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2024-08-01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共1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篇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的表演场所。

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与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无关系。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应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课本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忽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要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的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点燃学生激情,让学生成为过程的体验者、问题的解决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充满灵性的感悟、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的创造。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篇2

王国维也曾经谈过读书的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论读书很著名,很有影响力。每一个读书有所求、有所得、 有所悟的人对此都会有某种感受和体会。

由此,笔者想到读书其实应该有更加具体的三重真实境界: 求知、探理和悟道。

第一重真实境界:求知。读书首先是为了求知。什么是知识?直白地讲,知识从不同角度划分,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有描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有理论性知识,也有应用性知识。我们认为如上知识都可通过读书获得和掌握。不可否认的是,“读书求知” 所追求的不仅包含知识,还包含与知识相关的技能等。从人的发展角度看,“读书求知”无疑是第一作用,第一层次,第一境界,这应该是大家所公认的。

第二重真实境界:探理。探求真理是读书的另一个层次和境界。我们要探求的是什么真理?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在我们有了世间事物是与不是的基本判断(亦即知识)之后,我们需要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机制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发展了的知识,扩展了的知识,这便是对真理的探索。人们认为,真理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和特点,但有相对和绝对之分。我们知道,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对真理孕育于绝对真理之中。我们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思考就是要发现相对真理并逐步接近绝对真理。我们提出,读书探寻真理,一要坚持探寻客观存在的真理,二要坚持真理一元论,要通过比较、推理、判断、概括、归纳、演绎等不同思维方式探求前人和今人实践中的真理所在并通过实践验证真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客观真理。以信仰追求真理,以生命捍卫真理,是读书人的又一境界和品格。

第三重真实境界:悟道。悟道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书人在生命之巅、理想之脊、“灯火阑珊处”的一种飞跃。悟道是读书人生命之绽放,精神之提升,灵魂之升华。其实,悟道原是佛家语,是指领会佛理,悟道成佛。读书人通过读书,要悟出自然发展之道,懂得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要悟出社会发展之道,懂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要悟出人的发展之道,学会理解人生,升华人生,绽放人生。能读书又能悟道的人会成为自然精灵、社会精英、人中俊杰,季羡林先生如此,周有光先生如此,他们的读书进入了悟道境界,才成为哲人、大师、楷模,他们既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精神。他们从心灵深处表现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的关切之情、悲悯之情、热爱之情。他们主张真善美, 强调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变化万端的世界中,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知道美丑。读书能够如此悟道,才是一种大智慧,大成就,大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篇3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使我想了很多: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而要多读多思,力求把握古书的真义;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追求古人的那种读书境界,莫学“今之学者”的炫才耀己;为人、为学都应坦诚,要勇于自我批评,做到有错必纠……但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学习的目的——“自以为是”的读者的三重境界。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在一定情况下,“书淫”、“书疾”、“书呆子”,作为一个读书过程,作为一种用功精神与状态,是不应当受到嘲笑的。只要是有利于知识积累,有利于开慧益智的书,用鲁迅的话说: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皱眉头,装出一副很憎恶的样子;相反,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也不是黄健先生开始理解的那种“为了别人”,而是他所私心“向往”的“为了别人”,即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读书有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是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而第三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重视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赏析:

同样读书,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读书的境界不同。最低者“为己”,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最高者“为人”,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篇4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是在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将目标分为层次井然的A类(基础性目标)、B类(教学核心目标)、C类(附属及延伸性目标)。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了目标的整体性、统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类目标则强调了目标的细分,强调了每一个目标的独特性,强调了用几类目标对整体教学进行分解、细化以及落实。确定三类教学目标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几个核心关键之一,因此如果没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那么教学只能流于表面的效果,很难做到上好每一堂课,更别说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以及构建理想课堂。

接着,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第二、三重境界,以及三重境界之间的关系。第二重境界指出,理想的课堂并不仅仅是儿童中心主义的过度推崇,而是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共同发掘知识,共同经历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全体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愉快的获取体验。

