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监督

2024-07-18

辐射监督(共5篇)

辐射监督 篇1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核无小事”一直是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管的重要理念。我国在辐射环境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两级审批四级监管, 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管实行的是国家环保部、江西省环保厅、各地市环保局三级审批, 国家、省、市、县四级环保部门负责监管的体系。目前, 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承担了江西省内辐射环境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 辐射环境监督检查和执法为保障江西省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现将江西省辐射环境执法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与大家分享, 以供参考。

一、检查前准备

检查组至少由2人组成。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前, 至少提前1天,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是查阅档案记录。可以通过全国辐射安全监管系统、环保部门留存的企业资料、环评、验收等文件查阅被检查单位相关情况, 并做好记录;二是制定好检查计划。要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确定检查的重点, 尤其应注意加强对出现过的事件、事故单位或常见、易出差错环节的检查, 要明确检查人员的分工, 确定具体检查时间;三是准备好其它的装备及相关文书材料。根据不同检查对象, 准备相应的现场检查和监测仪器、必需的取证设备, 检查仪器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要掌握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 带好相关法律文书、监督检查记录表格、执法证件、个人剂量片、个人剂量报警仪等, 在努力提高检查水平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四是通知企业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应提前将有关检查事宜通过电话或书面通知被检查单位, 告知检查时间、内容、程序、涉及人员、被检查单位所要做的准备及报告的主要内容等。

二、检查程序

一是检查人员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执法证件, 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说明检查的目的、程序和内容等;二是根据事前通知事项, 由被检查单位报告相关工作情况;三是由检查人员根据需了解的事项向被检查单位提问;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和环保部下发的监督检查表格的内容进行检查;四是检查人员按照监督检查表格的内容, 到设备操作现场逐项进行检查, 重点对安全和防护设施做必要观察, 对环境辐射水平做到必要的监测;五是现场检查结束后, 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人员进行讨论, 交换意见, 并形成书面的意见建议, 告知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要求其限期整改。

在检查过程中, 如发现有涉嫌违法行为的, 就应当由监督检查转变为执法检查。应当对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审查, 属于江西省境内的案件, 归省环保厅审批管辖;一般来说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两年, 则不超过追诉期, 可以立案。如果该辐射环境违法行为需要立即查处, 可以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或者直接通过集体决议进行处罚, 一般会先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经过相关人员审核后, 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

针对违法行为, 应当依法对案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 对主要违法事实、情节、证据进行核实, 取得必要证据, 查证可能要作出的行政处罚依据。在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的实际检查中, 常用到的证据一般为询问、检查笔录、现场拍摄的照片、记录仪的现场记录、被检查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等, 这些证据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等关于证据采集的规定, 并经检查人员现场查实后, 才能采用作为案件的依据。执法人员询问当事人、证人时, 应当依法制作询问笔录。同时应当制作现场检查 (勘察) 笔录, 由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结合检查情况, 制作好调查报告。

三、案件审查和审理

对需要集体讨论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 应按照查处分离的原则, 将案件资料送本单位的案件审核人员进行审查, 审核的主要内容有:江西省辐射站是否有管辖权;违法事实能否确认并清晰表现;现场记录的证据是否确凿;调查取证的整个过程是否合法没有违法;是否超过一般为两年的行政处罚追诉时效;对立案的法律依据和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否合法、合理、适当, 是否符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审查通过的案件, 由江西省环保厅辐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厅辐射案审委) 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集体审议, 出席集体审议的委员要进一步认真核实案件情况, 必须过半数通过才能让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生效。

四、告知和听证

根据集体审议的决定, 由案件审理人员制作《行政处罚事先 (听证) 告知书》, 以法定送达方式将处理意见告知当事人, 《告知书》上要说清楚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处罚的理由及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 并指出当事人依法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作出处罚的单位必须充分听取被处罚单位的陈述和申辩, 被处罚单位如提出新的证据和相关陈述能够成立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应当采纳。对应当事人的申请履行听证程序的案件, 按照相应程序举行听证。对告知或者听证后, 案情出入较大的案件, 需要重新进行审查的, 由审理人员提交案审委审理后重新作出处理意见, 以新的集体决定为准。

五、处理决定

从已上会的相关案件来看, 厅辐射案审委的审理意见常见的有这几种:一是执法人员查处的违法事实成立,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应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的, 依据案件具体情况的严重性与否, 作出处罚决定;二是该单位的违法行为轻微, 认错态度良好, 可以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执法人员根据集体决议进行销案处理;三是根据具体的案情, 厅辐射案审委认为不属于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管辖的案件, 由该站根据相关的规定整理好案件材料移送相应的机关处理。

