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学习

2024-09-14

心理课程学习(精选12篇)

心理课程学习 篇1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 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并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 都是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 在技能学习中, 不能只让学生作简单的模仿练习, 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效应, 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与注意, 启发他们积极思维,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 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课中善于运用心理学规律,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的效果。

一、正确引导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 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 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 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生病见习的同学, 看着老师带领其他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有趣的练习, 不禁有一种参与的要求, 这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 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 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 就会消失。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 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 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 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 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 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 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 因此, 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 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 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 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 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

二、吸引注意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 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在体育活动中, 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 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就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或发生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 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 不自觉的, 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刚画好的场地、崭新的器材等, 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 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 带有强制的意思, 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 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学生对体操的姿态并不感兴趣。但由于姿态分在考核中占重要的比重,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 运用注意规律, 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 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 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 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 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 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 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 作为明显的标志, 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 经过多次练习, 学生有了肌肉感觉, 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 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 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 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 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 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还可以让学生在滚动时用下巴夹住一张纸, 达到良好的团身效果。

三、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持久性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 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 二者关系密切, 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 就会集中注意, 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 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 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看到老师打篮球时飘逸的动作, 优雅地投篮得分时, 便逐渐对篮球运动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 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 对于感兴趣的活动, 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 即使碰到困难, 也会努力去克服, 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 会使学生情绪低落, 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 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 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 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 进行正确示范, 这样, 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 表扬、鼓励与批评, 及时纠正错误, 正确的示范, 生动形象的讲解, 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总之,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效应同时灵活安排教材, 并与正确教法和组织措施相结合, 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持久性, 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如何通过正确引导学习动机、提高主动注意力以及激发兴趣等手段来达到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关键词:心理效应,技能学习

心理课程学习 篇2

一、自我心理现状分析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有时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本人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较弱,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本人情绪体验丰富多彩,有少儿时的天真活泼,也有成人的深思熟虑。随着知识水平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很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在某些场合和特定的问题上,本人常常文饰、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

从气质特点考虑,经过简单的气质测验,本人偏向于多血质和粘液质。本人活泼生动,热情积极,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喜欢交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佳,容易感动,很少发脾气,但感情不易流露。善于克制忍让,心胸较宽,不计较小事,能够容忍委屈。当情绪一旦被引起时,能形成强烈稳固而深刻的体验,持久力强,三思而后行,稳重但以被他人左右,敏感性强。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工作效率较高,认真严谨,能够承担长时间的繁重工作,始终如一,想干的事情未完成,可不吃饭不睡觉。办事力求稳妥,不做没把握的事。遵守组织纪律,开会学习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生活制度。当厌倦时,只要休息一下,便会立刻焕发精神重新以很好的状态投入。本人敢于冒险,喜欢挑战自我,希望挑战难度大、问题复杂的事情,但缺乏细心。当讨论和研究复杂问题时,喜欢摄取不同观点,希望别人能重复几遍。有时会有骄傲情绪,觉得自己要比被人机智和灵敏。善于交际、待人亲切的我容易交上朋友,但友谊常不稳固,缺少知心朋友。做某一项事情,能集中注意力,但不能很快转移注意力至另外的事件。

从性格特点考虑,本人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收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从大学生能力方面考虑,本人认为自我的自学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创造能力都还可以,但仍需不断加强。

二、自我提升计划

大学一年级,转变高中时思想观念,从心态上定位好大学生这个角色。在大规划下做好小计划,合理预期困难与结果,确定大学目标与发展方向,初步了解社会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在学期初已参加了学校学生会外联部和中文学院团委组织部,既可学习技能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拓展人际关系,又能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以后社会就业练好兵。同时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兼职当学生助理,有利于做事情注重细节,调整心态,面对工作不顺与小挫折时能及时应对反思,完善自我。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在图书馆看心理和策划管理相关的书籍,听听各种类型的讲座,特别是与心理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做好心理课的笔记,在预习和复习中提高心理学方面的认知,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文化,增强自己的知识和内涵,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精彩,为自己未来的生活铺好道路。在注重心理的同时,还要重视体质锻炼,通过体育选修体育舞蹈和课余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和提高自我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有效防治自我存在的某些心理卫生疾病,对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

大学第二年,拓展自我的地平线。考虑清楚毕业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信息与活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通过参加竞选学生会或其他社团组织的学生干部,以更深层次地挖掘自我潜力,勇于承担责任,锻炼能力。并开始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职业的相关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同时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参加一些类似与成功心理素质、自我革新能力、学习工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潜在智慧开发、口语表达能力、个人组织能力、创业经营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培养健康自信的自我形象,充实自己。

大学三年级,专注本科知识学习同时关注职业发展前景,为自己打好就业的的基石。细分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确定自己的就业大体方向,和老师同学交流求职体会,学习各种就业技能,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社会网络,向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了解求职情况与社会动态,增强自我的社会综合能力。在面临就业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合适的倾谈对象讲述大三世界发生的点滴,找到合适渠道释放自我,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自我鼓励与暗示,增强心理素质。

大学四年级,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和就业技能,搜集公司信息,有选择性地到进行面试获取就业机会,同时注意完成本科阶段的各种学习任务。在撰写专业毕业论文或各类学术文章时,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同时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为正式求职做好事前备战。在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时,更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审视社会现状,确定自我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与老师等经验人士交谈获取更多信息同时纠正自我误区,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收获与建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认识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规划问题等等。心理学,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学的渠道使我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通过掌握心理知识和对各类心理现象的解释分析,有效地加深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一定程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矫正,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广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双高两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把握心理课程三要素 篇3

