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开发

2024-09-13

传承和开发(共8篇)

传承和开发 篇1

本文为浙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随着2007年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婺州窑, 亦存在不容人乐观的情况。一是除了以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为代表的少数专家以及商界朋友致力于婺州窑历史发展以及传统烧制技艺的探讨外, 许多考古以及物质遗产研究者仍然将研究重点放在考古研究和古代婺州窑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上;二是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 极少有人去了解关注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因此, 对婺州窑传承人相关实体, 以及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 厘清其面临的问题, 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对于保护和开发婺州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一、婺州窑陶瓷研究所简介

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的传承人是陈新华, 他的婺州窑陶瓷研究所坐落于金华市婺江西路888号, 在金华河盘大桥的北面附近, 与一家大型货车修理厂相邻。大约1000平方米的研究所中摆放着不同规格的婺州窑成品半成品。在院子及屋子里的架子上有一排排的毛坯、未上釉的坯, 再往内就摆着一些作品和各个年代的古代婺州窑。陶瓷的利坯、装饰、上釉等工序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研究所里, 陈新华和他的徒弟在一条生产线上工作。从最开始的坯料、釉料的制作, 到制坯、干燥, 到装饰、上釉, 再到最后的烧成, 是一系列很复杂的过程, 像泥料制作需要三天, 上釉则要72小时, 每个环节陈新华都参与或亲自指导。如今由于技术的进步, 婺州窑的生产也不再停留在纯手工的制作, 融入了机器生产, 比如机器制釉水, 气炉烧窑, 这就大大加快了婺州窑生产速度。目前, 研究所有2个打浆机, 2个液化气窑炉, 多个辘轳车及转盘包括压坯机4台, 拉坯机2台, 修坯机1台, 球磨机2台等一些小设备。陈新华有三个徒弟, 此外研究所还有一个当年曾在古方陶瓷厂工作过的老师傅。

二、婺州窑传承存在的一些问题

婺州窑传承及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第一, 人们对婺州窑的认识有限, 其社会知名度不高。虽然在工艺美术界, 陈新华获奖累累, 但普通民众对此知之甚少。陈新华曾非常感慨地说道:“有一次我在景德镇展览, 金华浙工大的一个大学生看到我放那的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的牌子, 他很奇怪, 说:‘金华有婺州窑的?我从来不知道的。’当然大学生不是学这方面的, 所以不知道, 但连大学生都不知道, 很多人就更不知道了。”要想婺州窑成为金华的品牌, 就像金华酥饼和金华火腿那样为大众所知, 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第二, 婺州窑的研究整理及开发工作相对于其他历史名窑而言比较落后。同为浙江历史名窑, 龙泉窑经过建国后六十余年三代人的共同努力, 今天已经重塑了一代名窑的辉煌。[1]而婺州窑的研究资料却很少, 唯一找到一本研究婺州窑的是金华博物馆贡昌先生在1988年11月出版的《婺州古瓷》, 此外, 就是一些挖掘报告、调查报告。再就是近两年来陈新华参与编著的《婺州窑韵》《婺州窑精粹》两书。这些使得现在的研究、整理、开发很有难度。

第三, 受传统审美的影响, 古婺州窑在收藏界并不受欢迎。婺州窑主要生产民用瓷, 其外观造型、胎质、釉色等并不如官窑般精美, 主要还是以实用为主。人们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 常常以晶莹剔透的瓷器为美。而婺州窑的窑土使用的是金衢盆地江河丘陵地带蕴藏丰富的红色粉砂风化黏土, 它的含铁量很高, 杂质颗粒较粗, 烧制成器后, 胎骨的颜色很深, 胎质也较粗[2]。婺州窑与传统的审美有所出入, 导致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鲜有人去关注。其实, 婺州窑不仅有着较高的历史地位, 而且其质朴的造型和粗犷风格反而有一种有别于其他窑口的独特美感。如今, 明清官窑一路看涨, 婺州窑可以说有其独特的优势, 物美价廉, 如果收藏界能够更加重视婺州窑, 其实也是对婺州窑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第四, 研究队伍弱, 谁会是下一代传承人?陈新华的收徒标准是“收徒, 我们概念是谁想学就教, 只要他热爱, 就全心全意教”。尽管如此, 他只有三个徒弟。大徒弟30来岁, 于05年拜陈新华为师, 之前是做装修的。二徒弟是个女弟子, 在08年的时候拜陈新华为师。“陈老师以前在金龙湾有一个陶吧, 在那时候我就帮他做, 再到后面, 结婚生小孩回家了, 现在小孩都读书了, 就又返回来做了”。三徒弟是90年出生的年轻人, 2011下半年开始学婺州窑。陈新华说:“这几个徒弟, 制作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平时也跟他们说, 我们搞陶瓷不光要会做, 还要素养、学问, 要了解古陶瓷, 要了解发展趋势, 对造型设计尺度的把握和审美的要求都要提高, 要多看书多训练眼睛, 希望他们多学东西。”陈新华的儿子是学平面的, 从小拉坯、设计还是比较内行。陈新华本来打算让儿子11年五月回来, 但是儿子在杭州有自己的工作并且效益不错, 于是又往后推了。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和揣摩, 是不可能将婺州窑的精华融会贯通的。陈新华痴迷陶瓷二十余载, 既有多年的实践, 又经过美院的学习, 而下一代弟子能够耐得住寂寞或者能够有足够的学识修养进一步传承发展婺州窑吗?

