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监督对策

2024-06-20

新闻监督对策(精选11篇)

新闻监督对策 篇1

摘要:在我国,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本文着重探讨了舆论监督的内涵, 并从其现状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新闻媒体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并借此提出了完善新闻监督权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新闻记者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和监督对象

综合分析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来自我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和知情权。实际上, 舆论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舆论监督是指我国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形式和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以影响公共决策。比如时下正为流行的博客和微博, 即是这种广义监督的最佳代表。而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我国新闻舆论监督, 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 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 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

而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政策规定, 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有三个:第一,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通过社会舆论监督, 可以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权利时更为透明化, 不至于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 不至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个对象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 他们是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有必要对于领导干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进行严格监督, 防止权力滥用。第三个对象是国家的公职人员,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是握有权力的基层, 如果公职人员不奉公守法, 将会大大降低人们对国家的评价。而舆论监督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来对其进行监督, 使其职务行为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

二、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一) 采访、取证和报道所遇到的困难。

第一是采访困难。舆论监督的内容是什么?一般监督都是一些所谓坏事、坏消息, 负面消息。而新闻媒体就是通过对这些坏事、坏消息和负面消息进行恰当的舆论监督, 以使其更为公正、公开, 并让官方介入尽快公正处理。在采访这些所谓坏消息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往往会遇到阻力和阻扰, 因为有关部门和当事人不仅不会提供采访的必要条件, 反而会处处作梗、处处设障, 强行阻拦坚持采访此事的新闻记者, 用软硬兼施的方法限制记者行动和自由, 更不愿意记者将负面消息向社会发布。这样就给正常的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第一难。

第二是取证困难。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时展, 但这需要大量准确、可靠的事实材料做基础和依据。但是, 记者采访的是负面消息, 由于记者在采访时遭受干扰和阻力, 往往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他们很难拿到对舆论监督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拿不到足以说明问题的材料, 也就是拿不到有力的证据。这样的情况很多, 有的被采访对象受到当地官方的指示、引诱甚至威胁, 向记者提供虚假材料;有的地方和单位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 往往会搞地方保护主义, 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躲避甚至强烈对抗记者的舆论监督;有的怕问题曝光社会压力太大, 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 就采用花钱、说情、通融等办法;有的甚至对记者打击报复, 威胁记者, 要求不能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凡此种种, 使得取证难度大大增加。

第三是报道难。绝大多数人喜欢正面的东西, 鼓劲的东西, 喜欢吹捧, 不喜欢舆论监督, 不喜欢被批评, 因此, 如果新闻记者采写了负面消息, 他们往往会通过种种方式压制记者和媒体, 为媒体实施舆论监督设置了种种禁区。一旦有了负面消息和负面新闻, 他们会利用手中的一切权力, 利用社会上的一切关系, 利用属下的一切资源, 千方百计把稿子压在萌芽状态, 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动用所有手段“灭火”。许多很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稿件就是这样被扼杀。这样就使得突破重重困难获得的新闻素材得不到整合更得不到报道, 记者的心血付之东流, 舆论监督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人民的利益得不到维护。

(二) 无法可依、无规可循。

目前, 我国还没一部舆论监督法 (或者新闻法) , 更没有一套完整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和站位去明确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宗旨等等。虽然我国党和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新闻媒体工作特别是舆论监督工作, 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这些办法可操作性不强, 存在着一些缺点, 当新闻记者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特别是近几年有很多起记者被打或被威胁甚至被拘留起诉的案例, 往往没有得到较好的妥善的解决。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有力的保障与保护, 正当监督权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致使民众不愿、不敢、不能、不便行使所谓的舆论监督权, 使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常常陷入困难和尴尬的境地。特别是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表示, 他们在采写一些重大的批评报道和进行重大的舆论监督时, 常常感到“孤立无援”, 有时正当的采访报道权利受到侵害, 有时甚至财产和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近年来, 一些记者被打、被抓、被关甚至被杀的情况已有不少, 保护新闻记者正当权益已经刻不容缓。

(三) 少数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当然, 我国的新闻媒体有上万家, 除了主流的新闻工作者是好的以外, 也有一些害群之马, 他们借着媒体和记者的名义, 骗吃、骗喝、骗钱, 败坏了新闻记者的名声。这说明, 我国的新闻记者教育培训任务还很重, 一些负面的新闻告诉我们, 一些新闻记者搞所谓的舆论监督, 不是为了正义和公理, 而是为了私利, 这些事件说明许多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亟待提高。

三、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和制度

(一) 建议迅速制定新闻法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有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根本上决定着这个行业是否能科学顺畅运行, 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工作者的权利是否会得到合法合理的保障。我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清楚, 新闻法迟迟不能出台, 其中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但制定新闻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应当在未来的法律中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 明确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如何被保护, 受到侵害怎么办, 舆论监督错误了如何纠正, 从而消除记者和社会因进行舆论监督而被送上法庭的后顾之忧。同时, 新闻法要对阻挠舆论监督工作正常开展的行为提供惩处的法律依据, 就打击、陷害依法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监督难、采访难、取证难和报道难的关键举措。

(二) 争取党政机关的理解与支持。

新闻记者实行舆论监督, 很多时候, 其对象是国家机关和握有重权的官方人员。而争取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则会为顺利实施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取得他们的理解, 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想法办, 依靠他们、信赖他们, 他们才会积极配合新闻机构的新闻采访, 使得采访顺利进行。而与此同时, 我国的官方也要依法依法办理公务,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按程序办事, 按规矩办法, 减少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事件发生, 减少和避免新闻媒体的曝光和监督。

(三) 取得社会各界的配合与帮助。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有时需要取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 才能得以顺利完成。比如网民, 他们掌握着大量基层信息, 手中又有类似微博这种便捷、强大的信息工具, 如果新闻媒体在推动舆论监督事件过程中遇到困难, 可以适度借助社会, 通过种种合法的渠道, 扩大监督面和监督范围, 以此推动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 从而取得更为满意的舆论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宋钧文.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J].科技资讯, 2006开化、透明化、公正化。 二、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一) 采访、取证和报道所遇到的困难。 第一是采访困难。舆论监督的内容是什么?一般监督都是一些所谓坏事、坏消息, 负面消息。而新闻媒体就是通过对这些坏事、坏消息和负面消息进行恰当的舆论监督, 以使其更为公正、公开, 并让官方介入尽快公正处理。 在采访这些所谓坏消息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往往会遇到阻力和阻扰, 因为有关部门和当事人不仅不会提供采访的必要条件, 反而会处处作梗、处处设障, 强行阻拦坚持采访此事的新闻记者, 用软硬兼施的方法限制记者行动和自由, 更不愿意记者将负面消息向社会发布。这样就给正常的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第一难。 第二是取证困难。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时展, 但这需要大量准确、可靠的事实材料做基础和依据。但是, 记者采访的是负面消息, 由于记者在采访时遭受干扰和阻力, 往往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他们很难拿到对舆论监督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拿不到足以说明问题的材料, 也就是拿不到有力的证据。这样的情况很多, 有的被采访对象受到当地官方的指示、引诱甚至威胁, 向记者提供虚假材料;有的地方和单位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 往往会搞地方保护主义, 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躲避甚至强烈对抗记者的舆论监督;有的怕问题曝光社会压力太大, 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 就采用花钱、说情、通融等办法;有的甚至对记者打击报复, 威胁记者, 要求不能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凡此种种, 使得取证难度大大增加。 第三是报道难。绝大多数人喜欢正面的东西, 鼓劲的东西, 喜欢吹捧, 不喜欢舆论监督, 不喜欢被批评, 因此, 如果新闻记者采写了负面消息, 他们往往会通过种种方式压制记者和媒体, 为媒体实施舆论监督设置了种种禁区。一旦有了负面消息和负面新闻, 他们会利用手中的一切权力, 利用社会上的一切关系, 利用属下的一切资源, 千方百计把稿子压在萌芽状态, 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动用所有手段“灭火”。许多很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稿件就是这样被扼杀。这样就使得突破重重困难获得的新闻素材得不到整合更得不到报道, 记者的心血付之东流, 舆论监督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人民的利益得不到维护。 (二) 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目前, 我国还没一部舆论监督法 (或者新闻法) , 更没有一套完整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和站位去明确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宗旨等等。虽然我国党和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新闻媒体工作特别是舆论监督工作, 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这些办法可操作性不强, 存在着一些缺点, 当新闻记者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特别是近几年有很多起记者被打或被威胁甚至被拘留起诉的案例, 往往没有得到较好的妥善的解决。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有力的保障与保护, 正当监督权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致使民众不愿、不敢、不能、不便行使所谓的舆论监督权, 使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常常陷入困难和尴尬的境地。特别是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表示, 他们在采写一些重大的批评报道和进行重大的舆论监督时, 常常感到“孤立无援”, 有时正当的采访报道权利受到侵害, 有时甚至财产和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近年来, 一些记者被打、被抓、被关甚至被杀的情况已有不少, 保护新闻记者正当权益已经刻不容缓。 (三) 少数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当然, 我国的新闻媒体有上万家, 除了主流的新闻工作者是好的以外, 也有一些害群之马, 他们借着媒体和记者的名义, 骗吃、骗喝、骗钱, 败坏了新闻记者的名声。这说明, 我国的新闻记者教育培训任务还很重, 一些负面的新闻告诉我们, 一些新闻记者搞所谓的舆论监督, 不是为了正义和公理, 而是为了私利, 这些事件说明许多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亟待提高。 三、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和制度 (一) 建议迅速制定新闻法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有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根本上决定着这个行业是否能科学顺畅运行, 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工作者的权利是否会得到合法合理的保障。我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清楚, 新闻法迟迟不能出台, 其中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但制定新闻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应当在未来的法律中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 明确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如何被保护, 受到侵害怎么办, 舆论监督错误了如何纠正, 从而消除记者和社会因进行舆论监督而被送上法庭的后顾之忧。同时, 新闻法要对阻挠舆论监督工作正常开展的行为提供惩处的法律依据, 就打击、陷害依法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监督难、采访难、取证难和报道难的关键举措。 (二) 争取党政机关的理解与支持。新闻记者实行舆论监督, 很多时候, 其对象是国家机关和握有重权的官方人员。而争取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则会为顺利实施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取得他们的理解, 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想法办, 依靠他们、信赖他们, 他们才会积极配合新闻机构的新闻采访, 使得采访顺利进行。而与此同时, 我国的官方也要依法依法办理公务,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按程序办事, 按规矩办法, 减少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事件发生, 减少和避免新闻媒体的曝光和监督。 (三) 取得社会各界的配合与帮助。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有时需要取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 才能得以顺利完成。比如网民, 他们掌握着大量基层信息, 手中又有类似微博这种便捷、强大的信息工具, 如果新闻媒体在推动舆论监督事件过程中遇到困难, 可以适度借助社会, 通过种种合法的渠道, 扩大监督面和监督范围, 以此推动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 从而取得更为满意的舆论监督效果。

