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

2024-05-13

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共12篇)

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 篇1

尽管各种语文教改理念层出不穷, 但语文在高中生心中依然“失宠”。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使这些理念与语文学科特性以及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对接,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经调查, 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弱的原因有: 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个人理解与参考答案很难一致, “所学”与“所考”关系不大等等。对此, 我们必须直面现实, 对症下药, 而不应以“语文就是这样”而简单逃避。

尊重语文学习规律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与以记忆为主的反映型课程和以理解为主的抽象型课程不同, 语文是一门以体验为主的应用型课程。老师表演精彩纷呈, 教学形式花样翻新, 如果代替了学生默读、朗读、诵读等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 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杂耍。只有想办法指导学生反复体验文本, 与文本展开多维深度对话, 让文字浸润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感到咀嚼文字、推敲文字的幸福,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点燃。

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其特殊性。一是有相当基础, 必须获得“提升感”, 才感觉有学的必要; 二是有强烈自主意识和探索欲望, 更喜欢独立选择读物, 只有课上所学能迁移到课外, 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 三是在升学压力下学语文, 学生必然权衡“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 如果学习效果不能在分数上有所体现, 动机就难以持续。

因此, 教师必须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让学生学出滋味, 增强内在动机; 让学生感受“学了有用”, 用外在动机强化内在动机。

一、让学生学有所获, 增强内在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 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是激活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根本策略。增强内在动机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 一) 静心品味, 收获精神愉悦感

语文学习的愉悦感主要来自与文本深度交流时的精神享受和教师点拨后的顿悟感。然而, 当下学生挣扎于书山题海和外界诱惑的夹缝中, 难以保证充分预习。课堂上, 教师的“连环问”将读书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 破坏了学生静心体验的精神满足感, 而大班授课模式剥夺了个体自由交流的机会。学生即使有发言机会, 也难以吻合“完美”答案, 致使学生连续受挫。

所以, 布置预习时必须提供策略, 要求具体, 并保证学生有充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 课堂上要努力营造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课堂上, 教师要准确把握师生在文本理解上的落差, 对学生及时地点拨、引导; 问题设置要直指学生的疑点和盲点, 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 减少华而不实的讨论, 使学生静心品味, 从审美的角度洞隐烛微, 领悟文本的深层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能够发自内心地赞美见解独特的学生, 鼓励自主意识强但思考尚不周密的学生, 激发和保护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

( 二) 熟读成诵, 唤醒文本的生命律动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将经典语言纳入个人的语言库, 达到脱口而出、变化自如的境界, 才能忘情于作品的意境或情节, 澡雪精神, 受益终生。在反复诵读中, 学生发现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 培养了生命自觉, 享受到学习本身的幸福。但眼下这种传统被诬为“死记硬背”而加以否定。据调查, 很少有学生对课文通读五遍以上, 甚至有人没有通读过一遍课文。学生没有充分体验语言之美, 更觉诵读无用。

要让学生切身感觉到诵读的价值, 教师要有“背功”, 旁征博引, 让学生感受到背诵的魅力。教师还要善于细读,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妙处, 心甘情愿去背。最后要落到实处, 发挥生生互动作用, 强调读、背、思、赏的结合, 在反复体味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最后在写作时妙笔生花, 警句迭出。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渐浓, 形成良性循环。

( 三) 学到“解牛术”, 有效促进读写实践

教师不能提供有效指导读写实践的知识, 使语文教学变成了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 也是学生成就感低的原因。教师仍在重复初中所学的“小说三要素”“形散而神不散”“详略得当”等听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捉襟见肘的描述性知识, 而大量可以帮助分析文本、润色语言、构思文章的操作性“解牛术”没有被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学“一是事倍功半, 效率低下, 二是半通不通, 质量也低下”。“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例如, 可以用批判思维知识指导学生深入说理; 可用叙述学知识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小说文本; 可以用文章学、修辞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自行修改文章。

李海林提出, “从‘社会知识’ ( 学术成果) 到‘学校知识’的转换”是教学内容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该多阅读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 将相关学科知识加以筛选、加工, 使之变成好懂、管用的语文知识, 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到学语文不再是“原地打转”, 而是步步登高, 曲径通幽。学生能不断获取新知, 并能用诸读写实践, 自然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

二、让学生学有所用, 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 一) 沟通内外, 架起学用结合之桥

教材选文注重经典性, 而学生更喜欢贴近时代和个体生活的读物, 如果教师能够精心搭建教材与当代优秀作品的桥梁, 及时为学生课外阅读指点迷津, 形成课内所学与课外阅读乃至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 学生就会感觉到学语文有趣、有用。例如讲《背影》联系龙应台的《目送》, 讲《啊, 船长, 我的船长呦》顺带介绍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在兴趣驱使下, 学生就会主动读这些作家的文章, 拓展视野。再如, 讲小说情节的照应, 可以让学生讨论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男女主角最后一次对话: “那我可继续幼稚下去咯。”“一定要哦。”有什么作用, 教师的示范能启发学生主动地将课内所学用于鉴赏课外文学作品, 同时, 增强了学生课内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善于打通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讲修辞联系广告, 讲诗词联系歌词、对联, 讲小说的场面描写联系电影镜头的切换。高中生接受信息的多元性给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智力背景, 使语文学习有了一部无比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生感觉到课上所学能直接帮助课外阅读或日常生活, 就会很有成就感, 学习兴趣会更浓。

( 二) 植根现实, 开出理想之花

不可否认, 学生的努力如果能换来高分, 学习兴趣自然会增强。但相对而言, 语文考试的正向激励不足, 进步与努力正相关度低,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命题与教学内容脱节。阶段考试为了与高考接轨, 忽略阶段教学重点, 每张试卷都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致使阶段性努力收效甚微。

教学时, 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将课标分解到各个阶段。阶段考试的命题要尽量对应最近的教学内容。例如,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珍爱生命》单元小测, 试卷的阅读材料或者用能体现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 或用史铁生关于生命主题的散文, 没必要非要绑个论述类或说明类文本不可。问题设置要体现单元教学重点, 如情景关系、题目的丰富意蕴、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等等。写作考察不一定采用命题作文形式, 只需限定“珍爱生命”话题。可在学习本单元前就将作文题目告诉学生, 鼓励学生搜集素材, 深入思考。建立起学习与成绩的正面关联,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增强, 再加上老师的巧妙引导, 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本身。

