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

2024-08-29

传承和弘扬(共12篇)

传承和弘扬 篇1

遍布中国大地的民间美术, 是哺育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 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一、民间剪纸的历史渊源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既具有东方民族崇尚简朴的品格, 又有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其淳朴自然的形式美感、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和“得意忘形”的创作风格与民间泥塑、刺绣、雕刻体现着共同的民族风采,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 美在人间永不朽”, 这确实是对剪纸艺术最恰当的评价。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我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剪纸, 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是在创作时, 有的用剪子, 有的用刻刀, 虽然工具有别, 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 人们统称为剪纸。时下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 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总的来说北方剪纸粗犷补拙, 南方剪纸精巧秀丽。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 源远流长, 经久不衰, 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两千年的发展史, 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理念, 世世代代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 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 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自身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互为矛盾又互为统一的不同特性, 决定了其对于不断变革的自然选择方式, 从而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拉开了间距。

二、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 产生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生活就是艺术, 也许中国剪纸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解。剪纸是民风淳朴的乡间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创作者不是专门从事艺术之人, 而是平常的乡间民众。剪纸, 又叫刻纸, 窗花或剪画。作为一种镂空艺术, 剪纸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早在纸发明以前, 我国民间就用树叶、金银铜箔、绢、皮革、竹木以至甲骨来作镂花、剪刻的材料, 因而要想探索剪纸的源流, 不能将视线仅停留在植物纤维的纸上, 从剪纸艺术的概念和整个发展演变史来看, 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代, 甚至更早。譬如,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剪桐封弟”的故事, 说的是西周初期, 成王将桐叶剪成玉圭图样, 赠与弟姬虞, 封他到唐国 (今山西南部) 去当诸侯。这可能是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了。文人们的诗词语句中都有表露。杜甫的《人日》诗中写道:“此时此日人共得, 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休随酒, 胜里金花巧耐寒。”以上这些都是最接近于当今“剪纸”涵意的文字记载和“剪纸”物件。剪纸作为中国最为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既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 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三、民间剪纸的风格特点

剪纸作为一门艺术, 自有其特点。

(一) 通俗性。

在中国民间, 剪纸艺术几乎是无人不晓, 剪纸艺人遍布祖国大地。剪纸的工具最为简单, 材料最为便宜, 操作最为方便。在一般情况下, 只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进行。闲暇时可以在家操作, 农忙时也可以带到田间地头, 利用劳动的间歇实践, 完成剪纸作品。剪纸的通俗性还体现在它的广泛运用上,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在婚丧嫁娶时都要使用它。

(二) 艺术性。

剪纸同时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剪纸艺术 (手艺) 虽然极为普通平常, 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工作。优秀的剪纸作品应当灵活运用剪纸的“特殊语言”把无限的神韵藏在小小的尺幅之中, 这就是它的艺术性所在。与绘画、雕刻等比起来, 剪纸的突出特点是简单的平面造型。在一张纸上仅能凭一些简单的纸条, 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器物的钟灵毓秀, 而且要做到虚实兼容、缕空透明, 没有一定的手上功夫和艺术才能不容易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因此, 一副好的剪纸作品同时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 永久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 有多少手工艺术消失了, 但剪纸这一民俗则被保留下来, 并且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古至今, 剪纸生存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质,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 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 是用我们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

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民间剪纸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审美情趣, 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的民间艺术语言, 它是用外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某种艺术行为。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式渲染的装饰效果, 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 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因而如何做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现代陶艺, 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 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绊做成假扣团花可以剪一块织锦缎替代等。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

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重视并做好保护工作, 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 参与到创造中去扩大社会影响力, 制定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各级要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 建立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当今时代发展接轨, 任何一件工艺作品都要有时代的风格时代的气息。没有时代内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是枯萎的作品, 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作品并且有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但传统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得到发展的。传统从来就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东西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传统看作是静止的, 排外的继承传统就是“扬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遵循“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方针, 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使传统的表现形式增添时代的色彩。为发展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工艺美术品而服务,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产品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范围全面地研究和继承优良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特色, 没有特色也就丢掉了自己的特长。

在如今多种文化日益交流的时代趋势下仅仅传承是不够的。艺术是超越国界的语言, 是沟通心灵的纽带, 是传播友谊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竞相吐艳才显示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也正是有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各国民族民间艺术才使整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构建和谐社会民间艺术也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不仅应在国内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个精彩的部分, 它还应走到国际上并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让世界关注中国的民间艺术, 从而关注中国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认同中国民间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人民相互增进理解和友谊。这将为一个和谐世界的建成提供一种既轻松便利又牢不可破的基础。我们需要把剪纸这种民族民间艺术精粹在世界面前展示出来, 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悠远深邃的民族文化。

摘要:我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合了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 不但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 也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 它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关键词: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连海.民间剪纸[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0

[2].杨学芹, 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出版社, 1990

[3].倪宝诚.豫西民俗剪纸源流考[J].寻根, 2006

[4].陈甸.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初探[J].大众文艺, 2011

传承和弘扬 篇2

——记芜湖卷烟厂马从胜同志事迹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那么,在我们芜烟大家庭中有没有这样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为我们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的工匠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芜烟的卷接包车间,我们就从“全国烟草技术能手”马从胜身上深深地感受这种“工匠精神”的存在、传承与弘扬。

马从胜,1975年出生,现为芜湖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包装维修高级技师,包装维修组长。

2015年被聘为企业高级技师,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包装维修技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独特高效的维修办法,起到了维修骨干的作用,为企业和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维修组长,他身先士卒,始终秉承和谐理念,带领包装维修组成为一支团结向上、热情高涨的队伍。他主持参与的技术攻关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不保守自傲,将技术经验无私奉献与同事交流。曾获公司“黄山杯”第二届、第五届职工技术比武ZB45项目第一名,2012年全国烟草行业第四届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比赛ZB45机型第五名。曾获得“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芜湖市首席技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多项技术成果在企业QC活动、微创新项目等活动中获奖。

马从胜同志习惯每天穿梭在隆隆作响的各台包装机之间,如同呵护婴儿般观察着各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设备上“零缺陷”。马从胜为人谦和,有谦谦君子之度。他刻苦钻研技艺,向徒弟和请教者亲身示范技艺,传授诸如“秘诀”、“窍门”和“心法”之类与技艺的意会知识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把专注、细致、耐心、冷静、果敢等精神品质和忠诚、诚信、友善、仁爱、务实、奉献、敬业等伦理价值传承给了他们;而学徒、帮工及请教者在耳濡目染师傅钻研技术问题、勤修技艺本领、追求臻美的“造物”精神后,也自然而然的在相互间掀起了刻苦求学、比试技艺、竞争上游的优良学习风气以及尊师重教、恭勤养德、以技治业的职业伦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世界工业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的历史机遇,于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在移动互联网、3D 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精尖产业方面的研究。德国首先提出“工业4.0”计划,希望能够在未来社会保持工业强国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力争在未来十年实现由一个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然而中国制造的困境问题也在于此。我国号称“世界工厂”,几乎可以生产世界上绝大部分产品,但就质量而论,不免令人堪忧。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理性的无限度扩展,代表人本主义的工匠精神的存在空间被严重压缩。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提“工匠精神”,是在替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

传承和弘扬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承弘扬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53-01

