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红色革命旅游景点(共8篇)
苏州红色革命旅游景点 篇1
弘扬革命传统 发展红色旅游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中,有一道风景线越来越引人注目,这就是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地。
长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开国领袖和著名将帅使这里充满了蓬勃的革命激情,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摇篮、领袖故里”。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曾勇立潮头,独领风骚。无数仁人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寻求振兴中华之路,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涌现了谭嗣同、黄兴、蔡锷等一批历史人物,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孕育了杨开慧、雷锋等一大批革命英烈。他们的伟绩是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高高矗立的丰碑,成为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弘扬革命传统、发展红色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目前,全市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处,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区(点)共有15处,其中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杨开慧故居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杨开慧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岳麓山景区作为长沙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批公布的湖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长沙有4条。
在推进红色旅游中,我们着力抓了规划和开发。出台了《长沙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力打造1个“红色旅游中心”、努力培育3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四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1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总体目标。突出了品牌营销。以“革命圣城,红色之都”为品牌,重点宣传“伟人足迹游”、“名人故居游”、“领袖故里游”、“革命摇篮游”等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了环境整治。对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景区、橘子洲头、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点)经常进行检查,加强管理,净化游览环境,规范导游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放眼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向革命圣地、革命根据地、革命纪念地。在我们长沙,红色旅游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深刻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就是一份革命教育的珍贵教材。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我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参观完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尤其是广大党员通过参观红色景区景点,回顾我党光辉的革命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了党在伟大征途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使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更为自觉。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今年1-6月份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5%。许多党员干部在此参观后,被刘少奇同志的坚持真理、爱民务实的崇高精神所震撼,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在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锤炼党性修养,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其次,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昭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我们在红色旅游中,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既能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又使旅游者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近几年来,每逢“七一”、“八一”等重要活动日以及三个旅游黄金周和寒暑假,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景区等红色旅游点都是游人如织。去年,长沙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440多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总接待量的40%。今年上半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量为260万人次,同比增长28%。
再次,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很好地使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在我市,红色旅游的发展,对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今,有的村民在经营工艺纪念品,有的开农家乐餐馆,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红色旅游还带动了我市革命老区的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去年我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2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红色旅游魅力无穷。我们将进一步开发、建设、保护好长沙的“红色经典”,让它们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苏州红色革命旅游景点 篇2
要做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工作,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广义上“红色文化”。
从广义上说,红色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红色文化是这三个方面的集合与,但每一个部分在红色文化中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例如红色物质文化属于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具体化和显性的特征,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红色物质文化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大事件纪念、改革开放过程中留下了的革命遗址和相关的文物,如领袖人故居、历史事件的旧址、历史建筑、园林、烈士陵园、纪念碑、器物、服饰、文物陈列馆等。红色制度文化是不同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相关政策、理论、路线、方针等。红色精神文化特则指不同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等,例如回忆录、歌舞、绘画、戏剧、小说、故事等。红色精神文化属于红色物质文化中抽象的内容,同时也是其中最重要、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二、红色文化的内核:红色精神
正如上文所说,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表达。红色精神是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在革命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精神。红色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探索精神、社会主义时期的奋斗精神、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由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表达了共产党良好的作风和优秀的品质,是我国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核心,而红色旅游也因为红色文化的特性区别于一般的旅游活动,成为了一项文化工程,起到了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也可以人们在进行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也对中国的红色文化进行了一次温习和体验。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活力的,红色文化也同样如此,这也是红色旅游生命力的来源。人们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和关注为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红色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体验红色文化的机会,并且人类在进行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还能够参观烈士纪念碑、历史遗迹、重走红军长征艰辛道路,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岁月,唤起曾经的记忆或是了解不曾经历的战争岁月,真切的感受革命先烈们在那种社会环境下的爱国心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并学习这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激发自身爱国精神。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中最为宝贵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开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告知人们红色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人文性直接决定着红色旅游体验的质量。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革命老区的重建工作,井冈山、韶山、延安等地区被国家列为““国家一号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而且还能为旅游业提供宝贵的旅游资源,并且红色文化直接决定红色旅游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将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底蕴更好的表达出来,才能体现出红色旅游的真正魅力,有效的推动我国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红色文化属于红色旅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旅游质量的提升取决于红色文化的深度和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也是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而红色旅游的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不同时期红色文化的融会贯通。在现代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协助下,红色旅游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实现了红色文化与其他形式文化更好的结合,展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带来新生机与活力,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了解,为各国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做好红色旅游的发展,确保红色旅游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原因
红色旅游之所以在近年来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内因是外因的基础和前提。从根本上来说,红色旅游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仍然有良好的市场是由于红色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代表了民族的先进文化,可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红色旅游的兴起还能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为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改善作出贡献。
1. 红色文化代表了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
红色文化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行为准则,更是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尊训练历史规律,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帮助我们的革命先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了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的地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以及继承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斗争和革命的胜利,并在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歌颂的故事,更创造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奇迹,这种精神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传递了下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传承红色文化符合人们的发展需要
之所以红色文化可以被人类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红色文化自身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则是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展发展潮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尤其活跃,社会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流价值观存在被颠覆的危险,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逐渐的模糊。在优良传统逐渐丧失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却在不断的萌生,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不良思想的存在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会导致人们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世界空虚、价值观念扭曲、人情冷漠等,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只关注个人私利,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等。这些不良思想的存在都会从不同程度上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形成,对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要增强人们抵御这些不良思潮的能力,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宣扬红色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导人民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继承和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更好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利用红色文化为人们树立精神上的标杆,进行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承。红色旅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四、革命老区关于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以促进红色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
既然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重点与内涵,要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就必须把握好红色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红色旅游的价值;传承红色文化也是红色旅游的根本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红色旅游发挥了载体的作用。事实上,红色旅游是对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创新。
1. 在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中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建设发展的方案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为了确保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在进行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并在实际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落实和应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全社会都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中来。
2.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阶段不断的传承红色文化,明确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真正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红色文化的传承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对红色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保护和展现。红色旅游资源为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红色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对红色文化进行一定的开发、抢救、挖掘和保护,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展现这些革命历史进行合理的展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更好的展示红色文化真正的精髓,并发挥对全社会的教育作用。在红色旅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应当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革命文化遗产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上,对红色旅游资源应当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是对红色旅游过程中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对革命遗产的合理保护。
3.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对红色文化的活化和再现
要向更好的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就需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记录、著作的撰写等方式传承红色文化,比随着之后大众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更加有效的传播和传承途径,如制作文献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也可以通过红色文学、红色歌曲、红色电视剧等方式,来向广大的观众展示伟大的红色精神;最后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更加真实可感的方式向游客传递红色文化的精髓内涵。因此也可以说红色旅游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红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宣扬红色文化,而且还能再现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红色旅游的广泛认同,红色旅游已经成为目前宣传和继承红色文化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
4.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主要方法
在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红色文化的发展和品质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不仅可以提高红色文化对子孙后代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还能有效的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但是在发展红色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创新精神,挖掘红色文化新的内涵和价值。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创新是红色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与保证。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过程中,就是对红色文化创新的保护过程。我国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变,而且遍布于全国各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旅游观赏资源。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一般要求以红色文化作为原材料,借助一些方式来对其进行加工和创新,从而实现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更好的满足游客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其不仅可以将红色精神所具有的内涵打造成人们喜爱的,又具有历史内涵的景点。因此,发展红色旅游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红色文化传承的一般规律和在红色旅游中传承红色文化特殊规律已经成为发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岩.“红色”的中外文化审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2.
