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2024-09-19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精选12篇)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1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与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学生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优化、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展现,是维护和发展课堂良好环境的决定因素。

在此我对化学课堂心理环境作一些剖析。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可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走进课堂时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而且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更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通过这一系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用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要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积极适应能力,自我进行心理与行为的调适;战胜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弱化、矫正不良习惯;对正确行为要积极适应,主动内化,忌随波逐流或消极同化,从而使学生在自知、自觉、自愿、自律的基础上,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产生课堂中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要形成维护课堂纪律的健康舆论。课堂中的舆论,即学生共同的意见,言论在心理环境的形成中作用很大,感染力很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促进团体间的竞争。这样可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向上,动力无穷。

总之,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2

一、教学实习感触

三个半月的教学生活,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教学磨练,改变和收获是最多的。

二、我的“王导”是“靠山”

我的教学指导老师――王老师,我叫他“王导”。他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高级教师的他,对我们总是和蔼可亲的样子,帮我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我感觉和幸福。刚走上讲台的我,当然,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王老师建议我多听课,各个科目、各种类型的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王老师帮助修改教案,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对于教学管理,我最印象深刻的老师的一句话是“你要记住,教学生,七分管,三分教,你讲得在好,学生不听、不记、不学也不行”。所以他要求我上课一定做到两点:

一,要让学生多动起来,拿着笔在本上写、记;

二,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立刻采取措施,课下还可以和学生开开玩笑,课上必须严格要求。就这样在王老师的的指导下,我每天都在进步。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指导,他就像一棵大树,庇佑、锻炼着我这颗小树苗。老师的教学理念深深的影响着我。

三、我和学生一起进步

实习教学上,我带的是一个高二理科班的化学。在教学方面的进步,很大一部分是从他们身上练出来的。

第一,自己心态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回想起自己刚来时的讲课状态、和学生交流的样子,都觉得自己好笑。那时觉得老师就应该老师的样子,但我不知道老师该是什么样,所以只能装出想象的模样。面部表情冷冷的,说话也尽量简短、有力。这样的自己,心很累。现在,和学生们在一起轻松多了,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做了各种的活动,接触多了,距离也就近了。现在,上课的节奏可以很好的控制,感觉课堂沉闷了,讲一下笑话也变得得心应手,讲课时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丰富了,学生也变得是享受其中,不再那样紧张。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生心理;教学环境

一、教学设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勤于学不如善于学,善于学不如乐于学。”“乐于学”是以兴趣作为驱动力。兴趣是一种意识倾向,是一追求探索的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去钻研,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和学生知识背景及心理状态和素质,做到教前心里有数,不盲目拔高,使學生能广泛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顺利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新教材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以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为纲,以目标教学为径,富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于其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渗透化学知识,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化学知识的“有用”和重要,体现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使学生感到“易学”;力求实验富有直观性和正确性,不再严格区分实验类型,扩大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使学生体验到化学课堂的“有趣”。

二、用“心”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认知速度和认知量与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班集体在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态度,尤其是内心体验,它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快学生的认知速度。课堂上通过“设疑”,抓住学生心理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则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一种最有效途径。

“怀疑即学问”。在教学中,“疑”是“知”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愤排状态”,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根据“疑”在学生心里产生的共鸣作用,可分析如下:

1.“预示型”设疑,拉回学生的心

“预示”是对下一目标活动的暗示与告诫,在心理上忘却以前发生的事,对后面即将发生的事做好心理准备。初中生好动,上课铃刚响,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嬉闹活动中,这时教师用一两个学生感兴趣又与新课内容有关的“为什么?”就很容易将学生的心拉回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如讲分子概念时,可问“为什么蓝球里充入空气而不是填入沙或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起到“善始者事半成”的效果。

