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历史(通用8篇)
武术历史 篇1
中华武术长期存在于历史长河中, 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紧密相连, 深受社会背景变革的影响和制约, 不断流传演变。
一、武术名称的流变
原始人手持各种武器, 做种种击刺动作演练, 称为“武舞”, “武舞”恐怕是“武术”萌生阶段较正式的名字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战乱不断, 社会上尚武之风浓厚。武术没有统一的名称, 称谓很多, 有“手战”、“击剑”、“剑道”、“角抵”、“技击”、“手搏”等。魏晋时, 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了“武艺”这个词, 它是对当时所有武技的一种概括提炼, 是“武术”一词产生的前兆。“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 文中有诗句“偃闭武术, 阐扬文令” (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 , 其意指停止战争, 发扬文治, 并非指当时的习武活动, 且不具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但是, 从此历史上产生了一个包容射御、技击、手战、相搏、角抵、角力、击剑、手搏、剑道、舞戟、击刺、卞射、相扑、武艺等的词, 这个词就是“武术”。“武术”一词产生后, 仍然存在多种称呼并存的现象。1927年国民党政府刚刚成立, 就有一大批党国要人联名呈请政府, 要求改称“武术”为“国术”[1]。认为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我国固有的国粹。1928年成立“中央国术馆”后, 全国各省市县纷纷成立国术馆。“国术”成为了民国期间武术的主要称谓。1958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至此, 武术便是“武术运动”的统一名字了。近代下南洋及西洋的华人以“功夫”传播武术。现代许多影视仍称武术为“功夫”, 功夫成为西方人士对武术的习惯称谓。在对外竞赛交流中, 为了便于宣传和沟通, 仍有此称呼, 如“中国功夫对职业泰拳争霸赛”等。
二、武术内容的流变
古今武术内容既一脉相承, 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古代武术的很多重要内容在现代武术中已经难寻踪迹, 如舞戟、举鼎、翘关、弩射等。而有些流传下来的却完全脱离了武术的范畴, 如承于古代角抵、角力、相扑的中国式摔跤在体育竞技隶属上完全脱离了武术的范畴。像现代射箭、飞镖等体育活动, 曾是古代武术的内容, 却不是直接继承于中华武术而发展起来的。
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是技击性。人类从劳动过程和实际战斗中获得种种制胜的秘诀, 并将其发展成攻防格斗技能。古代武术的搏斗技能有徒手角力、相扑、空手入白刃, 器械搏斗有戟、戈、剑、刀、矛等大量兵器的攻防技能。而现在武术搏斗运动则表现为各种对抗竞技如散打、短兵、长兵等。其中散打开展得最为广泛, 从1979年国家体委首先将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三个单位作为武术散手项目的试点, 至今已经开展30余年。
武术功法和类似功法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武术的历史中。拳谚曰:“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此处所言之“功”, 指的是武术中基本的练习方法或锻炼方法, 亦称之为“功法”[2]。《吕氏春秋·慎大》:“孔子之劲, 举国门之关, 而不肯以力闻。”指孔子具有强大的武艺身体素质, 不想以武艺出名, “关”是指城门杠。唐武则天长安二年, 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了武举制度。其中有一项“翘关”, 是武举中选的基本条件。翘关是一种举重课试方法, 要求手持门关的一端举起。手持门关一端的举重方法与今天的举重大相径庭, 这不是一般的身体素质, 而是考虑到作战的需要与应用, 这种翘关其实就是一种使用器械的专项素质了。“扛鼎”是另一重要的古代武术练力、试力的方式。《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指的就是项羽的神勇。古代武术力量专项素质, 在清代武举考试中有拉硬弓, 舞大刀, 掇石。现代功法运动取材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 已发展了多种竞赛项目, 其中就有克服阻力表演项目“开硬弓、大刀、掇石”。
武术套路最早表现为原始武舞。宋代游艺场所“瓦舍”中“使拳”、“使棒”、“舞剑”、“舞刀枪”的比比皆是。此时的“套子武艺”似脱离了舞蹈的范畴, 更接近于成熟的套路。到了明代, 武术著作记载的武术套路名称繁多。而程冲斗创编的刀术、棍术套路, 戚继光创编的拳术套路, 是今天可见到的有明确记载、有图谱说明的最早的武术套路。民国时期, 创编的“中华新武术”取传统武术为素材, 借鉴了近代西方兵操的锻炼方法, 分段分节地配合“带数口令”的形式, 操化的套路形式, 便于集体教学和操练, 对后来武术套路的创编有积极的影响。建国后, 武术基本形成了武术竞赛规定套路、自选套路、传统套路、简化普及套路、武术段位制教程等现代挖掘整理、改编创新的套路体系。
三、武术器械的流变
武术器械主要是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一旦古代兵器从战争中脱离出来, 成了锻炼身体的器械时, 它又依健身需要而改进, 伴随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这就是武术器械的发展史[3]。
在古代传说中, 有关初始制作兵器的人物比较多地集中在黄帝和蚩尤身上。传说黄帝和蚩尤生活的时代, 部落联盟之间不断发生激烈而残酷的战争。《周易正义》卷八《周易系辞下》称黄帝、尧、舜“弦木为弧, 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除弓外, 被认为是黄帝创制的兵器还有剑, 《孙膑兵法·势备》:“黄帝作剑, 以阵象之。”[4]《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 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 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自然, 原始战争促进了兵器的发展, 同样促进了原始武术器械的发展。武术的发展和战争发展过程中兵器的演变和格斗技术的不断提高相联系, 搏斗技能获得提高, 也促进了武器的创造。《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管子》:“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据《世本》记载:“蚩尤作五兵, 戈、殳、戟、酋矛、夷矛也。”这些是较早正式记载的古代武术器械了。
剑、戈、矛、戟、弓、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兵器。汉代刀逐渐取代剑的短兵地位, 到了三国时期, 刀成了当时军队装备的短兵器中最主要的武器。宋代以前, 所谓的武术器械实际上与兵器并无很大差异。宋代“十八般武艺”的形成, 才是真正武术器械的出现。“十八般武艺”不是兵家的用语, 而是流行于民间武术界的提法, 说明此时武术与军事武艺的分离日趋明朗化了[5]。十八般武艺基本代表了当时的主要武术器械武艺。
现代武术竞赛中的武术器械没有了利刃, 已是制作标准化的体育器材了, 因为竞赛的需要, 《竞赛规则》对武术竞赛器械在长度、硬度、重量等方面都有特别的规定。
四、武术价值功能的流变
武术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格斗和健身。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 武术的主要社会价值自然就在于技击。近代随着火器的发展, 武术的军事技击价值逐渐减弱, 它的健身价值随之凸显出来了。清代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非常明确地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清代太极拳家对练拳的终极目标确定为“益寿延年”。武术与气功的交融, 更加拓广了武术的锻炼价值。清雍乾年间《苌氏武技书》:“中气者, 即仙经所谓元阳, 医者所谓元气, 以其居人体之正中, 故武备名曰中气。”武学大家苌乃周以培养“中气”为拳学立论, “中气”的学理根据, 基于中医学中的“元气”学说和道教经典所论之丹学。武术对中医和道教养生理论的汲取, 促进了武术在健身、修身领域的普及和发展。
除了技击和健身两大功能之外, 武术自古就有娱乐和表演的功能。如《史记》“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在甘泉, 方作角抵优俳之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元代杂剧关汉卿的《单刀会》、《单鞭夺槊》,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这些都是武术走向舞台, 艺术化的表现。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美、新”的发展方向, 就是为了提高其观赏性。
武术具有教育民族精神的功能。东晋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 歌颂其发奋图强的爱国精神。历史上曾经有禁武时期, 像秦朝、元朝期间, 民间禁武, 军队却不禁武, 军队战斗力极强。在军队中苦练军事武艺, 有“保家卫国”的特殊含义。梁启超曾经猛烈抨击中国教育“重文轻武”, 极力宣传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 主张“尚武”以救国[6]。民国时期武术成为振奋和激励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 武术被称为“国术”。“精武体育会”“以提倡武术, 研究体育, 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 其“强毅”兼有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意义。孙中山先生在《精武本纪》序中高度赞扬了“精武会”的“尚武精神”。练习武术本身需要具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勤奋刻苦精神。所以, 武术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勇敢、拼搏进取及谦虚守信等民族精神。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 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一项中明确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历经了历史流传演变的中华武术, 在过去的道路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它曾有过多种名称, 但最终统一, 随着社会的变革其价值功能侧重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国武术协会审定.武术功法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3]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5.