新闻监督对策 篇2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此外,相关法规法令的陆续出台为舆论监督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本文依据调查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关键词: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 正文:

新的世纪,人们盼望着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我们赋予新世纪多少异乎寻常的涵义,许许多多的历史重负也无法就此解脱,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执着地前行。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法律保障以及功能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世纪的沉重话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失范、失衡、失序甚至失控。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极其不平衡的“超级社会”,从“初级阶段”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释放出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能量,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权钱交易、买官鬻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假冒伪劣等等腐败与罪恶,就必定滋生蔓延,肆行无忌。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机制,就没有现代化本身。而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迅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现代的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历程可概括为:顽强推进,步履维艰。由于逐渐深入的舆论监督触及到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引起的反弹和抵抗也日益频繁和强硬。因此,围绕着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空前强烈,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改革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社会开展舆论监督的努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1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继续呼唤新闻立法 自从2000年年初的“两会”,再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的“新闻与法”研讨会,新闻界和社会各界这样的呼声贯穿始终。

近年来舆论监督出现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阻力,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尽早立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和委员们指出,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代表和委员将舆论监督的现状概括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很高,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舆论监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认为,当前的舆论监督一是要坚持,二是要改进。建议形成行政性的法规或管理条例,规定在不违反国家安全、不违反相关准则的前提下,被监督者不能拒绝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做到事实准确,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没有立法不行,成了“两会”上的一种共识。许多代表和委员以提案、建议的方式,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将制定舆论监督法规的事宜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新闻与法”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一些新闻媒介的负责人在发言中认为,舆论监督需要法治,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没有法律的准绳,舆论监督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因得不到规范,新闻媒介或新闻工作者有时会被商业化倾向诱导,走入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行一己之私的误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就人民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要求

200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北京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坚决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保护。

这些提法表明了法院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支持。为使之制度化以及更具操作性,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后,如能将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确认,对形成健康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将具有积极的实质意义。各地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表示支持舆论监督 继2000年开全国先河出台《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之后,珠海市市委2000年又颁发《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采访报道的若干规定》: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新闻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推出了几项措施,以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使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规定包括: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积极与新闻机构建立联系制度,请新闻单位将发现和掌握的案件线索随时移送检察机关,主动争取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已经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重大案件,要主动与有关新闻单位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加大对渎职侵权案件查办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对检察工作的监督等。

2002年,吉林省政府作出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新闻舆论监督。安徽省则明确表态,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机关和公务人员。

青海省委表示,新闻单位对西部大开发中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应该予以公开曝光,猛击一掌,使人警醒,这有利于彻底解决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等单位也提出了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办法,他们认为新闻监督要与司法监督联手。对新闻媒体曝光而不能解决的违法违纪事件,司法机关将作出快速反应,并按照法定程序介入干预。本系统干部职工若有违纪违法及不良作风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查实后均按下岗处理。作出此项规定的还有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一些机关。

新闻媒介对一些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果

2000年,海内外广泛关注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受到依法严惩,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被查处,表现出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2002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结案件13万4千多件,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4146人,地(厅)级干部331人,省(部)级以上干部21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受到严肃查处。这中间,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新闻媒介主动出击,对横行在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展开舆论监督,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果是难以想象的。2000年,从“你不让路,老子一枪打死你”的河北霸州的杜书贵,到为了十几块钱的水电费和几句口角就枪杀房东一家三口的河南禹州的刘德周,一个个败类在舆论面前现了原形,最后受到了法律严厉的惩处。如果不是新闻媒介冲破重重阻力去报道真相,一些滔天罪行很可能经人粉饰反而成了“天下太平”。“打记者”现象频繁出现,各地记者协会维权力度加大

2000年1月8日,中央电视台当天的《今日说法》节目题为《记者被打之后……》。电视台女记者王蓉蓉对着镜头泣诉:“这段路,我感到非常长,我觉着仿佛到了头、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一名法制类节目的记者,常常揭露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可轮到自己头上,为什么就没有人保护”。

其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此高度重视,省人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纷纷去电去函,要求依法惩处殴打记者责任人。中国记协一位姓张的同志还冒雨往章丘,督促此事解决。但最终也没能要到一个满意的“说法”。

到2000年底,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境遇并没有改善。12月28日,有记者在洛阳采访震惊中外的“12·25”火灾惨剧,他在殡仪馆警戒线以外拍摄了一张遇难者亲属认尸结束后的照片,一名民警发现后硬拉走了记者,并对着一排正在执勤的警察说:“这个记者在拍照”,于是呼地一下上来五六个警察,一把夺过摄影包,从中掏出相机,曝光胶卷,并里里外外地翻查摄影包,其间还有两人将记者手臂扭住。

毛宁住进医院,北青报记者采访被打;采访广东东莞塌楼事故记者被群殴、相机被抢;记者采访造成多人死亡济南重大塌方事故时竟被打晕;采访山西煤矿爆炸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曾一度失踪,为逃避追打,记者流落山林;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拍了“不该摄录的镜头”,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衡南发生暴力殴打记者事件……

五年里,记者采访被打,数不胜数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没完没了,愈演愈烈。

2004年11月24日,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粗暴干涉记者采访事件,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负责人发表严正谈话指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是职责所在,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保护。中国记协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新闻记者正常采访,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符合党心民心,其正当权益不容侵犯。中国记协“维权委”对肇事者表示强烈谴责,对被打记者表示慰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处理这些侵害新闻工作者正当权益的事件,严惩肇事者,并呼吁全社会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6 权力机关聘新闻媒体作为其“舆论监督”顾问,效果还有待观察

2000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聘请了宣传工作主管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为检察宣传顾问,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此举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反对消极腐败、制止滥用权力。

无独有偶,2000年岁末,新闻媒体纷纷报道——《青海重视舆论监督,诚聘记者作顾问》,西宁市委领导12月13日邀请中央驻青的主要新闻单位记者,表示西宁市欢迎新闻单位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他们说,中央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一些问题抓得准、反应快,一些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就可以迅速得以解决。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这一点与政府思想相一致。西宁领导说,西宁市舆论监督的政策比较宽松,对一些反响大、效果明显的报道,市委、市政府将给予重奖。权力机关重视舆论监督,当然可喜。但是作了“顾问”,是否还能客观、公正地对所“顾问”的权力机关实施舆论监督,还有待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7 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诉讼,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偷拍偷录”、“隐性采访”的方式不断引起争议,并引发多起诉讼,值得媒介关注和深思。

