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心理控制

2024-05-15

课堂心理控制(共12篇)

课堂心理控制 篇1

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为教师传授知识创造了最佳环境,而且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供了基础,更是一节课成功的评价标准之一。

成功地上好一堂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每位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学生冷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思绪活动游弋于课堂之外的种种情况,致使良好的课堂气氛难以形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游离于课堂之外呢?

一、实施课堂心理控制的必要性

课堂心理控制的实施显然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将其心理活动约束于所授知识的范围之内,防止其心有旁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各项教学指标。之所以要实施课堂心理控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中学教育本身。

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的地方还跟不上突飞猛进的改革发展形势。新教材在这一方面虽做了较大的努力,但教材理论同实际内容的联系不十分密切的地方仍然存在,章节的编排上也有不尽完善之处。以初三教材为例,在学生没有学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析“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关存的所有制结构”,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教材知识性虽强,但因其学科特点的关系,有时学生即使不听讲授,在死记硬背后亦会通过考试甚至还可以速效拿高分,这些现象都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注意力下降,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而大大影响课堂其听课效率。

2. 学生自身。

当代中学生是在全面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新事物敏感,心理活动丰富,情绪体验非常强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思维活跃,但因为他们的心理还未成熟,容易被直观形象所感染,所以当他们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时,在人生价值方面就会产生诸多疑惑。一旦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与他们眼光中所看到的“事实”相矛盾时,就会造成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认为老师总是替书本说话。有时你这么讲,他却那么想,学生的心弦难以被拨动。还有的学生受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认为学思品没有实用性,又加上开卷考试,所以都非常不重视。我曾作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语、数、外、理重要,而思想品德课只能屈居第五位,被认为是主课中的副科,或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功课。诸如此类种种现象都显示了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实际,然后在课堂上实施一定的控制,否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全神贯注于课堂上,而一旦忽视知识的学习,则会产生行为的偏差。

3. 教师方面。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在观念上一直认为思品课是一门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的课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有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陈旧,会拉大学生与课堂的心理距离;有的教师则满足于“注入式”、“满堂灌”,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严重阻碍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教师不能将丰富、多变的社会现象与教材相结合。有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现实问题也避而不答,或回答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这自然便与学生产生了一道天然的心理屏障。在教学效果上,有些老师自己也认为学习思品课没别的巧门,只要考前突击就可以了,即所谓的“少投入,高产出”。有时老师不去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而是重复强调“这一段话是要背诵的”,把学生当成存储知识的容器。如此机械、沉闷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激发起学生对学生的兴趣,课堂积极情绪难以调动。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早日摆脱思品课获得成功的羁绊。

如此看来,对思品课实施课堂心理控制已势在必行。那么,当我们充分了解影响中学生课堂心理变化的种种因素后,该如何实施好这一控制,解决教与学这对矛盾呢?我曾作了以下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课堂心理控制的实施途径

1. 研究学生心理。

课堂上的心理控制首先依赖于课前的充分预料,即所谓的“预防入手,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参加工作起,每年我都阅读大量关于“中学生心理”的丛书,了解中学生有求新、求美、求趣、求真、逆反等心理特征。只有从中学生的这些心理实际出发来精心编写教案,选择教学手段安排教学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才能防止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失控现象的出现。比如,在讲解“如何正确看待目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时,我预料,如果空洞地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于是针对学生求真的心理,我用了一则形象的比喻,我问学生:“你在春天里,有没有看到过枯叶?你在秋色中有没有见过翠绿的树叶呢?”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有!”接着,我又问:“我们会不会因为春天里有几张枯叶就认为春天没有来临,又因秋色中有几片绿叶的存在而认为秋天已经过去了呢?不能,对不对?同样的我们在看社会时也不能因为党内有少数腐败分子的存在而觉得而党内一片漆黑,也不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全面否定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社会现象时不一叶障目,分得清主流和支流,使学生听课后恍然大悟,并从此获得了免疫力……

2. 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课堂心理控制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倘若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就很难使这一实施得以成功,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思想道德、情绪、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气氛,如果教师品质高尚,情绪饱满,对学生寄以段切的期望和厚爱,以真切的热情打动学生,那么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激情所感动。师生关系融洽后,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以敬爱的心理去接受教学内容。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德就深知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他从不摆架势,更不驯斥人,而是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唤起求知欲,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经意地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或者有数名同学不守纪律,对政治学习无兴趣时,你是去训斥指责他们呢还是启发诱导呢?其实,课堂活动同时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融洽的师生情感,才能促进良好教学环境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如果连这一基础都没打好,即使我们有较高的教学教育水平,也难以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社会现象变化万千,学生的心理受其冲击,在思考某些问题时,所想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理论根据充足、无懈可击,学生自然就乐意接受。若一问三不知,说理不能自圆其说,学生则难以信服。教师要授予学生一杯水,自已必备一桶水。现在,我要说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否则鲜花也要被浇死。教师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获取各种信息,在有限的课堂“小天地里”里,把大千世界的精彩片段加工、再现来丰富课堂,以渊博的知识来拆开师生间的“隔心壁”。

3.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当它出现时,可使人的大脑对其他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受到一定的抑制而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尝试了:如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只有点燃兴趣点,才能吸引学习心。兴趣点,就是学生最感兴趣、议论最多或最感困惑的问题,即学生议论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我把这些材料收集起来,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或者假期里先去调查、了解,写成调查感受,然后再到课堂上参与。根据教学进度,以初三《社会》为例,我先后组织学生课后调查“承包后的农民”、“我家附近的个体小店”、“私营老板都富起来了吗”、“衢州的外资企业有几家”。写前我都一一作了指导。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接受知识起来就容易。学生愿意听,坐得住,容易与教师讲解的内容产生共鸣。此外我还把小品、辩论引入课堂并采用比喻、一堂一名言等手段大大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课堂上出现了《弃学经商》的小品表演,开始了“雷锋精神是否过时?”“追星,利大?弊大?”的课堂15分钟唇枪舌战,无不把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课堂热烈的讨论之中。

