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保

2024-07-25

辐射环保(精选4篇)

辐射环保 篇1

辐射环境管理包含了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两部分, 前者有核技术利用、射线装置生产和使用以及熔炼企业, 后者有移动通讯基站和高压输变电工程,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区县一级基层环保部门承担着辐射环境管理最基础的工作。 (1) 辐射环境管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 业务要求高, 一旦发生放射源丢失事件, 极易引发社会恐慌; (2)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电离辐射剂量累积, 移动通讯基站等电磁辐射环境信访事件日益增多, 作为监管的一线, 基层环保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能力, 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手段创新, 确保辖区内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

1 辐射环境管理现状

1.1 辐射工作单位

据2014年国家核安全年报统计显示, 我国目前从事生产、销售、使用反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共65266家, 在用放射源118968枚, 射线装置125881台, 而基层环保部门往往承担着绝大多数的日常监管工作, 管理的辐射工作单位具有点多面广, 种类较多的特点。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截止2015年1月该区共有电离辐射监管单位178家, 其中密封性和非密封性放射源使用单位29家 (密封性放射源153枚) , 工业射线装置使用单位29家 (射线装置300台) , 医用射线装置使用单位78家 (射线装置166台) , 金属熔炼企业42家 (见图1) 。其中放射源主要作为测厚仪、液位仪等应用于化纤、钢带生产和医疗行业, 核素主要是Cs-137、Co-60、Am-241、Kr-85和Sr90, 工业射线主要用于探伤。而移动放射源随着市政隧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也有1家单位从事探伤工作。电磁辐射监管主要是广播电视、气象雷达、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讯基站, 随着国家对电力基础投资的加大和4G通讯的大规模建设, 电磁辐射管理面也越发广泛。

1.2 辐射环境管理机构

国家和省级的辐射管理机构相对较为独立, 专业人员齐全, 综合实力较强, 而到了市、县一级, 特别是县级, 因为机构编制、工作量统筹安排等因素, 辐射管理机构往往与固废、污防、监察、生态等科室合并在一起, 较难有专门独立的科室进行专职管理, 专业素养也较为欠缺。在职责划分上, 辐射的行政审批与验收、辐射管理、辐射监察由最初的一个科室集中行使, 也开始逐渐分散到行政审批科、辐射管理科和监察大队 (所) 分散行使[1]。

1.3 辐射环境管理制度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为法律总纲, 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行政法规为基本要求, 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部门规章为抓手, 根据辐射环境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五项制度进行日常管理。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核与辐射的要求, 对涉及电离和电磁辐射的项目开展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审批与验收。 (2)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领制度。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 所有电离辐射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100%持证上岗。 (3) 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制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将每颗放射源的信息传输到统一的信息监管平台上, 一旦发生较大位移或者剂量超标即刻发出报警, 为避免和减少辐射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基础性工作。 (4) 年度评估报告制度。每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辐射源剂量进行检测, 并就辐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配备、运行与维护状况, 辐射工作人员管理情况以及事故和应急情况编制成年度评估报告。 (5) 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辐射检测管理制度。废旧金属熔炼企业及时购置电离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在废旧金属原料入炉前、产品出厂前进行辐射监测, 并如实做好监测记录, 建立监测台帐。 (6) 监督性检查和监测制度。环保部门根据监管频次的要求, 对辐射工作单位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企业和人员资质进行日常检查, 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性监测, 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 督促整改落实。

2 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2.1 辐射环境管理部门地位不高

环保部门是随着污染整治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 废水、废气和废渣看得见, 摸的着, 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稍微发生点突发情况, 就会引发投诉。而辐射环境污染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具有小众性特点, 特别是放射源丢失属于小概率事件, 一般情况下容易发生, 辐射剂量超标对身体的影响短期内也无法显现, 因此几年不发生异常情况或者污染事件, 老百姓不普遍关注, 上级部门和领导也不会特别重视, 由辐射部门负责人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的情况也不多, 辐射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辐射环境管理就容易被忽视, 管理部门也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

