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监督(共12篇)
项目监督 篇1
(一)
2010年是黑龙江省确立的大项目年, 省会城市哈尔滨不仅及早制定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而且从年初开始, 各项工作就已经提速进入实施阶段。其中, 哈尔滨市主城区的路桥改造升级又是重中之重, 省政府周边道路拓宽、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哈西客站建设等工程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 据说全市近四分之一的街路都被列入了施工建设之列, 规模之大堪称前所未有。
配合政府大项目年的各项计划, 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新闻媒体也积极行动起来。年初以来, 各种新闻媒体不仅大力宣传城市路网改造计划, 动员市民和社会各方面理解、支持政府的建设规划, 而且在道路通行调整、限行禁行等方面, 也及时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争当百姓的助手和参谋。《生活报》、《新晚报》等刊发的“路改出行指南”等专版都深受欢迎, 百姓争相购买和使用。类似现象, 彰显了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 体现了都市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 另外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 或者说已经开始困扰一些媒体的新闻工作者, 即对于哈尔滨市开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这一上有省委省政府支持, 下应百姓民意期待的工程, 新闻媒体是否可以进行舆论监督, 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是否可以进行曝光批评, 对百姓尤其是拆迁、改造等利益相关人的不同意见和行为, 是否可以报道和反映, 一句话, 在城市改造和大发展之际, 舆论监督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呢?
(二)
其实, 从理论上来讲, 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党和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和鼓励新闻舆论监督, 具体说来是鼓励媒体发现和报道一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以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的切实落实。在2010年春天的“两会”期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 “要创造条件, 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负责人, 也逐渐意识到必须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行政部门要习惯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而且要接受监督、乐于监督。
从实践看, 舆论监督也决不是没事找事忙中添乱, 正确善意的舆论监督非常有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在哈尔滨市今春进行的大批行道树移植工作中, 一些媒体就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准确地进行了报道和批评, 比如一些树木移植人员由于赶工期和专业知识不足, 导致了一些不规范, 甚至是破坏性移树的现象, 后经媒体报道, 相关管理部门重视起来, 于是有关专家出现在移树现场担任指导, 负责移植的施工队伍也增加了责任心和管理力度, 使行道树移植工作趋于规范合理, 更重要的是, 政府的相关工作由此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既然政府从事的是惠民工程, 就应该尽量让百姓多理解、支持和监督, 而现代化的新闻媒体正是这种监督与互动的桥梁, 所以在大项目建设和城市改造中,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绝对不可缺席的。
事实上, 如果没有了舆论监督那才可能出现大乱子, 造成大损失。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是国家和山西省共同确立的重点项目, 不幸的是, “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导致153名工人瞬间被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危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虽经数千人的救援队伍半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抢险, 国家为此投入了超亿元的抢险资金, 最终还是有三十多名工人不幸遇难。其实,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原因很简单, 即施工方一直在抢进度而忽视了安全措施, 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是不是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呢?让新闻舆论监督深入到包括各种大项目在内的各领域中去, 可以切实减少生产事故和损失, 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三)
当然, 要使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解除思想顾虑、积极投身于堪称史无前例的哈尔滨城市交通改造中来, 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努力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 在先期的工作动员和工作推进中, 鼓励新闻媒体参与进来并发挥其作用。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借助媒体宣传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与信心, 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工作, 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反映民情民意, 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 及时发现政府政策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和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则应该切实做到善待媒体, 能够听得进批评, 并且认真对照检查, 对所提问题,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决不应以干扰大项目主战场等名义, 无视、对抗或压制媒体的报道。
需要指出的是, 各级党委和政府善用媒体以往主要指借助所属媒体来宣传自己的思路和政策, 而现在则应拓宽思路, 充分运用媒体的民意表达和社会监督功能, 也就是说, 需要对新闻媒体的性质达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当下, 哈尔滨市的城市建设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机遇期, 政府的规划和措施既展示了宏伟的蓝图, 又因应了广大市民的期待和向往, 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珍惜这样的机遇, 不仅政府要全力以赴精心谋划、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 还应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及时发现规划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慎重对待市民、企业和施工方的利益点。只有这样, 我们的政府才有可能将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的百年大计办好, 并最终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项目监督 篇2
工作有效机制的思考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国家援疆政策的不断深入,兵团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三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将作为我师农牧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项目建设资金密集、流量大,市场竞争复杂,权力运行环节多,给反腐倡廉败工作带来严竣的挑战。纵观近年来全国从工程项目腐败案件看,在这个领域是腐败问题的易发高发区。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笔者在项目纪检工作岗位上深切地感受到,要做好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提高效能监察工作质量,把它进一步引向深化,不断探索项目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一、深入调研,积极参与,变被动性监察为主动监察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效能监察的着力点
项目成本、物资采购、工程分包等都是效能监察的热点项目,也是努力寻求企业效益增长的关键点。由于监督制约机制相对滞后等原因,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鉴于这种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必须主动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对于重点环节和立项项目进行解剖,查找管理的漏洞,研究制定加强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堵住企业效益流失的“明沟、暗渠”。通过深入到项目管理的一线,了解影响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
(二)主动参与企业管理,探寻效能监察的突破口 效能监察不是一项单独的具体工作,其范围应覆盖效能监察对象所有活动过程和岗位、人员。大量的具体工作都是通过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来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必须始终与行政工作融入一起。因此,搞好效能监察工作,应紧紧围绕强化管理,探寻效能监察的突破口,加强效能监察力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实施以降本增效为重点的效能监察。应主动参与到管理增效活动当中,随时收集经营管理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注重从各个生产环节入手,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各项成本费用逐项审查,全面推行成本控制法、成本倒算法,实行成本预警机制等措施和办法,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三)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做到“督办不包办、依靠不依赖、到位不越位”,形成效能监察的聚合力
效能监察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制订详细的效能监察工作计划和措施,并将效能监察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督办不包办、依靠不依赖、到位不越位、”的工作原则,在充分调研,摸透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部门分工、各行其责、协作配合、加强督查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各自的职能优势和业务专长,把各个部门的业务专长变成效能监察的整体优势。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收集信息,坚持效能监察运行会制度和重点问题现场会制度,搞好综合分析,对重点环节进行突破,严格验收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下一个阶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监察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真正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
二、把住源头,超前防范,变事后性监察为事前预防
(一)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前介入,把住源头。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杜绝违纪事件发生,效能监察活动应以事实为基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应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与关键过程,特别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如企业“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等更应把住源头,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主动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提前介入,监督项目所在单位贯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等情况。
(二)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热点部门,超前防范,抓好监督。效能监察活动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及重大变化、焦点问题、管理难点及时组织进行,超前防范,抓好监督。物资采购既是物资管理中的热点部位,也是不廉洁问题的滋生点。因此,应注重把效能监察的重点向物资采购部门延伸,围绕市场准入、公开招标等几个重要环节,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物资招标采购工作机制。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和监控,采取“四查四看”的效能监察工作法,即:查物资采购的质量和价格,看是否质次价高;查物资采购渠道,看是否舍近求远;查库存采购物资,看管理是否到位;查物资采购的收、发、存,看账物是否相符,注重把效能监察渗透到物资采购的全过程。