[4]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膑兵法[M].文物出版社, 1975.
[5]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6]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9.
武术历史 篇2
【关键词】武术;价值观;价值;变迁;需要
The History Change of Wushu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dern Needs
XUE Jin-fa 1 YANG Guang-bo 2 HUANG Liang-chu2
【Abstract】Tak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society needs on Wushu valu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regularities of the variation of Wushu value It puts forwar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value chang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s not messy, but exists the inherent regularity The dominant factor is the social values guiding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Modern core values determine modern society needs of Wushu development
【Key words】Wushu;values; value;changes;need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薛进发(1982—),男,福建厦门人,主要从事武术训练方向研究。
引言
“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既影响到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取舍兴废,又影响到新的文化创造的取向和用力的大小。”〔1〕武术产生于劳动实践,在人类社会需要的不断更新中发展,武术价值的形成是人类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按照自己的需要、能力、目的进行改造,把武术的固有属性、功能逐渐变成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过程,这是武术发展的时代标志。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需要和主导价值观对武术价值的影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武术价值的特质和发展演化方向。但价值观又不是孤立的,它的产生与形成又受到其他社会实践和其他各种观念的影响,特别是会受到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技术观念等的制约。所以在武术的发展中,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以至于武术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社会的发展,同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并为国家、社会的需要服务,才能取得自身的发展。
1不同历史时期武术价值的动态变化规律
11冷兵器时代,社会对武术的需要决定了武术价值的变化
在火器出现以前,武术技艺与军事技术始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双方相互吸收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质素。首先,武术服务于军事,武术技艺在军事斗争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其技术的变化和技击方法在斗争实践中不断被总结积累。但武术又不完全等同于军事技术,“军事技术则主要依存于军中,始终受战争需要的制约,为实战服务。战场上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保全自己,取得胜利是其唯一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上的分歧导致了古代武术与古代军事技术在技击特性、技术方法、器械形制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迥然相异”〔2〕。由于武术对军事技术的这种依附关系使得武术技击价值在冷兵器时期变得尤为突出,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作为一种身体技艺,武术的演练和对抗经过一定的提炼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以娱乐、表演为主的武术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说剑篇》中曾有记载赵文王“喜剑”,把剑士的生死决斗作为取悦于人的手段。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也道出了公孙大娘高超的舞剑技艺。宋代以后,尤其是火器在战场上的使用削弱了武术在战场上的作用,出现了以表演武术为生的专业艺人。此外,武术的健身养生作用,在武术的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除“搏刺强士体”外,由于受古代导引、养生思想的影响,武术还衍生出许多“侨举翕张,以作其气”的健身功法。
在古代人们对待事物有个共同的态度——“广大高明而不离乎日用”, 这种重视“实用”的价值取向使得人们更加看重武术的实用价值。武术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或者谋生手段[武术与军事和仕途(如武举制)的联系较为紧密],其技击价值在这个时期中非常突出,而养生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发展相对缓慢。直至后来,火器的出现限制了武术作为军事技术的价值,从而迫使健身养生、娱乐等价值变得日益凸显。
12近代中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对武术价值的影响
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遭到破坏,传统价值观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武术的发展造成了冲击。
这种冲击首先表现在,西方先进火器在战场上的使用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固有的武技在战场上已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给中国武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对武术的敌视,对西方火器乃至兵操的崇拜和迷恋”〔3〕,同时,原有武举制也废除,从客观上降低了人们习武的积极性。武术作为军事技术的社会价值日渐衰弱,使其开始在它原有次要的社会价值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国内有识之士,高举救亡与启蒙大旗,“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与革命之变革图强思想发展起来。人们把习武以自强作为一种精神动力,用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并作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精神教育手段,在學校开展,并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合法的地位。武术的教育价值得到许多人士的肯定,出现了专门从事武术教育活动的组织,这也为武术其他价值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还带来了西方体育,这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使我国原有体育活动方式发生改变,也使以中国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样一来(中西体育的冲突),引起了体育界人士对以健身和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的重新认识。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对传统体育进行再检讨的同时,纠正片面地、狭义地视传统体育为单纯军事目的和纯属于个人娱乐的观点,开始对以健身术、武术等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赋予‘体育’的含义”〔4〕。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加深了人们对武术健身价值的再认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冲突,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按照文化的一般规律,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向西方文化学习。所以,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使得中国传统体育也开始学习西方竞技体育,武术也开始朝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
13现代武术价值取向导致武术价值的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地位、目的和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需要的推动,使人们更注重武术的健身、娱乐价值,一些健康、娱乐性的武术活动得到广泛的开展。与此同时,武术的教育价值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被编入《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武术的竞技比赛也步入了正规化的轨道,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进一步提高了武术的竞技性。
nlc202309030048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开始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和过渡,各种价值观念都在新时期的气候下涌动着、撞击着。人们对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武术的发展再次被提到应有的位置。随着人们的主体意识的提高,大家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不再单纯地从武术活动本身看待武术的发展,而是上升到一种文化层面,从更高的角度探讨武术中所蕴涵的内在的文化价值,并积极地向世界推广。在市场化的导向下,人们已经注意到武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开始探索武术的商业化道路,开发武术的经济价值,为武术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追求日益多元化,劳动与娱乐、职业与特长、知识与情趣等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武术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满足人们健康、审美、娱乐等多方面的需要。
2武术价值取向发展的时代性思考
21对武术价值取向动态变化的分析
