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情感教学刍议

2024-09-29

政治情感教学刍议(共12篇)

政治情感教学刍议 篇1

摘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进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情感活动的状态, 使之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 使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高, 应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中学思想政治课,对策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指导并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作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与教学过程, 学习科学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因此, 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尽相同, 但又具有统一性。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而在教师帮助的前提下, 若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 思想政治课也取得不了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 发展各种能力, 以使其自主、能动地学习, 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教。

情感作为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 使其接受教育, 融洽师生关系,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情感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1]

一、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运用的必要性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推进素质教育, 体现时代精神, 全面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在加强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的同时, 强调对情感与思想意识要素的价值追求, 这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致力于培养丰富感情的人, 尤其是思想政治学科, 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与政治觉悟,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 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立志为人民服务,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 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态度与思想意识。掌握知识只是手段, 其最终是要将所学知识内化到学习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情感体系中去, 情感是地认识的升华与超越, 只有对知识产生情感, 才能产生正确的态度与信仰, 以启发并激励主体的学习过程。

2、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目前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处于说教型阶段,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主要地位, 生硬的大道理缺乏情感, 学生被动地接受, 使其认为政治课的学习与自身以后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对政治课的认可度较低, 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由于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 出现有的学生长期不到课堂上课的现象。[2]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思想政治课的说教型教学主要问题是缺乏情感, 教师也很少做到以情感优化教学。所以, 应减少生硬空洞的理论说教, 寓教学于情感之中, 把教学与情感融为一体,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情感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二、运用情感教育的主要对策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对此应加以改变, 让情感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1、教师水平方面

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鲜明特点之一是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发展, 这些理论必将不断得以丰富, 对此, 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以丰富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 进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知识的传授是以学生的掌握、理解并运用为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知识较抽象, 要使学生晓之以理, 教师必重视以情感人, 使关爱充满教学的每个环节, 以增进知识的交流, 提升情感共鸣。

2、教学内容方面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及国际问题这些枯燥的知识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同时, 应加以深入钻研,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生动化,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把握学生求真、求实、求新的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应与时俱进, 增强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根据学生对当前社会政治问题的关心,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只有具有高度的热情, 才能积极的进行学习。情感教学能改变学生在教学中情感活动的状态, 使学生以积极状态参与教学, 达到情感与学习的融合。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只有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以智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 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5。

[2]陈少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上课存在的困惑与对策》, 》《法制与经济》, 2006, (2) 。

政治情感教学刍议 篇2

政治教学必须蘑视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政治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而的全面发展.

作 者:刘先楠 作者单位:朝阳市第四高中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20xx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

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刍议 篇3

一、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审视

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在学生个体收获上,其主要的是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的启蒙学习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太多独立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概念也没有清晰完整的认知,所以这个阶段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所接受到的教育、灌输的思想会对他们形成第一位的主导印象,并且根深蒂固地储存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往后的人生中也会以此为参照,并受此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对他们在漫长人生中的学习和成长,无疑具有参考、指引、修正的实际作用,可见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是对整个教师与教育事业发展而言,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激发,间接地增强了教师自我职业素养的提高,他们会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探究中,为自己充电,接受更多的知识,这无疑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品质,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育的发展也就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剖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升学率,还没有对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五花八门和不得要领的现象:一方面,由于还没有对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有一个整体性明确的目标,导致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阅读教学课程,但是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好备课工作,随便选一些文章应付学生,让学生“暗中摸索”;有的教师受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对阅读材料进行正确的解读,或者是过分地夸大文本中的情感,误导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忽略了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特点,使得小学阅读教学依旧处在考试工具的状态中。

