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现代化论文

2024-07-05

武术现代化论文(精选10篇)

武术现代化论文 篇1

当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正值在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开会, 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淮北质朴的民风, 以及当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精神。同时, 江苏省还让我感受到了周总理曾经四次提倡的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总理所倡导的现代化, 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步骤, 如今中国的经济正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快速前进。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经济上的现代化, 仅仅是现代化的一个初级阶段, 完整地进入现代化社会, 更主要是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中国社会, 决不能没有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文化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文化至今生生不息地传播着、坚韧不拔地存活着。但是, 我们发现中华武术在现代化进程中, 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传播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程度不足。中华武术传播手段受到古老中国的农业社会的深刻影响, 至今依然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口传身授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保持了身体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使之不易被传播载体的更迭而出现中断, 因此中华武术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被抛弃。但这种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限制了身体文化传承的完整性, 使之容易被现代传播载体忽视而出现阻断, 故而中华武术不能在快速变革的现代社会中全面立足和发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一番现代化社会。

第一, 现代化社会人的特征。在现代化社会中人的特征表现异常多元, 从过去全是自家亲戚的礼俗社会到凡是公事公办的法理社会, 再进入举目少亲的现代化社会, 真正改变的主要是人的特征变异。在有关人的众多特征中, 我们仅仅选择其中之一, 那就是人的需要。如果说, 人在现代化社会之前, 其需要主要在于生存, 那么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人的需要不仅多元化, 且更多地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旅程。这种需要的改变, 导致人的特征出现巨大的差异, 简单地说, 是人对自身的高度重视, 大凡与人自身有关的物质和精神都成为人的需要, 尤其是对精神的追求。在这种特征驱使下, 人类活动更多地围绕着人自身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其中对健康的重视, 对体育的依赖可以说明问题。这可从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民众对体育活动的青睐中窥其一斑。随着发展中国家逐渐步入现代化社会, 这一趋势也会如影随行。

第二, 现代化社会的社会特征。人们一定会对现代化社会的社会特征把握的比较准确, 用一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快”。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地区, 其社会各个层面“快”的反应就越加突出。如中国的东南部高速铁路车速世界第一, 中国人争着下飞机的速度全球闻名, 星罗棋布的各类快餐店更是举世瞩目, 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现代化通讯工具以“快”为追求目标, 现代化生产以“快”来计量效率, 现代化社会人的生活节奏以“快”著称, 现代竞技体育中几乎全部内容都是以“快”来决定胜负。可以说, 有关“快”的表现数不胜数。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特征背景下, 人们被推到了一个不得已加速的状态。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 将一切文化也带进了快速运转的轨道, 在体育领域跆拳道这种快餐式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就很有代表性。自然, 太快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引起人们反思, 部分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 工作家庭化和生活悠闲化的现象。

第三, 现代化社会中华武术的特征。中华武术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影子, 在古代, 她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自身被熏染上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印刻上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烙印。古老的中华武术进入现代化社会后, 很快又被现代化渲染成现代社会的体育项目, 一改先前以技击为本质的面貌, 成为竞技、健身、鉴美的活动内容。进入现代化社会后的中华武术, 其最大的特征是“舞化”。这种变化, 虽然继承了武术套路古老的花法, 但是更多的带有工业革命时代流水线的印迹, 也就是说人人习练的武术套路“舞”法基本一致, 仿佛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件产品。这种变化本应该有利于传播, 但是大家所习练的“舞”缺乏必要的美学价值, 人们很快失去了对她的兴趣。还有就是在现代化社会中, 中华武术受到现代竞技体育影响, 逐步成为“小众”的体育, 绝大多数人不能完成那些高难度的武术技术, 从而敬而远之。同时还受到影视传媒的影响, 成为“神话”的娱乐内容, 人们只能想象飞檐走壁而无法亲身体验, 当看到或习练真实的中华武术时必然大失所望。

在现代化社会中, 中华武术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对此, 中华武术应该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图再造辉煌的大计。话说来容易, 做起来困难重重,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我们把持住中华武术发展前提之牛耳———中华武术的传播现代化, 就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社会的立足与发展。因此, 应该注重中华武术传播的手段革新, 使之走向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武术人观念、行为和知识, 以求尽快实现中华武术的传播现代化。

第一, 武术人观念的现代化改变。有很多武术人对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的时代改变颇有微词, 可是这确实是时代造就的结果,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没有办法呀, 时代变了, 现在不需要用中华武术去打仗了, 她的军事战争功能的时代背景消失了。所以不能依然抱残守缺地认为中华武术还必须是以技击为本质。同样的道理, 在中华武术的传播方面, 依然有很多人认为, 这种身体文化只能使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 如果不使用这种方式传播, 其中华武术内在的精气神就无法传承下去。此言有部分道理, 身体文化的传播需要肢体符号特有的传播方式, 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把手的教, 面对面的学, 习练者可以从中悟出蕴含其中的真谛。如果改成其他方式, 我们似乎不好想象远程教育如何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不过我们看到的现实是, 远程教育发挥着前所未有的教育功能, 实现着教书育人的目的。拿我们身边的网络、电影、电视来说, 这些传播媒体前所未有地将物质生活方式传播至全球, 同时也将某种价值从其发源国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我们甚至很快度过了模仿期, 进入超越期。所以我们认为, 只要我们改变观念,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体, 运用我们祖上留下来的聪明和智慧就能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 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第二, 武术人行为的现代化改变。武术人习惯了长期以往所养成的行为, 改变他们的行为比较困难。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会发现武术人比较推崇的行为准则是恪守传统。他们总是百般设法表白自己习练的套路是真传, 自己是某宗师的第几代正宗传人。在这种行为的影响下, 很多套路没有改变, 几百年如一日。估计他们自己都会感觉厌倦, 但是习惯后的行为保持着强大的惯性, 可能原有的一点点创新意识和行为也被消磨的踪影全无, 唯恐对套路技术的创新和改造会影响其原汁原味。他们在传授技术的时候, 较少接受新鲜事物, 依然使用古老的方法。比如提高基本功的方法就很少借鉴现代竞技体育所使用的方法, 传授套路就是师傅练, 徒弟跟着学, 很少使用现代教育学中的方法。还有一部分武术人, 他们的行为非常现代化, 在行为表现上急于求成, 当尝到了现代化的便利之后, 马上认为凡事都应从简去繁, 倡导并实施着淡化套路的行为策略, 将中华武术套路简约为单个动作或是组合形式, 认为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爱上中华武术, 进而使广大的老百姓能够掌握繁杂的套路技术。这种行为的后果, 我们认为可能将会使广大的百姓像学习唱歌一样, 仅仅掌握了练声技巧, 而永远不会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这两种极端的行为都是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产生可能恰恰是武术技术动静分明对长期习武者的行为影响。现代化社会需要武术人的行为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理性地对中华武术进行现代化改造。

第三, 武术人知识的现代化改变。中华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武术人在习练中华武术过程中必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的熏陶, 认识和掌握了民族文化。可是, 在现实中武术人对深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解程度有多深, 有多透, 这可就不一定了。而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人文科学方面, 在自然科学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空缺, 不能很好地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中华武术中的“悟”就很难通过传统文化解释清楚, 而运用现代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则能够使人们明白什么是“悟”。再如, 中华武术传播方式中的口传身授, 属于何种传播方式, 必须明确其优劣状态, 以及与现代化传播方式的区别, 才能使中华武术摒弃保守僵化的心理和行为, 借助人类文明成果更加广泛地传播东方式的人体文化, 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中华武术是人体文化, 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 有许多的未知领域有待开发, 必须运用全面的科学知识去认识和发展。所以武术人应该在掌握传统文化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理论, 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中华武术的现代化实践。其中现代传播理论和方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第四, 中华武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改变。人类的传统传播方式属于效率比较低下的“近邻扩散”, 可以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信息的传播, 这种传播包含着人的身体多重信息的简单传递, 具备极大的亲和力, 但是也存在着信息扩散的局限性。其后随着人类的活动半径的加大, 人口迁移的频繁, 出现了“迁徙扩散”, 这种信息的传递依然依托于近邻扩散的特征, 仅仅是信息传播的空间增大。进入现代化社会后, 人类开始了信息扩散中较为高效的“扩展扩散”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信息传递数量和空间范围急剧增大的优势, 不过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信息传递的萎缩。为了加强信息传播的效率, 当人们使用这种扩散过程中, 往往会附加、创造出新颖、便捷的媒介给人们带来信息传播的“刺激扩散”, 增强了传播的影响力, 这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 吸引人的眼球。自然, 随着人们熟悉了这种刺激后, 很快会产生感受器疲劳, 接受阈提高, 从而减缓信息的传播。无论是哪一种传播方式, 他们相互之间是融合为一体的, 没有泾渭分明的分工, 任务相同, 目标一致, 因此相互的穿插, 最终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开来。

