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遗产

2024-10-25

武术遗产(精选8篇)

武术遗产 篇1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皖北地区传统武术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探寻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的真实现状,为皖北乃至全国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尚武的皖北地区曾经拥有拳种林立、门派众多的武术文化,现代化进程出现了传统快速失落,然而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却远未跟上的局面。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皖北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历近20年的开展,其观念已渐入人心。学者所称的中华民族最大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纷纷走进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多年来武术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如何,值得进一步探究。皖北地区地处安徽、河南、山东和江苏四省接壤,且拥有13个全国武术之乡的典型武术生态区域淮海地区,其习武之风自古盛行。在这个被称作“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整个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也显现出了多误读和片面性”[1]之际,课题组选择该地域,运用田野考察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武术文化遗产的状况进行考察,以此来寻求武术文化遗产现状的一手材料,无论是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还是针对近年来来自上层所提出的“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都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

1 地域概况

皖北地处黄淮之间,自古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其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之下,此地诞生了哲理宏丰的老庄道家,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桓谭,竹林七贤嵇康,道学大家陈抟,“神医”华佗,“枭雄”曹操。然而自金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却北移,皖北失去京畿之利,社会环境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同时,运河改道,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了皖北地区流民和匪患成为常态。因而,和平时期盗寇横行,动乱时期是多方争夺的战场,政权交替之际又是群雄割据、决定兴废之所,整个状态呈现出乱世多于治世,形成特有民风——啙窳之风蔓延、尚武之风盛行。民众常常是“晴天则向阳负暄,或击拳举石”[2]。近代尤为明显,流民和土匪这两个社会问题更为突出,成为了捻军策源地和主要活动区。由于“民性不恋土,弥年累月不归,十室而三四。”一些游惰者身佩刀剑“结死党为侠游,轻死而易斗”[3],一如《砀山县志》所载“民勇猛好武,习成风气,豪爽侠义”。

近代以来,皖北地区民间习武成风,武术人才辈出,如马承智、刘百川、宋国宾、胡敬章、吴翼翚等都是享誉全国的人物。其中砀山、亳州被誉为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也是安徽省目前唯有的两个武术之乡),同接壤的鲁西南和豫东地区一起形成了一个拥有13个全国武术之乡的典型武术文化生态区,留下了可观的武术文化遗产。皖北地区的武术文化遗产状况也正是全国武术文化遗产的缩影,同样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对其它地域的武术文化遗产研究具有借鉴、参考和一定的启发性。

2 曾经丰富多彩的皖北武术文化

接壤尚武闻名的鲁西南和豫东的皖北地区,在晚清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民间习武成风。尤其是民国期间,在提倡“国术”的大气候推动下,出现了“精武体育会”、“国术馆”、“国术社”等相关组织。在全国国术考试中也不乏皖北民间拳师的身影,如马承智、汪光旭、胡敬章等,其中马承智获第一届国考的最优(前十五名)和“全国国术游艺会”上拳术第六,汪光旭在第二届国考中也荣获拳术第三名、剑术第五名的佳绩;1929年的“全国国术游艺会”(擂台赛)上刘百川、陈明徵分别被聘为副评判长、监察委员。

民国期间,皖北地区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拳种流派纷呈。各地都有不同的地域代表拳种,涌现出各个拳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影响较大的拳种流派有20余种和代表人物30多位(见表1)。有曾保镖于陇海线一带的砀山胡敬章以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少林拳享誉一方;也有蚌埠开埠后来自河南的心意六合拳拳师宋国宾,伙同胡德山、郭九兴、房英龙在蚌埠形成了闻名的码头武术文化;有马忠启等,将查拳在皖北广为传播,成为回民第一大拳,也是皖北流传最为广泛的拳种流派;另有由蒋至诚、颜景贤、颜承善等知名拳师主要在回族群中传播着,源自皖北地区的特有拳种晰扬掌和心意六合八法拳;还有享誉全国的国术名家刘百川、马承智对皖北地区的传统习武产生很大促进作用。当然,这只是皖北武术拳种流派的一小部分,民国期间,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前,皖北各地不同程度流传的武术拳种流派远不止表中所列。以皖北较小的城市———淮北市区为例,1984年对民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流传于淮北市区的传统拳械套路达到101种,其中拳术41种[4]。

3 失落的传统

新世纪以来,民间传统习武场面逐渐消失。实际上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传统武术在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就开始走向失落。虽然曾经有红红火火的武术馆校出现,武术活动貌似繁荣。但传统的习武显著减少,尤其是传统拳种的传承危机越来越严重。除太极拳以外,其它传统拳种在民间的习练人群越来越少,大多无人习练。如前文提到的淮北市,过去几十个拳种拥有数以万计的习武人群,如今仅有形意拳、八卦掌、三皇炮锤及大洪拳等寥寥几种拳种还有人习练,其总数也不足百人。全国武术之乡亳州的查拳,曾拥有十余万人习练,目前进入后继无人的境地,亳州查拳研究会会虽一直寻求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相结合,致力于查拳的发展,但仍不得不承认困境依然。亳州另一大拳种,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晰扬掌的境况也相似,晰扬掌传人,亳州晰扬掌研究会活动的开展仍依赖会长的一己之力来维持,假如没有更好的传承办法,传统晰扬掌将在这一代就会有失传的可能。安徽省另一个全国武术之乡砀山,情况更为严峻,目前已是很难寻到民间习武人群,甚至其“全国武术之乡”的荣誉也面临被取消的境地。当年威震码头的心意六合拳,虽然目前不可否认仍然是蚌埠较大的拳种流派,在广大民间的晨练场上还能寻觅身影,但也是风光不再,纵然民间和政府相关部门都予以重视,积极组织一些交流赛事。与当年宋门设拳场70余处、收徒2500余人、成千上万的码头工人习练相比自然相差甚远。在阜阳,民国“江淮大侠”方端臣所擅长,名噪一时的五音八卦拳也濒临绝迹。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传统的失落是现代化的必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5]。武术文化作为先民的生存方式,在传统社会之中完全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全球化的加速,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完全打破了昔日传统日常生活图式。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高速的城市化,民间那种传统的习武生态环境逐渐解体。因而,近几十年来传统习武的减少自然在情理之中。作为保存着先民集体记忆的武术文化,是华夏儿女辨认种族归属的元素之一,这种传统的流失不得不令人深思。

4 令人堪忧的皖北武术文化保护实施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出与推进也正是面对不断失落的传统文化,虽然皖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早已启动,也做出了部分相关的工作,但是整体上来看,针对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非常欠缺,现状令人堪忧。

4.1 遗产申报工作不够完善

文化遗产的申报最为重要的是增加文化认同,提供一个良好的传承平台。目前,虽然如前文提及已经进入了“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时期,但是,皖北地区的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之中未尝见武术身影。皖北仅有亳州晰扬掌和淮南永京拳进入省级名录(整个安徽省也只有3个),相对于种类繁多的皖北传统武术门类来说差距显著,像查拳、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八法拳、五音八卦拳、洪拳、形意拳、少林拳、峨嵋坤门拳等,它们分别在皖北的一个或多个地区曾经广为流传,大多拳种都拥有数以万计的习练者和爱好者。如今习练人群大幅减少,如查拳、心意六合拳等;甚至有的已经濒临失传,如五音八卦拳、峨嵋坤门拳等。它们都有必要、也有资格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成现在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关部门对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够,除亳州、淮南两地市区以外,目前其余地区,无论市、县都还没有积极组织武术申遗的意向。如盛传于皖北地区的心意六合拳,其源地周口已经获得了登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蚌埠,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中心表示“武术项目属体育部门管理”,市体育局却说“没有接到过相关文件”,以至于蚌埠传统武术在各级的非遗名录中都是空白。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也显得不够。如全国武术之乡砀山县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笔者调研前还不知传统武术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独有偶,蚌埠市武协主席也只是在2010年“才知道武术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4.2 已获批的名录缺乏有效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显然已经具体到县一级,然而在皖北地区,面对大量即将濒临消失的武术拳种,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却难觅武术文化遗产踪影,仅有的两个省级名录中的武术拳种也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措施。首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晰扬掌,虽然经过亳州晰扬掌协会的拳师们的积极努力申报,登上了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申报后的开展保护工作却并没有明显改观。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其协会的工作开展是由晰扬掌协会主席颜勇个人出资经费,协调组织活动,其作为晰扬掌的首要传承人并没得到相关部门的任何资助,以致晰扬掌的习练人群仍然处在逐年递减趋势,整体上并未改观。另一个省级名录永京拳,目前也几乎是凭借安徽省永京拳研究会会长葛永志先生一己之力在奔走呼号。个中缘由虽然同皖北经济发展不无相关,但相关主管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态度则更为直接。

5 结语

曾经尚武之风盛行、武术拳种林立、门派众多的皖北地区,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下,出现了明显的传统失落。在致力于保护民族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开展下,虽然有个别拳种列入省级名录,但是整个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作为淮海武术文化生态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皖北地区,其目前的状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虽可说是管中窥豹,但也能折射出当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状况,其警醒广大武术工作者在日益提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廖明君,高小康.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向“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高小康教授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1(3):45-52.

