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2024-06-06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精选12篇)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1

摘要:《旅游资源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中最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课程之一,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是旅游管理专业众多课程中被很多高校选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的一门课程。分析与研究其课程建设问题, 对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体系建设等,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先决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综合技术;两者紧密相关, 前者是条件, 后者是手段。旅游业发展的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成败。因此,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问题, 既是旅游业界高度关注的内容, 又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是2001年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八门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也是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十三门主干课程之一。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兴学科, 又是涉及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专业, 在高等院校中,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都带有明显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影子, 如在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十三门主干课程之中, 多数课程 (如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等) 都借用或借鉴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而《旅游资源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中最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 也是最具有独立性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因而受到许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视。许多学校都把《旅游资源与开发》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如暨南大学、广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 其中, 有的已经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如乐山师范学院。因此, 分析与研究《旅游资源与开发》的课程建设问题, 对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体系建设等,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师资队伍

在众多的精品课程中, 我们会发现《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主讲教师一般有多个, 并形成一定的专业梯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的原因, 绝大多数高校每一门旅游课程一般只配备一名主讲教师, 无法做到多人共同负责一门课程。不过, 对于类似《旅游资源与开发》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还是可以灵活安排任课教师, 如理论部分可由专业基础更扎实的教授或博士担任主讲教师, 而课程实践部分则可以由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或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担任或带队。此外, 由于《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内容较丰富, 其中旅游资源部分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知识, 各个高校还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穿插相关的专业讲座或专题讨论, 如地貌旅游资源部分可以请本校地理教师开设地貌资源与旅游的相关讲座, 生物旅游资源部分可以请本校生物专业教师介绍动植物景观, 而文化艺术类旅游资源部分则可以请本校艺术系专业教师开设艺术鉴赏等相关专题讨论等。这样, 既能充分利用师资资源, 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更符合旅游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二、教材建设

2001年之前, 绝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一般只开设《旅游资源学》课程, 由于该课程开设时间较长, 已有多个版本的《旅游资源学》教材可供选择, 各高校均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教材, 或本校自己出版相关教材。《旅游资源与开发》教材最早是在2000年出版的, 分别是中国旅游出版社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肖星, 2000.1) 和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甘枝茂, 2000.9) 。因此, 2001年以后, 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始开设《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 部分高校开始选用相应的新教材, 但也有不少高校仍选用原来的《旅游资源学》教材。2005年1月, 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资源开发》 (马耀峰) , 由于内容相对全面和系统, 此后多数高校都选用该版本作为该课程教材。近几年来, 又有新的教材版本出现, 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张伟强, 2005) 、旅游教育出版社的《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 (全华, 2006) 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闻飞, 2009) 等, 有些相对重视管理方面的高校也选用这些新版本的教材。而某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则开始自己出版该课程的教材, 如广州大学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中国旅游出版社, 肖星, 2000) 、四川大学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四川大学出版社, 杨振之, 2003) 、暨南大学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经济科学出版社, 梁明珠, 2007) 等。当然, 绝大多数高校都没能出版本校自己的教材, 一般都是在选用相对权威的教材的基础上, 再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 增加或者删减部分章节内容。然而,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可选用教材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也是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应该借鉴的地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所安排的教学内容, 一般包括两部分的内容:旅游资源部分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旅游资源部分一般包括旅游资源的基本理论, 以及各类型旅游资源 (常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的形成、分布和特点等;旅游资源开发部分一般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各个高校根据本校的情况, 讲授侧重点各有不同, 如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偏重于旅游资源部分的内容, 而暨南大学和乐山师范学院等则更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部分。另外, 还有些高校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部分, 增加了许多旅游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但无论课程教学侧重点在于旅游资源本身还是旅游资源开发或管理, 由于《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几乎所有高校在该课程的内容安排上都设有实践教学的内容。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内容丰富、与实际联系密切,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 其中, 多媒体教学是各高校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 以各种形式的PPT课件、影片、投影等为主;条件较好的高校则利用网络、计算机软件等丰富教学手段, 如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电子地图、GIS等绘图软件的应用等,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与课程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 如暨南大学的“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学习网站 (http://course.jnu.edu.cn/151/sjyc/index.asp) 、韩山师范学院的“粤东植物资源网” (http://chahua.host.hstc.edu.cn zyw/index.html) 等。 (2) 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开设相关专题讲座、进行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旅游资源开发模拟、学生分组竞赛等方式, 学生能将所学理论内容与旅游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丰富了教学手段;其中, 各个高校广泛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案例教学法和实地调查法。《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正是值得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四、实践教学

由于《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与实践结合密切, 许多课程内容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实际案例剖析等过程才能将书上理论知识加以认识、理解和运用, 因此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一般都开设有1-2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对旅游景区或尚未开发的地方进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 以及对已开发旅游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和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模拟开发等。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选择高校所在地周边旅游区 (点) 进行实地调研, 不少高校都在周边旅游区建立了自己的课程实践基地, 部分高校还选择在国内一些著名旅游区建立了自己的学生实践基地, 如广西师范学院在德天瀑布旅游区的实践基地、韩山师范学院在黄山———西递———宏村旅游区的实践基地等, 而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甚至把实践地点设到了海外地区, 如暨南大学在澳门旅游商会及美国永利度假集团等地的实践地。实践过程结束后, 一般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践作业, 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实习日记、旅游资源开发调查问卷、旅游图件制作等。相关的实践作业一定要在实践之前详细布置, 要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事先该收集哪些资料、如何准备相关材料、如何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过程有哪些步骤、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在野外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等;实践教学完成后, 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对学生的实践作业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成绩评定, 并将实践成绩计入期末课程总成绩。总之, 不能让学生过于轻松就完成实践教学, 也不能允许学生敷衍交差, 否则, 很容易使学生将课程实践过程变成一次次纯粹的班级旅游过程 (这种情况已在不少高校出现并有蔓延之势) , 既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财物力, 学生也没有真正从中学到该学的知识。在《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在相关实践环节中会碰到的, 值得注意和借鉴。

五、教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这是大多数高校在总结《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教学特色中都普遍强调的两点。由于《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强, 使得各个高校, 不论地处何方, 都能在学校周边找到合适的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 使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能通过实践真正做到服务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就位于著名旅游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显然有近水楼台之利, 能更好地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旅游区实际相结合进行论证和分析, 如位于乐山市的乐山师范学院、位于桂林市的广西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的上海师范大学、位于广州市的广州大学等。近年来, 我国许多地方院校也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 目前我国各地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基本上各个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能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 共同发展。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是所有带有实践性质课程的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成果很多, 多数集中于地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地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横向研究, 同时也包括部分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及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 主要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开展等方面, 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改革与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耀峰等.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肖星, 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3]甘枝茂, 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4]张伟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5]全华.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6]梁明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7]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8]汪明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改革的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8) :130-132.

[9]朱桂凤.“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160-161.

[10]欧阳刚.《旅游资源学》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高教研究, 2000, (4) :62-63.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2

1.植物景观工程

森林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的主体,包括主景、配景和衬景。植物景观设计应突出区系地带性植物群落得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树种、植物干、花、也、果等形态与色彩,形成不同结构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2.保护工程

思维能力建设,应将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保护箱结合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要做好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景观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安全、卫生问题。

3.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既宾馆饭店、餐饮、购物等建设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应与游客规模和游客需求相适应,高、中、低档相结合。而且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

要,使游客各得其所。娱乐场所等建设,必须在游览观光区内,不得破坏和影响公园景观。

4.基础设施工程

森林公园中的基础设施工程通常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燃气等线路的布置。要求不得破坏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公园内不宜设置架空线路,必须设置时要避开中心景区、主要景区和游人密集活动区,不得影响原有植被的生长。

海南海大源项目规划是海大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项目规划机构,在建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下,作为海南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为海南企业的成长与变革提供时效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而成为推动海南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3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思考

一、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背景和可行性

水洞旅游度假区由水洞和温泉寺景区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涉及谢家崴子村、同江峪村、青石岭村、温泉寺社区4个行政村,居民1281户4819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旅游业转型升级需要,本溪市政府立足于水洞和温泉寺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决心用5-10年的时间,把水洞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区域型、专项型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一)开发建设的背景

长期以来,单一的钢铁支柱产业支撑着本溪的发展,然而随着矿产储量的减少和环境资源的制约,这种发展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本溪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溪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将旅游业确立为接续产业,十届三次全会又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一致共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本溪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处于全市第三产业的核心地位,有力地带动了餐饮住宿、商贸购物、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休闲度假游的逐步兴起,本溪旅游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必须要有相应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进而突破旅游时间上的延续,解决季节变化带来的波动和影响,把当前9个月的旅游时间延长到12个月,最大程度地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培育出更多全年可以消费的旅游产品。水洞旅游度假区的提出,不仅符合本溪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且顺应了当前旅游业发展潮流。