无论是何种传播模式, 中华武术的发展依赖于充分借助传播媒介的前提是可以肯定的, 只是中华武术绝对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种模式, 必须充分借助多种模式, 发挥各种模式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因地、因人制宜。尤其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口传身授模式, 充分借助现代化传播方式和方法。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中华武术的“形”, 使更多的人群首先掌握中华武术,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形”, 才能涉及到更多的内容。而且只有掌握了中华武术的“形”, 才能使人们对中华武术的暂时兴趣转化为长久的爱好, 使之为人类的文明发挥作用。也只有通过现代化的媒介, 才能使中华武术更生动、直观地展示其“神”。大家知道, 中华武术通过肢体语言, 表现内在的神韵和意境, 而这种东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通过现代化媒介真实地记录神韵表现的最完整、规范、准确的瞬间, 由此可以毫无保留的、“高保真”的传播信息, 这样就能更好地使人们理解和掌握寓神于形的“神”。如果不是这样, 大家可以想象, 就像有部分民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悠久的历史和辉煌文化难以流传, 大凡是能够借助文字对民族文化进行真实记载的民族, 其文化被广泛地传播, 并保持着持久的辉煌。我们可以看到, 人们从来没有因为活生生的民族文化言语被印刻在毫无生气的石头、竹简、纸张上, 就难以接受这种文化, 难以理解其中的特色和神韵。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记载, 加上流程至今的言语, 使人们全面真实地接受、传承了这种民族文化。

现代化传播媒介, 具有很多优势, 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信息保存的完整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传承的 (下转第10页) (上接第2页) 真实性。相对于传统的口耳相传, 这种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可以不断地重复, 直至人们完全地掌握。我们可以从技术视频中充分体验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 而口耳相传的教师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这种的任务。相对于传统的口耳相传, 这种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信息是多感知渠道影响受体, 人掌握信息的感知途径越多, 对信息的掌握越快越全面。特别是对中华武术“神”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多元感知渠道基础上, 否则无法理解何谓“神”, 以及神形兼备。相对于传统的口耳相传, 这种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是获取信息的灵活性,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而不必拘泥于教师或师傅是否有空。尤其是现代社会, 人的学习已经由阶段转向了终身, 对中华武术的学习呈现出类似的特征, 在传人奇缺的现代, 广大的受众需求必须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来完成。

当然, 现代化传播手段不是万能的, 即便它拥有很多优势, 它依然是人类的附庸。对于中华武术的传播和传承始终离不开人对这种人体文化的传播。只是身处现代化社会, 我们不能拒绝现代化的文明成果, 应该充分借助这些文明成果, 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所用。同时, 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不断地创新, 使悠久的中华武术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焕发时代的活力。

摘要: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进阻碍。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阻碍, 千头万绪, 需要逐一地解决。中华武术作为一种人体文化, 其传播是发展的前提, 能否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则是克服阻碍, 继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本文认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必须从传播角度入手, 首先解决中华武术的现代化传播问题。在充分利用具有优势的现代化传播手段过程中, 我们需要改变武术人的意识、行为、知识构成, 以及传承方式。只有充分利用具有优势的现代化传播手段, 才能使中华武术再创辉煌, 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华武术,传播,改变,现代化

武术现代化论文 篇2

摘 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项目,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它拥有很好的强身健体功效。当前武术教学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以普及,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现状,提出如何将其适应于学校体育现代化。

关键词 武术教学 体育 体育现代化

一、引言

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体育作为社会文化,它标志国家、社会发展进步水平,它不但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民族精神得以振奋,还能丰富人们的娱乐文化或偶的那个,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首次概述了学校体育现代化,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并完善的体系,它包括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思想观念;教学核心的师资队伍;关乎教学实效的课程体系;提供场所、设施以及材料的物质条件;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制度。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非但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长期地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从事体育行业的工作者不断探索级及实践。

二、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较落后

我国民众大多不理解体育,以至于轻视体育的现象较为普遍,高校教育更是重学科轻体育,觉得体育是无关紧要地,同样地对武术认识大致一样,最多只是憧憬。高校老师很难领悟到武术的精髓,以至自暴自弃,很难教授学生真正的武术精神,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他们不愿探索武术的教学方式,仍采用较传统的教学办法。

(二)武术偏技术轻普及

当前,高校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偏重于对技术的掌握,没有有效地教学方式以及知识普及。体育的评定工作,仍介于例如篮球等竞技体育的水平或是各类比赛中获取的名次,也就使得老师更多的传授非武术体育,即使传授武术,也没有合理的教学方法,往往不注重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没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并使之发展。

(三)武术教材较落后,成绩评定不合理

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既有柔软缠绵的太极拳,也有声势雄伟的少林棍;既有南拳北腿,又有内外家拳;即使武术相同,也分各系各派,例如当前的太极拳,就包括有陈、扬两系。由此可见,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老套,真正作为教学的武术少之又少。武术课程的考试评定方式,往往是凭借老师的主观印象来打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得学生认为其没有多大重要性,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排斥武术,然而这些都违背了武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四)缺乏师资队伍和场地器材

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往往受到老师的自身素质影响,包括有教师教学理念、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而当前高校武术老师思想观念薄弱,易受客观影响;作为武术教学的必需品,场地器材将决定课程的开展情况,由于这类物品的价格不菲,从而也就使得原本不重视的武术教学,缺乏了相应场地和器材。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武术教学中,学生并未掌握到武术的精髓及其作用,使得学生感觉武术难学不实用,缺乏体育娱乐性质,这些都决定着现行的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价值取向不相适应,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武术教学适应体育现代化的措施

(一)革新武术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老师要顺应课改以及时代走向,营造一个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良性发展的学习环境。明确健康至上的教学观念,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使武术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同时变通武术使之具有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武术学习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要做“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形式和灵活多变,激励学生学习观念,使之具有自主选择性、创新性”的新模式。新世纪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所以在丰富武术内容的同时,要融科学性、实效性以及趣味性于一体,使武术的正气及文化内涵得以发扬,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改善教学模式

突破掌握竞技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以人为本,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武术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引入现代化技术,使学生直观了解武术精髓。总之,武术老师要总结相关成功案例,汲取教学经验,改善武术教学模式,使武术教学得以趣味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了解武术的同时得以身心健康。

(三)革新评定模式

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价值,使学生参数不公平的心态,久而久之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身水平和自我满足感,是教学评定模式相对标准,适合学生自身价值取向。做到主观与客观、实效与过程以及绝对和相对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在注重武术掌握的同时,更要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价值取向,使武术教学适应体育现代化。

(四)强化师资力量,充足场地器材

武术教学老师要一改往日的自身弊端,使自身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使自身兼备现代化教育和传统授计与人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实施者,老师要注重自身武学培训,提升自身素养,利用相关的教学培训平台,使自身的学位以及教学水平得以发展,使自身适应于当前的高校教学现代化。场地器材作为教学的必要设施,高校就必须加大投入,建设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适应地教学场地,并购置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器材,使老师与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陶冶自身武术情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武术教学要明确健康至上的观念,在武术教学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改善,具有良好的学习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使之兼备有竞争意识和互助意识。诚然当前武术教学存在弊端,因此相应高校应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革新评定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充足场地器材,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性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养生良性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謝永生.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8:76-77.

[2] 马传浩,周建新.高校武术教学如何适应学校体育现代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06:122-124.

[3] 冯锦华.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5.