[2]陈业新.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啙窳风习探析[J].社会科学,2008(3):27-38.

[3]聂崇岐.捻军资料别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1.

[4]蒋自俭.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状况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87-91.

[5]陈威,赵先卿,王舜.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10-19.

武术遗产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困境;功夫;艺术;出路

1、武术需要保护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骤然间热起来。对于这个新兴学术名词的理解,笔者以为是民俗、民间文化,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在认识到无形遗产在人类历史上所占有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就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文件,呼吁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但时至今日,政府才开始介人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也迅速带动了一股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潮。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据传,2006年韩国又拟将中医更名为韩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后来证实这是一种误解。事件本身似乎是一场闹剧,然而,闹剧的背后映射出的,却是中国人被刺激后的民族意识开始变得敏感,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从民俗到中医,再从戏曲到山歌,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渐渐高涨。而武术,这类在中国历史上直接或间接地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文化形态,还显得太缺少保护。

而今天,武术选择作为民族体育的姿态步入新的世纪,应该来讲,它更多的是起到了强身健体、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的积极作用。武术逐渐地被人们认识,这是武术获得新生的良好契机。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武术,这个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文化传统,应该选择什么方式迎接新的社会体制的审阅?又需要用什么姿态去获得其他民族的广泛认同呢?当这些问题尚未来得及解决的时候,新时代的脚步就已经响起了。在传统与现代接合的缝隙中,武术需要保护。2006年10月,“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传统武术之上,通过比赛弘扬传统武术,同时借此盛会商讨传统武术的传承之策。事实上,当前竞技武术已经再难有作为,中国武术迅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人类学的发展正处于“理解——相对论时期”,对人文价值的关怀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认同趋向。因此,鉴于武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发扬武术是中华民族获得世界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武术必须要保护。

2、当前武术发展的困境剖析

中国武术主要分为套路和搏斗两种运动形式,而由此形成的两个发展方向就分别是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而除此之外,散落于民间的武术则代表了第三种发展方向,应该来讲,这一形式恰恰继承了中国武术传统的练功方法、传授理念以及运行机制,基本上反映了中国武术的真实面貌,谓之“传统武术”。不管是哪一类武术,目前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暴露了发展中的困境与尴尬。

2.1社会变迁与武术原始生长环境的消失

笔者认为,生长环境的变异是当前武术发展面临的最根本障碍。社会变迁,最为显著的表现便是人文环境的遗失与重整,而武术的成长所需要的恰恰是已经遗失的环境氛围。回首往昔,武术得以发展完全倚仗特定社会环境的持续推动力。一是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制约因素。中国宋代在世界上率先结束了冷兵器独占战争舞台的局面,进入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但一直到晚清,火器的使用基本上限于军事领域,对于以民间为主要阵地的武术来说,火器还鲜有应用。因此在这一时期里,所有形式的打斗基本都是徒手或是凭借器械(冷兵)来进行。这样,不管拳术还是各种器械的运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明末清初之际,武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二是作为一种实用的攻防技能、养生手段或是健身娱乐行为不断传承的内驱力。中国人的实用意识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武术作为一种技能,在人们习武的过程中也多角度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实用观,在习武的动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一身好武艺,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社会地位、防身自保,也可以帮助人们强健体魄、祛病延年,还可以娱乐身心等等,人们选择练习武术,总是与一定的利益相联系。但恰恰是武术的这些实用价值牵动了人们习武的内驱力,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武术在冷兵器时代的辉煌。

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现代社会,武术实际上只能是体育运动的特殊形式,带上了一定的民族色彩与风格,它不可能再恢复为集体(如军事)或是个体之间打斗的主要形式。当传统武术家们不再保守时,却已经找不到愿意练习的学生。历史不会倒退,中国武术已经彻底与冷兵器时代告别了。中医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无法左右外部环境,只能通过调适自身去达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因此,面对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国武术唯有主动适应,改变新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2.2认知偏差

武术介入现代体育选择的方式是套路而不是功法或是格斗,而套路显然不是武术的主体,它只是练习武术功力的手段,是武术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武术介入现代体育选择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是舍本逐末。武术要通过对抗与搏斗才能真正体现出其本来面貌,但运作武术比赛伊始却只看到并选择了其表层的运动形式——武术套路。或许是我们的价值评判早已经遗失在西方的高速现代化之中了,于是拿西方的眼睛来审视和发展武术。现在有目共睹的是,所谓的武术“现代化”几乎就将真正的武术完全葬送。我们说,这是武术认知的偏差。而更为严重的,则是由认知偏差最终导致的大众认知偏差,武术在世界人的心中彻底模糊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武侠电影担当起了塑造武术形象的重任,但武术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和歪曲。于是,视觉的直接灌输加上道听途说,逐渐形成了人们对武术的错误认识。而现实中的武术则与人们印象中的形象形成了极大反差,于武术的发展贻害无穷。

2.3套路竞技高难美的指导思想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西方体育的发展范式

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据悉,当时体委的相关领导在看完体操比赛后表示,就按体操的模式来制定武术竞赛规则。于是,循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国第一套武术竞赛规则诞生了,并且随后又屡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然而,几经修改的规则却一直没有跳出当初对体

操比赛规则的借鉴,它一直是体操的翻版。武术技战术的发展在这般规则的指导下渐渐偏离了武术的初衷,已被一些人斥之为“武舞”、“体操”,更有言辞激烈者称之为“四不像”。武术,确实已经与人们心目中形象相去甚远。

规则的指导性意义是巨大的。1996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武术套路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从一开始就将武术推向了西方体育的发展范式。“高、难、美、新”体现的只能是身体素质,从速度、弹跳到柔韧性、协调性等,与体操舞蹈无异。我们知道,西方近代竞技体育以“天人之别”为其文化内核,以竞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以科学、规范、竞争为其表现形式,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价值取向,突出体现了追求人体外形塑造的审美价值。而中国本土体育则明显具有内倾性的特征,在医学理论与哲学伦理学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体育更多地偏向了修身养性以及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武术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东西方体育的差别决定了我们应当保持自身的传统。但事实上,整个近现代中国社会都一直跟在西方的后面亦步亦趋,重视传统与寻求民族文化的认同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一开始就迷失了自我,陷入西方文化认同骑虎难下。