(三)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人员,完善机制,有效预防 效能监察的关键在于人,必须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人员,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机制,廉洁自律机制,教育防止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惩处激励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等完善工作。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学习,深化廉洁从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中央纪委提出和重申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七项要求等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即要抓不廉洁的苗头,更要教育和帮助干部;即要纠风,更要防风;即要抓事后追究,更要注重事前预防和监督。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预防体系,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强纪检干部的自身素质,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依规依法办事。同时,效能监察人员应精干,活动高效,注意成本与效果的平衡。
三、建章立制,综合治理,变治标性监察为标本兼治
(一)重视边总结边分析,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随着农牧团场“三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为防范企业风险,必须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人、财、物的管理和控制,从提高管理中要效益,把事前预防,过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坚持每一个效能监察项目完成后,都要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对此,纪检监察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多种经营管理、对外经济活动、投资决策、资金管理等系列制度,促使企业逐步走上规范管理、廉洁经营的轨道。
(二)重视边清查边整改,堵防结合,扩大成果。透过效能监察发现的问题,认真剖析影响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因素,积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针对效能监察中涉及到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及时向被监察单位发出监察整改通知和监察建议,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和处理。必须实行严格奖惩,发挥激励和教育的作用,做到堵防结合,扩大成果。在开展效能监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克服只抓经济效益,不抓思想建设的倾向。对于发现的廉洁勤政的好典型要表彰奖励,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涉及有关责任人员和违纪人员,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惩处的要惩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
(三)重视工程项目的透明度,强化监督,增强效果。让工程项目在阳光下运行。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凡是能够公开的经营行为,都要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力量,形成监督合力,通过提高项目运行透明度可以减少自由裁量权,使项目资金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有效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项目监督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政府;监督
引言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专业部门的委托,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并对委托的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目前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要从自身找问题,找出更加适合我国建设工程发展的方式方法,让建设工程质量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更能得到保障。
1建设工程项目政府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执法过程重程序轻实效
部分執法人员长期凭经验办事,执法过程中重视走流程,没有重视整改实效。监督过程中,按时巡查了,但巡查不注重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发发通知就算,对于整改实效没及时跟进。程序上看似完备,但对确保工程质量上发挥不了作用。有些质监员在执法实践中重罚轻纠,在查处违法案件时,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只注重对违法人罚款,忽视办案质量,不讲求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罚财产或行政警告、责令停工等,这在执法中就产生不了实效。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往往需要质监人员具备一专多能。质监员不但要熟知质监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设备,监管新的领域。但目前乡镇一级的工程质监员素质参差,有些专业法规不熟悉,未能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有些专业不符,缺乏专业判断能力;有些人员特权思想严重,执法过程中态度蛮横粗暴;有些欺善怕恶,选择性执法,甚至利用自身的权力在监督过程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等。
1.3 自由裁量权被滥用
自由裁量权普遍存在于行政执法实践中,它有效增强了执法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但个别行政执法人员在办案时受自身思想素质的影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或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的情况。也有由于法律知识水平不高的因素,导致把握不准确,致使“重过轻罚”“轻过重罚”“过罚不相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2建设工程项目政府监督机制完善措施
2.1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立法、执法
我国在国家层面以及各个省市级政府在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立法还没有进行详细的补充以及规范,在监督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也缺乏法律法规等相关规范作为依据。当前,只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其中对建筑工程中责任与义务等相关利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划分,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建筑质量监管方面的立法,建立完善的监督立法体系,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更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在对工程的质量与监督的法律进行逐步的完善过程中,对现有的法律条文等要根据现代的建筑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对法律中模糊的概念要予以明确,对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材料要给予明确的使用条件。而完善的法律要在严格的实施当中体现,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加大对法律制度、法律意识的普及,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工程质量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2.2提高监督队伍素质,增强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属于行政和技术监督执法,是一项集技术、经济、法律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工作。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近几年,我国的工程质量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使人担忧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常常与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淡薄有关。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花大气力打造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监督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保证监管人员具备一定的建筑方面专业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身具备的工程监管方法,还要保证监管人员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了解、熟悉,以免在工作中忽视法律的硬性规定而犯错误。最后,要培养监督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传授其专业的质量鉴别方法,对工程中所能涉及到的材料进行检验技术的普及,使其能够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做得更细致严谨。而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个监管人员既能够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又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全面的技术分析,保证所监管的建筑工程没有安全隐患。
2.3正确运用约束机制的制约功能
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其强制性,因此,这代表着监督管理人员在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时拥有着一定的权力。如果不对监督人员的工作规范及工作纪律加以约束和制约,必然非常容易导致不正之风或者腐败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来对监督管理的行为加以制约,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约束机制的建立可分为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制约。监督管理人员执法力度的大小及公正性,会在建设工程质量上反映出来。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外部约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因为社会公众是建设工程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有权力也有义务对通过利用社会舆论来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被委托单位,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必然要其管理和监督。
二是内部约束。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应该改变监督员分区划片的监督结构,而是将监督管理人员依次排好顺序,每有一个工程报监进来,可以按照顺序分给监督员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可以在现有的内部结构基础上,增加验收科和巡查科,这样,监督员只是负责建设工程日常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而有验收科人员负责工程的竣工验收,同时由巡查科人员随机不定期的在现场开展巡查,三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
2.4完善市场信誉机制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仅密切保持与工程施工现场的联系,同时还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方面保持联系,这对的声誉机制的完善的有着密切关系。质量监督机构应当采取了很大的作用来联系各种信息媒体来公布各类建设工程质量的,根据该管理办法颁布来处理相应的不良行为,指导施工企业保有正确的工程质量,正确的来对市场质量行为进行干预与调和。质量监督机构应与质量信用机制,创造更广泛的信息资源来源,进一步引导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信用机制的完善需要积累相当长的时间,但完善的市场信用机制可以对建筑市场的很好的约束作用,并进一步使建筑市场更趋于有序,更多的企业更趋向更有纪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市场的不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政府监督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毫无疑问的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监督机构承载了社会的关注和压力,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够正确的来对待监督执法工作,然后一步一步来进行相关改革政策,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国家的建设历程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原则与管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4(04):110-111.