2.2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辐射管理部门往往会陷入单打独斗的漩涡, 在处 (科) 室协同、部门协同、和当地政府协同上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在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和熔炼企业的日常监管上, 管理、监察和监测的沟通联系还不够紧密, 辐射环境监察和现场监测能力较为薄弱;在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上, 联合作战能力较为涣散;在与当地政府、管委会等平台联系上还不够及时, 无法准确掌握各企业单位的发展情况, 一旦有停产等异常情况, 较难落实资金收贮废弃或闲置的放射源。

2.3 企事业工作人员管理松散

企事业辐射操作人员流动性较大, 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未能及时跟进。辐射管理和操作人员未能按时参加上岗培训, 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上岗证, 确保持证上岗。未能及时建立辐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操作时佩戴好热释光 (TLD) 个人剂量计, 每季度参加一次辐射个人体检。特别是对于放射源使用单位来说, 能够做到及时入库, 对于暂时不用的放射源, 拆卸后及时放入贮源库, 并做好视频监控和台账登记等管理工作;及时监测, 对生产暂时停止或者入库的放射源, 利用电离辐射监测仪进行监测, 确保放射源在铅罐里面;及时收贮, 闲置或者废弃放射源三个月以上, 由省级环保部门进行收贮, 确保安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因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导致个人辐射剂量的累积, 超过电离辐射从业人员年辐射剂量标准20m Sv, 长期下去极易提高甲状腺癌症等相关疾病发生的概率[2]。

3 创新管理, 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3.1 加强辐射环境监管确保平安

(1) 加强监督检查。经常性对辐射工作单位开展检查, 对辐射环境剂量或个人剂量超标, 不划黄色警戒线的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利用春节等时间节点安排专项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检查, 充分调动环保辐射环境管理、监察、监测队伍和公安、卫生部门的联动执法能力。 (2) 及时调处信访和收贮放射源。对群众反映的辐射信访问题及时进行调处, 让老百姓的疑虑得到消除, 对停产、倒闭企业的闲置放射源及时落实资金进行收贮[3]。

3.2 简化程序, 加强第三方监测

(1) 简化行政审批和验收程序。所有辐射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审批窗口, 实行受理和结果全过程公示, 简化资料现场踏勘、专家评审、公众调查、环评公示、“三同时”验收等环节。 (2) 加强第三方监测。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 对辖区内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进行年度检测, 确保年度评估报告完成率为100%, 对数据不准确, 数值超标或者长期无数据的企业督促整改, 确保辐射剂量值在安全范围内。

3.3 构建三位一体辐射环境监管体系

(1) 形成处 (科) 室分工合作, 部门协同作战的监管模式。由环保局辐射管理机构牵头, 辐射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站互相配合, 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联动, 对重点辐射监管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工作。 (2) 利用生态目标责任制考核, 强化属地政府监管责任。将放射源及射线使用的装置的安全监管写入生态目标责任制考核, 实行放射源丢失、被盗和失控一票否优制, 督促各属地政府环保员加强对辐射工作的单位关注和管理。 (3) 引导辐射工作单位行业自律, 做好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组建辐射环境管理QQ群, 鼓励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做好内部监督管理工作, 把辐射安全与防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及时让工作人员参加上岗培训, 确保持证上岗, 教育工作人员佩戴好个人剂量计, 每季度参加一次个人剂量监测, 做好委托监测和年度评估工作, 确保不出事故。

3.4 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辐射环境保护宣教氛围

(1)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载体作用。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辐射环境管理的动态信息, 可以在当地电视台制作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专题节目, 利用信访处理平台在解决好信访纠纷的同时, 也不忘进行辐射环境知识宣传。 (2) 加强辐射环境政务信息工作。在环保局门户网站及时更新辐射环境信息, 将辐射环境审批和验收情况在局网站公开和公示, 接收广大群众的监督。 (3) 强化辐射环境知识宣传。编制和发放辐射环境保护宣传手册, 所有辐射工作单位和熔炼企业人手一册, 到公园、广场开展宣传活动, 接受群众的基站辐射等咨询。