一、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

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表现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英文、火星文、网络语言,甚至是自己生造出来的一些词语,在思想上故意剑走偏锋,以走极端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性。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无可厚非,我们也想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但我们不能因此丢失自己的传统。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虽然仁义、希望、进取、豪壮、一切事无不可为等气质都在当代青年身上依稀可见,但是他们身上缺乏中国的传统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味在他们身上淡不可闻。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或接近80%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如琴、棋、书、画)、古代的经史子集、京剧及地方戏曲等一窍不通或不感兴趣。就拿无锡锡剧来说,又有几个人会唱呢?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马上就要消失了,这是社会进步的代价吗?在全球化的今天,快乐、自由、享受、个性、自我、唯我统统比道德重要,四书五经只能受到个别有识之士的青睐,仁义被哥们义气所替代,诗词之美出现在某些歌星的自编歌词里,而我们直到初中毕业也背不出几首唐诗宋词。每次让学生举例思乡的诗句时,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是因为这首诗太经典,而是因为他们实在知之甚少。现在,“高富帅”的形象是年少多金,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文人了,成人的价值观被施加在学生身上,学琴一定要考级、练跆拳道要考带、下围棋要考级,还要变业余为专业。书画学得好,以后可以走艺术这条道路,原来的风花雪月、阳春白雪一下子被功利化了。上元节吃汤圆放花灯、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挂香符赛龙舟、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七月七乞巧节、江苏中秋节的摸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90后”在肯德基、必胜客过生日、吃蛋糕,而不知道吃长寿面的传统;年轻人过起了情人节,却不知七月七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他们习惯用手机发短信,却早已忘记书信的格式。他们没摇过大蒲扇,没坐过八仙桌,不会放风筝,不会打陀螺,所有传统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太过遥远。

中国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局面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远的方面来说,五四运动的一大要义是对传统的反叛。在当时,传统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力量;从近的方面来说,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历史被戏说,宫廷剧盛行,娱乐大众的节目收视率最高,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低俗化、低劣化。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枯燥无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杀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传承文化应有的功能。

二、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二)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

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如此,“小桥流水人家”由三个简单的名词组合成了江南的绝美景色:流水潺潺、青石板、白墙黑瓦、吴侬软语、莺飞燕舞。所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并让他们感悟其中的意境,是教师的职责。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承和弘扬 篇4

最近,有幸聆听了国学大师郭齐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学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讲座。在讲座中郭教授有一句话“今天的教育只往枝叶上浇水施肥,忘了在根基上浇水施肥”让我感受颇深。

“我们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郭教授以“感恩”为切入点,开始了讲座。通过科学家关于水结晶和米饭的实验,分别以感恩与讨厌的心态对待水与米饭,而产生的不同结果,使我们看到实验成果不是迷信,而是科学。郭教授以他的博学、睿智和高超的语言使我们听者深有感悟。他又指出:“今天的教育只往枝叶上浇水施肥,忘了在根基上浇水施肥。”我想这也就是说今天的教育重“授业”而轻“传道”。重知识传授而轻思想道德教化。教育者第一要义应是“传道”。正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教育者要学会推己度人,尽我们的所能在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授方面帮助学生,使他们成才成人。郭教授讲到,教育的最大目的,属于人文精神。

近年来,教育部一再提倡“传道”与“授业”并重,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虽然有一些改进,但离我们教育目的还是有距离,这里结合我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道”与“授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初步的想法,不周之处,有待提高商榷。

一、转变对教育质量不全面的理解

以往一提教育质量,只片面讲高分,随着近几年学习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如现今抓质量则更注重“软件”建设,对整个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主动学、都学好,对教育的要求是上好学。使教育质量主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也使教育质量的内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必然的目标凝聚,重要的价值追求。提高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努力追求的永恒主题。树立教育质量新观念———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新的人才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意味着要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涵和首要指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就要高度尊重学生,按照学生的天性、人性、本性的规律施教的教育质量。全体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变成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潜能和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就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老师不能只看认知而轻视德育、美育、体育以及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教学工作既要为学生的眼前负责,更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要通过纲要中提出的,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途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的基础。个性发展的质量观,对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应当有不同的多元的衡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有个性、各有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成为既有全面发展,也有个性特长的人才。总之,一切要有利于学生发展与快乐成长。

二、分析质量现状,转变观念行为

只有了解自我,剖析自我,才能全面提升自我。为了全面掌握教育质量真实情况,为提升自我提供依据。在质量分析中,从不同的方位寻找存在的问题,如领导、教师、家长、社会等方面,通过分析,自己对现有教育情况全面了解,就是教师要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传道”与“授业”齐抓共管。促进整体发展,全面提高。也就是“传道”与“授业”不会背道而驰,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营造氛围,强化意识

要想把“传道”落到实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首先,学习相关理论,明确任何教育都有质量,也都要涉及对质量的评价与考核,“传道”同样如此。实施“传道”谈质量,是真正体现它的精神内涵,在讨论中,达成了“传道”也要质量的共识。与此同时,对又产生的问题“何谓‘传道’的质量”开始了思考与讨论,通过实践与反思,对自己存在分数就是质量的错误认识得到了纠正,认识到“传道”虽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样重要,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扎实掌握。要两头均衡,相互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自己明白,以往“时间+汗水”的做法只重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忽略了过程。要想提高质量,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补困,让每一位学生每天都有所提高,让学生学得轻松。

通过这三点,教师又一次学习了“传道”也就是素质教育理论,纠正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和认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达成质量就是教育生命的共识,让质量意识扎根于心中。

四、强调过程管理,重视质量监控

1.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进行整合,再进行单向质量调查,分析现状,制定有针对性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

2.建立学生有效评价机制,使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而且立足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需求,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若要提高质量,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要不断提高与完善,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评价应由过去的单一由教育部门转向学生、家长及社会。通过多渠道了解需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对学校教师工作作出评价,真正让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的教学围绕学生、家长的需求开展,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实行质量监控,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有专家、家长代表参加,进一步使教师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传承和弘扬 篇5

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罗玲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历史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对推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西方文化的侵入,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上遭到侵蚀,比如:过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受到一定的影响。“建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了。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基地,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呢?

一、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中坚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程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虽然根深蒂固。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是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如:我们在美术课上,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的剪纸、陶瓷等是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工艺;又如:

小学数学课上教学“圆的周长”,提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定值时,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圆周率这一概念,这时只讲清圆周率的本质属性及近似值是不够的,应该从数学史的角度讲清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借此契机把我国古文化成就展示给学生,从而渗透了德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科学的热情。所以,不管是任何学科,教师要准确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教育,达到了巩固知识、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目的。

二、开展活动,以活动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民族艺术更是五彩缤纷。学校应该开展一些活动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有用。我们可以组织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就会去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对收集的古诗词进行整理和记忆,这样,学生就会逐步了解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例如:中国画讲求哲理性、诗性、书写性、精神性,学校美术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国画比赛活动,还可以当地老年聘请书画协会成员开展送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书画协会前辈现场进行作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激励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不仅有助于中国

绘画特色的弘扬,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磨砺中华魂、牢固民族根。

三、社会实践,在生活实践中自觉传承与弘扬。

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一些西方不良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总会对中华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作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学校主阵地改怎么办呢?学生不是每天都在学校,还要参与社会生活,所以,学校及教师有必要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学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应尽职责。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扫墓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扫墓实践活动从而了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清明或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诗歌或活动,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知道节日也是一种文化,每一次参与传统节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作为牛场小学的政教处主任,我在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祭奠先烈时,除了向同学们介绍烈士的先进事迹外,我还作了一首诗献给学生:一年一度的清明,传统节日铭刻心。教诲子孙重孝道,千年万载敬亲人。我想,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吧!中国除了传统节日之外,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民间活动,学校应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协商,并向全校教师征集金点子。因此学校的校本教材《民间体育进校园》和校刊《柳滩园》

幸运而生。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利用网络,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学校,大部分学校已经拥有远程教育资源接受设备,有的学校除了远程设备之外还连接了互联网,有效的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技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在边远的农村小学,需要了解北京故宫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远程教学资源下载相关故宫方面个图片、视频或课件,让远在千里的学生了解故宫的宏伟与壮观。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在语文教科书里,渗透到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电教手段,注重落实“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个目标,在学语文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中华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如在学习反映我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技术的《赵州桥》、《颐和园》、《圆明园的毁灭》等篇目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图片,感受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弘扬国粹 传承文明 篇6