读书三重境界——钱钟书读书笔记 篇5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日: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听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钱钟书与读书笔记

???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他进清华后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

??? 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1956年,钱钟书接受了编写《宋诗选注》的任务之后,到北大图书馆和社科院文研所图书馆借到大批有关宋诗的书籍,诸如《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宋诗钞续补》及各种宋人笔记、诗

话、文集、方志等,在阅读时作了大量笔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遂将一本普及读物编写成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宋诗选本。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素材是他多年读书心血的积累,整理成书稿又费时三年,自然还是用札记形式。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

???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亿是“照相机式”的记忆。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锺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读书法

讲读书要“精熟”,不会有人反对;但说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多数人可能会不赞同。可是“不求甚解”作为一种读书方法也是无可非议的。这是因为:

一、.一个“好读书”的人一生要读很多的书,如果每本书都“求其解”,书就必然读得很少,只有“不求甚解”,了解一个大概,才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读更多的书,便于获得广博的知识。

二、在所读的书中,并非每本书都是有用的,有一些用处不大的书,浏览浏览即可,不必过多地在这种书上多费脑子,非要“求甚解”不可。

三、有些书虽有用,但水乎实在不怎么样,在同类书中居“下流”.那就不妨用“不求甚解”的态度去读它。

那么如此说来,“求甚解”就不好了?不是的。有些书,特别是好书,一定撅做到像朱熹主张的“熟读精思”。就是说要对书的精神实质领会贯通,并旦有自己的见解。

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 篇6

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但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成为不少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

7月13日,在新教育实验第八届研讨会上,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解教师心头之惑。

四种“课堂话语”

其实,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源远流长。

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几乎所有教育学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但朱永新认为,“大部分一线教师仍然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代中国的教育界人士也积极投身其中,研究不辍,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课堂话语”:“公开课的课堂话语”、“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民间校本课堂教学话语”、“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公开课占据了公开的、桌面上的话语,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则成为桌面下的更日常、更普遍的事实话语。”朱永新表示,“这两种课堂教学话语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课堂话语。”

而后两种话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它们是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为代表的民间标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叶澜、钟启泉、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的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在朱永新看来,民间的课堂实践正成为热潮,日渐从教师的表演改变为学生的学习,从少数课的卓越表演改变为追求每一堂课的实效,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关注和尊敬”。

而学院派的话语因其复杂性,一线教师难以理解与掌握,“课堂占有率”还很小。“但因为这种话语的历史深度,以及科学的态度,它或许是最有生命力的,并能对明天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朱永新说。

一个“自我定位”

为了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对以上四种课堂话语进行了研究性理解、批判性吸收、创造性调和。目的是提出新教育课堂话语的自我定位——想要拥有优质公开课的课堂活力,但更想让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想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想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民间标本课堂改革话语一样,是简明的、基于自身的,但也希望它是能够经得起学理解释的;希望是能被高度理论化的,但更注重应用于实际的课堂上。

拥有这样一个理想的课堂,“‘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根。”朱永新说。

他认为,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学生一定不会享受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如果不能让教师的生命在课堂里发光,魅力不能在课堂里展现,教师只会成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和“成灰泪始干的蜡烛”。

“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这是王阳明在数百年前描述的一种可怕状态。为了让学生远离这种状态,新教育人开始了研究:2002年,理想课堂的“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正式提出;2004年,“构筑理想课堂”成为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有效课堂”、“课堂的多元文

化理解”和“风格与个性化课堂”的研究目标确立; 2008年,有效课堂的框架正式在学校进行田野探索,并锤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三重“理想境界”

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朱永新说。

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表示。

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列出个体学生学习清单,也是为了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