[2]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12,08.
[3]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4]李恩巍.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篇3
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文物;保护
前言: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罗炳辉的故居是唯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最早开放的革命文物点。对于革命先烈的瞻仰,是对游客的精神洗礼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游赏的同时,感受并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给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保证,但是同时也给文物的保护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在保护好革命文物的前提下,利用革命文物独特的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同时利用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
一、革命文物
(一)什么是革命文物
文物是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物等,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文物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那个革命的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留下的物质文化遗物和精神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遇巨大损害,便不复存在,所以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要格外重视。
(二)革命文物是一种旅游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爱越大,旅游成为越来越多选择的排遣压力的方式。旅游资源包括很多种,自然风光、名山大川以及文物遗迹等。革命文物就属于文物遗迹的一种。近几年,在全国旅游兴盛的浪潮下,革命文物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日渐兴盛。革命文物不仅具有历史、艺术等审美价值,同时还具有精神教育等文化价值。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罗炳辉,出生于云南彝良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屡建战功,成为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位军事家。由于其卓越的功绩以及军事地位,其故居成为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最早开放的文物保护点。
罗炳辉故居作为红色旅游的景点,与本地风光旅游相结合,带动了彝良县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彝良县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罗炳辉故居的游览,让游客深刻而且真实地体会到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罗炳辉故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外开放,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对革命文物维护经费的补充,保证及时对其故居维护和修缮。
二、发展革命文物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展革命文物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指对于文物的破坏。革命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中一砖一瓦都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一旦被破坏了,就没有了。然而无论是景区管理人员,还是游客,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常常造成对于文物的损坏。造成文物破坏的原因很多,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对于文物的过度开发。一些景区管理人员为了追逐利益,对于革命文物大肆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只是为了景区效果,而不注重对于文物的保护,与对于文物原貌的保留,导致文物遭到破坏。有些从事文物改造的人员,缺乏文物恢复的专业知识,对于文物随意改造,也是导致文物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第二,对于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在景区周围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建筑对于景区环境造成破坏。尤其革命景区周边的旅馆或者其他娱乐场所,为了吸引游客,大肆表演低俗节目,革命文物本来是对于人们的一次精神洗礼,而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纯粹精神的一种亵渎。
第三,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景区进行掠夺性开发,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这种行为会使景区遭到破坏。
第四,游客对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有一些游客,在游览的时候,在文化上胡乱涂抹,胡乱勾画,导致文物遭到破坏。
三、发展红色旅游,加强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
第一,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加强对于文物的保护。红色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对于红色旅游开发的过程,避免对于文物过度开发,要增强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在对于文物的维护过程中,要请专业能力强的人进行,否则只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第二,政府在对景区周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加强对于革命文物景区环境的保护,不仅如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景区周边一些低俗娱乐场所进行整治,保证景区周围的精神洁净。
第三,革命文物的景区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制定合理的游客接待量,避免景区出现超负荷接待的现象。革命文物属于永久性的旅游资源,亦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坏,不可能恢复原貌,所以旅游部门一定要重视文物保护。
第四,增强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红色旅游的开展,革命文物直接面向游客开放,游客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得到了精神熏陶。不仅要加强对于游客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加强对于游客个人素质的教育,不得在革命文物上乱涂乱画,这种行为对于文物造成极大破坏。
结论:综上所诉,发展红色旅游与加强革命文物之间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则不然,对于革命文物的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给革命文物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证,而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开发,也可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2]周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杨荣斌.红色旅游中革命纪念馆发展模式探讨[J].南方文物,2005(4).
红色革命记忆征文 篇4
“任何人都不会被忘记,任何事都不会被遗忘!”
硝烟早已散尽,伤痛不能忘却,珍惜和平吧!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坚持了7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计15年,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赢来了抗战的胜利?1945年5月9日,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从程序上讲这才是正式的投降?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日本将中国视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正式向中国投降?按照国际惯例,签字的次日,即9月3日,是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的日子?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
战争、硝烟,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无尽的伤痛,是家破人亡,是流离失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从而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九一八!!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行为,令多少人们丧失生命,多少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一首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就唱出了他们的思乡之情:“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这首歌唱出了3000万东北同胞的悲惨遭遇和思乡之情,尤其是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时,更是让人心酸不已。同时,这首歌也愤怒地控诉了蒋介石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传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为了亿万人高唱的战歌,鼓舞了人民抗击日寇收复失地的战斗热情。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多年前,一叶小舟在风雨飘摇的南湖上扬帆起航,此时的华夏大地,正是满目疮痍,破碎的河山遍布着断壁残垣与坟白骨,多少人的期盼和梦想,多少人的血汗和泪水,终于在死亡线上看到了曙光。您,如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指引着万千热血战士,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如不灭的灯塔,在漫漫长夜,照亮战士前行方向;您是力量的象征,激励着无数战士披荆斩棘,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虽然都是人民大众组成的,没有上过军校,没有统一的军装,没有好的装备。炎黄子孙都是好样的,“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精神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风所指,所向披靡。”他们凭借自己坚韧的性格,换来了胜利,换来了自由,换来民族的解放。
谁说炎黄子孙是东亚病夫!炎黄子孙都是好样的!!
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话,响彻天空,穿越时空,一个世纪的屈辱随着这声巨响,销声匿迹。华夏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从此不再是一头沉睡的雄狮,那些所谓的东亚病夫的称号已不复存在,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光阴似箭,日历撕了一张又一张,60多年了,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谁说中国人没志气,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戴安澜马革裹尸抗敌枭、吉鸿昌变卖家产为抗日、马本斋回民支队的司令员、杨靖宇侵略军最害怕的抗联司令、赵一曼:着名的巾帼英雄、卫立煌:指挥忻口战役的抗日将领、谢晋元:八百壮士的指挥官、张自忠:尽忠报国的一代名将、赵登禹:血战南苑的北方大汉„„他们都是好样的!!
