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建设

2024-09-03

开发和建设(精选12篇)

开发和建设 篇1

一提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眼界。很多农村教师就说没有课程资源, 城市薄弱学校也说自己没有课程资源。那么农村是否真的没有课程资源呢?有了课程资源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吗?真正的语文课程资源究竟是什么?该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上好语文课?

从功能角度看,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决定着语文课程资源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地点、媒介、设备、环境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素材性资源则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从呈现形式看, 有物化形式的、静态性的语文课程资源 (如教材、相关文本资料、各种教学设备等) , 和以生命为载体的精神性的、动态性的语文课程资源 (如教师教学时的灵感、教学机智, 学生的学习感受、情绪变动、突发事件等) 。这种精神性的、动态性资源是师生心智活动的产物, 生动鲜活而又充满灵性。

按照空间分布不同, 可分为课内语文课程资源和课外语文课程资源。课内资源是我们最熟悉、最直接、感受最深的部分, 但却最容易被忽视。

作为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建设意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但是在实施中, 正如前面提到的, 那些我们最熟悉最直接的资源, 却最容易被忽略。我们该如何立足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扎扎实实地开发和利用好我们课堂自身的课程资源呢?

一、善于挖掘、利用好教材资源, 打好学习的基础

教材一直是我国语文课堂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教材的科学性、审美性, 是学生成长的精美食粮。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主阵地, 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 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借助教材有所感悟和思考, 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态度和习惯。因此, 把握好教材, 就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案例:一位教师这样设定《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 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另一位教师这样分析教材:本文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 叙述了鸟儿按照约定来为大树唱歌, 但大树被人类砍伐, 并制成了火柴, 鸟儿最终悲伤地离去。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棵大树的悲惨命运, 通过鸟儿为失去了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的画面, 提醒人们:没有了树, 鸟儿将怎样生活?警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刻不容缓。

一些教师把重点放在环保意识上, 学生认为砍树有罪, 但是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树都不能砍。教材也并没有说不能砍树, 也没有表现小鸟的悲惨命运。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尊重教材, 辩证思考!一位教师认为:课文主要是讲友情和守信, 多元解读影响基本解读, 不如扎扎实实地抓一两个训练点, 所以只讲友情, 不谈其他。这样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不管如何,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仍然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是阅读的灵魂。教师可以在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课文里的树和小鸟是好朋友, 树被砍伐下来, 制成了火柴, 小鸟再也见不到大树了, 不免有些遗憾。但是, 不见得就一定悲伤。“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儿,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小鸟也许有些难过, 有些遗憾, 但也可能是对朋友做出了奉献的赞赏, 是自己实践了诺言的轻松, 或者是见到了老朋友的欣慰, 还可以是对以后唱歌给谁听的迷茫。以友谊和诚信为核心, 放飞思维, 就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教师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呢?

在开发语文教材资源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课标和教材不是封了顶的“框框”, 而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跑道。我们强调在教学中要首先把握教材的主流价值观, 并不否认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 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

案例:先“整体感知”, 进行单元导读,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了解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和课文的表达方式。同时, 抓住学生欲望被激活的契机, 将他们引向课外, 去收集与本单元专题相关的资料, 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如引导学生收集其他的介绍风景的优美诗文。在分课或分块的学习中, 帮助学生“感受、体验、运用”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 我根据课文特点, 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式, 在感悟语言形象、渗透人文精神、进行情感熏陶的同时, 使学生逐步掌握读书方法, 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

课堂上除了知识资源的开发, 更要重视以教材为凭借的创新经验资源的开发, 也就是开发多样化的教材资源载体形式。可以让学生尝试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 延伸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模仿创作、表演作品、改编课文, 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 唤醒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因此, 在学完整个单元后, 老师又及时地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交流, 组织学生在交流、介绍课内学习收获的基础上, 开展课外阅读, 交流阅读感受, 组织导游招聘会, 或为某个景点写解说词, 或评比最佳导游员等……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内需, 形成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在“整体感知———感受体验运用———整合感悟”这一教学流程中, 学生从目标出发, 到资源收集, 再到资源交流, 最后利用资源再创造。资源由静入动, 逐步生成,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态性、鲜活性, 让与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源得到有机的整合与有效的利用, 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发现、把握住课堂生成的资源, 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 而且也是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资源。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任何学习要提高它的效能, 都必须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经验的建构, 所以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 存在着由教师组织和学生经验构成的“课程重构”, 这就是实际进行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 确立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质量, 这本身就意味着对课程的再创造, 它的主导者就是教师。

案例:十几位教师正在听课, 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撞门而入, 径直入座。全班同学神色凝重, 以为教师肯定要狠狠批评他了。但是, 教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 也不做即时处理。当读到其中一句时就“诗”取材:“为什么用‘小扣’而不用‘猛推’呢?”学生议论一番, 认识到那是诗人懂得敲门应当是轻轻的, 猛推猛敲是不文明的行为。老师追问:“为什么在久不开的情况下还是‘小扣’呢?”学生说:“如果主人不在, 就更不应该猛推而入了, 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诗人知书达理, 有教养、有学问, 才能这样做。”这时老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猛推’还是‘小扣’?”这位学生脸红了, 难为情地点了点头。大家都友善地笑了。 (《游园不值》)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善于发现利用身边常见的东西, 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学生常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 从而使课堂交流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产生出许多突发性的“即时因素”。如果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 无视这些“即时因素”, 教学就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 使课堂教学形态趋向机械、沉闷和程序化。有专家说, 教学方案更“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 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教师必须根据阅读交流中的不确定因素, 随时调整, 就像接住抛来的球, 或回应, 或再击, 组织、参与、引导, 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体验、感受、态度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

三、建设新的课程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根据我们在实施教学中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的教师利用课程资源;优秀的教师发掘课程资源;最好的教师建设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些是原来存在的, 有些是动态生成的, 有些时候需要创设, 使课程资源人无我有, 无中生有, 才能更大程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班”后回校, 感受到孩子们一双双热切盼望的目光, 回忆起孩子们一封封情感真挚的信, 看着我精心收集的银杏叶和雨花石, 那种师生之间美好而温暖的情感, 让我改变了赶进度的想法, 决定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外出学习的感受。于是, 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开始了。

“小记者们”纷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我提问。在回答“小记者”的问题时, 对一些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资源的话题, 则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如“小记者”问:“我们的信您收到了吗?有什么感受?”我在征得写信人的同意后, 有选择地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孩子们的信。一时间, 孩子们和我都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谊里, 有的孩子甚至流下了热泪。当我问孩子们为何他们的信件让我们如此感动时, 他们纷纷意识到, 这是因为他们有了真实的感受, 才写出了佳作。原来在课堂上需要费尽口舌的目标, 就这样自然达成了。在当天的日记里, 孩子们写道:“我以前从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 今天真高兴!”

教师将自身的经历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其教学活动, 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看似不经意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达到了本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教师不仅发现了自身的资源, 而且巧妙地参与教学资源师生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有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师生之间爱的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态度无不成了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有效的。

案例:上课铃响了, 于老师还没到教室, 同学们都望着门口。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 老师还没来, 一些同学开始坐不住了, 伸长脖子, 东张西望。有些同学焦急地议论起来:怎么了?于老师从不迟到的呀!有些同学干脆站起来趴在窗口上往外望, 有些同学建议班干部去找老师, 或向校长汇报……

5分钟后, 于老师出现在门口:“同学们, 等急了吧?”同学们哄然大叫:“急死我们了。”老师说:“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着急的, 你们把刚才等我的情景、心情、感受写一篇作文, 好吗?”

学生十分兴奋, 许多同学写出了非常精彩的作文。

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现有状态是缺乏资源、缺乏兴趣和灵感。教师“迟到”这一出乎学生意料的行为, 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和思维的火花。学生对作文的审美疲劳立刻消失了, 对习作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更高的层次。这一资源本来并不存在, 是教师的智慧创造了它, 建设了它。

假如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出现瓶颈或高原区的时候, 都能够创新教法、建设新的资源, 就可能使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发和建设 篇2

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振中

党中央在十八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全过程。以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关乎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榆林以典型的资源开发迎来了千载难遇的黄金发展机遇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榆林的发展喜忧并存不容乐观。

一、榆林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榆林人以一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在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自然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生态建设基本方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生态建设工程。

林草覆盖率:全市从建国前的1.8% 达到目前的30.8%。

林草郁被度: 郁被度0.7以上的林草面积已达1500万亩。

造林保存面积:从建国前的6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008万亩;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面积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

固定沙地:占到沙化土地总面积81.2%,流动沙地只占沙化土地的5.7%。

流沙治理: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余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150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恢复和改良草场2295万亩,沙区初步治理度达到69.1%。沙丘年移动速度:从5~7米降到1.68米以下,沙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比50年代减少了76%。

沙尘暴出现天数:每年沙尘天气由上世纪60~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10天左右。每年浮沉扬沙天气由66天减少至24天,林网地的风速降低28.8~49.4%。

新增农田:通过引水拉沙、垫土改良、围堰造地等措施,在沙漠腹地,累计新增农田160万亩。

榆林人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将数百年来被破坏的地表植被提高了20多倍。初步形成北部“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粮农促牧”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南部达到“退耕还林(草)-粮食增产-牧业增值-水保增效”农林牧水协调运行发展的“镶嵌式”生态经济模式,为榆林生态环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榆林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酷现状

近年来,我市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而生态环境建设因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破坏十分严重。全市煤炭采空区500余平方公里,已形成塌陷区118平方公里。大面积的塌陷,致3331户、13426人受灾,5158间房屋和12.6万亩水地、旱地、林草地损毁。采油区的河水污染超标7倍,导致河水污染不断加剧;长年得不到改善;地表裂隙、山体崩塌、马路开缝、乔木枯死屡见不鲜。

榆林市全境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已成为严酷的现实。全市湖泊由开采之前的869个减为70个。榆阳沙河下降2.62米、神木尔林兔镇庙壕下降0.97米、靖边梁镇柳桂湾下降5.32米。分布于北部县的大部分海子水面缩减或干涸,闻名遐迩的红碱淖水面下降约2米,天然湿地严重萎缩。

河水的污染比断流更令人瞩目惊心。最新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无定河、榆溪河50%的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全年水质评价均为Ⅳ~Ⅴ类水质。能源开发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也在逐年递增。2011年排放废气25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排放废水5000多万吨,同比增长11%,排放废物1500多万吨,使矿区垃圾、尘埃、氮氧化物、悬浮微粒、二氧化硫含量快速上升。

更让榆林人困扰的是,紧傍榆林城区十余公里的范围,也被国家和地方批准为大型煤炭开采区,煤炭开挖正在疯狂地破坏着榆林城区周围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同时无情地呑噬着榆林人民半个多世纪苦心经营起来的脆弱植被。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的政策缺失

我们需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如果资源开发所诱发的地表塌裂、水位下降、山体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壤、水源、大气污染的生态危机和许多隐患无法解决,那么以开发资源所换取的这种经济发展将从根本上失去意义。

1、暴利引发资源无限制开采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全球6家500强企业、20余家央企和省国企、百余家地方企业,在榆林当地注册以煤炭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各类公司,基本处于毫无限制地开发地下资源的状态。目前榆林年产3亿吨原煤的概念,就是每小时约3.4万吨,每天80余万吨原煤昼夜不停运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地区。

