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督

2024-05-19

环境监督(精选11篇)

环境监督 篇1

1 什么是会计的监督

它是当今的企业的众多制度中的一种重要组成, 具体有广义的以及狭义上的两种解释。广义的会计监督集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于一体;后一种指的是从业人员依据法规的要求, 拥有很特殊的职权地位, 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有着监督的权限, 以此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的合法, 最终促进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进步。做好了监督工作, 对于我们规范会计行为以及提高信息质量等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企业的发展模式更是有积极地影响。

2 目前运作的制度中面临的弊端

2.1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制, 不能合理的开展监督工作

2.1.1 在操作方面没有很好的实际效果

2.1.2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制。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 很多的企业财务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相关人员的利益, 严重的扰乱了社会正常发展的模式, 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家的民法以及刑法中对于这种现象却没有明确的法规, 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只能参考会计法处理相关人员。不难想象惩罚的力度与其带来的危害不能成正比, 因此我们急需完善相关的制度。

2.2 没有有效地内部管理模式, 监督工作不能合理展开

2.2.1 会计的职业素养不高, 就致使了相关的信息不真实, 存在虚假行为。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 因而避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 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2.2.2 人员没有很高的独立性能, 不能合理开展监督工作。

因为会计是企业的员工, 受管理者的管理, 因此就存在一定的受管与被管的概念。

2.2.3 不能有效地区分会计和审计这两者不同的监督, 很多时候导致监督职位不能有效履行责任。

2.2.4 领导者没有很高的法律概念, 不能有效地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意义。

2.3 没有有力的社会监督

2.3.1 因为个别素质低的员工导致了信息不真实。

当今的市场竞争非常残酷。有些素质低下的员工面对利益, 就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出具一些虚假的证明等, 不能真正的起到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 一些会计单位为了自身的效益, 采取低价拉客户的方式, 但是存在很大缺陷就是由于资金不足, 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等负面影响。

2.3.2 没有有效地社会力量的监督。

由于很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目前的社会力量, 比如广大媒介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还不是很明显。没有完善的奖励以及激励措施, 没有相关的法律标杆, 以上的这些都导致了社会监督不能正常的进行。

2.4 政府会计监督有待加强

2.4.1 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很好的协作能力。

我国目前现行的会计法规定相关的财政以及税务、银行、审计等等的相关部门都有权利来监督会计相关工作。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这种监管工作做得并不到位。

2.4.2 没有很高的执法力度。

我国目前的各项检查中, 对于出现问题的采取处罚时, 往往处罚的力度以及方式等不适很有效。很多时候采取很轻的处罚。就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处罚导致严重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合法性。

3 要想真正的做好监督工作, 完善会计体系, 就要认真的做到下面讲的几点内容。

3.1 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不断完善措施

3.1.1 不断的完善法规, 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

财经会计法规既是约束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准绳, 也是会计人员据以进行会计监督的依准。因此, 企业会计准则应细化, 对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应较为固定, 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处罚措施, 对于违法的人员给与严厉的处分。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予以规范, 同时也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方法, 披露法将目前国内的企业按规模进行划分。大型企业完全执行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要求年报按照上市公司处理, 并进行审计, 但不要求临时公告;中型企业按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制度执行, 可以不执行会计准则, 要求编制会计年报, 但无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要进行报表审计;小型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年度报表可以简化, 不要求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是否审计可以由其自行选择。采用此法对中小型的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实施成本效益有重要的的意义, 能确保建度合理进行。

3.1.2 不断的加强执法, 完善奖惩机制

我们要认真地按照相关的要求, 对违反法律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不断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改变过去以往的那种政府下达目标的方式, 完全的摒弃过去那种只注重发展, 忽略监督的行为。

首先, 我们要完善奖惩体制, 为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权力保障、法律保障、措施保障。对于不能有效实施监督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分, 如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正面的形象我们要加以引导, 给与适当的精神以及物质方面的鼓励, 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2 从社会角度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3.2.1 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执业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用制度来保证执业质量。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等, 既保证有章可循, 又充分调动注册会计师的积极主动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制定合理的措施来确保条款的落实情况。

承接业务要谨慎, 防止客户风险转移。推行“双承诺制”, 具体讲, 就是客户要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合法, 如果一旦出现问题, 客户承担责任。业务项目的每一步都应按操作规程扎扎实实地做好;严格三级复核制, 各级都应明确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 层层把关, 级级负责, 确保审计项目的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3.2.2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

因为合伙性质的单位存在自身的特点, 在很大程度上将个体的利益与单位的利益有效地联接到一起。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 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 增强其独立性。这一思路在我国的脱钩改制措施以及《注册会计师法 (征求意见稿) 》对会计师事务所设立的规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为了打破以往的那种会计对审计的依赖, 确保独立性能, 我们要完善现行的审计招聘体制。我们建议应该单立一个专门的聘用审计的部门, 具体的负责评级以及付费等等一系列工作。

4 结语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会计监督在企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的强化措施, 打击不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而相对于企业自身来讲, 我们要不断的强化体制, 扩大对人力的投入, 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尽可能的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 最终确保我们的经济建设健康有效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各类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的萌生出来。经济发展带动企业进步, 企业的发展又在无形中给会计工作增添了很多重要的职责和要求。会计监督是整个企业的监督体系中很重要的部分, 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想做好监督工作, 就必须要建立形式有效的运作体系。目前我们常采用的措施有如下几点:强化内部的审计工作, 以此来不断的增强员工的素养;采取测评体系, 将责任落实到个体;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巩固法律体系建设, 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完善,监督,净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 2008 (22) .[1]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 2008 (22) .

[2]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5) .[2]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5) .