[2]陈伟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4(08):68-69.
加强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 篇4
反映与监督是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 而目前大部分基本建设项目财务所能发挥的作用仅仅是核算功能, 财务的监督和控制功能仅局限于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等常规性审核, 至于工程的进展情况、合同签订的过程, 财务人员均不能有效参与。因此, 财务管理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实施ERP以后, 财务人员在基建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被弱化, 在“保生产, 促产量”思想的影响下, 在基建项目的管理上往往只注重争项目、争建设、争进度, 忽视了质量管理与效益评价, 乃至在财务检查中基建投资管理方面暴露出的较多的问题:一是建设项目不落实, 先挂账后施工现象比较普遍;二是结算程序混乱, 先施工后签合同, 结算时补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财务人员无法按照会计准则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权益性支出, 年底置换又与项目管理矛盾;四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不力, 致使投资预算与实际运行成本出现偏差, 投资超支严重。
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基建项目决策不科学, 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论证问题, 也有在基本建设各环节中财务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缺位的原因。因此, 如何在建设项目中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 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的有效、合理、安全使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来分析当前财务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目前采油厂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三个大的阶段:建设前期、建设实施期、竣工结算期, 但财务部门仅能参与其中结算阶段:
1.建设项目前期, 这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的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部门审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一般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计研究部门进行实施, 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建设项目财务人员很少参与, 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基本是空白, 财务监督职能作用就无从谈起。这个阶段财务管理没能发挥作用, 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核算的编制以及评价方面需要使用的传统财务分析方法不多, 直接造成了财务部门很少参与这方面的工作;二是财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 大多不能深入了解概算、造价方面的有关知识。
2.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是指项目工程经有关部门批准被列入采油厂季度投资计划后, 开始项目建设到项目建成投产移交阶段。在这一阶段, 财务人员已参与了合同的审签和部分招标文件的审查, 但评标过程很少参与。一是项目负责人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 而更偏重于技术层面, 选取的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多;二是同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有关, 对项目的了解较少, 不利于评标。
3.竣工验收阶段。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数据的汇总, 验证合同执行与实际发生是否相符、价款结算、日常费用的核销, 对现场实施情况进行审计。该阶段是财务人员参与基建管理的主要阶段, 但由于对整个前期工作参与不够, 审核只基于表面资料的审查, 监督力度有限。
三、强化财务监管的对策与路径
财务人员参与基建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首先是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任何管理的结果最终都要反应在财务的账面上。其次是基建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财务数据的指导和分析。三是财务人员参与基建管理可有效解决资产实物管理中资产人员被动的局面。
为加强基建各阶段的财务管理与监督, 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 引入效益管理模式
通过对目前基建财务管理的现实分析, 要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作用, 发挥财务人员的技术优势, 必须采取新的管理理念。在参考、借鉴先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笔者希望将“效益管理模式”引入采油厂的基建财务管理中, 以有利于发挥财务人员财务监督管理作用, 提高投资效益。
效益管理模式每个阶段预算控制的流程如下图听示:
(二) 建立基于网络的共享信息平台
财务人员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财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 了解工程进度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结算情况。如果将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纳入一个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 财务人员就可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项目成本发生情况, 并对其效益、成本支出超支原因进行及时分析。
该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子系统:资金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设计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资金支付管理等。在系统中, 以预算控制和纠偏为核心进行设计, 按照预算编制的科目、计价基础、方法和控制流程, 实行程序化管理, 通过系统能够使项目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工程每天的进度、成本等关键信息, 从而使资金管理者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的问题,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提出纠偏措施或优化方案, 减少损失, 并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密。
通过对建设实施阶段中的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所设计的功能模块中都以资金流为主线, 以施工图预算或资金预算为控制手段, 突出和强化效益功能, 来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管理, 实现效益预期。基建财务管理采用效益管理模式, 能够强化财务职能作用的发挥, 符合当前采油厂基建财务管理的实际要求, 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投资管理效益不足的问题。
(三) 统一领导, 规范管理
随着生产管理的逐步深入, 计划财务整体化管理愈发显得必要。投资作为采油厂的长期投入, 必将对采油厂的成本运行产生长期的影响, 而成本分析也将为投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有利于“好钢用在刀刃上”。投资与成本, 尽管资金来源渠道不同、财务核算管理方法有别, 但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为生产经营服务, 都应接受财务统一领导, 遵守和执行采油厂统一制定的财经政策和规章制度。这样不仅沟通了管理上条条块块的关系, 为协作管理提供了契机, 而且增强了基本建设投入的灵活性和基建资金调配的合理性。财务部门可以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效益性支出的原则合理使用资金, 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在当前核算管理体制下, 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既要满足采油厂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 又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和财经纪律,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所以, 要求基建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以合理和有效的投资控制,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 把基本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四、其他相关建议
基建财务会计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工程的管理, 有利于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保证了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使建设资金由于财务的参与和管理发挥了更高的效益。但是目前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质量监督重点巡查项目检查通知 篇5
质量监督重点巡查项目检查通知单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程项目(监督编号:)现已施工至《监督工作计划书》中质量监督“重点巡查项目”应通知巡查的±0.00m钢筋部位。
特此通知。
监理单位(项目章):
年月日
监督站对本部位是否进行监督巡查:
是□(监督站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进度近期安排监督巡查)。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检查验收)。
工程联系人:
年月日
项目监督 篇6
一、强化举措、切实做到依法办事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奉新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监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资金调度困难,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奉新县还存在城市品味不高的突出问题,公共基础设施比以前有改观但与兄弟县市相比仍有差距,城市功能不够齐全,没有现代都市的氛围。三是在有效经营城市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针对上述问题,该县在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财务监督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做好“用财”这篇大文章。
一是从源头控制,做到有章可循。没有规矩何成方圆。为规范操作程序,该县出台了《奉新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财务总监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财务总监的日常管理、选聘和委派、职责和权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根据国家《预算法》、《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财务监理工作以《办法》为依据,严格办事程序。其次是完善办事机构,2004年9月,县政府办正式聘用16名具有会计经济技术职称的同志为财务监理,成立财务监理办公室,设立投诉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仅2004年9至2005年6月全县财务监理人员参与监理活动350次以上,审核大小预决算项目多项,及时调整预决算资金近500万元,有效地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是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办事有原则。财务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求在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全程监督,属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督促其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后进行招投标,决不允许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张冠李戴;坚持按设计图纸施工的原则,因特殊情况需更改施工的,应从实际出发,重新测算工程量,下达更改通知书;坚持工程双方到场监管的原则,工程施工期间双方技术人员必须始终到场,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工地上更是不离监管人员,以防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坚持项目的实施和建设过程中的预决算制度,涉及5万元以上的项目预算调整,由实施单位报县政府批准;坚持零星项目、隐蔽工程项目实地察看测量制度,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或减少工程量的,财务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第一手变更资料,以保证工程决算的真实性。
二、明确目标、加强项目支出管理
首先把好资金流出关。《办法》明确规定财务总监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财经纪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帮助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并对其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针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现状,一是从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入手,做好项目实施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实施财务监理过程中,督促其做到工程项目有招投标、有预算、有决算、有责任人。二是对实施单位内部费用开支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控制非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的过度膨胀,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其次是实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避免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对擅自提高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和扩大建设规模,造成投资扩大或资金损失和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的要及时制止并向县财务总监办公室书面报告。对违反基建程序;挪用、转移、截留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重大设计变更引起投资变更的情况;出现超出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的工程项目;发生较大金额的索赔现象等情况要及时向县财务总监办公室报告。同时,财务总监每月应向县财务总监办公室报告建设项目的资金到位、使用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
