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诊断(共12篇)
急性阑尾炎诊断 篇1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急腹症之一, 既往以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为主, 现随着高频超声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 对急性阑尾炎的阑尾显示率的提高, 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对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高频探头超声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 急诊疑似阑尾炎患者105例, 其中男性65例, 女性40例, 平均年龄25.9岁 (13~70岁) 。就诊患者均表现为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 发热、呕吐等, 病程时间为3h~7d不等。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MEDISON8000Live彩超仪, 线阵探头频率5~9MHz。检查时患者无需特殊的准备进行检查, 在右下腹仔细寻找阑尾, 再探测阑尾的长度、直径、阑尾壁的层次, 腔内回声及阑尾周围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急诊阑尾炎患者105例, 其中阑尾显示95例, 显示率为90.4%, 保守治疗45例, 手术治疗60例, 显示的阑尾内径均>6mm[1], 阑尾壁水肿、增厚或呈双层为33例, 阑尾腔内伴有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15例, 阑尾管壁结构、层次紊乱不清, 周围可见积液为9例, 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可见不规则包块3例。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5例。
3 讨论
高频超声探查阑尾, 正常阑尾的显示率明显提高, 尤其是儿童, 皮下脂肪薄的成年人、气体干扰较少时阑尾显示率高, 对于肥胖及阑尾位置深、气体干扰较重者阑尾显示率低。高频超声扫查正常阑尾的声像图表现为[2], 右下腹腔内细长条低回声管状结构, 直径约3~6mm, 长约40~70mm, 管壁层次清晰, 周围无明显积液 (图1) 。
急性阑尾炎根据检查结果及病程发展程度, 其主要声像图表现有[2]: (1) 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右下腹超声显示阑尾呈长条样或“蚯蚓状”管状结构, 直径多在8mm以下, 形态略肿胀, 管壁水肿呈低回声, 腔内回声均匀 (图2) 。 (2)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呈明显肿胀表现, 直径大多在10mm以上, 管壁呈“双层”壁, 内层回声较强, 中央阑尾腔内充满液性无回声区, 也可出现强回声, 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常肿大。右下腹腔内常可见较多游离液性暗区 (图3) 。 (3) 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正常形态消失, 外形明显肿胀失常, 管壁结构、层次紊乱不清, 腔内强弱不均, 呈“蜂窝状”包块回声, 和周围组织相互粘连, 界限不清, 回盲部肠管常明显水肿增厚、相互粘连呈团 (图4) 。 (4) 阑尾周围脓肿:显示阑尾正常形态消失, 多呈不对称管壁增厚、肿胀, 回声减低, 管壁回声连续中断, 形成大小不一, 回声强弱不均, 内含不规则液性腔内的包块, 该包块活动度差, 周围有肠管相互粘连、包裹, 肠系膜淋巴结常肿大 (图5) 。
高频超声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简单、安全、无创伤, 使用于所有患者,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及儿童。高频超声可以直观的显示肿胀阑尾的大小、位置、周围有无积液以及有无脓肿形成, 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出率的提高, 不仅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阑尾的显示率、超声表现、评价其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对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高频探头超声检查, 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急诊疑有阑尾炎患者105例, 其中阑尾显示95例, 显示率为90.4%, 保守治疗45例, 手术治疗60例, 阑尾壁水肿、增厚或呈双层为33例, 阑尾腔内伴有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15例, 阑尾管壁结构、层次紊乱不清, 周围可见积液为9例, 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可见不规则包块3例。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5例。讨论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高, 可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高频超声,阑尾炎
参考文献
[1]姜玉新, 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108-182.
急性阑尾炎诊断 篇2
太原卫校 外科教研组 付 杰
一、教材分析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严鹏霄主编的、供中职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第二版)中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外科护理学》由外科护理学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组成,本节课属于各论内容。本书第十五章主要介绍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而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一种临床上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护理,同时又巩固了腹部外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2010级三年制中专护理班的学生,本课程是在第二学年上期开设。《外科护理学》的开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础医学理论、基础护理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本次课之前,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外科护理学的总论部分,基本掌握了总论中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好外科护理学各论和执业后从事专科护理奠定了基础。
三、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
①认知目标为:熟练掌握急性阑尾炎病人身体状况和辅助检查的护理评估,掌握急性阑尾炎病人病因病理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②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为病人做健康宣教,并能给予病人及时、正确的救治、护理。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树立热爱护理事业,立足本职工作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身体状况的护理评估和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2)难点:急性阑尾炎病人病因病理、辅助检查的护理评估。
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法
(1)在授课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结合。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相互促进,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2)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指导学生可采用预习法、质疑法、读书法、讨论法、总结法学习本次课。
五、教学环节设计
1.课前准备环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复习有关阑尾的解剖和生理知识。预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这节新课内容。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好与本次课相关的图片、视频、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并做好教学设计。
2.授课环节(本次授课时间为90分钟,共分为5部分)
(1)病例导入,激发兴趣。以一则急性阑尾炎病例报道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认识急性阑尾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次课的兴趣,共5分钟。
(2)检查预习,巩固基础。结合阑尾解剖图谱,以提问的方式检查课前准备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归纳,共5分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阑尾的体表投影在哪里?称为什么?阑尾的位置有无变异?阑尾系的血管神经解剖要点?阑尾的组织结构和生理作用?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案例启发,推进新课。在新课的推进时,先给出一个病例,为学生的学习假设一个情境,请学生阅读并分析病例,结合病例,按照护理程序分别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对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进行讲解。新课的推进共60分钟,其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是本节课需要精讲和细讲的内容。
(1)结合病例讲解护理评估时,分别从术前和术后进行评估。术前从疾病的诱因和病因病理、身体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医生处理措施方面评估。术后从手术麻醉类型、术中情况、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术后不适、术后并发症方面评估。护理评估的讲解共25分钟,其中急性阑尾炎病人病因病理的评估是本次课的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引起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诱因有哪些?四种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特点。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转归结果。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身体状况的评估是本次课的重点。在突出重点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在强调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时,教师采取结合病例、图片、疾病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对照讲解。对于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指导学生分别从疼痛诱因、开始时间、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进行。结合阑尾的神经解剖要点,解释为什么急性阑尾炎病人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腹痛特点进行列表归纳,方便记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辅助检查本节课的重难点。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及临床意义学生已经在健康评估中学过,急性阑尾炎病人要选用哪些辅助检测,这些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病人有什么临床意义才是我要强调的。
(2)护理诊断有别于医疗诊断,较多学生难以正确提出完整的护理诊断,或者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不合理,不能体现病人护理问题解决的轻重缓急。在讲解完护理评估后,让学生们经过讨论后提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并按照合理顺序排列,教师最后点评,共5分钟。
(3)根据提出的护理诊断,结合病例讲解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的制定。其中护理措施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精讲,需要26分钟。护理措施的内容较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术前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休息、活动、体位、饮食);病情观察;对症支持护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在讲解护理措施的时候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急性阑尾炎手术前准备包括哪些?术前准备禁忌什么?