武术价值的发展始终是以武术的实用性为主导,武术价值所表现的主次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影响下是不同的。在冷兵器时期,武术技击价值在社会中占主要地位,而养生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相对发展缓慢。随着火器的出现,武术作为军事技术的社会价值削减,其教育、娱乐表演价值得到了发展。到了现代,尤其是在新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武术价值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们更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武术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价值观对武术价值的重要导向作用,而价值观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对主客体需求关系的一种评价态度,是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始终就有、处处都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把价值观念同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具体评价、态度当成一回事,而是从具体评价、态度的背后深处去看待价值观念,否则结果就会流于肤浅和表面化。所以,我们看待价值观对武术价值的影响时也不能过于肤浅和表面化。从武术价值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的变动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变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变化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这种规律性和稳定性是有其相对应的参考物和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一种自觉的需要意识(即价值观念),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造成这种需要意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阶级层次、宗教、科学技术,等等。这些因素的合力形成对武术价值需求的主体趋势,并成为发展这一趋势的主要动力所在。
22尊重不同主体的价值选择,正确对待武术价值的多元化发展
承认武术价值的多元化,就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尊重、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待武术的不同态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武术都有各自的看法,从而决定他对武术价值的选择的不同,我们不能把某些人的态度和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要正确对待现实,理解现实,理解别人用各自不同的原因解释他对武术的好恶和对价值的选择。
承認武术价值的多元化,也是承认我们自己随时有进行一元选择的必要。武术的价值不是唯一的,但决定武术价值的需要是唯一的。不同的历史条件,人们对待武术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主次之分,不同时期我们提倡什么、发展什么,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武术价值的发展应该同时代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一条适合武术发展的自由之路。
23对武术价值的正确评价是决定武术发展方向和重点的保证
“当我们面对一些具体的人、一件具体的事,要决定一个具体的行动时,首先就要对价值进行具体的评定和估计,以求了解整个事情有没有意义、有什么利弊得失、有多大价值,从而决定该怎么办或不该怎么办,这就是评价。”〔5〕武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熏陶,同军事、中医、伦理道德、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武术进行评价时,便会有不同的态度。人们感到有意义的价值,便会对之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反之则会持有一种不赞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了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很难有一种合理的评价标准。人们通过评价来把握武术的价值,并产生自己的看法。在某个时期内,对武术的具体评价和看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变化的前后却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一贯性和规律性。具体来说,其内在的深层评价标准是不变的,即武术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此外,客观的价值标准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代表需要的。武术价值的形成也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其价值标准不仅包括人们客观实际的需要,也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客观实际的能力。总之,对武术价值的正确评价应该是客观的、科学的,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任何主观、偏见的评价,都是脱离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武术价值,对武术价值进行正确的、合理的评价是对武术发展的有力保证。
3结论
2012年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在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武术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武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一对应”,这肯定了武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价值,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对武术的认知与需求取决于武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武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这就要求武术要在树人、育人以及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不仅体现在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方面,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即“软实力”。武术作为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其所具有的价值,通过武术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在现代历史中找回我们一度失落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09
〔2〕李厚芝,邱丕相论古代武术与古代军事技术的异同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41.
〔3〕冉学东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41.
〔4〕崔乐全《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8:49
〔5〕李德顺《新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14
〔6〕于涛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嬗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1):1.
(责任编辑:李远伟)
台州武术的历史寻绎 篇3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台州海阔山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这分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游台州的诗句。台州,古时属越地,就地理位置而言,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交通并不便利,而春夏之际,海上台风频发,气候十分暴烈。但是,山谷之民,石器所钟,水乡之民,舟楫为生。越族人素有的坚强聪颖,加上东晋永嘉南渡与宋代的靖康南渡,不少北方侨民迁徙聚族而居台州,移入了中原与齐鲁文化,“台州民性强悍,民不畏死”,(台州府志)“台州式的硬气”。(鲁迅语)台州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成了台州人不畏强暴,自强不息,尚武习武的传统民风。中华武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事实上是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独一无二的华夏文化遗产。地方拳种起源于地方,是地方精神的物化,其拳理风格、技术特征都映射着地域文明的人文化成。地方拳种是组成中华传统武术的基石。台州武术从台州独特的历史环境中走来,在其演绎过程中同样也浸淫着台州历史人文的发展烙印。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探索地方拳种的人文精神,基于科学发展的眼光,诠释并且弘扬地方拳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明内涵,这不仅是武术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化开发的它山之石。
2 分析
拳种源远流长,台州南拳璞玉待闺台州南拳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拳种,对它的源起、发展,在台州民间武林,有多种说法,但基本都归结认为发于黄岩宁溪山里。一说它源于明末张三丰,几经流变演绎,在台州生根发芽;又说它源自少林石峰派,由云游僧人传播至此。台州南拳的拳架技法,在几种版本的传说中,都一致认为是以黄岩宁溪山里的黑虎拳为基础的(台州民间武林称宁溪山里流传的黑虎拳为台州南拳的拳娘)。台州南拳确实曾在台州广为流传,并且现在还有流传,但却日渐式微,而对它的文化层面的研究,或者说对它带有文字解析的研究,却一直几近于零。台州地方武术家认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是在台州完成其军事武术名著《纪效新书》的,《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中拳经32式的套路图谱所绘的架势特点与黑虎拳多含横裆步的身法特点以及台州南拳高马硬桥讲究马弓步出拳的行拳风格十分相象。并由此判断戚继光是在参考了台州地方拳种后著拳经32势的。如果该设想成立,那由此引发的猜测想像,则可能会引起武术历史发展的轩然大波。众所周知,太极拳由于其招式缓慢均匀,用力讲究柔顺练达而成为当今流传最广的拳术,而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原是戚继光手下校尉,晚年退役回乡后造拳自娱,根据戚继光拳经32式,创造了陈式太极拳。虽然陈王廷独创了黏连推揉的行拳风格,但是32拳经中的29势,却是完完全全被借用的,不仅动作同出一辄,连招式名称也完全雷同。陈家沟地处中原,其拳法应属北方拳种特点,台州沿海一带的武术,属于南方拳种,招式特点是以拳法为主,身体多含胸拔背,发力讲究身如车轴,丹田吞吐、手桥圈拨等动作较多,步法以横裆步为主。从《纪效新书》的拳经图谱论之,戚继光的32势拳法,应该主要取材于台州沿海一带的武术。因为作为北方拳种,横裆步是十分少见的。而陈家沟太极的运动风格,与台州南拳却也十分相象。那么陈王廷学戚继光32势拳法创立陈式太极拳,戚继光采用台州沿海的拳法技巧,陈式太极又演化出杨、武、吴、孙等各家太极而终成华夏武学奇芭。这一切,都与台州有关,我们是否可以去推证,台州是太极架势的最早发源地呢?
