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旅游

2024-09-24

武术旅游(共5篇)

武术旅游 篇1

摘要:武术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产业中的一种,河南作为一个武术大省理应在武术旅游产业方面有所作为。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河南武术旅游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突出地域特点、注重顶层设计、挖掘文化内涵、构建体验氛围四个方面对河南省武术旅游产业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武术旅游,产业开发

1 引言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伴随着《卧虎藏龙》等一系列影视文化形式的传播,武术已经成为颇受国内外普通人群喜爱的体育项目。河南省作为中国武术大省,具有十分丰富的武术资源,享誉海内外的少林武术和已得到科学认可的具有积极健身效果的太极拳都已经成为了河南武术的象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加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了深受大家希望的休闲项目。据河南省旅游局统计,2011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802.06亿元。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河南省武术旅游产业开发质量,深化武术旅游内涵已经成为提升河南武术影响的重要手段。

2 当前河南省武术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术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世界传统武术节、焦作国家太极交流大赛、少林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等一系列主题旅游活动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但从旅游产业开发的角度来讲,在管理、服务、深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旅游项目种类多,但亮点少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河南武术旅游产业项目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地市充分利用当地的武术资源,创造性的开发了许多与武术相关的旅游产品,各地将区域内特色的武术拳种作为武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焦作陈家沟的太极拳、嵩山少林拳、开封的查拳和梅花拳、长垣的六合枪、安阳的弹腿等等。这些武术运动项目为当地旅游增加了一定的吸引力,但从影响力来讲,除了个别项目得到世人认可和关注外,大多数旅游产品的影响力还比较低,亮点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河南武术旅游的重要因素。

2.2 旅游项目管理乱,缺乏指导

2012年2月,河南省下发了《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旅游产业的开发、规划、实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有利的促进了河南旅游的发展。各地市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有力确保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就武术旅游而言,武术运动各个项目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更为科学有效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但目前全省武术旅游缺乏一整套完备、科学的指导规划,造成武术旅游要么单兵作战,要么盲目重复建设,既造成了人财物的巨大浪费,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2.3 武术旅游产品少,难成合力

虽然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但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距离市场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在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除了少林、太极两种稍具影响力的武术旅游项目外,其他武术旅游资源的利用乏善可陈,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武术拳种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发。二是在资源整合方面,跨区域联合的力度还比较小,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的融合还比较弱,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从跨区域的角度看,当前各地武术旅游自成体系,互不关联,许多项目存在重复、低效,一些内容甚至出现了相互矛盾的问题;从区域内部的角度看,武术旅游与当地的民间艺术、自然风光、风俗习惯等旅游项目融合得还不够,仅靠武术自身来开拓市场显得独木难支。

2.4 项目开发能力弱,层次较低

从武术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当前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在武术旅游的宣传方面,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时间、形式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这就使得武术这项本身与中国人最为贴近的运动,却成为了少数人的项目,加之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的入侵,使得武术旅游成为了曲高和寡的项目,观望的人居多。

二是文化内涵单一。中国武术强调的是对自我的超越和自我精神的培养,这与当前和谐健康的社会理念相一致。而在武术旅游的开发中,则过多的强调了其技击性,忽视了其保健的功能。

三是产品开发不足。在武术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其种类、质量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武术产品的开发还仅限于武术器械、音像资料等较低的层次,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

3 河南省武术旅游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面对河南武术旅游的现状,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全面认识当前的现状与不足,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等手段,在产品特色、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武术旅游的壮大。

3.1 突出地域特点,塑造品牌

河南省独特的的地理优势和武术资源分布,决定了武术旅游产业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开发的过程中突出地域特点,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旅游产品,突出“二个支柱,三个重点”。

二个支柱分别是以登封市和焦作温县为基础的武术产品,其中登封市着重突出以少林武术为中心的相关产业,进一步深化少林武术的影响,凸显其技击性;焦作温县则要突出以太极拳为中心的健身产业,加强太极拳的影响和传播,凸显其休闲性。