60多年的光辉,弹指一挥间,在前进的路上,美好的未来向人们招手。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高山流水,而是人民在前进的高歌!!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歌声飘扬。啊!我的祖国!中国共产党!我伟大的祖**亲!你的儿子衷心祝愿你:
愿您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红色革命诗歌 篇5
1、《纪念辛亥革命》
作者/戒念
曾记得那一年,
一声枪响,
从此翻开了,
一段新的历史。
这段时光的尽头,
是那无尽黑暗的,
一丝星火,
渐渐变得明亮。
历史的长廊,
总是会带给我们,
诸多的启示,
却永远不会磨灭。
我们的今天,
是用他们的昨天换来的,
我们的笑脸,
夹杂着先辈们血泪辛酸。
想起这段历史,
我们斗志昂扬,
回首过去,
是我们新的开始。
请不要忘记,
我们的先辈,
请不要忘记,
他们的奋斗。
辛亥革命,
萤光闪亮的一刹那,
是便新中国,
生命历程的开始。
2、《辛亥革命》
作者/欣颂歌
假若我把你比作一条小河
在孕育中承载历史前进的力量
你的波胸必将高于那一汪狂澜的波浪
在你以往的梦河里
在你残留的岁月上
你不会忘记那一艘艘舰舸挂着的可恶的
旗帜与猥琐的樯杆上的蓬帆
从你的历史河道处脊梁骨压过
悲恸着的更是你河流下的骸骨残片
点点沥尽着他们曾经的勇猛刚毅
虽说不到个个的伟大
但也证明了事实上的保家卫国
为那曾也一时辉煌过的城堡――
可恨的清王朝
这城堡就居住在你的附近
虚伪的威仪
是不可容忍的悲哀
真诚的卖国
是你悲愤下的反抗
震怒了你的无限巨浪
由波沤一隅旋转成整个的风暴
前进,前进
层层巨浪风暴狂侵这城堡
带来曙星的希望会在长河四边挂起
那黎明的朝霞彩光
在这片河流的土壤上
就会光彩熠熠下大肆的放光
3、《话革命》
作者/南湖水
辛亥年走了王朝,
明明清清的恶霸清走了无处。
光复了,民主、共和,
来了,生命。
这只是开始;
有了,思想、习俗,
别了,一切。
华夏才成了华夏,
中华才复了中华。
是否此刻起,人才是人,
他说,握手、鞠躬,
走了,屈跪、万岁。
是,还是否,
东方迎来了希望,
我想是的,定是的。
雪蛮子的耻,
不,不,不,不是,
好像这只是,只是开始,
会振兴了我华,
熟识三民义,
谁料有贼篡谋,
失了义,
你是否还能记起,
那年的义旗,
升起。
有了南湖水上的木船,
载起了黄土,
迎来了,镰刀、铁锤。
始了,
开始了。
你是否还要听,
听满山的杜鹃红,
你,
还是那个你,
我,
依旧铁骨的我。
许诺了沉默的大地满仓,
熏出了稻香。
4、《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5、《英雄赞歌》
为国捐躯
成仁取义
杀敌在前方
英名留后世
魂魄托日月
肝胆映河山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舍已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继承先烈革命传统()
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红色革命朗诵稿范文 篇6
红色革命诗歌朗诵词篇1
您好,辛亥革命老人!
作者:老铁头
您好,令人敬仰的辛亥革命老人!
您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奠基人!
我们思念您的情感还是那样亲切深沉,欢庆您的百岁寿诞祖国打扮得如花似锦,每当赞美您——我们就骄傲充满温馨,每当歌唱您——我们就自豪精神振奋。
您是一位历史的拉幕人,鸦片战争后的封建王朝腐朽而人民处于火热水深,垂涎的帝国主义列强们却乘虚大举入侵,曾经辉煌强大的泱泱古国竟乞求“救亡图存”,“维新”、“洋务”哪能够触及社会变革的根本?!
您汇聚了海内外的仁人志士建立同盟把路探寻,历史选择了您亲自来开启改天换地的华夏大门,是您的巨手拉开了近代中国的大幕来上演——革命之春!
您是一位移山的愚公,曾几何时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犹如大山压迫在身,有许多人灰心意冷开始沉迷神佛失去了信心,可是您却毅然举起开山斧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您高瞻远瞩自信伟业神圣定会有子孙无穷尽。
所以后来就有了“五四”、“北伐”的号角和风烟滚滚,所以后来就有了“抗日”、“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所以后来就有了“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祖国焕然一新。
您是一位勇敢的战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把梦想变成真,你敢从宝座上拉下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皇帝王君,广州、武昌、长沙、西安、太原起义的炮声相闻,昆明、贵阳、上海、杭州、福州暴动的血溅刀刃,顶戴花翎坠地时封建大厦轰然倒下化作烟尘,兵戈铁马厮杀中共和的旗帜猎猎惊天地泣鬼神,那寒梅、映山红、木棉花分明就是英烈的忠魂。
您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投入民族的独立和复兴的大业您日夜耕耘,为了人民的民主和富裕的愿景您劳苦辛勤,剪掉长长辫子的人民正焕发活力和青春,除去长长裹脚布的人民多么豪迈阔步前进,革命的信念代代传承如今和谐发展就像雨后春笋,您栽种的科学民主之花已经姹紫嫣红飘逸芳芬,您培育的共和大树硕果累累已是茂密的森林。
您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弹指间沧海桑田您老竟成为百年之尊,依稀听得到您谈笑风生还在讲述过去的征尘,依稀听得到您当年挥汗如雨打井的锤音,中山陵前您的警世话还是语那么近那么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依旧牢记在心。
请您过目——强盛的中华民族如今已屹立在世界东方月异日新,请您放心——我们不会辜负您的嘱托正在意气风发地阔步前进!
红色革命诗歌朗诵词篇2
革命
作者:过桥米线
一条命支撑的躯体
在旧时光里行走
你说灯点亮了黑暗
我说灯在黑暗里熬着
它们不愿相见
中间一层窗纸 风一吹
又薄了
病了吃香灰
饿了吃泥巴
一个国家病了
一起吃香灰
吃路上的树皮
然后一队一队被赶去
与命相认
从大泽乡
到长城
一枝竹竿的距离
却走了几千年
半路上走失的几个
从另一条路上回来了
怀揣的一撮泥巴却舍不得吃
那是要留到最后
埋了那命的他们举着榔头
腰里插着镰刀
红色革命诗歌朗诵词篇3
革命
也许战争不可采取
也许武力不可避免
任何事物都需要革命
思想 语言 知识等
我们要不断发明创造
适合人本性需要
我们要不断变革革新
便于记忆理解
这是关于人脑轻松的灵丹妙药
这是关于力量发挥的绝佳搭档
这是关于伟大使命的壮观创举
这是继往将来的里程碑
这是前赴后继的领路军
苏州红色革命旅游景点 篇7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2011年10月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思路。
为此, 如何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与当地绿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 探索一条在红色旅游中实现革命传统教育与绿色文化产业发展互利双赢的新途径,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和凝聚社会大众共识的新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红色旅游, 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 红色旅游不仅在精神方面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 在物质方面也能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建设。
金寨县作为拥有大量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老区, 在红色旅游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笔者在金寨县江店镇、梅山镇、斑竹园镇、南溪镇、独山镇等地实地考察基础上, 发放246份调查问卷, 收回226份, 问卷回收率达92%, 通过分析该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对策,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实现革命传统教育与绿色文化产业发展互利双赢。
1 金寨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红色旅游项目吸引力欠佳
红色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 形式单一。首先, 在资源开发上, 一些红色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如除梅山镇旅游有初步发展之外, 斑竹园、南溪镇基本旅游处于未开发状态, 还有很大旅游市场。其次, 由于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红色旅游开发类型以博物馆、烈士陵园等静态景观为主, 属于第一代观光型旅游产品。在展示形式上, 只是简单的陈列、图片解说等静态形式。历史资料征集不足使得导游的解说显得苍白枯燥、不生动, 没有感染力, 难以调动游客兴致。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形式单一的游览观光形式不能突出金寨县的地域特点, 再加上其他省市相同类型红色游的强力竞争, 使金寨红色旅游难以树立自身特色形象, 很难满足游客们的需求。调查显示, 22.7%的人认为这种传统的的展示形式不错, 感到满意, 23.2%的人表示过于单调, 46.0%的人表示较为一般, 8.1%认为很不好需要改进, 如图1所示。
“红”“红”分散、“红”“绿”难聚。2010年金寨县县委、县政府推出“红色金寨、绿色山水”旅游新模式, 政策虽好, 但进展不理想。一方面, 红色景点分布不集中, 单红色景点相互间就有一定的路途, 且有的景点仅是一个纪念碑、一棵树、几间民房, 可观性较低。另一方面, “红”“绿”景区路途远, 从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红色景点前往天堂寨、燕子河等绿色景点需要两个多小时路程, 而当地旅游景区综合服务功能不强, 游客逗留时间短, 在景点游玩上所需时间的不长, 太多的时间花费在车程上, 显然很难吸引游客。此外, 在开发建设中偏重天堂寨等绿色景点的基础建设, 使得“红”“绿”发展不平衡, 吸引游客的合力不强。
1.2 资源环境保护不到位、群众意识不强
红色资源是红色旅游的灵魂, 是凝聚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载体。游客参观红色景点, 瞻仰革命遗迹, 希望看到遗迹的原有风貌, 重回革命岁月, 感受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当红色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 我们应注重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将红色旅游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近些年, 金寨县的确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保护及修建工作, 但除了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点) 外, 其他一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佳。有的红色资源由于资金短缺, 保护不足。如金寨县沙河乡下楼房村的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旧址, 目前只重新维修了围墙, 而内部却残破未修;有的红色资源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做衬托, 进行遗址重修。如将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旧址内部建设搬迁到天堂寨风景区, 显然这样对红色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的红色资源在修缮时, 由于技术问题, 保护不当, 资源受损;有的景区片面追求红色旅游产业化, 进行盲目开发, 给红色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等等。金寨县作为革命老区, 生态环境较好, 但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游客的涌入, 尽管当地对环境做了一定的保护, 但旅游的发展仍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18.8%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上升, 30.6%的被调查表示有所上升, 28.5%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持不变, 这说明当地已经意识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此外, 19.4%的被调查者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也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明显下降, 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需改进加强。如图2所示。