再次是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标准,防止管理费用等挤占工程项目款。不能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变成“唐僧肉”,要把钱用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刀刃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财务总监对单位领导大手大脚用钱,不按工程进度付款,凭人情关系决算付款等不良现象要坚决制止,要实行“阳光操作”,让市民放心,让群众满意。
三、实施监督、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实行财务监理是实现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财务监理工作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重点工程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重点工程管理目标得于实现的保证。财务总监的任期从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批准立项后进入施工设计阶段,直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财务总监的任期与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时间一致,对重点工程资金运行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实行有效动态管理。
健全监督机构是做好财务监理工作的前提。财务总监建设工程量的大小,由县财务总监办公室委派,原则上每个单位派驻1名财务总监或一人同时担任若干个单位或若干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总监。从财务监督人员的选聘条件来看,财务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条件方可任职:能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熟悉经济财务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敢于坚持原则,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基建财务、会计审计工作5年以上工作经验,懂会计电算化知识,或有5年以上财政工作经验的财政系统业务骨干;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本职工作需要。从而为财务监理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从对财务总监的管理和奖惩来看,财务监理人员同样要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县财务总监办公室定期召开财务总监例会,了解掌握财务总监履行职责的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县财务总监办公室每年对财务总监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分优秀、称职和不称职3个档次,考核结果载入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奖惩的依据。考核优秀或有突出贡献的由县财政局提请县政府给予奖励。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解聘:如触犯刑律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置;因监督、审核、操作失误或渎职,导致派驻单位财务受到损失的;不坚持原则,不如实反映建设单位财务情况,有参与单位在账目上弄虚作假行为的;违反财经纪律、制度,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泄露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年度考核不称职的。财务总监实行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开展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为财务总监履行职责奠定了扎实基础。
防止滋生腐败是实行财政监督的迫切需要。2005年1~6月,按照奉新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县重点工程财务总监办公室对全县12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财务监理,监理工程总造价16 800余万元。实施财务监理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实现财政节支增添了新的活力。作为地方财政监督机构更要围绕政府和财政部门的中心任务,有重点地开展支出监管工作,决不允许出现财政监督的“真空”地带。在以往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实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监理可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构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防火墙”。重点建设工程财务监理工作是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延伸,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如何加强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 篇7
关键词:质量监督,建设项目,行为监督
要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应紧密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项目责任主体, 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 并通过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 把对质量行为监督和实体质量监督自始至终贯穿于全过程, 切实有效地抓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控制。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 重点是对参检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特别是业主方, 因为业主是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这个时期的质量监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求业主按规定向监督站进行项目注册申报, 并提交参建单位资质、合同、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文件, 监督站根据项目内容成立项目监督机构, 针对工程特点编制监督计划, 并在施工前对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监督交底, 明确责任主体应负责的事项、解释监督计划, 提出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 解答各方对工程质量监督提出的相关问题等;二是在开工前由总监督工程师组织监督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报监资料对各参建单位进行资质审核, 确认勘察、设计、总承包 (施工) 、项目管理 (监理) 和检测单位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是否与受监工程相符。一旦发现资质证书造假等违犯有关法律法规的现象, 坚决予以制止, 取消其工程承包 (施工) 或项目管理 (监理) 资格, 严重的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对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实现参建单位的资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三是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核查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技术标准是否合理有效, 设计文件中有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并应根据总监理工程师签认的会审纪要, 抽查设计变更情况和重大设计变更重新报审情况;四是核查项目的划分情况, 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质量验收标准, 对质量验收标准覆盖不到的工程是否按规定编制了相应的质量验收企业标准等。通过上述一系列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行为, 对建设工程前期的质量控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监督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对监理、施工、检测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项目监督机构根据现场不同情况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质量大检查等方式实施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 并侧重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对监理单位的行为监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监理行为, 核查监理单位与被监单位之间有无利益关系, 监理机构的人员、设备是否已按要求到位等。有的施工企业内部审批手续尚不齐全, 监理却已审查通过;有的监理工程师尚未审查, 总监已经签认, 因此, 规范监理行为是行为监督的首要任务。同时还要监督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是否对工程质量隐患、违章操作、不合格原材料、不符合设计、工艺、工序要求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理。通过以上的规范监理行为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二是要抓好对施工和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监督他们是否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的行为, 人员、设备是否到位,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按规定审批, 质保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是否按规定向监理进行了工程报验等。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省事, 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有的施工单位仍然在使用已经废止的规标准范进行质量控制。因此, 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法律法规, 进行相应的处罚, 防止不规范行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
工程实体质量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 对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 是本阶段工作的重要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即人 (Man) 、机 (Machine) 、料 (Material) 、法 (Method) 、环 (Environment) , 简称4M1E因素。因此, 在施工过程监督中应主要针对这五个方面。一是人员素质,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 人的因素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人员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 要严格执行各专业从业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 从而保证和提高参建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 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三是材料, 工程材料对建设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要对工程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查, 实行见证取样制度, 核查材料的检测报告, 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四是方法, 施工的方法方案是否合理, 操作是否正确, 特别是重点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方案的选择, 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 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五是环境, 加强环境管理, 督促各参建单位改进作业条件, 把握好技术环境, 并辅以必要的措施, 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项目监督机构应首先对建设方组织的工程项目预验收实施监督。项目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预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竣工和验收资料、投料试车和试生产情况、质量问题整改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对预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验收资料等方面进行评价, 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并形成预验收监督记录。预验收后, 由总监督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督人员按照单项工程编写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在竣工验收前向竣工验收机构提交。当项目监督机构收到由建设单位提交《竣工验收通知》及相关资料后, 将组织监督人员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组织、内容等实施监督;核查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公布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等。在竣工验收后应形成监督记录, 由总监督工程师撰写出监督工作总结, 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归档。工程完工后, 项目监督机构还要及时整理档案, 对监督资料进行编目、组卷, 形成完整的监督档案, 上交监督机构审查验收。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发布施行, 2000年1月30日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编制.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2005.