(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环境良好、景观丰富的海滨、山区和森林是实施旅游渡假区开发的理想之地,水洞旅游度假区具备了地质、生态、温泉、宗教四大综合优势。从基础条件上看: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水洞景区是辽宁旅游的龙头产品,在省内外久负盛名,现已具备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的能力。温泉寺景区温泉储量巨大,属于弱碱性、弱放射性的高热泉,出地水温达43摄氏度,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打井200米即可出水,便于开发利用,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该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空留地较多,适合建设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从文化底蕴上看:水洞地质奇观积淀着数百万年的地质文化,与硅化木主题公园和本溪地质博物馆已经形成相互配套的旅游行程。温泉寺景区集佛教文化和皇家文化于一体,曾经是辽东地区久负盛名的礼佛胜地,特别是温泉寺庙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果加以深度挖掘和整理,该景区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从区位条件上看:水洞旅游度假区靠近沈阳,旅游交通便利,是辽宁旅游“一环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水洞和温泉寺景区资源互补性较强,又相距不到5公里,可以满足游客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双重旅游需求。综合各方面条件,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前景广阔。

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本溪旅游业起步较晚,很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水洞和温泉寺景区集中体现,因此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难点问题。

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由于水洞景区归口市旅游局管理而属地却在本溪县,温泉寺景区现有本钢疗养院、市委老干部疗养院等大小企事业单位12家,因此,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较大,旅游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旅游行业管理难以有效实施,或权责不明,或事权不清,或出现管理交叉,或出现管理真空。[1]下决心推进水洞、温泉寺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二是投资环境有待优化。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水洞景区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成本过高,历时包袱较大,和旅游发达地区同等档次的景区相比尚有差距;温泉寺景区基础设施老化、服务设施陈旧、环境脏乱散差,水处理系统严重破损,供热管线大部分不能使用;和工业园区项目相比,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对高端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

三是前期开发任重道远。由于水洞旅游度假区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内,按照风景区管理条例规定,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面临着政策把握、规划审批、用地调整、居民安置等一系列难点问题,特别是当前市财政较为紧张,银行贷款程序又较为复杂,因此,前期开发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有待于千方百计筹措。

三、水洞旅游度假区的总体定位

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要与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和本溪当前实际相互协调和合理衔接,就涉及到如何对水洞旅游度假区进行准确定位。

一是市场定位。本溪是全省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沈阳60公里左右的半径,基本上属于一小时经济圈。随着交通的不断快捷,短线游的游客绝对不少;目前,本溪70%的客源是在周边重点城市,其中省内游客占54.3%。因此,水洞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定位应该立足省内市场,以黑、吉、华北为主力市场,积极开拓日韩、俄罗斯和东北亚优质市场,对这些人群的消费习惯、消费层次、消费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准确把握。

二是产品定位。结合当前本溪旅游业的市场定位和游客的消费需求,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要以休闲度假型產品为主,观光游览型产品为辅;产品消费档次应该是以中档为主,兼顾高档和低档。在开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水洞景区和温泉寺景区基础条件,杜绝出现重复性建设和低水平开发,明确旅游客源来自哪里,旅游产品为谁开发,基础设施为谁而建,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开发和无谓浪费。

三是形象定位。对旅游业而言,形象就是品牌,形象就是效益。长期以来,“神奇山水、生态绿洲、枫叶之都”构成了本溪整体的旅游形象,但随着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实施,现有的形象定位和营销手段势必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国内游客比较倾向于自助游和体验游,欧美游客崇尚海滨、康体、运动、滑雪等旅游产品,日韩崇尚温泉、高尔夫等度假产品。因此,水洞旅游度假区在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上应该突出重点客源市场,兼顾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需求。

四是特色定位。辽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已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中、高端的休闲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沿海城市休闲度假游已经形成了整体效应。例如,营口投入1.6亿元建成了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辽阳打造了弓长岭王宫温泉水城,丹东正在着手建设黄海度假区,大连正在建设长海度假区。当前的发展形势,不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品雷同。因此,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一定要紧跟形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出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四、开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在思路上应该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立足于自身优势,作统盘考虑。

(一)高水平编制规划,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实现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发的目标,当务之急是科学合理地编制水洞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温泉小镇控制性规划和重要节点景观景点设计3项规划,以此来支撑开发建设和长远发展。上述3项规划要注重独特性和相对独立性,在不违背本溪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认真考虑度假区的市场定位、功能定位、项目布局和开发主题,正确处理整体规划与近期规划、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的关系,充分体现特色化、规模化,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休闲性,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各个功能区开发建设工作,把水洞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发达、功能齐全的专项型旅游度假区。

(二)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水洞旅游渡假區开发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巨大,单纯靠财政投入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方针,努力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一方面,要加快路网改造、水系整治、电力设施、土地平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做好以综合服务为内容的软环境建设,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规划实施、工商税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投资商解决后顾之忧;再一方面,要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努力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可以采取政府、部门、地方、民间、社会团体、金融市场以及外商外资等办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发行建设债券。应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相关部门及其事业单位,采取入股的形式,进行联合开发,把部门资源有效转化为资金投入动力。

(三)采取集群式开发,将中高端产品作为开发主题

水洞旅游度假区实质上是一个产业聚集区,只有采取集群式开发模式,发展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和特种旅游项目,才能真正形成规模效应和市场效应,只有这样才能给游客不同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反复消费;打造水洞旅游渡假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游客吸引进来,因此,一定要围绕着市场、围绕着需求来建设项目。把具有休闲、度假、康体、娱教功能的中高端旅游产品作为开发建设的主题,不仅符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而且符合从水洞旅游度假区总体定位,能够把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在开发建设中,要围绕游客“来得方便、游得开心、住得舒服、吃得高兴、购得满意、玩得快乐、去得愉快”这个主题,按照建设精品旅游区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一些上档次、上规模、吸纳量大、文化格调高、资源利用充分的新型旅游产品,同时还要做好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住宿和旅游娱乐等配套项目建设。

(四)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宣传促销

随着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全面实施,相应的宣传促销必须要及时跟进。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不同客源市场,开展大密度、全方位的宣传促销。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不断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方法,策划好周末和小长假休闲旅游活动,包装好一日观光游和多日度假游线路,招徕更多的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要把旅游宣传促销与项目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度假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吸引力,赋予宣传促销工作更为丰富的内涵。

(五)突出重点,围绕温泉旅游产品大作文章

当前,温泉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休闲度假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因此,本溪市政府将温泉寺1平方公里温泉核心区作为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突破口,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举措。结合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温泉寺景区的温泉特点,温泉寺1平方公里核心区开发建设,应该注重自然风光式、康体养生式和现代园林式3种不同风格的有机结合,突出温泉保健功能,并辅以多种医疗设施,可以采取“温泉+生态、温泉+度假、温泉+会展”等多种开发模式。

五、开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水洞旅游度假区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对以下几点问题作深入研究。

一是避免房地产化。当前很多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仍以别墅酒店为主,缺乏完整的度假单元,存在着功能配置不完整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热的冲击和影响,模糊了旅游度假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本质区别,甚至将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等同起来,这就给单纯追求投资效益,靠投资赚取回报的投资倾向和价值取向提供了空间。[2]因此,水洞旅游渡假区开发建设一定要立足于规划,协调好旅游地产项目比例,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统筹兼顾当地居民利益和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是重视环境保护。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依赖于环境,但过度的开发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又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和破坏。大多数旅游者都希望到没有污染、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的地方消磨度假时光。因此,水洞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项目一定要严格实施环境评估,综合治理度假区内工农业生产排污,妥善解决旅游垃圾泛滥,高标准建设污水排放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3]

三是切忌急功近利。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结合型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绝不是靠新上一些度假旅游项目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并且旅游度假区从初具规模到形成气候,也绝非是三两年的时间所可以完成的。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水洞旅游渡假区开发,一定要统一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开发,不能贪大求洋,切忌急功近利,而是要在着眼集群式开发前提下,采取“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以面构区”的渐进式开发模式。

总之,打造水洞旅游度假区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全市相关部门要切实形成合力,处理好求好与求快的关系,下定决心把水洞旅游渡假区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陈曦,黄远水.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旅游研究.2009.02;

[2]于杨,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展[J],旅游论坛.2009.05;

[3]周玲强,祝勤玫.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经济论坛.2010.11.