老树久旱逢春,台州武术才抽新芽。在台州的拳文化发展过程中,黄岩宁溪,七里,都起到过很重要的传承作用。但是,现在台州南拳的少人问津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据笔者调查,在黄岩宁溪坦头村,50岁(男性)以上会台州南拳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而目前的少年人、年轻人,基本都没有学过。笔者多年前曾专门对著名老拳师王日星老人进行了访谈,当时老先生80多岁,还在地里忙活割稻,确实辛苦一世,当问起对少年学拳的感想时,只是表示学拳确实有益于身体,说自己直到现在还能挑起100余斤的重担,都要感谢少年时学拳的功劳,老人在田埂当场给我打了一套黑虎拳,招招式式,康进有力。在问及现在是否有人向他学时,老人遗憾地说没了,第三代的孙子孙女都去外地打工了,没人学了。但老人说自己也常会被邀请出去表演,也曾有专门上门拜访的,住上一夜,学会一套拳或棍就走了的。在台州武林,宁溪山里的黑虎拳被尊称为拳娘,但是,却基本没有发展传播。原因是比较多的,村里年轻人少、学拳没用,还有交通不便,都是原因。台州国际文武学校,是全国第一流的武术学校,也是台州南拳的最重要的传播基地,台州武校创办二十多年来,已经培养了数十万名武术人才,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国际公认的中国十佳民办学校等荣誉。台州国际武术学校确实为台州武术的发展贡献了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但是,台州国际武术学校只是对儿童少年进行招生学习的教育机构,并不是拳道研究传播的专门机构。目前台州尚无专业的武术研究机构,台州武功上未能引起主流足够重视。没有作为城市的特色文化加以推广。
中华和合文明源地,南太极拳横空出世: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天台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一千三百多年的禅宗文化沉淀,已经在世界生根发芽,每年日本韩国都回到台州朝宗礼佛,天台宗是是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而生的第一个本土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不仅形成了独立发展的寺院经济,也建立起了体系完整的教义学说。天台山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其创派祖师为天台人张伯端(984-1082)。张伯端所著《悟真篇》以道禅通融和先命后性为宗旨,提倡“三教合一”,其务实求真的教理内涵不仅奠定了道教南宗的理论基础,也在台州民众中深入人心。而天台寒山其人,则是和合文化在历史人物中的生动体现,和合二圣,导致了一代天子(顺治皇帝)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治国方略。佛宗道源之天台山,其核心文化正在于和合思想。台州学者认为天台和合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远播遐方,其内在原因就在于宗教的兴旺发达,不仅佛道共处、兼收并蓄,并且开宗立派,大家辈出。南太极拳是在台州南拳的基础上演练出来的,具有台州地方拳种重心较低,步伐稳健,动作工整,功架开展,刚劲有力,气沉丹田,发气催力,以力贯元,手法多变,利于短打的特点,也具有太极拳舒展大方,柔和敦厚,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阖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特点i。可以说,南太极具有太极之质朴敦柔,也有台州地方南拳的刚勇。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太极思想深入人心。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静之则合,动之则分。太极拳理讲究天人合一,人身是小太极,自然是大太极,两者须对应和谐,人应道法自然。台州武术家这样认为:太极拳自清代中期创拳以来,至近代已发展成陈、杨、吴、武、孙五大派系。但在现代,虽然参与练习的人众庞大,太极拳理却并没有发扬光大。太极拳也应该与时俱进。南太极拳是台州武功的最新成果,也是台州武术的集大成者。浸淫台州硬气精神并且深喑山海和合思想的台州地方拳种,有能力也有必要内化为台州城市的文化特质,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建设。
3 结语
武术通过对自身的鞭挞以表达对和谐的诉求。武术的这种思维取向,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又物欲横流,人们在世俗江湖中打拼的久了,身体,心理备受压力,很多人会因此沉沦,甚而崩溃。武术的康健、和谐、内省、刚强、超脱,是现代人久违了的精神品德。台州武术以武演道、由武入道,技道合一的体道模式,堪称中华和合文化之瑰宝,是现代人锻造和谐身心的灵丹妙药。海德格尔曾说过,林中有路,却多半突然消失在人迹杳无之处。佛宗道源之天台山,以和合文化名播遐迩,享誉世界。殊不知,台州武术的文化精神,也正是因为和合文化之浸淫。在竞争激烈又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武术的柔顺练达、质朴刚强是现代社会普遍需要的文化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语境下,武术迎来了其现代发展的历史契机。但是,台州武术要获得社会的共鸣,必须要完成其自身文化的超越,台州武术期待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台州武术需要体育的精英、文化的精英、政治的精英、产业的精英等各行各业社会精英的广泛加入,共同发展。在西方推崇孔孟学说,中华和谐思想在世界范围弘扬,中国国力持续增长的历史时期,以康健精神诠释中华和谐思想的中华武术,必将荣登世界文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参见台州文化史[Z].台州市社科联台州文史研究资料2010.11.
[2]吴志杰,王育平.和合本体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2).
[3]曾小月由技入道…论中国武术之体道思维[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7):54.
[4]徐昌文.南太极拳(修订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1.
明代武术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篇4
一、中华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为了自卫也为了获取猎物, 人们学会用石器、棍棒等原始工具与野兽争斗。同时, 部落之间也存在争夺生存环境、生活资源等矛盾, 相互之间时常发生战斗, 诸如拳打、脚踢、跳跃、翻滚一类较为原始的格斗应运而生。激烈的生存竞争, 迫使人们不得不掌握一定徒手或使用器械的搏斗搏杀技能, 这就是武术的萌芽。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战争发展中派生出来的一系, 正是战争发展中兵器使用、攻防格斗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武术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用于战争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矛、鱼叉等武器, 大多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事的加剧, 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开始使用弓箭、投掷器、棍棒、刀斧、长矛等武器, 这个时期就出现了手执兵器的武舞, 大禹时期的千戚舞就是关于武舞最早的记录, 并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蚩尤部落擅长角抵, 即一种包含着踢、打、摔、抵等多种技能的徒手搏斗, 成为对抗性项目的鼻祖。进入商周时期, 由于青铜业的发展, 出现了矛、戈、戟、斧、刀、剑等精良武器, 使用中也出现劈、扎、刺、砍等技能。春秋诸侯争霸、战国七雄逐鹿, 质量精良的铁器与步兵的兴起, 使武器从长兵器向短兵器发展, 同时武术开始讲究技巧与战术的运用。战事的频繁发生使军队和民间都崇尚武术, 当时的齐国在每年春秋两季, 都会进行全国性的角试, 以选拔武艺高强的高手。秦统一天下后收缴了全国兵器, 限制了民间武术的发展, 但仍发展出角抵戏这样一种有故事情节和配乐的武术娱乐活动。而汉代为了抗击匈奴的侵袭, 统治者一直鼓励边民习武, 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 徒手拳术表演和比赛也深受统治者重视, 在宫廷中盛行单人、对练、集体练武的套路运动, 并通过试弃, 即拳技的考试选拔武术人才。这时期的武术除了实用性还多了观赏性和健身性, 著名的五禽戏就是出现在东汉[1]21。武术著述在汉朝也明显增多, 《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部分中, 就介绍了武术, 共有13家199篇。至南朝始见武术一词, 但由于战乱频繁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玄学之术的盛行,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发展相对停滞。到了隋唐, 由于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 武术重新崛起, 隋唐大部分时期都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 武则天时期又开创武举制, 以考试的方法选拔武术出众的人才, 促进了民间与官方武术的发展, 当时的文人也以习武佩剑为荣。诗人李白、杜甫皆学习过剑术, 而作为后世剑术套路基础的舞剑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杜甫赞其为“嚯如弈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除了舞剑, 手搏与角抵也受到重视。两宋时期, 内忧外患战火频频的现实使民间出现了许多练武组织———社, 人民结社习武防身自保, 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武术仍然多侧重战争实用性, 而城市中出现了侧重套路的武术。元代时民族矛盾尖锐, 统治阶级大力限制民间习武, 武术只能暗中传授, 发展受到严重抑制。直到明朝, 才迎来武术的全面大发展。
