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2024-08-14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共12篇)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1

摘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进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情感活动的状态, 使之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 使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高, 应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中学思想政治课,对策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指导并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作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与教学过程, 学习科学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因此, 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尽相同, 但又具有统一性。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而在教师帮助的前提下, 若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 思想政治课也取得不了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 发展各种能力, 以使其自主、能动地学习, 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教。

情感作为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 使其接受教育, 融洽师生关系,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情感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1]

一、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运用的必要性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推进素质教育, 体现时代精神, 全面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在加强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的同时, 强调对情感与思想意识要素的价值追求, 这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致力于培养丰富感情的人, 尤其是思想政治学科, 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与政治觉悟,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 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立志为人民服务,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 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态度与思想意识。掌握知识只是手段, 其最终是要将所学知识内化到学习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情感体系中去, 情感是地认识的升华与超越, 只有对知识产生情感, 才能产生正确的态度与信仰, 以启发并激励主体的学习过程。

2、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目前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处于说教型阶段,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主要地位, 生硬的大道理缺乏情感, 学生被动地接受, 使其认为政治课的学习与自身以后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对政治课的认可度较低, 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由于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 出现有的学生长期不到课堂上课的现象。[2]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思想政治课的说教型教学主要问题是缺乏情感, 教师也很少做到以情感优化教学。所以, 应减少生硬空洞的理论说教, 寓教学于情感之中, 把教学与情感融为一体,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情感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二、运用情感教育的主要对策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对此应加以改变, 让情感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1、教师水平方面

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鲜明特点之一是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发展, 这些理论必将不断得以丰富, 对此, 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以丰富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 进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知识的传授是以学生的掌握、理解并运用为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知识较抽象, 要使学生晓之以理, 教师必重视以情感人, 使关爱充满教学的每个环节, 以增进知识的交流, 提升情感共鸣。

2、教学内容方面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及国际问题这些枯燥的知识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同时, 应加以深入钻研,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生动化,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把握学生求真、求实、求新的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应与时俱进, 增强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根据学生对当前社会政治问题的关心,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只有具有高度的热情, 才能积极的进行学习。情感教学能改变学生在教学中情感活动的状态, 使学生以积极状态参与教学, 达到情感与学习的融合。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只有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以智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 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5。

[2]陈少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上课存在的困惑与对策》, 》《法制与经济》, 2006, (2) 。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2

一、结合课本,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政治课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它让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在这个需要良好道德素质的社会里。因此,政治教学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增长才干,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着良好品德、有道德修养情操的人。由此可见,情感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应该利用好现有的教学环境,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可以与学生交谈、通过小组交流、情感故事教学创设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实际,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思想政治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走出课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改变或扭曲。坚持自己的立场,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的生活现状,对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环境中,正确引导。如在《身边的诱惑》这一主题学习中,将沉迷网络游戏这一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去。以反问的形式,抛出各种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如,沉迷网络游戏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处?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从情感上去领悟。然后结合课本与实际情况,分析这一现象的弊端。然后得出结论:沉迷网络游戏不仅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还会使我们变得消极,对各种事物失去兴趣,不利于高尚品德的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浅析中学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情感教育

一、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我国教育界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便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智能水平和体质水平的提高,還包括情商的提高。所以,推行素质教育在重视传统的认知教育之外,还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

2.体现对学生价值和幸福的关怀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往往更加强调理性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忽视了情感教育在学生发展和未来从业当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将世界文化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工具理性文化与情感精神文化。前者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而提升自己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文化体系,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自然科学技术文化。后者主要是指面对人类的主观精神世界,为了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和实现人们心里满足的文化体系,最为典型的代表主要包括艺术、文学等等。综合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关于工具理性文化的内容非常之多,而关于情感精神文化的内容非常至少,并且不受重视。人类和机械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具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并且内心世界能够严重影响甚至是左右人们的行为。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对学生价值和幸福的关怀。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个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既体现出了学生不同之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成功几率的高低。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个性的各种因素当中作用最重要、最深层的因素之一。对于发育正常的个体而言,能否有效、和谐地处理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情感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个性鲜明的人往往是自制力高的人,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情感,正确利用情感的人。从这个角度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发展学生个性而言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以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教育,不断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前提。情感是个性心理的要素,渗透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它具有调节行为、信息交流、追求探索的支持功能,涉及到人的生活和各个方面。情感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自尊心的培养,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成就感的教育、美感、幸福感的教育等,而树立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也都是情感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情感教育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政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方法