4. 辅助教学手段。

要在整堂课内成功地控制好学生的心理变化确非简单容易。曾有老师叹息:“思品课内容太多,理论性太强,抽象又难理解,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要走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感触到老师单纯的口授往往使课堂缺乏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不愿听课而走神。如何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只有大胆改革,尝试创新。我把图片、歌曲、录音、投影纷纷引入课堂,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大大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当投影片一放出,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形象,学生聚精会神于投影。当音乐声起,学生的兴奋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课堂心理控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它不仅使教育培养人、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这三大功能发挥得更加有效,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缺少兴趣、教育只面向少数的状况,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了对课堂心理的控制后,课堂气氛活泼又不失严肃,基础知识自然就学得比较扎实,学习成绩保持优秀。学生们也改变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冷漠态度,越来越喜欢这门功课,学习能力和觉悟得到提高,心灵得到升华。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喜欢学思品,更热爱自已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对课堂心理控制实施以后,教学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社会在不断前进,如何实施好课堂心理控制、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待我们继续思考、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教与学这对矛盾, 从中学教育本身、学生自身、教师因素这三个方面剖析了实施课堂心理控制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课堂心理控制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思品教学,课堂心理控制,必要性,实施途径

课堂心理控制 篇2

本文回顾了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心理控制源的.几种理论,重点介绍了罗特的心理控制源理论.此外,还介绍了关于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相关性,以及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抑郁症之间相关性的以往研究结果,并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 者:钟慧 李鸣 作者单位:钟慧(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215006)

李鸣(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215008)

瞬间控制情绪的7个心理方法 篇3

努力从内心处冷静

遇到困难的对话时,确保从隔膜处均匀地深呼吸。跟自己讲话,慢慢重复一些类似“放松,保持冷静”的话。你还可以闭上眼睛几秒钟,想象一幅放松的画面,回忆一些让你冷静或高兴的事情。在你讲话时,放慢语速,不要打断,并仔细考虑你正在说什么。

抽身而退

如果紧张气氛越来越严重,则考虑先停止讨论,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再回来重新开始。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变得更客观,问题也将在你脑海中更明确。

选择正确的媒介来传递你的消息

当你满腔怒火时,很容易发出一封措词严厉的电子邮件。不良情绪实际上不应使用电子邮件来传送,因为当面或通过电话说显得很合理的话在邮件中就会非常不同,而且会被错误解读。所以,尽量在冷静后面对面地谈。

尝试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考虑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某个人很愤怒,或者成为他们愤怒的对象,则花一点时间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考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和压力。也许他正应付很紧张的时间期限,有一个要求很多的老板,或者家里发生了一些个人问题。当你能够将对方视作易犯错误的正常人、像你一样在努力完成这一天的工作,你就更容易冷静下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点。

缓和你的语气

在响应之前先仔细倾听,并使用类似“我明白”这样的短语,以显示你愿意了解他们的观点。不要使用强烈的语气或侮辱性的言论,并避免使用类似“总是”和“从不”这样的词。它们可能不准确,而且会弱化你的观点。另一个有用技巧是“镜像技术”,你在说话时重复别人的词或短语,不是干扰他们,而是表示你确实在听并且理解他们。最后,不要迁怒于别人。不要说“当你……时,我真的感到厌烦”,而是说“当你……时,我感到难过”。

不要当面发泄怒气,也不要反击

如果有人朝你大喊大叫或粗鲁地威胁,请努力记住:这并不是真的针对你。你对与你无关的任何人的行为都不负责任,而且你也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你只能控制你对他们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如果有人抨击你,反击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冷静地反应、或者根本不回应以及拒绝“供给”他人愤怒的养分,可使其愤怒更快地燃尽,就像失去氧气的大火。

了解你的“愤怒触发器”并找到替代方法

认识到是什么使你愤怒。可能是人、情况或任务使人血脉贲张,所以找出原因是什么,并且找出替换办法来解决它们。

最后,为愤怒找到健康的发泄渠道。尝试做一些剧烈运动、可让你平静的瑜珈或者冥想课程。允许你自己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释放郁闷,这样愤怒就不会积聚在你的身体里或者以不良的方式爆发出来。

课堂心理控制 篇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新闻宣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新闻信息去影响受众态度的形成或改变, 进而激发受众产生符合传者意图的行为。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传播者本身的权威性、可信性及受喜爱性等, 起决定作用的还应当是新闻信息的内容。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为受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如果不从内容的安排、信息传达的技巧以及传达时机的把握上费一番脑筋, 照样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此结合新闻热点事件, 探讨受众的“逆反心理”及新闻信息传递策略中的“心理控制法”。

南京彭宇案, 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 案件内容即我们俗称的“碰瓷”, 时隔5年之久, 其负面影响仍笼罩着中国社会。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影响力之所以如此之大, 除其本身所映射的当代道德积弊外, 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百度输入“碰瓷”或者“老人摔倒”等关键字, 共有3750000条信息, 前几条新闻分别是“司机帮扶摔倒老人反被诬成肇事者”、“天津车主称搀扶摔倒老人被判赔偿10万元”、“老人摔倒好心司机送医院汽车反被扣”、“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窒息离家不到一百米”, 而除了社会新闻, 在一些SNS社区网站上还流传着一些帖子, 比如“两女生搀扶摔倒老人被拽住后吓哭”等, 在媒介构筑的拟态环境中, 似乎“碰瓷”一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关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问题, 常在各大论坛看见网民争辩不休, 一个传统道德观早已给出答案的问题, 却在很多人心中打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在“碰瓷”类新闻大量进入受众视线之前, 我们尚没有面临这样的“思想斗争”。“小悦悦”案中, 18位未施以援手的路人, 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困惑?究竟是什么改变了受众原有的立场和态度, 进而使其行为发生逆向选择?我认为, 这类现象就是我们在研究受众心理时遇到的“逆反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是指当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所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包括许多方面, 例如失实、失真或超出多数受众当前心理承受力的报道。受众逆反心理既存在于受众个体, 也存在于受众群体。从新闻宣传社会效益的角度看, 受众群体的逆反心理更应引起传者的重视。