3.5 完善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1) 建立健全应急操作手册。建立健全突发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健全突发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2) 完善更新设备配置。及时校定辐射监测设备, 为一线检查和管理人员配备辐射个人剂量检测仪和红外线测距仪, 加强辐射管理队伍硬件装备。 (3) 举行应急演习。选取好举行应急演习的重点企业, 邀请其余企业参加观摩, 环保、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工作人员分工合作, 在做好安全防护后, 对放射性物品进行复测、封存, 并确保所涉及放射性污染物品安全封存, 同时对放射性物品的来源展开调查。经过现场应急处置, “污染事故”得到全面控制, 锻炼和提高辐射环境突发事件处置水平。

4 结语

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放射源的使用、贮存、运输和注销过程关系着周围环境和人身的安全, 需要予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体制、机制上强化环境监管。

参考文献

[1]张起虹, 陆继根, 张平, 等.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创新研究[J].核安全, 2012, 2:9-15.

[2]沈乐园, 曹璐璐, 刁端阳.个人剂量监测在辐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 (4) :431-434.

[3]苏佰礼, 付军华, 唐厚全.济南市电离辐射环境概况及管理对策[J].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 (1) :66-68.

辐射环保 篇2

从近些年环境信访案件可以看出,环境保护

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日,我市环保局接到了一例辐射方面的信访案件,来电举报宝发新能源项目在山城区牟山大道与宝马大道东北角进行放射性试验,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获悉这一情况后,市环保局领导迅速做出批示,成立了由市局辐射科和环境监察支队信访室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直接到达现场。

经过对案件的现场勘察、监测及处理,从中得出几点启示:一是人们对辐射的认识缺乏了解,辐射知识淡薄,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如:公安已对宝马化肥有限公司进行的金属无损探伤检测实施了戒严,但市民还存有恐惧,担心放射源危害自己。二是相关辐射工作单位对产生辐射的管理和运行还不够严谨,没有在探伤无损检测前至少7个工作日采取有效的方式公布于众。三是辐射探伤检测的戒严工作应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避免无关人员误入现场。四是需要加大对辐射知识的宣传力度,让辐射知识走进市民。

附:环境辐射小常识

一、辐射的产生与合理利用

有些原子核不稳定的物质,原子核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内部会放出粒子或射线,同时释放出能量,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杀毒灭菌;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种,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分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军事装备,核力发电,污水处理等。

二、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地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三、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示和包装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

辐射环保 篇3

1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

1.1 监测机构职能现状

以省级监测机构为例。我国的省级监测机构目前按照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管理方式进行运作的。各监测机构需要负担着监测环境的重任, 因此增强技术水平是各机构需要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但是, 我国的部分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同时又要负担着管理和监督的行政职能。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省级监测机构需要独立完成工作和监督两项任务。技术职能一旦与监督监察职能相联系, 则就会造成监察不利的局面。因此, 国内的辐射环境监察机构的主要权责不明确, 造成监察机构内部体系混乱, 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 双项职能由同一角色进行, 则会造成部门的管理困难, 即国内没有一个正式的职能部门能够在行政方面管理各监测机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财政和人员出现了较大的不透明性, 阻碍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1.2 监测机构人员配置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组成在国际上处在较弱的位置上。从2005年开始, 我国对于辐射环境的重视程度愈发加深, 环境监测人员的配置也更加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2005年开始, 我国每年相关从业者递增近千人。但是增加的人以技术人员为主, 工程师和高级职称人员并没有数量上的明显变化。这证明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在能力上出现了断层。从学历组成来看, 最高学历为本科的人数最多, 占总数的五成以上, 硕士学历不足两成, 博士学历不足百分之一。辐射环境检测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因此我国应当提升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

