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心理环境

2024-09-22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共11篇)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走近我们的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优化了课程结构,为构筑理想课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和谐课堂

理想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课堂。在争创和谐社会的同时,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应当也要充满着和谐。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构筑和谐课堂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方式,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当距离缩小了,师生才和谐,课堂才和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具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出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枯燥的公式不再感觉乏味,无趣的图形不再那么令人讨厌。在学习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几幅NBA篮球比赛的图片,并且播放了精彩进球的一段视频,这是很多同学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很快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易建联得到至今为止职业生涯最高的29分,其中2分球和3分球总共命中12个,你能算出他2分球和3分球各命中几个吗?同学们兴致很高,跃跃欲试,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拿起笔算起来,而且也能准确地算出答案,因此笔者也能很顺利地引出如何列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应用题。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合作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构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经逐渐得到师生的肯定和欢迎。那么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构筑合作课堂,成为新时期教育面对的新问题。

1.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合作学习的材料

信息技术环境下,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如教学《估计概率》这一课时,通过频率来估计概率,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合作学习,才会体验到科学统计的过程,而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他们终生受用的。如果通过做实验,达不到一定次数是得不出实验结果的。做,必然会浪费时间。不做,又不能使学生对结果认可。因此,笔者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做50次实验。 (2) 教师利用计算机制作成表格,小组代表将实验报上来,输入表格,设置成单元格的格式,使之能自动计算出频率。 (3) 将每一组的数据累加,得到100次,200次直至500次的实验数据,计算相应的频率。 (4) 利用数据计算机自动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频率的走势,从而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使用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的资源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如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展示小组成员的作业,便于小组间的合作升华;或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拓展等;也可因地制宜地将小组成员作业利用多媒体展台展出交流等形式,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全面开展。

3. 利用信息技术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利用计算机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库,对于不同的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分工不同给出合理的评价,包括参与度,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等。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借以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实践课堂

理想课堂应该是实践的课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课堂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才不会有陌生感。怎样把数学的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呢?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能变许多的“不可能”为现实,让课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在教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能有个更加深刻地理解,以现在生活中的钢丝桥为例,从桥柱上的不同点向两边引出两条钢绳,由对称性可知它们是相等的,再结合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更加形象地揭示这个规律。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手实践课堂

“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不易记下,只有动手做才能学会”,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一课时的例3,有一张长40cm,宽25cm的长方形纸片,裁去角上4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一个无盖的纸盒,若纸盒的体积是450c m2,求纸盒的高?多数学生对应用题都很苦恼,这道题是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更是让不少同学无所适从。在教学中,笔者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按照要求在角上剪去4个正方形,折成一个无盖的纸盒,比较这两种图形,在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展示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生成过程,学生很容易找出纸盒的高就是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设高为x,这样就可以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纸盒的底面长和宽,列出方程也就很容易了。

四、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开放课堂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 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开放课堂已成为新课程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1. 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

课堂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地方,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呆板的,也不是死气沉沉的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只有在快乐的情景中才能实现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伴随着美妙的乐声的学习,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索和发现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化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做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在网上学习知识、在网上做作业、在网上与教师交流、在网上与同学合作,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制作可操作型的课件,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在电脑上画出三角形,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观察三角形是否全等,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比较。当他们自己得出全等的结论时,自然地感受到数学的惊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为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利用信息技术将开放性问题带进数学课堂

开放性问题变化无穷、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学中由于数学开放问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课堂教学又授课时的制约,但信息技术却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如果截去的几何体有4个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截面一定是什么图形?(2)剩下的几何体可能有几个顶点?如果教师口述,很难讲清这个问题,学生对本题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但借助多媒体展示就很容易得出。

理想课堂的构建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远目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为我们构筑理想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手段的辅助还无法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为构建理想课堂探索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4

[2]季素月.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 篇2

一、影响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因素

(一) “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任何教育职能中,学生之于教师心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必须仰仗教师对教学形式、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实现”口号下,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便在当前中国教育中顺理成章,课堂教育过程由教师主导,教师完全接手组织、监控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加之行为主义的大行其道,人们开始践行“SR”的金科玉律,书本权威、教师权威不容置疑,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由“不爱问”到“不想问”发展至“不知道问”,一种对学生来说近似高压的课堂心理环境长期盘踞于课堂之上。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课堂场域话语不对称