环境监督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认真组织开展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加强工作领导,精心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明确设置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企业领导,环境管理部门、车间负责人和环境监督员组成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定期不定期召开企业环保情况专题会议,专门研究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共同做好企业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我公司成立了由集团安环处处长为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检查企业的环境守法状况,加强对各生产单位废气、废水设施正常运行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对各单位排放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加强对各级环境监督员的学习培训和业务提高工作,并安排组织员工参加了由国家环保部组织的环境监督员培训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证书。

二、制定制度,强化管理

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内部企业环境管理机制,重点包括:

1、制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2、企业污染减排规划;

3、制定公司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企业各部门环境职责分工,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制度,环保监测制度,环境监督考核制度等;

4、建立环境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环境保护设施设备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台账管理制度、环境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要求等;

5、建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针对预案中的不足,适时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

6、建立企业内部的环境监督员管理制度,包括环境环境管理负责人和环境监督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等;

我们把以上制度作为我们公司的基本环境管理制度,并要求在各个分厂加以落实,并在各个单位张贴,上墙,纳入到企业环境管理的范畴,并在日常生产中贯彻、落实。

三、完善基础工作,确保规范管理

1、建立集团公司“环境监督员办公室”,配发相应的办公用品,设置独立的办公场所,在办公室内配备文件柜,档案夹。

2、在公司的醒目位置设置:污染源分布图,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图时刻提醒广大员工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事故;要求企业内所有环境监督员都要佩戴“环境监督员”标牌,加强全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

3、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督落实环境监督员制度报告管理工作,按国家的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确保企业环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监督检查各单位台账、运行记录的完善等。

4、企业按时按规定及时上交排污费,按国家的要求不使用含硫过高的燃煤作为燃料。

5、强化企业内各项档案管理的建立工作,严格各项资料台账的完善齐全,并通过国家清洁生产认证工作。

四、下一步的目标

1、以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环境管理水平,通过各级环保管理部门前期指导、督促检查和企业自查,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补充完善各类档案及相关资料,进一步规范企业环境行为,整改和完善企业的不足。

2、不断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环境监督员的作用,规范企业环境管理台帐,不断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继续强化企业环境监督人员与环保部门间的登记报告机制。按时向环保部门报送试点工作季报表,及时反映治理设施运行基本情况、污染物排放及削减情况和环境隐患排查情况等。

4、完善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打造企业环境管理监督队伍,规范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和企业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开展专项检查,以查促改。使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强化内部环境监督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研究 篇3

关键词:公务员;监督过失;环境犯罪;信赖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125-009お

在环境领域中环保行政机关是主管机关,对直接造成环境法律事故的行政相对人负有管理、监督职责,如果环保行政部门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管义务,大部分污染和破坏事故就可能不发生。相比起环境事故的直接造成者,环保行政机关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作为监督者的环保行政机关整体的责任甚至更重。但是在实践中,处于监督地位的单位或者人员往往因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有间接的责任或者其不作为的义务难以确定而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造成实际上的罚不当罪,而事实上这也是我国环境事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环境犯罪领域引进监督过失责任理论,用刑罚的手段来惩罚不负责任的环境监督者,杜绝监督者的侥幸心理,更好地遏制重大环境事故的发生。オ

一、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的

理论基础及其特殊性オ

(一)监督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

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是监督过失责任理论在特定主体以及特定领域中的运用。当今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灾害事故不断发生,此类事故往往是有机联系的多数行为人的共同过错行为导致的,除了直接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行为外,具有监督、管理、指挥职责的人员往往也疏于监管。但是,实践中通常会认为地位越高的人,离现场越远,承担的责任越轻,因此往往免除上层监管者的监督过失责任。这样就造成了处罚不公正的局面,不利于有效地抑制和预防过失犯罪。为防止这种不公正现象的出现,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了“监督过失理论”。

监督过失理论是以新新过失论为基础的。新新过失论主张只要行为人对结果有一般的畏惧感或者不安感就可以认为具有预见可能性而构成过失犯罪,从而扩大了过失犯罪成立的范围。监督过失理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监督过失理论进行限制,而这一价值平衡的技术性操作是通过汲取新过失论中的信赖原则来实现的。[1]

(二)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的概念

监督过失的概念由来于日本一个著名判例即森永公司奶粉中毒案。[2]监督过失是指“负有指挥、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的监督者,应当预见自己和被监督者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对被监督者没有监督或者没有正确地进行监督,以致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应负过失的刑事责任。”[3]环境领域公务员的监督过失就是指环境领域负有指挥、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的公务员,应当预见自己和被监督者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环境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对被监督者没有监督或者没有正确地进行监督,以致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造成了危害环境的结果,应负过失的刑事责任。

(三)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的特殊性

1.责任的间接性与依附性

间接性是指环境领导公务员的监督过失中的危害结果并不是由于监督者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的,而是由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造成的。监督者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间接的关系,其承担的是推定的责任。依附性就是指环境领域公务员的监督过失必须介入了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如果没有被监督者的直接操作失误,监督者即使存在不履行监督义务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是直接对结果负责的直接责任而不是监督过失责任。因此在监督过失责任中,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与否都对被监督者的行为及其进程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2.主体的特殊性

监督过失责任本身具有的责任根据的单一性、造成危害结果的间接性、对被监督者行为的依附性等特征。[3]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是监督过失理论在环境领域公务员职务责任中的具体体现,既适用监督过失理论的一般原理,受环境领域特殊性的影响,又充分体现了公职人员这一主体的特殊性。公务员的注意义务来自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要求、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在很多情况下大于一般业务人员的注意义务。除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以外,还有可能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基于公务人员的身份,公务员制度会对监督过失犯罪问题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3.认定的特别复杂性

与其它领域相比,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的认定更为复杂,更为困难。这是因为:首先,环境领域的公务员一般会有众多竞合的公法上作为义务,因此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样就无法确定公务员的义务来源,监督过失责任的认定就显得很困难。其次,环境行政法要在“有利机会”和“比例原则”的制约下执行。在此前提下,当一个公务员不干预环境违法行为时,也不能简单的看作这是公务员的监督过失犯罪,有可能是不符合有利机会原则及比例原则。最后,基于权力划分的原则,一般刑法不干预环境行政机关的决策活动范围内的事,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认定的难度。[4]

二、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的义务来源

(一)环境领域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依据我国公务员法第2条的规定,行政法中“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据该法规定,我国公务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等七大类。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公务员的定义,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类似的术语。前者包括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后者是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部门的公职人员,还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的公职人员。

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与公务员法中公务员的概念范围既有重合也存在差异。那么我们在确定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时应当按照哪个标准呢?笔者认为应坚持实质判断的原则来确定公务员的范围。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社会结构现状比较复杂,公权力的行使主体除公务员外还有一部分非公务人员,因为部分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内的部门与人员也能够通过法律授权或行政委托的方式行使部分公权力。从法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刑法必须从实质的公权力行使角度界定公务犯罪的主体范围,具体到环境领域的公务员,就是指实质上行使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义务的公权力的人。那么哪些主体是具有环境监管职责的公务员呢?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见,本罪的主体应限于上述部门中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