当地群众对红色旅游发展意识不强。经调查发现, 当地群众对金寨县红色旅游及其发展规划了解程度不深。几乎完全不了解红色旅游的群众达到21.0%, 48.8%的群众处于略有了解状态, 而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群众分别只有20.0%和10.2%。很多群众知道自己所居红色革命老区, 但他们对红色旅游了解程度不深, 未能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到红色旅游家园的建设中;他们不了解红色旅游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进度, 未很好的理解红色旅游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这样显然不利于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如图3所示。
当地群众不仅在言行举止方面体现着当地的精神面貌, 而且很多发展政策、方案的实施也需要他们积极配合、参与, 因此他们对红色旅游的了解、认同、配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发展成效。
1.3 资金投入有限、经济收益不明显
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 因此我国大多数红色景区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区位条件欠佳, 交通不便。金寨县也是如此,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需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发展地方经济。尽管政府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补贴和支持, 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其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需求。如为保护整合红色旅游资源, 在居民拆迁方面, 政府拨款500万元, 但只拆迁安置了80户, 就已经用去1000多万元。有限的资金投入制约了红色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开发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金寨县红色旅游产业链不完善, 未能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 产生良好的经济的效益。一方面, 红色景区无门票收入。免收门票是正确的, 这样有利于提高游客的参观热情, 红色景区 (点) 有力地向游客们展示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事迹和牺牲奉献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因门票费用将受教育者拒之门外。因此, 尽管红色景区 (点) 成为一些单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尽管游客人数也较早期明显增长, 但经济收益少。另一方面, 红色旅游欠缺“自食其力”发展经济的能力。虽然红色旅游缺少门票部分的收入支撑, 但可以通过延长旅游产业链, 发展综合经济。金寨红色旅游区交通、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餐饮、环卫等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给红色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使丰富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此外, 景区相关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措施发展不完善, 有偿项目开发不力, 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造成发展只能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 最终制约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
1.4 管理体制不完善, 专业人员匮乏
红色旅游景区 (点) 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没有将红色旅游置于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协调, 统筹布局欠佳, 造成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不适应。例如, 有些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职责属于建设部门, 保护与管理职责属于文化部门, 管理职责属于民政部门, 而旅游部门仅负责管理旅行社和导游。这种“多头管理”、归属不一, 容易造成类似文化部门资源在手却无力开发, 旅游部门想开发却无经营权的尴尬处境, 导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矛盾冲突, 也会出现工作责任相互推脱、扯皮的现象, 与发展红色旅游的初衷相悖。此外, 公共部门在旅游管理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22.4%的被调查者建议公共部门在旅游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34.1%的被调查者希望相关部门能改进工作方法, 40.4%的被调查者希望工作人员能改善工作态度, 3.1%的被调查者还在其他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如图4所示。
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专业人员匮乏, 直接影响红色旅游景点开发和发展。比如, 在导游方面, 不仅缺少导游, 而且在现有的导游中, 有的导游普通话欠佳, 有的导游不了解历史, 不能很好的把握红色旅游丰富深厚的背景和内涵。红色旅游景区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否则不仅会降低服务质量、影响景区形象, 更会导致红色旅游文化含量降低, 减弱其教育功能。
2 加快金寨县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举措
现代性既推进了红色旅游的兴起, 又给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金寨县红色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发展, 转变观念, 从现代视角出发, 多方面整体推进, 重视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整体和谐, 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可持续发展。
2.1 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不同的游客对红色旅游有着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游客对红色文化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游客感受到的红色景点吸引力不同。后现代主义尊重事物的多元性, 反对用单一不变的方式解释世界、统治世界。所以, 红色旅游资源应该深度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拓展形式多样化, 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需要, 富有吸引力, 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一是整理研究红色历史, 挖掘红色新“元素”。组织专业人员对革命历史进行细致调查, 以党史为主线挖掘有价值的新红色文化、革命精神, 丰富红色资源整合开发;二是采用丰富的展示手段。结合市场需求, 改变单一的传统展示手段。展示方式上不能仅仅采用图片展示、文物陈列等静态方式, 应注意多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烘托, 如多媒体、影视、情景剧等立体、生动的方式予以呈现, 增加互动体验式项目, 调动游客参与兴趣。体验式项目注重游客的情感需求, 其独特性和创意性十分重要。金寨县可以通过重走红军路、再尝红军饭、团队模拟战斗、军歌比赛、认养树木等体验方式, 吸引游客加入参与, 游客可以在活动中着红军服、唱红歌, 体验革命生活;三是进行品牌包装, 树立品牌形象, 进行品牌营销。旅游地品牌是旅游者对旅游区域认知的总和, 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因此, 品牌形象的树立能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吸引游客游览, 吸引企业投资。将革命遗迹、革命名人、历史事件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包装, 提升文化内涵, 完善环境建设, 打造品牌形象, 并通过有效的营销方式将其推向市场。
优化资源整合, “红”“绿”协调发展。首先, 红色景点应做好自身统筹规划工作, 加强区域合作。经过调研考察, 立足于资源基础和就近原则, 统一规划, 对小规模分散的红色资源进行保护, 暂缓全面开发, 集中力量实施重点开发大景区树立品牌、梯度开发小景区拓展游线, 加强区域合作, 达成共享, 实现双赢;其次, 做好“红”“绿”结合工作。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 要了解“绿色”旅游, 也称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持、促进生态的协调发展, 至少不破坏生态平衡, 与此同时, 必须获得经济收益, 尤其是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再次, 将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和绿色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对接。在“红”“绿”对接发展中, 不能只重视目前能带来相对多收益的绿色旅游, 而忽视红色旅游发展。应结合现代游客需求, 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 塑造与红色文化和自然环境和谐的旅游环境, 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 并以生态理念体现红色文化。在开发上, 注意路线和文化氛围协调, 拓展红色文化空间, 丰富游览内容, 如传统民俗表演等, 增强景区可观性, 延长游客逗留时间。通过合理组合开发, 将不同的资源巧妙组合, 满足游客多元化审美需求, 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使其综合性强、市场覆盖面大。
