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规划(精选9篇)
遗产规划 篇1
1 从增量规划走向存量规划
深圳是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圳86 版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是增量规划的典型。增量规划是“英雄主义的大规划”。是指以新增建设用地为对象、基于空间扩张为主的规划。目前这类规划仍是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主流。2007 年,深圳的用地规模达到750.50 km2,只剩余140 km2的可建设用地。 如果仍按照2000~2005年年均新增用地47 km2计算, 剩余可建设用地只可维持3 年。面临这样的严峻局面,2009~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了深圳空间管制规划——“四区”的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已建区)。基本控制线——“五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橙线)的划定1)。 城市更新规划——采用“非用地扩张型”城市发展方式,划定面积约190km2的“四旧”用地作为规划期内城市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用地。其中,全面改造的建设用地规模60 km2,2)包括旧工业区40 km2、城中村14 km2、旧工商住混合区6 km2。 这就是开始了存量规划的时代。存量规划是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2012 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邹兵根据深圳规划的经验,发表文章《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提出增量规划(increment planning)、存量规划( inventory planning)、政策规划(policy planning)。该文是理论上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折的重要文章3)。
2013 年12 月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主要任务第二点就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4)。会议提出“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2014 年3 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第二十四章“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推进老城区、旧厂房、城中村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5)。2014 年9 月1 日出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使得土地集约问题上升到法规层面。2014 年9 月13 日~15 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2014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自由论坛,论坛主题为“面对存量和减量的总体规划”。存量和减量目前日益受到城市政府的重视。其原因为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政策刚性约束;中心区位土地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掘;建成区功能提升、环境改善的急迫需求;历史街区保护和特色重塑等。
各地也在推进存量规划。2014 年5 月6 日,上海市召开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会上对新一轮总规提出的要求就是:“严守用地底线,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其中,2040 年用地规模的目标仍将1992 年开始编制、2001 年获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以下简称“上海总规”)中2020 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226km2——作为“终极规模”,即从2014 年往后的7年内,上海年均新增建设用地只有20km2左右,还不到之前6 年年均增量的一半6)。所以,存量规划自此将正式成为上海规划的主流趋势。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工业用地占比偏高7)。所以,在这一轮的存量规划中,上海的工业用地成为主要盘活对象。 这些工业用地,包括“104 区块”、“195 区域”和“198 区域”8)。其中“195 区域”中的工业资源,按照上海市政府此前转发的《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试行)》9)(以下简称“办法”),将“按照规划加快转型,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这调整了早在2013 年《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 年)》对此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方向10)。这为此类工业规划区外的闲置或低效的工业用地的调整、升级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关于加强本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11)几乎于同时配合出台。
2015 年1 月,已执行10 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以下简称“北京总规”)宣布进行修改,与2004 年的版本相比,总体规划修改后的关键词——“控制”。北京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同时明确到2020 年的人口调控规模。北京总规的修改从2013 年就已启动准备工作,修改思路从“增量”向“存量”、甚至“减量”转变。北京对城市设计提出了“古都味、东方韵、国际范”的要求,明确了北京在未来一个阶段整体城市设计原则和实施管理策略,处理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将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作为长期的城市建筑设计原则和目标。如何使这一规划层面的目标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目标相统一,是值得探讨的。
2 存量规划中工业遗产问题
在城市发展空间面临紧缩的形势下,当前存量规划的内容包括:(1)旧城更新与改造规划;(2)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交通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规划;(4)历史街区和风貌保护规划;(5)产业升级与园区整合规划;(6)土地整备与拆迁安置规划,等等1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在所有的存量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上述第(5)点是目前最为引人注目的目前一点不过分。2013 年的统计显示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百分比如表1。
从表中可见,除了北京的数据原缺之外,天津、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青岛、武汉、广州、重庆等城市都是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百分比超过20% 的城市。
工业区的改造占整个改造区面积比例也比较高。深圳2009~2020 年总体规划中在60 km2的改造类用地规模中,工业区改造占到2/3。13)
城市工业用地之所以成为改造的首选对象,是因为第一,占地位置有优势,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工业用地逐渐成为市中心区域,大部分工业用地占据城市公共资源集中分布的地方。第二,产业转型之后出现空置,很多工厂搬迁之后原有厂址有可能出让。第三,产权问题相对集中,相对于历史街区改造中工业区改造相对容易推进。在街区改造中由于产权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越来越不容易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天津最近的老棉三和天津拖拉机厂两个案例代表了存量规划时代的工业遗产改造。以下以天津拖拉机厂为例说明具体规划的特征。
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地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部,占地面积约1km2,东西两侧毗邻中环线、城市快速路和地铁6 号线和地铁8 号线,交通非常便利。西北两侧毗邻天津侯台风景区,自然环境优越,具备良好的生态优势。天拖地块周围科技企业密集,天南大高校科研院所、产业优势突出;北边界与天津科贸街、南开光电子产业园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活跃(图1)。
天津市规划局、文物局和天津大学合作在2012 年完成了全市工业遗产普查,规划部门并进行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天拖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并没有严格的制定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在规划上开发力度较大。区域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与居住用地。根据天津规划局网站的规划公示,所在区域规划指标为:规划总用地面积:98hm2;新建总建筑面积:183hm2,其中居住建筑面积:90hm2,商业建筑面积:93hm2,改造厂房面积10hm214)。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比较典型的案例。虽然在《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划定了各种级别的保护建筑,但是在规划中只保留了特色保护建筑,厂区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样的结果表明在节约集约工业用地中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图2)。
3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用地中并不是都具有遗产的价值,但是否为文化遗产,则必须进行甄别。
2014 年9 月1 日出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其中有关于工业建筑的规定:
图1存量规划时代工业遗产的改造:天津拖拉机厂
图2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协调区控制范围和各种级别的保护建筑
第二十四条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第二十五条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属于国家鼓励产业的工业用地,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地价政策。
第二十六条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供应工业用地,应当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
