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2024-09-22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共12篇)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1

1 发展中小流通企业的意义

随着我国流通规模快速增长,流通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活力倍增,其中中小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①流通企业规模的多层次、业态的多样性,决定着流通生态圈的丰富度、均衡度以及流通系统的通畅度和稳定度。如果说,大企业是流通“生命树”的主干,那么中小企业就是茎蔓、枝叶。②丰富且均匀适度的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流通产业内部的竞争活力。一个健康的流通生态体系,是离不开众多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中小企业的。可以说,流通市场的多样性,是流通活力之源。③在流通生态圈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发展,可以发挥双方各自在组织和运营上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④流通产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型产业,众多形态各异的中小流通企业的参与,将以更加敏锐的眼光,捕捉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信息,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创造新型业种、业态。⑤发展中小企业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需。主要表现在:a.提供购物的方便;b.提供多元化服务;c.个性化服务比较强。⑥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目前我国中小流通业的从业人员占整个零售业从业人员的80%以上。[1]

另一方面,在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的形势下,中小流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大卖场、大超市的围攻和挤压下,中小流通企业面临着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积极探索中小流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发展壮大中小流通企业,是中国流通产业的希望和发展方向,是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就业压力、稳定中小城市市场,扩大销售,尤其是扩大农村市场销售、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在观念上对中小企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①“规模大才是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企业的规模化,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②在谈到我国商业存在的问题时经常提到“小、散、乱”,实际上,中小企业本身就有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在制定城市网点规划时,往往“重大轻小”,在规划中缺乏保护中小商业企业、使其与大企业协调发展的内容。

2) 中小流通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偏低,现代化技术水平低。我国中小流通企业的经营发展还很不成熟,人力资本匮乏。中小流通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流通领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人才已成为制约流通业特别是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的瓶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甚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上,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

3) 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区域割据,地方保护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中小流通企业的规模发展,降低了发展空间。由于行政区划、自然资源和历史原因以及各地区需求的不同,商品流通的区域格局差异化表现明显,表现在零售业的经营形态和商品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又由于体制的原因,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层层设置区域壁垒,对一些产品的采购和销售范围加以限制,横向排斥同行业外来经营者,保护和扶植政策只面对本地经营商,排斥外来的零售商,使有实力的中小流通企业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4) 中小流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流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据有关学者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中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到10年。

3 发展中小流通企业的对策分析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

政府既要通过法律形式,限制大企业过分利用优势,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给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防止不正当竞争。

3.2 走自由连锁之路,壮大企业规模

目前,自愿连锁这种新型业态已登陆我国,有许多中小流通企业已开始尝试这种连锁形式。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积极宣传,让中小流通企业对自愿连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积极研究制定新的促进自愿连锁经营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参与自愿连锁,组织中小流通企业通过培训、考察等形式,学习、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自愿连锁企业进入我国,与我国中小流通企业进行合资合作,提高我国中小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快自愿连锁业态的法律法规建设,使中小流通企业能够依法经营、规范经营。

3.3 完善中小流通企业融资体系,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积极争取地方有关部门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基金,或在政府统一支持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重点用于扶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创立、扩大经营服务规模、人员培训、信用担保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推动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02] 224号)精神,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完善对中小流通企业的金融服务,扩大授信额度,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中小流通企业的担保业务;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人中小流通企业的改造和发展”[2]。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利用股票上市、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鼓励上市公司和外商参股、整合中小流通企业,引导、推动并规范中小流通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出让等方式利用外资进行改组改造。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

3.4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中小流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着重发展特许加盟和中小企业间的自由连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流通业态,鼓励中小流通企业发展联合采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规模经营效益。

推动中小流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的知名品牌,弘扬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引导企业实行错位经营,转变经营方式上陈旧雷同、缺乏服务品牌和以“价格战”等低层次竞争手段为主的状况。积极倡导通过联合、合作、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等方式,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著名服务品牌、多元投资主体的优势中小流通企业。

3.5 积极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积极倡导采用现代化科技管理技术,提高中小流通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改变店容店貌,积极应用计算机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在零售企业和门店经营中推广使用时点销售系统(POS),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MIS),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中小企业要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推动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广泛运用,进一步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信息平台,加快配套发展包括有形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工商企业网络营销系统在内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平台,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尽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流通产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提高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促使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甚远,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特别是目前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但它们实施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因此,在我国流通信息化建设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3]。

认真落实好国家有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可列入国债资金项目计划给予贴息支持。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争取当地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技改投资、购置设备等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对中小流通企业科技创新按有关支持政策给予有效扶持。

“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流通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现代流通方式的推广和运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尤其是到城市社区、农村建立营销网络”[4]。

3.6 健全中小流通企业服务体系,提供人才培训、信息服务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面向广大中小流通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在政策、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

加强人才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开展面向中小流通企业的投资咨询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积极探索面向流通行业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中小流通企业所需各类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信誉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4]。

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发挥其在服务企业、行业自律、加强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增强服务意识,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法律咨询等服务。

摘要: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流通企业比重的9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零售业全面开放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零售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仍面临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企业核心能力缺乏等,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及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流通企业,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冯立东.积极探索中小流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10).

[2]李晓燕.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2006(8).

[3]肖劲松.中小流通企业的差异化营销战略[J].商业经济江苏商论,2006(12).

[4]章继刚.加快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十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8).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2

内容提要:本文从青年自身和青年就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阐述了青年就业难的原因,这些原因很多是由来已久的,还有一些是新就业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青年就业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解决青年就业难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保持活力发展的关键,并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青年就业 困境 对策

随着机构改革和科技进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员面临着实现就业的问题, 就业工程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我国就业形势变化农村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国企改革导致的大量下岗职工再就业也需要大批工作岗位,这些变化使我国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在此时,青年就业问题恰恰开始突出出来,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一个新压力。在众多求职就业人员中, 青年求职者所占比例较大,而青年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青年一般是指15—34周岁的人口。这里所指的青年主要指进城务工青年和城市青年,而城市青年主要指各高校的毕业生。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成为引发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已经变得尤其重要刻不容缓。

一、青年在就业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一)青年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存在大量的失业青年。

失业青年主要指年龄在15-34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我国对青年的失业统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只有一些调查数据反映了青年失业的严峻情况。2003 年10 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全国92 个大中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2001 年以来,35 岁以下的青年已成为下岗失业人员的主体,占下岗失业人员总数的70 %。根据2005年《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15~19、20~24、25~29 岁三个年龄段青年的失业率依次为36 %、22 %和20 %。①而近几年不断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年失业状况。

(二)青年就业人口的规模在不断膨胀,而就业机会少、就业压力大、工作环境差。根据曾湘泉的研究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2200 万之间,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需求十分旺盛。在20 世纪80 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 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同时,20 世纪90 年代出生的人口也将陆续达到就业年龄。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每年新成长劳动力数以千万计。目前,青年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体对象,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中,青年人已占70 % ,青年就业问题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突出。而广东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07 年,广东省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青年就业成为突出问题。从广东来看,一是本省劳动力供给大体维持在218 万人的水平,其

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大,估计有90 万(高校毕业生30 万,中职毕业生35 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5 万),青年劳动者成为新时期劳动力供给的主体;二是城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大约有68 万;三是本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60 万。

对于大学生而言工作经验相对较少,而进城务工青年的学历较低,与此同时岗位提供者给的工资又较低,青年就业者的压力特别大。

二、我国存在这些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青年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的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 部分青年仍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或依赖思想严重,不愿参加新的培训,实现就业。对一些基层或底层工作,大多无人问津。对一三产业认识不足,心存轻视不屑,对工作百般挑剔,分三六九等。,作为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国内的调查研究普遍表明大学生在就业上期望过高,都往大城市挤,往大公司挤,不愿意去基层,也不愿意去小企业。随着这些年的扩张,大学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却要求精英化就业,这显然不太现实

(二)青年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在青年抱怨工作不好找的时候, 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迭, 感叹招不到满意的人。“ 过剩”和“ 短缺”同时存在的现实, 意味着青年本身离市场上合格劳动者的要求还有距离。当代青年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 社会职业的变迁要求青年求职者具备学习能力, 理论思辨能力, 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求职者的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青年就业能力素质才能实现就业。

(三)自卑心理严重。

部分青年认为待业丢人,在家庭、亲朋面前抬不起头,不积极地走出家门努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而是一味地等待别人的施舍。