三个重点,则分别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以关林、会盟台、函谷关等景观为依托的武术文化产业,凸显其历史性;以开封、安阳为中心的豫东北地区,以开封查拳、跤术、豫东洪拳、安阳弹腿为重点的少数民族性武术项目的开发,突出少数民族的特色,凸显其民族性;以南阳、许昌为中心的豫南地区,以武侯祠、天宝宫等景观为重点的武术精神产业,凸显其传统性。通过地域之间的整合和交流,从而突出河南武术的整体性,真正挖掘武术旅游资源,实现河南武术旅游产业的腾飞。

3.2 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联动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旅游产业实力,特别是对于武术旅游者也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种类,政府以及武术团体绝对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应当注重引导,详细调查了解本地武术旅游资源特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以实现武术旅游发展的科学性、长远性。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找准定位。在企业营销中定位是否准确对企业营销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样对于旅游产业而言,必须要找准定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国内外观光者而言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武术旅游定位既要展示武术的技击性、文化性,也要提高游客的参与感,让其真正走到武术殿堂的内部感受武术的魅力。

二是整合资源。政府和武术团体以及旅游开发企业,必须要切实担负起引导和管理的职能,相互配合,充分整合省内武术旅游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资源,促进区域内部、区域之间资源的共同发展,摆脱以往各自为政的模式,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从而形成发展的合力。

3.3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长远

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武术文化,这也是武术旅游开发必须要关注的内容。

一是突出旅游文化重点。针对省内现有武术资源的特点,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价值,提高其文化底蕴。如对少林武术则要突出其禅宗文化的特点,通过禅意、环保、身心合一的整体风格塑造少林武术文化精髓;而对于太极拳,则要突出强调其养生、保健的文化特征。

二是保护武术文化资源。武术文化资源中必须要注重保护武术文化的特点,不能一边颂扬文化精神,一边又在影响文化的形象。特别是在一些景区,要注重创造与其文化品质相一致的环境,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等现象的发生。如在洛阳关林景区,其颂扬的是中国文化中忠、勇、义的精神,如果景区附近到处是沿街叫卖的商贩、随处可见价高质劣的商品,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其文化的形象,对素质武术品牌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是丰富武术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武术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武术旅游产业开发方面也要特别关注武术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多方位的心理需求。

3.4 构建体验氛围,瞄准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生,旅游者已经不满于简单地坐马观花式的看一看、瞧一瞧,他们更希望能够深入到参观活动现场,亲自动手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这也就是近年来体验式旅游蓬勃兴起的主因。因此,武术旅游也要把握这一时代特点,积极引导游客参与到参观内容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留下永恒的回忆。

一是活动体验。武术本身就是对人身心的锤炼,只有参与到其中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因此,不妨在旅游产业中多设计几种便于参观者学习掌握的武术套路,简便易学,从而让游客领略其中的乐趣,正如当前温县陈家沟所开展的太极拳教学培训活动等项目。

二是行为体验。突出武术的某一个亮点,激发游客的兴奋点,达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目的。如可以让游客参观武术器材锻造的过程,将以往只能在影视、生活中看到已成型的武术器材,还原成具体而详细的制作工艺,使其参与其中加深印象。

三是文化体验。将抽象、浩泛的武术文化还原成具体形象的行为,使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武术文化。如可以开始少林寺一日生活等活动,帮助游客真正接触到少林僧人的真实生活,感受禅宗文化的魅力。

4 结语

河南省作为一个武术大省,具有丰富的武术资源。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使河南成为一个文化大省,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理应成为河南省的一张闪亮名牌。对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都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深挖武术旅游资源,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实现河南武术旅游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吉灿忠.河南省武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优势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

[2]裘静芳.我国地域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价值、策略与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9(2).