2.4武术竞赛表演视觉冲击力的弱化

作为运动员或是教练员来讲,他们关心的始终是如何比赛以及如何赢得比赛,即使没有观众他们也要继续拼搏。但作为比赛的直接参与者之外的群体,他们关注的则是比赛是否精彩和富有吸引力,或是关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同的目标诉求让武术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这一对辩证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继承传统的角度来讲,竞技武术当前的表面繁荣加速了传统武术的消亡,传统武术的历史记忆也将随着父辈们的告别渐渐模糊和融化。当前,武术套路比赛观众席上总是空空如也,而以对抗形式出现的散打比赛似乎也没有激起观众更高的观赏欲望。仅有的观众是由教练、队员等组成的亲友团。观众寥寥印证了套路比赛的枯燥与乏味,情况略好的散打比赛似乎也没有把握好观众的心理。在对观众武术审美再塑造的过程中,套路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洒脱与飘逸一开始就把观众的武术审美与判断引入歧途,以为武术就要能够腾空,能够旋转和翻腾,这也成为普通观众心目中识别武术的标准。这样,高、难、美、新的套路发展方向顺应而生,而且看似合情合理。然而,在武术基本动作类型和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新”的发展方向却让教练和队员们犯难,新只能新在动作如何组合之上。于是,不管动作如何组合,从规定到自选,武术套路竞技与表演的高潮部分总是千篇一律——借助于高度、难度同时兼顾审美的动作表现武术的概念,形与神的表现力被绚丽多彩的动作本身掩盖了。实际上,竞技武术套路已经没有新意可言,武术比赛缺乏观众是必然的。

3、从功夫与艺术的角度认识中国武术

3.1从功夫的角度

依据当前普遍意义上的理解,功夫一词的涵义是指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将对方击倒,瞬间瓦解对方的战斗力。这样的武术应该也代表了原生态的中国武术。但我们应该知道:中国武术不是用来比的,也是不可以比的,它是一个人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试问这个过程怎么可以用一次简单的较量就可以决出孰优孰劣呢?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虑,中国武术走竞技的路子显然只会误导视听,由此衍生出来的金银铜牌或者各种名目的名次、级别,更是违逆传统的表现。首先,武术是个体之间的对抗搏斗,主要表现为个体防卫行为。因此他们不能选择对手是男是女、是强是弱,也无所谓体重级别,或利益之争,或性命相搏,搏斗从一开始就没有像现代体育一样建立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基础上。其次,搏斗不仅仅是徒手,多数情况下也不是由徒手来完成对抗的,双方可以任何物体来防卫。因此人们在练武的过程中就会设想敌人种种可能的攻击手段和情势,例如我徒手而敌人持器械、我单身而敌人众,等等。即使是比武较技,也不算是公平竞争。例如当双方均持器械时,器械往往不同,虽则彼此都以己之长相较量,这一点看似公平,但器械不同种属显然不具有比较意义。因此,这样的中国武术或者说中国功夫当然不能采用现代体育的竞赛理念和模式来运作和发展,它应有自己的模式。

3.2从艺术的角度

武术本身以及武术人不断探求的境界使武术成为了一门当之无愧的艺术——表达自己的艺术或是表现生命的艺术。当前武术运动员对武术美学因素的演绎仅仅停留在武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项目如体操的艺术性的表面层次,或技巧,或身体素质。武术渐渐失去其本来的风格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作为艺术来讲,武术应具有特殊的表现性。舞蹈通过肢体活动表现情节,体操则表现力与健。但武术套路区别于舞蹈、体操等的审美焦点却在于武术的形神理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为武术“八法”,其中首眼身步是形的表现手段,精气神力是神的表现手段。武术套路的演练,重点在神,神在这里的意思是精神,同时是一种气势。演练者首先要将自己置身于一种假想的打斗场景之中,这也是套路表现技击所必须的,是其区别于舞蹈、体操的核心因素,更是身份的标识。武术教给人们的是制敌的方法,原因在于:你不能够选择敌人,只能应对,在变化中保存自己,进而战胜敌人。这一点也正是《周易》哲学的现实注释。而现在武术套路呈现给我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基本功、难度动作和动作组合,从腾空飞脚到旋风腿,再从空翻到摆莲,长拳、少林拳、南拳等,无一例外地通过这些难度动作表现技击。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太极拳套路表演也被加上几个腾空动作,与太极拳稳、静的技术要求大相径庭。

中国武术本为一家,但目前传统武术似乎已经与竞技武术形成了某种对立。原因在于:套路越来越远离武术实战的价值取向,散打与空手道、泰拳、拳击等的交流比赛也屡次表明,散打只是表面繁荣。竞技武术一意孤行,在现代化的改造中将传统武术原身彻底洗心革面。对于传统而言,现代武术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武学家李小龙自身修为以及他在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功夫形象才是真的中国武术。而且可以肯定,正是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深刻理解和精彩演绎才让世界人见识了中国功夫,并由此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浓厚兴趣,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功夫电影热潮。中国武术在改革的过程中有得有失,如今它正徘徊于功夫与艺术之间。事实上,中国武术本身就是艺术,功夫与艺术应并行不悖。

4、期待中国武术本色的回归

通过对当前武术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的深入分析,以及明察当前时势,笔者拟提出发展武术总的指导思想:营造和谐环境,包括创设内、外环境;创新运作机制,武术的发展不一定要走竞赛的道路,比如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就是很成功的创新运作模式;加强科研投入,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不断发展。具体讲,笔者的倡导是:(1)鼓励创办对抗形式的新型比赛,武术必须要在对抗中才能获得永生;(2)将发展传统武术的权利下放民间,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生存空间}(3)当前武术比赛场地多是临时搭建或是借用,因此有必要建设武术专业场馆,场地布置必须突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l(4)突出武术技术本身的文化表现力;(5)逐渐变更武术套路竞赛的指导思想,降低难度标准}(6)尽快转换竞赛机制,使武术比赛更具东方文化特点,而非对西方竞赛体制的一味模仿。如此,中国武术方能尽快走出困境。

武术遗产 篇3

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

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主要包括苗族武术的基本套路、器械、对练、点穴以及硬气功的练习方法等技击格斗的动态性形象[1]。也包括现存的拳谱、典籍文献、相关的文物、习练场所以及器材的制作方法等静态性的文化记忆;也包括运用湘西苗族武术文化形式所体现出来的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内涵中。

1.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现今主要传承人的保护

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护试点区[2]。湘西苗族武术于2007年6月8日申报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3]。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湘西苗族武术由四大派系组成。即:花垣金牛村的蚩尤拳属于正宗苗拳;凤凰苗拳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古丈苗拳也是本地加外界拳的融合,保靖水田河镇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目前已申报成为湘西苗拳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见表一。由表可以看出,武艺精湛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大部分已处于六十左右。笔者认为政府在给予传承人的奖励资金方面偏低,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传承人来说,下拨的保护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1.3 湘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

苗族武术一直在湘西地区广为流传,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的流传情况如下:《蚩尤拳》、《小四门》、《穿四门》、《闭四门》、《六合拳》等主要流传于花垣县的麻栗场镇等18个乡镇;《苗家八合拳》主要流传于吉首、花垣、凤凰、保靖、泸溪及古丈的默戎镇、坪坝乡、以及双溪乡、河蓬乡等地;《小四门》、《大四门》、《猴儿拳》以及《猫儿拳》等主要流传于凤凰县的腊尔山镇等16个乡镇;同时,只要有苗民聚居村寨都会有苗族武术的传播。目前苗族武术传承的对象主要以这些地区的特定人群为主。

1.4 湘西苗族武术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虽然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习练武术人员的规模不断减少,习武的风气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政府、民间组织或武术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武术展演和引进校园等活动也不定期的进行着。例如:麻江县龙山中学组织收集编撰了校本教材《龙山情韵》,第一次将苗族武术以文字的形式引进了课堂,并聘请“苗拳”教师,将“苗拳”引进校园;凤凰功夫小子麻建辉在“中泰美法”拳王争霸吉首山城”比赛中运用猛烈凶悍的苗拳击败了泰国拳手萨拉米影响巨大,足以看出苗拳是最凶悍和勇猛的技击格斗术之一;2012年花垣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200余名师生走村串寨,学习苗拳等技艺,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利于湘西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为流传的信心。

1.5 政府对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现状以及项目申请立项情况

随着政府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政府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保护,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并支持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收集、挖掘整理、录制影像及撰写文字等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相关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研讨会,对其进行保护。同时,支持和鼓励各县市“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湘西苗族武术申请并立项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情况见表2。