一、全情投入——心理课进行的前提

心理课是一门没有以知识点为主线进行贯穿的学科,能贯穿课堂脉络的只有学生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以学生百分之百的投入为前提的。在其他课堂上,有的孩子一边玩橡皮一边听老师讲课,也能听懂。认知上的理解有时并不需要全神贯注也能达到。但情感上的触动,需要孩子们全情投入,然而这种投入不能基于硬性管理,必须靠主题选取、课堂设置和教师的魅力来达成。

我上过一堂我和学生都很投入的课——《身边的动物们》,这堂课之所以上得好主要是设置了一个好的主题。首先,孩子们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屏幕上出现可爱动物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笑了,甚至发出快乐的喊叫声,此时,我不会担心任何一个孩子会走神,这堂课的主题足以抓住他们的心。其次,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观看《南极大冒险》,当看到雪橇犬营救科学家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且对它们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表示钦佩。而在后面又看到人类对于海豚等动物的一些捕杀的报道时,孩子们显得很愤怒,也很悲伤。这两种情感基于孩子们的投入自然而然地生成,当情感被触动以后,他们的心理体验就达成了。

二、把握当下——心理课真正的动力

心理课唯一的主线是孩子们的情感,而情感是不可强求也不可预知的,所以心理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预设。即使有预设,教师也要明确,预设只是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只有把握当下的生成才是心理课能否有效的契机。而怎样关注到孩子们的反应,怎样去把握孩子们的反应,这就需要靠教师的功力和经验的累积。

曾有一次我在上心理课时,有一个孩子突然趴在桌上哭了。其他同学告诉我,他上节体育课跑了班里最后一名,所以哭了。我当时上课的内容和眼前的哭泣没有任何关系,但我知道眼前的生成才是心理课真正要关注的东西。所以,我对所有孩子说:“同学们,现在咱们班的一位同学遇到了伤心的事情,他心里特别难过,如果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可以举手然后告诉他。”于是班里很多同学陆陆续续起立,不一样的孩子表达了不一样的话语,却一样体现着关切。

那节心理课是我自己很满意的一堂课,因为孩子的哭泣是真实的,同学们的关心也是真实的,但是他们需要有一个机会,去感受到这些,然后去表达出来,心灵里的情感就能在这样的沟通中,被默默地深化扎根。

我在这其中扮演了创造沟通机会的人,而且我觉得最好的角色也莫过于如此。孩子们的心里有善也有思考,我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在最好的时机用最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引导出来,让孩子们把心里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建立关系——心理课有效的前提

如果想让一堂心理课是有效的,孩子们需要信任教师。在教师身边有安全感,他们才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到课堂中,同时在课堂中尽情感受并畅所欲言。心理课没有任何对与错的评判,教师也没有必要批评他们的想法,而应该鼓励他们尽情地去说,这种说不是迎合老师,而是要探索自己。

在我的心理课上,我会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课程设置得有趣,要用题材来吸引孩子,而不能用权威去强制他们来听课。因为一旦我是强迫他们听讲的,那么我伤害的是他们的自尊,破坏的是与他们的关系,并且他们此时的“听”,会有防御性和抵触性,很难体验到任何感受,也达不到心理课的任何效果。

另外,面对所有的回答,我不会去指责,虽然有很多故意哗众取宠的答案,但我会抛出我的感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曾经有一节课,我给孩子们讲贝多芬《命运》的写作过程,很多孩子都很感动。最后我们闭上眼睛聆听《命运》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很安静,很用心。最后我询问他们听音乐时想到什么了?有一个淘气的孩子起立说:“我觉得前面的好几声像放屁!”

这之后他笑了,有的孩子也跟着笑了。我一直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当他们慢慢安静下来的时候,我说:“贝多芬学了30多年的音乐,把音乐当成生命,而他偏偏在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里,耳朵聋了,听不见了,写《命运》的时候,贝多芬是靠木地板的振动来放大音量的。这么伟大的交响曲,贝多芬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趴在地上写完的。我不想评价你的答案,可是我想说,老师心里很难过,为贝多芬觉得难过。”

之后,那堂课再没有出现这类哗众取宠的答案。我至今还在思考自己的回应是否是最好的,但是至少我没有生硬地伤害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我还做到了尊重他们的回答,但我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至少我没做错。

我始终认同一位心理学前辈说过的话:“心理课是要跟随着心去上的。”我要求自己,当不知所措时,就毫无保留地对孩子们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反应,这往往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心理课应该是真实的,作为老师,我是不是关注了孩子们,有没有用心为孩子们设计更有启发性的课堂环节,有没有及时捕捉住他们瞬间的反应,给予回馈并引发生成,这些都是我未来一定要去努力和实践的功课。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

心理课程学习 篇4

一、赏识教育, 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 赏识就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作为学生, 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如果老师能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就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发现学生的优点时, 教师发自内心地鼓励、表扬学生, 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大做文章, 激励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产生积极的兴趣。这样他们必然会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当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 他会不断前进, 创造出更多成功的记录。当然赏识要有技巧, 夸孩子不能简单地给其“戴高帽”, 否则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表扬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化, 要用真情打动学生。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 将会充满自信;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 将会爱人爱己;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怨天尤人;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二、给学生一个平台, 让他走向成功

我们常给学生定目标, 我们定的目标千万不能盲目追求赏心悦目, 一定要让学生感到切实可行, 让他“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试想, 如果让我们一下登上2000米的高峰, 我们会觉得颇有难度。但要给我们搭上台阶, 我们就会一步步走向顶峰。记得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派特雷利在湖人队最低潮时, 告诉12名球队的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 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 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一共五个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居然得了冠军, 而且是所有人感觉最容易的一年。有人问教练:“为什么这么容易得到冠军呢?”教练说:“每人五个方面各进步1%, 则为5%, 12人一共60%, 一年进步60%的球队, 你说能不得冠军吗?”湖人队教练让每个队员比去年进步1%, 结果湖人队得了冠军。我们的学生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 天天坚持, 也一定会做到最好的自己。