(四)创业素质缺乏。

目前青年自主创业者较少,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抱有过于保守的风险意识, 没有认识到与其等待别人的安排、恩赐一个随时可以打碎的饭碗, 不如自己去创业, 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另一方面青年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积累,创业之路异常艰辛,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许多青年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当然自主创业者需要有风险意识, 要勇于承担风险。其实在生活中, 有百分之百成功把握的事业是没有的。要想生活美满、实现理想必然要承担某种风险,往往事业的规模越大,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五)现在的大多数待业青年相对缺少可利用的资源,面对那些有足够资源的同龄人,他们缺少赶超上进的决心,而更多的是怨天尤人,这种心态极易消磨人的斗志,最后的结果是造成这部分青年形成“破罐破摔”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就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其次是就业环境不完善也限制了青年的就业

(一)劳动就业岗位的不足

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大型的企业带动,这些具有垄断性的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而对于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远远不够。

(二)招聘单位的功利性要求

现在多数青年认为的理想的企业单位招聘时总会附上诸如相关工作经验限制性条件,这对进入社会不久的高校毕业生青年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而诸如学历类似的要求则把很多的进城务工青年挡在了门外,而实际上有些工作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就能胜任。更多的针对青年女性的歧视性要求更让人无奈,很多单位明确要求或暗含只招用男性,而企业单位做出这种要求的原因不是女性青年不能从事这份工作,更多的是因为女性会在日后有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多的假期。这些人为的障碍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青年就业中的市场失灵

首先是信息失灵。青年就业服务网络不完善, 信息渠道的变化与不断变动的劳动力市场情况相比相对滞后, 供求匹配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使得失业青年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调整自己的择业倾向, 导致青年失业率增加。比如宝山区为失业青年提供的就业见习许多人就不甚了解,有些人甚至根本没听说。此外, 一些职业介绍所和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不真实。其次, 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促进青年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相关制度很不完善, 由于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原因, 使希望在特定地域、行业内就业的青年无法享有与他人同等的社会待遇,产生较多的后顾之忧, 不得不放弃在该地域或行业内的就业机会, 甚至根本就没有就业的机会。再者, 虽然目前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也正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 正由初级制造业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高级制造业转移, 在一些发达地区, 已经开始注重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 这些都要求劳动力有相当的技能和经验。而我国的青年人既缺乏基本的技能, 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三、当下解决青年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可以减少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青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算,如果将世界青年失业率削减一半,使其与成人失业率持平,同时允许一些自然的差别,估计将会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2000 到35000 亿美元,或是同比2003 年增加4.4 %和7 %之间。青年不能就业的最直接受害者是青年自身。青年失业将引起青年自身的生活质量的降低,引起青年的心理挫伤。青年时期是个人资本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青年没有就业,那么青年就无法积累起足够的从业经验和社会经验,无法应付日后的就业生涯。如果青年没有就业,那么其经济独立、个人成长、建立家庭都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青年还处于心理没有完全健全的时期,失业将对青年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使青年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情绪,使青年产生极强的自卑感和挫折感,这将非常不利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最严重的后果是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青年失业将可能造成青年的反社会心理,造成社会不稳定。青年在面对就业艰难、难于社会立足、实现自我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衡、对抗和抱怨就会滋生蔓延,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时、有效的宣泄和引导,就会把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引向反社会、报复社会的跑道上去,在特定时空的刺激下,做出危害他人生命、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如果青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或者说存在着严重的就业不足,青年人就会对政府强烈不满,而引发社会动荡或政治**。2007 年3 月,法国学生反对新劳工法的抗议风潮就是由青年就业问题所引起的。

其次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家庭稳定。青年是社会的核心,是家庭的希望。在中国当前的家庭结构下,很多是四二一的结构,也就是4 个老人,2 个中年人,1 个青年,6 个人围着一个青年转。如果青年失业,那么将不仅影响青年自己的生活,而且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进一步讲,中国社会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社会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少的青壮年来为老龄人口养老,如果青年无法就业,那么其就无法承担起为老龄人口养老的责任,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再次,青年失业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青年失业率的高攀,青年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一些弱势青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同时也加剧了青年在就业问题上的不公。在青年失业中存在着一些没本事,没资本,没后门的“三没青年”,这些人学历不高,学业又不对路;自主创业既缺乏资金、更缺乏技能;人际关系也贫乏,在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他们的就业难度更大。不解决这类青年的就业问题就容易使他们形成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心理。

最后,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升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青年失业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使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重新开始盛行,大大冲击了公众对教育投资的信心。尤其是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家庭倾其所有供其读书,但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收入很低,有的甚至还比不上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对教育投资开始怀疑综上所述,青年失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未来的就业政策设计中需要把青年就业作为一个新的战略重点来考虑,要把青年就业提升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四、如何破解青年的就业问题

首先针对青年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做以下努力

(一)促进青年就业观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高校开设针对在校生的就业形势分析课程,让他们能够及早了解就业的状况,并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对进城务工等要宣传当下就业的政策,国家要注重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一方面, 要让青年人在实践当中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新观念;另一方面, 要在社会上进行正确的就业观念宣传, 让整个社会转变那种就业就是找到长久、稳定工作的看法, 从而鼓励青年人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针对青年人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缺乏工作经历的劣势、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对职业生涯的明确认识不足的问题。国家要重视职业指导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 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既熟练掌握有关劳动法规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状况, 又懂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职业指导人员

(二)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提升也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的职业能力。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要建立专门面向青年的职业培训机构,研究青年就业的特点,建立相对应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同时鼓励社会机构进行青年的职业培训。

(三)鼓励青年创业

创业也能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岗位,国际上各个国家都把青年创业作为青年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就青年创业而言,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青年创业,给青年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在舆论上也要鼓励青年创业,形成创业的社会环境。同时,整个社会要建立起青年创业的良好服务体系,包括企业设立、经营要素的获得、融资服务、风险投资体系等方面。

其次面对当下青年就业环境不完善的情况可做以下工作

(一)努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从宏观上直接改善青年失业状况。就业岗位的增加必须依赖于经济发展,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得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高水平,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可能满足青年就业的需要。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我们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导向,比如在产业结构上还是要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当前正在进入重工业化时期,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需要鼓励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区域及大量省市县不顾自己的禀赋优势,同时发展重工业,这就出问题了,如果大家都去发展重工业,那么重工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我们依赖什么来解决每年数千万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在企业结构上,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国际经验已经充分表明,中小企业的发展更能够创造就业岗位。

(二)政府就业政策和服务

政府作为社会规范的制订者,应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及指导体系,修正信息失灵。政府应提供社会基本公共产品,保障社会底线需求,充分维护青年就业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并打击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的违规现象。

(三)提高青年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应该靠市场的办法,培育壮大更多的中介机构、专业组织、培训输出机构。还应以“就业优先”政策目标为指导,积极创造公平和公正的就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

总之,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无论是增加就业岗位还是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都无法完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必须结合起来。但是在重点上我们还应将青年就业政策的重点放在提升其就业能力上,尽量使青年有一技之长。作为青年自己要勇于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以积极地心态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郗杰英.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

策研究报告[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等.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J ].经

济研究参考,2005 ,(80)

[3]林立.西方发达国家青年就业保障计划实践概观[J ].西

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4]王学俭、董振华.欧洲发达国家的青年就业

政策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 2006(3)

[5]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Youth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WeiZhongyi

航海类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就业现状;提升教育; 就业指导

一、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航运业形势持续低迷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航运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直接导致航运企业缩减人才需求计划,有的航运企业甚至没有人才招聘计划。另外,目前由于国际国内航运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大型航运企业趁机转型升级,集约船队扩大影响,进行战略调整,船舶总运力增加,但船舶总艘数降低,进而对船员的数量需求降低。

2.高校毕业生供给压力持续增大

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毕业生人数近几年持续增加,2012 年达到 680 万人,比2011 年净增 20 万,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历年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近年来航海教育规模急速扩大,航海教育培训机构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这将给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

1.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多数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入学时,对行业属性和行业前景未做深入了解,更未进行过相应的职业规划,因此,随着对专业的了解及受家庭、学长及周围同学的影响,部分航海类学生逐步改变初衷,职业选择逐渐趋向求稳定、不上船或少上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航海类专业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航运业的发展趋势,没有正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2.就业指导成效需要进一步增强

部分学生认为需进一步加强对择业技巧的传授、丰富、普及与提高,加强就业形势教育,让新生入学时就了解专业和就业方向; 多进行一些相关的模拟面试,经常开展模拟招聘等活动,让更多人充分体验到面试时的氛围,也更好地为将来面试做准备。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违约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有的学生同时和几个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最后只能签一个,造成招聘资源的浪费。