1.寓教于情

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以真实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古人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获得了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才能够获得尊重和爱戴,才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观念疏导给学生。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能认真地领会老师的思想和观点,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寓教于情,讲的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注入感情。在中学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动来影响学生,达到教育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情。

2.以情动人

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尤其是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过于强调理性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培养。因此,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情动人”最为关键的便是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和统一。所以,情感教育除了应该重视以往的知识传授之外,还要重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思想政治课堂的主要目标便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身心素质,培养健康正常的心态,情感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并行不悖的,因此,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巧妙利用“以情动人”的教学策略,则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情感教育不能够偏离生活太远,否则容易给学生造成“陌生感”,不利于实现情感方面的共鸣,进而降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欣. 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情感”教学法[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145-146.

[2] 敖敦. 谈“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基本涵义[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3) :123-124.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4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创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趣味性,增强了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主动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及功能评价

情感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领域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及教育形式。情感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情感调控能力、情绪体验理解能力等。提升其情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和效能性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其情感品质。

二、基于情感教育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2.1乐学教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委组织指导在全国十所中学,开展了愉快教育或快乐教育的实验。通过学生在认知方面取得的成功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利用积极的情感来改进学生的认知活动,达到协调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如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引入爱的因素,以爱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提倡教师乐教、善教,鼓励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2情境教育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很多内涵丰富的做人道理,这就要求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所体现的真、善、美转化为学生可以直观和感受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爱国主义等情感得到升华。

2.3认知切入教育模式

认知切入教学模式是我国情感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认知为切入点,教师从思想政治教学入手,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情感目标、情感层次和评价指标,在认知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尊老爱幼知识点时,要结合中学学生在家庭中父母给予的认知教育,尽可能多得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因为有些学生家庭给予学生的认知是错误的,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2.4爱的系列教育模式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意识概念、观点较抽象,枯燥无味,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社会上某些拜金主义、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该模式以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为核心,依据中学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在情感方面的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系列化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对学生爱的能力进行分步骤操练。使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爱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家长及时对学生爱的情感作出评价和反映。实现使学生爱的水平和层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得到提升的目标。

2.5成功教育模式

成功教育模式针对的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比较自卑,认为自己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同时,重点关注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及时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思想政治教学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社会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尤其是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且掌握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主动性。情感教育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是对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情感教育在很多课程中都有使用,而应用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淡薄,造成了很多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应用情感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平生.政治课堂这样“翻转”更有效[N].中国教育报,2016-04-27(010)

[2]万艳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广西:新西部,2008(04):10-15

[3]胡四川.浅议初中生政治学习自主性的培养[A].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1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的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情感入手是现代教学的标志之一,现代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并将情感的发展列入评价人发展的重要指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而布鲁姆则把情感看作是影响教育过程的三大动力之一。

汪国真说:“对没有感情的学习和工作都是苦不堪言的”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充满感情能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人的潜能,从而能更出色的完成任务。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一位教授曾说:“如果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化学反应,要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质量,就要加‘催化剂,而情感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添加剂”,前南斯拉夫教育专家鲍良克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可见,情感是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

1、运用教材中的大量的事例来感化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感恩之心等。政治教科书上有很多情感教育素材,教学中我们应适时展现素材中的人物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如在学习责任一课时就应与学生分享名言警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在学习如何孝敬父母时就让学生回顾《游子吟》;在学习自尊时,《晏子使楚》的视屏就应该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学习法律时,以蹬三轮车为生的白礼芳老人的故事就不得不谈。总之,这些素材既加深了学生对考点的印象又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爱国情感、责任心、荣誉感、自尊心、奉献精神等高贵品质,进而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情操,启迪智慧,达到“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应以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以充沛的情感感染学生,则需要教师以充沛的感情来描述枯燥的案例和其他素材。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进入“角色”,才能够变呆板的文字说明为生动的政治知识,才能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交流,才能使学生陶醉其中,达到师生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交流。如讲授《自尊是人人需要的》,应饱含激情地描述:晏子出使楚国时,楚国为了给晏子一个下马威并达到羞辱的.目的,一是让晏子从小门进城,二是用晏子的矮小说事,三是用罪犯来羞辱。而晏子则巧妙地用“狗国”、“小国”、“贼国”来化解了楚王的招式。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情感渲染,就会对晏子的机智倾心不已。教师再适时地对学生提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激情大谈感悟。学生们再也不会感到政治课的枯燥了,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与课本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