会议决定要进行行政处罚的, 由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如果该被处罚对象存在两个及以上的辐射环境违法行为, 一般列入同一个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一列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按规定应当列出以下内容:一是被处罚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二是要作出行政处罚的相应内容;如何履行处罚决定及相应的时限;三是当事人的相关权利,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提起行政诉讼的对应单位授理权限和期限;四是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的印章和处罚决定的日期。

辐射类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从立案之后所进行的材料送达、被处罚单位要求的听证、相关整改、处罚决定的公告、辐射环境的监测及出报告等所需的时间不计入3个月的期限内。

六、执行

被处罚对象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 按照决定书上确定的时间内, 履行相应的处罚决定。对被下达《责令改正书》后仍不改正可能涉及到作出按日连续计罚处罚的案件, 按照相应的程序报请厅辐射案审委集体审理决定。按日连续计罚具体办法按照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执行。确有经济困难, 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 可以提出书面申请报环保部门批准同意。被处罚对象对江西省环保厅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案件或者行政诉讼案件。如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始不进行行政复议又不提起行政诉讼, 也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由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结案和归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结案, 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一是被处罚对象已按照行政决定履行好处罚要求的;二是行政处罚决定已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完毕的;三是无须执行行政处罚决定或按相应程序依法撤销的;四是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认为可以结案的其他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周美娟、万成松、丁振华.核辐射与核污染---公众防护与应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辐射监督 篇2

一、辐射环境监督工作情况。今年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突出环境污染隐患大排查和现场执法检查工作,防止辐射事故发生。

1、全面完成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现场检查工作。根据《湘西自治州环境污染隐患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湘环发〔2013〕9号)文件的要求,我站开展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大检查。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我们下发了《湘西自治州环保局关于2014年全州辐射环境管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明确州、县市环保部门的工作任务,州环保局负责州人民医院和州肿瘤医院的检查,抽查部分县级医院和水泥厂;二是明确检查重点和工作要求;第一,核技术利用项目是否办理有关许可手续;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验收;放射性同位素转让、送贮是否依法办理审批和备案手续。第二,是否建立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与定期检查、维护等制度;是否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名册和培训、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体检档案;是否制定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和监测报告。第三,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运行管理情况。第四,放射人员从业信息及时录入放射人员信息系统,现场检查信息及时录入国家核技术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全年,全州共安全收贮137cs7枚,其中,龙山民安水泥厂一枚、古丈武陵水泥厂4枚、永顺万源水泥厂一枚和XX市第一水泥厂一枚。共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185家,利用装置226套,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的146家,无证或逾期未延续许可证的39家,均为乡镇卫生院。

2、抓好放射性同位素的转让和备案工作。今年,州人民医院转让192ir一枚,99mtc、131i转让一次。州肿瘤医院转让192ir一次。

3、及时调处电磁辐射污染纠纷和投诉,全年解决此类事件3起,没有一起投诉上交省厅,也没有因此类事件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4、配合省厅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今年,共初审3个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个特高压输变电项目的验收。审批7个医疗单位申请延续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审批2个医疗单位申请发放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

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篇3

为了核技术利用和辐射安全监管的发展要求, 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安全管理司为领导, 各省、市、县 (区)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放射源监管网络。

1 辐射安全与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很多时候, 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运用单位, 在安全防护上缺少自我防范意识, 不少单位由于不愿“花钱”, 没有按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这样便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管理监督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对放射源及射线装置防护的检查尤为重要。

1.1 首先要查看配备与辐射工作类型相适应的辐射监测仪器,

对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进行检测, 射线机器工作场所操作控制装置系统应设置门机联锁系统, 应设置钥匙开关并指派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或采取其他防止误操作的控制措施或装置。

1.2 放射科X光射线机工作场所操作控制装置系统应设置门

机联锁系统, 应设置钥匙开关并指派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或采取其他防止误操作的控制措施或装置。这样便可防止人员在加速器运行期间进入超过某辐射水平的区域, 也可防止在这个区域内出现可能超过某辐射水平的运行。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常见的不符要求及整改项就是:

(1) 使用单位门机灯和门机联锁出现问题, 而往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因此, 门机的安全联锁是确保人员安全的最有效的措施。