2.“传授知识型”设疑,稳住学生的心

初中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这一点,要让学生进得来,稳得住心。严防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说教,要重在启发、引导;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双分教育”——实行分层教育,分层推进。如把学生分为少数“学优生”(智力好、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大多数“中等生”和少数“学困生”。少数“学优生”接受能力强、潜力大、可回答C、D级问题和少数难题,不让他们过分有轻松感和骄傲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大多数“中等生”和“学困生”,则回答A、B级问题,进行达标训练,掌握“双基”,为今后终身学习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尤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单亲、不健全的家庭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些“学困生”,教师不能歧视他们,一定要让他们通过正确地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得到心理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评价方法的设计是学生的目标和动力

1.以学生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认知评价

这是符合大众心理要求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2.以学生的活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参加活动越积极,态度越能转化。要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转变学习态度,则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学习,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情。同时,评价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以学生学科学业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自我评价

应试教育只重视结果,淡化过程,培养出像动乱英雄王丹这样的“人才”,高分低“能”。而素质教育,重过程、重结果。从学期开始就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重视学生收集知识信息、书写小论文,记录家庭小实验,创新实验研究等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质量,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情感、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总之,评价方法是教与学的导向,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鼓励学生参与化学教学活动,发展个性,从中体会成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化学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篇4

一、“7+2 效应”———适当控制课堂容量

“7+2效应”是指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 约为“7+2”个组块, 超出了这个数量, 就会出现认知超载。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控制课堂容量。

课程改革使增大课堂容量成为一种潮流, 多媒体教学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也带来一些弊端: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大的课堂容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在讲授《化学1》“物质的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往往将正常3个课时的内容放在2个课时甚至1个课时内完成, 使本来就十分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更加的困难, 有些学生甚至到了高三还对“物质的量”“、摩尔混淆不清。因此,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 应通过对课本零散知识的整理、组块, 保证每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超过7个,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意义。

二、“超限效应”之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教学深广度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某种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刺激而引起的不耐烦的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对知识深度与广度的过度拓展, 知识越位现象严重, 造成学生接受困难、学习兴趣下降。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好“火候”, 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负面效应。

首先, 要把握教材深度。如:《化学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编写目的是将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认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科学探究相联系, 拓宽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 构建新的知识框架。教材一般只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代表进行的初步研究, 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各知识点力求“挖深”, 习惯“一步到位”, 而有关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选修内容要求也就演化成学生的必修内容,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甚至于产生对化学学习厌烦的“超限效应”。

其次, 要控制教材广度。如《化学1》有关“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节, 教材只要求学生从定性角度分析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并以此判断某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则淡化处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不易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 以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难度。

三、“头脑风暴效应”———明确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头脑风暴法”是指在不允许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激励成员提出各种创意、思路、设想、假说乃至幻想、臆测, 以求得新创造、新构思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时,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超越逻辑, 奇思异想, 让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实践来实现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这种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明确了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 才可能引发、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实现在快乐中高效学习。

初三年级化学老师备课组教学计划 篇5

第一周(9.1~9.12):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化学研究什么,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周(9.8~9.12):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

第三周(9.15~9.19):元素是构成地球万物的基石,元素符号,化学语言。

第四周(9.22~9.26):人类赖以生成的空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

第五周(9.29~10.3):运动会和国庆节

第六周(10.6~10.10):月考,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相对原子质量及式量,人类离不开氧气,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化学反应。

第七周(10.13~10.17):怎样得到氧气,化学式,物质的量。,第八周(10.20~10.2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第九周(10.27~10.31):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十周(11.3~11.7):试卷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

第十一周(11.10~11.1:4)天然水和水资源,水的组成,水的特性。

第十二周(11.17~11.21):分散体系,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

第十三周(11.24~11.28):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溶液的组成和溶液质量分数。

第十四周(12.1~12.5):溶液的酸、碱性和PH,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第十五周(12.8~12.12):燃烧的条件,灭火与防火,燃料的充分燃烧。

第十六周(12.15~12.19):碳,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十七周(12.22~12.26):石灰石,钟乳石,常见的有机物,化学燃料。

第十八周(12.29~1.2):复习与练习。

第十九周(1.5~1.9):期终复习与考试。

二、教学计划

1、第一章时间安排四周,第二章时间安排四周半,第三章安排时间四周,第四章安排时间三周。

2、每一章的每一节都安排一套有关“基本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练习,供学生自检和提高。