[3]陈勇.我国武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路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

水浒武术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篇2

1 水浒武术旅游开发的意义

1.1 旅游开发的含义

水浒武术旅游开发是水浒武术文化与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发展的一个机遇, 将武术拳种及训练形式、方法、历史遗迹进行整理、挖掘, 进行加工, 以富有传统特色的武术资源推荐给国外习武爱好者和仰慕者, 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 使其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益。它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相关的政策保障等。

1.2 保护文化遗产, 确保持续发展

传统武术源于民间, 大多数的传承人也都在民间, 是处于一种自我发展和自生自灭的状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 其教育传承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 其教育传承的质量及创新受很大因素的影响, 如:社会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个人爱好程度等影响。同时习练者也要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做保障, 才能保障传承者潜心专研, 教育传承。因此, 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 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传承人的重视, 提高经济收入, 使其专心授艺, 确保水浒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1.3 增强经济意识, 提高生活水平

要发展旅游业, 首先应具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水浒武术独特的历史情感及自然环境, 能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满足多重需求, 俗话说“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水浒武术旅游的开发也应合理规划、提前布局, 应从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历史遗迹及景点的建设入手, 实现当地的自主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吸引当地多余的劳动力, 加快新农村的改革, 注入新的富有激情的经济活力, 只有这样, 水浒武术旅游才会蓬勃发展, 当地经济面貌才会日新月异, 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大大提高。

2 水浒武术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2.1 呈多元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 供求关系是市场有机发展的原动力, 是有无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 水浒武术旅游的发展要扎根水浒武术独特的历史情愫, 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及深受孔孟思想影响的热情、淳朴的人文风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民的健身休闲意识也要了很大提高, 人民对旅游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欣赏风景、游山玩水的层面上, 而在精神成面上也有了独特的要求, 根据自己的爱好程度与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己的、家庭的及社会团体的旅游项目。而社会原生态旅游、极限运动旅游、体育 (武术) 旅游和时代商务旅游等形式的出现, 正是满足了旅游者的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的心理。

2.2 呈个性化发展

水泊梁山坐落在山东省的西南部, 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及浓厚的历史渊源, 是水浒众将士的栖息地, 也是习文练武的地方, 深受孔孟思想的熏陶, 水浒英雄“质朴豪放, 除暴安良”, 素有“山东响马、梁山好汉”之称。是感受孔孟思想、谈论水浒英雄的绝佳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消费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消费需求进入了个性化需求时代。于是, 水浒武术旅游这种具有独特的历史气息及礼仪之帮的区域文化必将深受旅游者的青睐, 同时具有特色的水浒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反应。

2.3 市场需求的主动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 但最使人精神崩溃的是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 生活的压力。众多的高压下人民的精神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时刻感到空虚无聊、同学朋友间缺少交往, 使自己处在设计的圆圈中。为了缓解这种不健康的现实状态, 人民就会不自觉的寻求自己的减压方式, 寻求适合自己的精神方松方式, 特别是对那些武术爱好者来说, 通过对练、散打、观看比赛就能使自己的压力发泄出去, 排除心中的压抑, 因此水浒武术旅游的开发符合旅游市场的时代发展要求。

3 水浒武术旅游开发的建议

3.1 实施全民动员, 共同参与

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障, 水浒武术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实施“政府主导型扶持”战略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与质朴豪放的人文特征, 倡导全民动员及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帮助, 一方面要把握市场规律进行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等引导和规范来实现, 首先当地政府切实把武术旅游业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其次要有一系列政策出台, 引导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 倡导绿色环保旅游

梁山泊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 处在黄河中下游, 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 自古以来当地居民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 具有独特的历史遗迹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情感, 做到用地的合理性, 例如, 水泊梁山文化园区的修建、历史遗迹的完善及景区的修复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不能滥用土地资源, 侵害居民的利益。其次, 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 选择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避免过度开发与无效开发。例如针对对外交流, 加大宋江武术学校的投入力度, 增加水泊梁山历史遗迹的开发投资。