三、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他朝理想状态发展

心理暗示, 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调动人的内在潜能, 发挥其最大的能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拔·罗散塔鲁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选定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 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测验, 然后各班选出五名天赋较高的孩子的姓名给他们的老师。其实这五名孩子, 不过是教授随意挑选出来的, 并不是学习能力测验中的优秀者。一个学期下来, 这些被老师认为有天赋的孩子, 成绩都比其他孩子好。可见, 老师的态度和对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就是说老师的心理暗示使这些孩子变得优秀了。因为老师对于这些被认为天赋较高, 而实际上天资普通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积极心理暗示, 于是他们就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好。这个实验说明:当老师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时, 孩子也会更快乐地学习, 普通的孩子自然变成优秀的孩子。由此看来, 我们也应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他们朝着我们期待的理想状态发展。

学生的学习行为, 包括兴趣与意志力, 自学与交流, 听课与记笔记, 复习考试与自我总结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人而异, 但是适合不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 到是否正确地进行数学学习, 这是有差别的, 而区分的标准应该有以下两点: (1) 能否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2) 是否符合学习和教育教学规律, 也就是这些行为的科学性。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需要做到的是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行为, 以此为标准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一个需要多种心理活动参加的复杂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在诸多相关因素中不论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要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必须从心理状态上同学生进行交流, 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爱情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5

转眼间,炎炎夏日已经突然到来。在这个男生看那都不是的季节里,我选修的爱情心理学这门课程也接近尾声。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借写结课论文的机会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爱情心理学上的知识。

谈到爱情心理,我就不得不先聊聊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与人交往中我们都会给人留下一个印象,而这种印象往往会在对方的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下面举一个例子。曾经美国总统林肯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地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的做法并不可取,但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为无论一个人的相貌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重新整饰自己留给别人的形象。

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个人如何去整饰自己的形象。首先,我们要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因为一个人面容整洁容易给人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等良好印象。其次,我们要注意言谈举止,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最好能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这样会在对方心里得个高分。并且这一印象会长时间地左右对方未来对您的判断。因此我们在与人尤其是与女生交往中,要学会准确把我自己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并用它给自己开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给自己的爱情留一个好的开端。

接下来我就得说说印象的形成。印象的形成可以大概的分为:

一、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人或事物较为固定看法的刻板印象。

二、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的晕轮效应。

三、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

四、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即投射效应。在这个四效应一印象中,我们就很多东西需要把握,从而在自己的女神心中整饰出良好的印象。接下来我挑一些重要的内容简单的聊聊。

那么在与女生交往的过程中,男生往往会忽略女生的感受,与女生一见面便夸夸其谈,甚至夸大自己。但是这样你就能在女生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么?你说的那些真的能吸引到女生?答案显然不是。早已有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倾诉者,而是一个懂得倾听的人。所以在与女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当然倾听可不是让你一直望着那个她的眼睛下方鼻梁位子,不打岔只是偶尔点点头“嗯”、“是的”、“很多啊!”来表示你的理解和聆听。这只是倾听中和基础的听这个方面。在倾听女生讲话时,我们要把握女生所讲的侧重点,了解女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她平时的一些喜好(不要以为女生内向,就不会表露自己的喜好。实际上大多数女生都会在不经意间,通过隐晦的语言、表情和眼神来流露自己的喜好)。接下来我们要抓住女生的喜好,来表达自己在女生所提的问题上的看法。不过我们要适可而止,在女生没有继续追问的情况下,你最好尽快停止自己的言论,将话语权重新借给对方。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女生交谈中我们要以她为中心,多听少讲。不然话越多,漏洞越多。

其次我们更容易忽略的问题是非语言交流。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形象(占55%)+语言(占7%),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占据了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所以接下来我就从目光、衣着和微笑三个方面谈谈非语言交流。

说到目光,我都会想到: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窗口,也是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信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但是很多男生在和女生交流过程中,要么羞哒哒地低着头,要么眼睛看着别的地方。敢问你都把你们可以相互理解的55%关闭了,你还拿什么来和女生交流。可是有的男生又走极端。一开始和别人交流就目不转视的盯着女生不放。这样会让女生怎么看你!难道你愿意别人盯上一个多钟头?这样也是不对的。那么怎么做才恰当呢?这里只是建议大家在注视别人时,目光停留大概45秒之后你就得将目光移到别的地方,过会再将目光自然的挪到女生身上就够了。但是的注意你得让女生感觉她就是你的“焦点”,但又不要让她陷入被盯的尴尬。同时,你的眼睛也应该学会适时的“放光”。

再来看看衣着方面。在前面的第一印象中已经提过仪表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服饰的搭配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品味和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衣着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的刻板印象使得我们习惯性地从一个人的衣服的样式去判断此人究竟是时尚还是传统;从颜色去判断此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或者人是否沉稳。在此建议男生在与女生约会的时候,最好

还是先打扮一番。

最后我来说说微笑。中国有句古语“伸手不打笑脸人”。这里我们提的是微笑,不是大笑,不是傻笑,更不是冷笑。为什么要在交往中说微笑呢?以为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能表现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含义。同时亲切、温馨的微笑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迅速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氛围。所以在和女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微笑。在听到女生讲到一些比较囧的事情时,我们就得停止微笑,并脸上捎带有一些惊讶的表情。适当根据不同的话题来表露自己的表情,这样就不会显得自己呆板,也可以很好地和女生互动,并且女生也会愿意和你进一步交流。

好了,我的分享就到这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心理课程学习 篇6

摘要: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即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通过心理援助计划建立相应的干预反馈体系,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援助计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 课程开发

一、心理援助计划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受其自身专业要求,如师资力量、专业技术等的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不相对等。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抑郁、行为上的攻击性问题在我国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失、心理帮扶力量缺乏、心理师资和技术贫乏等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障碍。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为扫除这一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