这个规定的出台有效地促进土地的经济价值提高。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用地中有可能存在具有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David Throsby)2001 年出版《经济学与文化》,该书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台湾和中国均有译本,该书成为在文化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他的贡献是将文化遗产视作文化资本,探讨文化资本的经济学价值。他列举了当代经济学界三种资本类型: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最后提出了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物质资本“指的是像工厂、机器、建筑物等等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存量。”这是古典经济学所说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是“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技能和经验代表了一种资本存量,这种资本存量与经济中生产产出的物质资本是完全同等重要的。”自然资本指“由自然提供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并包括影响这些资源存在与使用的生态过程。”而戴维·思罗斯比认为文化遗产应该被视作文化资本,以经济学视角测算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例如用支付意愿进行测量。因此经济价值是不能与文化价值中的因子并列的15)。
戴维·思罗斯比将文化价值分为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真实价值。但是不同的体系略有不同。在《下塔吉尔宪章》(2003)中所提及的工业遗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historical value)、科学技术价值(technological scientific value)、社会价值(social value)、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其中:历史价值强调工业遗产对于历史的物证意义,即“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价值则是工业遗产在制造、工程、建筑历史上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在于工业遗产记录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具有身份认同的意义;审美价值则是指工业遗产可以通过建筑和规划的质量产生巨大的美学品质。
中国国内目前通行的文化遗产价值认定体系,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2007)中分为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中提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为了区别戴维·思罗斯比的《经济学与文化》中文化价值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社会文化价值,我们将前者视作广义的概念,后者视作狭义的概念。
结合工业区而言,工业用地、工业厂房、设备是物质资本,可以直接体现为经济价值。工业区也有人力资本(具有技能和经验的工人)和自然资本(矿山、水源等)。但是如果工业区里有文化遗产,问题就会更复杂一层,即必须考虑其文化价值。而且不仅是文化资本,人力资本中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本中也有文化景观。随着文化遗产体系的扩大,这些都列入了文化遗产。
目前工业用地的出让中多只涉及物质资本,即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视点工业用地上面的土地、建筑、设备等。土地出让的核算已经十分专业化,而土地上面的建筑和设备的文化资本的价值往往和物质资本的价值成反比,文化价值中历史价值越高,有可能其物质资本的经济价值越低,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旧厂房被拆毁,设备被廉价出卖等情况。而土地出让成为唯一的经济价值的衡量准绳。这个问题过去在历史街区改造中也常常存在。天津博物馆曾经用一万元购买了一台20世纪30 年代的丰田纺织机,购买者告诉我们以后用这个价钱就不可能购买到了。购买者就是将其视作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合体,而出卖者只将其视作物质资本。我们说工业遗产有物质资本的一面,也有文化资本的一面,两者之和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文化遗产不被视作文化资本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工业遗产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还未被广泛认知,文化资本的价值体现需要时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其二是文化资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体现其经济价值,而间接的方式也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价值。例如意愿支付有个人偏好等问题存在。其三文化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也需要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保护工业遗产。
4 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标准探索
工业遗产包括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也包括众多没有列入文物名单或者地方保护体系的清单的准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 件中有715 项近现代遗产,近现代遗产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7%。其中有83 项是工业遗产,仅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准文物所占比例更大。中国三次普查共有登记文物76 万余处,目前全国的工业遗产普查还没有完成,所以还没有全国性的工业登记文物数据,就天津而言工业遗产普查131 件中确定的有121 件,而全国重点文物只有3 处,比例是2%。因此大部分还是准文物。在存量规划的时代首先消失的是这些准文物。或者是被彻底拆掉(2011 年重庆钢铁厂在搬迁过程中被拆除,留下的三号高炉仅仅由于全钢结构、体量巨大、无法爆破、无法切割而偶然留下。),或者是保留一个标志物(2012 年天津碱厂几乎彻底拆掉,保留了一个白灰窑),或者保留尽量保留年代较近,改造成本较小的建筑(如青岛阳光一百利用了20 世纪70 年代的建筑)。政府提供一些免税优惠也成为保留的动机之一(天津意库)。无论是保留或者拆除都没有明确的评估依据。针对这个问题2014 年我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代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起草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并于5 月29 日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表。这个《导则》借鉴“英格兰历史建筑和古迹管理委员会”(即“英国遗产”)所制订的纲领性文件《保护准则:历史环境可持续管理的政策与导则》16)(以下简称《保护准则》), 以及与工业遗产相关的认定标准四个文件:(1)《“在册古迹”的总体认定原则》17); (2)《“在册古迹”中的工业遗址认定导则》18);(3)《“登录建筑”的总体认定原则》19); (4)“登录建筑”中《工业建构筑物的认定导则》20)。并结合中国以往研究分析以及专家讨论、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列举了关于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评估的12 项指标:(1)年代;(2)历史重要性;(3)工业设备与技术;(4)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5)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6)推动地方社会发展;(7)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8)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9)代表性和稀缺性;(10)脆弱性;(11)文献记录状况;(12)潜在价值。《导则》对每一项指标都进行了解释和举例,力图更具体、更简洁地体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能展开论证每一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甄别是否文化遗产的参考。
5 价值评估环节的设置
如何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价值评估?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工业用地存量规划中加入评估的环节,不仅要评估物质资本的价值,同时也要评估文化资本的价值,甚至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价值。
针对文化价值,规划和文物部门首先要进行工业遗产的调查。上述天津市规划局、文物局和天津大学合作在2012 年完成了工业遗产普查,并进行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全国各个城市进展不同,例如南京市已经完成了普查,并正在进行工业遗产专项规划。济南正在进行普查。但是大部分城市还没有进行工业遗产普查和规划。因此规划部门进行土地招投标的时候就应该加入评估要求,针对工业用地的招投标项目而言参加投标的单位必须提供价值评估报告。广州已经开始有类似的尝试。规划局要求房地产商提供评估报告。不过目前还不规范,因此评估结果参差不齐21)。
鉴于上述问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1) 评估报告应该委托有文物保护相关资质的机构承担,从2015 年开始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和工程师等考试制度,因此可以兼用。
(2) 评估报告应该反映文化价值的评价标准的各项指标。
(3) 要讨论设置保护的初步范围。就工业遗产内容,初步范围分为三个层次:“点”——工业遗址本身、建筑物、构件、机器和装置;“线”——各个生产线;“面”——厂区以及附属设施(也包括更广泛的“产业文脉”或“工业遗产群”,这更多是针对总体规划而言,对业主而言更重要的是厂区以及附属设施),包括工厂配套的住宅、医院、幼儿园、办公区等。
(4) 要设置保护的分级。笔者认为工业遗产和其他遗产不同,通常占地比较大,因此与开发建设用地冲突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评估的分级来考虑保护的优先层次。
(5) 提出评估和保护的初步意见。根据专家的评估报告结合产权问题,在平衡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最后的抉择。
6 总结
综上所述,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要以价值为先导,不仅要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也要考虑其是否具有文化价值。要加入价值评估的环节,而且应该把评估出来需要保护的工业遗产名录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合同。这个环节应该由规划部门在招投标之前设置,避免未经过价值评估的前提下把生地变成熟地的做法。评估要有专业队伍进行,要规范化。评估报告将作为决定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评估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条件进行综合平衡,决定取舍。
图表来源
图1:“天拖地区”引自天津市规划局http://www.cityplan.gov.cn/news.aspx?id=9223.
图2 :天津市规划局提供;
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M]年鉴社,2013.