回眸与反思:武术套路现代化 篇3

项目繁多的套路内容在为武术构建一道特殊而绚丽的风景线的同时, 也给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障碍。在西方中心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 武术现代化选择以竞技化为主导与核心。技术风格和动作标准的迥异给武术竞赛评判带来很大难度, 成为制约武术竞技化发展的瓶颈。

在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马良发起创编的《中华新武术》应运而生。《中华新武术》是以传统武术拳技和摔跤术等为素材, 结合西方“兵式体操”的操练方式而创编的新式武术教本。《中华新武术》的推出不仅解决了传统武术不便竞技的难题, 还为武术的社会化推广提供了超越门户藩篱的新的武术技术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 为适应武术竞技化发展的新形势, 原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按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要求, 在查、华、炮、洪和花拳等拳种的基础上, 创编了长拳和长拳类器械三个等级的规定套路;进而按照长拳的技术规格制定了自选拳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此后又进一步规范了太极拳和南拳, 逐步形成了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体的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的助推之下, 竞技武术套路不仅是武术竞赛的核心内容, 而且是武术社会化发展的技术依据, 由此造成运动员的技术等级、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 武术的国内普及乃至国际化发展, 都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武术拳种繁多、各呈异彩的传统特色, 逐步演变为竞技武术套路的“一枝独秀”。

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使竞技武术套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 平时的训练以难度动作、功架练习和演练水平为主要内容, 以控制训练负荷为主要手段, 套路编排以运动员的具体条件为前提, 对武术技术动作的理解也更多地体现于衔接顺畅与艺术审美, 不去探究动作的攻防用法, 导致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老一辈竞技武术人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竞技武术套路对技击属性的体现日趋淡化。

为实现武术进入奥运殿堂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竞技武术套路逐步去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规范。随着难度动作的不断加大与运动员演练水平的日益提高, 竞技武术套路在竞艺的道路上越走越尖端。当观众在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高飘优美的动作演练所叹为观止的同时, 自然也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竞技武术套路的精英化现象是其在竞技化道路上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但脱离大众也是武术套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的现实。

竞技武术的迅猛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武术活动形成强大冲击。世代承袭的传统武术寻觅不到交流与认同的机会, 纷纷抛弃传统, 效法竞技。在当前的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 经常会看到一些选手为了追求套路的观赏性, 将一些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大量添加于传统武术套路之中, 以致形成差异较大的两种技术内容, 使传统武术失去了原有的风格与特色。更有甚者, 除了起势与收势, 中间的技术内容基本上全是长拳类的竞技武术动作。照此以往, 传统武术将逐渐失去其固有的风格与特点, 而走上竞技武术发展之路。更令人担心的是, 一些区域性武术拳种套路, 虽然动作朴实, 注重实用, 由于未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习练人群日渐减少, 以至于处于濒危的境地。

丰富多彩是传统武术套路的突出特点, 但在竞技武术套路的强势引导下, 武术套路趋同化趋势日渐明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模式:套路完成时间一般在1 分20 秒左右, 有难度动作, 必须有起式和收式等。传统武术套路则是从实践出发, 以实用为核心, 套路可长可短, 很少有跳跃和旋转的难度动作, 也不一定都有起式和收式。譬如翻子拳短小精悍, 一气呵成, 素有“双拳密如雨, 脆快一挂鞭”的说法。如果按照竞技武术套路的模式来审视传统武术套路, 必然会对武术套路形成错误与片面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武术套路的功能与价值是当代武术发展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试论现代武术教学定位与展望 篇4

在文化全球化影响下,世界各国特别是东方国家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社会现代化面前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武术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对承此重任的武术教学更应倍加重视。

一、现代武术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社会现代化,武术教学遇到两大问题。

(一)武术教学能否及如何使武术这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性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适应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上的武术教学承担的是以技击为主兼容健身观赏于一体的内容。现代化条件下的武术教学将三方面分割开来,分别承载。(2)古之武术教学以技击对抗为主要的内容逐步向现代化的以更能适应大众健身性的创造方面转化。(3)技击上的继承性向群众普及的健身性的创造方面转化。

(二)武术教学如何吸取和弘扬武术的优秀文化传统,如何摈弃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传统,解决好武术教学自身现代化问题。(1)武术教学传统上的私学教学(馆校教学)向群众武术和大众武术教学转化。(2)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言传身教向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化。(3)观念上打破、清除派系之别及传统上的封闭性、保守性,加强各拳种流派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武术适应时代的需求向现代化转化。

武术教学内容、方式等的传统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相对立的一面,一方面,现代化的发展急速摧毁着传统的武术教学的固有特征,把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隔离开来。另一方面,传统武术教学的某些内容,特别是观念方面的内容,又阻碍了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这使得武术教学面对此矛盾不得不做思索。武术教学在形成初期与当时的社会显然相吻合,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历史的驱使也曾使其几经变革,与具体社会形态结构相融合。

武术教学的传统性与现代化具有对立性,但对立性是相对的,不能否认其间存在的相适应、相协调和相促进的一面。从武术教学的传统角度出发来说一、武术教学传统是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出发点,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能把自己的社会先变成一张与传统毫无关系的白纸,再在上面进行现代化的规划和设计,现代化必须立足于在武术教学的现实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包括着传统。二、武术教学传统的合理内核有利于促进现代化进程,武术教学传统中的一些内容反映了旧的时代特征,但并不排除武术教学传统中反映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后者代表这个民族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它们虽然存在武术教学旧的传统中,但它们也能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刷下焕发出新的精彩。正因武术教学传统的上述作用,所以我们说现代化不排斥传统,它需要传统,现代化不剔除传统,它吸收传统,它只是摈弃一些不适应时代的传统思想和内容。在特定情景中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特定情景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特定情景中存在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它在所有情景中都具有合理性,而恰恰意味着随着情景的转换其合理性丧失的必然性。就武术教学来说,创新改造是情景变换的主动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教学的创新改造是武术本身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武术文化体系得以前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天社会现代化的巨大浪潮下,一切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数千年来传承我们优势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教学,必须面对时代的发展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武术教学在民族性和国际性上它首先是民族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武术教学走向现代化的最深厚的文化基石。脱离民族性的现代化是海市唇楼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术教学现代化是最具有内源性、稳固性和意向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教学,这不仅指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观念,世代相传并持久地影响着中国对武术教学现代化的选择。而且指武术教学对外来社会影响因素的改造利用,用来填充其适应现代化的价值构造及内容选择,使其在经过转换后成为发展武术文化、弘扬武术技术的新载体,并使之成为未来的新传统。

二、现代的的武术教学定位与展望

由以上所述不难看出武术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作为一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技术文化、人体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新世纪的未来发展中,必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大的合理性才能适合时代的需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二十一世纪的未来武术教学将呈现以下态势:

(一)市场化: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的产生不仅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也以惊人的效率深深地吸引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中国人民在反复实践、探索中逐步认识到,经济市场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武术教学在适应现代化条件下也必须面向市场,武术教学的培养人才目标和方案必须面向市场。二十一世纪的武术教学不是培养行侠仗义的侠客,也不培养以武为生的食客,更不培养保镖护院的打手,也不是仅为比赛培养专业运动员,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时代需求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开拓的群体,相应的武术教学在内容上将向竞技武术教学、大众健身武术教学、武术保健医学教学等方面分化。

(二)多元化:武术教学的多元化主要体现为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对象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主体多元化指武术教学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武术教学行为主体多元化。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政府、企业、团体、个人、俱乐部等办学的多元化模式应运而生,而教学对象会由青少年学生主体转变为不同身份、年龄、职业、不同学习目的的多元化新格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表现在:课堂教学、职业教学、业余教学、专业队教学、俱乐部教学及远程教学等,甚至出现跨国界办学教学,教学主体的多元化趋势预示着武术教学的发展新貌。

(三)远程化、多媒体化:远程化和多媒体化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转换技术基础上的,远程化和多媒体化不仅能改变武术教学的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而且会深深地影响武术教学资源的分配、利用状况。新型武术教学手段的利用和出现将会更进一步广泛、深入地推动武术的传承发展。传统的以现场现身教法的旧教学模式将受到时代的严峻挑战,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者能有所选择地共享因特网上的优秀教师和内容,而且可以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互式教学,这是在传统武术教学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并且在未来的武术教学发展中远程化和多媒体化信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产业化:武术教学走向产业化是未來发展的又一必然趋势,近十多年来武术教学在馆校产业化路上已初露端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未来经济时代,武术教学的产业化特征体现在教学运行方式的变革中,如:教学机构(尤其是大型武校和俱乐部)对产业活动的主动介入、校办企业的兴起、武术教学产业意识的觉醒和“企业家精神”的增强等方面。产业化最终使武术教学资源走向预算约束的轨道,使教学成本缩减,“投入—产出”结构得到优化,成果和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活动越来越以产业活动的需要为导向,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达成良性循环等都将是武术教学产业化趋势的重要特征。

(五)大众化:未来的社会发展将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社会所呈现的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必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健康,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们快节奏、压力大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武术健身将是维系人们健康的一条捷径,并且此方式已得到现实的证实和肯定。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中国从事户外健身的中老年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选择了太极拳(剑、扇)等武术运动,未来的大众健身、全民健身将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维护好人们的健康,以保证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是武术健身(医疗、保健)教学所承担的重任。

纵贯武术教学伴随社会的发展史,武术教学还呈现出以下历史内驱性与社会融合性特征:(1)内驱性:武术教学是社会现实的存在,其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及其本身的内部因素。(2)人本性:武术教学对象是影响和制约其存在发展的能动性力量,武术教学的发展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学对象自身某种最具活性的因素。(3)持续性:推动武术教学的历史内驱力是持久连续的,不是断续偶然的。(4)本源性:武术教学随着历史进步而发展、随着社会转型而变化,但不能影响其固有的独特性和内质。(5)主动性:武术教学在时代驱动下进步发展和具体社会形态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丰富、发展的动态过程。(6)普遍性:武术教学在时代的驱动下所呈现的社会融合性具有普遍存在性,并非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社会形态结构中存在的情况。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基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之中,时代和社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抚今思昔,武术教学在传承中华武术的历史长河中悲喜交错,在经历现代化的不断磨练过程中,相信我们现代武术教学的发展会有一个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扬啸原.试述武术教学改革[J].成都体院学报2001.