3.部分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强

由于目前海陆待遇差距越来越小,加之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家长也不支持学生上船,选择上船的学生越来越少。另外,许多学生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船员市场”时期,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并未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培养主动意识。

三、对航海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就业政策指导是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基础。毕业生只有掌握了就业政策, 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责、权、利, 以便顺利地就业。各级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向毕业生广泛地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广泛地介绍我国的就业体制、就业渠道及有关的就业手续, 宣传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复杂性、艰苦性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办法的现实性, 从而使毕业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目前的做法。

就业信息指导是提升学生就业意识的有利途径。学校首先要将生源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和其它途径向社会及有关单位广泛发布, 加强与社会及有关单位的横向联系, 同时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努力拓宽信息渠道, 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园地将用人单位的现状及时地向毕业生发布,供毕业生在择业时参考。

四、对航海院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创新教育教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航海院校应结合航运业发展和市场客观需求,提高航海类专业教师授课水平,丰富航海类专业理论教学内容,推进实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增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外语水平、实操能力。

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统筹规划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学院要要指导好中队、班级等二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深入落实,中队、班级要抓好各项就业工作的具体落实,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业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就业指导成效。航海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航海类专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政策形势和危机感观念教育,促进学生对专业和就业方向的了解,培养主动就业意识,树立主动就业观念。摸清学生签约情况,引导学生慎重选择、正确对待就业与签约。举办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应聘情景模拟活动,提高学生就业应聘实战能力。

总之,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应深入调查了解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深刻分析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 经过努力及脚踏实地地工作,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一定会在人才培养及就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益迎,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 2014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篇4

一、现阶段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从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政税收政策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现行的税法体制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做出特别的针对性规定。只是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等方面有一些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1.自2011年11月1日起, 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的, 增值税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提高至每次 (日) 销售额500元。自2011年11月1日起, 按期纳税的 (不含房屋租赁) , 营业税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00元、房屋租赁为月营业额5000元;按次纳税的, 起征点为每次 (日) 营业额500元。相对于之前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有所提高。

2.中小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为了让小微企业逐步发展成长, 通过国务院批准, 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对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 (含20万元) 的小微企业, 其所得减半征收, 再乘以20%的税率预缴所得税。

3.自2011年9月1日起, 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 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调整为42000元/年, 即3500元/月。个体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日渐凸现。首先是国家政策目标不明确, 针对性弱。从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调整的措施来看, 大多的规章制度侧重于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培养, 政策扶持的重要性。其次是政策表现形式的不规范。从内容上看,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的各个税种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措施有很多, 但都只是零散的存在单独的税种中且税收优惠的形式单一, 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单独的中小企业税收体系。再者,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里, 很多税种都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存在, 较之于法律而言法律层次低, 缺乏有效的保证, 实施力度较小。

二、现阶段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筹资政策

中小企业现阶段筹资主要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融资内源化比重过大。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 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低, 除债券发行门槛相对较高外, 还有一个融资成本问题。发行债券需要支付的中介机构费用比较多, 包括承销费、律师费、审计费、信用评级费等, 分摊到中小企业相对较小的发行规模上, 其发行成本并不比银行贷款低, 而筹资周期却一般高于贷款。因此, 对中小企业来说, 债券融资可能并不存在成本优势。这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内源融资为主, 占到企业融资的60%以上。其次, 银行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利率由基准利率、风险溢价、合理的利润率、期限溢价和管理成本率构成。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相对于大型企业比较而言, 银行花费同等的管理成本, 则银行承担的管理成本率偏高。因此, 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较其他企业相对高一些, 从而导致融资成本高。若是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中小企业只有借助于民间融资机构, 而这些机构的利率更高, 甚至是银行利率的几倍, 从而企业承担更高的贷款成本, 且承担非常大的财务风险。最后,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 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 但仍未取得理想成果。在债券的发行上, 受规模与实力限制, 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只能把集合融资作为债券融资的主要方式。集合融资的关键环节是企业遴选和担保安排。目前企业遴选由政府或主承销商操作, 而担保安排基本由政府包办。政府干预过多, 这种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完善

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援助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等方面予以考虑。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 但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困难重重, 风险高、资金短缺、人才匮乏, 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可以考虑制定并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一是建立重要技术的研究开发费补助金制度。针对一般项目政府补助项目开发30%的经费;对环保节能项目、有利于产品出口型项目、能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项目, 可以考虑将财政补贴提高到经费的70%;对中小企业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技术开发费用, 由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补贴。二是尝试设立阶段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 用于支持风险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 并对处于基础应用阶段的构思、技术和自由技术的开发进行补助。三是对科技人员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财政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助;对于接纳科技人才的中小企业, 财政要对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 允许这些企业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等。

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制定针对性强, 政策目标明确的税收政策。由侧重于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转变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培养的税收政策。政策的制定在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考虑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其次, 政策措施须统一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加大规定的法律层次, 制定有效的保证措施保证相关规定的有效及时实施。利用国际通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延期纳税等做法减轻中小企业流转税与所得税的税负负担。

3.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政府应在现有法律制度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准则》、《中小企业信用认定实施细则》等具体法律、法规, 规范中小企业融资范围、融资办法、融资途径、融资保障措施。其次, 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 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给与中小企业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税收优惠支持。再者, 结合银行开办“政银窗口”。地方政府可联合当地城市信用社, 将政府资金注入到该银行, 委托该信用社实施资金运营, 降低中小企业资金应用成本, 将政府资金以低利率的形式间接补贴给中小企业。未来在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方面, 地方政府应更多承担支持、协调和宏观管理功能。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方面, 也应更加注重其使用效率和可回收性。在企业遴选方面, 政府应主要发挥协调支援作用, 不宜承担决策之责;在担保安排方面, 政府应创造条件按市场化原则选定担保主体。而且政府可以出资购买部分优先级债券, 提高投资者信心, 同时通过利息收入返还鼓励发债企业按时还本付息, 降低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成晓彤.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7, 183~185.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篇5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2009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试析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 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

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5.引导大学生注重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6

[关键词]高职 就业指导 效果 影响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徐明(1971- ),男,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生就业指导。(江苏南通226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当前高职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与调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FYJY/2008/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02-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纷纷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环节,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一系列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属就业指导的效果不佳。因此,根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高指导效果,成为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却发现取得的成效与付出不成比例,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成熟较晚且成熟度不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对此都不满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职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难见效果。我国现行职业指导体系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到职业指导,毫无基础可言。而较成熟的欧美等国家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涉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起点是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在随后的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和职业实践阶段都有相应的指导内容,并非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指导的缺失,既丧失了职业意识启蒙的最佳时机,也增加了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难度,使得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仓促上阵,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就业指导。

2.内、外部的巨大压力扭曲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外部压力,制约着高职院校上规模、上档次,间接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发展。一方面是基本建设任务重。另一方面是国家投资少,使得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极其紧张,困难重重,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的资金和人力保障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历史不长,学校工作重心往往向扩大社会知名度、争取生源、扩大招生规模上倾斜,集中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精力有限,造成客观上的“重招生、轻就业”。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生源质量低、教育管理难度大等难题,也给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3.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出现偏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并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往往对一些重要问题认识不到位,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是对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招生、学校长远规划等工作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认识,不能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二是对就业指导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职能高于、优于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所在。三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简单化,认为就业指导的目的只是提高就业率,只要尽快把学生推上社会就完成任务了。四是未能深刻体会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的关系,未注重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就业、艰苦创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的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五是内部人员对就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一致,尽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但在其他部门或二级院系重视不够,导致有关工作安排难以协调和控制。

4.空泛化、形式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和模式局限了指导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等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贴近高职实际需要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不注重实际,缺乏模拟性的求职面试等训练,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指导过程缺少互动,过于呆板;三是指导体系系统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低年级学生指导不够,对毕业班学生则是一拥而上,大搞临时突击;四是个性化不够,两三百人集中授课,泛泛而谈,无法开展有效的个别咨询与辅导。因此,学生很难有实质性的收获,就业能力得不到明显提升。

5.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能满足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从数量上看已基本满足要求,但其专业化水平却远远不够。在我国,就业指导学本身尚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建立起来,其内容又涉及多门学科,综合性极强,所以,就业指导人员无法接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同时,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少,他们工作量巨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和专业中去。因此,虽然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已相对固定,而且人数也不少,但其专业化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指导的需要,难以实施高水平的就业指导。