(4)拓展延伸,更新知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临床护理的需要,授课时要进行知识拓展延伸,及时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共6分钟。为了使学生适应临床护理,除了讲述课本知识以外,还介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的知识。
腹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篇3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02-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频探头广泛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及周围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因右下腹疼痛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男73例,女77例,年龄8~79岁,平均42岁。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HDI-3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和10MHz。一般不需要作检查前准备。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查上腹部后再进行右下腹部、肾区、输尿管走行及盆腔扫查,先用3.5MHz探头探查阑尾的基本图像及其周围变化,后转换10MHz探头在病变部位加压进行仔细观察。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应用电子凸阵探头3.5MHZ,电子线阵探头7.5~10MHZ。患者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先常规应用3.5MHZ探头对腹部进行大面积扫查,先扫查远离右下腹麦氏点的脏器,如膀胱,右附件区,右肾,右输尿管中下段甚至胆囊(阑尾位置多变,以排除阑尾以外其他疾病,做到不误诊漏诊)再于右下腹阑尾区压痛点明显处重点扫查,在患者可以接受的情况下适当加压,能提高阑尾的显示率。发现阑尾区异常回声后,换用7.5MHZ 的高频探头仔细扫查:阑尾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壁厚情况,周围情况。对位置较深的,范围较大的还需要3.5MHZ 探头,进行适当的调节后观察。
2 结果
150例急性阑尾炎中,113例显示了阑尾炎声象,显示率为75.3%。其中单纯性阑尾炎的显示率为20.9%,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显示率96.7%,坏疽性阑尾炎的显示率为100%,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的显示率。150例中18例小儿,其阑尾均未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有一盲端的管状结构,其管壁增厚呈较强回声,管腔内呈弱回声,无积液,纵观阑尾似‘蚯蚓’状。横断面呈‘靶环’样。阑尾直径9-11mm;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增粗,轮廓欠清晰,腔内积液,盲端膨大,阑尾壁薄,张力高,形同‘腊肠’或‘指状’。直径在10-20mm。阑尾周围脓肿:炎症阑尾或穿孔被大网膜及其周围组织粘连包绕而形成。表现为边界欠清回声强弱不均之肿块;或残缺不全,呈分节状,进而阑尾坏死,代之以液性肿块。除急性单纯阑尾炎以外,其它类型的阑尾炎周围多能显示酷似胰腺回声的带状或团状结构,即为大网膜。还可见阑尾炎症渗出或穿孔溢出所致的盆腔少量积液和功能性肠郁积引起的局部小肠管积液征。而大网膜的显示与分布可做为寻找炎性阑尾的线索。
3 讨论
阑尾正常长5~7cm,直径0.5cm,腔很细,超声检查一般不能显示。如因梗阻和发炎而肿胀、化脓、充血水肿、渗出和伴粪石时即可显示 。而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阑尾仅有轻度肿胀,腔内积液不多,超声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本组有5例即为此种情况,此时超声检查的意义在于除外其它急腹症引起的右下腹痛,为阑尾炎提供间接的参考依据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可分为4层,其中粘膜下层因水肿和细胞浸润增厚时其高回声层可增厚,依据粘膜下层增厚的程度将阑尾炎分为4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粘膜下层较薄,阑尾腔内有少量渗液;(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粘膜下层明显增厚,回声增高,浆膜面高度充血,其上覆盖纤维蛋白和脓性渗出物,并常被大网膜所包围,阑尾壁可有小脓肿形成,阑尾腔内有积液,阑尾周围有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3)坏疽性阑尾炎:其特点是在化脓性的基础上,管壁层次节段性或大片消失 。(4)阑尾穿孔时,粘膜下层的强回声局灶性连续中断或回声失落,阑尾腔内无回声与周围无回声相沟通 。阑尾周围脓肿声像图表现为右下腹形态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此时需仔细扫查,结合病史除外结肠肿物。
近年来超声诊断阑尾炎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一方面由于超声能直接显示肿大的阑尾及其周围的病变,另一方面超声是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泌尿系结石、妇科附件炎、卵巢肿物蒂扭转、宫外孕等。但是超声探查阑尾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部分阑尾炎患者阑尾不易显示,分析原因有:(1)急性炎症早期阑尾肿胀不明显,显示率降低。(2)腹部肥胖,回盲部气体干扰。(3)阑尾位置改变:异位、畸形、妊娠期受增大子宫挤压覆盖而不易检出。
那么怎样提高超声诊断阑尾的准确率呢?
1、高、低频探头联合扫查:联合使用高频10MHz探头、低频3.5MHz探头既能清晰显示阑尾壁各层结构层次及腔内情况,又可使探测深度和范围得以弥补。
2、加压手法,逐渐加压时不能突然松手,必要时用双手,每次扫查至少10min以上,如无阳性发现,在临床情况允许时可再次检查常会有所发现,因为加压后肠气可被驱开,还可导致肠管痉挛,令视野更清晰。
3、因阑尾结肠后位多见,为避免肠气干扰,有时可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本组检查中有6例属于这种情况。
4、在检查女病人时可适度充盈膀胱,以便排除妇科疾病。
5、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阑尾在炎症时血流信号可增多,但缺少血流信号并不能除外闌尾炎。最新观点认为阑尾管腔如可见气体样回声,则炎症可能性很低,而阑尾腔内无气体样回声则支持炎性病变。
急诊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优势在于能及时直接显示病变范围,为阑尾炎的分型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并且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必要的手术依据,因而急诊超声可作为临床急性阑尾炎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68-370.
