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定位

2024-09-06

中学政治课定位(共9篇)

中学政治课定位 篇1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 政治课教学肩负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政治, 让政治课堂高效而又有活力, 是每位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高效的政治课堂中学生是最佳演员

高效的政治课堂要使学生成为动力系统,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贮存器”的模式。如果教师的演讲水平不是很高, 课堂的演讲气氛就要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是传授教材的高手, 把教材的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 学生不停地记, 一节课下来记了一大堆的笔记。学生成了知识的“贮存器”, 看似积累了很多的知识, 但到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 却出现了“会背却不会写”的局面。这些教学模式,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痛苦的,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局面。

高效的政治课堂要让学生走上讲台, 培养学生上课表现的能力。在上《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这一课时, 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英国和法国的政体,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于是我给出了三个问题: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是什么) ;有什么不同的原因? (为什么) ;怎么看?这样三步骤, 然后让学生看书, 小组探讨, 而后小组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来。果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位女生, 她写的是英法政体的差别, 归纳得很好很具体, 在她的带动下, 另两个组的女生也来写了, 第七小组代表在回答英法政体为何不同 (为什么) 的时候, 把英法两国的政体的特点又写了一遍。结果第一组得了9分, 第五组得了10+2分, 第七组很遗憾没得分。学生这个时候再讨论、探究到底是什么, 应该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就是这个、为什么是这个等, 效果更好, 尤其是对于那些很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施展才能的空间的时候, 学生是很乐于表现自己的, 而且其他学生也有兴趣。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 把讲台多留给学生展示自己, 通过实践证明, 学生的表现欲是很强的, 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果实, 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二、高效的政治课堂中教师是出色的导演者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出色的教师需要具备高素质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是一双边活动, 我们一度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课堂上讲什么, 怎么讲都要由教师来主导,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是教学上的认识误区, 而且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状态也在改变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者的角色, 出色的导演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教育教学能力, 科学知识的储备能力, 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备好课是教师做好导演的首要前提, 教师备课要把课背下来, 在课前要搜集相关的知识, 做好必要的准备, 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教师所准备的教案要是详案, 教案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科学根据。要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更要备教师的点拨。在这一备课过程中, 就要让教师少讲,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要充分发挥点拨的作用, 指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主题。教学的任务是落实教学目标, 目标定位明确, 学生上起来就有了方向, 教师要先把目标设定好, 具体是几个问题, 这样学生才会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回答问题。学生按照提纲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归纳整理出来。一节优秀的政治课, 各个板块都要设计好, 讲练要结合, 精选典型的例子, 让学生举例说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课堂上知识点的取舍是值得思考的, 讲哪些、讲多少都要好好研究。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的知识设置成问题给学生, 教师要背教材的主干知识, 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就会很投入, 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好。

课堂上对问题的引导体现了教师的基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要会思考, 不要死记。教师做好问题的引导者, 要教会学生思考。在学生探究、分析解答例题时, 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让学生讨论, 如不满意, 继续找满意答案, 学生的潜力是有的, 需要教师去挖掘, 教师是调控者、问题的引导者、总结者、答疑者。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尝试, 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学习效果就会提高。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有了积极性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对于知识的掌握才会更牢固, 思维更活跃。经过这样的课堂, 学生的主体性就真正得到了发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李有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06) .

中学政治课定位 篇2

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的定位与实施

高中新课程中斯增了综合探究课的学习,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应用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闻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教师加深对综合探究课程的认识.研究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共同摸索,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网络财富 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   定位   实施  

中学政治课定位 篇3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里, 中学生的素质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因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并且, 中学生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而中学生素质的提高, 除了依靠班主任以外, 最主要的就是依靠中学政治教师。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提高其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关键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在深化教改的热潮中,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新的角色定位。作为中学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必须是学科教师、人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三者的高度统一。