而在研究“碰瓷”类新闻的传播效果时, 我们不难发现, 受众中出现的“老人摔倒不要扶以免惹祸上身”的心理, 恰恰与媒体大力宣传的道德范式南辕北辙。在受众对某一事物 (或人) 还不了解时, 海量报道同一类型的负面事件却又缺乏深入性、引导性分析时, 反而激起了受众的自主意识, 从而采取逆向的态度或行为选择。学者周克冰在《也谈新闻报道的负效应》一文中详尽地解释了新闻报道引起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导致新闻报道的负效应的原因:“失实、失真、失策、失误, 是造成报道产生负效应的主要根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记者在报道某些新闻事实的时候, 如果把握适当, 则必然损害客观效果。在有原则的国度里, 在有秩序的社会中,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随便发表的。该不该发, 怎么发, 什么时机发, 是突出处理还是淡化处理, 都直接关系到社会效果, 考虑不周, 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在“碰瓷”类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我认为应当根据传者的意图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有意识地控制量的多少和所造声势的大小。如果宣传报道数量过多、过滥, 有时也会变成接收中的噪音, 使受众心理上难以承受或者在理解上“走形”。而新闻心理学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方法。在新闻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有一种策略叫做“心理控制法”, 是指新闻传播者对于某些新闻事件有意采取低调、淡化或回避的处理方式, 目的是控制受众的心理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被淡化处理或有意回避的大多是对社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极易诱发许多人效法的新闻事件。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介事件中, 心理控制法得到了高程度的运用, 比如“卢刚事件”、他们深知如果不对这件事采取心理控制法, 任凭新闻媒介大肆渲染, 就很有可能对受众起到消极的诱导作用, 反而产生更大的破坏性后果。就“碰瓷”类新闻来说, 如果能够控制其量的滥化, 并且透过事件本身做出多角度多侧面的评论性、引导性报道, 那么其负面效果———对受众原始态度的影响, 想必不会如今天这般大。■

摘要:即使是同一种为受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如果不从内容的安排、信息传达的技巧以及传达时机的把握上费一番脑筋, 照样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此结合新闻热点事件, 探讨受众的“逆反心理”及新闻信息传递策略中的“心理控制法”。

关键词:受众逆反心理,心理控制法,新闻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刘京林.《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6 (1)

控制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认识人类的几种基本情绪。

2.通过表演、游戏等轻松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以及表现人类的几种基本情绪。3.在活动中使得学生感悟快乐的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方法:表演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有调控自己情绪的意识,以及学会在生活中调控自己情绪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我来给大家上课,我感觉很兴奋,那大家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生:紧张,高兴,开心……

师:大家刚刚所说的这些,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情绪。

二、游戏感悟,体会情绪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歌曲名字的游戏。首先我来解释一下游戏规则:我播放歌曲片段,大家来猜,猜出歌曲名字的同学快速举手,举手最快的同学起来回答。(猜完一首歌曲之后,采访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了但是没叫到的同学以及没举手的同学此刻的感受)

生:高兴、失望、喜悦等

三、认识情绪

师:我们平时的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那刚刚同学们所说的情绪哪些是积极情绪呢?哪些是消极情绪呢?

四、情景再现,自主表演

师:下面,老师举出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的几件事情,大家根据这件事情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可以是动作、语言、表情等来反应情绪。(相应的配上背景音乐)

①你本来应该坐班车回家的,突然看到家人出现,来接你。

②周末了,你想去朋友家里玩,可是家人不同意。

③你想去爷爷奶奶家,可是等车等了好久都没来。

五、调控情绪

师:我们有这么多的情绪,那大家最希望每天都是哪种情绪啊?

生:快乐,喜悦,开心等

师:但是我们的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使我们悲伤难过或者生气郁闷的事情,考试失败、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们相处不好等等。(背景音乐《最近比较烦》)。就像音乐中唱到的“最近比较烦”,我们每个人都有“最近比较烦”的时候,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使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国王长了兔耳朵》,看看我们能不能从这个故事中收获什么呢?

生:我们要像理发师学习,有了烦恼要大声地说出来。

师:在生活中,我们碰到烦恼以及消极的情绪时,我们要学会自己找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把消极的情绪转换成积极的情绪。那你们都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交流

六、演一演

师:老师写了几个心理剧的剧本,找几个小演员到前面演一演,其余的观众们要帮助这些小演员们想一想,遇到这个问题你该怎么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

(心理剧)

(旁白)小米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每次的黑板报都是她做的,也总是得到各位老师的夸奖。因此,小米对自己办黑板报的能力特别自信,每次被夸奖,心里也都美滋滋的。这不,又到了要办黑板报的时候了。你看,小米正在那里办呢。

小甲:小米,你的黑板报办的真好。小乙:小米,你怎么这么棒啊。

小米:也不要这么说啦,我也在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黑板报办的越来越好。(旁白)这时,小白从旁边走过来,看了看小米做的黑板报,一脸的不屑。小白:你的黑板报就办成这样啊,居然还敢在这自夸?也就是一般般嘛。小米:你什么意思啊? 小白:意思就是说你的黑板报办的很一般。哼。。。(旁白)小米听了小白的话之后,特别的生气。小米:你有本事你办啊,我不办了。(旁白)说完,小米转身离去。。。

师:如果你是小米,此时你应该怎么办才能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呢? 生:要往好的方面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生:小米应该让小白也办黑板报,看看到底是谁办的好。生:哭,运动,找人倾诉,唱歌,娱乐

师:刚刚大家说的几种方法都非常的好,那现在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调控自己情绪的几种方法。(PPT)

①转换法(小故事)②发泄法(运动,唱歌,哭)③谈话法(找人倾诉)

六、总结

课堂心理控制 篇6

焦虑有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形式。状态焦虑是一种暂时波动的情绪状态,即在某一特定情景中的某个时刻个体所体验出的焦虑程度,其主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觉,是高度自主的神经系统活动。状态焦虑具有不同的程度,并且随着压力的不同而波动。由于音乐考生的专业水平受所学的专业时间长短、自身素质差异、参加实战考试经验的多少、考试环境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音乐专业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着考生的高考情况,所以每位考生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考试结果,更希望自己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在这种强烈的动机状态下,考生普遍地表现出较高的状态焦虑,例如: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失眠等等。在这样的高焦虑状态影响下,考生往往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了声音抖、音不准、节奏不稳、失声、动作死板、忘记歌词和旋律等现象,甚至整个表演过程完全失败。因此,让音乐专业考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便让他们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已经成为音乐专业考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我们在烟台市3所中学中,随机抽出了40名高三的音乐班的学生。按照性别,用随机的方法,把40名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2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14人。另一组为实验组,2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15人。

(二)实验材料

实验组考生接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训练。

1. 认知训练: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考前状态焦虑的程度及其行为表现,观察学生情绪变化,通过谈话诱导、分析推理等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端正考试态度,进而在大脑中产生积极的、使人平静的表象以应对考试,树立控制自我焦虑程度的信心。

2. 表象训练:这种方法是在学生较为放松训练基础上,利用学生头脑里如何演唱的动作表象进行心理控制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1)考生从离演唱地点十米到二十米的地方走过去,准备演唱(要求走姿自然大方,步伐均匀);(2)站在讲台前(舞台)或钢琴旁做2—3次深呼吸以稳定情绪;(3)听钢琴伴奏或放伴奏带开始演唱,并注意音准、节奏、声音质量直到演唱完毕;(4)演唱完后,及时听取指导教师和同学们所提出的有关注意事项,同时进行自我评估完成情况并及时改正。实验期内这种方法要进行共计16次(其中4—6次须有本校教师或外校教师5—8人现场当评委,进行模拟实战考试训练,这4—6次最好分配在中期2次训练和晚期4次训练)。

