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共9篇)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 篇1
公共选修课
《旅游开发与规划》
听课心得
姓名:陈非谷 班级:文传学院
15级广告2班
学习了一学期的《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收获颇多,每节课都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课堂上洋溢着的魅力。又回想起当时为何选择这门课程,大一的我将第一次上公共选修课,面对各大类的众多课程,完全不知道选择什么,起初我选择了两门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课程,但是两门都没有被选上。在接下来的选课中,因为自己热爱旅行,并且在中学时期非常喜欢地理课所以选择了《旅游开发与规划》这门课程,除了一定的机遇外,我觉得兴趣占了更大的比重。对于这门课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师每节课开讲前都会放一个我国拥有优秀旅游的区域的视频,有时是纪录片,有时是宣传片,有时是音乐MV,这些视频总能将我更快带进课堂,生活中的我也喜欢旅行和看纪录片所以总会萌发出要去这个地方旅行的想法。下面就谈一谈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吧。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是一门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的课程,除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外,老师也经常提供实例进行分析。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实例分析,让我们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及开发规划有深刻认识和理解。除此以外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课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区域(尽量不重复)进行规划并以PPT的形式展示,让我们自己动脑、动手进行资料收集、规划方案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首先在开始学习课程前,我们要弄清什么是旅游业?什么是旅游资源?什么是旅游开发?什么是旅游规划?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带动性十分强的产业,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首先,旅游产业由六大要素构成,即交通、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新的六大要素:商、学、养、闲、情、奇),六大要素是旅游业的六大直接关联要素。除此之外,旅游业还与众多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有间接联系。如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为旅游业提供农产品,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旅游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产品原料,第三产业部门为旅游业提供诸如安全、邮电、通信、环保等全方位的发展保障。其次,旅游业在运作过程中涉及众多关系、由众多部门提供环环相扣的服务。除此之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较为明确的相关目标导向,既满足旅游者需求,同时又促进区域的发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八大主类,分别为: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只有认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开发。
旅游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即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以使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的过程。其中,资源和市场是基础,经济和技术是先决条件,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同环境、同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前提。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力资源也就是人类对旅游资源做出规划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独具匠心的规划开发才可以创造出出类拔萃的旅游项目。优秀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资源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优势。受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条件并不平衡。有的地方原本缺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便创造旅游资源。有的地方虽有旅游资源,却无人所知,或有些旅游资源虽明知其存在但因不具备某些条件无法被旅游者所利用,只有经过规划和开发才能让其产生和具有足够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点。所以,旅游开发包括三重内涵:一是从无到有,创造新的旅游项目;二是使尚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变得能够为旅游者所利用,并产生效益;三是使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入开发,增加其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其效益。
旅游规划就是对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的设想和策划。旅游规划应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尽可能合理而有效地分配和利用一切旅游资源以及环境、交通、接待服务设施、人力和资金等社会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从而达到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在一学期的《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2131”模式了,“2131”模式也贯穿了整个课程,老师每举的每一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都是基于“2131”模式下的。如下就是“2131”模式:
2:进行两大基本分析
·旅游资源分析(地块现状分析)·旅游市场分析
1:确定一个发展目标(性质定位、功能定位或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
3.设计三大重点板块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项目与产品规划 ·旅游产品与服务规划
1:构建一个保障体系
·组织、政策、环境、人力与资金等。
为了进行更好地进行旅游开发与规划,我们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个性原则(=独特性原则)
因地制宜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要尽最大的可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地反映当地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旅游资源,才是世界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有个性就会有特色就会有吸引力。
2.市场原则
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前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例如,当前旅游需求正在由大众型观光游览式走向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强的方向发展,参与型旅游、度假型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日益成为趋势,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应增加旅游活动的项目品种,设计多样的、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
3.效益原则(能有经济效益、能赚到钱)
经济利益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要进行旅游经济投入和产出分析,确保旅游开发活动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
4.保护原则
制定保护资源的切实方案,防止资源原貌和环境的破坏。
5.综合原则
围绕重点项目,挖掘潜力,逐步形成系列产品和配套服务。