一、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全面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科教师, 要精通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思维敏捷, 要根据学科特点把握教学规律, 深入研究相关理论问题, 全面认识和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逐步形成适合自己语言特点的教学风格,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信息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由远距离变成了零距离。同时, 由于受国际风云变幻和复杂政治气候的影响,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也时有出现, 难免会给中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所选事例要健康向上, 要有充分的说服力、感染力, 要牢记思想政治课的历史使命和宗旨;熟读原著, 努力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 就必须熟读马列主义主要经典著作, 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际, 深入学习《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以及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对革命导师和领袖的经典著作中的重要理论原理和历史事件要烂熟于心。只有这样, 讲课时才能引经据典, 信手拈来、说理透彻、妙趣盎然, 学生才能从心灵深处佩服教师, 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要全面认识和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提出的社会热点问题, 教学中不应回避, 要耐心讲解, 正确引导。只有关注并讲深讲透了热点、难点问题, 学生才会关注和热爱这门学科,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全面系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知识点繁多, 教师要全面掌握, 而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选择性地掌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尽情发挥, 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一带而过, 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 对属于研究方向之列的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不属于自己研究方向的却讲得很少, 像这样的教师对其学科知识没有全面深入掌握, 更谈不上优化智能结构, 授课内容零散琐碎, 缺少严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学生自然不会欢迎。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就必须全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点, 做到广闻博览, 长期积累, 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这样,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而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学科教师。这是因为:中学生在成才路上需要教师的点拨。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时代, 给中学生造成了很大影响, 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少数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上课之前要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要有目的的安排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并设计好教学方法, 这样, 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有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首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就是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联系中学生的思想实际, 结合生动鲜活的事例, 灵活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 就一定能达到教育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4

刘海鹰

摘要:语言教学重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语言的交流与练习。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策划者、指导者、评判者的角色,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语言练习的机会。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角色

中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影响很大。不论是哪种科目的教学,教师的讲授总会占主导地位。教师总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一名英语教师会竭尽全力讲解英语的语法结构,会为学生逐字逐句的解读英语课文,会教给学生很多解题的方法。但是,他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所教授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只有交流才是掌握语言唯一的方法和途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合于某些课程,但对于语言教学是绝对不利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好象是在观看一场表演,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等这场表演结束,观众会对演员的表演作为评价,但是观众本身无法学会表演。所以,英语教师不能充当演员的角色,演员应该是由学生来充当。当然教师也不能充当观众的角色,教师应该是导演,是整个表演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评判者。让学生在教师导演的这部戏剧里面尽情的表演和展示,并同时学习和收获。

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

英语教师即是指教授英语的教师。在这句貌似废话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隐含的含义:1,该教师的母语是中文。2,该教师是第二语言教授者。3,该教师的学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我之所以要得出这三个结论是为了强调母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而这也是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在确定自己的角色之前必须要了解的问题。一个正常人即使没有接受过语言教育,即使一字不识,也不会影响到他使用母语的流畅性;而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即使接受过多年的语言训练也未必能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与他人交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一个优秀的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和一个美国六岁的孩童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轻松的必定是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六岁的美国孩子自出生那天起听到的就是英语,他第一个语言发音是英语,他所表达的第一句话用的是英语,他的语言学习是非常自然、自觉、主动的。等到他成长至六岁左右,他的大脑语言系统已经基本发展完善的时候,他就能用流畅的英语和成年人交流了。反观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不论他平时的学习多么认真刻苦,他接触最多的还是中文。中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对英语的理解与使用。由于缺乏比较固定的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他的英语学习是被动的、有意识的、非自觉的。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习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先决条件。所以,1

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授者,在实施教授之前首先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尽力营造一个适合语言教学的环境。一个英语教学过程的策划必须以设计一个纯英语环境为主要内容,所有的准备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而策划的最终目的也应是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英语操练。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一个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应该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学习,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练习的机会,而这种练习是语言掌握最根本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精心处理教授内容和教学材料。由于中国有严格统一的选拔考试体系,有与之相对应的考试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比较固定,教师相对而言缺乏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自由性。但是,作为语言教学,死搬教材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言的教学有更大的灵活性。举例来说,语法教学在是英语教学中比较枯燥的一个环节,教材上的内容通常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解释、说明或例句,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可能可以让学生理解,但是一般不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上会有被动的感觉。所以,教师在语法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摈弃教材上的条条框框,参阅多种与语法教学有关的书籍,其中不乏很多游戏语法教学法,教学方法非常灵活,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让学生掌握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在阅读、听力、口语等训练时,教师自由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只要是在词汇范围之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完全都可以自由的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再次,教师要确定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传授。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都应以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为主要模式。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以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为根本。常用的小组活动(group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戏(games)、辩论(debate)等的教学模式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选用。