2、生态补偿费严重不足

陕北能源开发会议每年都定期召开,而陕北生态治理、生态补偿会议却从未召开。资源开发加快地方利益的转移,生态损失与生态补偿费悬殊巨大。每开采一吨原煤和原油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失是58元和260元。在单位经济成本核算中,当地老百姓得到的生态补偿费不足投资商所获利润的1%,大概不到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体在生态建设中累计投资总额的5‰。

3、资源税征缴标准远不到位

国家规定资源税征收标准为煤炭0.3~5元/吨、石油8~30元/吨、天然气2~15元/千立方米,我市执行的标准是煤炭3.2元/吨、石油28元/吨、天然气12元/千立方米。近3年来,全市征缴的资源税是12.3~15亿元,而榆林市每年的生态灾害代价在160亿元以上。征缴的资源税是生态代价的10%左右。全市每年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代价超过了同期地方财政收入。

4、谁开发谁治理政策远未落实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引发、谁治理”是国家制定的刚性政策。但是“谁破坏、谁恢复”,破坏的程度很难鉴定。资源开发引发的破坏现象是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资源开采要引发大面积塌陷,涉及大批移民搬迁和社会问题,远远超出了开发者的治理能力,“谁引发、谁治理”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5、生态建设滞后于资源开发

在榆林市的跨越式发展中,虽然没有带血的GDP的特征,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平衡不科学的发展状态中,20多年来的能源开发在生态建设上欠下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债务。资源开发绝对具有“吃祖宗饭,断后代根”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资源开发给我们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灾难,就理应控制资源开发速度。

四、对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的榆林,应该在同类资源型市建设中创建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互为依托的模式。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地方立法。

借鉴国内外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立法经验,探讨进行地方立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

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赔偿金制度,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开发引起环境破坏的问题。加快推进煤矿采空塌陷区的进度和治理力度。

2、建立生态价值化核算体系。

建立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量化体系。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控对策。在榆林境内,无论任何企业,必须将生态建设纳入开发资源的基础成本,决不能够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当作“两难选择”,而敷衍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基础投资。

3、举行不定期的公众听证会。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建立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公告制度。这些做法理应得到政府和任何一家在榆林境内开发资源的企业、公司的认可。

4、树立大生态科学评价系统

榆林务必用生态市建设和保护的刚性目标束缚超速开发资源的行为,用蓝天碧水的环境治理衡量资源开发的生态灾难。应用生态经济学和生态产业原理,把生态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真正贯彻落实“三个转化”基本目标,走集约科学发展之路

5、强制性推广煤炭填充技术

填充开采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采煤技术,不仅使煤炭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而且彻底改变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测算在榆林推广这种技术,每吨煤炭增加80-180元的开采成本。依靠资源开发连续10年在陕西省经济增长第一位的榆林,应该义无反顾地率先推广这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因煤炭开挖引起的地表塌陷以及一系列生态灾难。

开发和建设 篇3

关键词:三线建设;国防战略部署;经济开发;意义;启示

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中苏两党关系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带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美国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阵阵袭来的战争阴云,暴露了我国近代和现代以来国防、工业、交通基本设施都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的缺点,国家领导人产生了要抢在大规模战争发生之前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想法。这样,从1964-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开始了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能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走出来,是同我国建设的各种防空掩体能大大锐减敌人核攻击的威力,中国已做好充分的反侵略战争的各种物质和思想准备,使来犯之敌有所顾忌有关的。”

1.客观上讲。三线建设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对今后我国的国防战略部署和经济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1,1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大大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武器装备生产主要依靠一、二线的状况”,“改变了国家工业过于集中、东西部工业布局不合理、整体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状况。”三线建设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于全国土地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面积占60%的西南、西北地区总共仅有极少数工矿企业。而且绝大部分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设备破烂的小型轻工厂和修配厂,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连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都很薄弱。但到1975年,我国“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等,均已超过一、二线地区的水平。在“三线”地区,我国先后“建起了常规兵器、电子、战略核武器以及航空、航天和船舶等30余个工业及科研基地,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工业系统”,部署、新建的大中型项目,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肥、森林、建材、纺织、轻工业、铁道工程、交通工程、民航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商业、邮电、广播、教育事业等。这大大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生存能力、生产能力及战略后勤保障能力和国防实力。

1.2三线建设加快了内地工业的发展

“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同程度改变这些地区落后面貌。”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评称:“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这种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据统计,三线建设期间,我国西南和西北扩建、续建和新建了300余项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交通邮电项目近2000个,形成以重大产业为中心的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和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同时,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川黔、贵昆、成昆、襄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形成西南地区新的交通骨干网络,有效改变交通闭塞的状况。而工业交通的发展,又促进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以工矿企业为主的中心城镇,一些偏僻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受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落后面貌。

1.3三线建设客观上为西部地区新一轮的开发准备了一定条件

仅经过10几年的建设,发展起了能源交通、国防科技、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国防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优秀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聚集,新的工业中心和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陆续出现。其中攀枝花、六盘水、十堰和金昌等,成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四川的重庆、成都、德阳、绵阳、自贡、宜宾、贵阳、遵义等,则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航空、轻纺、电力动力设备城市,其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三线”地区,以兰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和昆明等为中心城市,形成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在这里,“汇聚了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的精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

2.由于客观上存在的备战需要。三线建设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也遗留下许多问题

2.1战备形势紧迫、建设正急正快

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毛泽东指出,战争会早打、大打,因此国防工业建设要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各级“三线”建设指挥部都把抢时间、争速度放到了突出地位。一些建设项目采取“三边”原则,即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没有搞好总体设计就全面施工:片面追求速度,忽视施工质量;辅助和配套设施没有建成就凑合投产。不仅造成了许多返工浪费,而且把一些工厂建在断裂层、滑坡带、山洪口或缺水区,遗留了一些以后不好解决的工程建设问题。

2.2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三线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当时丧失了人、财、物、产、供、销的自主权,既无动力,又无压力,也没有活力。结果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惊人。

2.3积累率过高,投资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农、轻、重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三线建设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重工业、国防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占74%;农业只占14%;轻工业仅占4.4%,结构显然不利于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其次是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直接原因是由于三线建设形成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积累率过高,抑制了消费,人民生活受到了影响。“三五”、“四五”时期,职工工资事实上处于冻结状态。这一时期,全国消费水平是1949年以来增长最慢的。

2.4“山、散、洞”的方针制约后续发展,影响开发效益

出于国防考量,毛泽东提出“大分散,小集中”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意见,中央进而确定“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这些工厂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布局被讥讽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工厂所处地区通常信息闭塞,联系十分不便,很多现代化程度高的尖端技术,深山里的条件显然不适合其发展。由于远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布点过于分散,并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开发,所以这些镶嵌在西部大地上的一个个现代工业基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受到限制。有时山区内爆发山洪等自然灾害,企业也往往损失惨重。冬季大雪封山后,工人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时人用“洞中方数月,世上已千年”来形容这些工厂的闭塞与环境的恶劣艰苦。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无法跟上世界潮流,显得过时落伍。也因此,许多的厂矿单位里医院、商店、学校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

2.5忽视沿海老基地的发展,影响整体国力的增长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篇4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打造地方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远景规划, 首先, 整合省内、市内的体育旅游资源, 将奇山异水等自然资源与民俗体育、体育场馆、训练基地、体育赛事等体育资源有效结合, 按健身娱乐、体

其次, 合理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完善体育旅游公共配套设施, 加强重点旅游区道路、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意识, 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此外, 还应制定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促销宣传策略, 利用移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 生动形象地向大众进行大力宣传, 形成地方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 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整体均衡发展。

3.营造良好的体育旅游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我国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将不断增强, 外出参加体育休闲旅游的次数和人数也将增加, 展现出少有的体育旅游热情, 开展更多体育旅游项目, 为体育旅游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省市区应充分借助这股“奥运东风”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开发, 要不断健全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发展政策, 改善旅游投资环境, 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体育旅游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和服务规范,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境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 投资体育旅游产业。引导社会对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视, 宣传体育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潜力。同时国家应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专项资金, 带动体育旅游行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促进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索奇山:我国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20-22

[2]田祖国:假日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11) :121-124

[3]李风燕:也谈“假日经济”[J].北方经贸, 2005, (6) :104-105

[4]王乔君:论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因素[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6) :34-35

[5]程立: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前景[J].贵州体育科技, 2006, (6) :9-13

[6]向家俊: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潜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经济, 2007 (8) :249-250

[7]崔瑞华: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 2007 (2) :9-11

[8]陈宝珠:我国体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 :30-32

[9]王东杰: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8) :269-270

石冬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什么是乡村旅游?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在乡村举行的活动, 并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有关专家、学者在乡村旅游的内涵方面的看法是: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并以此提高其品位和丰富性;农民应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应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 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体验民俗的愿望。

二、加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乡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提高乡村人民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不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广大乡村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环境。乡村人民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保护生态系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大大提高。而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好了, 其生活质量也会随着提高。

2. 有利于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提高农民收入

旅游业本身就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 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 4个, 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 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 因而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人多地少, 劳动力过剩, 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同时农民能够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而直接获利。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2 1.5%, 农民获得了旅游收入份额的11.6%。

3. 有利于我国旅游资源的更加丰富, 缓解旅游压力

很多游客, 在目前旅游意识还滞后的背景下, 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 尤其是在节假日、“黄金周”, 景点是“人满为患”, 因此导致了出来旅游不是“看景”, 倒是“看人”的情形, 有的想照个风景照留影都比较困难。如苏州在旅游高峰时, 每日游客已逾25万多人次, 一些名园如拙政园、留园、西园等游人摩肩接踵, 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然而应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发展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堪为是良方妙策。因为乡村同样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 同时乡村地域广大, 景点分布也不拥挤, 旅游活动空间也大,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条件, 因此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 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疏散热门景点的压力。如苏州三山岛的“农家乐”, 浙江富阳的“农家乐”, 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就为这些地区城市的旅游缓解了压力。

三、我国开发和建设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旅游产品单一

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 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开发的大系统中, 从而进行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 而是直接将开发项目交给经营者, 由经营者来自主投资与开发, 从而导致有的地方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结果导致资源开发形式的单一性, 特色不强, 地域分布广, 因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2. 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 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 有许多乡村旅游项目是由村民自我管理。这些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 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等等一些因素, 再加上更多的经营者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 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 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从而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3. 乡村旅游目的地环境卫生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开发乡村旅游的地点多处于城郊和农村, 因此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 但农民们的思想意识比较浓厚, 一般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为建度假村而随意破坏生态, 导致污水横流、蚊虫肆虐的现象随处可见, 使旅游者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 因而多数观光地都存在卫生状况差的问题, 导致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教授彭兆荣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要让当地人认识到, 贫瘠的土地、污染的河流、贫寒的生活、肮脏的环境、鸟兽罕至的农村是不会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只有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农村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们的村寨才能成为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

4.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设备较简陋

一些乡村的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 主要是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都成了体验乡村旅游的阻碍因素。例如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 游客在碰到了委屈之后不方便投诉, 偶尔有个突发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 停车场、路识路牌模糊等等一些因素。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厕所、牲畜饲养圈, 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个, 就是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游客, 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