第五, 目前婺州窑还只是小作坊生产, 要想将婺州窑发扬光大, 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足够的资金、设备、人员。

三、对婺州窑传承及开发的建议

保护和发展婺州窑的传统工艺刻不容缓,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仅靠个别人或个别组织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要靠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共同作用。

首先, 从陈新华的研究所来看,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本身的过程就是吸引各方关注的过程, 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扶持。二是在研究方面, 婺州窑研究委员会可以联合非遗保护单位, 设立大小项目, 并分出子项目给予一定项目资金, 吸引社会、收藏、高校各界人士参与到婺州窑的研究中来。三是扩大生产规模。一直以来, 陈新华所创作的婺州窑只有作品, 鲜有产品, 只能为业内人士所知。因此, 如果可以将作品和产品分开, 婺州窑作品仍然看重艺术价值, 而婺州窑产品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 生产、销售, 进入寻常百姓家, 为大众所知所用。四是积极参加各类展览, 宣传婺州窑文化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婺州窑独特的文化内涵。五是传承人的培养方面, 可以在当地少年宫, 高职院校或者高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让普通人, 年轻人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婺州窑制作的工艺。

其次, 从政府管理和社会的角度看, 不只政府职能部门要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扶持, 而且学界要承担起文化救亡的历史重任, 唤醒整个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新闻媒体也需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使其深入人心。[3]此外, 商界积极参与其商业性经营与产业化开发上也有积极作用。

摘要:在浙江金华, 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的传承人是陈新华, 目前, 他创办的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处境颇为不易。陈华新及其研究所面临的现状, 引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婺州窑,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雷国强、邵文礼、陈新华.婺州窑韵[M], 北京:中国书店, 2010.

[2]贡昌.婺州古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绵竹年画的传承设计与开发 篇2

关键词:绵竹年画;现状;传承

绵竹年画与民间社会生活关系紧密,是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年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出民众传统的审美观,表现出本民族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素质。传承和发展绵竹年画艺术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 绵竹年画传承方式分析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通过家族、师徒、行业协会之间传播,各门艺术的工艺特点多呈现垂直的、一代代发展的特点,缺乏横向交流。这种方式虽使得各门民间艺术的发展缺乏变化,但从保留传统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使得民间艺术形式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

1.1 师徒传承

绵竹年画行业拥有严格的师承制度,年画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来实现的。师徒传承的方式一方面给绵竹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人力资源,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矛盾也给绵竹年画带来了消极影响。从长远来看,年画技艺传授的封闭保守性不利于年画的沿革。

1.2 父子传承

父子传承是绵竹年画行业中传统的传承模式,它准确地再现了中国家庭模式的传艺观念。父子传承模式一般都发生在世代经营年画的家庭作坊中,作坊的核心是家庭,作坊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家庭成员,技艺的传授权和组织权由家长把握。

2 绵竹年画传承现状

第一,绵竹年画研究队伍出现断层,传统绵竹年画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制约了绵竹年画的发展。

第二,绵竹年画的传承方式封闭保守,不利于产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传授方法上也不尽科学,多以口传身教、心领神会的传承方式,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总结,严重限制和束缚了绵竹年画的传播发展。

3 绵竹年画传承的设计与开发

如今,年画艺术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使其这种家庭式的传承方式很难延续。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学校,都应该积极地作出应对,使年画艺术传承下来。

3.1 传承人的认定与培养

绵竹年画传承人与木版年画一样面临着濒危境地,对传承人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根据绵竹年画的实际特点,传承人的范围涵盖了当地的年画手工艺人,还包括具备研究性的专业人才。因此,应按轻重缓急分三类开展传承人的抢救和培养工作。

(1)后继无人的木版年画的抢救传承。全国的年画基地普遍存在传承人后继无人的情况,为保留年画绝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资助健在的传承人老师傅建立正规的年画作坊,动员并帮助已去世的传承人的儿孙或徒弟出来重新开业;定量收购其制作的绵竹年画精品,保障传承人的生活水平条件;由年画协会或年画博物馆招聘学徒在老艺人门下学艺,学徒期间的工资津贴由协会或博物馆承坦。

(2)后继能力较弱的木版年画的抢救与传承。为使后继能力较弱的年画艺人手艺得到更好的承传,政府和木版年画协会可采取更积极的措施:第一,资助传承人扩大年画作坊的规模,为其配备更好的设施条件;第二,对产销量较低的店铺,定量收购其制作的年画精品;第三,对经营情况不太好的店铺,由年画协会或年画博物馆招聘学徒拜在艺人门下学艺,学徒期间的工资津贴由协会或博物馆承担。

(3)后继有人的木版年画的抢救。绵竹年画界中拥有后继有人的传统店号传承人。为了使这些后继有人的年画艺人的艺术品得到更快的传播,当地政府和年画协会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资助传承人将年画店建成研发基地,细化工序,培养各工序高水平专业技师,并适当开发精确印制设备;其次,控制产销量,提高木版年画高档精品的产销,提高艺人技师的劳动价值和收入;由政府和年画协会对高级民间美术师提供特别津贴.以鼓励加强培养高级民间美术师工作的积极性。

只有切实提高年画艺人的生活条件,对传承人给予扶持和特殊照顾,才能促使技艺传承下来,扩大年画创作的行业队伍。为了加强绵竹年画的传承与保护,在当地应该开办年画传习所、培训班,免费为普通民众开展年画培训,多渠道培育年画专业人才,提高年画行业整体人才素质。同时建立一支具有专业艺术水平的年画工作队伍,在传统年画技艺中融合现代技法与设计意识,继承和发扬其传统样式,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3.2 立档研究

提供绵竹年画抢救资金,对民间的史料和雕版收集、整理、复制、再现,成立专门的机构对绵竹年画的现存状况进行普查,收集失散的古版年画及珍品。通过采集拍照、摄像编辑等现代媒质手段,多维度地记录绵竹年画的活态生存状况,使年画艺术以多媒体的方式再现。对绵竹年画的发掘整理进入到全面规范、有序的轨道中来,使其全面归档。

3.3 加强学术交流,培养专业后备

(1)挖掘和整理旧版年画,以研究带动年画的创新。充分重视绵竹年画的学术地位,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强学术交流,探索现代年画的发展方向、艺术特征及发展规律。同时,成立年画研究院,分类引进和培养从事年画研究、整理、创作、开发的人才;培养专门经营年画及系列产品的文化经营新人,建立一支研究、整理、创作、开发的人才,做好民间年画的传承工作。