6.滞后的理论研究制约着就业指导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应地制约了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工作,理论探索还远远跟不上实践工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缺乏深度的调查研究,使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发展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与规律以及高职学生就业原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着眼于高职实际的理论研究大多显得初级而零散,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有自身特色的高职生就业指导理论框架。

二、积极提高高职就业指导的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困扰,指导效果亟待提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进运行机制、指导体系、课程建设和指导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切忌照搬照抄。

1.准确定位,建立协调、高效的就业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下手,把握好两个关系,并形成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是处理好就业指导与招生、培养、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着力提高就业指导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联通性;二是处理好就业指导内部三项工作职能之间的关系,将指导职能置于首要位置来加以发展。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从机构和人员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建设:应完善校、系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使系级领导小组发挥更大作用;应兼顾专职、专兼职、兼职三支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应深入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作,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争取他们的支持。

2.统筹规划,提高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其自身的工作范畴、规律和模式,又与学科及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改革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实际,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講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应地对各种形式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做出科学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组合,获得最佳效果。同时,应使就业指导从关注“出口”为主转向专注“过程”为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及早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此外,应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重视人生观、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成长道路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择业观、职业道德和成才道路等方面的教育。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师资、教材、实施和教研等几方面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针对纸上谈兵、照本宣科和专业化低等不足,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强引进和培训校内专职教师力度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精深的校外专家来校兼课;在教学载体方面,要改变简单改造后套用或直接选用本科院校教材的做法,组织得力人员,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在内容和体例上都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有关部门要规范操作管理,把好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和计划制订、课程考核和教学督导等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研究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并由教研室牵头开展集体备课、课程开发与建设等相关工作。

4.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立足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包括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特别是要改革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增强指导过程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加大实践类指导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参与机会,使其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四要重视就业心理辅导环节,通过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5.充分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技术,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成为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育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崭新途径。高职院校应以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流程信息化为要求,完善现有网络服务系统,强化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网的丰富性、时效性、实效性和联通性。为此,高职院校应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配备高素质的网络就业指导人才。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短信平台的应用,与学生尤其是在校外预就业的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送给学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在健全职业指导体制、缓解高职院校办学压力等方面,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乃至整个就业工作的完善、提高,还有待于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发挥引导、推进和监督功能。

[参考文献]

[1]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2]杜月菊.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5).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对策分析 篇7

大学生就业失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抱着侥幸的心理, 在简历上弄虚作假, 为了提高自己的“正面形象”以博得用人单位的亲睐, 有的伪造各种荣誉证书, 技术等级证书等。有的学生给自己安上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等耀眼头衔, 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学历凭空拔高一个层次;另一个方面, 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 毕业生抱着“普遍撒网, 重点捕鱼”的心态, 先找到一个过得去的单位签约, 再继续寻找更好的机会, 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接受, 就提出违约。

造成大学生失信的原因有很多, 如就业管理不到位, 制度不完善, 学生盲目就业等, 但究其主要原因, 在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学生的诚信意识日渐淡薄, 而学生的诚信意识成为就业的“瓶颈”。虽然签约和违约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自主选择, 是他们自身的权利, 换句话说, 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是职场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因为这种违约不仅使用人单位增加了用人成本, 也使得学生和学校的信用受损。减少就业失信的对策主要有四:

1 建立价值主体, 大学生自觉以诚信为自律的准则

大学生处在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 他们开始独立生活, 独立处事, 同时他们涉世不深, 人生阅历有限, 如果他们对诚信认识不清,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很容易做出失信的选择。要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 从根本上说要使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在诚信教育中, 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没有得到激发, 无疑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的协调起来。大学生的诚信修养得靠大学生自己, 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确实对诚信产生影响, 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还是要从学生自身着手, 诚信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 取决于价值主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职场, 如果能够认识到诚信和就业不是一个两难选择, 二者并无冲突, 要找到一份非常合适自己的工作, 不能靠不择手段, 诚信才是自身在职场中扎稳脚跟的关键, 它对一个人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用诚信来严格要求自己, 如考试不舞弊, 作业不抄袭, 现在有些学生为偷懒, 从网上下载他人文章稍做改动就成为自己的“成果”;求职过程中应端正心态以真实的自我呈现给用人单位, 真才实学, 更能打动用人单位的心, 不要去做假学历、假证书、捏造成绩等。只有将诚信认识和诚信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使价值主体通过自身修养, 实现诚信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确立诚信美德。朱熹说:“知与行, 工夫须着并到, 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愈明。二者皆不可偏废。”[1]诚信认识和实践二者相互促进, 它们的共同发展更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自觉建立诚信的价值主体需满足以下三个要求:首先是自主性, 诚信的行为应是主体自己的活动, 被动地或不自觉的达到诚信的要求, 并不能在实践中产生诚信的行为, 有些高校过于强调学生要对社会负责, 而忽略要对自己负责;注重学生要对社会服从, 而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 大学生应克服在诚信教育中的盲目性;其次, 自决性, 即从主观层面进入客观层面, 实现主体要达到的目的, 毕业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更需要意志的自决, 这样才能形成坚定的、自信的诚信意识。“人唯有通过决断, 才能投入现实, 不论作出对他来说是怎样的艰苦。”[2]第三, 自律性, 诚信上升到道德意志后, 使主体在行为实践中, 既追求自己的欲望, 又适时的约束自己的欲望, 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既追求一份好的工作, 又不会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 将知识、情感、热情和理智完美的融为一体, 将自主和自决的意志加以理智的约束, 使价值主体既不违背自己的意志, 同时也不盲目作出决定。

只有真正让大学生自觉成为诚信的价值主体,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就业失信的难题。

2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 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信是与人为善的要道, 古人把“信”提高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3]《论语·为政》一个人言而无信, 就好比车无轱辘寸步难行。正因为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非常重视诚信的道德教育, 蒙学篇《弟子规》上说:“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另一蒙学篇《名贤集》指出:“凡事从实, 积福自厚。”诚能积福, 无疑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凡人之情, 莫不爱于诚信, 诚信者, 即其心易知, 故孔子曰:‘为人易事, 为下易知。’非诚信无以取爱于其君, 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故上下通诚者, 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 则近怀疑而不信。”[4]诚信是人们立身行事应遵循的起码的道德准则, 人无信不立。

现在诚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即使在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并非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没有强调诚信教育, 也并非否认诚信是一种美德, 而是落实到自己实际的行动中时, 自身利益被摆在第一位, 诚信只能靠后, 造成言行脱节。即是说, 诚信的道德教育并未在实际中产生效果, 诚信对大学生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以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事业之基?这就说明传统的空洞的道德说教是不够的, 如果学校提倡的诚信教育仅仅流于形式, 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这样的道德教育必然使学生们误以为这只是社会人生的一种应付, 容易形成双重人格, 以致于适得其反。道德教育不同与文化素质教育, 不能“填鸭式”的只讲理论, 应该突显价值主体的需要和要求, 根据受教育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次应该在实践的层面上, 激发受教育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 怎样建立诚信, 怎样使社会尽量多一些诚信, 而不是一味地宣讲诚信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教育要以学生为载体, 让学生主动去实践诚信, 才能使诚信教育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3 加强就业管理, 尽量减少由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就业失信

我国新的就业机制运行的时间还比较短, 致使就业管理不到位, 制度不完善, 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和学校三方对于就业政策的运行还缺乏细致的了解。

在就业中, 学校的职责首先应该是为学生和单位提供全面可靠的就业信息, 为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真实的学生资料, 为毕业生作出科学的就业决策提供保障, 离开全面可靠的信息, 容易导致就业双方的盲目。其次, 在就业“双向选择”的机制下, 学校充当的是一个中介机构, 对整个就业过程起到监督作用, 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该对就业协议书的签发、收回等制订严格的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管理制度, 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 分别由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保管, 每位毕业生只有唯一编号的协议书, 避免买卖、转让就业协议书而造成的学生手中有多份协议就有多个单位作为选择的情况, 这样一方面使就业管理更加规范, 另一方面也使得毕业生在择业中更加慎重, 减少违约的可能性。