三、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策略建构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这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那么,学校和教师如何做好小学阅读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巧用经典,挖掘情感元素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阅读材料的选取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理念,会使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就要花很多功夫和心思,一方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也要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的,另一方面,这些材料要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性,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主题情感经久不衰,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依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这两方面的标准,教师就要巧用经典作品,从中挖掘情感元素,让经典作品成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都能够具有参考和指导的作用;能够发人深省,具有标榜意义和教育意义;具有好的形式和内涵,即构思新颖巧妙,反映出来的主题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但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而是巧妙地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教师就可以选取这个角度,巧妙地从顽童的所见所闻所感入手,详细地指引学生阅读原文中的语句,如“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结合描写弗朗士心理的句子——“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并结合问题的导入,着重解读这些句子中的“必须”“永远”“忽然”“一个手势”,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情感元素,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园的热爱之情,进而引申出人文主义情感的概念,让学生对这种情感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2.结合当下,情到灵魂深处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质,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感,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有人文情感的教学理念与意识。所谓人文情感,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即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关心和担忧。理解了人文情感的教学理念,教师就要以此为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就需要紧跟社会步伐,并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从时事热点中合理选取符合小学生接受特点的新闻事件。比如,小学生将摔倒的老奶奶扶起来后被讹诈的新闻事件。通过对报纸新闻进行导读和解读,深入分析小学生乐于助人并敢于为自己辩护,对老奶奶以德报怨的行为,让小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人文情感,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对善良行为的坚持,也敢于抵制恶行。当然,在选择这个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教学范本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小学生这一主体的善良品质,而老奶奶的行为简略带过,也不能带批判的口吻,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情感辨别。

情境创设是能够打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人文情感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课堂上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故事情境,而创设故事情境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是角色扮演。比如教学《斑羚飞渡》就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将文中所写的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演绎出来。教师还要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融入课文之中,解读出文中所表达的团结协助、友情等伟大的情感,引导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让学生能够真正身临其境,和课文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然后在学生投入角色扮演的同时,引出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闹矛盾、不珍惜友谊的事例,通过正反对比,强烈地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感。

3.掌握好度,奏响真情乐章

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教师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过分夸大某些作品的情感,或者错误地解读某些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向,这样会弄巧反拙,给学生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好度。以苏教版教材中《永远的白衣战士》为例,文章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正确解读这位白衣战士为保护同事不受感染,主动承担抢救患者的责任这一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不能将此解读为个人主义膨胀、逞英雄的表现。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不能使用一些夸张、矫饰的词汇和语句,比如“他是多么多么的伟大呀”“这种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他的丰功伟绩会永垂不朽”等。相反,教师应该始终围绕着“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和“舍自为人”这些情感,层层推进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并适时引出其他的感人事例,融入一些切实的体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作者、编者、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碰撞、相互激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获得心灵的体验,灵魂获得洗礼的一次旅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可以通过巧用经典,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结合当下,情到灵魂深处;掌握好度,奏响真情乐章这三种策略,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情感。同时,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而言,还是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能力而言,或者是对素质教育发展而言,情感都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也是一定要把握好的。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教育学院)

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刍议 篇4

一、情感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不同心理, 从而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发展水平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调动学生在“知、意、行、情”等多方面的激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 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教师只有讲究情感教学, 使学生以心平气和、轻松愉快的状态学习地理, 才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 还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 希望教师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这就给高中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打破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教, 学生学关系, 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 教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求知欲很强, 并且充满了好奇心, 面对这么一群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 教师的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 每一位教师都起着模范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教育学生, 因为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与品质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高中的地理教师, 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工作, 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的课堂中,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二) 建立融洽而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地理教学教学中, 实施情感教学, 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高中地理课的基础。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果教师营造了严肃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教师的不苟言笑与严厉呵责中, 就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灵气与个性, 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中。相反, 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和蔼的,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真挚感情下更加轻松愉悦, 在这种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与兴趣。

(三)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人的情感具有客观性、现实性与情境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情境, 首先,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情境, 这是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地理这门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所以, 教师要利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课堂情境。如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的地理教材, 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问题与现象展开教学, 就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应该把高中的地理知识向学生身边的地理转化, 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地理问题的眼睛,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例如, 教师在讲授气候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家乡的地理现象相结合。再者, 现在的科技正在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跨入了地理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抽象的内容制成课件, 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领略到具有动感、立体的视听效果, 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享受乐感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这样, 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 不仅可以巩固课本的地理知识, 还能利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与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自己身边, 具有亲切感, 所以, 学生学习地理会很有成就感与趣味感。