四、开发和建设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1.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 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的模式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晚, 各地发展不平衡, 因此政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同时乡村旅游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规划必须先行。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 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 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 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的规划设计。同时, 政府、企业、农民等主体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要结成一定的利益关系, 其中经济利益是其追求的共同目标。笔者认为, 可以借鉴近年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出现的诸如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促进企业与农民的分配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与农民在产权上构成更紧密的利益关系。例如江阴的华西村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当时华西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率先发展村办企业, 同时两个文明一起抓,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江苏第一个千万元村, 1988年成为江阴市第一个亿元村, 现在华西已有资产21个亿, 成为中国首富村, 被称为中国农村希望所在。

2. 培养管理人才, 提高乡村旅游的建设和经营水平

在目前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到乡村进行乡村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情况下, 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民从传统的农业产业转向旅游业, 跨度很大, 因而需要加以引导和培训。只有通过培训, 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 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 强化服务意识, 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 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通过培训, 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 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 进而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简言之, 就是要通过培训, 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 进而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

3. 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规模化经营

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 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 首先从吃来说, 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 如在发展太湖的水上游时, 不妨可以发展一下太湖的船菜, 让游客在游览太湖时, 可以品尝到各式的船菜。同时凡是入口的食物, 都要讲究一个卫生问题;其次从住来说, 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 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 并解决洗澡等问题, 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 如“四合院”、“林间草房”等。同时也可以在一些村民家中开设一些旅馆, 让游客能够吃住都在村民家中。最后从行来说, 城里人下乡, 怎么到达, 干线公路通达性要保证, 农村、农庄、林场等原有的泥路要修缮, 不能雨天无法下脚。游客步行道不宜直、宽, 既省投资, 又符合景观、文化、生态, 仅建路就很有讲究。另外, 停车场、指路牌、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污水垃圾处理、化粪池、用的能源等都要完善建设。因此, 交通部门在乡村旅游建设中, 要投资兴建、改建一些农村公路, 改造一些需要的桥梁, 才能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参考文献

[1]李永文王培雷孙本超: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焦作大学学报, 2004 (1) 19-22

[2]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 2004 (06)

开发和建设 篇5

根据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仑委发〔2018〕8号)精神,设立开发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合署办公。我局自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机构整合、人员融合、工作磨合,围绕各项工作目标,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工作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促进工业经济、信息产业、节能降耗、服务业促进等各方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各项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经济。1-10月,区本级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10.1亿元,同比增长0.9%;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99.84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限上工业投资204.9亿元,同比下降0.2%;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6.5亿元,同比增长7.4%。

2.能源管理。前三季度,区本级万元gdp能耗(扣除海越)同比下降1.2%,较半年度有明显改善。1-10月,区全社会用电量(含台塑)累计77.3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86%,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68.9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86%。

3.服务业发展。前三季度,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31.12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1.8%;1-10月,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67.6亿元,同比增长8.6%;1-10月,实现限上商品销售额4170.1亿元,同比增长1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

二、20工作总结

(一)稳生产、强服务、促转型,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1.强化走访、把握节点,确保生产稳定。

一是力促“开门红”。春节前后,我局组织电厂和相关领导赴省电力公司争取用电指标,及时化解春节期间、春节后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供需矛盾;做好企业复工计划的对账工作,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做好对各街道(镇)挖潜任务分解,并纳入季度考核,强化过程管理和结果监督。二是认真开展重点企业走访。区领导、部门、街道(镇)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对全区年销售亿元以上、共计200家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收集梳理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逐步加以解决。三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每月跟踪监测产值前50强企业经营状况,增强经济运行监测的敏感性和服务介入的针对性。抓好潜力挖掘和增量促进工作,做好新增纳库企业的排查和辅导,促进应统尽统。

2.精准服务,全面帮扶,做企业的“贴心人”。

一是健全服务机制。落实省、市“践行三严三实、精准服务企业”活动,全区规上企业建立服务责任人工作制度,协调、流转市87188718平台反映的企业困难与问题,进一步密切企业联系,全力推动经济稳走向好。贯彻落实区级产业政策项目,按照程序组织企业申报技术改造、管理提升等专项,全区170多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300多万元。二是精心组展、招展。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周”、第十一届中国模博会、第十九届国际服装节、义乌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武汉周”等,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大对本地优质工业产品市场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政府(国有)投资项目。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区内企业家与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经营管理培训,全年组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中小微企业管理领军人才研修班”等各类培训10余期, 600多名企业相关人员参加。

3. 明确导向,加强培育,鼓励企业上规模、强“智造”。

一是做好分类引导。做好高成长企业、省、市“三名”企业、上亿企业、亿元以下苗子企业、“小升规”企业的分类培育。全年预计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超过10家,近210家小微企业纳入监测平台,全年预计“小升规”企业超过35家。二是鼓励发展智能制造。海迈克自动化科技列入市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服务公司;华朔模具与双马机械成功获评省第二十二批企业技术中心;海天塑机年产200台天锐系列-ve230系列注塑机、海天精工高档数控机床及核心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等共计获得市级、国家级专项资金1300万元。三是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区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小港装备产业基地分别申报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和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基地。

(二)促技改、治落后、降能耗,能源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1.重监测、强监管,全力控制综合能耗总量。

一是继续做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调整重点用能单位的数量,加强监管、及时预警,督促企业查找原因。二是严控新批高能耗项目,做好增量控制。1~10月份,共完成30个工业固定资产项目能评审查,新增能耗3.31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31吨标煤,远低于区“十二五”末单位gdp能耗控制目标值0.82吨标煤的水平。三是推进清洁生产,落实节能项目。狠抓节能技改,推广应用重大节能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节能改造。新摸排节能、节水项目124个,清洁生产实施企业21家。到10月底实际完成项目69项,投资2.3亿元,审核节能量年可节能4.8万吨标煤。完成2018年循环经济、节能补助政策的调整。

2.重发展、强服务,积极推进循环化改造的能源替代。

一是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积极推进补链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平台建设,构建和完善循环产业链。宝新不锈钢焦炉煤气利用改造等15个项目已完工,18个园区循环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15个项目投产后年可节约标煤7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5万吨,削减氮氧化物3.7万吨。二是推动十大循环经济项目。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已投入运行;大岙填埋场沼气提纯项目已于6月份向工业生产和居民燃气供气;逸盛石化催化剂回收系统改造工程已完工;宁钢冶金渣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染整废水回用处理扩建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推进4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完成腾龙精线6mw光伏项目的并网发电,推进炎洲公司、泰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意向的实质性进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联合联合批复。

3.重挖潜、强整治,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和淘汰落后。

一是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以街道为主的“低、小、散”整治行动,各部门配合整治行动。完成大碶马鞍山工业小区和春晓沿海中线等重点片区整治,关停和取缔腾凯水泥砖厂等6家小企业、小作坊,争取市“低、小、散”整治资金100万元。二是重点行业。继续对铸造行业和砖瓦窑实施整治,实施差别电价倒逼企业升级。今年以来已关停白峰铸造厂等2家小铸造企业,3家砖瓦窑企业。组织铸造企业申报行业准入。三是重点设备。重点开展落后电机升级改造、铝壳无磁轭中频电炉淘汰和禁燃区外分散小锅炉的淘汰工作。目前已有15家企业开展改造工作,平均节电50%;另有14家铸造企业共完成35台铝壳无磁轭中频电炉淘汰,7家企业完成15台分散小锅炉的淘汰或改造。

(三)强基础、促融合、重“智”造,智慧城市和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1.实际践行信息惠民理念。

一是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2018年继续大力推进光纤到户、无线城区、数字地理等项目建设,为实现应用接入提供基础支撑服务。完成无线城区二期项目建设,在公交车、医院等建设wlan热点。目前宽带和移动信号网络已覆盖全区,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60g,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全面完成。教育、卫生、城管均已建成行业统一数据中心,区中心机房为全区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空间服务,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也在扎实推进。二是凸显“惠民”导向。智能公交、绿波带、数字医院、智慧环保、智慧社区、智慧校区、数字图书馆、中心城区wifi等信息化项目持续推进,“互联网+”普遍应用于电力、电信、自来水、燃气等服务行业网上缴费、医疗机构网上挂号以及其他各个生活领域,给百姓带来极大便利。重视信息安全,完成2018年全区网络信息安全大检查,信息安全各项工作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

2.全力打造两化融合发展模式。

一是送服务。成立企业cio联盟,精心策划开展“走进宁钢”、信息化沙龙等活动,在装备制造、石化、纺织服装、文具模具等行业建立一批样板企业,强化典型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召开信息化技术和产品推广会、“上门走企业”,为企业开展信息化诊断、咨询、规划等专业服务,全年开展信息化培训、现场推广、咨询诊断等服务1000余人次。2018年,全区企业信息化投资超20亿元,约50%的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及格线,是各县(市)区中及格率最高的区域。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占比达到43%,在全市遥遥领先。省经信委发布我区两化融合指数69.4,信息化指数为1.087,均为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二是送政策。政策上进一步向两化融合专项倾斜,对软件投入30万元以上的按照软件投入额的30%给予50万元以内的奖励。

3.重点做强一批智慧产业。

全力打造全省首个由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产品质检中心等创新平台。智能装备研发园已集聚智能装备研发、生产企业40余家,达到近4000台整机、9万台(套)关键零部件的智能装备生产能力。数字科技园重点集聚和发展了一批文化和信息软件产业。全区已形成注塑机、保险箱、空调变频、伺服电机、电梯光幕、数控机床等嵌入式工业软件的全国领军企业和产业基地。全年软件收入达12亿元以上。港口物流信息化、大宗商品贸易电商、汽车电子及大工业信息化节能等新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四)搭平台、抓产业、跟项目,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

1.加强要素支撑,积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科学调整对街道(乡镇)的考核指标设置,加强服务业政策扶持,修改出台楼宇经济政策,制订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加强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功能性平台的引导、激励。科学谋划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重大项目跟踪促进机制,实行项目进度月度跟踪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功能性项目动态招商进展,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截止10月底,47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19.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3.5%。

2.发挥重点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

一是聚合提升现代商贸业。充分发挥产业及政策优势,加快大宗商品和进出口商品的集散。2018年区限上商品销售总额预计超过5000亿元,稳居全市第一。加强传统商贸业的发展,利用重点商业区块的带动作用,以购物节为载体,以“互联网+购物”为手段,加快城市商贸业发展。2018年购物节实现销售总额约3.5亿元。二是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不断创新物流发展模式,百富物流无车承运人模式逐渐推广,成为行业创新发展模范;聚卡联盟为物流企业集中采购原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效益可观;港冷链物流中心以冷链带贸易方式初显成效;铃与物流成为全区首家获区长质量奖的物流企业。三是不断培育其他服务业行业。今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广告、软件信息等营利性服务业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24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增长的第二大动力。

3.发挥功能性平台作用,着力夯实服务业成长基础。

一是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充分发挥富邦、银泰两大商业综合体及曼哈顿商业广场的集聚效应,大力促进居民生活消费、月光经济、进口商品展示展销等发展;充分发挥核心商务区商务楼宇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预计今年城区高端商务基地将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税收突破8000万元。二是拓展物流园区功能。继续打造、升级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目前区内共有监管仓库8家,中小企业组货平台2家,输非采购配送中心1家,冷链物流中心1家;入驻市场采购备案单位341家。兴港冷链正式获批为全市首家冷链海关监管仓,太古冷链海关监管仓正在申报之中,区港联动初步实现。三是加快滨江市场交易区人气形成。截止9月底,华生国际家居广场进驻企业253家,营业额1.15亿元。滨江汽车城4家4s店已营业,营业额超过2亿元。四是继续发挥新兴服务业集聚区的作用。数字科技园着力建设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85家,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税收近1000万元。科技创业园非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中心初具规模。