1.心理援助计划的研究现状

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是指组织通过外部应用心理学专家,为组织及其个体提供系统、长期的专业指导、咨询,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心理援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取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EAP全方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领域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丁文俊[1]等人的研究发现,EAP服务制度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民警身心疲惫、心理紧张和认知偏激等消极心理现象,促使民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正向情绪体验,提高民警的幸福感。黄旭辉[2]的研究也认为,EAP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克服负性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陈鑫磊[3]也对EAP与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EAP对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而如何将EAP运用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以广西地区为例

目前,从广西中小学校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性十分欠缺。据蔡伟林等[4]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总体上广西地区只有28.53%的中小学生上过心理健康课;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只有32.66%的学生明确表示其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5.23%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超过60%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看法,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心理素质不好或不正常的表现,甚至有近45%的学生认为是精神有毛病的表现。学生的认知偏差、错误观念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使心理帮助的积极效果受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的外在表现。温小珍[5]的研究也发现,按照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的正规标准,在广西农村超出500人以上的学校,基本上没有招聘心理专业教师的计划,一般由班主任兼职。学校心理师资缺乏、专业度不够、技术欠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等,均反映出目前广西地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专业性缺失,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合理、正确的满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研究亟待深入。

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是指中小学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建立起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纵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外缺乏),辅以个案心理咨询的方式存在,但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课内与课外发展不均等问题,如何在学校力量与学生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减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成为重点。心理援助计划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思路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在教育界并未深入展开,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新颖之处,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新机会,对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心理援助计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模型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即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

学校与相关心理教育企业明确合作意向,心理教育企业进驻学校,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有效运作,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设计出适宜学校的EAP心理干预服务系统。

2.建立心理干预层级评估系统

通过RTI干预反应模式(Responaiveneae to Intervention)的多层级筛查系统来甄别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在专业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以便提供不同的服务。

3.设计适合学校的EAP合作干预方案

一是学生群体干预方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二是家长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化指导方案;三是教师群体干预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4.启动EAP心理干预反馈机制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及同一类型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采用适宜性的心理教育干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启动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校提升老师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和增强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四、EAP心理干预机制的实践成效——以南宁某校为例

南宁某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然而受师资力量、技术、课程内容单一等因素限制,该校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的“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等重要讲话内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该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与广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公司专业心理帮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新路径,以开展心理和学能辅导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第一,心理与学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让在校师生主动走进其中,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利于师生预防心理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经过前期的试点,实现了“学校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家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同时A公司和学校明确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A公司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心理、学能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箱庭沙盘室、注意力训练室、心理测评室),同时还在课外时间通过团辅、马术活动、教师沙龙、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的心理课程内容,帮助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正确应对和处理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和学能问题,搭建了成长平台。

第三,进一步规范心理与学能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014年,A公司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起草、修改和完善了进入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公司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以来,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受辅导的50名学生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可喜现象,如能自觉拓展兴趣爱好,寻求自我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在生活中能用语言合理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减少了负面情绪的积压。

第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准。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并获得市级课题立项。同时,A公司协助该校申报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审核中。

第五,分年龄阶段做好心理与学能辅导,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校方在A公司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全年开放心理辅导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心理减压等专业服务。同时,A公司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技术督导由广西高校心理专家团队负责,确保了围绕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点的课程,为学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同学交往、学习规则、集体生活、升学考试等挑战提供了心理保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总之,心理援助计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即研究如何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桥梁,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和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以家校企联动的方式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利用EAP课程开发体系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对中小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打造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文俊,曹延彬,公维友.EAP心理工作模式下的民警工作幸福感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 (3).

[2] 黄旭辉.EAP: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3] 陈鑫磊.基于EAP模式小学教师心理援助系统研究——以大连市金州区三所小学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 蔡伟林,叶发钦,李燕燕.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 (3).

[5] 温小珍.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培”中西部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项目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4(12).

[作者:杨玲(196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龚良运(1990-),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改革 篇7

林崇德等人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在结构上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学监控能力[1]。其中,教师的知识可分为3个方面: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目前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但它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接受职前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就是心理学。师范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和作为未来教师的教书育人素质,而具备这些素质的标志,不是对有关心理学知识能够倒背如流,而是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心理学知识。正如赫伯特·西蒙所说,“求知(knowing)”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与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2]。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在心理学学习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的实际应用而不只是为通过考试来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心理学视角审视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从教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诸方面进行全盘考虑,而其中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之一,就是学习评价的改革。

学习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育教学中早期使用的方式主要是总结性评价,其功能是甄别、选拔、导向、监督、控制和激发动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提供反馈为主要功能的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转变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比比皆是[3,4,5]。但在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上,许多地方仍然固守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老路。

二、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评价功能缺失。

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 一般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合成。平时成绩一般所占的比例较小, 包括考勤和平时作业两部分, 只要考勤过关、基本完成分量并不大的作业就可获得不错的分数, 这种做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提供反馈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但作用不很大。作为评价主要方式的期末考试, 则以考查学生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为主, 学生只要努力记忆即可过关。因此, 大量师范生对待心理学课程的方式是:平时混混考勤、抄抄作业, 考前突击背诵, 考后全部忘光。

所以, 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还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 在促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动积极地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等目标的达到方面还存在欠缺, 也不能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改进学习和教学。

2.评价方式单调。

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以纸笔测验、闭卷考试为主。这种方式只利于考查学生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 不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只适用于总结性评价, 不适用于形成性评价, 评价方式较单调。

3. 评价内容简单。

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大部分作业和考试题目可简单地应用教材中提供的概念、原理和案例完成,这种状况使得学生以为只要熟读课本便可学好心理学,客观上助长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也无从得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情况。