摘要:受到城市化和产业转型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遗产面临严峻考验。10年后中国的城市规划进入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折期,土地的有效利用对象中工业用地首当其冲,这再次将工业遗产推向去与留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保护工业遗产价值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工业用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是关于存量规划时代如何保护工业遗产文化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价值评估,紧急指定制度
遗产规划 篇2
李立烘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5180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交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问题,却忽略了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对资源的浪费情况。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多为被动的接受交通需求的要求,没有起到引导交通良性发展的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就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交通;城市交通规划;改进方法
引 言:绿色交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旨在引导人们根据出行距离,优先选择更为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实现交通与环境、交通与资源以及交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面对严峻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的现状,将绿色交通的理念融入到城市交通规划已势在必行。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一个新理念, 也是一个发展目标, 它是1994年由Chris Bradshaw 首先提出的。绿色交通是指适应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市交通系统。它是以建设方便、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景观优美、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为目标, 以推动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效率、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及传统风貌、净化城市环境为目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措施, 营造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环境。其核心是交通的通达、有序, 参与交通个体的安全和舒适, 尽可能少的土地和能源占用, 与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及交通系统的可扩展性。
绿色交通是一个涵盖了城市交通的政策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科学先进的交通管理方式的综合系统。绿色交通从微观层面上讲是要满足交通个体的出行需求, 提高交通服务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宏观层面上是要在一定限制因素制约下, 满足城市范围内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绿色交通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而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随着都市化的日益进展,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在汽车环保及公路利用方面采取了各项措施, 但随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上升, 这些问题仍会继续恶化。这是因为: 第一,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着眼于道路系统的规划, 并且以 满足单一的交通需求为目标, 没有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 使城市交通从规划起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第二, 大城市的交通主要依赖于公路, 但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交通需求将越来越大, 而在城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不可能规划更大面积的道路。其结果将使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 如: 交通拥挤、慢性公路阻塞、红绿灯所造成的时间消耗增大、汽车事故增加、噪声、振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可见, 城市交通的现状表现出严重的不可持续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城市交通规划的不足。因此, 我们应采用新的规划思维, 以求更好地解决交通问题。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研究现状
目前, 城市绿色交通大多局限于运载工具、交通绿色技术及单纯扩大道路绿化面积的研究, 而完整的融入“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却尚未起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规划研究已部分地融入了“绿色交通”理念, 其中大多仅仅面向环境, 而同时面向环境和资源的研究却具有很大的不可操作性。例如,在相关文献的研究中,曾经提到的面向环境的城市交通规划概念, 它要求在规划的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交通系统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力求将交通系统的发展控制在城市环境容量之内, 它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决策, 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它是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评价交通规划方案, 从而优选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的方案, 但它却没有涉及到资源问题。另外,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还有一种“安全格局”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了交通系统和环境、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 “代际均衡”思想强调了资源在代际之间的毫无减少甚至是有所增加的传递。同时,在其他相关文献中还提到了“ 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了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社会福利最大, 都可以说是面向资源、环境的规划思想。但当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时, 却有很大难度。
4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改进研究 4.1 轨道交通发展政策
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等优势, 成为大城市城区公共交通骨干系统的发展方向。但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 拿出大量资金建设成规模,成系统的高投入交通项目还有一定难度。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系统不仅建设费用昂贵, 而且运营后基本无盈利, 普遍需要国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而且, 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 不仅需要构成轨道交通线网, 实现规模效益, 还需要与常规公交、出租车、私人交通等各种交通方式合理的接驳和换乘, 实现交通的一体化, 避免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中, 首先要做好路网的规划, 合理布局大型枢纽换乘节点和轨道交通的换乘节点, 这两者是影响投资的重要部分, 也是交通疏解人性化的重要表现。其次, 轨道交通的建设要与周边的土地开发相结合, 从而吸引客流, 实现轨道交通先行, 带动周边发展。
4.2 小汽车拥有、使用控制政策
小汽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占用大量城市道路资源, 能源消耗量大, 运能低, 环境污染严重, 其无节制发展对城市的交通功能和环境影响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国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的是“不限制, 但不提倡”的做法。尽管拥堵作为城市机动车时代的通病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但政府还没有考虑通过采取限制私车发展的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对市民购买小汽车的政策是不限制拥有。
在当前情况下,一是, 应当让城市政府有权对不断增长的机动车使用进行限制, 而不应为了满足汽车工业的需要而迫使城市吸纳机动车使用的快速增长, 同时加强科研投入, 争取早日普及清洁能源汽车, 实现汽车环保化。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建设成高效、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出行。三是交通管理中, 适当地对小汽车的使用进行控制, 使其与城市共同良性发展。
4.3 自行车的合理利用
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 它无污染、零排放、灵活性高、造价低, 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但是自行车与机动车组成的混合交通体系加剧了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 不同车种、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通流在道路中交织, 速度慢、交通路线随意、但数量占绝对多数的自行车对其他交通方式产生了较大干扰, 大大降低了城市交通整体效率。对于布局紧密的城中心区来说, 大部分的出行可以通过步行和自行车实现, 但对于城市功能区结构松散的城市来说, 大量的自行车出行将严重干扰公共交通的效率。另一方面, 从运能来说, 自行车对道路的占用率也大大高于公共交通的道路占用率。对于大城市来说, 自行车只能是公共交通的补充, 应当吸引更多的人采用公共交通为出行方式, 合理规范自行车的交通行为, 建立自行车专用道系统, 使其促进而不是影响交通整体效率。自行车发展政策可确定为: 明确自行车在当前和未来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挥自行车在中短距离出行中的优势, 发挥自行车的换乘功能;在提高自行车交通的舒适性、有序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运行系统的空间分离, 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4.4 加强绿色交通的公众参与度
城市交通发展推行绿色交通的理念既关乎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 又与公众的行为息息相关。从出行选择来说, 如果均采用追求自由、舒适的个体交通出行, 将严重违背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其后果将导致私人汽车的泛滥, 道路交通功能的降低, 城市环境的恶化;从交通行为来说, 无节制、过分自由的交通行为, 将导致交通事故率的增加, 道路通行能力的降低;反之, 合理有序的交通行为, 理性化的出行选择将为城市交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公众来说, 绿色交通是与其生活质量和生活空间密切相关的, 通过绿色交通的宣传和推广, 公众应提高自身的素质, 转变观念, 切实参与到绿色交通的实施中。公众绿色交通意识的加强, 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绿色化的进程。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交通新理念的引入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现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为城市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目前城市交通及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 我们应尽快建立城市快速路及城市快速轨道系统, 采取以人为本的规划思维, 重视规划, 尤其是路网规划, 注重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规划, 注重换乘系统及旅游的需要, 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越性, 引导市民选用绿色交通工具,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老年怎样做好遗产规划 篇3
亲人去世后,在世的亲属之间因为遗产继承而产生矛盾、纠纷,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富人或者名人的专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普通居民的财富也在不断增加,房产、银行存款等亦引发了大量普通家庭的继承纠纷。
老人遗产纠纷案越来越多
2009年10月27日,一起遗产纷争案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小儿子持有的遗嘱有瑕疵,长子的遗嘱合法有效,故判决张老太生前留下的房屋、退休金及报销所得药费由长子继承。
纷争缘于两份不同的遗嘱。法院经审理查明,长子提供的代书遗嘱有母亲本人签名及手印,有代书人及两位见证律师的签名,其内容指向为母亲所有的房屋,故该代书遗嘱的形式和内容均合法有效。小儿子提供的录像和代书遗嘱则存在瑕疵:母亲在录像中对于诉争房屋如何处理无清晰完整的表述,而是在提问人引导性提问下被动应答。该代书遗嘱内容指向的并非诉争房屋。代书人是小儿媳,与继承人具有利害关系。同时,小儿子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代书人及见证人将代书遗嘱的内容详细告知母亲。法院认为,不能据此认定后一份遗嘱是张老太的真实意思表示,法院对其效力不予认定。
来自我国基层法院的统计资料则显示,近年来遗产继承纠纷案持续增长。其中有近70%的遗产继承纠纷是由于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或未制订遗产计划引起的,而在剩下的30%遗产纠纷中,又有将近84%的案件是因为遗嘱欠缺法律要件或形式、内容违法。
中老年人遗产规划普遍缺失
根据专家的看法,我国遗产纠纷的日渐增多,源于富人及一般民众遗产规划的普遍缺失。中老年有产一族基本上都不会主动咨询遗产规划事宜。
记者采访了一些中老年人后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示没有想过如何处理自己财产的问题。一些人则表示担心,如果自己现在就做好财产安排,子女会不会“认钱不认人”。
国外民众一般都会有一个遗产规划。人们在头脑清醒时把财产分配好,就可避免在失去自理能力时的无奈。