二、明代武术的演进与发展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武术运动方面较多地继承了宋代形成的武术体系并有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元末明初时,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破了元朝统治者对于民间执兵器及习武的禁令, 极大地活跃了民间武术活动。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注重文武兼备的教育, 主张武官习礼仪、文人学骑射。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武术的迅猛发展, 南北流派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朝时有北方蒙古各部的入侵、东南沿海倭寇的进犯两大外患, 明政府为此屡屡招募新兵进行训练作战, 尤其是在与倭寇的战斗中, 中国武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严格说来, 倭寇不是正规的职业军人, 而是民间武师或失业军人, 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加上拥有精良的兵器, 常常来侵袭东南沿海, 虽然个人武艺也大大高于中国普通正规军, 但却常常被纪律严明的戚家军以少胜多。身为戚家军统帅的戚继光对于武术的军事价值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他在著述中曾明确指出, 花拳绣腿是没有用的, 在组建戚家军时先选力大的士兵, 入伍之后对士兵进行手力、足力、身力等全面的体能训练, 当士兵具备相应的心理与身体素质后, 进行正式的武术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又以拳术作学习各种器械武术的基础, 并形成典型浙东南拳风格的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 也被称南兵拳。南兵拳综合了多种拳术的优势, 集长拳与短打在劲力和技法上的长处, 势势相承, 遇敌制胜, 变化无穷, 可以说是拳术发展的精华与缩影。戚继光还要求将帅在通晓兵法的同时精通弓、矛盾、戈、军灭、神机之类武艺。除了南兵拳外, 明朝还有众多的拳术门类,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曾论述了以北方拳种为主的十六家拳术, 而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列出了以南拳为主的十一种拳术[2]17。拳术的动作与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并出现了拳谱和拳势歌。除了拳术之外, 器械武术也有较大发展, 棍法在这时期流派众多, 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青田棍、牛家棍、孙家棒等十几种著名的棍法。而作为“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武学圣地, 少林寺素来以棍法见长, 棍法是少林寺僧兵最为常规的武器之一, 分少林阴阳棍、夜叉棍、六合棍、齐眉棍、功夫棍、疯魔棍、烧火棍、镇山棍等, 其中阴阳棍相传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创, 将军中骑军与步军棍法合二为一, 特点是简单实用、灵活快疾。讲究刚柔相济, 虚实不定, 亦刚亦柔, 疾攻威猛, 稳中求胜, 是少林棍法中的上乘功夫。戚继光把它视为当时著名的武术之一, 明末儒将茅元仪则认为它是所有棍法的源头。此外, 枪术在明代其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 流传较广有杨家枪、罗家枪、岳家枪、六合枪、八母枪、峨嵋枪等。其中尤以杨家枪法备受推崇。其风格有虚实、有奇正;有进锐、有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 动如雷震;六合枪则通过六组相应变化的枪法组合练习, 使人们熟悉各种枪法的实战应用;八母枪则是八个基本枪法扎、拦、拿、颠、捉、掳、缠、拦进行练习。明代中后期, 武术中的对抗性运动发展放缓, 而套路开始进入发展, 套路对手、眼、身、步、劲力、精神、技法等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再配以歌诀、招式图, 便于学习领会, 吸引了更多人学习, 从而逐步形成以套路为主的运动形式, 丰富了我国武术的训练内容。
三、明代武术的传承
明之前的武术传承多靠口诀和身授, 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至明代由于提倡文武全才, 武术家著书立说相当多, 而且大部分图文并茂。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将其在东南沿海平倭的练兵和治军经验总结成书《纪效新书》, 其中关于武术的篇章有长兵、短兵、射法、拳经等, 还收录了杨家、六合、八母枪法;同为抗倭名将俞大猷撰述的《剑经》以及戚继光本人自编的《拳经》三十二势图诀等。这些著述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 便于士兵的训练与掌握, 开创了武术著述的先河。《纪效新书》是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资料, 在朝鲜与日本也有较大影响;明代文武双全的儒学大师、抗倭名将唐顺之撰写的《武编》和《唐荆川先生文集》中, 介绍了各派武术的情况, 并记录了多种门派器械和各门派拳术的歌诀;而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也著有《正气堂集》一书, 其中的《剑经》为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中转录;曾在少林寺苦练十几年的程宗猷, 其自身在刀、枪、棍、弩等方面皆有较高造诣, 著有《耕余剩技》, 汇集了《少林棍法阐宗》三卷、《蹶张心法》一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 被认为是继《纪效新书》之后研究明代武术技击的重要文献之一[3]60。明代还留有郑若曾所著《江南经略》、谢肇浙著《五杂俎》、何良臣著《阵纪》、茅元仪的《武备志》等多种武学著述, 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武学遗产, 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 明末时期, 曾在少林习武的杰出学者陈元赟, 于万历四十七年, 即公元1619年跟随明遗臣朱舜水东渡日本, 在日本旅居五十二年, 作为文武双全的杰出人才, 陈元赟除了传播提倡性灵学派诗风以外, 又曾到日本国昌寺、西久保国寺教授武术, 并传拳法与长洲浪人三浦屿次右门卫、矶贝次左门卫、福野七郎右门卫等人。这些弟子将陈元赟所传拳法加以融汇变通, 创造了日本古代柔术, 即后世所称的柔道。明代武术以另一种方式在异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山.中华武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1) .
[2]关彦莉.明代武术发展与明代社会[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4) .
明代武当武术的历史演变沉钩 篇5
关键词:明代,武当武术,历史演变
在中华武林内, 人们常说“北崇少林, 南尊武当”。武当武术根源于武当道门, 老庄哲学系其理论基础。它又被称作武当内家拳法, 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三大拳种为其主体内容, 这三大拳法发展成为武当内家拳派的三大支柱。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它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并成为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在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特点为:以柔克刚、以武演道、内炼修为[1]31。在明代当时的政治、文化、地理等外在因素及其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武当武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演变。
一、武当武术的创立
武当武术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创立, 与道家和道教有着较深的渊源。各种史书对其人其事都有较多的记载。其人云游四方, 似闲云野鹤, 喜爱招徒讲道。明太祖朱元璋因久闻其名, 派人召见他, 他因不屑于迎合而一口回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也多次召见, 但他仍然认定“既入道门, 则不诣权门”, 并刻诗明志:“三丰隐者谁能寻, 九室云崖深更深。玄猿伴我消尘虑, 白鹤依人引道心。笺披皇冠趋富贵, 并无一个是知音”。朱棣对此不但没有怪罪, 反而对他更加尊重。在我国传统武术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武当武术最早的记载是明清时期的史学家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在其《内家拳法》中对张三丰也有描述:“自外家至少林, 其术精矣;张三丰精于少林, 复从而翻之, 是名内家”。此外, 史料记载了张三丰在研究《道德经》时悟出静胜于躁、虚胜于盈、拙胜于巧、柔胜于刚的思想。据记载, 张三丰在聚精会神地琢磨怎样把《道德经》的精髓与摄生处世相结合之时, 突然听到院子中响起喜鹊急促的叫声。喜鹊正在和一条蛇展开搏斗, 前者不断主动进攻, 后者却泰然应对, 没有贸然进攻。这激起了张三丰的好奇心, 于是他停下来仔细观察, 发现蛇采取“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策略, 待喜鹊精疲力竭的时候快速出击,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喜鹊头部。张三丰豁然开朗受到极大启示, 于是模仿蛇与喜鹊搏斗时的情形, 创立了以“行如蛇, 静如羽”、“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为特点的武当绝技。而后经过历代宗师对其不断发展和充实, 武当拳术派生出众多门派及种类, 武当武术走出深山, 以其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二、明代武当武术的演变