(五)抓学习,强制度,重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安排、积极抓好学习教育、查摆问题、集中研讨、整改落实等工作的.落实,有力促进全局干部员工改进作风、强化党章党纪党风观念。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签订廉政责任状、个别约谈、廉政警示教育、廉政知识专题学习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党风廉政教育,落实“一岗双责”;加强纪检组执纪监督力度,对重要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三是完善局内部建设。加快局公文处理系统、考核系统、外网的推广使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制订并实施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机关党总支学习计划等,机关内部运转迅速进入正常轨道。

2.其他综合性业务有序开展。

一是规范审批服务,加快理清与发改局的审批职能划分,完善制定相应的审批指南。通过项目在线申报预审等方式加快审批速度。严格审核项目建设内容,整理国家行业准入和行业规范要求,防止产能规模不符合要求项目进入。今年共受理完成85个项目的备案与核准审批。二是扎实开展“山海协作”、旧厂区改造等工作。落实4个百村结对帮扶项目及扶持资金40万元,3个山海协作项目及帮扶资金30万元。扎实推进“三改一拆”,牵头负责工业旧厂区改造和无违建工业园区创建,1-10月完成旧厂区改造项目9个,面积8.5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的142.5%。

三、工作思路

20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既有积极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从积极因素看,主要是“装备制造基础坚实、新兴产业培育逐步发力、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企业梯队支撑有力”。一是我区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较为完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出,企业创新意识和动力强,具有服务对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坚实基础,在实现装备制造高端化发展上面临新契机;二是近年来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总量规模、产业集聚和项目建设上均有所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强,为下步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服务业引培力度持续加大,重大平台和功能性项目布局不断优化,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四是企业梯队发展优势凸显,除龙头企业运行良好外,中小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强了经济抗风险能力,为稳定中长期经济增长积蓄了力量。从不利因素看,主要有:一是受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影响,我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进一步增加;二是临港工业主要产品价格持续走弱,临港工业产值、效益下滑压力较大;三是工业投资增速在低位水平徘徊,项目增量产出对扩大产值支撑有限;四是全社会综合能耗始终保持较高增幅,完成节能目标任务艰巨。

2019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需要我们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务实的心态、更加有力的措施去应对面临的复杂形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决策部署,以“稳增长”为第一要务,以“促转型”为主攻方向,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打好“十三五”时期的第一场战役。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把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主战场。

一是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建设,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增强对全区工业结构升级的带动性;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建立相应的项目库、储备库,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要深入实施“四换”,重点抓好“腾笼换鸟”试点工作,推进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深化老工业基地和园区改造提升,培育“工业电商换市”示范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要素、效率、市场渠道等方面的问题;三是要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支撑,及时跟进和解决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推动开工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纳库。

(二)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着力点。

一是抓好工作引导。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强化同省市信息化促进会、软件厂商或专业机构的互利合作,组建区信息化促进会,加强对区内企业的辅导,加强信息技术的供需对接,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二是抓好示范引导。推广产品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示范项目,推进机器联网、厂联网、绿色安全制造等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两化融合覆盖全区工业各领域各环节;三是加强主体培育。立足本区,抓牢基础,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以“机器换人”为抓手,做好智能装备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方向发展。

(三)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助推引擎。

一是打造国际贸易集聚高地。加快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霞浦国际物流园区国际贸易便利化,加强外贸公共平台与外贸出口产业基地建设;抓好招商引贸和品牌培育,支持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推进梅山保税港区跨境电商,重点突破大宗商品、工业品b2b跨境贸易模式,积极推进日用消费品b2c跨境贸易;加快进口商品展销街区和体验中心建设。二是促进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港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提升工程、太古冷链物流项目、医药物流中心等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培育区域性食品、药品冷链集散中心;加快推进以兴港龙冷链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冷链贸易企业发展,拓展商品展示、交易、分拨、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物流”模式。优化港口与城区的物流网络布局,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建设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为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四)把优化企业服务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有力保证。

一是加强抓好企业联系与服务,持续深化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企业和企业服务责任人制度,帮助企业切实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整合服务资源,继续做好管理咨询、市场开拓、企业培训等工作。二是强化运行监测,完善重点企业月度监测制度,强化对行业领域的研究,深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精细化分析;加强企业联系,跟踪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投产项目产能释放情况,做好潜力挖掘和增量促进工作。与统计部门做好对接,加强工业、服务业企业纳库统计的统筹协调。三是盯紧重点项目、企业的培育。切实抓好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转化、落地力度,改善项目促进效果。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和发展,加大对各梯次中拥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新兴企业和“工业四基”领域优势企业的挖掘、支持力度。

(五)把节能减排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硬任务、硬指标。

一是夯实节能管理基础。做好对各街道(镇)节能目标的责任分解和考核,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跟踪管理,对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能耗总量与能耗强度的双控。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完善网上政务工作平台部门审批相关内容,规范审批流程。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强化节能监察。结合能源审计,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后监管。二是继续开展“双百工程”,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以钢铁、造纸、能源、石化、印染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科研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广应用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百家年耗能千吨标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实施100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创建、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工作。做好循环化改造项目的跟踪、管理、促进工作。扎实做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创建工作。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积极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六)把内部建设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基本保障。

开发和建设 篇6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能源资源状况

(1)小水电:全县有大小河流7条,大多数属平原季节性人工河流,主要作用是抗旱排渍,自然落差不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不大,只有2100kw,可开发量1700kw。

(2)太阳能:全县年日照1995小时左右,日照率为46%,太阳能年总辐射量0.45MJ/cm

(3)风能:年平均风速2.3米/秒,相当于2级风,开发利用价值不高。

(4)生物质能:农作物秸秆仍是吉水县农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每年用作生活用能的农作物秸秆16.8万t,占总量的68.7%,返田作肥料占31.3%;薪柴是农村广泛使用的传统生物质能,薪柴资源包括薪炭林、防护林、速生用材林、灌木林、疏林和“四旁”树等,全县薪柴开发总量为3.99万t,随着国家封山育林及林业加工业的发展,薪柴可用作农村生活用能量日趋减少;全县生猪存栏9.35万头,鸡10.6万羽,年产生畜禽粪便9.1万t,可利用量为15.1万t。

从以上可以看出,吉水县能源资源构成特点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极度缺乏,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新能源开发潜力大。

2.农村能源消费特点

生活用能的需求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主要靠当地秸秆和薪柴,采取直接燃烧方式,能源有效转换率仅有10~30%,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能源缺乏与浪费之间矛盾突出。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吉水县农村生活能源使用出现了新趋势,呈现出“三减三增”特点:一是自及自足能源消费减少,商品能源消费增加;二是秸秆能源消费比例减少,液化气、煤等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增加;三是高能耗用能方式逐步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增加。

3.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蕴含着发展新能源的巨大潜力。经过多年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吉水县农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3.1生物质能开发

(1)沼气。沼气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发应用的一种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底,全国已经累计建成户用沼气超过4000万户,受益人口达1.55亿人。沼气是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中甲烷约占55~75%,1m3沼气相当于0.7~0.8kg标煤,热值较高,燃烧后只产生和CO2和H2O,是一种高品位的清洁能源。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万t,甲烷0.102万t。

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和矿物质灰分,改良土壤功效十分明显,其中有机质含量36.9%~49.9%,腐殖酸10%~24%,粗蛋白5%~9%,全N0.8%~1.5%,全P0.4%~0.6%,全K0.5%~1.2%;沼液含有多种速效营养成分。

沼渣沼液可广泛用于作物浸种、叶面喷肥、基肥或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也可作为家畜添加剂和鱼铒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用沼液浸种,水稻增产9.4%,玉米增产9.35%;沼液作叶面喷肥,密柑单株增产20.2公斤,茶叶喷施沼液能够促进茶叶株高增长,增加茶叶的百芽重和单叶重,促进茶树增产,增产率为9.0%。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已成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一个新亮点。

(2)农作物秸秆及薪柴。

秸秆及薪柴具有体积大、密度小、热值不高的缺点,远距离输运成本大,堆放在房前屋后影响村容村貌,将其进行气化或压缩处理做为燃料是提高利用效率可行办法。

①秸秆气化。秸秆气化是采用一种生物质热解技术,先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切碎,在缺氧条件下,使秸秆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的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一个4口之家每月需要燃烧秸秆130kg,每100kg燃料费用为13~15元,每农户月燃料费16.9~19.5元,秸秆气化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常规燃料。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0.38%,远低于煤的含硫量(约1%),秸秆气化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以部分代替高品位商品能源。

②固化成型。将秸秆或薪柴干燥粉碎后,经过成型机械挤压成密度为0.8~1.2t的柱状或颗粒状燃料,1t成型燃料相当于0.429~0.571t标煤。是一种能代替燃煤的新型低碳、节能、环保燃料,具有燃烧热效率高、使用安全、清洁环保、节省空间等优点。

3.2太阳能利用

①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可替代标煤150~180kg,2009年全国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2955.56万台,面积已达4997.06万m2, 嘉鱼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 及率已达11%。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全年可节电1.8GJ(约512kwh),按本地农村电价0.6元/度计,每台热水器全年可节约307.2元,农户6~7年就可收回投资,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寿命可达15a。

②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主要是通过太阳能板的光生伏特效应原理,白天吸收太阳能光子能量产生电能储存,夜幕降临时产生照明。太阳能路灯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不用专人管理和控制,技术和经济效益上可行,一次性成本回收较快,节能效果显著。

③太阳能温室大棚。不仅在瓜果蔬菜、花木苗圃等种植业上广为应用,在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对提高农牧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4.新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现实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4.1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建设,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延长了农业生态链,既生产了清洁能源,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开发利用太阳能,既能有效提供安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又能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发展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不仅使农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4.2有利于优化农村用能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农村广泛使用沼气、秸秆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是农民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缩影。目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着减排问题,逐步会将减排成本纳入考量的范畴,传统能源的成本将显著上升,发展可再生能源,符合减排趋势。

4.3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大力推广猪—沼—菜(粮、鱼、果)生态利用模式,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转换成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料,既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又减少了农药使用,培肥了地力,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5.建议

东陇海地区开发和城市群建设 篇7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建设

工业化时代的区域经济主要载体就是城市, 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必然都有城市群或大中城市作依托。因此, 培育和发展好城市群不仅能更好地推进城镇化, 而且能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改进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城市群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61年在其《大城市群》一书中提出的。此后, 有关专家学者又纷纷提出了许多与城市群类似的城市功能区的概念, 如大都市区、都市圈、城市圈、城市带、城市蔓延带等。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单元内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的地域, 一般由一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龙头, 若干中小城市分布其间, 城市间由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分隔, 并通过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相连接的一种城市化空间形态。由于有现代化的交通连接, 城市群不会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又是多中心的, 可以防止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一个特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由于又是在一定地域空间相对集中布局的, 还可以避免分散型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浪费, 有利于集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趋势, 它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城市化地区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和主体形态。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城市群, 如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区、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 以及英国的大伦敦、法国的巴黎大区等, 这都是本国创造就业和集聚人口的主体区域, 也是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区域。