3. 暗示训练:教师用语言、面部表情、手势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例如,在学生表演时,发出用点头、“OK”的手势等方式向学生暗示,引导学生:“我能完成这个歌曲,高音也没有问题”,“我相信我自己”等心态,以减轻学生的恐惧感,降低焦虑程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心理测试

1.STAI自我问卷量表,本文采用美国心理学家D·斯皮尔伯格等人制定的经我国学者修订的STAI自我问卷量表,以设定考生的焦虑水平。

2.生理指标测试:测试被试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即常态心率。测试被试模拟考试前和模拟考试后的即刻心率。

(四)实验时间:实验时间为4个周,实验班的学生共经过了16课时(每周4课时)的心理训练。

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与控制组考生焦虑状况的比较

我们运用STAI问卷量表对被试进行了焦虑状态测试。该测试包括(1)被试的特质焦虑;(2)被试实验前的状态焦虑;(3)被试实验后的状态焦虑。详细的调查内容见表1。

表1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焦虑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就特质焦虑而言和实验前的状态焦虑而言,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值分别为0.08和0.30,P>0.05。而在实验后测试的状态焦虑方面,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Z值为2.11,P<0.05。这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控制训练有效地降低了他们的焦虑水平。

(二)实验组与控制组考生心率的比较

心率是指人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一般为65-75次/分,在紧张状态下人的心率则会迅速提升,达到90-140次/分,甚至更高。

心率是反映人的焦虑程度的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本研究中,我们对被试进行了心率测试,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被试的焦虑状况。心率测试包括(1)常态心率,(2)实验前模拟考试后的即刻心率。(3)实验结束后模拟考试后的即刻心率。详细的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心率比较

由表2可见,在常态心率和在实验前测试的模拟考试后的即刻心率每个方面,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心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值分别为0.26、0.85,P>0.05。而实验后的模拟考试后的即刻心率,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的心率则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Z值为10.21,P<0.01。这说明实验前,在进行模拟考试时,所有被试都很紧张,焦虑水平很高,其心跳速率相当于一个100米竞赛的心率,实验组达到118.6次/分,控制组为117.2次/分。二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0.85,P>0.05)。然而,在实验组经历了4个周(16课时)心理控制训练之后,实验组的焦虑水平明显地降低了。

结论与建议

(一)高焦虑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发挥应有的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心理控制训练的音乐学生,焦虑水平普遍偏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应有的专业水平。

高状态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它使人感到一种特殊的恐惧不安,并伴有身体种种不适感觉,阻碍正常心理活动和主观体验。特别是由特殊事件诱发出来的体验会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对于演唱技能掌握时间短、水平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常伴有失败的体验,将会在主观上产生更大的威胁,导致更高程度的状态焦虑。处于高状态焦虑的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多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抑郁、行为怠慢、勉强完成演唱过程、敷衍、退缩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耳闻目睹同伴或高年级同学的演唱过程,或自己也有失败演唱史。其心理反映过程可概括为:感知刺激(听说,目睹同伴演唱失败或自己曾有失败演唱史)——表象负诱导(总在想不利因素,越想越怕)——实践反馈(亲自登台演唱未能如愿以偿)——高状态焦虑(担心完成不了整个演唱过程)。因而常常是一张嘴就不对劲,或到高音时唱不上去,有时即使唱上去也声嘶力竭,这样加剧了其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乃至沮丧、消沉,造成抑制性反应,引起音乐学习心理障碍。因为,从高级神经活动的角度来看,在一定范围内的条件刺激强度越大,条件反向活动也就越大;当刺激的强度超过大脑皮质工作能力范围时,反而会引起反射活动的抑制。所以高状态焦虑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身体动作,使学生自控能力降低,演唱表情拘谨、呆板,参入演唱的肌肉僵硬,不能自如地演唱,甚至增加混乱多余的动作,破坏了学生的动作记忆和歌词、旋律的记忆过程,演唱协调能力丧失,干扰注意状态,阻断认识加工活动,同时,处于高状态焦虑的学生往往过分关注自己,而尤为关注自己演唱的结果,对失败更为敏感,具有较强烈的躲避批评和失败的心理动机。因此,高状态焦虑水平对掌握较大和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具有破坏作用。

此外,焦虑可以成为主要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从消极情绪的能源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提出了驱力与绩效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水平的驱力导致最佳操作效果,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演唱技能。学生要进行演唱表演,某种适当程度的焦虑是必要的,内驱力对学生的演唱学习认知活动有一种激活作用,它可使学生尽力保持相对心理平衡,增加了演唱时的安全感,强化了自我表现意识和积极情绪,对发挥演唱技能的潜力最为有效。

(二)心理控制训练有助于音乐考生降低焦虑程度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心理控制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降低焦虑的方法。

认知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会更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建立和复演积极有益的自我陈述言语、代之以平静松弛的身心状态,使心理趋于平衡,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则必然导致良好的稳定的音乐行为效果。

表象训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演唱时过于紧张,造成音不准、节奏不均、声音质量不稳等问题,表象训练可有效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得到放松,因为放松可以使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拮抗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改善情绪的稳定性,并且可提高动机水平,加强演唱技能完整性的掌握和巩固,更有效地增强自我信心和解决紧张情绪的能力,与此同时,表象训练可使知觉记忆和演唱记忆明显提高,再加上表象训练同样能够获得与实际练习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心,所以这种方法对学生演唱技能水平稳定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暗示训练,学生在表象训练的同时,教师运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等手段帮助学生增强演唱自信心,尽量减轻学生的焦虑程度和紧张心理。

经过上述心理训练,能够引发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演唱成功的喜悦,减少消极情绪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完整歌曲的演唱,有效地逐渐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其注意状态指向学习内容和集中于练习过程,纠正了自身的不足,使他们的演唱技能得到了稳定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甦等著《当代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袁振国《教育研究访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王海涛 山东鲁东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李庆山 烟台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

心理健康的特别规则——控制自己 篇7

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控制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别规则。

学生作为一类特殊人群, 容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犯罪心理从而引发犯罪。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与社会因素和犯罪主体的心理意识有关, 而情绪刺激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严重的影响。