武当武术自被创建以来, 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演变, 其在明代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 武当武术在地域上的演变。
武当武术在明代的发展从地域性来看, 大致可以通过其向北流传和向南流传两条线来概括。关于武当武术在明代向北流传, 可以根据已有的相关史料推演出其概况[2]。当前, 除陈式太极拳传人外, 社会上流传的主要太极拳流派都尊张三丰为其祖师。这其中主要有赵堡太极拳派、杨式太极拳派、武式太极拳派、吴式太极拳派、孙氏太极拳派以及李派太极拳。其中的赵堡太极拳由张三丰后代传给明末山西王宗岳, 杨式太极拳门人也尊张三丰为祖师, 其他的几个流派也与武当太极拳有着一定的渊源。关于武当武术的向南流传线路, 则在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及其子《内家拳法》、以及《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均有相似的记载和论述。《王征南墓志铭》中有这样的描述:“三峰为武当丹士, 徽宗召之, 道梗不得进, 夜梦玄帝授之拳法, 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 百年之后, 流传于陕西, 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 以此教其乡人, 由是流传于温州”。对于武当武术的南传路线, 民国时期的吴图南经过自己的考证大致沿用了黄宗羲的说法, 并加入了自己的补充:“宗羲之子黄百家, 将征南之内家拳法笔之于书, 以广其传”。武当武术向南流传过程中形成的流派大致为武当松溪派和武当功家南派。
2. 地理、军事、宗教对武当武术演变的影响。
武术的形成有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 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武当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军事战争对武当武术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 如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曾在武当山及其周边区域活动。军事战争对武当武术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人员交流”的形式促进武当武术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古代大都实行一种“闲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兵役制度。例如在《明史·兵志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太祖初, 立民兵万户府, 简民间勇武之人, 编成队伍, 以时操练, 有事用以征战, 无事复还为民”。在这样的一种兵役制度下, 军民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不单单是战争中发展形成的军事武艺, 还包括军事战争中所形成的兵法思想, 都有被带到民间, 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武当武术也难免受到这样的影响。对此, 江百龙教授在其《武当拳之研究》中提到:“武当武术以‘反者道之动’为原则, 吸取诸家兵法的合理内核, 形成了‘守弱处雌’的战略理论。”很显然, 这样的“人员交流”不可能是单向的, 民间的习武之人进入军队后, 也会促进和影响军事武艺的发展[3]45。作为明代军事战争发生对的武当山及其周边地区, 在当时的特殊兵役制度下, 通过军民双向交流, 塑造着武当武术的格斗技术, 促进了武当武术的发展。此外, 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极深, 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道士修炼学道的同时往往伴以习武, 阴阳消长、八卦演变等也是武当武术的重要理论支撑。道教借助政治、经济而发展, 同时借助武术来表现道教的法力无边、玄妙高深的神力, 以达到传播宗教的目的。
3. 政治环境对武当武术演变的影响。
虽然武当山在唐朝已经开始建造道观, 但是其真正的黄金期却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非常推崇武当道教, 大兴土木建筑, 组织编撰武当道教经典, 使得武当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 武当武术也随之发展。他登基后, 召集工部, 调集三十万民工, 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在武当山建造三十余处建筑群, 包括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三十九桥、十二亭、十二祠、七十二岩庙等。这些建筑主要依照经书上真武修仙的故事建成, 绵延一百四十华里。现在武当山紫霄宫大殿的梁上仍然留有“大明永乐十一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三天门的绝壁上仍存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 甚是壮观。而在天柱峰顶的太和宫中供奉着张三丰的铜铸鎏金坐像。这时正是武当道教发展的黄金时期, 武当的武术门派也在这一黄金时期得到发展。根据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记载, 最早传授内家拳的是陕西西安坝桥官厅村人王宗传其弟子陈州同。到了张松溪, 其本人在嘉靖年间以内家拳享名于宁波府, 武当内家拳此时蔚为大观。张松溪自言其法承张三丰真传, 为武当派第三代传人。他云游四海, 后又得峨嵋派真传, 并创立了武当松溪派内家拳, 从此武当派名声大震。传说, 曾经有少林僧人听闻其名声不服气, 七十人集体上门挑战, 张松溪兀然不动, 袖手安坐, 其中一僧人突然从半空中跃起, 施展连环腿, 欲用少林功夫破其气功。张松溪仍然平心静气, 仅在僧人攻势将至的瞬间, 稍稍侧身抬手, 僧人就像断线的风筝般, 飞出窗外。从此武当拳法名声大震, 世人甚为佩服。
4. 武当武术的成熟时期。
太极宗师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以来的时期, 则是武当武术发展的成熟时期。尽管当前学者对于陕西王宗、山西王宗岳是否是同一个人仍然存有争议,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宗岳的著作《太极拳论》在武当武术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因为它的问世标志着武当武术理论基础的成熟, 并成为之后各派太极拳创拳的理论基础和标准。根据王宗岳的拳论, 可以看出武当武术的发展。首先, 武当武术在这一时期较之张三丰时期, 拳种名称方面更加富有哲理性。这说明王宗岳并非机械接受、复制张三丰的武当武术, 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个人心智, 对其进行了再创造的过程。他在其拳论的开篇就说到:“太极者, 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 随曲就伸。”从此可以看出, 他积极吸收了传统的哲理, 将“太极”、“阴阳”等传统哲学基本范畴融合到武当武术中去, 其中的“无过不及”也颇有老庄“道法自然”的韵味, 这些使得武当武术的理论性得到加强[4]82。其次, 拳论中的部分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判道”成分。有力打无力, 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 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和道教内丹术在成熟时期对其他养生方术以及佛学修炼术的批判具有类似之处。而这一时期的武当武术对传统武术中的技击之道“柔弱胜刚强”达到了相当高度的理论自觉, 拳论中的论述可以证明:“人刚我柔谓之走, 我顺人背谓之粘”、“察四两拨千斤”。第三, 当时的武当武术已经将技击、套路、功法三者进行完美融合, 体现了武当武术的成熟发展:“虚领顶颈, 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 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 右重则右轻。仰之则弥高, 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 退之则愈促。”第四, 《太极拳论》中“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论述表明相关内容已经涉及武当武术练习的具体层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武当武术的训练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因此, 可以说王宗岳创作的《太极拳论》是武当武术成熟的标志之一, 其拳论对武当武术达到了高度理论自觉, 对武当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晓玲.武当武术的三大要素[J].武当, 2007 (10) .
[2]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生康.武当武术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内涵[J].武当, 2003 (10) .