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教师的指导达到和谐统一。教师在以极为精练的语言传授新的知识点以后,把大量的工作留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学生在操练过程中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启发、鼓励和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在老师帮助下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为了让自己的指导工作更出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指导的技能与技巧。他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在操练的时候学会思考。例如,在学生练习口语的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去考虑在表达同一含义的时候中英文的差别,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在思考中获得。

三、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评判者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判。对于语言的评判一般不宜用简单的对错来下结论。尤其是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禁用“No, you are wrong.”(不对,你错了)之类的评判。我们在用母语交流的时候经常也会说出很多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是一般不会影响到谈话双方的交流,何况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出现一些表达上的错误是很正常的。所以,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多开口,即使表达上有错误,只要不影响相互之间的理解都不要打断他。对于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可以用“你这样表达可能更好一些”的方式来纠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要调动和维持。过多的打断或纠正只能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不仅要小心对待学生的错误,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犯错,即所谓的3M(Making Many Mistakes:犯很多的错误)原则。只有在错误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才是学好第二语言的捷径。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过: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语言学习和教学应该是一天中令人兴奋、精神愉快的一段时光。要营造这样的快乐时光,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只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英语教学活动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才会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师也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书目:

浅谈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5

一、由“主演”变“导演”

2001年台湾问题成为中外焦点。美国先是出售武器给台湾, 而后又邀请台湾“国防部长”汤唯明和名流李登辉访美, 台湾也多次表示要与祖国大陆脱离关系。针对这一重大而又敏感的话题, 教师如何由“主演”角色变为“导演”角色呢?笔者在教学中, 分成了3个阶段:一、启动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美出售给台湾武器的画面和台宣称要独立的报道, 然后设置问题, 并聚焦到几个问题:台湾为什么要闹独立?美国为什么要支持台湾大陆与台湾发生战争?美国会参战吗?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第二阶段作了良好的铺垫。二、实践和体验阶段。针对上述设问, 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利用自己能利用的途径如上网、查阅资料、向人请教等获取相关信息, 然后通过组内合作和讨论, 综合成小组意见, 教师全程加以指导。三、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在时政课上通过发言或印发资料, 达到相互交流和分享成果的目的。

二、由“授鱼者”变成“授渔者”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有一个很好的经验, 它的课堂教学模式可总结为八个字:“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具体做法是每门课都由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 限定时间让学生搜集资料, 自学教材, 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当堂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这种方法获得了很大成功。这就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以往传统的观念认为, 教师讲得越细越清楚, 教师水平就越高。就好比教师领着学生钻山洞, 总比学生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强些。而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是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我们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 结果培养出了缺少主动学习的学生, 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著名学者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 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 任凭选择一个的话, 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金子珍贵, 但点金术更珍贵。一般来说, 教师可通过几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步:明确目的,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第二步:在自学中培养学生“捕鱼”的能力。第三步:在检查中了解自学的效果, 了解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步:在问题的解决中实践学生“捕鱼”本领。

三、由“插秧者”变为“抛秧者”

以往农民插秧, 总是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 以为付出劳动越多, 就会收获越多, 但结果并没有因此增产。后来有人把插秧改为抛秧, 农民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 却带来了丰收。

题海战术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教师更应注重精练精讲, 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笔者曾有过一次有趣的经历。有一道材料分析题:“今天的科技决定着明天的生产力, 而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技和后天的生产力。”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由于我在第一个班答案没准备好, 只要求学生思考此题讲了哪者关系, 关系如何。请程度差、中、好的学生依次回答, 教师分别给予了一点总结和鼓励。到第二个班讲时, 我赶紧查了资料, 在给学生短暂思考后, 我便一二三分析得头头是道, 学生也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我很是宽慰。岂知随后的小测验遇到了类似的题目, 第一个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5分以上, 而第二个班仅有20﹪的同学能得5分以上。这就说明了练习讲评时更应侧重过程而不是结论。

四、由“实施者”变成“组织者”