(四) 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以情促学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 教材内容有很多地理事物与地理景观, 因为地理学科的抽象性,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感知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在这个信息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 但能弥补的教学缺憾依然极其有限, 更多的地理教学还是依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引入地理的知识天地。除此之外, 教师要根据高中的地理知识特点, 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 从远及全球, 近及家乡进行饱含感情地讲解, 因为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的高中生而言, 极其具有刺激性。例如, 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教材内的旅游单元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各地的旅游景点, 同时配上绘声绘色的讲解, 就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语

由此可见, 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富有感情的语言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可见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与其他学科对比, 既有教学的共性, 又不失其特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同样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 高中地理教学的情感教学还有很多缺陷,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创建更具有推动性的情感教学模式, 以此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篇5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四川省营山县城北实验学校 张宜兵

【摘 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也是一门指导学生健康快乐生活的学科,所以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感 政治 兴趣 魅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他们世界观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指导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政治课堂上所讲的道理本来就严肃,如果没有我们的动之以“情”,就不能晓之以“理”。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和教会学生交往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我们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途径。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更应该体现出情感的渗透,否则就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注入情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只要教师对学生付出爱心,真诚相待,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密的感情,有什么话也愿意对教师说。教师的话,学生就能听,就会信。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对学生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真情换真心,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有什么难事或想不明白韵都会对我说,让我帮他们解决。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个基础,课堂上他们不仅专心听课,有什么不同意见还会大胆地提出来。在我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他们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来“学习”的、讨论的,在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许多道理是通过他们的讨论得出来,这样自然印象深刻。

二、运用情感,增强兴趣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1.教学语言要饱含感情。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对于毫无感情的述说我们常常是恹恹欲睡,而感情丰富的讲解则会让我们兴趣盎然。所以,每一堂课,我都尽力做到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去讲授,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同学们个个神情悲愤。最后,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话锋一转,兴奋地讲起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自豪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2.善于运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书上所举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距离学生的生活实在很远,我就把它们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孔繁森,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已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努力追求梦想”内容时,讲了我们的几位藏族登山运动员,为了实现自己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理想,不顾条件的艰苦,刻苦训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登上山顶的事迹;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例子,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抑扬顿挫的语调,形象的手势、生动的讲述像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3.挖掘身边事,增强教育的真实性。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给他们讲了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让他们感受到动物的那种伟大的母爱,进而引导到我们自己的身上。让学生背诵《游子吟》的诗句,再引导他们讨论:“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你们替父母洗过脚吗?你们都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教室顿时鸦雀无声。过了许久,才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想好后再向我汇报。”有的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关心妈妈,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她爱吃的东西,给妈妈捶背、按摩,有的帮助爸爸做事,有的讲笑话逗爸妈开心。不管他们采取了何种行动,但都让他们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刍议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6

【关键词】语教学;情感因素;策略

情感因素是影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校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了解情感因素的教学现状,探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1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存在的情感问题

1.1 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情感的交流

重视知识信息的传递而忽略情感信息的交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老师们花在讲解单词和课文上的时间仍占较大的比重,而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时间相对来说却很少。这种单方面的知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使教学陷入一种硬梆梆、毫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乐趣,甚至出现的情绪。

1.2 学生容易出现羞怯、害怕、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

目前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学生上课时参与意识不强,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因素。在英语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使用英语发言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1.3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单调,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的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实践表明,学生实际感受的课堂环境和他所希望的课堂环境越接近,他对学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由此可见,研究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了解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自身情感因素以及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状况,笔者在2013年9月随机抽取我校高二级1~8班421名学生和38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介绍如下。

