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切除术患者(精选7篇)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1
阑尾炎为临床常见病, 属于急腹症, 症状多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临床治疗时多采用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方式为阑尾炎切除术, 疗效比较好, 但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 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近年来, 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2例, 男54例, 女28例;年龄16~59岁, 平均 (36.8±1.5) 岁;病程3~21 h, 平均 (11.2±1.7) h。纳入标准: (1) 均符合诊断标准, 且为急性阑尾炎患者; (2) 智力正常, 无精神、沟通障碍; (3) 排除有手术禁忌证、手术耐受性差、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血液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 给予硬膜外麻醉, 切口位置为麦氏点压痛处, 斜切口, 长度约7 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肌膜,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钝性分离后, 直达腹膜, 切开后找到阑尾, 牵拉阑尾, 在切口外部充分暴露阑尾, 之后将网膜分离, 结扎阑尾系膜及血管, 切除阑尾, 缝合切口。试验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 患者体位、麻醉方法及切口位置与对照组相同, 皮肤切口2~4 cm, 浅筋膜至腹外肌进行分离, 沿着纤维的走向, 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 顺次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 切口拉开后, 盲肠利用组织钳推开, 沿着盲肠部位, 将阑尾找到, 之后切除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切除后, 逐层缝合切口, 每层1~2针。术后, 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切口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 试验组2例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为4.9%, 其中, 切口感染1例, 切口裂开1例;对照组9例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为21.9%, 其中, 切口感染5例, 切口裂开2例, 尿路感染1例, 肺部感染1例。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阑尾炎为临床常见病, 包含急性和慢性两种, 多为急性阑尾炎, 起病急, 病情进展快, 需要立即给予患者手术切除, 避免化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1]。临床上多采取传统手术切除方法治疗阑尾炎患者, 此项手术操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手术成功率比较高,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传统手术方式具有比较大的创伤,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而且术后切口多会形成瘢痕, 影响患者腹部的美观度, 尤其是女性患者[2]。
近年来, 临床治疗阑尾炎时, 除了关注临床疗效外, 也同等重视手术切口部位的美观度以及治疗舒适度, 因此,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小切口手术方式。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创伤比较小, 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得到患者及医师广泛的认可[3]。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切口长度短, 仅为2~4 cm, 降低损伤腹腔脏器的程度, 且术后切口愈合速度快, 瘢痕遗留率低, 兼顾了疗效及美观度; (2)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并发症少,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切口小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 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时,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速度快, 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痊愈,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试验组给予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 观察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切口小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阑尾炎,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邹贵军, 张炎, 吴仕和, 等.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29) :5723-5725.
[2]顾梦熊.临床应用微创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1) :57-58.
[3]朱宝书, 杨亚东.用两孔法与三孔法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10) :187-188.
[4]邱正森.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7) :138.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选出阑尾切除术的住院患者, 对照组20例, 男11例, 女9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70岁, 平均35岁;文化程度:本科4例, 大专9例, 高中4例, 小学2例, 文盲1例。实验组20例, 男12例, 女8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67岁, 平均35岁;文化程度:本科4例, 大专7例, 高中5例, 小学3例, 文盲1例, 。两组病例在性别、病情、年龄、文化差异等方面无显著差别,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的护理常规、治疗方法, 处理医嘱, 在住院天数、检查项目、住院费用等方面不做特殊规定;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诊疗、护理;观察两组住院费用,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满意度及住院天数有无差异。 (1)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由护理组和诊疗小组根据现有的医疗护理常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修改制订, 确保路径符合当前标准。 (2) 具体方法及要求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内容进行入院评估, 开展健康教育, 制订护理计划, 如果病情按照路径方向发展, 患者掌握情况良好, 则在临床路径表上相应栏目内打“√”, 如果与路径表有异常, 则在路径表相应栏目内打“√”, 并在路径表上记录变异, 分析原因并做相应处理。护士为患者讲解护理路径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及具体情况安排讲解顺序及内容。语言应通俗易懂, 禁用医学术语。
1.3 统计学方法
满意度调查比较采用多样本率χ2检验, 住院天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对比结果。经t检验,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01。实验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了床位周转率, 节约了卫生资源, 减少了住院费用,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讨论
自2009年1月开始, 我院对阑尾切除术患者实行了临床路径这一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临床路径不仅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而且由于临床路径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 坚持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 所以它又保证了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整体性[2]。根据临床路径的要求, 以患者住院时间为序, 把具体的护理诊疗措施细化到每一天, 对患者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从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诊疗行为, 较好地控制了环节质量。而且患者能明确预知住院的日程安排和每日治疗护理的内容, 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安全感和自信心, 主动参与护理、治疗, 从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 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和卫生宣教的过程中, 因受到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精心护理, 既治愈了疾病, 还学到了预防保健知识, 增进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 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在提倡高效率、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中, 临床路径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临床路径表体现了该病种在治疗上的先进性、科学性, 以此表来规范医疗行为, 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护理临床路径亦能弥补护士相互间的护理技术水平差异, 更好地主动配合医师工作, 提高计划工作的能力;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执行过程中护士是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医嘱。这种以主动护理取代被动护理的转变, 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4], 也赋予护士更丰富的角色内涵和明确的职责[5]。
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为特征, 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贯彻整体护理理念、提高医疗 (效益成本) 比等重要作用,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经营理念;同时, 临床路径提供了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患交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 研究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索其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6]。
参考文献
[1]杜绍敏, 翟云起, 张桂荣, 等.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与展望[J].当代医学, 2009, 15 (1) :22-23.