“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绝对权威、师生关系的严重异化、知识本位的失真追求产生了强势的教师话语(王永祥,),课堂成了教师的独白,学生只能以崇拜之心记下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偶尔表演式的附和或重复教师的意思。教师以宣讲式的话语控制教学过程、以假性赋权提问给学生、以命令和说教巩固强势话语,继而产生了一个“怪象”——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教师,但是精神上,“教师居于课堂的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身体里,却深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抑或跪着的灵魂”(高玉丽,)。

2.学生情感因素被有意遗忘

“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随着课堂教学所生产的“产品”,但在“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主宰下,认识论上的行为主义不可动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仅被看成有生命的“容器”,接受外界的刺激就会产生与之相配的行动反馈,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被“有意遗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人意识到自身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相应的在行动上呈现出冲动、意志力的各种特性的感情等心理力量的特性被忽视(孙芙蓉,),在课堂心理环境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复存在,课堂教学全程也被教师和学生外显的物化行动所取代。

3.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

在课堂场域中与学生话语弱势、情感体验缺失伴生的是心理认知负荷超载,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实现,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生成的课堂心理环境在学生认知方面呈现两组“难题”,其一,课堂教学全程由教师主导,教师生怕学生会遗漏一个知识点,因而从上课讲到了下课,致使教师身心疲惫,同样学生也没有闲着,生怕记漏了一个知识点,但是,人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独特机理,使得教师讲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吸收、消化(庞维国,)。其二,假性赋权式的提问学生,教师以绝对权威占据和捕获“标准答案”,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时刻保持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一门心思的揣摩教师的肢体语言、神情意态而失去自我,加重了心理认知负荷。

(二)“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

1.课堂教学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观点为理论依据,针对“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试想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能够独立完成教学目的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吗?无法实现教学目的的课堂心理环境注定是不科学的。

2.教师的教学地位缺场

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教师教学地位的下移,就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工作性质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其重要特点,学生重新定位教学地位让教师成为了“站在一旁”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生发展的路径也随着自身的“偶然性遭遇”而发生变化,教师肩负的社会期望逐渐消弭,教师也就不具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社会理性的功能,“教师角色”缺场,“学生角色”消失,随着课堂教学两大要素的湮没课堂心理环境也就不复存在。

(三)师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1.教师心理调适错位

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心理调适过程中的错位是促使课堂心理环境不良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心理愿景过高与学生心理诉求偏低,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许多一线教师心中存着良好的愿景,希望通过这门课把自己所学知识、处事风格、价值追求通通传递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状态、心理诉求却知之甚少,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一厢情愿地独白”,教师与学生心灵上越走越远,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心理期望过低与学生心理诉求高涨,阻碍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部分教师对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形成的“刻板印象”,认为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没有高年级的学生强,调皮学生比安静学生“难管”。例如低年级课堂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很少有质疑和提问的机会,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课堂环境,学生厌学情绪增长,本有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逐渐销减。

2.学生心理准备缺位

教学大环境长期被“应试”左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始终与分数之间保持一种赤裸裸的“暧昧关系”,因此在课堂上形成了“教师始终讲,学生一直听”的独特现象,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呈现的任何知识,对于课堂教学的依赖导致了课堂心理环境中学生心理转化成为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心理准备缺位致使心理依赖就位,影响优质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学生没有形成课堂师生自主、主动、创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惯习,即便提供一个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也会把这种权利“转租”给教师。其二,学生心理准备欠缺致使心理依赖出现,影响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学生有主体参与课堂教育活动,有平等进行课堂交往的.意愿,但是心理准备的欠缺,在心理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心理技巧,心理依赖以捍卫自尊心的方式出现,导致心理上想融入课堂,但是潜意识里却处于自我保护。

因此,制度层面的教学模式以及心理层面的师生心理因素都无法真正让学生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构建

(一)营造课堂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1.学生主体参与的心理素质

学生主体参与是营造课堂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的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更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亲生命”的环境,把学生本真天性和内在诉求激发出来,让他们意识到自我主体本身存在,逐步培养主体参与的心理素质。