2 师生情感因素情况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对英语教师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 回收率为100%;对学生发放问卷421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认为在备课环节注重了情感目标设计、认为自己较好地把握了情感目标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英语情感教学目标的教师则明显低于其认识水平,这是因为与知识目标相比较,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难以检测,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对情感目标的要求不细致,难以具体把握。显然英语教师在知识学习与情感发展的关系认识上,依然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认识不到情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良好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和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关系,能尊重和理解学生,师生关系较为和谐、融洽。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能渗透情感因素,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

3 实施情感教育的建议

3.1 把握情感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具有先导作用。要发挥情感的功能,英语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设计入手,设计清晰的情感发展目标,切实把知识目标与情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最根本的情感因素,是生成学习目标的内驱力。一个有英语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表现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它是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教师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称赞、评价,激励学生等手段,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他们能更加持久地进行语言学习。

3.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 要学会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性情感因素, 寓情感教育于教材之中。教师通过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大脑无意识区域的潜在动力。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 然后在讲课中通过语言与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情绪符号, 向学生展示作者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 以景触情,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教材中的情感, 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和审美意识。

3.3用情感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所以情感因素主要涉及教师、学生两方面。一方面就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来说,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方面要调动好学生的课堂情感。作为主导课堂气氛的教师情感,其作用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情感状况是对教师情感效果的检验,也是教师调节的根本着眼点。 关注学生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4总结

总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Stern H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大学英语情感教学刍议 篇7

心理学上, 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 包括人的需要、愿望、观点态度等要素。学习上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对象和目标表现出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 情感状态的好坏, 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情感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手段,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动机、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 调动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积极性情感因素, 进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能力、控制学习中的焦虑情感, 等等。

二、情感策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 情感因素对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中, 只有通过情感策略的运用, 努力培养学生自信、愉快等积极情感因素, 对学生焦虑、恐惧、紧张等消极情感因素进行“过滤”和转化,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情感策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记忆力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凡是学生感兴趣的, 能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事物, 就比较容易记住, 并能记得很牢, 甚至终生不忘, 这种积极的情感会加快信息的加工储存速度,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而消极的情感则会给记忆造成混乱, 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挖掘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 才能提高学生英语记忆效果,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情感因素, 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内在因素起作用时产生的动机;外在动机则是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情感策略的运用, 加强对学生两种学习动机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转化为长期持久的内、外部学习动力。

三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与认识。大量研究表明, 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里学习, 就能产生自信、愉快的学习体验,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自尊心受到损害, 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实施情感策略, 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并利用鼓励和认可的办法, 努力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

1、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多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发现, 赞美、信任和期待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和期待时, 便会产生一种获得支持的感觉, 从而增强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从内心感到他们受到了教师的关注, 就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更加努力地达到教师的期望, 取得更大的进步。比如,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些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后, 可以考虑在课下找到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纠正, 要尽量避免当堂进行的批评和指责, 这样就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 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通过鼓励和赞许等积极性的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旺盛热情

实践证明, 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悬念、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情境, 因此,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以高兴、愉快的情绪进行教学, 将乏味、平淡的教学内容与奇异现象、生动事例、相关背景有机结合起来, 以提问、分组讨论、表演、游戏等各种方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通过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旺盛热情, 使学生产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3、巧妙利用教材情感资源, 有效激发学生的多重情感体验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非常广泛,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材料的特点来选择情感教学的切入点。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每个人物角色的思想情感, 透彻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用富有感情的讲解, 唤起学生的多重情感体验。比如, “Lessons from Jefferson”这篇英语传记, 主要讲述的是作为《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和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 多才多艺, 既是卓越的政治家, 又是作家、思想家、外交家、音乐家、发明家和建筑师, 他重视考察和实践, 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中, 可以以杰斐逊的这些可贵品质为情感切入点, 唤起学生对主人公的热情和喜爱, 在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结语