三、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思路

1. 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以及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6]。自1967年斯克里文首次提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概念以来,形成性评价日益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视。一般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直接地、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教育者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可以弥补总结性评价在提供反馈功能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反馈,学生和教师都不知道学得如何、教学效果怎样,就只能按照教学计划走过场。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形成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2. 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目的。

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理解和应用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是僵化的、无用的知识。因此,学习评价应促使学生努力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应用知识,实际上就是学习迁移。要想促进学习迁移,必须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使用哪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作用的。

3. 评价内容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

如上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达到促进知识迁移的良方。因此,学习评价要促进这一过程。如果学生简单地使用书本中的原理和概念便可轻易回答所有问题,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事实上,只有学生能够变通地使用知识,才能衡量出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

四、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具体方法

1. 使用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也称学生成长记录袋,是由学生汇集自己作品的样本,展示自己学习和进步的状况[3]。档案袋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充当了仲裁者、评价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和评定的机会。另外,档案袋评价也便于展示学生的学习与进步过程,非常适合在形成性评价中使用。在心理学公共课中,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1)心理学家的传记介绍;(2)心理学学术论文的摘抄和读后感;(3)心理学小论文;(4)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案例报告或短文;(4)对所学内容表示困惑所提出的问题;(5)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已有研究或个人设想;(6)阅读、观看与心理学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后的感想;(7)某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介绍;(8)组织或参加小组讨论的情况记录及反思;(9)自己选择以上内容的理由和自我评价。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决定档案袋的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展示其内容,以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反馈。最后,可按照学生档案袋作业的完成程度、主动程度、认真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自我评价的深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为降低作业难度,可以允许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上作业。

2. 改革期末考核题目和所占比重。

作为总结性评价的期末考试,所占分数比重应下降,提高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比重。在期末考试中,减少记忆性题目的比重,增加理解和应用性题目的比重。一般来说,考核题目可分为“是什么”、“谁”、“为什么”、“何时”、“何地”、“怎么办”等几种,除前两种主要考查记忆,其余皆为理解和应用性问题。另外,考核题目要避免使用书本中的原话,而要将书本内容加以引申、变化。

五、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支持条件

1. 改变教育观念,加快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

师范院校课程评价现状的形成是有其原因的,比如在教育观念方面,领导、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公共课、缺乏正确的评价观,在行动方面安于现状、未掌握适当的评价方法,等等。要想促使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改革,必须首先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心理学课程对于师范生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正确的评价方法对于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使改革得到领导的支持,使教师积极投入和学生积极参与。

2. 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学生只在课堂中利用课本学习,要想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鲜活的实际,才能使他们密切关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动力和条件。因此,在学生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之前或者同时,学生应有时间到中小学去实习,去做老师或助教,接触实际工作,带着实际问题来学习,利用实际经验来理解,再将所学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一定比只在书本中想象效果好得多。

3. 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支持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技术条件。

公共课心理学课程通常是大班授课,一个班级几十上百人是常事。即使是小班授课,在使用档案袋、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成性评价方法时,要想随时记录和评价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随时记录、汇集和展示每个学生的回答,将会给教学带来许多便利,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摘要:公共心理学课程是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素质的重要保障, 学习评价是促进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存在评价功能缺失、评价方式单调和评价内容简单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加强形成性评价, 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目的, 使用档案袋评价和改革考核题目及其比重的方法。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评价改革需要以下支持条件:改变教育观念, 加快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调整课程结构, 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利用信息化平台, 提供支持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技术条件。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思路,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申继亮, 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 1996, (6) :16-22.

[2]约翰.D.布兰思福特, 安.L.布朗, 罗德尼.R.科金等编著.程可拉, 孙亚玲, 王旭卿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第二版:14.

[3]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档案袋评定[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6) :11-13.

[4]徐芬, 赵德成.档案袋评价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4) :52-56.

[5]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2) :50-55.

心理课程学习 篇8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受其自身专业要求,如师资力量、专业技术等的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不相对等。 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抑郁、行为上的攻击性问题在我国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失、心理帮扶力量缺乏、心理师资和技术贫乏等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障碍。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为扫除这一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

1.心理援助计划的研究现状

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是指组织通过外部应用心理学专家, 为组织及其个体提供系统、长期的专业指导、咨询, 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心理援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取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EAP全方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领域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丁文俊[1]等人的研究发现,EAP服务制度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民警身心疲惫、心理紧张和认知偏激等消极心理现象,促使民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正向情绪体验,提高民警的幸福感。黄旭辉[2]的研究也认为,EAP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克服负性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陈鑫磊[3]也对EAP与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EAP对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而如何将EAP运用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以广西地区为例

目前,从广西中小学校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性十分欠缺。据蔡伟林等[4]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总体上广西地区只有28.53%的中小学生上过心理健康课;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只有32.66%的学生明确表示其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5.23% 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超过60% 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看法,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心理素质不好或不正常的表现,甚至有近45% 的学生认为是精神有毛病的表现。学生的认知偏差、错误观念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使心理帮助的积极效果受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的外在表现。温小珍[5]的研究也发现,按照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的正规标准,在广西农村超出500人以上的学校,基本上没有招聘心理专业教师的计划,一般由班主任兼职。学校心理师资缺乏、专业度不够、技术欠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等,均反映出目前广西地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专业性缺失,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合理、正确的满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研究亟待深入。

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是指中小学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建立起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纵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外缺乏),辅以个案心理咨询的方式存在,但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课内与课外发展不均等问题,如何在学校力量与学生需求间寻找平衡点, 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减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成为重点。心理援助计划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思路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在教育界并未深入展开,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新颖之处,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新机会,对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心理援助计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模型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即通过搭建学校- 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

学校与相关心理教育企业明确合作意向,心理教育企业进驻学校,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有效运作,搭建起学校- 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设计出适宜学校的EAP心理干预服务系统。