3、开学至期中考试之间、期中考试至期末考试之间均安排一次月考。

三、教学要求

1、备课组各位教师均要参照上述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全校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

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4、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要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觉等,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5、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6、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有关活动

1、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

同探讨二期课改中所碰到的问题。

2、积极参加与罗星中学的校际教师的二期课改研讨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6

1、想学生所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在洞察其心理,及时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安排一些实验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如在形成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概念时,关键在于做好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几个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每一个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从现象分析而推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概念都是来源于实践的这样一个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5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没复燃;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称好了质量为1克)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木条复燃;从而能很容易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即催化剂的第一个要点。

实验三、待实验二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能很快看到不在产生氧气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后又有氧气产生,此实验可重复多次,好像二氧化锰用不完,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催化剂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四、待反应停止后,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二氧化锰,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学生会很容易总结出催化剂的第三个要点——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从这一组实验现象学生能很快获得概念的三个要点,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从而很自然的得出概念。而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时,也能自如的运用概念,如在设计寻找新的催化剂实验时,总能运用概念中的能否改变速率、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设计,寻找答案。

2、想学生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在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这一问题时,从老师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但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这一问题却难于理解。

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做好“平等中的首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思路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有发生化学变化就看有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新物质的性质与原来物质有什么不一样?怎样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接着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上喷上稀醋酸,小花变成红色,说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向第二朵小花上喷上蒸馏水,小花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与石蕊反应。

向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小花仍然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也不与石蕊反应。

向第四朵小花上喷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小花变成了紫色。这样分成四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逐步分析,学生能自己得出二氧化碳和蒸馏水反应生成了一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碳酸。

3、想学生所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得思维中断。这时教师就应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找出产生障碍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经过实验验证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其内容时应强调“参加”,“总和”等关键词,不参加反应的不能算到质量总和里。学生对物质有没有参加反应认识不到位,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编制这样的题目进行训练。

1克氢气与8克氧气正好完全反应后生成9克水。1克氢气在9克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几克水?1克氢气在10克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几克水?经实例训练后,学生能理解“参加”的真实含义,“总和”是怎么回事,同时能起到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和帮助记忆的作用。

4、想学生所错

教师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

如在教学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时,学生常常将“+”读成“加”,把“==”读成“等于”,为了纠正,我在读方程式时也故意读错,学生听了以后立即进行纠正,我就自己幽默地轻轻的打了自己嘴巴,提醒学生正确的读法。这样歪打正着,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像这样的例子太多,教师要时常想到学生的错误,及时提醒,不断纠正。

5、想学生所忘

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比较成熟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像变得模糊进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漫谈化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 篇7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化学教育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化学知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知识的甘露才能流入学生的心田。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能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时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而且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并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总之,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动力,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构建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铺设基石。

四、激励是活跃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有一位老师让一位学生演示“银镜反应”实验后,自己也动手做起来,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目的是想交代清楚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出了错,此时如果停下来重做或不做,必将影响教学气氛,而他继续做了下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前面实验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是否会有“银镜”出现?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实验做对照实验,既使学生对成败关键有了深刻的印象,又避免了课堂上“空白”的出现。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运用心理暗示指导初中化学教学 篇8

一、恰当运用环境暗示, 替学生营造一片快乐沃土

环境暗示主要是利用具体环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暗示, 它包括物化环境暗示、艺术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 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 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 乐意、自觉地接受环境暗示信息。

1. 物化环境暗示:此时无声胜有声

物化环境暗示是指通过一些实物营造某种场景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 主动地参与活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因此, 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交流因素, 若能引发人与环境之间的“共振”, 则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例如:挂图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学校购置与教师自制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在学生迈入化学门槛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设计绘制仪器装置平面图, 学生完成以后, 组织评比, 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用来布置实验室, 与温馨整洁的地面、有序摆放的仪器、琳琅满目的化学手抄报、积极奋进的化学家画像交相辉映, 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暗示作用的化学学习心理场,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浓浓氛围。