3.3 突出梁山历史遗迹, 提升文化层次

在进行开发利用时, 应对当地武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有一个准确定位, 人与自然的结合。作为水浒武术文化的发源地水泊梁山本身的最大特点就是淳朴、优雅、安静, 与大自然混为一体, 如果脱离了这样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形成梁山武术的精髓——子午门功夫。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就要突出其历史遗迹、生态环境和武术特色。“崇文尚武、义气豪爽”是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 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武德教育, 拜师观和水浒武术形成的历史及民俗文化、人文精神等特色是武术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 它可以让武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但能够体验武术运动的魅力, 更能了解水浒武术文化的精华。

3.4 准确把握开发定位和发展目标

定位理论的创始人Arise (艾·里斯) 和Jack Trout (杰克·特劳特) 对市场定位理论解释为:定位以自己的产品为出发点, 为产品在预期客户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确定的位置。并且指出定位要立足于自己的产品。对旅游地来说, 正确的定位可以在市场上为旅游产品创造出特有的竞争优势, 可以通过自己的优势或长处吸引更多对其感兴趣的市场。水泊梁山作为水浒武术文化的发源地, 要发展旅游就要立足于“水泊梁山”历史遗风、“水浒英雄”和“子午门功夫”的特点进行开发。只有了解自己产品的性能, 确定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才能将自己的产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3.5 加强人才合作和培养

培养专业旅游人员队伍, 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体育导游服务和人员专业素质赋分值为0.6375和0.6563, 得分较低, 说明从事导游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从业导向存在欠缺, 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水浒武术”旅游事业的发展。“水浒武术”旅游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 它是一种武术文化与旅游事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项目, 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必须是具备体育专业和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胜任工作。在武术旅游人才的培养上, 首先应在专业体育院校进行体育旅游专业的学习与培养, 结业后进入专业旅游公司进行实习与体验, 要求学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武术专业知识与深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然后在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 这样才能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才能满足武术旅游的需要。

4 结语

水浒武术旅游是在具有深厚的水浒武术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区域开展的旅游活动。把武术的个性与旅游的共性有机结合的产物, 通过开发利用, 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也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是武术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可行之路。加强“水浒武术”的研究、整合和推广, 与社会互动、与旅游结合、与地方经济相融合等手段, 合理有效的继承与发展水浒武术文化, 加大武术旅游事业的投入, 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守敬.齐鲁武术文化研究[M].2007, 3.

[2]石真.山东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 :420~44.

[3]卫志强.中华武术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28~31.

武术旅游 篇3

关键词: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

一、河南省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 它以其强劲的市场需求、快速的增长速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业具有消耗低、带动强、惠民广、展形象、传文化等多重功能, 无论从扩大消费的现实需要还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无论是繁荣一方经济还是带动全局发展, 无论是助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和谐, 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完全可以说, 旅游业是一个绿色产业、龙头产业、窗口产业、文化产业, 不但是增强硬实力的支柱, 是扩张软实力的抓手, 还是经济发展的一棵长青树。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和旅游资源大省 (从区位、市场、资源、现状来看) ,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08年全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025.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7.17%, 旅游总收入1591.96亿元, 增长17.73%, 相当于全省GDP的8.74%。游客人次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 但入境游客仅104.3万人次, 占全国入境游客总数的0.8%。郑州、洛阳的入境游人数分别排在全国的第32、第33位。实际上, 河南接待的游客一多半都是短线旅游, 这表明河南目前已是旅游大省, 但这几项数字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这表明河南省还不算旅游强省。河南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与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 在政府的主导下, 抢抓机遇, 使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在“十五”期间,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十分重视, 明确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确立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总体发展思路, 确立了旅游业发展的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政府主导下, 旅游开发、市场管理、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旅游立法、人才队伍等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旅游产业质量稳步提高, 旅游业逐渐向良性发展, 使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突出文化特色, 塑造整体形象;加强产业组织, 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壮大产业规模;理顺管理体制, 创新运行机制;推进资源整合, 着力优化结构。推动旅游业由资源开发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使旅游产业成为竞争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强省。武术作为河南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是河南省旅游发展的特色品牌, 如已拥有的中国郑州少林武术节、郑州世界传统武术节、焦作市国际太极年会等有影响的国际旅游知名品牌。在“十一五”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提到”树立品牌意识, 突出融宗教文化、古都文化、祖根文化、武术文化为一体的独特优势, 强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热线;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中提出“一带五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构想, 其中就有“突出嵩山品牌优势, 打造嵩山文化旅游经济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任务中也多出提到武术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