教师的情感投入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要多方关注学生的情感, 通过各种有效情感策略的运用,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要加强学生自身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调整、引导自己的情绪、动机等向有利于学习的方面发展, 努力提供英语学习效果, 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全面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双方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正确应用情感策略,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是大学英语教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情感因素的内涵、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情感策略几方面对大学英语情感教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感教学,刍议

参考文献

[1]魏晓峰:《英语教学法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 。

[2]张连伟:《英语教学成功之道》,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 。

[3]赵有光:《论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西华大学学报》, 2008 (3) 。

[4]黄明达:《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兰州大学学报》, 2007 (9) 。

刍议《仁爱英语》教学的情感策略 篇8

Project English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不仅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重点, 而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Project English具有以下特点。

(一) 贴近生活, 培养学习的兴趣

Project English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紧紧地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例如, 七年级上册Unit 1 Getting to Know You的三个话题分别是:Topic 1 Welcome to China!通过设置情景, 如在机场, 在学校, 在户外等, 学习问候、介绍、感谢和道别的句型。Topic 2 Where are you from?学习介绍自己, 了解他人信息, 如电话号码、年龄、国籍等, 学习十以内的数字, 通过一些体育明星、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 国旗来学习一些国名。Topic 3 What class are you in?继续介绍自己, 了解他人的年龄以及所在年级、班级、谈论电话号码等, 学习二十以内的数字;初步学习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及其使用。三个话题独立成章, 而每个话题内容又环环相扣, 让学生在一种自然流畅的环境中认识、吸收、使用知识。

(二) 蕴含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培养爱国情操

Project English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Learning about China主要围绕中国地理和历史方面的话题展开。Topic 1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places that you visited?介绍了中国风景名胜, 如旅游胜地、名山大川。Topic 2 Confucius,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著名人物, 还有他们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而Topic 3The dragon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通过Jane和Kangkang带领Susanna参观紫禁城展开话题, 从参观古建筑、追寻历史, 到加入中国象棋和古代四大发明的信息, 整个话题围绕着中国古代文化展开, 进行语言交际,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操。

(三) 注重交际,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Project English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把任务型教学与交际教学灵活地应用于英语课堂。Project English中有相当多的活动, 如有Look, listen and say;Work alone;Listen, read and say;Read and understand等等。当然还有Group work, Pair work等, 强调合作学习, 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仁爱英语》教学中情感策略的运用

(一)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 他强调了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 课间休息、活动时尽可能经常跟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 以此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或主题班会活动中, 常与他们进行角色互换, 让他们上台来讲, 倾听他们的心声, 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二) 实施任务型教学, 提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外语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 小组根据学生个人不同情况, 给每个成员分配一个适合他们的学习任务, 这样每个学生都负责其中的一项task, 并成为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比如, 在八年级下册的Unit 6 Fun Cycling, Topic 3的Section B的Project中, 让学生看4图, 分组讨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 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用到条件状语从句和以下词组:be in danger, get a fine, cause, trouble, make you sad, die。每组各找一名学生, 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此外, 《仁爱英语》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访谈调查任务, 如八年级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3的Section C Make a Survey:Try to survey 3-5 of your classmates about what they liked to do two years ago, and make sure whether their hobbies have changed now and give the reasons.学生互相开展访谈并进行调查统计。这样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口头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 评价处处体现“激励”原则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作为一门外语, 本身缺乏日常语境, 中国学生较为腼腆, 公众场合不敢开口, 有些学生甚至课堂上都不敢大声回答问题, 怕回答错误, 丢面子, 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 阻碍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语, 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成绩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肯定性评语是最好的激励。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以下这些激励的话语:You’re great.I’m proud of you./Well,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A good answer, well done...当学生表现欠佳时, 切不可斥责或冷嘲热讽, 更应辅以关切、激励的表情, 使用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 使学生感到放松。如:Take it easy./Don’t be shy./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此外, 在学生读说英语出错时, 切记不要打断他们, 不要急着纠正其错误, 而是耐心等学生说完后, 委婉地予以指出。课外经常张贴学生的好作业, 设立“单词王, 进步之星”等多种多样的奖励形式, 不断鼓励, 给予学生肯定。