武术历史 篇6
关键词:中国武术,历史文化,武文化,价值认识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它以儒家的中和养气为核心,同时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理论,呈现出三教合一的文化风貌,深蕴着天人合一的东方韵趣,从而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
武术发源于中国绝非偶然,它与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的整体机构息息相关。研究中国武术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武术技术、武术现象的图解和说明,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也并不是仅仅像流水账似的从刀耕火种时的狩猎采集到奴隶封建时期的军事战争这样平白无味,毫无内涵的记述。中国的武术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才能体味到武术无穷无尽的韵味。
程大力教授早年师从武术名家彭元植、侯仲约先生学习武术,有不错的武术根基;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徐仲舒先生身边一呆三年,深谙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程大力教授集历史文化研究和武术研究于一身,《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的问世也就顺理成章。此书出版于1995年,正值武术研究的热潮,著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细细阐述了中国武术形成的各种见解,可以说此书是武术学领域中一本难得之作,其鲜明独到的观点无不让人佩服。
1《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概述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全书分十章,每一章都分别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国武术或中国武术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章既可独立成篇亦可合而为一却不失偏颇。
本书阐述武术的产生从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宗法渊源谈起,详尽细致地解释大部分武术内容产生于、用于私斗的原因,拳法、拳道等拳术理论用道家的太极哲理亦作了完美的解释。棍乃百兵之祖,剑是百兵之君,在此书中程大力教授对少林之棍、君子之剑论述的也是详尽备至,医、性、巫术等与武术的相关联系也一一作了解释。
研究中国武术不能只一味地看中国武术如何独一无二,要跳出这个圈子,把它放到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层面,甚至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层面去考虑。
武术史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有相当多研究中国武术史的著作都把中国武术的发源追溯到了远古时期,然而许多“专家们”在具体研究中国武术的时候却是多集中在了元明清时期。不错,明清时期的武术才是符合中国文化基本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是中国人的武术,它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正是把中国千年以来的各种传统文化寓于武术中来研究中国人的武术的。
2 儒、释、道、医与中国武术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物质层面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而这种农耕经济的社会结构是中国宗法社会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有句老话“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因此,独特的中国武术产生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宗法大国也就不足为怪了。阮纪正先生认为武术是中国人生存方式的一种体现是有道理的,中国是农耕社会,特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国人无欲、无求、无争的心理,独特的生活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儒、道”应运而生。
行医讲“医德”,练武讲“武德”。习武之人都知道“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得”、“武以德彰”、“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德行”“仁人”“和合”从来都是贯穿在“择师授徒”“练武习艺”之中的。松田隆智的《中国武术史略》记载:八极拳名家神枪李书文,一生比武用的都是“猛虎硬爬山”,下手既狠且毒,江湖上从来盛传“李书文不要二打”一语。一次他与一位北京武师比武,只跃前一步用掌打在对手头顶山个,对手便眼珠崩出一尺余远而命绝。但他后来却在归家途中为仇家暗杀。李书文完全违背了与人交手“点到为止”和“以武会友”的目的,出招即致人与死命,因此自己落得遭人暗杀的下场也是必然的。程大力教授在文中讲“使用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害对手,而是制止对手,能制止对手就算达到了目的,并不要求无限度的使用武术技术手段。”先礼后兵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中国式的英雄。
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绝不为过,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中用来杀人的武术还能如此美轮美奂。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处处体现着太极圆的辉光,所展示的太极哲理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武术当中,而太极图被美国物理学家波尔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几何图案。
太极图案为圆,中国武术同样讲圆。西洋拳直来直去,中国拳却向圆无限靠拢。剑花、刀花是圆,“滚桥”、“劈手”是圆,“旋子”、“腾空摆莲”亦是圆,峨眉派岳门拳称“不划圆,不成拳”,太极“圆融精妙,方为佳境”。太极图所展示的阴阳哲理也被完整的应用到了武术之中,武术套路讲究节奏鲜明,快慢相济,动、静,吞、吐,屈、伸,进、退,开、合,虚、实,刚、柔等等无不是太极阴阳的体现,这样才韵味十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随心而发,这才是武术的真谛,亦是太极图的最终体现。《太极图说》云:“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相生相克,环环相扣,没有绝对。于武术之中,即见招拆招,变化无穷,没有止境。你的有利条件亦是你的不利条件,你的不利条件也可能就是你的有利条件,各有特色,各有优劣。武彦讲“古人创器,必有一意”,你可能称雄一时,但绝不会称雄一世。
程大力教授在书中还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之间密切关系,古往今来,许多武术名师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伤科专家,拳术大师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论述图腾巫术与武术的关系时,套路的形成、内功的出现、各种武术的神传亦于巫术密切相关,以及图腾崇拜产生的象形武术。巫术对武术的影响曾长期存在而且可能还要长期存在。
3 剑、棍与中国武术
在冷兵器时代,剑作为作战武器过早的离开了军事舞台,但是它并没有在历史上消失反而被誉为“神器”,有“短兵之王”“诸器之帅”之称。这是因为剑除了防身健体作用之外,还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象征。
中国自黄帝开始便接近于君王社会,至国家产生虽然朝代更替但是君王专制始终没有改变。前面说到,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水是农耕的命脉,自远古,哪怕一直到今天,水与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命运从来息息相关。人类的先祖所选择的居住地多与河流不远,华夏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周易》把君王比作龙,其初爻为“潜龙勿用”,其六爻为“亢龙有悔”。这初爻的所在位置应是黄河的源头,而第六爻的位置,就应该指的是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一带。君王是龙的化身,龙是水的化身,龙象征着帝王,说白了因为君王控制了掌握民族命脉的水所以才能称帝。另外君王掌握着生杀大权,杀人是需要利器,很自然的,剑也成了帝王的象征。古代把剑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作为神圣,中国古代帝王均备名剑。秦始皇有“定秦”剑;刘邦有“赤霄”剑;汉文帝有“神龟”剑。许多帝王造剑多口,显示着君权神授。
剑为神灵还象征权威,因此便有了驱魔辟邪的功能。君王造剑投于名山大川,用来代替帝王镇守四方。驱魔镇鬼、辟邪斩妖、祈求神灵用的道具是剑。古代文人不武却也腰挂长剑来表达对自由、浪漫洒脱的愿望。剑早已不单单是单纯的武术器械,因为特殊的中国文化从而赋予了剑更加广泛的内涵。
如果说剑是高贵的象征,那么棍却是卑微的。
棍乃“百兵之祖”,一提起棍自然就会想到少林和尚,棍真正作为一种武术器械的确应归功于少林。然而少林选棍作为武器并不那么简单。刀、枪、剑、棍,被中国武林誉为四大兵。刀、枪、剑的出现都很早,但棍作为一种正式武器而出现,时间上比刀、枪、剑要晚得多。程大力教授根据现今可以看到的资料得出,“中国武术的棍术,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形成的”,在宋代,棍在军中使用更加普遍,到了元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宋元之后武术流派蜂拥并出,民间武术得到长足发展,此时也正是少林棍声誉鹊起的年代。
棍到宋元时期才普遍流行有其自身的原因,一刀、一枪、一剑不用很费力即可置人于死地,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技巧圆钝的木棍十棍也可能杀不死人,自然不会用在军事战争中,还有一个原因,秦末农民起义斩木为兵,只有无刀剑装备情况下才可能会使用木棍,象征着国家的军队放着利器不用怎么可能会用棍棒装备军队。皇亲贵族手提宝剑,甲胄将军都是腰胯战刀,你有见过整日手提哨棒的么,作为将军怎么会自掉身价呢?棍子只是那些起义暴动的农民和山泽强盗使用的武器。封建统治者收缴民间武器,禁止人民习武,人们能够得到并且可以习练的只有棍。少林寺作为民间一个庞大的宗教组织,虽然随着禅宗世俗化的进程不许杀生的戒律有相当松动,明清时期都有自己的武装,还走上抗倭的战场,但是手中的武器基本还是棍,差别只是有木棍铁棍之分。一剑封喉、一刀致命的利器用在少林和尚手里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棍术在少林寺的发展得到极致。
佛教自印度传来,佛门弟子不耕不种,亦不经营,乞食是印度佛教徒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传来中国,、好听点是化缘,说白了就是要饭的,和乞丐无异,只是是有佛法的乞丐而已。乞丐怎么能入社会之流,他手里不拿根棒子,难道还要拿把刀、剑去讨饭吗?棒子是他们的信物,以致后来武术进驻少林寺,木棍是他们最好的最顺手的器械。少林和尚们也确实争气,少林武僧人人用棍,把棍术的妙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能与刀剑相媲美。