教学板块则要求课堂清晰划分若干板块,注上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三重境界 篇7

第一重境界:有意义

有意义,是说科学学习的价值应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雅思贝尔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如果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科学学习就有了价值。科学教师就成了这样的设计师,把课堂变成提供这种经历的活动中心,变成内容丰富的环境。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上,孩子们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对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行探求,以达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1.探究情境真实化

“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在学校,学生与生活中很多现实问题隔离,缺乏见识实际问题的机遇,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发现学习并不外在于他,而是与他的生活与成长息息相关,那学生就会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从而有助于调动学习潜能和本性,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所在。

2.探究材料结构化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和关键。材料的选择要注意科学性,搭配要精当,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才会好。材料的选择要注意结构性,即提供的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安全性强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材料,便于学生操作,会对探究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积极探究、充分想象。

3.实际运用经常化

学习愿望是一切技能和知识的开始,求知的愿望必须源自学习者的内心。有用性是人实践活动中要追求的目的之一,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对学生来说只有那些有价值、有效果、有益处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才更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 真正的学习与实际运用密不可分,学以致用越透彻,见解就越深刻。我们教师应引领学生发现书本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联,给予学生更多学用结合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切体会知识的个体意义,真正构建起自己的个体知识。

第二重境界:有情趣

有情趣就是指科学学习应该是有情趣的。杜威认为,课堂呈现的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生长的。

1. 有趣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中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往往对那些感兴趣的内容会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这些学习材料。因此,有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更有助于学生投入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各种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与学任务。用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2.有趣的教学内容

学生好动、好奇、好探究、好想象,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些特点,赋予科学知识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和生动的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将实验精心包装,将教学内容部分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设施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从而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美的感受,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三重境界:有意境

有意境是指科学课要体现学科特质,要有科学味,要能引领学生进入奇妙的科学意境 。

1.真正的科学探究

理性是科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真正的科学探究必须是一个引导学生展开理性思考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资源,让学生的质疑贯穿于科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不断地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探究尝试,在探索中领悟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只有引领学生经历了真正的类似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接近科学的本质,感受科学的魅力。

2.科学味的语言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本色,除了要有科学的结构、层次、活动设计以外,更需要散发“科学味”的语言。“科学味”的语言是将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的最直接保证。有科学味的语言要注重科学描述。科学描述语言要求真实、准确、翔实,一般学生的描述往往用词会随意,并在描述时往往带上自己的想象,所以教师在师生研讨中要掌握好介入的时机,注重学生表述科学现象的客观准确,不断引导学生用严谨的语言去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说话,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的本质。

“有意义”“有情趣”“有意境”是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三重境界,是小学科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相信学生在这种科学课堂中,孩子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会充分生成,学生会沉浸在深度学习中,会在课堂得到最大幸福!

写作的三重境界 篇8

山东 韩红敏

我认为,写作是一个由外而内体验生活,又由内而外表达生活的过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是接触外在生活,然后是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渐渐收入内心,然后是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最后是把心中体验了的生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因而,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心灵参与的程度,就决定了作品的深浅高下,也启示我们写作的三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生动描写刻画——深层心灵解读。

第一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即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实录介绍。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直接将感知的事物形象介绍性地写出来。直接把客观事物交待清楚,缺少心灵的参与。这是写作初始的必经阶段。

第二重境界:生动描写刻画。即写作中注意采用修辞描写等措施力求把事物较为生动地刻画出来。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收入内心,动了一番心思,尽可能地把事物更好地表达呈现出来。这种笔下的文章描写细致较为生动,但缺少的是心灵的深层参与,缺少了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因而文章文采有余,深度不够,个性不足。

第三重境界:深层心灵解读。就是用个人的心灵体验去写作,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收入内心,然后经过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最后是把心中体验了的生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写作的文章就是带有了作者独特心灵体验的、带有了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的、有自我有个性有深度的文章。

我们举例来看,比如写“炊烟”。

例文一:炊烟是青蓝色的,它沿着烟囱,从农家的屋顶上升起,随风渐渐飘向远方,烟味和着饭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这是第一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只是对炊烟这一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实录介绍。显然,这只能说是一种较肤浅的、似乎人人都可以写出来的、无特色的通俗化的表达。