同时也要注意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我是学习广告专业的,我觉得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也非常适合于旅游业。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确实有旅游形象策划这一说。旅游形象策划往往以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这些主题口号是旅游者了解旅游地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主题口号用精辟的语言、绝妙的创意构造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地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广告效果。如各电视台播出的“好客山东”系列广告,“好客山东”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对山东旅游最生动、最直接的信息传递,突出了山东和山东人的最核心的形象。而“好客山东”除了受到无数好评外也为山东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几千亿的物质财富。据悉,按品牌价值国际通用计算方法得到“好客山东”区域旅游品牌2011年市值已达到115亿元。其他拥有旅游资源的地区也应学习山东省进行旅游形象策划,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因为旅游者在不熟悉面对众多不熟悉的目的地时,他们的决策不完全取决于距离、时间或者花费,在这些都能够实现时,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可以是决定因素。旅游地形象的构建将越来越成为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我们拥有一个在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非常专业,备课上课都非常认真的老师。我感受到了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了老师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热情和激情;感受到了老师对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落实,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有旅游开发与规划兴趣的学生的发展的关注。我觉得这门课程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是选修课所以大家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刚开始大家还比较活泛,但是慢慢地大家就变得不注意认真听课,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每节课老师都会放的视频中的我国各区域或各旅游资源,有很多我都去过,而且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这些视频中的区域或旅游资源切身实际的感受,但每次看到大家兴致不高,就只能和身边的同学小声的说几句话进行分享,并且我认为班里的大多数同学也都和我拥有同样的感受。还有做PPT展示的时候,很多组都被老师批评为不够用心,只是在从网上摘下来的信息,没有去真正地分析这个区域,真正地认真做这份规划。上完课程的最大感受就是我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一些《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中的知识,在旅行途中想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端午节小长假我和同学两个人去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阿尔山市旅游,阿尔山市位于蒙古国与中国的边境线上,是唯一一座集火山、冰川、草原、温泉、森林、探险、人文古迹于一体的城市。阿尔山市最近火于知乎上一个“国内有哪些冷门但有特色的旅游地点?”提问下的回答,所以有非常多的人开启了这段行程(尤其以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旅客偏多)。四天的行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地方没有必要进行这么久的旅行。因为阿尔山市是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人口也比较稀少,一些基础设施也相对的不完善。景观虽具有独特性,但是森林公园的景观就比较单一,太具有一致性,每一个小的景区的景观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路途也较为遥远,如果不买景区的观光大巴的车票,自行开车前往的话也要买观光大巴的车票(150元/人/2天)。前几周《奔跑吧兄弟》节目组刚去过阿尔山拍摄,奥伦布坎景区作为了主要的拍摄地。奥伦布坎景区除了拥有大兴安岭的壮美景色和世界上现存不多的大面积、千年无人进入的原始森林(中国为数不多的最后的原始森林),更有世代生活在密林当中的神秘原始部落和他们渐渐失落的遥远文明(通古斯文化)。奥伦布坎旅游区主要以“通古斯原始部落文化”、“狩猎文化”、“冰雪文化”为主要的文化脉络,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塑造成奥伦布坎森林文化景区文化主题。我觉得景区的出发点非常好,因为无论是原始森林还是通古斯文化都非常独特,是其他旅游区无法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但是在景点设置方面还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到这些资源,无法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特色文化。一个很大的景区,也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游览完了,其实可以开发很多特色的旅游项目的,譬如体验部落生活等。玫瑰峰的山体由花岗正长岩或红色砂岩组成,总体呈红褐色,故称玫瑰峰。因长期地壳抬升,经强烈的河流切割侵蚀和寒冻风化作用,形成峰岭嵯峨、险谷纵横的地貌景观,十几座陡峭的山峰参差错落,造型各异,巍峨壮观。玫瑰峰背靠大兴安岭,面向辽阔的草原,山峰险峻又雄伟。站在玫瑰峰最高俯视四野,麦田、森林和哈拉哈河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唯有一点,我觉得玫瑰峰景区的管理有很大的问题。明明有售票窗口,却不在售票窗口里售票,而是在景区外的围栏口,除此之外,玫瑰峰景区也不出售优惠票,我们拿学生证想买学生票时却被告知所有门票一律全价出售。《奔跑吧兄弟》在阿尔山拍摄的这期节目播出后,一定会给阿尔山带来更多的客源,但我也同时发现阿尔山的游客承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酒店住宿和餐饮方面。我们去的时候好一些酒店就已经供不应求,只能转移客源随后进行补偿(酒店基本都在同一个地方)。大众点评上推荐的餐厅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等位,不太知名的小餐馆也有很多的顾客。希望阿尔山市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上多花些心思,让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不浪费这么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一定要完善相关设施,不能让游客们抱着希望来,抱着失望归。如果阿尔山市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其实也应考虑交通线路的完善。据我了解到达阿尔山的只有呼和浩特和北京南苑机场,火车也只有内蒙古境内穿越和目的地为沈阳的列车。如果选择自驾游的话,内蒙古自治区面积大,跨度大,而且据旅途中认识的自驾旅客称,来的路上基本都是山路,所以自驾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阿尔山市的客源来自京津冀、东三省和内蒙古本区的游客比较多,如果要增加客源,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也应设计更多的航班及列车线路。
为期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我虽然还不能以专业的角度进行真正地规划与分析,但我至少能在日常生活中为景区提供一些建议,敦促景区状况的改善。同时我们还应树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合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的意识,为祖国的旅游资源做出微薄的贡献。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 篇2
1 概念界定
1.1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 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 特色和发展规律, 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 系统内部要素的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谋划和安排。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 提高吸引力, 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 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 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 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各地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际情况, 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三种类型。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 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专项旅游规划中主要包括有: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等功能性专项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 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 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 侧重于景区的开发, 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
1.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 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城市规划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体, 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原则进行,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方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这一层次;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 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 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次的规划。