(2) 警示标志不符规格或没有, 这样容易在工作人员忘记关门情况下, 给其他非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也容易让非工作人员进入射线机室, 引起不良照射。

(3) 防盗装置缺少必要监管, 有些甚至没有, 而有些单位平时几乎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 加强防护安全的培训也是更好让辐射安全工作更好地进行。

1.3 各辐射工作场所应配备与辐射类型相适应的个人剂量报

警仪。应当强调的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必须自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给自己或其他人员增加完全可以减少下来的辐射剂量。

2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性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规定, 凡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建立防护安全机构或任命专 (兼) 职防护安全员, 并经过主管部门放射安全防护知识专门培训。放射工作单位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成立辐射防护机构。

2.1 健全的管理机构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规章制度

与实施细则并监督实行。这样, 更能是辐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 减少管理的混乱, 使人员能各尽其能, 发挥自我监督的责任和义务。

2.2 良好的组织机构能更好地方便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指导

与检查, 并能提供有关资料, 配合进行辐射防护的监督、监测的工作。

2.3 健全的管理机构能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 并进行培训与考核, 加强自身的监督检查。

2.4 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防护检查, 控制放射危害, 对异常情

况及时报告本单位临到和主管部门, 及时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突发的放射事故, 参与放射事故的调查处理。

3 辐射安全检查需加强射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健康档案管理的

重要性

为了提高各类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防护意识, 掌握防护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避免事故发生, 保障相关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确保环境的安全。射线工作人员应加强辐射安全防护的培训, 对自身及周边防护的工作更要严格操作, 妥善保管好相关档案。

3.1 加强防护培训有利提高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对所指定的规

则、程序和防护与安全规定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应将所有培训记录妥善存档保管。

3.2 环保部门对辐射安全的检查意义重大, 运用射线单位需积极配合, 要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各类档案, 各种数据要属实。

在实际检查工作中, 有些单位个别档案有后补的痕迹, 如人员培训等, 而实际情况是并未进行, 只是应付了事。这就与所建立、所要求的制度相违, 也为辐射安全伏下安全的隐患。

4 大力加强辐射安全日常监管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各环保分局对辖区内拥有放射源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对拥有射线装置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做到检查到位、检测到位、监管到位。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如发现以下情况, 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进行相应整改或处罚:

(1) 未在含放射源设备的说明书中告知用户该设备含有放射源的;

(2) 销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未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将其贮存的废旧放射源交回、返回或送交有关单位的。

辐射工作单位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由于核技术的广泛应用, 辐射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特别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更为人们敲了警钟, 怎样更好地做好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坚持安全至上。

随着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作为环保人, 我们面临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做好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在了解问题本质的前提下, 把握其基本规律, 采用科学的方法, 在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加强。所采取的措施既要符合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又要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 既要具备科学性, 又要具备系统性。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在日常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中, 必须采取纵深防御的原则和多重保护的手段, 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具体来说, 在安全问题上, 一定要做到有事没事, 要当有事准备;一事多事, 要当多事准备;小事大事, 要当大事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要把细节考虑得更多一些, 把情况设想得更复杂一些, 把防御措施设计得更完善一些, 把安全量打得更充足一些, 这样做尽管会提高一定的成本, 但从全局、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也是必要的。

摘要:目前, 我国的核技术发展迅速, 作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辐射安全管理人员, 在对运用单位的监管上更要加强管理, 严格的要求, 强调其重要性, 特别是县 (区) 运用较为普遍的医院射线装置, 更要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辐射监督 篇4

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监管,督促辐射工作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完善辐射防护制度、消除辐射安全隐患,杜绝发生辐射事故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检查内容

(一)检查辐射工作单位内容

按照环境保护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2012版)表格内容,针对辐射工作单位的现场检查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

1、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以《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为核心,检查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活动落实所持《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以及《辐射安全许可证》条件要求情况;辐射项目环评、竣工环保验收、许可证申请、变更、延续等环保手续的履行情况;放射性同位素转让、收贮手续办理情况;年度安全评估报告的提交情况等。

2、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运行与维护情况

放射源工作场所、贮存场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射线装置使用场所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安全运行及维护情况。重点关注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监控设备、工作信号、防止误操作装置和意外照射等安全设施运行与维护情况。检查辐射工作单位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场所安全和防护、人员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放射性废物)以及应急准备的相关要求情况。

3、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与措施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职责的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台账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个人剂量和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工作场所和贮存库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测计划、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等的建立、完善、修改、落实情况。