例文二:农家屋顶上升起的炊烟,青蓝色的一缕,袅袅地飘浮,与灰色的暮霭融合在一起,像柔美的飞天,拖曳着长长的羽衣,风姿绰约地舞动,一直延伸向远方的天空。

这是第二重境界:生动描写刻画。作者将炊烟的形象收入内心,动了一番心思,采用了细致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把炊烟刻画得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只是缺少了思考的深度。

例文三:炊烟是母性的,它袅娜地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在炊烟的结构里,更多的快乐和希望正在舞蹈。

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炊烟是屋顶上的精神庄稼,炊烟是农人放牧在蓝天的羊群,炊烟是家乡收工的号子、放学的钟声。炊烟是热烈而苍凉的,有了炊烟,就有了依赖与感情,有了等待与希望,有了牵挂与守候。

这是第三重境界:深层心灵解读。这样的文字,不仅是对炊烟的描写,更是对炊烟的解读!是作者把炊烟的外在形象收入内心,经过了自己心灵的感受和思考,用自己对炊烟的心灵体验和结合生活的独特理解在写炊烟。显然,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深度写作,这样的文章也才是真正只属于作者的独特的自我的有血肉有个性的文章。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 篇9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 康永军

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这是误解。

不少“新课堂”更多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教材,有的课脱离教材,有的课甚至放弃教材,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由于教师忽略了“钻研教材”,表现出种种弊端,无效微效教学现象严重:

──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以操作。

机械地将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来表述,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

──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

──无视教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化学:着眼于对每一课题、每一单元的解读、忽略了课题、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科本位缺失。

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形式多了,化学味没了;与生活联系紧密了,化学的思想方法缺席了„„)

虽然,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但是,教材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教材教材,教学之材。

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老调重弹:“钻研教材”。在“钻研教材”过程中教师要达到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反复诵读,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课题独到的认识。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会“煮教材”。“煮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煮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

黑”。有些教师“煮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整组、整单元,全册、整年段,考纲、考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组教材”。“组教材”首先可以显示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

“组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是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组教材”还可以显示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要会“主”教材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意味着教师自身有了对教材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教材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实现了教者与编者的心心相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主教材”。“主教材”可以视为“更新教材”,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他们自己的宽阔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大量地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教材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广告营销策划的三重境界 篇10

1、承诺不容易被验证

2、承诺留有余地

三重境界如何选择?

广告策划的三重境界,虽有高下之分,但应用却不能拘泥。要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战略目标,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消费者的理性程度等因素来确定选用何种境界的策划。右图显示了目前各企业的广告策划现状,也部分的体现了操作原则:

第一重境界:民智未开公司求生存做魔鬼广告

第二重境界:民智初开公司求发展做天使广告

人生三重境界(范文模版) 篇11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纯净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不可否认,这也是智者哲人于嚣嚣尘世间顿悟而生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是对人生和世界思考和认识的“三种境界”。

由此想起,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了晏殊《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三首词中的三句话,将本来不相干的这三句名言连缀成“三重境界”之说,总结出人生的三种境界:

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一种历程)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执着)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释然)

后人公认这三种境界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是走向成功的三种境界。

也有后人引之为爱情的“三大境界”

于此,我不由得又想起我一直所信奉、遵循并努力追求的“人生三大境界”。(虽然我的“三大境界”并无前人鉴许,也不一定有后人肯定,而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段名句,历来为人们所熟知。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但我更认为,这三句话,是孔子所阐述的“人生三大乐趣”,也就是“人生三大境界”:

一是要有广博的学识

二是要有广泛的交往

三是要有广阔的心胸

以广博的学识为底蕴,以广泛的交往为载体,以广阔的胸怀为依托,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这样,三个方面就有了合理的而又相互联系的解释,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孔子的人生的精辟的分析和阐述!也正因此,近十几年来,我一直把它作为我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篇12