2.教师和谐、平等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秉持科学的儿童观和教学观。课堂教学是师生“主体主体”生命间平等的交互协同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主体参与移情至教师位置,在教师经验中实现二者精神上的交互协同,实现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的结对联想形成意识共同体的过程(余清臣,)。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全面发展。

3.师生营造本真共在心理氛围

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是交互主体性师生之间保持平衡关系的超越姿态(全增嘏和尹大贻,1985),师生处于共在空间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转码方式要与学生的心智结构相匹配,课堂教学过程要给学生留下“创生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最初的有意义教学话题整合成学生情感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其中,一种存在遭遇的形式是营造本真共生心理氛围的有效路径,它是在教学内容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成长经验世界、发现知识的人的世界三方面的遭遇中生成。

(二)课堂话语主体性还原,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必要条件

1.教师对课堂话语的主体性还原

在中小学课堂上,每小时可能会回答100个左右的问题,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Browne 等,1984)。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话语交流是课堂心理环境中的重要活动形式,其中以课程文本编写者为课堂教学言说主体的课堂教学话语系统是主要载体,这种教学话语系统具有理论性、简约性和抽象性特点。显然以文本编写者为主体形成的话语系统很难被学生理解。因而,这种话语系统有待于教师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化、具象化的课堂话语体系还原(潘光文,),这种还原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悬置”旧有经验,通过话语系统的一致化解读置换到教师话语位置,内化话语对象的环境,实现学生对课程文本的主体性还原。

2.学生课堂话语的“去弱势化”

即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识和行动上找回长期以来教师话语霸权统治下的教学权利。首先,学生应该充分展示求真的欲望,用于对抗“专制”下暂时剥夺的学生话语权。其次,自行选择作为课堂文本的补充性学习材料,以此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增长主体意识。再次,厘定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坚信自身是不断生成、具有创造力生命个体,能够探索世界和揭示世界的奥秘。最后,学生个体意识到自身对于主体性评价的积极作用,主体间的教学关系确立让评价权利不只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对于自我成长过程的历时性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也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一部分。

三、主体性教学的实施,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主体性教学目标

主体性教学目标的构建要以学生主体性生成来定位,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的重要内涵。因此,构建主体性教学目标也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的过程(周建平,)。自主性方面,让我们在教授科学理性的规约之外,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人格以及不受人摆布和控制的精神。主动性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积极地对主体之外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客我的奥秘。创造性方面,主要培养学生主体能够不满足于现实境遇,能够突破现实的规定性,追求新的规定、理想的追求精神。

(二)开掘教学内容新视域

开掘教学内容新视域是塑造学生主体性内涵的重要载体(刘欣和张用篷,2004)168-175,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教学文本与学生知识背景结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师是教学文本的重要“转译者”,通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获得知识的纽带,因而教师的解读应该结合学生知识背景进行,在对等的条件下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其次,“文本”与“人本”结合,提高学生的主体素养。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素养的途径,教学文本及教师解读后的文本如果没有学生“人本”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入剖析,学生依旧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只有二者充分的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主体素养。最后,知识与智慧统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倘若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仅是为了习得知识服务的话,就窄化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脱离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仅有知识无法实现创造,同样只有想法的创新也缺乏厚实理论基础,所以唯有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才能实现主体性教育价值。

(三)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属性内在规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体觉醒、主体参与为宗旨,问题化教学法、讨论课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是最重要的方法。问题化教学法以托马斯创立的问题探究模式为代表,该模式着眼于问题确立、探索、解决的全过程,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特定问题的探究与解答(郑勇等,)。讨论课教学法,能让师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弄清问题本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评判力。网络教学法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化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以时下兴起的MOOC为代表实现了学习的在线性、及时性、开放性,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

课堂心理环境在课堂氛围以及师生精神层面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对话、合作、创生等积极因素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媒介相互作用,克服及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消极“惯性”作用,通过动态性营造课堂交互主体性心理氛围,还原课堂话语主体地位,并实施以情境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构建良好课堂心理环境,以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堂心理环境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环境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33-01