( 三) 体认人生, 构建个人精神家园

特级教师黄玉峰说: “语文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充实生命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借助文本思考人生, 使之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对生命的作用, 体验到巨大成就感。

教师要善于发掘作品中能唤起学生共鸣之处, 创造情境, 让学生得到感动和启发, 达到一般知识难以达到的快感境界。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跳出自我, 发掘作品对人生的情感延展和补偿功能, 净化灵魂, 增长智慧。例如, 学习《金岳霖先生》不能止于讨论“金岳霖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理性问题, 还要让学生感受这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建国后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接触社会”时是怎样的心情。是迷失了自我? 还是无奈? 学习《祝福》, 不能满足于讨论“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还应该考虑“柳妈在祥林嫂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不幸者总是以挖掘别人的痛苦来自我安慰, 进而拷问人性。教师应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语言,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人生高档次的成就感: 灵魂的净化。

总之, 只有紧扣语文学习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特殊性, 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形成内在学习动机, 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叶澜《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4] .王荣生《语文科教学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李海林《“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进展、问题及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

[6] .黄玉峰《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7] .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 篇2

金秋十月,又一次和各地的老师相聚东营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的山东东营第五届“黄河口之秋”课堂教学观摩会语文专场的观摩学习,近距离地感受语文大师的风采。一天半的时间,听了六位老师的课,四节小课、两节大课,还有特级教师高林生的报告《课堂上理想的语文老师》,现结合一天半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一、诗意的语文课堂。

王崧舟老师展示的是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两节大课连上,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诗意的语文课堂。王老师的语言低沉而极富魅力。他的课堂教学,对于听课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在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人的情感总能随着他磁性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波澜起伏,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一种很有韵味的情感,悠悠的,美美的,或喜,或悲,或深沉,或思考,总之,总使人进入一种诗一般的境界。我尤其喜欢他的课堂过渡语,引导语。语文课堂上教学语言就该有这样的味道!听完王老师的课,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名师就是名师,他们每天,每节课,总是这样用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孩子们,日久天长,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还会不高吗?

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除了指导写字外,读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临了,一篇小随笔《给金吉娅的信》结课。于老师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指引,声情并茂的范读,特别是非常执著的一句话“读不好誓不罢休”,还有对孩子们很关爱的一句话“要好好朗读”,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于老师看似平淡的语文教学中处处充溢着对学生的浓浓的关爱,让我不由得又一次想到了“润物细无声”这句诗。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

听了高林生老师的报告,我非常赞同他的一些观点。我认为一节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关键还是要看老师的驾驭能力,调控能力,还有备课能力。

课堂上,理想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拥有的素养和能力,高林生老师总结了五个方面:端正的教学态度;娴熟的教学技能;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当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学过程。如果给这五点排排队的话,我认为教学态度要端正,比较容易做到;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也能确定下来;精当的教学内容,应该排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之前;比较难做到的是娴熟的教学技能,这一点绝对是一节好课所不能缺少的。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基本功,二是课堂流程的调控力。我们只有不断地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一流的技能,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我们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离我们越走越近。

三、学名师到底学什么

1.  扎实的读写训练。

语文课堂上,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必不可少。看名师的课堂上,读和写的训练并存。这是我们要教给学生最实惠的东西。所要注意的是读要有要求、有指导、有感悟。写包括写字、写话、写感受。它是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表达,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2.  课堂上诗意的语言。

平时,我们评课的时候总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多。看名师的课堂,讲得也不少,值得我们去推敲的是他们那睿智的、深情的、诗意的语言,就像高林生的报告一样,犀利幽默的语言立刻能把我从混噩中唤醒,有了这样的语言,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

3. 名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开拓视野,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我们不但要自己读,更重要的是要带领我们的孩子们一起来读。名师们课堂的精心设计,睿智的语言,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无不在指引着我们读书,读书,多读书,在自己努力读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一定把我们的孩子抓好,他们此时正是读书的黄金季节。

4. 名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在结束报告后于老师和高老师,各自来了一段自己特有的拿手好戏。于老师的京戏,高老师的山东快书,让我感受到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比我们活得精彩。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必将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影响着学生,所以,为人师,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

这次学习,留给我很多思考,让我坚定了“语文老师要有理想的语文课堂,课堂上要做理想的语文老师”的信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去尝试和实践。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一个人重要的不是最高的位置,而是向上的姿态。我想要飞得更高!”

构筑高中化学理想课堂 篇3

关键词: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诀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22-02

在新课标下,教师应注意打造高效课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效”即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有效的教学空间与时间内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自主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认真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置既建立在理论之上,又与实践对接,且有教学模式的依托,完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它才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

导学案由于它承载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系统要求,又集“导”、“学”、“练”、“测”、“评”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对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认为导学案设计的过程,它要经历从“无形设计”到“有形设计”两个阶段。所谓“无形设计”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把握学情、策略构思等,这些是看不见的设计。正像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那位历史老师一样,“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所以“无形设计”在整个导学案设计中属于上位设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有形设计”即指通过设计产生的有形的结果性文本材料——导学案。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相比,传统备课也有“无形备课”和“有形备课”,但二者的设计理念大相径庭;传统备课体现的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而导学案设计体现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另外导学案设计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无形设计”、“有形设计”和“集智(体)备课”这三个大的方面是导学案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二、处理好重点、难点的教学

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宗旨,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漫无边际,不知从何学起,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对化学失去兴趣,因而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1、抓住要点,精讲多练

精讲:要求教师既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又要权衡好学生的水平,简练地讲清、讲透各知识点。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练:课堂上要留给学生10—15分钟的巩固练习,通过学生的板演,教师的巡回检查,才能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它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载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铝后,教师提出如何制备氢氧化铝?请设计并比较最 佳的实验方案,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如下方案:

(1)在装有AlCl3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NH3H2O溶液并至过量。

(2)在装有稀NH3H2O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

(3)在装有AlCl3溶液试管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4)在装有NaOH的试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到过量。

学生经过分析评价以后得出结论: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用铝盐和弱碱溶液反应制得,因氢氧化铝可溶于强碱溶液。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自由、主动独立地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再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请学生思考: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有什么现象?学生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很快写出:2Na+CuSO4=Na2SO4+Cu,现象是钠溶解,同时有红色的铜析出。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将金属钠投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融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并且有蓝色絮状的沉淀产生。看到此现象,学生感到很迷惑,为什么实验现象和预想的不同?于是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引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3、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

探究式学习与提问密不可分,课堂提问包括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教师的提问可以说对讨论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即使是让学生放开思想所进行的自由讨论,教师也应当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介入进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引导学生在疑问中学会假设

学生只有学会假设,才能提高“探究”的素质。所以,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假设”方法。如:联想法、反推法、类比法等。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究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技巧和方法,并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同时,一种假设提出来,首先应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其有效性,对假设进行逻辑思考,如它是否具有逻辑合理性,它可以发生什么样的推理,如果进行这样的推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合理吗,等等。其次,还要思考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或反对假设,以确保“探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化学理想课堂创设研究 篇4

一、渗透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绝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要通过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科学地引导。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 教者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速率”, 一味喋喋不休的讲授, 让学生机械地去听、去看、去机械模仿, 要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会、合作探究、提出疑问, 并自主释疑。

如进行“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时, 教者可事先预设以下问题:钠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可以用小刀切割?又为什么要用滤纸将钠表面的煤油吸干?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完成后,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合作探究, 共同探讨为什么钠会熔成小球并浮于水面, 又为什么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又为什么会显红色?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并主动释疑, 师生很好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 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并理性思考, 从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兴趣, 学习起来必定事半功倍。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多做化学演示实验, 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也能使学生适应新的阶段的学习。由于初中阶段化学学习时间较短, 部分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很容易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笔者总是在第一课上课时向学生介绍高中和初中化学学科特异同, 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之后的日常教学也有意识的在讲授中渗透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等方面做更充分的准备, 避免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 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的学习。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劳, 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引导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品尝发现的喜悦。部分教师因担心教学时间不足, 学生活动多了可能使得教学节奏变慢, 难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实不然, 若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获得的知识, 其掌握的程度会大大提高, 避免教师多次重复劳动, 可能会节省很多教学实间, 体现精讲多练的教学新要求。

二、精心课堂准备, 借助合理环节安排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特别喜欢参与课堂研究, 有机会就向同仁学习, 在听课的过程中总是将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本人进行对比, 学习别人的闪光点, 避免上课时在课堂准备和课堂实施中出现遗憾。伴随着多媒体的大量使用, 教学准备特别容易被教师误认为就是制作课件, 很多教师很可能只是在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适当修改就走上了讲台, 笔者觉得这种做法绝不可取。在进入课堂前, 应该依据本校、本班学生的知识建构等方面的特点, 参考往年的教学课件、教学笔记、导学案, 寻找最新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热点和重点资源, 尽量使得课堂设计能够严谨、有序, 即包含教学目标, 更有每一环节出现情况的预案, 绝不能因为没有充分准备使得课堂教学存在遗憾。在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准确把握下, 哪些由教师简短讲解, 哪些需要当堂反馈, 哪些可以使用导学案自主学习, 哪些需小组讨论均应多次斟酌并和同事们交流后确定。在精心准备后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更加从容, 也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热情, 避免出现卡壳现象影响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最期盼的, 最流连忘返的,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期待化学教师走进课堂时, 我们也就不需要担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了。

三、坚持自我学习,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提供保障

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 篇5

——《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读后感

(杨洁老师)(2017—07—19)

程红兵老师曾经说“理想的自由教师在今天的土壤里确实存在”“教育的希望在民间,这里所谓的民间就是一线的教师,就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教师,就是伴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的教师”。

当我阅读了倪江老师的《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后,我认为,倪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带给教育希望的“理想的自由教师”。他是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但是对理想语文的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种种实验和建构,又使他变得不再普通,他让我看到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有的模样——怀抱理想,自由飞翔。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寻找存在的家,讲自由阅读;第二章,教学——走向自由的天空,讲自由教学;第三章,“捕风捉影”的语文,讲自由鉴赏。因为我既是语文教师又是阅读教师,所以对倪老师所说得这些内容都很有共鸣,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了很多思考。

首先,语文课应该上出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第一句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叶嘉莹教授认为这个“境界”就是“作品里面的世界,每个作品里都有一个世界”,可以试着把它翻译为“潜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体会到作品很丰富的内容。比如“‘菡萏香销翠叶残’,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我认为语文课也同样要追求境界,要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世界。倪江老师所说的“理想语文”就是语文课的境界。语文不是“压榨分数的工具”“折磨神经的手段”,教师在课堂里“坚守经典阅读、经典文化的价值”,也不回避“所谓亚文化、次生文化”。“生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里有不变的本质,而这一切几千年前的先贤已经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试图解码,解构,而后重构”。这就把语文课的意义提升到高处。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大家公认的,语文有“公共标准”这也是需要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我们通过语文课,不是仅仅训练学生,能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体验生命,探索世界,建构自我,最终达到心灵的完善。过去我总认为学生的年纪小,对生命的体会不深,在课堂上没必要上得太深。但在看了倪老师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讨论后,我觉得自己小看了学生。老师对语文课的预设就是教知识、练能力,那么语文课的层次就止于此。老师认为语文课有着“潜能”,从这个小的切口让学生探讨生命的真谛,那么语文课的“境界”就出来了——语文课是一门让人体会幸福的学科。