项目监督 篇8
1 目前基建项目常见的审计问题
自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基建项目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繁多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相关审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整合归纳到以下几方面。
1.1 项目招投标审计流于形式
基建项目涉及规划、设计、建筑、环境、评估、监理、财务等诸多环节,涉及专业技术领域较广,项目招投标考虑的专业因素多,对审计工作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加上不同的基建项目,有着相对应的技术标准与专业规范,这进一步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与风险。
项目设计是否满足既定需求,各项参数是否科学合理,各项手续是否合法完备;招投标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相关招投标要求是否合法、合理、必要,有无权利寻租、暗箱操作问题等均需要逐一把关。一旦审计监督松懈,有可能因设计、勘察、预算等前期工作不严谨导致项目中途调整、变更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还会降低投资的回报效益。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对基建项目前期工作普遍重视度不够,审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招投标阶段缺乏相应的审计标准,也未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随意性和主观性程度较高,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也对后期审计工作有一定负性影响。
1.2 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权责的法律约定,有着严肃性和规范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建项目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完成了招投标确定合作单位后,往往就主要项目要求与任务内容签订合同,合同中未遵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诸多细节进行详细约定,对于许多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未作详细要求,对于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续工作没有对应衔接的措施。合同签订条款粗疏、诠释余地大,科学性、严谨性有所不足,法律权责很难受到有力约束,甚至还会出现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要求出现冲突的情况,这些都增添了基建项目审计的难度与风险。
1.3 工程造价审计滞后
基建项目涉及资金运作与使用,理应加强审计监督,但现行的做法往往都是事后审计,在项目竣工后进行相关结算和审计。这样一来,只是事后的管控,无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予以及时有效的同步监督。尽管审计贯穿于项目的全部过程,理论上在项目前期、建设、竣工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予以监督,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现行审计方法缺乏对整个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跟踪设计,审计工作并未能参与到基建项目的具体执行中,审计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工程造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费使用等,均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审计监督,无法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损失。
1.4 项目规划科学性弱,工程建设随意性大
多数业主方在投资前缺少科学系统的规划,未对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很多情况未被纳入项目进行全盘考虑,规划设计上缺乏综合性、兼容性、前瞻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新的状况或需求,往往临时调整或变更原定方案,甚至出现建设施工阶段临时终止、项目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的事例。这样一来必将拉高项目执行成本,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增加了工程审计的复杂性和难度。
施工操作是否与合同一致,建设、维护、违约赔偿等细节事项是否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项目进程正常与否,进度款项是否合规,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工程量核算是否准确等,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带来审计风险。
2 提升基建项目审计效能的途径
为有效降低基建项目审计风险,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对上文所梳理的常见弊端,本文试着给出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基建项目审计工作成效,为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保障。
2.1 招投标公开、规范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大部门基建工程项目中,项目金额超过50万元的项目必须有招投标工作,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于没有中标的单位,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及时发送通知书,并且还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尤其是专家组的组成过程及成员的合理性、整个过程的保密性、招投标条件的合法性。
要做好项目审计工作,须将整个项目全盘纳入审计监督中,确保符合法律程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项目是否合法合规,审批备案手续是否齐全;招标人身份是否合法,项目资金有无保障,资金来源是否正常合规;是否具备技术实力、从业资格,能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2 规范合同管理
项目合同是竣工结算的重要凭证,更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减少经济纠纷、提高审计效率的有力保证,基建项目业主方当对合同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合同内容要保证与招标文件一致,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没有内容上的偏离,从而减少审计风险,使得基建工程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合同中关于造价、质量、技术标准等内容,通过查找,核对政府、部委相关制度和标准,减少模糊空间,尽可能将内容予以清晰明确,增加法律的保护效果。同时,这类内容也是关乎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今后审计监督检查时要进行重点管理。此外,还要明确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条例,对合同签订、合同保管予以科学、严格的管理。部门间注意加强协作,共同实现提高合同管理质量的目的。
2.3 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联合
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不只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只有充分的沟通和配合,才能综合全面掌握项目,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要防患于未然,在项目前期,业主方就应开始审计相关工作,从基建工程的源头开始对项目进行监管,引入审计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到工程项目,对招投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结算等环节保持同步审计监督。全程跟踪项目进行,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处理,在没有造成损失前处理好。
选择外部审计要综合考虑事务所的技术力量和业绩信誉,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职责与要求,建立健全外部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对委托的项目审计结果也要仔细复核,尽量减少错误,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政府部门加强管理
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制止随意更改图纸、变更签证的情况,避免出现进一步扩大和跟风的现象,因为这不仅会提高工程造价,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客观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变更有时难以避免,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甄别,对无故变更、违法变更申请要予以制止,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变更签证法律法规。
2.5 加强竣工结算审计
基建项目审计要坚持原则,牢牢坚守尺度,做好竣工结算审计。严格依照合同条款细节,逐项对照验收,保证决算材料的严谨、准确。对于与合同不相符的事项,需要验收具备法律效用的具体证明。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要按照国家法律文件以及合同中约定的处罚条款予以处理。对于不良的项目受委托方要予以登记,录入本地或政府诚信档案,在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将不良企业信息予以共享,便于其他单位在相关项目中予以参考评判。
3 结论
从基建行业整体来看,尽管我国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还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及配合,整体变化还是非常明显,审计工作正朝系统、科学、严谨、规范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外部监督,还要注意审计部门自身的强化提升,加强队伍建设,审计工作人员应该深刻明白职责使命的重要意义,时刻保持警醒,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建项目审计发挥作用,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黄伟.关于基建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审计与理财,2011(3).
[2]郭小燕,王应坚.关于提高基建项目审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
[3]闫社清.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效益审计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0.