1.6 政府部门的保护规划及措施执行情况

据访谈湘西州非物质文化中心委员龙佩林教授了解到,湘西州政府相关部门将已成功申报省市州的非遗项目都制定出相应的五年保护规划和措施。目前,各县市的保护措施正井然有序的进行,花垣县苗族武术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各项措施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他的非遗项目保护规划和执行情况按五年规划进行着,总体来说,执行情况良好,但在措施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经费补贴、人手不够等。

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

湘西苗族武术的现有传承人大部分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青年人寥寥无几,出现了传承人“断代”现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石仕贞老师今年85岁,他感叹道“如此优秀的苗族武术文化遗产就这样流失着,没能传承好,让人惋惜”。近年来,刮起一股外出打工高峰,目前在各村寨很难找到16~50岁之间的劳动力,直接导致习武的人群基数及规模的减少。人们现在变得很现实和功利化,大部分青年上完初中或高中直接进入社会打工赚钱,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风气。还有部分青年认为,父母也不再同意在家呆着,倒不如出去赚钱的思想。因此,作为理性人来说,他们会懂得如何去取舍利益之间的得与失,所以随着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农村人口断层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2 武术价值的转换

随着历史更替、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文明的冲击,武术在近代中国历史中被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变了命运,它的价值功能也随着自己的命运而改变[5]。由技击格斗、防御为主,强身健体、娱乐为辅向强身健体、娱乐、竞技表演为主,技击为辅的方面转化。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和道德的完善,无形中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人们对技击的追求正在逐渐的淡化;而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追求时尚,他们更愿意接受简单易学的散打和跆拳道,而缺乏耐心去领略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这也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

2.3 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

湘西地处湖南的西部,地理环境恶劣,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又孕育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湘西苗族武术就是其中一项。自2008年以来,国家给予了每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8000元的传承资助经费,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鼓励其开展传承活动。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实行省、市州、县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用于生活资助情况是:省级传承人3000元;市州级传承人1000元;县级传承人分文没有。然而,这些传承人日常生活缺乏保障,既无其他的经济来源,又无退休工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很窘迫,村寨大部分人生活仍是非常艰苦。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虽身怀绝技,但却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因此,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来说,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应增加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资助、报酬收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发挥传帮带作用,全身心的投入文化遗产的传承。

2.4 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文化部主抓、体育局参与及非遗中心制定鼓励方法,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定,强化政策的透明度。通过项目立项后,项目传承地与项目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的项目经费问题很含糊。认为政策的透明度不强,项目经费很难达到项目传承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强化政策透明度,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督促。

3 基于博弈论的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3.1 政府部门应完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是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是以人为载体、活态传承的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递者和承载者,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知识产权、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护好传承人,并使他们有效地履行传承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援助,用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另一种是授予荣誉,以满足和提高其精神追求。对于那些确有才艺而身体欠佳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必须进行重点保护。加大武术教育、教学的投资,把武术纳入完整、正确的教育体系中来,营造校园习武氛围,让更多喜欢武术的人加入其中,扩大练武人的基数。

3.2 保有者应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行动策略

传统武术传承人具有开发某些传统武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的项目以获得经济收益,必须要把开发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防止开发性破坏。保有者应该自主对其进行保护,自发组织学习、表演和参与比赛等活动。同时将苗族武术与发展当地的一些人文旅游、景点旅游相结合,使苗族武术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得益彰,不但传承了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拉动当地经济收益,同时也展示了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只要开发策略得当,也会给传统武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3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保有者的沟通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与遗产保有者之间的交流,首先,促进武术教学书籍和音像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其次,聘请社会老拳师进校园传授传统武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学院与民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搭建桥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再次,培养苗族武术人才。从高等学校、体育院校或武术馆校招收自愿为传统武术献身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武德、技术、武术理论、教学方法及武术文化的培养。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武术辅导站、传习所、武术指导中心及武术俱乐部传授传统武术,增加“武术人口”,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保护好湘西武术文化遗产,应处理好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武术价值的转换、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及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同时将苗族武术的价值融入生活中去,并对其传承内容进行保护,尤其是传承人的保护,将其纳入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当中,成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聘请民间老拳师进行教学,与当地旅游相结合,举办苗拳与其他拳种的对抗赛,进行宣传,促进其社会影响力,并通过传媒联袂打造影视文化,加强其在当地中小学的普及力度,力争民族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厂、进家庭”的良好局势,使得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才能使苗族武术得到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19.

[2]胡建文,舒颜开,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3]文乃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的认定[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4]李春龙,李向勇.传统武术的价值转变与发展中的困惑[J].搏击.武术科学,2007(02).

武术遗产 篇4

1 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特定的族群或特定的区域的人群所传承的,反映了该族群的生存历史、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宗教信仰等多种内容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总和,而不是单一的文化现象。群体性和区域性、民俗性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武术的存在方式是通过具体的人群或个体的动作行为过程被人感知的,是一种“身体文化”和“活态的人文遗产”,如武术的练功方法、武术技法、技能、武术拳种套路等,这些是武术最主要的行为传承,也是进行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次,围绕武术文化遗产最本质的行为传承内容,与这些内容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如武术练功遗址、武术器械、武术服装、武术典籍、武术拳谱、文物遗迹、民俗武风等,这些都应该包含在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之列。

2 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挑战

2.1 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认识深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都是无限的,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民间武术集佛、道、儒三教之精义,融汇了周易八卦、阴阳五行之妙法。由于中国农村长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很多就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范围的种种文化事物和现象,统统归为封建迷信、巫术,缺乏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认识。民间武术文化底蕴深泓,内涵异常丰富,但我们向国家申报的版本不敢、也不能谈民间武术的根源,不能谈民间武术的信仰,不能写民间武术的文场,更要回避“香理妙法”,甚至现在有些地方仍把民间武术视为具有“会道门”性质的民间“拳会”。轻者说是搞封建迷信,重者说是有碍社会安定。于是民间武术得到保护的文化就只有套路和功法了,人为地把一个系统的、深邃的、厚重的文化撕裂、支解。当然,由于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众多的传承谱系,传承人的素质与信仰诉求也不尽相同,所以难免有杂质和糟粕混杂其内;也有人故意把民间武术的“香理妙法”引入诡秘、神化的极端。但这丝毫也掩盖不住民间武术文化的光辉。只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把它融入现代科学社会里去检验,便会去伪存真、完善发展。

2.2 经济大潮的冲击压缩了民间武术的文化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民间武术赖以生存的广大农村,青少年不是上学就是外出打工,原有的不少拳场分崩离析、土崩瓦解,根本聚集不起拳民。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打工者,劳动强度大、生活水平底下,散兵游勇,没有习练的基本条件。中小学学生,应试教育的体制,升学压力之大难以言表。大学生没有毕业就受到失业的严重威胁,天天为自己的前途命运东跑西颠。练拳的人数锐减,民间武术的文化空间大大缩小。

2.3 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不断在湮没

在文化大革命中,民间武术的许多经文、资料被当成“四旧”收缴焚烧,民间武术宝贵的历史文物被破坏,伴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谢世,一些民间武术的文化遗产不断湮没、流失,而且这种湮没和流失没有可逆性,失传之后无法恢复。

3 加强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3.1 加快对民间武术文化的挖掘与整理

1983年原国家体委组织全国武术工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最后初步整理出中国境内现存“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129种拳种。每一个拳种都是一个活化石,它活生生的记载了此拳种的历史,反映了拳种原创作者的技击思想以及在拳种的传承之中形成的某种传统。优良传统必然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并在不断的提炼与升华之中形成。这种传统正是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的主旨,同时也是保护武术遗产的意义所在。民间武术虽然是载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民间武术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不同的分支又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如果属于民间武术的分支,都要对它的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使不同风格派别的民间武术取长补短,共容共生,展现民间武术百花争艳的盛景。