例如,福建一家报纸因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报道某酒店存在“色情服务”而被告上法庭。11月24日,法院一审判定媒体败诉。1999 年11 月25日,该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为掌握证据,该报记者在暗访时曾作了录音,并将这份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庭,但法庭不予采信。参与审理的法官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录音资料要征得对方同意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偷拍偷录”、“隐性采访”近年来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由此引起的争议和纠纷也日渐增多,此前湖北也曾经受理过类似案件。“隐性采访”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禁止性规定,但也没有任何法律支持的依据。可以说,在法律作出明确的规范前,这是一个“雷区”,今后一段时间,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8 新闻媒体有无法律上的“采访权”,成为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拒之门外,拒绝的理由是“你凭什么来采访”、“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可以说,采访权问题,已成为能否推进舆论监督的一个关键。这一年,中国足协与多家媒体发生的**,是这方面问题最尖锐的一次凸现,最后竟然发展成为一系列的“连环官司”。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在我国法律中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新闻媒体承担着向公众传达信息、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特殊职责,从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利延伸出的舆论监督权利,实际上肯定了记者的正常采访权。9 网络开始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络的信息传播已成为舆论的重要制高点。在我国,网络也开始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2000年以来,除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的腐败案件,一些震惊中外的天灾人祸,如乌鲁木齐大爆炸,贵州煤矿、内蒙煤矿、山西小煤矿坍塌,东莞商业街发生大坍塌,重庆发生氯气泄漏,桥梁豆腐渣工程,引发国人中毒的假冒食用油和“毒米”,使北方城市空气普遍严重污染的沙尘暴,等等,都由于网络传播的介入,而使公众迅速了解了事实真相。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很大的压力,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围绕“入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关于舆论监督定位的讨论正走向深入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报道或评论是否就是事件的最终结论?“入世”后我国新闻事业及舆论监督的格局是否会有所变化?舆论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延伸,还是独立的监督力量等等,都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动态、开放、多向的,所以舆论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通常不是一篇新闻报道或评论可以盖棺论定的。从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就是媒介,它既不是法院,也不是行政权力机构,只应该通过深入采访,以公正中立的立场,对有关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至于受众如何反应、事态如何进一步发展,则绝非新闻媒介所应当刻意制造或导演的。这样的自我“角色”认识,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还并不普遍。

二、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舆论监督有其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又是一项运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众对舆论监督既予以肯定,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普遍反映监督层次偏低、力度不够。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既要摈弃畏首畏尾的畏难情绪,又要根除“包打天下”的错误思想,知难而进、谨言慎行。提高舆论监督水平,要在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强对高层次的监督。舆论监督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首先应该是对重大决策、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高层监督,然后才是对一般公务员的低层监督。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强化高层次监督。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毛泽东同志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有过多次论述,最为著名的是在1945年他与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毛泽东明确指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权力运用进行监督。1957年他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他说:“如果我们不接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又强调“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把权力运用限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重点报道、连续报道,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报道常被长官意志

左右,信息公开不实行制度化、法制化,舆论监督很难有大的进展。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促成问题解决,解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增强前 进的信心。

(二)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从业人员进行舆论监督是一项神圣的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权利。实施舆论监督,首先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全党大局服务,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舆论监督,任重道远,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心要热,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碰硬,敢于反映事实真相,为群众说话,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就是要善于思考,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在任何扑朔迷离的事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要清醒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曝光、揭丑,而是重在建设和指导,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三个围绕”即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来进行;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来进行。“四个有利于”即舆论监督有利于大局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惟有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阐述,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履行好舆论监督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三)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而且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规定新闻舆论机构不准公开抨击和诋毁人民民主专政,不准公开抨击人民民主专政机关,不能干涉司法审判等。同时,宪法和法律还规定新闻舆论监督不能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在实施的每一步骤中,都不能违背这一点。新闻舆论机构在监督公民和法人的言行时,应负有法律责任,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揭露隐私等,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舆论监督要正常开展,避免新闻纠纷,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舆论监督,有一大部分是批评报道。被批评者往往对采访不配合,甚至刁难记者或设置障碍,个别狂妄者甚至对记者编辑进行威胁恐吓等。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同时,记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严格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记者不能义气用事、代法立言,更不能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有的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不细致;有的报道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片面性严重;有的主题先行,观点前置,有失公正;有少数人甚至以笔谋私,滥用权力,这不仅失去了媒体的尊严和公正,也使从业人员失去威信,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引发法律诉讼。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已发生了一千多起新闻官司,这次对从业人员的调查也表明,有31.16%的被调查者遇到过新闻纠纷,而他们所遇到的新闻纠纷有不少是属于“报道某些细节失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从业人员的角色也应是独立公正的,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能充当法官、裁判员,不要急于下结论。

(四)要讲究舆论监督技巧,善于用事实说话,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从业人员在采访中一定要胆大心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搞清,把事实搞准确,做到事事有出处、零出入,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另外,要给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多搜集线索和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核对,这样才能保证事实的真实,维护舆论监督的尊严。

舆论监督要讲究监督技巧,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监督水平。舆论监督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可公开曝光,也可写内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倡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披露问题,不仅要在内容上真实可信,遣词造句也要注意把握语言艺术、情感艺术,让被批评的人心悦诚服。同时,舆论监督要讲求适量、适度、适时,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批评报道要抓典型,有头有尾,使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促成问题的解决。

(五)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对权力的限制机制。目前,舆论监督举步维艰:采访难、取材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解决问题更难。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之中,地方保护主义是目前搞好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错误引导舆论。一些领导只强调舆论监督给政府抹黑,千方百计封杀新闻;一些地方官员怕批评报道影响了自己的政绩;个别人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们对舆论监督横加干预,甚至打击报复。记者采访受阻,甚至遭受围攻或殴打,舆论监督工作如履薄冰。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体系,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和民意的舆论监督制度,将是当务之急。

三、结论

以上诸方面,远非我国舆论监督现状的全部,但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回顾以往,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监督这个绝不轻松的话题,在新世纪的许多重要走向。参考文献:

1、乔云霞/胡连利/王俊杰《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河北大学学报

2、张西明,《新闻舆论监督

沉重的话题》

3、丁康权、《试析如何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江南论坛 1999年第7期

4、任稚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新闻与写作 1998年 第11期

新闻舆论监督的“三要素” 篇3

讲政治。党报记者要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状况,特别是弄清党在一段时期内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和配合这个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讲政治讲党性的具体表现。有调查显示,目前群众心中的“腐败重地”在五大领域:建设工程、公检法系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认识领域。这些领域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讲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讲究新闻敏感性、新闻价值和新闻时效。党报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发现舆论监督素材,评估事件是否有舆论监督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嗅觉,它是党报记者政治敏感性在新闻业务上的体现,也是新闻素质的具体反映。新闻敏感性体现着新闻记者评估新闻价值和抓住新闻时效的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来进行舆论监督,就是遇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或具有普遍兴趣的重大负面事件、突发负面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让人民群众客观地充分地知悉。

具体说来,一是要做好选题。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题材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即要有典型性,本身蕴藏着深刻意义,人物或事件具有共同性,能引起领导或群众关注,预示着一种倾向,代表着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就是指题材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违法乱纪或执行政策不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区别对待,该公开报道就公开报道,以弘扬正气,利于政令畅通。对敏感问题、把握不准的疑难问题,要考虑社会效果,如不注意客观实际就进行报道,反而会激化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影响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要冷静对待,以不见报的方式处理为好。二是把握报道时机,获得最佳效果。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认清当时的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因此在处理稿件时就不能一味地抢时间,争速度。有些舆论监督报道如公开发表弊大于利,则应作内参处理,这样做实际效果比公开报道要好得多。

讲法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违法乱纪者、监督对象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弄不好也会伤及自身,给新闻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依法进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弹无虚发。

在这方面,笔者体会到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新闻线索后,根据最初的材料,以自己的政策法律意识判断可以形成初步观点,但不要形成先入之见,这不是最终的观点和结论。二是记者必须去事件发生地深入调查,了解真相,获取第一手材料,收集证据,而不能坐堂办案。三是写报道时要让事实说话,而证据是证明事实的,报道的实质就是要让证据说话,即要有依据。这一点十分重要,是与法官办案的相同之处,也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不能想当然,不应加进主观想象、臆测、推理。四是记者应以独立的第三者出现,独立调查,独立参与所涉及的新闻事件,这样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才能写出客观报道。五是报道是否应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我们认为报道总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这是始终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你的倾向性应该在你选择的事实之中,事实确凿后你的感情色彩也可以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这样才站得住脚。舆论监督不是审判,我们反对搞“媒体审判”,口诛笔伐,“媒体审判”是对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政治、新闻、法律是进行舆论监督的三要素,三者有机地统一,缺一不可,其中一个方面欠缺,都会给舆论监督带来问题和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在这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

新闻监督对策 篇4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困境,对策

一、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形态, 对国家事务、社会现实、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舆论监督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体现, 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其中, 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实现手段。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新闻媒介, 以公开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实、国家公务员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 (1) 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的社会监督系统, 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 新闻工作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传播媒介, 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细致的、甚至无孔不入的报道,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即时的反应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等特点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大的道义影响力。同时, 新闻舆论监督可在法律监督方面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

在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舆论监督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心和积极配合, 在监督政府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等一批监督性媒体的出现, 体现了媒体自身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和追求。