第二,语文教师必须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本书是倪江老师对语文课的思考,他认为“理想语文”的核心是“自由”。“自由语文”意味着:课程要可选择,要为每个孩子定制教学,要习惯于说不,充满“人”的气息,要允许试误。这让我想到陈寅恪先生给王国维先生的碑文中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中国读书人所信奉和倡导的最为崇高的学者精神。学者要追求真理,而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看着倪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中所做的种种实验,以及他的思考,为这位老师的不懈钻研而深感钦佩。倪老师对各种文学理论信手拈来,对文本的多元分析均有理有据,对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撰写了精彩的鉴赏文章。他的思考不是浮于表面的总结,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炼。这正是我在平时教学中所欠缺的。现在我理解了,要有思考的能力,先要下功夫积累,只有对相关理论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重要,“独立”二字更重要。平时我们太过于依赖名师对文本的解读或是“教参”给我们的建议,缺少了自己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过程。倪江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地方可能也不太符合主流的分析,但是只要是自己思考所得,那就有意义。想想我所敬佩的那些语文前辈,于漪老师、黄玉峰老师、孙绍振老师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思考,从不盲从于他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文本的解读永远停留于“人云亦云”的阶段,永远无法成为一名真正有见地的教师,更别说教出有自由思想的学生了。

第三,“立体化阅读”是大势所趋。倪江老师将“自由阅读”放在了第一章,他认为我们正是通过自由阅读来寻找存在的家。他的第三章“捕风追影”的语文,讲的是通过指导学生看电影,让学生自由鉴赏。倪老师认为“文学、电影都是人类以情感和审美的模式理解世界、评价世界并构造一个理想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语文教学要将触须伸及无数人文经典著作和无数经典电影的原因”。()这正和我校目前所进行的“立体化阅读”的想法不谋而合。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阅读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纸质阅读”这一种。倪老师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欣赏电影。我从“综合阅读”的课程角度出发,不仅是要看电影,优秀的纪录片,有声书籍,参观博物馆,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阅读的个性特征是很强的,每个学生喜欢看的书不一样,阅读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应该给学生广泛选择的空间和自由。所以倪老师给学生的书单、电影单,都是非常丰富的。书单有第一轮、第二轮,包括经典散文、自由精神、风骚传统等板块。电影分为A、B、C三个层级,每层50部。A、B两层是逐层深入的,而C曾属于老师的“私人电影”。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阅读并完成阅读札记。看到倪老师的书单,我是很钦佩的。他对书单是时时更新的,而且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在阅读课程中也给学生开列了书单,但是选择度还不够大,这和我自己的阅读量很有关系。今后,我需要更加广泛地阅读经典,并对社会上各种推荐书单进行筛选鉴别,争取拿出适合学生需要,与时俱进的书单。而其他阅读材料的推荐,可以借助其他老师的力量,比如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推荐的电影,科学课老师推荐的纪录片等。通过“立体化阅读”,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自由阅读将点亮他们的心灵。

理想的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教学方法;技能;技巧

笔者对一节好课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预设与课堂生成相辅相成

如果把预设比喻成枝,那么课堂生成就是叶,有枝无叶不丰,有叶无枝不实。有人说备课是一种形式,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无实用,不备也罢,这话不无道理。当然如果上课仅仅按部就班,这样又太枯燥,课堂就缺少一种灵气,这就需要用生成去点缀。课堂的生成,有教学资源的生成,而生成的关键要求做到以人为本,教师需关注每一位同学。当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与学生的思维撞击出火花,那么课堂就荡起理性的清风与诗般的涟漪。

二、让学生在热闹中留有无声的思维时间

现代课堂,大家都追求热热闹闹,确实,这的确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一节活跃的公开课,我们听课老师都觉得“弹指一挥间”就结束了一节课。但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问质,那么充其量是一节虚浮的课。其实一节好课,应该动静结合,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只有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学生才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参与。曾听一位名师讲课,课堂就有非常美妙的“绿色冷场”。这种冷场使整节课更精彩。当然静太多了,就死气沉沉,学生容易疲劳,因此好的语文课应是一件艺术品,要注重虚实,要动静搭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相得益彰。

三、教师语言应适时、适量

传统教学教师讲授较多,学生只是接受式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育是可悲的。其实教师是导演,但绝不是主演,应该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遐想、去深思,当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些学生说不上、说不准、不会说的教师都应该讲,而那些学生自己能说的,或经过思考能解决的教师坚决不说,惜字如金。

有人说桂林山水是碧玉,而碧玉也有瑕疵。好的课应当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是一节值得探究的课。我想,理性与激情携手,个性与共性共存,加上自然天成,是我们现代教师共同追求的好课吧。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要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1.口头语言表达方法

教师先从口头语言表达这门艺术入手。课前要准备一些扣人心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产生思维浪花的导语。如:在《五彩池》的教学中,教师可亲切地导入:五彩池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有机会你一定要去旅游哦。

2.艺术导入法

上课前创设情景,营造波澜起伏、激动人心、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如诗如画的言语,使学生为之所动,想一下子明白本节课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书本中枯燥的知识。

五、理想的课堂,教师应掌握更多的技能与技巧

如今,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与完善,理想的课堂教学就应追求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益。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娴熟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技能与技巧,还有问题情境創设的方法也相当重要。

如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寓言中蕴涵的寓意与人生的哲理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生活的丰富的情感体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让理想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我理想的语文课堂 篇7

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趣味。学生有了纯正、成熟的语文趣味, 就会对语文产生发自内心的好感, 为它喜悦、为它忧伤、为它付出、为它收获。惟其如此, 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学生一生的自觉行为, 语文才能给人以力量, 并影响学生的一生。

让知识像淌过学生心田的清流, 滋养学生的心田, 为他们留下一片葱绿的情感、思想和智慧,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因此, 我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醍醐灌顶, 其乐融融, 如坐春风。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书声的课堂

在不同的人心中, 天籁之音各不相同。孔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于孔子而言, 《韶》当为天籁。篮球场上球迷的欢呼能让球员感受进攻的快乐, 于姚明而言, 球迷的尖叫与欢呼当为天籁。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 学生或充满童真、或充满激情、或充满神往的读书声才是天籁。