[2]李成银.对传统武术现代发展的研究[J].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2.

[3]邱王相.点面结合、走向世界、漫谈武术发展的价值趋向[J].体育文史1992.

[4]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柔道现代化对武术现代化的启示 篇5

柔道的现代化对我国武术现代化有哪些启示, 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该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

1 柔道的现代化

1.1 武道

武道包括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弓道、剑道、马术、长刀、枪术、棒术、忍术等, 作为日本传统文化存在。柔道作为武道的一部分, 其前身是日本柔术, 江户末年, 日本柔术已有179个流派。

1.2 柔道的创立

柔术到柔道, 是嘉纳治五郎对近百种柔术研究的基础上, 提炼而成的柔术体系。他在创立柔道的过程中, 始终强调对人的教育作用, 将柔道作为一种教育途径, 实现对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修身养性的目的, 使柔道逐步发展成了适合青少年发展身心的一项活动。柔术作为日本的传统格斗技, 在嘉纳治五郎的改造下实现了所谓“道”的转变。

明治十五年, 嘉纳治五郎在东京一座名叫永昌寺的书院内建立了讲道馆嘉纳塾, 他认为自己新的柔术体系与原来的柔术大不相同, 绝不是单纯的教授武术, 真正目的在于“道”, “术”的练习只是其“道”的应用、体会和感悟的过程。这也正是嘉纳治五郎将柔术更名为柔道的原因。虽然最初的学生只有9名, 但依然成了日本讲道馆柔道的创业地, 并命名“讲道馆”。

1.3 柔道在日本国内的普及

嘉纳治五郎改造柔术的行为一度遭到传统柔术家的反对, 1885年的日本警视厅比武大会上讲道馆柔道力压群雄一举夺魁。其合理的技术体系, 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可, 很快便控制了日本柔术界。讲道馆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生逐年增加, 日本各地的讲道馆分场陆续建成, 到1889年, 其门徒总数已经超过1500名[1]。

1895年, 日本成立“大日本武德会”大力宣传和推广柔道, 并最先制定了统一的柔道比赛规则。1911年, 日本政府批准将柔道列为初中体育课的选修科目;1918年, 日本文部省要求在有条件的小学对5年级以上的男生开设柔道课;1926年, 柔道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大专男生的选修课, 学校均有柔道练武场, 并有专职的柔道教练负责学校的柔道教学和训练。学校柔道课的开设让日本国民从少年时就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培养和训练, 能够强健体魄、培养各种意志品质。此外, 在军队、警察、企业、社团甚至到政府机关均开始推广和普及柔道, 柔道逐渐成了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 各种形式和级别的比赛在日本广泛开展, 到1933年, 讲道馆柔道登记在册的门徒已达7万人以上[2]。

1.4 柔道走向世界

柔道在日本普及之后, 身居日本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柔道, 并将柔道带回各自的国家。此外, 嘉纳治五郎作为亚洲第一位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 一生出访12次, 其中9次到达欧洲, 3次到达中国, 每到一处都举行柔道讲习会, 并亲自登场讲演、示范。经过他不断地努力, 二战前, 柔道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均已相当普及, 随着柔道在全世界普及, 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比赛成了各国柔道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1934年欧洲柔道界已开始要求日本柔道加入奥运会。

二战后, 1948年, 日本举行了第一次全日本柔道比赛, 柔道很快被日本国民唤醒, 1949年, 日本柔道联盟会和欧洲柔道联合会相继成立, 这对日本柔道的复兴和世界柔道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1951年, 国际柔道联盟成立, 1956年, 东京举办第一届世界柔道比赛, 开启了世界柔道比赛的赛程。1964年, 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柔道被列为正式奥运会比赛项目。

正式加入奥运会是对这个由传统文化改造而成的体育运动最权威的认可。从此, 柔道从日本传统文化中脱离出来, 成了全人类共有的一项竞技运动。与欧美的竞技运动共同作为供人类消遣娱乐的体育活动, 意味着柔道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体育的改造, 完成了现代化, 从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 现在统称的柔道是由日本讲道馆柔道发展而来, 但它在世界人眼中已不是嘉纳治五郎用来传“道”的讲道馆柔道, 而成为一种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彻头彻尾的体育运动。这也是日本讲道馆柔道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2 对武术现代化的启示

2.1 传统文化发展和体育发展不能混为一谈

嘉纳治五郎清晰的认识到世界接受柔道, 是由于它的竞赛性和娱乐性, 并不是对日本传统文化感兴趣。因此, 他在宣传和改造柔道的过程中没有一味的强调传承日本文化, 而是大胆摒弃民族特征, 按照西方体育的方式统一了柔道的比赛规则。柔道的现代化将传统文化和体育合理地区分开, 既将讲道馆柔道作为传统文化保留下来, 又发展了体育, 二者相互联系但却各自独立发展。

柔道现代化表明传统文化发展和体育发展的目的、本质截然不同, 而武术目前既想保留我国传统文化又想发展体育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将二者混为一谈势必会阻碍武术的现代化。

2.2 作为体育的武术要满足锻炼身体或消遣娱乐的需要

体育是锻炼身体和消遣娱乐的身体活动的总称, 传统文化要发展成体育, 首先要将自身打造成具备体育性质的运动。嘉纳治五郎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在准确把握体育的本质的基础上, 按照体育的方式对讲道馆柔道做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将讲道馆柔道打造成彻头彻尾的竞技运动。

柔道现代化表明传统文化要走向体育, 首先要将自身改造成可供人类锻炼身体或消遣娱乐的体育运动。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要成为体育, 同样要先将自己改造成具备体育性质的体育活动, 要能够满足人类锻炼身体或消遣娱乐的需要。

2.3 作为传统文化的武术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讲道馆柔道作为一种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 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道馆和练习形式, 其中仍然强调嘉纳治五郎传“道”的精神。对于这种传统文化形式, 日本人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没有强调它要普及, 也没有要求它要适应时代的步伐。

作为传统文化, 其使命就是维系日本文化。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使命就是维系中国文化, 也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这个过程不需要改造, 不需要现代化, 原封不动的保留其原貌才成更好的履行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1]泉敬史, 何英莺.武道[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郑旭旭, 袁镇澜.从术至道[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3]王其慧, 李宁.中外体育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4]邓正龙, 赵岷.教育体系下日本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兼论嘉纳治五郎的重要贡献[J].体育学刊, 2013, 20 (2) :115-118.

[5]翁信辉.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指导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改革的启示[J].体育科学研究, 2003, 7 (2) :73-77.