3.2 对民间武术的传世经文典籍进行抢救性保护

民间武术文献资料是民间武术文化传播的载体,然而现在大部分民间武术的传世文物、文献、资料尚在拳民自己手里存放,十分分散。同时受民间武术传统规矩的影响,又往往秘而不宣,并且存放条件简陋,环境安全隐患很大,使孤本武学文献不仅受到风化、霉变、虫蛀等侵害,而且随时都有绝本的危险。一旦损坏、丢失,就无法再现。要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对在民间流传的民间武术的传世文物、经文、典籍、资料将尽快收集起来,因为这是历史的记忆和符号。

3.3 建立中国民间武术博物馆,形成武术文化保护、研究、传播中心

由于经济力量的限制,民间武术博物馆可以与民间武术档案馆、图书馆等合建在一起,使民间武术的文化遗产获得国家有效的收藏与保护。以民间武术博物馆为基地,发挥民间武术文物、档案、资料、图书等作用。建立中国民间武术博物馆,形成武术文化保护、研究、传播中心,促进民间武术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研究、继承、发展。创建民间武术学术会刊,为民间武术文化的研究、交流、传播提供平台。

3.4 以农村为重点,对民间武术传统技艺进行再挖掘,对不同流派的传人进行重点保护

武术的“师徒传承”与“口传心授”是武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从“择徒拜师”到“登堂入室”,实践着人们对武术的追求与人生的体悟。武术依附于传承者,既展现了活生生的人体攻防技术,同时还内隐了传承者对武术技艺的理解与创造,同样的武术内容会在不同的人的传承中产生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传承人是技艺的载体,传承人就是活着的遗产。保护民间武术的传承人是保护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根本任务。首先,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对民间武术各个分支的传承人,分别进行认定,对其身怀的绝技、套路、拳法不仅要形成文字的记录,而且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拍摄下来,以动态性、直观性、真实性收藏历史遗存的拳术技艺;记录这些不同分支、不同门派的民间武术传承到当今的发展状况;展示出不同分支、不同门派的民间武术中有代表性的技法、技能和风格特点。

3.5 加强民间武术拳术的普及,培养年轻传承人

为了使民间武术传统武术后继有人、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必须加大普及力度,在政府的支持下,恢复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武术场。对认定的传承人要进行保护,解决他们生活、活动上存在的困难,鼓励他们多带徒,宣传他们德艺双馨的高风亮节。民间武术界有为拳师立功德碑、德教碑的传统,政府应予支持,提供方便。办好民间武术武馆、武校、俱乐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办了一些民间武术学校,笔者虽然没有作详细的调查,但总的感觉成功的不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习武价值观,吸引青少年爱武、习武。以城镇的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群众习练民间武术。现在城市里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多,这固然与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有关,但不是说民间武术就无所作为。关键是要有热爱民间武术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传人。

4 结语

民间武术文化遗产极为丰厚,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保护。我们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保护它的“过去”,又要立足于他的“现在”,并思考它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因此,对于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应从武术遗产的活态文化入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立档留存,开展学术性研究,建立教育、宣传、传播的保存机制,形成三大系列保护板块。

参考文献

[1]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江胜信.孙家正:不竭的文化思考者[J].新华文摘,2006(20).

[3]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

武术遗产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地域武术,文化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大批民间优秀的传统工艺、民俗体育和节庆等活动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目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由于自身特有的传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使其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2006和2008年,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地域武术(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峨眉武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作为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域武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显证了国家对于武术事业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武术的强劲生命力。然而,作为一种身体技术文化形式的地域武术,在形式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并非就能完全起到预期的作用。因此,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的有利背景下,在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探讨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武术的发展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关注是人们在长期研究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存在空间思维中,对于历史文物、古代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保护。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化概念及范畴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广义概念的争论,人们开始对于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人类文化及文明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1972年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制定后,198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置了“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 Heritage)部门,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相应工作。经过相关人士和部分的努力,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较为正式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件正式形成。

随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推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开始逐渐展开。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于2003年11月3日在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制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5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文化部开展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在2006年和2008年国家公布的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如太极拳、形意拳、查拳、少林功夫、峨眉武术、武当武术等。我国武术拳种繁多、内容丰富。据1983-1986年挖掘整理的材料,在清代武坛上“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逾百个。[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发展武术事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以及现代人们社会需求的价值变化,一些民间武术拳种发展不甚理想,甚至一些稀有拳种已经逐渐消失。在传统武术举步维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拳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2 峨眉武术涵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1 历史与文化特性的附有

地域武术带有较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历史传奇。峨眉武术作为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域武术,带有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峨眉武术产生于具有神秘道教发源地的巴蜀地域(地理位置大致是现在的四川和重庆)。在峨眉地域武术的长期发展中,巴蜀文化对峨眉武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巴蜀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区域。历史上,秦汉大移民和湖广填四川,使巴蜀地区成为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区域。因此,“从古代到明清的移民活动是诸多文化圈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从而形成多层的文化层重叠和积淀。尤其是不同时期历史移民所造成的民族地理分布对于巴蜀武术的拳种布局、地理分布、技法特点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峨眉武术的拳种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其拳种风格接近南方拳种,以灵巧技法为主,代表拳种如火龙拳。川东则以重庆(原为四川境内,1997划分成直辖市)为代表,拳势大而重,进退奔驰,其风格趋向北方,代表拳种如余家拳。巴蜀地域文化的特性造就了峨眉武术拳种多样,技法丰富的庞大技术体系。风格迥异的拳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峨眉武术发展的历史悠久与文化属性。

剑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从商周时期战争的青铜剑到唐代裴旻“掷剑入云,高数十丈”的舞剑和民间文人雅士的佩剑之风,都彰显了剑文化在我国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剑被一种特定的文化选择之后,获得了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兵器不曾具有的丰富内涵,从而被罩上了一圈美丽神秘的光环。”[4]此外,武侠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武术剑文化的发展。在金庸等一批作家的武侠作品中,峨眉剑法一直被推尊为峨眉武术的代表兵器。尽管武侠作品中对武术的描写有失真之处,但也反映了剑文化在峨眉武术体系中的重要性。峨眉剑作为峨眉武术重要的技术内容,在外形演变和技法传承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与文化色彩。从四川最早出土的古代兵器“巴蜀柳叶剑”到汉代司马相如的击剑活动,从唐代杜甫记载的四川剑舞到清代蜀人宋仔凤的《剑法图说》,都反映了峨眉剑文化的悠久历史发展。峨眉剑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彰显了峨眉地域武术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历史与文化特征的附有为峨眉武术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与视野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对于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2 传承内容与方式的非物质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不仅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而且认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主要包括五类:(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社会礼仪风俗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这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内容,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将会逐渐消失和匿迹。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地区武术拳种有六十余种。然而,时至今日,一些武术拳种已经很难见到,甚至已经消失。武术拳种技术传承的特殊性在于身体技术文化的表达与传播。从表层上,武术技法的多样性是不同拳种风格所致,但实质上,是不同地域的身体技术文化的彰显。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马塞尔·毛斯认为:“‘身体的技术’这个词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中,根据传统了解使用他们身体的各种方式。”[5]而这里所说的传统,应该指的是不同地区、地域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的母体。同样,武术运动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身体的技术是带有“传统”意义的。无论是少林武术还是峨眉武术,其地域文化的特性在名称上就已经进行了界定和限制。不同地域武术拳种反映了不同身体技术文化的结构与方式,正是这种身体技术的差异性才促使了地域武术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拳种的消失意味着某一类身体技术文化的破坏和解体。作为身体技术,主要存在于具有技能表现力和存贮功能的习练者。它不同于图片和声像资料,其复制性和再现性可以进行长期的保存。身体技术一旦离开了习练者的活性载体,其技术体系将无法得到传承和再现,因此,身体技术的文化内容也将逐渐消失。正因为如此,峨眉武术的身体技术文化传承方式与内容都不同于可见的物质性实体,而是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特征。这种非物质文化特征不仅仅囿于峨眉武术,而及于整个武术体系的发展。