用人单位应加强就业协议意识, 注意与高校加强就业信息的沟通, 一些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在没有与高校取得联系的情况之下, 与毕业生签定就业协议, 有的甚至只签定劳动合同, 使得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就业情况, 而学生手里可能同时握有几个单位的合同, 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他们到最后时刻才将最终选定的一家用人单位的就业协议书上交学校, 因此使学校丧失了制约作用, 用人单位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所以用人单位应该通过就业协议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学校的中间制约作用下, 与学生签定就业协议。

建立一个就业失信的惩罚机制, 最有效的惩罚机制不是经济和法律的制约, 而是建立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习诚信、生活诚信、个人信贷诚信和就业诚信等。如安徽省合肥学院采取签定诚信协议配合诚信记录卡的做法, 就是加强诚信建立信用体系的一个有益尝试, 此协议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自律。法律以交付违约金的惩罚形式来促使人们减少失信行为, 但仅有法律约束是不够的, 现在一般违约只需付三千元的违约金, 大部分学生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都愿意付。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使失信的惩罚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罚款, 而是将诚信作为一种资源, 失去它将无法在社会生活中立足, 通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信用。体系规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诚信的成效将更加明显。

4 培育社会良好的诚信风气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生的就业失信, 学校诚信面临的冲击主要来自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失信的增加与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有着直接联系。在政治、经济领域内不诚信现象泛滥, 因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不能得到太多的好处, 而相反那些处事与诚信相悖的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致使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老实人受欺负。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而沾染上失信的流弊。如果社会上不诚信的行为比较多, 说明了这个社会道德的大环境不正常, 诚信缺失。如果社会对失信的现象无特别的舆论压力, 说明这个社会的道德监控系统不完善, 给失信行为留下了生存空间, 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 个人的行为选择一旦失去了诚信的道德约束, 便会只顾追寻自身的利益。

如何在社会大环境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诚信者走遍天下, 失信者寸步难行。依靠社会的舆论压力对失信的行为批判、矫正, 使失信者受到道德的惩戒。其次,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专家将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称为“诚信档案”,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说:在今天中国诚信传统沦丧, 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的情况下, 全社会应当行动起来建立信用体系。我国社会信用系统正在起步阶段, 目前上海部分行业已经率先实施, 以次作为塑造整个社会精神的重要途径。如果建立社会信用系统, 就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样, 每个人都有一个终生的社会安全号, 每个人都有一份由资信公司作出的信用报告, 而一旦有了不良记录, 就会造成当事人生活和工作的诸多不便, 这就使得失信的代价提高了, 越来越多的人将不会选择失信。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只在学校范围内强调, 而应该全社会广泛开展诚信教育, 提倡诚信的社会风气, 大学生失信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而且需要社会一起解决, 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大学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大学生失信问题的解决, 需要社会的支持,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经济,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意识, 也是一种法律意识, 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中, 个人声誉、信用是一笔巨大而无形的资产, 将学校与社会接轨, 诚信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最终能够立足, 发展的必备条件。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时代的要求, 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必须树立诚信意识, 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术的同时, 更应形成信用这种无形资产。

摘要:目的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诚信道德观, 以诚信立身行事。方法 对就业诚信缺失的分析与研究。结果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诸多问题之一, 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以及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一种衍生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产生, 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 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根源, 其形成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各种就业矛盾的重叠与共生方面。结论 在市场经济下, 而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社会诚信意识的淡薄, 尤其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 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LI JD.Zhu Zi Yu Lei·Chapter 14[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6:281.Chinese

[2]KANG D, MIAO LT, translated by.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M].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6:98.Chinese

[3]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Do politics[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6:37.Chinese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8

一、独立学院就业压力大的原因分析

首先, 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 而需求下降。根据教育部2007年5月公布的数字, 经过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已有318所之多, 在校生146万人。这与教育部2006年5月公布的数字“独立学院295所, 在校生107万人”相比, 仅仅一年, 独立学院增加了23所, 学生增加了39万人。在校学生的增加, 意味着每一年的就业压力的增大。专家预测, 2001至2008年期间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高峰期。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反映来看, 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越来越来小。2002年, 研究生的供需比1:2.6, 本科生是:1:1.3, 高职高专是:1:0.4, 2004年分别是:1:2.13, 1:1.15, 1:0.35。供需比例下降, 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失衡问题, 这正是就业压力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 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错位。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依托母体优势, 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 在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基本上借鉴母体高校。如果从专业知识层面去和公办高校的学生竞争, 独立学院是没有优势可言的。如果独立学院不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上的变化, 不开设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课程与专业, 而一味依赖母体学院的专业开设子专业, 就容易造成与社会需求错位。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错位是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瓶颈。

第四, 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学生能力认可不够。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首先, 成立就业指导办公室, 办公室分校院两级制。校办公室负责人要由校党政领导亲自抓;二级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就业指导机构要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育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其次, 办公室要配备专业的人员, 拨发专用经费, 安排专用场地。明确就业指导机构工作职责。就业指导机构人员要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导向, 要有领导带头走遍全国的吃苦意识。切实关注学生就业, 关注学校发展。

(二) 实施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工程。

面对每年几千名毕业生的就业任务, 单靠学校就业职能部门是不够的, 需要整个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 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为做好就业工作, 必须把就业指导工作看成系统工程来做, 抓好两个服务: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

1、建立校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校级就业指导服务以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为中心, 组建一支得力的就业队伍, 专门负责全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2、建立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首先, 各二级学院建立本院毕业生详细信息的数据库, 包括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所学专业、特长、能力、知识、兴趣、专业成绩、求职意向和获得的奖项及参加的活动等, 为学校招生信息网提供翔实的毕业生信息, 以便用人单位能准确了解到学院毕业生的相关信息, 找到他们需要的人才。其次, 充分利用二级学院教师的资源。为学院的毕业生提供有效便捷的就业途径。

3、采取就业指导服务教育措施。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国外非常重视教育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从中小学开始就向学生讲授职业规划的知识。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学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就业指导机构的典范。而我国国内高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且重视程度不够, 最近意向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 33%的大学生规划不明确。由此可见,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是层次性, 即能根据大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 在内容和形式上有针对性的展开;二是系统性, 从大一入学, 就展开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为他们提供目前就业信息, 帮助学生技能的传授和观念的引导及心理的塑造, 并且将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

4、合理设置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投资办学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职特征, 这一特征决定了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不得不依靠学费生存和发展, 所以生源成为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作为中国的要生存的独立学院, 必须要对全国的毕业生, 而不仅仅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 坚持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做好历届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 从中发现人才培育的优势和劣势, 并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培育方向, 要做到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能更快适应市场需求。

合理招生计划, 优化生源质量是就业指导的另一举措。尽管民办高校都不得不依靠学费生存和发展, 学生多则收费就高。但作为私立大学的投资办学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独立学院不是公司而是大学, 必须体现公益性。如果投资办学者把办学作为谋利的手段, 不遵循办学规律, 为收取高额学费而盲目扩大招生, 必将导致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及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一旦一处“决堤”, 必将会出现全线崩溃的局势。另外, 2008年以后, 我国高等院校生源数量将逐渐减少, 高等教育将进入深层竞争, 独立学院必将参与到这种竞争中来, 所以, 独立学院一定要合理安排招生计划, 在学校扩展达到一定规模时, 办学者不能再将目光放在扩大招生计划上, 而是控制规模, 把在校生人数控制在学校能正常且灵活运作的基础上, 在提高生源质量、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和提高就业率等方面下功夫, 打造自己的品牌, 办出自己的特色,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与管理, 又有利于学生就业, 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 扩大社会效应, 这才是办学者一举三赢的好事。

总之, 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的诸多对策,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但独立学院要生存、发展, 就要结合毕业生实际, 把握市场导向, 找到适合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提高就业率, 为独立学院在即将到来的深层次的高校竞争中永葆青春。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对就业压力大原因分析, 提出了四项对策, 即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实施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工程、采取就业指导服务教育措施、合理设置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压力,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中国教育报, 2007-05

[2]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中国教育报, 2006-05

[3]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0)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毕业生就业绝对量从2000年的107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30多万, 大学毕业生择业自主权扩大的同时, 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 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 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 而且这种断层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来说,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二) 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1. 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 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 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 学校教育往往是鼓励校内活动而忽视校外活动。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 如何平衡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关系, 成为学校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3. 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传授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工作。然而, 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4. 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如果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工厂, 将大学毕业生视为其产出的话, 那么教育资源的配置则属于其输入部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等的影响, 东西部高校、名牌高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就业率存在差异, 这说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三) 社会方面的问题