甘肃省文物商店设立于1978年,是经国家批准的甘肃省惟一一家专门从事流散文物征集及销售的国有单位,隶属于甘肃省文物局。商店经营凡清乾隆六十年(1795)以后的各类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玉器、名人字画、景泰蓝、竹木牙雕以及复仿制品和新工艺品等。近年来,商店积极面向市场,不断拓展进取,拾遗补缺,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清代百名进士墨迹展”规模广、规格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甘肃省文物商店“澡雪山房”画廊将以此为序幕,不断推出好的展览。

八成网民支持节假日调整方案 最终方案年内公布

11月9日起,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新华网等网站上公布并开展民意调查,引起强烈反响。据初步统计,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网上民意调查于11月15日24时结束。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八成网民支持调整方案。最终的方案有望年内正式公布。 从各网站投票结果看,在各调查选项中,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的支持率约为89%,调整“五一”并增加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支持率约为68%,保留国庆节和春节两个黄金周的支持率约为82%,将春节放假时间提前到除夕的支持率约为81%,将元旦、“五一”及三个新增法定假日与前后周末调整成连续三天“小长假”的支持率约为77%,全面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支持率约为90%。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约有八成网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据介绍,在开展网上民意调查的同时,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还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和信件方式收到了市民的反馈意见。所有收集的意见都将被归纳和汇总,然后上报国务院。最终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有望年内正式公布,明年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将依据新方案制定。

180亿美元打造新丝绸之路 中亚八国联手建立亚欧交通走廊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CAREC)八国11月3日通过了一项180亿美元的战略计划,该计划旨在改善中亚地区的公路、机场、铁路及海港运输网络,令中亚地区成为欧洲与亚洲贸易的重要交通路线,打造一条类似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丝绸之路。这一项战略计划是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CAREC第六次部长会议上通过的。来自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蒙古、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八国的部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该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87亿美元兴建六大交通走廊,主要为公路及铁路连接。其中大约一半的资金来自亚行这样的多边机构,其余部分将由中亚各国承担。新建的交通走廊不会完全按照丝绸之路的路线修建,不仅有东西走向的通道,也有南北走向的路线,以便将中亚各国、俄罗斯及中国与南亚及海湾地区连接起来。

世界旅交会刮起“环保风” “绿色旅游”是未来趋势

环保成为11月12日在伦敦开幕举行的一年一度世界旅游交易会的主导话题。不仅加纳、秘鲁等发展中国家推出生态旅游项目,而且专家预测,“绿色旅游”将是未来旅游的趋势。

世界旅游交易会创立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在过去,交易会一直努力将环保纳入产业日程,并设立了“环境意识日”。据悉,本年度交易会将于11月14日正式推出“负责任旅游日”。 世界旅游交易会主席菲奥娜·杰弗里在会议上说,气候变化一度被认为是一个纯政治问题,但今非昔比,专家一致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旅游业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旅游业不能无视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应对这个巨大的挑战”。世界旅游组织总干事弗兰贾利在发言中说,旅游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与贫困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国际游客人数仅有1.6亿,2006年则达到8.46亿,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16亿。如此众多的游客在世界各地旅行不可能不对环境和气候产生影响,而此次会议则表明旅游业已积极加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

第四届中国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将于2008年3月在西安举行

为充分借助奥运商机,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与国内外旅游业的对接与合作,给旅游企业提供一个展示旅游亮点、共享旅游资源、寻找合作商机的交易平台,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西安市旅游局和商贸局联合中西部各省(市、区)的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主办,西安正阳商展策划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中国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将于2008年3月8~10日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本届旅博会将设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将有来自国内外和港澳台的旅游机构、旅行商、航空公司及媒 体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同时本届旅游博览会还将举办“2008奥运之旅·西部旅游采购会”、“2008旅游线路(资源)及新政策推介会”、丝绸之路风情展演、“中国东西部旅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

百强旅行社聚首兰州 甘肃旅游业借机发展

10月21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旅行社协会理事大会暨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研讨会”、“中国百强旅行社甘肃行”大型活动在甘肃兰州启幕。本次会议是全国旅行社业界的大会,也是甘肃省首次承办的全国性旅行社业界会议。来自全国旅行社业界的200多名代表,既有中国旅游业的高端管理层人士,也有旅行社的经营者,大多数还是中国“双百强”旅行社的负责人。本次会议规格高,活动内容丰富,对促进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活动分三部分进行,一是召开了中国旅行社协会理事大会,二是举办了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研讨会,三是举行了“中国百强旅行社甘肃行”启动仪式。

北疆建沙漠公园 游客可览人工“月牙泉”

新疆北部地区最大的沙漠公园——沙洲生态园正在建设中,其中的一个亮点即是采用先进的防渗技术在沙漠中修筑人工“月牙泉”。

沙漠公园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带,从乌鲁木齐市乘车只需一个多小时。 吉木萨尔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说,采用管道输水,利用防渗技术修建的“月牙泉”,除了能使游客在干旱的沙漠中体验水的宝贵,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沙漠中野生动物的饮水难题。据了解,沙漠公园项目计划用地25平方公里,分两期完成。一期计划投资1580万元,用于建设防护林带、民族特色风情园、沙漠观光车、水陆两用的沙漠冲浪车等游览娱乐项目。二期计划投资600多万元,建设沙漠草场、以大芸繁殖为主的沙生植物研究中心、野生动物观光园,整个项目将于2008年“五一”前完工。

20多位专家学者集体“会诊”青海湖旅游

传承和弘扬 篇7

关键词:豫剧,河南民歌

豫剧是中国几大剧种之一, 它与“河南民歌”有很大渊源。二者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不断地被筛选、加工、重塑, 随着时间的流逝, 成为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80后, 90后的一代, 应该熟识前人留下的优秀的文化精华。豫剧和河南民歌, 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形式, 需要我们年青的新一代来解读。

一、起源

(一) 豫剧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 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区, 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方戏之一。其历史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豫剧可能是从明末流入河南的‘陇西梆子腔’与地方戏相结合而形成。”;一种说法是:“豫剧可能是从东路秦腔演变而来”早期常与清戏、罗戏等同台演出。在成长过程中, 先后受到青阳腔、昆曲、罗戏、同州梆子和湖北汉剧的影响。豫剧唱腔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各种流派。以豫东调和豫西调为主, 其中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 又称“中路调”;豫东南沙河流域的唱法称“沙河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唱法称“豫西调”。

(二) 河南民歌

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是在人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渐流传下来的。它是豫剧早期形成的关键因素。河南民歌分布的范围多在一些边远、偏僻的山区, 比如:洛阳的熊耳、崤山山区, 南阳的桐柏、伏牛山区, 信阳的大别山区等地。这些地区, 过去虽然存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发展, 不便的交通, 闭塞的对外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 但产生了大量风格鲜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特色民歌。

二、豫剧与河南民歌在演唱方面的异同

(一) 二者的不同之处

1. 演唱风格不同

豫剧的演唱风格:

(1) 以唱功见长, 唱腔流畅, 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2) 多表达气势磅礴的场面, 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 富有激情。

(3) 浓郁的地方特色, 质朴自然。

(4) 细腻的表演, 通俗易懂的语言, 真切感人, 深受观众喜爱。

(5) 鲜明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尖锐的矛盾冲突, 强烈的节奏。

河南民歌的演唱风格:

(1) 豫西山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歌是卢氏的劳号, 人们多在田间劳动时吆劳号, 声腔浑厚有力, 曲调朴实、粗狂,

(2) 伏牛山区和、南阳地区:浓郁的中州风味, 敦厚朴实的风格, 酣畅新颖。

(3) 大别山、桐柏山区:灯歌和小调的曲调活泼跳荡、轻盈明快;山歌和田歌曲调嘹亮、高亢。

(4) 平原地区:该地区的民歌旋律多采用五声音阶和小调, 平缓流畅、柔和优美。

2. 唱腔不同

豫剧, 是板腔体式, 属于梆子腔系统。根据豫剧唱腔的语言、句法组成、调式、板式结构等诸多因素, 主要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两个流派。传统的豫东调演唱方法多采用假声来演唱, 音乐具有明朗、豪放、激昂的特点, 唱腔的主音为“5”。