(二)环境领域公务员的义务来源

在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的构成以公务员对注意义务的违反为必要。公务员所负的注意义务就是负有监督职责的公务员对被监督对象的法定的监督义务和管理义务。这种监督义务属于公务员职责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有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职责。我国刑法第397条也禁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那么这些监督管理义务有哪些来源呢?依据我国公务员法第3条的规定,公务员的职权与职责范围都应当由法律予以规定。但是如前所述,基于我们特殊的国情与现状,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来源外,尚有其他监督管理义务的来源,特别是在完成那些临时委派的工作任务时,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中可能并没有明确规定它们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义务,但是不管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工作任务,不管临时设立的机构还是常设的机构,只要公务员行使着行政管理的职责,都负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因此,我国环境领域公务员职责义务的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法规、规章、行政规则与职位说明书、行政责任书与“军令状”以及有关机关临时委派的工作任务和临时设立的非常设机构的工作任务等等广泛内容。[5]

三、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的形式

环境领域公务员的监督过失责任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环保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公务员对下级公务员的监督过失责任,另一类是环保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督过失责任。由于是监督过失责任,环保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督过失损害环境的案例多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

当然也并不是只要有发生环境行政机关公务员对于违法的环境破坏行为不处理,对于违法的行政许可或行政核准不撤销时都必然构成不作为的监督过失犯罪。只有居于防止侵害环境的保证人地位时才可能构成监督过失犯罪。那么构成保证人地位需要什么条件呢?一般认为保证人地位的判断有形式与实质两个标准,形式上必须具有处理相关问题的权限,实质上必须在环境领域中,就环境保护负有裁量的特殊任务。因此,只有相关的环保机关工作人员拥有独立裁量权限或者至少就先决问题拥有独立的裁量权限时,才能构成保证人地位。如果该公务员仅在此领域中担任非独立的任务,则不能构成保证人地位,也就不能成立监督过失犯罪。

四、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的具体认定

正如学者所言,适用“监督过失”理论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合理界定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监督职责的领导者、监督者的范围;二是合理地运用信赖原则理论。[6]第一条是确认监督过失的前提。第二条是关键。认定监督者、领导者的无过失责任,除了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外,还必须没有信赖原则适用的可能性才能构成监督过失责任。

(一)如何确定监督者的范围

由于现实中监督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在确定监督主体时要综合考虑下面两个因素:

第一,参考义务来源所规定的监督管理义务。如前所述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政规则与职位说明书、行政责任书与“军令状”等都是成文的依据。凡是以这种形式明文规定了环境事故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人,理所当然地就是应当承担监督责任的主体。

第二,参考行为人的实质的监督、管理权限。在确定监督者的责任时,还应该考虑行为人的具体的实际的监督管理权限。在某一部门中,有的公务人员仅拥有部分的管理权限,他只能通过向上级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有的公务员拥有对某一事项的最终决定权。对于那些没有最终决定权的监督管理者来说,只要他履行了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即使最终没能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也不能追究其监督过失责任,同时如果这一监督管理者提出了适当的建议却没有被他的上级采纳,那么具有最终决定权的上级监督者承担监督过失的责任可能性就更大,每个公务人员只对其所承担的具体的监督过失责任负责。

(二)如何运用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指在有关多数人的事件中,与该事件有关的人,信赖其他有关人遵守规则采取适当的行动的相当场合,如果其他有关人无视规则等采取不适当的行动,它与自己的行动相结合发生构成要件的结果,对其结果不追究过失责任的原则。[7]那么如何适用信赖原则对环境领域公务员监督过失责任进行限制呢?依据日本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信赖原则适用条件分为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主观要件要求行为人信赖他人将实施适当的行为,而且这种信赖在社会生活上是相当的;客观要件要求存在着信赖他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具体状况或条件,自己的行为不违法。这就要求:

首先,监督体内部要对环境监督管理权限有明确的分工。只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每一个人的监督管理权限都相对明确化,才能相互信赖。只要处于监督地位的人忠实履行了自己的监督义务就不承担监督过失责任。因此并非有环境事故发生,该事故监督单位的所有层级领导人都负有监督过失责任。这一点对于确定监督过失责任应追究到何等监督层级之人,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被信赖者要有足够的专业上的能力。在确定监督过失责任中适用信赖原则,监督者还应该确认被监督者具有相当的能力和经验以适应其业务,即要求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信任有一定的基础。上级公务员对于作为被监督者的低层环保机关工作人员来说,这种信赖应当是建立在通过一段时间考察的基础上做出的。对于作为监督者的行政相对人来说,这种信赖是要建立在客观对行政相对人资质的实质考察、审批之上的。如果被监督者在能力、经验、资质上不足以胜任该业务,则无信赖原则适用的余地。

最后,应当考虑被监督人所从事的业务的性质。如果作为被监督者的下级公务人员所从事的业务性质发生过失的可能性越大,上级公务人员注意义务的就越大,信赖原则适用的空间就小。如果作为被监督者的行政相对人所从事的业务发生环境事故的危险性越大,监督管理人员的注意义务的范围就越广,信赖原则适用的空间就越小。

总之,在认定环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过失责任时,如果根据行为人的岗位性质与职责规定,行为人对其下级工作人员或者行政相对人的信赖是合理的,有依据的,这种信赖关系能够为社会所认可接受,行为人对因其下级或行政相对人的原因而发生的危害结果就不应承担责任。お

参考文献:

[1]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5):25.

[2]郝守才,任彦君.论监管过失理论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2):37.

[3]董芳.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及主体的确定[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

[4]杜琪.论环境领域公务员可罚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2):32.

[5]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9.

[6]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15.

[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61.