作者简介: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篇4

关键词: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

国发二号文件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赵克志省长指出“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1]旅游促发展, 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创建特色、优质的旅游景区、完善基础旅游设施等是新时期对贵州旅游业所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成为新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亮点, 积极推动了我省的新农村建设。

一、乡村旅游在贵州的迅猛发展

80年代乡村旅游兴起, 农家乐、渔家乐等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为我们所熟知。在全国范围内,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我省是最早省份之一, 尔后乡村旅游在我省迅猛的发展起来。当前, 有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了贵州特色旅游品牌, 如西江千户苗寨, 安顺屯堡, 贵定音寨等。以2011年为例, 全省旅游总人数为17019.36万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05.5万人次, 占旅游总人数的32.9%;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 乡村旅游总收入为221.4亿元,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5.5%[2]。具有贵州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的再开发建也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态势。

二、乡村旅游开发以“乡村”为依托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是根基。从概念上来说, 乡村旅游指“在乡村地区 (乡村或其周边) 以乡村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 能为当地居 (村) 民带来利益的一种旅游活动。”[3]其以“乡村”为依托, 乡村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市和乡村发展程度、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相对于工业文明的喧嚣, 今日的乡村更多的保存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 具有农业特点、生态性以及传统文化保存性等特征, 乡村旅游也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乡村成为一种旅游资源, 生态观光、文化参观、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等为旅游者提供了异于城市快节奏生活返璞归真的旅游体验。今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完善础设施, 更文明的旅游环境同时开发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资金、增加了农民收入, 带来了更多新鲜的视野多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

首先,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条件分析。贵州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景、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原始古朴。深厚的历史底蕴,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古朴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保存等等都为贵州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优越的条件。从80年代至今, 几十年来的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有了许多脍炙人口、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乡村旅游的再开发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推广。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发二号文件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其中更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全面推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等。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的蓬勃发展, 势必给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更广阔的发展的平台。

其次,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劣势条件分析。贵州总的来说, 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 乡村公路级别低、质量差。铁路覆盖面还不够广, 航空方面机场少成本高。农村居住条件、卫生方面还有许多达不到标准。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较为单一, 缺少特色等。同时, 城镇化进程也严重导致了趋同, 乡村旅游文化退化等多种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

四、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贵州省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基础设施的欠缺, 如交通、环境的排污能力、紧急救援能力等。虽然我省的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据统计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的公路建设计2011年贵州公路交通的发展就达到了373.83亿吨公里, 2012年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6.45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2630公里, 比上年增长30.1%。旅客周转量687.27亿人公里, 旅客吞吐量890.99万人次, 增长19.4%。但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我们基层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公路修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 就可以有实力更充分的挖掘乡村旅游资源, 精细开发, 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2. 必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以行政、经济、法律等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 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培养当地村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当地村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就业素质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必备要素, 使之具有服务意识才能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贵州乡村旅游开发需要政府、村委会、村民多方面参与进来, 因地制宜, 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本地乡村传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确保乡村旅游开发产业不走弯路。

3. 深层开发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民族文化丰富, 偏远的地理条件保存了许多难得可贵的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不能够一刀切要注重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开发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用以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来感染旅游者, 合理利用深度开发, 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 提升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必然带来双赢, 结合自身优势条件, 深度挖掘、积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 是贵州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 亦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3日在毕节市举行[EB/OL]http://www.gov.cn/gzdt/2012-04/25/content_2122955.htm.

[2]贵州统计局.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浅谈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 篇5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规划编制

旅游小城镇,是指那些具有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建设,是要把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旅游业和相关服务行业,积极促进旅游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把小城镇建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的旅游小城镇,充分发挥旅游对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小城镇旅游产业迅速发展 我国很多小城镇都具有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日益增强,旅游小城镇建设既符合旅游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进一步开拓和培育新的旅游市场;又可以充分利用小城镇的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游客接待能力,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有利于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小城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集聚效应不强等问题,通过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促进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集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协调、充满活力的城镇体系,能够促进旅游小城镇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和行政手段搞城镇建设的思维定式和发展模式。(三)有利于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小城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是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小城镇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把单

一、消极的文化遗产保护变为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参与旅游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挖掘、整理,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四)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可以扩大小城镇的投资需求并吸引大量民间投资,带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可以带动小城镇旅游、文化、商贸等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群众增加收入。

二、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在旅游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保护是前提、建设是关键、发展是目的。一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建设服从保护,强化各级政府对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责任,强化参与开发的企业的保护责任。二是要克服把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发展对立起来,把人居环境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对立起来,注意突出旅游小城镇的风貌特色。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城镇环境,使旅游小城镇建设不仅符合现代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要对子孙后代负责,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过加大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可以调动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使小城镇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引导小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从事旅游服务和相关服务,逐步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善小城镇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升小城镇的旅游吸引力,招徕更多的游客到小城镇游览观赏、休闲度假,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制定政策、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和做好服务等措施,走出一条“以镇建镇”、“以镇养镇”、“以镇兴镇”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用市场机制来推进各项工作,还可通过资本运作来创新旅游小城镇建设方式,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积极参与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

三、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对策措施(一)加强对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编制

为避免旅游小城镇在定位、开发建设中出现雷同,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编制好旅游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引导和凸显旅游小城镇各自的特色,使旅游小城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旅游卖点。

首先,做好小城镇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了解各种资源的位置、规模、特色、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正确评价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中的地位和价值等。其次,确定旅游小城镇及各旅游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小城镇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等。第三,正确划定旅游小城镇及其旅游景区的保护范围和重点,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重点、建设项目等。第四,编制旅游小城镇和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详规、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方案等,科学地指导好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二)多渠道筹措旅游小城镇建设资金

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各级政府分别从城镇规划建设、旅游发展、项目贴息等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额度,专门用于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补助、公共项目建设、经营项目贴息、城镇形象宣传、旅游市场营销等,调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旅游小城镇的积极性。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用足、用活、用好各种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扩大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三)处理好旅游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农村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城乡环境保护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发展旅游小城镇,首要任务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 “环境兴旅”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走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促进保护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穿于发展旅游小城镇工作的始终。

(四)切实保护旅游小城镇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俗文化,是绝大多数小城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在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大城市由于建设,大批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消亡了,这既是历史的遗憾,也是旅游的遗憾。从丽江、大理,乌镇到江南各大水乡古镇、皖南古村镇等地的发展实践看,发展旅游小城镇,是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民族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旅游开发促进了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五)加强旅游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6

【关键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特色饮食文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57-02

2012年12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桂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未来的国际旅游胜地,深入开发研究其特色饮食文化,既可增加特色餐饮的文化内容,又可丰富国际旅游胜地的内涵,更有利于大力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业,进而推动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发展。

一、开发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区位优势

(一)桂林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开发研究特色饮食提供了条件。桂林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C。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桂林饮食文化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桂林市有动物种类1593种,隶属4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400多种;水生物144种;有包括银杉、红豆杉、竹柏、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桂林地方特产有白果、马蹄、板栗、荔浦芋头、沙田柚、蛤蚧、竹鼠、漓江鱼等。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桂林特色饮食产品吸纳了众菜系的精华。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项重点内容,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进程使得桂林特色饮食产品吸纳了众菜系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

1.桂林米粉文化。桂林米粉的文化历史几乎和桂林城市的历史一样悠久。传说公元前217年,秦朝负责修建兴安灵渠的史禄为使修渠的北方兵卒适应南方的饮食,用大米粉代替了小麦粉,制成了我们现在知道的“米粉”。如今,桂林米粉因其物美价廉,已盛名在外,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海内外游客的喜欢。

2.桂林酒文化——桂林三花酒。据文献记载,桂林的酿酒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宋代酿酒业就很发达。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1992年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为米酒之王。如今,桂林三花酒在两广、上海、武汉、北京、天津乃至港澳都享有盛誉,被誉为“桂林茅台”。

3.桂林茶文化——恭城油茶。桂林苗、瑶、侗等民族都有喝油茶的习惯,但又有所不同,茶的品种也比较多,如龙胜壮族的龙脊茶、恭城瑶族的油茶、龙胜苗族的虫茶以及龙胜侗族、苗族的油茶等都是该区域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料。喝油茶既然可以当饮料,也可以当主食吃,因为喝油茶时必配佐食,而且品种多,形成一种特殊的油茶文化。

4.桂林菜系——“十大碗 ”。桂林菜系的形成主要还是得益于深厚的旅游文化,其代表就是“桂林十大碗”。传说它是在回族待客的最高礼仪“九大碗”的基础上,增添了桂林特色菜扣肉而形成的。桂林十大碗经过长期的演绎,形成丰富精彩的文化内涵,而且十大碗中各款菜肴也能找出八大菜系特点的影子,湘菜的红烧肉、苏菜的狮子头、粤菜的白切鸡、鲁菜的蓑衣蛋等,从中可以看出,桂林菜在饮食文化上,集合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以善于吸取南北方诸菜系精华,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珍菜蔬,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

(三)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为特色餐饮业开辟广阔市场。根据《纲要》战略要求,2012~2015年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全面推进,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桂林旅游也将随着旅游胜地全面推进而迅猛发展。2016~2020年,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桂林将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桂林旅游总人数将达3550万人次,入境客人数将达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500亿元。到2020年桂林旅游总人数将达4530万人次,入境客人数将达3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1500亿元。

“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是最重要要素之一,特色饮食文化产品会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将为餐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按旅游行业内统计经验测算,餐饮业在旅游业中的产值约占38%。那么,到 2015 年,桂林餐饮业的总收入将达到 190 亿元,2020 年将达到 570亿元。

