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遗产

2024-10-13

农业遗产(共8篇)

农业遗产 篇1

从1987 年第一项农业遗产“瓦卡哈中部山谷亚古尔与米特拉史前洞穴”这一考古遗址列入世界遗产一直到1992 年农业遗产被纳入文化景观, 农业遗产的保护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至2002 年成立“全球重要农业遗产项目” (GIAHS) 后, 农业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工程。而农业灌溉和水土管理系统是保证农业生产生活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它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不断地变革适应, 且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活力, 渗透到农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以水利系统为主导的水利型农业遗产是农业遗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对农业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 农业遗产分类系统随之逐步完善 (GIAHS将农业遗产分为10 大类) ,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遗产的保护研究更有利于推进农业遗产保护的深化和落实。基于农业遗产主要收录于世界遗产 (World Heritag) 和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名录的特征, 本研究所涉及的水利型农业遗产内容主要源于这两大遗产名录之中。

1. 概念辨析

1.1 农业遗产

闵庆文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人类在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集成, 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品牌、农业村落等10 种类型。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历史时期创造并延续至今、人与自然协调、包括技术与知识体系在内的农业生产系统[1]。另外, 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特指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推进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与农业部推进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hina-NIAHS) 。

FAO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对GIAH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的定义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hina-NIAHS) 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 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 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 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3]。

1.2 水利型农业遗产

水利型农业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所形成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独特的农业灌溉系统和农业景观。其中, 农业灌溉系统包括水利工程系统、水利工程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系统;农业景观则包含水利系统景观、农田风貌、作物景观等。这些系统和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表1) 。

2.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历程

2.1 认知阶段 (1992 年—2000 年) ——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的独立保护

第一阶段即在GIAHS出现之前, 虽然在1992年农业遗产被世界遗产组织定义为文化景观, 但是此时,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遗产保护是单独针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保护, 没有认识到水利灌溉系统的农业属性。世界遗产收录了两项与农业遗产相关的水利型农业遗产, 分别是1997 年入选的荷兰金德代克- 埃尔斯豪特风车群 (Mill Network at Kinderdijk-Elshout) 和2000 年入选的中国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 (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

金德代克- 埃尔斯豪特风车群位于荷兰西部南荷兰省的新莱克 (Nieuw-Lekkerland) , 是为处理水源问题所装设的水利技术工程。原本是在中世纪时为了农业及聚落发展借用风力来排除土壤多余水的水利工程, 在不断衍进的过程中形成的排水系统。遗产的保护内容包括与水利技术有关的所有设施:沟壑、水池、抽水站、行政楼和一系列完整的风车保护设施[4]。从1927 年起, 柴油机的抽水站代替了风车的抽水工作。风车便不再被使用, 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当时的柴油机缺乏燃料, 使得风车又一次派上了用场, 这也是人们最后一次使用风车抽水, 现在风车主要用于旅游观光而非抽水。风车系统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单体入选世界遗产的价值在于它对农业耕种重大的历史作用。

中国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建于公元前3 世纪, 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 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 多年来仍旧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以其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成都平原水环境, 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灌溉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都江堰工程和灌溉区域, 都江堰工程是灌溉系统的核心, 工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鱼咀绕过堤、飞砂堰水闸和宝瓶口导流通道。再加上辅助堤防和河道, 这些结构确保了成都平原的供水, 产生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生活用水等一系列的综合效益。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符合世界遗产申报标准 (i ) 都江堰灌溉系统始于公元前2 世纪, 是水资源管理和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且至今运转良好; (iv) 都江堰系统体现了古代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vi) 青城山寺庙与道教基础密切相关, 在东亚地区很长一段历史中道教是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5]

这一阶段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保护虽然向周边环境有所扩展, 但是主要局限在对其工程本体的保护。金德代克- 埃尔斯豪特风车群的保护内容主要是与水利相关的所有设施, 保护范围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上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都江堰灌溉系统的保护包括了都江堰工程和其灌溉区域, 可以看到农田与水利工程密不可分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认识, 青城山- 都江堰将青城山和都江堰合为一体进行保护, 我们可以理解为从一定程度上有了对水利工程环境的保护, 但对于水利工程和灌溉区域所形成的农业景观没有察觉。因此, 这一阶段对于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处在一个认知阶段, 从风车群到都江堰工程, 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有一定的扩大, 主要还是工程设施本体, 另外还包括了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周边环境保护意识。

2.2 审视阶段 (2001 年—2010 年)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整体性保护

全球重要农业遗产项目 (GIAHS) 的出现是农业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转折, 人们开始审视如何更全面地对农业遗产进行评估与保护, 这对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2 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大学等机构合作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程, 是首个独立的农业遗产名录体系。2004 年GIAHS正式启动, 2005 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6 个国家选择了5 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GIAHS将农业遗产分为10 大类: (1) 山地梯田农业生态系统; (2) 多样的农业耕种模式; (3) 林下种植系统; (4) 游牧和半游牧的田园生活模式; (5) 古老的灌溉、土地和水管理系统; (6) 复杂的多层次的家庭花园; (7) 海平面以下系统; (8) 部落农业遗产系统; (9) 高位值农作物和香料系统; (10) 狩猎采集系统[6]。其中第5类 (为了适应干旱地区的环境, 独创且精细的灌溉、土地和水管理系统) 、第7 类 (以土地和水管理技术为特征的农业系统, 通过排出三角洲湿地的水来创造可用的耕地) 类与水利灌溉相关, 我们可以看到农田水利灌溉对农业景观和土地利用系统的重要影响。从2005 年至今, 世界遗产中与农业灌溉相关的项目有3 项, 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IAHS) 一共有31 项, 其中与农田水利相关的有7 项, 另外预选名录中有4 处 (表2) 。至此,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开始向系统性和区域性层面发展。

这一阶段世界遗产组织受到GIAHS项目的影响, 入选的农业遗产类型更加丰富。其中有两项与农业水利灌溉相关的遗产入选: (1) 2006 年入选的阿曼的阿夫拉季灌溉系统 (Aflaj Irrigation Systems of Oman) ; (2) 2009 年入选的伊朗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 (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 。

阿曼的阿夫拉季灌溉系统位于 (Sharqiya) 、达克赫利亚 (Dakhiliya) 和巴提那 (Batinah) 这3 个地区。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 这个灌溉系统应该早在公元前2500 年就已经存在。一共包括5 个水渠灌溉系统, 是阿曼3000 多个仍在使用的灌溉系统中的典型代表。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水从地下或山体中利用重力疏导出来用于灌溉土地并同时提供家庭用水。Aflaj是falai的复数形式, 在古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公平的划分稀有资源”。永久确保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是该灌溉系统的主要特点。阿夫拉季有着独特的水利分配使用系统, 依靠延续数百年的社会经济结构而不停的运作。同时, 也建造了为数众多的瞭望台来保护水资源系统的运转。其他包含在该遗产内的建筑还有清真寺、房屋、日晷以及拍卖水的大楼。列入遗产的某些部分可反映出社区对阿夫拉季体系的历史性依赖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情况。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 世纪大流士大帝时期。是一个多功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在土木工程结构以及多样性用途 (城市供水、磨坊、灌溉、内河运输、防御系统) 方面出类拔萃。该系统通过一个高耸的崖壁, 使水流倾盆而下进入盆地, 随后进入南部平原, 那里有着超过40000hm2的果园和农场。该遗产包括许多名胜。如整个水利系统的运作中心、水平面测量塔、大坝、桥梁、盆地和磨坊。