1.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就业压力加大

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99万人, 比2007年增加了104万人, 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多的一年。2010年全国有应届高校毕业生630多万人, 比2009年增加了30万人, 是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2. 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地区分布看, 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 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则难以满足, 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全国毕业生总数的20%。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与措施

(一)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如何使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正确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职业方向, 提高专业技能, 并具备一定的工作实习经历, 应聘时拥有较好的就业竞争力, 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将职业规划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融合,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各年级授课内容要充分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及专业发展特色, 结合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 在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让大学生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中更好地规划自己。我们还应该看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政治、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而教育、户籍、社保等制度也存在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国家层面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1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技巧, 调整就业预期”。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就业观念、就业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 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认识自己, 从而找准自己未来的社会职业角色。

(二)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1.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意义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必须具备职业规划意识, 转变就业观念,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应该在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后展开, 而且越是低年级的学生, 其自我完善和弥补的空间越大, 自主性发挥的范围也越广。因此, 如果从大学低年级就开始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为起点, 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原则, 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 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毕业发展问题。

(1)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一项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必须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和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此, 大学生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认真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 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研究表明,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若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 那么这个人就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80%~90%, 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则只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20%~30%, 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因此, 大学生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 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2) 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 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

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 学校应采取措施,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引导大学生尽早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的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以及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 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职业指导研究中心主任顾雪英指出, 所谓职业规划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 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合理的职业规划能提高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 而且这种契合度越高, 职业生涯就越有可能取得大发展。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 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正处于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和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很重要。

2.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途径

(1) 要让大学生尽早接触、了解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政策

要让大学生尽早接触、了解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政策, 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优势、劣势, 借助多方面的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冷静分析自己真正想要从事什么职业、适合什么职业以及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2)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高校要在新生入校后就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而不是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时才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 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相关部门 (如学校心理咨询部门等) 的优势, 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相关职业。

(3) 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

用人单位也可以给大学生适当提供实践机会, 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西方许多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 而且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社会人士到学校介绍本人的工作, 还定期组织一系列模拟实践活动, 凡年满14周岁的学生均可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 积累工作经验。

(三)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 丰富就业指导形式

传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服务, 侧重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 强调就业观的重要性, 属于被动感知, 远离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高校应成立职业生涯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职业生涯咨询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际问题。此外, 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站, 提供求职、择业信息, 设置论坛供学生交流, 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

2. 规范就业指导的内容

常规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政策性指导, 缺乏深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 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 也不可能实施科学的就业指导。因此, 高校应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基础上, 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专门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等, 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策略。

3.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 构建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都只针对毕业生, 对非毕业生以及就业之外的环节缺乏指导和帮助。而实际上,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针对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目标, 做到重点突出, 从而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以医学院校学生为例。对于大一新生, 应着重进行就业形势的认知及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对于大二、大三学生, 应着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让他们对涉及就业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大四学生, 应注重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培养,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促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对于毕业生, 应侧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 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 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挑战。这种形式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择业能力、求职技巧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另外, 学校还可以定期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 据此调整专业结构, 修订培养计划, 实施“订单式”培养, 实现按需用生、按需培养, 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逐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就业弱势生的形成根源与对策分析 篇10

一、就业弱势生的形成根源

就业弱势生虽然是在就业阶段才表现出来, 但其形成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因素、社会影响等都会导致就业弱势生的形成。但我们无意于去分析这些因素, 原因在于这些因素虽然不能够被忽视, 但是不可控, 所以分析起来意义不大, 当然, 针对这些因素去寻找对策的工作依旧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我们首先分析那些可控的因素:

1、积极就业与消极就业的失衡

我们把就业分为两种, 一为积极就业, 即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具有浓烈的就业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 学生在校期间, 除了完成专业课程之外, 还通过了CPA考试, 从而为自己在就业时增添了砝码, 提高了就业能力;再如, 有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到公司实习, 毕业时顺理成章的留在了实习单位。这些都属于积极就业。二为消极就业, 即由社会根据需要来选择学生, 是一种“谁要我”, 而不是“我要谁”的就业模式。应该说, 大部分学生都属于这样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 积极就业与消极就业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也并不能说只有积极就业才是可取的。我们试图阐明这样一种观点, 就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 如果专业炙手可热, 而学生相对较少, 那么就业前景就会较为乐观, 就业问题解决, 这是消极就业;

其次, 如果专业一般, 但是学生特别优秀, 那么就业前景同样乐观, 就业问题解决, 这是积极就业;

所以, 无论是积极就业还是消极就业, 是要以条件作为转移的。

就业弱势生之所以产生, 就是没有看清楚二者的关系, 不知道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就业市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学生虽然学的是热门专业, 例如法律, 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 原因在于在全国范围内, 该专业的学生数量最多, 需求量却远远不足;有的学生虽然学的是就业较好的机械类专业, 却把就业希望寄托在房地产、营销等领域, 荒废了专业, 到最后即使就业需求旺盛, 却因为成绩不佳被拒之门外;有的学生着急就业, 到处寻找实习机会, 却始终没有看清楚实习的价值, 结果虽然实习经验丰富, 很多企业却不予认可。这些情况屡见不鲜, 这就说明, 不能够妥善处理积极就业与消极就业关系的学生, 是就业弱势生的重要来源。

2、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失衡

如果依照传统的笛卡尔式二元对立看待需求问题, 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是对立中有统一的矛盾体。矛盾的斗争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如社会需求压倒了个人需求, 学生“弃医从文”;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学生失业, 企业也没有招到人;三是矛盾双方进一步发展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学生找到了工作, 企业招到了人才。问题是, 很多学生基本上是以矛盾的前两种情况来看待问题。如学生普遍认为企业的面试官故意刁难, 企业之所以提供实习机会就是为了压榨学生减少开支等等。实际上, 社会需求是就业的基本条件, 只有社会提供岗位, 就业才有可能;同时, 社会也确实需要人才, 只有人才, 才能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所以, 那种在头脑中就预设了所谓企业是故意刁难之类的想法并不见得是合理的;同样的, 个人需求是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前提的。我们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从来不顾及现实, 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看不清楚, 不能吃苦, 没有奉献意识, 谈及工资却漫天要价, 或者宁可失业也不愿意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这就说明, 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一旦失衡, 就会产生就业弱势生。

3、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失衡

我们的高校常常是按照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来培养人才的, 可是, 社会却是在现实的意义上来使用人才。举例来说, 高校的所谓案例教学, 常常是模拟而非实例, 不能给提供除了定性、定量的理论分析之外的其他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们很多学生在刑法课堂上谈论起理论, 分析起案例来头头是道, 可是真正到了律师事务所, 才发现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的强大反差。这样一来, 问题就出现了, 学生在就业时, 就是一种从理想走入现实的状态, 却发现, 理想被否定了, 于是大部分的学生就开始出现抑郁、烦躁等诸多心理问题。那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就只能面临就业困境, 就业弱势生自然就产生了。

实际上, 如果能够实现这个否定之否定, 那么学生的就业状态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4、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失衡

人总是要交往的, 可是交往就必将带来异化, 因此人就不能再“独善其身”, 大学生青春年少, 难免有些个性化的东西, 例如, 沉默寡言, 不苟言笑, 喜欢上网, 迷恋游戏……然而, 既然要去就业, 很多时候就不得不改变这种状态, 去适应社会需要。例如, 要去谈判, 要去公关, 就必须巧舌如簧, 满脸堆笑, 甚至于有的时候要面对大量的潜规则。问题是, 人的个性化的东西不可能是轻易间就能改变的。有的学生怕羞, 一见到陌生人说话就会吞吞吐吐, 面红耳赤, 试问, 哪家单位在面试或者工作中是不需要语言的呢?一般情况下, 哪家单位又会去雇用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呢?除了心理问题, 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必要的交际技能, 如普通话不标准以致引起沟通障碍, 言谈举止不得当等。这种大众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失衡, 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就业障碍, 导致了相当多的就业弱势生。

以上这四种情况, 并没有穷尽就业弱势生的产生根源, 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我们认为, 要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 仅仅采用如多举办校园招聘会这样的治标的手段还远远不够, 必须学会“组合拳”, 全面出击, 标本兼治。

二、破解就业弱势生难题的对策举隅

要破解就业弱势生难题, 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主体方面

主体当然是就业弱势生。我们认为, 就业弱势生的形成虽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 但是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心理素质、就业意识、社会关系等方面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除去那些不可控的因素, 如家庭背景, 应该做到四点:

首先, 变消极就业为积极就业, 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我们鼓励就业弱势生除了学好本专业的课程之外, 还要自主拓宽就业渠道, 适当选学跨专业的知识, 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 既要通过司法考试, 又可以选考一些相关专业的资质证书, 如证券从业资格证、商务英语、CPA、公务员等, 学校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师资源和图书资源;

其次, 变“自力更生”为“统一战线”, 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就业弱势生的心理、工作出现了问题, 要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就业中心等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千万不要“自力更生”, 贻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在找工作时, 不要仅仅局限于网申, 还要多跑跑招聘会, 多向老师、同学请教, 动用各种社会关系。

再次, 思想上变“能给我什么”为“我能给什么”, 学会换位思考。企业招聘的目的是要求人才能为其带来效益, 如果学生一味的追问“能提供什么样的待遇”而不是“我能为企业做什么”, 那么企业多半不会选择这样的学生。所以, 就业弱势生在保持自身底线的前提之下, 更多的是要抱着学习、锻炼、谦虚、谨慎的态度, 而不要无论什么事情都“理所当然”。

又次, 变“不利”为“有利”, 充分扬长避短。对于自己的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可以很好的与工作结合起来, 我们并不主张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完全的隐藏自我, 甚至于改变自我。例如应聘编辑, 学生就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沉默寡言的优势, 用人单位清楚的知道, 编辑工作是需要笔头功夫, 而不是口头上的滔滔不绝, 而内向的学生往往更加擅长用行动来表示。就业弱势生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在找工作时有的放矢, 学会将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

另外, 还要保持就业信心。这是在“两会”期间提及频率比较高的词。无论形势多么的不容乐观, 也要相信, 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 就业始终是有希望的。事实上, 我们也可以看到,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刺激经济发展, 保障大学生就业, 就业困境只是暂时的。此外, 我们还应该通过提升自己, 寻找更好的机会。

2、客体方面

其实, 从客体方面解决就业弱势生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我们可以找出一大堆原因。例如受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全国就业形势不好, 问题是, 作为学校也好, 作为学生也好, 始终无力去改变这种局势。不过, 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坐以待毙, 我们认为, 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采用:

第一, 学校要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学校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进校园, 或者学生自己找工作, 而是应该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大开放”战略, 调动一些非常规资源, 例如, 充分重视校友的作用, 通过校友牵线搭桥为现有的学生找工作;建立信息共享网络, 例如与别的学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充分重视老师、家长等资源, 鼓励他们帮助学生推荐和介绍工作, 提供实习机会;做好网络信息平台, 及时更新招聘信息, 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远程面试系统, 为异地企业招揽人才提供方便。总之, 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卖方市场思维模式, 转向买方市场, 尽一切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 保证就业弱势生问题的妥善解决。

第二, 学校和学生都应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容乐观的条件下, 学校和学生适应社会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 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第一位, 然后再考虑就业质量;其次是学会从危机中看到希望, 例如IT行业始终处于热门, 那么, 围绕IT行业的一些职业, 例如网络编辑、客服专员等职业需求也会很旺盛, 我们很多学中文、管理、政治学等专业的学生, 只需要稍加培训就可以胜任, 不妨予以考虑;再次是要对自身定位和社会形势有准确的预判,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也才能寻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方式。就业弱势生更是要能够积极调整自我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心态, 以适应社会作为最大的任务。

第三, 学校要学会“双赢模式”和“长线思维”。这是从长远的意义上说的,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应该是“双赢”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学校要学会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反思人才培养问题和就业服务问题, 与用人单位实现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长线思维”, 即与用人单位建立长久的人才培养和运用关系, 这样毕业生能有相对固定的接收单位,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社会需求波动而导致的就业率的大幅下滑。即使是就业弱势生, 学校也不能放弃, 而是要充分反省, 认真对待, 尽一切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

3、行为方面

在传统视域下, 我们常常将行为理解为主体的行为, 实际上,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实践是主客体的统一, 所以, 仅仅从主体的层面理解行为的涵义有失偏颇。这就是说, 如果我们的就业行为不考虑实际需要, 而仅仅是从主体的思想中做出来的, 那么, 就业行为必然是盲目的。我们要从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个层面来理解就业行为问题:

主体客体化, 就是我们要能够不断的将我们的就业意识, 付诸到行动中, 以行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替代客体的复杂性和不可变性。例如, 就业弱势生可以通过转变就业意识, 到基层去寻找发光发热的工作;或者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充分论证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 尝试创业。总之, 不要被动的应对, 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寻找机会。

客体主体化, 则是我们要能够不断的将外在于我们的就业信息, 反映到脑中, 经过分析, 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从而获得就业岗位。例如, 就业弱势生在了解到社会需要的人才趋向后, 主动调整就业预期, 适应社会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 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就业行为, 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任何试图割裂这种联系的就业行为都必将失败。对于高校的就业中心而言, 要做好学生的自我规划, 教会他们如何评估自身, 如何看待用人市场, 如何调整就业预期;同时, 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学习国家就业方针政策, 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对于就业弱势生, 要采用教育、推荐等各种方法千方百计的提高就业信心和就业质量, 并建立就业后的反馈制度。

就业弱势生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和背景, 解决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但是, 我们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在态度上积极、在逻辑上明晰、在方法上到位、在时机上成熟, 就一定能够使就业弱势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华.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探析.人才开发, 2009 (1)

[2]、李炯, 肖飞.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困境与促进政策研究综述.当代社科视野, 2008 (3)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11

摘要: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关键词:就业;技术进步;科技体制

一、引言

当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技术进步能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诸多新兴产业和岗位。近年来。山东省把扩大就业作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坚持以发展促进就业,积极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努力,全省城镇就业局势平稳有序,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同时也存在着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的总量矛盾以及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因此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对于合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二、山东省就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总就业率不降微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力资源规模扩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二是“退而不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比例上升:三是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广大妇女的社会劳动参与率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山东省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在就业人口的分布状况中。城镇就业人口保持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各市就业人员总量分布与其总人口规模分布大体一致。就业人口中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总体看来,山东就业人口规模大,就业比较充分,就业人口结果趋于优化,文化素质继续提高,并由此折射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活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及教育失业发展成就。近几年山东省就业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山东省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加,失业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就业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

图1中我们给出了山东省1980年-2006年就业人数变化趋势图,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2006年,就业人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两次跳跃式增长,一次是1982年~1983年就业量从3270万人增加到3795.1万人:另一次是1994年~1995年就业量从4382.1万人增加到5207.4万人。

山东省就业在取得如此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总量矛盾长期存在。从供给看,“十一五”期间是山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升至峰值,达到620万人左右,加上一千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二是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调整,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全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总人口的3.84%,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78.7%,低素质劳动力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结构性失业现象非常明显。三是从传统产业分流出来的大龄、低技能人员长期失业人员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离岗职工比较集中,生活困难;另一方面,还有17.6万长期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再加上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必然会出现严重的长期失业问题,形成特定的就业和生活特困群体。山东省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需求量大而就业岗位供应不足,两者存在严重矛盾,导致失业问题比较严重。

三、利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1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进步。

(1)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也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市场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成功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此,应鼓励企业提高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快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允许高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允许技术开发费用进入企业成本;政府给予高技术企业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同时给予人才方面的支持。

(2)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首先,要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在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要向企业开放。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最后,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近年来,全省各地创建的生产力中心已达五百多家,创业服务中心超过100家。尽管如此,科技中介机构仍然是技术创新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信息类服务机构,如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技术市场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等;加快建立专门提供技术合同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资信评估服务、风险投资服务、贷款担保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3)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只有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才能使研究真正面向市场,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其目的是把知识和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机构是技术进步的先导力量,其任务是探索新的知识和促进知识的应用,向企业提供技术储备。在发达国家,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大都进入大学,补充大学的研究力量,把人才培养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而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机构则同企业合作或结盟,甚至并入企业,或者成为公司性质的研究机构,使研究开发工作一开始就面向市场,便于科技成果