3 峨眉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展望

3.1 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自觉

21世纪,文化资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在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高科技物质的同时,精神文化的缺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全球针对文化发展已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宏观上,文化工程的实施标志着人们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人类文化资源不可替代和再生,文化的保护与资源环境一样同等重要。“正像历史事实所表明的那样,环境或环境的某些部分,在它们能够或被认为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之前都不是资源。”(齐默曼,1933)文化资源的保护与需求是一致的。然而,文化资源的保护必须是人们对文化资源有意识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通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是一个过程,也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可和接纳。峨眉武术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文化自觉是相互联系的。文化自觉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抽提和意识,而文化资源更多是感性的。峨眉武术拳种体系的庞大和地域特色彰显了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这种文化资源的感性丰富为于文化自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然而,从文化资源的意识到文化自觉的转化,其过程正是通过文化保护的具体工作来得以实施。通过人们有意识地对峨眉武术文化资源的保护,从而激发人们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进而完成了从文化到自觉的转变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6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峨眉武术文化作为武术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峨眉武术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举措。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民族精神看作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武术本应在中国文化自觉的理念下,找回自己的发展路径,建构属于自己文化语境下的理论体系,才可能真正形成在身体文化领域的中国文化形象”。[6]

3.2 利益与实效结合,推进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974年,文化产业一词诞生。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挥了巨大效应。目前,文化产业已经作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的课题研究数据显示:“各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5名的分别是美国(0.87)、英国(0.70)、法国(0.69)、德国(0.64)和加拿大(0.60),平均竞争力指数为(0.70);排名后五名分别是中国(0.22)、印度(0.23)、南非(0.24)、俄罗斯(0.30)和巴西(0.32),平均竞争力指数为(0.26)。”[7]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双重性,如何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功利基础上不损害文化自身的传统性和整体性,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峨眉武术作为地域武术文化品牌,在发展中仍然不能回避经济利益与文化保护的话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对于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无疑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仅仅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美丽光环是不够的。更多的工作是如何在这一有利背景下推动峨眉武术的发展,如拳种传承人的保护、技术传承的规范与体系化以及相关书籍、音像资料的整理等。如果仅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经济发展的铺垫和经济炒作热点,而不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的经济开发,而非文化意义上的真正保护。当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文化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何可持续地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在文化语境中去推动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的有机结合,是今后峨眉地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4 结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了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文化合法性和正式性,峨眉地域武术的文化性将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得到更好的彰显与发展。同时,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与矛盾,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今后峨眉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chinaich.com.cn/class11_detail.asp·id=91.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撰,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10.

[3]陈振勇,温佐惠.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42-45.

[4]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27.

[5]马塞尔·毛斯,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01.

[6]王岗.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路径——从文化话语权谈起[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

武术遗产 篇6

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大肆冲击下,功利主义弥漫于全国上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已是当务之急。由此,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成为体育学术界的热点,由之而引发的对当前武术教育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对西方竞技体育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传统武术,高校校园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1]

“传统武术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她凝聚着人类的智慧,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被证明了的极具科学理念的通俗文化,它不但包含着身体锻炼、攻防技击的原始功效,而且还包含着我们的先辈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自觉承担的情感责任,是我们民族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提升。”[2]在学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中得到身心的锻炼,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最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由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思考当前的高校武术教育,摒弃长期以来把武术纳入单纯体育项目的观念,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文化理念缺失、教学内容竞技性过强等现状进行反思,继而进行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研究,这将有助于改变中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充分发挥高校传统武术文化教学传承的作用,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高校武术教育

中国传统武术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身心锻练项目和文化载体,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容、众多的流派,是东方传统哲学、中医学、伦理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完美结合,蕴涵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是国外任何体育项目都无法比拟的。现中国传统武术已成为“我国最大宗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拳种流派正濒临消失的境地。目前,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螳螂拳、峨眉武术、红拳、八卦掌、形意拳、鹰爪翻子拳、八极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查拳、苌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已入选文化部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省也相继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鼓励中小学校将本地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传承活动。

同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2008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学校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2010年5月,浙江省文化厅和教育厅联合公布了两所高校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武术教学基地。这不仅肯定了高等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高校武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武术教育不仅仅是体育教育,更应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

邱丕相教授指出:武术文化教育应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衰相联系,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弘扬,才会大气磅礴、生机无限。[3]武术教育决定着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一根标杆。[4]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弘扬民族精神、延续传统文化血脉的关键。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域下,高校武术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3 高校武术教育的反思

“中国武术作为历经数千年而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体育化、竞技化的武术不是中国武术的精粹代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竞技武术根本就不存在传承问题,只有历史延续下来的、固有的传统武术文化才需要传承、需要生存”。[5]学校武术使用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武术操、初级长拳、青年拳等竞技武术的教学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初延续至今,上至高校武术教育,下至中小学武术教育,一直局限于其中。这样的武术教育仅仅强化了学生的竞技意识,增强了身体素质,中国传统武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消失殆尽。

有研究者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查: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类教学内容占了20%,其中,开设太极拳剑的学校占78.26%,开设散打的学校占65.21%,开设长拳的学校占46.5%,开设武术器械的学校占28.26%,开设太极推手的学校占9.78%,开设形意、八卦和查拳的分别为3.26%、2.17%和1.08%。[6]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已处于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竞技武术习练难度大,学生喜欢武术但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本身不会传统武术的现状比比皆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除太极拳、剑以外,传统武术所占的比例低的可怜,竞技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占据了大片江山。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中的教育传承势必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以地处浙江省义乌市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义乌是“全国武术之乡”,是明代戚家军的组建地,但义乌民间武术在该校武术教学中没有一席之地,更不用说占主要位置。直至该校申报并被授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教学基地,义乌民间武术才真正走上了该校武术教育的舞台。虽然,这一刻似乎来得晚了一些,但亡羊补牢,亦为时不晚。

4 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

“渗透”的定义: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它方面扩展。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大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在社会中形成文化传统。因此,在文化教育中“渗透”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武术文化渗透在高校武术教育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沿着贯穿高校武术教育的主干线进行,课堂教学———文化讲座———课外锻炼———社团活动——业余训练———地方交流,层层推进,渗入到高校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修养、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4.1 以“文化理念”引领高校武术教育

学校是普及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场所,高校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武术在教育中的传播,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必须认清文化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7]因此,高校武术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武术教育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上以“文化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全过程。

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传统武术某个拳种的教学传承基地,以“传承、研究、创新、发扬传统武术”为教学基地的主要目标,以教学基地为背景,加强与地方传统武术界人士及地方武术主管部门的交流,利用高校科研优势,使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理论角度的提升,可更科学、合理地结合实践,达到传承、创新与发扬的目的。

高校领导层面应站在继承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构建武术课程体系,把高校武术教育做为一项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系统工程来抓,把武术文化的传承放在武术教育的核心。应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课外锻炼、社团活动、文化讲座及业余训练等各种教学形式,同时加强与地方传统武术的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强调身体练习的同时,使武术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

高校武术教师做为高校校园中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纽带,肩负着“口传身授”的重任。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身体文化之一,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高校武术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文化理念贯穿于课堂内外,才能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一点一滴地渗透至学生的思想与内心深处。

4.2 以传统武术文化贯穿高校武术教学内容

中国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核心、是命脉。从武技到中国武术,文化贯穿始末,武术的成长和发展无不流淌着具有民族情结的文化“血液”。[7]当前高校在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时,基本上以简化太极拳、长拳和散打为主,部分学校穿插了“五禽戏”、防身术等内容。纵览近几年的《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等公共体育课的国家级与省级精品课程,部分高校仅开设武术散打课程,部分高校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但教学内容不外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二式竞赛套路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也仅仅为初级长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等套路,传统武术的身影在高校中鲜有出现。

暂不论长拳是竞技武术的代表,在高校中最普及的简化太极拳亦是失去传统太极拳精髓以健身为根本目的的产物,而散打由于借鉴了西方拳击的特点,已失去武术的“技击”内涵,成为单纯体现中国武术搏斗和技击特征的产物。竞技化的教学内容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注重身体练习,失去了武术文化教育的内涵,使学生体验不到传统武术真正的技击价值,武术成了“花拳绣腿”的代名词。文化特性的缺失使得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只剩下健身和娱乐功能,在高校中成为一门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