3.身正为师,教师要做好榜样。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老师的不足,其实也是学生的不足:一个充满活力爱唱、爱跳的老师,他的学生一般也充满朝气;一个书写工工整整的老师,学生的作业和笔记也会很棒;一个随时穿着干净整洁的老师,他的学生也邋遢不到哪里去;一个成天满口脏话的老师,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是不可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倡导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4、教师应投入真诚的感情。教师只有带着积极的情感上课,学生才会受到感染,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乐其道,学其道”。 如果教师缺乏关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应真挚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再怎么差,都需要关爱,都渴望掌声和喝彩,都想饱尝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欢笑;教师也应热切期待每一个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哪怕再差的学生,其实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敢说学生现所学的一技之长在将来无用吗?你敢说现在所谓的差生将来在社会上混不好吗?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适时鼓励学生、期待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信心和勇气,朝着老师期待的目标努力。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政治教学;情感情绪;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88-1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自身情绪

1.教师以积极的主导情绪增强课堂感染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这个情感源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作用。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是热情高涨、精神振奋,教学时能使教师表情丰富,能将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充分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染。对教师来说,在对现实态度方面,其主导情绪受人生态度和教学态度的影响更为突出,只有对人生抱正确、积极态度的教师,才会以乐观振作的情绪格调生活在社会上,活跃在课堂里,才能想方设法对教学内容作出理想的情感处理。我们不能企求每一位教师总能保持乐呵呵的情绪,但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走进教室后,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实现情绪的转变。

2.创设师生交融的民主氛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快乐,教师就必须投入情感,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带着感情进入学习的情境,使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课堂教学过程既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成为交流情感的过程,使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而和谐,形成“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教风和学风;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语言、表情、体态等,把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在部分同学看来,“人生价值”有关知识是空洞的“说教”,与现实社会有较大的反差。在学习这一内容时,这部分同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我在讲解这一问题时,一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绘声绘色地和两个学生演了一段小品:学生甲独白: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学生乙扮演)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教师扮演)答:“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教师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感情熏陶和激励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使学生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情景中领悟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在教学中通过认知需要的满足调控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引起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尤其是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超出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时,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明显的趣味感和新奇感,或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从而产生快乐情绪,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奇激趣。新奇的刺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迅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往往会产生独特的教学效果。如“规律的客观性”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如果采取平铺直叙的办法去讲解这一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讲解这一问题之前,首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规则,但是在“文革”期间,很多人特别是红卫兵为了“破四旧”要求把此交通规则改为“红灯行,绿灯停”。周恩来总理召见了这些红卫兵,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又找到了光学专家来解释,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最终保留了这个规则。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有把交通规则改为“红灯行,绿灯停”呢?“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司空见惯的交通规则,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其内在的科学性。老师布置的这道作业,一下子触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求知欲便油然而生。经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不能更改,是由于光在传播中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红光的频率低,波长长,绿光的频率高,波长短,绿光在传输中损失的能量就比红光多。因此,在大雾的天气、烟尘天气下,在相同的距离内,应该先看到红光,这样便于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既学到了相关的光学知识,又进一步理解了规律的客观性。由此可见,教师在讲课时如能注意标新立异,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还可以使新知识的学习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得以进行。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7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的兴趣, 理解课本原理, 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是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目的在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和谐的情感, 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学政治教学情感教育运用的必要性

1. 情感教育是中学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培养良好思想、道德行为,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 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打动学生的“情”使该课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是它本身的要求。

2. 情感教育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积极愉快的心境、乐观的情绪、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的条件下, 学生接受能力最强。教育者的教育情感一旦到了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它便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和指向性, 它指使教育者有效地感染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的受教育情感, 从而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 师生情感是平等一致的, 这种平等一致能够更快地唤起双方心理的“共鸣”和“共振”, 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提供平台, 从而能够更深刻地促进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和记忆水平的提高。

3. 情感是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 我国基础教育纯属应试教育, 要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 从心理方面来说, 它必然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 又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 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因此, 缺少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这种不完整的教育当然难以完整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功能, 难以完整地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 最终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