笔者曾以“我说调潭”为题, 开展了社会调查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次调查的指导思想是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 所以这次调查为试点班每个学生提供了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第一步:酝酿阶段。让学生熟悉有关社会调查的几步骤, 在课堂上由学生制订调查提纲和调查对象, 然后讨论其可行性。第二步:具体准备阶段。分工合作, 按兴趣把全班学生分成组, 每组小组长让每个同学明确自己所承担的题课, 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程序是什么、成果如何形成、如何展出等等联系采访对象, 确定调查方法。第三步:实施调查。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 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很好, 但由于缺少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没能完成预定的任务, 这也给他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只有与社会融合, 才可能使自己成功。但大多数同学由于准备充分, 获得了被访单位的好评, 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预定任务。第四步:形成初步成果。通过调查, 4个小组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材料, 也学到了很多待人接物的道理, 这正是当代中学生所欠缺的。笔者又组织学生从繁多的资料中归纳出“我说涓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据此写成调查报告或感想, 结果有好几篇在校报上发表。这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为他们今后成长打下了基础。

五、由“提问者”变成“促进者”

刍议信息时代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6

关键词:信息时代,政治教师,角色定位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络作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在人类通向信息社会的道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人类社会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教育也将面临一场革命,政治教师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以迎接这一严峻的挑战,不负时代的使命。政治教师怎样进行角色的重塑与定位?我经过总结归纳如下。

一、政治教师是终生学习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政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和权威者。有些问题,学生借助于互联网,可能比老师了解得还更多、更全、更细、更新和更快。政治教师将褪去“讲坛上的圣人”的光环,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拥有者[1]。

新兴学科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正在日渐兴起和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这迫切要求信息时代的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一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教育视野和不断汲取新知的能力。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刻保持对新知的热情,思考、消化新知,不断建构、完善新的知识体系。

二、政治教师是信息的加工者和鉴别者

信息时代,教材逐渐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教材由影像、声音、图像、文本等要素构成,教材与教学电子化、信息化。学生接受的教育会非常生动形象,而且能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海量的,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犹如声音不等于音乐,信息需要经过大脑的加工才能成为知识。政治教师应对所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并把信息经过有效地加工变成知识再传递给学生。

另外,网络日益成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激烈争夺的阵地,也日益成为腐朽落后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短兵相接的阵地。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各方面还不成熟,免疫力、选择力不强,思想特别活跃,容易走极端。面对网络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如果不加以鉴别、筛选和引导,就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或者被色情、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俘虏产生极端行为。

三、政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传统教育中,政治教师既是知识的权威传递者,又是学生思想上的领导者,还是学生违纪惩罚的执行者。这样容易造成师生不平等的受授关系。

信息时代,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更加日益深入人心和普及化,谁也不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政治教师应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由高高在上的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努力构建生态课堂、快乐课堂。师生一起参与知识的建构,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一起体验探究的乐趣。据说柏拉图常常与亚里士多德等弟子在吕克昂和阿加德米学园的林荫道上一边漫步,一边讨论学问,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四、政治教师是学生人际关系的表率

信息时代,校园的围墙会逐渐打破,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并连为一体。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交往,融洽社会关系,成为一名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服务。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时空对人际交往的局限和阻碍,师生的交往和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多样。先进技术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手机、网络等沟通方式的普及,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容易造成师生双方认知和情感的缺失和淡漠。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疏忽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淡漠了人际关系和感情,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政治教师不能一味地依靠这些先进手段与学生沟通,而应该增加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和行为误区。

五、政治教师是语言艺术的楷模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语言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想法、意愿、要求、思想、情感和知识等,往往都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政治教师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方针的宣传者,要让学生入脑、入心,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尤为重要,应当成为语言艺术的楷模。我们要用规范、流畅、简练、生动、有趣、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拨动心弦。凡是能在教育学生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优秀政治教师,往往都善于运用语言艺术。那些口齿不清、语言枯燥,甚至粗俗污秽、恶语伤人的政治教师很难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六、政治教师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享受了自人类产生以来没有过的高度物质文明成果。然而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和不安,给人们的精神造成了强大的挤压。当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越来越大时,心智与人格的力量必须随之增强,否则人类文明的发展将受到威胁和挑战。当教育仅仅变成一种知识性的开发,功能不良的社会就可能出现暴力、疏离、绝望、人际关系恶化甚至自我毁灭。二战时期的法西斯残暴地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及他国人民,刽子手中不就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医生、工程师甚至科学家吗?因此,只有实现人格、人生、人文的统一,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与科学空前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这个极具挑战的时代驾驭自如,发挥积极作用。