(2)与院校的科研合作,培养后备力量。绵竹年画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加强与院校的科研合作,应超越地域视野,着眼于全国,甚至国际的角度,建立研究场所。对有成就的民间艺术传人及艺人给予专业地位的支持,聘请进校讲学,丰富教学内容;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吸收民间艺术的养分,创作出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如果艺术学院能将年画列为必修或选修课,使每一位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能够较深入地学习关于年画的知识,或许会对各层次的艺术教育有所帮助。在学校开展年画教育,要注意对教材的筛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把年画纳入基础教学中。把教学实践与民间艺术产品的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深入研究、整理目前的民间艺术作品,使之系统化。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年画艺术对于农村儿童有较高的接受度,耳濡目染的经历,代代传承的技艺,传统文化的内涵,都可以潜移默化、形象生动地得以感受、理解和认识。这种因地制宜的学习较之西方艺术,如钢琴之类的有着更为现实的可操作性。当地的教育部门应积极响应新大纲,充分利用传统年画这一民间艺术资源,办出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教育。

3.4 保护生产方式及人文环境

绵竹年画是活态文化的一种,对它的保护工作不仅是物化的,更多的是对“活文化”的保护,是对于文化差异性的保护。要维持绵竹年画的生存,更要维护绵竹年画的原生态生产方式以及新春民俗建设。因为民间年画是传统新春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没有新春民俗,民间年画就没有存在的土壤。

对绵竹年画的保护还要保护与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绵竹年画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对其软件条件设施的保护也很重要,应该提倡在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基础上进行“文明型经济开发”;在经济建设中,对有价值的文化生态因素应实施同步型保护,不能因为城镇建设而破坏历史的文化遗存,要协调保护人文环境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岸瑛.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保护什么?如何保护?[J].装饰,2003(3).

[2]杭间.设计艺术学研究——“移风易俗”后的中国民间艺术之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

[3]李砚祖.艺术与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传承和开发 篇3

一、民族旅游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民族旅游就是将带有民族性的地址以及当地居民包装成为旅游商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以此来满足旅游者的基本需求。从本质上来说,民族旅游就是凭借民族化特征来吸引游客,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族特征。通常情况下来看,民族旅游的主体会选择风土人情独特的少数民族,游客也会远离尘世的喧嚣,到异域风情中体验一种短暂的旅游经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社会中的各个群体视为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风俗、礼仪等内容。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体现出传承性、民间性等特点。

二、民族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内在的文化活动,其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并且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主体,一直被社会各界所认可。民族旅游的开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也让当地的居民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吸引更多游客的过程中,也让当地村民和旅游业的经营者重新去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资金的支持

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民族文化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青海省的互助县为例,互助县政府抓住旅游开发的浪潮,将互助村打造成了民族旅游区,主推土族民俗文化,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葺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政府和当地村民的支持下,互助县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民族节日以及民间传说等内容不断被整理出来,向社会推出了一系列介绍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体验观赏。在2012年,互助县被评为了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进集体。

(三)商业性质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

虽然民族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旅游行业存在的商业性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盲目追求市场和游客的需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原生态特征置之度外而胡乱开发,致使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本身的色彩。为了满足于游客的猎奇心理,民族旅游的开发者将传统的民俗文化加以改造并逐渐夸张,向着低速甚至是野蛮的方向进行引导,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很多凭借口语传播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一部分历史文化价值极强的资料流失在外,被不断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遭受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都是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索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深深牵动每一个国人的心,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和原生态性更是民族旅游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民族旅游开发之间并不存在冲突性,甚至民族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途径。与物质文化遗产所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变化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新的改造,丰富其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进来,利用民族旅游的方式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并以身作则去保护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者也要尊重传统,不要用商业的媚俗性去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论:伴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应该寻求新的视角重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的定位和认知,充分了解民族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旅游的开发者和游客共同努力,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做出贡献,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民族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传承和开发 篇4

一、寓情于趣, 在笔墨技巧中熏陶艺术文化

通过特殊的游戏形式导入水墨画的学习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中国水墨画的核心离不开笔、墨、纸。在让学生学画水墨画之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了解水墨画的各种工具及其性能特点。

1. 在玩转游戏中感受墨的灵动。

为了体现水墨画工具的独特性, 我设计了《有趣的水面绘画》小游戏。我让学生蘸适量的墨汁在水面上自由地绘画, 墨汁在清水里自由地渗透、变形, 由密变稀, 由深变浅, 形成了变幻莫测的形象, 你瞧:有的像威猛的狮子抬头张望;有的像快乐的孔雀翩翩起舞;有的像翻卷的云雾层峦叠嶂;有的像浩瀚大海掀起层层波浪……学生欣赏着墨在水中自然流淌的美妙, 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时, 我及时用准备好的宣纸吸附住这瞬间的精彩, 并且铺平、晾干、进行适量添加, 装裱成一幅美妙绝伦的作品。这个有趣的水墨游戏以魔术般的效果, 激起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尤其是在玩的过程中, 学生对纸和墨的性能有了不一般的了解, 并为此深深着迷。

2. 在玩转运笔中感悟点线魅力。

毛笔圆润、柔和, 又锋利沉重, 加上水墨的干、湿、浓、淡, 变化无穷。在学生学习执笔、运用毛笔画线条的环节, 我设计了听音乐画旋律的游戏。在轻柔的音乐声中, 学生放松心情, 跟着音乐的节奏, 张弛有度, 提按变化, 画出一条条有着粗细变化、行云流水般流畅的线条来。乐曲时而悠扬, 时而激昂, 笔下的线条也时而轻盈, 时而粗犷。变幻无穷的曲子, 激发学生展开无穷的想象, 学生笔下不仅流淌出直线、曲线, 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 还表现出变化多端的点及侧锋运笔生机盎然的面……, 学生对毛笔的表现能力、掌控能力逐渐增强。