2.2 保护资源环境、强化群众意识, 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利益在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而不是对立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应注重保护资源环境, 培养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任务艰巨、刻不容缓。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凸显了红色旅游文化的思想教育性, 所以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同时, 也应注意限制其商业化程度, 保护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其中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以及行为文化资源, 从而推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要加强对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一些静态的、有形的、与革命历史相关的资源, 如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博物馆、领袖故居等, 它们是真实的革命场所或资料, 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时, 若资金有限, 在优先开发高质量资源的同时, 要注意保护其他未能开发的资源;资源修缮时, 应做到保护性的整修,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采用最适合的技术;资源开放后, 要注意日常维护, 规划整治周边环境;另一方面, 要加强精神文化资源的保护。较之物质文化资源, 精神文化资源是抽象的、无形的、以革命历史、精神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 如历史故事、歌曲、回忆录等, 深刻体现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 是红色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 我们应探寻、挖掘、传诵革命历史, 并通过多种形式予以呈现, 如编写回忆录、唱颂经典红歌、表演情景剧、举办文化节等。值得注意的是, 导游在向游客介绍景点时, 不能为求听众效果杜撰传述所谓的“野史”。此外, 还应注意保护行为文化资源。行为文化主要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自发行为, 是指如习俗规范、民风民俗、服务方式等在红色旅游文化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保持良好淳朴的民风民俗, 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须之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应加强管理和治理工作, 并进行科学规划, 注重红色旅游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正确测定旅游环境容量, 避免旺季接待人数饱和, 甚至超载,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影响旅游长期发展。
提高群众觉悟, 增强其主人公意识。老区群众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今的红色旅游发展中也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其潜力不可估量。首先, 要让群众意识到参与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政府应有计划、有重点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规划, 传诵当地革命历史故事, 使当地群众在深刻认识红色旅游的同时产生自豪感, 并能及时了解到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其次, 要为群众参与红色旅游发展决策提供机会。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应广纳民意, 提高群众话语权, 调动群众积极性, 增强群众主人公意识;再次, 要让群众享受红色旅游带来的实惠。目前金寨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已使一些群众收入得到提高, 但收入提高幅度和受益群众范围并不大。7.8%的群众承认收入大幅增加, 46.3%的群众表示40.5%的群众认为收入保持不变, 4.9%和0.5%的人分别认为收入有所减少、甚至大幅减少, 没有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如图5所示。
红色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让部分群众看到了旅游发展前景, 意识到红色旅游的发展能带动一定的经济、优化生态环保等益处。政府应继续带动群众参与红色旅游事业, 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更加支持政府相关政策。最后, 不能忽视群众的思想素质培养。通过教育, 使老区人民在保持淳朴民风的同时, 克服旧思想,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 通过宣传, 使他们具有全局观念, 自觉维护环境, 优化旅游服务, 促进旅游发展。
2.3 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要求,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红色旅游能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进步, 但由于金寨县自身存在的特殊原因, 目前其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作用不明显, 不能利用自身经济收益推动建设, 形成良好经济循环。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吸引资金投入。金寨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可进入性欠佳, 配套基础设施方建设方面不完善,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一方面, 政府方面应给予红色旅游政策支持及适当财政补贴, 帮扶相关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当地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争取并抓住国家和省扶贫资金以及国债项目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 如果红色旅游的发展仅依靠政府拨款来进行, 显然难度性较大, 所以当地政府应尝试在发展红色旅游时, 积极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使景区走上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 运用市场机制吸引资金投入, 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通过开发红色旅游商品, 扩大供销渠道, 满足游客需求, 创造经济收益。比如根据自身特点,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发旅游纪念品;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如六安瓜片、板栗、高山蔬菜等;举办商品创意大赛, 集思广益, 将好创意投入生产、推进市场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 不仅可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商, 同时也能促进一系列产业链形成, 实施产业联动, 提升红色旅游地综合经济实力。所以, 应加快改善基础条件, 便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 推出有偿项目, 创造经济收益, “自食其力”发展建设。为了解人们对发展金寨县红色旅游的建议, 我们设计了一道不定项选择题:“您认为金寨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急需改进的环节是什么?”见表1。
因此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 完善旅游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革命老区不利的区位条件, 增强可进入性, 扩大客源市场。金寨县地形复杂, 公路弯道多, 遇到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 交通容易受阻。近年来, 金寨县公路建设进步较大, 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为骨架、内外循环相连接的公路交通网络, 但仍需进行改善建设, 促进旅游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与省外主要城市的车次等问题, 为客源市场进入景区提供便利交通;第二, 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设备。景区基本设施设备是保障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 良好的设施设备有助于增强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质量, 弥补景区本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缺憾和不足。应注重加强景区旅游设施建设, 其中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电力和通信设施、给排水设施、绿化环卫设施及建筑设施等;完善游览服务设施, 如接待服务设施、导游服务设施等;建设娱乐服务设施, 包括附属于接待服务设施等。比如, 根据市场需求, 指导红色旅游区宾馆饭店建设, 提高档次;再如, 打造特色餐饮, 推出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餐馆, 创建红色特色餐饮品牌。
2.4 理顺景区管理体制、规范人才队伍建设, 保障可持续发展全面开展
理顺红色景区管理体制。首先, 金寨县应积极着手解决条块分割、管理不到位、经营不规范等问题, 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精简高效的综合管理机构, 明确责任分工, 赋予各部门相应职责和权力, 调动工作积极性;其次, 各部门在工作中要有长远的、发展的、全局的规划, 联动合作, 以大局为重, 并将红色旅游发展的绩效考核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全力发展红色旅游发展。此外, 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综合考量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注重规范红色旅游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红色旅游发展需要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 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对工作的热情, 还需要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一方面, 要引进专业人才。对专业人才进行合理的培育、使用, 让他们在金寨县红色旅游发展的规划、管理、营销等领域, 发挥专业技能, 促进红色旅游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 要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如通过先进管理理念的灌输、思想认识的更新, 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加强导游人员个人素质培养, 使其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递革命精神的使命, 钻研业务知识, 尊重历史, 熟悉历史, 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游客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04—2010年全国红色资源发展规划需要, 2004.