城市规划的内容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3 异同点
在规划对象方面: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 体现的是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 所以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外向性内容, 主要针对的是外来的旅游人口, 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 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内部发展, 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城市规划主要针对的是市区人口。
在规划目标方面:旅游规划是为了合理地配置旅游资源, 以使旅游生产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健康地发展。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社会经济上,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都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形象上, 两者都改善了城市的形象, 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是相辅相成的。
空间布局上, 城市旅游规划的一些具体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很多重叠部分和相通部分, 需要两者相互协调。
2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1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是局部与总体, 从属与统领的关系
(1) 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应, 任何城市用地, 必须得到城市规划的许可, 才能取得用地的合法性。
(2) 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 城市旅游规划就作为城市规划系统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
(3) 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受到城市规划的领导, 只有和城市规划协调, 才能真正实施。城市总规应界定旅游发展的用地范围, 在城市范围内, 对土地进行规划, 包括旅游的发展用地, 详细安排每个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地区, 通过法律保障, 检查所有将要进行的建设项目, 每个项目在建设之前, 需报有关规划主管部门
审批方可实施。旅游设施的标准, 例如旅馆的密度、建筑的高度、建筑红线、建筑覆盖率、容积率都是城市详细规划中所规定的。
2.2 城市规划对旅游发展的作用
(1) 城市总体规划中确立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建设目标, 是城市主要职能的反映, 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特征, 对城市规模、用地组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城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旅游业为龙头的风景旅游城市, 这种定性就肯定了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 为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2) 通过城市规划中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配套, 能够提升城市旅游价值。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 (如住宅、商场、文教医卫设施等) 和技术性基础设施 (如供水、排水、煤气、电力、道路、环境保护、园林绿化、防灾设施等) , 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并充分表达出城市发展的水平, 体现城市的吸引力。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于提高旅游客源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城市整体环境的提高, 使游客不仅能在城市中旅游, 而且也在城市中休闲和消费。
(3) 在空间布局上, 追求城市空间环境与旅游资源空间环境的融合。城市规划在对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的规划上, 根据城市现状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城市旅游点和旅游区, 并且加强旅游点之间的联系, 强化城市旅游整体功能;此外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能够营造旅游环境, 创造城市旅游区 (点) 、改造提升原有旅游区 (点) 的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通过用地组织、建筑高度和造型控制、道路规划、绿化等手法, 把风景区的湖光山色引入城区, 使城市溶于自然环境之中。
(4) 在城市整体形象上, 城市物质性旅游吸引物和非物质性旅游吸引物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空间上的联系和形态上的转换, 通过城市设计, 能够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同时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旅游项目策划与布局。另一方面城市中异彩纷呈的建筑、精巧别致的园林、千姿百态的街景、五光十色的灯火都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整体景观。
2.3 旅游规划对城市规划的补充作用
(1) 对于已有旅游吸引物, 城市规划主要是已有旅游吸引物做保护性规划, 而旅游发展规划不仅是对其作保护规划, 更强调的是旅游开发方面的规划。
(2) 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方面, 城市规划主要考虑市区主要人口, 因此在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时没有考虑旅游人口的需要,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时会导致基础设施规模不够, 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因此旅游规划需对城市规划进行补充和协调, 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3) 城市用地方面, 旅游发展规划中新的旅游项目规划和布局会要求改变原有城市规划中的对应地块建设用地类型。如新建一些主题公园项目或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等。
(4) 城市景观格局方面, 旅游发展规划为了改善城市整体旅游环境可以对原有城市规划内容的进行修改。如城市滨水空间的休闲旅游改造、以及市内其他城市景观的改造规划等。
(5) 对于具体旅游保护区内的发展项目, 例如旅馆和娱乐场所的建设, 既涉及到旅游规划, 又涉及到城市规划。必须对它进行详细地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2.4 两者的协调关系
(1) 在进行旅游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全局性, 对于涉及整个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并执行。同时在进行旅游规划时, 也应本着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2) 城市规划应该尽可能全面和综合地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尽可能地吸纳城市旅游发展的合理性设想, 在用地、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等方面为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规划共享空间。
3 结论
事实上, 旅游规划更多地结合了市场, 以及需求方面。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提高, 对城市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虽然属于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但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充分体现旅游相关内容, 如城市整体景观、城市环境、街区规划设计、道路系统与公共交通规划, 使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景点的魅力而且还感受到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旅游规划应该在尊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 不断对城市规划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协调, 以适应旅游业对城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宣功巧.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关系[J].华东森林经理, 2007, (5) .
[3]范业正.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J].规划师, 2000, 16 (6) .
四川山地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 篇3
关键词:四川山地;旅游资源评价;资源开发;千佛山生态旅游
一、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基本现状及开发优势
四川的山地资源以全省面积49.8%的比例多分布在四川的西部高原和盆地边缘处,作为四川特色旅游资源之一,其具有景点多、功能多、山地资源类型多、地形复杂、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垂直差异明显、冰川规模极其壮观等特点,因此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整体面积达到122平方公里的千佛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绵阳的西北部,以千佛山的山地资源为核心向周围绵延开来,位于成都到绵阳到九寨沟再到黄龙寺的黄金旅游线中,并与白水湖、罗浮山及龙泉砾宫多项生态景区构成绵阳的内环旅游线。