2008年底, 宋璇涛副省长在省旅游局干部职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位置去认识, 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思维, 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 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发展。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 也是由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现状决定的, 可以说这是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大举措, 是河南省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11月在访问日本期间, 他提出“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 同时强调:“旅游立省不是摒弃其他产业发展, 而是要把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考虑, 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来培育、来打造、来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 是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在这个时点上更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刺激增长的重大战略;二是加快河南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促进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河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009年全省旅游业的奋斗目标是: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达到23029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830亿元, 同比增长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6万人次, 旅游创汇4.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最近多次召开河南“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研讨会、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河南“旅游立省”研讨交流会等会议, 就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2009年2月19日, 河南省与中国港中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等河南省众多相关旅游政策的出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省各级领导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是对全省旅游行业整体发展寄予的厚望。

因此, 现在我们要借“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之风 (2009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中部崛起、中原崛起”之势和河南省转变增长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之机遇, 充分发挥河南省具有巨大潜力的、丰富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应对多层次市场需求, 推动国际国内旅游并举, 形成区域内市场竞争格局。因此, 开发和整合河南省各地武术文化旅游资源, 构建武术旅游城市群, 培育武术旅游产业带, 发挥武术旅游资源优势, 把旅游和武术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以加快提升河南省旅游业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使武术文化旅游成为今后河南省旅游市场增势强劲的旅游产品之一, 这是促进河南省整体旅游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另外, 合理开发武术旅游资源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有利于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培育特色产业, 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扩大就业 (2008年底, 河南省导游员队伍14000多人, 旅游从业人员达110万人) , 增加收入。因此, 加快河南省武术旅游资源开发, 发挥产业关联带动作用, 以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中原崛起。

二、河南省武术产业发展的整体需要

河南省地处中原, 历史上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就武术文化而言, 河南省是少林和太极两大拳种的发祥地, 有着丰富的武术资源、文化资源和扎实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产业, 在河南省体育产业中最具资源优势, 最有发展潜力。近几年河南省武术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策、资金投入、普及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但发展现状还是没有得到极大地改善。

其一, 武术技术产业 (如武术学校、武术传统拳的表演、武术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武术服饰、散打护具等) 的开发速度相对滞后。

其二武术用品产业开发没有得到重视。河南省武术产生较早, 发展演变出了内容丰富、拳种与器械纷呈的良好局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等原因, 其文化内涵日渐消亡, 原文化形态遭到破坏, 许多拳种、器械演练、套路都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 (如河南三大拳派苌家拳, 由于坚守“不得在人前卖弄”理念而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 而见证河南省武术发展过程的武术器械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这种现象有可能使人们对于河南省武术的辉煌发展只能停留在感性意识上的认识, 对于河南省武术博大精深的武学内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传统武学家为武术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继承与发扬只能成为一种简单的表面的行为, 而没有从内心深处得到完善。武术遗产以武术传承人为载体, 传人在艺在, 传人逝艺失。武术技艺在传人与传人之间的传承是动态的, 这些传承人就是“活着的遗产”。因此, 保护武术文化遗产, 首要珍视武术传人和武术传播机构。凡是为武术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做出努力, 做出贡献的人和机构, 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得到社会的认可。

