市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要成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保护措施。要借鉴外地 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和抢救。首先,要组织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普查。其次,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实施保护的单位及各自权利,落实各自责任。第三,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收集、建档,整理成书或摄制成光盘,形成资料库,作为地方文化史、艺术史、民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三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与事业协调发展。首先,要继续增加投入,政府财政应划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其次,要设立丰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争取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接受我市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捐赠,所募的捐款全部用于抢救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要大力发扬文化产业。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依靠民力,启动民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我市非物质 6 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对从事演出的专业文化团队,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通过出售冠名权、有偿宣传、有价票证等形式,筹措研究和发展经费。

四要注重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发的研究。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职能部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调配专业人才负责此项工作。要引导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社团组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把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和传承队伍。要支持民间艺人在创新题材、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使一些具有较大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五要举办各种传承人培训班,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切实得以保护和发展?传承人的存在是关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和源。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我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队伍,重点和优先考虑一些濒危项目的传承的培训。如铜制品錾画工艺、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等。同时每年给传承人发放一些生活补贴费和举办培训班时的培训费,在提高传承人待遇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

六要加大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营造良好 7 的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普及保护知识,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对本地民间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认知度,培养新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适时表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从事此项工作和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既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同时建议职能部门尽快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展览,投资修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馆,作为宣传丰镇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

丰镇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

2010年9月29日

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调研报告

抄送:乌兰察布市政协办公厅、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族宗教和文史委员会;

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存(2)。

大众传媒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 篇3

【关键词】传媒;非遗;影响;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

一、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東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二、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三、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

2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根据《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团体、群体、有时为个人”,然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大众传媒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4

一、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的传承

1. 档案装裱技术的传承。

传统档案修裱主要是利用浆糊作粘合剂, 运用修补和托裱的方法, 把托纸“托裱"或“补”在文件的背面, 把受损的文件进行修复以保证良好的状态使其延年益寿。即使是损坏严重的文件也要尽一切能力来增加文件纸张的机械强度和文件的耐久性, 起到保护和延长档案寿命的作用。将修补或托裱后的档案上墙进行干燥, 利用自然温湿度将其干燥后揭下, 可以使修裱后的档案光洁平整, 有利于后期保管。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至今仍被档案部门普遍采取, 并应用广泛。此外, 在修裱材料的合理选择方面, 史籍所载浆糊的调制方法很多, 但大都加入白芨汁、川椒末等作为辅料。唐代在制作浆糊时已考虑到防虫性能, 开始使用去除面筋的浆糊, 并在浆糊中加入研细的熏陆, 利用其味道辛苦的特点来防止虫蛀。除了面粉和柴炭外, 还有白芨、黄蜡、藜芦、皂角、茅香、藿香等药材, 不但具有防腐避蠹性能, 而且还有稳定浆糊的作用。淀粉粘合剂作为一种天然胶粘剂, 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能和环保性能。因其无毒无害, 对环境无污染而在至今还在被广泛传承。

2. 对档案防虫技术的传承。

古代一直将中草药晒干后夹于档案典籍中或者做成草药包置于档案装具中, 防虫效果较好, 因此中草药防虫是我国古代使用效果最广、流传时间最久的档案害虫防治方法。也有书籍防虫用樟脑防虫效果显著的记载。采用樟脑防虫蛀防霉, 从古代一直延用至今。

3. 档案防霉技术的传承。

唐代出现的“干扫法”在当代仍然可以借鉴传承, 只是在当今科技条件下不再需要通过日晒法来降湿。四川成都文殊院还珍藏有上万册珍贵文物、佛经和文献, 至今仍保留“扫经”的做法。

二、档案保护技术的创新

1. 低温冷冻杀虫法。

低温冷冻杀虫是根据昆虫生存特性, 将温度长时间控制在昆虫的致死低温区内, 使害虫体内的组织和细胞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化而致死, 温度越低, 致死时间越短。我国曾于80年代利用工业低温冰箱进行低温冷冻杀虫, 处理过南京博物院藏拓片、木刻雕板, 取得了显著效果。冷冻杀虫对纸张强度、字迹、色彩基本没有影响, 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 不危害档案工作人员健康, 操作简单, 是目前较理想的杀虫方法。

2. 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法。

真空充氮杀虫灭菌采用真空和充氮方法将虫霉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氧气含量降低到2%以下, 致使虫霉的新陈代谢活动受到破坏从而使虫霉因缺氧窒息而死。真空充氮杀虫灭菌的效果较好, 所使用的氮气无毒、无害, 不易燃易爆, 对纸张、字迹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上海市档案局研制的新一代真空充氮杀虫灭菌设备, 经深圳市档案局等单位长期使用后, 证明效果较好。该设备一次可以对排列长度约4米的档案进行杀虫消毒, 所需时间约72小时。这种无污染较环保和高效的杀虫灭菌方法既可以用于直接处理已经生虫长霉的档案, 也可以用于对接收进馆的档案在入库前进行消毒处理, 值得大力推广。