但当前, 受法律、公众、媒体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 现状不容乐观。

(一) 公众舆论意识淡薄, 新闻记者采访受阻的现象经常发生

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意识直接影响着新闻舆论的实践和发展。在我国, 公众的舆论监督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公众甚至抵制新闻媒体的监督。在许多监督性新闻的采访报道中, 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甚至新闻事件发生地的政府拒绝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甚至殴打、胁迫记者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8年4月10日, 新华社北京分社一位摄影记者在一场涉外体育交流活动中被中方安保人员打伤。2006年6月12、13两日, 云南省《生活新报》、《都市时报》的记者夏光龙、陈文在楚雄市采访打击传销活动的新闻时, 被当地警察和“打传办”人员铐、打致伤, 相机图像被强行删除。 (2) 这只是众多记者采访受阻事件中的两例。在采访中, 记者得不到配合, 挨骂、被打、遭遇人身安全威胁的情况经常发生, 使得新闻工作者不能顺利完成工作, 不能及时反映事件的本来面目。

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有时甚至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这使得许多媒体和记者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如履薄冰, 对舆论监督望而却步。 (3)

(二) 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有限, 制约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

新闻传播技术日新月异, 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并没有随之迅速发展。在我国, 新闻工作者利用职业的特殊性质, 在采访批评性新闻和揭露性新闻时索要封口费甚至敲诈钱财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

2008年9月,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 41岁的矿工吉新红在矿内闷死。事故发生后, 煤矿未向上级报告, 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的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 多则上万元, 少则几千元。“十多间办公室, 坐着一群群正在闲聊的‘记者’, 过道上挤满了排队的人”, “三楼办公室还有一群人围着一张办公桌再次登记, 然后拿着纸条到另一间办公室‘办事’。来访者依次履行这道程序。在另一间办公室, 他见到了听闻已久的‘封口费’发放现场, ‘众人排队, 一人点钱’” (4) , 揭露封口费事件的《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如是说。

山西矿难领取封口费事件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大耻辱, 玷污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究其根源, 就是部分新闻工作者素质不高, 没有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未能履行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相反, 他们利用新闻记者这个特殊的职业谋取一己私利, 给整个新闻工作者队伍抹黑, 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还影响了媒体正常新闻舆论监督行为的实施。

(三) 新闻舆论监督不彻底, 后续报道跟不上

为了抢新闻, 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 多家媒体蜂拥而上, 甚至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 就将事件报道出来, 这样难免出现失实的新闻和不全面的新闻。但在一窝蜂的报道之后, 很少有媒体坚持进行后续报道, 即使媒体发现之前的报道有偏差, 也很少主动更改。

2006年6月富士康起诉媒体案就是新闻舆论监督不彻底的标志性事件。在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对当代“包身工”——富士康员工工作环境进行报道后, 富士康集团以“报道不实”为由把《第一财经日报》告上法庭。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 双方最后和解, 但是在新闻媒体上, 这些员工的命运最后却没了下文。 (5)

富士康事件一经媒体报道, 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千千万万农民工的工作状况瞬间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媒体能够将这一事件调查到底, 或者借此契机将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公之于众, 那么, 势必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关保障措施一定会随之改善, 也许农民工的命运将就此改变, 也许, 近期富士康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但是, 随着富士康和《第一财经日报》的最终和解,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农民工话题悄然消退, 该事件不了了之。

富士康事件正体现了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不彻底性, 迫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压力, 媒体主动或被迫退出之前的“议程设置”,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闻悬案”, (6) 从而造成舆论监督的断层, 公众对该事件的关注也随着媒体议程设置的变化而转移。

(四) 行政干预新闻舆论监督的现象严重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 新闻记者有自主采访的权利, 不受任何人干扰。但在现实中, 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不愿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担心影响本地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发展, 有些人还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所以一旦涉及批评性报道和揭露性新闻, 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就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阻挠, 托人说情, 重金收买, 甚至威胁到新闻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新闻舆论监督采访难、取材难、获得支持难……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都制约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五)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较为薄弱

从实践来看, 新闻舆论监督在履行其监督职责时往往会侵害到当事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由新闻舆论监督引起的官司不断增多就是很有力的证明。

目前, 我国没有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法律, 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新闻舆论监督侵权诉讼的过程中, 所依据和引用的法律条款主要是《民法通则》、《刑法》及相关的诉讼法。这些法律属于适用范围广泛的“普通法”, 难以兼顾新闻舆论监督诉讼的特殊性, 所以在审理新闻舆论监督诉讼案件时, 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 (7) 例如,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批评性报道和揭露性报道的过程中, 如果不把握好尺度, 很容易侵犯到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其他权利, 进而引起法律上的纠纷。而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给案件的审判带来了一些障碍, 也影响着新闻工作者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积极性。媒体因实施舆论监督被频频告上法庭, 虽然媒体及其工作者自身的确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 但传媒的败诉率之高, 也反映了现有法律对传媒的保障力还较为薄弱。 (8)

三、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困境的对策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还面临着重重困境, 需要国家、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针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 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以取得公众的积极配合, 进而减少采访受阻的现象发生。

(二)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加强新闻媒体的职

业道德建设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封口费”类似事件的发生, 才能使揭露性报道更彻底、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

(三)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媒体舆论监督的前提是了解事实, 公开事实。许多公民权利的行使与实现, 都以知情权为前提条件。如果不了解有关的政治信息, 公民的表达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权、民主监督管理权等法定权利和自由便难以充分实现。 (9)

(四)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障, 这是新闻舆论监督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才能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才能在法律上对新闻工作者实施新闻舆论监督过程引起的纠纷给予充分的保护。换句话说, 只有逐步走向法制社会, 以法治代替人治, 才是新闻舆论监督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传媒产业飞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中发挥的功效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主程度,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仍旧面临着重重困难, 只有各方一起努力, 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迅速、健康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①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年版.

②h t t p://n e w s.21c n.c o m/t o d a y/pandian/2008/01/11/4147865.shtml, 2010年6月10日访问.

③郑科授.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出路.http://hi.baidu.com/zjzksjz/blog/item/1aa355951d916448d0135e03.html, 2010年5月30日访问.

④排队领封口费目击:十多间办公室挤满记者.中国青年报, 2008年10月27日.

⑤胡忠青.“伪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的生存困境.http://www.medialeader.com.cn/media/200710/20071031105315_12186_2.html, 2010年5月30日访问.

⑥胡忠青.“伪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的生存困境.http://www.medialeader.com.cn/media/200710/20071031105315_12186_2.html, 2010年6月1日访问.

⑦郑科授.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出路.http://hi.baidu.com/zjzksjz/blog/item/1aa355951d916448d0135e03.html, 2010年6月1日访问.

⑧严国荣.谈舆论监督的司法保护——从某报名誉侵权案在常州“败诉”说起.传媒观察, 2000年, 第10期.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演讲稿) 篇5

前言: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通过案例对我国的舆论监督进行一些探讨分析。

一、案例回顾:

2012年1月24日,综采五队的一东北人在井底被偏帮煤砸伤,送到大同市三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矿难发生后,矿方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而是将该起事故公然瞒报,把死者的尸体拉到另外小煤矿,与家属协商私了。该矿死亡事故发生后,煤矿派出专人对媒体发放封口费企图封锁消息。(“矿难封口费”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某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但反映出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以管代监”的制度缺陷)

二、现状探讨:

好的方面:

1、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即使矿产对其进行封锁消息,但由于该事件关系到大众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被媒体公开,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2、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该事件在媒体曝光后,关注度不断提高,大众舆论对于该煤矿公司的最后决断有一定影响并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3、多样表现形式;(主要形式以电子通讯和网络监督为主)

4、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媒体选择曝光该事件说明我国煤体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度提高。)

不足:

1、公民对舆论监督的干扰和阻扰力度在不断加大。(一旦事件曝光,大家关注度过高,加上某些媒体炒作,公民的意见各不相同,大部分人都出现跟风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媒体舆论造成一定影响和干扰。)

2、有些媒体通过不实报道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我国现在的媒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媒体为了获取关注率,他们会根据读者需要肆意制造一些不真实的报道,来赚取观众对其媒体关注,这不仅影响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而且影响其存在价值,使得大众对媒体得信任降低。该事件正好可以说明了这一点,一些记者收取高额封口费,为自身的利益而谎报甚至不报道事实。例如还有一些虚假新闻的制作报到造成的影响

3、在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同时,舆论监督依然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社会环境首先,就该事件举例,在媒界的各种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其报道的事不全面或是捕风捉影,使群众的监督权不能充分发挥。其次,大众的跟风观念与事不关己等等不正确的态度同样是舆论监督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尽管有着种种负面现象,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矛盾高而多发、热点焦点问题频现,党和政府有新要求,人民群众有新期待,新闻媒体近些年也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主动去承担这一重要职责和任务,总体上看成效显著、反响良好。)

三、问题剖析:即使现状在总体上反映良好,但也不乏的存在着一些显著性问题。

1、舆论监督水平不高(所以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创造好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新闻舆论监督本身也要增强质量意识,讲究监督技巧,提高监督水平。)

2、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正是由于缺乏相应法规的保护,官员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对监督者进行报复陷害。公权力百般阻挠舆论监督过程。这就使得记者无法自由的开展正常的监督进程,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期待。)

3、新闻媒体缺乏相对独立性

四、对策分析:(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大前提就是让为政者受到监督,让权力运行得更透明.舆论监督作为制衡公权力的重要手段,理应得到更多保障,其监督的事情也理应得到落实.)