[4]赵洋.政府投资基建项目资金管理方式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5(42).
谈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 篇9
一、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项目监督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 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工程、政府投资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了事后审计监督。通过对投入大、社会关注度高、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 促进了政府投资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加强了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促进项目的规范建设意义巨大。
一是审计监督是促进工程项目规范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政府采购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漏洞和问题,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 提高公共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质意义。
二是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审计监督是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背后, 往往有着深刻的廉政问题, 潜藏着贪污受贿、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政府采购项目审计可以紧紧抓住项目决策、规划审批、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 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促进政府采购项目的“阳光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审计监督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保障。
二、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部门在审计监督中的关系应当理顺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需要多个监督部门协同配合, 发挥政府采购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共同履行监督职能, 逐步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监督检查机制, 为各项规定的贯彻实施提供保障。《政府采购法》第68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 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 理直气壮的履行职责, 为当地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同时, 加强与财政、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密切配合,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通报情况, 研究对策, 在不同的行业范围内发挥专业优势, 发挥联动效应, 形成监管合力, 促进政府采购项目规范实施、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 分工协作、加强沟通, 共同把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搞得更好。
三、审计机关应从源头参与, 关口前移
审计机关提前介入, 从源头参与政府采购各个环节, 确保招投标工作公正、公开、公平进行, 防止弄虚作假、暗箱操作, 对促进廉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主要是对标底审查, 对招标文件及标底的定额套用、取费标准、材料价格等内容严格把关, 以确保其客观、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审计人员还应配合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及操作的规范性, 避免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的主观性、随意性, 审查招标小组评标办法的合理性等。
四、应加强政府采购合同履约的审计
项目招投标后, 建设单位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合同是承包方进行工程建设, 发包方支付工程价款, 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依据, 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文件。这个阶段看似简单, 实际上合同签订的是否严谨对后期结算影响很大。
该阶段审计监督主要工作:一是严格审查工程建设是否遵守“先订合同, 后施工”原则;二是审查合同的订立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为依据, 有无超计划、超标准擅自订立建设合同的现象;三是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 对于质量标准、工期进度、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是否明确;四是审查合同是否对工程分包作出了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规定, 对承包方擅自转包、或将主体工程肢解后分包等行为, 是否明确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等。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进行审计监督, 确保政府采购资金的结算真实、有效。
五、对加强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建议
1. 法律法规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政府采购法》第68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 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我国审计工作正在不断走向公开、透明, 成为采购人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 政府采购审计报告及审计结果的公开只是完善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第一步, 仍带有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 既要监督政府又要受政府领导, 审计结果和报告的公开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监督, 还必须明确审计部门的独立审计地位, 确保审计监督全面公开、透明。
2. 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责任追究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及审计建议事后执行的监督力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项目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法律责任, 使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具体和规范化, 实现“谁决策, 谁负责”的审计监督目的。对发现问题的政府采购项目要一查到底, 坚决依法追究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直接责任,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投资浪费现象要坚决予以揭露和制止。审计机关应该要求被审计对象对审计调查结果及建议做出反应, 制定或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这样, 责任追究制度才能够真正的得以体现。
3.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
项目监督 篇10
一、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现状
根据科研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及高校内部相关规定, 一般高校由科研管理处 (部门)、财务处 (部门 )、审计处 (部门 ) 等组成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而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一般根据项目类型、 性质等分为相关部门决算会签、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等方式。 (1) 相关部门决算会签。 此类审计主要是指按照相关经费管理规定,经计财处、审计处、科技处等部门会签后出具经费决算报告,主要适用于一般及以下小额项目。(2)审计部门内部审计。 此类审计由科技处向审计处出具审计委托书, 审计处根据审计委托书, 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工作,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或审计处认为有必要直接根据科研项目经费审计立项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主要适用于中等及相关额度项目。(3)委托社会中介审计。 此类审计是指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之前, 按照经费主管部门的要求或审计处的安排,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进行审计, 主要适用于重大或重点项目等。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保障科研经费规范合理使用,提高使用绩效, 全国各级部门不断出台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相关政策规定, 如浙江省2012年底出台的《浙江省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 《信息公开办法》)明确指出:“各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 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信息公开制度, 把信息公开作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的重要措施。 各级财政资助立项的项目科研经费即纵向项目使用信息公开包括立项信息公开、 过程信息公开和结题验收信息公开三个环节, 并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时间及时进行公开, 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科研经费即横向项目使用信息公开应参照财政资助立项项目执行, 公开内容具体按项目合同执行”。 2013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高 校严格执行 《信息公开 办法》,做好包括学校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的信息公开工作, 并在各高校门户网站上每年1月、7月集中公开2次, 并对公开内容制定了统一的 《高校科研项目汇总表》和各项目《浙江省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一览表》,要求严格按照表格具体内容进行公开等。
二、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部门对于委托社会中介审计项目的管理脱节
如前所述, 对于要求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的项目, 主要适用于重大或重点项目, 一般由相应的经费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管理,为了加强管理,经费主管部门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几家入围的社会中介机构, 要求项目负责人在结题验收前, 选择其中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出具报告, 如浙江省科技厅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经费50万元以上)等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在全省各地确定 十几家入围的 会计师事务 所, 要求项目负责人选择其中的一家事务所对其项目出具审计报告, 优点是便于分散管理,简化流程;然而对于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而言, 科研管理处负责前期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财务处负责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管理, 审计处除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类型的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外, 项目前期或结题验收环节的审计基本没有参与或者较少参与, 而是直接由项目负责人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工作, 项目有关的结题验收情况或审计报告也直接提交给经费主管部门,那么对于学校而言, 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没有很细致的掌握,而省级经费主管部门也不可能再统一地向学校反馈所有项目的情况, 因为有些项目就算通过验收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而一旦较多项目累积起来就成为学校比较普遍的共性问题, 审计部门作为学校的“免疫系统”,此时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累积的问题, 就易造成管理的严重脱节。