3. 酶制剂的使用。

采用酶揭粘档案的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与传统揭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生物酶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特有的催化剂, 借助于酶的催化作用, 对破损书画、档案砖中的粘结物催化作用迅速。可用极少量的酶来促进大量反应物的分解, 其优点是催化效率极高, 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可以将起主要作用的淀粉大分子链分解成短分子链, 使粘度很高的浆糊失去粘性。因此, 无论是档案砖还是旧字画, 经生物酶浸泡后, 粘连在一起的纸张很容易被分开。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水解酶和蛋白水解酶, 淀粉水解酶可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蛋白水解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 从而使淀粉、蛋白质失去粘性。

三、档案保护的优化策略

1. 制定档案修复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对于载体或者内容已经遭受损害的档案必须进行修复, 修复之前必须制定档案修复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必要时要进行实验, 确保在修复时不造成新的损坏, 从而使档案保护工作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2. 严格调控库房的物理和生化环境。

库房的物理、化学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工作包括:温度、湿度、光线、有害气体、灰尘和电磁辐射的调节与控制。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种保护技术标准和档案保护的具体要求, 始终保证库房的温湿度符合国家标准, 保证库房洁净无尘、空气清新, 使用符合要求的光源, 特殊库房的电磁辐射要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库房的生物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防虫杀虫、防菌灭菌和防治鼠害。

3. 加强档案保护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学, 掌握档案保护技术的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环节, 了解档案保护的专业设备及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应该积极组织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学习, 不定期举办一些水平较高的、带有一定研究性和前沿性的关于档案保护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班、研讨班, 档案工作人员也应该多争取参加学习, 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档案保护技术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仇壮丽.中国档案保护史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07.11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5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道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

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________A________。

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官,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________B_____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责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______C______、安徽宣纸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____D____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20《新华文摘》第23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D、山东的泰山、齐长城、济南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5、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ABCD处。(4分)

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

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

③贵州侗族大歌

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毀,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答案:

14、C

【解析】

A、选文第⑦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⑤段“截至20”的表述不符。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15、A.④ B.② C.① D.③

【解析】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说明内容相符。②句句式与第④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③的例子与第⑧段D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6、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

示例二:第⑦段。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解析】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7、示例: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④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朱哲琴:民族音乐需要传承和保护 篇6

A:我其实很少想这些,音乐就是我的世界。

Q:在音乐上,以前你的身份是歌者,因为新专辑《月出》,你多了一个身份,制作人。你的最大体会是什么?

A:制作人比歌者更累,它不仅仅是一个表现者。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恒定的力量,要由始至终,而制作人就是一件事情里面的一个恒定的力量。

Q:为什么要做一张专辑来呈现这些美妙的民族音乐。

A:在采集之初,我只是想要做民族音乐的保护,打算把这些音乐素材交给别人去做。但是在采集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应该认认真真为它们做一些事情。中国的音乐人、文化人,应该为自己的文化多花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对中国的原创音乐、民族音乐进行发掘和探索。

Q: 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A: 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应该由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人去投入,去发展。你看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在日本近现代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有一大批日本最优秀的文化人在参与和促进。音乐界的如坂本龙一、小泽征尔等,然后在文学、艺术领域也都有一流的人才在进行推动和发展,这些人对本民族的文化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目前在中国当然也有人在做,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Q:在这次发现音乐之旅中,你和你的团队采集了很多的音乐素材,你说未来会开放这些素材?

A:中国早就应该有一个声音的博物馆或者是图书馆。中国是世界音乐元素最丰富的国度,是一个声音的万花筒,所以需要去搜集和梳理这些声音,我们就是做的这样的一个准备。我们希望民族音乐的基因得到保护和传承,有更多人关注民族音乐、原创音乐。

Q: 你对明星公益慈善的理解是什么?

A:公益这件事情其实可大可小。不一定是要跟捐钱有关的事情才是公益。公益不等于就要依赖于募捐,尽管做公益过程中需要钱。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刚刚起步,所以需要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对的路,把慈善事业做好。盲目支持和盲目打击明星公益对公益慈善事业都不好。

Q:很多明星都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你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

A:当然想过。希望能够和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团队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我自己有一个“1+5”计划—一个手工艺大师或者民族歌师带5个徒弟—我们想帮助400个民间的老艺人和歌师,他们每个人教5个学生,这样就可以在民族手工艺和民族音乐领域里培养出2000个年轻的有才能的人,让我们民族的东西得到传承。目前我用世界看见巡演留下来的钱以及卖出专辑《月初》所取得的收益中的10%,来做“1+5”计划,但是在培训和教育上,我们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找专业的管理机构来操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安全的合法的系统,把公益项目做好。

Q: 在浮躁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对生命以及世界的期待?