据了解,一个全面的遗产规划可以解决死后出现的很多法律问题:自己的财务问题情况是怎样的?自己拥有什么不动产和动产?谁得到什么财产?需要指定一个个人监护人来照顾未成年的孩子或生活不方便的老人吗?为了转移财产所有权需要付多少税?什么样的葬礼安排才是合适的等等。遗产规划可以避免法律纷争,有利于家庭和睦,又能够保护隐私,防止遗产争夺大战。
遗产规划不仅仅是立遗嘱这么简单,还包括对个人名下财产和公司财产的划分、确立执行人、保障家庭用度、财产保值增值和资产变现等。通常情况下,整个规划应该包括遗嘱,明确受益人的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家庭规划和应急规划等多种产品组合。
专家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目前的大部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仍需其子女赡养,所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财富人士应提前进行规划遗产。
怎么进行遗产规划
据介绍,目前遗产规划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是确定个人财产范围。个人自己或聘请律师或理财师、或专门机构确定个人所有的财产,这里说的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中的财产权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以及以前是否曾以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等方式进行过处分,有无已设立担保、已被查封、扣押等限制所有权的情况。
其次,根据个人意愿确立继承人或受赠人并进行财产分配,根据情况还可能附加抚养要求、葬礼安排等。再其次,选任执行人,传统的做法是家庭成员中年长或地位较高者,这种做法就计划内容而言,一般在家庭成员内部是公开的。如聘请律师或公证处做执行人,则遗产计划内容在计划人死亡前是保密的。
最后,以书面的形式自书或聘请律师见证或公证处公证将前述内容形成遗嘱。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征收遗产税,所以普通人遗产规划的主要形式是设立遗嘱,遗嘱要考虑的主要是遗产的范围与继承人或受赠人的确定。
当然,立遗嘱虽然完全是个人的事,看起来也比较简单,但由于我国《继承法》对遗嘱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并非随便立一个遗嘱便万事大吉。
我国的遗嘱有五种法定形式,分别是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每一类遗嘱形式都有法定的要件、格式要求。大家可以特别注意一下,因为不合法定格式或形式要求的遗嘱很可能是无效的。
不管遗嘱以什么形式成立,都应具备下列5项内容:遗产的名称和数量;遗嘱人或受遗赠人的称谓;遗产的分配方法和具体份额;明确某项遗产的用途和使用目的;明确遗嘱执行人。
遗产规划 篇4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开始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最先起源的是考古研究所的成立, 于1922 年北京大学成立;紧接着, 我国在1929 年成立了营造学社, 对古代建筑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于是1 年后, 我国开始出台了第一步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条文, 在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的17 条以及《实施细则》中均有体现。经过了10 多年的演变与发展, 《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诞生, 是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于1948 年主持编写的, 全篇共计450 余条, 是作为我国后续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性依据存在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在我国国务院颁布, 对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公布, 将其作为“文明保护单位”, 并制定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制度, 目前, 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超过1500 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国务院对24 个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首批, 创立了历史古城保护制度, 目前,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超过100 于个。紧接着, 我国相继出台了《文物保护法》, 《城市规划条例》,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城市法规划》等, 据初步统计, 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均已经超过12 个。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 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其固有属性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方式, 为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要分层次进行, 从而全面落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首要层次, 涵盖多方面内容, 例如, 古墓葬、文化遗址、石窟寺、壁画、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重要史迹等。《文物保护法》规划了保护内容,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 要根据文物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来确定。
现阶段, 损害文物价值多指破坏文物环境, 《文物环境法》指出, 除了保护文物, 还要“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进行划定, 继而通过城市规划, 来控制该地带的建设工作, 主要包括对新建筑的建筑高度、色彩、功能、形式、体量等方面的控制。对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的保护, 不仅仅是保障其观赏价值, 还可以将其在建筑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使人们对文物建筑的艺术效果和设计匠心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 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
保护文物的重要对象是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早在2004 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 文件中表明, 文物保护的重点是维持建筑的风貌和立面, 同时, 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一定要符合《文物保护法》规定条件。
2、历史街区的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二层次。其保护理念主要有:对真实历史遗存的保护、对外观整体风貌的保护、对原有使用功能的维护和发扬。其中, 最后一点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关键, 国家对历史地段的保护不仅仅意味着浅层面的保护物质驱壳, 还包括其对生活的延续、活力的保持、社会的承载等功能。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行规划时, 首先, 要将建筑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划清;其次, 对区内建筑物保护和整治的作法进行明确。确定“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具备内容, 针对于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 要按照外观原貌对其进行维修整饰, 而室内则可结合现代生活原则改建, 适当的对一些必要设计进行增加。损坏内部结构较为严重的, 则要对结构进行及时更换, 维持历史原来外观面貌。而针对于新建筑, 其历史风貌与外观呈现出了良好的整体协调性, 其可以维持现状不动;而针对于新建筑, 其历史风貌与地区内发生冲突, 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改造, 适当的处理立面, 或拆除、或砍掉;最后, 相关部门要对地区环境要素的保护整治要求进行确定, 按照历史面貌对路面、驳岸进行维修, 也包括对古树的保护。同时, 地区的市政设施也到得到科学的建设与改造, 以更好的解决排污、排雨水、消防、电讯、供电等问题。
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三层次。主要包括对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格局的延续和保护、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旨和特点是城市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 基于全局视角, 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协调, 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也能够为历史街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创造条件。除此之外, 相关部门还要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确定, 做到进一步保护古城, 使新区得到有效的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和抢救”, 将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与利用并重, 从而实现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价值以及历史信息延续的重要意义, 而保护措施的制定要基于维持文物原状。可以从信息的视角, 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展开深入的认识, 继而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 从而使保护方法更加科学。
摘要: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律, 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名城三个层次。该保护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 也能够对城市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以更好的解决。为此, 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希望能够对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2]程全伟.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建筑·建材·装饰, 2014, (12) :100-100.
[3]规划信息[J].城市规划, 2000, 24 (11) :5-7.
遗产规划 篇5
今年6月, 山西省首次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 在公示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晋阳湖地区优化方案》中明确提出, 在片区内的太化集团和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等污染企业搬迁之后, 将利用现有设施, 在原址上修建工业遗产公园。这是太原市第一次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的城市。这对于推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业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 截止2010年底, 世界各地共有52处工业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的名录。其中, 中国仅有青城山及古老的都江堰灌溉系统打包申请成为世界工业遗产。从工业遗产数量不难看出, 我国的工业遗产进入世界工业遗产名录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国的工业化社会时间比较短, 在工业化运动的跑道上, 涌现出了张之洞、刘铭传等一批近现代实业家, 他们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也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工业遗产。
民族工业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在2010年, 针对山西省工业遗产多, 分布广, 但面临“换脸”的境况, 山西省决定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工程, 并先后将一批工业遗址列入保护工程。
晋华纺织厂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纺织厂, 1912年, 由阎锡山的叔丈人徐一清等人出资筹建。1920年开始动工建设, 1924年正式投产运营。当时, 晋华纺织厂规模庞大, 除了在厂内设置有纱锭7.5万枚、线锭5000枚、气流纺768枚、有梭织机877台、喷气织机55台、萨维奥全自动络筒机3台等等数量的纺织设备外, 学校、医院、报社、电视台一应俱全, 晋华纺织厂一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厂。
后来, 由于资本家的剥削与裁员, 晋华成为榆次县城工人阶级运动的爆发地, 运动的爆发打响了晋华纺织厂的保卫战。2006年, 曾辉煌一时的晋华纺织厂宣告破产, 现存的厂部旧址、水塔、厂房、库房等建筑与繁华城区屹立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沧桑与单调, 但是这些建筑依旧保持完好。因此, 晋华纺织厂无论是对于工业设备、工厂建筑遗址的保护, 还是研究中国工人运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工程后, 通过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及其相关部门的配合, 晋华纺织厂推荐申报为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晋华纺织厂外, 还有山西同煤集团、太远矿山机器厂、古井亭汾酒作坊遗址等厂址被保护起来。
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 是我国重型工业基地。前不久, 通过全市工业遗产普查, 共发现工业遗产60处, 并在这60处中选出了沈阳铁路交通遗产廊道、铁西区装备制造业遗产群、大东区民族工业遗产群三处工业遗产拟打包申请辽宁省工业遗产。同时, 在今年的两会上, 有代表针对沈阳市工业遗产多, 但是保护不佳的问题提出, 政府应该尽早规划保护工业遗产区, 并在沈阳市建立工业遗产遗址公园。要将工业遗产群打包申请省级工业遗产, 以推动沈阳市工业遗产的保护。
工业遗产要保护与利用并举
目前, 我国各地工业遗产保护脚步越来越快, 很多地方也开始注重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但在很多地方都是圈一个围栏, 将工业遗址挂上保护牌, 缺乏有效的开发与管理, 工业遗产的长久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说出了他的担忧, 近些年有一部分工业遗址被列入保护行列, 但是工业遗产项目纳入法律保护的内容很少, 加上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不足, 很多废弃或停产的工业场所被认为是社会落后的表现,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进程。即使有些像晋华纺织厂等被纳入保护的工业遗产, 也因为管理的不善使工业遗址陷入无人看管的尴尬境地。