1.改善党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指导(各级各部门应该正确看待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应当明确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要从大局出发,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

2.加强新闻舆论权的立法保障(制定出新闻法,是将舆论监督纳入法治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舆论监督自身的规范行使,有助于保证对政府行政的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

3.建立有效的新闻监督机制

在保障人民和媒体充分享有监督权利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是保证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4.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

新闻媒体应定期安排时间组织学习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新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本身的制度建设外,还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改造等诸多方面。因为只有排除新闻舆论监督的阻力,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能推动社会民主的进程,进而促进社会文明的更大进步

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及其完善 篇6

“管理”者,有管辖、经营、约束之意。现代管理学有管理程序即管理要素一说,认为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要素构成。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从中国新闻传媒的从属地位与性质定位来看,大致也可以认为,由这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实施对新闻舆论监督主要主体——新闻传媒、新闻记者的管理的领导与主管部门,则有党委、政府、司法、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新闻评议会以及新闻舆论监督专门领导小组等机构与团体。

“党管媒体”是中国各类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各级党委对相应各级新闻传媒所实施的新闻舆论监督进行管理,是合法与合理的。任何新闻传媒,都不应该摆脱、削弱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调控。根据以往的经验,党委管理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定一个时期新闻传媒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部门。从学理上说,任何违背党纪国法、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都在可批评监督之列。但由于新闻传媒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对社会舆论巨大的导向作用,每个时期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重点的转移,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也应有相应的变动。党委在每个特定历史时期,应明确规定监督批评的重点,并及时向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发出指令,监督其贯彻执行。

第二,要求全国及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新闻传媒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反对、打击和查处压制、报复新闻舆论监督的干部与部门。定期研究新闻舆论监督形势、成绩和问题,组织专门领导小组主管与协调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党委设专人负责管理该项工作,并同政府、司法、传媒主管部门等协调,推动新闻舆论监督有序进行。

第三,对于新闻传媒通过公开报道或内参渠道发表的新闻舆论监督,及时关注、及时批示,明确表态,积极支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和整改。

第四,从爱护、关心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出发,密切关注传媒及记者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严肃批评,指出改进方向与要求。同时鼓励、表彰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事件,压制邪气,倡导健康向上的舆论监督风气。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政府既是新闻传媒的监督对象,又是新闻传媒的管理职能部门。政府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主要包括:

第一,同党委一起实施对新闻传媒的领导与管理,参加党委组建的新闻舆论监督领导小组的工作,明确各个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从物质、人力、经费上支持新闻传媒深入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第二,对政府管辖下的各业务机构明确提出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的要求,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不得打击报复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对于正确的批评监督,要认真接受,主动检查,及时整改。对于某些根据不实、批评失当的监督批评,要主动向新闻传媒说明解释,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三,属于政府组成部门的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要站得高、看得远,主动从立法、执法的高度为新闻传媒有效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支持和行政支持,及时出台开明、有效的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与政策。一旦发生新闻纠纷,政府主管部门应向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提供有力的减责救助,同时对错误、消极的批评监督给予必要的批评与处理。

司法机关主要通过对法律的运用,实施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护和约束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依法进行监督批评,保护当事人及所在单位依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不受侵犯,约束他们正确对待传媒与记者对自己的批评监督。具体说,这种管理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制同新闻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文件,对新闻舆论监督行为进行约束、保护和救助。

第二,对各级政府和相关团体、传媒行业组织等创制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法规、规章、政策进行评估和协调,支持和完善符合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法规及规章,限制与废除不符合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法规与规章。

第三,在有关监管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司法实践中,维持传媒与记者的监督批评权与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的平衡,既保护传媒及记者履行新闻舆论监督使命,又制裁传媒及记者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第四,依法公正地反对“新闻审判”,既支持与保护传媒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又反对传媒对依法审判的干预。

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新闻舆论监督也负有管理的职责。这种职责主要是:

第一,依据法律对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通过交流监督批评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通过维护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权利的活动,保护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依法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活动。

第三,利用各种渠道,沟通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同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联系,反映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合理要求和困难,协调传媒同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

第四,代表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参与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与修改,通过人大、政协会议以及其他渠道反映传媒与新闻记者对于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愿望与要求。

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是传媒自我管理和进行业务交流活动的机构,能够发挥党委、政府、司法及记协有时无法发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传媒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是:

第一,通过制定、执行传媒行业规范,对新闻传媒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执法自我检查,协调有关传媒布局、市场配额、广告标准、销售价格制定等事项,其中包括对新闻传媒的自我监督。

第二,通过制定、执行传媒职业道德规范,对本传媒和新闻记者的职务行为,包括新闻舆论监督活动进行指导与检查。

第三,协调新闻传媒业同其他行业的关系,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和本行业的形象,树立行业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以有利于有效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评议会是新闻传媒界的自律组织,其宗旨是维护新闻自由,提倡新闻自律,提升新闻伦理水准,促进新闻传媒业善尽社会责任和健康发展。新闻评议会由新闻传媒业出面组织并主持,邀请法律界等社会各界权威、知名人士组成。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健康实施和主持社会正义,新闻评议会能够发挥独特的、有力的协调、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保障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依法行使新闻舆论监督的使命,使新闻传媒的职业权利得以实现。

第二,保障公众在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中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以及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司法机关以外的民间投诉渠道,使双方的争执在民间协调之下得以化解。

第三,作为由社会各界知名、权威人士组成的新闻评议机构,可以在党委、政府、司法以及其他行业组织、群众组织中间发挥更为灵活、更为主动的协调、沟通、调解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民间通过自己代表直接参与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省市为加强对本地区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管理,先后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实施领导、指导和协调。从这些专门领导小组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的管理职能是:

第一,研究和明确一个时期内本地区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及要求,使舆论监督活动同本地区的工作重心结合起来,既能够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又能够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协调各传媒在同一监督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外来传媒与本地传媒的协同监督,便于形成巨大的舆论热潮,构建监督合力,减少监督活动中的阻力和困难,防止监督活动中出现不协调声音和不规范动作。

第三,通过表彰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中的先进经验与先进人物,批评打击报复监督活动主体的不良言行,弘扬正气,压制邪气,在本地区形成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氛围,从而起到引导、规范的积极作用。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党对新闻舆论监督日益重视以及反腐倡廉、党风建设任务的日趋繁重,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管理也不断加强,支持、保护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规章也时有出台,管理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是健康的,但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是不少。笔者从积极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供有关主管部门参考。

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批评,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和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全局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方针以来,新闻传媒根据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活动,总的效果和整体形象是好的,但其间也几度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状况。究其缘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那就是一些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目的缺少正确的认识。有的主管部门经常提出这不许批评,那不许监督的指令。我们认为,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管理,保证其方向的正确和力度的适中,不发生和少发生由于开展不正当或不理智的新闻舆论监督而冲击改革开放大局、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侵害公民权利的事件,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种管理,不是把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的手脚捆起来,更不是削弱甚至取消新闻舆论监督。加强管理,是为了把新闻舆论监督引导到更加健康、更加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是为了使舆论监督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有威力。我们认为,这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唯一正确的目的。今后一切管理工作,包括出台法律、法规、政策、规章,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发表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讲话和指示,都必须遵循这一目的,而不是背离这一目的。

抓紧保障、推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法制建设,尤其是推动社会监督法的出台,是当务之急。

我国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建设很不完备,目前主要依靠宪法、民法等基本法以及保密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条文,以及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来规范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缺少专门法,尤其是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法。由于政出多门,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人常常以电报、传真、讲话等代替国家法律,致使新闻舆论监督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多变性等人治现象相当严重。司法部门的一些法律解释常常取代基本法律而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因此,抓紧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律,尤其是社会监督法的起草与出台,是当前一件大事。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政策规定,其中比较成熟和继续有效的部分,应尽早完善并提升为国家法律。关于新闻评议会、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新闻工作者群众组织、新闻舆论监督专门领导小组等机构及其活动,立法机构应尽早出台相关的专门法律,将它们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使这些机构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也便于社会依法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使其保持正义与公正。

尊重公民意志和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的利益,使民意在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及司法过程中得到张扬与实现。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创制与执行,不仅是执政党、政府、司法机关行使权力的产物,也应该是公民、新闻记者意志的合理体现。换言之,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立法与司法要适当地走群众路线。对于已经出台的政策,应给予民众与新闻记者行使异议的权利,以及批评和议论的权利。有些明显会有反对意见的政策出台之前,应有公示期,以便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使这些政策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反映新闻记者的意愿,同时也令其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过去关于不许异地监督的规定、关于批评监督稿件公开发表之前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并签字的规定,出台之后反对者甚众,便是一个值得记取与改进的教训。