(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范围受限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发展和管理过程中, 项目负责人在申报前期随意拼凑项目的预算或者对项目预算没有进行充分的预算分析和论证的现象比较普遍, 预算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科研处、财务处等管理部门基本没有参与, 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严重偏离预算,需要调整,甚至是在项目结题验收或审计时才发现实际支出与预算偏离很大,而学校普遍都存在着“重申报、重立项”的现象,再加上审计部门作为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 其独立性受到较大的限制, 并且对于项目的事前事中审计并未参与, 另外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 由于其经费管理没有 纵向科研经费 那么多限 制, 实际上针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很少, 这就造成了这类经费基本 没有审计或 零星抽查审 计,审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使项目能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一般采取默许的态度, 忽视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审计质量。
(三)过于强调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但质量不高
科研项目经费涉及众多领域,专业性极强,产生的效益各不相同,效益的评价标准也是繁杂多样。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的专业人员配备远远不够, 有些单位配备的审计人员只能完成基本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人员较少且知识结构单一,有些还是与纪检、财务等部门合署办公,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无法满足效益审计项目的需要,审计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同时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是政府部门、高校自身及 社会各层面普 遍关注的问 题, 然而对于开展科研项目需要实现的效益或者达到的目标而言,最熟悉、 最了解、 最需要的应该是科研项目经费主管单位, 所以应在提供项目申请前就要落实具体的指标和依据、 具体的应用价值等, 而不是目前普遍的以论文数量等方式来界定, 而且在目前高校内审人员尚无法满足审计质量的前提下, 不应过于强调实施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
(四)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内容和要求过于笼统
根据《信息公开办法》及相关通知规定:“信息公开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名称、项目实施期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经费到位情况、相关预算科目支出等, 预算支出科目包括: 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 会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目前, 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条目不尽相同, 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财务核算经济科目也有很大区别, 但在要求中却只能按信息公开一览表统一填写, 而且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财务核算经济科目的对应与匹配并未出台说明细则, 那么公开的具体科目将变得不尽科学合理,甚至造成很多困惑;另外,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公开内容具体按项目合同执行, 这意味着公开的内容和条目将更加繁杂多样, 很多内容和条目将 无法在表格中 公开显示出 来;同时规定所有项目不限金额、不限类型、不限性质等都要公开,这将给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但效果却不明显。
三、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改进建议
(一)建立专门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大都制定了相关的科研经费财务、会计、审计等管理制度, 但因各种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这一管理真空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因此,建立专门针对 科研项目经费 管理的财 务、会计、审计制度很有必要。 应抓住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契机, 及时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改善科研项目经费乱象, 推进科研管理去行政化, 政府部门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方式,行政评价让位于学术评价,通过建立学术共同体等方式, 实行基于以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科研规划发展中, 由政府主导创新转变为由企业、市场推动创新;在科研管理评价体系中,将以论文、专利的数量转变为以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价值和应用价值为评价指标, 积极引导和规范效益评价标准, 关注真正的学术价值和转化成果。
(二)改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机制
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联动机制, 如在科研项目申报前期,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应积极引导项目负责人合理分析论证和科学安排科研项目预算工作, 防止项目预算安排的随意性; 科研项目立项安排时, 财务部门应做好财务系统中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会计核算经济科目的分配工作,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预算经费的使用, 并建立严格的预算调整审批程序,避免随意某个部门的职能越位或职能受限, 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事后审计与监督工作的改进与优化, 更加关注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位和领域。 审计部门应合理利用社会中介的审计力量和成果, 在学校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类型项目的管理中, 适当改进工作方式, 如在科研项目经费主管部门选定入围的会计师事务所中, 根据项目规模和额度合理选择其中的2-3家作为本单位的审计中介, 并适当参与或联系选定的会计师事务所, 获得相关的审计信息和审计结果, 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和改进。
(三)改进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公开的方式、内容与要求
项目监督 篇11
一、要改变政府通过“BT项目授权”的方式确定投资主体
应依据《招投标法》的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定BT承包商。政府直接授权,缺少对承包商的财务状况、银行的资信等级、银行的授信额度等必要的资格审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没有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且极易滋生腐败。
二、要优化选择既有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又有较强的施工能力的BT投资承包商
BT项目在规定时间建成后立即由项目业主按协议赎回,从实际意义上讲,就是由建设者垫资建设的一种变异方式,建成后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项目业主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建设资金。因此BT的投融资和建设者应是建筑商。如果不是把项目交给建筑商而是交给单一的投资商,那么投资商又把项目转包给建筑商,而投资商要追求投资利润,建筑商又要谋取施工利润,如此一来,项目的建设成本将会加大,并且,多一个环节就意味着建设周期将会更长,相应也会增加费用,所有增加的费用最终都会转嫁为回购价,增加政府投资成本。因此,必须要求承建BT项目的建筑商既要有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施工能力,既是投资者又是施工者,“二者合一”,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
三、要明确BT融资规模,严格落实还款来源
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地方财政发展的速度,科学确定地方政府的BT项目融资规模,认真排定有偿融资还款的计划来源,严格坚持融资适度、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确保政府融资项目有保有压,融资款项有借有还,融资工作有序运作。
四、要加大BT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力度
一般BT项目都是政府与投资公司签订BT合作协议书,约定“甲方(政府)授权乙方(投资公司)为某项目的投资主体,在项目建设期间行使业主的权利并全面组织实施本项目工程,该授权为不可撤消独家授权”。这种政府将该项目全权委托给投资单位管理的做法,极易导致投资单位和设计、施工等单位形成利益共同体,必然造成项目成本过高,也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因此,各级政府在切实抓好融资资金筹措工作基础上,更要重视和加强对BT融资投资项目、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监管,有关部门对其必须实行全程控制和监督。
项目监督 篇12
1.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
国有企业一项重要职能是管理国有资产, 并使其保值、增值,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检查, 就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力度, 深入到各重点项目现场, 对项目设计方案、物资采购、施工管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控, 保证重点项目始终有人在现场盯住、看牢。必须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来认识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上花力气, 在取得实际效益上做文章。
2.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
加强工程建设领导监督检查在构建惩防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是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重点环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监督检查, 不仅能够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正确行使权力, 而且还可以严格执行党纪企业规章制度, 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为油田健康和谐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3. 防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需要。