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心理行为的动机, 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 它能驱动有机体作出反应, 在最广泛的领域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能。情绪的作用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 从而更强有力的激发行为。这便是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时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不能控制自己, 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 完全贯注于自己的激情状态, 以致不能很好地评价自己所做事情的性质及其意义。

人的情绪受到刺激而突然剧烈升温发展为激情, 一旦形成, 便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能量, 在能量饱和的情况下, 就有非得释放出来不可的愿望, 在短时间内很难把它压抑下去。大学生在强烈的刺激面前有时往往不计后果, 一味维护自己的尊严, 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刺激面前, 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 许多犯罪行为都是在激情状态中, 失去理智控制状态而发生的。而情绪的突变与意志往往有密切的联系。意志是人自觉地提出目的并一起行动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 情绪可以起推动作用, 也可以起抑制作用。当大学生犯罪主体心理出现畸变, 其意志往往变得不坚定, 这种脆弱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支配, 一旦受刺激, 情绪就波动, 此时不能用脆弱的意志来对其控制, 反之还要受到情绪波动的左右。大学生久积的犯罪心理因素此时交织在一起, 由强烈不稳定的情绪刺激而迸发出不可控制的行为。由于大学生犯罪主体受意志脆弱等因素的影响, 在受到强烈情绪刺激的情况下, 就会产生一种反应形式, 这种反应形式是以刺激开始至犯罪结果的发生而终止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 人的过失乃至某些犯罪行为, 可能是一种失控行为, 并没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曾经轰动一时的“燕舞小子”的悲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燕舞小子”曾经是个勤奋聪明的少年, 曾经是个才华出众的演员, 生活的道路本来无比宽广。然而, 由于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过失杀人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从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受人关注的演员, 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墙里的囚徒。

一位大学生, 年仅18岁。在学校里与学生发生冲突, 为的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当时一时冲动, 就与其打了一架。吃亏的同学怀恨在心, 于是数日后找准机会邀了数位同伙在网吧找到了这位打了他的大学生。个个拿着菜刀, 一上场招呼也不打就来个猛砍。大学生身上鲜血直往外冒, 很快就成了一个血人。在朋友的帮助下, 奄奄一息的他被送到医院。

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 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 尤其是青少年, 情绪发展波动性大, 心理承受能力差, 情感比较脆弱, 遇事容易冲动。因此, 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冲动心理。

大学生不再是小学生, 已经是成年人了, 做事之前应先考虑事情的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预测事情可能发生的结果, 从而减少盲目性。怎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 学会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学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镇定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后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 尽量使自己不陷入简单轻率、冲动鲁莽的被动境界。比如, 当你被他人无聊地嘲笑、讽刺时, 倘若你顿时怒火大发, 反唇相讥, 则很可能引起彼此争执不休, 怒火越烧越旺, 自然于事无补。但是如果此时你能够提醒自己冷静一下, 采取理智的办法, 用沉默作为抗议的武器, 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了伤害, 指责对方的无聊, 反而会使对方感到尴尬。

其次, 使用暗示、转移注意法。让自己感到愤怒的事, 大多都是伤害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 使人一时很难平静下来,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的情绪十分激动、快要无法控制时, 就要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办法自我放松, 鼓励自己克制冲动的情绪。一个人的冲动情绪常常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转移, 就会变得更加强烈。

再次,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训练, 培养自己的耐性。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爱好与兴趣, 选择几样需要耐心、静心和细心的事情来做, 这样不仅可以陶冶性情, 还可以丰富业余生活。

冷静是美丽的智慧珍宝, 它出自忍耐与自我控制;冷静是成熟的人生经历, 它出自于对事物规律的透彻了解。一个冷静的人, 不会在任何事面前大惊小怪、感情用事, 而会在波涛汹涌中如礁石般纹丝不动。保持冷静, 就会拥有遇事不惊、安然自若的幸福人生。因此, 我们要学会冷静, 只有冷静的人, 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才能使自己不至于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才能让自己拥有一颗健康的心!

课堂心理控制 篇8

破窗效应———导的落点要稳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尽量避免出现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第一次”,如果“第一次”不可避免,应对第一次进行及时修补,从而避免不良的连锁反应。同样的,如果我们期待出现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让“好的第一次”成为必然,这样就有可能继续产生好的结果。

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如果适当运用了破窗效应,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支育恒在执教《歌声》一文时,首先就明确告诉学生,《歌声》一文,比较难学,语言都是经得起咀嚼的,有些地方是作为初中教材的,六年级的学生来学习,是“啃硬骨头”。然后根据学生提供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设计教学环节。为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同时又不让学生感到有压力,学得更轻松愉悦,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感受到了“破窗”后带来的效应,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知识难点的兴趣,触发了他们解决问题,表达理解的需要和热情。之后的课堂,学生学习范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合作评析,将所有的知识难点“打破”,“打破”了难点,学习也就完成了。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麻痹”一词引路,由词及句,以点带面,让一个个华丽的辞藻成为课堂难点的突击手,课堂重点的引路人,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框框,教者只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引导到自然宽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范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合作评析,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而学生在合作中,在对话中,真实有效地提高了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仅仅引导学生探究了两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进而引导学生从理解一篇课文到走进一名作家的内心。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特级教师们在处理较难理解的课文时,往往只引导学生突破一到两个重点,进而以点带面,一步步走进文本,感悟文字,积累语言,使学生全员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鲶鱼效应———导的线性贯穿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被捕捞以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为延长它的活命期,当地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

在语文课堂上,也会出现类似“鲶鱼效应”的现象。在学生茫然不知如何深入解读文本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投出一个问题,并以之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接触文本,理清脉络,品味语言,体会写法,往往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就用一个问题贯穿了教学的始终,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真正读懂了一个母亲的心。王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大家都有过向父母要钱的经历,而作者竟然会鼻子一酸,这是为什么?”然后围绕这个“鼻子一酸”,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到母亲“震耳欲聋”的工作环境感受“鼻子一酸”;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到三个“我的母亲”的连续动作特写感受“鼻子一酸”;最后引导学生进入到四个“立刻”感受到母亲的劳累,理解“鼻子一酸”的深刻内涵。课堂上,王老师的适当引导是多么的关键,通过这个“鼻子一酸”的引导,贯穿了儿子对母亲“懂你”情怀的无限价值。

教师的引导如果只是无病呻吟或者直白的说教,学生就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表达,而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引导有独特的思考角度,注重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给学生思考的勇气,学会思考的方法,纲举则目张,学生通过思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映射出各自的思想认识,闪耀出思想的火花,拓宽了对问题的探究思路,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使思维过程更加深入。