1.3 基层工作现状

基层工作是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落实的基础, 因此基层工作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目前, 我国的基层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梯度性, 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较大。对于基层组织来说, 大型事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及日常的环境监测, 是其工作的重点。但是, 绝大多数的基层组织没有将事故的应急演练常态化, 甚至没有进行过应急演练, 这将在日后的工作中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日常监测方面, 部分地域的仪器和检测方法较为落后, 甚至一些监测员没有任何的数据分析能力, 这种情况在县级或地市级的检测机构比较常见。

2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发展探索

2.1 加强机制建设

对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美国, 环境的监测工作是由政府作为主导, 区域的监测机构跟随政府的步伐进程环境的检测。日本的环境监测也是如此。因此, 我国的环境监测也可以设立一个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 统一的进行监督, 弱化省级、地市级机构的监督职能。强化政府或其他行政部门在其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各级机构的工作效率, 可以考虑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引入, 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 以此来提升监测的专业程度。

2.2 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应当分为入职前培训和工作中的定期培训两部分。为了能够提升培训的效果, 入职的标准要进行严的规范, 确保入职人员为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在入职前, 应当熟悉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相关的标准规范。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采集到的环境载体科学可用, 得出的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入职前的培训可以集中进行, 确保培训强度以增加新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工作中培训应当分为两种, 一种是理论观念的养成, 一类是技术等的学习。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养成应当渗透在日常的工作中, 使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学习性。

2.3 提升基层工作

基层工作的提升要依靠机制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 基层工作还应当保持高度透明化, 应当定期定时进行信息的披露, 接受公众的监督。基层机构作为监测工作的落实机构, 对于辐射环境的监测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为了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 基层工作者首先可以采用扩大采样范围的办法, 将采样范围扩到到空中、海洋范围内。对于基层工作还应当进行积极的监督, 对其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及时改进。

3 结语

辐射环境检测是未来环境监测的重点。但是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是, 近年来我国一线工作人呢元和各位专家学者对此的重视程度加深, 因此可以预见, 在未来我国的辐射环境检测必将出现大幅度的质量推进。我国的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必将能够呈现出最客观、详实、标准的报告!

摘要: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对于环境安全的保证非常重要。笔者首先从机构职能、人员配置、基层工作三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系统网络现状, 指出我国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 包括加强机制建设、完善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三个方面, 希望能到对杜绝问题的产生起到实质性作用。

关键词: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 (01) :12~13.

[2]黄国夫, 杨维耿, 张瑜, 陈啸炯, 舒畅.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 (01) :25~26.

辐射环保 篇4

机构的有关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05、密封型放射源使用完后,三个月内必须送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06、半衰期长的同位素试剂及其实验废弃物必须送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07、半衰期短的同位素试剂及其实验废弃物必须用容器密封保存8个半衰期以上,经检测其活度达到安全水平以下,可作为普通实验废弃物处理。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08、一定剂量电离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09、可以用手触摸放射源表面。对 错(标准答案: 错误)810、可以用眼睛近距离直观放射源。对 错(标准答案: 错误)811、离开放射性实验室前必须洗手。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2、当皮肤受到放射源微量污染时,可用肥皂(或EDTA-Na2肥皂)、软毛刷、温水洗刷,到降至污染控制水平以下为止;如果皮肤严重污染,应立即用肥皂、软毛刷清洗(切勿擦破皮肤),然后根据核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去污剂。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3、α衰变放出带二个正电的氦核,对它的防护是防止它进入体内,即内照射防护。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4、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5、核素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放出各种射线,这种现象称作放射性衰变。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6、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放射性衰变服从指数规律。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7、放射性实验室允许带与实验无关的人员进实验室。对 错(标准答案: 错误)818、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19、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0、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1、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对 错

(标准答案: 正确)822、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3、内照射指放射性物质呼吸道吸入、消化道进入、皮肤伤口渗入等途径进入体内,造成放出的射线及化学毒性对人体器官的双重损伤。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4、外照射是射线照射人体后只造成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例如 γ射线照射造成体内深部损伤,β射线伤害皮肤及眼睛的晶状体。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5、外照射的主要防护方式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措施。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6、放射源、同位素试剂和射线装置购买,可以直接委托学校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对 错(标准答案: 错误)827、V类放射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8、同位素试剂是非密封型放射源。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829、C-