工程项目建设是腐败现象易发的重点领域。在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 既有大量的财物流动, 又有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支付、工程验收等权力运用,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 都有可能产生腐败现象, 甚至违法犯罪。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 “一把手”在工程建设项目上的腐败问题比较突出, 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督检查, 极易发生滥用权力、以权谋利的违法行为, 无数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 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腐败现象问题是预防的重点。
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 监督检查的针对性不强。
重大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项目招投标到工程决算, 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领域, 如果对其监督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很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状态, 使监督的功效大打折扣。现在的大型工程项目一般涉及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招标评标、项目变更、物资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结算等多个环节, 作为监察部门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监督既不现实, 也没必要, 而是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监督检查环节。
2. 监督检查的实效性不高。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存走过场的现象。从表面上看, 监察部门全程参与了工程项目监督, 也留下了各类书面痕迹, 整个程序看上去合法合规,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 它并未触及到工程管理的深层次问题, 未能对一些行为偏差和管理缺陷提出纠正建议, 这种监督实效性不高。只有深入现场, 亲自参与建设项目的监督验收, 才能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避免经济损失。
3. 监督检查专业性不够。
工程项目建设监督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需要对招标程序、合同签订、工程材料、质量品牌、施工资料以及各种相关制度文件都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否则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如果缺乏这些专业知识, 就很容易产生监督不到位的现象, 给承包商机会, 以次充好, 造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下降, 投资效益损失。
4. 第三方监督不到位。
主要是指工程监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流于形式。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建设项目要求进驻工地, 对该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实施三大目标控制。但在实际运行中, 在与施工单位长期相处中, 被引诱、腐蚀, 与承包商交“朋友”、讲“情谊”, 对承包商的违规行为监督不力。同样, 工程审计也会存在此类问题。进驻工地后, 遇到施工过程中应参与的事项, 既不“得罪”业主, 也不“得罪”施工单位, 签字是流于形式, “同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意见”、“同意监理部门意见”等。第三方监督不到位, 会影响工程质量和竣工审计, 发挥不了监督效果。
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对监督检查认识上有偏差。
一是压力观。个别部门和领导干部认为监督检查抓得太紧会带来工作压力, 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部分领导重业务轻监督, 总是强调工期和时间紧, 一切要为工期和时间让路, 有时出现操作不规范现象。监管部门在开展项目建设监督检查时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在关键环节监督方面, 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二是无用观。部分监督检查者认为, 都是一个单位的,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相关技术、质量等部门, 只要他们去抓紧就可以了, 开展监督检查不仅多费精力, 有时还会受到被检查单位的抵触, 缺乏开展监督检查的主动性。针对以上两种偏差, 要用“抓落实”和“负责任”两个要求来统一思想, 真正树立起监督者主动监督, 受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2. 在监督检查方式上较呆板。
监督检查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虽然在监督检查的对象上、内容上不断变化, 但在监督检查方式上没有太多的改变。方案设计、检查过程程序化、样式化严重, 往往是听听汇报、查查资料就完成任务, 而深入实地、深入群众了解更具体、更真实情况, 发现更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不够。监督检查的目的没有达到, 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必须在检查方式上不断改进, 改“程序检查”为“专项检查”、“封闭式监督”为“开放式监督”、“单一性监督”为“系统性监督”, 不断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在监督检查能力上有不足。
一方面表现在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多, 但监督检查力量和人员有限, 使有的监督检查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不够, 导致对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检查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影响到监督检查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业务不够熟悉, 责任心不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不履行应尽职责, 在实际监督过程中难以发挥其作用, 该监督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得不到监督, 形同虚设。对此, 应整合监督资源, 健全监督检查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 充分利用有关方面的专业性监督检查, 形成合力;同时要提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 加强各种新知识学习, 改进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4. 在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上不到位。
尽管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制度比较健全, 但是在制度的执行上还存在不到位, 如对党风廉政管理上, 存在监督不严的现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间协调配合薄弱, 无法做到有效沟通。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工程监理和工程跟踪审计单位的管理不到位, 约束措施力度不够, 考核机制不健全, 使监理、审计人员应付了事, 甚至讨好业主和承包方, 在隐蔽工程变更、签证时不能真正发挥监理审计的作用, 只是在变更、签证单上签签字而已。
四、深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的思考
1. 强化教育, 筑牢防线。
强化党纪法规教育, 通过举办学习班、廉政知识测试、法律讲座、诚信经营教育, 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进行约束, 明确廉政责任和范围。强化警示教育, 通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监狱参观服刑人员劳动改造、聆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 到法庭旁听等方式, 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自觉性。丰富廉洁文化内涵, 通过学廉政法规、讲廉政党课、唱廉政歌曲、说廉洁故事等形式, 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2. 严格程序, 规范执行。
从程序上, 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招标谈判到结算的所有环节, 应有概预算、工程管理、法律事务、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督。从执行上, 首先是把好招标投标和商务谈判关。提前介入, 向工程前期延伸, 每项工程招标前, 参加招标文件讨论, 预审投标单位资质, 核实立项、资金计划, 跟踪监察工程预算、标的编制, 对招标全过程监督监察, 保证招标公开、透明和规范。其次是把好材料质量关。建立公开采购、择优选用机制, 推行公开或网上采购, 规范采购方式、性价比核实、合同签订、付款和结算方式, 严格采购质量监管, 实行施工单位采购审核和采购失范责任追究制。第三是把好验收结算审查关。建立竣工验收和结算审查机制, 实行验收结果终身负责制。重点对验收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验收进行监督, 督察验收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监督制约, 管好乙方。
探索乙方管理方式。一是用经济方式进行制约。通过设立工程项目履约保证金, 加强对承包方的约制力。由于“保证金”涉及数额比例较大, 有利于资质优、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企业参与工程建设, 督促施工过程中, 时刻遵守合同, 履行承诺。二是用资质信誉制约。对信誉不佳的企业坚决不予进行经济往来, 对未签订《廉洁责任书》和项目履行过程中出现不廉洁行为的企业, 不准进入工程建设市场。
4. 三项措施, 人尽其才。
新形势下深化监督检查应建立一支编制齐、素质高、能力强的监察队伍。首先, 建议健全各单位效能监察机构, 配备合适的人员, 保证开展监督检查有必要的人才支撑。其次, 建议在油田范围内选择建立“监督人才库”。从纪检监察、财务、经营、生产、法律等各个系统, 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 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第三, 要加强监督人员知识培训和能力建设, 增强对业务重点环节和关键点业务运行的熟悉掌握, 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不断提高监察能力。
5. 查处案件, 警示有力。
严肃案件查处。畅通线索来源渠道, 设立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举报箱、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线索, 认真做好调查, 严肃查处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案件, 严肃查处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的行为。通过案件查处, 加强教育和管理, 严惩违规违纪行为, 把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摘要: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 一直是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油田企业通过提高工作思想认识, 改变管理中存在的偏差,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避免发生违规违纪的隐患, 达到“工程廉洁、人员清廉”目标。结合企业管理实际, 就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监督检查, 提出一系列相关解决办法。
【项目监督】推荐阅读:
政府投资项目专题监督08-13
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管理06-21
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办法11-06
镇后勤服务外包项目监督管理办法07-2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实施方案08-16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建设情况说明10-09
扩内保增建设项目监督工作调研报告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