[2] 李莉.高低频超声结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
[3] 孟繁坤,刘桂梅.高频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5):357-358.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综述) 篇4
1 通过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判断本病的发生仍然是重要的环节
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和实验室检查。其典型症状是腹痛、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典型体征是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块等。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是医生的基本功, 虽然医学诊断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新的诊断方法不断问世, 但由于本病发展迅速, 病情错综复杂, 许多体征和症状往往先于其他出现, 所以基于医生对接诊患者症状与体征的准确把握的综合判断能力是防止误诊的关键所在。
袁亚平等[2]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确诊的7 8例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疗情况。5 0例患者手术前初诊为腹痛原因待查, 考虑为急性阑尾炎;2 8例患者手术前初诊为其他急腹症。可以看出: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尽早治疗意义重大。
杨海涛[3]对2 1例引起急性肠梗阻而住院的病例
【临床医学】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2 1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针对表现为急性肠梗阻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常不易确诊, 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因此, 临床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当认真细致地检查患者的各种体征, 仔细询问发病情况和病史, 并对症状不典型的腹痛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不确定的患者, 应当及时做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防止出现误诊现象。
2 医学影像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目前腹部平片仍是急腹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诊断手段, 但其作用现在正经历着改变, 而使用新的诊断工具越来越普遍。超声与C T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
2.1 超声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虽然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临床疾病症状和体征的重要性超过超声检查, 但是超声因其检查方便、直观、费用低廉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相关研究显示[4]超声辅助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要比单纯临床诊断准确。而且B超检查还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 能够明确临床表现酷似急性阑尾炎的其他疾病, 从而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阑尾炎也是儿童常见外科急腹症, 因临床表现复杂, 且儿童表达能力较差等原因, 临床容易误诊。超声诊断在儿科急性阑尾炎的确诊方面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阑尾超声显示率不稳定, 影响了临床应用。王玉等[5]以儿童回盲部固定的超声声像学特点为解剖标志显示阑尾, 使不同检查条件下阑尾的超声显示率表现稳定, 明显提高了儿童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郭树明[6]回顾对1 0 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前超声影像与其术后病理进行对比, 通过超声影像分析诊断急性阑尾炎儿童患者的正确诊断率9 4.3 9%。
相关研究充分说明, 超声影像技术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方面的确诊率高, 并且还能对阑尾炎进行分级, 临床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C T在阑尾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同时有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又酷似阑尾炎, 很多情况下, 需要借助医学影像检查予以鉴别。虽然腹平片、超声诊断已普遍应用, 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而C T通过改进扫描方式、提高图像质量, 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黄慧敏等[7]回顾性对1 0 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和1 0 0例无阑尾病变者的全腹部螺旋C T及多平面重组图像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充分说明M S C T能够更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急性阑尾炎, 从而为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龚蓉等[8]对9 9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M S C 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显示, C T诊断正确9 6例, 诊断符合率为9 7%。显示M S C T薄层扫描结合M P R/C P 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同时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3 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确诊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确诊与鉴别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实验室技术的发展, 各类辅助检验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
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刘延青[9]对照1 2 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常规和1 2 0名健康人的血常规。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5 5例的M P V低于正常, 6 5例正常或高于正常。对照组有1 5例低于正常, 正常或高于正常1 0 5例。急性阑尾炎组M P 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证实M P V在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明显降低。M P V的降低在疑似阑尾炎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孔燕军等[10]对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C R P明显升高。所以在急诊中, C R P可以作为初步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一项快速有效的检查。
黄爱芳[11]测定5 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h s-C R P含量水平, 并与4 0例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急性阑尾炎患儿与健康儿童之间, 血清h s-C R 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白细胞计数及h s-C R 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率, 可减少误诊率。
李俊等[12]对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病理程度的加重呈正比。与患者病理程度的相关性依次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其研究充分说明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在反映患者阑尾炎症程度上具有优势。
林超群等[13]说明血脂检测在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与健康体检者比较,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总胆固醇 (T C) 和三酰甘油 (T G) 均显著下降, 中性粒细胞 (N e u) 显著升高;慢性阑尾炎患者仅T G水平显著下降;健康体检者和急性阑尾炎患者中, T 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C) 均与N e u呈显著负相关, T 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C) 与N e u无显著相关性;慢性阑尾炎患者中, T C、T G、H D L-C和L D L-C与N e u均无显著相关性。
李雪梅[14]对1 2 8例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儿童的尿常规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尿常规检验诊断检出小儿急性阑尾炎1 1 7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1 1 6例儿童均为急性阑尾炎, 仅1例误诊, 应为原发性腹膜炎。所以尿常规检查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4 讨论