二、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开发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的情况看,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桂林米粉、恭城的油茶获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经被消费者深刻了解到,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就整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桂林的特色饮食文化开发还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能把特色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的特色饮食旅游产品更是少见。目前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长期缺乏开发研究专项基金和统一的政府规划。桂林特色餐饮开发研究由于长期缺乏开发研究专项基金,桂林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无专项基金,难以开展特色饮食的系统开发研究和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没能形成桂林菜系的完整理论体系。加之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造成目前桂林市特色餐饮开发很不到位,没有树立桂林特色品牌,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二)品牌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在桂林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将桂林地方饮食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开发和保护。近年来,桂林市虽先后成功注册“荔浦芋”、“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恭城椪柑”、“阳朔金橘”、“恭城油茶”、“桂林米粉”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是,桂林特色饮食获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只有地方特色小吃类的“恭城油茶”、“桂林米粉”。许多以桂林地方特产荔浦芋头、四塘马蹄、恭城沙田柚、兴安白果、板栗、全州禾花鱼等为原料或辅料制作的“荔浦芋扣肉”、“全州禾花鱼”、“阳朔啤酒鱼”、“桂林三花醉鸡”、“龙胜竹板鱼”等极具桂林风味的特色名菜都没有进行餐饮品牌证认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三)缺乏高端开发人才培养及高素质厨师队伍建设。目前桂林没有专门的饮食文化科研机构,高端开发科研人才严重缺乏,桂林开设饮食烹调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发研究桂林菜的人员是一些餐馆酒店厨师,而厨师大部分出自桂林中初级技工学校,厨师欠功底,技艺很多是靠师徒传帮带得来。桂林厨师队伍大部分是中低级职称二三级厨师,理论水平不高,高级厨师严重缺乏。

三、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研究策略

根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战略发展要求,结合相关专家的发展策略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深入开发研究“桂林菜”体系,打造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品牌的建议,以实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背景下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研究目标。

(一)设立专项基金统一规划,深入研究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深入研究开发特色饮食文化必须由政府主导,设立特色饮食文化专项研究基金,统一规划指导,鼓励相关高校设立专门的特色饮食文化研究机构,深入开展研究桂林特色餐饮尤其是桂林地方菜的原材料搭配,各式菜肴的文化、烹饪技艺等;在工艺上创新,使用料、烹饪方法、调味用料及调味方式、装盘等方面统一标准,加上理论的总结、提高、论证,把这些菜式整体上一个档次和发扬光大,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桂林历史悠久,桂林特色餐饮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菜和风味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具备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餐饮时尚潜力。目前,桂林菜在全国虽没有进入名菜之列,但跟别的地方比,桂林的确不同。桂林菜可以借着“桂林”这个响亮的名字当招牌,漂洋过海,深入到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二)加强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品牌。目前桂林特色菜多以产地命名,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但这些类菜肴各自的文化特色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加强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特别重要。应根据《纲要》提出加快桂林餐饮业发展,深度开发、挖掘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前对其相关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尽量搜集关于桂林地方饮食文化产品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资料;在设计饮食文化产品时融入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桂林饮食,并通过挖掘桂林菜的文化内涵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打造桂林饮食文化品牌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旅游节庆和会展活动,举办美食文化节,因势利导并予以足够重视,有效地组织、指导企业和投资者进一步加强研究整理,创新开发,做好品牌塑造和进行品牌认证及商标注册,同时加强宣传推介工作,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营销宣传,扩大影响力,提高旅游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努力打造桂林特色饮食品牌。

(三)加快开发研究人才培养及高素质厨师队伍建设。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研究需要懂技术操作又有理论知识的高端人才,“双师”型烹饪教师的培养及高素质厨师队伍建设是根本。应根据《纲要》提出推进桂林“名菜、名师、名店”工程战略的要求,在以下方面努力:科研方面,在桂林高校设立烹饪学科研究基地,成立烹饪科研机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快培养一批高端的烹饪科研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厨师队伍;职业教育方面,加快升级桂林职业技术学校和烹饪学校,成立烹饪专科院校为培养高级烹饪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厨师队伍建设培养方面,建立和完善厨师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厨师的等级培训考核升级。

【参考文献】

[1]桂林特色饮食之稻作文化和桂林米粉(网摘)[EB/OL].(2013-05-22)[2013-08-22].http://blog.sina.com

[2]余海岗.桂林特色饮食的历史文化考察(网摘)[EB/OL].(2013-02-25)[2013-08-22].http://gx.people.com

[3]唐少霞,毕华,罗艳菊.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特色餐饮资源的开发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6)

[4]何志贵.桂林漓江景区旅游菜系开发构想[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5]韦家瑜,吴忠军.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2)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YB278)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7

关键词: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城市建设

0 引言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 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 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南充有4A景区7个、星级宾馆24家, 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日趋凸显。南充市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上有很大上升空间, 分析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融合, 总结其中的优势和经验, 找出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和问题, 可极大的提高南充城市的承载力和极大的推动南充市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

1 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及城市建设现状

南充基本以四色旅游为基础的主要旅游产品, 即南充风水文化的蓝色旅游, 包括南充凌云山景区 (4A级景区) 、阆中古城 (4A级景区) 、宫院风水文化景区 (4A级景区) ;南充将帅故里红色旅游包括罗瑞卿故居 (3A) 、张澜纪念馆 (3A) 、张澜故里景区、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 (4A) ;南充三国文金色旅游包括西山风景区 (万卷楼) (4A) 、鸣山旅游景区 (王平墓) (3A) 、阆中古城 (张飞庙) ;南充休闲浪漫白色旅游:凤垭山景区、钟湖旅游景区 (4A)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还包括顺庆府衙、文里、山风景区 (4A) →北湖公园 (3A) 、凤鸣山旅游景区 (3A) 等构成南充旅游产品 (旅游线路) 的景区主要分布在南充市市区及周边县城中城市建设较好的地区, 形成了景区和城市交织, 景点融于城市的格局。旅游发展为南充城市建设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南充城市综合实力, 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了南充城市文化品牌, 改善了南充城市人居环境, 如大面积的绿化, 城市公共休憩场所的修建等, 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内在核心的南充, 其城市建设在吸引系统、服务系统、支持系统、生态系统和软环境系统等方面得到了综合发展。

同时, 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 南充城市建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随着南充城市建设的大发展, 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北湖路改造、嘉陵江四桥建成通车以及人民南北中路瞎穿隧道等工程均进展顺利, 并基本完成, 旅游交通的日益便捷, 减少了制约旅游产品开发的瓶颈。②南充城市建设的新跨越为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至2012年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1平方公里, 特别是主城区正在拉框架、补功能、大建设, 效果正在显现, 下中坝片区、江东新区等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为新的项目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必要条件。③城市还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 南充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使得南充现有城市体系最有条件成为南充旅游活动的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即旅游产品的核心区域。

2 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融合的原则

2.1 共享原则

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都是在占用城市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这就要求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对城市资源做到充分利用, 不浪费、不闲置, 达到城市资源既是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资源, 又是城市建设根本资源的共享目的。

2.2 共建原则

强调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和发展的同时, 注重城市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 最终实现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均衡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达到旅游产品开发与城市建设共建的目的。

3 南充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融合的途径

3.1 在对城市建设中的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时, 以空间整合作为路径, 即在城市建设现有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原有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挖掘其潜质, 从而找出隐含的联系线索进行整合以突出特色形成合力。受传统旅游产品开发观念的影响, 南充市将一些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古迹以及民俗风情作为开发旅游产品的重点。但是, 南充由于不是一个具有高品位自然景观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城市, 从而导致其旅游资源总体水平较低。南充市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当放开视角, 将城市建设中所有组成要素视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可用资源, 通过城市合理的规划建设为旅游产品开发创建资源, 从而利用城市建设的现有成果以及整个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 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增强城市建设的吸引力和打造城市兴奋点。

3.2 以城市建设人文背景为基础, 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提升旅游产品使用价值、增强旅游产品新引力以及实现永续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 更是拉动南充城市建设突出城市品味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的保护, 但是保护文脉并不是简单的保护一两个历史街区, 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对南充城市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在旅游产品开发上, 就是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建设融合就要考究其建设“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为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如南充现有开发的古建筑街区———“顺庆府”街区, 仅通过几个建筑以及一条街道是不能够充分反映南充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 为了反映出其文化的独特封锚, 应当从其历史渊源、城市发展过程以及城市建筑表达方式等角度对旅游产品资源进行组合而推出可行的旅游产品。以下途径值得借鉴:①整体保护, 历史延续。将人类活动、建筑物以及空间结构和环境地带作为一个有内聚力的整体即完整地将城市建设的物质实体和活功能保存下来。②保留形式, 改变内容。也可以对建筑进行改建, 保存其外部形态更新内部构造, 从而改变使用价值, 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思路。这可以说是保留其“形”而重新塑造其“神”。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仅是现代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 更是在开发旅游产品提高城市化的基础上不断的赋予旅游产品新的时代内涵, 将科技成果、生活方式、现代艺术、城市风貌、城市功能等作为旅游产品要素不断丰富。③周边开发, 场景延续。怀旧文化对游客的吸引不仅是一种符号化的整体环境, 更是人理与感性的统一认识, 建筑空间结构与当地人们认同的日常生活行为结构应当保持一致, 并且, 空间与行为结构上的一致性也正是地方特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表现。在旅游产品开发中, 维护城市建设历史环境的整体特性, 不仅是城市本土意境和原生环境的组合, 更能体现城市建设怀旧精神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原城市建设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和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雕塑往往可以形成游客对城市的典型记忆。这是一种求内在的“神似”而不求外在的“形似”的做法。如南充滨江路附近果城公园中的纪念碑等, 如更好的加以维护和开发将是一个保留历史瞬间的绝佳场所。