教师人格的力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在学生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一种力量,这是一种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一种道德修养、一种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笑盈盈地对待学生的政治教师,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讨论问题、交换意见和交流思想的政治教师,他们的态度和表情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不是时时刻刻靠“令行禁止”解决问题的而是一种自然流露。政治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甚至在言行上表现出双重人格,学生对其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政治教师要尽可能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排除可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疏导,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血肉、懂感情、能思想、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心理素质良好、人格健全的人。

七、政治教师是执著的教育科研者

时代在迅速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在变化,学生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不等于永远正确和科学,某一教育经验在以往对那些教育对象是有效的,但现在对新的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政治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摒弃一些过时的教育经验,根据新的变化,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这就是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对政治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极其重要,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而言也越来越重要,对教育而言,科研就是第一生产力。

新世纪的政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方法、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要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善于通过教育科学活动,发现新的教育范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获得教育科学新知识,努力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八、政治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中,政治学科教学与政治学科课程往往是彼此分离的,这使得不少政治教师丧失了课程意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成了政治课程的机械执行者,以及各种政治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离开了教科书,教师还能教什么?离开了教辅资料,教师还能原创试卷吗?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2]政治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课程从级别上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这三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肖飞.着力培养政治教师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化效益[J].网络财富, 1999, (2) .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M].2004.

中学政治课定位 篇7

高中政治教师, 作为政治学科新课改的主力军, 转变自己惯有的角色定位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有志青年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鲜明的政治信仰者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必须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梦终将会实现。而不是不学无术, 道听途说, 没有经过科学的调查和价值判断就到处散播所谓的“事实”, 这对于中学生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 必须对马列主义进行系统的学习, 掌握核心理念, 必须深谙中国共产党一路的坎坷与成就, 坚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切实为人民办实事, 推进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只有有了正确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政治教师才能客观真实地去进行教学活动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二、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 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得不一门心思的重复地讲授相同的知识点, 不求学生理解, 只求学生记住能够在试卷中背出答案。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学的考核标准已经有了鲜明的改变, 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贴近生活, 死记硬背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评价标准了。教师必须从“知识和结论灌输者”的角色中走出来, 与学生互动, 在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沟通,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要仔细聆听学生的意见和疑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抛锚式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潜力, 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接近相对准确的答案。教师必须认清当今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师是信息的唯一来源”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学生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微博等多种渠道来获取最新的时政信息, 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者的形象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准确地辨识信息真假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已成为现实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的责任, 早已不是简单陈述性知识的传授, 通过在课堂上对课本知识的解读就可以达到培养标准的, 关键是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和及时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从“教育权威者”的框架走出, 与学生保持健康、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平等、民主和宽容的氛围下进行知识的探讨和交流, 在细节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予以针对性的指正, 逐步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新课改的改革和决策者

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变化就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因此与前七次的课程改革相比, 教师的权利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教师必须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加强校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充分挖掘学校辉煌的历史积淀, 通过与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的交流沟通, 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综合校本课程, 推动课程的校本化,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加强学生知识的综合化, 此来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决策中, 充分表达自我的意见, 而不应是“接受命令”的下级教师。除此之外, 政治教师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检测和评价手段, 推动任教科目的改革, 以此逐步推进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

四、终身学习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成为人们日常讨论的话题, 知识更新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教师,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面对着渴求知识的青年, 自我的知识储备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变得越发失去价值。转变传统教书先生的“一本书教一辈子”观念, 不断汲取新鲜的血液, 充实自我信息容量, 使自己能够在时代的大浪中站稳。终身学习, 意味着教师需要从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和时代知识不同领域去充实自我, 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终身教育不仅仅针对在校师生, 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教师,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 必须从自身做起,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教育的实践者, 为自己、学生和社会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高中政治教师, 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扩充自我的知识储备, 提高自我专业技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中国梦的实现留下自己的足迹。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 中国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口号, 高中政治教师, 作为筑梦者中的一份子, 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找准自我的角色定位, 不断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化的训练, 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 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共筑中国梦。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王群.从抛锚式教学看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0) .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4]唐凌.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角色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 (09) .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标准定位初探 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个性教学