阿夫拉季有着独特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保证了灌溉系统的可持续使用, 由于系统的跨区域使得其独特管理系统的优势凸显出来, 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灌溉系统的保护达到了水利工程系统、工程技术知识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认识。舒什塔尔水利系统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遗址界限和缓冲区边界的界定, 缓冲区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保护措施, 并且围绕遗址设置了一个半径12km的景观控制区[7]。也就是说遗址保护包括了遗产本身、城市缓冲区、农村缓冲带和景观带。

由此可见, 此时水利工程系统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所体现的景观开始得到了初步的正视, 这一阶段对于水利灌溉系统的范围界定进一步扩展, 水利工程系统所形成的景观也开始出现在保护范围内。

2.3 探索阶段 (2011 年至今)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区域性保护

随着GIAHS项目的影响加深, 推动了世界遗产对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探索。农业遗产的保护进入一个区域性的保护阶段, 将农业景观的保护放到重要的位置。

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IAHS) 中出现了大量与水利灌溉相关的保护项目, 例如:北非和撒哈拉沙漠中的马格利布绿洲、库塔纳德海平面以下农业系统、韩国的青山岛传统板石灌溉梯田、江苏兴化垛田农业系统和伊朗的暗渠灌溉系统和家庭花园以及斯里兰卡的水槽系统等。2012 年入选世界遗产的“巴厘岛文化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则是水利型农业遗产首次在世界遗产中被冠以“景观”之名。

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省, 巴厘岛灌溉系统由五个水稻梯田和水神庙组成。覆盖面积19500hm2。寺庙是运河和堰塘合作的水管理系统的焦点。这个系统称为“苏巴克”。苏巴克系统可以追溯到9 世纪, 泉水和运河里的水流经寺庙后流到水稻田。苏巴克系统包括保护水源的森林、梯田稻田景观、稻田系统连接的运河、隧道和堰塘、村庄、规模多样且重要的寺庙、水利灌溉路径 (图1) 。

对苏巴克系统的保护不仅包括整个地区的水利系统, 还有与水源相关的森林、稻田景观、村庄等。巴厘省政府在拟定的法律文件基础上对遗产地进行规划, 保护场地内部所有的有形和无形的遗产以及农业和森林生态系统[8]。保护景观环境也是为了保护支撑灌溉系统的水资源。这反映了人们对农业景观保护的重视和对灌溉系统保护的进一步认知。2014 年, 巴厘岛农业系统也入选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IAHS) 的预选名单, 而GIAHS在对农业遗产的概念定义中明确提出了农业景观。GIAHS项目的出现和世界遗产中文化景观的兴起, 预示着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向着与农业景观相结合的区域性保护发展。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保护应当将之放在整个农业区域之中, 关注其与农业景观的密切联系。

3.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管理

水利型农业遗产中水利工程体系是此类农业遗产的核心所在, 水利灌溉系统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动态适应过程, 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和农业景观, 而这两者也在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保护水利工程系统的同时, 也要重视管理系统和农业景观的维护。

水利系统是一项关乎多方利益的事业, 水利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转与水资源管理体系息息相关。这些历史悠久的农业遗产区域的传统管理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阿夫拉季灌溉系统, 它有着独特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依靠延续数百年的社会经济结构而非任何形式的书面法律章程制约而不停的运作, 我们可以看到阿夫拉季水利分配系统的独特优势。系统中执行管理的人就是“夫拉季”的代表 (wakeel) , 代表由当地酋长与利益共享者在磋商会议上由技术专家顾问建议指定。传统的管理方法至今仍然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得灌溉系统得以运转下去[11];巴厘岛灌溉系统中的“苏巴克”是水资源管理系统, 水神庙是苏巴克人合作管理水资源的中心, 大多数人拥有他们自己编写的被称为“awig-awig”的规范。规范包括了对苏巴克系统的管理, 传统的保护, 文化属性的保护。其后的一些保护法规也是基于此规范, 并且制定专门的管理计划, 以适应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 维持传统实践, 转移不合理的开发, 通过社会经济工具加强传统管理系统, 并且通过提供框架来链接传统和国家优先项目。巴厘岛灌溉系统管理体系的重点在于:持续传统保护;传统的维护保护与法律构架以及合适的专业建议共同作用;开发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通过社会和经济工具来加强传统的管理系统, 提供链接传统保护和国家优先项目的框架 (表3) 。

4. 结语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发展主要表现在保护范围和内容的扩展, 2000年之前主要是对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保护, 之后GIAHS保护项目的出现推动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向水利灌溉系统整体性保护阶段发展。2011年之后, 水利型农业遗产项目的不仅数量增多, 农业景观的保护也得到了重视, 巴厘岛苏巴克灌溉系统入选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也标志着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进入到了一个区域景观层面的发展阶段, 强调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要与农业区域景观相结合。

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从灌溉工程体系单体保护阶段到作为农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阶段再到与农业景观相结合的区域性保护, 反映了对水利型农业遗产认知、审视和探索的历程。由于水利灌溉系统的独特性, 水利型农业遗产中的农业景观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使得其不能得到区域性的全面保护。本文认为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在现有农业遗产保护方法的基础上, 应当以水利灌溉系统为核心, 向区域层面扩展, 实现水利型农业遗产的全面保护和发展。由于水利型农业遗产的活态性和多方受益的特性, 构建水利型农业遗产适应性管理体系也尤为重要, 应当持续并重视传统的维护和保护, 通过社会和经济工具来加强传统的管理系统, 并结合法律构架和合适的专业建议等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的适应性管理体系。

摘要:文章提出水利型农业遗产的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 将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历程归纳为认知、审视和探索三个阶段, 揭示了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由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的独立保护向水利灌溉系统整体保护再到区域性保护的发展过程, 并结合保护历程推衍出水利型农业遗产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方向, 希望对当代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水利型,农业遗产

参考文献

[1].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 (五) [G].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8.