1 用博爱和平等促和谐,优化数学课堂心理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用爱去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洒雨露于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无私的关心和爱护,要对学生充满期待与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对生活充满信心。数学教师上课要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数学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品德和生活。当师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暖、和谐、民主的数学学科学习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不爱学乐学吗?课堂教学得以在轻松、明快的气氛中完成。

2 运用鼓励和赞美,优化数学课堂心理环境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使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善教者总是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学生自然精神昂扬奋发向上。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朋友,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音。”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学习化学成功的滋味。教师对学生真诚的信任,积极的期待,适时的肯定,适度地赞美,不仅是激励推动学生不断进取得精神力量,更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

3 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优化数学课堂心理环境

数学课堂的心理环境要想得到优化,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有效。因此,教师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指导学生的学习学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缓学生的课堂紧张心理,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改进。

3.1 学课堂力求生气勃勃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有赖于课堂信息有效的传递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取舍、变换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符号发送给学生,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必须加以保证的,所以那种埋头传授知识,不注意学生学习状态的做法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做法。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活动能力状态,实际上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一种反映。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这类辅助性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是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对现行教材蕴含的数学意义、数学观点、思想、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掘,做到引入趣味性、过程探究性、结论开放性。课堂导入力求精彩有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趣”字上下工夫。真正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更不仅为博得学生一笑,而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振奋学生的学习情绪、渗透主题或设置悬念。

3.2 学习方式力求合作互动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师生单向交流,垄断了整堂课的信息源,使课堂缺乏鲜活的灵气。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品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在教学中,若要有效地開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要针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多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集体活动,给学生营造培养合作精神的空间和舞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合作欲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焕发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巧设悬念,精心设疑设难,要让这个问题或这个活动在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急需和别人交流或合作的时候,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达到最佳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可按“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学生依次发表意见—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提交全班讨论”的步骤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激励评价力求激发信心

对比两种课堂,一种是优秀生把持课堂,虽然对答如流,虽然氛围深厚,虽然环节流畅,虽然“效果”优良,但是这种少数学生表现自己而多数学生作为旁观者的课堂教学氛围却使得上课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闷;而另一种课堂是教师敢于而且善于面向全体,对数学问题的表述,评价以客观公正为基础。因此,打破一言堂和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对回答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使其他学生懂得欣赏别人,从中得到启发。对学生表达不当的,教师应抓住其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最有力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人文语言进行恰当的评价。而不能轻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批评,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受到潜移默化而形成的,是一个主动的内化过程,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批评达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数学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并且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才是保证数学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综上,课堂的心理环境优化至关重要,希望上述不成熟见解能够对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化学课堂心理环境剖析 篇4

学生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优化、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展现,是维护和发展课堂良好环境的决定因素。

在此我对化学课堂心理环境作一些剖析。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可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走进课堂时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而且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更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通过这一系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用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要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积极适应能力,自我进行心理与行为的调适;战胜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弱化、矫正不良习惯;对正确行为要积极适应,主动内化,忌随波逐流或消极同化,从而使学生在自知、自觉、自愿、自律的基础上,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产生课堂中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要形成维护课堂纪律的健康舆论。课堂中的舆论,即学生共同的意见,言论在心理环境的形成中作用很大,感染力很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促进团体间的竞争。这样可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向上,动力无穷。

浅谈如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篇5

一、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各中学热热闹闹谈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的今天,很多教师的心理处在亚健康状态,他们长时间地焦虑、忧心,难得开心。因此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引导教师正确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教师要愉悦地接纳自己,牢固地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帮助教师找到自身发展的生长点,增强自信心,给自己确定适当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地去修身养性,实现人格提升,才会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才会乐于无私奉献。

二是帮助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直接作为课堂心理气氛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健康的心境和情绪能使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计划,合理地把握课堂管理,并能有效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三是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成功的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关键要建立成功激励机制。首先,引导教师“常乐”。教师必须有一个“自得其乐”、“自消烦恼”的良好心理基础,遇事要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校要帮助教师排忧解难,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兴趣爱好,创造“常乐”的条件和环境,如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职称评定、激励机制等。多为教师着想,帮助教师减轻或摆脱人为制造的烦恼。其次,要求教师保持“平静”。倡导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做到:喜不狂,忧不愁;胜不骄,败不馁;烦不燥,紧不急。教师要以静待动,善于处理一切课内外事件,冷静解决学生中的一切不愉快的情况。第三,激励教师进取向上,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教师只要在事业上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就能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并发现自己的人格。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也是学校人际关系中一种基本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三共”,即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共扬。