语文课, 应该放声去读。

唯有读, 才能使学生进入文本、真正与作者对话, 才能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唯有读, 才能让学生忘却自己和现实中的烦恼, 沉浸在作者用文字描绘的图画之中, 沉浸在作者用心血构建的灵魂世界之中。要言之, 唯有读, 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唯有读,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篇文章, 读出声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调神情, 比单用眼睛看, 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会得要透彻得多, 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多了、时间久了, 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学生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 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唯有读,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古语有云: “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观”和“操”的实践, 语感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吟诵、美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 让学生反复朗读甚至背诵作品, 特别是其中的精彩片断, 文章的精妙之处自然了然于心, 语感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汉字表意, 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 极富音乐感和节奏美, 平仄声韵整齐有序, 讲究抑扬顿挫, 易于诵读, 易让人在背诵中领悟其含义, 正如白居易所言: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

二、语文课堂应该是议论纷纷的课堂

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根本途径也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唯有有思想的人才能担负起振兴民族的重任。唯唯诺诺的只是奴才庸才, 绝不是人才。人云亦云, 只是他人思想的复制与翻版。

语文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探究精神。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与合作者, 而不是真理的拥有者与是非的判定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只有敢疑会疑, 方能有新的发现、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大脑不应该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 而应该是加工厂, 对旧有知识进行加工的场所。学生更不应该是考试的机器, 而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习, 不仅仅是为未来谋生的工具, 更应该是创造幸福的所在。

“水本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激而发灵光。”学生在质疑与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火花, 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 并通过讨论解决疑问, 其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由此, 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教材和知识的主人。学习也因此成为幸福的智力活动。学习可以辛苦, 但决不能痛苦。质疑讨论无疑是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有学生独立声音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醍醐灌顶的所在

语文学习是学得、是习得, 更要让学生能够悟得。学生通过学习, 通过质疑与讨论, 通过教师的点拨, 可以产生一种拨云见日、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

语文学习关乎历史、关乎自然、关乎艺术、关乎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困惑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帮助学生解决人生的困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生由此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对象的, 结果不同。电脑、网络是学习生活的工具, 学生由此知道如何利用电脑、网络。“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学生由此知道博采众长。“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学生由此知道向别人学习。“重岩叠嶂”, 根据“岩”的偏旁, 学生知道“嶂”也应该是山字旁, “祈祷”“祭祀” “吉祥”, 因为与神有关, 所以都用示字旁, 学生由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备尝学习的快乐, 逐步接近语文的本质, 逐步参透语文学习的真相。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于是, 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四、语文课堂应该是其乐融融、如坐春风的所在

有这样一则关于国学大师刘文典的趣闻逸事:

刘文典教授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 不拘常规, 常常乘兴随意, 别开生面。上课前, 先由校役提一壶茶, 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 讲到得意处, 就一边吸着旱烟, 一边解说文章精义, 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 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 就忽然宣布说, 今天提前下课, 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 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 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 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 他老人家坐在中间, 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此情此景, 当是做学生者一辈子难忘的快事。

语文课也应该是充满快乐的所在。

学习, 应该是紧张的;做学问, 应该是辛苦的。但学习和做学问都应该是快乐而幸福的。

语文课堂, 或因为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让学生陶醉其中, 因此而感受到了快乐;或因为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而妙不可言, 乃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或因为激情澎湃, 学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感受到了快乐;或因为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机趣哲理, 让学生悟得了人生的真谛, 也因此感受到了快乐。

一节好的语文课, 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忘却了下课, 在上课的时候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走出课堂的时候恋恋不舍、回味无穷。一切都因为语文课堂其乐融融、如坐春风。

追寻理想的语文课堂 篇8

一、理想的课堂积极互动而又宁静致远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双向的,甚至是立体的,只有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才能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老师作必要的指点、引导,教学效果会好得多。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少年王勃》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我问:“从‘缓缓地、轻轻地’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野鸭多悠闲呀,慢慢飞,欣赏落日下的美景,好自在。”一生回答。

“这样的美景,连野鸭都心旷神怡,更不用提游人了。”

“一切都那么安静,野鸭缓缓飞,云儿轻轻飘。”又一孩子回答。

听到这儿,我本以为可以收尾了,没想到还有几只小手高高举着。

“留恋这个词,用得多好呀!景美得连云儿都不飘了、鸭儿都不愿走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学生就这样在课堂的相互沟通中从理想教育的“彼岸”到达真正发展“此岸”。当然,课堂互动不只是图热闹。理想的课堂,不必要也不应该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之外去另搞一套。因此,理想的课堂设计应该简洁而指向目标,宁静而又致远。

二、理想的课堂重课前预设亦重课堂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应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期。因为充分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二年级下册识字2是关于节日的词串。其中“踏青”一词我在备课室预设到学生难以从生活中理解。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是悄悄将踏字的“足”字旁描红,让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过“踏”字,为什么这个字要用“足”字旁?

孩子们回答道:“我见过脚踏车,是用脚踏的,当然有足字旁。”

“我知道踏步走也是这个踏,得用脚踏步啊。”

“那再想想,什么是青色的呢?”我又接着问道。

“草”……“树叶”……

“这是什么季节里最常见到的颜色呢?”

“春天。”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踏青’的意思了吗?”

犹豫了片刻后,孩子们举起的小手渐渐多了起来。“是踏着春天的脚步找春天去。”第一个站起来的小姑娘响亮答道。

“多有诗意的语言啊!”

……

在本教学片断中,笔者结合词语的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回忆、对话,较好地理解了词语所要表达的意境。要想构成理想的语文课堂,教者要能沉到教材中,钻到语言文字中,去把握教材的独特个性,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教学思路。而后在课堂对话中给学生以灵性,帮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徜徉在语文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释放学生的本真。师生的智慧之花在预设与生成,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

三、理想的课堂扎实有效而又需要完善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真正面对全体学生,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参与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能在课堂上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如教三年级下册第5课《雪儿》。

交流完“在雪儿来之前,我愿意一个人去阳台上看蓝天吗?”这个问题后,

(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去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师:反复品读这句话,说说你从字词句,标点中感受到什么?生1:云儿雪白雪白的,“我”看着白云就会想象出雪儿在蓝天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师:“我”知道,蓝天才是雪儿的家,雪儿在那一定生活得更快乐。生2:雪儿和我一定是想朋友了。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在他们眼中,云儿会变成他们朋友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和他们一块快乐地玩耍。师:向往自由的生活,想念朋友,你能读到雪儿和“我”的心里去,很是了不起!生3:蓝天是白云的家,白云漂浮在蓝天的怀抱里,多自由、多浪漫呀!“我”和雪儿都向往这样的生活。师:雪儿和我都向往着能奔跑、能飞翔的自由生活,向往着和白云一样浪漫。你的语言同样浪漫。

在这样的时刻,有哪位老师不感到幸福,又有哪个孩子不留恋呢?