一、可视:由熟读文本到熟记文本的自我转换

中国古代文学教改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良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1]众所周知我国文学形态中有鲜明的形象化思维并有诉诸文字达到言传意会的美妙古代文学属于大文学范畴体现了文字排列组合的形象化的特质就连医书也有类似的特点因此传授古代文学要抓住这个特质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通过熟读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最终能够脱离文本做到应用自如第一教学改革要抓住理论要点古代文学是形象化的文化成果是文字组合的形象世界从其源头看抒情诗是古代文学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创造者凭借语言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种种感知这里的感知是形象化的思维产物是诗歌创造者精心选配文字完成文本化的语言编码然后通过诵读在读者心里形成立体的艺术世界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建构自身的艺术世界这里强调的“可视”一个是加强文本的阅读即学生通过文字的排列通过数量的积累产生艺术美感从而在学生的头脑里完成古代文学审美建构另一个是寄希望于学生熟练掌握古代文学文本做到物化文本(作品)与学生本人合而为一从而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的精华即文字美、技巧美、情感美等从而欣赏之、爱护之、捍卫之将其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能在灵活应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第二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吸纳其他国家的先进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完成形象世界的建构我国历来强调学生的大量阅读无论是蒙学阶段的不知所以然的背诵还是成人阶段欣赏陶醉式的诵读都强调多读直至出口成章这里有个转化的过程即多读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熟能生巧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现代教学提倡灵活的教学反对不知其解的机械学习因而需要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应对即通过古代文学的文字美、韵味美等引领学生自然走入古代文学的世界在不破坏整体美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然后经过师生对话、古今对话、人(学生)与物(文本)对话等真正从文本内容、时代背景、现代发展等多视角体会古代文学种种美妙之处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个艺术感知世界的建设进而获得自觉维护我国优秀文化的情感认知实现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目标第三精心选取篇目章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一定能力的基础上须确认某类文学形态或某种文本为长期研讨学习的对象从而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对象来源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不计其数这些文本都具备文学性的特征算得上是超越文学形式的大文学范畴因此教师需要从中精心选取适合学生的篇目章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可分为精读、范读课教师一般可以课堂检查、课后作业形式考查学生引导学生从古代文学中寻求智慧教师可让学生熟读唐诗宋词反复学习论语庄子史记西厢记红楼梦从中汲取营养

二、可听:由熟知文本到出口成章的听觉享受

古代文学语言朗朗上口即使是小说文本也有大量的诗词都体现了和谐押韵的特点出声诵读、反复品味一直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追求更好的效果从可读到可听就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古代文学精品佳作特别是经典的诗词歌赋课堂学习要求师生都能全情投入感受经典的魅力从熟知文本到出口成章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美好的文字听觉享受第一“可听”是古代文学学习的高标准要求“可听”重视学生形成性过程学习注重知识的内化、情感的熏陶最终达到离开文本也能言之有物的程度即强调学生要学到真正的知识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达到理想的效果注重由教材学习到学生自身获取的转化过程并以学生熟知文本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实际语境的需要灵活运用古代文学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上课要严格自我要求阅读时做到发音标准规范给听者悦耳之音给人“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之感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刻苦的学习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感知古代文学的语言美、情感美、技巧美等第二“可听”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古代文学的精髓只有运用高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古代文学文本语言优美在学习过程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牢记这些经典并能通过一定的学习为他人创造“可听”的听觉享受一般来说教师都是某个专业学有所成者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所学以恰当的讲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全体学生做好阅读背诵训练进而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在背诵时要能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第三利用各种锻炼平台为学生熟练运用古代文学提供用武之地五千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然而近代以降国人曾经过于崇尚西方文化而迷失了自我甚至忘记了我们先人创造的种种文化财富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古代文化终于以本来面目直面世界发展并成为文化自信意义上非常难得的文化载体社会各界特别重视诗词诵读各类语言文字大赛层出不穷这为学生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样学校可举办诗词诵读、文字对话大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各类比赛提高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现代媒体我们可传播这样的观点:古代文学之精美足以给现代社会无尽的文化养分古代文学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寄托者也是塑造自信中国的文化载体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并能自如应用古代文学而建立文化自信