千佛山的山地资源具有幽、险、奇、绝、秀等特征。千佛山每年11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之间的积雪期间内龙洞沟、淋冰崖、海子沟等冰凌高挂最高达到300米,冰雪世界的瑰丽与王家药场的林海雪原,可为渴望北国雪原风光的游客带来了新的体验。
从千佛山山地资源的表现特征来看,千佛山山顶具有一览众山小的优势,东侧坡型具有多层次和柔缓性,西侧绝壁刚劲壁立,千佛山独有的天门洞、云岩、盘龙石及形态美好的蘑菇石、石笋、巨幅白岩等,与清丽的水景联袂,从色、形、光、声多方面体现出千佛山山地资源独特的观赏价值。千佛山在多种动物和植被的聚集下,具有着独特的动态美、形态美、声音美。
千佛山龙洞沟拥有高度160米、水幅在3-7米之间常年不断的多级性瀑布,单级瀑布高达66米,在千佛山特有的山地地貌特征下,单级落差额度高于300米的淋冰岩和珍珠滩季节性瀑布以其灵气足、观瞻性强和规模大对游人极具有诱惑力,丰沛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决定了千佛山多样化、优秀的生物圈架构,景区的物种基因库极为丰盛,成土母岩主要为灰岩、片麻岩、千枚岩,在成土因素多样化的作用下,土壤垂直带谱的分布更为明显,腐殖层深厚及ph值稳定的前提下,区域中现有名贵中药材含贝母、天麻等50余种,脊椎动物68科,珍稀动物如金丝猴、大熊猫、云豹等,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相应成趣,气候宜人风景诱人。千佛山生态景区以气候、生物、水文、地形、土壤等的复杂多样,以及山地特殊气候所孕育的生态资源种类的丰厚性等为千佛山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二、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条件及问题
1、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条件
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高开发价值主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古寺古庙古钟的悠久传承,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的奇妙,革命遗迹和佛学文化的人文特性等。从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区域型特色和景点分布情况来看,从拥有珙桐林、海子、峭壁绝壁、瀑布等的龙洞沟景区上行可抵达千佛山的顶景区,云海、佛光、日出自成一景,天门洞、云岩、望香台、蘑菇石、盘龙石、杜鹃林、易家大坪等的景点空间较为紧凑,集中开发的过程中,更有利于进行旅游线路多样化的设计。千佛山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千佛山与成都间车距小于1.5小时,临近北川、绵竹、德阳、绵阳等,景区规划时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景点之间的紧凑性对旅客的集中景点观赏及旅客资源的带入等具有良好的促进性。随着千佛山山地旅游风景区的逐步开发,在九寨沟被列为黄金旅游景点后,千佛山区域的旅游客源极为丰厚。
2、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天然优势在缺乏有效开发的前提下并不一定能帶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由于地处在内陆,受到开发理念、原则等较为落后的前提下,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开发中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山地资源本身作为生态型可持续资源,对其进行经济和山地自然的结合型开发可作为千佛山山地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开发中受到观念落后、技术和操作水平低下等的影响下资源破坏和浪费极为严重,比如千佛山在前几年旅游发展极为火爆时,游客众多导致环境承载力趋向极限,景区内来往车辆的不断增加为千佛山区域水源、土壤、大气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市场定位角度来看,山地资源和景观旅游市场主要以欧美市场的客源为主,但是目前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开发主要以国内市场的客源为主要定位,西方游客市场的开发力度不足,作为内陆的区域,四川千佛山与山地旅游主要客源市场间的距离也造成了国外游客数量受到限制。作为典型的山地旅游资源,四川千佛山在开发中在硬件设施部分需要极大的投入,但是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覆盖区域极为广泛,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区域在吃、住、娱乐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设施,接待能力不足的前提下,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不足则被放大,很容易造成游客的不满和投诉。四川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当前项目开发,除个别的区域如千佛山本身外,相邻区域的山地景点也仅能提供观光旅游服务,特色旅游和度假旅游服务相对较少,四川千佛山山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尚未挖掘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发展。
三、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科学型开发规划
1、重新调整客源定位,构建大旅游精品环线
正如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中对客源定位与实际山地旅游客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四川千佛山山地开发规划的调整需要以市场真正发展为前提,按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种趋向,立足四川千佛山山地的区域特色和交通环境特点,分别进行客源市场定位的规划。如国内市场以德阳、成都、绵阳作为一级市场,重庆和附近区域作为重点开拓市场,东南沿海、天津和北京区域列为机会市场。国外市场同样分为三类,亚洲短程和九寨的环线作为基础市场,澳大利亚、北美和欧洲则作为开拓市场,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区域列为机会市场。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的绿色、生态型开发需要,结合山地资源开发产业链延展的需要,可从食、住、行、娱、游、购对四川千佛山山地生态旅游进行特色性规划,比如旅游的主干线方面则可设定双河口——宝藏寺——龙洞沟——盘龙石——易家大坪——杜鹃王——千佛顶——衫板王爷——白岩——茶坪——双河口。针对千佛山周围一区一景,景色的空间性联系紧密的特色,在构建大旅游精品环线的原则下,可以开发多元化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多样性生态观光景观、疗养避暑、健身旅游等精品旅游服务。
nlc202309020718
2、利用地理景观特色变化,合理设计开发布局
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主要以其丰厚的天然资源、人文景观的悠久神秘、生态环境的良好性等为开发基础,由于山地四季的变化程度不同,其景观特征、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化可以配合人工景观的培育,作为不同季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以降低山地旅游淡旺季的经济收入差。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需要,在旅游服务中心方面可按照地理景观分布的特征来进行三级旅游服务中心的区分型设置,如白岩千佛广场接待中心和宝藏寺海龙接待中心可作为一级旅游服务中心,千佛山顶设立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三级旅游服务中心则按照不同景点的分布状态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和设立。景区开发方面可设定四个重点开发区域,如包含日出、佛光、云海、佛教、云岩和天门洞的千佛山顶景区;包含蘑菇石、佛祖庙、杜鹃林、壶嘴和石笋的白岩景区;包含山地混交林的生态系统、海子、绝壁、珙桐林、峡谷等在内的龙洞沟景区;包含杜鹃、悬崖、高山阔混交林的生态系统、绝壁等在内的衫板王爷杜鹃走廊——易家大坪——盘龙石。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可持续性开发规划
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减少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方面逐步完善现有如景区内外所需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项基本服务设施,严格控制山地旅游区域的覆盖性面积,比如避开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珍稀动物的日常生活区,对主景区的規模和景点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强化景区外围的开发,以此来降低主景区的旅客压力。在景区开发之前,从规划角度立足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来制定四川千佛山山地旅游规划方案。合理测算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旅游容量,明确需要保护和开发的区域及项目,按照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遵从规划落实需要来编制详细执行规范。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保护评价管理需要,可引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步构建和完善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所需要的旅游信息系统,并从多渠道来争取开发的资金。
【参考文献】
[1]杨光.山东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4(04).