二、察史明今, 在创作表现中浸染艺术文化

梯度练习的循序渐进化解了学习的难度, 且多样的练习形式调节着课堂学习的气氛。我将水墨画练习分成以下6种形式, 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 演示练习, 奠定基础。

演示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但应避免那种照葫芦画瓢式的全步骤演示, 把着重点放在有难度的笔墨演示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变为有独立个性的意象练习,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作潜能。如我设计了《美丽的桔林》一课, 示范时我把调色练习、侧锋运笔作为示范的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方法技巧, 体会写意国画爽朗的个性。然后, 让学生把这些美丽可人的桔子进行组合排列, 且有疏有密, 有遮挡关系。这样, 学生的笔法在形象复制的过程中熟练起来, 而且造型排列有方法, 每人作品有变化, 再添上一片片美丽的绿叶加以衬托, 一幅幅既简单又精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2. 大师作品, 激活创意。

欣赏大师的作品, 临摹大师的作品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之一。于是, 学生的作品里多了许多千人一面的梅兰竹菊。但是一味地临摹练习, 表现相同的主题, 会让绘画失去情趣与意义, 甚至会抹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 我在教学生临摹表现的时候, 追求教学定位有新意, 学生表现有创意。《虾》是绘画大师齐白石爷爷的力作, 他用寥寥数笔就把虾表现得惟妙惟肖, 是因为他对虾的生活作了细致深入地观察。我换角度思考, 可能张牙舞爪的大龙虾更能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于是, 我鼓励学生去观察穿着一身红袍的大龙虾。在白石爷爷笔法的引领下, 在富有情趣的想象力感召下, 学生挥毫泼墨, 画出了一幅幅趣味盎然的龙虾大战图。

3. 趣味故事, 连环作画。

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 经典故事不仅内容有趣且寓意深刻。我把《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作为水墨画的表现画题, 且运用故事连载的方法创造多幅场景。此类课题不仅内容吸引学生, 而且多幅连环画似的创作练习能避免重复练习的乏味, 又能在不同构图的画面中反复练习主体, 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是学生在一定的技能技法基础之上迸发创新能力的有效表现课题。

4. 巧用技法, 画出肌理。

在水墨画的教学中, 我还喜欢指导学生运用特殊的方法材料来创作肌理, 派生画面情趣。如:用揉纸法画树干山石, 先画出山石或树木的外形, 然后将纸揉成一团, 再轻轻展开, 用侧锋皴擦, 表现意想不到的山石肌理。还有撒盐法、加剂法、拓印法, 等等。这些新鲜有趣的表现方法不仅增加了作画的情趣, 而且特殊的肌理效果提升着作品的品味, 让学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5. 绚丽色彩, 自成派系。

传统水墨画讲究笔法, 线条魅力无穷, 西方色彩画讲究用色, 画面绚丽多姿, 徐悲鸿等近代大师已在中西艺术合璧上做过努力, 取得不朽成绩, 我们也应将色彩理论注入儿童水墨教学当中, 建构儿童彩墨派系,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天生喜欢鲜艳, 喜欢绚丽多彩, 所以我选择的题材大多迎合学生口味。比如以曙红色画成西红柿, 朱镖色画成枇杷, 金黄色画成葫芦, 还有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绚丽多姿的童话城堡。同时, 我还让学生把水墨画传统材料与水粉、丙烯画等颜料结合在宣纸上作画, 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大胆运用与材料上的创新, 极大地拓展了水墨画的表现空间, 丰富了水墨画的内涵与外延。

6. 写生创作, 显示实力。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水墨画创作的起点。大千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没有一种图象是永恒不变的, 只有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事物, 掌握其对象的主要特征, 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的了解。才能真正独立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来。我让学生写生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以及蜿蜒的小河;我让学生写生操场上丰富多彩的活动, 记录学生奔跑的潇洒, 跳跃的灵动;我让学生写生川流不息的大马路, 时尚现代的高架桥;我让学生写生美丽的新小区、高耸的电视塔。生活的方方面面传递着真情, 流淌着精彩。只要我们用心体会, 绘画的表现素材随处不在。当生活的体验唤醒了学生兴奋点的时候, 当我们适时给予点拨和技法上的指导, 学生便能挥毫泼墨, 彰显创作实力, 呈现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

对折纸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篇5

一、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建设

我们装修布置了用于折纸展示的橱窗“创艺空间”, 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的折纸作品, 让他们参观交流一些折纸作品, 从而对折纸的特点、色彩之间的美感、造型的互动和蕴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 有所熏陶, 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建设了专门用于开展教学的折纸教室“纸e空间”, 在空间各处布置折纸元素, 并添置了开展折纸教学所需的各种书籍、纸材和工具,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在教学内容层面, 我们十分注重折纸课程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把构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体现学生价值、张扬学生个性和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内容。我们把网络技术的工具性、交互性、主体性与折纸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把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与折纸教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相结合, 将学生带入了更广阔的折纸艺术时空。在折纸教学中, 运用“小青蛙3D折纸软件”进行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折纸教学的成效。它是一款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指导用户制作模型的软件, 对于一个模型无论是从正面、反面、或侧面, 每一个细节, 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查阅了大量与折纸相关的资料, 并聘请世界级折纸艺术家Yuri、KatrinShumakov为顾问, 引入其开发的折纸教程。在与其通信交流过程中, 我们对国外折纸艺术家的思想和学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和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取得合作意向, 如, “三乡折纸协会”“纸天堂”。并加入北京折纸QQ群、沈阳折纸QQ群等国内多个折纸社团与组织, 结识了一大批折纸同行。