虽然医学科技不断进步, 新的诊断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 但是仍然有很多误诊发生, 其中很多是本可以避免的。相关回顾性分析显示, 在临床中, 结肠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现象较普遍, 所以医生在接诊时应先仔细询问病史, 仔细鉴别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并结合辅助检查, 及时手术, 减少误诊,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5]。
通过对8 8 7例阑尾炎的病历资料回顾分析, 因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1 3例, 误诊率为1.4 7%。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患者年龄、性别、院前处理与否及医生问诊、体检、辅助检查等均可能导致误诊[16]。
医生不是万能的, 但是医生的误诊对患者的治疗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医生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详细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急腹症的鉴别、合理手术指征、术中探查及恰当处理, 可以预防阑尾炎的误诊及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篇5
(一)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因素尚不肯定。但多数意见认为几种因素综合而发生。其中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有人发现坏疽性阑尾炎几乎都有梗阻存在。常见的梗阻原因为:①堵塞阑尾腔的粪石、干结的粪块、食物碎屑、异物、蛔虫等;②阑尾壁曾被破坏而致管腔狭窄或粘连;③阑尾系膜过短而形成的阑尾扭曲,阻碍管道通畅;④阑尾壁内淋巴组织增生或水肿引起管腔变狭窄;⑤阑尾开口于盲肠部位的附近有病变,如炎症、息肉、结核、肿瘤等,使阑尾开口受压,排空受阻。其中粪石梗阻最为常见,约占1/3。
梗阻为急性阑尾炎发病常见的基本因素,因此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经常先有剑突下或脐部绞痛,这是阑尾管腔受阻、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此外,切除阑尾的标本中常可见到粪石梗阻管腔,远端明显炎症甚至坏疽穿孔。
2.感染也有无梗阻而发病者,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少数病人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认为感染可由血运传至阑尾。还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3.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胃肠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也有人认为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和遗传有关。多纤维素饮食的地区发病率低,可能与结肠排空加快、便秘减少有关。因便秘而习惯性应用缓泻药可能使肠道黏膜充血,也可影响阑尾。有人认为遗传因素与阑尾先天性畸形有关。过度扭曲、管腔细小、长度过长、血运不佳等都是易发生急性炎症的条件。
(二)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阑尾切除术为腹部外科中经常进行的手术。一般说来,并不复杂,但有时也较困难。
(1)手术适应证:①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反复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②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早期阑尾炎;③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后形成的回盲部肿块;④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愈合后;⑤其他阑尾不可逆性病变。对病人体质极差、有重度心肺等伴发症者,则不宜行手术治疗。
(2)术前准备:即使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也应有必要的术前准备,包括对病人生命器官功能的一般了解,常规化验和较短时间的补液、胃肠减压、止痛、抗生素应用和术前用药等,以保证麻醉顺利,手术安全。对有并发症的重型阑尾炎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阑尾炎症状严重,甚至化脓坏疽,并且同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以致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脓毒血症表现,或出现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现象,术前准备应随病情加重而加强。输液量要大,有时还需一定量的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抗生素要选效力强、毒性小、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株有效并联合应用;对症处理也要积极,包括对各生命器官的保护和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病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趋于平稳,以便及早进行病灶切除,使病人能及早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切口选择:一般采用右下腹斜切口。标准麦氏(阑尾点)斜形切口是在右髂前上棘与脐部联结线的外1/3与中1/3交接点上,作与联结线垂直的4~5cm小切口。切口也可随估计阑尾部位略予移动,以直接暴露出阑尾。斜行切口优点是按肌纤维方向分开肌肉,对腹壁血管和神经无损伤,发生切口疝机会小。切口也可呈横形,与皮肤褶皱相吻合,其瘢痕不显。横切口开始时应用于儿童,目前也应用于成人。
切口长度应随腹壁厚度而加以调整,肥胖病人的切口往往要长。任何过小的切口,必然增加手术难度,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意外,得不偿失,不值得采取。
严格保护切口,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显露阑尾是手术重要步骤,应在直视下找到盲肠,再沿结肠带找到阑尾根部,用环钳和(或)长无齿镊夹出阑尾,如阑尾显露不清,应果断延长切口。最好在直视下切除阑尾,当阑尾基底易暴露,而阑尾其余部位暴露不清或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固定,可采用阑尾逆行切除法。必须确定已将阑尾全部切除,没有残留。如阑尾基底部坏死,盲肠壁亦有坏死,可将阑尾全切,坏死的盲肠壁亦切除,然后将切口内翻缝合。
(4)寻找和切除阑尾方法:阑尾根部与盲肠顶端的解剖关系恒定,沿结肠带追踪到盲肠顶端即为阑尾根部,此方法亦适用于寻找异位阑尾。如未见到阑尾,应考虑阑尾位于腹膜外的可能,须剪开侧腹膜,将盲肠与升结肠向内侧翻转寻找阑尾。也可循回肠末端寻找盲肠和阑尾。
顺位法切除阑尾,操作方便,污染少。如炎症严重,阑尾尖端与深部组织粘连而无法提出,或逆行切除,如有困难,可行黏膜下阑尾切除术:先将阑尾根部切断,残端按常规结扎荷包埋入盲肠,再完整剥除阑尾黏膜,仅留下阑尾的浆肌套筒。如根部坏疽,盲肠壁水肿、脆弱,则不宜勉强行荷包埋入缝合,以免放腹腔引流。
(5)阑尾残端的处理:一般采用结扎断端,用苯酚(石炭酸)、酒精、盐水涂残端,荷包缝合,内翻埋入盲肠的方法。这样处理止血有保证,创面腹膜化防止粘连,断端烧灼可灭活腺体,使残端埋入盲肠后不致形成黏液囊肿。但对盲肠壁炎症显著,肠壁水肿脆弱或阑尾残端肿胀增粗时,可单纯结扎。
(6)腹腔探查:术中见阑尾炎症明显,不必探查腹腔其他部位。如术中发现阑尾正常或炎症轻,则应系统探查寻找病因。先检查盲肠有无病变,然后从回肠末端开始探查小肠,观察有无克罗恩病或梅克尔憩室炎,继之探查盆腔内器官、乙状结肠等。最后再探查胆囊、十二指肠和胃等腔内其他脏器。
7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6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大多数患者通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可获得明确的诊断,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及阑尾部位的多变性,给早期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随着超声技术不断提高,可以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及手术时取切口位置大小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7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手术、病理均证实为阑尾炎的患者74例,男50例,女24例,年龄8~76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时间1h~5天。部分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体征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部分患者全腹压痛反跳痛,血分析:WBC11~20×109/L,中性粒细胞>75%。
1.2仪器:美国原装进口GE彩色超声诊断仪。
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左斜侧卧位。患者应充盈膀胱,常规进行双肾及输尿管的检查,女性患者检查膀胱、子宫、附件,排除泌尿、妇科系统疾患。男性患者检查膀胱、前列腺等全部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时不满足于可解释患者症状的阳性发现。在患者指定的最疼处做重点检查,局部肠气明显者应加压局部,使肠气被驱逐,使视野更清晰,常规切面未发现阑尾者,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结肠后位阑尾。
2结果