宁立新认为, 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中, 需要多部门配合, 联合展开工业遗产专项调查。同时, 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为试点, 逐步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实施工作, 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企业文物的博物馆、工业旅游景观。
有学者以上海为例谈到, 上海地区的工厂主要分布在苏州河、黄浦江一带, 这一带现在被大量开发, 在上海的纺织博物馆里, 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纺织机。这就说明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工业遗产大量消失的重要原因。现在, 我国还没有一份各时期工业遗产的完整名录, 虽然一些地方制定了不同的保护法规, 但是要真正保护好工业遗产, 还需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从源头上遏制破坏现象的发生, 并寻求有效保护的最好方法。
工业遗产遗址的保护十分重要, 但在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显得更加重要。
“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模式有很多, 但是没有‘万能’, 就像现在商业保护模式下的很多工厂被改造成卖场, 这是一种有效利用的方式, 丰厚的盈利资金为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准备金。而另外一种方式, 像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学校、图书馆等文化场所, 必须依靠政府的投资和长期补贴, 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政府的财政能力。因此, 工业遗产的保护应该因地制宜。”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吕建昌指出。
遗产规划 篇6
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隶属于黄山市,东北毗邻黄山风景区。按旧府志记载,黟,自秦时建县,在宋时徽州地区建立的一府六县制①中,黟县是徽州府所辖县中最古老的县之一,明清时城市建设趋于鼎盛(见图1)。
今天,黟县城区②就如同大多数的中国中小城市一样,在一轮接着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中,逐渐走向趋同。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被拆除,城墙和城门仅保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此在1986年黟县仅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与其城区历史悠久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称(见图2)。
然而,黟县县域境内仍保存有大量的徽文化遗产,黟县城区周边分布着众多古村落,其中既有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们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偎依在黟县城区周围(见图3),而黟县城区作为周边文化遗产集群化分布的主体,其保护规划的编制就要求从全局的视点对黟县城区进行总体上的控制。所以本文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四个方面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特殊背景下黟县的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问题。
二、区域空间特色
从区域空间特色的角度来说,对黟县城区周边各个村落的保护和整体区域空间的保护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对这种特色区域空间的保留应该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规划在常规的三个层次之外,增加了区域空间总体保护层次。在今天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下,从区域角度出发更多地保留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群,应该作为保护规划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种集群式分布的现象③,就像环太湖流域的历史名城群和沿京杭古运河的文化遗产群一样,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新的特征。
这种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是以文化遗产整体效应为原则,从区域、宏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一种新的保护规划系统。各个村落内部的保护、村落和村落之间的协调,各个村落与整体的发展都应该是这个系统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有利于城镇整体化和协调化的发展。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先天条件,所以在制定宏观区域规划的同时,需仔细研究其具体的分布密度、规模等级、交通网络、功能协调等因素,达到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形成系统的保护规划模式,进而提高文化遗产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地理环境保护
黟县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9%。黟县水系丰富,南部为新安江水系,分支诸河,汇入横江,新安江水系分支——漳河总体南北走向环黟县历史城区,山多水丰,群峰竞秀,碧波辉映,佳木葱茏,自然生态环境绝佳。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环境的有机利用是黟县历史城区的重要特色之一。历史城区居县域南部一直径约15公里的盆地中,地形东低西高,历史城区的布局与形态受堪舆之说影响颇深,城西依东岳山而建,城南引漳水为护城河,河水像绿带一样环抱古城,这正符合我国古代风水理论所追求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选址模式,原城墙呈圆形布置,在原徽州地区所有古城城墙布置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地理环境保护规划中,深刻挖掘山水格局的重要环境特色,提出“一核、两廊”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整体上维护“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的黟县环境风貌(见图4)。“一核”:以城区中历史建筑保护区为核心,维护徽派建筑群的原真性;“两廊”:沿漳河的开放空间景观走廊和环东岳山的生态绿色走廊,形成环绕历史城区的绿色项链。把黟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未来城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极具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传承了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
四、历史文化传承
黟县历史城区中至今保存着较多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街道,体现了皖南地区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现存的徽州古民居中保存较好的绝大多数为明清遗构,集中体现了徽州民居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惟妙惟肖的徽州三雕成为徽派建筑不可磨灭的印记,参差不齐的马头墙成了徽派建筑的典型标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徽派建筑仍主导了黟县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
黟县历史城区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见图5),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处。通过对历史城区内建筑风貌与质量以及建筑高度进行评估,划定了三个层次的保护区和建筑控高区域(见图6):主要以东岳山、漳河为主脉,以四街(东街、西街、郭门街、麻田街)三里(杏墩里、桂墩里、名贤里)两弄(费家弄、余心六弄)一沟(横沟弦)为骨架,确定保护区的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要划分为桂墩里、杏墩里保护区等六个重点保护区。从整体上维护具有明清风貌的传统街巷、建筑及历史地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留。外围建设控制区的划定形成对保护区的缓冲,力求从整体格局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维护历史城区依山枕水的优美形态。
在划分完三级保护区以外,我们额外增加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设计指导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从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院门、屋顶、外墙等方面制订了建筑设计的图式指导原则(见图7)。不但是历史城区保护区范围内原有建筑的整修,还是建设控制区内新建筑的建设都可以以这个原则为指导,其作用不仅从整体上维护了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而且鼓励公众参与了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协调发展。
五、旅游发展构想
黟县是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的皖南风景旅游中的主要景区之一,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云山和太平湖之间“文化遗产走廊”上的重要城市。黟县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等众多的旅游资源,迄今为止,黟县境内仍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200多栋。
依托强大的旅游资源,黟县旅游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逐步繁荣。黟县作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可以说旅游业是黟县的支柱产业,然而黟县历史城区的发展却未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产业的联动、从现状情况来看,出现“村落热、城区冷”的现象。虽然目前各个古村落的旅游配套服务较为齐全,但仍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开发程度低等现象,面对越来越多的旅游团队,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面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黟县城区周边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且都在城区一小时都市圈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这样既防止了周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激活了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规划建议将旅游发展规划与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的同时带动城区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黟县城区而言,旅游发展规划应以人文旅游为主,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注重对特色文化内涵的发掘(见图8),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重点恢复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比如将城门遗址改造作为公园,解决历史城区居住密度过大活动场地较少的问题(见图9);重点整治漳河两岸的建筑,开发为旅游服务的特色景观步行街,延长游客在黟县的停留时间。建立由政府引导,以居民为主的自助性“游、吃、住、购、行、乐”一体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的旅游发展体系。
六、结语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本着原真性、发展性、整体性和特色性四大原则,建立合理的历史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城镇格局,寻求具有整体和长远意义的城镇功能、规模、空间衔接、交通和保障体系,从宏观上合理制定区域性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发展战略,从微观上处理历史城区内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矛盾,在历史城区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指导下,做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时间为2007年,当年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正在付诸实施中,规划说明书中的强制性内容现已成为黟县城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旅游业的兴起和商贸的繁荣让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以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为案例。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四个层次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对黟县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行纵深的思考,提出集群式保护的区域规划策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潘谷西陈薇.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建筑创作.2006/9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
[3].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小城镇建设.2002/6
[4].赵中枢胡敏.徽文化背景下的绩溪名城保护——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探索.城市规划通讯.2007/4
[5].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
[7].歙县人民政府编.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介.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姚士谋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遗产规划 篇7
而当下国内出现与之相同问题的村落遗产并不在少数。曾与田野相依的古村落入口外区域, 经这般改变虽满足了旅游开发的需要, 可终究不复孕育村落遗产内涵的最重要的农业景观。虽仅为局部, 可毕竟是村落的眉目, 如同人之眉目般重要———其景观直接与村内景观对接, 毫无疑问应当是村落内涵的重要外延与支撑, 是村落整体风貌格局的重要因子, 所以, 对入口外区域景观的解读将很大程度影响对村落的解读。
就此问题, 除旅游开发的利益驱使这个鲜明的缘由, 我们还应当反思什么?