[2]毛国栋.福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D].四川农业大学.2012(06).
[3]涂琼华.GIS在山地旅游管理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
美术听课总结与心得 篇4
音美组:刘莉莉
2014年8月13日,教研室朝阳区中心教研组在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组织了一节美术公开课的交流研讨活动,我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听课以及评课的过程中有了较多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1,公开课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本次授课教师是省二实验的王怡静老师,她安排的课程是《绘画中的空间》,这一节课是综合探索课程,注重学生深入理解各种绘画风格中的审美特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绘画的认识水平,提高鉴赏力,发展具有个性的空间表现能力,形成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评析、探究,将技法分类和鉴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且注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认知能力和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课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新教学理念和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让学生认知和学习,同时体现出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2教学过程评价和课后反思此次参加听课的教师均为一线美术教师,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如下:
课程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课前设定目标,学生积极学习,体现高效课堂的特点。
3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节奏把握较好,重点、难点突出。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采用分组活动的方法,通过启发、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同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1学生分组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这个过程往往循序渐进,怎样让 学生充足交流,值得探讨。
2学生对绘画空间技法分类的定义、特点是否足够认知,如:各透视法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区分等?
总之,此次课程是一节开阖有度,讲求实效的课程。参与活动的教师也进行了有
益的学习、探讨和交流,一致认为开展次类听评课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之后又参加了长春市教研室组织的新秀大赛,听了三堂美术课,作为新手的我,可谓是收益良多。
第一位师老师上的《对印花纹》,由学生喜爱的做游戏的方式入手,让学生边玩边做,当学生发出一声声“印出 来了!”“一样的!”的惊呼,我想孩子们的心已经牢牢地被吸引住了。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了强
烈的兴趣,并且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之后,师老师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对印技巧,强调了可 以重复上色,多次对印,还可以用添画等方式使画面更精美、更形象。示范过程还体现了由老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 的“由扶到放”的原则,可谓用心良苦。师老师还很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前后两次把学生的作品贴上黑板,并让学生 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第二位包老师上的《团包手工》,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那么多范作。那些绿油油的大白菜、红艳欲滴的 大草莓、别致的晴雨娃娃、诱人的大糖等等,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也想自己做一个玩玩。在探讨团包技法这一环节,老师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她提出想让毛毛虫更长这一想法,激起学生动手做的兴趣;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展示做得不够好的纸球,商讨解决方法并演练;展示做得好的纸球,并让该生示范,使大家明白了制作技巧和要求。不过这一过
程中,我自认为老师引导的太多了些,学生的自主性的体现未达到预期水平。
第三位周老师上的《英俊的脚》真让我大开眼界,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爆发的创造力真是不可小觑。不管 是平面上脚印的添画,还是在自己的脚上进行立体创作,汽车、小狗、拽着气球的孩子、穿裙装的女孩、卷发姑娘、五胞胎,荷塘、火箭、袜子、躺椅上看书的孩子、„„孩子们给一双双脚丫赋予了新的生命。三位老师上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改下美术课堂的新特色,都重视了欣赏、和学生谈话、挖掘学生的个性东西等。课堂上学生们学得高兴,学得轻松,学有所得。这是新课程给美术课堂带来的生机。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学理念发生了具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展现了新的风貌。
从教师角色上看。教师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 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如“我们大家一起
画”?”“你觉得怎样?”“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的语言在许多课堂中 随处可见。
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 验、表现美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 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已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人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 趣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术、体验 美术、表现美术,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美术的感知特点、美术标准不确 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走出课程实施的误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美术。这的确是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
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
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 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
《锋面系统与天气》听课心得 篇5
今天上午去铁一中听“锋面系统与天气”一课,上课的是2位年轻的男老师。风格各异。评课中铁一的李老师、三中的叶老师、xx中学的党老师尤为精彩。现整理收获如下:
一、听课收获
1、关于锋面符号和锋前锋后的处理。学生在这块常常把冷暖锋的符号和锋前锋后弄混,铁一的张博老师在这里让学生画出冷暖锋时直接把符号也画在冷暖锋下面,并用冷暖气团主动和被动来区分锋前和锋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易混点。处理得好!
2、用冷暖锋移动的速度来分析冷暖锋带来的不同天气。冷、暖气团移动时,冷气团只做水平运动,受力集中,故迫使暖气团快速抬升,降水的强度大;而暖气团移动时,除水平运动外,还向上爬升,受力分散,故暖气团爬升速度慢,是徐徐地爬升,降水强度小,形成连续性降水。
3、关于冷暖气团的2点纠结
一是冷暖气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有老师说按照温度分,有的说是按照性质分。湘教版上有很清楚的说明“按照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气团本身的.物理属性包括温度、湿度、稳定度。我认为“性质”比较空,学生难以理解,温度应该是二者主要的区别。
二是冷暖气团的湿度有何区别?这点在8中陆勋老师的课上,学生在说冷暖气团的区别时点到了,但陆老师回避了这点。关于这点张琦老师解释的很到位,即当水汽总量一定时,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水汽包括蒸发、蒸腾到大气中的水汽及火山活动溢出的水汽。故冷气团相对湿度大于暖气团。
二、评课收获
整合3人评课的内容,我发现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1、从教材的处理上把握整体教学思路,看其是否清晰;
2、从教学环节上看其是否完整;这点在赛教时如不完整会扣分的。
3、从教学过程上看其理念是否先进,教学风格是否独特和鲜明;
4、从课堂推进的节奏看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5、从教学方法上看其是否具有地理学科的特点。比如读图分析法、比较异同法等。
6、从教学语言上看其是否精炼、准确;
7、从课堂评价看对其对错误点是否矫正到位;
8、从地理技能看其板书板画是否重点突出、美观。
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篇6
2011年10月9号至13号在费县举行的品生课讲课比赛,我有幸去听到那么多优秀老师的优质课,真是受益匪浅啊!