2.1检查结果 74例患者,其中化脓性阑尾炎50例,伴脓栓性静脉炎6例,伴阑尾粪石4例,2例局部伴有淋巴结肿大,大小约9mm×6mm,淋巴结门消失。坏疽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亚急性阑尾炎1例;单纯性阑尾炎9例,其中2例合并上消化道穿孔。
2.2声像图特点
2.2.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①阑尾轻度肿大,直径>6mm,黏膜下层薄、管壁增厚、僵硬;②形态:纵断面似腊肠样,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肠管相连,横断面呈靶环状;③部为低回声均质,不蠕动。
2.2.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①阑尾明显肿大“感觉张力高”,黏膜下层明显增厚,回声强,管壁僵硬;②形态:纵断面似腊肠样,管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肠管相连,横断面呈靶环状;③内呈低回声或无回声,不均质,有时可见强回声(粪石)。
2.2.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①阑尾明显肿大,阑尾黏膜下层增厚不明显或一部分消失有时无明显管样结构;②形态:纵断面似腊肠样,管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肠管相连,横断面呈靶环状;③阑尾区可见片状弱回声或无回声有时可见强回声(粪石)。
2.2.4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出现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强混合回声,边界不清,阑尾可部分或不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阑尾炎时可以根据阑尾周围征象以协助诊断例如腹腔积液,肠管扩张回盲部局限性水肿肠系膜增厚大网膜包裹脓肿形成等超声征像。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但阑尾炎未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的诊断率约为67%~80%。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约为85%~9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阑尾炎症的病情较轻,阑尾腔内积液较少,阑尾肿胀较轻。②肠道存在气体干扰反射使超声探查受到影响。③操作者扫查不细致,观察不够仔细,以及对阑尾周围脏器的间接征象认识不够,漏掉了肿胀不够明显的阑尾。因此为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检查时应:①联合应用高频探头,高频探头对浅表细微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低频探头可以增加其探查深度,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②应适时逐级加压探查。加压探查不仅可以使超声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同时可以减少其他脏器对超声图像的干扰,提高准确度。③应以压痛最明显部位(通常以麦氏点)为中心做多切面的扫查。④在扫查中应采用顺逆旋转扫查法及顺逆旋转延伸扫查法,此方法在是显示急性阑尾炎全貌及与回盲肠延续关系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阑尾炎为临床提供影像学依据,再根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基本可以诊断。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阑尾位置及周围情况的提示可以指导手术医师术前和患者沟通及风险的估计,对于切口的位置,大小提供参考。及对于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阑尾位置的判断,超声检查时对病变阑尾位置的判断多依靠右下腹阑尾压痛点,压痛点随阑尾炎尖端之部位而定,并不局限于麦氏点,需引起注意的是压痛敏感的程度随腹壁厚度,阑尾位置深浅,病变范围及病人耐受力而不同,不与病变成正比。如盲肠后位,阑尾位于盲肠后壁与后腹壁腹膜之间,尖端向上延伸,转移痛不明显,位置较深,体征明显。阑尾的血供来自阑尾动脉,阑尾动脉是终末动脉,血管痉挛可致組织供血障碍,若血管内血栓形成,则可能出现局限性或整个受区坏死。故一旦感染并发生血运障碍就容易产生坏死或穿孔。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的诊断中无创、方便、经济,适用于所有疑似阑尾炎的患者,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为更多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缙熙.新编超声诊断问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
[2]罗淑荣.梁振茹.于英俊.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1月第2卷第1期
[3]吴钟风.超声诊断阑尾炎248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4):569.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体会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本组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97例因右下腹疼痛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 男46例 (47.4%) , 女51例 (52.6%) ;年龄14~68岁, 平均41岁。
1.2 方法
检查前一般不需要作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 沿上腹部、右下腹部、肾区、输尿管走行及盆腔扫查, 先用3.5MHz探头探查阑尾的基本图像及周围变化, 后转换10MHz探头在病变部位加压进行仔细观察。
2结果
本组97例患者中, 显示阑尾区异常回声的74例, 阑尾区异常回声显示率76.3%;经保守治疗及术后证实, 超声诊断符合率92%。97例患者中25例超声未发现明确肿大阑尾回声, 其中8例考虑输尿管结石;3例急性附件炎;2例黄体破裂;4例超声显示阑尾未见明显异常而经手术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例局部肠管不同程度瘀张, 结合病史、超声提示不除外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经保守消炎治疗后症状、体征逐步消失。97例患者中74例显示阑尾区异常回声, 6例超声诊断阑尾区异常回声者, 而后证实与阑尾无关。
3讨论
阑尾正常长5~7 cm, 直径0.5 cm, 腔细小, 一般不能显示, 如因梗阻和发炎或伴粪石时即可显示[1]。而部分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仅有轻度肿胀, 腔内积液不多, 超声检查可无阳性发现, 此时超声检查的意义在于排除其他急腹症引起的游侠腹痛, 为阑尾炎提供简洁的参考依据[2]。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阑尾壁可分为4层, 其中黏膜下层因水肿和细胞浸润增厚时其高回声层增厚, 依据黏膜下层增厚的程度将阑尾分为4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 黏膜下层较薄, 阑尾腔内有少量渗液;②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显著肿胀, 黏膜下层明显增厚, 回声增厚, 浆膜面高度充血, 其上覆盖纤维蛋白和脓性渗出物, 并常被大网膜所包围, 阑尾壁可有小脓肿形成, 阑尾腔内有积液, 阑尾周围有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③坏疽性阑尾炎:其特点是在化脓性的基础上, 管壁层次节段性或大片消失;④阑尾穿孔:黏膜下层的强回声灶性连续中断或回声失落, 阑尾腔内无回声与周围无回声相沟通。阑尾周围脓肿声像图表现为右下腹形态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 此时需仔细扫查, 结合病史除外结肠肿物。
近年来超声诊断阑尾炎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 但是超声探查阑尾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部分阑尾炎患者阑尾不易显示, 分析原因有:①急性炎症早期阑尾肿胀不明显, 显示率降低;②腹部肥胖, 回盲部气体干扰;④阑尾位置改变:异位、畸形、妊娠期受增大子宫挤压覆盖而不易检出。采用以下方法, 可以提高超声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①高、低探头联合扫查:联合使用高频10 MHz探头、低频3.5 MHz探头既能清晰显示阑尾壁各层结构层次及腔内情况, 又可使探测深度和范围得以弥补;②加压手法:逐渐加压时不能突然松手, 必要时用双手, 每次检查至少10 min以上, 如无阳性发现, 在临床情况允许时, 可再次检查常会有所发现, 因为加压后肠气可被驱开, 还可导致肠管痉挛, 令视野更清晰;③因阑尾结肠后位多见, 为避免肠气干扰, 有时可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 本组检查中有4例属于这种情况;④在检查患者时可适度充盈膀胱以便排除妇科疾病;⑤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阑尾在炎症时流血信号可增多, 但缺少血流信号并不能除外阑尾炎;⑥最新观点认为阑尾管腔如可见气体样回声, 则炎症可能性很低, 而阑尾腔内无气体样回声则支持炎性病变。
我们认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优势在于能及时直接显示病变范围, 为阑尾炎的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且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临床提供必要的手术依据, 对于无法确诊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 应用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 B超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和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便捷的检查手段, 对临床诊断阑尾炎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纯正, 徐智章.超声诊断学 (第2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368-370.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8例均为我院2000年2月~2004年2月住院患者,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男性80例,女性68例;年龄12~72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痛症状,其中,阵发性右下腹痛46例,持续性右下腹痛40例,转移性右下腹痛62例。伴畏寒发热40例,伴有恶心呕吐25例,右下腹压痛70例,反跳痛40例,腹肌紧张48例,右下腹触及包块10例。本组病例均有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1.2 方法