1 燃眉之殇的技术层面思考
1.1 上层条例的缺憾
上层指导条例的作用不容轻视, 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整体对镇村遗产核心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对更加深入具体, 这便有利于约束保护规划的编制;可对于控制地带, 保护要求阐述得就相对笼统甚至含糊, 更谈不上对村落入口这样原本意义特殊的区域有格外的重视。这就使得控制地带的规划编制、尤其是入口外这最关键区域规划的编制的失当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再看个别条例———第二十五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 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其它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这2条规定不免让人心生困惑: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工水系、耕地等原本就非以自然状态存在, 那么其改变是否不需要经过上述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当然包含了村落入口外的人工绿地水系。既然整部条例不断强调对真实性和完整性、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而在该条却出现了“其他”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批准的改变。可在开发的语境中, 在村落原本就是一个动态发展体的前提下, 究竟怎样是所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究竟如何是可被批准的“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 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 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 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 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 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 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该规定也难免让人的理解四处蔓延, 阐述的目标对象皆为核心保护区;那么在核心范围以外的控制范围, 是否意味着新建扩建所谓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以及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自由度相对增加呢?这样的规定, 无疑为村落入口外的随意新建扩建拆除埋下了伏笔, 而且在二十五条中已包含了在控制地带的一些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地改变是可以经职能部门批准实施的意思了, 所以, 入口外的停车场、集散广场等设施及其它景观要素基本水到渠成。
1.2 专题研究的缺失
当下对于包括村落在内的片区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 更多侧重整体探讨, 不外乎以下范畴:保护模式研究、保护方法与流程研究、保护管理研究;偶有针对个别问题的研究, 比如, 村落保护规划的生态研究等, 但却没有针对遗产入口规划的个案研究。
处在城市内部的某些片区遗产, 比如, 历史文化街区、园林、甚至城市中宗教建筑等, 因为自身在很大程度与城市关联紧密, 其入口区域自身就体现许多城市的特征;所以, 在其入口规划中,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不算突出, 就像开封大相国寺, 历史上其外部环境就非常都市化, 所以基本没必要在此类片区遗产的入口处规划做太多额外的思考。
可对于不同于城市里片区遗产的村落遗产保护规划来说, 在不违背其有机更新发展的基础上, 村落的“原生态”是规划始终应当坚守的立场。不管村落遗产原生态的内涵有多复杂甚至模糊, 但有一点必须清醒, 即村落遗产作为不同于城市遗产的重要本质就是该片区以农业为经济支柱, 所以它的原生态必然要体现与农业相伴相生的特征, 这种理念的落实必然包括村落的眉目———入口外区域。
对于村落遗产保护规划来说, 在控制地带内除了建筑, 更多的是农田景观, 也就是说, 其控制地带的大部分区域规划技术压力相对城市遗产的较小。但其技术压力却转移到了村落入口外规划上, 因为村落遗产难免开发旅游与发展经济, 但与农田相依偎的眉目的原生态也是必然的。但目前却没有对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给与专题探讨, 依然套用整体的控制地带技术要求。而在实践中必然包含村落入口外规划, 但由于缺少针对于此的专项思考研究, 便总在一个大的笼统框架内出现偏差, 城市中片区遗产入口外规划的模式被不假思索的的搬到这里。与此同时还应注意, 在日常与包括遗产保护规划在内的专业领域, 习惯了将镇与村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需注意的是, 事实上镇与村的经济形态也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即便是在镇遗产适用的入口外规划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村落遗产。
2 燃眉之殇的制度层面思考
在相关的条例法规中, 村落遗产规划的决策仍然清晰无误的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 虽然谈到了社会监督, 可蜻蜓点水般的阐述却看不出以什么制度保障。可问题在于:无论由哪一级的规划与文物主管部门来批准, 以我国目前的行政体系, 这些部门是否能够真正的独立行政?而且, 他们自身的裁判权, 也有一定的凌驾于遗产价值之上的空间, 比如某些影响传统风貌格局的改变为什么可以被政府批准?而这种批准有谁来进行权力的制衡?如果干脆被默认为没有影响传统风貌, 是否可以绕开程序?所以, 尤其是没有以具体制度保障在行政过程中来自民间个体、社团与机构的监督建议的席位语境中, 真正有利于村落发展与保护双赢格局的村落遗产保护规划的诞生便具有更多的偶然性。
3 燃眉之殇的人文层面思考
规划不是纯技术学科, 它必然要求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是规划编制者的而且是行政主管部门当然也包括涉及的学界的人文素养。可在村落遗产入口大肆的改变中, 几乎读不到其中对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 既没有对村落的人文关怀, 也没有对游客的人文关怀, 更加谈不上对后世以及其它文化背景群体于某村落遗产价值诉求的人文关怀。不错, 村落从来就不是博物馆里没有生命的古老器物, 它必然生生不息的演变着。可问题就在于, 无论怎样变都应本着高度的人文诉求。当旅游发展成为唯一价值标杆的时候, 是否悲哀?以西递宏村为例, 入口处硬质的大面积集散广场与停车场, 斩断了人们对“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的小桃源的想象。西递荆藩首相牌坊原先以田野为伴, 人们可以清晰的读到诞生于农业文明的荣耀, 还有田园栖居那不同于江南水乡的质朴旷达。可如今倒映着牌坊的水体, 还有入口前加建的小拱桥, 多少有点时空穿越到苏州园林的感觉。这样的保护规划过程中, 没人安下心来细心解读这里的风土人情, 只有想当然的解构拼贴。而宏村外那片小荷花池, 于进入村子迎面看到的南湖风荷而言无疑是画蛇添足的重复。如果规划对宏村的生存智慧即牛形规划还有最基本的尊重关照的话, 则宏村的游览路线, 便应是依据牛形村落的仿生原理, 从两棵大树为牛角的村口进入, 依次参观牛头 (雷岗山) 、牛身 (房屋) 、牛肠 (水渠) 、牛胃 (月沼) 、牛肚 (南湖) ;而且, 仅从人对景观节奏秩序的感受来说, 也应当将牛角大树放在开端, 而南湖则是最华彩的篇章, 出了村口的田野则应是尾声;可当主入口被引导至了南湖, 乐章的秩序就被颠覆了。到达西递与宏村主入口的道路, 在不同程度上多了城市化的气息———修路是必然的, 但于西递来说, 修路不代表最本质的农田景被抹煞, 在贴近西递停车场的路段, 已经不到农田的踪影, 更像一个酒肆商铺林立的城镇而非乡村。宏村外的公路, 两边倒是农田依旧, 可沿公路两侧的绿化, 为何不用乡土植物, 却一如城市道路绿化的整齐与时尚呢?
4 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规划对策
4.1 修正上层条例
在现行上层条例基础上, 应当增加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的针对性规定, 毕竟该区域特征非常强烈, 重要程度应当等同于村落内部;即不能笼统的概括于对控制地带的要求框架内, 也要明确区别于城市中片区遗产的入口外区域。与此同时, 在增加的条例中, 还要具体规定不能够做什么, 而不能只谈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否则很难具有约束力, 因为每个人对那些要求的理解不尽相同。条例应有对究竟什么样的改变风貌格局的活动可以被批准, 什么是完整性与原真性等问题、概念在附录中进行补充说明。
4.2 增加专题研究
针对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规划的专题研究应该涉及以下方面:
4.2.1 入口外停车场。
事实上, 为发展旅游设置停车场也是必然, 但它完全可以做到与古村落入口所依存的外部格局不冲突, 即可以规划到距离入口一定距离之外, 既不使游客步行感觉疲劳, 又不妨碍入口区域风貌格局。
4.2.2 入口外集散广场。
当下规划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定向思维———人流较多的地点, 入口处一定要设置集散广场。所以, 在停车场与入口的中间段落上, 是大面积的集散广场, 却无法使游客近距离感受到农田的存在。它和停车场一同, 抹煞着烟霞与草木的传说。其实包括村落遗产在内的许多片区遗产作为旅游景点, 并不存在像学校剧院体育场那样瞬间密集的人流, 而非得需要集散广场不可。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入口不存在开辟集散广场的条件, 是否该遗产就无法成为旅游景点了?