(责任编辑梦玮)

*基金项目: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017)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环境 篇4

所谓环境, 是指围绕某一事物 (通常称其为“主体”) 和对该事物产生种种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通常称其为“客体”) 的集合。根据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及自身特点, 可以把环境因素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 是指网络舆论形成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有形条件等;所谓软环境, 是指网络舆论形成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和无形条件等。根据网络舆论形成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及内外部基础, 可以把环境因素分为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及政治环境。其中, 技术环境又可归属于硬环境范畴, 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则可归属于软环境范畴。

一、技术环境

网络舆论监督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和迅速普及的产物, 是互联网在新闻媒体和舆论传播领域的新型应用。可以说, 网络技术为网络舆论及网络监督开启了一扇人人皆可得其而入的便捷之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壮大, 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开始从单一的工农业主导向多元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转变。1993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讯网, 同年12月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8年成立信息产业部, 专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1999年12月联席会议改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2006年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公布我国未来15年的信息化战略, 提出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10年1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委会, 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同年7月,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正式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城市) 名单。上述发展历程清晰地反映了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成长轨迹。

与网络在软硬件设施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相协调,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由初级的纯静态页面, 发展为具有一定交互性的动态页面, 如今又流行彰显个性化、支持个体信息创作和突出群体交互参与的Web2.0式页面。此外, 原本主要用于电话通讯的移动网络, 也纷纷推出各种功能强大的移动网络应用, 并逐渐实现了与有线网络的信息互通。与此同时, 网民数量更是以无可估量的态势向上飙升。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 较2009年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 较2009年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人, 半年新增4 334万人, 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提升至11.7%。

层出不穷的网络技术加上庞大浩荡的网民人数, 彻底改变了传统舆论的控制权。在传统媒体舆论的形成及传播过程中, 话语权和引导权基本都掌握在媒体资源的控制者手中, 这就意味着, 政府作为媒体资源的唯一控制者成为舆论的实际主宰者。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迅速发展, 其具有的开放、自由、快捷、权力等天然优势, 为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普通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环境。

二、社会环境

社会系统中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民主意识等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促进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论也通过其广泛传播和影响对现有的社会系统进行重塑与改造, 对社会系统产生反作用。

1. 文化因素分析。

经济领域的显著成就及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 尤其是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 使得当代社会文化呈现出否定性、去中心、多元化、思辨性等新特征。而正是这种类似于“百家争鸣”的新特征对于网络舆论的碰撞形成与传播壮大产生了重要作用。总之, 社会文化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原始动力与内容源泉。

2. 道德规范分析。

传统社会的主流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依然是网民们行为、心理以及观念的基本约束框架。不同的是, 借助于网络这一新型载体, 道德规范不仅顺利实现了背景切换, 而且还发挥出超越传统媒体的舆论放大镜功能。各种有违正常伦理道德的现实事件一旦被置于网络解剖之下, 道德规范就演变为一种“道德审判”, 从而迅速掀起一场大规模的传播风暴和谴责风暴, 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伦理底线与道德基调。

3. 民主意识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网民在知识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 但仅就个人的维权与民主意识来看, 相较以前传统社会模式下的人们, 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在文明民主进程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另一方面也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打下广泛良好的社会基础。只有一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绝大多数个体达到一定程度的民主意识水平, 才能与同时期硬环境的网络设施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促进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政治环境

党和政府对待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网络监督以及网络反腐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 下至各级政府机关一把手, 都非常重视网络舆论所表达的真实民意和社会实情。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民主监督, 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温家宝总理也在2008年3月18日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广大网民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 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表示, 中国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十分重视互联网的监督作用, 对人们通过互联网反映的问题, 要求各级政府及时调查解决, 并向公众反馈处理结果。此外, 中央纪检监察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也开设了举报网站。据抽样调查, 超过60%的网民对政府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予以积极评价, 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民主与进步的体现。

环境监督 篇5

为进一步美化校园,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近期,大学生环境监察大队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监督。

针对校园摆摊后地上留下来的垃圾越来越多的现象,环境监察大队联合爱心基金服务站商讨对策,制定相关管理条例。采取商家进场前,申请负责人暂交一定费用作为场地环境卫生保洁费。商家离场后,由环境监察大队对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对于摊位保持整洁度较高商家将归还保洁费用。对于摊位环境卫生较差的商家,将要求商家进行整改,并扣减相应的费用作为保洁公司清理垃圾的费用。

近日,环境监察大队还对校园卫生死角进行督查,促进保洁公司对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度。通过这创新的举措,为我院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尚美”的校园环境氛围。

从化校区办公室 凌亚轩

环境监督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群众对在行政人员在执法中过程中仍时有不满,如权大于法、情重于法、贪赃枉法等现象较为普遍。执法监督机制是一种法制职权结构功能的有机结合,其构成要素包括:监督权力配置、监督制度建设、监督活动开展和监督结果的运用。笔者认为,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要遵循它们的内在规律。本文就上述情况在执法过程中应解决并作了初步探讨。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公安执法监督的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法制教育,树立现代化法制观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长期存在“重立法、轻执法、忽视监督”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国家。吴邦国同志曾指出,法制宣传教育要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为基本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积极改善法制环境的同时,努力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通过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和个人素质。

2.规范权责范围,建立严密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检察机关执法活动内部的监督。首先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其次,强化对检察队伍的监督。建立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执法档案制度,推行检务督察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个人行使职权、遵守纪律等情况的监督。要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各地检察机关对违法违纪的惩戒机制,加大了责任追究的力度。着眼于公平、公开与公正,增强监督的科学性。再者就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要把好人才聘用关。通过公开招考,选拔、录用方式招募执法人员,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法律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二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定期考核,明确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执法工作的健康顺利稳定的发展。三要实行定期交流和轮换岗位制度。执法机关的负责人要定期交流,重要岗位执法人员要定期轮换。第四,要加强监察、审计监督。要通过监察、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

3.建立公示制度,使执法在“阳光”下操作。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有关机关的制约。“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并不仅仅体现于诉讼一方的利益实现,它同样要求司法文明能够贯穿于整个司法过程。深入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促进了检察权的依法公正行使。

对于我们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来说,我认为一是要将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开。它主要包括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标准,执法程序、期限,行政执法职业逼德规范,监督岗位和监督电话等等;二是要将行政执法的主要形式向社会公布,它主要包括:公示栏、公示牌,即利用办公场所、执法场所的墙壁,橱柜,公示牌、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公示;公示手册、公示卡片,即制做公示手册、公示卡片进行公示;社会公示,即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因特网公示;执法现场公示,即在执法现场向管理相对人公示;三是要将公示义务向社会公开。它主要包括着装整齐,持证上岗,并出示行政执法证;告知行政执法的依据、说明理由;告知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依法制作并送达执法文书;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公开举行听证会;及时告知处理结果,并说明理由等等。我想,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就一定能得到全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结论只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有助于执法者依法履行职责,防范权力滥用,减少社会矛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构成部分。严格执法与谐执法是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是矛盾的统一体,面对利益冲突,既要通过沟通协商,又要通过依法处理来解决,做到执法主体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相信坚持依法行为不越位,就一定会使行政执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 篇7