一堂历史课上得好与不好, 评价的标准有很多, 甚至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评价, 但总有些标准是本质的、共通的, 是不能少的。可哪些东西是本质的、共通的呢?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判, 还是以课堂的氛围效果来区分, 或者说是以老师的专业水平高低来考量?笔者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多年, 下面就结合个人工作实际, 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紧扣历史教学目的, 发挥历史课的教育意义

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 一是使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 扩大视野;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发掘潜能;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四是触类旁通,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住以上几点, 也就把握了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如教师讲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一内容, 教师通过分析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面对外敌入侵节节败退, 最终清朝统治者完全沦为外国的统治工具这一现实, 使学生通过对战争和各种屈辱条约签订的理解, 明白只有民族自强、国家强大才能拯救、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道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知识, 又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又增强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又如讲到现代中国科技发展, 尤其是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容, 引导学生在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 要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展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可以从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联系增强中国国防实力, 更好地维护中国的主权,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加以教育。这样的历史课才是实用的历史课, 才是联系实际的历史课, 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还能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二、体现历史学科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 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其学科的教育性更大于学科的知识性, 再加上其综合性比较强, 涉及古今中外、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 其内容纵横交错、相互影响。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进行学科渗透, 开阔学生眼界, 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其学习效率。

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特点, 以知识为载体, 以思想教育为准绳, 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 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如果一堂历史课上下来, 只有少部分同学有所收获, 那是不成功的, 更谈不上什么效率。同样如果一堂历史课学生仅仅是掌握了简单的知识, 记住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那也是失败的, 学生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 没有产生共鸣, 那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的、肤浅的。比如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仅仅记住时间、地点、人物等很简单, 老师不讲学生也能掌握, 但要真正理解四大发明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 如果能把古人的聪明才智内化到学生的情感当中那就意义更大了, 说不定在这些学生当中, 也能出现伟大的发明家。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的参与性也很高。

三、搭建历史学科平台, 展示学生个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是知识的时代, 是开放的时代, 也是彰显个性的时代。一堂历史课仅仅是一堂课, 不要求十全十美, 要追求课堂效果, 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历史课不可能十全十美, 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 一个老师不管多么认真负责, 也不可能设计出符合每一位同学胃口的教学设计, 与其“辛苦”地兼顾, 不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个性化教案。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外国文学史, 那就专门针对这部分学生做些设计, 帮助学生深入研究;有的学生喜欢研究外国古代史, 教师就可以做个相关专题,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素材和建议;有的学生喜欢研究中国古代经济, 教师同样可以把中国古代经济的专题呈献给他们。当然,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 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视角, 要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点和特色, 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的特别, 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又不拘一格。历史课堂变得充满生机, 摆脱了单纯学习枯燥历史知识的不利局面,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中学政治课定位 篇9

(一) 面对现实和学情的必定之策

首先, 看现实的学情:

图表告诉我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总成绩分差在逐渐拉大, 这说明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方法方面存在不足, 对于高中课程的学习存在适应性不良的问题。

这样看来每学期开学初, 校领导嘱咐要上好第一节课、上好第一周课是有原因的。

具体来看, 2015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 都在2000年左右出生, 是人们常说过的千禧宝宝。最开始感觉他们听从指挥, 然后感觉是他们不太会表达, 有的礼貌上还有所欠缺, 学习不主动, 有些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讲话, 好像课也听不懂。比如新高一某班, 近70%学生来自私立学校, 初中习惯了被抱着走“看 (kān) ”着走, 由老师每天带着陪着背题记笔记, 甚至有的学校班主任的办公桌就在教室内, 学生已经习惯了被“监视”。现在上高中了, 老师想领着走, “ 看 (kàn) ”着走, 结果是, 他们自己不会走。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稍弱, 理解力、思维力不足。

(二) 迎接风险与卓越的必备之策

图表提供的信息是:高一学生的政治课学习成绩无论是最高分还是最低分, 均呈下降趋势。

问及对待政治学科的看法时, 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将来学习理科, 二是听课了但没有背过知识点, 考试时基本上是蒙着作答的。

面对这样的学生, 作为教师, 我们既要完成教学任务, 又得帮助学生端正对待本学科的学习态度, 还要努力减少学困生, 培养学优生, 可以说是挑战和风险并存的。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思维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发展。在移动通信技术中有“定位服务”的技术支持, 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角色定位”一说。

如果我们的定位着眼于卓越, 那么带给学生的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也将基于卓越!