思维共振,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从思维的目标、内容、方法到思维的结论,互启互促,合拍一致。要真正做到师生思维共振,关键在于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熟悉彼此的思维特点,达到默契。

情感共鸣,即在一定的教学气氛或情境中,师生的情感通过互通、互动,所达到的一种高度一致的状态。要想师生情感共鸣,首先是使学生学习成功,师生共同分享成功感的体验,达到一种成功感共鸣;其次是把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经由情感教学,移情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达到一种互移互动的情感效果;三是通过联想、对比等方法,引申、转化教学内容,赋知识以情感,使师生在学习、思维共振基础上,达到情感共鸣。

个性共扬,即教师发挥自己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见解,要求教师给学生方法。思维体操可让学生自主操练,兴趣与欲望得到满足,在知识的支撑下,创作的火花不断地闪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课堂中营造师生互爱、互动的课堂心理氛围。其具体要求是“三个带进”。

一是把激情带进课堂。教师要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学生的情感。教师做到善于控制情绪,有一个“自得其乐”的良好的心理基础,不动怒,能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应变能力。

二是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带着愉快的心理看待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语调等又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心和期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增强理智感,提高学习主动性,发挥创造性。

三是把趣味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挖掘趣味性,注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情趣。

化学课堂心理环境浅谈 篇6

关键词:心理环境,情感,趣味,纪律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 是影响学生的认识发展的品行形成的决定因素。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 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 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 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 有关研究还表明, 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 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 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 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走进课堂, 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 情绪高昂, 全身心投入, 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 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 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总之, 要让学生“愉快”, 教师必须首先“愉快”, 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 情绪不稳定, 注意力易分散,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 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在其中。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可以美容, 其原因何在? (因为含有一种酚, 此问题可以作为引入酚的新课) 问题的提出, 要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这样设疑激趣, 使学生求知欲倍增。

四、纪律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1.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积极适应能力, 自我进行心理与行为的调适;战胜不良的心理与行为, 弱化、矫正不良习惯;对正确行为要积极适应, 主动内化, 忌随波逐流或消极同化, 从而使学生在自知、自觉、自愿、自律的基础上, 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才能产生课堂中良好的心理环境。2.要形成维护课堂纪律的健康舆论。课堂中的舆论, 即学生共同的意见、言论在心理环境的形成中作用很大, 感染力很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在教学中设立“一帮一”化学学习小组, 开展互帮互学活动。组长组员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实现角色期待, 促进团体间的竞争, 这种方式作用极大, 使学生情绪高涨, 积极向上, 动力无穷。

浅谈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 篇7

1 课堂心理环境的特征

课堂心理环境有其自身的特征[1]:

第一, 潜在性。

与其他物化的环境相比, 课堂心理环境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 以一种情绪体验的方式展现出来, 它会微妙地进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潜在于教学活动中, 每一位师生都能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调节课堂气氛, 从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发挥课堂心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 学生也会通过自己对课堂心理环境的体验来调整行为去适应教学环境, 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 变化性。

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课堂心理环境会随着教学过程不断发生变化。首先,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特点,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要求不同, 学生的心理环境也不同, 因而课堂心理环境也不同。其次, 课堂心理环境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 学生的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性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等都将对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环境的知觉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着课堂心理环境。

第三, 主观性。

每位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 对相同环境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学生的心理环境会随着教师的态度差异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第四, 师生共同决定性。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不能单独的决定课堂心理环境, 他们共同决定着课堂心理环境。两者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

2 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因素

2.1 人际关系

这个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是衡量课堂心理环境的最重要指标, 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

2.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着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堂心理环境。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陈旧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烦心理, 而方式新颖的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课堂气氛产生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并获得发展, 它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 也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

2.4 校风班风

良好的校风班风对于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良好班风学风的创建。

2.5 课程的性质

教师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于是课堂心理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6 教师的管理方式