在此基础上, 我们研发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材中介绍了18种折纸符号 (峰线、谷线、翻转、拉开等) 、18个折纸基本形 (双三角形、双正方形、风车基础形、动物基础形等) 以及36个经典折纸造型 (千纸鹤、百变金刚、孔雀……) , 按照难易程度来排列。每学期6课时, 每年12课时, 共72课时。提出了低年段以游戏形式趣味性折纸为主, 中段以经典折纸的精细作品为主, 而高段则是以创造性为主的立体组合作品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 我们利用网络环境, 组建了折纸的QQ群 (126911040) , 邀请兄弟学校的教师、学生加入其中, 探讨与交流折纸教学的心得, 以扩展我们课题的影响力, 并把折纸相关网站的网址告诉学生, 使折纸艺术的触角延伸到网络, 拓展折纸艺术空间。在学校网页上开设了“折纸小屋”“折纸教室”“折纸趣味知识”“折纸评价大家谈”“折纸明星”“折纸论坛”等栏目, 让学生通过上网访问参与, 这样不仅有利于折纸作品资料的长期保存, 而且拓宽了折纸作品展示的平台, 既提高了学生制作的兴趣, 又丰富了折纸的内涵底蕴, 大大增强了折纸教学在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效性。

二、形成“百变折纸、一木成林”教学策略

当前,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百变策略、一木成林”就是笔者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大量的课堂实例总结出的一种美术课堂教学新形式。“百变折纸”主要体现在材料百变、方法百变、创意百变三个策略, 形成效果明显的教学模式。首先, 要立足美术学科本位。其次, 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现有材料大胆尝试进行学习,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的关键点———基础形。最后, 在这个基础形上运用百变策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产生各种不同的基础形, 并产生新的方法, 发现新的制作材料, 呈现新的创意。引导学生敢于在这些次基础形上进行再创造活动, 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全新的成果和方法, 呈现发散形的树状结构地知识体系, 形成树生根、根生树的榕树现象, 达到“一木成林”的效果 (见图) 。通过改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学的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串联为并联的教学模式, 立足学科、围绕基础形、运用百变策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能有效地解决折纸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学生知识经验差距大、不好讲、课程知识点多、来不及讲、教师专业素养不全面、不敢讲等带来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三、搭建学生折纸活动平台

通过学生报名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 我校组建成立了“折纸社团”。力求通过折纸活动的开展, 探讨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折纸的知识技能, 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自成立了以折纸为特色的社团“纸e空间”后, 掀起了学校里一阵折纸热潮。

同时, 我们举办了江东第二实验小学“趣味折纸·快乐生活”折纸创意比赛。比赛共收到1034件作品, 其中单件平面作品665件, 单件立体作品124件, 组合平面作品156件, 组合立体作品件89件。最后, 我们共评选出一等奖15件, 二等奖14件, 三等奖13件, 优秀奖16件, 入围奖306件。

另外, 我们结合节日、时事主题等开展创造性的折纸活动。如, 在世博会来临之际, 为了表达迎接世博会的喜悦之情, 我们“纸e空间”社团的成员们发动全校师生共同折纸鹤、和平鸽、幸运星、三角形这些较为简单的折纸, 再由我们的社团成员组合拼装成由海宝和中国馆共同构成的作品。其中, 海宝和世博标志是由两万多个纸三角部件和2010颗幸运星组成, 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同学们对世博的祝福。通过主办这一活动, 不仅展示了“纸e空间”的建设成果, 更调动了学生了解世博、支持世博、参与世博, 当好可爱的世博东道主的积极性。每年我们都会配合市红十字会的相关活动, 将折纸作品进行义卖, 并取得良好效果。如, 开展“送老师一朵花和您说句心里话”特色活动。每逢教师节前夕, 折纸社成员折出几百朵玫瑰花和百合花送给老师, 并且进行了义卖。还折出宠物小精灵参加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电视台主办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大型广场慈善文化活动。在学校两年一度的“东海潮”文艺汇演中, 一年级小朋友和家长以“春夏秋冬”为主题, 做出了一件件漂亮的纸艺服装。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表现力, 而且通过折纸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想象力更丰富,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强。

折纸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有趣手工制作, 它用不同颜色和图文的纸, 经过折、叠、翻、拉,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美丽的花朵、海洋的生物, 以及五彩缤纷的世界。其简便易行的方法、多样的变化, 不仅培养学生做事有序、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还能很好地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折纸教学因此也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手工DIY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相信, 不久的将来折纸教学将呈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传承和开发 篇6

一、挖掘文化底蕴, 编写《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源远流长,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艺术根植于生活, 蔚县剪纸也不例外。

1. 地理环境孕育了蔚县剪纸。

蔚县拥有太行山、恒山、燕山“三山交汇”和壶流河、清水河、定安河“三河交合”的特殊地理地貌。它“北枕桑干、中带壶流、万山拱卫, 孤峰独秀”, 山河雄壮秀美, 有几千年来著名的飞狐古道, 有几千年来未被人知晓的空中草原, 有珍贵而美丽的雪绒花。大自然毫不吝惜地赋予了蔚县大地丰富多样、色彩绚丽的花草树木, 品种多样、姿态万千的虫鱼鸟兽。这些形状各异的树叶、草叶, 色彩纷呈的花瓣、花朵, 多样多姿的虫鱼鸟兽以及自然界各种景物的剪影, 都促进了蔚县人对造型艺术的思考, 大自然启迪了蔚县人的智慧, 孕育了蔚县的剪纸艺术。

2. 文化底蕴滋养了蔚县剪纸。

蔚县是古人类发展的摇篮。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造就了蔚州深邃的文化内涵。北方有句俗语:“天下十三省, 能不过蔚县人”。独特的人文环境造就了蔚州人钻研、勤奋、坚毅、深沉和血性、聪颖和善商的民风, 为蔚县剪纸的萌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更有种类繁多的民俗活动, 如打树花、踩高跷、跑旱船、舞狮子等, 使得蔚县剪纸深受多种艺术的滋养, 不断发展繁荣。