A:一定要有梦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那么他等于一个死人。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7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有怎么样的特色?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疆, 聚居着以汉、壮、瑶、苗、侗、京、回等12个民族, 在常住人口中,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各民族聚居的文化环境, 造就了广西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互影响而又各有特色, 更承载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时, 广西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的形成离不开各民族同胞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因为经济环境, 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各民族服饰也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例如,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标志性的装饰图案纹样, 甚至在同一民族内因为服装色彩的不同也有分类, 如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灰衣壮和黑衣壮等。因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既有丰富的民族性, 又蕴涵着不同民族迥异的审美观念。

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面临怎样的发展现状?

每一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是伟大的手工艺品, 经历了无数复杂的制作流程,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有的更是成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传家宝。但是,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山区, 在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落后, 加上文化保护意识薄弱, 很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丢失甚至被贱卖了,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是手工制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能制作精美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手工艺人年纪也越来越大, 精湛的技艺后继无人。伴随着这一现象的不断恶化,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大量失传。

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消失的原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流失的现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急剧加深, 不得不承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大潮中, 当地经济有长足的发展。但是, 对于传统民族服饰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改变了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使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发展现状堪忧。经济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现在广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大多不再穿着民族传统服饰, 他们跟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 爱穿牛仔裤, 爱穿T恤, 爱看电影电视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原本的闭塞封闭早已不复存在, 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注入, 但是广西少数民族年轻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在本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上, 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社会畸形发展的悲哀。

4 面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现状我们有哪些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必须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一, 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出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政策,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提升到政府层面。通过建设专门的博物馆, 集中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精华, 让人们有地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培养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二, 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寻找文化继承人。让年轻一代感受到本民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和感悟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而由“被动灌输”转变到“主动传承”。三, 从教育入手, 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 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纳入日常教学中, 使得孩子从小耳闻目染, 培养学生保护, 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觉性, 为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培养生力军,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风气。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从意识端开始, 清楚的认识到文化保护工作不可能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建立健全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多方面深层次多种措施相结合, 才能使其完整的传承下去。

摘要: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 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正是这样, 以它的绚丽多彩, 精湛工艺, 人文特色向我们叙述着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 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载体, 是历史的活化石, 蕴含着丰富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广西传统民族服饰产生的冲击, 指出广西传统民族服饰发展现状中出现的各方面现象, 从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原因, 如何保护与传承等方向入手, 进而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保护的观点。阐述了广西传统服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保护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广西,服饰文化,现状,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玉时阶.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状与传承保护[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 (4) .

[2]李启明.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黑河学刊, 2012 (175) .

[3]陈从喜.关于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重点方向[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5) :1-8.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8

一、黄杨木雕市场低迷的原因分析

1. 地域性制约。

黄杨木雕做为传统民间工艺, 在本身的发展上就受到地域的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工艺的发展, 诸如曲艺杂技流行于北方而消散于南方一样, 黄杨木雕的地域性也成了这一门技艺发展的桎梏。“千年黄杨难成柏”, 黄杨木缓慢的生长周期使得适合制作黄杨木雕的材料愈加之少, 如今在温州乐清等地, 适合制作黄杨木雕的材料已经微乎其微了, 而远自神农架、东南亚等地的黄杨木, 除去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和破坏, 制作黄杨木雕的成本也大大增加。做为民间工艺, 原本的概念应该是制作精巧, 取材便利。而如今作为材料的黄杨木少之又少, 导致收购黄杨木的成本大大提高。雕刻成本的提高, 制约了黄杨木雕师的创作, 为了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 很多的黄杨木雕师都无奈的降低了黄杨木雕的创作, 这在无形中降低了整个黄杨木雕的活力。

2. 现代工艺品的冲击。

1977年至20世纪末, 这个时间段可以说是黄杨木雕最辉煌的时期, 也是整个乐清黄杨木雕行业发展最迅速、人才倍出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后三中全会的召开, 解决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 使国家的物质经济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伴随着物质经济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摆脱为吃穿住行烦恼的人们终于能将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去。大量的文化精粹在当时那个年代萌发出来, 作为以黄杨木雕技艺闻名的乐清显然不会失去这一大好时机。通过朱子常、叶润周、王凤祚等人的努力, 黄杨木走出了国门, 被世界各地人民所喜爱。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 新科技渐渐取代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手工劳作, 大量的新工艺制品进入到大家的眼球中。由于新时代科技的发展, 原来手工制作的工艺制品渐渐被机器制品所替代, 机器制品有成本低, 损坏小的特点, 这为工艺制品的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商业利益。而在这些用科技手段生产的工艺制品冲击下, 价格高昂的黄杨木雕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的黄杨木雕给黄杨木雕雕刻师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科技工艺品的大量泛滥也导致工艺品行业参差不齐, 大量的虚假产品使珍贵的黄杨木雕受到抵制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黄杨木雕在仓库里发霉损坏。