2.建立心理干预层级评估系统

通过RTI干预反应模式(Responaiveneae to Intervention) 的多层级筛查系统来甄别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在专业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以便提供不同的服务。

3.设计适合学校的EAP合作干预方案

一是学生群体干预方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 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二是家长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化指导方案;三是教师群体干预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4.启动EAP心理干预反馈机制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及同一类型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采用适宜性的心理教育干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启动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校提升老师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和增强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四、EAP心理干预机制的实践成效———以南宁某校为例

南宁某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然而受师资力量、技术、课程内容单一等因素限制,该校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的“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等重要讲话内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该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与广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公司专业心理帮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新路径,以开展心理和学能辅导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第一,心理与学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让在校师生主动走进其中,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利于师生预防心理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 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经过前期的试点,实现了“学校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家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 同时A公司和学校明确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A公司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心理、学能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箱庭沙盘室、注意力训练室、心理测评室),同时还在课外时间通过团辅、马术活动、教师沙龙、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的心理课程内容,帮助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正确应对和处理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和学能问题,搭建了成长平台。

第三,进一步规范心理与学能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014年,A公司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 起草、修改和完善了进入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公司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以来, 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受辅导的50名学生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可喜现象,如能自觉拓展兴趣爱好,寻求自我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在生活中能用语言合理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减少了负面情绪的积压。

第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准。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并获得市级课题立项。 同时,A公司协助该校申报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审核中。

第五,分年龄阶段做好心理与学能辅导,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校方在A公司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全年开放心理辅导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心理减压等专业服务。同时,A公司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技术督导由广西高校心理专家团队负责,确保了围绕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点的课程,为学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同学交往、学习规则、集体生活、升学考试等挑战提供了心理保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抓住心理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篇9

一、利用学生追求“新”、“奇”、“趣”的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初学物理时,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甚至一些新颖、奇特的东西异常敏感。可能一种现象、一个实验、一幅漫画就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此, 任课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在“新”、“奇”“趣”上做文章。例如, 在上初二绪言课时可选择如下几个演示实验: (1) 展示一个可爱的卡通玩具, 然后将其放在讲台上, 教师拿一个塑料桶罩住卡通玩具, 说声“走———”, 移开塑料桶, 卡通玩具不见了 (塑料桶内固定几个很强的磁性球, 卡通玩具内藏常铁块) , 通过魔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锥形轮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滚动。 (3) 用漏斗吹乒乓球, 把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 通过漏斗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看到乒乓球不下落。这几个演示实验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当然, 只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 教师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只有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才会有新发现。在学了光学知识后, 要求学生观察毛玻璃黑板与穿衣镜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哈哈镜与普通平面镜又有何不同?同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科学家 (如牛顿、奥斯特、法拉第等人) 从不经意的日常现象中发现真理的故事和另一些通过长期不懈观察而发现真理的故事, 以引领学生从“看热闹”过渡到“看门道”。

二、利用学生“钟情”直观、形象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 兴趣盎然, 对干巴巴的、抽象的东西, 兴趣索然, “难入角色”。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加强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化。

1. 做好教材中的各个实验, 突出实验的趣味性和可信度。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改进某些实验, 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比如, 讲到摩擦起电现象时, 可以提示利用学生身边的塑料尺、塑料笔等物品, 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的小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 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2. 对于那些较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 可通过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如船闸的介绍,

绝大部分学生从未见过船闸的结构及轮船通过船闸的具体情景。因此, 学生对此感到不好理解。教学中, 可用玻璃和乳胶粘一个船闸模型, 放上水并用小纸盒代替轮船模拟轮船通过船闸的过程。通过模拟演示,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教学效果远胜于空洞的描述。

3. 搞好随堂小实验。

如在讲“压强”概念时, 可先让学生做两个随堂实验:取一支圆珠笔, 让笔尖压在一个手指上, 先轻后重, 比较两次手指的疼痛感, 可得出“物体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2) 再用这个手指分别顶住这支圆珠笔的尖端和平瑞, 比较两手指的疼痛感, 又可得出“压力相同时, 压力产生的效果与物体受力面积有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 引入压强概念, 就水到渠成了。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教学内容由“静”变“动”。

教学过程中, 可将一些较难理解或难实现的物理现象规律, 通过多媒体生动再现给学生,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中, 播放大白鲨咬断海底电缆的视频, 学生从视频中看到大白鲨咬破海底电缆, 造成短路引火烧身。从而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生产中, 一定要安全用电。

三、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 创设“成功”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 诱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让学生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 从成功中激发兴趣, 从成功中领悟道理,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 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 创设最佳的情境,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 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有效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 预防厌学心理 篇10

(一) 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彻底清除“分数第一、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观念, 树立“教书更育人”的观念, 教学生知识的同时,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 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死板方法, 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题目, 帮助学困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 关爱学生, 树立信心。

“爱”是学习的动力。只有爱学生, 才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可爱之处;只有爱学生, 才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产生认同感, 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 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 在给优生“锦上添花”同时, 为中间生和学困生“雪中送炭”。一般来说, 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 往往在班集体中有些自卑和孤立。他们大多缺乏自信心, 性格比较内向, 不爱与人交往。对此, 教师要做的就是多去关心、了解他们, 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尊重和信任, 用宽容的心包容他们的不足, 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发现自已的闪光点, 发现自己的优势。

2. 激励、赞扬, 激发动力。

通过赞扬、鼓励,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学生失败、失落的时候给予他们关心与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那份带着暖意的关爱, 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我批改学生的美术作业, 大都给以肯定, 只要有进步就当堂表扬,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好多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很差, 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好而有自卑感,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树立自信心,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参加校内外美术培训, 提高美术技能, 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 只有这样, 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选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 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 课堂气氛就越活跃, 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 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 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 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另外, 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以强化他们对所学材料的感知, 提高他们的兴趣, 加深其理解, 强化其记忆, 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学习成绩的优劣, 虽然与学生智商有一定关系, 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 兴趣、意志、方法和习惯等心理品质则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 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深刻指出:“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以下四个学习习惯的养成。