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对课堂心理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教授该课程的经验, 不同的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生行为模式和心理环境。

2.7 课堂物理环境

包括教学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环境、教学时空环境构成。

2.8 社会因素

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不一致性, 社会发展造成的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带来师生的不平衡甚至人格分裂等, 都会对课堂状态、课堂氛围产生影响。

3 营造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心理环境以其自身特有的影响力潜在地影响着教与学的过程, 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的质量[2]。因此, 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优化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3.1 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素质、个性特征、理论水平、以及心理品质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心理环境主要由教师创设。美国心理学家鲍德威在研究73名教师和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说[3]:“情绪不稳定的老师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 而情绪稳定的老师也会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可见, 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教师队伍是营造和谐课堂心理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品德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重视和引导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 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2 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产生心理紧张情况, 这与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有关。因此, 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由“学会”变为“会学”, 从根本上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 也是学校人际关系中一种基本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三共”、“三带进”。三共即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共扬;三带进即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堂中营造师生互信、互爱、互动的课堂心理氛围, 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努力创设一个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进而享受学习的课堂心理环境,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充分发挥其潜力, 实现其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艳.课堂心理环境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0, 4-7.

[2]洪瑕.重视课堂心理环境的几点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6 (4) :93-95.

[3]杨乐生.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成效[J].当代教育论坛.2003, 4:99.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 篇8

一、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负面因素及成因分析

课堂的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精神环境, 是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和情感的互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笔者通过对我校科学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调查, 认为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负面因素, 在教师心理方面主要有: (1) 教师忽视或冷落成绩较差的学生, 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成见; (2) 教师强调自己的主导和威信, 要求学生做到“老师教什么, 你就做什么”, 导致师生间缺乏应有的交流; (3) 对学困生缺少关爱, 经常厉声厉色地批评, 导致学困生对教师敬而远之; (4) 教师把消极情绪带进课堂,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不当, 造成学生心情压抑。这些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 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观念, 反映出教师的心理易受不良情绪的干扰, 使课堂环境压抑和沉闷,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滞后的教学行为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心理障碍。

据调查, 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学生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来自农村的学生因怕出丑、出错, 引起同学的嘲笑, 不敢举手发表见解, 不愿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2) 学生因考试成绩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好, 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3)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时常感到紧张、压抑; (4) 学生自尊心很强, 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造成其在心理上的焦虑。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焦虑, 使他们产生学习障碍和消极情绪, 抑制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掌握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施以相关的对策, 积极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促进学生心理的转化。

二、和谐科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

(一)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 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达成课堂上的师生交往, 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首先,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居高临下地说教, 使学生往往威慑于教师的威严, 有疑问也不敢向教师求教, 心里话不愿向教师说, 从而造成师生间交流困难。因此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例如, 我校科学学科设立了“师生沟通本”的活动, 即学生把课堂上的疑问、难题写在沟通本上, 随作业一起交给老师, 老师从沟通本上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困难, 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样, 教师通过沟通本, 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胆小、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 教师利用“沟通本”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既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还可结合“评语式批改作业法”的方法, 表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喜欢老师而喜欢科学课。最后, 教师要杜绝把消极情绪带进课堂, 对课堂的偶发事件, 教师既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又要做到能控制局面, 迅速而恰如其分地处理事件, 使课堂教学得以在轻松、明快的气氛中完成。

(二) 及时鼓励, 消除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我们经常发现, 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 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相当大的分化。究其原因, 激励起了很大的作用。学困生因成绩差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否定, 就会缺乏自信, 产生消极心理, 导致课堂上纪律涣散、情绪低落。为此, 教师应多关注学困生的情绪变化、知识掌握情况,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要善于发现学困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 及时肯定并给予鼓励;要多为他们创造动手机会,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 让他们回答, 树立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 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

在科学教学中, 对学困生还可用“情感策略法”和“目标分解法”进行教学。例如, 教师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取得学困生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向学困生提出分解目标——学困生有进步——学困生更信任教师——又提出新的目标——学生再获成功——教师更热爱学生。教师要通过情感策略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的教学, 取得学困生“情感”的心理认同, 消除学困生的偏见, 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心理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心理紧张的状况。因此, 教师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的学习学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减缓学生的课堂紧张心理,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我认为,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改进。