从国外情况看, 城市群管理体制一般有三种模式, 即单中心模式、多中心模式和单中心双层管理模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模式, 其共同要求都是各城市既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功能互补, 又要各具活力、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从而收到1+1>2的效果。

二、东陇海地区的空间范围界定和发展目标

(一) 东陇海地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划分, 东陇海地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的东端, 这是陆桥通道与沿海通道的交会处, 包括江苏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东南部的部分地区。从经济区域原理来分析, 东陇海地区应当是由东陇海铁路等线状基础设施和与其有紧密产业经济联系的地区所组成的条带状区域产业经济系统。按照《规划》对东陇海地区的功能定位, 即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其空间范围也应如此。但是考虑到沿海与沿线的融汇发展, 《规划》将东陇海地区规划成为以日照、连云港、徐州为主体的地域范围, 这与传统的认知有所差别, 特别是与江苏省东陇海产业带的划分不同, 多了山东的日照市。这种划分方式, 是站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的, 对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具有战略意义。因此, 本文研究的东陇海地区的地域范围按照进入国家层面的地域划分, 即以日照、连云港、徐州为主体, 包括江苏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东南部的部分地区。

(二) 东陇海地区的发展目标。

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城市化地区: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 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具备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 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城市群;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且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域, 东陇海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具体的发展目标位应在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构建以连云港、日照为中心, 以沿海产业带和沿陇海线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强化连云港港口、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增强对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辐射作用, 集约发展临港产业, 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和国际性海港城市;三是培育形成沿海发展带, 增强连云港和日照的港口功能, 实施沿海临港产业开发, 培育和壮大沿海城镇;四是提升沿陇海带的发展水平, 增强徐州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打造重要的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和商品集散地;五是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推动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发展, 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六是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滩涂以及水源保护区等的保护, 加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 加强入海河流小流域综合整治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实施矿山废弃地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构建东部沿海防护林带、北部山区森林、南部平原林网有机融合的生态格局。

三、加强城市群建设, 促进东陇海地区发展

(一) 东陇海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增速明显,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据统计, 徐州、连云港、日照三市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 经济增长速度在江苏和山东省内都处于领先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 自2009年以来, 三市的GDP增速都在12%以上, 属于高速发展时期, 因而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徐州市、连云港市、日照市2009~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经济实力相对薄弱,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东陇海地区三市除了徐州市GDP总量超三千亿元, 在全国的城市当中排名较高外, 连云港和日照两市GDP总量均低于1500亿元, 这样, 三市的GDP总量就相对较低, 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此外,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占比较少。从表2可以看出, 在三市的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高于发达地区, 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最高, 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远低于发达地区, 说明这三市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其中, 徐州市属于内陆城市, 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 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连云港和日照市属于沿海城市, 但是在我国沿海城市当中发展较慢, 第一产业占据较高比重, 而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数据来源:2011年徐州市、连云港市、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城市群的发展不够充分, 关联性不强带动性较弱。

一般而言, 一个城市群至少要有一、两个核心城市, 如果没有核心城市, 这个城市群就难以形成, 即使形成也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仅仅徐州、连云港、日照三个城市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 而国家层面的规划对这一地区中心城市的认定也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这一地区的城市群的发展是不够充分的。一是把连云港和日照两个城市作为中心, 从目前两市的发展水平来看, 其带动力较弱, 不能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二是徐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与连云港和日照两市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其区位条件也决定了徐州市一直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 应该从国家层面上予以重视。三是东陇海地区的范围以进一步泛化, 如宿迁、临沂等城市都可以纳入进来, 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才能形成。

(二) 以城市群建设全面推进东陇海地区发展。

1.强化城市群的统一规划。

城市群规划是百年大计, 应该利用这次全国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契机, 做好城市群的规划工作。由于城市群横跨不同的行政区, 不同的领域, 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 难以统一对其进行战略安排和整体规划, 各城市群的整体布局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滞后。自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来, 对地区发展的规划和城市的定位发展成为超越行政区划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省市对城市群发展都有浓厚的兴趣, 但其规划都限制于省域范围, 难以真正形成城市群内部联系和分工。为此, 在21世纪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中, 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力争保持城市群的有序发展。对于东陇海地区而言, 应该成立跨区域的组织进行城市群的统一发展。可以和淮海经济区的发展, 尤其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区的发展进行对接, 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2.提升城市群发展的质量。

在区域城市规划中, 很多地方动辄提出建设城市群, 有些省份提出要建设若干城市群, 依托一个大城市就能发展一个城市群, 这错误地理解了城市群的概念, 将会导致城市的粗放式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 是最为理想的人类聚落。在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的时候, 城市建设应该注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上转变, 一定注意保持高质量的城市发展, 防止城市病的产生。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 应该与经济发展一样, 抛弃原有的粗放增长模式, 由外延式扩张变为内涵式发展, 整个城市群区应当以科技为主动力, 通过质的提高促进量的增长, 实现大中小城市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经济的合理分工和替代。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 不能再继续习惯于让大城市在空间地域上一再向外扩展了, 应当着力调整内部空间结构, 认真挖掘城市内部用地潜力。将挖掘小城市和广大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潜力以支持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为此, 必须尽快摒弃以大、高、全为上的思想观念, 走质量效益型、生态型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道路。东陇海地区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河湖等均有分布, 总体上平原及丘陵面积较大, 拥有大量可供开发的低产盐田和未利用滩涂, 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 因此,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很大。

3.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从城市群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 任何城市群发展都离不开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 中心城市应当依靠优越的经济发展基础、科技力量、文化魅力, 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 提高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 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发展水平的集中代表, 应当以其独有特色屹立于城市之林, 提高城市群的综合影响力。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城市特色往往蕴藏于其历史文化中。在中心城市建设上, 应该把历史和现实、时代性和传统性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突出现代化, 加强城市之间的各方面联系, 另一方面要保护和弘扬城市特色, 进一步提升城市内在魅力, 以古促新, 古新一体, 有机地糅合城市特色, 奠定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地位。在此同时, 应该注意发挥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特点, 形成不同的发展特色, 防止千城一面。东陇海地区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历史积淀来看, 徐州市更具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条件, 既有广阔的腹地, 又有连云港、日照两个优质港口作为出海口。随着国家重点建设连云港、日照两个港口, 以及江苏沿海开发重点开发连云港市, 这两个港口城市的发展潜力惊人。因此, 东陇海地区未来要考虑多中心的发展, 克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 形成徐——连一体化发展, 或者徐——连——日多中心发展。

4.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 区域是城市的依托, 在城乡这个大的正反馈系统中, 城市不可能也不应该独立发展, 它需要广大乡村的有效支撑, 只有不断获取来自于乡村的负墒, 城市才能得到有序发展。而乡村也只有积极接受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努力实现产业的更替和观念的创新,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城市和乡村有机结合, 将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城乡关系中, 城市位于主导地位。特大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立正确的城乡关系。目前, 我国大城市发展已由集聚作用为主到集聚和辐射作用平分的阶段, 要充分发挥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通过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共建、农村城市化、制度改革等各种措施带动周围乡村发展, 同时要加强污染治理, 防止城市点状污染向农村面状污染的扩散。乡村地区也要发挥主动性, 利用其空间、生态、劳动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 积极承接城市群经济的分化和转移, 利用比较优势和城乡经济的合理分工获取最大利益。通过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生态的相互渗透, 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由于第一产业发展, 东陇海地区长期以来城乡差距较大, 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近年来, 东陇海地区三市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四、结语

综上分析, 通过对东陇海地区开发与城市群建设的研究, 作为要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东陇海地区还需要通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东陇海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条件优越, 要抓住这次国家重点开发的契机, 通过城市群的建设, 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李学鑫.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9

[3].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4].江苏省政府.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Z].2009

[5].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0

开发和建设 篇8

1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首先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用这一教育学名词,现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显性课程系指学校按正式的教学计划由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授或在实验室、实习场地进行指导的课程,有明确成文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时。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一定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并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隐性课程由校园景观、校园文化氛围、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人格形象等要素构成,具有潜在性、多样性、持久性、快捷性等特点[1]。

2 高等医学院校开发隐性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日的医生”以及“ 五星级医生” 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对21世纪医生的要求,21世纪医学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应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求投身于医学领域的人们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2]。

反思以往的医学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得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得学生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得学生基础训练不够。21世纪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下决心对此来一番改变,在整个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使之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科技人才。隐性课程虽无具体的教学计划,但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高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发隐性课程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隐性课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隐性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

我国古代的孔子已认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母三迁”的典故强调的也是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道德教育专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可以作为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生最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迎接这些新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的素质,全面素质培养仅仅靠专业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目前,在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教育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在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方面则需要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所以,开设隐性课程对推进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它通过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协调来改变医学生的情感、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和显性课程相互交叉、延伸、互补,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可以使大学教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为“人格本位”[3]。

2.2 隐性课程的智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智育功能主要是指隐性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力积极主动的发展。加拿大幽默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他的散文《我见之牛津》中写道: “对大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靠他自己智力的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型文化现象,其智育功能就在于: 它是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潜在的”文化要素,从而不断提高其认识水平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通过教师期望,良好的师生情感交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3 隐性课程的美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美育功能主要是: 通过校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来感染学生。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无疑会使学生感受美。而良好的校风学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严谨负责的教师楷模,温暖进步的班集体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美的熏陶,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学校美育的目的是“立美造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我们坚持多年开展的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隐性文化教育活动看,确实使学生普遍感受了“校园文化”对人教育影响的魅力,使他们陶冶了美的情操,升华了美的体验,完善了美的人格,净化了美的心灵,真正“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3 优化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的策略

3.1 营造宜人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话形象地道出了环境的重要性。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布局环境和设施环境。布局环境建设应展示文化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悬挂医学誓言,布置名医画像,创设良好的医德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观。在设施环境建设中,要体现医学特色和职业特点。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锻炼场所要显示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动物中心、科技中心、图书馆等要展示出高品位的学习风彩、科研风彩和文化风彩。

3.2 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的各种活动,如文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建设等。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是隐性课程中校园文化的观念形态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医学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挖掘并且提升人的潜能,以满足学生自我尊重的需求。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参加社区医疗活动等;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可以多开展一些以班级、系院为单位参加的团体活动。临床小讲座、专题报告、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这是对一个有着高尚师德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人民教师的写照。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自身人格魅力的过程。医学院校的教师对自己应当有特定的要求。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身系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教师要有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医学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工作,更要注重临床和科研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的朋友,用自己的心灵感染、教化学生[4]。

3.4 创设多姿的媒体文化形态

媒体文化形态是隐性课程的直接体现,包括网络、报刊、广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学生与这些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思维震荡,而且还包括学生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尤其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校园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开发网络技术隐性课程,使学生在使用校园网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网上的隐性课程的熏陶,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优良的道德情操,促使广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政,朱灏.多方位加强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4-245.

[2]刘忠,康玉唐,罗汝珍.重振人文精神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健康之路[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7):2700-2705.

[3]张良,张琪,赵先柱,等.开发和优化隐性课程对医学素质教育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3(2):95-97.