3.3 以融合构建为手段, 突出新城市建设的旅游产品开发潜力。新城市建设下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是城市建设与旅游功能的彼此锲入与凸显的融合构建过程, 一方面要依靠城市建设整体形象的塑造, 城市基础建设、城市标示、城市建筑以及游憩设施等具体建设内容均应当符合旅游产品的定位形象, 同时其相互之间还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 密切联系合理组合。另一方面, 也需要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以带动城市建设, 即强化城市建设核心吸引要素, 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城市建设水平。可以借鉴的模式主要有:①构建游憩商业区模式。在城市建设中, 游憩商业区主要以游憩和商业服务设施为主, 其不仅作为购物、娱乐、文化等特定区域的聚集地, 更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 为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通过构建游憩商业区将旅游、游憩和商业进行良好的结合。在国内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便是打造游憩商业区,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良好模板。②建设休闲度假区模式。现代旅游度假区已经由早期单一疗养功能逐渐向集休闲娱乐、健身以及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转变, 当今最主要的度假旅游产品是环城游憩带、滨海休闲区等。③特色房地产模式。特色房地产主要指城市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 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房地产形态表征。建筑特色鲜明也是良好城市建设应当富有的品质, 如:程度石象湖景区周围的房产建筑就具有十分鲜明的异域风情, 其依托典雅庄重的英法乡镇建筑风貌并配以低密度、高绿化率的田园风情, 再加入时尚悠闲的文化休闲商业, 使其成为集旅游、休闲和居住于一体的体现新城市建设的特色房产。

参考文献

[1]史炯, 吴志强等.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 2009 (1) :48-55.

[2]王凯, 陈明.3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1) :9-13.

[3]高中岗, 张兵.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城市规划, 2010 (2) :16-22.

[4]赵华.浅析我国生态城市之对策[J].中国城市建设, 2011 (2) :6-11.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8

1 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远离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心,但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茶叶生产及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远离工业污染也让其具备了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具备了茶文化旅游所需的重要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产区较多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曾在开篇提到茶就是“南方之嘉木”,证明了茶起源于“南方”,也就是现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见其茶文化历史的悠久。世界茶叶组织在现已发现的茶叶种类中,有近50种分布在云贵闽等地区,尤其在怒江、澜沧江、元江等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古茶林及茶叶资源非常丰富。我国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叶产区,西南产区的红茶、绿茶、普洱茶、沱茶等大都产自傣族、布朗族、白族、苗族、布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而我国华南茶产区红茶、乌龙茶、白茶、六堡茶等大都产自羌族、苗族、壮族、高山族、布农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江南茶叶产区的花茶、黑茶主要产自黎族与瑶族地区。江北产区的绿茶主要产自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的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可见少数民族与我国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密不可分,具有非常悠久的茶叶历史及茶文化风俗。

1.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

少数民族具有不同与其它民族,尤其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独具特色。如贵州地区浓郁的侗族、苗族等地区罕见的民族风情、奇异自然风光被世界乡土文化基金评为世界级的文化保护圈和旅游胜地。无论是云贵川地区还是闽粤赣地区,自然风光独特,气候条件各不相同,甚至西藏地区,虽然海拔较高,但是独特的藏族佛教文化也成为旅游开发重要的资源。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如节日、信仰、巫术等都让少数民族蕴涵丰富旅游资源。可见,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还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为其开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具备了茶文化旅游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文化水平较低,旅游市场开发还没有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真正协同开发,形成特点鲜明的市场号召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缺乏共同开发意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产地大多处于较为偏远落后的山区,导致如云贵川等茶叶产地对现代旅游发展及茶文化资源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有机的茶叶历史及茶叶资源开发,更多的倾向于茶叶生产和销售。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一般远离工业污染,各个地区过度关注自然旅游资源的挖掘,让茶叶文化与旅游资源平行发展,在意识上没有形成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及经济发展的认识。例如,在云南傣族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竹筒茶、柠檬茶、花茶”这三大特色茶叶及茶文化,但是在旅游经济的开发中,傣族地区一般过度重视“泼水节”等民俗文化的发展,没有将傣族茶叶资源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再如,贵州自古以来为贡品茶叶产地,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却将“三道茶、云雾茶”等茶俗文化商品开发脱离于旅游市场,没有让游客充分参与到特殊文化体验中。

2.2 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多以山区为主,经济水平落后,尤其在贵州、青海、西藏等地明显,导致在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中缺乏配套设施和必备的基础设施。如贵州印江、都匀、湄潭县等少数民族茶叶产地的景区缺少直达公路和班车,进出不便。同时贵州地处西南山地,公路、铁路、机场数量少,旅客吞吐能力有限。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缺乏茶文化配套设施,如茶文化主题酒店、餐厅以及服务设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3 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开发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茶叶产地虽然已逐步开始开发特色茶文化旅游,然而开发模式上,仍一直将茶文化看作旅游的附属产品。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大都模式雷同,以采茶、品茶、售茶、茶艺欣赏为主,茶叶历史、茶俗文化、茶俗体验与旅游内容协同开发的融合度不高,尤其是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风俗、茶文化风俗体验和游客多层次体验参与结合在一起,茶文化体验项目质量较低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的内在核心价值。另外少数民族茶叶产地茶文化旅游尚没有形成茶文化旅游的宣传营销模式,很多茶叶产地仍以自然风光宣传和历史文化宣传为主,没将茶文化融于旅游宣传的体系中,也导致很多游客对少数民族茶文化知之甚少。

3 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的策略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认识到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在本地茶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树立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社会意识

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形成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就必须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独有的茶叶文化优势,对其文化资源形成理性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当地政府要对少数民族茶叶产地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进行定位,尤其是对有别于汉族茶文化特点的内容予以重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旅游开发程度探讨适合当地茶文化开发的思路。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行业、茶文化组织、教育机构、旅游组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到特色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讨中,对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优势及劣势、茶文化旅游服务、茶文化旅游人才等各个项目进行论证,将茶叶产地、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配套设施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找到茶文化开发的切入点。

3.2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配套设施

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对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力。要想让现代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下,充分参与本民族不同的茶文化体验,就必须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将完善配套设施及建立服务机构放在首位,让游客获得文化享受同时也获得高质量的外在服务。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产地和旅游地应该增大对茶业体验设施的投入,如在茶主题酒店、餐厅等方面既要考虑到现代游客对文化的心理需求,也要考虑到其旅游中身体需求。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在茶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根据特定开发目的,让游客在不同的环境内获得不同的茶文化享受和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应建立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服务机构。少数民族在服务中,要将民俗特殊性与服务现代性结合在一起,让游客,尤其汉族游客在接受旅游服务中,感受到不同于传统导游服务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内容,才能让游客投身于茶文化及旅游资源体验中,忽略地理及气候到来的负面心理,从而让游客获得心理和生理的满足。

3.3 开发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策略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生态资源也远离工业污染,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茶叶产地多以农业为主,与经济发达的旅游城市相比,在宣传上、营销上仍稍显落后。如云南、青海、福建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在其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上力度不够,而且宣传的形式也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所以要想提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影响力,首先形成开发适合少数民族茶旅游的宣传思路,在自然旅游资源旅游的宣传基础上,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突出其特定民族特性及茶文化主体地位,将茶文化、茶产地的宣传作为其旅游业宣传的名片。其次,依托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举办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多形式文化推广活动。少数民族地区还必须充分认识现代媒体在宣传中的作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数字媒体上引起现代观众对其旅游内容的关注,从而树立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新时代新品牌。

4 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文化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和建设应该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抓住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本地区悠久的茶叶文化历史与自然生态资源密切结合,努力提高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认识。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上,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从配套设施、宣传策略上进一步提高游客对茶文化旅游的认知和参与意识,以新的旅游品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茶文化产业展示新的活力。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茶文化旅游开发意识,茶文化旅游开发程度仍然较低,存在较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在本地资源基础上,树立茶文化旅游意识,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才能改变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肖博华.民族特色茶文化产业链发展调研-以西双版纳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10):51-53.