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 篇6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在农业社会之下的智慧结晶, 是中华民族民族精魂的凝结, 它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法、阴阳、医学、养生等思想息息相关, 包含着精忠报国、自强不息、永不放弃、舍生取义、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等多种精神。在体育全球化发展下, 传统武术正遭受冲击, 如何传承与保护传统武术, 将它发扬光大, 推向它走向世界, 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制约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原因

2.1.1 传统武术与现代化生活脱节, 难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融合

我们说传统武术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 它的产生、发展和推广都是与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水平、现实条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在古代社会, 人们生活水平低下, 战争频繁, 生活环境恶劣, 人们需要习武来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需要习练武术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封建社会武举制度的设立与推广, 使习武之人有了进入仕途施展抱负的机会, 给了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大舞台。这些因素致使武术在古代薪火不息, 发展繁荣。现代提倡和谐发展, 是科技的时代、文明的时代, 社会稳定, 休闲娱乐方式五花八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武术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运行, 很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社会发展显得格格不入。

2.1.2 传统武术的传播手段单一, 思想保守, 极大地阻碍了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武术的传播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 即:师徒相传和血缘相传, 还有甚者明确规定传男不传女, 甚至一些老拳师思想顽固、古怪刁钻, 要求极为苛刻, 让很多喜欢传统武术的青年人望而却步, 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阻碍了传统武术的良性发展与传播, 导致许多优秀的民间武术濒临失传, 传统武术后继无人, 造成永久的遗憾。

2.1.3 对传统的武术的整理、保护缺乏系统规划, 致使民间武术得不到发扬

20世纪80年代, 国家有关部门曾投入大量的精力对传统武术进行编收和整理, 发起了一场浩大的传统武术保护运动, 这些各不相同的民间武术或是以文字, 或是以录像的形式被记录收集起来, 这对于传统武术的发扬与传承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是自此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深入和继续, 他们对传统武术的收集与整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也没有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推广, 传统武术依然处于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2.1.4 受到现代化武术形式、体育运动、时尚舞蹈的冲击, 传统武术很难相抗衡

现代社会上各种散打培训班, 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 各种风情的流行舞蹈, 瑜伽课堂遍地开花, 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健身, 对娱乐, 对时尚的追求。可是很少能看到传统武术的传播机构, 很多人对于传统武术一知半解, 认为那只是电影里的东西, 再加上传统武术的习练需要下苦功夫, 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很多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坚持不下去, 这些因素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冲击极大, 传统武术在夹缝中风雨飘摇。

2.2 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

2.2.1 多元化发展方向

2.2.1. 1 大众化推广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扬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实现, 走大众化的发展线路。大众化的这一特点要求传统武术的编排中, 要对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套路进行一定的调整, 动作招式要本着易学、简单, 有利于推广和发扬, 坚持趣味性、技击性、健身性的并重, 想要在群众中得到传承和推广, 就得简易入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高, 物质生活富足, 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 体质下降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传统武术的各种动作套路与人体各大经脉相通, 长期坚持练习具有养生健体的功效, 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因而在传统武术套路的编排时, 要突出它强身健体的功能, 推进它的大众化发展进程。

2.2.1. 2 科学化演进

我国的传统武术从诞生、发展以来, 由于受当时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掺杂了很多不合科学的迷信化的成分在里面, 这是传统武术的弊病, 要极力排除和摒弃。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要扬长补短, 学会取舍, 把它与现代生理学、医学、卫生学、营养学结合起来, 减少在传统武术习练中不必要的肌肉拉伤和运动损伤, 以科学依据为后盾, 沿着科学的轨迹运行, 促使传统武术更快、更好的发展。

2.2.1. 3 娱乐化运行

我国的传统武术门派纷呈、源远流长, 尤其是散播在中华大地上的民间武术更是五花八门、风格迥异, 各门各派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花样别出, 每种武术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包涵着当地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在传统武术的传承中要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 发展它的娱乐性、趣味性、花样性等, 适应大众的娱乐、健身、休闲。

2.2.1. 4 社区化扩展

当前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 社区体育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把传统武术引进社区, 将会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武术的强身健体功能和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使得社区武术的发展成为可能, 也是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2.2 竞赛与创新并行的发展方向

当今的体育世界是竞技的世界, 体育竞赛能为运动员提高施展的平台, 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也是体育规范发展的有效路径, 并且每一次比赛时各项运动的交流大会, 尤其是一些世界顶级体育赛事, 如:足球世界杯、NBA篮球、奥运会等, 这些大型赛事是世界运动的博览会, 是世界运动选手的交流圣殿, 让全球体育爱好者为之疯狂。中国传统武术要想发展, 必须与竞技体育相结合, 是竞赛发展的道路。纵观我国当前的武术比赛, 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但是专门的传统武术比赛则很少, 与这些竞技体育、竞技武术相比, 传统武术的发展大大的滞后, 甚至停滞不前, 如果传统武术仍旧故步自封, 固守着陈旧的步伐, 势必会被现代化的各项运动挤得没有发展空间, 长此以往传统武术势必走向没落与消亡。竞技是当今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的挑战。国家有关部门要放宽政策, 鼓励和支持传统武术的发展, 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划, 要符合体用兼备的本质特征, 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于各种流派、拳种要结合它们本身的特色合理创新、科学创新, 要把武术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 加深人们对传统武术的了解与热爱, 定期举办各种级别、各种规模的比赛, 给传统武术的爱好者搭建一个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让传统武术在中国、在世界发扬光大。

2.2.3 国际化发展方向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东西方文化也出现了大融合,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 相互吸纳、交融, 兼收并蓄。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意识形态, 它有着丰韵的文化内涵, 包罗万象, 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包括儒、释、道、禅、阴阳、医学养生等。此外, 中国传统武术还蕴含着中国古典的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武术要求气、韵、神, 习武要讲求精神气质, 讲求筋骨健美, 要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要坐如钟, 行如风, 站如松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如今, 外国人一想到中国, 就首先会想到中国武术, 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面特殊的旗帜, 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和追捧, 很多武术家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向外传播着武术文化, 就是为了把中国功夫、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如今, 全球各大洲、各个地区,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 就会有中国功夫的影子, 许多国家都成立精武会馆, 更有专门教授少林功夫、太极拳的机构, 很多爱好中国武术的外国友人专门来到中国, 就是为了学习正宗的中国功夫。总之, 中国传统武术要想继续向前发展, 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在武术国际化推广的过程中, 我们要扬长补短、减少差异、兼收并蓄, 将传统武术发扬光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当前, 我国传统武术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冲击, 它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始终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传统武术自身的瓶颈难以攻破, 现代体育运动的冲击和排挤日趋激烈, 传统武术的发展岌岌可危。总的说来, 传统武术面临着两条路要走:传承下来和发展开去, 从传统武术自身而言, 要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要解放思想, 合理创新、科学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传统武术需要国家的鼓励与支持, 需要广大人民的拥护与喜爱, 更需要武术爱好者的坚持不懈, 我们坚信传统武术的明天会更好、发展的道路会更加宽广。

3.2 建议

(1) 摒弃传统观念, 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与现代竞技武术、体育运动相结合, 扬长补短, 兼收并蓄, 走创新发展之路。

(2)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力度, 加大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 加快落实传统武术的保护工作, 避免传统武术的消亡。

(3) 广泛挖掘我国各个地方的民间武术, 提高对小拳种的保护力度, 给予小拳种的发展与传承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科学指导, 帮助他们走出发展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马振宇.传统武术发展思考[J].人文论坛, 2011.

[2]蒋元磊, 郑志刚, 牛燕.传统武术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1) .

[3]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 2012 (02) .

[4]沈承勋.传统武术本土化与国际化发展构思[J].中华武术, 2011 (04) .

中国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 篇7

1.1 武术技击的隐退与健身价值的确立

武术源于古代“人与兽、人与人”之间的搏斗,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密不可分。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与禽兽的搏杀中获得了优势地位,适应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规律,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属于人的社会。到了奴隶社会,由于长期的生产力低下和阶级关系的对立,人类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历次朝代的更迭没有改变社会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的解决最终还得借助武力。“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成了促进武术发展的沃土。概而言之,与古代军事战争紧密结合的传统武术多侧重于实用技击。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武术的技击功能日渐隐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武术的健身价值得到不断开发,使之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尽管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但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健身价值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写道:“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末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门之艺也”。可以反映出历代武术家们虽然很反对各式的“花法”武术,但是对武术的健身价值非常肯定。清代的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的评价是“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自近代以来,武术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练武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提高格斗技能则被置于从属的地位。民国时期,一些文武兼备或文武兼好的有识之士为了追求“强国强种”梦想,力图摆脱“东亚病夫”的历史屈辱,他们仿照西方的身体运动和身体锻炼方法,将习练武术作为强健国人体质的重要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被纳入体育范畴,成为“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实践方式。武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具有攻防意蕴的人体运动,同时,武术又成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蕴含了内在的相关文化,辐射现代的功能与价值取向的一个巨大系统[1]。武术健身价值的确立契合了当代社会的需求。武术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为武术在当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2 武术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