讲课的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他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 篇7
1 GIS在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原理
GIS (Geographer Information System) 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 它是有效处理、科学分析数据的一种系统。在系统工程、信息科学理论的运用基础上, 它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能有效分析地理数据, 从而可以根据数据提供一种良好的规划、决所需信息的系统。GIS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有其特殊性。
GIS在分析处理问题中可用空间与属性数据, 并能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将二者进行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 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地理现象的新思维视角;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 仅仅具有属性数据库管理的作用, 即使可以进行存储图形, 但也往往是机械形式的存储等, 对相关空间数据的处理工作很难进行, 像空间查询等等, 而像更其他复杂空间分析功能更是难以完成。
GIS侧重于对空间进行分析, 并力图通过这种空间的解析式模式来处理空间的数据。其实,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成功应用, 很大程度上在对研究空间分析模型依赖。当然, 单纯讲GIS成功在各种资源中应用是得利于技术上的成就、取决在技术层面上, 这就是片面性的理解了。因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运用还要依靠一定的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 可包含各种要素的构成即实施组成, 包括人员的参与, 即系统的管理员、技术上的操作员、系统开发的设计者等等。
所以, 我们说GIS是有效处理、科学分析数据的一种技术性的系统。它能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将二者进行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 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地理现象的新思维视角。但实践证明,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运用还要依靠一定的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和人员的积极参与等。
2 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相关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人们的需求外, 还有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因素存在, 这就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探索。旅游资源开发是循环的、逐步过程, 其程序包括资源的调查、开发的可行性、开发模式、总体规划、规划实施及信息反馈等步骤。
2.1 资源的调查
资源的调查, 可包含对开发资源的区域环境进行调查, 如自然环境, 地貌地质、水文气象、植物动物等条件;如社会环境, 包括行政归属、人口居民、卫生医疗、历史文化及距离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市场环境, 客源地经济情况、相互的紧密联系程度、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的出游率等。然后, 依据资源吸引力大小, 可以对进行客源可能分析, 可包括客源形成范围、大致数量, 对客源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环境的质量调查, 指旅游资源环境的影响因素。我们知道, 旅游资源中, 评价是前提, 也是保证科学、有效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基础环节, 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一定旅游资源的有效评价, 可对资源的品质、开发的条件、吸引力、环境质量等有个比较全面的、真实的、客观的认识, 为明确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 从而为确定不开发的顺序、程序, 为制定开发的规划等, 奠定了理论依据。
2.2 开发的可行性
资源的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 它的应用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专业角度上讲, 是一种经济技术的活动。它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可行性的分析与广泛的论证, 如经济角度的可行性、技术角度的可行性、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等等, 都必须充分考虑到, 这样才能更好地确定这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产生较为合算的经济效益、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能否达到技术上的要求水平, 能否确保资源开发与规划的顺利进行。
其中, 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可以作为整个可行性论证部分的关键与核心内容。经济的可行性由市场分析和经济分析这两部分构成, 首先要求市场分析, 对旅游者来源地、空间距离及可支配收入、旅游动机、人口统计指标进行调查研究, 像旅游者的总量、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等, 这样可以有效确定客源市场。其次, 对市场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 如季节的因素有没有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降低吸引力、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最后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方向、大小.进行分析。其实, 经济可行性的分析目的主要是确定资源的开发能否产生良好的经济收益。首先对投资条件进行分析, 以判断可以在多大期限内获得大规模投资;其次, 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基础条件进行分析, 像投资的政策水平、物价的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的交通、水电等等;最后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估, 从而预测在潜在市场内的开发规模、人均消费水平、测算总收益。
所以, 对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 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 需要一个可行性的分析与广泛的论证, 需要经济角度的可行性、技术角度的可行性、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确定这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产生较为合算的经济效益、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能否达到技术上的要求水平, 能否确保资源开发与规划的顺利进行。
3 如何在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应用GIS
GIS在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与传统旅游开发相比, 有它自身的优势与良好的切入, 并在应用中很好哦地发挥出自己处理数据等特点来, 为有效分析旅游资源制造良好的理论支撑。
3.1 资源数据调查更准确、更方便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而这种数据的分析主要在于开发初期。来源的途径有现有资料搜集、地图数据、遥感资料及进行实地调研搜集的资料等等。这些数据, 不论哪种形式都有进行存储。这么多的数据分析, 如遥感资料和地图数据, 就需要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这比传统的方法更方便, 可实现数据自动存储, 这与传统采集、存储分离, 是占有很大优势的。GIS在分析处理问题中可用空间与属性数据, 并能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将二者进行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
3.2 资源数据存储更广阔、更有效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 硬盘和软盘——作为GIS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进行数据的大量存储。硬盘的容量越大, 存储的数据自然越多。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期, 需要对海量的数据作分析, 这样, GIS就发挥了它的优势性。传统方法在对数据更新上, 往往对某部分数据更新时, 查找数据麻烦, 并且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得整个系统全部更新。浪费时间、浪费物力。GIS则可以对目标数据自动查找、对目标数据自动更新、不会影响整个数据系统。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 仅仅具有属性数据库管理的作用, 即使可以进行存储图形, 但也往往是机械形式的存储等, 对相关空间数据的处理工作很难进行, 像空间查询等等, 而像更其他复杂空间分析功能更是难以完成。
3.3 资源开发评价更客观、更准确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评价, 包括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条件的评价, 资源的相关的影响因素在上文中已有涉及, 如市场分析, 对旅游者来源地、旅游动机、人口统计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对市场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 如季节的因素有没有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降低吸引力、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方向、大小.进行分析。对开发条件的评价, 主要包括交通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方法, 可分为定性、定量等。
传统评价方法把目光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 这样导致主观性较强。GIS则通过系统本身的一系列模型, 应用于资源的开发、评价中, 可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加准确, 从而为后期开发、规划,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GIS还对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位、环境交通、餐饮休闲的最佳位置进行选择, 以及最佳路线选择等, 对这些基于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3.4 规划编制更科学、更美观