[2]梁明珠, 旅游地品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张广瑞, 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大卫.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5]黄细嘉, 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6]克里.戈弗雷, 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苏州河畔红色资本家 篇8
上海之源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长53.1公里,其中下游市区段23.8公里河道,旧称“沪渎”,上海简称“沪”即由此出。
历史上,苏州河曾是出入上海的主航道,河面“宽达十数里”,黄浦江仅是其支流。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后,因泥沙壅塞,河道逐渐变窄。至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江南治水,疏凿黄浦以冲积沙,形成了现在的黄浦江,苏州河退而成为其支流。
160年前,英国人从黄浦江登陆上海。在划定居留地时,第一眼看中的就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黄金宝地。襟黄浦江,带苏州河,濒吴淞口,无疑为贸易和航运的绝佳之地,英帝国的领事馆也落户于此,英租界以此为中心不断向外拓展。
1848年,英国领事馆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的协议时,吴淞江上海段正式改名为苏州河。河边密密的农田,芦苇、蒿草,杂树慢慢地消退,代之而起的,是道路、码头、堆栈和工厂。1856年,苏州河上第一座木质桥梁在靠近黄浦江的河口上建成,名叫韦尔斯桥,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外白渡桥前身。
外白渡桥
这座古老的铁桥饱含浓浓的旧上海风韵。1855年,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商人,在苏州河上建了一座桥,因为过桥要征收“过桥税”激起公愤。187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桥东面建起一座浮桥,免收过桥费。1906年,拆除浮桥改建钢铁大桥,因过桥不花钱,白渡苏州河,故名“外白渡桥”。众多影视作品曾在此取景。
浦江饭店
原名礼查饭店,位于外白渡桥北,初建于1846年。饭店为西洋建筑。1906年,因需腾出空间建设外白渡钢桥,被拆除重建,次年落成。新建的札查饭店为五层砖木结构,属折衷主义风格的英式商业建筑。解放后改称浦江饭店。
“黑牡丹盛开”
一般概念中,苏州河分为东段和西段。过去,西藏路以东两岸都在租界内,西藏路以西是华区。西段南岸在租界扩张后划进租界,北岸,即所谓的闸北是华区,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很多发端于此,沿河两岸的建筑曾是这段历史的记录。
40多年前,小学课本描述工厂里烟囱冒出来的浓烟,是以“盛开的黑牡丹”为比喻的。其夸张和遐想既显露了文人浪漫的不着边际,又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工业化的理想与期望。
我国民族工业起步比较晚,但一起步,便首先在苏州河沿岸扎起了堆儿。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厂、面粉厂、油脂厂、制药厂,电扇厂……49家全国民族工业企业之最,集中在苏州河沿岸。
最有名的申新纺织九厂(上海第二十二棉纺织厂前身)与阜丰面粉厂(上海面粉厂前身)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成为同业中的老大。阜丰面粉厂年产面粉达到1188万包,而拥有45万纺锭、2795台织机的申新厂,更是当年的著名大厂。
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是上海滩最佳的观景台,地处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晨曦中,外白渡桥硬朗的剪影与上海大厦雄美的背影相互交织,曾构成了最经典的“上海的早晨”。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铝钢合金框架结构。这里初为专供来沪洋人租住的高级公寓,建有当时远东最大的汽车库,可停放80辆小车,还有消防喷淋装置和暖气设备,设计十分周到和超前。1951年改名为上海大厦,曾接待众多世界名人。
荣毅仁:“走这条路才是出路!”
“你们资本家为什么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呢?”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接待的外宾来到工商业者家里参观时,无一例外地会问这个问题。
上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大多数成员与上海其他资本家一样,带着身家老小,纷纷离开,荣毅仁的妻子和孩子已经到了香港,自己是去是留,决定不下来。由于父亲荣德生坚决不肯离开上海,荣毅仁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留下来,并将妻儿接了回来。
1949年5月25日,天刚蒙蒙亮,申二厂的荣德馨来报信“解放军睡在马路上,看的人多着呢。”荣家头天晚上就朦胧听见“噼啪噼啪”的响声,没想到解放军已经悄无声息地到了自家马路边。60年过去了,许多老上海至今仍把“解放军不住民房睡马路”与“瓷器店里捉老鼠”传为美谈。由此可见,共产党给上海人民的这个“见面礼”,历史意义是何等深远。
后来荣毅仁当副市长时曾回忆,就是看到了解放军不住民房睡马路这动入一幕,才下决心要工厂赶快复工。
1950年,美蒋“二·六”轰炸,上海工商业遭到破坏,荣毅仁的工厂也因原料,动力,资金等开工不足,发不出工资,劳资关系相当紧张。年关之际,申新纱厂不少职工围攻荣家讨要薪水,闹得荣毅仁不敢回家。
事情很快汇报到陈毅市长那里,陈毅立即指示潘汉年,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做好工人工作,并从原材料供应和银行贷款等方面帮助荣毅仁。风波很快平息了,荣毅仁的申新各厂由此步入正轨,开始从亏损逐渐走向保本并有盈余。
1950年夏初,毛主席在寓所宴请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有关人士,特别邀请了菜毅仁,这是荣毅仁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席间,毛主席的鼓励使他终身难忘要为人民做好事,要一贯做下去,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回首几十年风风雨雨,晚年的荣毅仁曾说:“人家都奇怪,我这个资本家怎么搞社会主义?我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因为我经受过失败的教训,走这条路才是出路!”