传统的豫西调演唱方法多采用真声来演唱, 音乐具有深沉、朴实, 浑厚、悲壮等特点, 唱腔的主音为“1”。

河南民歌多采用五声音阶, 还有一部分民歌采用六声音阶[即:1 2 3 4 (或#4) 5 6或1 2 3 5 6 7]和七声音阶 (即:1 23 4 5 6 7) 。其中, 七声音阶里的“4和7”两个音不稳定, 音高介于两音音之间即“#4”和“b7”的音位上, 游移在“4”和“#4”以及“7”和“b7”之间。

3. 艺术特征不同

豫剧的艺术特征:

(1) 内容多为叙事言情, 故事情节委婉曲折, 入情入理, 有时采用用方言表达情感。

(2) 揭露风俗习惯中粗俗丑陋的人或事, 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出发, 雅俗共赏。

(3) 娱乐性较强, 表演真实, 舞台形象比较接近农民的生活, 适合劳动人民的口味。

(4) 通俗易懂, 地域性性强, 感情率直, 是表现河南人民的地方戏。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

(1) 历史悠久, 蕴藏丰厚。

(2) 体裁丰富, 风格多样。

(3) 创作手法简洁, 音乐语言精练。

4. 伴奏乐器不同

豫剧的伴奏乐器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板胡是豫剧的主弦, 建国之后, 加入了西洋乐器, 如大小提琴、铜管、木管等。文场的伴奏乐器, 早期有三弦、月琴等乐器, 后期加入了二胡、琵琶、板胡、横笛、唢呐、笙等乐器。武场的伴奏有鼓板 (板鼓、手板) 、大锣、铙钹 (即手钹) 、二锣、梆子、小钹 (即铜板) 、风锣、大阴鼓、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

早期的河南的民歌没有伴奏乐器, 这些民歌大多是由人们即兴创作的, 后期的河南民歌多使用钢琴、古筝、扬琴、古琴、竖琴等乐器伴奏。

(二) 二者的相同之处

(1) 二者同属于声乐范畴, 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不断被革新, 其表演艺术也日臻完善。

(2) 符合河南人的风俗习惯、乡土人情。

(3) 题材多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 感染力强。唱词有时多采用方言表达, 通俗易懂。

三、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如今豫剧,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通过各种传播途径 (如河南电视台的大型戏曲栏目《梨园春》) 渗入河南人民的文化生活, 例如:郑州市和河南全省各中小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 常有随意设场, 采用两三件乐器伴奏, 自娱自乐的演唱者, 也有穿戴行头, 粉墨登场的表演者。也有些人专门到戏曲茶座, 出钱点唱自己喜欢的经典唱段, 丰富个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豫剧, 这个让河南人为之骄傲的剧种, 已经走过辉煌的时代, 在戏剧文化的百花园中, 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河南民歌的题材丰富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提

谈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五种运动方式及技巧掌握

冯欢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通过阐述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五种主要的运动方式, 进一步分析其技巧的掌握。

关键词:小提琴;左手;运动方式;技巧掌握

在小提琴演奏中, 左手的主要作用是按音, 表现音高、节奏长短、以及音色的变化。左手的训练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练习小提琴时需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所以对左手的运用进行分析必须放在演奏之前, 这样大脑指挥手, 行动之前脑子清晰必然能演奏准确、将音乐表现到位。

左手手指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手指上下的起落动作;2.手指的平移动作;3.手指的收缩和扩张的动作;4.手指的揉弦动作;5.手指的换把动作。这五个大的方面基本涵盖了左手手指的基本动作。

一、手指的上下起落动作

手指的上下起落动作属于是空间纵向的动作, 是小提琴演奏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左手动作。在演奏的时候, 手指的起落主要靠指根发力, 传递到指尖, 然后用肉垫去接触琴弦, 放松的落下去。早期的演奏方式常常用指尖按弦, 发出的声音有点尖锐, 随着技术的完善, 近代小提琴演奏家逐渐使用了肉垫按弦, 这样发出的声音会更结实、优美, 也更容易控制声音, 只有在演奏某些技巧性很强的乐句的时候才使用指尖, 以便使它发挥最大的效能。起落的时候手指离琴弦要近, 这样节省空间缩短时间, 落指的动作必然敏捷。也就是说手指即使不落在弦上也要把手型打开, 在指板上方时刻准备着。落指的音准在于首先内心要有预先听觉, 即还没有拉出来的时候必须在脑子里要有音高的概念, 其次落下去后耳朵要监听, 最后要熟能生巧逐渐记住该音的落指感觉以及与其他手指的关系。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先唱谱, 把音高唱准了, 再根据所唱的音高进行落指, 如果有差别, 耳朵也能听出来, 便于纠正, 最后要逐渐记住正确落指的感觉。学生从初学阶段就要养成必须每一个音都要拉准的习惯, 如果出现不准的音必须从前一个音开始重新来一遍, 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音是准的, 而且不会使耳朵受到污染, 不至于时间久了耳朵的敏感度下降。要训练出完美的音准除了训练耳朵之外, 按弦也要注意, 即按在一个音的正中心, 不能有丝毫的偏离, 所以除了依靠手的感觉以外, 还需要眼睛帮助, 尤其是在E弦高音区演奏的时候, 这种视觉上的帮助尤为重要。这样在练习音准的时候, 视觉、听觉、触觉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锻炼, 而“总指挥”——大脑则必

高, 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 也在不断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那么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河南民歌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戏比天大》《没有强大的祖国, 哪有幸福的家》等歌曲, 深受声乐爱好者的亲睐。它是豫剧和河南民歌的音乐织体、风格等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不仅含有豫剧的戏曲韵味, 而且还含有河南民歌浓厚的地域特色, 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典范。

总之, 河南民歌为豫剧的形成做了铺垫, 豫剧又为河南民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者既有区别, 又相辅相成。在相互的衬托中, 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大花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80后、90后的新一代, 面对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世界文化, 有责任, 有义务为弘扬和传承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豫剧和河南民歌作为河南特色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同样需要被我们年轻的新一代所熟知, 更需要我们新一代接过前人的“接力棒”, 继续践行“弘扬和传承”须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在训练手指的上下起落动作的时候还需要同时注意让每个手指都能够独立行动。通常在训练学生做这个技巧的时候可以让其中一个手指做上下起落指, 而另外三个手指分别以不同的全半音组合关系放在不同的弦上保留, 只允许做起落指的手指上下起落, 且起落的距离不能超过离弦1厘米高, 这样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手指独立性。必须注意的是这三个指头落在弦上时是轻微的压力, 而不需要太用力压, 且这种压力来自于肩膀, 通过胳膊这个“管道”传递到手上, 进而通过手指落在指板上, 若是用“死劲”去按则容易引起紧张和疲劳。这种训练对于演奏双音、颤音、复调的旋律以及拉奏的时候左手兼顾拨弦等等都非常有用, 使之演奏时能够把每个手指互相协调好, 不打架。

最后, 在音准的基础上就要提高手指的流畅按弦,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练习三度模进音阶, 尤其是练习降号调, 这样就迫使自己不能用空弦, 而必须使用手指。提高起落指的速度就是练习tr, 演奏tr的时候手指落指要轻、快、低, 这样才能节省体力, 持续时间长, 并且可以做到平均。

练习左手上下起落指的基础练习曲有很多, 比如《施拉迪克手指练习》的1-3课, 《开塞练习曲36首》的第4课, 《马扎斯特殊练习曲》的第5课, 均是训练各种手型组合的上下起落指。在演奏这些练习曲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变换各种弓法、节奏、以及指法、使手指的起落指能结合着各种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做到演奏准确、平均、音色美。

二、手指的平移动作

手指的平移动作其实也就是换弦。左手手指在换弦的时候同样也是遵循要离弦近的原则。五度平移的时候, 通常不是很准确的平移, 外弦适当要比里面弦高一点, 这是由于小提琴是根据五度相生律而定音的, 还因为角度的原因, 所以要把外弦的音演奏高一点。小提琴六度音阶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同一个指头在前后两个音都要用到, 每个手指都要换弦, 也就是要做手指的平移动作, 所以右肘可以帮助扭一下, 能使该指更快的落到里弦或外弦上, 使六度双音听起来更整齐, 比如说在六度双音上行音阶的时候, 高音的手指需要不断的往里面的低音弦上挪动, 那么每次在挪动的时候右肘尽量帮忙向里转一下, 同时低音弦上的较低的那个手指保留住, 不至于出现空弦音。

三、手指的收缩和扩张动作

在小提琴上常用的是九个把位。在这些把位中, 每一个把位

民族文化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马紫晨:《河南戏曲史论文集》[M],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89.