(二)检查各地审批部门、环保部门内容

1、行政审批

执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保护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情况。

2、日常监管

(1)是否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保护条例》进行日常监管,是否做到认真履职,对违法、为违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2)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部、省环保厅各项要求情况,特别是执行“三项制度”情况;

(3)现场检查规范情况:包括检查覆盖率、频次、程序和内容。

(4)日常档案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分类建档,台账是否全面、规范。

(5)国家核技术利用监管平台使用情况:是否及时正确录入审批、监管信息,数据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发挥平台在日常监管中的作用。

三、检查形式

监督检查分为以下两类: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

(一)专项检查

1、省级专项检查

2018年省级专项检查由省辐射处牵头,组织省辐射站及各市环保部门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1)以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为主线,对2017年辐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进行“回头看”,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后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处罚到位。

(2)参照放射源排查的要求,对非放射源的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并将结果录入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

(3)开展贯彻落实新《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大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之一是审批局是否按国家要求进行审批;之二是企业是否按国家要求进行自主验收。通过检查,达到规范审批局依法审批,辐射工作单位依法依规自主验收的目的。

(4)开展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运用情况专项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系统的使用,提高系统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更好地发挥系统在监管中的作用。(5)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贯彻两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在认定的同时,强化对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日常监管,严肃查处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行为。

2、市级专项检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环保部门参照省级专项检查内容,制定针对本辖区内辐射工作单位的专项检查计划,并抓好落实。

(二)日常检查

1、省级日常检查

省辐射环境管理站负责对省发证辐射工作单位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实现全覆盖,对移动探伤(含外省到我省辖区作业)的辐射工作单位实施重点监管。省环保厅、省辐射站负责配合环保部对国发证辐射工作单位进行检查。

2、地市级以下日常检查

各市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对辖区内所有的辐射工作单位进行日常现场检查,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辖区的监督检查计划,实现辖区内所有核技术利用单位现场检查全覆盖。

三、有关要求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辐射环境安全工作,并已将其列入全省安全生产、危险废物及辐射安全三大重点安全工作之一。各市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辐射安全工作,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为抓手,提升自身辐射安全管理水平。各地应按照全省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根据不同行业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辖区内辐射安全监督检查计划,要做细做全,坚决防止走过场。各市执行《2018年度全省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情况将列入年底考核内容。

2、监督检查工作,应明确监管责任人、现场检查人、整改责任人,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善辐射安全监管。监管责任人对辐射工作单位日常运行进行监督,督促辐射工作单位加强自身辐射安全管理水平;现场检查人做好真实、准确的检查记录,并对检查结果负责;整改责任人对辐射工作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督促整改。监管责任人、现场检查人、整改责任人应尽职履责,对于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辐射事故的,将进行严肃问责;对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辐射监督 篇5

辐射安全是核电厂与常规电厂的主要区别之一, 而有效的开展辐射安全监督管理 (以下简称“辐射安全监督”) 是实现确保辐射安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辐射安全监督目的是确保核电厂与职业照射相关的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运行期间现场作业人员和公众接受的剂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核电厂管理目标值和合理可行尽力低原则 (ALARA) [1]。

随着国内各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管理领域交流工作的开展, 目前国内运行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监督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基本相同, 但根据自身的特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取得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确保现场辐射安全监督有效性方面, 不同的核电厂因为管理制度的差异等原因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文结合从事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实际及管理经验, 就如何提高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1 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方式

一般的运行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方式包括日常巡检、专项跟踪、设置辐射控制点 (包括停工待检点和见证点) 、现场抽查等方式。其中日常巡检由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按照既定的周期、路线对相关房间、设备、辐射热点等辐射水平进行测量, 对相关作业现场及人员防护情况进行监督, 及时纠正现场存在的辐射安全相关的异常和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或不良工作习惯;专项跟踪主要对涉及高辐射风险的作业、大修专项作业等, 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并明确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全程跟踪、监督的方式, 以便于及时发现辐射异常, 降低辐射风险;设置控制点是为确保对某工作项目中可能改变工作现场辐射安全状况的某些操作而建立的检查点, 其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到该控制点时必须停止工作通知辐射安全监督人员, 待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检查并确认满足要求后才可继续工作。除上述辐射安全监督方式外, 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方式, 例如多部门联合检查与监督等。

2 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运行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作业班组或人员不服从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安全要求

在核电厂从事现场作业的作业班组不乏有经验的工作人员,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 对放射性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对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或拒绝接受。