《打渔杀家》劝导资本家
1954年虽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的一年,一批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商业开始公私合营,但是,还没有波及全行业。一些资本家意识到,加快工商业改造已是大势所趋,开始无心生产,有的资本家“白天敲锣打鼓,晚上痛哭流涕”,也有的说“多年心血,一朝付之东流,几声锣鼓,断送家财万贯”。
1955年,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毛主席打算做做工商界朋友的思想工作。10月27日下午,毛主席在颐年堂召集工商界代表黄炎培、陈叔通、章乃器、李烛尘,胡子昂,荣毅仁等座谈。
毛主席用京剧《打渔杀家》的故事劝导大家。他说,萧桂英要去“杀家”,参加“革命”了,可还没有忘记关门,怕人家偷了她的坛坛罐罐。“萧桂英离家时还爱惜家具是有理由的,旧的东西要一下子去掉很不容易,新的东西要一下子接受也不容易”。他希望民建和工商联委员把眼光放远一点,起带头作用。
毛主席谈到资本家应该怎样掌握自己命运的问题说:“现在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考虑的,不外是一个饭碗,一张选票,有饭吃不会死人,有选票可以当家做主,说文明点就是一个工
作岗位和一个政治地位。”但是,无论是饭碗,还是选票,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资本家自己去掌握。
几位工商界人士发表了意见。章乃器说,“骂社会主义来得早的固然有,他们对制度感觉不到,他们注意的是工作,生活。帝国主义同官僚资产阶级要毁灭他们,我们则安排他们,少数人不舒服,多数人好了,生产增加,利润多了,收税的人来了不发抖……”毛主席说,“你是主张红色资本家的,我们大有合作之势。”
李烛尘说,“公私合营企业的干部,对资方有错不当面讲,要人自己去体会,资方就怕了。”毛主席表示,“有意见,要讲清楚,明确。”
荣毅仁说,“现在工商业者在政治、工作,利润等方面都有些问题。政治上有些距离,工作上职权也有问题,利润方面有些比较困难,”
把资本家拉进来
两天后,毛泽东在怀仁堂召开第二次工商业改造问题座谈会。会议就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提出六点意见。
荣毅仁在会上讲述了荣家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说,“要不是解放,申新的情况如何,很难预料。刚解放时,由于发生困难,我确实怀疑共产党对经济是不是有办法。但事实证明,共产党的办法是很多很好的,所以。我们如果还抱着私有制不放,未免目光太小了,我对未来是抱有无穷的美好希望的。”
会上,毛主席强调,要在工商界大力宣传公有制。“我就怕没有准备好,一个高潮来了一阵风。请诸位注意这一点。”他讲了农业合作化中有过死牛死猪的问题,结果出现“三叫”,人叫,猪叫、牛叫。所以,他再次强调,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比较自然”了。至于资本家普遍关心的地位和利润问题,他说,由工人替工商业者生产一部分利润,一年有好几亿,三个五年计划就是几十个亿,超过了全国资本家的固定资产,用这种方法把资产阶级逐步转变过来。毛主席表示,“对资本家的安排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工作岗位,一个是政治地位,要统统安排好。”
毛主席推心置腹的谈话,使工商界人士很受感动。工商界上层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问题上同中国共产党基本上达成共识。
1955年11月1日至21日,全国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将原定三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部署,调整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即1956年和1 957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并且争取逐步使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上过渡到国有化。经过这样调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表比原来提前了五年。
“赎买定息”
当时的国内外舆论里,曾有一种这样的声音共产党打仗是第一流的,治理经济恐怕不入流。也有人说,共产党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经济打零分。
事实改变了这种看法。新中国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1954年,国家对私人企业施行“赎买定息”的政策,原先拥有100万元资产的资本家名义上还拥有100万元资产,实际上只拥有100万元产生的利息。统一定为年息5%,这个比率略高于当时的银行利息。
从1956年1月1日起计息。这个办法保持七年不变。到1963年,又决定延长三年,1966年9月才停发定息。国家先后以“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和定息的方式,作为和平赎买的代价,向资本家支付了三十多亿元,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
国家根据核定的私股股额按期发给私股股东固定股息。全国拿定息的在职私营业主为71万人,吃息代理人为10万人。其中,上海市公私合营企业中的私股为112亿元,几乎占总私股的一半。私股在500万元以上的五个大户中,有四人属于荣氏家族,第一名是荣毅仁的堂兄荣鸿三(在香港),占975万元,荣毅仁居第三位。
毛主席视察申新广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入高潮的时候,荣毅仁同记者谈话时说出了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我经常接触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在局势最紧张的时候,党的每一次分析,党的每一个政策,毛主席的每一句话,周到又全面,稳重又果敢,说到了就做到了。”
1954年1月,春节刚过,荣毅仁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申新集体实行公私合营。接着荣毅仁提出申新三厂公私合营的申请,很快被批准。
4月2日,上海申新所属各厂召开劳资座谈会,荣毅仁提出申新要争取向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发展。4月14日,申新厂86户股东召开会议,决定授权荣毅仁申请办理公私合营手续。5月31日,荣毅仁致函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及华东纺织管理局,正式提出合营申请。8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包括棉纺在内的8个行业的同业公会负责人会议。宣布批准申新等168家私营工厂公私合营的申请。
两天之后,即8月13日,申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这天,申新总管理处召开大会,拥护政府批准公私合营,欢迎公方代表进驻申新。
1955年10月,毛主席在召集工商界头面人物谈话时,荣毅仁曾邀请他有空时到申新厂去看一看。毛主席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说他“上海倒是去过的,但是没有公布”。
1956年1月10日,对已实现公私合营的申新厂来说,是一个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日子。
没想到毛主席真的很快就来上海了。并且真的来申新厂视察了,荣毅仁又惊又喜。
那天,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是要我到厂里来看看么?今天我来了。”荣毅仁激动得连声说:“欢迎,欢迎!”毛主席风趣地说“你是大资本家,要带头。现在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了,老板换了。”随后关心地问:“公私合营后生产怎么样?”荣毅仁回答说,“比以前要好。”
毛主席视察后,荣毅仁即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主席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
全面公私合营
1956年的头十天中,上海市平均每天就有1300多家私营工商业户申请实行公私合营。到1月10日,全市私营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的已达58000多户,其中私营工业提出申请的有20100户,超过了私营工业总户数的三分之二。
1956年1月20日,40岁的荣毅仁,61岁的胡厥文、74岁的盛丕华,三位商业大亨代表上海工商界宣布自己欢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市工商业联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广场召开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大会,批准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至此,全市880g3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全市所有私营工厂,商店都挂起了公私合营的招牌。
1956年1月3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
二次全体会议上,陈叔通作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指出全国各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已纳入了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陈毅给红色资本家拉票
1957年1月初,上海市召开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在会议开幕时,已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专程从北京赶回来,并作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讲话,”匆匆赶回来,因为毛主席给了我个特殊任务,要我和上海的同志们商量一下,请投荣毅仁一票。”
大家认真地听他解释毛主席说,荣家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首富,我国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恐怕也只有这么一家了。荣家这几年为新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了很大贡献。这次又把全部企业都拿出来和国家合营了,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怎样把合营企业搞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上海要率先创造经验,从荣家推选出代表人物参与人民政府的领导工作十分必要,也正是时候。