4 弘扬国术,振奋民族尚武精神
中国武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也并不仅仅是像口头描述那么简单。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每招每式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用“武”动身体去表现它存在的价值,去证明它经久不衰的意义。武术本身是一种艺术,而武术本质是技击,是杀人术,武术可以说是一种杀人艺术,一种优美的杀人艺术。程教授认为与“武术”的名称相比叫做“武艺”更恰当一些,武术又有很强的健身功能,它能够源远流长还在于除了杀人以外还能强身健体,让人拥有良好的体魄,因此它又具有体育的功能,是中国独特的体育。
传统武术发达、成熟已经到了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技无可比拟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天我们在体育舞台上能看到的表演基本上全是竞技套路,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各种形式多样的散打赛哪里有半点武术的影子,这怎么能代表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程大力教授说:“竞技武术本身纯粹就是一个伪项目、一个伪学科,这在体育界的任何一个项目,在学术界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绝对没有的。”此话一出当真是惊起四座,然而这确是一个事实,只是一个我们不愿承认的事实。
北京奥运会之前,相关领导为武术进入奥运会积极奔走,当真是搞得如火如荼。我就在想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什么项目进奥运会呢?是竞技套路还是竞技散手?这些东西能进得了奥运会吗?如果说竞技武术还有点中国武术的影子,那么从哪看出散手也有中国武术的味道呢?说实话,看散手比赛,还不如看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空手道。武术的价值不一定非得得到外在认可。相扑、泰拳、职业拳击都没有进奥运会,可人家照样玩的举国若狂,中国武术干嘛非得去趟奥运这潭浑水,代价未免有点大。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泰拳比赛只戴薄薄的拳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护具,比赛规则相当松泛,禁击部位禁用手段比其他搏击项目少得多。泰拳比赛,断胳膊断腿一击之下休克,可以说是常事。让传统武术的技术技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就要学习泰拳,放开规则去打,不要举行这武术锦标赛那武术冠军赛,我们大可以去学习民国期间举行的那几次国考,除了套路演练外更重要的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今天这些类似散打的对抗赛我看就算了吧。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做到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去体验原汁原味的武术。与造就尚武的民族精神相比即使付出点血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很多人心甘情愿为了保存民族文化而献身的,这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保护民族文化,弘扬尚武精神,正值其时。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程大力.少林武术通考[M].郑州:少林书局,2006.
[4]马明达.说剑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回族武术兴盛的四个历史原因 篇7
首先,由于历史战争和军事的原因,回族穆斯林有尚武的传统。回族祖先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元代从波斯阿拉伯地区来到中国的职业军人,他们和中国女性通婚,军人身份世袭给他们的后代。很自然地,他们也把习武作为传统留存下来,表现为回族普遍性地对武术的重视和热衷。在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部队中,就拥有一批穆斯林将领。正是依靠这些能征善战的穆斯林为骨干,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故有明初“十大回回保国”的说法。到了明末,武术逐渐在回族穆斯林中产生影响。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围陈州,有清真寺掌教率300多名会武回民组成清真营。另据明史记载,明末有以“老回回”马守应为首的回民部队参加起义军,这些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了回族尚武的传统。
第二,回族的穆斯林信仰也起着促进作用。他们认为,习武是以先知默哈穆德为楷模,是一种“圣行”,因为穆圣也是一位武士。回族崇拜的伊斯兰教领袖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已传播很广,并有不少模仿练习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得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由于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由于崇尚武勇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得我国回族穆斯林自古以来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在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穆斯林武才辈出的局面。
第三,回族人由于是从中亚等地迁徙来中国的,其祖先系外来人,后来“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使他们在可能的民族纠纷或是地域纠纷中处于弱势状态,习武可作为一个自卫手段。特别是在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后,回族人民感到力单势薄,于是就养成了尚武、任侠、团结的习俗,并把练武作为抵抗压迫和屠杀的重要手段。清代,中国穆斯林备遭歧视、欺压和血腥屠杀,因此不断爆发大规模反清武装起义。他们意识到,要卫族、卫教,就须有强健体魄。于是各地清真寺内纷纷设立习武场,每日晨昏拜后,大家聚在一起习武弄棒,探究武艺。他们将武术作为自卫、强身的手段,使尚武、团结、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得到培养和锤炼。自此,回族武术开始屹立于中华武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武术历史 篇8
以上记述只是有关于武术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记忆,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一些有关于武术的具体的理论表述。据《吴越春秋》载:春秋时期,越王向越女请教剑术之道,越女说:“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这里的“击剑之道”即指的是剑术的理论。对于越王具体的提问:“其道如何?”越女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越女的这段话对剑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相当精到的总结。《庄子·说剑》则进一步提出了“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高深剑术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作为剑术理论的高度总结,更被视为武术技击理论的指针,成为今人依然在遵从的技击原理。《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中介绍了武术,共有13家、199篇,其中除射法外还提到“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这些是我们今天通过文本资料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武术著作,虽然现在都已亡佚,但可以看出早在汉代,拳术、剑术等武术技巧就已经用文字进行了记述和传播。这些已经亡佚的武术著作也可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武术文化进行有意识的积累。
从以上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武术发展中军事平台的重要性,亦可以看出军事发展中武术的重要价值;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军事武术都作为武术的重要历史形态而在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隋唐时代,中国文明臻于繁荣,出现了众多武艺高强的名将。隋末唐初的薛仁杲,“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李晟,“性雄烈,有才,善骑射。年十八从军,身长六尺,勇敢绝伦。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击吐蕃,有骁将乘城拒斗,颇伤士卒,忠嗣募军能射者射之。晟引弓一发而毙,……忠嗣厚赏之,因抚其背曰:此万人敌也。”
唐王朝还经常组织各种骑射比赛,其中每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为固定的竞射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骑射训练。《旧唐书》卷一三二《李抱真传》:“有才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当会试。及期,按薄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复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兴)也“尝于军中角射,一军莫及”。
明代的武艺有两种:一种是军事实战中用的技艺,一种是江湖艺人杂耍的花架子。抗倭名将戚继光特别强调要学真艺,反对学花架子。为使士兵练好武艺,戚继光告诉士兵:“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以启发士兵习练武艺的自觉性。戚继光还在军中实行定期考核,进步受奖,屡无进步则要受罚。
军事武术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近代以后,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大量运用,军事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社会表现形式逐步衰落,失去了其在军事斗争中的统驭地位,但即便是在现代军事训练中,武术依然常常用于士兵个人素质的提高,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武术历史】推荐阅读:
中华武术的历史流变论文06-16
武术班专业武术教学总结05-13
小学校本教材武术刀武术棍06-03
小学武术07-15
清代武术07-16
武术专项10-15
武术分类05-11
武术经济05-16
武术价值06-02
中原武术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