2. 艺术环境暗示:山色空朦雨亦奇

艺术环境暗示是指用艺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 含蓄地、间接地对学生心理和行动产生一定影响。洛扎诺夫认为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当学生在享受艺术美时, 身心处于松弛状态, 而大脑仍处于机敏状态, 这种状态特别适宜于人的潜能开发。教师应着力发挥化学潜在的审美功效, 创设美的课堂意境。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的现象美、实验装置的流畅美、化学家们的追求美、化学史上的发现美都是可以让学生领略的科学之美, 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再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道出了金的获取方法。谜语“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到, 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 无他活不久。”道出了空气的性质。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都能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3. 心理环境暗示:蓬门今始为君开

心理学家泊恩海姆发现:凡是来自环境的刺激, 是对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要素, 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 会从多个侧面、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心理, 这种立体式信息途径决定了环境暗示的多维性和情境性, 而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环境的胁迫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 教师运用心理环境暗示的时候, 既要当好一名导演, 又要让每个学生做好演员, 在活而不乱、分而不散的和谐环境中“演”好每一台戏。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 笔者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强调要用眼睛仔细观察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这就暗示着该实验的现象比较鲜明。这样, 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把本来很容易忽视掉的“一屡白烟”这一现象记住。在学习燃烧条件时, 笔者提问:如果有人拔打电话“119”, 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通常用什么物质来灭火?待学生回答水后, 笔者将氧气通到水中, 水中白磷立即燃烧, 学生非常惊讶, 因为在刚才教师的暗示之下, 水是用来灭火的, 现在竟然水中生火, 让学生在无意识之中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二、巧妙运用他人暗示, 给学生找寻一方灿烂天空

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 使这种观念在其有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 并使它实现于行为之中。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因此, 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体态、活动等暗示手段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

1. 语言暗示:弦外之音荡涟漪

叶圣陶教诲我们: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 但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毋庸置疑, 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 若用的巧妙, 则效果颇佳。例如:在讲评作业时, 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点名批评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老师不太喜欢我。”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结果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 教师也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 如在平时批改作业和试卷时, 对进步的学生写:“你进步真大”、“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于退步的学生, 可以写:“老师相信你, 下次一定比这次更好”。通过书面语言暗示, 常常产生“蝴蝶效应”。比如学生的作业整洁了, 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了, 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了, 学习成绩进步了。因而, 教师在书面语言暗示方面, 不要怕耽误时间和精力, 说不定教师手中的笔还真是一支神奇的魔力棒。

2. 体态暗示:于无声处现真情

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 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愿望表露出来,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育或顿悟教师的教育意图。心理学家马若琳指出: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等于7%用词, 加38%口头表达, 加55%形体语言。就是说, 教师除运用语言暗示外, 还可运用神态、体态等行为暗示, 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特殊信息传递渠道,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愠一嗔都能引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更能体现暗示的委婉特点。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人更易相信所见到的而非听到的事实, 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笔者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 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 暗示学生纠正。例如:有学生做完实验不整理就走了, 如果简单地当众责罚, 往往起不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作用, 所以笔者总是亲自整理, 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 以此暗示学生作出判断, 选择行为, 次数多了, 学生也就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啦。

3. 活动暗示: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 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 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如能依托学生喜爱的活动平台, 则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激活学生内在潜力, 实现活动暗示的终极目的。当我们安闲地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 我们的精力全集中在电影上, 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记忆某一个情节, 然而, 往往就在这种放松的精神状态中, 对电影的情节却产生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心理学家毕希名教授认为, 这种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 对于开发人的生理潜力却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情境, 这种情境的设计与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直观教学不同, 直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实在的观摩物,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而暗示法设计的情境, 是让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 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化学魔术晚会、化学新年晚会、科技节、小论文竞赛、家庭小实验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 学生心情放松, 他们关心的是在活动中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 也就在无意之中巩固和学习了化学知识。