开发和建设 篇9

某合作开发区位于某欠发达城市 (以下简称B市) 的西部, 管理范围为四个镇, 总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 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原来这里有个发达城市 (以下简称A市) 与B市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面积约10平方公里。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决定将产业转移园升级为合作开发区, 组建了合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授予其行使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 并由A市和B市代管, A市负责经济建设, B市负责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省委、省政府对该合作区寄予了厚望, 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合作共建的示范区, 并要求自2015年起, 三年内基本搭建城市骨架, 初步形成规模效益。本文笔者有幸担任该合作区路网建设五个PPP项目的谈判和招标工作的政府方代表, 针对有关项目的基本情况、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应用PPP模式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2 路网建设PPP项目前期运作情况

2.1 项目背景

该合作区财政原由A市代管, 去年改由省直管。目前, 合作区的财政收入来源一是以B市产业转移园的名义从省里得到的扶持资金, 以及A市的帮扶资金, 均以对合作区下属的投控集团注资入股的方式进入合作区;二是合作区自主出让土地而取得的收入;三是省和两市已明确, 合作区今后可发行基金或地方债;四是为数不多的税收。由于合作区刚刚起步, 上述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另外, 原产业转移园给合作区遗留了一个BT烂尾项目约10亿元的旧债。因此,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三年大发展的目标任务, 必需破解建设资金不足、传统建设模式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难题。

2014年中期, 合作区借国家财政委、发改委大力推行PPP模式的东风, 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 (即PPP研究中心) 设在区财政局, 并指定区城建管理局作为五个PPP项目的实施机构。合作区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并汲取原BT项目教训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套内容比较详尽的PPP谈判框架协议、PPP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 并将全区骨干路网按片区分成五个PPP项目, 先后与数十家企业展开合作洽谈。目前, 五个项目均已完成公开招标程序, 四个项目组建了项目公司并已开始正式运作, 有关路网建设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2.2 项目前期主要流程

2.2.1 项目发起 (含项目立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

PPP项目立项和可研批复, 与PPP项目中包含各单项工程的立项和可研批复是完全不同的:后者为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范畴, 前者则为新生事物, 且侧重于整个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技术分析。本项目在进行该阶段前期工作时, 财政部等部门尚未出台财金[2016]32号和财金函[2016]47号文, 因此尚不明确需不需要办理PPP项目立项和可研批复, 也不明确由哪个部门批复 (但PPP项目公司或需有金融机构作为股东之一, 或需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金融机构一般均需要提交立项文件) , 因此合作区在这方面的做法, 属先行先试。

2.2.2 项目物有所值评价

(1) 定性评价。该项目从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四个角度, 对采用PPP模式建设本项目进行物有所值 (VFM) 定性评价, 其结论是可行的。

(2) 定量评价。本项目采用公共部门参照标准法进行VFM定量评价, 对项目采用传统模式下的预计全寿命周期成本即“公共部门参考标准” (“PSC”) , 与采用PPP模式下的预计全寿命周期成本 (“LCC”) 进行对比衡量, 两者的差额部分体现的就是“物有所值” (VFM) , 即VFM=PSC-LCC。计算过程如下:

采用传统采购模式在项目周期内的初始对应政府成本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运营投资和贷款发生的财务费用。

竞争力中立调整是指排除了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相比较的净竞争优势, 主要包括税收。

合作区在设计谈判框架文件和招标文件时, 按照PPP项目风险控制的原则, 梳理出各种风险点, 并采取相应的分配方案和控制措施。区管委会的自留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成本过高, 需在工程管理体制上采取防范措施:工程监理、勘察测绘、造价咨询由合作区管委会自行通过招标程序委托, 这些单位要对区管委会负责, 同时也要接受PPP项目公司的指令, 履行相应服务和监督职能;委托前期统筹服务单位对工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统筹和监督, 并由区城建局发布道路设计指引, 防止出现设计过分保守、不同设计单位对标准的把握尺度不一、不同标段无法衔接等问题。二是工期延误风险, 采取的措施主要为改革计息方式:对于合作区需支付给项目公司的投资利息, 按每季度核定的建安产值计息而不是按资金到账时间计算。转移给中标人的风险不多, 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成本超支风险、技术风险等。

由于本项目属于准公益性事业, PPP模式下需缴纳税收较少, 因此不单独考虑竞争力中立调整, 可转移风险部分也不单独进行考虑, 两者在计算初始对应政府成本设定折现率时予以考虑。

折现率的确定应遵循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的原则, 同时能反映行业平均收益率水平。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考虑项目的竟争性中立调整、可转移风险承担和自留风险承担等因素, 折现率取值为8%。

根据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开发计划, 在折现率取值为8%时, 传统采购模式下项目周期内的对应政府成本PSC为**万元;PPP模式下, 政府支出的费用为项目范围内**公顷的土地出让金分成, 在折现率取值为8%时, 项目周期内的花费成本LCC为**万元。

根据VFM计算结果, 本项目PSC>LCC, 说明在政府投资建设模式下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于PPP模式下所花费的成本, 采用PPP模式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是可行的。

2.2.3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本项目通过支出测算、财政支付能力评估, 得出结论:实施本项目, 当前及今后年度财政支出金额占财政公共支出预算比例很小, 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会产生明显额外影响, 因此本项目财政中长期持续可行, 合作区财政可承受能力较强。

2.2.4 项目实施方案及财政部门的验证

摘录本项目可研报告主要内容, 形成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局根据相关规定实施了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参力这两个验证, 结果均为符合规定。

3 项目采购

第一个PPP项目于2014年7月份招标时, 财政部尚未出台PPP项目采购管理办法。考虑到有关PPP项目均与工程密切相关, 合作区工程招标一般在A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 当时A市政府采购平台尚无PPP项目采购先例和有关程序规定 (以往A市的BOT、BT等项目均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 。经调研, 当时全国各地PPP项目的交易平台各不相同, 最终合作区选择在A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库[2014]215号) 出台后, 经请示省财政厅, 决定采取折中办法, 即同时在省政府采购网和A市建设工程交易网发布有关资格预审公告等信息, 实质性交易仍在A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本项目招标文件 (含PPP合同条款) 要点如下:

3.1 项目运作模式

本项目采用PPP合作模式。合作区管委会作为项目业主和招标人, 授权投控集团与中标人 (有四个项目还包括拟合作的金融机构) 共同组建项目公司, 股权比例分别为10%、90%, 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工程咨询、前期技术服务、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

项目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在建设阶段, 区管委会划出与拟建设项目毗邻的指定关联地块, 将该地块中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支付建设成本及投资收益;在运营阶段, 项目运营收入 (包括地下管线运营收入、广告收入等) 如不够支付项目运营成本, 则由区管委会的财政部门另行补贴。

PPP项目的合作期限共10年, 包括建设期5年;运营期5年, 从工程交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到项目运营结束之日止。

3.2 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为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效益、避免转包挂靠, 合作区PPP合作洽谈的对象均为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 允许施工企业与金融机构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五个PPP项目采用EPC模式招标且约定中标人可以自行委托技术服务单位开展部分前期技术服务工作,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交通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节能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评估、文物勘察、通航论证、行洪论证、使用林地可研报告编制、用地预审报告编制等, 但并未在投标人资格条件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设计和前期技术服务方面的资质”。这一点是对EPC总承包招标有关规定的一个突破, 原因一是中标人需参股成立项目公司, 设计或技术服务单位不可能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二是为PPP项目提供服务的设计或技术服务单位不止一家, 如要求设计或技术服务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 则因太复杂而不具备可操作性。

在设置投标人资格条件方面, 前几个PPP项目招标文件曾有不合理之处:一方面约定投标人需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另一方面又在PPP项目合同条款中约定了招标人、中标人和合作金融机构的三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约定金融机构由中标人负责引进, 并要求三方按一定的股份比例在合作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这个矛盾导致招标后中标人迟迟不能与金融机构达成协议, 双方一度提出将招标文件中规定的项目公司性质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合伙公司, 但合伙公司的方案因实质性改变招标条件而被区管委会否决。经过一番困难的谈判, 最终还是按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成立了由三方股东合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项目公司。第五个PPP项目的招标文件约定接受联合体投标, 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3.3 投标报价方式

就这几个PPP项目而言, 社会资本的利润或亏损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一般情况下社会资本要求比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高出一定比率, 或高出一定百分点。

二是工程造价相对于预算标底的下浮率。国内其他城市社会资本一般要求不下浮, 但由于合作区的工程招投标均在A市进行, 需适用A市的现行定额和信息价 (其造价水平略高于工程所在地的B市) , 因此PPP项目沿用这一做法, 通过设置最低的下浮率作为投标报价的上限, 以解决A市的现行定额计价水平高于B市的问题。

三是中标人负责的部分前期费用。主要包括前期技术服务、设计等, 五个PPP项目一律约定“按现行规定及收费标准计算后的费用×70%后计取 (政府规费按实计取) ”, 因此这方面不再要求投标人报价。

四是项目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费。前三个PPP项目招标文件约定, “项目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费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财建[2002]394号) 的相关规定计列, 由项目公司支配, 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考虑到“财建[2002]394号”文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比经初步测算的项目公司日常运营管理费低很多, 因此同时约定“甲、乙双方共同认可的项目其他费用, 计入本项目的项目建设成本”, 以弥补项目公司的正常运营管理费用不足部分。这就为今后的合作埋下了隐患。在第四、第五个PPP项目中, 合作区进行了创新, 约定“项目公司建设运营综合管理费按工程建设成本1.5%计列”和“由项目公司包干使用。项目公司不得再要求甲方向项目公司支付从项目中标之日起至项目合作期结束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 最终确定由投标人按以下两项进行自主报价:一是投资的年化收益率, 报价上限为:**%;无下限;二是建安工程费下浮率:上限为下浮**%, 无下限 (本PPP项目位于B市, 定额执行的是A市现行定额) 。

3.4 评标和定标方法

根据A市现行规定, 评标方法采用定性评审法。鉴于本PPP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很少, 定标方法采用直接票决法, 由招标人组建的定标委员会依据合作区的PPP项目定标通用规则进行定标。这些办法是在国家和省现行招标投标制度基础上的改革, 即实行评标、定标分离制度, 评标委员会只对各投标文件作出定性评审, 不量化打分;定标则由招标人组建的定标委员会根据既定的定标规则, 通过投票定标。

3.5 招标文件附属PPP项目合同的其他主要内容

一是项目资本金与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在前四个PPP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 由于对这两个概念缺乏理解, 要求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项目静态总投资的30%以上。这个约定导致中标人意见很大, 因为中标人除一家为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外, 其余四家均为央企或深圳大型国企, 注册资本金过高导致其按约定方式退出项目公司的操作难度很大, 而且存在税收负担不合理的问题。合作区经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并慎重研究后, 认为在中标人和合作金融机构保证项目资本金足额到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注册资本金至静态总投资的5%以上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与项目资本金之间的差额, 以股东借款的形式按约定时间到账) 是切实可行的, 且未违反招标文件的实质性条款。从而合规、合理地约定了项目资本金与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数额, 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二是项目公司的组建。项目公司设董事会, 董事会成员共计7人, 其中合作区管委会下属投控集团委派2人, 中标人 (含合作金融机构) 委派5人, 董事长从中标人委派的人员中选举产生, 总经理由中标人指定, 财务总监由投控集团委派, 经营管理团队由中标人牵头组建。这样做的理由是:一是项目公司日常运作由中标人负责, 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二是投控集团委派董事和财务总监, 代表政府的项目公司的重大事项实行一票否决, 并对公司财务进行总体把关, 确保政府监管到位。