[2]浦绍柳.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民族茶文化旅游[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297-300.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9

一、新城开发建设与旅游发展

1.1新城建设中对旅游资源的重视与开发

新城开发中重视对生态环境资源、产业资源、区位优势等旅游发展条件的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实现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经济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塑造城市形象, 打造城市品牌, 创造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旅游产业有利于新城较快速的吸引人流、物流、人力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服务流, 实现城市价值。

1.2旅游发展对新城建设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具有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带动面宽等特点。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优化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催化新行业的产生, 在创汇、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 美国旅行数据中心 (U.S.Travel Data Center) 就曾经做过估计测算, 认为每天每个美国社区平均吸引的游客数量为100名, 可以形成67个新的工作机会, 在零售和服务业等领域总共可以最终产生280万美元的销售额, 并为州和地方的销售税收增加18.9万美元。同时, 城市旅游业发展所要求的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大的督促作用[1]。

二、临港新城开发建设中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1自然生态资源

临港新城生态资源条件良好, 不仅水资源富盈, 而且很有特色, 区位条件好。城中滴水湖占地5.6平方公里, 有杭州西湖之大, 计划建成后的滴水湖将超越西湖之美。新城呈现典型的“田园城市”的布局模式, 以滴水湖为核心, 城市的骨架道路和功能区同时以环状和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 形成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的空间布局特点。临港新城海岸线大约有30公里左右, 是海上进入上海的主要门户, 是发展“三邮”旅游, 建设未来中国及世界私人游艇停泊港的重要区域[2]。

2.2产业资源

有效的利用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机遇, 开发工业旅游不仅能加强产业技术展示与区域交流, 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力知本。临港新城欲建设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不仅是开发工业旅游的良好资源, 也是衬托现代化滨海城市宏伟气魄的背景资源, 临港新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会成为东南滨江沿海地区的人聚中心, 而且可以与浦江两岸风光, 世博园区建设成果, 共同打造上海旅游新形象。

三、旅游发展对新城开发建设的要求

3.1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体系

旅游业发展要求“进的来, 散的开, 出的去”, 国际间、区域间良好的交通条件决定着一个新城的可进人性程度和消费者旅游动机的实现, 并直接影响其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便利的市内交通, 对于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对外交通

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主要的对外客流方向应是中心城方向, 对外公路客运通道即通过B2、B3向西北方向。因此, 新城对外客运将形成3个主要通道和若干个次要通道。此外, 规划保留磁浮列车线穿过浦东国际机场向南延伸直达临港新城的可能性。市域快速轨道交通R3线是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客运交通联系, 连接环球影城、三林、周康、汇南、临港新城, 新城内为地下穿越, 设置2座车站, 1个车辆段[2]。

城市内部交通

上海临港新城内骨干公共交通网, 其主要的形制以有轨电车、或快速公交系统、或城市轻轨为主, 是联系新城内部各组团之间的主要客运交通纽带。此外, 公共汽车作为辅助公共交通系统, 服务覆盖整个新城[2]。

3.2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卫生舒适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能强化旅游满意度。而方便、刺激的购物、娱乐设施等则是对游览活动的补充, 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由于旅游者的经济实力不同, 各种档次的旅游设施比例结构一定要合理, 任何一项超前或滞后, 都会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与旅游发展模式

国际上最早研究可持续旅游的著名学者巴特勒, 在1993年他出版的专著中对可持续旅游做过这样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指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延续, 以这样的方式和规模发展, 即在无限长的时间内旅游开发不改变或降低环境质量 (包括人文和自然的) 以及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和进程都能得以顺利地实现”[3]。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新城的生态环境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绿树成荫, 干净整洁, 空气清新的城市环境, 会让游人心情舒畅, 提高旅游活动的舒适度, 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而空气污染严重, 废水横流, 绿地面积稀少的城市, 即使拥有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 也会因此而缩短其生命周期, 阻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城市旅游开发的管理,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也是发展新城旅游产业的主要环节之一。

四、结语

上海临港新城旅游业作为新城初期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建的滴水湖城市核心景观及周边相关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集城市观光、休闲娱乐、餐饮、商业、会展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 一系列的博览、酒店等项目, 以及生态旅游项目和线路也在积极地建设和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旅游业产值不断增加, 成为了新城开发建设中的重要支柱[4]。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城市在吸引稀缺资源时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 单纯依靠传统资源的城市与地区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实质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流, 通过人流加速物流、人力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服务流, 实现城市价值, 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一个平台。城市必须“营销”自己, 通过竞争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而旅游便成为城市竞争胜出的重要标准, 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新城建设必须让“城市”本身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吸引物, 旅游功能的发展通过与其它城市功能协同形成最大的动力, 可以使新城赢得更好发展。新城建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好互动, 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全方位提升, 打响城市品牌, 带动区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晓丽.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山东师大学报.2001 (12) 第16卷第4期

[2]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 (2003—2020) 年.2003 (12)

[3]吴卫东.可持续发展旅游与大众旅游生态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9)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10

近几年, 秦皇岛市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 但是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 目前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总体上仍处于旅游观光与游乐场的层次, 参与项目少, 缺乏体验层次、文化层次等方面的深度开发。

2. 秦皇岛市旅游景点过于老套, 景区景点建设规划开发滞后, 旅游产品单一。基本局限在古迹参观和海滨休闲游, 没有脱离传统模式。这一弊病造成团队旅游基本不能脱离“走马观花”的形式。致使游客审美疲劳, 行程结束后疲惫不堪, 满意度极低;急需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3. 由于季节气候影响, 冬季成为秦皇岛旅游业的荒季, 淡旺季反差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并且呈淡季越来越淡的趋势;淡季大量旅游资源闲置或者浪费;如何缩短淡季或将淡季的一部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已经成为秦皇岛旅游业是否能突破瓶颈的关键问题。

4. 很多历史文化景区, 室内景区, 在旅游淡季都以门票或具体服务项目打折为主要手段, 受其影响的还包括酒店业, 餐饮业等相关产业, 而且增收效果不明显。尤其与海洋相关的旅游产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造成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如何开发淡季海洋旅游项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发展休闲渔业可以减少海洋旅游季节性的影响。

二、秦皇岛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

(1) 目前秦皇岛市休闲渔业产业未受到足够地重视, 在秦皇岛市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具有很强竞争力;另外海洋休闲渔业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地消费需求激增,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9000万的人是钓鱼爱好者, 面对如此大市场需求, 海洋休闲渔业的市场空间广阔。

(2) 秦皇岛市有良好的休闲环境。北戴河海滨、南戴河、昌黎黄金海岸等地沿海滩涂海天相连风景优美, 自然风光独特, 空气质量优良;一派原始的自然风光。而且秦皇岛冬夏季节变化明显, 冬季没有酷寒天气, 可以充分利用优势把具有北方特点的休闲渔业项目引入发展, 以填补淡季旅游项目发展的空白。

(3) 渔家文化历史悠久,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词《浪淘沙·北戴河》中的“秦皇岛外打渔船”是非常好的历史见证, 在这里渔家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每年都有大量知名艺术家来秦采风、写生、创作、展览, 积淀了丰富地域文化底蕴, 已经形成了具有秦皇岛特色的文化形态。

(4) 秦皇岛市南邻渤海, 渔业资源较为丰富, 有260公里长海岸线, 海岸线东起山海关金丝河口, 西至昌黎县滦河口;所辖海区15米等深线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水资源丰富, 总量超过16亿立方米;是对虾、海参、海蜇、螃蟹、扇贝、河豚鱼、虾、多宝鱼等的重要产地, 全市有捕捞作业渔场100万平方米, 2011年秦皇岛市渔业生产总值达到133087.00万元。海洋渔业具一定规模, 具有别具特色的传统海洋渔业、渔村和丰富的渔家文化背景。有适合发展养殖的浅海5万多平方公顷, 有别具特色的传统海洋渔业、渔村和丰富的渔家文化背景。海洋捕捞较具规模的有昌黎新开口码头等, 以及大浦河、小浦河、大滩等主要渔场。

(5) 旅游立市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带来政策优势, 2009年9月初按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秦皇岛市确立“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 旨在把秦皇岛建设为“中国最大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秦皇岛市近几年旅游行业稳定增长, 秦皇岛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旅游立市的相关政策。发展休闲渔业符合十一五规划要求,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目前秦皇岛市旅游市场休闲渔业行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短期内没有竞争对手。

(6) 交通便利, 秦皇岛市坐落在渤海北岸地处华北地区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 与北京距离380公里, 距天津243公里, 距沈阳46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正在修建的秦皇岛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之一, 是河北省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 对于全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名城, 促进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秦皇岛市旅游产品提出新的要求。承秦高速通车将环渤海经济圈、河北省的倆大旅游城市承德、秦皇岛联系起来, 将承德到秦皇岛的时间缩短到2个小时;精品旅游路线“北承北 (北京——承德——北戴河) ”无疑会再一次升温。