学校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播和推广的责任。高校武术教育应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武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武术文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可选择有地方代表性的武术拳种作为教育传承的内容,只有重视传统拳种在学校武术教育体系的地位,因地制宜,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才会更有生命力。在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还应增加传统武术文化理论知识的比重,在大学生中普及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理念,使之深入人心。

4.3 以“从外到内、身心合一、悟练结合”为主要教学路径

武术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传授与学生习练的过程,但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与练,也不仅仅是练就功夫的一介武夫,更在于对学生身心与人格的塑造。

因此,习练武术不仅需要通过身体的练习来锻炼人体的身体素质,更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顿悟。王岗教授提出:武术悟练结合的方式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悟”从“练”中来,“练”又从“悟”中得到新的启示,“练”和“悟”是统一的。“悟是练之始,练是悟之成,悟而不练,只是未悟。”

中国武术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要领悟武术的真谛同样需要实践。武术的一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是可以传授的,可以观摩习练的,但中国武术的意境与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8]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是一个“教化”的过程,是通过练武达到对人生意义的觉悟,这个过程更注重对意志品质的炼悟,而不是对他人约束的谆谆说教。[9]

谢荣华教授认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概括了中国武术练习的基本要求,而这看似简单的10个字,实则包含了中国武术由外练到内练的转化,这一转化也正是其功力逐渐增长的过程,是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渐进的历程。[10]诸多专家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武术习练过程的本质,这些观点可归纳为:中国武术的习练是一个从外练到内练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身心合一、悟练结合的过程,是锻造人的意志品质与提升人格修养不断追求的过程。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必须走“从外到内、身心合一、悟练结合”的教学路径,才能摆脱长时间以来在学校教学中形成的单一的、固定的技击与健身练习形式,把传统武术文化融入武术教学过程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使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事业在高校中得以开展,更不负高校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要阵地的“称号”。

4.4 重新定位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近一个世纪以来,扎根于学校体育课程之中的武术教育促进了武术的普及化、大众化与体育化,但其课程的教学目标亦掺杂于体育课程之中,形成了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相雷同的课程体系,教学目的基本上被定位于运动和健身的体育价值,从始至终将其锁定在一个运动项目的狭隘空间里,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传承特性已被冷落多年。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摒弃多年来体育项目化的简单定位,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进行完善和补充。笔者认为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通过武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武术发展的概况,接受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中国武术基本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领悟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培养习练中国武术的习惯,悟练结合,为终身习练中国武术打下基础。

5 结语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民族身体文化的代表,在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鼎力扶持的大背景下,高校武术教育需要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强化文化意识,以文化理念为先导,把文化作为中国武术的灵魂,以“文化渗透”为改变高校武术教育现状的途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149-171.

[3]邱丕相.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

[4]王岗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J].体育学刊,2009(9):1-6.

[5]郭玉成.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07(5):1-3.

[6]郭琼珠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41-243.

[7]王岗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J].体育学刊,2009(12):83-86.

[8]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2-25.

[9]谢荣华.武术发展的文化选择[J].体育学刊,2009(11):81-85.

武术遗产 篇7

在东西方文化日趋交融,现代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对以体现国家的、民族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原地区,狭义上是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其武术资源丰富,流行的武术拳种类型较多,根植于独特中原地域的中原武术文化则是中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其以武术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底蕴。如以嵩山少林寺为名的少林拳、温县陈家沟为名的陈氏太极拳等为代表的在中原内形成和发展的拳种,广泛流传于中原各地,构成了中原武术独具特色的拳种,形成中原武术深厚的文化体系,体现和记载着中原文化发展历史和传承轨迹,其武术特色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播等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从传承和发展中原武术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高度上,科学地挖掘、整理中原武术特色拳种所具有的文化教育特征,分析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为构建中原武术特色文化体系,发挥中原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为中原经济的崛起和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2 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 依托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挥中原文化资源在校园传承与发展的优势

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武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中原武术文化的研究随之在逐渐的深入。但是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挤压,新兴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入侵,对中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当大众武术、竞技武术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角时,对武术的发展研究越来越运动化与竞技化,然而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学校的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略显滞后。如少林拳、太极拳等武术产业化发展、国际化推广模式等,而对于带有浓厚地域特色中原武术文化的在地方学校层面的传承、发展的空间和现代传播的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少林与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原文化体系的杰出代表和脊梁。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也为少林与太极等中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因此,在今天,弘扬中原大文化,发挥中原文化资源在校园传承与发展的优势,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是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精髓,继续维护中原武术文化独特性的体现,更是为绵延中原地域文化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承载华夏子民的中原文化遗产的提供了重要机遇。

2.2 青少年学生是传承中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而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只有在青少年学生中得到传承,才能更好地履行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学生在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发展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他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易产生心理矛盾,暴露出个性的弱点。今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承受着多方面的冲击,也正在面临着流失,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文化血脉的关键在于青少年的传承,而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时代的必须。

文化需要传承,重在教育。武术文化中蕴涵的“仁、义、礼、信、勇”等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坚韧笃实、刻苦求进、和谐自然、舍己从人等传统文化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财富。如武术文化中强调的尊师重道体现了“礼”、讲礼守信体现了“信”、勇敢仗义体现了“勇”和“义”[2]。当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学生接触到这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青少年学生通过积极认知、深入学习并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继承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可以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全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2.3 校园是武术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较为理想的场所

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校园要对所有未成年人进行普及教育,大学校园则承担着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校园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再加上青少年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浓烈,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勇于探索,接受能力也很强,如能通过校园的管理机制,迅速地组建富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基地或团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效地渗透到各级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目前而言,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选择的较好方案。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一些相关部门的协同倡导之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宏观思路显山露水,在多省市和地区形成决策,并开始了积极推行的进程。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中宣部把每年9月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月”,藉此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的情况,比如中央美术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都相继将各地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请进校园。武术文化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早在20世纪初期就进入学校,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不同的发展。中宣部和教育部在2004年4月3日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要求中小学“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3],更是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武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原地域所孕育的名扬天下的两大拳种体系。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的少林功夫(登封市)、太极拳(焦作市)项目榜上有名,于2006年6月2日正式公布[4],这是对两大拳种文化内涵的充分肯定,也预示着从2006年6月起,以少林功夫、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踏上被保护的发展道路。校园既然是少林与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较为理想的场所,那么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入手,根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武术文化活动,如举办“非物质文化展示周”等,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求,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关心、观察、体验、认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参与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来。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兴起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入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既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中的集中体现,更是推进武术进校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3 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途径构思

3.1 制定校园的管理机制,定期监督与检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推进少林与太极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和发展,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坚实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制度下,还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监督和检查整个实施过程。

3.2 纳入校本课程创新与开发管理体系

从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上看,武术文化内容,如太极拳,还处于知识的“普及”阶段,缺乏对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教育提升和正确引导。因此,坚持把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中,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机制,把丰富而独特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入和传播,这样才能解决好活性传承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1 校本课程的开发

穿插———课程建设。即在现有学校体育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文化事件,但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

附加———课程建设。即在不改变主流课程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盘教学录象带、一个单元或一周课时的方式,附加有关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观念、主题于其中。

渗透———课程建设。即校本课程不再是仅在既有结构上进行调整,而是对其每个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与少林与太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主流课程中去。

3.2.2 纳入课程教材内容体系

构建少林、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内容体系。大量收集、整理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写具有特色的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构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内容体系。从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选择性地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类别,提炼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

3.3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科学研究、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遗产资源的文化特征等;其次,特邀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最原真化的培训;再次,合理运用社会国家的支持系统,成立学校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活性传承少林与太极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少林功夫、太极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少林功夫、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文化不仅拥有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拥有包含在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蕴涵。其实少林武术、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早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已经成为大中原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深刻认识和解读中原武术文化的是必要的,建立校园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找到适合中原武术特色拳种发展的切合点,彰显中原武术文化依存集聚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原武术文化遗产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S].http://www.gov.cn,2011-10-07.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21.