1.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在科学教学中, 要结合科学学科特点, 设计多种导课方式, 使学生感到“鲜而不腻”。学生从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心态和课堂的导言中感受本节课的兴趣点, 进而产生悬疑, 形成释疑的心理期待, 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

2.运用合作学习, 重视“立体互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师生单向交流, 垄断了整堂课的信息源, 使课堂缺乏鲜活的灵气。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学习能力, 混合编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 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没有心理压力, 学困生在合作交流中能够发现自己发表见解的天地, 逐渐消除平时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做的心理障碍, 激活了学生的探究体验欲望, 使课堂成为“立体互动”的体验场。我认为, 小组合作学习可按这样的步骤进行: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意见仍不统一→由“记录员”记录下来→请弱势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提交全班讨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尽力挖掘弱势学生的学习潜能,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激励评价的杠杆, 激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最有力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人文语言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通常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完成, 课堂提问总是叫几个成绩好的、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来回答。久而久之, 上课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 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闷。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事物规律的科学, 对科学问题的表述, 评价必须以客观公正为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 对回答比较好的学生, 教师应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 使其他学生懂得欣赏别人, 从中得到启发。学生的发言出现偏差, 往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的认识根本就是错误的;一种是认识正确而表达不清。对前者, 教师应该敏锐地觉察学生的思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帮助其分析、修正;对学生表达不当的, 教师应抓住其思维的闪光点, 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科学课堂上的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 就疑问论疑问, 不要带着情绪对学生冷嘲热讽, 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批评, 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受到潜移默化而形成的, 是一个主动的内化过程, 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批评达成的。如有的教师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后, 不满意学生的观察结果, 对其进行简单的判定:“你是没有认真观察, 以后观察要认真。”这样的评价, 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紧张、焦虑、沮丧, 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 教师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 为学生消除紧张情绪,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是保证科学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四)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笔者针对我校的生源状况进行分析, 我校7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 30%的学生来自城里, 农村学生来到新的城市, 学校环境、心理环境极不稳定, 看到城里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 在课堂上积极、活跃的思维和流畅标准的语言, 心理难免会产生自卑感, 对学习丧失自信, 有的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从这几方面进行操作: (1) 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开展交流,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分类心理档案; (2) 聘请心理专家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和学习方法指导; (3) 教师单独对个别学生加强心理辅导; (4) 树立优秀农村学生的榜样, 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 (5) 教师充分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维持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平衡。

总之, 教师应通过对自身心理的调控, 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探究精神的, 能够自由表现的心理环境, 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彼此接纳、张扬个性的安全心理场所, 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升科学课的实效性。

摘要:新课程要求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指导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愉快、平等、宽松的科学课堂环境中主动参与探究, 自由交流和表达, 使科学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 展示学生思维活动, 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关键词:创设,和谐科学课堂,心理环境,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2]吴增强, 《现代学校心理》,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5

[3]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7

漫谈化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 篇9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化学教育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化学知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知识的甘露才能流入学生的心田。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能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时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而且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并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总之,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动力,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构建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铺设基石。

四、激励是活跃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有一位老师让一位学生演示“银镜反应”实验后,自己也动手做起来,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目的是想交代清楚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出了错,此时如果停下来重做或不做,必将影响教学气氛,而他继续做了下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前面实验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是否会有“银镜”出现?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实验做对照实验,既使学生对成败关键有了深刻的印象,又避免了课堂上“空白”的出现。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初中化学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心理环境;研究

从目前的初三化学学习过程以及成果来看,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在教学课堂中缺乏活力与生命力。针对这种现象,为了保障升学率,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创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将学生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享受;通过提供乐学愉悦的教学情境,创建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将苦学变成乐学,在学会的同时会学。