1. 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方法。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 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干扰, 以确保学生有正常的睡眠时间, 精力充沛, 上课专心听讲。

2.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师要告诫家长:作业应让孩子自己做, 且孩子做作业时, 家长不要总在一旁监督、辅导, 可以在他们完成后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 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 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对于学生来说, 养成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要。提前预习, 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新课之前, 学生如果有所预习, 就会对教师所讲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上课时就能有所侧重地听讲, 而且思维会一直跟随教师, 注意力会很集中, 这样听课效率就高。

4. 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科学化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者, 孩子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因此, 家长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 切不可再拿分数来耽误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成绩不好, 要多与孩子交流,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何在, 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策略。如果盲目地上培训班, 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效果适得其反。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例子:中小学时考分高的学生, 在成年后, 并不一定是同辈中最成功的人;相反, 倒是当年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 反而在成年后有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实践证明,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就必须还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必须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另外, 家长要努力创设“学习型家庭”氛围, 带头学习或和孩子一起学习, 做孩子学习的表率, 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温馨的事。具体来说,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固定的学习场所, 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提供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 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习环境, 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优化社会大环境

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 端正社会风气, 大力治理、整顿文化市场,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营业性场所, 努力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摘要:“应试教育”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因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防其产生厌学情绪, 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方式, 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以确保课堂教学轻松、愉快。

心理课程学习 篇11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 语用心理能力 心理机制

一、前言

自交际教学法形成后,培养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肯定。学界也从认知观、跨文化交际、语境观等不同维度对语用能力的内涵进行探讨并进行分类。笔者认为,所谓语用能力,是指在具体情境下,语言使用者能正确得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对其进行分类,应从交际的主体——语言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语用能力应分为语用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认知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篇组织能力、时讯语用能力、人际语用能力和母语语用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语用心理能力的内涵,并从心理机制的角度,讨论如何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二、语用心理能力的内涵

语用心理能力不同于语用认知能力。语用认知能力,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双方以共有的知识以及共享的信息为基础,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和话题表达有最大关联的认知效果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心智体验性的感受、对预设的把握、对会话含义的推理、对话语标记语的掌握、对思维隐喻性的揣摩等。而语用心理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克服心理问题,从而保障交际成功进行的能力。语言交际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上的人际交际,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在现实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常出現语言失误(speech errors),影响交际地顺利进行。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最直接。由此可见,要保障交际能够成功进行,英语学习者就要对了解心理机制的运作工程,从而提高语用心理能力。

三、心理机制为与语用心理能力

桂诗春(2000)认为,语言使用牵涉到心理机制。语言处理是语言的原则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的信息都必须使用一系列的心理结构来编码、储存和提取,所以其核心部分是记忆。记忆的目的是把信息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记忆系统要求把要记忆的信息放在合适的形式里,以备日后使用,即编码。每一个记忆系统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的习得(编码),另一个是信息在以后的提取。通过把经验中的内容和记忆中相似的内容相匹配,然后提取有关的信息。然而,人类的记忆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有些信息在编码前就丢失了。即便对信息进行了编码,记忆系统也会丢失一些次要的信息,而保留最重要的信息。记忆的强度与提取的可能性及提取速度成正比,即记忆强度越大,信息提取的可能性就越大,提取速度也越快。英语学习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找规律法、词根辨析记忆等方法扩充、积累词汇量,从而减少信息提取的时间。在确保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完整信息检索、提取并加工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停顿时间;英语学习者懂得心理机制原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编码和提取信息的策略:把信息放到有意义语境的策略、在对以后需要信息的语境进行编码时进行思考的策略、经常有意提取信息等一系列策略来保证交际的流畅性。英语学习者在组织语言时,可采用反向策略、具象策略、系统策略及层次策略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确保思维的清晰,遵循自然次序原则、连接性原则、最少负担等原则来保障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的逻辑性。

英语学习者在进行交际过程中,那些使用大部分资源的任务称为控制任务(controlled tasks),而所牵涉的过程则是控制过程;与之相反,那些不大需要使用记忆容量的任务称为自动化任务(automatic tasks),其过程被称为自动化过程。控制过程可以向自动化过程转化。对于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语音、词汇、句法、话语和语用各个层面的知识,并使用大部分资源进行协调,但是经过较多的练习后,英语学习者熟练程度提高后,就会冲口而出,这正是从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的转化。显而易见,只要英语学习者通过对语音、词汇、句法、话语和语用等方面勤加练习、提高熟练度,就会发生从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发生转变,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四、结语

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最直接。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基于心理机制这一视角,有的放矢地探求相应策略,希望减少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失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最后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参考文献:

运用心理换位促进自主学习 篇12

关于自主学习,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 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有三种人的思维活动, 即教材编者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数学教师的思维活动。教材编者的思维活动一般存在于教材之中, 是静态、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是动态、具体的, 这是一对矛盾, 它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 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 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领会并沟通教材编者和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有机结合, 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只有使上述三种思维活动和谐统一, 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获得可持续发展。

心理换位正是一种设想自己处在别人那种境地, 自己将怎样做的重要而有益的思考方式。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心理换位, 使自己对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知、情、意、行特点有相应体验, 使数学教学活动能触及学生的知识、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要, 激发学生潜能, 使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一、教师与教材编者心理换位, 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材编者的思维一般存在于教材中,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媒介和物质载体, 是课堂上跃动的知识、能力、情感、思想、方法的物质材料。脱离物质材料, 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 教师必须与教材编者心理换位, 吃透教材, 明确他的编排意图和思维过程, 从而能有效地组织、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使知识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1. 领悟编排意图, 合理组织教学。