[2]常香玉、紫晨:《中国豫剧大辞典》[M],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8.

[3]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研究》[M],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

[4]张北方、周律:《豫剧在全国》[M], 河南:河南省文化厅志编辑室, 1989.

[5]李西安.军弛.《中国民族曲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6]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谭静波:《豫剧—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 中国文艺出版社, 2008.

弘扬广东音乐重在民间传承 篇8

广东音乐源于民间。明清期间, 岭南文人、世家子弟有弹奏琴瑟、琵琶、箫笛等乐器的喜好, 为“广东音乐”的孕育提供了广泛的社会音乐文化基础;这一时期, 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有“木鱼歌”“粤讴”“南音”“龙舟”等, 戏曲艺术也空前繁荣, 这些都丰富了岭南音乐文化, 促进了“广东音乐”的萌芽和生长。中原古乐、昆曲牌子、江南小调及陕西秦腔、湖南丝弦等外来音乐文化主要通过外江戏、外地班流传到珠江三角洲后, 和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 慢慢融化在岭南民间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中, 尚处在胚胎中的“广东音乐”广泛吸取了他们的养份, 经过漫长的孕育孵化, 逐渐从戏曲音乐伴奏中独立出来, 形成了纯器乐化的中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广东音乐”。现今被称为“广东音乐之乡”的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保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粤乐活动基地——沙湾大厅 (今名三稔厅) , 清道光年间 (1821—1850年) 何博众在此授徒、培养粤乐的演奏和创作人才。

广东音乐开放性地选择、吸收一切外来音乐文化及国内其他民间艺术的有益成分, 并加以渗透性地改造, 为我所用, 形成了有代表性演奏家和代表性乐器及其组合的独特民间音乐品种,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音色清脆明亮, 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 被国外誉为“透明音乐”, 在国内外影响力远远超过我国其他民间音乐形式。近百年来, 广东音乐与粤剧互相渗透, 互相吸收,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不仅粤剧起了促进广东音乐成熟和传播的作用, 广东音乐也为粤剧唱腔音乐的丰富发展做出了贡献。广东音乐形成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 这一地区独特的地理、历史、民俗、语言及民族审美习惯等, 使得广东音乐的风格和色彩渗透着岭南文化的性格特征, 成为岭南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广州乃至岭南地区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与粤剧、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在海外, 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音乐。广东音乐被称为乡音, 对海外华人吸收文化传统, 学习历史文明起到重要的作用。

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将岭南艺术奇葩——广东音乐发扬光大, 是各级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积极投入的一项工作。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艺术团体;1981年建立的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设有音乐创作研究室, 其刊物《音乐创作与研究》以发表广东音乐艺术研究文稿和刊登广东音乐新创作乐曲为主;1995年, 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牵头, 筹集200万元成立了广东中华文化广东音乐基金, 采取每年使用增值资金, 剩余则由政府补贴或企业赞助等方式, 支持广东音乐的创作和配合创作的演出活动。如1995年—2003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1997年—1999年连续三年举办了广东音乐百场演出活动;1996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几届民间乐社大赛和广东音乐推广活动等。同时, 编辑出版了一批专著和音像资料, 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在广州地区, 作为本土文化的广东音乐深入民心, 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演奏广东音乐为主、植根于百姓中的众多民间文艺轻骑队——私伙局, 成为民间传承、传播广东音乐的重要载体。

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民间乐社 (私伙局) 以来, 尤其是1995年成立广东音乐基金后, 在各级部门领导的重视下, 民间乐社 (私伙局)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通过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 由开始时自发的、无序的小打小闹, 发展为有组织、有秩序、活动经常的、蓬勃发展的群众文艺小分队。广州地区民间乐社 (私伙局) 广东音乐创作演奏大赛及推广活动等一系列普及、推广、繁荣广东音乐的赛事和活动, 均是在广东音乐基金扶持下, 由广州市文化馆承办的。首届民间乐社 (私伙局) 广东音乐创作演奏大赛, 15个初赛区有160个乐社 (私伙局) 近2400名乐 (歌) 手600多个节目参加了初赛, 在羊城的大街小巷、文艺舞台形成“万家灯火万家弦”的喜人局面, 盛况空前。在以后的同类活动中, 来自各区 (县级市) 私伙局的数目一直保持在100—120个左右, 可以说, 广东音乐私伙局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弘扬民族民间艺术、繁荣群众文化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目前, 广东音乐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各类人才短缺

近年来, 虽然在广东音乐界有一批优秀人才成长和成熟起来, 但数量与20年代至30年代涌现的演奏家兼作曲家的庞大队伍相比较, 相距很远。各类人才短缺, 特别是专职创作和指挥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民间乐社 (私伙局) 人员老化、青黄不接, 创作力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等, 值得有关部门研究并予以解决。首先应普及社会教育。广东音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化遗产的继承有如知识的继承, 是每一代人的责任, 所以这种教育首先应该在学校中施行, 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必要建立一批广东音乐的传习所、传习基地, 定点、定时向社会公众开放。

二、学术研究工作落后

历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对表演艺术人才和创作人才, 相对比较重视, 但对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人员及其成果, 给予支持和奖励的不多。广东音乐学术研究人才的短缺及学术成果的稀少, 与广东音乐作为全国性大乐种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1. 消费市场萎缩

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宣传媒介的改革, 带来各种样式的文化, 使人们的娱乐方式选择多元化, 这给包括广东音乐在内的所有传统艺术都造成强烈的冲击, 直接导致了广东音乐消费市场的萎缩, 使得生于民间, 长于民间的广东音乐无论是专业团体还是业余社团都没有能力仅靠市场维持。

2. 听众逐渐减少

受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 现在广东音乐的音像制品数量少, 特别是新的广东音乐作品, 更难制成音像制品推广。加之上世纪80年代以后鲜见有影响力的新作品问世, 老听众欣赏的大多是二三十年代的旧曲目, 这就造成了广东音乐潜在的听众群不断减少, 特别是青少年听众越来越不了解、不会欣

浅谈河北北部地区马头琴的保护与发展

赵刚 (围场县文工团河北围场068400)

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的民族乐器, 素有“蒙古族音乐的象征”的美誉。其琴首以马头为标志, 能弹奏出马的嘶、鸣、叹、哀等各种声音。古时候在蒙古草原民间, 每诞生一把马头琴, 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仪式结束后, 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 这说明马头琴在草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马头琴的演奏中既有舒缓的抒情内容, 也有活泼轻快的甚至是激昂雄伟的历史音乐体裁。马头琴的演奏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蒙古民族长期的游牧及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2006年, 中国文化遗产日, 马头琴音乐就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 马头琴做一种民族器乐, 它那饱含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它的不朽艺术魅力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 而且世世代代地在流传, 在发展。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最北部, 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多伦县、克什克腾旗, 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 张家口张北县接壤, 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康熙20年 (即公元1681年) 开辟“木兰围场”至同治二年 (即1863年) 开围, 在182年间, 清朝皇帝在此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 用以“肄武绥藩”。使其成为满族、蒙古族、汉族杂居之地, 300多年来,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 马头琴音乐已经成为这一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头琴的发展现状