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缺憾,这个缺憾在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得到。情境创设未能如愿、教学设计未能实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调整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率才会更高,所以课堂有缺憾才是真实的课堂。

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逐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追寻着,理想的课堂。

它很近,只要坚持着跋涉的脚步。它很远,处处是险滩,暗礁,但我时刻准备着在跌倒的地方再次扬帆起航!

摘要: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寻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一双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问着自己,我该给孩子们怎样的课堂?于是,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发现:理想的课堂积极互动而又宁静致远;理想的课堂重课前预设亦重课后生成;理想的课堂扎实有效而又需要不断完善。

浅析高中物理中理想化方法的教学 篇9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抽象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的方式之一。我们知道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事物及现象都是很复杂的,往往是各种因素都交织在一起。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思路和简化程序,人们就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把现存的实际事物当作理想形态处理,对这些复杂的实体或实体过程进行思维加工。因为在一定现象中,并不是所有的条件,所有的性质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实体(或过程)给予简化,纯化,抽取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舍去次要因素,排除偶然性,揭示必然联系。所谓理想化就是在思维中,用理想的客体代替现实的客体,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通过设想,推导,论证揭示事物的思维过程。

2 理想化方法的分类

2.1 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在思维中形成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并用之来代替原型,建立描述这种客体本质属性的方法。先将物理问题经过科学抽象简化成某个物理模型,然后研究模型,推导有关物理规律,再运用这些物理规律去分析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物理模型有实物模型和过程模型。

2.1.1 实物模型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来的物理模型叫做实物模型。翻开中学物理课本,映入眼帘的是“质点”,“刚体”,“单摆”,“弹簧振子”,“点电荷”,“理想气体”,“光滑斜面、导轨”等,这些模型正是事物在某种条件下的近视,即实物模型。

我们拿“质点”模型来加以说明。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一列火车沿铁轨运动,严格说来是很复杂的,其中有火车车身的运动,车轮的转动,车厢的晃动,蒸汽机活塞的运动,水和水蒸气的热运动,发电机中的电磁运动等等。假如我们只考虑火车沿轨迹的整体运动,即研究火车车身的运动,便可以忽略那些与火车车身运动关系不大的次要运动,即认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完全一样——平动。这样,我们便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体的运动,也就是把火车看成是一个“质点”来处理。同样,地球绕太阳的运动,雨点的下落运动,飞机在高空运动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把它看成是质点运动,都可以用质点的运动规律来描述。所以“质点”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它是从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反映了形形色色作同样形式运动不同个体之间的共性。

在研究气体性质时,由于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下的实际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极其微小,分子所占的空间与其自由活动空间相比亦甚微小,在此情况下,可把所研究的实际气体作理想化处理,即要求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气体分子不占空间,从而使研究问题的过程大为简化,这就是理想气体模型。

2.1.2 过程模型

物理学的研究任务之一是要找出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如果不对这一运动过程进行近视处理,忽略次要的因素,保留本质因素,那么几乎不可能得出结果。因此就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这一运动过程进行理想化,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的过程模型,从而找到运动规律。如在公路上行使的汽车,虽然公路并不是一条几何直线,汽车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也不是绝对均匀的,但若公路偏离直线很小,汽车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不均匀也不明显,那么都可以进行忽略。任何运动若能忽略这两点,都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又如一个铁球在空中静止落下,影响铁球运动的首先是地球引力,严格说来,这个引力并不是恒力,小球越接近地面,引力就越大。其次还有空气阻力,这个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另外还须考虑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影响。这样,铁球的下落运动相关因素十分复杂,几乎很难研究得出研究结果。但如果物体在近地空间下落,可不考虑高度变化引起的引力变化,也可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若在略去空气阻力,那么铁球就仅在不变的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理想化为“自由落体”运动。其实,在热力学中,理想气体的“等容”,“等温”和“等压”过程实质都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过程模型,是实际过程中的一种近视。还有匀速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简谐振动,完全弹性碰撞,绝热过程,稳恒电流,正弦电流等,也都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

2.2 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又叫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思想上的实验,它也属于理想化的方法。理想实验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它往往是人们在物理实践中遇到某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根据逻辑法则由大脑构想出来的一种无法实现的实验。由于理想实验存在着它的客观根据,即理想实验的实践基础,故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从而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惯性定律,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3 理想化方法的教学

物理理想化模型能清晰反映问题本质,有利于分析和发现规律。建立正确的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运用理想化方法进行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对理想模型的概念,要让学生明确三点:概念、特点和目的。如质点,概念:有质量的几何点;特点:有质量,无尺寸,现实中不存在,假想的,虚构的;目的:用它代替现实中的实际物体,使问题难度降低和容易表述。对于学生,某一理想模型定义的本身并不重要,而人们之所以要引入它的目的却十分重要。如无内阻的理想电源、理想气体、光滑表面、点电荷、磁感线等等,在教学的应用中要经常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它的目的性,更要让学生知道,这种思维方法是简捷的、高明的。对理想模型运用的意义包括。第一,是抽象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这种训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语文课上背诗词一样,是个逐渐熏陶而成的过程。第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实际问题是复杂繁琐的,不能直接研究,必须先从理想模型入手,再向实际问题过渡。