三是投资保障措施。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标, 招标文件中设置了如下投资保障措施:

区管委会的财政部门向乙方出具《付款承诺函》, 承诺以PPP项目合同所约定的合作区财政资金作为支付上述款项资金来源, 纳入合作区跨年度财政预算, 并承诺上述款项拨付给PPP项目公司的路径和安排符合相关规定。

4 对新型合作开发区路网建设PPP案例的思考

合作区在路网建设中成功设计了五个PPP项目, 总的来说符合《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 (财建[2015]29号) 关于“道路桥梁可实行建设施工、养护管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等有关规定, 其主要经验值得肯定, 但也曾有过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笔者作为亲身经历者, 作如下思考。

4.1 对PPP项目如何进行审计

根据2011年1月颁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 审计部门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工程造价情况、投资绩效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审计。对于PPP项目来说, 审计的难点是投资控制和绩效情况。而作为被审计的政府部门来说, 其作为PPP模式的参与一方, 既有掌握政策方向、信息来源广泛等方面的优势, 更有专业人才少、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劣势, 因此在合作谈判和后续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成本和控制风险。从以上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 合作区PPP工作领导小组的谈判能力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对合作模式的理解和掌控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 PPP项目政府参与人员最大的担忧就是如何面对今后的审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PPP审计规定, 细化相关工作规范, 划清政策红线和底线, 明确谈判规则和招标细则, 否则基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将面临不敢大胆开展PPP工作, 从而难以完成开发建设任务的困境;另外建议尽量选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中标社会资本, 这种方法是对政府参与人员的最大保护。

4.2 如何吸引更多民企或外企参与PPP项目

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PPP文件均为原则性规定, 缺乏针对各类具体项目的可操作性规定。因此PPP项目政府参与人员主要选择与国企进行谈判, 而不敢放开手脚与民企或外企开展谈判, 其原因就是担心被外界怀疑向民企或外企让利太多。建议国家或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民企或外企参与PPP项目的谈判和投标, 以实现PPP模式的最初目的。

4.3 如何保障PPP项目公司的正常运作

在PPP项目中, 一般会有政府授权的投控公司 (或其他下属国有企业) 与中标社会资本共同组成项目公司。参与项目公司的投控公司代表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政府和国资的代表, 又是项目公司的股东, 因此他们在遇到政府利益与项目公司利益冲突时将很尴尬, 难以做出决定, 这将严重影响项目公司的正常运作。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既要防止国有资产在有意或无意中流失, 也要给参与项目公司的投控公司代表松绑, 保障项目公司正常运作。

4.4 欠发达地区或开发区如何推广PPP模式

财政部和发改委的文件适用于全国各地,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或财力薄弱的开发区, 在推广PPP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发达地区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因各地政府对PPP模式的认识普遍不足、人才缺乏, 导致PPP模式的工程建设成本 (并非全寿命成本) 比传统模式偏高, 因此发达地区不太愿意选择PPP模式, 而欠发达地区或开发区则面临的选项并不多, 为完成建设任务而不得不选择PPP模式;二是发达地区因财力雄厚, 社会资本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比较宽松的条件与政府进行PPP合作, 而在欠发达地区或开发区政府则必须向社会资本支付较高的价格、满足其提出的比较苛刻的条件;三是财政部提出的PPP财政支出不得超过年度预算10%的要求, 对于发达地区来讲是不成问题的,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开发区则宜适当放宽, 因为后者的财力发展与PPP模式应用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限制过严, 必将影响地区发展。建议PPP政策制订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出台不同的政策, 以全面提高各地区的PPP项目签约率和成功率。

4.5 如何加强对PPP模式中介机构的管理

目前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普遍对PPP模式研究得不够透彻、缺乏专业人才, 因此各类PPP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实际水平却参差不齐。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PPP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的管理, 在制订管理政策时应避免汲取以往资质管理的教训, 采取创新举措:一是轻企业、重团队 (或重个人) , PPP中介机构应在项目服务团队和项目负责人配备方面做好文章, 项目服务班子应包括法律、财务、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项目负责人应有足够的业务知识、较好的职业操守并能全面负起责任;二是宽进严出, 同时加强信用管理, 即在准入门槛上可放宽, 但在项目咨询服务考核上要严格把关, 考核结果纳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中。

摘要:介绍某开发区路网建设PPP项目及其前期运作情况、项目采购及成功经验;在对案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就类似开发区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应用PPP模式提出规范PPP项目审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保障项目公司正常运作等思考。

关键词:PPP项目,社会资本,开发区,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冯珂, 王守清, 张子龙, 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产业基金设立及运作模式探析[J].建筑经济, 2015 (5) :5-8.

[2]刘婷, 王守清, 盛和太, 等.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的国际经验研究[J].建筑经济, 2014 (11) :11-14.

[3]陈德华.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的PPP应用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 2015 (9) :36-38.

开发和建设 篇10

广州自来水公司信息化建设设在近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人作为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者, 从2004年开始参与系统的建设, 经历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在就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谈一些心得。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是集自来水的生产、销售、服务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供水企业, 创建于1905年10月。公司下设20个部室、8间水厂、2 0个加压站库、8个供水管理所和8个附属单位。公司供水面积483.8平方公里 (包括南海、顺德部分区域) , 管线长度5 0 8 4公里 (其中DN100及以上3910公里) , 消火栓11000多个, 阀门72954个。公司、区所两套管网现况图, 现有1:500、1:2000、1:5000、1:10000等管网现况图35000多幅, 大多数是1:500管网现况图。公司现有案卷为17800多卷。

要实现对上述海量管网数据的有效管理, G I S系统的运用是最有效的手段。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通信技术, 具有综合、海量信息 (供水企业、供水设施、管网图纸资料、水用户、管网资产情况等) 处理能力, 能为自来水公司的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供水企业业务人员提供详尽的地图和管线资料, 实现供水调度、管网抢修、营业抄收、管网资产管理等业务工作;同时也将是一个能满足平时各种业务工作、又能够逐步提供支持决策分析能力的多种用途的信息系统。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可以提高现有管网养护管理水平和能力, 现场事故处理速度, 使供水企业获得运营最佳经济效益, 并实现整个行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 系统开发

我公司的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的思路, 从以下几方面对系统进行开发。

1) 、建立公司核心的管网地理信息数据库, 把管网的图形信息、属性资料, 乃至管网日常维护数据、用户信息等都整合到数据库中, 实现公司统一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平台, 充分发挥图文一体化系统的强大管理功能。

2) 、供水管网管理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部门, 通过网络实现供水管网信息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在保证数据完整性、一致性的前提下, 通过浏览系统, 使公司相关人员无论是在办公地点、施工、抢修现场还是在异地查询, 均能通过局域网或远程网络快速查到所需的管网系统的实时图形、属性资料, 完成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预留与互联网、无线网络、GPS等的接口, 以适应的进一步发展。

3) 、实现管网运行情况、防腐情况、使用年限等方面的管理, 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快速找到故障点, 确定影响范围等。

4) 、随着饮用净水工程推进, 广州市将在较长时间内使用两套管网进行供水,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要为置换工作提供详尽的管线、管网设施、用户的信息和各项功能, 为水质保障提供准确的管网资料, 管理饮用净水管网现况图、竣工图、水表、表箱、阀门、加压泵站等到用户计费表的所有管网、设施。

5) 、将SCADA遥测系统与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结合, 及时对管网输配系统进行分析计算, 使调度指挥中心能直观地在管线图上看到整个管网的压力分布及各点的属性, 为安全供水提供调度依据。

6) 、将管网的规划设计纳入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 使设计部门在进行供水工程设计时能够直接利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数据, 方便地进行各种管网数据的查询比对, 完成设计图。数据维护部门根据施工结束后的竣工图对设计图直接进行修改后可直接存入中心数据库中, 避免多次制图可能带来的数据失真。

7) 、在完成GIS基本功能和基础数据管理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分析功能, 实现辅助决策功能, 形成一个集供水管网设及辅助决策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 系统设计

3.1 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业务与功能的紧密结合。我们采用Arc SDE for Oracle以及商用数据库Oracle 10g为图文后台支撑系统, 在Arc Engine前台上进行二次功能开发。通过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关联, 以网络技术、客户机/服务技术 (C/S) 、浏览器/服务器技术 (B/S) 为基础, 进行系统集成。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应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 设计和开发公众查询系统, 扩大信息的应用范围, 提高系统信息价值。系统基于当前流行的组件技术, 并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 以有利于系统升级、功能的扩展与延伸。系统应用架构方案如图1所示。

3.2 功能设计

系统基本功能由十大模块组成, 包括管网管理、辅助设计、三维图形处理、供水调度与决策支持、事故处理、抄表到户管理、图档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帮助及网络信息发布。其功能结构如下图。

1) 、管网管理:提供丰富的管网及附属设施管理功能。主要功能有:地形数据管理、管网数据维护、属性数据维护、图形基本操作、基本辅助功能、查询、统计、显示设置、管网附属设施管理、输出。

2) 、辅助设计:实现了供水管网在GIS系统中的规划设计, 并提供相关的空间分析功能。主要功能有:Buffer分析、设计管线冲突分析、断面分析、最短路径分析。

3) 、三维图形处理:实现了供水管网数据的三维图形显示。主要功能有:三维管线图生成、视角和视点的设置、三维渲染效果设置。

4) 、供水调度与决策支持:具体包括:运营台帐管理、泵站维修管理、巡查预警分析、管网扩展功能分析、管道遥测点实时监控、区域用水分析、管网平差分析、供水优化调度。

5) 、事故处理:具体包括:爆管分析、爆管频率分析、火警分析、水质异常分析、停水分析、移动P D A。

6) 、抄表到户管理:包括用户数据输入、查询统计、计费管理、漏损分析。

7) 、图档管理:包括规划设计资料存档、施工资料存档、竣工资料存档。

8) 、管网资产管理:包括管网资产管理、管网工程成本管理。

9) 、网络信息发布:包括信息发布管理、营业抄收信息网上查询。

10)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 (添加、删除用户、用户权限设置等) , 数据备份、资料利用管理等。

3.3 数据库设计

系统需要管理供水管网的海量数据, 主要有七套数据:广州市基础地形图电子数据;所属公司的供水管网现况栅格影像图和矢量化后的电子图;所属区管所的供水管网现况栅格影像图和矢量化后的电子图;综合公司和区所的供水管网现况图、部分管线经过实地探测后得出的一套实势性强、属性全的管网电子数据;从广州市规划局购买的广州市市域范围10区2市Arc/Info格式综合管线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将供水信息管理中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高度概括, 为系统的详细设计提供规范和总控依据。经过深入的分析, 建立一个中心数据库。将上述数据分别作为一个图层。本项目系统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因此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是数据库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当前GIS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和大型通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本方案采用ESRI公司的Arc SDE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引擎, 采用Oracle 10g作为关系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Arc SDE与Oracle的结合紧密, Oracle自身也提供了空间数据管理的功能, 因此可以解决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集成设计需要。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方式采用C/S (客户/服务器) 体系, 所有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 用户通过网络在客户端查询, 修改服务器中的数据。