三、可感:古代文学教改心灵交流到情感共鸣的文化建构

古代文学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形象代言者它“在开阔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其具体文本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情节美等都能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无尽养分根据古代文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还要通过实际学习、交流让古代文学成为可感的鲜活的东西让学习者有感让交流者有感从而让所有爱好、喜欢、应用古代文学者拥有满足感达到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文化的建构这也是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之一第一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实现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这里的古代文学教育当然包括获得古代文学相应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强调达到心灵与情感的双重洗礼教师要以各种教学实践引领学生静心体会古代文学精华促进古人之心与现代学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所谓与古人神交是也心与心相连心与心呼应这才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高境界师生尽心、尽性完成古代文学教学任务是因为心灵触动而热爱中国文化并为学习所得而欢欣鼓舞如通过学习屈原的诗歌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古楚国特有的文学魅力明白巫文化和文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且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诗人为国为民的一腔热血明白诗人不惜以死唤醒民众的爱国之情学生要通过诵读完成与文本的心灵沟通进而获得情感共鸣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古代文学教改目标第二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获得为人处世的经验学生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获取无尽养分四书五经不但是古代科考必备书目更是做人做事行为的指导用书也是治国理政的智慧呈现儒家历来强调忠孝节廉等品德国家这样选拔人才就是希望他们能拥有高尚的美德能够为国为民、为家、为己建功立业古代史书大多文字优美、描述生动属于大文学精品通过认真研读可明白王朝兴亡规律从中获取做人的教训:今后无论在庙堂之高位还是处江湖之卑下都能担当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孟子庄子等都是文化精品充满了做人的智慧古代文学代表人物大多有专门著作传世其收录的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其中蕴含诸多为人处世的良言学生能从中获得启迪第三主动传播让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美不可言、情节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学生通过扎实的学习用心感触古人文字建构的情感世界成为古代文学忠诚的学习者、欣赏者进而成为古代文学的传播者重新让中国人感觉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中外交流把我们古代文学的精品传播出去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传播古代文学过程中要取其精华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古代文学教改任重道远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扎扎实实的行动、健全的心智、饱满的情感走入古代文学世界并以学成者身份走出古代文学世界以自我再次创造的才识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东新张小侠.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改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

我的教育理想教育读书心得 篇13

刚刚拿到书,只随便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的许多内容吸引住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点滴读书心得叙述如下:从教以来,我曾不断地激励自己,力争做一个教学方面过硬的教师,这也算是我的理想了。然而,今天读了朱教授的书,却发现自己的那点理想真的太渺小了。朱教授认为,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发自另一个自强的“我”的心声。而现实中的我,无论是哪一条都距离理想教师的目标很遥远。

记得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满怀对学生的爱,投入到自己的新的岗位。可是工作和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在大学里,用功点,成绩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功也下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大起色。由于受大学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与学生相处应该是朋友关系(这话完全是对的),于是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我都和自己的学生平等相处。应该说这没什么不合适的,可谁知在此期间,就有个别捣蛋鬼出来捣乱,偏偏和你唱反调。于是,我不得不改变一开始的那种和蔼可亲的形象,逐渐主张对学生既要有表扬还要有批评。从那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适当地给学生点压力与严厉,是很必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最真实的,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雨,更长不成参天大树。

虽然已经看完了书,但有这么一段话,总是在我脑中浮现:“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不能不说自己也犯了朱教授所提到的错误,我也自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是毫无情面的指责和苛求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该宽容的时候,多宽容学生,耐心去教导他们。

上一篇:年度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夸夸我的表哥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