当然,能线性贯穿课堂教学的“引导”,不仅可以是一个问题,还可以是一种情感、一个学习方法等。引导在课堂上的使用,无疑可以让课堂更“干净”,少去许多“细枝末节”带来的困扰和浮躁。

晕轮效应———导的立体扩散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因此常常用来解释以偏概全的不良现象。但是,如果从另一方面考虑,晕轮效应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更多同体裁、同类型的文章。

在语文课堂上,正确使用晕轮效应,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指导学生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解读时,她的课堂指导显得尤其得法———在让学生感悟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责”的相同不同之处后,告诉学生这在文学上称“反复叙事”,并让学生课外继续研读《西游记》全文,再找《西游记》中这样反复叙事的例子,体会文体特色,这样就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有深度的,也必然是收效卓著的!同样,孙双金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思乡组诗》时,通过一首首从古到今的思乡诗,教给了学生思乡可以是“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思乡可以是“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和“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的想象,思乡更可以是直抒胸臆的情感,也可以是寄情于物的婉转表达。可以想见,学生经历了窦老师和孙老师这样的课堂,他们的收获又怎会仅仅是在课堂上正确解读了文本这么简单!

课堂心理控制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泰安市泰山区随机抽取4个村、2个街道,利用目测法筛查6~12岁儿童中的肥胖儿童,并将筛查出的肥胖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共调查肥胖儿童205名,其中城镇74名,农村131名;男生150名,女生55名。平均年龄(10.02±1.77)岁。

1.2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由严格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对肥胖儿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年级以及对肥胖的认知和感受、对减肥的想法和愿望。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肥胖标准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5]。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构成比和百分率,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肥胖儿童心理感受

调查的205名儿童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62±4.99)kg/m2,最低19.02 kg/m2,最高57.85 kg/m2。肥胖儿童心理感受构成见表1。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不同年龄肥胖儿童对待自己肥胖的态度

66名6~9岁肥胖儿童有57.6%认为自己不胖; 139名10~12岁肥胖儿童30.9%认为自己不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P<0.01)。随着年龄增加,儿童肥胖认知程度越来越高。

6~9岁组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率与高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7,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肥胖儿童不满意自己体重比例明显增加。见表2。

6~9岁肥胖儿童18.2%因为肥胖苦恼,10~12岁肥胖儿童42.1%因肥胖苦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P<0.01)。因肥胖导致的心理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3 肥胖儿童与同学相处的感受

6~9岁组肥胖儿童受同学嘲笑的比例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感觉受嘲笑的比率下降,但不知道别人是否嘲笑的人数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P<0.05)。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城市肥胖儿童有27.0%受嘲笑,农村有15.3%受到嘲笑,城市肥胖儿童受到嘲笑的比例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5)。男生受到嘲笑的比例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396),女生受嘲笑比例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P<0.05)。

6~9岁肥胖儿童39.4%课下不愿意与同学到室外活动,10~12岁肥胖儿童71.9%课下不愿意与同学进行室外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1,P<0.01)。

2.4 影响肥胖儿童苦恼的多因素分析

分析年龄、性别、BMI、居住地、自己对肥胖的态度、受到同学嘲笑情况、肥胖自我感觉7个因素对造成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保留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见表4。

3 讨论

全世界肥胖症发生率正在以每5 a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每年肥胖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30万,成为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2个可以预防的致死危险因素[6]。研究发现,食量大、饮食速度快、喜食高能量食品等是导致中国儿童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7,8]。肥胖儿童30%~60%成年后仍然肥胖[9],肥胖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对肥胖人群既要尊重、关心、爱护,又有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健康[10]。

调查显示,肥胖儿童接近40%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肥胖儿童认知自己肥胖的比例低于高年龄组,认为肥胖影响自己的仅有45.4%。说明部分肥胖儿童对自己肥胖还没有正确的认知,如硬性要求他们控制体重,不一定能见到成效。对这部分肥胖儿童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有针对性地找出肥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

有研究证明,肥胖儿童易出现抑郁、社会退缩及攻击性[10,11]。本次调查中,已有肥胖儿童因为肥胖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感受,如34.1%肥胖儿因肥胖而苦恼,近20%肥胖儿因肥胖受到嘲笑,6~9岁肥胖儿童有39.4%课下不愿意与同学出去玩,10~12岁肥胖儿童有71.9%课下不愿意与同学出去玩。说明认识到自己肥胖的儿童已经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知识的丰富以及爱美心理的出现,这种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造成苦恼的影响因素就是肥胖儿童自己认识到自己肥胖,并不满意自己的肥胖状况,这一时段既是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有利时机,也是避免肥胖儿童产生心理障碍的关键时期。对这部分儿童,一是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二是动员并指导他们控制体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三是对肥胖儿童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因为中国一些肥胖儿童的家长缺乏肥胖控制的意识和知识[12]。

调查还显示,部分肥胖儿童有控制体重的意愿,82.4%的儿童或多或少的有减肥的想法;为减肥有9.8%儿童主动减少饭量,还有80%希望家长帮助减肥。这正是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最佳时机,肥胖儿有控制体重的意愿,教师与家长给予鼓励、指导和支持,就会有效的控制体重增长,减少和避免各种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课堂心理控制 篇10

一、沉默的心理归因

何为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面对老师的提问要求出现的不言不语、不交流、默不作声的非言语行为。在每次沉默的背后,都有着其各自的原因和不同的心理情绪。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情况,通过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心理表现:

(一)“防不胜防”型

在和教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熟悉某个老师特有的提问方式。但是,许多情况下,学生感觉老师的提问是突然袭击。据学生回忆:“记得有一次,老师进门后二话不说,直接在黑板上写题,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的我,顿时心跳加速。”老师一进教室就提问,这就导致了气氛的突然紧张和部分学生的忐忑。也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征兆地抛出问题。当然,之所以感受到提问的突然性,有时是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比如,注意力分散、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知识遗忘等。但是,在此情境下,学生内心的紧张感是共通的。

(二)“呼吸急促”型

当学生一听到上课的铃声时,部分学生就不自觉感受到“威胁”的存在,下意识的紧张、害怕随之而来。心理上的变化导致生理上的稳定性被打破,机体处于不安之中:心跳加速,呼吸紧促。“每当老师点名时,我就会心跳加速,头低着,甚至出现短时的真空状态。”

从被点名字到开始回答问题,时间似乎被拉长了。带着不情愿、犹豫、纠结等复杂的心情,学生首先还是要先站起来。这个平日里易如反掌的动作,此时却是如此无奈而又艰难:“我怯怯地站起来,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轮到我背时,我双腿发软,哆嗦起来了。”