3.1 理想化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例举

在课堂上,能把理想化方法的思维渗透到学生中去,使学生对于课堂上建立起来的理想模型和实验,能够很好地接受,领会并能简单运用,这是教师的一大任务。

我们以高中物理《电场强度》一节为例,讲述一下怎样用理想化方法来进行教学。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为了研究电场的这种特性,我们需要在电场中放入一个电荷去“试探”,那么对该试探电荷有哪些要求呢?首先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类比一下:要用一把尺子去测量水的深度,如图(1)所示。当把尺子插到容器里后,水面的高度将会有所升高,这表明测量的工具会影响测量的结果。为了使这种影响尽可能地小,应该把尺子做的薄一些,最好尺子根本就没有厚薄,这样水面的高度就不会随着尺的插入而上升。我们回到前面,当把“试探”电荷放入电场中时,它多少也会影响被研究的电场的分布。例如图(2),金属球A上带有正电荷Q,当A孤立时,其中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球外电场的分布也具有对称性。但当我们在A球右边附近的B处放一个负电荷q(试探电荷)后,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球上的电荷会重新分布,A球上的电荷将是左疏右密。这样,电荷q试探到的电场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电场了。要使不影响原来的电场并且希望试探电荷能探明电场中每一个点的性质,我们要求该试探电荷应没有线度和形状,并且电荷也要足够小。可见,该试探电荷是一个理想的点电荷。即使我们拿一个线度和电量非常小的电荷去实验,测量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们就采用理想实验,一切操作都在脑子里“思维地”进行。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对电场力的性质的准确认识,建立了电场强度的概念。经过引入理想化模型,采用理想实验所处理后得到的电场强度概念是科学的,而且也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得到结果。

3.2 理想化方法在解题教学中例举

很多学生都说物理题难解,其实之所以认为难原因就是不知道运用理想化方法去处理问题也就是不知道建立何种物理模型来解题。针对如此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让学生掌握如何采用理想化方法根据题目建立理想模型,并让学生会用所得的理想模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请看以下例子:

例:汽车以一定速度在宽阔水平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忽然发现正前方出现一堵长墙,为了尽可能避免碰到墙壁,司机急刹车好呢?还是转弯好?为什么?

拿到这个题目,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题目问“急刹车好还是转弯好?”实际上是问哪种做法碰壁的可能性小。

其次,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抓住汽车两种运动的主要因素,建立两种正确模型。汽车急刹车的模型:刹车装置刹住轮子,轮子不能转动,汽车由于惯性向前冲,轮子在地面上滑行,地面对轮的滑动摩擦力使汽车作匀减速运动,甚至停下来。如果要避免汽车碰到墙壁,就必须使汽车在从刹车到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所前进的距离小于司机发现墙时急刹车的地点到墙的距离。汽车转弯的物理模型:理想化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车子是否碰墙,在于轨道半径R的大小。轨道半径R又是由向心力决定的,这个向心力是静摩擦力提供的。根据题意,可以认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

解题过程简述如下:根据动能定理,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X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为: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汽车转弯是的向心力为:;由此得出,汽车急刹车碰墙的可能性小。

这是一道说理题,题中没有一个具体数字,也没有一个表示物理量的文字符号。初看题目,似乎无从下手,然而只要仔细考虑,分析题目,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再从中寻找有关概念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题目就不难解答了。

3.3理想化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例举

理想化方法对于实验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前,研究加速度a与F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也采用了理想方法来处理实验。我们近似认为挂在小车上的砝码的重力就是小车所受到的拉力。但其实这样的忽略是有条件的。由受力情况得:

mg-F=ma,F=Ma,得到,即当M>>m时,F才等于mg,我们在实验中认为F=mg是在一定情况下的近似。其实,在有电流表和电压表参加的所有试验中,我们也采用了理想化方法,把电流表的内阻近似为零,而把电压表的内阻近似为无穷大,从而使研究实验处于方便状态。

通过上面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理想化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让学生明确我们所研究的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理想化模型代替实际物体和实际过程,也就是采用理想化方法;(2)要告诉学生我们对物理问题进行理想化时,一定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同时应清楚这种代替带来的偏差时可以容忍的,也是科学的;(3)要求学生运用理想化方法研究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戒绝对化,力争用最简单的模型进行代替。

总之,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播,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阐述了理想化方法的含义、种类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理想化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论述了教师怎样培养学生掌握理想化方法。

关键词:关健词,理想化,理想模型,理想实验

参考文献

[1]王沛清主编.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途径.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2]储文启.论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思维方法.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8(4).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篇10

面对每一篇诗文,如同面对着一个个生命之魂,能感受到生命的脉搏、生命的气息、生命的震颤、生命的芬芳……屈原的《离骚》,让我们明白生命可为国兴而生,也可为国灭而亡;李白的诗让我们懂得生命要彰显个性与自由,绝不屈从富贵权势;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让我们知晓生命苟活,只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同样是伟大;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理解和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种种苦难和挫折,让生命之花无比绚烂……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呈现的是原生态的生活课堂。因为生活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生命跃动的过程。走进生活,走进文本,便是走近生命。于是,我力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是诗意的课堂。语文里有太多的诗意,文字、语言,无不充满意蕴的美、情感的美、精神的美,我引领学生陶醉其中。仅以诗歌为例,我可以与学生一同感受远古歌谣的古色斑斓:《诗经》的原始牧歌风味;楚辞的热烈浪漫情调;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魏晋南北朝五言古诗的玄淡幽远、清新明丽;唐诗的姹紫嫣红、气象万千;宋词的情深、境狭、意婉、色艳;元曲的自然、质朴、生动……我们或吟或诵,充分感受古诗词那特别的美。

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教学 篇11

摘 要:当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深陷应试化误区,教师应遵循写作教学规律,探索实践,切实引领学生在写作学习中循序达标、以读促写、表达真我、对接生活。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误区;循序达标;以读促写;表达真我;对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44-02

当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大多瞄准高考,考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已深深陷入“教师命题猜题,学生应付写作——教师再命题猜题,学生再应付再写作”的恶性循环之中。写作教学,出路何在呢?笔者认为,遵循写作教学规律,实践生活化作文教学理念当是一条理想路径。为此需做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落实循序达标