三、积极发挥自我暗示, 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窗户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用某种观念影响自己, 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 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并促成它转化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指出: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 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 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 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比如美国拳王阿里每次回答记者的提问后, 总忘不了说一句“I’m the best!”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学生书写方程式缺这漏那是一个通病, 这是由于学生书写时, 常常缺乏检查意识造成的, 一般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改正过来。但考试的时候, 没有了教师的提醒, 只能依靠自己。几乎每个学生书写时都会忘记标上箭号而被老师打上“血淋淋”的叉, 此时学生不妨把这种痛苦扩大化, 想象这种疼痛是被利箭所射带来的。因为要记忆的东西经过强烈情感的过滤之后, 就会使人记得更深刻、持久。以后, 每次书写时, 学生就想象成被利箭所伤,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错误几率。

尽管心理暗示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 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只有当它和具体的教学行为结合的时候, 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 能在学生不设防时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灵, 才有可能使教师的暗示真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外,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故教师要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 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总之, 只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心理暗示会对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4.

[2]张景浩.积极心理暗示效应应用个案.教育科学研究, 2003 (4) .

[3]多湖辉.让内心充满活力——自我暗示技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4.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9

好奇心理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投向课堂教学内容, 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考察, 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非常活跃、非常积极、非常优质的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效果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 对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点和新奇点, 注重激发并牢牢抓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稳固并维持好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 对于初中化学知识中的无穷奥秘和化学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 积极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 进而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并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真正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跃学生思维, 诱发创造思维潜能.

二、抓住学生的探究心理, 加强教学实践的启发和点拨

探究心理是每个人对新生事物的一种探试心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探究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探究都可能引发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和新的收获, 甚至可以引发许多创新和创造, 而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更加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提高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自觉研究, 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关注, 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就此加强研究, 创造性地使用或变换教学内容, 将“呆板”教材换成为“活泼”的教材, 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心理, 用精练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让他们对教学内容增添更多思考和探索, 并促进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 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采用“反道行之”的教学思路, 先引入复习课内容, 提出“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举例, 将10克某物质溶于90克水中, 那么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是10%吗? 于此, 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 并意识到问题存在一定复杂性, 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研究与学习、相互交流和探讨的积极性, 有效地活跃了教学氛围. 接着, 引入例子, 把5克的生石灰溶于95克水中有什么情况? 通过启发和点拨, 锻炼学生的思维, 引发他们深入思考, 并促进教学互动, 起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抓住学生的参与心理, 加强教学实践的互动与交流

教育心理学认为, 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教学表现欲、教学参与欲, 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参与教学, 表明自己独特看法和见解的心理, 这种心理引导得好, 有助于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实现, 更加准确地定位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更好地促进自己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担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主持者, 给予学生明确的教学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积极主动地依据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 重新构建所教学的知识体系,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较为综合和全面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 在“水的组成”教学探究实验活动中, 抓住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 并引导好他们这一有利心理因素, 对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首先,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有关水的组成的猜想, 接着,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进行分组动手实验, 尽可能地将组分多一些,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 让每个学生对实验的数据都具有较为深刻的印记, 然后, 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处理, 做好讨论交流. 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效果非常良好, 既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率, 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

综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从抓住学生心理出发, 可以有效地吸引他们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此时期的心理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半幼稚性和半成熟性.因此, 对于这样一种状态的心理, 如果引导得好, 在教师引领的教学实践中向积极、主动的、向上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消化和运用得更加快捷、更加有效和更加完美.所以, 初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积极引导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理、探究心理、交流心理和共享心理, 让他们在平稳、有序、积极的心境中展开学习活动, 从而不断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心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丽.基于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析[J].初中化学研究, 2013 (4) .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10

一、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设疑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心理

1. 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的思想一片混乱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时。

2. 在重点、难点处设疑。

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 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本节课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心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真实、形象、快捷的操作形式,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从而产生探索、求知的冲动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重要作用。