(三)“害怕嘲笑”型

自己被老师点到名字后,学生总感觉其他人都在盯着自己看,越是这样想,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个体就越发显得不自在。无法正常表现自己或解答问题的学生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种感受也许只有自己知道而独自承担着:“怎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下讲台。”因此,解答问题的失败,带来的是尴尬和窘迫:“我什么也不会,感觉场面很尴尬,身上直冒汗。”“在老师提问了一个对我来说很难的问题时,我只能干巴巴地站起来沉默不语。”

二、改善不良心理的建议

从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中,造成这部分学生沉默的原因,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有学生家庭原因,但主要的原因个人认为是老师在教学教育中的方法、技巧,那种课堂提问目的过于功利、急于从学生口中得到答案的老师,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预设的答案,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成为一个“自我中心”式的老师。当学生的答案和预期的大相径庭或答不出来,这样的老师就会失去耐心,或冷淡的语言,或厌恶的表情,或委婉嘲讽。如果你是学生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做?此时又会怎么想?更希望老师怎么做呢?

(一)多一些理解、宽容

当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没有把握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足以使学生感到舒心、关心、放心。

(二)少一些冷漠、指责

在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应答的积极性越低。有人把原因全部归结于老师,其实应该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也渐渐形成。而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下,“中国人的面子可以说既是一种有形的,又是一种无形的脸。”同学生渐渐变得不会主动“抛头露面”,因为要承担丢脸面的风险。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课堂文化也会发生演变,积极爱表现的课堂行为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鄙视”。

(三)凝结提问的教学机智

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体验和个性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因如此,教师需要凝结关于课堂提问的教学机智。“机智可以表现为克制、对孩子的经历坦诚以待、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情境中充满自信,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老师眼里看到的,不应该是没有情感体验的、灵魂干枯的学生,而应该是可能受到伤害的、有着复杂体验的独特个体。面对自己的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充满机智,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就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也正是如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被火烫过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热,没被冰冻过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冷,碰过石头才知道什么是硬的,吃过糖才知道什么是甜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那稚嫩年轻的心灵,关注他们的一切变化,引导帮助他们敢于大声说、高声唱,打破沉默,不再困在可怕的“阴影”下,而应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摘要:主要就老师一直困扰的课堂提问学生沉默不语的现象做进一步分析。透过外在沉默的表现来研究学生内在的心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从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入手,以课堂交往中出现的不良沉默行为为研究焦点,以此来改变课堂学生无声的状况,引导学生敢于大声说出来,“无所畏惧”,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阳光的心理情绪。

关键词:人本课堂,沉默,探析,建议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课堂中的运用 篇11

【摘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学会感恩和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思维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积极情绪 积极人格特质 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96-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及其搭档契克岑特米哈依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心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本人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践表明,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积极力量,推动心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能决定其积极人格养成与否,进而影响其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方法能够可靠地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所诱发出的积极情绪最长可以保持15分钟。这些方法包括:观看令人兴奋的电影或阅读激动人心的故事,收到意外的礼物,阅读积极的自我陈述等。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例如,有关“什么是爱情”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很简单,甚至肤浅。比如,对于爱情的理解就是:可以买喜欢的东西,而不用花自己的钱;心情不好时,可以当人肉沙包等等比较功利和自私的想法。针对这些想法,教师提出:爱情就是索取吗?让学生思考,之后播放“爱的意义”视频,通过讨论视频,使学生明确:爱情更多的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最后给出关于爱情的定义。通过观看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爱情问题的思考和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中纠正和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想法,学生心服口服。相比之下,其效果远远超过直接说教。

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成果为指导,注重学生有关感恩和乐观等人格特质的培养。

(一)感恩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承认自己是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就会感恩。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感恩心态,我们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感恩任务。

1.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写下三个感恩的理由。记录下来,并上交到老师QQ邮箱,或者写在作业本里上交。

2.督促和检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方法、策略对感恩任务完成情况,期末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成绩考核内容之一。

(二)乐观

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转移是“关掉”悲观思维,而远离是“调小”悲观思维对情绪的影响。辩论是一种内部对话,目的是为坏事找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利用以上理论,在《情绪调控,寻找快乐》这一节课中,首先介绍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同时介绍了艾利斯ABC情绪理论,ABC分析技巧与转移、远离和辩论技巧放在一起 ,就称为ABCDE练习,为了利用这个练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环节:请学生当一回心理咨询师。

案例:求助者林林说班会课上,林林因为讥笑老师宣布的学校规章制度,没想到老师突然生了气,让我站起来,还当众批评了我。我很不服气,与老师顶撞起来。结果李老师命令我去办公室反省,还让我第二天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我很气愤。我这个人真的很晦气,倒霉的事情总是轮到我。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你怎样才能帮助林林走出情绪低谷呢?

引导学生:利用“转移”技巧,可以建议他打球、逛街、散步等。待林林心情平静下来后,利用“远离”技巧,提醒林林:他的悲观想法仅仅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而不一定是客观现实,同一情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引入“辩论”技巧,分析以上事件过程,先明确林林原来的想法和由此引发的情绪行为,然后,让林林为这一事件找到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

以下是辩论过程展示: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学到了如何把自己原来的解释风格从悲观转为乐观,学会凡事以乐观心态面对,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人格特质。

三、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主张充分挖掘人类的潜能,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本人开设了《寻找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设计“寻宝记”活动,即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诸如:“一只活的小动物”、“门卫叔叔的脚印”等宝物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过程,领悟到人的优势和潜能犹如我们寻找的“宝物”一样,隐藏在角落里。其次,提出主题,寻找自身宝物,即自身优势和潜能就是自己的“宝”,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人公的生活提出问题:兰柯为什么生活和学习都那么得心应手呢?如果姚明和周杰伦俩人互换角色,他们还能成功吗?通过讨论得出: 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课堂心理控制 篇12

一、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训练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 警察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 始终坚持为民服务,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较大成绩[2]。但同时我们也需看到, 在实战中, 警察队伍面临较大危险, 在过去的一年里, 因公牺牲的警察较多,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分析新近发生的警察因公牺牲案例, 有必要引起对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训练的高度重视。比如2008年, 某市发生重大案件, 一名歹徒持刀闯入公安分局机关大楼, 遇人便刺, 导致2名警察轻伤、6名警察死亡, 2名工作人员轻微受伤, 分析这一案件充分暴露出警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无枪时的防卫与自卫能力较差。