随着“木兰围场”开围, 改革开放的洗礼和市场经济初期大潮的冲击, 马头琴音乐在河北北部张、承地区已经淡出当地群众的视野, 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目前, 位于承德市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平泉县、丰宁县精通马头琴音乐的专业人士已寥寥无已, 而张家口市张北县也出现马头琴音乐专业人士奇缺的状况。近二十年来, 由于承德市、围场、丰宁、平泉和张家口张北地区等地在政府的推动下,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现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来这一区域旅游、观光的客人流量年平均已经达到2000多万人次。随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马头琴音乐艺术, 已经成为来这一地区观光旅游客人必需一道精神食粮, 一种不可或缺民族艺术。

二、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保护与发展张、承地区马头琴音乐艺术, 首先, 马头琴作为这一地区300多年的传统民族音乐, 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土壤, 对丰富和形成这一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第二, 与当地政府大力

赏广东音乐。

3. 资金短缺, 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广东音乐基金成以来,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其增值资金毕竟有限, 使许多很有价值的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可喜的是,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 不少区街的民间乐社 (私伙局) 坚持活动, 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化享受。只要民间传承持续不断, 广东音乐这枝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艺术奇葩就不会凋零。值得一提的是, 成立于2004年10月、隶属于广州市文化馆的广州民族乐团,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直接领导下, 不断发展壮大。它是广州市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功举措。成立以来, 该团本着继承、弘扬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宗旨, 特别是在传承与创新广东音乐方面作了大量的努推动旅游业相配合, 用满、蒙、汉相结合的马头琴艺术吸引更多游客到这一地区进行观光旅游, 提高旅游收入, 使旅游业更好的成为提高当地政府财政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第三, 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 使既有蒙古族艺术特色, 又融合满族、汉族音乐元素的马头琴艺术得到保护发展, 更好地丰富了民族艺术。

三、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机遇

由于张承沿坝地区地处偏避, 经济不发达, 交通和信息闭塞, 因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不景气, 文化艺术的发展举步维艰, 致使研究、创作具有相对区域马头琴音乐艺术的人才奇缺, 处于静止不前甚至是逐渐走向自然消亡的状态。但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当地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人民对马头琴音乐艺术的需要, 在当地政府的逐步重视下, 研究、创作和发展河北北部地区马头琴艺术将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四、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

作为张承接坝地区特有的马头琴音乐艺术, 应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大资金投入, 招揽当地具有专业水平的马头琴人才, 并向外地招聘专业人才,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保护与发展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的基础上,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普及力度, 致力做到凡有人居处, 便有悠扬的马头琴声, 成为当地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食粮。

加强艺术合作与交流, 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多伦县、克什克腾旗等专业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 把马头琴音乐艺术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并向国际化轨道发展;在保护、研究、发展的基础上, 在政府的倡导下, 成立专门的艺术团体, 并鼓励个人、私人企业创立马头琴音乐艺术专业团体, 发扬光大民族艺术。经过不断的努力, 逐步将这一区域独特的马头琴艺术打造成当地文化品牌, 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马头琴音乐发展与保护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保存方式。马头琴以其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标准不断诠释着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 我们应该意识到, 那些饱含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 他们的艺术魅力是不朽的, 是永恒的, 他们不会被人们遗忘, 而是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并在此基础上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和潜能。所以, 保护并弘扬这一地区的马头琴音乐艺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力和实践,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广东音乐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弘扬广东音乐,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在组织开展各类群文活动中对广东音乐不断创新形式, 以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传承和弘扬 篇9

“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 官方与民间, 报纸与网络顿时“沸腾”起来。大多数人都为此改革“意见稿”发出一片赞赏和欢呼之声。有的网友甚至以“网上忽传语文贵, 初闻涕泪满衣裳”来描绘其激动的心情。不少语文教师更有因长期以来深受“外语”学科强势“打压”以致语文学科渐趣“边缘化”而今终于“苦尽甘来”的兴奋与激动。不少语文界、教育界人士为之大唱赞歌。甚至有语文教师欢呼:“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 作为汉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位从业者, 笔者与众多欢呼者一样, 对北京市的这一改革方案投上赞成的一票。

36年前, 中国走出“文化革命”的噩梦, 打开封闭而沉重的国门, 走上改革开放的大道。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及时地恢复了外语学科的教学, 随着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 外语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人们对外语学习的热度日益升高。于是外语学习“从娃娃抓起”, 一直抓到大学、硕士、博士等。同时, 外语成了每个中国人升学、就业、晋职等人生不同发展阶段都必须反复逾越的“一道坎”。汉语学习在外语面前的“土鳖”形象愈来愈显出“萎缩”感。

时代进步到今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的“口袋”愈来愈充实, 同时, 不少中国人“脑袋”的空虚感却愈来愈强烈。中国民众精神追求的现实虚妄与迷茫, 呼唤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疗救。更多的国人在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之后, 逐渐发现“外国的月亮也不圆”。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逐渐成长。这样, 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功能的语文学科的“复出”就势在必行了。

如此, 作为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听到高考中增加语文学科分值的消息时, 不论从文化认同还是从职业情感上, 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不过, 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工作者, 我们对此应该有更多理性的社会性和专业性认知, 有更加清醒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的视野, 同时还更应有我们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高考语文增加30分的分值便欢呼“春天就要来了”, 颇有“书生意气”之嫌。

语文教师不宜从学科本位出发, 以在高考科目中的最高分值赢得“专业身份”而欣喜若狂, 也不应以为这一改革“方案”使得语文学科地位提升而志得意满。从本质上说, 对语文学科予以应有的“重视”, 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 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然,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国民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是考试选拔制度的历史惯性和社会现实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 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精神救赎、国际实力竞争等视野和高度来理性认识语文学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些与高考“分值”没有多大的关系。高考语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分值抑或是保持高考分值不变, 都不影响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我们应该撇开分值增减的“功利观”来认识语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样, 我们才会对这一次高考改革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才会有对改革后的语文学科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才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更加自觉的专业反省和应有的专业责任担当。

我们不能忘记上个世纪末“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那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后, 我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对语文教学是“爱之深, 责之苛”。今天, 对高考语文增加分值的热切期盼, 也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深深地爱”的现实反映。对此, 我们必须深知其内在之“理”, 进而探讨正确的应对之“策”。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就该项改革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介绍, 此次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幅度很大, 旨在突出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 以及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从这位负责人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 就语文学科而言, 这次改革的目的似乎有三条 :一是用提高分值“突显”语文“学科地位”;二是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三是注重加强文化传统的“考查”。

就上述第二条而言, 我们是容易理解的, 而就第一和第三条而言, 在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之前, 我们有理由带着疑虑和担忧的心情观察和等待的。