传统旅游资源的规划图件主要是用手工的方法进行编制而成, 速度慢、更新慢、线条不均匀、美感不强、表现单一。而利用GIS的自动化制图则可以避免以上不利因素。它通过系统设置, 可运用各种投影变换的方法, 这样使规划图件保持与实际的相同数学基础。还可以通过配准方式, 使资源地点的定位更加准确。系统的自动修改又避免时间、人力、物力浪费,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底图要素相同的不同图件, 还可叠加图层、实现数据共享, 避免手工制图的重复操作。
总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人们的需求外, 还有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因素存在, 这就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探索。GIS即地理信息系统, 有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的能力, 对数据和信息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地理现象的新思维视角, 本文从GIS在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原理出发, 对旅游开发资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达到本的目的即基于GIS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探讨。这对于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达到较好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人们的需求外, 还有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因素存在, 这就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探索。GIS即地理信息系统, 有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的能力, 对数据和信息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在本文中, 作者将GIS运用到旅游资源中, 以期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开发与规划。
关键词:GIS的运用,资源的利用,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甘枝茂, 马耀峰, 旅游资源与开发,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2]保继刚等, 旅游开发与研究一一原理·方法·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3]苏文才, 孙文昌, 旅游资源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雷明德, 旅游地理学,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 篇8
摘要:基于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项目式教学,强调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多方互动的活动过程。本文以《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优化旅游线路设计”项目为依托,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及其效果测评。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线路
中图分类号:G632
1、项目式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学生唱“主角”,老师变“配角”,由“传授者”变身为“引导者”、“组织者”、“鼓励者”。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成为旅游规划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旅游实践存在认识误区、实践教学存在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困难,那么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环境、不同主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旅游学院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率先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试点,立足于“开放式、应用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重点通过项目式教学法的使用,强调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课后自主性和实践的探索性,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并消化知识。
2、《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教学的实施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将筛选过的合适的项目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中,选定“双师型”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学生们拿出项目成果接受师生检验。《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可以开展项目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市场分析与行销策划、旅游空间布局与形象策划,旅游线路优化设计等。本文仅选取旅游线路优化设计阐述项目教学的应用。
教学项目:优化设计丝绸之路新疆段旅游线路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线路设计的流程与原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调动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热爱。
教学要求:设计的旅游线路须是原创的,在符合常规的基础上体现创新意识。通过自行设计线路,加深对旅游线路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安排学生分组,选定目标市场,组员讨论市场定位,策划创意旅游线路,讨论结果汇报后投放市场,依据市场反应、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综合完成工作成果。
2.1 项目教学的前期准备
(1)理论知识讲授
学生熟知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旅游资源的分类、等级和评价,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学中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价格和旅游渠道策略,熟练运用旅游策划课程中的游憩模式设计。
(2)实践准备
学生前期应对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定以及市场定位,对目前新疆现有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日程安排、价格、定位群体以及营销方式等汇总、分析。
2.2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项目教学实施班的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分为4-6个小组,每组5-7人,选派一名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学生为组长,要求每个小组自己展开讨论,并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因为有野外调研和市场调查,建议每个小组至少配备1名男生。
其次,每个小组需要明确以下五个问题:设计旅游线路名称、明确旅游线路的市场定位、选择旅游沿线旅游吸引物、交通方式如何巧妙串联旅游节点、旅游线路推广策略。
再者,各小组内部分配任务并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随时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随时随地答疑,帮助学生出谋划策,掌控全班进展,摸清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学生则需要分配以下工作:目前新疆现有丝绸之路相关旅游线路、线路日程编排、线路价格、线路交通工具选择、线路推广方式等内容。
学生们团结协作,规定在一周内全部完上述任务后进行全班成果展示和讨论。这个过程中,各小组选配一名代表汇报线路设计的理念、市场定位以及营销策略等内容。每组需提交旅游线路文字版本一份,旅游线路地图一份。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担当主持人和疑问人,同学充当旅游者和“挑刺者”,要求学生必须面对疑问,接受“挑刺”行为,并现场解答。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激烈,同时相互学习、分享,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通过此举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注意,教师的点评至关重要,要总结每个小组旅游线路的定位是否准确,时间、行程安排是否合理,项目是否多样,游览顺序是否合理等。项目质量最终通过旅游线路的模拟推广,全班同学须购买非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一份,根据旅游线路销售量考核每组工作成效。
最后,对学生、教師分别发放“学生对项目驱动教学的感知测评表”,了解学生对项目驱动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2.3 项目教学的测评
课程结束,教师、学生分别总结项目实施的利弊及改进建议,并测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测由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学生自我评价从学习效果、参与度、团队意识和协作气氛四方面构成,各占10%;教师评价指标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配合度、教学效果各占10%,成果质量和模拟销售量各占15%。项目式教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实践教学3年来,学生和教师均乐于该教学模式的推行。
3 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3.1项目的选取
项目的设定是难点,应选择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项目进行试点。教师可以设计若干项目,通过“每组选做”和“全班通做”来推进项目教学,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自主探索和协作指导的帮助下,运用知识和技能在能力范围内完成项目教学。
3.2教师的能力建设
项目教学法应用并推广的关键是要有“双师型师资”的跟进。任课教师通过承揽相关科研项目、担任政府和企业的旅游咨询顾问、关注旅游大政方针政策、“游山玩水”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变为“杂家”、“专家”、“大家”。
3.3项目教学的评价
项目结束后,应从学生、教师和学院三方分别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核。学生评价指标应从完成项目的质量、项目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等考核,教师需从专业知识、技能、行业经验、责任心等指标入手,学院需要从学院的制度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模式方面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袁林,李晓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8, 2:104-106.