三、注重学生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心理

化学课堂教学, 应以实验为基础, 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对化学分组实验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兴趣, 好奇心很强, 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心理。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教育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 做好每一个实验, 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先进性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的迫切要求。当前由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 对教学改革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课堂教学中, 选准时机, 恰当的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生动、形象、有趣的画面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易于被学生理解, 唤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 注意伴随着人们的整个心理活动, 良好的注意能力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注意, 一切智力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 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度而集中的注意能力, 对于一个化学教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学互动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以“爱”促学;以“激”促思;以“导”促行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全面铺开,正向纵深发展,但不少教师反而认为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育的作用充分显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教育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教师的工作不止“传道、授业、解惑”了。二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大,学生自身素质显著提高,自然对学校、对教师“挑剔”起来。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教育规律和教学内容,因势利导,科学引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当然,这也与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健康地自我发展分不开,这种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通过主观能动的感知、接受、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的过程。

教学互动作为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在形成和发展良好心理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是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以“爱”促学,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热爱学生,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态度和要求。《师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得到爱心滋润,是自我培养和发展个性心理素质的原动力,是积极求知、主动上进、完善人格的内在保障。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被动、消极起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极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一个心中有学生的老师,如果真正懂得以“爱”促学,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个性心理、个人气质、情感意志等,都能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老师对学生的爱,哪怕一句赏识的話,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都会感到温暖,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爱”,学生也会自信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和缺点。总之,为学生付出了,哪怕细微之处,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以“激”促思,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参与活动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能够改正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笔者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效果十分理想。一是以问激思。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好奇质疑,激起探究欲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功不可没的。二是以情激思。通过创设氛围,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以境激思。通过模拟情景、师生互动、学生示范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在获得心理发展动力的基础上自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心理内化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举止,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拥有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死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抓住时机,因材施“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锻炼心理品质的目的。

三、以“导”促行,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心理品质,一般可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的外在反映,教师亦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适宜环境、发挥示范作用、端正心理倾向等方式来加以指导和调节。引导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措施。只有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导”为先,因人、因事、因势施导,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正面引导,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中、进而在生活中锻炼出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比如:老师敢于认错,坦诚面对学生,其教育意义非常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既不能孤立地去操作,也没有包打天下的捷径,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需要教师“打铁先从本身硬”,在教学互动中,因时制宜,灵活把握,决不能和其他的素质培养分割开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土壤里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化学课堂教学老师心理 篇12

关键词: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课堂纪律,人格力量,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效率产生影响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它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学的心理环境共同构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呢?

一、教师要注重人格的力量

人格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其人格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课堂心理气氛与学生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首先要注重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己人格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构成中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从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先决条件。

二、教师要重视情感的重要性

情感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 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塑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用自己饱满的情感、真情来感染学生, 通过与学生直接情感的互动, 来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三、教师要学会用趣味来对课堂心理环境进行调节

趣味是课堂心理环境产生的一剂调味剂, 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中学生意志力较差, 注意力难以集中, 再加上化学科目本身的原因, 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较低, 导致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化学成绩较差。针对这一状况, 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充分发挥趣味的调节因素,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去,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师要充分运用激励的手段来活跃课堂心理环境

肯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来说, 激励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 具有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优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因材施教, 经常鼓励学生, 运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激情, 创造一种积极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教师要具备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

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不仅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建立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不能盲目随意地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原因、教学环境的原因、甚至教师自己的原因致使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变化,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教师要冷静、理智、保持镇静、坦然面对, 泰然处之。在出现意外时, 教师要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 灵活机敏地处理突发事件, 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突发事件, 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纪律来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纪律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且还是维护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没有课堂纪律, 就不会产生良好的信息氛围, 只有学生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也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在教学中, 要学会合理地运用课堂纪律来约束学生, 既不能过分强调课堂纪律致使学生畏首畏尾, 失去活力和学习的动力, 也不能放任学生, 任由学生散漫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形成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团体。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能力, 使学生学会积极地去适应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行为, 自觉、自愿、自律地遵守课堂纪律, 从而维持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七、教师要学会运用激疑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故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质疑, 使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 通过自己能力解决疑问而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质疑的作用,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激疑, 以激疑为基础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上一篇:企业如何留住人才下一篇:数学课堂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