陈毅介绍了荣毅仁,并诙谐地说“实不相瞒,他已经是我的要好的朋友之一。我要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为这位红色资本家竞选。他确实既爱国又有本领,堪当重任,而且凭着他的特殊身份,在国内外资产阶级中还能够发挥我陈毅起不到的作用哩。”
陈毅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小故事他当上海市长时,一位法国大资本家访问上海,指名要和荣毅仁单独用英语交谈。两人谈话后,这位法国大资本家很开心,对陈毅说“如果法国共产党将来当政也采取这样的统一战线政策,我会第一个拥护!”陈毅问荣毅仁谈了些什么?荣毅仁回答,“不过就是些家常话,说荣家人生活仍然很优裕,又不担心敲诈绑票,工作的、读书的都感到有奔头,所以更想为国家民族多做点事,也给荣家多留下一点好名声。钞票再多,对荣家来说也不过加上几个圈圈,实在没啥意思了,倒宁愿把定息拿出来每年替国家新开一家纱厂。”
陈毅市长话刚落,会场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来,荣毅仁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
商贾副市长盛丕华
盛丕华不但是上海著名实业家,企业家,而且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者。当年他为了抗日救国,在上海西藏路西首开“红棉酒家”,亲任董事长,举办以包达三、张纲伯等为核心的“星期聚餐会”,在当时抗日运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49年4月15日,毛主席在北京专约盛丕华,黄炎培,包达三等上海工商界领袖谈话,问他们:“你们可以做生意吗?你们有什么意见?”盛丕华坦然地说,“我们工商界只要有饭吃,能做生意,后代的生活好一些,就满足了。”
由于盛丕华等宁波人士在抗日及革命工作中的积极表现。毛主席曾在1949年5月10日给粟裕,张震、谭启龙等人的电报中提出,……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拉住这些资本家在上海和我们合作……”
1949年10月1日,盛丕华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他对夫人金田英说:“这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的,我能躬逢其盛,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一天,印象极深,永不忘怀。”1949年12月,盛丕华任上海市副市长。
1956年1月,盛丕华首先把自己所属企业进行了公私合营,然后说服上海各界企业、工商界人士向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呈递全行业公私合营申请韦,这一行动,在全国工商界公私合营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盛丕华这一举动也遭到不少不法资本家,地痞流氓和残留的国民党特务的破坏,盛丕华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冲了一关又一关,为完成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贡献。
机器巨头胡厥文
1921年,胡厥文变卖祖传土地,在亲友资助下,创办了上海新民机器厂。此后,又陆续创办了一些企业。1927年,胡厥文被同业推为上海机器同业公会主任委员,连选连任达十年之久,被称为机器巨头。
抗日战争期间。在他的带领下,爱国实业家们利用手中的机器,在极端的环境下设立临时工厂专门制造武器弹药。一批批手榴弹,地雷,穿甲弹被赶制出来送往前线。胡厥文带头拆迁工厂,把上海的工厂搬迁到西南,西北地区,尤其是国防上可以利用的,民生所需要的工厂。在这场中国工业的大迁移中,胡厥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抗战结束到新中国诞生这一段时间内,胡厥文逐渐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一边。1949年9月中旬,胡厥文北上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委员,后来参加了盛况空前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胡厥文为积极推动上海工商界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努力工作。为支援抗美援朝,胡厥文将积蓄尽数捐献国家。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胡厥文主动要求公私合营。1954年5月,新民机器厂实现了公私合营,胡厥文被任命为该厂的私方经理。1962年7月,他出任上海市副市长,
永安传奇
上海解放前夕,上海四大百货中的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都把资本撤出了上海,昔日繁华的南京路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从香港寄信给他的两个侄子——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经理郭琳爽和上海永安纱厂的总经理郭棣活,让他们赶快到香港避难,而且最好把流动资金也撤退到香港。
郭琳爽回信写道:“余自接来函后,寝食不安。窃以自创业永安以来,目睹盛衰,不胜浩叹。际此时局颠荡,变幻无常。”
当年永安有个职工叫宗敖春,是中共地下党在永安公司的党委书记,争取了郭琳爽,使他做出了最终决定留在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郭棣活应邀出席陈毅市长招待上海工商业者的酒会。席间,陈毅对他说:“共产党是了解你的,解放前夕,许多人劝你离开上海,你却决定留下,你做得很对!”
陈毅问郭棣活:“你们有什么困难?”听说郭棣活曾向美国,印度,巴西等国的棉花厂定购了6000多包棉花。由于刚解放,沿海港口还被国民党军封锁着,300多万斤棉花有的半路搁在日本、香港,有的还在产地待运。向瑞士定购的大功率汽轮发电机。1万锭全套纺纱设备也滞留香港。
陈毅知道后,专门关照银行、铁路、海关各部门协调解决。几经周折,终于将滞留物资全部运到上海。30多年后,郭棣活仍感慨万千“我就是通过与陈毅的接触,才进一步了解共产党的。”
1956年,郭琳爽被任命为公私合营后永安公司总经理,率领永安公司成为上海百货业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商场。几乎同时,郭棣活领导的永安纱厂公私合营了,自此,郭氏家族在上海的两个支柱产业全部公私合营。
工业历史画卷
苏州河是上海真正的母亲河。1880年,上海第一个饮用水厂就是取苏州河水为水源。20世纪初,设闸北自来水厂,以苏州河水为取水口,专为苏州河以北华界居民服务。
甲午战争前,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诞生在苏州河北岸。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那时的苏州河船行如织,河畔烟囱林立,机器隆隆。
1913年的上海啤酒厂是沪埠第一家啤酒厂,不但以产品陪伴阿拉度过一个又一个炎夏,还因其厂房由大师邬达克设计而享有盛名,1922年的中国造币厂(中央造币厂),由美国人设计建造,现为上海造币厂,是苏州河沿岸为数不多目前仍在生产的企业……
20世纪中叶,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成立,下属纺织企业仍有20家设厂在苏州河畔,纺织厂家占苏州河沿岸工业企业数的40%,是中国纺织工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集聚了全国1/5的纺织生产能力。后来,全国很多流行风潮——从人造棉,涤棉细布到卡其布。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位于澳门路江宁路口的中华印刷厂,创建于1912年,已有近百年历史。该厂原为中华书局印刷厂,以出版《辞海》和古籍书著称。
文化艺术画卷
苏州河边上有些仓库和近代工业厂房,以其低廉的租金,历史风貌和市井生活融汇一处的独特景象,把艺术家们吸引到苏州河畔傍水而居,成为绝好的创作空间。这些已经颓败破烂的建筑正在变成艺术家们的乐园。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河沿岸艺术家仓库有30多栋,工作室100多个,聚集着大约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
沿着蜿蜒曲折的苏州河,推开一扇扇老墙斑驳的旧仓库厂房生锈的大铁门,只见艺术家们或在高高的横梁上挂起一幅幅轻柔的布幔顶篷或在古老的扶梯间,错落有致地放置了山石盆景,或利用历史留在老墙上的“皱纹”,与充满现代感的家居设计相互映衬……昔日一幢幢萧条空置的仓库厂房,创意纷纷。
苏河艺术
苏河艺术前身为荣氏家族的福新面粉厂,建于1912年,后改为上海市第一服装厂,属于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建筑。
苏河艺术的创办者尽力保留了原有的全部结构,以还原一百多年来叶光荏苒留下的种种不可复制的痕迹,最大限度地尊重建筑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建筑面积2000千米,共7层,每层可利用面积达300平米,内配有电梯、空调、宽带。其中,苏河艺术2楼,3搂一直用作画廊,墙面装修及灯光设施尤其完善,是用作创意工作室、画廊等的绝佳选择。
苏州河南岸新地标:M50
M50被称为“上海的塞纳河左岸”。
莫干山路50号紧靠苏州河畔,完整保留7一些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具特色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较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
M50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和纱厂,上世纪30年代从青岛迁厂到上海。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现在,光线昏暗的厂房楼道内,一扇扇大铁门上方的画廊、工作室招牌以各色字迹区分着个性。粗糙墙面上,或挂或衬,作品林立在规格统一的工矿灯下。
角落里,一些样貌森严的机械、仪表、管道被配以文字,说明着它的年代、功能和产地,以示这里曾有过的身份和历史。
四行仓库
苏州河北岸有一幢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仓库,属于当时“大陆”、“盐业”、“金城”、“交通”四家大银行的联合仓厍,所以叫“四行仓库”。
真正让四行仓库闻名退迩的是著名的8·13淞沪会战。800壮士在谢晋元的率领下和日本军队浴血奋战。当时,上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习惯于天天远望四行仓库顶上飘扬的国旗。当年日本人先进的坦克、钢炮,总是攻不破这两幢混凝土的仓库。
【苏州红色革命旅游景点】推荐阅读:
红色革命之旅实践报告09-11
关于红色革命英雄故事10-14
湖南韶山红色革命之旅感想08-03
感悟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10-10
革命红色之旅-感想与收获10-20
红色革命歌曲视频比赛方案08-31
品读红色经典,向革命先辈学习10-06
回溯革命征程 追寻红色足迹野战课程07-07
“慰问革命先辈铭记红色记忆”策划书10-17
苏州环太湖旅游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