[2].参见GIAHS官网http://www.fao.org/giahs/giahs/agricultural-heritage-concept/en/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官网http://www.gov.cn/gzdt/2012-03/13/content_2090758.htm

[4].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en/list/818/

[5].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en/list/1001/

[6].参见GIAHS官网http://www.fao.org/giahs/giahs/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en/

[7].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uploads/nominations/1315.pdf

[8].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en/list/1194/

[9].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en/list/

[10].参见GIAHS官网http://www.fao.org/giahs/giahs-sites/jp/

[11].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uploads/nominations/1207.pdf

[12].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uploads/nominations/1194rev.pdf

拥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春天 篇2

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

我们有独特的资源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自然条件复杂。自人类历史文明以来,勤劳的中国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自然共荣共存,依山而住,傍水而居,经过一代代的努力和积累创造出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并曾引领世界农业文明数千年。其中所蘊含的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循环农业理念,至今对于国际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作为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在短短十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热情参与和不同学科专家的支持下,经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产品加工局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通力合作,使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已拥有1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于世界各国之首;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现已认定三批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国家上率先颁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并确立了“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整体保护、协调发展,动态保护、功能拓展,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保护原则和“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从历史文化、系统功能、动态保护、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农业历史、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农业旅游、乡村发展、农业民俗以及民族学与人类学等领域专家在内的研究队伍;通过技术指导、示范带动等多种途径,有效保护了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传统文化,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户的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改变,带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59号形式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这些无不昭示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

农业遗产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 篇3

1 农业遗产概念的辨析

国际上“农业遗产”一词最早见于Richard Prentice (1993) 对遗产的分类, 其主要包括农场、牛奶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捕鱼、采矿、采石、水库等[1]。2002年8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GIAHS——“全球重要农业遗产”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概念。其后, 有关农业遗产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2005年FAO在世界范围内选出了5个示范区, 为农业遗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最初对农业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侧重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 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 在概念上国内农业遗产以“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遗产”两种表达居多。通过对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 笔者认为“农业遗产”比“农业文化遗产”的表述更为准确合理, 其理由主要包括4个方面:

1.1 从研究范畴上来讲

目前我国从古籍整理和考古研究、农业技术和民俗探索、生态系统功能与价值研究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业遗产展开了研究, 涉及的范围远远比“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围广泛。

1.2 从定义内涵上来讲

农业景观作为农业遗产的一部分, 它同文化景观一样, 既不完全属于文化遗产也不完全属于自然遗产, 它是以文化为动因, 自然作为载体, 呈现出农业景观这一结果, “文化”一词稍显片面。

1.3 从研究内容上来讲

农业系统不仅从耕作技术、农业文化知识和人文角度进行挖掘, 还需要从可量化的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理化性质着手, 这样看来, “文化”一词也显得片面。

1.4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

农业遗产与“工业遗产”同属于遗产或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 其本身就可以做为一种文化来传递, 为了与“工业遗产”在语言表述上达成一致。因此, 采用“农业遗产”的表述更为恰当。

2 农业遗产内涵的界定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项目, 掀起了国内外新一轮农业遗产研究热潮。但是,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遗产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可通用的概念和内涵定论。为了能够对农业遗产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观点及目前国内农业遗产的现状对农业遗产的内涵进行探讨, 以期为农业遗产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2.1 从“遗产”角度探讨农业遗产

从“遗产”角度出发探讨农业遗产, 需要区分几个概念:遗产、遗存、遗址。

遗产:主要是指先人遗留的财产、财物,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 其内涵逐步延伸到历史遗留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如世界遗产、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等都包含有“遗产”一词, 这些正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人类瑰宝。同时, 遗产不仅仅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也有一些遗产是属于近现代产物, 比如工业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是近现代的产物。

遗存:指古代遗留并保存下来的东西, 它既是古代的产物, 同时当今又存在并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它与遗产最大的不同的是, 遗存不一定具有遗产所必须的价值。所以遗存可能成为遗产, 前提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

遗迹: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一般地说, 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 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

从上述定义不难发现, “遗迹”是“遗存”中的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遗存”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古代遗留下来的“产物”;“遗产”是“遗存”的一部分, “遗存”必须符合某种特征才可以成为“遗产”。所以, “农业遗产”必须是“遗产”, 也就是符合某种特征的农业“遗存”, 它不仅仅包含了农业遗址、遗迹, 它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 凡是与农业有关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都可以称为农业遗产。

2.2 从“工业遗产”角度类比分析农业遗产

工业遗产萌芽于发端工业革命的英国, 到20世纪50年代“工业考古”的展开, 工业遗产的研究才正式开始。工业遗产研究的背景与农业遗产的研究环境是相似的, 且2者同属于文化遗产的一种子类型,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所以, 可以从“工业遗产”的角度类比分析“农业遗产”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这些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 车间, 磨坊, 工厂, 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 仓库和店铺, 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 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 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通过《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 其定义包括了3部分:是什么——工业文化遗存;具有什么特征——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包含了哪些内容——建筑物和机械, 车间, 磨坊, 工厂, 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 仓库和店铺, 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 交通基础设施, 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在探讨“农业遗产”的定义时, 也可以从“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包含了哪些内容”着手。

2.3 农业遗产的内涵界定

通过“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多角度对比探讨“农业遗产”, 可以挖掘出农业遗产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农业遗产“是什么”, 也就是说找出农业遗产的属种关系, 不能狭隘也不能太宽泛。如果说农业遗产是“农业遗址”, 很显然这就对农业遗产的界定狭隘了, “农业遗址”只是农业遗产中的一种类型;如果说农业遗产是“遗存”就过于宽泛, 毕竟“遗存”包含了很多种类型, 即使加上一个种差限定, 仍然无法判断是农业遗产, 至多可以判断为遗产。而“农业文化遗存”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并且是与农业有关的事物, 这正好可以将农业遗产全部囊括。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农业文化遗存都可以称之为农业遗产, 比如过去所留下的某种农业工具, 当今社会仍然普遍使用, 很显然是不够格称为遗产的。所以, 需要对所有的农业文化遗存进行价值判断, 判断其符合某种价值才可以称为农业遗产, 否则其仅仅是农业遗存而已。这也就是农业遗产需要“具有什么特征”。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农业遗产, 在农业遗产的定义中列举其所能“包含的内容”。通过这些“包含的内容”让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具体的农业遗产加以判断。

综上所述, 农业遗产可以定义为:“是由拥有历史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或科学研究上的价值的农业文化遗存组成, 这些农业文化遗存包括与农业有关的遗址, 水利灌溉工程,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有关的耕种制度、耕作技术, 以及这些遗址、工程、农业系统形成的农业景观, 除此之外, 还包括记载农业知识和农业文明的文献、传说、饮食习惯等。”事实上, 对“农业遗产”的内涵界定是从价值角度出发的, 这也是符合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等遗产界领域的价值衡量标准。

3 结语

本文从范畴、内涵、内容以及表述形式上认为农业遗产的表述更为恰当, 并从“遗产”角度、“工业遗产”类比等角度分析了农业遗产应包含的内容, 对农业遗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借助本文对农业遗产所作的定义, 可以对农业遗产资源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但是实际操作中, 这些有可能成为农业遗产的资源是否具有农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是否足以让这些资源成为遗产, 即进一步提出农业遗产的评判标准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摘要:农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但农业遗产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学者关于农业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尚存在争议, 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本文对农业遗产的表述进行了辨析, 并从“遗产”角度、“工业遗产”类比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遗产的内涵, 以期为农业遗产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遗产,概念,内涵

参考文献

[1]Stuart R.Harrop.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s protected area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J].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 2007, 121 (3) :296-307.