3. 新老脱节, 各有千秋。

黄杨木雕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断层, 老一辈的雕刻师渐渐地被岁月侵蚀, 而年轻一代甚少会对传统的民间工艺产生兴趣。IT业、服装业等等行业带走了大量的年轻人, 浮华的物质环境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浮躁不安, 对于需要精细对待的黄杨木雕行业很难受到年轻人青睐。如今, 在黄杨木雕老师们带领下的学徒, 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做雕刻, 有熟练的雕刻技法, 但却没有很好的美术创造力。而身为美术学院的大量学子, 他们有很扎实的美术功底, 但却没有实践经验。在这种矛盾的冲击下, 黄杨木雕学徒对起色较慢的黄杨木雕行业渐渐失去兴趣和坚持的信念, 从而脱离这个行业。而美院学子们缺少实践经验, 既不想埋没又不想浪费才华, 于是更多的美院学子投身到动画动漫、广告书画等行业中去。黄杨木雕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 愈发的失去原本的色彩。

这三点重要的原因使得黄杨木雕的发展产生了滞后, 21世纪, 大量的新文化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大量高新科技让人们的眼光展望到未来的新事物, 忽视了传统工艺的魅力。直到乐清三科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建立, 黄杨木雕才慢慢的走进大家的视野。今天, 一些人接纳了黄杨木雕, 重视它的存在, 黄杨木雕的市场也渐渐地在复苏, 但是, 单纯的市场复苏并不能完全改变黄杨木雕的尴尬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展。针对制约黄杨木雕发展的三个元素, 应该进行有效应对, 以维系黄杨木雕的健康稳固发展, 这才是改善黄杨木雕尴尬局面的重要举措。

二、振兴黄杨木雕的对策建议

1. 克服地域性制约, 实施全球性推广。

黄杨木雕因地域性制约导致成本增加, 原有的南方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于固有的成本价格。在黄杨木雕的生产销售上, 将市场开拓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让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三寸人重新回到当初受世界各国友人争相购买的时代中去。

市场的增加, 带动黄杨木雕的销售, 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黄杨木雕的生产中去。乐清作为黄杨木雕的起源地, 将黄杨木雕的拓展出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 已经有多家博物馆重点展示黄杨木雕, 将乐清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再次延伸到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年轻人的眼前, 黄杨木雕再一次的响彻在乐清的土地上。黄杨木雕的发展还有赖于把黄杨木雕的宝贵信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让各方面的业界人士参与到黄杨木雕的关系链中, 促进黄杨木雕的生产, 推动黄杨木雕的发展, 为黄杨木雕提供后继的动力。

2. 创新工艺, 广学博览。

黄杨木雕发展至今, 大多是取材与民间寓言、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或情节。现代生活的发展与日俱增, 更多的讯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的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也大幅度的增加。为了将黄杨木雕的市场竞争力重新夺回, 必须要有创新的工艺来提升黄杨木雕的艺术魅力。首先的就是自我艺术水平的提升, 才能创作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 将一些原本不能完成的高难度作品加工成形, 让人感受到黄杨木雕不同的艺术价值。其次是广学博闻, 在黄杨木雕的创作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 和新奇的美工构造, 那么这就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这样在创作黄杨木雕的时候能更好的为黄杨木提供一个完美的素材, 将原本单调的黄杨木勾勒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最后, 要时刻了解市场上工艺品的走向, 让黄杨木雕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更贴近时代的需求, 为黄杨木雕创造市场空间。有了市场空间的存在, 黄杨木雕就有了与其他工艺品相抗衡的价值, 再加上原本的固有价值和创作价值, 就能为黄杨木雕在新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的蓝天。

3.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现在黄杨木雕学徒空有雕刻技巧却没有丰富的美工底蕴, 这是黄杨木雕行业难以提高艺术水平的症结。因此, 应将优秀的黄杨木雕学徒组织去美术学院学习, 向美术学院的教授请教专业化的美术知识, 在有了深厚的雕刻技艺同时, 吸收高等的美术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将自身良好的技艺功底发挥出来, 以达到更好地创作黄杨木雕的目的。同时针对如今中国大量美术学院雕刻专业的学生们, 他们有大量的美术知识和很深厚的美术学识功底, 但却缺少实践上的应用和了解。黄杨木雕创作室应为这些学生们提供实践的空间, 在实践的同时, 将他们丰富的美术学识带进黄杨木雕行业, 伴随着年轻一代学子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和改变, 黄杨木雕行业中也可以产生新的气息。美院的学生能将时代气息注入黄杨木雕的创作理念, 又能为黄杨木雕企业员工带来大量专业知识。黄杨木雕企业的员工们既能将自身熟练的雕刻技艺传授给美院的学生, 又能更好地将技艺与美学知识相结合, 为黄杨木雕的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黄杨木雕的发展是有前途和希望的, 但同时也是艰巨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乐清当地非物质文化, 有志于黄杨木雕事业的人们将在黄杨木雕的领域奋发学习, 鞭策自己, 提高自我, 为这个需要保护的行业贡献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乃至毕生精力。