加强和改进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应该肯定,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不仅是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需要,同时也是新闻传媒和广大新闻记者的自身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全国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较好的省市和新闻传媒,发现他们舆论监督工作做得好,首先是由于他们具备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从而能够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把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搞得既有声势又有实效。为了调动传媒和记者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党和政府要充当他们坚强的后盾,令他们不再感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个包袱、是个难题,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党和政府要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司法机关要在法律上向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作适当的倾斜,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较大的免责空间。新闻传媒内部要为从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要坚决杜绝戴红花领导上台、打官司记者到庭的令人寒心的现象发生。

强化公民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人民的意志应该进一步得到尊重,他们的声音应该更响更有力,人民群众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地位应该更加明确,他们的话语权、参与权、决策权应得到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和行政保障。

在揭露什么、批判什么,即新闻舆论监督选题的思考与决策中,应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当前最关注、最担忧、最反感的是什么,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当前工作的热点是什么,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目前正在重点查处的案件是什么。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在新闻舆论监督选题时当然要做认真的考虑和安排,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也是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某一案件的揭露与批评从哪个角度切入,当事人是否要点名批评,是公开报道还是经由内参渠道进行,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意愿,这中间包括查处与报道的案件同人民群众的密切程度,群众对当事人的愤怒状况,公开报道的规模以及行文的严肃程度,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都应该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认真仔细地加以考虑和安排。

指导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政策的制定,事先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执行过程中要听取他们的看法,如有不足或问题,应该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领导同志特别是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讲话及指示,凡是公开发表并希望人民群众知晓的,必须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群众如有不同看法,应该允许他们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由合适的渠道传达给领导同志,必要时部门负责同志应该直接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了解情况。

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透明度。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全球关注、全国关注、全党关注和全民关注的当代中国的舆论热点,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天然合理的要求。首先是中央对于全国反腐倡廉、党风建设总的形势的看法,对当前全国新闻舆论监督全局的评价,应该及时同新闻传媒、新闻记者以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以便后者能及时正确地认识全国局势,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全局。其次要把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安排,包括立法计划、执法状况、有关法规的修改完善等,及时向新闻界通报。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与执法,应吸收新闻界人士参加,至少应全程、广泛地听取新闻界的意见。再次是重要的案件,尤其是人民普遍关注的大案要案的查处及进展情况,应及时向新闻界通报,新的进展和新的问题应允许传媒公开报道。最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人向外国领导人和外国记者透露、通报的有关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与问题,要及时向国内传媒和国内记者通报。主抓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应更多地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情况通报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及时地向新闻传媒通报,报道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计划、安排、案例。在这个范围中,中央应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方针,更加主动、热情地加大改革开放的步子。

在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上实行更大的改革开放,加大公开性和透明度,关键是实行新闻舆论监督领导体制和操作机制更大幅度的改革。能否考虑由中央纪委牵头,中宣部、最高法、最高检、全国记协等部门参加,组成全国新闻舆论监督领导与协调小组,加强沟通,加大开放力度。要进一步为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松绑,给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多的自主权,为此有必要出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若干条例一类的法规,使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变为国家意志加以法律化、制度化,同时增加一些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传媒与记者积极性,更加有力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新规定和新举措。

(此文为童兵教授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

新闻监督对策 篇7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司法公正,冲突,平衡对策

1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舆论监督得当, 会极大地促进司法的公正。反之, 新闻舆论监督也会干扰司法, 影响司法公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有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媒体人员往往在吸引公众“眼球”上大做文章, 这就导致许多与事实不符的细节乘虚而入。甚至有些新闻媒体曲解了舆论监督的概念, 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进行批评报道, 而不适当地进行一些带有个人倾向性评价的报道, 影响了司法机关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 最终影响了司法公正。2006年4月3日上午, 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桑园子村阳洼沟垃圾场内发现一个装有尸体两前臂的包装袋。《兰州晨报》两名记者在未经细致调查、未向公安机关核实的情况下, 捕风捉影, 主观臆断, 采写报道了《残绝人寰——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报道称:当日上午10时许, 兰州市城关区阳洼沟垃圾场工作人员从一个白色塑料袋发现了两条胳膊及部分碎肉、骨头等, 塑料袋内还有生姜、朝天椒等调料。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办案人员从现场分析, 认为是一起杀人碎尸案, 小孩被杀后肢解煮熟, 被害人年龄在5-8岁之间。该报道发表后, 搜狐、网易、新浪等30余家境内媒体、网站迅速转载, 特别是“法轮功”某网站也转载了这一新闻并置于头版头条。同时, 此篇报道还引发了网民的大量评论, 其中多数是针对公安机关的负面评价, 部分网民联系“甘肃骷髅事件”和“时任意大利总理指责我国用婴儿尸体作肥料”等负面报道, 发表过激言论, 败坏中国政府形象的事件。

1.2 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冲突

由于新闻舆论监督往往对具体案件进行道德评价, 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案件, 而司法审判则是要求司法人员以法律的标准来进行审判, 即进行法律评价。在现实生活中, 新闻媒体监督司法活动, 往往裹挟着社会道德来评判案件, 以舆论的压力来影响司法人员的思维。对于某一案件, 新闻媒体经常在司法机关尚未做出处理之前, 用道德评价的标准评判案件, 进行有倾向性的报道, 有时甚至带有个人观点的评论, 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 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1.3 司法与媒体的社会角色和定位不同

媒体的任务是在第一时间内尽可能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 或者刚刚发生或是将要发生或是刚刚被发现的事情告诉给公众;而司法的本质特征则是滞后的、被动的, 是在对既存的证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判断的基础上, 对过去所发生事实的一种法律上的认定, 有着严格的程序性、极高的确定性与权威性, 非经司法程序不得变更。有的媒体往往以“媒介审判”的形式出现。对于某一案件, 经常在法院尚未做出判决之前, 用道德评价的标准评判案件, 进行有倾向性的报道, 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 严重影响了法官的公正判决, 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1.4 司法人员与媒体记者素质高低不同

毋庸讳言, 当前无论司法人员还是媒体从业人员在政治素质、职业操守、法律知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人的天性有一种渴望占上风的本能, 媒体与司法作为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体系, 总是本能地希望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强势, 这就导致这两个体系的从业人员也总本能地希望自己认为正确的意志能为对方所接受, 从而引起媒体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 进而影响司法公正。

1.5 司法人员接受媒体监督的意识不强

由于司法与媒体之间由来已久的冲突, 某些司法人员本能地对媒体监督存在排斥心理。在很多司法人员心目中至今还仅是将媒体监督定性在正面报道司法工作或案件的层面上, 媒体在他们看来应该是司法的宣传堡垒, 是树立司法正面形象的阵地;而忽略了媒体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者”和“公证员”身份。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有的司法人员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要求一概拒绝, 有的对媒体采访横加阻拦, 使得媒体报道与监督面过窄, 深度报道与监督得不到实现。

2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策略

在现代法制国家,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密切相联, 媒体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并监督司法权的行使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毋庸置疑, 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以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缺乏制约或不当的监督也给司法公正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从而妨碍或破坏了司法公正。在此, 笔者提出一些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策略:

2.1 实施新闻立法, 规范新闻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实现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要实现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最根本的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法治化, 用法律来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 监督完善新闻立法, 规范舆论监督行为, 要尽快制定《新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构建媒介与法院有关的合理法律框架。维护法律与司法的权威, 这是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工作的基本准则。新闻记者对于司法工作的报道, 要特别注意尊重司法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要坚持客观、准确、公正的原则, 从客观的角度, 以还原事实真相的方式来进行报道, 仅对事实上的客观性的事件本身经过进行描述, 对其是非曲直不进行任何评判。当前,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⑴规范媒体调查、报道案件的程序规则。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在时间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性, 新闻报道对时效性要求很强, 记者通常是尽最大的可能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出来, 而司法审判则必须按照法定的诉讼程序来进行, 这就导致了记者通常为了抢新闻而不顾司法审判的程序, 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对此, 我国可借鉴国外的有关做法, 通过立法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推迟媒体报道时间的权力, 来适当限制媒体的报道时间, 对理论性的报道应尽量在生效判决做出之后面世, 对调查性报道则力求采用第一手资料, 争取做到报道与评论分开, 防止媒体过早地介入司法程序, 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因此媒介介入案件应牢固树立“立结案”意识, 按照相关规定, 对有关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⑵提高记者的素质, 实现法制报道记者的专业化.从司法实践来看, 新闻舆论监督干扰司法,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专门负责法制新闻的记者都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有时记者为了追逐新闻不顾司法活动的规律, 或者单纯以社会道德的标准来评判案件, 这些都可能引导舆论向司法机关施压, 最终影响司法公正。因此, 实现法制报道记者的专业化, 是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另外, 媒体应加强自律, 本着职业道德与良心对司法进行监督, 对司法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批评要准确。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明确自己的目的, 注意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隐私保护, 不过分渲染炒作, 不侵犯其他监督对象的合法权利。