[2]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科学, 2006 (4) :206-208.

[3]李明, 王思明.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J].中国农史, 2011 (1) :128-136.

农业遗产 篇4

藏在深山的福建尤溪县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县上堡梯田、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千余年来,因为崇山峻岭免受世间纷扰,也是这崇山峻岭保佑着此间的百姓安然耕作栖息,历经一代又一代先人探索、传承,至今山民们依旧按时令、节气,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间有序地开展稻豆间作、稻鱼共生、稻鸭共作,以及稻菜、稻药、稻薯、稻瓜、稻草等的轮作,完整保存着古老的农业生态系统,其多品系的栽培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菌的发生,在为一方百姓提供了多种食物维持生计的同时,其不同季节因作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因而在2013年5月21日,被国家列为首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挂牌保护近两年来,这三处藏在深山的瑰宝,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者,也唤醒了这一方水土的主人:原来,不起眼的红米、黑米、黑笋,这么受城里人欢迎,而世代居住的木屋、吊脚楼、土屋,甚至水田、用作绿肥的红萍、入药的紫云英也可以成为风景。于是,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牵头组织下,2014年这三地分别代表南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而都具有千年历史的稻作梯田系统,联手申报2015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使得这份宝贵的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3月30~31日,三地政府联手邀请各方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在福建尤溪,为遗产地的进一步发展把脉问诊。

遗产地劳动力论个数

位于闽中腹地的尤溪县,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故里。得益于近年京福高速公路的贯通,如今从福州到尤溪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下了高速公路出口不到20分钟,挂在山间凹里一层又一层簇开的油菜花,就笑迎宾客了。从吉木村盘旋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只见连接梯田和蓝天的是竹海和森林,在绿竹丛中、香樟树下,卧着一座座白墙黑瓦的飞檐古屋,给青葱的梯田增添了一份厚重、古朴。

尤溪最高处的梯田海拔900多米。站在联合乡东边村最高处俯瞰,脚下山头的梯田是接天连地,蓄满了水的梯田,倒映着青山和蓝天或丰腴或苗条,流光溢彩,尚未耕种。古梯田核心区联合乡党委副书记张起景告诉记者:这凹里有2000多亩,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鞭牛、吃艾果后开始种粳稻,不同的海拔高度,种着的不同稻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瑞余说,联合乡8个核心村至今还种着72种传统的稻谷,虽然产量不高,但口味独特。梯田通过山顶竹林截留、储存天然降水,再以山间水涧、溪流流入村庄、梯田,形成特有的“竹林-村庄-梯田-水流”的山地农业体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左边高处一片银杏树环绕下的古屋是八灶头村,唐开元29年蔡、陈、颜、江、包、张、詹、郑八姓从中原迁来到此开垦开发,八姓氏八户人家盖起来八座房,形成自然村落,至今绵延周边山头的古梯田还有1.1万亩。

“由于梯田面积太少,人口倍增,如今田里的农活完全不够维持全家的开支,近年青壮年都纷纷外出打工。”联合乡党委书记詹明昭告诉记者:在普查遗产清点劳动力时,村长掰着手指算,各村都是“个位数”,最年少的农民也50多岁了,许多年轻人已不会种田,图省事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地改种杂交稻了。为此我们把村里的能人包世生请回来,领头成立梯田种养合作社,以每亩500斤稻谷的价格流转了300多亩撂荒梯田,规划稻田养鱼、养田螺、养泥鳅,同时分季节种油菜花、种薰衣草、种莲花、种红萍、种紫云英,四季都有不同的精彩,去年吸引6.5万城里人来写生、摄影、休闲、度假、体验。今年我们还打算通过院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办法,示范带动周边农民一起来耕耘、收获、传承。

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提升遗产地的竞争力,只有提高价值,才能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思明说,我们总强调石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其实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农业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可再生性。

农业遗产 篇5

1 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分析

1.1 福鼎白茶简介

福建拥有许多特色茶叶品种, 白茶除了是典型的福建特种茶, 还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福鼎白茶品种繁多, 其分类主要是按照采制方式来划分, 根据采集时间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贡眉、新工艺白茶和白牡丹四种。白茶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它的制作过程特殊, 有别于其他茶种制作要经过层层工序极为繁琐, 白茶的制作工序化繁为简, 在经过自然轻微发酵之后便使用烘干或者自然干燥的方法制作的茶叶。成茶形状如针, 叶面密布白色绒毛, 故色泽雪白而称为“白茶”。有“中国白茶之乡”美称的福建福鼎作为白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每年都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白茶。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 福鼎白茶于2009年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

1.2 福鼎白茶的经济价值

福鼎具有适合白茶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 境内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和分布着肥沃且松软的土地, 这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福鼎白茶的品质优良的原因。在福鼎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的福鼎白茶从近代开始就远销海外, 因为它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占着较大的份额。因为福鼎白茶长期外销的原因, 导致其在国内本地市场占有的份额较少, 销售量欠佳。最近几年, 福鼎白茶具有保健功效和收藏价值高的特点渐渐被国内消费者所知, 在这些综合因素和大量市场资金进入茶叶产业的关系, 从长期来看福鼎白茶产业发展潜力无限。

在中国, 茶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以中老年群体居多, 因为中老年人群对养生、健康相比于年轻人更加关注。福鼎白茶独特的保健功效更是能增加中老年消费者对其的兴趣与购买力。长期饮用白茶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这归功于白茶含有具有抗氧化功能强大的茶多酚。根据最近几年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报告, 发现白茶相比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茶类具有黄酮含量最高和自由基含量最低的特点。福鼎白茶抗辐射和“降三高”的保健功效已经被国内权威科研机构证实与认可。

福鼎白茶具有耐储存的特点, 储存的年份越久, 口感和药用功能就越好。在储存过程中, 白茶的各种酶类会持续产生作用, 改变白茶的口感和茶汤颜色, 使得白茶更耐泡, 这使白茶更具收藏价值。

1.3 福鼎白茶的文化价值

福鼎白茶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被记录在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里:“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山就是太姥山, 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 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3]。由此可见早在1 000多年前的唐朝, 福鼎就已经存在白茶并开始种植。大量明代史籍也详细记录了白茶的发展。现代白茶的制作大约有150多年的历史, 发源于福鼎, 后渐渐传入建阳水吉、郑和等地。

福鼎地处闽东, 经过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实践, 创造了当地独特的区域民俗文化。如畲族人民热爱唱歌, 畲族青年男女会在茶山对情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茶文化中的茶制作技艺与茶点制作技艺属于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属于第八类传统技艺, 福鼎白茶于2011年以白茶制作技艺代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5]。