百年前的中国武术还秉承着“师徒制”的家庭教育模式;自二十世纪初,中国武术从乡野民间走进了学校,开始了向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1909年,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在上海成立“精武体操学校”,传授武术。1911年,马良参照西方兵操和徒手体操教练法,将一些传统武术动作编组成按口令进行教练,并编定《中华新武术》。这对其后的中央国术馆和学校武术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表决通过,“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中学校正式体操”。武术进入学校体育领域后,西方体育方法和理论也进入了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一些武术家也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武术的锻炼效果进行研究。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期间,大会的组织者对技艺高超、年逾八旬的查拳名家何玉山先生进行了身高、体重、呼吸差、握力、听力、视力等机能进行测量,“证明武术不特可练习自卫技能,关于人身之健康,以与欧美体育较,诚过之而无不及”。1927年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以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原理对太极拳的教法、练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开启了近代武术科学研究的先河,促进了武术对于西方体育学科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作为体育的内容来开展。1954年全国各地体院(系)把武术列为正式课程。1956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的内容。1988年在修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时,将武术改为“民族传统体育”,除了教授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外,又增加了五禽戏和八段锦[2]。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民族传统体育改为武术,列为必修教学内容。在2004年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师实施纲要》中指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3]”。在国家的重视、支持下武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3 武术竞技模式的引进与发展

武术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竞技武术的形成与发展。竞技武术始于以评分方式进行的武术套路表演比赛。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国术馆的国术考试以及民国时期的历届全运会中都有武术比赛。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术(套路)就被正式确定为运动竞赛项目,并参照体操竞赛规则制定了相应的竞赛规则。在这一规则的导向下,竞技武术套路仿照体操比赛规定动作规格,划分动作难度。其后多次修改规则,并把“高、难、美、新”确定为竞技武术发展方针,以力争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发展目标。

在引入西方竞技运动的比赛制度和比赛方式之后,尤其是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下,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发展的主流形态。有从事竞技武术运动训练与比赛的专业运动队,学校武术教育的教学内容都以竞技武术为主,地方武术馆校也都开展竞技武术。显然,以进入西方体育项目汇聚成的运动会及展现体育现代化成果的奥运会为目标,并以其竞赛项目为模式改造出的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发展的显著标志。

2 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

2.1 文化模仿背后的个性缺失

当代武术正处在一种文化上的二难困境,一方面是近代以来向西方体育化的转变;另一方面,武术还肩负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武术体育化选择的诱因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西方体育文化的示范效应。“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中国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型,加剧了武术的生存危机感。武术的体育化选择则是通过以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体育文化秩序、价值标准、权力实践作为标准的文化模仿。武术向西方体育化的这种转变,或者说是过度的模仿,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具体性与个性。

我们知道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的。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导致文化变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因一个社会内部自身的发展变化而出现,通常是源自发明和发现;二是由两个不同社会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涵化,通常是通过移植和传播,即通过外部力量[4]。近代西方体育的进入并迅速发展,打破了“原生型”武术的自然演化过程,使得两种原本不是同一文化土壤生成的文化系统发生了接触,进而产生文化的冲突、融合和异化。20世纪20-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正是中西体育文化冲突的正面交锋。由于西方体育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竞技性、娱乐性等显著特性,使国人认识到武术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进而导致了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移植和过度模仿。

从现代武术的历史发生学角度来看,对西方体育文化模仿之初就透露着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现代武术的体育化契合了国家救亡图存之“用”与学校教育之“用”。竞技武术、学校武术、群众武术都是在一种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移植、模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在具有强烈异质性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其强大的强制性和控制性的文化诱因下,中国武术在“模仿”进程中割裂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以此为代价促成了竞技武术在社会独立存在并继续发展的一种契机。从传播学的层面上来看,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所特意打造的运动项目,它借助体育范式组织身体语言,可以让世界迅速了解了中国武术。但是,中国武术借助体育范式,把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实用技击意义的传统武术简化成一些可以拆解拼凑的肢体符号。即使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也无法改变国内学校武术发展滞后,竞技武术曲高和寡,社会武术发展不佳以及武术产业发展的萎靡不振,民办武术学校发展遇到诸多困境的现状。

通过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中国武术迅速丧失着对自身文化结构调整的内在自主性和主动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异化,中国武术已基本形成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武术体系和在西方竞技体育影响下的现代竞技武术体系[5]。中国武术的竞技化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基于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来改造中国武术,消解了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削足适履式的文化适应。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性格的传统武术在“他者”的语境中渐渐失语,造成了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的挤压下日趋边缘化,发展前景堪忧。竞技武术对民族性与文化性的漠视,大大地伤害了我们对武术的民族感情,也导致了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这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呼吁武术回归传统以摆脱对西方体育文化过度模仿的窘境。

2.2 全球化语境下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

自近代以来,西方体育裹挟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威力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进一步加深。客观而言,全球化语境下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面临诸多困惑与焦虑,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由全球化挑战所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危机乃中国学人三千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晚清以降,有时代感的中国学人无不以自己的学力担当起“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历史使命[6]。传统文化的身份模糊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实际上,所有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都不可还原地呈现混杂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也毫无例外地影响到中国武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武术的文化发展突然断裂。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碰撞中,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在奥林匹克文化面前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

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西化”等问题日渐凸显。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悖论在于,一方面全球化似乎消解了所有特殊的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本身恰恰又导致普遍的认同危机与文化焦虑,从而酝酿着文明冲突的危险。武术不仅面临着自我的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自我与奥林匹克这一东方与西方问题。更为复杂的是,这两个问题往往内在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武术在全球化条件下追求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7]。目前,学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既有肯定的意见,也有批评的声音,这些都是关乎武术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思考。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偏重与纠葛,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否兼容等问题都折射出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不必拘泥于“传统”与“现代”的狭小视角,即使是进入奥运会,那也只是武术实践层面的当代形式和舞台。对于中国武术及来说,由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变、促进武术与奥林匹克接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在武术的现代进程中不由得被西方体育所同化。武术的现代化并不是追求与西方体育的同质化的过程。文化的同质化自然引起不同价值观念、历史沉淀的文化的反弹,会加剧全球性的各种身份认同与归属的危机。要走出中国武术这种危机的境遇就必须找出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基础。这就不可回避地要求返回武术的原始性和本然性寻求答案。要完成这一使命,就不能不重新构建中国武术的文化价值,以便从中发现有助于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

2.3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互相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

近半个世纪来,由国家武术行政管理部门极力推广的竞技武术,在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保障下,获得了当代武术的主流发展地位。而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度停滞,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濒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危险。竞技武术是在具体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的精英文化,常常表现为政府行为。相比之下,传统武术还停留在民间,表现为广大群众自愿参加的自为行为。从它们之间的现实关系来看,作为精英文化的竞技武术不能带动作为大众文化的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中很多精华的内容也不符合竞技武术的发展需求。竞技武术与其诞生的母体传统武术背道而驰,造成了当代武术两极化发展的失衡。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文化资源宝库,随着传统武术传人故去,“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严重。竞技武术是嫁接西方体育的产物,其套路竞赛规则仿照体操规则修改而成,“高、难、美、新”的发展方针严格地把竞技武术套路圈定为追求“难美性”的艺术项目。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但从继承传统的立场出发,竞技武术的确背离了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倡导者,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约束下,对传统武术规范、体系情有独钟。现代武术的倡导者,受现代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用西方竞技体育模式阐释现代武术发展的价值和意义[8]。竞技武术追求的是一种可量化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目的,它把从事竞技比赛的武术运动员当成获得比赛胜利的工具,忽视了其主体性价值需求。通过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比赛,以牺牲武术运动员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获取胜利。运动员练习获得的“高、难、美、新”动作与技击无关,造成了他们不懂技击,并对武术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武术注重实用技击,技击动作简单、花法甚少,朴实、实用价值高。学者们以科学的眼光对传统武术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对传统武术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的认可却存有“形而上”的意蕴。固守传统武术的民间武术家以能不能“打”作为鉴别武术的标杆,他们不承认竞技武术属于武术,并且不断地对其发难。可见,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之间构筑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学术研究与民间智慧之间缺乏汇聚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这就难以为武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提供良好的空间,难以促进武术同时兼顾传统与现代两种发展需求,使之既能保留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增加了现代体育的内涵。

3 当代武术发展的文化愿景及其构建

3.1 把握文化自觉,走向自信

要完成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促进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强武术的文化自觉,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兼顾时代要求,使武术得以复兴。“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9]。武术的现代化发展要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的取向,应该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去看待和适应未来,加强武术现代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适应需求,推进发展。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中产生的武术兼有优越性和劣根性,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能让我们产生“文化自负”,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我们也不能产生“文化自卑”,我们要对武术文化有自知之明,理性地看待传统武术与现代化社会的落差,充分认识自己的传统与历史,这是武术延续发展的根和种子。今天,我们不但要努力挖掘“体育的武术”的多元价值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而且还要树立“文化的武术”的自信,不断致力于它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3.2 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并重