4.2.3 入口外景观要素。
在入口外, 除了指示牌等功能性要素以外, 究竟需不需要新增景观要素?比如水体、花坛、铺装、雕塑、构筑物甚至建筑物等。依笔者拙见, 除必要功能的建筑物以外, 其余景观要素应尽量避免, 因为这样既保证了景观的原汁原味又无妨必要的功能。
4.2.4 与入口外区域相接近的道路。
与入口外区域相接近的道路, 切莫城市化。道路绿化、两侧的建筑、景观, 都要最大限度的维持原生态的特色。
4.2.5 其它。
除了上述方面, 在具体的实践中还会涉及到其它问题, 比如说, 宏村的游览路线跟主入口设置的关系。
4.3 健全制度保障
可以确信, 在民间对村落遗产保护持关注态度且具有相当水准的力量具有一定数量, 而且在西方社团参与社会事务的实践与理论已经有很多可以借鉴。所以在政府部门体系之外, 应以具体的制度保障来自民间的个体、社团、机构参与到遗产保护, 当然也包括村落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来, 包括遗产保护规划的立项、编制、决策、实施、修改等方方面面。相信这样也会为拯救村落遗产的燃眉之殇提供机遇。
4.4 呼唤人文关怀
其实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人文关怀, 无法想像一旦缺失对社会、历史、文化、情感等方面的思考, 一门学科会变成怎样的行尸走肉。就是村落遗产的入口外这样一个小小的区域, 但因其重要性就像人的眉目一样, 人文关怀的含量, 在这里必然会有相当程度的体现。
村落遗产的保护, 必然牵涉多方利益的博弈———就村民而言, 也许长期以来中国乡村的贫穷让他们更加渴望通过发展旅游来改变生存现状;就当地政府而言, 显著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政绩;就专家学者来说, 不同的出发点也会使得部分专家的支持更加倾向于旅游开发;就游客来说, 生理的舒适度的诉求也使他们中的部分群体希望村落遗产保护规划中多提供所谓的便利, 就像张家界与黄鹤楼的电梯, 也不乏游客的叫好之声;就规划编制专业人员来说, 或许是自身的素养或许是迫于重重压力, 保护规划基本变成了旅游开发规划......于是村落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便逐渐被稀释。
那么人文关怀的指向又有哪些?我们要关怀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毕竟这些都是人之所为;我们要关怀村落的居民, 经济发展是他们不容置疑的渴望, 但肆意的改变村落的风貌格局又在温水煮青蛙般的剥夺他们发展旅游所依赖的资本;我们要关怀游客, 他们对最本质风貌的诉求和旅途中生理舒适的要求, 同样不容忽视, 但这二者在很大的空间内不会冲突, 只是要决策者和设计者少点想当然;我们要关怀后世与其他文化群体, 祖先留下的村落, 本应在我们手里传承并向世人展示, 我们有什么权利让后世或其他文化群体难以解读它应有的面貌?
5 结语
村落遗产的眉目———入口外区域的保护规划, 在旅游开发成为强有力的价值标杆、燃眉之殇势不可挡的时候, 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村落遗产之毙了。毕竟这个区域即决定了这里给人的感受要么将直接迷惑对遗产内涵的解读, 要么与遗产内部给人的感受发生冲突;这里也承载着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所以, 我们需要思考当下的规划技术层面与制度层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以便找到具体应对的措施;而更加本质的是要就这个问题拷问对人文关怀的缺失, 并找回缺失的关怀。技术、制度与精神, 在村落遗产入口外的方寸眉目之间, 缺一不可。
摘要:由旅游开发主导, 许多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的风貌格局被大肆改变;而作为风貌格局与农业景观紧密相关的村落, 该区域意义特殊, 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的保护控制地带规划要求;否则不当的处理会对村落遗产价值造成燃眉之殇。本文从技术、制度层面和人文层面对产生这种状况的缘由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遗产规划 篇8
1. 巢湖北岸及长临河地区概况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流域自西向东, 有淝河、柘皋河、烔炀河、派河等河流注入, 水系发达, 有“奠淮右, 阻江南”之称。由于郯庐地震带的影响, 北部形成半岛。明清为合肥县与巢县分治, 今东部属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管辖, 西部属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管辖。半岛总面积约50km2。
来源:张靖华绘制
长临河镇, 又名“长临集”, 清《庐州府志》载旧名作“长宁集”, 属明清发展成型的商业集镇。总面积99.6 km2, 辖20个行政村, 总人口5万人, 东与巢湖市交界, 南与巢湖市中庙镇接壤, 西与巢湖毗邻, 北与撮镇相接。镇域呈带状, 南北长约20km, 东西宽约10km, 西部为湖滨圩畈区, 中部为丘陵山区缓冲平原, 东北部为岗丘地, 地形复杂, 高低悬殊, 产业以农渔为主。 (图1)
2. 长临河地区文化遗产现状与层面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 长临河地区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大层面:
2.1 明初“瓦屑坝”移民村落规划
“瓦屑坝”移民, 是明初大移民运动中的重要分支。据史料记载, 自12世纪以来, 由于宋金战争的破坏和元末农民战争影响, 长江中下游江淮、两湖地区人口流失惨重, “民去本业, 十室而九。其不耕之山。千里相望, 流侈之人, 非朝夕可还”[1]。至明代开国之后, 广大的江淮地区几成无人区域。在此情况下, 明政府从人口相对稠密的江西、皖南等地, 迁移了大量人口填充皖中。移民者来到迁入地后, 披荆斩棘, 逐步成为后期村落的始祖, 并奠定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瓦屑坝”移民者是明初江西移民者的统称, 由于多称故乡来自“江西瓦屑坝”而得名, 是明初开发皖中的主力军。
来源:张靖华绘制
“瓦屑坝”移民在长临镇一带分布广泛, 除少数居住在山区和丘陵的皖南移民以及一户唐宋古村落外, 几乎所有村落都是“瓦屑坝”移民者创立的。他们和皖南移民者一起, 在六百年的时间里逐步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长临河地区文化。这种文化中既有江西移民者勤劳质朴的农耕色彩, 也有皖南宣、歙等地尊师重教, 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特别是近代以来, 长临河镇人才辈出, 吴兴一村、六家贩村、大蔡村等都是蜚声江淮的著名村落。
瓦屑坝移民村落作为地方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部, 反映出江淮农业文明在宋元战争之后独特的起步过程, 由于移民者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开拓时完全受到政府控制, 形成强烈的编制, 就使得这些村落都有着独特命名传统——以祖先姓名命名。如吴兴一村《渤海吴氏家谱》载:“第一世迁肥始祖兴一……卜居青阳山。”梅寿二村《肥南梅氏宗谱》记载:“第一世, 寿二公……自宛陵迁肥下, 居茶壶山下。”反映了久远的宋元地名文化。
此外, “瓦屑坝”移民村落的空间分布也十分有趣:按照一定尺度划分土地, 有规律的划分村落领域。通过遥感照片很容易发现:全镇自北向南分布的大量原始移民村落存在一个近似2华里×2华里的方格网, 自长临镇西部罗家疃地区直至西黄山以西, 分布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占全镇土地80%, 其中方格网分布最为规范的核心区域——即长临河镇以东地区达到40km2, 占全镇土地一半左右。这些方格网显然是明政进行规划遗迹, 它们的存留为我们认识研究中国古代村庄规划技术留下了宝贵实物。 (图2)
2.2“九龙攒珠”移民村落群
长临河移民村落具体的规划形式可用“九龙攒珠”来概括, 此词流传于半岛东部黄麓镇地区, 特指明初一种按照一塘, 九巷方式来营造军屯的方法[2]。“九龙攒珠”来源于江西赣中地区, 十分适应巢湖北部丘陵地形, 所以在长临河镇、黄麓镇被各类移民村落推广应用。不过, 长临河地区的“九龙攒珠”相对黄麓镇而言, 平面设计更为丰富, 观之十分有趣, 分为平行式 (图3) 、剪刀式 (图4) 、石头锁式 (图5) 、放射式 (图6) 等样式。“九龙攒珠”是研究明初移民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例证。
来源:张靖华绘制
来源:合肥市规划局
来源:合肥市规划局
2.3 明清及近代建筑物
在明初规划的基础上, 经过数百年的融合与撞击, 移民村落也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它们是江淮历史的承载者, 此外还有许多隐藏于丘陵地区的小村, 风景优美、水系完整, 更成为当地宝贵的财富。
3. 保护和利用策略
3.1 整体规划, 注重保护
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保护是一切改造和利用工作之首。长临河镇的明代规划系统无疑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体现, 兼具建筑学和历史学的双重研究价值, 是我国境内首次发现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对上述村落系统进行规划整理时, 应以尊重原貌为主, 注意保持明代村落布点, 原则上在长临河移民村落核心区域内不进行拆建并村。完善和恢复“九龙攒珠”的规划系统。既有对点的保护, 也有对面的尊重, 以“点”带面, 以面促点。
3.2 尊重产业, 更新设施
在保护的基础上可对镇域内部分产业进行调整重组。“方格网”内区域建议仍以农业为主, 不建大型工厂和其它公共设施, 保护核心村落布点。种植业结合当地特色更新品种和类型, 提高生产效率;区域土地可合并提高其集约化程度。在“方格网”逐步消失的区域, 可发展轻型工业, 但原则上也不布置大型工业或其它有可能向农田区扩展的产业。
3.3 重点培育, 形成特色
适度旅游开发有助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文化事业亦具重要意义。近年来环巢湖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逐步成型, 长临河明代文化遗产作为这个棋盘上重要的“棋子”, 无疑应当引起重视。
4. 结论
综上所述, 巢湖北岸的长临河地区, 在特定的半岛地貌和明代移民运动影响下, 形成了以村庄规划、建筑为主体的独特地面文化遗产, 它们是记载明初历史的书页, 更是移民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象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必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进步。
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 巢湖北岸长临河镇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明代大移民时期完成的移民村落及其规划系统, 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技术的重要实例, 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并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模式对滨湖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巢湖,移民村落,村庄规划,九龙攒珠,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曹树基, 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J].寻根, 1997 (2) :20-21.