3. 刺绣是蔚县剪纸形成之源。

各种“花样”的问世, 启发了艺人的灵感, 把这些花样进行改进贴在窗户上, 蔚县窗花便开始绽放在北方庄堡各家各户的大窗户上了。

4. 蔚县剪纸的题材源于戏曲。

专家这样评述, “蔚县剪纸戏中来”。戏曲发展在蔚县源远流长, 戏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蔚县剪纸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窗花是戏曲演出的高度浓缩, 是对戏曲静中见动、形象传神的艺术再加工。

5. 单色剪纸是点彩剪纸的基础。

很早以前, 蔚县就出现了用剪刀剪的单色剪纸, 且至今仍未失传。悠久的历史, 积淀了蔚县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厚的生活土壤是蔚县剪纸艺术产生的源泉。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剪纸艺术是蔚县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她集中了中国民间艺术简朴、率真、热情的共性和敦厚、阳刚、朴拙的乡土个性。蔚县剪纸在发展中, 保持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能与时俱进, 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历史是根, 文化是魂, 根植于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荟萃的蔚州大地的剪纸艺术正处繁盛。挖掘这一艺术的巨大潜力, 让她去滋养我们的下一代, 创新中小学艺术课堂, 让剪纸艺术之花在蔚县常开不败,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愿望。因此, 挖掘蔚县厚重的文化底蕴, 传承蔚县剪纸艺术, 成了蔚县教育界的历史使命。以中小学教材的形式编写《蔚县剪纸》, 便具有了创新性;以课堂教学形式传授剪纸艺术, 便具有了实践性;以课程形式实施教学与其他任何宣传形式相比, 更具有普及性。

二、坚持创新原则, 突出教材特色

我们在编写《蔚县剪纸》时确立了既紧扣县域剪纸文化, 又突出特色教学的方针;经过反复论证, 我们确立了知识性、艺术性、科学性的教材编写原则。

1. 教材的知识性。

要编写《蔚县剪纸》教材, 就必须认真学习、收集大量素材, 走访剪纸艺人。在此基础上, 我们确立了教材的版块。

知识体系方面: (1) 蔚县剪纸概述; (2) 蔚县剪纸的历史沿革:剪纸起源, 初创阶段, 成熟阶段, 创新阶段, 鼎盛阶段, 美好愿景; (3) 蔚县剪纸的制作工艺:剪纸的分类, 制作流程, 艺术特色。通过这三个版块, 学生能够理解或掌握蔚县剪纸的历史沿革和剪纸工艺等知识。

教材结构方面:本教材共有十四课。每课有确定的教学目标, 图文并茂的正文, 相关知识的拓展, 课后作业练习。这些就是《蔚县剪纸》教材的结构特点。

2. 教材的艺术性。

本教材供全县三至八年级师生教学使用。年级跨度大, 学生年龄差异大, 这就增加了教材编写的难度, 教材必须具有艺术性, 还必须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教材的语言风格要做到通俗中蕴涵厚重, 平实中飞扬文采, 读之琅琅上口, 思之回味无穷, 才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有选择地实施教学。教材中还编写了人物介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典型事件、调查结论、卡通人物引领等有关资料, 使教材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剪纸是美术作品, 教材的版面设计要做到图文并茂、趣味浓厚、色彩鲜明、生动活泼, 构建《蔚县剪纸》浓郁的趣味性特色。

(1) 封面新颖含蓄。一幅戏剧人物脸谱, 体现教材内容;蔚县文物古迹南安寺塔, 象征地域特色;条幅中镶嵌着“蔚县剪纸”, 标示教材名称;背景是皮影戏表演, 寓含着蔚县剪纸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黄色和浅黄色相间的底色, 彰显着黄土地的厚重与大气。这些设计使教材封面充满着人文性和艺术性。

(2) 内容充实独特。彩印的版面, 内容丰富多彩, 妙趣横生。

(1) 戏曲脸谱剪纸。主要取材于戏曲中的角色形象, 分别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忠、良、奸、愚、美、好、恶、丑, 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如, 三英战吕布、韩天化、杨戬、雷横、杨延嗣等戏曲脸谱。

(2) 神话传说剪纸。主要是通过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反映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如《八仙过海》、《西游记》、《牛郎织女》、《刘海戏金蟾》等。

(3) 民风民俗剪纸。主要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 每幅作品都有一定的吉祥含义。如, 莲花和鱼组合寓意“连年有余”, 狮子和柿子组合寓意“事事如意”等。

(4) 新式剪纸。主要取材于新时代的各种人物、田园村庄、风景名胜、外国人物等。如, “北大风光”、“打树花”、“南安寺塔”、“毛泽东头像”等。

(3) 风格鲜明活泼。

教育实践与研究

(1) 喜气洋溢的主题。如, 表现庆典的、表现民俗节日的等等。

(2) 饱满充实的构图。为了构图丰满, 可以安排多种物象满足了农民喜欢“天庭饱满、地阔方圆”的布局形式。

(3) 生动活泼的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 根据人们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以及装饰需要加以高度概括和夸张变形, 给人以生动活泼感, 使作品的形象洋溢着难以言传的勃勃生气, 充分表现了对“鲜”、“活”、“美”的追求。

(4) 浓艳鲜亮的色彩。蔚县剪纸以阴刻为主, 追求色彩浓艳鲜亮是其韵味独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色彩对比上追求红火热闹、红绿相间, 色彩对比强烈, 冷暖色彩交替跳动, 造就了蔚县剪纸璀璨绚丽的鲜明风格。

(4) 封底生动形象。

以蔚县著名文物古迹玉皇阁为背景, 以牧童骑牛放牧归来为主要画面, 寓含着少年儿童爱好、传承蔚县文化的含义。

《蔚县剪纸》浓郁的艺术性, 使学生爱不释手, 赞叹不绝, 得到美的享受。

3. 教材的科学性。

科学地反映蔚县剪纸文化是《蔚县剪纸》的重要品质。在文字撰写与选图配图上, 反复请教剪纸艺人, 力求做到客观、全面、真实、准确、精当、艺术地反映出蔚县剪纸的底蕴和风貌。