2 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主体分析

2.1 政府

福鼎白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和福鼎经济的传统产业, 政府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白茶上。为了保护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要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福鼎白茶产业, 确定以白茶产业为主导的茶叶发展思路。具体措施可以出台优惠政策, 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均予以大力倾斜, 吸引企业投资;实施茶园种植补贴, 当茶叶滞销时以统一的价格收购, 解除茶叶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将福鼎白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 以福鼎白茶拥有悠长的历史文化作为特色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茶文化之旅, 以茶文化旅游为契机推动白茶产业的发展, 进而达到保护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

2.2 农户

一方面, 农户要专注于福鼎白茶的地理标志保护, 采用绿色生态无公害种植以及坚持传统白茶制作技艺。在坚持传统白茶制作技艺的同时, 积极改造老茶园, 建立生态茶园以提高茶叶品质, 突出福鼎白茶的特点, 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福鼎白茶。农户要将福鼎白茶最具特色的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给后代, 使福鼎白茶的制作技艺得以流传和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 广大山区茶农应该有联合起来共同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提高白茶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水平。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服务, 以提高茶农的收入水平和农业相关知识。农户在坚持传统制茶的同时还可与时俱进, 开办茶园农家乐,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让游客亲身参与到白茶的制作过程中, 在不破坏白茶的种植环境的同时增加茶农的收入。

2.3 企业

企业在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福鼎白茶企业应该将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开发, 对福鼎白茶进行深加工, 不要将白茶局限于茶饮料产品。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 将白茶提取物与名贵药材融合, 推出新型保健品。白茶提取物亦可用于食物、化妆品中, 拓宽白茶的衍生品加工。二是品牌创建, 突出福鼎白茶的保健功效及历史文化为特点打造品牌, 使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增加销售量和品牌知名度。三是市场宣传, 旅游公司增加关于福鼎白茶的宣传, 如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摆放和张贴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手册和相关茶产品的广告。

2.4 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要注重于福鼎白茶的文化传承。太姥山自古以来就以“山海大观”而闻名, 在唐宋时期已十分兴盛, 因此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遗迹和许多美丽的传说。社区可以成立文化艺术团组织居民建立一支业余文化表演队伍, 根据福鼎白茶的历史文化传说创造一首民歌、编排舞蹈和表演戏剧等, 在空闲时间进行演出, 通过演出像大众展示福鼎区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民间组织可以定期对福鼎白茶进行宣传, 宣传其历史由来、品种、制作技艺等。通过这些措施, 让群众更加了解福鼎白茶, 使福鼎白茶文化得以传承。

3 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3.1 政策引导机制

因为茶叶生产是弱势产业, 福鼎又容易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所以福鼎当地种植白茶的农户收入波动较大。当地政府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引导, 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很有可能会逐渐消失。因此福鼎政府有责任制定颁布一系列利于福鼎白茶生产种植的政策措施, 政府制定政策的原则要以保护为重点, 发展为其次。福鼎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共同下达与监督政策的实施。借助优惠政策以减少山区茶农向城市流动, 家中茶园无人种植的现象;激励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投入。

3.2 管理机制

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 它是农业社区和当地共同进化和适应的结果, 所以不能以保护历史建筑的方式来进行保护[1]。不然会造成白茶茶园的破坏和福鼎地方经济落后的后果, 因此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这样就要求遗产地的白茶茶农能够在保护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中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让他们自愿参与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由于福鼎白茶种植范围极度分散且规模较小, 因此要采用适应性管理, 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 并且加强茶农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科学技术使用能力。

3.3 利益共享机制

在保护过程中, 保护茶农的利益是重点, 茶农是白茶产业生产与管理的支柱力量并直接参与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没有茶农的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很难实现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福鼎茶农是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福鼎在一定的时间内, 农户小规模经营的格局不会改变, 所以农户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的必要举措。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在茶农合作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了增加福鼎白茶品牌的知名度与销量, 可以选择“互联网+农户”的新型运营模式, 或是传统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这是调动茶农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 并适当压缩的利润空间, 使茶农利益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于那些采用传统工艺制茶和采用无公害种植的茶农应给予经济奖励, 以弥补额外费用。

摘要:从古至今福建省福鼎市就因盛产白茶而闻名遐迩, 所以福鼎也被称为“中国白茶之乡”。文章以福鼎白茶为对象, 通过简要介绍福鼎白茶, 分析福鼎白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价值。进一步研究参与式管理在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复合型的特点要求其保护和发展需要政府、农户、企业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广泛参与, 提出了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关键词:福鼎白茶,农业文化,茶文化,遗产保护,参与式管理

参考文献

[1]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等.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 2010 (10) :57-62.

[2]太姥山上“绿雪芽”——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鼎白茶[J].标准生活, 2014 (03) :92-96.

[3]汤鸣绍.中国白茶的起源、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J].福建茶叶, 2015 (2) :45-50.

[4]孙志国, 王树婷, 钟学斌, 等.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2) :150-155.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篇6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符号,向城市人传递城市生活中‘不在场’意义,产生一种弥补效应。 ”1这种弥补效应成为城市消费者选择农村作为旅游地的动因之一。 在众多乡村景观中,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地域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的青睐。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在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于2003年发起的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中的具体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目前, 我国有云南哈尼稻作文化系统、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等11个遗产地入选该项目, 入选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对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则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遗产”属性造成破坏。 保护性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梳理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做了很多研究。

1、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最早由Prentice在1993年提出,他将:“‘农业文化遗产’界定为农场、牛奶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3之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给出了定义。 在国内,闵庆文(2007)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包括两部分:“一是普通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二是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即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 的特点。 ”4常旭等(2008)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 兼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 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又因其保护对象的独特性和所处地域的特殊性, 使其成为农业景观的一部分。 ”5

2、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

在国外,Teresa Pinto-Correia等学者“研究了葡萄牙南部Alentejo地区的agro-silvo农牧系统———这是向林业转变的过渡系统, 目前该地区为保护传统景观已经开始开发旅游业。 ”6J. M. Makhzoumi“对地中海半干旱地区多用途树木种植园进行了分析, 目前该地区正通过开发旅游业,例如实施Dik Burun旅游项目进行保护等。 ”7Yaniv Poria等认为,“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可以通过提升旅游者主人翁意识这一角度来对遗产进行保护。”8在国内,孙业红等(2007)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 ”9[9]马存利(2011)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10崔峰(2008)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 旅游市场需求特征以及当前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机理。11

3、国内外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开发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意义和重要性做出了阐述,不过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梳理,在机制建设方面缺少进一步的阐述。 因此,文章将在分析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角度为农民、政府、游客、社区等行为主体提出建议。

三、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冲击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作物产出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利于农民增收,但是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而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会带来一些问题。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农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选择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但却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亦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近些年政府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政府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2、社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社区管理薄弱, 游客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比如乱涂乱刻、 随手丢垃圾、干扰生物正常活动等比比皆是,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社区为例,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管理薄弱、 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参与利益分配不均、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因此,加大社区管理是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建议

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当地村民收入,而且可以永续利用。 (见表1)文章从农民、政府、游客、社区等行为主体的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提出了决策建议。