三、秦皇岛发展休闲渔业的功能定位

遵循分区独立和互相促进等多方面原则, 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六个要素, 构建合理的系统的综合功能分区。 (1) 捕捞体验区采用完全具备安全性的渔船, 让游人亲身体验撒网捕鱼的乐趣;开展极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项目, 如驾驶渔船、撒网捕鱼等;自捕自烹, 吃自己捕捞的海鲜, 置身其中感受“秦皇岛外打渔船”的诗情画意!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自然, 真正地体验到传统的渔家生活! (2) 休闲垂钓区并不局限于海上垂钓, 在沿海地区开发人工湖、池塘等垂钓项目。空间和设施要求不大, 成本低廉, 提供渔具租赁, 与餐饮项目相结合, 自钓自烹自食, 另有一番乐趣。 (3) 海水养殖参观区以碧海金沙、现代化渔港、海洋生物、颇具特色的滩涂养殖和浓郁的渔港风情为主要开发对象,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利用现代化海水养殖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的渔业产品, 打造地方特色;致力打造海水养殖产业化基地。适度开展渔业渔业养殖景观的观光活动, 展现渔业生态景观特色。 (4) 休闲娱乐区综合以上主要分区, 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 将娱乐功能作为辅助项目, 适度建设娱乐项目, 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与其它结结构功能区形成旅游产品互补。 (5) 餐饮购物区打造有渔家特色风味的餐饮业, 同时为游客提供购买无公害海鲜产品等当地特产的服务平台。

三、秦皇岛休闲渔业的开发与保护

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方针, 既要注意保护又要进行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 保护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之前并贯穿整个开发过程之中, 对海洋休闲渔业资源进行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 明确不同区域的保护要求, 海水养殖业、海水捕捞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进行适度开发利用, 但必须必须严格限制其开发方式和规模;防止对区域功能造成损害, 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坚决避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

协调好旅游业与渔业之间的关系, 是否能协调好旅游业与渔业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休闲渔业开发成功与否。以渔业资源为依托, 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旅游产业与渔业资源优化配置, 将旅游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 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紧密结合,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协调好渔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可以降低或避免旅游业受季节性影响, 这一产业结构优化思路对秦皇岛市旅游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秦皇岛发展休闲渔业的目标及定位

1. 近期目标

通过开发一批集“海上垂钓、近海捕捞、现代化水产养殖参观、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景区, 带动休闲渔业的发展, 做好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妥善安置转产居民;树立品牌, 做好前期形象宣传, 协调与渔业发展与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

2. 中期目标

将海洋休闲渔业做大做强, 逐步扩大秦皇岛市休闲渔业在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影响, 将第一产业渔业与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完美融合, 优化和完善产业链结构, 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3. 远期目标

通过休闲渔业资源的开发, 着眼产业内部的发展远景, 使休闲渔业将成为秦皇岛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休闲渔业打造为秦皇岛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之一, 减少因季节变化对秦皇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为秦皇岛的旅游产业再添新篇:着眼城市发展远景, 使相关行业根据秦皇岛滨海旅游, 渔业旅游而适度调整, 为城市规划, 建筑造型及城市景观的设计更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提供依据, 最终使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发展建设成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具有地域特征的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摘要:秦皇岛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以海滨、疗养、休闲而闻名;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旅游区, 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 中国旅游圣地四十佳2处, 国家5A级景区一家,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 国家森林公园1处, 国家地质公园1处, 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1处。2012秦皇岛市荣膺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秦皇岛市连续三年荣获这一殊荣, 被列为国家城市休闲服务标准化试点验证城市。同时, 旅游业也成为秦皇岛市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秦皇岛的城市规划发展也重点围绕旅游资源开展, 而海洋资源恰恰是秦皇岛旅游资源中主要特色, 北戴河, 南戴河早就成为国际知名的避暑胜地, 如何继续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 使其沿着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秦皇岛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秦皇岛,旅游

参考文献

[1]、王茂军.栾维新.李向诺.王海壮大连市滨海休闲渔业的发展设想《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2)

[2]、凌申.盐城市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 (32)

[3]、潘建民《旅游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 篇11

在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旅游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文化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文化旅游所涉及到中国文化遗产的多个方面诸如一些古建筑、名胜古迹的开发与保护等,因此旅游与文物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专家们高度专注的问题。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社会各界对此认识不一。前不久我们就“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问题慕名专访了中国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老先生,罗老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和他那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更令我们折服。

在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旅游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文化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文化旅游所涉及到中国文化遗产的多个方面诸如一些古建筑、名胜古迹的开发与保护等,因此旅游与文物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专家们高度专注的问题。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社会各界对此认识不一。前不久我们就“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问题慕名专访了中国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老先生,罗老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和他那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更令我们折服。

长城情缘

走进罗老的家,敬意油然而生,房间的每个角落里都摆满了书籍,在这里能找到一切关于古建筑方面的书。而眼前这位头发已花白的老人为了中国的文物事业在这里奋斗了一辈子,今天虽已年过八旬,但他还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古建筑保护领域专研奋斗着。采访罗老,第一个话题自然也离不开长城。罗老谈起长城,津津有道、侃侃而谈,一股学者大家风范。他坦言“从小就知道长城,可真正了解长城是从修长城开始的”,从罗老的言语中我能感到他对长城的那份特殊情感,也能真正感觉到他将保护古建筑工作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1952年,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向民众开放,当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而八达岭则成为罗哲文修复长城的第一站,就这样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长城八达岭段就修复竣工,这次修复,使罗哲文对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个古建保护专家,他对中国最大的古建筑——长城产生了特殊的情感,研究长城成为他一辈子都难以割舍的一项事业。通过实地研究,罗老对长城提出了新的观点:过去认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他和专家考证后认为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新疆。过去认为长城是秦始皇开始修建的,罗老则指出,长城的修建始于楚国。后来,罗老的保护领域从最初的保护古长城扩大到各类的建筑,他意味深长得说“这也是恩师梁思成先生的思想,他认为文物包括的范围很广”。谈起自己一辈子的工作,罗老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尤其是当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文物保护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认为:“现代文物保护的领域又扩大了,扩大到了近现代的建筑,甚至当代有价值的建筑也应该保护下来,因为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文物古迹遗产的保护是不能断代的。”

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辅相成

中国是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现在又面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又面临着新阶段的困难。研究了一辈子文物的罗老对待这样的问题自有独到的见解。“旅游和文化不可分,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因此旅游发展要依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作为资源;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依靠旅游发挥其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失去了文化的旅游就像一个空壳,华而不实。”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国的旅游家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珍贵文物资料,他们把祖国的文物与名川大山、地貌特征都一一记载下来,如《水经注》、《山海经》、《徐霞客游记》等。因此,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绝对不是矛盾的。在过去,一提文物就只是保护,但是保护后的文物发挥出作用才是文物保护的目的。文物具有不可移动性,只有通过“旅游”才能达到用“物”说话的目的,反过来用“旅游”来体现其文物的价值。中国的长城,既是中国文物,又是世界遗产,运用毛主席的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就充分揭示了旅游与文物的内在关系。美国总统里根先生站在长城上无不感慨道:到了长城才体会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就创造不出这样伟大的奇迹。由此可见,旅游行为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同时,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文物的保护。文物古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它,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了文物古迹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古迹风景。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从长远看,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是在一定时期也会存在矛盾。从旅游部门角度入手,发展旅游就势必进行旅游区的开发,比如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宾馆、饭店等,这样破坏了原有的保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或是一些旅游部门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诸如此类的问题屡屡发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困难。

罗老认为:虽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最根本的问题是旅游部门与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部门没有协调好,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罗老意味深长地说:“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去支持、维护。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也不利于旅游发展;对文物只保不用,即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那么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怎么做到两全其美。罗老总结到“要做到两全齐美,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最科学的规划来实现,保护文物、保护景区,最后的防线就是把它们规划好,一个规划要经过实地考查、讨论研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直到专家论证、行政报批、政府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才能完成与实施,这样一来,不会造成对文物、景区的破坏,也不会产生不利于文物、风景保护的后果。只要规划做好了,才能真正处理好文物保护、风景保护与开发、利用、环保及旅游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搞好规划就是对文物、风景最好的保护。”

首先,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再次,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四、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五、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篇12

近年来,游客对于生态、人文景观的诉求日益增强,国内乡村生态休闲游备受青睐。我国广阔的疆域内拥有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憩资源,正成为我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开发的重要基石。然而,快速开发的旅游业也引发了乡村生态休闲游憩资源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试图在借鉴传统小镇休闲游憩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保护性的开发模式,实现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休闲游憩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

1 我国古镇建设开发误区及开发原则

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古镇旅游逐渐兴起,首先是江南古镇周庄,率先提出打造“中国水乡”的口号,紧接着江浙沪一带的古镇,如同里、乌镇等纷纷效仿,云南省的丽江也因其壮丽的山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波古镇建设浪潮中独占鳌头。

目前我国在古镇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误区,如将保护古镇理解为恢复古镇的历史风貌、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修复或重建,同时为提升旅游业而新建传统特色的商业街。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振兴当地经济,一味追求经济回报,大肆破坏自然环境资源,修酒店、盖高楼,将古镇特有的人文传承及生态可持续性置之不顾。