[2]俞玲玲, 董叶丽, 曹浩强, 等.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9) :27-28.
[3]齐德广, 秦银河.临床路径在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院质量, 2003, 7 (5) :32-33.
[4]程翼娟, 戴红霞, 宁宁.临床路径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7) :489.
[5]赵敏, 王玉君.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0) :22.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0年6月—11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3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作为试验组, 选择2009年同期3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由路径管理组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路径标准,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临床路径表。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
1.3 疗效评定内容
临床路径的评估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试验组住院日和
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临床路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见表1.
2.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2.
χ2=3.50, P<0.01,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说明临床路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各相关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 该程序根据特定的疾病制订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最佳的服务计划[1]。是以患者为中心, 使患者获得最佳照护, 以加速其康复的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的应用, 使患者的治疗从技术型向照顾、管理型转变, 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了医疗质量, 降低了医疗成本, 规范了医疗行为,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
开展临床路径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护理临床路径也能弥补护士相互间的护理技术水平差异, 更好地、主动地配合医生工作, 提高计划工作的能力[3]。临床路径对规范诊疗手段、加强医护配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护理模式, 其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 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 护理措施更具计划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开展临床路径能加强医护沟通和护患沟通, 使患者对自己的医疗护理过程及康复有预见性, 有效减轻焦虑, 并充分调动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成本,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虹.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36.
[2]郭栋, 祁国阳, 胡建伟.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11) :60-62.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 应用抛掷硬币方式随机分组, 对照组50例, 男23例, 女27例, 年龄17~73岁, 平均 (34.12±2.30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8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研究组50例, 男25例, 女2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 (32.25±1.27) 岁, 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9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简要比对,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作对比分析。
方法: (1) 对照组:行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治疗。采用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作麻醉处理, 患者取仰卧体位, 以麦氏点为中心作皮肤切口, 长度约7 cm[1]。随后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顺延结肠末端的交汇部位寻找阑尾, 并将其切除。若患者的疾病类型为化脓性阑尾炎, 应吸净腹腔中的脓液, 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 处理好阑尾残端后再将盲部复原[2], 最后作切口缝合和腹腔关闭处理。 (2) 研究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于压痛明显或麦氏点部位作长度约3 cm的切口处理, 切开皮肤后沿肌纤维方向分离腹膜和腹外斜肌建模, 保证分离切口的长度略长于皮肤切口。应用甲状腺小拉钩拉开腹膜, 并顺延结肠带在盲肠末端部位寻找阑尾, 将网膜分离后提出切口 (组织钳) 并作切除[3]。随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拭干后采用碘伏溶液 (0.5%) 多次冲洗切口, 最后作切口间断缝合。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论
阑尾炎是在多种炎性影响下的性状改变, 发病后患者多伴有体温上升、中性粒细胞增多、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其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调查研究显示, 早期诊治能够保证患者在短期内获得治愈和康复, 死亡发生率仅0.1%~0.2%[4], 但若延误诊治时机, 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当前, 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 但是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的切口大、术后卧床时间长, 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影响预后效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 切口创伤小, 一般只有1~2 cm, 显著降低了对组织的创伤, 并可促进术后恢复, 同时, 术后疤痕不明显, 不影响美观; (2) 对腹腔脏器的损伤小, 能够降低术后粘连的发生率; (3) 手术操作简便, 治疗时间短, 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4) 术后使用可吸收缝线作缝合处理, 可避免患者术后拆线的痛苦[5]。
本研究中, 研究组临床中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其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证实其临床价值, 可在各阶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银庄.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3) :80-82.