二、情感教育在中学政治课堂的运用

1. 教师首先应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要散播阳光到别人心里, 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育是一个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始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 教师自身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要想使教师的情感真正能够感染学生, 从而产生师生共鸣, 那么, 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真挚的、真诚的。如果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 并在教学中结合现实思想问题进行情激情的教育、疏导, 就会收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因此, 政治课教学要在晓之以理, 以理服人的同时, 还要重视动之以情, 以情感人。用师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思想对话、情感共鸣、知识交流的过程。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字里行间往往隐含着寓意深刻、需充分研读发掘的情感, 涉及对生命、人生、社会、热点话题等多方面的思考。教师应在备课时深入挖掘蕴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 仔细品味琢磨, 通过想象引发情感, 并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语言、表情、肢体等充分表达感情, 进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反应, 产生师生共鸣。

在每门课之初, 应该在导入的技巧上仔细琢磨, 注意发掘教材中最贴近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积极因素, 再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为课程的开始做感情的铺垫, 使学生建立起对课程的情感基础。

3. 多渠道进行情景创设

情境, 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 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情景创设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课堂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逐步走进教学课堂。这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录音、幻灯片课件、原版电影、网络等) , 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形象和积极的情绪, 运用情境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 以情施教,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 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感受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有力地促进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参观、采访, 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 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 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于他的精神世界里, 成为他自己的观点, 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来, 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4. 注重教学语言情感烘托

政治学科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 才能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 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用语要词汇丰富, 内容充实, 语言生动。教学言语不应当成为学生的耳边风, 而应入耳。入耳是前提, 入心、入脑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要运用幽默风趣的口语。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 能行之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 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再次, 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 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 (动作、表情、眼神等) 来配合教学,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 创造融洽的课内外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对学生充满爱心, 寄予希望, 师生之间才能情投意合, 彼此才能亲密, 学生在心理上才会得到满足, 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 如果教师能够带着一颗同情心, 去感受学生的感受、信念和态度, 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 从而会营造一个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其次,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 情感交流是一个不间断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活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结合实际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切忌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避免空谈和教条式的说教。要和学生推心置腹进行交流, 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 以期产生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相红.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1) .

[2]项瑞芳.情感教育的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9) .

[3]贾妍春.情感教育法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3) .

[4]王小梅.情感因素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0 (23) .

[5]夏畅.如何把情感融于政治课的教学之中[J].新课程研究, 2009 (8) .

政治教学的情感艺术 篇8

所谓政治教学情感艺术,是指师生在完成创造性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对教与学的行为各要素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课堂教学的情感性表现在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认同,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或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激发引起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振奋、情感共鸣的讲授、谈话、讨论,也可用多媒体技术、时政热点、经典案例的分析等,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智力活动以达到教学的积极情感。此时,师生双方的情感获得最佳的融合状态,为实现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实现政治课堂的情感教学,教师应该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不仅要对学生一般心理娴熟掌握,而且要对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水平有足够的认识,此外,还需要收集充足的材料即教学的内容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政治教学情感艺术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目的与手段,方法与内容的统一。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如何在政治课堂中进行情感运用。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便实现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这样,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而应该结合时代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丰富的知识和新颖的观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具备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素养的人才可能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我常常把有趣的事例穿插在教材内容中,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结合“责任感”教学,我提出了如下问题:1.评“杞人忧天”;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价值;3.怎样看待“劝君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屋上霜”。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因问题的新奇而被吊起了探究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连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脸上也露出欣喜的颜色,讨论越来越热烈。在大家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总结说:“杞人忧天”并不可笑,现代天文学家们随时都在观测着宇宙万物的变化,忧虑着地球的安全,怕小行星、彗星等和地球过于亲近而造成撞击;少年时代的周恩来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周总理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合作团结,需要共同努力,在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时,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攻克难关,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终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许久,他们还在思考着、议论着。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清澈明确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发现你有能力超越自己,创出意想不到的伟业。”美国作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的基石,是成就事业的一个前提。