在概念的界定方面, 反复推敲, 力求做到确切无误。例如:阴刻、阳刻、阴阳刻结合的概念界定, 我们根据《逻辑学》下定义的规则:内涵加最相邻的属概念等于定义。于是, 我们首次给这三个概念下了定义。

阳刻, 所谓阳刻就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 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的剪刻技法。

阴刻, 所谓阴刻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 保留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的剪刻技法。

阴阳刻结合, 阴阳刻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 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使之主次更加分明的剪刻技法。

再如, 对“戏剧”和“戏曲”的概念认真辨析, 准确运用, 提高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三、完善教材体系, 实施课堂教学

《蔚县剪纸》于2010年11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蔚县教育局正式将剪纸列入三~八年级县域校本课程。剪纸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将在蔚县得以传承与经扬。《蔚县剪纸》这一县域校本课程, 完善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 已于2010年11月实现了教材、课时、教师的“三落实”。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 将剪纸欣赏与技艺操作相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全县已率先挂牌成立了一批“剪纸特色学校”。《蔚县剪纸》进入县域校本课程, 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传承和开发 篇7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 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多年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一些教师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 没有走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一狭窄天地,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有了较大的弹性, 学校和教师可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 使得更多的地方美术资源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可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和管理, 在开发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 开发力度不够, 忽视了校外传统美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综合性不足, 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

2.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地方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 因办学条件与行政重视程度不够, 也存在城乡差别、校际之间的差别。美术作为地方性文化的主要继承载方式, 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国家教材虽然也编入了一些地方美术内容, 却是作为通用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出现的, 容量非常有限。由于教材缺乏多种版本供不同地区学生的多种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为不同地区间师生经验的差异、获得实物资料的难度不同和接触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同, 教学效果差异较大, 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可以对现行通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首要原则”后, 也必须“突出地方性原则”。然而, 有些乡土教材一味追随通用教材编写的内容体例, 这样发行乡土美术教材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无法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从中失去的将是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本身。

3.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 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为此, 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 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 贪大求全, 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 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 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造成渲宾夺主, “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双基”却被削减弱化, 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 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 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要有多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学科专家对课程的开发只能做出普遍性的假设, 最终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以及建构价值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的。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 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还是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 从实际需求出发, 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作为发掘对象, 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 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需求, 应贯彻“情境化”的原则, 让学生参与一些环节的工作,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生参与地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本体研究, 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互动, 这是促进其理解并融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综合探索”体现了教育的综合趋势, 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为提高学生的“软”艺术素质, 实现多学科渗透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 应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 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等进行交流和对话, 特别是各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地方传统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 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结合学校所在地域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 将地方传统资源引入课堂, 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 是对现行通用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的一种充实, 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当前, 导入地方乡土文化, 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这些资源既有中华主流文化的共性, 又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恰恰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彰显。

2. 开发并利用好教材, 诠释美术新课程教学内涵。

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是可以超越、选择、变更和补充的,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不是课程的全部。首先应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 创造性地利用国家教材, 是使用教材, 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 综合提高美术素养。国家教材的编排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学生的使用而编排的, 照顾的是全面。而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 关注学生自身特点,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点“因地施教”, 才能为各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桥梁。

在教材编写与选择上, 主张一标多本。地方教材选材要取舍得当, 开发的课程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适合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后现代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究竟哪些地域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必须经过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三层筛选, 把经筛选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交叉整合, 将课程资源转化成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课程资源, 使国家课程与地域性美术文化紧密联系, 增加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内容, 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这是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延续与补充。

3.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

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 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当代社会的高科技越多, 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乡土美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 调节并补偿了人们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开发利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离不开现代教育为它提供的平台, 学校与社会必然互相依存。社会上虽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 而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课程资源。地方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范例或教育资源, 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 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地域性美术课程体系, 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 存在着转化的问题, 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 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民间艺人, 寻找当地的艺术品, 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 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

(2) 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分析乡土艺术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分析其它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

(3) 教育资源转化论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对照本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以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与分析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对相关资源加以甄别与筛选, 确定重点, 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4)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综上所述, 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美术课程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传承本土艺术,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综合美术素养。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完成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 对构建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承和开发 篇8

2011年,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河南文化大省地位的肯定。政策引导之下, 近年来对中原民间艺术品类、审美特点、审美价值、继承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日益增多, 成果也比较丰厚。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 一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 拓展了教学思路, 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对保护、传承我省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地域文化内容丰厚, 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 融汇四方文化, 历史上先后有22个王朝建都或迁都于此。悠久的地域传统文化积淀造就了河南丰厚的美术文化资源, 主要包括以下6大类内容:绘画、木版年画类, 如朱仙镇木板年画、滑县木板年画、内黄农民画等;彩塑泥塑类, 如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等;刺绣绢艺类, 如开封汴绣、各地民间刺绣、滑县秦氏绢艺等;陶瓷类, 如禹州钧瓷、汝州汝瓷、洛阳唐三彩等;剪纸皮影类, 如豫西剪纸、桐柏皮影、罗山县皮影等;传统文化类, 如安阳殷墟甲骨文青铜器、渑池仰韶文化等。

这些地域文化多彩、厚重、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譬如朱仙镇木板年画构图饱满, 线条粗扩简炼, 造型古朴夸张, 色彩浑厚强烈, 极富于装饰效果, 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淮阳泥泥狗是原始图腾文化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其表现题材十分广泛, 造型虚幻、神秘, 有人头狗、九头鸟、人面鱼、猴头燕、晰蜴、蟾蜍、豆虫、蝎子等, 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它造型古朴浑厚, 形状奇特怪异, 似拙实巧, 墨底彩绘, 艳而不俗。除此以外其他剪纸、皮影、陶瓷等, 都具有概括、夸张、形象鲜明, 色彩艳丽等独特审美特点。作为创作自由、不受时空束缚的民间艺术, 其独立的造型体系, 独特的美学符号, 不仅向我们提供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内涵, 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独特视角, 更能对现代美术与设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的启迪。