[2]夏圣兵.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3, 11 (12) :106-107.
[3]刘丽华, 李梦思.局麻、小切口改良皮内缝合开腹手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0 (2) :177.
[4]马爱军, 邱翠珍, 罗朋英, 等.术前超声定位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13 (z1) :23-24.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经过术前结合病史、体征、血常规、腹部彩超或CT, 术中探查所见及术后病检等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64例, 男35例, 女29例;年龄18~64岁, 平均32.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63 h, 平均39.7 h;其中根部穿孔27例, 中段穿孔20例, 尖端穿孔1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32例, 两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病例数相近, 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1) 患者或近亲属自愿参与并对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无腹部手术病史者; (3) 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4) 年龄>18岁。
排除标准: (1) 有腹部手术病史者; (2) 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手术禁忌证者; (3) 合并妊娠、哺乳者。
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术前常规导尿。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麻醉, 患者仰卧位, 在脐上缘做1 cm长弧形切口, 气腹针穿入腹腔建立气腹, 气腹压力12 mm Hg, 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 按三角交叉法建立主副操作孔, 常规三孔法操作。先行腹腔探查, 证实阑尾穿孔, 吸尽腹腔脓液;再调整患者体位为头低约30°, 左倾约15°, 找到阑尾并分离其周围粘连, 显露阑尾;使用超声刀或者电凝钩分离阑尾系膜, 以可吸收夹夹闭系膜并离断之, 完整游离出阑尾。如为根部穿孔, 则剪断阑尾, 清除坏死组织, 间断全层缝合关闭残端;如为中段或尖端穿孔, 阑尾根部则常规丝线结扎。用10 mm Trocar将阑尾标本取出, 这是在阑尾置入标本袋后完成的, 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 采用生理盐水, 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术后即开始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生长抑素0.6 mg静脉微泵泵入2 m L/h, 持续时间24~48 h, 生长抑素奥曲肽 (8肽, 规格0.1 mg/支) ;对照组不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 使用生长抑素的时间是在确诊出现阑尾残端瘘或肠梗阻后才应用 (与观察组的方法相同) 。两组术后均常规行抗炎、止血、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6 h后拔除尿管, 腹腔引流管一般3 d无引流物后即可拔除。
观察指标及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腹腔脓肿、肠梗阻及阑尾残端瘘等进行比较。肠梗阻判断标准:术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 症状严重程度不同, 或伴恶心、呕吐, 肛门一直不排气、排便, 肠管扩张或有液气平面可在腹部平片中存在。腹腔脓肿判断标准:术后患者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腹部压痛, 且腹腔存在积液或混合型包块, 可被超声证实。阑尾残端瘘判断标准:黄色或深褐色粪臭渗液或粪液可在引流管中出现, 有发热、腹痛或腹膜炎体征。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研究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讨论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一旦确诊, 需要立即急诊手术, 手术方式目前以腹腔镜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和开腹手术相比阑尾根部的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仍有肠梗阻、腹腔脓肿、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 因此加强术后处理可能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新途径[2]。本研究中, 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 (P<0.05) , 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术后使用生长抑素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
生长抑素具有使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肠壁循环改善、促进炎症吸收等作用[4]。阑尾穿孔时由于肠管存在感染和炎症, 可导致肠麻痹、肠梗阻。尽管腹腔镜手术已使感染灶去除, 但肠管的炎性改变仍然存在, 炎症反应也可因手术创伤而加重, 因此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在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肠道负担的同时, 还能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加速肠壁炎症消退, 减少细菌和毒素的吸收等多种作用。肠壁炎症消退快, 肠道运动功能恢复就快[5]。本研究中, 观察组无阑尾残端瘘和肠梗阻发生, 这可能与其应用生长抑素能更快地恢复胃肠运动功能有关。胃肠功能恢复后可以减少细菌在肠腔积聚和毒素吸收, 使首次进食时间缩短, 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肠内营养, 促进机体炎症反应消退和免疫功能恢复, 进而加速腹腔炎症的吸收[6]。术后24 h内机体炎性反应程度最重[7], 因此, 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的时间不宜过长, 本次研究中常规应用24~48 h, 在患者肛门排气或排便后结合腹腔引流情况即可停用。而且生长抑素对儿童患者的应用不明, 因此本次研究对象为超过18岁的患者。
综上所述,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腹腔镜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减少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 进一步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梁承友, 罗毅, 刘顺顺, 等.复杂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及术后处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 (3) :281-282.