⑶建立特殊的监督渠道。舆论监督的方式应多种多样, 不能仅局限于批评报道。司法机关应建立一条专门接受舆论监督的“绿色通道”, 记者可通过情况反映、内部反映、建议书等形式, 向司法机关反映存在的问题, 由司法机关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调查、处理结果告知记者。记者可将调查和处理结果公之于众。如记者对司法机关调查和处理结果存在异议, 可在文责自负的情况下将自己调查的客观事实公之于众。

⑷建立不当监督处罚机制。为了防止新闻监督被滥用, 必须对新闻监督规范化、法制化。媒体有权报道和评论庭审活动, 但如果报道失误、失实, 媒体应承担有关责任。鉴于我国新闻监督责任不明的情况, 建议在新闻监督立法时, 参考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 对新闻媒体滥用自由权损害司法公正的行为, 确立“藐视法庭罪”和“诽谤罪”两项法律制度。

2.2 改革司法, 加强司法机关与媒体的协调配合

⑴司法机关要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舆论监督对司法工作的干扰, 固然有记者滥用监督权的原因, 但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司法审判活动中, 一方面由于部分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在司法的过程中易受外界的影响, 过多地考虑了判决的社会接受程度, 而没有以法律为准则, 导致司法的不公正;另一方面, 作为被监督者的司法机关和审判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新闻传媒的监督, 不应将司法活动人为的神秘化, 形成黑箱和灰色区域。因此, 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使其树立以法律至上的观念, 自觉抵制外界对司法工作的不良影响, 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⑵司法机关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及时将群众关心的案件情况公之于众。司法机关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诉讼的不同阶段, 确定可以公开或应予公开的内容, 定期适时地发布司法活动的信息, 以便使公众和媒体及时地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诉讼的进展。这样既确保了媒体以及公众的知情权, 同时又可以防止公众的猜疑和新闻媒体的不正确报道, 达到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据笔者所知, 目前很多地方司法机关已探索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但是由于制度不够健全, 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 还没有切实发挥出该制度的优势。

⑶司法机关要“主动出击”, 发起“宣传功势”利导媒体监督。当前, 很多学者提出司法机关应该主动出击, 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式, 在司法机关设立专门的部门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将本单位的司法、行政等活动形成宣传材料, 及时在相关的报纸、网站和电视台进行刊载和播放, 大力宣传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现在这一做法在全国司法机关中相当普遍, 从司法机关刊登的宣传文章来看, 效果是比较好的, 对“走出去”的战略在各地各级司法机关已达成共识。笔者认为, 这是司法机关对媒体监督“主动出击”的最好例证, 不仅可以满足新闻媒体报道的需求, 而且可以达到普法和宣传司法工作的效果, 加强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

⑷推广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与法制报道记者之间“挂职锻炼, 进行资源共享。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最大限度促进司法公正。通过“挂职锻炼”让司法工作者对新闻媒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了解新闻媒体的运作规律及特点, 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司法成果的宣传, 达到普法和宣传司法工作的效果的统一, 加强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通过“挂职锻炼”还应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去, 落实在日常的制度中去, 形成良好的日常机制, 通过机制的形成来促进工作的完成。

综上所述, 从我国实行司法改革的过程来看,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经历着“在冲突中不断演进, 在演进中寻求平衡, 在平衡中促进互动”的循序过程。一方面新闻媒体增强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报道体现了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监督, 并进而体现了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可以起到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大量的新闻报道、偏颇的公众舆论以及社会舆论的过于关注可能引起党政部门对司法机关对社会热点案件的处理加以干涉, 从而妨碍司法权的独立行使, 动摇司法独立的宪法原则。因此, 在这种新形势下, 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又要避免大众传媒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要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 又要维护司法独立的原则和司法的权威, 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广西人民出版.

[2]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新华出版社.

[3]陈力丹.《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J/0L].中华传媒网.

[4]胡智锋, 尹力, 等, 著.《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孙奇杰.《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谈新闻媒体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正确监督》[J/OL].

[6]甘朝端, 杨凯.《公开报道与公平审判的冲突与平衡》.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一期.

新闻监督对策 篇8

1. 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力量不断壮大起来。舆论监督在宣扬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保证基层群众的利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 舆论监督在实施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缺乏法律的规范。从而造成监督的过度随意, 有时甚至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对舆论监督存在错误的理解

许多人在舆论监督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的辩证关系上的认识较为片面化, 理解较为肤浅。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要暴露社会的丑闻, 揭露违法的事情。而忽略了舆论监督真正意义所在。

2.2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力的“软约束”问题突出

在当今的新闻媒体制度下, 由于缺乏法律保护, 新闻舆论监督受制于行政权力, 下级新闻媒体很难揭露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违法行为, 尤其是在媒体舆论监督与国家权力发生冲突时。国家政府部门总是拥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威, 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行使却有诸多限制, 这无疑会大减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

2.3 对舆论监督法制的约束不健全

我国新闻法制的滞后问题, 在解放后表现尤为突出。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相关人员没有有效的法律约束, 导致近几年关于新闻的官司不断增加。至今为止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这必将给新闻舆论监督事业带来重重困难。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律规定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 也就无法确定新闻媒体的法律地位及社会地位。由于法律的不完善, 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有效的规范, 这对媒体的活动范围和社会职能也就没有规范的制约。因为媒体的社会身份没有明确, 很容易导致群众的误解, 以为媒体只是政府的宣传工具。

3. 完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 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明确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并不对立。舆论监督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揭露社会黑暗的一面是为了追求更光明的社会, 舆论搞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社会的发展。

3.2 明确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力

因为国内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 所以应该向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学习, 认真研究国外新闻舆论权力运作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积极推进国内新闻舆论权力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明确规定负有公开信息机关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使信息公开化。相关机关单位也应积极支持和配合采访报道, 企业也应尊重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行使, 不得威胁, 也不可妄加指责。相关部门也应对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热点加以关注, 以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审理涉及违法的案件, 不得联合有关政府部门排挤打压涉及自身利益的新闻舆论。

3.3 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法律保护

近年来, 我国在法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生、民愿的《新闻法》至今为止还没有出台。但是现在的非法干预舆论监督的行为或是对新闻传媒施压的行为越来越多, 因此舆论监督迫切的, 可以说是刻不容缓地需要法律的保护。但是换个角度来看, 舆论监督这一块大招牌又有滥用或者是腐化的问题。鉴于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此, 我认为要制定一部全面的、完整的、毫无瑕疵的《新闻法》是需要时间的, 它需要编法人员经过实际考证, 思考, 基本可以说是要面面俱到, 不然这会给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给他们空子钻。并且编写一部这样的法典还需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 他是一个繁琐而又不可小觑的问题, 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我们可以先定一些针对现在表现得特别突出、尖锐的问题制定一些条例, 尤其是在监督舆论这一块, 要作为重中之重。

摘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为新世纪不可缺少的监督机构, 在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正义风气, 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揭露社会上的不法行为, 敢于批判贪污腐败官员的违法行为, 为一些底层群众伸张正义。与此同时,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也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的问题着手分析, 对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体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J].前沿, 2013, 17 (11) :42-43

[2]郭秀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0 (23) :85-86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立法 篇9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欲谏之鼓”、“诽谤之木”,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中有“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我国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舆论监督”这一概念,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和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宪法赋予了公民批评建议权, 确立了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原则规定和法律依据。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往往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行使,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们的社会民主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媒的广泛普及, 新闻媒体监督正在一步步扩大自身影响力, 提高监督可能性和效率性。

新闻舆论监督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前景, 让人颇为担忧。首先就是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 新闻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还是主要依据行业规则;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缺乏适当的法律监管, 新闻从业人员不遵守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时, 无法及时受到法律规制。从近几年的新闻侵权案来看,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各地方法院判案标准不一, 导致有的新闻案件被排除在司法制裁之外。其次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还要懂经济, 懂法律, 熟悉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 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对信息的需求, 但目前的新闻工作者的现实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的, 有的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曝光他人隐私;有的法律知识欠缺, 乱用法律概念等。再者, 近来涌现出不少新闻舆论监督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当新闻媒体损害被监督者权益时, 新闻媒体多会利用自己的”喉舌“优势来夸大事实, 误导民意, 影响司法监督的公正公平。

二、中国的新闻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充分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意义重大。新闻立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 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我国尚未指定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现有的仅仅是国家制定的为数不多的有关新闻工作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形成大的概念的新闻法, 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一单独法律来实现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监管。早在1998年3月的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一份由广东代表提出, 32位代表复议的提案, 呼吁尽快制定《新闻法》。1984年, 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 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八届人大期间提出的立法规划中就有《新闻法》, 《出版法》, 这个规划1994年得到中央的批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近来来我国新闻立法也在不断进步着。2005年,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责任追究”。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 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和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

新闻立法在实现过程既要重视《新闻法》的立法, 还要关注相关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在新闻立法过程中, 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要明确舆论监督的内容, 明确新闻媒体的地位, 界定其基本权利和义务, 并规范新闻机构的设立和运作, 明确监督方式, 明确舆论监督的保护措施, 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其他权利或利益冲突的解决原则, 建立不当监督处罚制度。新闻舆论监督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将会更好的发挥在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对社会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成为国家权力之外的重要的直辖社会力量。新闻立法是新闻舆论监督在今后持续发展的一个法律保障, 新闻立法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下将得到实现, 保障新闻自由, 防止新闻自由权力滥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婷.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6期.