参考文献

[1].王曼编著.企业创新文化建设[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9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几百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 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京剧体系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而中国戏曲中的一个重要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曾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一民间艺术却濒临失传, 渐渐淡出大众视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 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戏剧的发展却十分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新兴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将图片、视频、文字和声音融为一体, 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快餐文化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主流;二是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的发展, 它逐渐成为网民的主要通讯方式之一。通过手机互联网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网上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且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平台, 人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还可以及时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而戏曲作为一门传统的时空艺术, 其情节的安排和发展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只有不断转换场景, 推进情节过程才能使人们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戏剧的场景转换过程较为缓慢, 这就无法满足现今观众的快节奏审美需要。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其精妙之处在于招式的表演。这种表演讲究形神兼备, 是一种写意传神的舞台表演。而网络则将演员、舞台、观众这样的三维空间二维化了, 在网络环境下演员与观众始终不能处于同一时空, 观众并不能很好地体会演员所传递的信息, 获得审美的愉悦, 演员也不能及时地获得观众们的反响, 进而融入到观与演这样一个整体当中来。因此,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传播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剧场戏曲传播, 我们可能应该更多地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看作是高速获取戏曲相关信息的“信息场”, 而不是进行戏曲欣赏的“审美场”。

2 互联网对戏曲文化的积极影响

虽然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 特别是互联网给传统戏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新兴媒体给传统戏曲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 网络等传播方式使得观众欣赏戏曲的途径增多了, 可以让没条件去剧院的人点播网络上的戏曲视频, 这样使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戏曲。而且, 网络是个信息极为丰富的世界,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观看到戏曲, 而且可以了解戏曲各方面的知识、相关的新闻信息等。

其次, 网络让戏曲走向平民化。由于戏剧演出市场萎缩, 今天的戏剧退守高雅之堂, 进入了远离农村的大城市剧院, 民间戏台难觅踪迹。而且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中, 受过高等教育以上的观众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普通观众已经很难进入剧院欣赏到名家名角的现场演出, 这对我们的戏曲振兴是比较不利的。网络可以让普通大众轻易便捷地欣赏到高水平的戏曲演出。

第三, 网络更有利于戏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据有关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的戏剧爱好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 而要想使戏剧艺术发扬光大, 就必须依靠年轻人, 依靠下一代不断地坚持、学习、传承。目前, 戏剧艺术必须找到新的受众, 发展适合现代年轻受众的审美口味和戏剧艺术。而当前我国10-29岁的年轻人是网民的主力军, 这一人群也是我国戏剧艺术的潜在受众。因此, 合理利用网络作为宣传阵地有利于戏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推广。

3 利用互联网进行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1 加大力量, 建设小型剧种专题戏曲网站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种, 其中越剧、京剧、黄梅戏、昆曲、豫剧、秦腔等现实中影响力大、受欢迎程度高的剧种在网络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一些小型剧种则已经退出或正在逐步退出网络平台。其实对于这些舞台观众数量少, 社会影响力、艺术影响力和经济实力都比较有限的小剧种而言, 正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廉价、易操作, 以及受众面广等特性实现其传承与弘扬。由于小剧种一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受众面小, 但是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出发, 这些剧种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保护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相关地方文化管理机构或团体的作用, 以相对官方的力量建设这些小型剧种戏曲网站, 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

3.2 建设各剧种的“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 以戏曲网站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戏曲文化

目前, 戏曲类网站所提供的内容, 从戏曲文化传播的角度看, 主要集中在戏曲资讯、戏曲欣赏等较为大众的方向, 而戏曲中一些鲜为人关注而值得介绍推广的内容, 比如戏曲中的舞美、伴奏乐器、声腔、语言、曲谱、道具等, 却少有诠释和介绍。而这些范畴的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提出建设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 关注戏曲文化的各个方面, 全方位的记录、展示、传承戏曲文化, 而不仅仅关注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戏曲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建设真正的数字戏曲博物馆工程浩大, 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数字戏剧博物馆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承办、上海市教委资助的数字戏剧博物馆, 即便是这样的博物馆从数字化的角度看也还比较初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如何建立数字戏曲博物馆, 而是强调专业戏曲网站, 特别是针对特定剧种的戏曲网站, 其内容要全面, 全方位展示戏曲文化, 包含覆盖戏曲文化的各个方面, 往博物馆的方向发展。以前我们对于戏曲文化的记录可能限于文字记载、录音、摄影、摄像等传统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升级, 我们的数字化手段也在不断丰富, 像数字建模技术、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虽然目前这些先进的技术还属于比较高端、昂贵的技术,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应用门槛的降低, 也可以逐渐的为我们所用, 真正体现数字化的特色及其优势。