二、高校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是地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的双赢之路

河南地域文化独特鲜明、博大精深, 然而在调查走访中发现, 在日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 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积极转型与市场成功接轨的传统文化资源, 也有“挣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夹缝中求生存的传统文化资源, 而许多民间艺术依然面临日渐萎缩和后继无人的状况。例如在开封朱仙镇, 沿着古运河的西岸有几家木版年画老店, 诸如“曹家老店”“天成老店”“万成老店”, 寥落的旗帜在运河边寥落的飘动着。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自唐宋以来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 这里曾经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这里曾经商铺林立年画作坊300余家, 这里盛产的木版年画曾经销量占到中国的百分之七十;然而斗转星移, 物是人非这里的一切都变成了曾经, 只是挂着老店里的木版年画依然色彩艳丽一如曾经。这些著名的老店作坊里门庭冷落, “买来贴的人不多了, 大多是用来收藏的”, 在万成老店作坊里一位师傅边拓印琴谱边和我们聊着, 他正在用传统的手工艺拓印赶制一批定制的古琴谱, “以前政府部门的人会定制年画, 现在政府的行政开支有限制了, 今年定制年画的份额少了许多。”我们在感慨如此精湛的手工艺、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此明艳浑厚的色彩时不仅为木版年画的出路担忧。关于钧瓷, 在禹州神垕的参观和学习中老师们也有很多感慨, 手拉风车式的窑在历史的记忆中吱吱作响, 在神垕随处可见用已经破损的烧瓷屉笼制作砌成的墙体, 当地人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废物利用,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是冬暖夏凉。纵观整个神垕, 虽然面积不大, 但从远处望去拔地而起的烟囱比比皆是, 可见当地的瓷业发展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但是较之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我们在器物的形态上还是稍显保守, 主要以观赏和摆件收藏为主, 日用品瓷器不多, 在很多商店的门口都可以看到巨大无比的瓷瓶, 这些瓷瓶体量重硕, 造型老旧, 在设计感和观赏性上明显不足。

再看我省高校, 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无特色、难创新这样的尴尬局面。因此, 笔者结合自己在高校任教多年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提出将地方文化创意性地融入美术课程,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 对民间艺术加以理论认识和技巧学习。这样的尝试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的美术教学资源, 从而构建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对保护、传承我省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学结合形式也为高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新思路,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这无疑是一条双赢之路。

三、高校美术课程中地域文化的开发思路和实践应用

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和应用地域文化资源,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梳理、技能技艺的传授及民间艺术元素的应用转化等三个方面, 以课题组成员所在院校为实验基地, 以课题组教师及其所带课程及学生为实验对象, 从公修美术鉴赏课程、陶艺雕塑工作室、设计应用等方向, 分别进行河南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的专题实验。

1. 地方美术资源的鉴赏课程

在全校公修课美术鉴赏课程中, 一方面教师利用自己调查所收集拍摄的图片资料, 整理成PPT课件, 开设“河南民间美术鉴赏”专版, 系统而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河南的民间美术, 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中原古老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或许有些同学的家乡正是某种民间艺术的发祥地, 这样会更有热爱家乡的强烈感受和深刻体会。课堂中, 不妨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熟悉的民间艺术, 生生相传的课堂, 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效果特别地好。另一方面, 我们将一些民间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讲座引进校园, 例如举办朱仙镇木板年画展览、钧瓷展览、将剪纸艺人请进课堂等,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观看之际, 自然能得到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

2. 工作室及专业化实践课程

在这个环节, 我们依托陶艺工作室, 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禹州神垕镇, 观察和了解钧瓷的传统制作工艺, 观看钧瓷世家的大师拉坯、上釉、开窑的过程, 感受钧瓷“窑变”华丽转身的无双之美。利用暑期, 派遣专职教师到民间艺术当地交流, 将钧瓷、泥泥狗、泥咕咕等传统技艺创作方法、步骤、技巧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带领学生在工作室用胶泥仿制泥泥狗, 感受泥泥狗古拙、荒诞、虚幻和神秘的图腾造型特点, 使用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着色, 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五色观”。淮阳泥泥狗的每种怪诞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 而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它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既包含有离奇的神话传说, 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统艺术的创造能力真可谓是高级的, 是当代美术与设计人员应该大胆借鉴的。

3. 融入民间美术资源元素的设计应用课程

地方民间文化中生动活泼、极具张力的艺术造型和美学语言艺术设计创作素材的最好来源, 对这些文化的学习, 不仅可以启发设计者的思维, 激发设计灵感, 而且可以使设计作品传承地方民族文化, 能提升民族创造力。在设计课程中, 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贯穿始终。在基础图案和装饰材料这样的课程中, 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如密度板雕刻、毛线编织、蜡染、个性T恤衫绘制等直接表现年画图案、剪纸图案、泥泥狗造型等。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课程中, 由于大多数传统艺术造型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一种原生态产物, 设计中不能被直接运用, 需要引导学生经过筛选、解析并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其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提炼、组成和变化, 使其成为广告设计的创意来源, 从而创作出地域特色分明又个性突出的作品。

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为主题, 贯穿全部美术教学, 不仅可以整合中原传统文化资源, 传承地域民族文化, 而且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南地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资源。这对于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 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 加速学生地方文化观念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造就具有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才,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河南地域文化内容丰厚, 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 高校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不仅可以整合中原传统文化资源, 传承地域民族文化, 而且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南地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资源, 是地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课程资源,传承,开发

参考文献

[1]辛琳琳.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 2010.1.

上一篇:公共信息服务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