写作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发展规律,打破单元作文的框框,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定向定格、定序定量地布置课堂作文(一般不布置命题作文),并指导学生严格训练。笔者认为,高一要侧重训练记叙类和说明类作文,高二要侧重训练议论类和说明类作文,高三要侧重进行综合训练。每次布置作文之前,都要指导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依情据理去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技巧,下工夫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还要对每篇作文进行定向的多次修改,直至感悟深透、比较完美方可再写下一篇文章。不讲数量,只求质量,只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依情据理、循序达标地写好、改好每一篇作文,切实体会到真写和真改作文的成功与快乐,学会用真心写、写真心。

比如,某次修改定向为“文通字顺、讲究一定的写法”,那就以此为要求,达标者就可以得高分过关;不达标者则要继续修改直至达标。长期坚持这样严格、扎实的训练,能形成自觉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记叙、说明、议论三类作文的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落实以读促写

语文课文教学不仅让学生明了课文写了什么和是怎样写的,更要悟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少教师总是怪学生不会写作文,殊不知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就在于教师课堂上没有做到以读促写。当然,当下的一些教材有意淡化读写结合,缺失这方面的设计与指导,致使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和智慧,这也是导致一些教师漠视甚至无视以读促写这一习作规律的重要缘由。语文课堂要以教师的教读促进学生的学写,教学生学会并逐步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教学就能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自觉地按语文教学规律办事,坚持以读促写,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切实提升写作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长期坚持教学生学文悟写,“仿形”更“仿理”,像课文作者那样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写好作文。实践证明,这种写作指导的做法,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落实表达真我

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是要求考生论说一种人生哲理。比如,《忌浅尝辄止》《要专一》《近朱者赤》《环境影响人》《要讲诚信》《心灵的选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绿色生命》《拒绝平庸》等等。这些命题似是去老生常谈,大多数考生照猫画虎,言不由衷地去挤出一番大道理,或煞有介事地去编个故事,缺乏个性感悟,缺少视觉创新,缺失有血有肉的正能量,难以得到高分。因此,高中作文指导和训练不要都搞“高仿真”、“拼凑”、“克隆”甚至抄袭,要以我手写我心,真诚而艺术地表达真我。

怎样纠正上述不良倾向呢?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写作指导和训练于之中,要教学生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比如,依课文扩写、补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评点和赏析等。再比如,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交友生活及社会实践等。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养成真写作文、表达真我的自觉习惯。只要学生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愿望或理想等,只要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文体类别、较准地切题、较讲求艺术地完成了作文,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当然,还要避免学生把“表达真我”窄化到仅仅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照相”的程度,要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或艺术创作。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大家的散文名篇都不是照相机式的拍摄,而是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的。其实,表达真我绝不等于在“真”上“凿死卯”,强迫学生必须如何如何写真。如果我们在写作的“真”与“实”上箍得太死,就会箍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束缚思想。可见,落实表达真我,既强调学生回归生活写真实,又强调要真实地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要让学生始终处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这就是真实地、艺术地表达自我,而不是老师逼迫我言不由衷地写,只为高分而写。实践证明,真实且艺术地表达自我是特别受学生欢迎的,也最有益于切实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四、落实对接生活

说应试化写作训练没有出路,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仅高度注重“仿真术”“高分术”,导致高中作文教学仅在如何得高分上做文章,严重忽视写好作文所必需的积淀和魂灵。为此,高中作文教学必须与生活深度对接,以尽心着力培养学生多读多看、对接生活、独立思辨的好习惯。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生利用课文和读本积累写作素材,再教学生如何利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到课外去阅读和积累素材,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相互对接、交融,不断充实、修养和提升。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文摘本,每周定量(每周摘抄600-800字)摘抄精彩语句和语段(包括俗语、谚语、格言和歌词等),还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加上简要的评语。为了督促、鼓励学生把这项作业落实做好,养成良好习惯,教师要坚持每周检查、批阅一次。

第二,在课内教学生发现课文的可思辨点,学会自主思辨。比如就“屈原选择投江自杀”“司马迁忍辱著述”“马蒂尔德十年辛劳为还债”等进行自主思辨,发表独立见解。不仅如此,还教学生像课内那样到课外生活中去读书、去观察,进而发现思辨点,自主进行独立思辨,写思辨性周记(每周600~800字)。教师要坚持每周检查学生的思辨随笔,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写好作文,也有益于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思辨习惯、思想境界、健全人格和自主精神等的发育和提升。

第三,师生交流和协商,确定“读世”的着眼点,教学生平时自觉地去读、去看、去听、去思辨。比如,读时文、美文和同龄人的优秀作文;看其他学科的教材;看电影、电视剧;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社会经纬》电视节目;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注意听演讲、报告和他人的讲话等。确立了这些“读世”的着眼点,再长期指导学生去看写作门道、悟表达技法,日久天长学生自然就会获益多多。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长期坚持做下去,这项活动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让语文课堂管理成就教育理想 篇12

一、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 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 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 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 统筹安排教学流程, 激发动机调控气氛, 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 “语文比之其它学科, 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语文教师, 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 “言语习得的潜在性, 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 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 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 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 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 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 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 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 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 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权利置换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 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 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 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 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 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 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 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 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 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 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 课堂管理的关键, 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 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 并利用本学科优势, 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 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 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 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 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 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置疑权, 给学生选择权, 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 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 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是习惯养成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筚路蓝缕之任,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 不是把学生管死, 而是静中求动求活,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当然, 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 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使用原则是显隐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 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 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 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 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 冷热渗透。

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 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 泰然处之, 予以“冷处理”, 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 采用隐性管理方式, 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 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悱恻时, 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糅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 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 绝不是在“整”他, 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 以惩代学。

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 都是必然的, 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 学生比较敏感, 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 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 (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 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 “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 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 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 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 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 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 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 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 软硬合力。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 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 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 是有力的, 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 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 如课件的准备, 教师的服饰, 等等, 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 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 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 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 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 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 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 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 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 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 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 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 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 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 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 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 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广播电大出版社, 1987.10.

[2]李杏保.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7, 第1版.

[4]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2005, (4) .

上一篇:巷道掘进与支护下一篇:计算机任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