一、初中化学课堂心理环境调查现状

综合多种研究观念:初中化学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在课堂内部教学中,对教学成果构成影响的心理因素,它包含师生相处时稳定的态度、知觉、体验、情感。同时,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注重学生主体功能、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师生之间相互认可、尊重,拥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纪律相对较好;生生、师生间拥有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学知识理解过程合理,帮助学生开发思维;相互合作,得到共同发展的心理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在人人参与的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三化學课堂心理感受与课堂学习状况,对现行心理环境进行分析,发放520份问卷,收回491份,有效率为94.4%。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主要包含五个维度:课堂参与、学习热情、老师支持、满意度、竞争,然后再根据调查内容对百分比进行计算。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感觉化学课很愉快的人数不到一半,50%以上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让化学学习分化严重。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学生只有7.6%,遇到问题积极寻求帮助的只有10.4%,大部分学生都是独来独往,6.2%的学生喜爱课堂练习,其他学生都是盲目单干。在老师支持方面,认为不高或者一般的在50%以上,缺乏融洽和谐的氛围。由于组织形式不够丰富,缺乏交流与合作,从而让互动机会存在很大的不公。总体来说,这次调查反映的问题并不能让人满意。对于这种现象,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激发学习潜能的同时,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

二、创建良好的初中化学心理环境的策略

1.创建和谐的心理情境,将教学变成享受的过程

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人际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鼓励学生一股脑地苦学,而是在情感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打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老师必须具有合作、尊重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活动中,从而达到健全人格,获取知识的目标。通过培养信任感、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较好的人际关系,包含师生合作以及融洽的关系,由于和谐的关系是心理环境的保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依靠成绩,还要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发言思考,从而将被动的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

2.提倡乐学的心理环境,将苦学变成乐学

爱好作为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主动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心理环境优化课堂教学。

(1)应该注重起点,诱发学习兴趣。例如,在红葡萄酒的得失、魔棒点灯中,可以结合声场常识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思考过程,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充分运用化学特点,保障学习兴趣。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喜动等特征,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3)为了巩固学习兴趣,应该采用积极评价的方式,进行分层反馈。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教学应该面向全体,不只是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分层教学,则是针对能力偏低、基础好的学生,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弹性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如,在平时上课中,简单问题应该留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而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留给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这种难易选择,就会让学生愿学好学。

3.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创建探索心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探索与求知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发挥能动功能,并且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正确应用知识与规律进行教学。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整合生活环境,让问题更具有新意,从而让学生分感受到化学价值与意义。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心理环境作为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升学率,必须在实践中完善、充实,从而得到更有效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韦艳蓉.新课程背景下构建良好初中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韦艳蓉.初中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调查和思考[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12):58-60.

[3]卢慧霞.初中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调查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164.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 篇11

关键词: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课堂纪律,人格力量,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效率产生影响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它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学的心理环境共同构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呢?

一、教师要注重人格的力量

人格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其人格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课堂心理气氛与学生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首先要注重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己人格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构成中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从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先决条件。

二、教师要重视情感的重要性

情感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 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塑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用自己饱满的情感、真情来感染学生, 通过与学生直接情感的互动, 来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三、教师要学会用趣味来对课堂心理环境进行调节

趣味是课堂心理环境产生的一剂调味剂, 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中学生意志力较差, 注意力难以集中, 再加上化学科目本身的原因, 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较低, 导致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化学成绩较差。针对这一状况, 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充分发挥趣味的调节因素,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去,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师要充分运用激励的手段来活跃课堂心理环境

肯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来说, 激励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 具有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优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因材施教, 经常鼓励学生, 运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激情, 创造一种积极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教师要具备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

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不仅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建立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不能盲目随意地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原因、教学环境的原因、甚至教师自己的原因致使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变化,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教师要冷静、理智、保持镇静、坦然面对, 泰然处之。在出现意外时, 教师要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 灵活机敏地处理突发事件, 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突发事件, 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纪律来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纪律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且还是维护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没有课堂纪律, 就不会产生良好的信息氛围, 只有学生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也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在教学中, 要学会合理地运用课堂纪律来约束学生, 既不能过分强调课堂纪律致使学生畏首畏尾, 失去活力和学习的动力, 也不能放任学生, 任由学生散漫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形成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团体。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能力, 使学生学会积极地去适应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行为, 自觉、自愿、自律地遵守课堂纪律, 从而维持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七、教师要学会运用激疑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故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质疑, 使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 通过自己能力解决疑问而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质疑的作用,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激疑, 以激疑为基础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上一篇:青海牦牛下一篇: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