1、加强对农民生产行为的教育和监管

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继承人,农民原生态的生产劳作方式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社区宣传、科普讲座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建立生产行为监管机制,对违反保护规定的农民进行一定的处罚。 既能够保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不受到破坏,实现旅游开发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能让农民充分意识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2、健全政府监管保护体系

健全政府监管保护体系, 一方面要制定规范, 明确可执行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发展规划,保证开发活动循序渐进。 一方面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做好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还要加强对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投资,发挥牵头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完善遗产地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3、提高游客的综合素质

游客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消费者, 要给游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游客综合素质,一方面, 游客自身要加强修炼,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文明素养,自觉遵守遗产地的相关规定,做文明游客。另一方面,遗产地管理人员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采取合理方式引导游客行为。

4、社区参与贡献更多力量

一方面,要加强社区的整体建设,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鼓励村民通过更多新颖的方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过程中来, 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社区是农业文化遗产开发价值的受益者之一,要坚持权益的平衡分配,保障社区村民的权益,推动开发商、游客、村民、社区的利益共享,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最大化,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农业遗产 篇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种类型,具有“活态性”“复合性”等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文化遗产大国,借鉴相同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可对我国农业遗产保护开拓一些新的思路。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是农业文化遗产中较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本文意在分析其保护历程,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的复兴之路

2.1 背景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伊富高省,以其所处地貌海拔之高、稻田规模之大而著称(见图1)。梯田紧靠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脉,主要分布在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沿线(见图2)。1995年,位于伊富高省基安干市、洪都安市、梅奥瑶市及巴纳维市的五片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至2002年,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梯田出现生态系统破坏、传统文化流失、大面积梯田荒废等问题。在其不断衰败的情况下,经菲律宾政府申请援助,梯田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面临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挑战。

至2012年,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菲律宾伊富高本地人民及相关政府与技术单位近10年的努力,科迪勒拉梯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区域景观环境有所好转,最终从濒危名单中除名,恢复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2.2. 濒危的主要原因

2.2.1 传统文化流失、生态系统破坏

伊福高省是菲律宾的经济穷省,贫困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一方面是外来宗教干预影响社会传统意识结构,使其逐步瓦解,动摇了维护梯田的完整制度。另一方面,水稻梯田的经济价值甚微,青壮劳动力为改善生活,不断外出务工,居民迁移比例上升,逐渐造成传统意识的流逝。而处于山地上的稻田本就需要更为繁重的耕种,居民向外迁移的情况使种植与维护工作难以维持,梯田开始出现大面积废弃及破坏,与此同时对梯田灌溉系统的维修也逐步放缓,在菲律宾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的特征下,一旦暴雨冲击梯田,更是加速损毁(见图3、图4)。

同时,由于传统水稻梯田的产量较低,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为提高产量与经济效益,由不同机构和组织开发的各类项目均被政府所采纳,如引进新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提高肥力而引进巨型蚯蚓等。这一系列举措未经科学实验便带入科迪勒拉梯田系统中,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反而打破其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

2.2.2 遗产利用混乱、旅游业无序发展

科迪勒拉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后,知名度逐步提高,但由于其所在城市经济水平落后,无论是遗产利用还是旅游规划都未能与世界遗产的称号相匹配。在城镇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背景下,加上旅游业的无序开发(如大兴土木改变原始建筑风貌),较大程度的破坏了此区域的整体面貌与文化格局,也由于道路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大大削弱了梯田对外界的影响力。

2.2.3 保护思想存在差异、缺乏有效管理机构

伊富高人的保护系统体现在流域景观的格局上:既有保护区(自然区)又有生产区(人造区),间隔这两个区域的是生产用森林或私家林地,当地话称为“木涌”(muyong)。其中自然区是指梯田区域最顶部即森林,在森林周边有“木涌”作为林地来围护,往低海拔方向即为居民生产生活区与梯田。“木涌”是菲律宾梯田中特有的组成部分,起到森林与生产活动之间的缓冲作用,与国有权属的森林不同,“木涌”有部分林地属于私产,是居民生活所需材料的主要来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当地人认为,对森林区域的重视与保护是菲律宾梯田与世界遗产保护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世界遗产保护的理念中,梯田是比较得到重视的部分,其保护地位得以提升,相反本土观念中最重要的森林区保护地位却相对下降。成为世界遗产之后,这种理念让本土居民感到不解甚至抵制,梯田被赋予的价值似乎更多的倾向于景观,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梯田进行景观“固化”,其最根本的生产功能却被忽视与弱化。

在管理方面,从1994年申遗计划开始,伊富高省陆续设立了管理机构:伊富高水稻梯田委员会(lfugao Terraces Commission,简称ITC)、巴纳威水稻梯田责任组、伊富高水稻梯田和文化遗产办公室(lfugao Rice Terraee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fice)、伊富高文化遗产办公室(lfugao Cultural Heritage Office,简称ICHO)等,这些管理机构先后被设立和取代,持续管理时间不长且分属于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地方,这样不断更换管理专业人员的行为及多级别的管理机构体制削弱了管理有效性和及时性,《保护管理规划》得不到有序实施,同时也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2.3 核心保护思想及主要对策

梯田被列入濒危名单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与伊富高省政府进行技术合作,其核心保护思想为“本土智慧”,即在梯田保护策略与实施方面让原住民最大程度的参与、促进当地人民与其他相关利益组织间的合作、协调种植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等(见图5)。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深入了解原住民的传统管理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2005年伊富高水稻梯田被列为试点项目之一,无论是此项目还是2006年世界遗产中心协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对科迪勒水稻梯田提出的保护建议中,都强调了本土居民的主体作用:将原住民森林管理的保护做法记录下来,并整合到教育系统中,同时制作宣传海报,充分提高项目的主人翁意识等。

另外还举办了一系列讲习班,将遗产价值充分展示给原住民,并讨论与记录原住民对自己所属区域的理解,以此制定保护计划,最终由当地政府给予采纳。

2.3.2 加强生态修复、采用新的种植办法

尽量选用本地树种,加强植树造林以恢复原有森林形态。同时在防止传统稻种消亡的情况下,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耕方式进行实验,如“梯纳万”(tinawon)水稻密植实验,但最终是否采纳由农户决定。对稻田产出大米进行本地推销,以此阻止梯田更换种植其他农业,通过培训(包括网络建设方面的培训),鼓励农户自己经营,尽量不让中间商参与等,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与营销兴趣。

2.3.3 制定有原住民参与的土地使用规划

菲律宾伊富高水稻梯田作为未被殖民地文化影响的遗产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所处地理位置极为偏远,也正是这样,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之时,遗产地发展缓慢的问题也凸显出来。这里的原住民是国家的边缘人群,生活环境艰苦,更无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划。这就造成了居民对遗产地保护区划不明确、城镇无序发展、旅游业规划呈混乱状态的问题。在“拯救伊富高水稻梯田运动”中,极大程度地听取了本地居民对梯田现存状态的理解,充分了解原住民的土地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适的土地使用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地居民的自信心,也能更好的与保护管理规划衔接。