14、P-

32、H-

3、I-125、S-35等是常用的同位素试剂。对 错(标准答案: 正确)1241、放射性实验需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可以知道当天接受的剂量和累积剂量,并将其控制在安全水平下 B.实验时必须带好专用的防护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实验完毕,立即洗手或洗澡。C.实验时,力求迅速、熟练,尽量减少被辐射的时间,并应尽可能的利用夹具、机械手来操作,以便远离辐射源,同时应设置隔离屏蔽 D.以上都是(标准答案: D)1242、在辐射防护中,主要是针对哪四种辐射? A. α粒子、β粒子、γ(X)射线和中子 B. α粒子、β粒子、γ(X)射线和电磁波 C. 电磁波、β粒子、γ(X)射线和中子 D. α粒子、电磁波、γ(X)射线和中子(标准答案: A)1243、对γ(χ、β)源、中子源的防护主要是: A.内照射防护 B.外照射防护 C.不用防护(标准答案: B)1244、对α源的防护主要是: A.内照射防护 B.外照射防护 C.不用防护(标准答案: A)1245、对β射线的屏蔽可选用: A.低原子序数的材料(铝、塑料或有机玻璃等)B.高原子序数的材料(铅、混凝土等)C.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水、石蜡、硼砂等)(标准答案: A)1246、对γ.χ射线的屏蔽可选用: A.低原子序数的材料(铝、塑料或有机玻璃等)B.高原子序数的材料(铅、混凝土等)C.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水、石蜡、硼砂等)(标准答案: B)1247、对中子射线的屏蔽可选用: A.低原子序数的材料(铝、塑料或有机玻璃等)B.高原子序数的材料(铅。混凝土等)

C.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水、石蜡、硼砂等)(标准答案: C)1248、以下哪个不是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 A.用布覆盖辐射源 B.对辐射源进行屏蔽 C.辐射源远离敏感物体或人 D.尽量缩短处于辐射区的时间(标准答案: A)1249、外照射防护通常可采用: A.尽量缩短受照射时间,尽量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在人和辐射源之间加屏蔽物 B.尽可能地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 C.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D.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腔进入人体内(标准答案: A)1250、氡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当它和其衍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往往长期滞留在人体的整个呼吸道内,是导致人体罹患肺癌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采取: A.使用经过环保认证的绿色材料(建筑、装饰)B.将窗户、门和通风口打开 C.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粒状活性炭(标准答案: A)1251、辐射源是指 A.放射源 B.放射性同位素 C.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标准答案: C)1252、天然放射性的来源是: A.核武器生产和试验 B.核能源生产 C.核技术应用 D.陆生放射性核素、宇生放射性核素(标准答案: D)1253、密封放射源是指: A.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B.能发射射线的所有物质 C.非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D.未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当简单封装后就是密封放射源(标准答案: A)1254、内照射特点是: A.即使不再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已经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仍然在体内产生有害影响 B.当机体离开辐射场后,就不再受照射 C.只有当机体处于辐射场中时,才会引起辐射损伤(标准答案: A)1255、造成内照射的原因: A.是因为吸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吃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放射性物质从皮肤、伤口进入体内。B.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造成损伤。C.辐射损伤主要来自γ和X射线、中子,其次是β射线。(标准答案: A)125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属于什么等级的辐射事故? A.一般辐射事故 B.较大辐射事故 C.重大辐射事故 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标准答案: B)1257、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属于什么等级的辐射事故? A.一般辐射事故 B.重大辐射事故 C.较大辐射事故 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标准答案: D)125

【辐射环保】推荐阅读:

辐射监督07-18

电离辐射07-08

手机辐射07-31

辐射带动08-07

辐射影响08-10

基站辐射08-10

辐射参数08-13

辐射监测08-23

辐射伤害08-28

光谱辐射09-04

上一篇:高职旅游英语听力下一篇:学习型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