[3]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S].http://www.moe.edu.cn,2004(3):30.

武术遗产 篇8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西方体育思想对以古老东方文明为背景的传统武术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武术赖以存在的文化肌体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遭受国内竞技武术一花独秀和外来武技洪水猛兽般的双重挤压,始终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遇,使得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国传统武术越发步履蹒跚,发展的脚步不仅踯躅难行,而且濒临迷失方向的危险,失去发轫之初的那份坚定和执着。面对着进退得失、四顾茫然的处境,一面承袭着传统,一面向往着未来;一面萌动着“现代化改革”的意识,一面依托着民族情感;在艰难的征程中交织着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感受着价值分裂、认同丧失的本体痛楚,承受着无可回避的理想冲突与意义失落的精神迷茫[1]。

在传统武术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态土壤不断嬗变下,其传承和保护被迫切地提到每一位珍爱传统武术的学者和众多爱好者的面前,它急切需要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及时代需求的传承理念和保护策略。近年兴起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及其理念,无疑可以给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因为传统武术本身就是“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2]。

2 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

要想借鉴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对传统武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寻找当代文化生态剧变下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必须首先弄清传统武术有哪些属性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概念和理论,并联系传统武术的实际,提出可以实践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武术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是简单的移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条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其内涵、外延的深入分析较少。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内涵、外延的深入把握,才是我们真正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传承与保护传统武术的关键。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厘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于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中的第2条有这样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在《公约》中,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样的语句:“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遗产得到创新”、“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对我们认识发展范畴中的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及其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传承与保护传统武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是要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传统,是把它当作僵死、封闭的东西,还是当作发展、开放的东西;其次,取决于我们对传统的态度,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或者相反,抛弃传统、割断传统,还是通过辩证的扬弃来发展传统。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其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世界文化遗产网对其定义: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涵盖的三个层面:(1)“非物质形态”,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物质形态”,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器具、实物、工艺品等;(3)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全面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与研究领域。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非遗”的内涵,国内学者对此有广义和狭义层面的研究,广义的“非遗”概念,应该包括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全部口头形态、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除了“遗产”一词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所谓“非物质”一词包容量也是极大的。非物质除了与人体相关(当然,某种意义上,人体也是物质的一种)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别的对象。所以,非物质遗产除了特定的口头文化外,就是指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即传承人文化。狭义的“非遗”则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希望予以保护的范畴,即:口头传统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5]。这个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具备一定的概念和对象的弹性。

“非遗”的外延实际上包含三个层次:(1)广义的与物质遗产、遗址、遗迹、文字典籍等对应的无形遗产、口头遗产、非物质遗产;(2)狭义的以民间文学(口头遗产之重要主体和组成)、民间文艺、民俗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间科技、民间技艺、民间知识、民间工艺等为内容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3)以狭义的“非遗”之精华为主体,以广义的但处于濒危的“非遗”为补充,此二者被列入代表作名录时分别以“代表性”和“濒危性”为界定标准。

2.3 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主要表现为:对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传统武术中部分融入民俗活动的表演,如舞狮,传统套路、技艺,武术口述史等归入“非物质形态”;传统武术的器械、拳谱、遗物等归入“物质形态”;与传统武术有关的遗迹、传承人、传承制度、地域环境等组成的文化空间是传统武术传承保护领域重点。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外延表现在传统武术中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即传承人文化,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组成的“文化空间”。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传统武术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传承谱系等在内的有机文化整体,在具体的保护时应当注意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而不能人为地割断传统武术与生态环境以及与文化整体的关系。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近年来在全国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使部分传统武术得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中,在“杂技与竞技”类中,少林功夫、武当功夫、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以及沙河藤牌阵赫然其中。近年又有一些传统武术晋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的蔡李佛拳,陕西的红拳等。结合传统武术的实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下的传承与保护原则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要贯彻整体性原则,要考虑传统武术传承特殊的“本真性”、“活态性”及“人本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是完整地、整体地施以传承、保护,不能是片面、分割、单一的保护,不仅仅是某些传统武术的套路,还是包括传承人、门派口述史、民间传说、器械、功法、拳谱以及相关的遗迹的文化整体。传统武术随着社会文化的某些变迁也应该是真实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是族群自然发展主动选择的,是群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的传统武术,不是人为扭曲的伪传统武术[6](打着传统的招牌,但在劲力、风格、技术规范和技击要求己经与真正的传统武术相去甚远,故称之为“伪传统武术”),要真实、全面、活态地保存并延续传统武术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传统武术是活态的、动态的、实践的,总之传统武术是一种俗文化,多生存在民间,是一种生活的文化。传统武术多和民俗结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因此,传统武术如果脱离了生活,成为可供他人观赏、表演的纯粹作秀的形式,那传统武术就会失去自己的生命和活力,如一些传统武术之乡、古村落、遗迹等,仅保留下一个空壳,而没有了习武练拳的乡人,就只能算是一个供游人参观时表演的“舞台”。

在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嵩山少林寺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较好的尝试,其将少林功夫定义为“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7],这是一种保护传统武术的远见卓识,也符合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传统武术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为此传统武术的继承与保护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把它看作为一场临时性的运动。要坚持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抢救”、“保护”、“利用”传统武术的目的是为了它的“传承发展”,但传统武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生变化,另外传承者也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学养等进行再创造,为此就需要处理好保持“本真性”和追求“创新性”的张力平衡。

3.2 传统武术传承人、传承制度及地域环境组成的文化空间保护

传统武术传承重要的是师徒传承制度及“口传心授”的方式等传承文化空间的保护。武术是艺术,更是文化。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整体的、全面的。单纯的技术传承只是武术整体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以“教育”为传承的首选,以进入学校为传承的重要途径。戏曲、武术等项目都在不遗余力的进行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文化艺术类项目进入学校只是重于“传播”而非“传承”[8]。单从技术的角度讲,通过学校的教育一定是培养不出“传人”的,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一定要“师徒传承”、“身传心授”,经年累月,才能保证源远的武术实现流长。在此方面,武术更等同于“中医”。“太极十年不出门”,中医亦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中“文化空间”的提出使我们对武术文化整体传承的认识迈出了新的一步。文化空间是指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或时间,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举行的空间或时间,这些活动是有规律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活动场所。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及“口传心授”的方式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而武术传人是武术文化存在的根基。武术属于技艺性项目,其技术与文化都是无形的、活态的、动态的存在,任何物质的(如博物馆)、静态的(如书籍)的保护都不能阻挡武术文化的流逝。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保障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因此,传承人的保护是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关键,其实,传承人本身就是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内容。[8]

“原生环境对无形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至关重要”[9],“生态类型对各民族体育文化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10]。多种多样的传统武术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是区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原生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态对传统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依附于一定的民族、群体、个体或区域,如齐鲁武术、中州武术,岭南南拳,以及东枪西棍,北弓南弩等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在传统武术的传承中,我们应当注意到传统武术的地域性特点,加强对传统武术原生态的保护与研究。在传统武术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如陈家沟、嵩山少林寺),要进行动态整体性的保护。

4 结论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要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重要的是要正确分析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外延表现在传统武术中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即传承人文化,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组成的“文化空间”。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要注意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不能人为地割断传统武术与生态环境以及与文化整体的关系,要注重传统武术传承的“本真性”、“活态性”、“人本性”,真实、全面、活态地保存并延续传统武术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并防范“伪传统武术”的出现。要加强传统武术地域生态文化环境保护及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传承空间的保护,尤其传承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吉远,谢业雷.困惑与征途:对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定位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63.

[2]程大力.传统武术: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3):17.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45.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2005.

[5]白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3):69-71.

[6]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

[7]释永信,阿德.少林功夫[M].登封:少林书局,2006:2.

[8]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

[9]李慧竹.论无形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A].于海广.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7.

上一篇:阅读原则运用教学下一篇:农村生物质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