3.3 建设特色鲜明、面向青少年的戏曲网站

中国上网用户已突破5亿, 互联网普及率接近40%, 90后大学生更是几乎无人不上网。由于我们的戏曲爱好者主要是中老年朋友, 因此大多数戏曲网站都是面向这些观众, 也更多的考虑中老年朋友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 网络是他们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的渠道。但是, 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讲, 戏曲网站更像是戏曲广告, 其角色在于引领, 即把他们带入戏曲艺术的殿堂, 引导他们关注戏曲网站和戏曲艺术, 也就是为戏曲艺术培养更多的受众。而传统戏曲网站在这方面就显得过于晦涩难懂, 吸引力较差。因此我们需要建设特色鲜明, 专门面向青少年的主题戏剧网站, 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广泛关注, 提升其对戏曲的兴趣度。

3.4 加强戏曲网站的交流功能

传统的大众媒体主要以单向传播为主, 而网络媒体则实现了双向传播。戏曲论坛就体现了互联网的这种交互性, 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的人们可以聚集在戏曲论坛里, 一起讨论交流他们感兴趣的戏曲话题、分享戏曲资源。能够充分体现交流功能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博客, 还有微博, 它们聚集了大量用户, 且凭借用户发表、评论、分享的优势, 已经成为互联网主要的信息源之一, 成为戏曲演员与戏迷之间、戏曲演员与评论家之间、戏曲学者与戏迷之间、戏迷相互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对于青年戏曲演员来讲, 这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并好好利用的平台。青年戏曲演员关乎梨园的未来, 在流行文化占据主流的今天, 他们的存在宝贵而脆弱, 他们自身的发展也面临困难。虽然为青年戏曲演员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 已成各戏曲院团的共识, 也在积极地为青年演员创造更多登台亮相的机会, 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以及各类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的举行等, 但是在戏曲演出市场并不非常繁荣的今天, 年轻人的登台机会还是不多。青年戏曲演员应该充分利用博客这种传播渠道, 就像网络歌手的成名一样, 宣传推广自己, 通过博客与同行、戏迷朋友互动交流, 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得到提高。可以在博客上提供自己的作品、演出造型、特别是一些自己创新的而且在传统舞台看不到的东西, 利用这些非常规的、有别于传统的东西, 引起大家的兴趣, 拉近与戏迷们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聚集自己的粉丝, 扩大自己的影响, 达到推广宣传自己的目的, 同时也推广、宣传、弘扬我们的戏曲文化。

3.5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类问答类社区宣传戏曲文化

我们建设戏曲网站、博客的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人访问以达到宣传戏曲文化的目的, 因此网站建设好以后就需要让人知道并来访问, 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推广功能。大家在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时一般都会使用搜索引擎,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7年第二十次调查报告显示:搜索引擎以74.8%的比率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一。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 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 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将检索到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百度和谷歌等是搜索引擎的代表。因此我们宣传推广戏曲文化, 具体到戏曲网站这种载体, 就必须让搜索引擎能够很容易的搜索到并呈现给用户。在国内, 比较出名的问答类社区有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天涯问答、新浪爱问、搜搜问问、天涯来吧、奇虎问答等。因此, 我们可以设计很多质量较高的戏曲知识类的问答, 充实到前面提到的这些问答社区中, 并且在回答的内容里提及我们的戏曲网站、博客, 比如“详细内容可以到某某戏曲网站查看”、“请参见某某博客”等。这样, 网络用户在搜索戏曲相关内容的时候, 我们设计的问答就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呈现在他们面前, 在他们阅读这些问答的时候也就看到了我们的戏曲网站的“广告”, 从而有可能进入戏曲网站浏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我们的戏曲网站在网络上的推广, 同样也就宣传推广了戏曲文化。

4 结语

综上,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经历了新兴媒体的冲击, 其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是我们应把握机遇, 在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充分认识并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为戏曲文化传播服务, 相信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戏曲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fzzx/qwfb/.

[2]韩晗.传统戏曲如何实现与互联网传播的联姻[J].戏剧文学, 2008 (10) .

[3]佟亦冰, 韩树军.媒体变革时代的传统戏剧发展分析[J].媒体时代, 2011 (12) .

[4]陈宁, 杨为民.数字艺术技术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应用[J].华章, 2011 (9) .

[5]张庚.戏曲艺术的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J].中国戏剧, 1992 (1) .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10

关键词:档案学,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从目前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理解来看, 界定这个概念的主体多是国际上的相关机构、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 由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1]。

2.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白族历史悠久, 白族的传统戏剧和民间曲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如:白剧、吹吹腔、大本曲等, 白族的传统戏剧和民间曲艺长期以来通过艺人的口头传承和现场表演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白族调 (学术界称之为白族大本曲) 、吹吹腔、白剧等内容, 其中大本曲、吹吹腔和白剧是最广为流传的三大形式, 至今仍在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尤其是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 而年轻人中又很少有人愿意继承, 因而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 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属性