(四) 通过情感反思, 调整情感策略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巧妙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比如, 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Happy的三个话题紧紧围绕情感这个主题展开。话题2 I feel better now, 由Beth的哭泣引出伤心的情感, 进而由教师引出安慰及建议的用语。第三部分Many things can change our feelings, 围绕Michael的病情巩固各种情感, 并引出事物对情感的影响。主要以活动的形式, 联系实际生活, 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 我也经常在课后对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个别谈话、班级活动、问卷调查、家访了解学生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的看法, 反思自己是否关心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过程等。

总之, 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本着“快乐学英语”的思想原则, 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知识、情感、发展智能。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仍然要把这套教材与教师的设计和情感融为一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自己、学生、教材的情感充分交融。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 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大胆实践, 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为此, 教师应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提倡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展情感反思活动,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沟通,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过程评价,情感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金梅.论合作学习与外语学习者的积极情感[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刍议 篇9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走进教室,同学们正不安分地坐着,不停地用课本或者手掌来回扇动,享受着一点点空气流动所带来的丝丝凉意。为此,我准备了一节以“分享体验”为情感目标的课。此时我手里拿的不是课本,也不是教案,而是用来做道具的盛满几十块鲜红西瓜的盘子,说是奖给学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教室里没有了躁动,立刻安静下来。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感知、思维、想象和谐运转,教学获得良好效果。“亲其师,善其道。”情感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之一。当一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就会有一种激动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

那么,如何在一堂课中实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感悟:

1、以理育情。通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道德、伦理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程中包含的情感课程资源很多,文学中表现的社会伦理、自然美、社会美、逻辑思维、真理形象、人文意境、美丑形象等等。都可以作为调动学生情感的内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识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

2、以境育情。情感的发生过程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总是在描述中抒情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殷切的期望。创设激情、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心,体味到知识的力量与美感;使学生在课堂中心情舒畅、情绪高涨,达到愉快而轻松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3、以情激情。在课堂导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处理教与情,书与情,学与情的和谐统一关系。把教师的情感投入作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导火线。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师热烈的激情创设的课堂氛围中逐渐萌发,并迸发出对教师的信任和对真理与科学的追求。

首先、让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引起情感共鸣。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

其次、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朗读,体会情感。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

再次、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升华情感。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上,他们在看、听、读之中,就能凭借直觉和联想去体会,使抽象的文字化为真切的具体的画面,从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是语言情感的一种外在载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快、热爱是学习知识的催化剂。教师应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目的。这样,学生读的不仅是书,还是暖暖的情意;不仅明白了道理,还提升了人文素质。今日的学生素养,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5)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一、情感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是指人面对客观事物时产生的主观态度与反应。从教学角度来说,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和态度(attitude)。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如开心、满意、喜爱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英语的学习有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感如悲伤、生气、讨厌等则有阻碍的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情感具有激励、调整、感染和移情的功能,对英语的教学效果有决定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情感的作用

情感因素的内涵和作用决定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情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学习应该是一个轻松、自主的过程,不需要压迫、紧逼。情感因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外向、开朗、活泼的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有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学生更加愿意主动探索、大胆实践;有自信和毅力的学生则更容易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而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储存接触过的事物的过程,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对信息的接受、提取、储存和修改等方面。一方面,当人们接触事物时,事物的本身信息会与人的情感信息一并存在脑海中,当再接受新信息时,情感信息就会与其他信息相联系,联系紧密的、情感丰富的就会记忆深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会促进大脑对所学知识的加工与整理,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记忆混乱。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会不断修改已储存的知识。积极的情感能够修正学生的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打乱学生的记忆内容,使学生的记忆发生错误。高中生有高考的压力,情感极易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情感教学的方法