二、利用分析案例,创设学习情境

意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或悲愤或热烈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呼应,师生情感的酝酿为讲授知识学习知识创造性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教师要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以理发。它表现为:时有气吞万里山河之感慨,时有满面含春之雅静,时有拔地冲天之豪迈,时有寒塘冷月之闲静。这种意境能强烈地感染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在讲我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三大手段时,很多学生对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封建宗族观念的罪恶残酷性并不真正理解,于是我就给大家讲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故事。语言充满感情,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他们被我所创设的意境所感染,屏息静听着,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而嘘唏长叹,时而义愤填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牵动着学生们的心,她的不幸遭遇和惨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封建礼教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达到了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又如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意境:从鸦片战争的烽火到甲午海战的硝烟;从公车上书之壮举到百日维新的夭折;从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哀惋到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告诫;从卢沟桥的枪声到渡江作战的号角……从这一幅幅悲壮激越的历史画卷讲去,一直讲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再到近十余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让学生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谛,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热爱祖国,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上课之前播放被列入爱国歌曲周杰伦的《蜗牛》:“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过着轻轻的愿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这让很多的学生都很意外,当我说“小周”的歌很不错时,学生们都露出笑意。我可以感觉到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上课的效果果然很好。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做题,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唱一首,比如《精忠报国》、《我的中国心》、《真心英雄》、《中国人》等。

三、以感情为主导,达到潜移默化

心理学表明:学生总是希望得到人们(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这种理解常以情感的沟通和谐为满足。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发潜能、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老师有了稳定而浓厚的情感,就不会视学习如重负,而会乐此不疲。因为学生只有对老师感到亲切,才会独立思考,敢于交流,敢于无忧无虑地质疑问题,积极接受我们所讲的基本原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常常是哪个老师对学生随和,哪个老师上课有趣,学生就对这些老师讲授的科目感兴趣,学得特别认真。这几年,我在学生身上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从激发学生学政治的兴趣入手,让学生认同我、喜欢我,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加强师生感情的培养,通过情感交流来激发兴趣。

教师课堂语言的亲切自然、情真意切是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重要基础。教师可通过充满温情、丰富多彩的语言,营造一种爱意融融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充满温馨的亲情感受。很多时候需要举一些事例,我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不同的腔调来读,由于融进了感情,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调动师生一起走进一种情景,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使学生在亲切有趣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获得理性的美和美的理性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情感呼唤式的语言,使之带着暖意,带着激励,流进学生的心田,赋予其热情和毅力;或采用商讨式的语言,避免一种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民主的学风;或采用委婉式的语言,以机智的幽默取代简单的挖苦讽剌和粗暴的干扰逼迫,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了愉悦的心境,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

如对瞌睡现象的处理。我曾经这样“表扬”过一位上课瞌睡的学生:“咱班的学生与外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外班的学生一看书就睡觉,咱班的学生睡着觉还在看书。”听后学生们哈哈大笑,睡觉的学生也因没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暗自庆幸。这是一种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学生开心来驱散睡意的方式,但其中更包含着老师对这个班集体深切的爱。学生一旦体验到了这种感受,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这动力是对老师更大的信任和不懈的支持。

学生上课不带书也是不稀奇的现象。部分老师通常的处置方法是不分清红皂白地批评一通,希望能除“根”,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该另辟新径,以情感人:发现有学生没带书,老师就悄悄地到邻班去借书交给他们,并叮嘱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个意外的举动,往往使学生感动之至,你会发现这节课上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专心认真,并且在以后的课堂上,他还会再接再厉,以回报你的理解和关怀。正所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由此可见,政治教学的情感艺术具有主观能动性、感染性、情感丰富性等特点。课堂上师生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师生都应主动地积极地配合对方创造高涨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具有饱满的热情,满面春风,精神抖擞,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鼓舞学生情绪,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此,教师走进课堂,就要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做出好榜样,带动学生的情绪,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杜晓新.阅读理解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及相关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1997,

[2]姜英杰, 程利, 李广.美国学科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训练.外国教育研究, 2003, (5) :55-57.

[3]刘一兵, 李景红.化学教学情感艺术的地位、功能及策略.化学教育, 2005, 2.