[2]孙雷军.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报, 2011 (7) .

新闻监督对策 篇10

发挥群众监督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优势, 借力纪律作风监督团、政府特约监察团、交通行风监督队、城管义务监督员等10支“市民监督团”的力量, 共计200余人开展各项主题督查活动, 打通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群众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一是监督领域全覆盖。“监督团”代表从老干部到老百姓, 从人大代表到企业代表, 从种养大户到个体工商户, 涵盖各领域、各层次, 重点围绕城市建设“环境美化”、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百姓关心“民生实事”、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 展开全方位监督。二是监督形式多样化。通过市民拨打新闻热线、网上对不文明行为吐槽、手机报“随手拍”身边事、短信举报以及行风评议、调查问卷、万人评机关等多种方式开展群众监督。随着群众监督影响面不断扩大, 来自市民的投诉信息越来越多, 投诉人的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 潼南各类监督共收到热线电话800余个, 网络吐槽600条, 手机报“随手拍”50条, 市民有效投诉信息达到580余条。三是监督过程全程化。对于热点难点问题, “市民监督团”开展连续性的追踪督查, 媒体开展连续性的报道, 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对于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敏感问题, 由监督团整理后, 以书面报告或信息的形式, 报送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 促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改进工作。

二、用好三个平台, 实施媒体监督

群众深度参与媒体舆论监督, 反馈的线索, 媒体记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监督信息进行梳理, 带着选题深入现场, 层层调查采访, 同步推出、同频推进,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督促事件落实解决。一是开设“曝光台”。搭建报纸、电视、网络等“三位一体”的媒体监督机制, 统一开设“曝光台”, 让市民监督团“亮声”说话。市民监督团受理投诉发现问题、媒体跟进了解问题, 反馈解决情况。截至目前, 潼南报、潼南电视台、潼南网合计刊播“曝光台”200余期, 解决相关问题180余起, 办结率达90%。特别是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是开展深度报道。电视台、报纸开设《新闻深一度》专题专栏, 每期一个“市民监督团”反映的热点事件或难点问题, 监督团成员随记者深入事件现场, “亮身”监督, 对事实进行调查取证, 层层剖析事件背景, 深刻揭露事实真相, 监督事情解决成效, 使节目更具深度和厚度, 近60余起长期困扰部分群众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三是开展现场直播。以“‘我承诺你监督’承诺在于落实”为主题, 25名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 公开“亮相”承诺, 3个广场LED显示屏进行同步直播, 区内媒体在当天或当期刊播其承诺内容。新闻记者逐一走访部门、镇街, 刊播近30期专题专版全面梳理承诺兑现情况, 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做到“事事有承诺、件件有回音”, 已兑现承诺的介绍其成功经验、后续措施, 未兑现的阐明问题原因、改进措施。

三、运用三个结合, 确保监督有实效

坚持媒体与群众互动, 健全机制, 保障市民监督的必要权威, 强化部门联动, 用好舆论监督成果, 集聚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与民意表达相结合。灵活多样的群众监督形式, 拓宽了民意表达、诉求、回应渠道, 让民意表达“无障碍”, 使市民参与度不断增强, 媒体宣传与民意表达有机结合, 互动性更强, 效果更显著,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二是与督查相结合。将“市民监督团”反映的问题和单位整改成效纳入全年目标考核, 督察室定期制作《工作简报》, 对每次督查行动的内容和效果进行梳理, 及时送达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截至目前, 督察室制作《工作简报》10期, 专报6期, 全区通报处理了十余起干部干事不力, 作风不严的典型案例, 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有效地扩大督查的影响力。三是与“3+1”联动机制相结合。将群众督查中发现确实部门不能具体解决的问题, 整合部门、街镇、村 (社区) 力量, 构建“3+1”联动模式统一受理、集中指挥、协调联动、合力解决, 各职能部门从各自为政到职能融合, 管理力量有效整合, 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 实现产生“3+1>4”的效果。

摘要:2015年潼南区瞄准全区改革发展的大事、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 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扎实开展“我承诺你监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让民意表达、舆论宣传、群众监督有机结合, 互动性更强, 效果更显著, 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有力全区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有效集聚经济社会发展力量, 加快了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建设步伐。

浅谈新闻舆论监督 篇11

一、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现象

新闻舆论监督既可以是媒体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 也可以是媒体对社会上一切不良现象的揭露和批评。“见风就是雨”, 是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相信是真的。在目前的情况下, 媒体不少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是受众打电话披料的, 也有一部分是来人到媒体反映的, 记者亲自去寻找的并不多。当然, 绝大多数受众来反映的是真实情况。

有的“混混”到饭店去骗吃骗喝, 故意弄一些苍蝇、毛发、碎玻璃、铁钉什么的放进菜里, 向饭店高额索赔, 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向媒体报料。这时, 如果记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去报道, 媒体实际上就成了这些人的帮凶。对于这些情况记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仔细辨别真伪, 也可以请有关部门人员出来鉴定。

有的人与别人闹纠纷后向媒体反映, 记者只听一面之辞就予以报道。去年, 某地有一男一女两个小贩因争生意吵架, 后来打了起来。在打架过程中, 双方都有伤, 但女的衣服被男的撕破了。于是女小贩就与家人和朋友来到当地一家电视媒体投诉, 说男小贩对她非礼。有两个记者接到投诉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分别操起摄像机和话筒就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并到事发现场补拍了几个空镜头。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是“某农贸市场发生一起恶性流氓事件”。新闻播出后, 女小贩及其家人就到派出所去闹, 说电视里都放了, 你们警方为什么还不抓?警方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 不得不对那个男小贩暂时实施刑事拘留。这样, 一起很普通的治安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就成了刑事案件。

现在, 某些电视记者年轻气盛, 虽然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但受知识面、社会历练等因素制约, 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鉴别能力。一有电话打进来, 操起摄像机就走, 到了现场后又往往喜欢充当仲裁者、执法者角色, 或者做纠纷某一方的代言人, 分析问题时则失之辩证。“见风就是雨”, 被人牵着鼻子走, 还以为是抓到了什么吸引眼球的“猛料”。这样做, 报道肯定出事儿。

二、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的后果

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披露深刻等特点, 能迅速聚焦人们的眼球, 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终促进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但假如新闻舆论监督中“见风就是雨”的现象一多, 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受到影响, 媒体和记者自身也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

(一) 社会成本太高

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 舆论监督的社会成本, 就是当新闻媒体将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天然使命来行使时, 必然要面对这些话题:媒体的监督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据了解, 有的企业中出现了一些个别的负面现象, 记者发现后, 不作深入调查, 甚至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真相和前因后果的情况下, 为了抢时就效予以披露。经媒体一报道, 这些企业的个别现象就成了普遍现象, 企业由此而倒闭的事例也非常多。

(二) 纠错得不偿失

“见风就是雨”的新闻舆论监督, 一是给有关部门处理问题增加了压力, 二是新闻媒体事后不更正、纠错, 得不偿失。

当然, 新闻更正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克服错误、回归真实的理性之举。媒体因新闻发布量大, 报道速度快而使新闻真实性受到伤害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亡羊补牢”还不如“未雨绸缪”。

(三) 会吃新闻官司

目前, 随着法律的完善和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 新闻官司已逐渐呈上升趋势, 记者或媒体成为被告的事屡见不鲜。据了解, 全国的新闻官司近10年间已达5000多起, 媒体败诉率达30%以上。新闻媒体因刊播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 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 而且损害了新闻媒体的信誉。

而“见风就是雨”的舆论监督报道, 吃官司的概率就非常高。因为这类报道一是采访作风不深入, 重要细节未经核实就出笼;二是仅凭一家之言写新闻, 有意偏袒一方, 中伤另一方, 对事情任意定性;三是道听途说, 以讹传讹, 把垃圾当宝贝。

三、新闻舆论监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记者在从事新闻舆论监督时要看事物的内在因素, 透过外在表象, 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

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不但要客观公正全面, 不偏听偏信, 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找到新闻事件的主流。对任何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报道, 事先不妨预测一下, 我们的报道发出去后, 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能以一种猎奇的心理去搞舆论监督。这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对于新闻事件,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 捕风捉影, 被假象所迷惑。

如今传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少数记者为了一味追求所谓的刺激性和轰动效应, 在实施舆论监督报道时缺乏全局性把握, “见风就是雨”, 从而导致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作为拥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我们绝不能忘记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被动地去迎合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趣味, 而是要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四、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为了促使问题解决, 不是为了记者和媒体自身出风头。因此, 我们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具体操作中要力避“见风就是雨”的做法。在实施舆论监督时不能只报道一面之辞, 应该让被批评者也有说话的机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应该是善意的、建设性的, 而不应该是破坏性的。

上一篇:航空港下一篇:杠杆原理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