在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对外来文化要科学认识而不能盲目认同,要理性尊重而不能一味尊崇,不能因为文化模仿而迷失自我,要坚持文化自信,保证文化安全,在认识的基础上继承,在认同的基础上吸纳,在继承和吸纳的过程中创新,建构平等的对话权利。

武术文化发展的实践要素是继承与创新。创新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而武术文化创新的蓝本和灵感都来自既有文化的启发。文化的传承就是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型,创新就是要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忽略文化的民族性无疑将会失去武术的文化身份,忽视武术文化的传统性,将其视为过时的价值和历史陈余,而生搬硬套其他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是没有根基的。武术的继承应立足于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筛选发挥中国武术文化的独特品格;武术的创新既要有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原创精神,实现“古为今用”,也要具备动态的、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主动吸取其他先进文化,实现“洋为中用”。武术的现代化建设应该在继承传统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对武术进行综合创新。

3.3 提升整合能力,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性

武术正面临着全球化的大背景,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已经成为武术文化所要面对的一种常态。如何处理西方体育文化与武术发展理念的关系理应被纳入武术发展的思考空间。美国人类学家L·W·贝利认为,既承认外来文化思想冲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能兼顾自身文化特质和属性的整合代表着文化适应中最合理的选择。

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武术既要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标准、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反思自己,确立自己的位置,理性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经过自主的适应和提升,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的环境中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摘要:文章在回顾武术现代化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现代化与西方体育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与武术生存相关的文化选择与适应过程;中国武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加剧了其自身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导致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相互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指出当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文化自信、文化整合、文化创造,在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和拓展之中,增强武术现代转型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武术,文化困境,文化模仿,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价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7(5):94.

[2]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213.

[3]王岗,邱丕相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学科意识[J].体育学刊,2009(1):1-9.

[4]王岗,邱丕相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J].体育学刊,2009(9):1-9.

[5]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阈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11):16.

[6]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姜熙.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J].体育学刊,2009(10):84-88.

[8]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11):16.

武术现代化论文 篇8

1 武术教学在高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单一、项目匮乏。通常, 大部分学校武术教学项目只局限于五步拳、初级剑以及二十四式太极拳。内容项目的不足造成武术的选择面狭窄, 严重降低了武术对学生的吸引力, 阻碍了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

其次, 许多高校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事实上, 中华武术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变化多端的招式, 更是因为武术对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校武术教学本应该在进行武术招式教学的同时进行武德教育,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文化。但是, 目前很多高校却忽视武术的理论教学工作, 使得学生只是会简单的运用武术招式, 对所学武术的精神内涵缺少理解, 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最后, 高校武术教学人才匮乏, 师资力量偏低。一名合格的武术教师第一, 需要掌握武术的基本招式;第二, 需要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所用教材;第三, 需要拥有良好的基本素养。然而, 实际情况却是国内高校的很多武术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来替代, 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只是出于自身的爱好而没有经过系统的武术教学教育。甚至少数不负责任的教师拿着课本现学现教, 导致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 学生面对这些老师时必然会对武术失去兴趣, 严重阻碍武术在高校中的顺利发展。除此之外, 很多高校由于缺少合适的武术教师, 往往让一位武术教师进行多个武术项目的教学工作, 这样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得老师们苦不堪言。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目前的武术教师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武术教育的对教师的需求。

2 武术教学与高校体育现代化的联系

现代化体育提倡全民健身, 是丰富国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关键, 是激发国民爱国情怀的关键, 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 更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高校里的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 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可以说, 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学生的运动教育、娱乐健康教育、思想文化教育等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素质教育在国内得到全面实施, 高校体育教育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也必将愈发凸显。

在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中, 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寥寥无几。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不只具备上述一般的体育项目的作用, 而且还能促进广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继而以点带面, 提醒广大国民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为满足社会、教育现代化, 高校体育现代化势在必行。高等院校是学生们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的最后一站, 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前身体、意志得到锻炼的最后一站。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实现体育教育的现代化, 树立学生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武术而言, 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改变, 武术的发展也不能止步不前, 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实现武术的现代化。为了促进武术的弘扬与发展, 实现武术的现代化工作迫在眉睫。

3 结束语

人才竞争是各个国家竞争的关键,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又是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基础。高校武术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要做好高校武术教学工作, 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大胆创新,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 做到传统的体育教学工作和先进的体育现代化发展经验有机的结合, 使武术教学真正成为体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袁金宝, 温搏.高校武术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 22 (3) 135.

[2]张凤霞.“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术科学.2011 (1) .

武术现代化论文 篇9

关键词: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0. 前言

众所周知,在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竞赛规则起到了极为关键且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促使运动技术前进的“指挥棒”,同时还是当代体育竞技运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竞赛规则指引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竞赛的质量以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可见,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改革与完善,对促进武术散打技术的提升,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1.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理论依据

在当前的现代武术散打运动中,其规则的制定应当注意几个的内容:(1)应当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安全。武术散打运动在追求激烈性时,还必须注意运动员的安全,且必须将其安全性放在首位。(2)应严格依照武术散打技术动作间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性[1]。该内在规律性充分表现出了散打运动的特点,并且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相对技术的展现,比如腿法进攻距离较长,这就限制了拳法的充分发挥,进而使得拳法的运用出现了改变,从而使得散打的独特拳法应运而生。正是由于不同技法间互相限制的内在规律性,使得现代武术散打技术体系变成了一个整体,而并非是一些人所说的“拳击加腿”。(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现代武术散打运动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且是在经济杠杆的协助下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众所周知,一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例如场馆的建设、训练以及各种比赛等,而当前我国在体育项目上的财政投入有限,仅仅依靠国家的资助是难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对散打市场的扩展,努力创造收入,进而加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继续生存、发展下去。所以在对散打规则进行制定时,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竞赛的欣赏性与竞技性,以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进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散打市场。

2.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改革措施

2.1 强化保护措施,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不管是哪一种竞技体育运动,在对其比赛规则制定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运动员的基本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在上述现代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理论依据中同样提到了这一点。倘若运动员身上有许多的损伤,不但会对竞赛的观赏性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和奥林匹克宪章的宗旨不相符。因此,在制定竞赛规则时,应当通过各种举措来加强对运动员的保护,例如对竞赛过程中的击打“度”予以限制,在不伤害对手的前提下取得胜利。亦或者是加大判罚的力度,对于在散打竞赛中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应当给予严厉的惩处,即取消故意伤人者的比赛资格,判对方为胜者;对于使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将其比赛资格予以取消。通过种种规则措施来加强运动员及其其他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现代武术散打比赛的健康发展。

2.2 制定有民族特色的竞赛规则

首先,应当进一步强化运动员的武德教育。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武德”一词,且对其内容进行了总结,即禁暴、保大、戢兵、化公定、安民、和众以及丰财等[2]。在古代,武德不但是练武之人所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同时还是一个基本的伦理道德。而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也应当具备武德。在现代武术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彼此之间应当互相行礼,以示对对方武德、武艺的敬佩之情与互相学习之意;运动员还应当对裁判员行礼,以示其感谢与敬意,且原意服从裁判的判决。这种礼仪不仅有助于技艺的交流,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万事礼为先”的崇高美德。

其次,应当添加“以柔克刚”的技法,以实现技术朝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不同的拳种流派,其技法内容或名称都不尽相同,虽然如此,但都离不开“踢、打、摔、拿”的范围。从技术风格上来讲,现代武术散打的特点表现为:以力大胜小、以快胜慢、以强胜弱,硬碰硬,追求抗击打能力,其中最为常见的打法就是分离性打法,但是以小力胜大力,以柔克刚等打法较为少见[3]。因此,应当增加“以柔克刚”的技法,通过灵活巧妙的身形步法,利用恰当的技战术,以充分展现中华武术的优势与特点。

2.3 增加競赛的欣赏性

一项体育运动要想继续发展下去,离不开广大观众的大力支持,而要想建立良好的观众基础,就必须提高竞赛的欣赏性。对现代武术散打运动而言,带有商业性的散打竞赛有相对较高的欣赏性,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注意。诚然,将媒体的宣传、包装去除,就必须通过对规则的完善与改革,以此来提升比赛的欣赏性,具体的措施有:(1)站在增加欣赏性的角度,对边台技术予以明确,例如只可采取有效的摔法、拳法以及腿法等将对手打下台,不可利用硬拉硬推的方式。好的边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代武术散打比赛的欣赏性。(2)允许膝法进攻,且限制搂抱次数。在散打比赛过程中,双方搂抱或纠缠是导致比赛气氛不热烈的一个主要因素,该场面会对竞赛的欣赏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3.结束语

综上,在体育运动中,竞赛规则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准则,同时还是其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现代武术散打竞赛的多样化发展,对其竞赛规则进行完善与改革,进而打造出具备安全性、统一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规则,是当前散打运动所必须处理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戚虎,李勇.从竞赛规则角度对提高武术散打观赏性的对策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6):114-116.