“舆论监督”的概念及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

“舆论监督”不是一个自古就有的词汇, 也可以说它不是一个拥有准确意义的词, 只是大家说的多了, 约定俗成了这样一个词语。它的大概意思是, 人民的意见和批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通过新闻媒介反映出来, 形成舆论, 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三点意思:1.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2.媒体只是舆论监督的工具;3.党政机关的态度往往对舆论监督的成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传媒对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批评, 其中也包括对政府机关及领导干部进行的民主监督, 它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 “舆论监督”受到了一系列限制, 甚至扭曲变形。

一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人民的意见来自民间, 它要通过媒体进行表达之后, 才能迅速地形成舆论, 但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具有选择性, 公民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其实远远不够充分。大量的民意反映到媒体之后, 需要通过媒体的选择, 这种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媒体的主管党政机关的审核, 因此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媒体和权力的结合, 这样一来, 当舆论监督需要监督到权力的时候, 便有了极大的局限性, 这种状态极大地伤害了舆论监督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二是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困难重重。中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政府信息的不公开、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新闻官司缠身, 等等, 因此传统媒体对一些重大腐败问题的揭露比较迟钝, 有时候甚至不如外电。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新模式

当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因为种种原因而徘徊不前的时候, 社会进入到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蜂拥而起的时代, 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出现了, 但传统主流媒体已失去了在舆论监督中原有的地位, 它们被新媒体抛在身后, 谨慎地担当着跟随者的角色。

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形是, 传统主流媒体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新媒体舆论监督的脚步, 不少事件是先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后传统主流媒体才予以跟进报道。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些传统主流媒体与当地官方的步调严格保持一致, 当新媒体上的舆论监督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时, 若官方不作回应, 这些传统主流媒体便也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直到各种传言、谣言将事情搅成一团浑水, 引发众怒时, 才匆忙出来辟谣。当然, 这不只是舆论监督, 还包括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在2007年的厦门PX事件中, 自3月起, 厦门的市民就开始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对这一项目进行抵制, 公开表达对PX项目的不满。当地的传统媒体则就PX项目的可行性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全面解释。两种不协调的声音, 当时就引发民众对传统媒体的质疑。后来PX项目从厦门的迁出无疑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外一种形式是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之后, 被网络媒体进行放大, 进而产生全国影响力, 全国性的主流媒体强力跟进, 形成巨大的民意舆论, 最终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2007年, 由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的系列报道《罪恶的黑人之路》, 当都市报道进行了十多天的连续报道之后, 事件被放到了大河网上并在不久之后转载到了网络上极具影响力的“天涯社区”论坛, 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舆论风潮, 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 最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一系列打击黑砖窑的行动迅速展开。

综上所述两种形式, 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的都是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使得事态的发展得到了党政机关的关注之后, 问题得以解决, 但是在对事态的反应速度和力度上, 传统媒体逐渐走到了新媒体的后面。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要从两种监督形式的不同说起。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劣势对比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在于:因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定位, 以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为主体的主流传统媒体, 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经过它们报道出去的批评性报道一般都代表了党和政府的态度, 使舆论监督能够较快地进入操作层面。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劣势在于:一、时间一般比较滞后。民情、民意反映到媒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媒体一般要进行核实, 然后再履行制作、审批手续, 少则数天, 多则数月。二、民意的广泛性受到限制。传统媒体由于篇幅、人力、资金、程序等诸多原因, 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一般仅限于影响较大或很特殊的典型个案。三、互动性不能得到及时反映, 有时候有失公允。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 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四、成本过高。公开发行的报刊的版面价格很贵, 电视台制作新闻节目的成本更高, 如果按照节目播出时间计算更为昂贵。

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和劣势。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在于:一、网络监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评价, 不仅参与人多, 而且面广, 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评论都能得到集中反馈。二、在网络上, 人们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一般来说, 传统的媒介对民情、民意总有个加工、筛选, 往往一些更真实的呼声得不到传达, 而互联网对于消息发布的审核相对于传统媒体要宽松得多, 同时海量的信息也不容易进行审核, 因此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便于人们无拘束地发言, 真实地表现自己。三、网络监督非常快捷迅速, 而且费用不高。边疆地区发生的事情, 在几秒钟内通过互联网, 图文并茂地发布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网络监督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上, 人们可以对同一问题相互发表观点、展开讨论;既可以连篇累牍, 也可以短小精悍;还可以组织“专家访谈”, 以至于组织问卷调查和反馈。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劣势在于:一、网络媒体不够权威, 公信力较低, 而且发布网络信息主体多为匿名, 不能够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因此不易使老百姓相信。二、网络媒体的信息海量, 良莠不齐, 没有很好的途径去进行甄别辨识, 同时多数信息也很难形成舆论。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出, 其实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两者不是竞争的关系和态势, 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搞好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主流媒体要实现舆论监督地位的回归, 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加强与网络媒体的互动, 发挥自身的优势, 规避自己的劣势, 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一, 传统媒体可以办自己的网站, 通过网站去弥补传统媒体自身的不足。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将自己抢先得到的材料, 依托自己办起的网络平台, 提升传播速度, 加大反馈力度, 并与自身的传统媒体互动, 将舆论监督置于领先地位。

第二, 在网络上大量信息真假难辨、是非混淆之时, 可以运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发挥引导优势。网络媒体由于它的匿名性和低门槛, 导致网络舆论的主体较为复杂, 网络言论也必然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无序性。传统主流媒体可加强网上监测, 并适时介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 以传统主流媒体善做高度、深度报道及其特殊地位, 发挥其权威性的后发优势。传统主流媒体一直以公正权威著称, 天生便具有进行舆论监督的固有优势。在新媒体抢先的情况下, 可以在调查性的报道和言论方面予以提升, 体现传统权威媒体的高度及深度。

亟待建立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篇8

1 国内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是在日本“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开展的, 并进行法律制度的移植, 同时在调研和试点工作中积累经验, 目前该制度已经基本成形, 正在逐步推广之中。

我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并且三个部分相互交叉。

(1) 理论研究。1998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合作组成“中国借鉴日本实施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的研究分析”课题组, 开始了研究工作。2000年1月, 该课题组编辑完成《研究总报告》, 为研究日本“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2001年3月, 该课题组撰写完成《中国借鉴日本“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的研究 (第二阶段报告) 》, 针对企业环境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