[2]王彪.浅析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 2014, 27 (8) :543.
[3]黎朝良, 方兰, 黄建朋, 等.根部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5, 9 (4) :573-576.
[4]杨琼柳, 韩必亮, 林进喜.生长抑素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 (5) :124-126.
[5]陈正权, 梁小香, 周昕, 等.非手术治疗8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 39 (3) :306-309.
[6]Emmanuel Orocio-Rodríguez, Guillermina Ferro-Flores, Clara L Santos-Cuevas, et al.Two Novel Nanosized Radiolabeled Analogues of Somatostatin for Neuroendocrine Tumor Imaging[J].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5, 15 (6) :4159-4169.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中男25例, 女30例;年龄60~76岁, 平均 (68.7±3.3) 岁。观察组中男29例, 女26例;年龄62~84岁, 平均 (69.8±3.7) 岁。在手术后有46例患者化脓性阑尾炎, 18例单纯性阑尾炎, 8例坏疽性阑尾炎, 6例穿孔。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年龄≥60岁并且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排除标准:患有腹腔其它疾病如卵巢肿瘤、肠道疾病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都需要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检查。观察组需选取气管插管, 对全身进行麻醉, 患者采取平卧位, 肚脐处的切口约为1 cm, 之后将腹针插入, 进行压力为10~12 mm Hg的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患者右侧腹位置做0.5 cm的切口来创建辅佐操作孔, 在患者左下腹位置处做1 cm的切口来创建主操作孔。使用超声刀分离将系膜切断, 结扎阑尾时使用丝线, 将阑尾切下, 通过主操作孔拿出, 不需要包埋残端。如果患者在手术后阑尾出现化脓或者坏疽等情况, 需要在冲洗腹腔后, 采用常规方法将引流管放置到腹腔。对照组在右下腹处切口, 切口长3~6 cm, 采取常规方法将阑尾切除, 需要在冲洗腹腔后, 采用常规方法将引流管放置到腹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无感染病例, 3例患者出现近期肠粘连;对照组有6例患者手术切口处感染, 9例出现近期肠粘连;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都没有出现出血、腹腔感染以及阑尾残株炎等症状。所有患者的急腹症都得到治疗, 无死亡。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和肠粘连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为生理因素的原因, 对不同种类手术的耐受性都有所下降, 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在确保手术效果同时, 选取更微创的手术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将会成为最好的选择[3]。实际上, 现今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 在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手术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同时还能够做到微创和减少住院时间等好处。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 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法[4,5]。本研究选择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包含肠粘连、腹腔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出血以及阑尾残株炎等。
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手术会减少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机率[6,7]。对于采用常规方法开腹手术来说, 腹腔下进行手术能够使手术的切口更小, 可以很好的减少手术对于术野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的供血影响, 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生理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8]。另外, 腹腔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会提前, 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很好的吸收手术后切口的渗出物并且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上面所说的因素可能会与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能够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的出现风险有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能够减少老年患者在手术后肠粘连出现的风险。腹腔镜下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最大的有益处是可以在术野的优秀表明能力上, 让小切口显示出大视野的优点。因此对于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来说, 由于近期肠粘连带还没有形成, 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即使在全腹腔查探和治疗方面同样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 所以在腹腔镜下实施针对性的查探与治疗可以预防常规开腹探查与治疗出现的盲目性问题, 从而有效的降低手术对于腹腔内器官的影响, 在根源上降低手术后出现近期肠粘连的机率。另外, 由于腹腔镜下进行手术阑尾炎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得到提前, 对于较快的吸收术野渗出物有很大的帮助, 从而降低近期肠粘连出现的机率。
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 老年患者在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会出现肠粘连、腹腔感染、出血、阑尾残株炎以及粪瘘等方面, 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拥有近似的出现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 在手术操作能力方面, 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对比起来, 没有显著的缺点与限制, 但是只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慢性阑尾炎患者不利于用此方法, 慢性阑尾炎由于许多粘连带的组成会对腹腔镜的有关技术的发展造成。
本次研究发现, 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能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效果稳定。结果数据显示, 观察组无感染病例, 3例患者出现近期肠粘连;对照组手术切口处感染的患者有6例, 9例患者出现近期肠粘连;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都没有出现出血、腹腔感染以及阑尾残株炎等症状。所有患者的急腹症都得到治疗, 无死亡。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和肠粘连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登峰, 王小军, 陈大伟, 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4, 16 (3) :423-424.