多年来, 我们经历了几轮语文教学“改革”, 每一次“改革”, 我们除了专业术语不断翻新、时髦论述连篇累牍、“教改专家”周游“列国”之外, 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山还是那座山, 梁也还是那道梁”,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依旧长居着“那童年的阿娇”, 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依旧唱着“过去的歌谣”, 我们的语文评价世界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北京的这个改革方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考语文分值提高到180分。在当今这个分数是“硬道理”的应试现实中, “增加分值”无疑是会提高学科“身价”的。但是如果不避讳我们用经历了多轮“改革”的“旧眼光”来认识这个“180”分的“内涵”, 那么, 为高考语文增加的“30”分的分值, 它除了有学科分量的“广告性”效应之外, 与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提升、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增加分值并不改变我们被责为“误尽苍生”的社会环境和语文教学的现实生态。相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用增加“分值”提升语文学科“地位”的办法, 其本质仍然是沿袭了“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的陈旧套路, 有着通过“分数”迫使学生重视母语的“强按牛头”的嫌疑。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还表示, 这次改革要“注重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考查”。这“考查”二字, 很容易引发我们心中的“余悸”。在我们的经历里, “考查”的“落实”就是“考试”。想到这里, 一直在“应试”中过日子的我们心中不由得生出一阵“颤栗”。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模糊化, “工具性”意义被扭曲。高中语文沦为高考“获取高分”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吕叔湘说过, 语文教学需要二十年以后才能见到成效。但在高考功利化的环境里, 高三教师承受着语文必须“一年见到成效”的沉重压力。如同达尔文“环境选择”理论的验证, 高考功利化的现实环境造就了一批研究高考答题规律“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犹如笔者这样将语文化为“一年见效”的高考“工具”而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作为”已然背离了语文的本质而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背负“罪孽”苟且度日的专业“双面人”, 似乎可以预见到在改革后“180”分到来之时的“应对策略”。那么, 我们就不无担忧 :这增加的“30”分是否会成为众多语文专业“双面人”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强调, 不论做什么, 我们可以“始于情”, 但不能忘记“知乎理”, 这个“理”, 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寻求和尊重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是行事的根本之道。否则, 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那些有着美好的初衷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种种“改革”, 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古人有云,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我们只能认识和顺应规律, 我们别无选择。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改革也必须这样。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语文之“理”, 认识学科自身的规律所在,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按照规律指引的“东流”方向, 遵循其固有的逻辑发展之“理”制定语文教学和考试改革方案。我们不能再自以为是地从主观愿望出发, “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谈阔论去“规范”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只有这样, 才可以避免陷于“理论很丰满, 实践很骨感”的改革窘境, 才可以避免重蹈那些说起来“高大上”行起来是“烂泥潭”的教改历史覆辙。

列宁说 :“应当明确地认识到,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 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没有这样的认识, 我们就不能完成这些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 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里, 列宁明确揭示了当代文化继承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了遵循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它也应该作为我们语文教学与文化考查改革的警策之言。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需要真切认识到中华文化本身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 需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发展的政治生态社会教育的关系, 需要把握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人文发展大势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视野里, 加强对中华文化传统考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我们才能真正明确高考语文关于中华文化的考查应该“往何处去”, 才能就“如何考查”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策略。反之, 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从情感上欢呼语文学科增分的“胜利”, 只是凭借考试这一不二法宝, 以考促学地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储存,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化传统教育迎来的可能不是温暖可人的“春天”, 而是萧瑟寂寥的“深秋”。

站在纵与横、情与理的坐标点认知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考查, 我们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思维与眼光, 改革了的高考语文的传统文化“考查”才能更加符合其固有的规律性, 我们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里, 我们不揣浅陋, 尝试用“遵循”、“借鉴”和“情境化”来“白描”这一“考查”的前景, 以供关注语文考试改革和文化传统考查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关于“遵循”。如前所述, 我们强调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遵循规律的前提是全面考察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理性认知其发展脉络, 把握其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 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对“人伦”的规范和对“人本”的尊重。而“人性”与“人本”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 我们看到, 中华文化的繁荣史是一部自由发展的历史, 也是人性人本的历史。

战国诸子各自立说、百家争鸣自不待言, 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各有所重而自由论辩。韩非有言 :“自孔子之死也, 有子张之儒, 有子思之儒, 有颜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 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 有孙氏之儒, 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 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 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 儒分为八, 墨离为三。”学术自由而得文化之盛可见一斑。到汉武时代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道家学说仍绵延不绝, 法家法术为汉所用, 天文地理、医学算学、农学史学均各有所成。魏晋玄学清谈, 南北朝佛学流行, 隋唐三教 (儒、佛、道) 并尊, 中唐儒学复兴, 明清西学东渐。中华文化自由开放, 虽历经波折而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理论体现在人兽之别, 君民之分。《论语》云 :“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这里体现的是人马之别, 人命之重。孔子还有说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强调、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的崇高价值。孟子则直接宣称“民贵君轻”。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有“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孟子对“好货”、“好色”欲望的认同, 充分体现出对基本人性的尊重。

总结发掘蕴藏在中华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精华, 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基石。遵循文化发展“自由”“人本”的基本规律, 是文化传承进步的基本条件。

关于“借鉴”。近年来, 我们注意到, 讨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少人都很容易想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到访过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 对台湾民众的文明用语、温和态度、亲切待人的“温良恭俭让”十分歆羡。认为这是台湾地区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结果。对此, 虽然学界有不同理解, 但我们认为, 大陆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要借鉴台湾的一些好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近几十年来, 台湾地区在保留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上作了很多工作, 效果良好。台湾对中华文化传承突出体现的传统文化渗透的日常性、文化理念的实践性、“儒释道”多家相融的完整性特征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虽然如此, 理性告诉我们, 台湾的做法不是可以简单“移植”的。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大陆与台湾区域之间的长期阻隔以及两岸政治生态与民风民俗的差异。尤其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十年浩劫, 不仅造成大陆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破坏甚至毁灭, 更严重的是它使大陆文化传统精神链条几近断裂, 文化家园基本荒芜, 人们精神世界变得十分混乱与茫然。关注到这样的现实背景和差异, 我们才可以在学习台湾中华文化传承的做法上做到“台为陆用”。

关于“情境化”。这里我们要提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的“高情景与低情景文化分析构架”的概念。霍尔认为 :“情景”是环绕着一个事件的信息, 而“事件”则是沟通所要表达的内容, 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一种文化的特征。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 :在沟通过程中, 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从通俗意义上, 我们可以将“高情景化文化”理解为一种注重情感的人际关系 ;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对比而存在的, 强调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 这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我们这里使用“情境化”而非“情景化”, 希望既能借助霍尔先生的部分描述语言表达我们的概念, 又能够将二者区别开来。

我们所说的“情境化”不是一种文化概念意义, 而是指以“情节”为载体用语言“再现”“事件”, 将体现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现实场景”呈现给考生, 使他们具有直观参与的“现场感”, 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分析判断, 以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考查方式将考生的知、情、意、行融汇成一体, 比较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熏陶生长的基本规律。

2014年台湾“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国文试题:

言语交际过程中, 常见运用“谦逊原则”尽量降低姿态, 不彰显自己, 例如 : “小弟不才, 能力有限, 请多包涵”。但基于某些目的, 也可能刻意不采取这项原则。请就下引诸葛亮《出师表》的文字分析:

1列出并简要说明文中何处运用“谦逊原则”? 何处刻意彰显自己, 不采取“谦逊原则”?2文中运用“谦逊原则”的同时, 又刻意不采取“谦逊原则”, 目的为何?请将答案标明12书写, 12合计文长约250~300字 ( 约12~14行) 。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勤,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诸葛亮痛心地目睹后主嬖昵小人, 国势危颓, 便借出师之际痛彻叮咛, 言辞质朴剀切, 情感真挚动人, 既不失臣子进言之身份, 又饱含长辈殷切之期待。这道试题成功地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 将“谦恭忠敬”的文化传统和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放在诸葛亮《出师表》文本理解中考查, 颇有“一石三鸟”之妙。它将在特定时刻君臣告别的特定“场景”呈现在考生面前, 引导考生思考和理解文化传统礼仪的规范、变通与灵动。既考查了基本的文化传统礼仪常识, 又从客观现实“场景”参与的角度考查文化礼仪“实践”活动, 将文本理解和文化考查有机结合。命题者在这道试题中所体现的对文化传统理解的深度与高度以及巧妙的考查方式所体现的文化智慧和考查思想令人耳目一新而让人钦佩之至, 为开启我们的文化考查思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2014年3月26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完整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 强调要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同时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我们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相当宽泛, 命题人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 如何确定命题思想, 如何组织试题内容, 如何选择考查方式, 都将深刻影响教育部“指导纲要”精神的落实, 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影响语文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因此, 我们需要系统研究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研究当代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时代特征, 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有效地借鉴中华文化考查的他山之石, 着眼于引导青少年从实践的角度培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提高他们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让优秀文化传统从书本走向生活, 让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我们需要明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它既有鲜明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又有现实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它既为我们的文化文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也为我们时代进步文化创新提供智慧和借鉴 ;它既有灿烂的文明成果, 也有封建的尘垢与糟粕。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可分性特征, 在正误错杂、真伪交糅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命题面前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学会自主甄别、扬弃、继承、发展, 培养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 学会构建有利于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并富有创造性地超越前哲, 应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传承和弘扬 篇10