[2]蒋述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实证研究及效果测量—以《旅游市场营销》课一个教学项目设计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6):58-61.
[3]吴丽云.关于高职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职教论坛,2010,(27):84-87.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 篇9
刘鹏
课题:小学美术课改的若干思考 主讲:广西师范大学李庆忠教授
时间:2104年10月16日上午
听课笔记
一、如何认识小学美术教育
1.美术,“美术”,美的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塑造和描绘的是具体的、人们借助视觉可以感觉到的实际物象的形状外貌,这样对象的外形便是美术的基础,造形是美术的特殊功能。
2.美术的功能
美术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审美功能;陶冶情操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实用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1)小学美术的课程性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自从在劳动中诞生美之后,就寻找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既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也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着自身。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 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虽然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但 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术教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二、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反思
(一)小学美术课改的收效
1.美术学科本体的回归,课程价值重新被人所重视。10年课改,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最大的转变,是对美术学科有了新的定位,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意义以及课程价值有了深刻地阐述。
这就是: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视觉性、实践性和愉悦性。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这对于我们认识美术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价值以及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追寻目标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3.美术教师队伍的重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行为。美术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关注教师成长是课程改革关键。教师队伍的构成,教学思想、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水平决定我们的教学质量。
实施新课程以来,校本培训与“国培计划”“强师工程”“教师全员培训”“远程培训”等多途径、多方式、多时段的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涌现出一大批课程改革有追求、有成就的美术教师,他们成为课改的践行者、探索者与创新者,为我国美术教育在新时期的作用与定位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具有热爱忠诚的职业精神、不断创新的职业素养,乐于探索的教育智慧。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的过程主要有:
(1)美术教师讲悟性
美术教师成长需要时间与感悟,需要有一定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的沉淀,需要在赛课、反思、培训与读书等来体验与感悟。
(2)美术教师要磨练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也就是“业精于勤”。几乎所有的优秀的美术教师都善于思考,励精图治,孜孜以求。
(3)美术教师敢于累
优秀美术教师一定是勤于工作、善于思考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一个舍得花时间去经营的人。就是辛苦与劳累。
4.美术教学内容多元,时代基础选择多性呈变化
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元,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建筑、书法、现代媒体艺术等。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强调趣味性的美术教学,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个方面的需要,即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美术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人为本激发潜能求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更为灵活与严格,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系统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来选用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得以最优化。
美术课堂“快乐涂鸦”“想象训练”速写训练”“趣画素描”“水墨童趣”“风景速写”“水彩画基础”等学习受到重视。
三、小学美术课改的推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由此要求将美术课程改革不断推向前去。
(一)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1.2011年版新课标关于四个学习领域和四个学段的分法没有变化。
还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以及第一学 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 段(5~6年级)和第四学段(7~9年级)四个学段。造型·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即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2.和实验稿相比,经过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还是有不少变化的地方。
(1)突出美术学科特点
2011年版新课标中,将美术课程的性质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加的,这不仅体现了美术课程的独有性,同时对美术教师开展教学、挖掘美术课程资源也具有指导的作用。
对课程性质的概括包括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四个特点。其中,“视觉性”更加突显,其作为美术的主要性质排在第一位。“愉悦性”是新补的。
(2)适当明确应知应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做为美术学科,美术本体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石,因此,在课标中要适当关注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011年版新课标增强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规定。
如“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等。
(3)注意思想和表达的辩证性
为了使教师恰当地把握某些关系或分寸,2011年版新课标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更加辩证。
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 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3)注意思想和表达的辩证性
为了使教师恰当地把握某些关系或分寸,2011年版新课标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更加辩证。
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 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
欣赏内容依次是:
第一学段: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第二学段: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第三学段: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
的美术家;
第四学段: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
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评述的形式依次是:
第一学段:用简单的话语;
第二学段: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
第三学段: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
形式进行分析;
第四学段: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听课心得
【旅游开发与规划听课心得】推荐阅读:
旅游产业化开发与规划10-03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07-02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资料08-28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2答案05-21
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11-17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内容08-11
温泉度假区旅游规划区位开发分析05-20
旅游开发与管理10-17
《旅游资源与开发》07-09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