[2]傅继勇.老年患者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5) :683-684.
[3]朱国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7) :3962-3963.
[4]董国祥.急性阑尾炎行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33) :184, 186.
[5]阿尔帕提, 买买提, 吴天山, 等.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3) :38-41.
[6]赵云.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 (4) :77.
[7]吴子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5) :3505-3506.
阑尾切除术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普外科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64例老年患者, 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2例, 其中男17例, 女15例;年龄61~79岁, 平均 (71.3±3.6) 岁;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6例 (50.0%)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 (25.0%)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例 (12.5%) , 慢性阑尾炎4例 (12.5%) ;伴有疾病:高血压病4例 (12.5%)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3例 (9.4%) , 糖尿病3例 (9.4%) , 慢性支气管炎2例 (6.2%) 。对照组32例, 其中男15例, 女17例;年龄60~80岁, 平均 (71.1±3.4) 岁;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6例 (50.0%)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 (21.9%)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例 (21.9%) , 慢性阑尾炎2例 (6.2%) ;伴有疾病:高血压病3例 (9.4%) , 冠心病2例 (6.2%) , 糖尿病3例 (9.4%) , 慢性支气管炎3例 (9.4%)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心理护理, 即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 对患者进行较笼统的心理护理, 使之消除消极的心理, 积极地配合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对焦虑、抑郁患者
(1) 全面细致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躯体情况, 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2) 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 认识疾病的性质, 消除疑虑。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 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鼓励, 告知其手术很顺利, 引导患者树立健康平常的心态。术后护士经常到病房看望患者, 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转移伤口疼痛患者的注意力, 采取舒适体位。患者若出现哭泣、纠缠等发泄情绪的行为, 要耐心抚慰。 (3) 多关心、同情和体贴患者, 对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时, 教会其用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 如鼓励他们多听音乐、广播, 以及和家人、朋友、病友多交流。
注:1为两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 2为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 3为干预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睡眠障碍评分差别较大, 不具有可比性, 未做进一步处理
1.2.2 对睡眠障碍患者
(1) 评估睡眠障碍情况, 努力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其信任, 在适当时机给予认知指导, 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 (2)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按时睡觉, 睡前不要急于快速入睡, 有利于使躯体和精神得到放松, 轻松入睡, 早晨醒来不恋床。 (3) 由患者最信赖的人陪护, 稳定其情绪。做好患者的保健指导, 多交流, 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 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有利于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 改善心理状态。 (4) 对于严重睡眠障碍者, 必要时遵医嘱服用促进睡眠的药物。
1.3 评定标准[1]
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测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评定焦虑, S A 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的评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 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 轻度抑郁为53~62分, 中度抑郁为63~72分, 重度抑郁大于72分。分数越高, 说明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总分范围为0~21分, 分数越高, 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生活满意度评定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 分值0~20分, 分数越高, 生活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生活满意度提高, 尤以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 (除外焦虑)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满意状况评分差别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满意状况评分差别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 干预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 再加上受手术的痛苦、生活不能自理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术后常出现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 从而影响其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对老年阑尾切除术后的患者, 不但需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案, 而且还需要有持续专业的针对性心理指导, 因人施护, 有的放矢, 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基层医院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延续, 显得尤为重要。整体护理把人看成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综合体, 所以需要整体、连续、系统而全面的护理。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护士的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打针与发药上, 更要关注患者躯体的病痛, 重视患者心理上的健康及社会功能的健全。我们通过综合评估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明显缓解了相关状况, 提高了患者生活满意度, 使他们对待病情和生活的态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阑尾切除术患者】推荐阅读:
阑尾联合切除术06-29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09-19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09-30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06-04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0-12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07-15
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09-30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08-07
阑尾脓肿误诊06-06
阑尾巨大脓肿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