其三, 武术人才产业开发的不够全面。

其四, 武术旅游产业的开发缺乏力度。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得以解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申请“太极拳”、“少林寺”专利, 注册“太极拳”、“少林寺”商标, 保护太极拳的知识产权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所以, 大力开展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研究, 不但有助于发挥河南省的武术资源优势, 制定河南省武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而且有助于在新形势下, 调整武术产业结构, 趋利避害, 有效地整合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 形成特色, 增强规模效益, 开拓生存空间, 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挑战。2007年5月6号, 国家在河南召开《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座谈会》, 会上韩雪、洪浩、马剑、郭玉成四位博士就保护武术遗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保护武术遗产的方法、对策等作了详细论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指出:做好武术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 研究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为进一步保护河南省武术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以有利于河南省武术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延河, 傅振磊.试论武术产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8 (3) :19-21[1]秦延河, 傅振磊.试论武术产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8 (3) :19-21

[2]马慧琴, 李优锋.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2, (5) :238-239[2]马慧琴, 李优锋.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2, (5) :238-239

[3]廖兆光.加快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2 (4) :6-10[3]廖兆光.加快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2 (4) :6-10

武术旅游 篇4

1 沧州武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整体产业链的节能减排做的不够

在沧州地区,武术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住宿餐饮行业、通讯行业等等,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碳,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发展沧州的武术旅游业,就需要从整个产业链入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2 沧州武术旅游业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

在发展沧州地区的武术旅游业过程中,不少人将眼光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将获取经济利益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没有意识到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没有对当地武术旅游业的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也没有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制度,盲目开发导致很多资源被浪费。而且很多相关旅游产品达不到低碳标准,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沧州武术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3 社会对低碳旅游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

要将低碳经济理念变为现实就需要全社会人民的一起努力,在低碳经济时代,沧州的武术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型为低碳旅游,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游客的观念。很多游客认为旅游应该是随心所欲的,而低碳旅游则需要游客做到节约、环保和自律,这让不少游客觉得受到了约束。还有些当地政府与旅游业开发者希望通过武术旅游业来提高当地的GDP,忽略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 促进低碳经济下沧州武术旅游业更好发展的对策

2.1 树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

第一,沧州的旅游业应抛弃工业时代的盲目开发方式,将低碳经济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第二,国家应将低碳经济理念传达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人们树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当人们来到沧州欣赏武术节时,能够适当的约束自己,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国家还可以将沧州的武术旅游业作为低碳旅游的示范区,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积极参与到环保当中,促进沧州武术旅游业顺利完成转型。

2.2 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

国家应积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沧州的武术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国家应为沧州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武术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次,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来为沧州的武术旅游业提供保障,合理安排当地旅游业的各项工作,对旅游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第三,国家还应为沧州的武术旅游业提供资金支持,只要当地的武术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能符合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可以提供适当的资金来推动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绿色运营模式

在沧州地区,可以为游客提供自行车、电动车等等来鼓励游客选择这些无碳的方式进行观光,武术旅游业本身应避免进行攀比和浪费,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功能应以节约、便利和舒适为主,将低碳旅游作为当地武术旅游业的标签。沧州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碳的消耗量,使整个旅游产业链能够实现循环发展。

2.4 培养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沧州的武术旅游业在转型为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当地武术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就需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中,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就需要对专业进行优化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沧州也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来对武术旅游业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让武术旅游业真正成为低碳旅游产业。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时代,作为我国具有国家特色的旅游业之一,沧州的武术旅游业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保护。国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将沧州武术旅游业建设为低碳旅游产业,积极吸收国外优质低碳旅游业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武术旅游业中去,并针对沧州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发展模式,推动沧州的武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勇.我国武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路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

武术旅游 篇5

《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 :要以申报嵩山、观星台进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少林武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口, 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 理顺管理体制, 突出武术文化主题, 集培训、演展、竞技为一体的武术产业。