使用SIEMENS和SONOLINE Prim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加以左右侧卧位,在右下腹做纵向、横向、斜向多个不同切面扫查,以显示清晰的病理阑尾声像图,观察阑尾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其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肠蠕动情况,腹腔有无游离液性暗区及有无游离气体。
2 结果
148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表现为阑尾肿胀,周围有少量液性暗区,其中,30例行手术治疗,18例行保守治疗,于1周后复查,阑尾区未见肿胀阑尾,积液消失,局部压痛及反跳痛消失,血象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阑尾肿胀明显,形态欠规则,壁呈不均匀增厚,腔内可见点状回声。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4例,腹痛时间较长,阑尾最大外径达35 mm,形态欠规则,腔内可见液性暗区,阑尾壁分层显示欠清晰或阑尾壁分层消失。阑尾周围脓肿20例,阑尾区表现为混合性包块,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阑尾壁各层结构消失,其中6例阑尾脓肿保守治疗。124例行手术治疗,均行病理检查。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漏诊,2例阑尾脓肿术后证实为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见图1、2。
3 讨论
正常阑尾长5~8 cm,直径0.5~0.7 cm[1],通常位于右下腹部,为一细长的管状器官,由系膜包绕,远端为盲端,近端与盲肠内侧壁相交通。其位置深且多变,加之受肠气干扰,正常时极少能显示[2]。但一旦发炎,使其肿胀,充血、水肿,脓性渗出,并发周围组织继发改变时会使其显示率高[3]。
本组研究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有以下类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显示率不高,因阑尾轻度肿胀,声像图显示不清晰,本组2例漏诊。而在后期,阑尾肿胀呈管状,长约3.5~7.5 cm,直径0.7~1.4 cm,边界欠规整,阑尾壁分界尚清晰,此时腔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横切面显示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显示非常敏感,阑尾明显肿胀,形态不规整,腔内呈现低或无回声区,有时可见气体或粪石、结石等回声,可伴声影。阑尾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此时肠蠕动增强。(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可呈不规则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杂乱,其周围可见液性暗区。肠蠕动慢,部分患者结肠或小肠腔内有明显积液。(4)阑尾周围脓肿大部分为混合性包块,大者5.2~8.6 cm,小者2.8~3.9 cm,边界不清,不规则,包块内回声杂乱,有片状、条索状等回声及不规则液性暗区,让患者深呼吸时包块可随呼吸上下移动。部分病例阑尾穿孔,表现为阑尾壁一侧不连续,阑尾腔与周围的液性暗区相通,部分病例可见腹腔内游离气体。合并粪石时,表现为强光团伴不典型声影。阑尾脓肿显示率高,但需与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出血、黄体破裂、胆囊或上消化道穿孔辨别,回盲部病变也可引起与阑尾脓肿相似右下腹部疼痛及腹、盆腔积液等症状,要认真加以鉴别。本组误诊2例,术后证实为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并周围血肿形成。所以需密切结合临床,右侧输卵管妊娠或黄体囊肿破裂患者多为育龄妇女,且宫外孕多有停经史和无转移性右下腹痛,包块位置以盆腔为主,穿刺可吸出不凝血。超声显示典型声像图时,多数能作出鉴别诊断,但当超声图像不典型时,而要作出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时,须认真结合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阑尾急性炎症时,由于充血,水肿,周围大量渗出,被肠系膜包裹,与正常肠管之间形成良好透声窗,容易显示。但当阑尾后位、侧位及回肠后、高位阑尾病变时,由于位置深,肠气严重或肥胖者声像图不典型时,更须慎重考虑[4]。还需与附件炎、宫外孕、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扭转、输尿管结石、肠系膜淋巴结炎、美克尔憩室炎、克罗恩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鉴别[5]。如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血象白细胞明显升高时,可以支持手术探查。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可靠,方便,并可在熟悉声像图特点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病史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病变阑尾回声及周围的回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32.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37.9%),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4例(16.2%),阑尾周围脓肿20例(13.5%)。结论:超声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戴显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
[2]曹海根,黄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15.
[3]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的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5):366-368.
[4]任永凤,王洲,蒋爱清,等.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89-190.
急性阑尾炎56例超声诊断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 其中男40例, 女16例;年龄8岁~70岁;56例全部经我院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右下腹常规超声检查, 使用仪器为HD-9、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 探头于右下腹部做纵横扫查, 阑尾部痛点处重点观察, 首先扫查出腰大肌横断面, 再探测阑尾的声像图及阑尾周围组织变化。
2 结果
56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①阑尾弥散性肿大、增粗6例 (内径≥4 mm) [1]。②右下腹阑尾区可探及不规则高回声团28例。③右下腹探及不规则混合性包块15例, 内部呈低回声、高回声、无回声混杂分布, 以低回声为主, 边界不清晰。④右下腹探及少量局限性液性暗区7例。
手术后, 临床随访上述4种声像图分别对应如下病理结果。①术中见阑尾肿胀、充血, 病理显示阑尾壁炎性浸润。②术中见阑尾被大网膜包裹。③术中见阑尾与周围组织形成脓肿, 肠间隙有脓苔覆盖。④术中见阑尾周围及腹腔有少量积液[2]。
3 讨论
由于受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肠气干扰、仪器分辨率及阑尾位置多变等因素的影响, 本组明确观察到阑尾肿大、增粗的病例并不多。多数病例右下腹可探及不规则高回声团, 大小不等 (直径约3 cm~5 cm) , 内部回声均匀一致。这种声像图常提示炎症累及大网膜, 由于大网膜增厚, 包裹水肿的阑尾形成此特殊声像图改变。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改变和患者年龄、体质有很大关系, 小儿和老年患者中经常会观察到不规则的混合性包块, 而且包块直径较大 (≥5 cm) , 说明已发展为阑尾脓肿。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病例往往观察不到异常声像图改变, 出现阴性结果, 导致漏诊、误诊。笔者从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阳性率。①重点观察探头压痛、反跳痛部位。②仔细寻找肿大的阑尾图像, 注意观察阑尾周围组织的异常改变:局部有无不规则高回声团、混合性包块、液性暗区等。③右下腹观察到不规则高回声团时, 采用十字交叉法扫描, 加压扫查排除气体、肠内容物等的干扰。④检查时体形较瘦者结合使用高频探头, 肥胖者使用低频探头, 加压扫查[3]。
对于疑似阑尾炎患者, 尤其是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的病例, 超声医师应特别注意识别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声像图特征, 及时准确发现异常声像, 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该病。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6例急性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阑尾肿大、增粗6例;右下腹不规则高回声团28例;右下腹不规则混合性包块15例;右下腹局限性积液7例。结论 注意识别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 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阑尾炎,急性,诊断,超声
参考文献
[1]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38.