防卫, 也就是所谓的防御与自卫。其中, 防御是指打击敌人的进攻, 而保卫则是指不受侵犯, 有效控制违法犯罪活动。徒手防卫控制, 即徒手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波动, 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在实战过程中, 徒手防卫控制技能快慢、水平高度, 以及在实战中是否能正常发挥, 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 为了更好进行警察徒手防卫控制需要加强对警察防卫控制心理素质的训练。

基层民警、一线警察实施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 需要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徒手防卫搏斗, 也是实战抓捕的先导。根据调查数据, 在对犯罪嫌疑人抓捕的过程中, 徒手抓捕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当前我国治安形势的变化, 警察工作对公安干警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综合提升公安干警徒手抓捕的心理素质[3]。

提高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 对训练教官有着较高要求, 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经验, 确保能够提高公安干警的训练质量。对警察徒手防卫控制训练, 要根据警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学知识, 制定科学的短期与长期训练规划, 做到系统性、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心理训练过程中, 应着重加强对警察心理困难、情绪掌握的解决方法, 提高警察实战心理应变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明确训练目的, 提高实战抓捕的目的性, 提升自我调控能力。

二、警察徒手防卫控制知觉的专门化训练分析

在实战抓捕任务执行过程中, 基层、一线公安干警对犯罪嫌疑人主要是徒手抓捕, 而警察徒手防卫控制技能有不同的武术套路, 不仅需要公安干警自己加强训练, 而且也需要在实战抓捕中锻炼抓捕技能。众所周知, 对抗本身即矛盾体, 两个方面相互制约, 同时又相互利用, 而搏斗中警察心理状况对影响技能发挥。一个具备优秀心理素质的警察, 在搏斗中会始终占据上风, 对于制服犯罪嫌疑人有重要的意义。

徒手防卫控制专门化知觉训练, 也就是“距离感”, 主要是指空间距离知觉或深度知觉, 包括对敌我双方距离判断、识别, 以及对敌我双方活动范围认识, 通过两只眼睛视觉、动觉和大脑皮层相应中枢协调活动, 这是一种充分发展差别感受基础上所产生的活动。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过程中, 特别是主动进攻时, 与犯罪嫌疑人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保持最佳距离, 避免自身受伤。其中, 最佳距离是确保警察徒手防卫控制时, 可贯彻战术意图, 能用最大的力量击中对方, 同时又能成功躲避地方攻击。因此, 敏锐、精细的距离感是警察徒手防卫控制技能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训练内容之一。

心理素质中的距离感是指敌我双方动作形态、方向和幅度等空间特质的知觉, 也是对速度、节奏的知觉。警察作为调节、控制敌我双方距离的主要执行者, 要求运动的精确性与协调性, 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一) 分解法分析

简单重复某个技战术动作, 即分解法。但心理素质训练中的分解法, 则要求分解练习动作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果动作连续, 则无法形成对动作细节、动作之间衔接的正确知觉。因此, 在训练初期, 要求加强视觉训练, 以视觉为主导, 比如对镜练习, 使其有意识将距离感、运动反应和感知觉等区别开来。

(二) 限制法分析

在排除视觉直接作用下, 加强运动知觉训练的一种方法即是限制法。在训练过程中, 可暂时将视觉的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 分析器发挥主导作用, 主要由动觉来发挥作用, 加快运动知觉的形成。在形成正确空间定向与运动感知觉后, 教练员可对警察进行单个技术动作训练, 在其熟练掌握单个技战术动作后, 再行进行实战攻防练习。

(三) 预报法分析

在警察实现防卫技战术过程中, 预报训练主要作用是始终保持头脑知觉形象的清晰与完整性, 也即通过知觉预判来监督和校正技战术动作是否正确。这种预判性的监督与校正, 是以动作是否成功为判断依据的, 也是知觉与思维基础监督的结果。

通过预报法分析训练, 不仅可以让警察掌握新技能、新技巧, 而且也能在实战中运用新技能, 并且技能受到人为控制。因此, 预报法训练可提高公安干警运动过程中的距离感和时空知觉感。在徒手防卫控制训练中, 对每个动作结果均可准确预判, 并于大脑皮层形成稳定的暂时神经联系, 提高警察徒手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自信心和实际效果。

三、警察徒手防卫控制训练中的注意力与反应训练分析

在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训练中, 扩大注意力事业、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迅速转移是提高实战抓捕意识的重要内容。在实战抓捕中, 警察要将注意力分配给动作、心理和对手等方面, 但由于三种注意力并不是平均分配的, 而是某个时刻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对象, 比如在双方对峙时, 警察的注意力便会集中在对方身上。这时, 如果警察情绪不稳定, 出现急躁、鲁莽等心理, 则可能发挥不出原有的技战术水平。因此可知, 科学的训练十分有必要, 应善于诱导警察聊了解、分析自身注意力分配特点, 弥补注意力分配能力不足的缺点。

反应是指有意识的回答刺激的行动, 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 警察的反应属于复杂反应, 可能同时出现刺激物与几种可选择应答动作, 如果反应慢, 则可能处于被动地位, 而反应快则可能处于主动地位。警察的徒手防卫控制反应可通过实战训练来提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警察要掌握徒手防卫控制技战术内部规律;二是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三是储备对付各类犯罪分子的技战术;四是提高大脑神经在实战过程中的灵活性, 也就是经传导起止速度和兴奋与抑制转换的难易、快慢。

在实战过程中, 警察的注意力和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 要求教官加大对警察注意力与反应能力的训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治安、刑事案件的增加, 警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抓捕任务, 需要徒手抓捕犯罪嫌疑人。徒手抓捕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作, 需要警察掌握徒手防卫控制心理, 以在实战中更好发挥技战术水平, 文章对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训练做了系统研究, 可为警察心理素质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

摘要:警察属于比较危险的职业之一, 在实战抓捕过程中, 与歹徒徒手搏斗, 面临着较大的受伤甚至死亡风险, 因此要求警察掌握徒手防卫控制技能, 并提高心理素质, 确保在实战中将歹徒制服, 并保证自身安全性。心理素质训练是徒手防卫控制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限制法、预报法、分解法、注意力训练和反应训练等。文章分析了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的现实需要, 并从警察徒手防卫控制注意力、反应训练, 以及专门化知觉训练等方面就警察徒手防卫控制心理素质训练进行了综合探究。

关键词:警察,徒手防卫,心理素质,训练策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付龙.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训练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 04:180-182.

[2]刘波.基层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公安教育, 2014, 07:22-25.

上一篇:计算机城域网下一篇:声乐演唱中的感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