河南省虽有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较强的武术旅游开发规划, 但是没有很切实的去实行、沿用。只针对特色“品牌”的地域的开发, 如登封少林寺和温县太极拳等, 但是对于其他武术文化旅游资源重点项目缺乏研究与落实, 没有在宏观管理上形成系统的实行机制, 对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造成了牵绊。

2、河南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开发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一定地域性特征, 区域间的开发与发展程度差距都较大, “少林过热, 太极过冷”, 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豫中和豫北地区, 而其他地区武术文化资源开发尚在襁褓之中, 区域开发与发展未形成环形模式。

个别区域的发展没有建立区域联合机制, 导致开发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平衡;结构过于单一, 社会事业性投入、外资引进较少, 未能形成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格局;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停留在表层阶段, 滞后了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产品缺乏包装与宣传力度

一套强有力的宣传包装手段, 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南体育旅游的品牌产品, 即河南的“两拳”。河南旅游打出了“功夫游”的品牌, 在“97中国旅游年”活动中, 把马踏飞燕和河南旅游“两拳”作为河南旅游活动的标志图形。郑州少林武术节、焦作太极拳年会都宣传了少林武术、太极拳, 也宣传了河南。

4、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产业中武术与旅游两种活动的结合还不完善

河南有开发“两拳”的经验, 但真正的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还很不完善, 特别是武术、旅游两者的结合, 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认识武术在旅游中的功能;在武术娱乐设施的建设、武术旅游活动的开发上, 缺乏统一规划及长远计划。

5、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河南开展“功夫游”以来, 培养了大批的武术表演人才, 但满足不了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需求。特别是缺乏地方传统体育的表演人才, 懂管理、善经营的体育旅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一个对武术文化知识了解甚少的人, 不能很好的传达出武术文化的精髓, 更不能从深层次上发展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专业人才, 制约着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发展。

6、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6.1、完善武术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体系, 落实规划工作

我省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省市的经验, 完善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体系, , 把武术文化旅游放到突出河南特色旅游的主要位置, 切实做好规划落实工作, 政府机关监督相关部门做好本分工作, 制定相关的法规, 促进河南武术文化产业的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逐步壮大与成熟。

6.2、发挥各区域开发优势, 联合发展

河南应该发挥各区域的优势, 加强各区域武术文化旅游的协作开发, 因地制宜, 分层次推进, 在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好开展的地方创建武术文化旅游产业优先重点发展区, 利用这些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带动开发较差的地区, 互帮互助;政府部门大力扶持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推动, 开发新兴的武术文化旅游项目, 从结构层次上建立多元合理的开发结构体系, 把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之一。

6.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创新宣传手段

通过媒体的扩大武术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使更多人知道中华武术, 了解中华武术文化,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注武术, 关注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加大武术宣传力度, 着力提升赛事品位与层次, 把现代化手段及网络媒体的强大传播作用充分的运用和发挥出来, 创造新的传播手段, 促进河南武术的世界效应。

6.4、加大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 , 依靠政府健全 管理体系

建立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本市场, 明确投资方的地位, 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趋势, 争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地发展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实体, 发掘武术文化旅游产业潜能;健全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法规体系, 发挥政府调控和扶持功能,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 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6.5、设置武术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

从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市场的实际出发, 探求解决办法,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设置武术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习课程, 在相关高校开设武术文化旅游经营管理专业,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弥补武术文化旅游的劣势, 促进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受到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青睐。河南省地处中原, 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资源, 特别是武术文化资源, 河南各地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更是不尽相同, 当下正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文化主题旅游”转型。

关键词:武术文化,旅游产业,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席延东.河南旅游业如何应对WTO[J].河南经济, 2002, (1) .

[2]文平.对提升河南省体育旅游竞争力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5 (3) .

上一篇:110kV主接线下一篇:传播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