[4]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0.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9

一、在教学情境中引入情感教学

在政治教学中, 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设置好的情景方式,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 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如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中, 需要同学们去讨论避免侵害的前提是什么, 该如何避免侵害来保护自己。从讨论中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从自己的切身实践情况出发能考虑得更加缜密和周到。与此同时, 教师引用现实生活中, 许多中学生遇到的各种因为不懂得如何防范侵害从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威胁等案例, 进行解读和分析, 增强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记忆, 并让学生懂得并如何去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技能。通过案例中, 如, 许多初中生过度相信网络, 便同意与网友见面, 结果被其敲诈勒索, 甚至触及到生命危险。学生从生活和自己身边的案例出发, 使故事更加的逼真,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这一现象的高度关注, 迫使自己不断地学习, 懂得该如何去学习各种知识, 充实自己的大脑, 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避免侵害, 保护自己。

二、结合课本,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政治课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 它让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在这个需要良好道德素质的社会里。因此, 政治教学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 增长才干,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着良好品德、有道德修养情操的人。由此可见, 情感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初中政治教师, 应该利用好现有的教学环境, 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 培养和激发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 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可以与学生交谈、通过小组交流、情感故事教学创设等方法, 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实际, 正确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思想政治的教学, 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走出课本,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不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改变或扭曲。坚持自己的立场, 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的生活现状, 对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 教师应该在教学环境中, 正确引导。如在《身边的诱惑》这一主题学习中, 将沉迷网络游戏这一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去。以反问的形式, 抛出各种问题来让学生回答, 如, 沉迷网络游戏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处?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 从情感上去领悟。然后结合课本与实际情况, 分析这一现象的弊端。然后得出结论:沉迷网络游戏不仅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还会使我们变得消极, 对各种事物失去兴趣, 不利于高尚品德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受我国教学方式的影响, 有些教师喜欢照本宣科地念教材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而后给学生划出所谓的重点内容。这样难免会给学生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和感觉, 于是, 学生难免会从思想情感上拒绝课本上的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淡化了政治教学的本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功能, 没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 教师应该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以提高课堂的气氛。比如,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课本理论知识, 将它完美地整合到政治课堂上来。这样一来还可增强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印象。如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主题学习时, 教师可以从网上播放有关法制教育的案例, 通过多媒体音频的播放, 将少年犯等犯罪的故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震撼学生的心灵。如此, 这一堂法制教育课将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时刻提醒着他们, 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

情感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方式, 以学生为重, 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为政治课堂引入新的血脉, 以积极活泼、新颖独到的情感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初中政治情感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3 (10) .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10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 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 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一、利用情感进行教学, 有助于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政治课教学有知识的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 就必须发挥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 关注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富有活力, 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 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机能都会受到压抑阻碍。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早就强调:“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 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所以, 在政治课堂中, 能够融入愉快的情感体验, 以情动人, 知识目标就能在“感动”中得以顺利实现;反之, 缺乏情感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知识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在政治课教学中, 就应该充分利用情感的动力和催化作用, 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智力,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催化剂。情感积极, 能够促进兴趣的深刻性, 使学生变得全神贯注, 主动克服多种记忆障碍, 提高学习效率。情感积极, 还能够保持兴趣的稳定性, 使人们的记忆巩固持久。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不仅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 而且也说明了教学中重视情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 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 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 可以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三、利用情感进行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人民, 拥护四项基本原则,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和落脚点。政治课教学中, 利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够培养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如在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时, 我不仅列举了大量的新旧中国、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事实材料、图表进行论证, 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而且还播放了《建党大业》、《建国大业》和《三大战役》的片段, 这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得以提高。

情感体验对政治课教学有重要的作用, 实施情感教学关键是以情动情, 以情换情。在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过程中,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要善于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情感教学要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主动创设一定情景, 以此诱导学生积极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针对授课内容, 有的放矢地去选取具体的方式, 而不能随意选用。否则, 会适得其反。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知识时, 可采用模拟听证会、模拟人代会和模拟城管执法等活动;在进行《生活与哲学》原理讲解时, 教师可以深入浅出, 以故事导入, 使学生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中领悟出哲学原理的内涵, 从而把趣味性和哲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 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作用, 如图片展示、诗歌朗诵、歌曲的聆听、名言警句的引用等都能创造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这些情景化活动, 能引导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大胆的联想,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其次, 要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教学中的情感交流。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老先生曾说过:“人人都有情感, 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是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 转薄为厚, 就有待于陶养。”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 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 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 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要善于调节情绪, 采取积极的情感教学, 课前作好情感备课。在上课前, 教师要注意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干扰, 保持愉快的心情, 以良好的心态投身课堂;不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上课要精心设计“开场白”, 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 科学驾驭课堂, 优化学生心境, 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积极的氛围中,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动作、手势等非语言行为表达情感。教师在课堂中用充满爱意的表情、目光、手势、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层层浪花, 使学生充满自信和获得满足。从而全面实现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中学政治情感教学研究 篇11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他们来说,不但要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接受包括塑造性格、品质、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个很大的教育环节——那就是情感教育。