教育教学呢, 可以说没有修补的机会, 被人们称为遗憾的艺术。我们的定位准确, 才能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训练正确化解风险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逐渐实现超越!

二、初高中衔接中高一政治教学的定位是什么

初高中的衔接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我个人对高一政治教学的定位思考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 教学设计

贴近生活, 让学生听得懂。比如学生日常和军训期间的经济活动———消费 (买水) , 因为有亲身经历, 所以记忆犹新, 可以用在§1.2价格变动和§1.3.2消费观中。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 又是来自身边同学的亲身体验, 会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二) 教学语言

贴近现实, 课堂语言口语化, 尽量风趣幽默, 适当夸张。比如, §1.3.1影响消费水平因素;§3.7.1和§3.7.2的共同富裕, 分配制度, 都可以通过邻里家庭收入和消费的比较, 明确所学知识。

(三) 教学手段

板书简洁, 书写规范。比如课件设计中, 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信息, 避免眼花缭乱, 长篇累牍。

(四) 教学环节

精讲精练, 重要不意味着简单的重复, 而应是分配好时间注重效率, 这一点在引导学生题型认知、解题讲解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价值量公式部分, 学生不易理解, 但从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商品单价X数量=总价”的数学知识进入和过渡。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应该尽量让学生成为主体。2015年高考考纲对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中有明确的规定: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训练这四种能力的时机是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在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时, 在阶段性考试的书面作答时, 老师应当抓住任何一个时机, 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强化。

(五) 教材使用

指导引领。材, 指的是教材更是教学素材。有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是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 比如:记笔记和勾画知识点, 所以从教材使用上, 短时间内还需要我们进行引领, 比如§2.4.2公有制、非公有制, 页码段落行数精准。说到教学素材, 政治学科必须面对的就是时政, 学生必须适应高中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 而教师的工作又不允许我们每天有大块的时间对时政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 怎么办呢?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备课组、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齐心协力, 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可用手段, 将各自搜集的素材汇总, 实现资源共享。

三、初高中衔接中应教会学生自习, 引导学生自学

老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新接手的高一年级学生之间、教学班之间, 分差和个体差异在两三个月后会出现很严重的两极化:中考分数较高的理解力稍具优势, 有些开始觉得有点吃不饱, 中考分数偏低的包括体优生, 有些已经开始“咽不下”“不消化”了。

要教会学生自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自学很重要。自主安排学习生活, 分配学科学习的时间, 研读教材, 做各科试题, 对学习进行自我设计和调节, 进行学习效果的量化检测……这些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重复, 在不断强化的基础上自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力。有一句关于自学的话, 相信很多老师都铭记于心:会听课的学生偶尔成绩好, 会自学的学生永远学习好。

从操作层面上来说, 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可以设计随堂跟踪检测试题, 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可以设计拓展延伸问题, 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树立学科思维并尝试解决问题。如:

课程: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目标】 能说出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是计划与市场

能运用价格和供求信息判断资源流向

能记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能说出维护市场秩序的市场规则和社会信用制度

能记住并区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

【学习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

【学习难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诚信为本】

1.初高中衔接:

2.阅读教材P79-P81

二、精彩展示【自信为本】

三、合作点拨 【信任为本】

探究活动一:市场调节

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都是草莓上市的季节, 在众多草莓中, 因为个头大、品相好、味道甜, 丹东99牛奶大草莓成为近年节日市场的焦点, 种植面积急剧扩张。2015年2月在南方草莓大量“入侵”等因素作用下, 丹东草莓价格较往年周期下跌了30%, 甚至50%左右。

请用价格与供求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市场调节的优点:

上一篇:地方特色水稻品种下一篇:变压器过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