尽快商品化。

据统计,山东省每年约有三万余项科技成果可以转化,其中转化率只有15%左右,而真正产业化仅有5%,因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培育科技型企业重要环节。国外经验表明,企业孵化器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器可以在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通过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源源不断地培育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许多科技人员持有科技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将之转化为商品的愿望,但是缺乏的就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他们急于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即如何组织生产、销售、开发、扩大生产和组织人员、筹措资金、协调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去组建企业等等。为此,他们急切盼望有一个部门协助他们进行筹划、培训,一旦组建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各种政策扶持,因此需要“孵化”。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其成果经过论证鉴定很有产业化前景,但在原有单位,如大学、研究所、企业等中由于管理机制、资金条件、工作条件等原因。不适应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如果鼓励这些人员到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孵化”,那么无论从成果的转化率还是科技企业的存活率和成功率都将得以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从20%提高到70%以上,新办科技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孵化器培育了大量成功企业之后。这些企业将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的发展,新企业的出现,将成功塑造一大批科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就业,形成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等,无疑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促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立以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更大规模地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中。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生产与生活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地区与企业围绕着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获得、吸收和应用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研究开发的国际化、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建立以及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实际上就是争夺科技资源以及科学技术活动成果的主要方式,其结果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流动大大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由私人产权性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的过程也有了大幅度的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政府应调整科学技术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更大规模地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中。

2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1)充分吸收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吸收更多的科技事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呼声,将会大大有利于选准科技发展重点,大大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大大有利于使支持科技发展的舆论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既然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又是吸纳科技成果的主体,那么,在设计科技政策时听取企业界的意见就至关重要。一是直接将产业界人士吸纳进最高科技决策机构,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二是吸收产业界人士进入政府最高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在决策时充分听取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政府官员、管理人员和科学家在一个共同体中做决策而抛开企业界的弊病。三是在重大创新战略出台以前,充分咨询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

(2)实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地区科技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对比分析》报告认为。山东属于科技投入强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类型,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全国为33%,山东为10%左右,山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科技需求最旺盛的阶段,应多增加政府的科技投入。

首先,从企业科技经费的来源看,政府拨款的数量从1998年的3.45亿元,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2.06亿元。假定政府的科技拨款全部用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有一部分不是用于研发),政府科技拨款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19.37%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2.57%。

其次,企业研发经费中政府科技拨款的比重,2000年全国平均6.7%,山东3%,广东3.6%,江苏5.8%,浙江4.6%。而美国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研发的比例2000年为11.11%,英国1999年为10.24%,法国为9.96%,德国2000年为7.43%。山东省企业研发经费中政府拨款占全国的比重较低,2000年山东为3.9%,而广东达到9.4%,江苏达到9.1%,民营企业较多的浙江也达到3.6%。

再次,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的实际数量看,根据《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山东省各级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较少,2002年山东为4920万元。在全国排第11位。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大、风险高,政府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应通过对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增加对基础研究、农业和社会公益研究的投入,促进综合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强的重点研究单位的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应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在继续保持政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开发补贴的强度和规模的前提下,积极和充分运用税收减免等间接措施对具有明显就业效应的R&D;投入项目和企业实行倾斜。

①增加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创新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山东省R&D;投入占GDP的比例。2005年全国R&D;经费投入为2449.97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平均为1.34%。而山东省虽然比重虽然逐年增加,但2005年仅为1.0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国外研究表明,要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R&D;投资必须占到总产值的5%以上。山东省与之相比更是相去甚远,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这说明企业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

⑦加大对技术创新的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等环节的支持力度,平衡创新过程各个环节的支持。提高对企业R&D;投入税收减免的力度,提高税收减免等间接措施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对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税收减免,鼓励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1Marco Vivarelli,The Economics 0f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Elgar,Aldershot,1995

2Petit,P,,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change,in P,Stoneman(ed,),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and Technical Change,Basil Blackwell,Oxford,1995

3Bernd Eber sberger and Andreas Pyka,Inno-ration and Sectoral Employment:A Trade-0ff betw-con Compensation Mechani sms,Universitact Augsbu-rg Di scus sion Paper Series,1999:191

4Fernando del Rio,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 sandUnemployment,Universtecathol iquede Louvain,Institutde RecherchesEconomiques et Sociales(IRES)Di scus s ion Paper,2001:31

5Bharat Trehan,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unemployment rate,Economic Review FederaI Reserve Bank 0f San Franci sco,2003:13-37

6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1)

7瞿群臻,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运筹与管理,2005,(5)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 007GG3001 00 06),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08RKA213)。

作者简介:赵黎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红霞,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曹惠,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硕士生。

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篇12

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近两三年来的就业形式分析来看, 目前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现状问题:

1、所学专业与所需专业的矛盾

关在学校的象牙塔钻研自己的专业, 学习当然是中职学生的本职工作。但走向社会要一展拳脚的时候, 发现专业学习和现实工作机会的不一致。除热门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意愿做出选择以外, 很多冷门的专业都是面临“被选择”。中职学生当初怀揣梦想, 并为之奋斗的专业如今在招聘会上变成了无人问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任何专业人才都有所需饱和的时候, 所学的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社会需要的专业岗位不能容纳学校扩招带来的所有的专业人才。这样的矛盾现状令莘莘学子们心里承受力降到了最低。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造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资源浪费。

2、就业状况呈现的不稳定性

面对金融危机, 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这一现象一方面反应了对于中职学生的需求, 另一方面还潜在地包含着现在就业的不稳定性, 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将面对的工作环境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一旦面临艰苦的工作环境、低薪水等, 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打退堂鼓, 换工作比较频繁。另一方面, 很多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就会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实中被淘汰。由此, 中职学生就业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人才流动固然有它的合理性, 但不合理的人才流动既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也影响人才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生理想的快速实现”。

二、中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 中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需要随着市场需要而与时俱进。学校的很多专业明明是市场需要极易达到饱和的专业, 但是中职院校还在不断的扩招, 致使人才搁置, 无法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位置, 最终不得不选择一个和专业不相关的岗位。这样即是中职人才培养的浪费, 也使岗位培训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单位需要花很大的物力财力去重新培养一个专业人才。“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味追求热门, 毫无特色可言, 学校间的专业普遍趋同, 进而导致培养成本的提升、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

(2) 教育过程的片面化以及中职院校对于就业的不重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应该是教书与育人于一体的教学, 而如今的教育教学都是书本知识传授的天下, 并没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具体的指导, 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高, 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无法面对招聘单位的需求。尤其是职校教育并没有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 每到招聘的季节, 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并没有积极的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而实际上来学校直接招聘的几率要比去参加校外的招聘会成功率要大的多。中职院校的长期合作用人单位少, 就业指导中心没有积极主动的给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是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2、主观因素

(1) 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不高

面对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如果自身并没有为就业作出充分的准备, 就会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就业前的准备期就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很多中职学生并没有为就业作出一个计划, 等真正开始忙就业的时候, 才发现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驾驭应聘岗位。就业进行中, 学生面对就业难, 容易慌了手脚。简历无法突出重点, 不积极主动获取招聘信息, 无法为一个即将得到的面试机会作出应有的对策分析, 面试失败后也并没有仔细认真的记录下失败的原因以及以后有待加强的地方等都是中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就业技巧差, 很多毕业生思想准备不足, 对种种具体的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

(2) 就业观念不切合实际

就业就在大城市, 工作就在大单位,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于高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大城市有自己的优势, 但不是所有的专业毕业生都会在北京、上海等地找到合适的工作, 每个城市都存在所需岗位的饱和度, 不是能容纳所有的毕业生。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 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 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都拥挤在大城市的招聘会上, 而民营企业、艰苦行业甚至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却无人问津。据调查, 大凡是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地区的招聘单位来, 学生都是蜂拥而至, 但宁夏、西安、新疆这些地区的来招聘, 即便是机关单位都是无人前往。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 是导致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中职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首先, 社会以及中职院校应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社会各方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各企业、各单位应重新认识人才的涵义, 给予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当具有创新的精神, 不应该将教科书的教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 注重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实践反思, 有条件的还可以增加实践课, 真正使学生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各行政单位尤其是就业指导中心能够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定时和与时俱进的开展就业指导的各项活动, 让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技巧上具备创新观念。

其次, 面对中职学生就业的现状, 除了政府、学校要进行努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即要增强就业竞争力, 转变就业观念, 提升就业技巧。中职学生自己的努力和积极主动是主因, 学习是增强专业技能的第一步也是最扎实的一步, 除此之外, 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增强, 这是增强面试时和招聘单位成功沟通的重要步骤。因此, 明白社会对人才的定义, 明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是是学生顺利就业的最重要的方面。另外一方面, 要转变就业观念, 开阔就业思路。中职学生要认清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形势,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摘要: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 面对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 中职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来分析缓解中职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戴林东.中等职校毕业生低就业质量形成原因及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 2009, (1) .

上一篇:理想课堂心理环境下一篇:美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