[2]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3]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遗产规划 篇9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记录延续了人类漫长社会中一个部落聚集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结果, 其传统建筑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物、传统文化等较能完整的反应历史时期传统风貌, 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与保护规划价值。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其历史环境的延续性, 阻止古城的衰落, 通过对核心保护范围的重点保护以及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分层保护与整治, 全面塑造古镇的整体历史风貌, 延续其永久的生命力, 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古镇中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在宏观控制的指导下, 对各级保护区提出具体的保护硬性指标与整治的具体方案。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的影响就像失忆的城市, 不是我们理想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对于城镇的历史保护, 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 提高历史文化名镇的未来竞争力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与保护
联合国文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只是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文化遗产的大系统。二者相对独立, 却都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传承与适应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物质文化遗产较难保护与传承, 尤其是没有真实存在的工具与固定的场所,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特性在其发源地创造场所, 对其传承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1. 活态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最重要的特征, 它依托于人而存在, 以声音, 表演等表现方式传达给受众,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民族精神、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审美习惯的‘活’性就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显现出来, 有其独特的韵味。比如说民间技艺, 风俗习惯, 都要通过完整的动态过程才能完成。而物质文化遗产则大多表现为静态, 例如:单体古建筑, 古墓葬, 寺庙等等都是以静态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 是一种历史凝固的物质性具体见证, 人们只用静观就可以感受。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此特性, 传承与发展必须寻找合适的物质载体供其使用, 将其具体化, 生动化, 真实化, 方可进行有效的延续与传承。
2. 本土性
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特定的背景环境才得以产生于延续, 如果没有产生的环境, 就更没有其传承, 也就没有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里的背景环境具体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地域的气候条件, 人文环境, 历史因素等等。产生于环境, 兴衰于环境, 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因其历史悠久的特性, 在地域内多半会出现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就为保护规划奠定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基础。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时, 一定与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所适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对其当地居民就具有亲和感和归属感, 这种特有的情感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传承过程中。
3. 整体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繁育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定有其内在的统一, 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传承人和不可计数的受众构成一个整体, 缺一不可, 因此保护要以整体保护代替局部保护的方法。就我们所指的场所形态来说, 就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传授等当地场所的保护。我们要追求文化的整体性的可持续性行长, 文化系统保护最好的模式就是文化的生与再生产。这里涉及到完整性, 在口传心教的方式下无法保证其完整性, 但是我们应利用各种方法将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因素物质化, 并且可以枝繁叶茂的成长下去。
三、非遗载体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1. 重视文化凝聚力最强的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镇的血脉, 当人们走进一座古镇, 一定会访问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这里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 蕴藏着浓郁的风情。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 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在镇域内的核心保护范围之内, 也就是规划的重中之重。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 文化遗产集中而花样繁多, 数不胜数, 眼花缭乱。因此这里不必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某一项的主题性是否突出, 重要的是将所有可集中的文化都集中在这里。例如山西的碛口古镇, 走进古镇中心街道, 具有传承意义的店铺手工艺人潜心研究着自己的手艺, 也许那就是下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或许它自身已经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保留传承人进行传承的场所, 创造延续空间, 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跃在这个街区。
2. 强调文化主题突出的区域性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发生发展的地域, 也就是其本土性, 在这里是此项文化遗产主题性最突出与发展最全面的区域。土生土长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最能做到“原真态”的还原。设想一下, 将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作为一个区域的主题并且融入这个社区中, 整个社区的房屋建筑、街道、中心广场、景观小品都不同程度呈现这一主题, 将某一开放性的绿地公园主题定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 不仅可以完整的从不同程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增强区域内居民的地域归属感, 也可以使区域特色化加强。
3. 延伸线性的道路空间景观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延续, 道路景观就是空间上的延续。道路景观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因素, 形式为“线性”。线性就必然存在着各种节点, 道路因其“线性连续”方式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
道路是人通过步行而形成的原生态结果, 是人们通向目的地最直接、最重要的的运输方式。步行外出可兼具观光、散步、工作等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 最能细细体会街道景观建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街道两侧的建筑景观具有“线性”的文化景观意义。在非物质遗产与道路景观结合中, 文脉、历史、强化记忆等原则可以得到较好的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色彩可通过植物的丰富色彩表现,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图案纹样可直接提取用于景观小品的设计元素。
4. 丰富象征语言符号的节点设计
随着现代化的步伐, 古镇的空间结构发生着变化, 而节点却成为了一种生活情缘, 也是文化的结晶。在节点设计中主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美转化为空间的物质性符号。文化遗产的所有因素例如纹样、典故、纹样、质感、构图、纹理等与公共公园, 城市绿地等相结合, 进而与景观设计的收与放、明与暗、动与静、主与次、刚与柔的空间对比,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节点空间。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挖掘、传承、发展和利用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传承与发展, 也让其成为历史文化名镇规划中的亮点, 让人们感受隐含在古镇中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因此, 在保证历史文化名镇格局、恢复古城原貌的基础上, 发掘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与精神追求, 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臻.《非物质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学术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