[2]张恒,任飞.竞赛规则的改变对散打运动影响研究[J].西江月,2013,(18):424-424.

器械改良与现代武术发展 篇10

关键词:武术器械,改良,发展

武术器械, 是传统武术中极其重要的道具, 作为人类“肢体的延伸”被广泛应用, 既是现实条件的必要投射又是人类智慧的变通体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武术器械亦与之并驱, 在冷兵器时代, 武术器械的发展始终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从原始社会到封建时期, 武术器械也随之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每次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都使武术器械的外形与质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不仅如此, 器械的使用方法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进入火器时代, 科技进步突飞猛进, 生产力水平提高明显, 但是武术器械的发展却遭遇瓶颈, 非但没有进步, 反而停滞不前, 依然停留在原始阶段。“传统”的并非坏事 , 但是 , 对传统一味的继承就显得保守而固执。因此, 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 更要发展传统, 使之产生新的活力与时代精神。所以, 传统武术的器械也应该顺应时代, 大力发展。

1、器械的变化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武术器械既是生产工具, 又是战争工具, 在我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武术器械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的不断升级, 武术器械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然而, 当冷兵器时代结束, 火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战争时, 武术器械却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逐渐演变为现代体育器械的一种。

武术器械历经千年风霜, 经历了石器、铜器与铁器三个时代。

武术器械作为战争的工具, 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 所以, 不同时期的武术器械都反映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在石器时代, 各种器械均为石制, 由硬石磨制而成, 如石刀、石斧等;在铜器时代, 石质材料逐渐被青铜取代, 出现了铜剑、铜匕首、铜戈等青铜利器, 其中, 最为人知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剑, 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勾践剑;铁器时代, 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 武术器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质坚, 且种类繁多, 其外形也更加美观, 堪称艺术。以流星锤为例, 早在石器时代, 原始人于藤索的一头或两端系上简单的兜套, 并将石块置于其中, 用于捕猎, 这就是流星锤的原型。进入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以后, 兜套中的石块被铜球或铁球取代, 藤索也变为更加灵活、牢固的铁链。武术器械当中最为常见的剑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据《中国兵器史稿》记载分析, 石器时代本无剑, 剑产生于青铜时代, 青铜剑也是青铜时代的重要代表。青铜剑由矛形铜剑与铜匕首演化而来, 形状优美, 锋利坚硬, 历经了由宽至窄、由短至长、由无柄至有柄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看似无意, 实非偶然, 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直接关系的。青铜质脆, 易折, 故所造之剑不宜过长, 三尺长剑则是后来铁器时代的产物, 也是生产力进步的客观反映。唐代之时, 剑形一统, 返璞归真, 趋于简化, 后世两宋明清之剑多为仿效前人而造, 无大变化, 由柄至尖, 其形如今。

近代以来, 武术器械并无明显发展, 无论是民间健身亦或竞技武术, 所用器械均为铁器时代之旧物。武术器械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 也应顺应时代, 有所进益,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传统器械的发展正是到了这个时候。

2、器械的改良是武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 一日千年, 武术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文化遗产, 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也应顺应时代, 因势导利, 有所发展, 方可长久。然而, 我们的武术器械却滞留在冷兵器时代, 与数千年前无异。这一现实无疑与时代不符, 更与“进步与发展”相去甚远。另一方面, 即便我们有着高超的制作工艺, 但作为公安部门严管的“管制刀具”, 武术器械仍然很难得到推广。武术器械现代化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其国际化传播的任务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举步维艰。

当今武术比赛日趋激烈, 运动员为了取得好的成绩, 昼夜苦练, 闻鸡起舞, 如若仅因赛场上器械断裂而影响成绩, 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实属可惜。类似事件并非偶然, 在正式比赛中时有发生, 使得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失去了获取奖牌的机会。另一方面, 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其动作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都增加了器械故障的可能。一旦器械断裂或不慎脱手, 飞出的器械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目前武术竞赛中所用的枪、棍均为白蜡杆所制。白蜡杆一直以来都被视作制作枪、棍的理想材料, 然而白蜡杆本为硬木, 适于湿润环境, 在干燥环境下易干裂, 甚至折断, 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这一问题有必要得到及时的解决, 寻找新型材料刻不容缓。新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更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赛场的安全, 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纵观历届全国武术大赛, 一词概之曰———“因陋就简”。比赛所用器材极其简陋, 不但不利于运动员的正常发挥, 也为裁判员的评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同为大型赛事, 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采用电子计时、激光测距等先进设备, 我们的武术大赛却仍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这无疑是武术之悲哀, 亦为国之悲哀。在第三届全国武术大赛上, 有一个项目颇具新意, 引人关注, 就是流星锤打靶。大赛所用的流星锤, 在外形上保持了传统造型, 但其锤体是采用聚氨脂材料制成, 重量上也被设计为250g与300g两种规格, 每种规格以颜色区别, 绳索可随时更换, 长度可随意调整。经改造的流星锤由武术器械变为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器械, 不仅提高了安全性, 而且有利于推广, 可适宜不同年龄、性别、身高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流星锤的靶采用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 其构成包括了光电传感器、弹性支撑靶标、靶体、LED闪光灯、音箱及控制电路等。当运动员击中目标, 且击打力度大于1.58NS时 ( 一般击打力度 ) , 闪光光环随之闪烁 , 且发出击中 的声音, 则自动判定为有效击打。当流星锤未能击中靶标或其击打力度小于1.58NS时, 无光线闪烁, 也无音效, 则判定为无效击打。靶标的承受力度可随意调节, 以适应不同力量水平的练习者, 而且, 其发声、发光的特点在增强视听效果的同时, 也有利于裁判的评判, 不仅提高了流星锤的趣味性, 也大大提高了武术功力大赛的公正性与观赏性。

3、武术器械的改良思路

武术器械中的枪、棍多由白蜡杆制成。白蜡杆是绿色灌木丛生植物, 多产于我国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一带, 坚而不硬, 柔却不折, 有较强拉力, 是制作武术器械中枪、棍的理想材料。但是, 这种材料的使用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前提的, 且于国外不易取材。传统刀剑均为钢铁所制, 我国铸造技术历史悠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我们的铸造工艺也越来越高。然而, 高质量的刀剑却备受各国海关的严格管理, 在国内也被列为管制刀具, 乘坐飞机、火车、地铁时均不能携带。所以, 我们极有必要寻找新型材料生产用以生产新型的适合武术比赛的刀剑。

经过实验, 我们可以考虑用改性聚丙烯做“白蜡杆”的替代材料。改性聚丙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可达到任意天然木材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 符合武术器械坚而不硬、柔而不折的要求, 且其耐晒性远优于天然木材, 在干燥的环境下也不会开裂。目前, 改性聚丙烯已大量应用于制备冲浪板等体育用品。刀剑同样应该寻找符合制作刀剑标准的替代材料, 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且便于携带, 惟其如此才能符合现代体育的竞赛要求, 并提高武术器械的体育属性, 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介于现有的研究经验,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广开言路, 听取多方面意见, 采取多学科、宽领域的广泛性研究。改良后的武术器械应该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制成, 在符合传统风格的基础之上突出其体育属性, 使所制的器械满足现代体育的要求, 并具有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拆装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

4、结 语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国力的增强, 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作为“国术”, 武术自然必不可少。然而, 由于传统的武术器械的诸多不足, 武术器械被许多国家拒之门外, 这些都客观阻碍了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因此, 我们有必要, 也有义务对传统的武术器械进行改良, 使之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并突出其体育属性, 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肃清障碍, 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纬, 中国兵器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裴锡荣, 中华古今兵械图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梁启超, 新民学说·论尚武, 饮冰室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 1932.

上一篇:春节家宴健康食谱下一篇: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