(2) 实行试点。从2001年开始, 在南京、镇江、长春、重庆、贵阳和通化等地进行试点和调研工作, 并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造纸行业的试点在7个造纸大省的80多家造纸企业实施, 电力企业的试点工作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家大型电力企业全面开展。2008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 有的地区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 从而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3) 制定法规。2005年12月3日,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第20条规定:“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实行职业资格管理”。这个规定是关于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最早的立法规定。2007年10月开始, 环保部的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开始负责起草“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

2 国内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取得成效的经验

国内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实施采取在一些城市和企业内部实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方法来进行开展。国内从2001年开始试点工作, 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2.1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法可依

企业环境监督员有法律依据, 保证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实施。《宪法》规定,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产生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

2.2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试点企业按照试点方案要求, 完善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培养了专门知识技能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和建立了专门环保领导小组, 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环保问题, 同时协调了各部分关系, 保障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2.3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制度建设

试点企业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提高了企业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能力。在推行该制度的过程中, 制定了更加科学完善的企业环境计划, 建全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标准及规定, 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奖惩制度,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2.4 健全环保部门的监督及沟通机制

在开展试点工作的过程中, 有些试点建立了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及沟通机制, 建立了环境监督员登记制度, 对企业环境监督员实施规范化管理, 建立了企业环境工作报告制度以及对企业环境监督员评价考核制度, 例如企业自我评分和考核相结合等形式, 验收采取企业自检、市级验收和省级验收三个环节等。

2.5 建立企业环境考核指标

在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行期间, 各环保部门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纳入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考核指标。对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成效明显、环境行为有显著改善的企业, 在同等条件下, 按照有关规定在申请使用环境污染防治基金、环境科技项目立项、创建环境友好工程和环境友好企业等方面优先考虑。

3 完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在前面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建议。

3.1 实现企业环境监督员培训和考试一体化

实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需要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企业环境监督员, 对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试是必要的。这项工作可由地市级环保部门来操作。主要是由于企业环境监督员职责的特殊性, 培训和考试太严格, 会导致数量较少;地市级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排污状况以及环境管理人员较熟悉, 从而有利于选任合格的企业环境监督员。

3.2 制定合理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薪酬标准

企业环境监督员具有行使环境保护法律赋予的权利, 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因此应当给予企业环境监督员适当的薪酬。企业环境监督员的薪酬应当由各地的财政状况和生活水平决定, 列入财政预算, 建立一套合理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薪酬标准, 从而提高企业环境监督员的积极性。

4 结语

我国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是在借鉴日本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 有纲可依, 并通过实践证明国内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效果显著, 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制度, 提出了两点建议。相信国内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将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 企业环境责任已成为企业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应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过程出发, 总结出目前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成效及经验, 更好地实施该制度提出了两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参考文献

[1]万莹仙.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J].财政监督, 2009 (10) :25~26.

[2]王树义.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 (第三辑) [M].科学出版社, 2008.

[3]段跟定, 刘海华.论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环境责任[J].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8, 21 (3) :55~57.

[4]整体推进-进展明显——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开展情况总结[J].环境教育, 2008 (10) :60~61.

[5]施德国.应全面实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J].中国环境报, 2006 (5) :1~2.

环境监督 篇9

面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老难题, 我国已经对此实施了许多应对措施, 并且这些应对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使得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但是, 那些暂时性的措施因其缺乏系统性而未能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没有解决我国环境监督执法机制乏力的根本问题。总体来看,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存在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 在执行主体上还存在诸多欠缺

首先,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机构还不健全。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规定不是很明确, 使得一些相关环保部门的行政执法变得形式化, 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不明确, 使得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出现职责交叉重复和监督管理主体空位、缺位的现象, 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和条块分割的问题仍然存在, 弱化了机构的内聚力;对于那些跨地域、跨空间的环境问题, 如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和沙尘暴等, 没有强有力的跨行政区域环境监督执法机构。其次,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人才缺乏。大部分基层工作执法人员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基层执法中, 执法人员职权不明和越权越位情况时有发生;人员的执法程序不够严谨, 草率执法的情况仍然存在, 严重影响了环境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再次,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主体的职能有待细化。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环境行政执法主体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级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授权实施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和实施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通过对上述执法主体职责、职能问题的调整, 强化了我国环境监督执法主体的管理职能, 细化了其管理层面, 但根本上仍处于职能定位不准、宽泛、缺乏深度的境况之中。法律规定我国的环保部门不仅要综合管理环境保护工作, 还要承担环境监督执法部门的工作, 看似增加了环保部门的管理权限, 实则无形中降低了其监督执法的地位。

(二) 环境监督执法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环境立法体系框架、规范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法律体系、适应了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要求。不过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前进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而且发展越快问题越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 如缺少土壤污染、化学品管理、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核安全等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但涉及环境管理思想和目标的培养与建立, 还涉及环境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的组合等。与过去相比, 这些系统设计无疑会使环境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协调高效, 弥补对整体性、协调性和配套性思考的不足, 提高环境监督执法的质量。在我国, 政府直接控制因企业或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所需要执行的政策, 治理成本高昂, 如设立机构和人员的配备、污染检测等, 致使各级人民政府无力承担。因此, 必须加大环境监督执法资金的投入, 提升我国财政支持能力。

二、增强环境监督执法能力的对策

(一) 健全环境监督执法机构

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可以授权地方政府, 给予地方政府以高度的自治, 因地制宜地处理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地方政府设立独立的环保部门, 健全环境监督执法机构。实行首长负责制, 明确环保工作的内容、范围和程序, 确保上级下达的命令执行通畅, 提高工作效率。配置专门的协调机构, 协调各类冲突问题, 以达到统一、协调、高效的目的。建立跨地域环境监督执法机构, 以解决跨空间、跨地域、跨行政区域的环保问题。

(二) 建立高素质的环境监督执法队伍

所有环境保护的政策都是由人来执行的, 而人又是复杂的, 所以在环境监督执法中不可忽视人的作用。人员的素质又关乎环保队伍的素质, 环保队伍的素质又影响着我国环境监督执法的质量与能力, 因此必须加强环保队伍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 以使环保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环境监督执法过程中做到尽职尽责。建立与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监督执法队伍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把好环保队伍人员的出入关, 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 随时淘汰那些素质低下、工作低能的人员, 引进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注意理顺各级环保部门的纵向权力关系和职责权限, 避免出现空位、缺位、错位、越位的情况及职能的交叉重复;三是要建立程序简单、内容简洁的工作考核机制和严格、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要定期对环保队伍的所有人员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增强我国环保队伍的综合能力。