(1)改变教学态度。在课堂上,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要用饱满的热忱和乐观、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慈祥、和蔼,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多激励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信。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要细心教导,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和友好爱心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从而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2)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尤其是高中生课程繁多,对英语可能会有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或影片等进行教学;还可以设计情境、小游戏等,让学生在贴近真实生活的背景下习得知识。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一举两得。

(3)改变评价方式。高中生的心理极其细腻敏感,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Try it again,you can speak well”或“Don’t worry”或“Believe in yourself”等话语引导学生开口回答问题,还可以用“You do speak pretty good English”或“You are great”等夸奖鼓励学生;在学生的作业、试卷上,教师可以写上“Well,yourhandwriting is very good”或“You have done your work better this timethan before”或“Wonderful,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and your writtenanswers are clear throughout”等欣赏语句,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1

一、提高教师素养,让学生亲近教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能够对身边的人和事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数学老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饱满、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去领略数学世界的奥秘。试想,那些言语粗俗,行为失当的老师,怎能赢取学生的尊重,学生又怎能跟随他走进数学世界。赞可夫曾经说过:“如果教师本身就是一支燃烧着希望和热情的火炬,学生就会自然的痴迷于知识的获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不仅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提高专业水平,更要加强个人素养的锤炼,给学生留下既温文尔雅,又阳光热情的良好印象。例如我在教学“集合”一章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不同集合的区别,加深对是非空集合的理解,我形象地将其比喻成空盒子放进空房子,房子不空。诸如此类形象的语言既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又让教师的良好素养在事例的信手拈来中得以展现,自然赢取了学生的敬佩,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

二、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教师

众所周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必然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内化为一股积极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点滴,特别是当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要耐心细致地和学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给他们信心。那种动辄对学生指责、抱怨、挖苦、或冷眼旁观的教师,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阴影。尤其是数学学科,抽象性、逻辑性强,对学生思维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学生成绩低下,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自卑的心理,教师更要对学生经常表扬,鼓励,给他们信心,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希望。例如,由于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不同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变化,在历年的高一开始,我对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情感教育,除了和学生开诚布公的探讨数学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外,我通过亲切的言语和耐心地说服,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满努力前行、不断进取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从感情上和我拉近了距离,也在无形中亲近了数学课。

三、体验成功心理,让学生充满自信

高中数学,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往往是课上感觉很好,一到自己做,要么顾此失彼,成绩平平,要么漏洞百出,屡试不爽。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信心,直至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认为自己压根就不是学数学的料。此时,最有效的是激发学生内心对自己的认可,让学生充满自信。心理学认为,经常让学生体验成功,沉浸在克服困难的喜悦中,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预设一些低起点的问题,在不经意间让那些学困生充分表现,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学生上课时就会愈来愈积极,学习的热情也会不断提高。他们也会在这样的体验与表扬中不断产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升华为渴望学习数学的情感。

四、领略数学价值,使学生体会乐趣

提起数学,很多人认为,数学只不过是繁琐而枯燥的计算与证明,包括很多优等生也只是将数学学习看成一种任务,丝毫感觉不到学习的价值。我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数学内在,让学生感悟数学本真,体会数学不只是数字与符号,它更有丰富的人文和适用价值,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教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贯穿对称美的教育;在讲解数学史时,向学生讲述欧拉、阿基米德、华罗庚等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怕献出自己生命的光辉品格。通过这些简单的事例,使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社会价值,感悟了数学学科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为抓手,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

政治情感教学刍议 篇12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利用, 固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 并且影响了几代人。但是随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愈加突出,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 应试而教。

高考考什么, 教师就传授什么, 没有考虑现在高中生的兴趣, 降低了历史本身的趣味性, 同时也没有很好的考虑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仍然只是理论性的照本宣科的教学, 将降低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 很难真正领会历史的魅力和真谛。