由于部分古镇开发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古镇建设开发的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引发不少问题,也付出了惨重代价:①主题干篇一律,同质化严重,古镇开发建设只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政府业绩,在开发时未对古镇资源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以此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开发规划,从而造成大批古镇开发建设缺乏特色;②旅游资源保护缺乏力度,古镇的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和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地传统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荡然无存,民族风情变味,古风古韵不存;③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雨污水管线、生活垃圾处置、游客住宿等条件制约了古镇开发。

在国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新一波浪潮中,尤其需要注意保护与合理利用古镇历史遗产及生态资源;在开发建设时应注重保护古镇的整体性及其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山林、水体、大气、珍稀动植物等;坚持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将古镇保护与开发和现代人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相结合,适度引进新的业态,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 班阳龙凤湿地古镇概况

2.1 优越的区域开发环境

贵阳龙凤湿地古镇地处贵州省清镇市,西侧毗邻贵阳市,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百花湖和红枫湖之间,古镇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2hm2,一期建筑面积近6万m2,东邻10万职教园区,北接百花生态新城(见图1)。优越的区位条件使之成为“贵阳一黄果树”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以及贵阳环城游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2,3)。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的背景下,龙凤湿地古镇定位于“东方瑞士”的“因特拉肯”(拉丁语:两湖之间的小镇),以清凉度假为主题,滨水亲水为特色,传统文化为内核,打造集旅游设施、配套服务业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度假旅游天堂。

2.2 厚重的古镇文化底蕴

清镇历史源远流长、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据相关文献记载,该地出过王阳明、杨龙友等诸多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始建于元代的文明书院是贵阳地区最早的书院,也是“行知合一”的王学流传天下的发源地。百花湖百花公主与南海九龙子的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廻龙古寺作为珍贵的神话传说载体保留至今,具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贵阳少数民族众多,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增加了古镇的魅力。在清镇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指引下,龙凤湿地古镇具有良好的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资源。

2.3 新颖的古镇开发定位

龙凤湿地古镇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创新为出发点,依托稀缺性超大型景观湿地资源,突破贵州传统商业形态,引进风靡世界的休闲旅游度假主题商业模式,设置精品温泉度假酒店、民族文化博物馆、主题婚纱广场、时尚摄影基地、产品发布基地等项目,创造一个融合传统与时尚、地域与民族文化元素于一身的魅力新景观,成为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水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贵阳城市休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见图4,5)。

3 龙凤湿地古镇保护的应对策略

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先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凤湿地古镇利用技术创新、新能源等手段,构建低碳社区,保证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现状自然生态山林,建立开放式自然生态公园;利用河流水系、山塘、生态渠、湿地组织排洪和滞洪,保证场地免受洪涝影响;通过划定防洪淹没区,区内限制开发建设。

为避免污染,保护水质,划定3道防线:第1道防线位于外围边界,通过治源、截污、构建生态屏障等手段,抵御外部污染;第2道防线位于开发区内部,设置人工湿地,通过生态技术手段处理雨水和生活污水,建立中水循环使用系统;第3道防线在开发区下游边界,改造和利用已有滨河湿地,塑造集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景观带。

3.2 建筑风貌保护——还原、融合和创新

特色鲜明的古建筑是古镇休闲游憩开发的物质形态基础。贵州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可观赏性,例如古民居(大屯土司庄园、高坡云顶苗寨、国苏苗寨、虎山彝寨、麦格布依寨等)、宗教建筑(廻龙古寺等)和公共建筑(鼓楼、风雨桥等)。龙凤湿地古镇在建设时对廻龙寺等古建筑采取了“修旧如旧”原则,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节点,同时吸取贵州建筑文化的精髓,将传统建筑元素加以提炼和创新,创造出和山水及文化相融合的整体建筑风貌。

3.3 人文传承保护——保护与挖掘非物质形态

古镇休闲游憩资源的存在价值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出现。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诸多文物遗存、世代生活在古镇中的传奇人物等,还包括隐含于内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等非物质形态表现形式。龙凤湿地古镇在开发建设时充分考虑对当地民俗、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专门设置场所让游客欣赏手工土纸制作、苗族剪纸、石砚雕刻等当地手工艺术,用以纪念游客的旅游经历,同时推广反映古镇独一无二的“三月三”民间艺术节、苗族四月八节、六月六歌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另外,还可在古镇中领略代表性的恋爱豆腐果、花溪牛肉粉、雷家豆腐园子、丝娃娃、肠旺面、糕粑稀饭、一品锅、特色阳明宣等美食文化。

3.4 原住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安置与就业

一个没有原住居民的古镇是没有灵魂的古镇。为满足古镇保护开发需求同时安置景区内居民,古镇开发单位采用对合法产权的房屋征收实施异地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2种方式进行安置或补偿。古镇的开发和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创造出多样的就业岗位和不同层)次的就业机会。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失地农民采取直接转换、培训上岗、职业教育等方式实现再就业,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古镇的和谐发展,从而保护古镇各项人文传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休闲游憩。

4 贵阳龙凤湿地古镇开发建设应对策略

4.1 道路交通系统

遵循健康、安全、环保的原则,组织具有山地特色的道路交通系统。整合现状路网,规划“三横一纵”的骨干路网和树枝状的组团道路体系。结合滨水空间、生态林地等优质自然资源,打造滨水步道、山地有氧步道等特色慢行系统。倡导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设置旅游专线车,接驳贵阳市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龙凤湿地古镇。景区内部采用环保电动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达到便捷、环保和安全的目的。设置游艇码头,便于游客游览美丽湖光山色的同时,作为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见图6)。

4.2 游览线路组织

结合现有自然及人文资源,倾力打造4条游览线路:以国画、西画、诗书、琴音及棋院会所为载体,并结合部分商业公共设施打造的人文艺术游览线路;以龙吟古镇、凤栖古镇与尚河城古镇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的古镇风情游览线路;以现有生态湿地为载体,打造生态湿地游览线路;以风情渔家、农家果园、乡村俱乐部以及极限运动场、野外拓展基地等为主要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运动旅游线路。将景区与红枫湖旅游区、百花湖旅游区等联动发展,创造贵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见图7)。

4.3 历史文化

龙凤湿地古镇将文化线索融入整体规划格局,打造热闹的滨水商业、宁静的山地住宅、繁华的市井街道、自然的郊野风光等4大功能片区(见图8,9)。

1)热闹的滨水商业片区演绎和讲解“龙文化”,将“九龙山与百花湖”“龙生九子”等历史传说融入旅游中,设置迥龙寺、龙文化博物馆、龙花园、龙吟大戏台、雕塑、音乐广场等,提高龙文化体验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2)宁静的山地住宅片区挖掘“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的涵义,设置“琴、棋、书、画”四大主题会所,打造“龙隐山居”主题住宅区,体味充满情趣、雅趣的生活方式。

3)繁华的市井街道片区以麒麟广场为核心,设置演艺中心、工艺品展览中心、土特产商场、风情水街、风情客栈、民俗博物馆,塑造以民俗文化为特色、充满乐趣与闲趣的第三大古镇。

4)自然的郊野风光片区以野趣、奇趣为特色,设置户外运动、野外拓展、乡村休闲基地。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展现一幅令人向往的生态山水度假画卷。

4.4 休闲游憩功能

休闲游憩是以休闲为最终目的的游憩,是人们逃离都市喧闹生活、追求心灵放松的产物,其节奏相对舒缓与随性,有别传统旅游“赶集式”做法。贵阳龙凤湿地古镇针对上述问题,在游客休闲游憩需求上下足了功夫,各类设施的规划布局充分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参与娱乐、享受美食、文化熏陶等需要。例如,利用现有的洪水淹没区与百花湖、红枫湖共同打造集观光、科考、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将现有的山林野趣和田园风光开发成特色农家生态休闲场所;利用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着力营造自然摄影、动植物及地质科探活动基地。同时,规划区内设置特色美食街、酒吧街、茶馆、画廊等独具特色的滨水休闲场所,丰富的亲水开放空间如小广场、亲水栈道、风雨廊桥、码头等增添古镇的“古趣”与“妙趣”。具有良好视野的标志性五星级酒店及会议中心,满足高端度假和会议需求。

5 结语

龙凤湿地古镇已于2014年完成一期工程6万m2配套旅游商业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功。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起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龙凤湿地古镇保护与建设开发的新契机。只有通过特色小镇建设,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传承与彰显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宜居的美丽景象,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将古镇发展融入整个区域城镇发展战略中,才能追求更为长效和逐步释放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生态休闲游憩的诉求日益增强。以贵阳龙凤湿地古镇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为例,探索出一条以清凉度假为主题,滨水亲水为特色,传统文化为内核,集旅游设施、配套服务业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度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J].中华文化论坛,2004(3):38-42.

[2]田喜洲.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03(2):90-93.

[3]阮仪三.迈向新江南水乡时代——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2):35-40.

[4]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1-4,79-84.

[5]阮仪三,刘浩.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战略思想及理论探索[J].规划师,1999(1):47-53.

[6]阮仪三.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住宅科技,2004(5):3-6.

上一篇:进行舞弊的手段下一篇:涵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