[2]张魁, 俞子东, 吕银祥, 等.超声间接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2, 3 (3) :281-283.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2011 年9 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住院诊断为阑尾炎患者131 例, 年龄8 ~ 65 岁, 平均年龄36. 5 岁, 男性65 例、女性66 例, 患者均以右下腹疼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就诊, 部分患者伴发热,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 体格检查麦氏点压痛, 病程1 ~ 3 d。
1.2仪器与方法
1. 2. 1 仪器GE Logiq 500 和Philips IU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 5 ~ 10 MHz。
1. 2. 2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经腹部纵切横切斜切多切面仔细扫查, 尤其以深压最痛处作重点扫查, 如未见肿大阑尾显示, 可扩大扫查范围上至肝下, 下至盆腔、左下腹等, 确定压痛点, 寻找肿大阑尾, 重点观察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肿块大小及肿块周边和内部血流情况。
2 结果
131 例患者中, 术前超声检查出125 例, 符合率95. 0 % , 漏诊率4. 0 % , 误诊率1. 0 % , 其中单纯性阑尾炎98 例 ( 占74. 8 % ) , 化脓性阑尾炎21 例 ( 占16. 1 % ) , 坏疽性阑尾炎12 例 ( 占9. 1 % ) 。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于腰大肌前方可见具有盲端的管状结构, 纵切似腊肠形, 横切呈靶环征, 管腔内呈弱回声, 部分患者可见粪石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化脓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 直径常大于10 mm, 阑尾壁增厚、毛糙、模糊, 阑尾腔内可大量积脓, 部分肿大如囊状, 呈弱光点状强回声或无回声。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阑尾明显肿胀, 正常管状结构消失, 周围见低回声区或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 当阑尾穿孔时, 阑尾壁连续性中断, 阑尾腔内可见气体强回声及阑尾腔内无回声与肠间液暗区相连。阑尾炎的间接超声声像: 肠间积液, 右下腹肿大肠系膜淋巴结, 肠管扩张积液。见图1、图2。
3 讨论
阑尾为一圆形管状器官, 长约5 ~ 7 cm, 直径约0. 5 cm, 管腔远侧为盲端, 成人阑尾腔很细, 管径约0. 2 ~0. 3 cm, 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部位, 一般盲肠位于右侧髂窝, 但由于胚胎时期中肠旋转异常, 盲肠位置可有变异, 阑尾的部位也随之而异, 可高达肝下或低至盆腔内, 有时可在腹中线处, 有的可能在左下腹[1]。
急性阑尾炎常见的主要病因如下: ( 1) 肠管阻塞: 淋巴滤泡的增生约占60 % , 粪石阻塞约占35 % , 其它异物约占4 % , 阑尾本身; ( 2) 细菌感染: 直接侵入、血源性感染、临近感染的蔓延。当阑尾发生炎症改变时, 阑尾充血、水肿、化脓, 使得超声显示率特别是高频超声显示率明显提高[2]。阑尾直径≥0. 7 cm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 但对于一些直径< 0. 7 cm的阑尾要具体病例具体对待[3]。要结合临床症状, 结合实验室检查, 不要轻易下正常的诊断。
超声探查阑尾炎, 较多文献报道用盲肠、回肠末端开口、髂血管、腰大肌定位寻找阑尾[4], 由于阑尾发炎时常伴有周围脂肪组织水肿、肠管扩张及产生大量肠气干扰等因素, 使得上述体征不能很好的显示, 以右下腹部压痛最明显处为重点扫查, 根据情况扩大扫查范围, 因腹部低频探头能扩大病变的扫查, 一般需要低频探头查找可疑回声, 同时鉴别阑尾以外的病变有重要价值, 高频在显示肿大阑尾结构上更具有特异性, 因此, 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5]。仪器分辨率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率也有影响, 仪器的分辨率高的显示率也相对较高, 相反则较低。此外还有患者的体型肥胖、肠气的严重干扰、阑尾异位等因素也会对检查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本研究中, 4 % 漏诊率是因为患者体型过于肥胖或肠气过多干扰引起。对于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 绝大部分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可以确诊, 但对于不典型的阑尾炎常常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泌尿系统结石、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下腹部肠道肿瘤, 女性患者还要与宫外孕、黄体破裂、妇科炎症等疾病相鉴别。因此超声医生在检查时要询问有关病史, 结合实验室检查, 注意影像及临床资料相结合。有极少部分妇科或肠道炎症团块声像图无法与阑尾炎声像图团块区分, 甚至需在剖腹探查术中才能鉴别清楚。另外, 结合间接征象可提高阑尾炎的诊断率, 间接征象包括粪石、局部肠管扩张或蠕动改变、肠间积液、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当出现这些征象时提示有阑尾炎的可能[6]。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通过超声图像的特征分析和辨别, 能较准确地诊断阑尾炎的位置及病变程度, 有助于分清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 从而为临床上实施正确、及时地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已经行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1例, 回顾术前超声检查资料, 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25例, 诊断符合率95.0%, 漏诊率4.0%, 误诊率1.0%。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通过超声图像的特征分析和辨别, 能较准确地诊断阑尾炎的位置及病变程度, 有助于分清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 从而为临床上实施正确、及时地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超声,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代晓捷, 曹志莉.急性阑尾炎术前超声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 (2) :112-113.
[2]张颖凤.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临床分型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3) :81-82.
[3]苏丽娟.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4 (29) :133-134.
[4]秦胜亚, 张如兰.超声显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误漏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9) :1462-1463.