4. 结语

该系统的建成, 不仅实现了对供水管网设施数据的先进的计算机化管理,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应用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功能, 能够对自然过程或决策方案进行模拟和趋势预测, 以便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避免管理和决策的失误。系统达到了GIS在供水系统应用中国内的先进水平。

开发建设孝德课程 篇11

孝德主题文化与孝德课程对接。每天早晨,校园广播以感恩歌曲迎接学生到校;晨练时间,奋发向上的音乐伴着孩子们花样跳绳、快乐奔跑;课间校园集体舞结束后,继续聆听《百善孝为先》专题讲义孝道经典,从《弟子规》到《论语》《孝经》等,旧义新讲,把经典通俗化;下午第一节课,播放《跪羊图》《感恩的心》情景音乐练习手语舞;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以“孝德”为主题精心组稿,宣传孝德文化。每周五校园广播宣传“小孝星”的优秀事迹,通过这些活动把大的“孝德教育”转化成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任务。

课程实施管理与孝德课程对接。孝德课之“孝德讲堂”正式进入课程表纳入常规管理和考核。要求教师课前必须集体备课(同年级);备课必须制作多媒体幻灯片;课上必须用课件。考核分A、B、C三级指标:教导处每节孝德课查堂必须定等级;每周通报必须定等级;每月小结必须定等级;学期末上交“孝德讲堂”课相关总结资料、活动记载等进行考核,再次定等级;教师在学校孝德主题网页上发表孝德教育感想、征文及案例定等级。

孝德课题研究与孝德课程对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荆门市教科所专家为顾问的孝德课题领导小组,对省级课题《小学生孝德教育的行动研究》做五个方面专题研究:研究“孝德”与校本课程相关的理论;调查研究小学生“知孝、行孝”状况;研究小学阶段各学科“孝德”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孝德”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实施,包括“孝德”校本课程标准、目标、计划的制订,教材的编制,课程具体实施验证,课程的推广等;研究“孝德”校本课程的评价。

教学内容与孝德课程对接。传统德育教育的宝贵经验是“文以载道、渗透熏陶”,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依据课堂教学实施原则,把“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教学之中,规范各年级教育内容和形式。

班级文化建设与孝德课程对接。班级文化是体现班级全体师生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一个载体。班级文化围绕学校的核心主题“孝德”进行建设,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如收集交流古今中外的孝德故事,开展“践行孝道”活动谈体会,开展“知孝行孝”活动,布置孝德家庭作业,制订《班级公约》等。

开发和建设 篇12

管理1 加强标准编制与宣贯,强化过程控制和程序

1.1 力求标准立项,构建标准体系

随着沙棘资源建设、产业开发的发展和沙棘产品的规范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沙棘标准的制定也愈来愈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标准术语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共同构成技术性贸易的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趋频繁,标准已经成为沙棘产品出口贸易的制高点[2]。在此形势下,沙棘中心于2008年编制了沙棘系列标准体系表,该体系表纳入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同年也纳入了“全国农业和食品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有条不紊,逐年推进。申报了国家推荐性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质量标准》、《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3项。标准体系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沙棘标准的申报和立项。

1.2 加强宣传培训,普及标准知识

为了推广沙棘标准宣传贯彻落实,沙棘标准编制组每年组织2次大规模的培训,之后就深入黄土高原、砒砂岩等沙棘种植地区,从一个项目区到另一个项目区,进行现场宣传、指导,培训农民种植沙棘。种植结束后,编制组又深入到企业,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宣传、讲解、指导,让企业理解并接受相关标准的内容,按照标准开展生产,使生产规范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利益,编制组成员和砒砂岩项目区人员在示范区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提炼推广了“项目法人制”和“政府+农协+企业+农户”的新机制,其中:“政府”的角色由沙棘中心和有关县(区、旗)水利水保部门担任,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监理、勘测设计、科研、监测、落实种植费用的兑现、种植苗木招投标等;“农协”负责种植和果叶采摘的组织工作,建立收购站点,代表农民与企业签订采果采叶合同;“企业”发挥产业拉动作用,保证沙棘种植户的果实、叶子有销路,项目区内龙头企业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果实和叶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与管护沙棘的积极性,使得项目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有力地保证了项目的沙棘资源建设成果;“农户”既是种植管护的劳动力,也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受益者。围绕“标准化”,真正将标准落实到了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形成政府扶持引导、协会组织实施、农民积极参与、企业生产拉动、市场供需调控的联动机制,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标准工作落到了实处[3]。

1.3 加大标准推广,提高产品质量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简称沙棘中心)一直肩负着全国沙棘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任,先后组织专家编制了多个沙棘行业标准。近几年来,由沙棘中心独立编制发布的沙棘标准(行标)有8个,包括《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沙棘生态建设技术规程》、《沙棘种子标准》、《沙棘苗木标准》、《沙棘原汁标准》、《沙棘汁的加工技术规范》、《沙棘籽油标准》和《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这些标准颁布后,结合“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在育苗过程中,严格按照《沙棘种子标准》选择育苗所需的种子;在沙棘种植中,首先按照《沙棘苗木标准》选择种植所需的苗木,如果达不到规格则坚决不用,然后严格按照《沙棘生态建设技术规程》进行整地、种植、验收和种植后效益的监测等。特别是“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流域沙棘生态减沙工程”2009年实施后,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三个标准执行,使原来印刷的标准销售一空。在沙棘果叶的加工中,首先按照《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进行采摘,然后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沙棘汁的加工技术规范》,加工产品则必须符合《沙棘原汁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标准》等。按照这些标准加工的沙棘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地,促进了沙棘产品出口贸易创汇,使产品价值明显提高。同时,这些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行业的管理。

2 强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沙棘事业快速发展

沙棘中心在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将标准组装、配套和创新,并与沙棘生态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4]。先后承担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沙棘标准化示范区第4批、第5批和第7批共7条小流域的建设任务,共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或农民500余人次。建设的示范区中,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阿不亥小流域种植沙棘333.3hm2、偏关县刘家窑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hm2、府谷县窟野河鸡合浪沟小流域种植沙棘400hm2、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常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80hm2、五寨县洪水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hm2、府谷县孤山川大河沟小流域种植沙棘373.3hm2、吴起县金佛岭小流域种植标准化示范区200hm2。同时,承担了水利部3个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国家、水利部10个标准化示范区按照立地条件分别选择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沙盖砒砂岩区和砒砂岩丘陵沟壑区,在这些示范区建设中将制定的标准应用到沙棘种植工作中,规范沙棘生态建设,真正建成标准化、示范样板的沙棘种植区;同时通过示范区实际建设,发现标准或规程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修订标准或规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示范区内沙棘已经成林并开始挂果,有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大面积采果、采叶,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增加收入的途径。沙棘从种植到采摘各个环节的标准在实践中很好地指导了农户,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乡镇种植沙棘的积极性,而且为沙棘中心在鄂尔多斯的沙棘产品加工基地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原材料。总之,用标准规范了沙棘的资源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标准完善,以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了行业的大发展。

2.1 以标准为准则,提高沙棘生态建设质量效益

在沙棘生态工程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按标准实施、按标准管理、按标准检查,通过将现有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有机地应用到生态工程和示范区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5]。如内蒙古准格尔旗、达旗、伊金霍洛旗等地在砒砂岩沙棘生态建设中,通过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85.0%以上,加之沙棘的萌蘖能力强,3年后基本上郁闭了整个沟道,起到了很好的生态防护作用,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2 以标准为准绳,促进沙棘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在以加工利用为主的大果沙棘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将现代科学技术、标准规范等应用到大规模示范区建设中,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优质沙棘果品园,为沙棘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有力地促进了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陕西、内蒙古鄂尔多斯先后建立了6个示范区,种植大果沙棘33.3hm2,实现了大果沙棘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生产,极大地推进了沙棘产业化进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3 以标准为基点,示范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围绕沙棘产品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结合本地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求,通过标准实施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水土生物气候资源,提高了沙棘果产量和品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也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改善了区域经济。进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好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为企业拓展了市场,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2.4 以标准为轴线,提高社会对沙棘标准化的认知

沙棘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多集中于边远山区,生产经营分散,条件相对较差,长期处于人种天养、粗放经营的状态,市场化的程度不够成熟,缺乏对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督的自我追求和约束。沙棘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标准生产水平低,沙棘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实践证明,标准宣传和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是沙棘标准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各界标准化意识提高的过程。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逐步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用标准化来规范生产,才能更好地促进沙棘产业现代化建设,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

3 沙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未来设想

3.1 进一步完善各类标准,形成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虽然沙棘从种植到加工各个环节已有10多个行业标准、20多个地方标准,还有多个企业标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也在积极申报国家标准,但是目前还没有沙棘国家标准;而且技术在发展、行业在升级、产业在细化、需求在提高,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沙棘资源建设、产品开发、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的需求。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沙棘标准体系表,争取列入重新修订的《水利标准体系表》;同时,做好标准的升级,争取列入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争取话语权[7]。

3.2 进一步做好总体规划,科学配置示范区的分布

在“十二五”期间,水利部沙棘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增加示范区的数量,以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农民致富,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结合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所种植沙棘林归属个人经营管理,所有的收益也归属农民个人所有,坚持“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了大果沙棘林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沙棘产业的发展。

3.3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稳增示范区建设的规模

要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调动国家、部门、地方等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千方百计地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8]。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鼓励社会资金、企业对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探索多方参与的模式,形成“有人出力、有钱出资、有财出物、有知出技”的良好局面,共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

3.4 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挖掘标准实施群体效益

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推进标准化的实施,让农民相信标准化实施可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示范,直观、简单、明显。每一个示范区的辐射都要有一定的辐射半径,需要多建标准化示范区,这样才能增大覆盖的范围,带动更多的农民采用标准,提高技术,促进收入增加。要多组织不同层次的现场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易于接受和实施,真正做到“建立一个示范区,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片农户,致富一方百姓”。

3.5 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的质量

沙棘中心从管理入手,加强沙棘示范区建设,从“申报—立项—建设—验收”全过程的管理,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质量,促进了各示范区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在申报立项阶段,要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生态建设和沙棘分布、生产企业、加工能力等科学规划;在示范区建设阶段,要加强监督、指导;在验收阶段要严格把关,并提出示范区下步发展规划,确保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示范区验收后的跟踪管理,促进示范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长效发挥。通过验收的全国沙棘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跟踪管理和分类指导,对示范效果显著并能够起到“兴建沙棘林,富裕百姓”作用的示范区,应予以一定的扶持和重点指导,促进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后续产业和生态效益的长效发挥。

3.6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动标准体系应用

开展典型宣传活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让农民了解标准化示范区在增收中的作用,了解只有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才能上规模、产品才会有出路、生产才能见实效,逐步形成自觉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拟在目前已经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区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示范效果好、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显著的示范区进行典型宣传,加大示范区的实施力度,全面促进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与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蓉.沙棘标准化初探[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3):11-13.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S].国标委农[2007]81号,2007.10.12.

[3]白俊元,樊少华,韩春霖.我们是如何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J].中国标准导报,1999(1):1-17.

[4]董兆芬.初探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1997(3):1-16.

[5]张玉虎.发挥标准化作用加快花椒产业发展[J].中国标准导报,1997(5):1-12.

[6]丁昌东.关于标准的一些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06(10):8-9.

[7]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上一篇: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下一篇:科技服务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