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循序渐进的, 教师要深入体会其层次性, 合理组织教学, 使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如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中“面积”概念这部分内容教材编排如下:首先通过观察实物, 认识表面及表面是有大小的;接着比较几组大小不同的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之分;最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面积”概念。教学时就可以按照他的意图组织教学, 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 达到理解并掌握新知的目的。

2. 深究教材知识, 创造性组织教学。

数学教材内容是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 教材编者的思维过程处于隐蔽状态, 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材中是直接让学生认识常用面积的单位, 至于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和为什么面积单位规定为正方形, 教材只字未提, 给学生认知活动造成了机械、被动接受的不良后果。可见, 教师还要探究教材知识的前因后果, 以自己独到的理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从而完整地展现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因此, 在引出面积单位时可创设一系列矛盾冲突:差异明显的两个图形大小 (直接比) ———观察不出来 (重叠比) ———重叠比不出来 (数方格) ———方格大小不同 (规定统一标准, 引出面积单位) 。这样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不断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不仅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新知, 而且还促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索之中, 为其自主学习创设了机会、提供了条件。

二、教师与学生心理换位, 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

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心理与学生的心理, 教师理解问题的角度、深度与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深度都有明显的差异。想要改变“教师主观地教学, 学生被动地学习”, 教师就应该时刻自觉地站在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思维的层面上, 以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为指挥棒, 设计、调整教学活动, 使教服务于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投学生之所好, 促其想学。

儿童都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 行为活动易受情感好恶的左右, 因此, 教师要投其所好,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生动的问题情境展示出来, 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 在好奇心与好胜心的驱使下, 迫不及待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时, 教师先激励学生:“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挑战自己, 有信心吗?”然后就出示了挑战题“8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并且告诉学生:“刚才隔壁班同学只用了几秒就正确回答了。”于是, 好胜心强的学生便会马上画图连线, 但因为点数较多, 很多学生都面露难色、无从下手。见此, 教师再适时点出:“其实这里蕴藏着一个很有趣的数学规律,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 大家可能用5秒就能答对了。”这样的教学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解学生之所难, 促其能学。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感性、孤立、粗浅的, 要是所教的数学知识过于抽象, 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就会使学生产生“望课兴叹, 爱莫能学”之感, 课堂就会变成教师的“绝活”表演, 学生则成了旁观者。因此, 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 以学生的眼光寻找出课中的重难点, 并以学生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事物类比抽象的知识, 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突破难点, 理解抽象知识。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中, 笔者认为“循环”的概念——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抽象了。于是利用“他山之石可攻玉”的办法, 在导入新课时就让学生反复哼唱生日歌, 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实践, 理解了“循环”的含义, 这样对“循环小数”概念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3. 想学生之所想, 促其会学。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数学的教学不是消灭差异, 而是实现差异的发展。所以, 教师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 要创设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 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空间来整理、发表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有机会对新知进行个人化理解, 并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如在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中, 笔者出示题目“我校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 女生有160人, 男生有多少人?”后, 就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在课堂巡视中发现了学生的解法各异, 汇报时就鼓励他们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 并对其解题策略进行了肯定。

生1:∵男生人数×4/5=女生人数

∴解:设男生有X人。

4/5X=160

生2:∵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60÷4/5

生3:∵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5

∴解:设男生有X人。

160÷X=4/5

生4:根据线段图

生5:∵求单位“1”的量相当于求1倍数, 用除法。

∴160÷4/5

……

这样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暴露, 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 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求知识的能力, 并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

4. 想学生之所乐, 促其好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 他们更需要期望、成功和表扬。为此, 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发现”和“创造”出新知, 并及时对其成功进行激励和肯定, 使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将反馈出更大的内驱力, 为其后续学习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小组合作尝试“创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再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 并大力表扬其探索、创造本领, 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促使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5. 想学生之所错, 促其乐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最有利于发挥人的学习效率的课堂气氛, 是保持一种适中的焦虑程度, 能较好地维持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学生易混淆之处, 将错就错, 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设下障碍, 使学生的意志在磨练中形成、品质在逆境中升华——以苦为乐。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 教师针对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底与高”要对应, 设计了一道选择题:求下图面积的正确列式是 () , 同时, 还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此时, 学生为了说服教师, 必然会冥思苦想、据理力争, 这样的效果比教师单方面的反复强调要好得多。

A.4×5B.6×4C.6×5

三、引导学生学会心理换位, 是促进自主学习的保障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之需, 而授人以渔, 将终身受用不尽。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心理换位,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向独立学习、终身学习转化。

1. 鼓励学生之间心理换位, 促进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年龄相仿, 兴趣相投, 想法一致, 相互了解, 而且儿童很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同伴。因此, 教师要因势利导, 在课堂中可让同桌互说、小组讨论交流等, 鼓励学生学会心理换位, 增进小组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中, 让学生小组合作玩“看角猜三角形”游戏, 即把三角形学具夹在书中, 只露出它的一个角, 让对方猜出它是什么三角形。在巡视中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在露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或钝角三角形的钝角让对方猜对后, 又故意只露出它们的一个锐角, 引诱对方误猜成锐角三角形, 由此引发争论。笔者就因势利导,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通过讨论, 他们最终达成了共识:“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时, 不能确定它是哪一种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三角形的最大角就可以确定它是哪一种三角形”, 学生在相互的争论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此外, 还可以让优生设身处地帮助学困生, 选择学困生能理解的方式辅导、帮助他, 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学困生补缺补漏、优生巩固发展。

2. 引导学生与教材编者心理换位, 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 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了。因此,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材编者进行心理换位, 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教师在教学中可经常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书中你看懂了什么?”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诊断下一篇:声学与电子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