1. 档案基本属性。

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历史性、社会性和确定性等基本属性[2]。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产生于我国白族地区, 与各少数民族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戏剧和民族曲艺, 以及其文化空间和传统综合性文化体系。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 其具备了原始记录性、历史性、社会性和确定性等档案的基本属性。

2. 口述档案属性。

关于口述档案的概念学术界仍存在争论, 但达成共识的是口述档案是对经历过某事件的人进行访问, 记录其关于此事件的各种记忆, 目的是为真实再现当时历史的事实[3]。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口相传的传统方式进行传承, 我们走访传承人和组织机构, 采集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 这符合典型的口述档案的属性。

3. 档案文献遗产属性。

档案文献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4]。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资源是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的文字、声音、缩微、数字信息等能够反映白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历史记录, 其具备档案遗产的基本属性, 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保护和传承

1.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性”特点。

程焕文认为,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 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应是各种文献载体形式, 如:文字、声音、缩微、数字信息等信息的集合[5]。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开发利用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 其具有较强的“物质性”,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将口口相传的民族表演艺术通过文字、曲本、视频、音频、缩微等物质形式记载下来, 并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因此, 从信息资源的视角来看,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较强的“物质性”,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也就具有了“物质性”的特点。

2.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刍议:

(1) 档案信息资源采集。白族民间戏剧和民族曲艺是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 广泛分散在白族地区的村落, 主要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 具有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殊性质, 保护难度较大, 虽然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但保护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仍然不够, 因此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要在全面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 有计划地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才能完成, 需要通过文字记录、曲本收集、拍照、录像等方式将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 才有利于其长久保护和传承。 (2) 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构建。笔者认为,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传承人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机构信息资源建设、相关器具信息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等。另外, 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还要考虑档案信息资源的描述问题, 前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描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 对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描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仍要考虑到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特性, 构建切实能够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的信息资源描述模型, 另外还要考虑到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数字化标准和规范的问题, 只有按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标准和规范, 才能够保证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 (3) 专题数据库建设。专题数据库是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共享的载体, 因此在建设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 并充分考虑信息资源采集的信息载体形式, 该数据库总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研究文献数据库, 主要是承载有关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文献数据库, 另一部分是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 内容主要包括白剧、大本曲、吹吹腔等民间艺术的曲本、乐器、传承人、表演形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53.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5.

[3]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2.

[4]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1.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篇11

项目来源: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10476063

摘要:以河南地区为例,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享誉中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花木兰传说和盘古神话等。而驻马店市更是存在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虽然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依旧有许多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以东岸核桃雕花工艺为例来分析此问题。

关键词: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保护

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各个地域,各个时期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数不胜数,形成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而无形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更难被人记录和保存下来,因为他们多数不是以书面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技艺和口口相传的方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外来新鲜事物对人的冲击,使得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衰落甚至失传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是怎样面对如今的时代呢。

一、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历史

在河南有各种各样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豫剧,有古老的神话传说,更有充满着手工艺人心血的民间工艺,东岸核桃雕花工艺就是其中之一。以驻马店市的上蔡县最为出名,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核雕方式,但内容,形式和手法都有所差别。比如在驻马店市人们种植了许多桃树,因此在选材上物尽其用,采用的是当地的野生核桃,从而节约成本。这种核桃虽然体型较小,但是不易碎裂,能保存上百年不会腐烂,及其坚固,对在上面雕刻各种图案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小小的桃核看似不起眼,但是想要在这上面雕刻图案,也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缺一不可。工具也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工序上使用不同的工具来雕琢。因此在核桃雕刻的鼎盛时期,艺人手法非常精湛且雕刻出的作品小而精细,做工十分考究,在名门望族中很受欢迎。但是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发展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经历过明清至三四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衰落时期,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二、传承

在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鼎盛时期,上蔡县东岸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核雕,形成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大小小的作坊,其中产生了许多手艺精湛的艺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到了如今,在上蔡县中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中还有一些老艺人在制作核桃雕花工艺品,有些手艺已经失传了,目前明确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流派就是河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海龙的刘派,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据他回忆,他的祖父可以只用一把雕刀就能雕刻,而现在的艺人大多雕刻的十分粗糙。而且受都市化和经济的影响,许多原先有着技艺的人们逐渐的选择利润更高的职业,从而使精湛的手艺失传,而又因为部分艺人的作品制作粗糙,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低迷,使得人们对此的关注度和购买欲都不高,就影响着传统的传承。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我觉得传承不仅是“传”更要“承”。既要将我们的优秀传统工艺流传下来,又要在原有的本质上创新并发扬他,让民间传统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走的更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問题,不是单独一方就能解决的,这涉及到了社会大众对民间传统的认知,政府对他的扶持,社会对他的宣传和传承人对他的创新等等。