[5]杨仁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11) :47-48.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篇11
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
结果:声像图特征明显,能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
结论: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98-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患,临床表现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有时变化多端,如果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有时会误诊,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对病变的阑尾可直观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3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阵发性脐周痛、右下腹痛、下腹压痛、反跳痛。经门诊到我科行超声检查,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15例,其中包括8例中晚期孕妇,年龄1岁~55岁。
1.2使用仪器。使用仪器为LOGIQ9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2MHZ交替使用,探头用局部加压进行检查。
1.3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最好让患者排空小便,女性患者在未排空小便之前,先扫查子宫及双侧附件区,以排除妇科疾患。在右下腹最痛处用高低频探头交替使用,缓慢加压将周围组织推开,在前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内动静脉之间横、纵、斜等多切面扫查寻找阑尾,以显示最满意的病理阑尾声像图。
2结果
在236例阑尾炎患者中,超声有明显的阑尾炎征象,表现为阑尾呈“蚯蚓状”或“腊肠”样回声,边缘毛糙,宽窄不一,部分病例阑尾壁连续性中断,腔内可见低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有的可见腔内粪石强回声及声影。
3讨论
3.1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壁轻度水肿,表面光滑,壁层次尚清晰,探頭轻轻加压,不能压缩,不蠕动,长轴切面呈“蚯蚓状”或“腊肠样”回声,短轴切面呈小的低回声圆圈征,直径大于6mm,阑尾腔内呈无回声。
3.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宽窄不一,阑尾直径常大于10mm,阑尾壁增厚,毛糙、模糊,腔内见光班及点状样回声,有的可见粪石强回声。
3.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壁明显增厚,不连续,轮廓不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杂乱,阑尾腔内有粪石时,则在阑尾管腔内可见弧形强回声伴声影,合并穿孔时,表现为右下腹的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包块,内常有斑点状强回声,包块周围肠系膜回声明显增强、增厚,右侧髂窝区可见少许液性暗区回声。
3.4右下腹淋巴结肿大。由于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很多,易受炎性刺激反应性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阑尾附近的肠系膜处,呈椭圆形,长径可大于10mm,肿大淋巴结可孤立存在或彼此融合,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似蚯蚓状,正常阑尾腔较细,显示阑尾:首先从阑尾起始部沿阑尾走行不断旋转扫查,使其清晰显示阑尾全貌,在对小儿及孕妇检查时,应扩大扫查范围,肝肋下,输尿管及盆腔扫查,未婚女性患者,也可以在经本人及家属的同意,行直肠超声检查,以排除妇科疾病,小儿淋巴结增大时要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相鉴别。
正确识别病例性阑尾的声像图特征,能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也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1版.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张武.现代超声诊断手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6
[3]李烈炎,曾敏慧,黄丽玲,等.超声诊断阑尾炎53例[J].人民军医,2002,45(1):45
85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 5例患者均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非转移性右下腹痛,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总数增高,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年龄12~65岁,病程5~24h。
1.2 仪器
使用GE180超声黑白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1.3 方法
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探头在右下腹压痛点行纵横,斜切等多方位及全腹的检查,观察阑尾形态,回声,官腔连续性,肿块情况及肠壁间及盆腔有无积液,局部肠管有无扩张,肠蠕动是否亢进等,同时,注意探头区是否有压痛及反跳痛,对于肥胖和肠气较多患者利用充盈的膀胱作为透声窗进行检查。
2 结果
8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相符合者69例,总诊断符合率83.6%,根据病程分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超声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67.6%,急性化脓穿孔坏疽性阑尾炎45例,超声诊断40例,诊断符合率88.9%,阑尾周围脓肿6例,超声诊断全部符合,诊断符合率100%。
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系病变早期,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脐周腹痛和右下腹局限性压痛,由于阑尾充血肿胀较轻,其正常结构改变可不明显,声像图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透声区或长条形管状结构,直径7~1 0 m m,但多半≤1 4 m m,管壁厚≥3 m m,管壁层次结构模糊,回声不均匀。
2.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亦名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病人常有发烧和白细胞增高,阑尾化脓后肿胀增粗,阑尾腔内积脓液,声像图表现在阑尾区内可出现长管状低回声区,周边不规则,管壁明显增厚,常>3 m m,阑尾腔内有时见稀疏光点,有的还可见阑尾粪石的强光团伴声影。
2.3 坏疽性阑尾炎
由于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而使阑尾腔内积脓增多,致使阑尾坏死穿孔,超声表现为阑尾正常结构消失,阑尾区出现周边不规整的不均质低回声区,它不随呼吸移动,如出现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腔内见气体强回声,液性暗区增多。
2.4 阑尾周围脓肿
由于阑尾化脓后脓汁外渗,而被大网膜及临近器官包裹形成团块不移动,不随呼吸活动。超声表现为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的回声极不均匀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内部显示杂乱的强回声和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部分见粪石强回声,伴声影。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多见,由于阑尾腔阻塞和细菌侵入致阑尾水肿充血,化脓坏疽穿孔,使体积较正常稍大到明显增大,而形成一实性盲管样组织,它为超声诊断的基础。结合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腹部包块,血象增高,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声像图表现。有部分病理改变轻微的,超声显示困难,而对于直径≥7 m m,管壁厚≥3 m m,形似“蚯蚓”或“小手指”状低回声区,横切面呈“靶环”或“同心圆”征,中心为无回声暗区,周围绕一层强回声黏膜环,再外层为一低回声。本文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例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误诊1例,漏诊7例,其表现为局限性肠管扩张3例,见少量液性游离暗区3例,1例表现为多重气体反射。当表现典型征象时,诊断符合率高,而表现非典型征象或间接征象时,诊断符合率低。主要是我们对急性阑尾炎的非典型声象或间接征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而致的,所以,当我们未发现右下腹的异常低回声区时,而发现局部肠管扩张,游离性液性暗区,气体的多重反射等等,或未发现以上现象,但有右下腹痛及反跳痛,在排除了泌尿系结石,胃十二指肠道及妇科疾病外,应结合病史,血常规检查等怀疑阑尾炎可能,对于体型较胖者和气体较多者,超声诊断还有一定的难度。
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方法方便,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85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12~24h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4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53.0%),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6例(7.0%)。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急性阑尾炎诊断】推荐阅读:
急性阑尾炎的彩超诊断06-21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08-13
急性阑尾炎11-26
老年急性阑尾炎05-14
儿童急性阑尾炎07-22
急性阑尾炎护理记录07-06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07-21
急性阑尾炎诊疗体会06-30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07-12
不典型急性阑尾炎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