2.3.4 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抢救损坏梯田

建立地方级管理机构以避免保护管理的延时性,同时确保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实施保护管理规划;制定旅游和基础建设管理规章以鼓励对梯田和当地社区有益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发展。若此地区有发展项目,将组织保护类专家参与,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必要的环境测评。

另外突出保护的首要任务,即是对梯田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并对其灌溉系统进行加固,抢救已损坏的梯田,阻止其持续恶化。

3 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3.1 内核是本土居民

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遗产保护规划最终都会直接落实在空间布局上,而保护管理规划是对本体保护提出措施与策略。从规划流程来说,“调查—研究—确立本体保护、提出问题—提出保护对策、解决问题”是一个较普遍的技术路线。从时间分配上来看,重点往往在于后三部分,由于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调查部分总是不尽人意。尤其针对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类型,规划者并不能直接参与本体维护,缺乏对农业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如若对真正参与这种活态遗产维护的本地居民深入了解并加以“运用”的话,保护规划才真正“活过来”。

从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的复兴经验中可以看到,一个经过数千年维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产生的文化遗产,在面对社会发展的潮流时,本土居民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他们的建议与看法会提供给规划策略者一个较为明朗的方向,而他们的参与也会使规划真正地发挥作用。

3.2 生态技术的发展与文化格局的保护并不矛盾

受到城市化影响,加之农业遗产普遍存在的地域偏远问题,遗产地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均落后于城市,原对遗产地进行维护与生产的居民不断外迁。在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保护的过程中,菲律宾政府曾作出努力,改良水稻品种或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试图在保护梯田的同时改善居民生活,但最终却并未成功。也由于这样的不成功,不禁会提出疑问,对于这样一套完整的耕作系统,无论从景观角度还是文化遗产角度,是否应该保持其原始生态系统,同时还能保护其背后的精神内核——文化格局,在耕作技术方面是否应该一直延续下去?

然而众所周知,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一套完整文化格局是其核心,因此只要在不打破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采用新兴生态技术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不能阻止发展,更不能把其当做一种景观来进行凝固。吸取科迪勒拉梯田的教训,采取组织专业人才、对新兴技术和品种进行研究并在遗产区外开发试验田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考证,并征求本地居民的使用意见之后可运用到耕作系统中,只要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其背后的文化格局保护是并不矛盾的。

3.3 管理有效性的提升至关重要

“有效性”是评估管理机构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从某种角度印证了这是国内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管理层级多且复杂、缺乏专业人员、机构间看法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缺乏一个有力、专一的管理机构则不能及时对遗产保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出回应并解决,尤其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这样的活态遗产来说,更为突出。农业文化遗产地普遍分布在城镇级别以下的区域,受到空间地域的影响及遗产保护地位的提升,当此区域出现问题时,由本地居民反映到村,再逐步汇报到各级管理单位,经批准后再将保护意见反馈下来,这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此时本体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破坏,有时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对于“活遗产”,时间是宝贵的,及时解决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使其良性发展。

3.4 农村地区的土地规划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我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严格的要求,但城镇在不断发展,尤其在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各类建设项目不断出现,旅游业尤为突显,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遗产利用必经的发展之路,通过良性的发展可以使遗产地获取更多的保护资金,传统文化也得以传播。但现实运作中,却出现很多问题:旅游业的无序发展使遗产地除基本农田外的区域变得无法控制;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本地居民对遗产保护区划的界限模糊不清,出现在区划内大兴土木破坏整体格局等问题,甚至为满足市场需求,砍伐森林或挖山取土。究其根本,是缺乏一个有力的、全面的、使遗产维护者能够认知的土地使用规划。

城镇规划体系中尚未触及到这样偏远的地区,往往只是在土地利用阶段划分为可建设区域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或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但在遗产地所属区域,应该与遗产保护规划有所结合,在保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逐步建设与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定期开展宣传认知工作,使遗产维护者对遗产区、缓冲区、可建设区有深入的理解。

4 结语

菲律宾科迪勒拉梯田十年的复兴之路,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于其自身发展的保护之路,也为相同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借鉴。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个较为独特的遗产领域,农业生产者与维护者是其文化内核,生态系统是在“内核”的领导下而产生的智慧产物,保护规划中应结合遗产地自身情况,加强与本土居民的交流与合作,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将各类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共同应对社会环境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前言话题(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拉舍尔·圭姆巴坦,泰迪·小巴圭拉特.对保护菲律宾水稻梯田文化景观这一提法的误解[J].张大川,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1):63-72.

[3]Parviz Koohafkan.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J].资源科学,2009(1):4-9.

[4]卢叶,景峰.困境中的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J].中国文化遗产,2009(1):34-39.

[5]赵志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科迪勒拉梯田的经验和教训[J].世界遗产,2015(10):64.

[6]何露.濒危之患:菲律宾伊富高水稻梯田带给哈尼梯田的启示[J].世界遗产,2014(9):55-56.

[7]张求阳.浅析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菲律宾的稻米梯田为例[J].绿色科技,2014(12):112-115.

农业遗产 篇8

1.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由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冲击, 这些珍贵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正面临各种威胁。

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2年开始,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按照粮农组织 (FAO) 的定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截至目前为止, 已经在6个国家挑选了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首批试点, 并将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系统。

2. 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

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 标志着人们对人类自然和文化财富的新认识, 它使我们的视野超越了“文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概念。更深入地认识到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和自然资产对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大自然赋予的瑰丽神奇的景观,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三种类型。并在公约实行20年之后,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提出了世界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一个单独的遗产类型, 文化景观以独特的视角和选区的范围, 既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 也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关爱有所区别。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 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我国历史上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农业史的角度对农业资料的收集整理, 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除此之外, 一些农业大学 (如西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等) 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也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我国科技工作者曾经对各类传统农业形式开展了不少研究, 但更多的是从系统的生态学机制和农作技术角度进行的。而从文化遗产的角度, 将稻田养鱼看作农业遗产而进行的研究还可以说是一个空白。

(二) 龙胜梯田的现状

1. 龙胜梯田的概况

广西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大省, 广西龙胜县龙脊地区被视为稻作文化之代表, 并被开发成以梯田文化为品牌的旅游景区。龙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8.1℃,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河溪众多, 水系发达, 森林茂盛, 水源丰富, 这是当地稻作农耕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 龙脊地处高山崇岭, 平地极少, 当地县志记载:“龙胜之地纵横三百余里, 龙胜处其中, 四面绵长百数十里, 其间崇山万叠, 峭壁千寻而宽平广阔之处甚少”。因此, 境内各民族只能垦山为田, 获得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龙脊地区海拔1500公尺, 面积东西长30华里, 十多个村寨分布在陡峭的山麓上。由于平地少只能开山地以耕种, 狭长形的田块一级又一级, 从河谷到山颠, 从林边到陡崖, 均开垦为梯田, 同时修建许多水渠。梯田最高海拔880米, 最低海拔380米, 形成宏大的气势和壮观的梯田农业景观。