2.2 重视进度, 忽视安全

在核电厂机组大修期间, 部分作业班组为赶进度, 忽视辐射安全问题, 严重的导致人员受照剂量增加。

2.3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工作方式不当

在实际现场监督过程中, 有的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对待工作人员显得高高在上, 发现问题后采取只批评不教育纠正的方式, 未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导致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形象下降, 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则显得信心不足, 对发现的问题未给予正确指出, 同样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此外, 还有部分核电厂存在辐射安全监督部门和现场作业部门存在职责分工不清, 以及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和现场服务人员角色互换等现象。

2.4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执法力度差

部分核电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对违反辐射安全规定的行为没有强而有效的制约措施, 导致违规成本过低,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在面对违规行为处理时显得力不从心。

3 如何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结合运行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运行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 应建立完善规范的程序体系

为确保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应该建立完善的、规范的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体系, 以从制度上明确辐射安全监督的具体要求, 规范现场作业班组和人员的行为规范, 并作为现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执行监督职能的依据。这些程序包括 (但不限于) :辐射防护大纲、辐射防护最优化管理、辐射工作许可管理、辐射控制区管理、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个人剂量的监测和管理、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等程序等。

3.2 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

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 明确公司领导在辐射安全的全面领导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应明确公司辐射安全分管领导、辐射安全监督部门负责人在辐射安全监督方面的具体职责;应建立辐射安全监督部门, 明确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应明确各部门及承包单位安全员在推动和监督本部门落实辐射安全监督要求的作用, 建立公司安全监督网络;应明确现场工作负责人本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场地的辐射安全负责的责任, 应明确各作业班组成员在执行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方面的职责。

3.3 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将辐射安全监督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范畴。对于考核的内容, 可包括:各部门执行辐射安全监督要求的情况, 对严格执行监督要求并对促进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提升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违反、偏离辐射安全监督程序要求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将年度、大修辐射安全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再由各部门分解到各班组, 根据各部门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给予奖励或考核, 这些指标包括:集体剂量、个人剂量、表面污染人次、内照射人次、放射性污染扩散次数等。

3.4 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

为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监督管理能力, 要求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具备合格的业务技能、严格的执行监督程序和规范、提高监督人员的整体形象。

首先,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熟悉国家法规、标准及管理技术程序需熟悉核电厂相关放射性系统、厂房及设备布置, 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沟通技能, 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等。

其次, 作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本身应该严格遵守程序并按照程序的要求开展监督工作。程序是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执行监督职能的依据, 也是作业班组现场作业的准则;作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应该严格的执行监督程序, 不能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多种标准, 否则将影响辐射安全监督部门的公信力, 直接影响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执法力度。

最后, 应该致力于提升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形象。在核电厂实际工作过程中, 应该严格执行电厂程序要求, 注重言行举止, 以事实为依据, 用数据说话, 维护自身形象。

3.5 全员辐射安全意识的建立和提高

应对核电厂全体人员应进行辐射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 同时将现场进行的相关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经验反馈的内容, 不断通过培训以及不定期的专项宣传工作向工作人员灌输辐射安全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内容和要求, 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执行ALARA原则的自觉性。应该注意的是, 应该强调公司领导在辐射安全培训或教育中的责任, 辐射安全教育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领导的负责程度, 应该保证适当的经费和足够的训练时间, 选择胜任的教学和训练人员, 并经常检查辐射安全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 应保证工作人员了解辐射危害的性质[2]。

应建立全员参与的卓越的核安全文化[3], 提高广大员工对辐射安全的重视, 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先进个人、绩效考核等方式, 形成人人关注辐射安全、人人重视辐射安全、人人都是辐射安全监督人员、自觉落实辐射安全监督要求、主动提出辐射防护合理化建议的文化氛围。

4 总结

辐射安全作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辐射安全监督对确保核电厂人员安全、公众和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部门虽然有别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 但他们身处核电厂辐射工作现场一线, 其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标准, 是否在日常的辐射安全监督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对确保核电厂工作人员安全、公众安全和环境安全有着更直接的意义;因此, 应重视和规范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工作,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程序体系, 将辐射安全与核电厂绩效考核挂钩, 提升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 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以实现对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术语: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系列[M].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 2007:16.

[2]李德平, 潘自强, 龙尚翼, 龚德荫, 等.辐射防护手册 (第三分册) [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0:4.

上一篇:加铺沥青混凝土下一篇:安全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