2. 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不周。

高中和初中的历史课程, 难度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 很多刚刚升学进入高中的学生, 对于较深层次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尚未完全锻炼出来。除此以外, 高中生入学的时候每个人的基础不同, 教师如果一直按一个水平高度进行教学, 高中生可能就会因为没有办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而降低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模式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没有尝试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灵活变通, 导致学生在长期“填鸭式”的教学中产生反感, 存在较多负面情绪;部分教师甚至也认为利用考前突击的背诵也可以过关。这些错误负面的想法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误区, 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利于成绩的提升。

二、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相关理论

1. 关于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理论, 指利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谈话, 创造并设计一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 并且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国的情境教学也是1978年由李吉林老师首次提出, 并且取得了累累的硕果。[1]而高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创建一些和历史背景相符合的场景, 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日益完善成熟的多媒体技术, 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历史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对于情感的体验也会增强。

2. 关于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启蒙地依然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后来英国的斯宾塞也首次提出了一个原则“快乐”, 中国首次提出情感教育的是孔子“知之者不如不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后期朱小曼教授的《情感教育论纲》在1993年发表, 这本书将我国的情感教育的框架一步一步的构造了起来。[2]高中历史的情感教育就是要培养高中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爱国主义热情, 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了解并且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 产生对历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3. 两者的联系。

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这两者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是相互依存, 相互辅助的。前者是后者的最终目的, 因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必经途径, 只有营造合适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去体会历史教材中特殊的人文情怀。

三、高中历史教学将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结合的方法

1. 教师要创造教育情境。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之所以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就是因为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发展特质给予人性化的教学。创造教育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 创造实物的情境。教师利用实物创造出一个情境, 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一些朝代或者大型历史艺术品讲解的时候, 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进行参观, 使高中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这种由历史变迁带来的震撼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了高中生的历史人文素质。 (2) 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课程选择适当的音乐, 可以很好的渲染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学习侵华战争中的“九·一八”事件的时候, 适合的背景音乐毫无疑问就是《松花江上》, 这个歌曲可以将学生更好的带入教师打造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增加民族感以及对于苦难同胞的同情。这个渲染的效果是平淡的文字描述没有办法做到的。 (3) 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能够非常深入的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感情色彩因素, 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将高中生带入历史的情景中, 让学生的体验富有真实感。在大班授课的过程中想要实现这个生活情境有着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寻找展示历史画面的影像资料, 从而拉近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4) 利用表演形式进行情感教育。高中时期是人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刻, 此时很多高中生有了表现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种表现欲望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让学生勇于表现出来, 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能够自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

2. 以情制情, 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之所以可以感动一个人, 是因为诉说者付出了感情。如果诉说的人自己不带有任何感情和使人信服的力度, 那么也很难带动学生的情感。所以,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及声调去激发学生的感情, 实现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的结合。 (1) 高中的历史教师具备极强的自我人格修养以及人文素养。教师要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历史教学中, 才能衍生出自我情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讲述岳飞的事迹的时候, 教师首先自身要对民族英雄充满敬意, 对于秦侩之流充满厌恶, 带着这种情感进行讲述, 学生很容易被教师带入对于民族英雄敬意的意境中, 此时爱国的热情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真正达到了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2) 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抑扬顿挫的声调。例如在讲述抗战时期的群众运动以及革命浪潮的时候, 此时如果是平铺直叙的语言, 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语调比较高昂, 学生潜意识也会激情澎湃;在描述叛徒叛国的时候, 语速转为低沉, 又将会营造凝重的课堂氛围。语言艺术以及历史教师的声情并茂, 可以使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师设定的情境教学中, 此时再进行情感教育, 其效果就要好很多。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高中的历史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并且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两者的结合,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及指导作用, 不仅会增加高中生对于历史教学的认知, 更会让学生自发的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从一定层面保障了高中的历史教学水平, 对于课改之后的素质教育也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 高中历史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外, 情感教育也很关键。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人文感以及积极的爱国情感, 而情感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情境, 将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起来, 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总结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入手, 对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两者结合运用于历史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郑芳, 隋良南.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04) .

上一篇:暖通空调的节能下一篇:舆论监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