三、保护

我认为保护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他与传承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传承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保护,而保护又促使着传统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而如今的时代对我们的传统的保护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现在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能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这种事物充斥着我们的大脑甚至引导着我们的审美和对前卫未来感的追捧。在这里似乎传统就显得格格不入。当然,不见得这些信息都是错误的,他让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快速了解如今的世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促使了我们让各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得以流通,得到人们的认知。来促进他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软件技术来保护,也可以挖掘文化内涵,寻求创意开发突破点等等方法来保护文化遗产。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离不开传承和保护,这两者是文化繁荣的基本,当然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把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展向世界,留给世人。才能将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发扬光大,并在河南形成应有的文化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传承和保护情况 篇1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传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和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各种文学作品、技艺、工艺作品、表演形式、文化场所等世代相传的非物质表现形式,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学者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归纳了非遗文化“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等7个特点。各地区非遗文化的合理传承开发,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使非遗传承人能够保有持续弘扬甚至创新的动力,进而使本土非遗文化成为地区社会文化的特色和名片。

二、云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陲多民族大省,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开始,云南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开展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普查,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之后持续开展非遗申报工作。目前,在文化部四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中,云南已有大理三月街、阿诗玛、东巴造纸技艺、傣族泼水节、布朗族弹唱、普洱茶制作技艺、白族扎染技艺等10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其中,有几十个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同时,《云南映象》《云岭天籁》等成为驰名中外的云南民族文化名片,李怀秀、李怀福姐弟、香格里拉组合等,也成为云南原生态文化的代言人,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为今天的彩云之南打下了耀眼的民族文化烙印。

但是,云南的非遗文化传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不少传统民居、服饰、语言习俗等民族具象特征正在消亡,大量珍贵的非遗文化亟待保护。

2. 非遗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滞后于保护实践,各州市对非遗重要价值的认识不一致、不到位,传承人才队伍参差不齐,非遗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匮乏。

3. 云南各州市非遗申报比例失衡,如布依族、基诺族、德昂族等文化遗产亟待发掘和非遗申报。

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间还缺乏有力的合作机制,非遗传承和保护形式较为单一。除了各级文化馆、艺术院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外,还应发挥博物馆、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使非遗保护及传承机制多元化提高传承保护的有效性。

三、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的使命及文化责任

教育和文化传播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当年,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钟敬文等先生就在挖掘研究云贵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非遗保护需要理论支持,理论研究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高校学者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很强的思辨能力,通过选择、批判、传承、传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宣传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传承非遗传统文化起到文化拓展创新的职能。

四、高校在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探索

1. 利用高校教育经验优势,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步伐。

2. 建立非遗文化保护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非遗人才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培养更多有志于从事非遗保护传承专家和学人。

3. 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与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即“1+1”互动教学模式。安排一名专业教师与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程或讲座。由传承人现场表演,传授艺术创作技艺、呈现创作过程,由专业教师从学术角度讲授其起源、发展及流变,归纳艺术价值。这种通过口传身授、声形并茂又有一定理论文化深度的方式更有利于传播弘扬非遗文化,也是对非遗传承人一种长期良性的保护。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就邀请一批非遗传承人如杨文忠、毕向红等到校开展系列“活态”非遗传承活动,受到财大广大中外学生的好评及政府管理机构的关注。

4. 高校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及国家民族传统节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巡展”、非遗系列讲座、学术论坛、“非遗”专题展览和地方戏曲、曲艺、民俗游艺活动等演出,同时收集精品,通过走出去及网络传播的形式扩大传播影响力。以此提升学生及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化大学生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缤纷多彩的校园文化。

5. 搜集、整理有关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创建非遗名录信息资料库和研究资料专题数据库,以云平台资源库形式用网络传播的渠道,将云南非遗文化传向世界。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对非遗媒体活跃度、关注度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策略,为非遗的活化传播寻找方法和路径。

6.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于引导公众,特别是年青一代对非遗文化的价值认同,移动互联网媒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在非遗文化传播统一规划体系下,通过网站、QQ、“三维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加大非遗文化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和互动交流。

7. 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加强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多渠道为非遗传承和弘扬提供持续的经济保障。

8. 加强高校与博物馆、文化馆、专项科研机构的联合,形成资源共享的合力。

9. 非遗保护既需要理论,更需要现场实地挖掘。因此,高校的非遗传承保护应在确定系列课题后,“走出去”主动融入非遗地进行基层田野调查。云南财经大学通过“布朗族弹唱”“傈僳族民歌传承”等非遗田野调查课题研究,正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

1 0. 非遗的传承传播应在继承中吸收新元素,不断创新,融入当代民众的文化生活。受到大众的喜爱和维护,才是最好的传承保护。

1 1. 高等院校可以结合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相关研究传承机构。基于此,云南财经大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肯定,并在2016年成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更加体系化地投入到云南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中。

五、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并使非遗文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自身价值和形象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将丰富高等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刘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5).

[3]李桂云,缪悦.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4]木基元.以创新思维拓展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子[J].今日民族,2007,(6).

上一篇:卵形鲳鲹下一篇: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