(三) 加大对环境监督执法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环境监督执法的资金投入, 以更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不仅能够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还能拥有吸引外资投入的潜力资本,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各级政府要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明确细致的安排, 重视并将其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善于团结其他社会力量, 灵活运用各种投资方式, 以增加投资主体的数量, 缓解财政压力, 切实加大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 真正达到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目的。

(四) 细化与完善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

我国要通过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 帮助政府细化与完善我国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 转换环保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与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管理功能相区别, 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应该是环境监督执法功能, 担负起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责。而且, 环保法已经有所规定, 对于区域环境质量工作, 应当由该地方政府全权负责, 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发言权。因此, 政府要真正落实此规定, 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问题,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建立与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法律体系

合法性是政府所有行政行为必须具备的特征, 而法律又是政府解决所有问题的依据, 因此要建立与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法律体系, 避免环保部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据可依。所以, 要先对环境监督执法的法律体系进行总设计, 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总设计要遵循科学、系统、协调等原则, 明确上位法和下位法的组合及其地位关系、管辖范围、基本制度原则和实施程序。对法律体系的完善要遵循配套、清晰、可行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如实施法律的行政主体要明确、职责分工要适当、法律责任要清楚等。当然, 法律的执行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如果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那么法律法规就形同虚设, 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依据作用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等的作用, 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秩序得不到维护, 也将影响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因此, 我国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 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作风, 为人民服务。

(六) 系统设计环境管理的思想、制度、方式和手段

我国环境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危机管理思想, 即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思想。要想对这些重要环节做好有关系统设计, 首先要搜集尽可能全面的情报, 认真分析搜集来的资料, 确定可能污染源, 根据规定控制污染源的排污总量, 达到预防的目标。其次, 要对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按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防止企业偷排及其环保设施的不正常运行。最后, 要核实企业的实际排污总量、排污去向和污水处理情况等, 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达到对已排出污染物进行控制的目的。

(七) 强化社会公众环境监督管理机制

公众及社会团体是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力量, 是环境保护的社会制衡力量, 也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众不仅能监督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违法行为, 也能对政府环境行为进行监督。首先, 要在思想上改变旧有的观念, 相信社会的各种力量, 团结利用社会各方的力量。其次, 要提高社会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 维护他们的监督权力。建立有效的奖惩监督体系, 提高社会公众监督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后, 要建立公众环境监督的法律救济制度, 以确保社会公众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后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等, 保证我国在以后的环保工作中存在持续稳定的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岭.对我国环境执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林秀红.我国环境执法难的原因与对策[J].海峡科学, 2012 (06) .

环境监督 篇10

我们知道,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对于舆论监督报道来讲, 其具有难以逆转性:“一经公开披露, 会造成公众的第一印象, 形成舆论压力。事实与社会普遍道德准则的反差越大, 则公众的第一印象越强烈。即使此后产生不同的声音, 公众的第一印象也是难以逆转的。” (1)

一、职业道德专业化

因此, 舆论监督报道者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标准, 这是专业化, 也是职业素养。张季鸾曾说:“报业天职, 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 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 以裨益国家。业言论者, 宜不媚强御, 亦不阿群众。” (2) 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新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1996年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制定的职业伦理规范中也有谈到:“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 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 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来自所有专门领域和媒体的有责任感的记者, 都努力彻底和忠实地为公众服务。”

记者要虚心学习、深入调查、多方讨论, 杜绝“有偿新闻”的刊发。另一方面, 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在专业化的基础上, 完成自己的社会化, 也就是要跳出舆论监督报道的框架, 增强大局意识, 避免因一时的印象、一时的感觉和意气用事, 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欧洲学者尤特·索纳伯格提出了10个具有普遍性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关键词, 包括信息的真实、公正、准确;尊重隐私权;禁止受贿和接受礼物;保守职业秘密等。 (3)

二、监督环境专业化

新闻舆论监督运作空间的大小和力度的强弱, 是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舆论监督环境不是个新话题, 只是在网络时代, 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正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环境提出了新要求。

(一) 政府环境专业化

要实现媒体对政党和政府的监督, 我国必须走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道路。很多新闻媒介本身就是党报、机关报。但是, 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爆发正在挑战“党管媒体”:由于网络的力量, 舆论监督正在朝着实时化、蔓延化发展, 党或者政府控制的传统媒体控制舆论越来越“力不从心”, 从这一点而言, 该是到了重新审视媒体与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时候了。

“政府所应做的不能仅仅只是允许新闻业自由, 还应积极促进传媒为大众和社会的利益服务。”换句话说, 媒体监督必然要关注社会热点, 但抨击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行为不足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政府必须创新新闻管理体制, 以制度化途径赋予媒体通过舆论监督为社会发展建设“帮忙”的权利。

(二) 法律环境专业化

我国宪法中有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 但事实是新闻媒体在报道和监督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为此, 很多人都在呼吁尽快出台新闻法, 切实保护新闻媒体以及记者的合法权益。但是, 在网络时代, 为新闻立法并不是一件易事, 由于虚拟世界涉及的人员 (网民) 范围广, 具有匿名性, 而传统媒体在其中扮演着跟从的角色, 法律对行为的界定充满了模糊性, 不确定性。

再者, 法律也是双刃剑, 既可能是保护, 也可能成为伤害。很多专业人士认为, 中国目前出台一部以保护新闻自由和媒体权益为宗旨的新闻法的时机远未成熟, 操之过急, 有可能事与愿违。 (4) 因此, 专业的舆论监督法律环境看来应该是一个体系架构的搭建。

(三) 行业环境专业化

在信息纷繁芜杂的时代, 媒体间的联系、沟通, 对于行业的认同, 是包括舆论监督报道在内的新闻报道必须重视的。应该说, 媒体与新闻从业人员一样, 都应当遵守行业内部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应在舆论监督中加强自我监督, 建立问责和追究制度, 实行对舆论监督的监督, 否则, 在这个大浪淘沙的传媒革新时代, 必然会被淘汰。新闻界最需要做的是自身建设, 对新闻职业操守的倡导和培养, 有必要在媒体从业者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每一个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环境监督 篇11