2. 龙胜梯田的文化内涵

壮族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龙脊地区主要居民是壮族, 也因袭了此一传统。当地民族主要生计是农业生产, 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日常生活都打上了深刻的稻作文化痕迹。所有的民俗也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建筑、饮食、节日、思想观念等都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的色彩, 并显示出其特有的智慧。龙脊的壮族从外地迁徙过来后, 开荒垦田, 把平地的稻作生产移到高山, 因地制宜, 发明和保存了多种野生稻种, 积累了因时因地栽种的耕作经验, 孕育了独特的稻作文化。据调查, 龙脊地区的稻作文化非常深厚, 与梯田稻作生产相关的文化现象丰富多样, 甚至可以说, 这里是稻作生产的生态博物馆。

首先, 与稻作生产直接关联的是稻田。梯田是当地最受重视的民俗资源, 也是被当作首要开发的旅游资源。龙脊梯田是怎么形成的呢?壮族培育和种植水稻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龙脊地区的壮族是从明代以后才迁移过来的。据地方知识权威记忆, 龙脊梯田的开凿, 始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廖登仁开始, 开发到清代雍正, 乾隆时期基本形成, 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好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开始时是廖姓先祖迁居而来, 购买当地瑶族人的茶山荒地开山筑田, 沿金江河流域平地向高坡发展, 先易后难, 一代接一代挖掘。后到清代有潘、陈、侯、蒙、韦等姓人家迁居而来, 力量增大, 继续开铸而成后来宏大雄浑的梯田群。因地狭人多, 当地人特别注重对梯田的保护, 有随时修复崩坏的梯田、严禁用田建筑等习俗, 使龙脊梯田历经数百年, 至今保存完好。

梯田必然涉及到农田的供水, 只有保证充足的水源, 才可以让每一块田都有收成。他们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合理分配灌溉用水的办法和习俗, 至今有效。在每年的四、六月间每家都会派人去集体修理一下共用的水渠和水槽。这些习俗和惯制是龙脊人的智慧, 也是当地自然环境赐予。引高山泉水入田, 当地把这种田称为“冷水田”, 既需要培养特殊的适合于高寒地区的稻种, 还需忍受刺骨的寒冷去耕耘栽种, 这是对经验智慧和品格毅力的双重考验。而村寨内部对于梯田用水的分配惯制, 也反映了民间自我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龙胜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分析

(1) 龙胜梯田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龙胜梯田是当地人民适应自然环境, 充分发挥人类智慧而创造的农业景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龙胜当地的农业生产系统。依据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可知, 龙胜梯田完全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而且龙胜梯田是当地最重要的农业资源, 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地方知识权威记忆, 龙脊梯田的开凿, 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好几代人不断的努力, 造就了山连山、岭接岭, 绵延不断的梯田群农业景观, 并被开发成以梯田文化为品牌的旅游景区。

(2) 龙胜梯田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内涵。从上述介绍不难看出龙胜梯田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内涵, 这种文化内涵凝结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龙胜梯田形成的历史渊源。我们在欣赏壮观的梯田景观时, 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三) 龙胜梯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梯田景区现行的管理体制下, 景区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有效性不强, 使景区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 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 大大降低了景区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遗产价值。

2. 破坏严重。

有关部门在对梯田进行开发过程中, 对梯田的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很多梯田遭到严重破坏。景区发展之初, 有大部分景区是以发展经济为目的成立的,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 经济目标占主要地位, 而地方政府对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保护意识淡薄。尤其是在景区经济价值突显的情况下, 有些上级主管部门借权力之便批准在景区建设违章“合法”项目, 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十分激烈, 造成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 法制不健全。

目前龙胜梯田的开发与保护没有得到有关法律部门的重视, 保护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把梯田文化的保护提升到法律的高度, 造成破坏无人管。

4. 重视不够。

有关部门对梯田的重视不够, 投资小, 宣传力度不强, 导致田农在种植梯田的过程中获得的利益不多, 积极性不高, 造成梯田大面积荒芜, 破坏景观。

(四) 龙胜梯田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1. 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梯田景区管理体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明晰梯田产权。具体而言, 就是要明确景区的管理主体、监督主体、经营主体及其各自的权、责、利范围。要明确景区的管理主体, 不能同时赋予多个部门对景区的监管权, 以免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龙胜梯田应采用社区参与式管理机制, 实现县政府和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掌握大的政策和原则下, 制定合理、有效、灵活的各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 把具体的决策权尽量多地交给农户, 更富有成效地实施一些有选择的经济行为, 开发特定市场, 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 发展相关产业链, 挖掘来自于该系统的利益和经济价值。同时, 通过实施参与式管理来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市场运作实体, 来保证遗产地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发挥。

2.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可行的法规条例, 提高人们保护梯田的自觉性, 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健全的法制是进行农业文化遗产有效管理和保护环境的基础。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性强、易于执法、遵循自然规律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要加快农业遗产保护管理立法进程, 由当地政府发布操作性强的管理规章, 使遗产保护工作走上法制管理轨道;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法规、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者, 可以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惩罚和教育;对破坏环境严重者及不符合规定乱上项目者, 要重点予以打击;对保护地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也应予以追究。

3. 开发功能区划模式。

龙胜梯田可以借鉴功能区划模式的保护措施, 并结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功能区分为如下图的4个部分, 在各分区内部施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在生态保护区内建“生态博物馆”, 严格保持耕作方式和物种的原真性, 只允许开展适度的农业景观观光活动, 并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不得建造任何接待设施;在游憩缓冲区可适度开展以农事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活动;游憩密集区一般为游憩缓冲区外的、非农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部分, 允许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外围拓展区一般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外围协作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乡镇, 一方面依托周边村庄, 布置主要的旅游基础设施, 如小体量的宾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 另一方面与周围乡镇的各类旅游景区连成一体, 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游性和特色。

4. 强化社区参与。

遗产地社区居民对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既是保护的对象, 也是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龙胜梯田农业遗产保护的主体是梯田农业系统, 而农民则是这种遗产的持有者, 因此必须首先确保农民的利益。在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社区参与的力量, 让农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开发经营、遗产保护和利益分配中去, 为当地农民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周边社区农民对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做到对遗产的保护。

5. 加强教育培训。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缺少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因此积极培养当地人才,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部分年轻人留在村中发展, 是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农民进行旅游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导游、客房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的旅游培训, 可以帮助村民了解一定的旅游知识, 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一开始就在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上进行。

摘要: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出发论证了龙胜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龙胜梯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龙胜梯田进行保护性开发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龙胜梯田

参考文献

[1]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2007, 27 (5) .

[2]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学, 2006, 28 (4) .

[3]杨丽霞, 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4 (4) :85-97.

[4] (清) 周诚之编撰.龙胜厅志[M].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刊本, 好古堂刻板, 台湾影印本, 1968:8.

上一篇:法律视野中医患关系下一篇: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