建设一个基地

一种精神的弘扬需要物化载体的依托。开滦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企业,曾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他们特别能战斗”,在其跨越三个世纪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煤矿工人顽强抗争、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开滦高标准谋划建设了开滦博物馆。博物馆深入发掘开滦132年的历史文化、工业遗存和精神财富,努力建设一座浓缩煤炭文化的神圣殿堂。博物馆自200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及员工5万余人,已成为进行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形成一种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开滦集团坚持把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之中,确立了以“特别能战斗”精神为灵魂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在推进百年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新时期开滦文化精髓,即:“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开放文化;“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抗争文化;“顾全大局、出力救急”的责任文化;“锐意进取、敢开先河”的创新文化;“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拼搏文化;“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奉献文化;“精细透明、严格规范”的管理文化;“人企共融、英才辈出”的劳模文化。这八种精神文化在推动开滦调整转型、资源扩张、做大做强中释放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驱动思想变革、理念提升、管理创新、产业升级的源动力。

与此同时,开滦还把优良传统、时代精神融于企业文艺创作和各种文化活动之中,生动具体地展现新时期“特别能战斗”精神,使广大员工始终置身于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化为一种风气

开滦把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贯穿到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之中,使之根植于企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企业群体意识和群体作风。

2008年下半年,集团公司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以新的战略规划为导向,以价值理念为先导,以制度转化为枢纽,以管理创新为支点,深入整合企业的行为文化,形成了以三个管理平台、一个保障系统为核心的“三加一”文化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企业精神和价值追求向管理实践的融入渗透,逐步固化为员工的管理行为和操作习惯,形成了“精细管理、规范操作、执行到位”的风气,锻造了一支“纪律严明、团结协作、品格坚毅”的过硬队伍。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员工走出唐山,远赴新疆、内蒙去开疆拓土、战天斗地,书写百年开滦新的传奇。集团公司文学协会及时组织会员到开滦内蒙公司、新疆公司采风,向矿区传播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在广大员工和家属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说了算,定了干,落实责任抓兑现”的执行意识,大力弘扬迅速果断、敢于做事、讲究效率的工作作风,为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导向。集团上下形成了浓厚的二次创业氛围,广大员工以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胆识和气魄贯彻战略意图,执行战略规划,层层落实责任,逐级兑现目标,有力推进了战略实施。

传承经典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篇11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东四小学 )

传承和弘扬 篇12

一、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我国动画在塑造形象上, 可以利用我国许多的传统故事, 我国流传下来的许多典型的故事都是值得探究的, 人们也都深深的喜爱着这些故事, 这些故事的来源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根据一些文化现象和一些事例产生的, 一直被人们广泛的流传。五千多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能够一直被流传下来, 可见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么的丰富。传统和民间的宝贵资源有着无穷的开发前景, 这些资源要是利用得好, 动画也就不愁发展了。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 有很多的文化都被功利化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值得一直保留下去的。但是, 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不能适应各个时代发展需要的, 这并不是说它的存在一直都是错误的选择, 而是因为世界在不断的发展改变, 过去的事物也就不一定能够适应现在的发展。也就是说, 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该加入时代元素, 不断的创新。我们既不能丢弃我们的传统文化, 也不能一味的去继承传统的文化, 我们需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这样, 才能不断的去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在传统的文化中加入时代元素, 使其内涵丰富, 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样我国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一直保留下去。我国古人的智慧并不亚于现代人的智慧, 他们所创作的文化是非常优秀的, 我国古代的诗歌、诗经、文言文等各种文体, 为后人创造了无穷的文化财富。

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的民间故事被拍成了很多的动画, 这些动画的题材来源于优秀文化的传播,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例如:《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哪叱传奇》、《阿凡提的故事》、《大闹天空》、《牧笛》、《封神演义》等等, 这些题材来源于流传下来的故事。在动画里面, 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非常的好, 深切的融入了我国的传统的文化, 同时, 也利用现代的技术来拍出优秀的画面, 让整个动画片显得特别的生动。尤其是受小孩的欢迎, 动画片为什么会这么的受小孩欢迎呢?是因为小孩可以在电视上感受到很多的生动的画面, 并且还可以在荧屏上学到很多的东西, 尤其是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很多的欢乐。总之,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优秀的, 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文化同时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青睐, 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世界各个地方被广泛的流传和传播。

二、纳入新时代的文化去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动画里面插入新时代的元素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中是需要添加新时代的元素的,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的频繁, 那么, 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需要不断的磨合, 当文化遇到冲突的时候, 我们可以保留优秀的文化, 认同各国之间的文化, 有利于各国之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并且还可以把其他国家的优秀的文化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之中, 使得我国的文化里面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动画的教学之中, 不能只依据传统文化, 还需要添加现在新时代发展的元素在里面, 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开始教学之中, 就应该阐明传统文化和现在文化的结合, 以便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这样会让动画所体现出来的故事更加的生动形象, 并带给观众更大的感染力。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虽然在客观事实上并不存在, 但是故事的产生是有一定由来的,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 可以在故事里面插入现在的元素, 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的有色彩, 以及可以在故事里面插入现代的技术, 这样也就可以让动画片不失去时代的色彩。动画的教学方式是非常的重要的, 教学的方式是能够影响动画的创作的, 教学的过程要具有代表性, 能够真正的在实际过程中被操作, 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目的。我国的动画片事业的发展是有所下降的, 国产动画片的质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因此, 我国需要在动画产业这上面加大力度来发展, 需要不断的去提高动画教学的质量, 让我国的动画发展能够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三、传统文化在动画教学中的弘扬和传承

动画世界给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里面充满着对生活的想象, 动画的发展是不可能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之中的, 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演变。在动画的教学中, 要一直秉承着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事物发展的源泉。我国的传统的文化从侧面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寓意, 这些寓意是需要推敲而成的。传统的文化是我们先祖给我们留下的非常宝贵的财富, 然而,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 时代的不断进步, 有的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现在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所以,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 我们要不断的创新, 加入时代元素, 因此, 在动画的教学过程之中, 所选用的题材需要改变一下, 在取舍上要适当, 要带着现代的视角去审美, 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动画作品。在动画的教学之中, 传统文化要得到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秉承着“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理念, 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文化一直被弘扬下去, 同时也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洗礼, 依旧保持着独特的魅力。我国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在动画的教学过程之中, 要插入我国优秀的文化。优秀丰富的文化为动画的取材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因此, 我们需要在动画的教学之中, 合理的去运用传统的文化, 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并且在动画产业中插入我国的优秀的文化, 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为我国的动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动画的创作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本篇文章笔者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动画教学以及创作中的弘扬和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画教学,弘扬,传承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电影评介, 2014 (02) .

[2]金君, 程程.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 (中) , 2014 (05) .

[3]沈宇峰, 苏静.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动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5 (15) .

[4]张伟华.动画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讨论[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03:28.

[5]程娅.关于三维动画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探索[J].三江高教, 2012, (02) :33-37+49.

[6]程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08) :224-225.

上一篇:长期稳定度下一篇:幼儿园教学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