一、中学生的情感教育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新的要求是让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正确对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学应该承担的重任。

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于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比如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孩子有了压力,直接影响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能力发展;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压力也影响着中学生情感能力发展;离异家庭的单亲学生情感畸形发展;家长外出务工家庭让留守学生情感缺失;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也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和发展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

二、把情感教育贯穿在思想政治课的对策

1.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感

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把教材中的情感信息进行捕捉与挖掘,这样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学生被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先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如不屈不挠的战斗英雄、忘我工作的劳动模范、废寝忘食的科学家等,学生的情感都被这些牵动和丰富着。教学中,要使教材、教师之情融会成学生的感情,变成一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冲动,陶冶学生的心灵。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理,再经过艺术加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淋漓尽致地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描述。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课文的内容,也深刻地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了情感上的陶冶,对大自然的美感被激发,对爱护自然环境责任感的体验得到增强。

2.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

古人云:“情乎于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因而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政治课的美,这时,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再把政治课看做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因此,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融入教学情境之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新课导入中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精彩的课前导入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具有较大的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教师要精心备好课,将悬念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精心的设疑等运用于新课,学生出于好奇,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较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讲课前就用幻灯片展示“潘多拉魔盒”,先向学生了解熟不熟悉这个故事。如果有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就让学生讲述此故事,并回答从中得到的启示(抵制不住不良诱惑会带来众多危害),那么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呢?由此导入新课。

通过上面的情境导入,学生就被教师很自然地引入到教师所构建的情感世界中,学生心灵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学生受到了情的感染,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通过“启发”,增强学生信心

恰如其分的课前导入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启发”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教师可把新课导入作为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启发学生进行“类比”“联想”,发展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如笔者在上《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先用幻灯片展示如长城、故宫、旗袍、中国结等关于中华文化内容方面的知识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提问学生: “你从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进入本课的学习。这种先营造“启发”氛围的做法,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引用鲜活的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政治课是理论性很强的科目,在很多学生看来,政治课就是说教,很多学生对学习政治课有厌倦情绪。如果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带着一种亲切、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如笔者在上《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问题时,就运用了在全国轰动一时的上海“屈臣氏”超市案件来说明,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这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所以学生很关注这一案件,较深刻地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上《让我们选择坚强》这一框内容时,笔者运用了2010年3月王家岭发生矿难事件这样一个题材,在生死考验面前,人的求生本能使这些矿工饿了就啃树皮和木头,吃炸药包装纸,纸箱的纸片和棉衣里的棉花等,这些在平时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事情却发生了。笔者动情地讲给学生听,引导教育学生认识什么叫坚强,这些矿工们被困在漆黑的井底179个小时后依旧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这就是坚强。在物质条件充裕的当代社会,让这些父母的掌上明珠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也要积极对待困境,勇于战胜挫折,坚强面对人生。这些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的材料,能改变过去上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摆事实的状况,变得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提升意识和能力。

所以说好的课前导入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它能迅速使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并能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政治课是在说教,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政治课中应用情感教学 篇12

一、以情激学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与其他学科相比,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 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 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 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 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 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老师要有“一定要把思想政治课教好”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 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 与他同欢乐, 共忧伤, 忘记自己是老师, 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 像大哥哥一样嘘寒问暖, 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 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 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 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 他们爱听, 且坚信不疑。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以情明理

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 我都注意寓理于情, 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 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我以饱满的情绪, 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 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 或深沉凝重, 或重炮似的排比, 或雨丝般的描述, 娓娓道来, 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

三、以情导行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 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我竭力以情感化, 导之以行。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时, 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 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 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晚自习后, 还护送路远的同学回家。讲“热爱劳动”时, 我在学校大扫除中, 不怕脏累干在前。从我的行动中, 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 我列举大量事例, 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挂出《游子吟》的诗句, 引导学生们讨论。

上一篇:中国普通人群下一篇:企业经营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