1 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新闻舆论监督指媒体向大众揭露背离社会准则的倾向, 动员公众反对官僚主义、社会腐恶行为和不正之风, 保持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纯洁性的活动, 在西方国家, 它被称为所谓的“第四种权力”。而且, 在“观众上场了”[3]这样的新媒体时代, 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了各种监督力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支力量。但是, 各色人等纷纷粉墨登场后, 在获取、分享和传播信息易如反掌, 信息内容极大丰富, 信息的自由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大背景下, 稍有不慎, 以舆论监督为出发点的良好愿望, 往往会到演变成“网络暴力”;舆论监督的利器, 也会蜕变成胡言乱语、甚至是胡作非为的场所。原因很简单——“信息高速公路将会通往不同的目的地”[4]。

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和传统的舆论监督一样,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耳目, 它对社会病态和丑陋的揭露常常能激起社会公众的痛恨和斥责, 转化为更广泛的全民舆论监督, 有效地抑制社会腐恶现象的发生, 推动社会的进步。从最为普通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 到维系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 从街谈巷议到战略蓝图, 由于有了网络舆论的监督以及来自舆论监督背后的亿万双“眼睛”, 使公共权力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得以实现最大化。在这一点上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如:有的所谓“老大难”问题, 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无数遍却悬而未决, 但经过媒体曝光之后, 一时间“舆论沸腾”、“民声载道”, “老大难”问题也不难了, 解决问题的时间提前了, 解决问题的力度加大了, 解决问题的效果让人满意了, 解决问题不力的“官儿”被“问责”或是“落马”了。甚至, 有人都已经把舆论监督报道比做“整改通知书”了。究其原因, 在于新闻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监督, 它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 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形成强有力的声势和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动力, 促进有关权力部门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纠正航向、改进工作。

2)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顽强的辐射力, 能引起行政与法治部门的警觉, 把媒介的监督转化为行政监督和法纪监督。发生在云南晋宁的“躲猫猫”事件再次让人们认识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适度的舆论压力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由于有新闻媒体的介入, 整个事件从发生、发展到最后的落幕, 都被迅速反应起来的、强大的舆论所包围。提前介入、追踪报道、连续报道, 施加及时的、适度的影响, 使“躲猫猫”事件的真相最终不再“躲猫猫”。而且, 通过一个“躲猫猫”事件, 引起了司法部门、行政部门甚至社会公众对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采取防微杜渐于前和惩恶罚劣于后并举的手段, 必将收到综合治理的功效。

3) 网络舆论监督放大社会舆论监督的范围和力度, 激起民间更大的批评声浪, 让贪官污吏没有藏身之处, 迫使官员廉洁自律, 政风清廉。从近年来一系列的反腐典型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到, 网络舆论监督在这一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到了极至。而且, 这种监督作用把其他的一些监督手段所不能或者是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处理得酣畅淋漓, 大快人心。在这方面, 网络舆论的监督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4) 网络舆论监督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守望, 另一方面还激起大众的自卫意识, 发动公众维护公共利益和自己的正当权利。媒介揭露背离公德的行为引发的社会谴责, 能够提高广大公民的公共意识, 激发起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5) 人民通过五花八门的新兴媒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既锻炼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同时也纠正了自我肌体存在的各种“疾病”, 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公民认识自己的镜子, 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

总而言之,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点, 它有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向一切腐败行为及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 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社会公众的愿望, 是政府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

2 对网络时代舆论监督法治化的认识

在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监督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信息内容的相对零碎, 容易招致网络假新闻的出现;把关审核的缺失, 容易导致很多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传播方式上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传播力与渗透性, 决定了网络舆论传播惊人的速度和广度以及狂欢心理的助推, 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影响。这些, 都需要我们抓紧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

本人认为, 关于网络舆论监督法治化的问题, 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5]。网络舆论在戳戳点点, 监督这里、曝光那里的同时, 自身也应该受到必要的约束。否则, 打着“惩恶扬善”的旗号, 本意想“替天行道”, 但却酿成颠倒是非, 扰乱视听, 损害形象, 伤及无辜的大错。原因很简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而网络舆论监督更有着锐利的锋芒, 用得好, 所向披靡;用不好, 自伤元气。

另外一方面, 社会应该以一种“阳光”的心态, 积极支持网络舆论监督、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 正确运用网络舆论监督, 逐步使网络舆论监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严格保护正当的监督权利;严厉惩治滥用监督的行为, 严肃查处被监督者不接受监督的现象, 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效应。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舆论监督也应该在新的形势下实现与时俱进。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实现舆论监督的法治化。

1) 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更是保障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根本, 是对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等监督体系的有效完善和有力补充, 它们一起构成了健全的民主政治以及依法行政的有效机制。舆论监督只有依靠完整的法制保障并成为政府工作的规则, 才能真正保证媒体不再惧怕来自某些权力机构的冷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真正保证监督权不再受制于行政权, 舆论监督才会得到有力保障。

2) 政府应该改变对公共利益的根本认识和增强对工作的自信, 主动接受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为谋”。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只有永远的黑暗才不会有阴影的存在。媒体对政府某些工作、某些事件的监督, 其实是行动最迅速、成本最低廉、而且最“无孔不入”, 是十分高效的管理工具之一, 它可以协助政府和一切社会机构在事态转趋严重前, 及早发现问题, 纠正偏失, 未雨绸缪。因此, 正确对待舆论监督, 就应该依法保护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的一切合法权益, 而不能采用“叶公好龙”的方式, 更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影响到舆论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3) 舆论监督是依法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公民权利的前提, 是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关系政府和媒体双重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舆论监督应该自觉和完全置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 舆论监督也要做到依法用权、限权和治权, 以防止如脱缰野马一般地狂奔, 成为社会的公害。

4) 舆论监督还要在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 做到敢于监督, 善于监督, 加强监督, 改进监督, 注意监督方式和监督艺术。要从“党纪国法明令禁止”和“社会公众深恶痛绝”中选择舆论监督的突破口,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切实维护好国家法律的尊严, 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 针对“新闻腐败”而必须加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而符合我国国情的《新闻法》的制定实施, 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 才能让我国的舆论监督真正得到法律或者行政制度的坚定支持, 真正发挥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成为“无处不在的眼睛”和“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6]。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并简要探讨了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相关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新菜茵报审判案[M].

[2]汉·王符.潜夫论·述赦[M].

[3]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语.

[4]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

上一篇:智能家居大势所趋下一篇:电子公共服务供应链